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莫里亚克小说创作特征浅析

莫里亚克小说创作特征浅析

莫里亚克小说创作特征浅析
莫里亚克小说创作特征浅析

湖南科技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浅析莫里亚克小说创作的

特征

作者李烨学院人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学号0611010415 指导教师王筱霞

二〇一〇年月日

湖南科技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院系(教研室)

系(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1 设计(论文)题目及专题:

2 学生设计(论文)时间:自年月日开始至年月日止

3 设计(论文)所用资源和参考资料:

4 设计(论文)应完成的主要内容:

5 提交设计(论文)形式(设计说明与图纸或论文等)及要求:

6 发题时间:年月日

指导教师:(签名)

学生:(签名)

湖南科技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人评语

[主要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态度,研究内容与方法,工作量,文献应用,创新性,实用性,科学性,文本(图纸)规范程度,存在的不足等进行综合评价]

指导人:(签名)

年月日指导人评定成绩:

湖南科技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人评语

[主要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文本格式、图纸规范程度,工作量,研究内容与方法,实用性与科学性,结论和存在的不足等进行综合评价]

评阅人:(签名)

年月日评阅人评定成绩:

湖南科技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

日期:

学生:学号:班级:

题目:

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下列材料:

1 设计(论文)说明书共页

2 设计(论文)图纸共页

3 指导人、评阅人评语共页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评语:

[主要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研究思路,设计(论文)质量,文本图纸规范程度和对设计(论文)的介绍,回答问题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

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名)

委员:(签名)

(签名)

(签名)

(签名)答辩成绩:

总评成绩:

摘要

法国当代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弗朗索瓦?莫里亚克以描写20世纪上半叶法国资产阶级家庭的丑恶现象闻名于世。他的小说以波尔多市及其周围乡村为故事背景,描写法国资产阶级各种畸形占有欲导致的家庭罪恶现象为主要内容,以资产阶级人与人之间“爱的荒漠”为主题,从基督教的原罪与赎罪的观念出发,深入挖掘人们充满困惑和痛苦的精神世界,无情的揭露了20世纪上半叶法国外省资产阶级的贪婪、伪善与狠毒,真实的反映出他们的孤独、痛苦、挣扎和罪恶。

关键词:占有欲;荒漠;宗教;罪恶

Abstract

Franois Mauriac, the French contemporary realistic literator, was famous for describing and making an exposure on the seamy side of French bourgeois family who live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His novel was not only based on the life of Bordeaux and its countryside , but also describled viarious family villainous phenomena which was caused by abnormal appropriation desire of French bourgeois family. Abviously, ”The desert of love” among the bourgeoisie was the theme of his novel. From the perspection of Christian original sin and expiating sin, Franois Mauriac dug deeply into the spir it world which leading people’s confusion and suffering, revealed mercilessly greedy, hypocrisy and acridity that expressed on the French bourgeois family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and reflected their true loneliness, suffering,struggle and maleficence.

KeyWords:possessive;desert;leligion;sin

目录

第一章前言 (1)

第二章畸形的占有欲 (2)

2.1 对物质的强烈欲望 (2)

2.1.1金钱婚姻导致的家庭悲剧 (2)

2.1.2争夺遗产引发的家庭战争 (3)

2.2 对情感的变态占有欲 (4)

第三章爱的荒漠 (6)

3.1 心灵的疏离 (6)

3.2 家庭的分裂 (7)

第四章小说的宗教色彩 (8)

4.1 沉溺在罪恶中的灵魂 (8)

4.2 黑暗中的一线光明 (9)

第五章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第一章前言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1885-1970)是当代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1952年,“因为他在小说中深入刻画人类生活的戏剧时所展示的精神洞察力和艺术激情”,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戴高乐将军曾赞誉他“代表着法国文学的精粹,是镶嵌在法国王冠上最美的一颗珍珠”。一直以来,国外对他的研究主要关注于其严谨雅致的古典主义风格和对心理现实主义颇具现代性的继承和发展。他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积极投身政治的经历和相关政论文也为很多研究者关注。国内对他的研究一直缺乏专门著述,最为常见的是文学史类书籍对其的概略介绍、针对其最具代表性小说的单篇分析论文。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代表作品人物分析、作品特色、写作手法等等的分析。本文试图从作家描写的资产阶级的畸形占有欲和家人之间“爱的荒漠”导致的人们罪恶频发的现象,从作家备受争议的宗教色彩着手,分析莫利亚克小说创作的特征。

第二章畸形的占有欲

莫里亚克一生创作了二十多部小说,主要作品有《爱的沙漠》、《苔蕾丝?德斯盖鲁》、《蝮蛇结》等。他的小说基本继承了19世纪现实主义的传统,尤其是巴尔扎克所开创的揭露现实的批判精神。莫里亚克坚持“在自己生长或生活过的地方发掘”,因此他的小说几乎都是以波尔多市及其周围乡村为故事背景的,这里的松林、沙丘和落日等自然景象不断出现在他的笔下,成为他文学创作不可缺少的部分。他小说中的人物大都可以在他熟悉的人中间找到原始的雏形。他善于描绘腐朽没落的法国资产阶级,尤其是波尔多农村的资产阶级家庭内部日常生活隐藏下的丑恶、沉溺于罪恶中的灵魂。深入开展并无情批判以金钱为婚姻基础的资产阶级家庭的丑恶内幕,成为他小说创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2.1对财富的强烈欲望

莫里亚克在小说中描写更多的是资产阶级各种各样的畸形占有欲。小说中的诸多人物都有着对物质的强烈占有欲,表现为对松林、土地、葡萄园等的追求和占有。他们的一切活动莫不以此为准绳,建立家庭基础上的婚姻尤是如此:择偶的标准不是感情,而是财产的多寡,婚姻不是人的结合,而是财产、土地、森林的结合。

2.1.1金钱婚姻导致的家庭悲剧

在莫里亚克的小说中,资产阶级的男婚女嫁几乎都是出于兼并土地、集聚钱财的需要,这样的婚姻没有爱情可言,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的人感受不到温暖、得不到关怀,怎么会快乐?这也就导致了各种悲剧的发生。

《给麻风病人的吻》中诺埃米即是金钱婚姻的牺牲品。让?佩罗埃尔面貌丑陋不堪,但家里十分富有,在不能拒绝佩罗埃尔家的“土地、田庄、羊群、银质器皿和十代人留下的衣物”的思想下,诺埃米嫁给了让。婚后诺埃米也尽到了一个妻子的责任,但她始终无法对让产生爱情,甚至一看到让,就会感到极端的厌烦。当然为了勉强的维持夫妻关系,有时她也会吻他几下,但这不过是“昔日的圣徒对麻风病人的吻”。让为了能使妻子开心,他远避巴黎,甚至自暴自弃地染上肺病死去。但让的离去并没有让诺埃米解脱,她为了能继承佩罗埃尔家的庞大家产,成为寡妇,一个人孤独终老。

形成对照的是莫里亚克小说的另一个主人公苔蕾丝的婚姻,她的婚姻也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但她和诺埃米不同,她是自愿跳进这桩婚姻的:因为“她天生就有财产占有欲”。结婚的时候,她看上了他的“两千公顷地产”,而他也对她的松林“垂涎三尺”。两个人之间只是互相觊觎对方的财产,婚姻中没有爱情的苔蕾丝,最终因为毒害丈夫,被放逐到了巴黎。莫里亚克小说中两个陷入金钱婚姻的女主人公虽然是一个是自愿的,

一个是被迫的;一个在巴黎生活,一个在黑纱下过了一生,但是本质上来说,她们的一生都是孤独、寂寞的,都没有得到幸福。而在《蝮蛇结》中的年轻寡妇玛丽奈特第一次的婚姻情况与诺埃米相同,家人为了财产将她嫁给了一个富有的老头子。但与诺埃米不同的是她在丈夫死后放弃了庞大的家产,选择了改嫁,有了一个美满幸福的结局。作者试图在作品中向我们传达了这样一个观念:以金钱建立的婚姻关系是不会幸福的,也不会长久。

资产阶级通过婚姻的手段聚拢大量的财产,他们不希望财产、土地会分开,即使是儿女来继承他们。因此,作者在《母亲大人》中也说;"他们满足于每一代只有一个独子,因为独子既能传宗接代,又能得到父母全部的财产,祖业就可以永无止境地发展下去。所以《昔日一少年》中阿兰的母亲尽管很爱大儿子,但是在大儿子死后,她也忍不住暗暗松了一口气,因为地产不会被瓜分了,她最恨的分家的事情不会发生了。

2.1.2争夺遗产引发的家庭战争

如果说金钱婚姻给人们带来的是痛苦、不幸,那么资产阶级对财产的争夺则会让亲人变成仇人,家庭变成战场。为了金钱,生活在一起的一家人比陌生人还不如,金钱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在金钱面前,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之间的感情也会化为乌有,不复存在。路易一家就是为了金钱而相互斗争,为此发生了一幕幕家庭伦理道德的悲剧。

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观念在《蝮蛇结》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路易的一家就像是一窝毒蛇,互相噬咬。为了金钱,他们可以昧着良心算计家人,这一家人的共同爱好就是土地和金钱。路易一家的悲剧发生的原因在于几乎每个人都对金钱有着强烈的欲望:路易的母亲就有爱财的习性;路易继承了母亲的习性并变本加厉,他不但爱钱如命,甚至为了钱财与全家成为了仇敌;路易的儿女们为了能得到庞大的遗产而计划着将路易送到疯人院……

不过路易在老了的时候紧抱着金钱,除了对金钱有强烈的占有欲之外,也是有一定的社会原因的,社会上把身无分文的老人赶出门外的事多得很。就像是巴尔扎克笔下的高老头,在被女儿榨光了他的最后一点血汗钱后,就彻底失去了利用价值,高老头再也没见过两个女儿,连死后的葬礼女儿们也没有出席。因此老了的路易,钱就是他手中的武器和法宝:“只要我是钱的主人,你们就不能对我怎么样,……这钱吸引着你们,却保护着我。”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在作家笔下暴露无遗,在资产阶级的眼中,金钱是万能的,亲情、友情、爱情都是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才会有的。像是路易的儿女和母亲伊莎的关系,在共同谋夺路易财产的时候,他们是最亲密的母子,而当母亲临终的愿望会妨碍他们得到财产的时候,他们就连陌生人都不如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和人的关系是靠金钱维系的,他们会为了金钱聚拢在一起成为最亲密的人,也会为了金钱从最亲密的人变成仇敌。资产阶级眼中的亲人,只是可以让他们利用的工具而已。

路易也有几乎从金钱的深渊挣扎出来的时候,那时他感到伊莎是爱他的,但新婚没多久,他知道了伊莎在婚前认识了一个男青年,就认定伊莎是为了他的金钱而嫁给他的,只是因为他“有利可图”。这样,路易就失去了可以拯救他的爱情,又回到了金钱的深渊中。直到他感受到了外孙女对他的爱,才幡然醒悟过来,放弃了报复计划,将财产分给了儿女们,希望能得到一些家庭的温暖。可悲的是,路易的儿女还是将他视为一个疯子,不相信他能悔过。作家在这里向我们表明:金钱能买到一切,但是买不到爱,只有爱能使人摆脱金钱的束缚。

2.2对情感的变态占有欲

母爱是温暖、无私、真挚的,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私有制对家庭的影响,资产阶级家庭夫妻失和,母亲们将爱转移到了孩子身上,致使母爱变了质,衍生了无数的家庭悲剧。

《母亲大人》中的费利西黛?卡扎兹夫别无寄托,爱子如命,她想要完全地占有儿子的内心感情世界,不惜剥夺他的一切娱乐和幸福,甚至不让他出去工作。她希望儿子能永远是那个依赖母亲的孩子,只属于她。所以这位母亲将儿媳视作仇敌,甚至漠视了儿媳的死亡而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可是事情没有向她想象中发展:儿子因为儿媳的死发现了他对她的爱,转而开始恨起了母亲。对于一个有严重恋子情节的人来说,这无疑是最大的打击了,这位母亲受不了儿子的漠视和仇恨,只能悲愤地离开人世。戏剧性的事情发生了,费尔南在母亲过世后又突然发现他并不爱他的妻子,那只是他对母亲的反抗产生的错觉。这其实说明了不只是这位母亲对儿子有着强烈的占有欲,这个儿子也习惯了母亲的控制,这种变态的占有欲已经融入了他的生活中,他们母子是相互依赖的。

其实这位母亲对儿子的疯狂占有欲除了自身的原因,也是由于当时社会的整体环境造成的:资产阶级成员大都只关心财产,对待家人却非常冷漠,家人之间没有爱。就像费利西黛的丈夫就只关心地产,对她毫不关心。这样这位得不到丈夫的爱的女人只能在长子出生后将自己的感情都投入到刚出生的孩子身上。只有孩子才能每天陪在她的身边,为她排解寂寞。因此费利西黛逐渐的将对儿子的正常感情转化成为了变态的占有欲,她不能容忍儿子离开她一丁点儿。正如作者所尖锐指出的那样,“我写了一部极为阴沉的小说……我所触及的病症与此有关,女人常常因对婚姻失望而将整个身心转向孩子,孩子不得不承受这种受压抑的母亲和女人的没完没了的爱,…….这是一种极其自私的爱,是发泄在别人身上的自爱。”

莫里亚克的小说中,反映了20世纪上半叶法国资产阶级成员的不同的畸形占有欲,尤其是以对财产的占有欲最为普遍,引发的事件也最让人触目惊心。而这些看似隐秘的事件,往往发生在关系最亲密的人之间,各种畸形的占有欲,是资产阶级家庭罪恶、仇恨发生的基点。作者极力强调,在资产阶级家庭中,亲人们的隔阂不是人,而是财产,

人们对财产的强烈欲望,导致了无数家庭悲剧的发生。

第三章爱的荒漠

莫里亚克曾经说过,他的所有小说的主题都可以用“爱的荒漠”这四个字来概括:世界是一片爱的荒漠,而他的主人公们则是在这片荒漠上跋涉、寻求爱的甘泉的旅人。作者《爱的荒漠》、《苔蕾丝?德斯盖鲁》、《蝮蛇结》及其他几部代表作,都描写了法国外省资产阶级家庭婚姻关系中的冷酷和淡漠,这些人之间没有爱、没有温情,只有肉欲和金钱,孤独和寂寞时时伴随着他们。莫利亚克小说中的主人公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在精神上的要求比较高,但是往往他们的家人却只是每天关心琐事的庸俗之辈,让主人公在精神上得不到共鸣,主人公们在物质上是富足的,但是精神上却是空虚、孤独、没有温暖的,家对于他们只是一片“爱的荒漠”。

3.1 心灵的疏离

在《爱的荒漠》中,库莱热一家看似相亲相爱,但是同一屋檐下的一家人彼此的心灵却隔绝得如同星河般遥远,互相不理解,不信任,无法多沟通和交流,甚至是仇视和敌对的。医生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每天得到无数的赞誉,但是他渴求家人的理解和爱,在这个家中他与妻子之间没有共同语言,连他的母亲都感到了医生在受情欲折磨的时候,库莱热太太依旧只关心家常琐事,这样的夫妻之间注定不会有精神上的交流,这样的库莱热太太也永远不会懂得医生想要的“理解和爱”是什么。他的女儿因为婚事的缘故怨恨医生,儿子雷蒙更是对父亲有敌意。医生在家庭里得不到理解和爱,因此当玛利亚向他诉说精神上的痛苦时,他认为自己找到了知己,但是玛利亚对他却只有敬意和钦佩,绝望的医生只能继续在沉闷的家庭中生活,得不到解脱。他的儿子雷蒙也一样在家里得不到理解,遇见玛利亚后希望能得到她的爱,但是年少的他却将爱情误认为是肉欲,不理解玛利亚想要的是一份纯洁的爱。最终他也只能自我放逐在家庭之外,苦苦追寻能让他解脱的爱的甘泉。

与作者的其它几部作品不同,《爱的荒漠》中没有斗争,从表面上看这个家庭很和谐完美,但是医生和家人是疏离、冷淡的,没有共同话题。医生一家的悲剧就在于此,家庭对库莱热医生来说是一座“爱的荒漠”,他只能始终在家庭之外,踟蹰漂泊在“爱的荒漠”中寻找那飘渺的“爱”。想在玛利亚那里寻求到他梦寐以求的爱情也成为了泡影,而毫无希望的爱让他只能借助着废寝忘食,日以继夜的工作来麻痹自己。可以说,医生与家人之间的这种冷漠的状况与家人之间的斗争一样的可怕,外人看似美好实际上却是让深陷其中的人崩溃。《爱的荒漠》暴露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资产阶级灵魂的空虚,用作者的话说:“这部作品描写了那些因血缘及婚姻机遇而构成家庭的人们的孤独与隔绝。”

通过作品可以看到,即使没有对金钱的争夺,资本主义社会也几乎是没有爱的,连

本应该最亲密的家人之间都隔着广阔的荒漠,心灵无法触及到彼此。

3.2 家庭的分裂

家人之间“爱的荒漠”也很容易导致家庭悲剧的发生,就像是苔蕾丝一家发生悲剧的原因之一也是由于“爱的荒漠”。苔蕾丝和丈夫没有共同话题,贝尔纳庸俗、冷酷,不懂得什么是爱情,只是将爱情理解为肉欲,每天想的不是地产就是打猎,不会去关心苔蕾丝,因此她感到孤独、寂寞、空虚、无聊。可以说,苔蕾丝的物质生活很丰富,但是精神生活却十分贫瘠,因此在负面情绪的累积作用下,苔蕾丝终于做出了下毒的事情。可是即使是这样,这个家也还是可以挽回的,但贝尔纳不和苔蕾丝沟通,不听苔蕾丝的道歉,最终家庭分裂,苔蕾丝一个人被放逐在巴黎。

被仇恨缠绕了一辈子的路易在婚后的第一天知道了伊莎在婚前另有所爱之后就认定了伊莎是为了他的钱财嫁给他的,两个人从不沟通,只知道互相埋怨、互相报复,从来都没有想过要是他们可以相互交流,那么全家的斗争就不会发生了。

莫里亚克在他的小说中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孤独、寂寞,人与人之间相互不理解,不沟通也无法沟通,人和人的关系甚至是敌对的,这些也就导致了家庭的失和。家人之间有的不是爱,而是猜忌、争吵、不满和仇恨。“爱的荒漠”很多时候比实际的斗争更为可怕,它杀人于无形,让家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伤害,这种现象,在20世纪上半叶法国外省资产阶级家庭司空见惯。这样的一家人,只是由于因血缘关系和金钱婚姻集合在一个屋檐下的人。

第四章小说的宗教色彩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生于波尔多市,父亲很早就过世了,母亲带着孩子回到位于波尔多乡下的娘家。他的母亲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从小就用天主教教义来教导他们,这使得宗教思想成为了他一生的指导思想。他的小说都有一层宗教的色彩,这是他的家庭出身、社会经历和宗教信仰带来的必然结果。莫里亚克信仰宗教,但他并不完全接受这些宗教教义,他对宗教的看法是很矛盾的,他描绘出了资产阶级的种种罪恶行为,是按照天主教“人性本恶”的观点来解释的,但是书中的主人公却也都有赎罪的机会,心灵上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解脱。

4.1 沉溺在罪恶中的灵魂

天主教认为,一个真正的天主教徒不可能看不到罪恶,人生下来就是有罪的。所以莫利亚克小说多写家庭的丑恶,人的罪恶和悲剧,也是受到天主教的原罪思想感染的。莫利亚克自称是写小说的天主教徒,他的小说中人物大多带有“恶”和“罪”的性质;自私、冷酷、虚伪、吝啬、卑鄙、仇恨、庸俗、猥琐等。小说中充斥着恶的灵魂,心灵受着痛苦的煎熬,莫利亚克正是站在一个资产阶级宗教徒的立场上,对这个阶级形形色色的人物进行了细致、透彻的分析。

在莫利亚克的全部作品中,绝大多数都描写了家庭的罪恶,描绘那些在家庭中犯下无数罪行的人们。莫利亚克笔下的家庭罪恶,并没有实质上的暴力发生,而是以一种精神罪恶的形式出现的。言语上的疏离、行为上冷漠都可能会导致家庭罪恶的发生,因为家是要靠每一个人维持的。

就像是苔蕾丝其实没有任何与丈夫决裂的理由,贝尔纳没有任何对不起她的地方,只是,丈夫在一次服用过量药剂病倒后,苔蕾丝想到了只有丈夫的死才能使她得到想要的自由。其实妻子杀害丈夫的事件在资产阶级社会屡见不鲜。但是苔蕾丝引起广泛关注、与众不同的是她毒害丈夫的原因是因为丈夫对她毫不关心,只将她看做是传宗接代的工具,因此她感到空虚和无聊,感到孤独和压抑,这些负面的情绪在日积月累后形成了一股无形的力量,促使她做了这样的事情。我们可以看到,正是由于丈夫对妻子的冷漠、不理解导致了妻子的寂寞、空虚、压抑等负面情绪的出现,最终引发了这场家庭悲剧。

《蝮蛇结》则给我们展现了一家罪恶的灵魂:老路易吝啬、爱钱如命、心胸狭窄、嫉恨成性,对家人充满着恨;他的儿女也同样贪财,巴望着路易早点死好分家产。书中路易的比喻恰当极了,他将自己的心比作邪恶的蛇结,而家人就像是盘缠在一起的毒蛇,互相挤压,互相吞噬。路易和儿女们互相算计,他们每天的生活就是虚伪的应酬和阴暗的计划。路易一家的战争,没有硝烟,就像盘缠在一起的毒蛇,悄无声息却是生死的搏斗。而他们都没有去想,每天他们想要算计、谋害的人是和他们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在

金钱面前,资产阶级变的毫无人性,只顾追求更多的金钱,不理会别人哪怕是家人的死活。

在莫利亚克看来,罪恶不仅源于人们对物质财富的崇尚以及对欲望的追逐,还源于人们的天性。因此在莫里亚克的小说中,恶的观念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小说中充斥着罪恶的灵魂,他们的心灵受着煎熬。在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制度和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观念下,家庭罪恶这种事情是会不断发生的。作者只描绘了其中的一小部分典型代表。为此莫里亚克在诺贝尔文学奖的受奖词中说:“我的色彩是黑的,有人不是根据透入这色彩暗中在燃烧的亮光,而是根据这种黑色来看待我。每当法国有个女人企图毒死丈夫,或者企图扼杀情人时,别人便对我说:‘对您这是个题材。’我被看作掌握恐怖事件的资料馆。我擅长描写魔鬼”。莫里亚克对罪恶的揭露不仅是站在小说家的立场上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也是作为一个天主教徒对罪恶的描述,最终达到劝恶扬善、消灭罪恶使心灵得救的目的。他是一个“把整个世界观的基石奠定在神的恩宠上,以及在神的慈爱中寻求人类赎罪之道的作家。”

4.2 黑暗中的一线光明

莫里亚克小说的结尾,主人公通常都会进行赎罪,都有着宗教式的忏悔。如苔蕾丝在《黑夜的终止》里为了女儿玛丽的幸福,放弃了爱情和自由,回到了家的牢笼,自愿受着监禁;路易认识到了自己的罪恶,将自己的财产分给了儿女,努力挽救外孙女,心中不再有恨。但是他们并没有感受到新生的欢愉,苔蕾丝在死前呢喃“黑夜的终止”,她将自己的生命比做了漫长的黑夜。路易在复活节前死去,没有领到圣体。尽管小说的主人公在最后都发生了变化,但是他们没有实现新生。

很多人都批判莫里亚克小说“皈依宗教”的结局是一个败笔,损害了小说的价值。像萨特就曾经批评过莫里亚克的《黑夜的终止》,并认为莫里亚克采用天主教无所不在的观点去写作是扼杀了人物的自由。但萨特的观点是很偏激的。批判者没有看到的是在莫里亚克小说里,主人公的宗教式忏悔没能洗清他们的罪恶,没有让他们得到新生。小说依然写出了资产阶级的罪恶:《黑夜的终止》里苔蕾丝为了女儿放弃了爱情,可是女儿玛丽对她居然有很深的仇恨,家庭依旧没有温暖,因此她在临终的时候低语“黑夜的终止”。《蝮蛇结》路易的忏悔是不被儿女相信的,儿子于贝尔认为那是“精神错乱的典型症状:迫害人的癖好,教徒般的妄想”。在这些小说的结局里,仇恨、罪恶、猜忌……并没有终止,而是继续在家庭中蔓延。小说主人公并没有得到家庭的谅解,他们还是生活在黑暗中、得不到救赎。莫里亚克是用主人公的忏悔衬托出了家庭新产生的罪恶和仇恨。

莫里亚克极力描写人的畸形占有欲、家庭中爱的荒漠和家庭的丑恶以及人的苦难,是因为他感到人与人之间缺乏爱,他想将人们重新引导到上帝的身旁,所以他“要描述

处于罪恶深渊中的人们,因为只有在罪恶深渊中,人们才能看见湛蓝的天空。”所以宗教式结尾只是留给了人们一线希望,表明这些主人公虽然罪孽深重,但是他们还是有一些人性的,还是没有彻底丧失良知的。

莫里亚克小说宗教式的结尾给莫里亚克带来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也并没有让书中的主人公得到“新生”,而是让痛苦和仇恨的现象继续延续了下去,社会上的人们还在在罪恶的深渊里挣扎。那么,莫里亚克的宗教式结尾是严重损害了小说的价值还是作者给人们的一个信念上的支撑,这是值得我们继续深入探讨的问题。

第五章结论

总而言之,莫里亚克小说以波尔多地区为背景,法国外省的资产阶级家庭为对象,资产阶级成员对物质、情感的畸形占有欲为主要内容,资产阶级家庭里爱的荒漠的现象为主题,从天主教人性本恶的观点出发,向我们展现了资产阶级“金钱至上”观念引起的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孤独、缺乏爱甚至于敌对仇恨的家庭丑恶现象。本应该是温暖和乐的家因为成员对金钱的畸形占有欲引起的罪恶事件以及家人之间的不理解、不沟通导致的“爱的荒漠”,让它变的阴冷无比。家人之间的互相算计与倾轧,引发了无数的罪恶,导致了家庭悲剧的产生。而这些导致罪恶发生的主人公在最后大多数进行了宗教式的忏悔,得到了心灵上的慰藉。作者只是在描写色彩黑暗的资本主义社会时透进了一丝光,让生活在其中的人还能看到被拯救的希望。

虽然莫里亚克的作品只是描写了家庭的罪恶,但我们在其中也能看到社会对家庭的影响,认识到作品中法国资产阶级社会的丑陋,挖掘出其罪恶的根源,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和家庭的虚伪冷漠,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赋予其作品的深刻内涵。

参考文献

[1] 汪家荣译.爱的荒漠——莫里亚克选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

[2] 桂裕芳译.爱的沙漠[M].桂林:漓江出版社.

[3] 郑克鲁.现代法国小说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213-235.

[4] 郑克鲁.法国文学史?下卷[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213-235.

[5] 刘扳盛.法国文学名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270-284.

[6] 胡建生.家庭丑恶的深入开掘者——莫里亚克小说创作特征管窥[J].济宁师专学报,1997,3(1):86-88.

[7]胡建生.莫里亚克小说〈爱的沙漠〉解读[J].青海师专学报(科学教育),2005(1):31-34.

[8] 曹娅.从家庭矛盾走入人物内心——从〈母亲大人〉看弗朗索瓦?莫里亚克的心理小说[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7(4):44-46.

[9] 刘娟,孙周年.宗教视野下的罪与赎——弗朗索瓦?莫里亚克作品探析[J].岱宗学刊,2008(4):12-14.

余华小说的创作特点 (2)

论余华小说创作的特点 在先锋派小说家当中,余华是较为独特的,他的小说对传统的叙事方式和美学风格给予彻底的否定,传达出对现实世界异于常人的认识和感受。他的小说不断地叙说着对自己现实世界中人及人的命运思考、怀疑、迷惑……讲述着一个个人们无法逃离的厄运,展示一幕幕的人生悲剧。以下笔者尝试从哪些方面来阐述余华的小说创作特点。 一、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形式的意义,在于它对内容的塑造作用。恰当的形式能使内容得到恰如其分的表现,不恰当的形式,不仅不能使内容充分表现出来,而且会损害内容的表达.艺术表现形式一般是指叙述手法和语言的运用,余华的作品对形式的偏好和新形式的创作极大地引起了读者的注意。其实好的故事并不排斥适当的形式,鲁迅的作品就是形式和故事内容的巧妙结合。余华在写《活着》时,由于形式上的装饰意味消失了,叙述重心倾向到人们的命运本身。《活着》以平实的手法,将富贵的苦难一生娓娓道来,尽管他经历了儿子、妻子、女儿、女婿,外孙众多亲人死去的打击,饱尝着孤独无依的痛苦,终日与老牛为伴,但仍以豁达坚韧的人生态度生活在世间。尽管这篇小说与余华八十年代的作品一样,写出许多死亡和那令人发指的暴虐残忍的场面,但往昔梦幻、神秘的感觉已经消退,也摆脱了那阴暗的氛围,从虚幻天空回落到现实大地,小说中完整的故事,清晰的情节线索,达观乐生的生活态度与冷静平实的写作手法,把生存的人生价值包容在从容的形式叙述之中。随着《许三观卖血记》的出版,人们又一次惊叹,余华不仅把故事讲述得精彩绝伦,而且形式感也很强。余华自己也坦言:“我觉得我是从内心深处把握分寸去写作,这不是技巧能够解决的。”[1]《许三观卖血记》昭示了余华崭新的精神气象,悲悯、温情接纳勾销了冷漠无端的暴力,彰显了人生存的艰难和价值。而且余华为表达“这是一本平等的书"[2]而采取取消作者身份的叙述方式,这也是决定了叙述的节奏和规律,像民歌般迁流漫衍, 流淌着作者平民化、生活化的平和节奏。《许三观卖血记》的形式中最值得提的是幽默的叙述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幽默不仅是一种缓解苦难的方式,而且又是一种叙述策略。因而有了乐观、智慧和平等的思想.通过幽默的方式余华缓解了文本与内容的紧张关系,并建立了文本与现实的新型关系.选择了幽默意味着余华自己经历了与现实的各种冲突之后,开始获得某种宁静、平和与宽广的境界。小说当中,许三观在天灾之年为儿子们炒红烧肉;许三观因与林芳芳的私情被揭露后,天天被罚在家煮饭炒菜的情形;许三观和阿方及根龙因卖血而喝了太多水之后的走路情形;这些对苦难所进行的喜剧化处理,有效地缓解了八十年代余华的暴力与叙事的紧张关系,形成自己艺术的又一次突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相继面世标志着余华在小说创作中的某种突破。当血肉充盈的意义深度支撑起小说丰满的身躯之后,人们又一次感到在余华的小说中新的形式大厦正拔地而起,旧日的砖瓦仍然使用,但余华已经盖出别样的大厦.余华不但追求艺术表现形式的创新,而且,在他内心的深处,还苦苦寻觅着一种宝贵的东西——人性善 二、人性善的渴望与呼唤 许多评论者都指出,暴力和血腥充满了余华前期的所有作品。的确,余华自己也曾说过他自己在追求一种精神的真实。试图展示一个不曾被重复的世界,一个不被试验重复的世界,因而他对现实世界采取了怀疑与拒绝的态度,他倾听到的是世界崩溃的声音,这种怀疑的态度导致他的作品中一再出现了破坏,当然也就与暴力紧紧联系在一起。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中“我"一踏入社会,感受到的就是欺诈与暴力,而之后的《河边的错误》、《一九八六年》、《现实一种》。余华将这种暴力由陌生人之间演绎到亲人之间,甚至自残。余华为何如此不厌其烦地为我们展示一幅幅鲜血淋漓的人生图景,一次次暴露人性之恶呢?面对世事的险恶与人性的可怕,余华充满了愤懑与焦虑,不遗余力地刻画了人性之恶正是因为他心中强烈的渴望人性之善。正如鲁迅先生在讲述阮籍嵇康反封建的行为时所说:“表面上毁礼教者,实则倒是承认礼教,太相信礼教,因为魏晋时所谓崇奉礼教,是用以自利……于是老实人认为如此利用,亵渎了

小说答题解析版

人物: 突出人物形象,烘托人物心情 内容:引出下文; 交代了背景;渲染气氛; 推动情节的发展,为情节作铺垫 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增强文章文学色彩 结构:开门见山,统领(总结)全文、奠定基调;承上启下,卒章点题 使结构紧密、完整 使情节一波三折,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手法:照应伏笔,表达技巧 主题: 揭示小说的主题;深化主题 读者:引起读者的思考(令人回味),吸引读者, 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这种结局符合人们的阅读心理 一:主题 1.从作品背景看主题 2.从人物塑造(形象)看主题 3.从情节发展看主题 4.从语言的情感色彩 看主题5.从整体倾向看主题 二、小说的人物形象 1、分析角度: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情节,人物关系(主次),主题人物描写:既要通过外貌、心理、动作、语言、细节等方面直接表现人物的情感和性格,又要关注环境描写与他人(的言行)来烘托、反衬人物性格特征 2.人物形象关键词 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的性格,但是还包括人物的外在形象、身份、职业、地位、技能(能力)、行为习惯、品质等.

◎人物形象 淳朴质朴天真浪漫、聪明伶俐、老实本分、勤劳肯干(敬业) 热爱家乡、祖国 ◎性格标签 “平凡朴实、、憨厚、吃苦耐劳、循规蹈矩、踏实勤俭、 善良可爱、乐观热心、豪放洒脱、有上进心、有追求、生命力顽强、勇敢稳重谨慎、正直从容、耐心执著、诚实 狡猾圆滑、势利 乐天达观成熟稳重幼稚调皮温柔体贴活泼可爱内向害羞外向开朗心地善良 善解人意风趣幽默思想开放积极进取小心谨慎正义正直 悲观失意患得患失异想天开多愁善感淡泊名利见利忘义天真浪漫 瞻前顾后循规蹈矩热心助人少言寡语爱管闲事追求刺激豪放不羁狡猾多变 贪小便宜见异思迁情绪多变重色轻友胆小怕事积极负责勇敢正义 聪明好学圆滑老练脾气暴躁慢条斯理诚实坦白 不屈不绕精明强干憨厚大方谦虚 三、小说的开头和结尾 ◎小说常用的开头 ○1开门见山,开篇点题○2点明主旨,总领全文○3表达感情,奠定基调○4运用技巧,引起下文(描写场景,渲染气氛,设置线索,贯穿全文,妙用设问,发人深省,巧做铺垫,埋下伏笔,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引用经典,彰显底蕴,借助联想,增益情趣) ◎小说的结局(照应式结尾、点题式结尾、留白法、出人意料法)结构:卒章点题、首尾呼应、总结全文、拓展内容 内容:照应前文(呼应、对比)、突出形象、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深化(突出)主题 情感(读者):抒发情感、强化情感、引发共鸣 手法(表达效果):画龙点睛、留有余韵、启迪思维

纪实文学写作方法课件资料

纪实文学写作方法、模式与技巧 纪实文学:一种迅速反映客观真实的现实生活的新兴文学样式。亦称“报告小说”,是报告文学化的小说,也是小说化的报告文学。它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可以有一定的虚构性。而今,“纯文学”人对纪实及纪实文学的讨论已经失去了热情,对纪实文学的创作也跌入了低谷。原因何在,我以为是陈佩斯想取代朱时茂出演正派角色,可惜是江山易改,秉性难移,真实的素材到了“纯文学”家那里,难免不被虚构的面目全非。所以,再怎样高喊真实,读者也不买帐。但是,“纯文学”人士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却是非常宝贵的。如果说“纯文学”人为纪实及纪实文学讨论算作第一阶段的话,那么,从特稿人的角度出发,从当前文学实践的角度出发,以“中坛”“华坛”为代表的纪实及纪实文学讨论,又把此课题引向了深入,推向了新高潮。有必要指出的,就像今天人们对“牺牲”“小姐”“文学”等概念与古代人理解不同那样,胡适提倡的白话文运动也不是唐宋的古文运动,我们特稿人对纪实及纪实文学等概念也与“纯文学”人也有很大区别。我们所说的纪实,是具备新闻“五个W”的真实;我们所说的文学,不是虚构,而是另有所指。 二、文学是“初恋情人”吗? 对于文学,从来都没有一个固定的、为所有人举手赞同的定义。犹如什么是“美”之于美学,什么是“人”之于社会学,什么是“历史”之于历史学一样,对于文学的定义,也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这一方面说明文学现象是复杂的,难以一言九鼎,“放之四海而皆准”;另一方面也说明文学正处于发展之中,任何概括都只能解释过去,最多能解释现在,而难以解释未来。正因为这样,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的生命力才是旺盛的。 一个文本究竟是不是文学作品,有没有一个标准呢?我认为,没有绝对的标准,只有相对的标准。当年,文学理论家成仿吾在评论鲁迅小说集《呐喊》时,曾说:“《狂人日记》很平凡;《阿Q正传》的描写虽佳,而结构极坏;《孔已己》《药》《明天》皆未免庸俗;《一件小事》是一篇拙劣的随笔……”基本上否定了《呐喊》的文学价值。唯一例外的,是他认为《不周山》“总是全集中第一篇杰作”。可是,鲁迅的看法却针锋相对,在《呐喊》再版时,他索性将“杰作”《不周山》删去。排除双方在这篇文章上的意气之争,也能看出评价一篇文章文不文学、优不优秀是很难的。 那么,文学的相对标准又是什么呢?如果我们还相信权威的话,我们不妨把胡适先生的理论拿出来作个参照系。胡适在《什么是文学》中明确指出:“文学有三个条件:第一要明白清楚,第二要有力动人,第三要美。”这三个要素对于“纯文学”是适用的,对于作为纪实文学的时代代表的特稿

毕业论文--论余华小说中人物的特点及其意义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论余华小说中人物的特点及其意义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

目录 引言 (1) 一、符号化 (1) 二、类型化 (3) 三、真实性 (5) 四、人物的意义 (7) 结语 (9) 注释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内容摘要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作家之一,余华以独特的认知和感悟塑造了许多鲜活的独特的人物形象。文章以人物形象分析为出发点,通过小说人物的类型化、符号话、真实性等特点的分析,探求当中所蕴含的文学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余华小说人物特点价值

Abstract AS one of the most spectacular writers in the literary history, Yu Hua creats a lot of unique characters by his unique knowledge and fresh insight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figures, this article implys the meaning and value through some points, such as the types of characters, authenticity of the interpretation and so on. Key words:Yuhua the characters of the novels the feature the value

论余华小说中人物的特点及其意义 余华无疑是当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的作家。他的许多小说,诸如读者熟悉的《十八岁出门远行》、《现实一种》、《活着》等,无不密集地充斥着许多迥异于传统意义的人物形象,代表了当代小说人物建构的某些先锋性探索倾向。本文试从余华的部分小说作品出发,分析这些人物塑造极具诱惑力同时倍受争议的特点,并力图发掘其背后存在的一些可能性意义。 一.符号化 在耳熟能详的文学理论教科书和文学权威经典中,我们曾经无数次地被告知一个似乎成为真理的命题:文学就是人学。世世代代各种文学的成熟形式,也充分地证明和表达了这条真理的绝对意义。不过,余华却有意与这种传统的文学理念做出偏离,将他的许多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符号化。这种卡西尔式表现性“符号”意义的呈现,使得人物与小说中其它形式因素如结构、语言等一样,成为一种形式美学意义的符号。小说中的人物,也往往不再具备社会文化意义上的完整属性,仅仅成为构造故事情节而设置的“道具”,是推动情节向前发展的发动机。 这种人物的符号化表现,首先体现于小说人物的命名形式中。在传统小说的叙事过程里,人名通常是不可缺少的标签,它不但能够凝炼地体现人物性格,使观众闻其名而知其人,而且还可能暗示人物的命运和归宿,人物形象与其蕴含的客观社会生活的意义紧密相联。许多作家常常富有深意地为小说中的人物取名,如鲁迅小说中的“夏瑜”(《药》),“孔乙己”(《孔乙己》)都无不如此。前者富于象征意味,与小说内容相联系具有一种深切的悲剧感;后者含有讽刺意味,与人物命运关联具有浓厚的文化凄凉感。而在余华那里,作品中人物的名字被多次取消,《世事如烟》中所有人只有“1,2,3,4,5,6,7”这样的阿拉伯数字,或用“算命先生”、“灰衣女人”、“瞎子”这些名词,《往事与刑罚》只用“陌生人”、“刑罚专家”来代替具体人名。人在这里已经失去了自身的名称,人物自我也不再具有丰富的人格特征,成为小说文本叙述人为了完成叙述而使用的道具,最多也只是成为营构叙述情节的一些纽带。 其次,余华小说在具体的人物塑造方式、对人物的美学理解上也与传统小说有着根本性差别。在传统意义上说,人物的工笔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一直是小说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在刻画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形象时,对于他们的出场、造型、服装等无一不浓妆重墨,相关的艺术表现效果至今仍为人们

通用版2020年高中语文二轮复习专题3精准提升5“3注意”解答分析小说文本特征类题目教案

“3注意”解答分析小说文本特征类题目 (2019·全国卷Ⅰ)阅读《理水(节选)》(文本见本专题“精准备考提升1”“真题自测诊断”),完成后面的问题。 《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6分) [我来答题] [阅卷现场]

鉴赏小说文本特征“3注意” 1.要注意以鉴赏表达技巧为基础 在包括小说情节、人物、构思、手法、环境、主题风格、背景、读者在内的艺术领域内选择合适的角度作为探究点,不可遗漏,也不可强加。 2.要注意以分析艺术效果为中心 明确手法技巧与环境、情节、人物形象、主题之间的关系,探究时,把手法技巧与“效果”结合起来,但不可架空分析。 3.要紧扣文本有理有据分析 探究题的解答应立足于这样一个基本点:试题虽然是开放性的,但始终离不开文本。从文本入手,从文本中引述论据,围绕已定观点作分析论述。 [满分示范] 第一步:审题干,明方向 “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题干明确要求考查文本基本特征,切入角度是“故事”与“新编”两个方向。解答这类题,首先要找准文中依据。 第二步:找角度,细分析

第三步:拟答案,抓规范 题目要求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因此,可以把小说在内容、手法、语言上的表现整合成两点:“故事”指内容上的特点,“新编”指手法和语言上的特点。 [尝试写满分答案] [答案]①大禹治水的“故事”本身于史有据,作品查考典籍博采文献,富有历史韵味; ②“新编”表现为新的历史讲述方式,如细节虚构、现代语词掺入、杂文笔法使用,作品充满想象力及创造性;③对“故事”进行“新编”,着眼于对历史与现实均作出观照,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即时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圆圆的肥皂泡 刘慈欣 一 圆圆出生后一直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连哭啼都像是在应付差事,似乎这个世界让她很失望。直到她第一次看到肥皂泡。这是一个西北的正午,已经数月无雨,窗外,烈日下的丝路市弥漫着沙尘,在这异常干燥的世界中,那飘浮在空中的绚丽的水的精灵确实是绝美的东西。 二 时光继续飞逝,圆圆上了小学,她仍然热爱肥皂泡。 清明节,当她和爸爸来到妈妈墓前时,仍拿着吹泡泡的小瓶。 “孩子啊,你要做一个妈妈那样的人,像她那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像她那样有一个远大的人生目标!”爸爸搂着圆圆说。 “我有远大的目标呀!”圆圆喊道。 “吹——大——大——的——泡——泡!” 爸爸无奈地笑笑,摇摇头,没有吭声。 三 时光继续飞逝,圆圆上了中学,仍然喜欢肥皂泡。 这天,圆圆年轻的女班主任老师来家访,递给爸爸一把新奇漂亮的玩具手枪,是泡泡枪,上课时收圆圆的。班主任说自己第一次看到思想这么活跃的学生,告诉爸爸要珍惜这个苗子。 “你不觉得这孩子……怎么说呢,有些轻飘飘的吗?”爸爸手拿着泡泡枪问。 “现在的孩子嘛,都这样儿……轻松洒脱一些的思想和性格也不一定就是缺点。” 爸爸叹口气,挥挥泡泡枪结束了谈话。送走了班主任,爸爸想和圆圆谈谈泡泡枪的问题,

文章中常见的写作手法

文章中常见的写作手法 文章中常见的写作手法、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阳逻一中徐金舟 文章中的写作手法、表现手法之类的题,是阅读写作中我们经常失分的题目,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们什么是写作手法、什么是表现手法不清楚,不明白,因而在做题的时候觉得无从下手。今把各种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罗列到下面。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的作用也附到后面,供大家参考。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联想、想像、象征(托物言志)、比较、对比、衬托、反衬、烘托、以小见大、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作用分别如下: 1、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 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2、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作用:突出本体的××特征。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

作用: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 思想感情。 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5、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6、侧面(间接)描写: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 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7、伏笔和铺垫: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8、照应:记叙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 议论文:强化××论点。散文:反复地抒发××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9、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10、想像: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作用: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

论余华小说创作的特点

在先锋派小说家当中,余华是较为独特的,他的小说对传统的叙事方式和美学风格给予彻底的否定,传达出对现实世界异于常人的认识和感受。他的小说不断地叙说着对自己现实世界中人及人的命运思考、怀疑、迷惑……讲述着一个个人们无法逃离的厄运,展示一幕幕的人生悲剧。以下笔者尝试从哪些方面来阐述余华的小说创作特点。 一、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形式的意义,在于它对内容的塑造作用。恰当的形式能使内容得到恰如其分的表现,不恰当的形式,不仅不能使内容充分表现出来,而且会损害内容的表达。 艺术表现形式一般是指叙述手法和语言的运用,余华的作品对形式的偏好和新形式的创作极大地引起了读者的注意。其实好的故事并不排斥适当的形式,鲁迅的作品就是形式和故事内容的巧妙结合。余华在写《活着》时,由于形式上的装饰意味消失了,叙述重心倾向到人们的命运本身。《活着》以平实的手法,将富贵的苦难一生娓娓道来,尽管他经历了儿子、妻子、女儿、女婿,外孙众多亲人死去的打击,饱尝着孤独无依的痛苦,终日与老牛为伴,但仍以豁达坚韧的人生态度生活在世间。尽管这篇小说与余华八十年代的作品一样,写出许多死亡和那令人发指的暴虐残忍的场面,但往昔梦幻、神秘的感觉已经消退,也摆脱了那阴暗的氛围,从虚幻天空回落到现实大地,小说中完整的故事,清晰的情节线索,达观乐生的生活态度与冷静平实的写作手法,把生存的人生价值包容在从容的形式叙述之中。 随着《许三观卖血记》的出版,人们又一次惊叹,余华不仅把故事讲述得精彩绝伦,而且形式感也很强。余华自己也坦言:“我觉得我是从内心深处把握分寸去写作,这不是技巧能够解决的。”[1]《许三观卖血记》昭示了余华崭新的精神气象,悲悯、温情接纳勾销了冷漠无端的暴力,彰显了人生存的艰难和价值。而且余华为表达“这是一本平等的书” [2]而采取取消作者身份的叙述方式,这也是决定了叙述的节奏和规律,像民歌般迁流漫衍,流淌着作者平民化、生活化的平和节奏。《许三观卖血记》的形式中最值得提的是幽默的叙述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幽默不仅是一种缓解苦难的方式,而且又是一种叙述策略。因而有了乐观、智慧和平等的思想。通过幽默的方式余华缓解了文本与内容的紧张关系,并建立了文本与现实的新型关系。选择了幽默意味着余华自己经历了与现实的各种冲突之后,开始获得某种宁静、平和与宽广的境界。小说当中,许三观在天灾之年为儿子们炒红烧肉;许三观因与林芳芳的私情被揭露后,天天被罚在家煮饭炒菜的情形;许三观和阿方及根龙因卖血而喝了太多水之后的走路情形;这些对苦难所进行的喜剧化处理,有效地缓解了八十年代余华的暴力与叙事的紧张关系,形成自己艺术的又一次突破。 《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相继面世标志着余华在小说创作中的某种突破。当血肉充盈的意义深度支撑起小说丰满的身躯之后,人们又一次感到在余华的小说中新的形式大厦正拔地而起,旧日的砖瓦仍然使用,但余华已经盖出别样的大厦。余华不但追求艺术表现形式的创新,而且,在他内心的深处,还苦苦寻觅着一种宝贵的东西——人性善。

《文学创作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优质)

《文学创作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梁启超“薰浸刺提”说对文艺社会作用的阐释,侧重于文艺作品的美感特征与接受者审美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其对文艺的审美特征的探讨,是对( B )的一种深入研究。 A.庄子“言不尽意”说 B.孔子“兴观群怨”说 C.司空图“韵味”说 D.严羽“妙悟”说 2.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文论发展的高峰期,其问曾先后出现过文论史上的若干个“第一”,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 A )。 A.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第一部文论巨制——《文心雕龙》 B.第一部诗话——曹丕的《诗品》,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 C.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钟嵘的《文赋》,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 D.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第一部诗话——钟嵘的《诗品》 3.《沧浪诗话》全书由“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部分组 成,其中,“( A)”是全书的弹论核。 A.诗辨C.诗法 B.诗体D.诗评 4.“才”、“胆”、“识”、“力”是诗人创作必备的主体性要素,叶燮认为,四者之中,“识”处于( D )的地位。 A.配合和中介 B.支配和协领 C.从属和边缘 D.核心和主宰 5.金圣叹学问渊博,通晓诸子百家,其一生衡文评书,曾将《离骚》、《庄子》、《史记》、《杜工部集》、( B )、《西厢记》合称作“六才子书’’并予以评点、批改。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阅读期待、开放。 A.《红楼梦》 B.《水浒传》 C.《西游记》 D.《三国演义》 6.郭沫若曾在《文艺复兴》第2卷第3期的《鲁迅与王国维》一文中,肯定王国维“用科学的方法来回治旧学”,将王国维的( C )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称为“中国文艺研究史上的双璧”。 A.《文学小言》 B.《屈子之文学精神》

浅析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

浅析xx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 在当代文坛上,xx以自己珠玉般的篇什,显示了他那简淡恬适的个性气质和古朴明净的传统风格,表现了驾御语言的xx功力和卓然不凡的语言风度。由于种种原因,xx并不算一位多产作家,然而,他那篇篇佳作赢得了人们的喝彩,尤其是他那幽兰清菊般的语言更是令人口齿留韵,难以xx。xx同别人不一样之处,在于他接受过西南联大正规的高等教育,当属科班出身,且由于xx长期在xx从事文学和京剧戏曲的编辑和编剧工作,大大影响了他的小说语言,使他操成更为纯熟流利的京味儿普通话。而这京味儿又是最恰到好处的,它xx了文学的生活姿态和个性色彩,而绝无油嘴子之弊,令人感到xx而不平板,流畅而不浮滑,自然本色,舒爽清新。 这种语言的功底和魅力显然得益于日常口语,方言,民间文学和古典文学的完美化合。xx将精练的古代语言词汇自然地消融在文本中,又从日常口语,方言,民间文学中吸取xx的乳汁,兼收并蓄,克钢化柔,扫除诗歌、散文、小说的界限,独创了一种新文体。 一、口语化的语言 xx在《xx文学的语言问题》一文中曾经写道: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语言的文化积淀越是深厚,语言的含蕴就越丰富。这种文化的积淀自古就有之,从《诗经》到《xx》,从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经过了几千年的积淀和蕴蓄,就形成了一种“书面文化”。这种文化可以增添文章的底蕴与深奥,让文章显得悠长而具有深味。与这种“书面文化”

相对的则是一种“口头文化”,它是一种民间文化,可以是方言,也可以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话。它集中就表现在通俗易懂,平易近人,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很接近。他自己也说:我对民间文学是有感情的,民间文学丰富的想象和农民式的幽默,民歌比喻的xx和韵律的技巧使我惊奇不置。而当这种“口头文化”与“书面文化”一结合,就变得xx俗共赏,俗中见xx,既符合知识分子的阅读要求,也给平民带来了阅读的方便。下面就分析xx作品中口语的运用已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1 / 8 红油冒出来,本来只能观其形,用上“吱——”仿佛能xx,这一声“吱——”让食咸鸭蛋的过程变得有声有色,有情有趣。 “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 干脆利落的一个“有”,石破惊天的一个“!”,“以稚童的语气呼之欲出,真是世故到了天真的地步”(xx语)。 从上面的两个例子便可体会到,正如xx说过的“xx的小说,可说是顶容易读的了。总是最平凡的字眼,组成最平凡的句子,说一件最平凡的事情。”确实如此。xx又说:“xx讲故事的语言也颇为老实,他几乎从不概括,而尽是详详细细,认认真真地叙述过程,而且是很日常的过程。” xx小说散文的语言特色重要表现为独特的口语化的语言。举个例子,

创作手法

一、现实主义 1、定义:现实主义侧重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客观性较强。它提倡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加以描写,力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2、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细节真实:真实的细节描写,用历史的、具体的人生图画来反映社会生活。现实主义作品是以形象的现实性和具体性来感染人的,因此能使读者如入其境,如见其人。 形象典型:典型化是现实主义的核心,是区别于自然主义的标志。 方式客观:作品的场面和情节中自然地体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和爱憎感情,而不要作者自己或借人物之口特别地说出来。 二、浪漫主义: 1、定义: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2、艺术特点:思想方面:偏重于表现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描写自然风光,歌颂大自然;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重视民间文学,尤其是中世纪的民间文学。 3、积极浪漫主义:敢于正视现实,批判社会的黑暗,矛头针对封建贵族,反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残存的封建因素,同时对资产阶级本身所造成的种种罪恶现象也有所揭露,因而充满反抗、战斗的激情,寄理想于未来,向往新的美好生活,有的赞成空想社会主义。 代表作家:有英国的拜伦,雪莱,史蒂文森,法国的雨果、乔治·桑,德国的海涅,俄国的普希金(早期),波兰的密茨凯维支以及匈牙利的裴多菲等等。 4、消极浪漫主义:消极浪漫主义者不能正视社会现实的尖锐矛盾,采取消极逃避的态度,他们的思想是同那个被推翻了的封建贵族阶级的思想意识相联系的。他们从对抗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出发,反对现状,留恋过去,美化中世纪的宗法制,幻想从古老的封建社会中去寻找精神上的安慰与寄托。消极浪漫主义的出现,实际上是被打倒的封建贵族阶级没落的思想情绪在文学上的反映。

论余华小说中的暴力和零度写作

论余华小说中的暴力和 零度写作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文学与对汉语学院本科生学年论文 题目论余华小说中的暴力和“零度写作 专业对外汉语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分数 论余华小说中的暴力和“零度写作” 学生:熊风 指导教师:何文善 摘要:余华前期小说中对鲜血、暴力和死亡进行了大力渲染。暴力,血腥在余华小说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余华在进行创作时采用零度笔触手法。本文将通过零度写作的兴起,传播及其对余华小说创作的影响,分析暴力、血腥、死亡在其作品中的内涵要义以及形成的原因,揭示其“零度写作”的巨大魅力。 关键词:暴力;余华小说;零度写作 A Study on the Violence and "Zero Writing" in YuHua's Novels Undergraduate:XiongFeng Supervisor:HeWenshan Abstract:YuHua's early novels applying many colours to a drawing blood, violence, and death. Among of them ,violent, bloody in novels occupies a very important https://www.doczj.com/doc/4918696880.html,ually,yuhua in writing brush with zero technique.So,this text will zero the rise of writing, spreading and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creation of novels by yuhua,

文学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

文学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一般是指文学作品灵活运用写作原则、规律、方法昕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方法。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就是要分析文章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艺术效果等-如何正确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呢? -、确立三个意识 1.中心意识 从严格意义上说,没有纯客观的艺术技巧,任何艺术技巧都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因此,分析文章的表现手法,首先要从文章的中心出发,搞清楚文章表达了什么,再去分析是怎样表达的。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阅读时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关注作者借以表达中心的载体 (人、事、景、物等),理清它们与文章中心的关系。这样,再去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就会水到渠成: 2.文体意识 不同的文学作品有着不同的文体特征及特有的写作规律-从历年的高考试卷来看,考查的文学作品以散文和,1、说居多:叙事散文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巾反映事物的本质,穿插丰富、虚实相生、叙议结合是这类文章的常用方法;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寓思想于形象之中,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常采用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哲理散文是理念的凝聚和睿智的结晶,内涵丰富,耐人寻味,一般采用营造意境、类比推理、形象议论等表现手法。就小说而言,高考用来考查的大多是小小说,篇幅短小,含蓄简约,常用的表现手法有:以小见大、推波助澜、设置空白、言近旨远等等。 3.文本意识 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一定离不开作品本身。就某个表现手法来说,我们既要分析这种手法一般意义上的作用,更要分析它在"这一篇文章"中的好处,切不可堆砌术语,乱贴标签。以"比喻"为例,我们看到"比喻",马上就会想到它的主要表达效果是"生动形象",但落实到某一篇作品中,仅仅说出"生动形象"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观照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出"比喻"的修辞在这里写出了某某事物怎样的情状,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样的分析才具体、完整。 二、从四个方面人手 1.从表达方式人手。表达方式亦可称为表达方法,是作者根据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运用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属于文章的整体的语言运用形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分析作品的表达方式,可以分析作品在运用某一种表达方式方面的技巧,如叙述的技巧(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描写的技巧(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环境描写等)、抒情的技巧(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分析表达方式既要着眼整体,又要关注局部,重点要放在记叙、描写、抒情、议沦的灵活转换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上。 2.从表现手法入手。这里所说的表现手法是狭义的,指作者表现中心的手段,是文章整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托物言志、欲扬先抑、点面结合、虚实结合、对比、衬托、象征、用典、想象、联想以及人称的变化等等。分析表现手法要注意作者思想情感的多义性和变化性。一篇文学作品,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的;不是固定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对不同的情感,作者往往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分析时要区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如2009年江苏高考题《上善若水》,作者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采用的是托物追怀的方法;对环境问题的担忧则是采用古今对比的方法;而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则是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 3.从谋篇布局入手。作品谋篇布局的技巧包括材料安排和结构形式两个方面。材料安排方面的特点包括线索的设置、详略的处理等;结构形式方面的特点包括层层深入、首尾呼应、先总后分、先分后总、巧妙过渡、曲折生致、铺垫、伏笔、悬念、暗示、照应等。分析作品的谋篇布局特点要做到两个统一,即整体与局部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要重点分析作者安排的意图。 4.从语言表达入手。作品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一般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修辞的运用,包括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等;二是句式的选择,如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等等;三是语言的整体风格,如清新、平淡、质朴、淡雅、明快、华丽、委婉、富有哲理、幽默诙谐、情韵悠长、引人回味等等。分析作品的语言特点,须要含英咀华,在揣摩和咀嚼上下功夫,要透过语言的外壳,探求作品的内在旋律。既要分析语言表达的外在美、形式美,还要分析这种表达所带来的意境美、情感美。 表现手法

余华小说的创作特点

论余华小说创作的特点 在先锋派小说家当中,余华是较为独特的,他的小说对传统的叙事方式和美学风格给予彻底的否定,传达出对现实世界异于常人的认识和感受。他的小说不断地叙说着对自己现实世界中人及人的命运思考、怀疑、迷惑??讲述着一个个人们无法逃离的厄运,展示一幕幕的人生悲剧。以下笔者尝试从哪些方面来阐述余华的小说创作特点。一、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形式的意义,在于它对内容的塑造作用。恰当的形式能使内容得到恰如其分的表现,不恰当的形式,不仅不能使内容充分表现出来,而且会损害内容的表达。艺术表现形式一般是指叙述手法和语言的运用,余华的作品对形式的偏好和新形式的创作极大地引起了读者的注意。其实好的故事并不排斥适当的形式,鲁迅的作品就是形式和故事内容的巧妙结合。余华在写《活着》时,由于形式上的装饰意味消失了,叙述重心倾向到人们的命运本身。《活着》以平实的手法,将富贵的苦难一生娓娓道来,尽管他经历了儿子、妻子、女儿、女婿,外孙众多亲人死去的打击,饱尝着孤独无依的痛苦,终日与老牛为伴,但仍以豁达坚韧的人生态度生活在世间。尽管这篇小说与余华八十年代的作品一样,写出许多死亡和那令人发指的暴虐残忍的场面,但往昔梦幻、神秘的感觉已经消退,也摆脱了那阴暗的氛围,从虚幻天空回落到现实大地,小说中完整的故事,清晰的情节线索,达观乐生的生活态度与冷静平实的写作手法,把生存的人生价值包容在从容的形式叙述之中。随着《许三观卖血记》的出版,人们又一次惊叹,余华不仅把故事讲述得精彩绝伦,而且形式感也很强。余华自己也坦言:“我觉得我是从内心深处把握分寸去写作,这不是技巧能够解决的。”[1]《许三观卖血记》昭示了余华崭新的精神气象,悲悯、温情接纳勾销了冷漠无端的暴力,彰显了人生存的艰难和价值。而且余华为表达“这是一本平等的书”[2] 而采取取消作者身份的叙述方式,这也是决定了叙述的节奏和规律,像民歌般迁流漫衍,流淌着作者平民化、生活化的平和节奏。《许三观卖血记》的形式中最值得提的是幽默的叙述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幽默不仅是一种缓解苦难的方式,而且又是一种叙述策略。因而有了乐观、智慧和平等的思想。通过幽默的方式余华缓解了文本与内容的紧张关系,并建立了文本与现实的新型关系。选择了幽默意味着余华自己经历了与现实的各种冲突之后,开始获得某种宁静、平和与宽广的境界。小说当中,许三观在天灾之年为儿子们炒红烧肉;许三观因与林芳芳的私情被揭露后,天天被罚在家煮饭炒菜的情形;许三观和阿方及根龙因卖血而喝了太多水之后的走路情形;这些对苦难所进行的喜剧化处理,有效地缓解了八十年代余华的暴力与叙事的紧张关系,形成自己艺术的又一次突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相继面世标志着余华在小说创作中的某种突破。当血肉充盈的意义深度支撑起小说丰满的身躯之后,人们又一次感到在余华的小说中新的形式大厦正拔地而起,旧日的砖瓦仍然使用,但余华已经盖出别样的大厦。余华不但追求艺术表现形式的创新,而且,在他内心的深处,还苦苦寻觅着一种宝贵的东西——人性善 二、人性善的渴望与呼唤 许多评论者都指出,暴力和血腥充满了余华前期的所有作品。的确,余华自己也曾说过他自己在追求一种精神的真实。试图展示一个不曾被重复的世界,一个不被试验重复的世界,因而他对现实世界采取了怀疑与拒绝的态度,他倾听到的是世界崩溃的声音,这种怀疑的态度导致他的作品中一再出现了破坏,当然也就与暴力紧紧联系在一起。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中“我”一踏入社会,感受到的就是欺诈与暴力,而之后的《河边的错误》、《一九八六年》、《现实一种》。余华将这种暴力由陌生人之间演绎到亲人之间,甚至自残。余华为何如此不厌其烦地为我们展示一幅幅鲜血淋漓的人生图景,一次次暴露人性之恶呢面对世事的险恶与人性的可怕,余华充满了愤懑与焦虑,不遗余力地刻画了人性之恶正是因为他心中强烈的渴望人性之善。正如鲁迅先生在讲述阮籍嵇康反封建的行为时所说:“表面上毁礼教者,

民间文学的特征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指民间文学在创作和流传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殊标志。与作家文学比较,一般归纳为: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和传承性四个特征。 (一)集体性: 1、集体性的含义:民众的创作是一种集体审美意识的实现。民间文学作品,具有集体创作、集体流传、集体加工、集体保存、为集体服务的特点。它反映的是集体的愿望、集体的智慧。融会集体的艺术才能,为集体所享用的特殊文学。 2、集体性的表现: (1)集体场合中的集体创作 歌无长曲,因景因事而唱,如高山族捕到鹿后挽手合围,歌唱跳舞。再如《打夯歌》等都是集体场合的集体创作。 (2)由个人创作出作品的雏形,再由其他人添枝加叶,逐渐完善。 如《孟姜女》的传说,据《左传》记载,春秋时仅仅是齐国战将杞梁的妻子,杞梁在与莒国的战争中战死,其妻迎灵柩于郊外,齐侯要实行吊丧礼,被她拒绝。还说它“哭之哀”。西汉时说她哭倒了长城(感动了天地),唐朝时杞梁妻有了专有的名子——孟姜女,并且故事情节更加完整。这一传说故事就是先有雏形,后有他人加工完善的。 (3)个人创作集体流传 民间文学的集体性并不排除有的作品是个人创作,个人创作的作品经认可后,很快就由集体流传开去。你传他添枝加叶,他再传他又

添枝加叶,从这个角度看,千千万万个传播者也就是作品的作者。明间文学作品流传的时间越长,受到加工修饰的机会就越多,集体意识的积淀就越厚重。正如一首民歌所唱:唱歌不是人发颤,也是前朝古人传,一人传三,三传九,河水淘沙渐渐深。因此民间文学很难找到作者。民间文学的集体性有歌谣为证: 瞎话瞎话,无根无把,一个传俩,俩个传三。 我嘴生叶,他嘴开花,传到末尾,忘了老家。 总之,民间文学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经千百人的口,不断完善,它代表了群体意识,融会了大众化的生活内容,使之彰显出集体性特征。 (二)口头性 1、口头性的含义: 民间文学用口头语言进行创作,同时又通过口头语言进行传播,而且大部分作品都保存在民众口头上。如讲故事、讲笑话、唱山歌、破谜语等,无一不是“口耳相传”、“口传心授”。所以,民间文学曾被称之为“劳动人民口头创作”或“口传文学”。口头性特点,是民间文学区别于作家书面文学的本质特征。 民间文学的传承和发展主要依赖于口头语言,民间口头语言生动明快,简洁传神,形象夸张。如湖北刘德培讲的故事:(可简写)要说杜老幺嘛,一个姣姣个,刮骨脸,是哪朝哪代人可说不上来。有人说他比张果老的岁数都大,究竟活了多大岁数,谁也说不清白。只知道杜老幺帮过工,打过榨、赶过脚、背过盐,世

论余华小说创作转型后的艺术走向

论余华小说创作转型后的艺术走向 姜 欣 (平顶山工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44) 摘 要:余华在20世纪90年代小说创作转型后,文本主题更多的是对当代的个体人生、生存现状和人性境遇给予温情的关注。在艺术上借助单纯而丰富的叙述技巧,用朴素、准确、简洁的语言表现生活的本真面目;以随和的民间姿态、悲悯的情怀、诙谐幽默的审美趣味,使作品呈现出一种淡薄而坚毅的内在力量,成功地实现了他在文学创作方面新的升华与超越。 关键词:余华;创作转型;叙述技巧;语言;审美趣味 中图分类号:I2071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406(2008)08-0003-07 先锋小说出现于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是中国社会发生结构性变动的重要历史转型期。原有的一元化社会价值体系里增添了多元和相对的因素,文化线形演变过程中出现了一种突破常规,超越传统的创作冲动,这种冲动鲜明地体现在先锋小说的创作里。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商品浪潮的汹涌而至,消费文化开始占据文化的主流地位。80年代激情澎湃的抽象“主体”,在90年代变成了全球化和市场化压力下实实在在的“个体”,精神生产面临着重大重组,外部条件再一次为文学提供了转向的契机。以特殊的精神姿态和人性思考介入先锋小说创作行列的余华,不仅是先锋作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在先锋小说整体转型中,以其在叙事形式和话语实践中的突出表现而著称,而且最重要的是从精神先锋的角度对小说进行了进一步的开拓,为先锋小说的整体转型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转型后,余华小说创作的主题虽然依旧是人的死亡和生存,但更多的是对当代的个体人生、生存现状和人性境遇给予温情的关注。在艺术上借助单纯而丰富的叙述技巧表现生活的本真面目,使得叙述的风格和表达方式由冷静、强悍、暴烈转向温暖、缓和与诗意;注重用朴素、简练、准确的语言反映老百姓真实的生命存在,描写的内容从虚拟的现实逼近生活的真实;以随和的民间姿态、悲悯的情怀、诙谐幽默的审美趣味,使作品呈现出一种淡薄而坚毅的内在力量,从而成功地实现了他在文学创作方面新的升华与超越。 一、单纯而丰富的叙述技巧 余华摒弃了此前小说创作中形式炫耀的色彩,在对国内外经典著作阅读中,意识到了“最伟大的叙述就是用最单纯的手法写出最丰富的作品。”[1]“小说之道在于 第二十三卷第八期 楚 雄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Vol123 No18 2008年8月 JO URNAL O F CHUX I O NG NO R M AL UN I VERS I TY Aug12008 3收稿日期:2008-06-26 作者简介:姜 欣(1968—),女,辽宁大连人,平顶山工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