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罪犯改造新方法

罪犯改造新方法

罪犯改造新方法
罪犯改造新方法

罪犯改造新方法、新途径调查研究

彭春芳辛国恩吴新中

【内容提要】以改造人为宗旨是我国监狱工作的永恒主题。如何科学、有效地改造罪犯,真正提高罪犯的改造质量,实现罪犯改造工作的科学化,是摆在监狱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面前常说常新的课题。对各监狱在改造实践中探索的罪犯改造新方法、新途径进行经常性的调查研究,将其进行总结、梳理、分类并加以理论化提升,是实现监狱工作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和提高罪犯改造质量的需要,它有利于丰富罪犯改造方法,有利于科学、有效的改造方法的推广和普及。

【关键词】罪犯改造/方法/调查研究

以改造人为宗旨是我国监狱工作的永恒主题。这几年,“以提高教育改造质量为中心”的提出,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更加成为了监狱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科学、有效地改造罪犯,真正提高罪犯的改造质量,成了摆在监狱工作研究者面前的一大难题。教育改造罪犯既需要理论的指导,更需要在理论指导下的具体的、适用的改造方法。这些年,监狱工作者探索和实践了许多罪犯改造的新方法、新途径,如“设立罪犯出监监狱”、“干警承包罪犯监组责任制”、“个别教育招标承包机制”、“个别教育约谈制”、“…一警一箱?制”等等。这些方法的应用,使罪犯的教育改造质量全面提升。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和对一些监狱的调查,笔者搜集了近年来在一些监狱实施的改造罪犯的新方法、新途径,加以介绍,并对其价值和有效性进行分析,以求总结和推广之效。

本次调查研究采取的方法主要有实地调查法、访谈法、查阅资料法等,本次调查研究所涉及监狱有北京、上海、浙江、湖南、重庆、山东、湖北、广西、内蒙古、四川、河南等省市的二十多个。

一、调查研究的意义

对各地监狱探索实践的改造罪犯的新方法、新途径进行归纳、总结、分类,对其科学性、有效性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一)适应了实现监狱工作“三化”建设的需要

2002年12月司法部召开了全国司法厅(局)会议,原司法部张福森部长的讲话提出了监狱系统需要进行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建设的工作要求。法制化,是把监狱的全部行刑活动纳入法律、制度轨道,依法治监,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科学化,是遵循改造罪犯工作的客观规律,运用先进的理论、理念、方法和手段,提高行刑质量和社会效应;社会化,是克服监狱工作封闭性,使可资利用的社会资源作用于改造罪犯工作。(注:王明迪.监狱工作“三化”建设理论研讨会综述[J].监狱理论研究,2004,(3):11.)归纳、总结改造罪犯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并对其进行分类,对其科学性和有效性进行评析,是监狱工作科学化的内容之一。监狱工作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相辅相成,“监狱工作法制化是监狱工作科学化、社会化的基础和法律保证,是推动监狱工作科学化、社会化的强有力的手段和后盾,而监狱工作科学化、社会化又为监狱工作法制化提供了众多的理论素材和实践依据。”(注:王明迪.监狱工作“三化”建设理论研讨会综述[J].监狱理论研究,2004,(3):11.)因此,对改造罪犯的新方法、新途径进行调查研究,有利于实现监狱工作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

(二)适应了提高罪犯改造质量的需要

随着司法部对罪犯改造质量的重视,提高罪犯的改造质量已经成为监狱工作的中心任务。但是,提高罪犯的改造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许多的因素,如改造者的因素,改造方法或手段的因素,被改造者的因素,改造的环境因素等等,这些因素相辅相成,共同对罪犯改造质量起着作用。因此,将罪犯改造方法或手段进行总结、梳理、分类,提高其科学含量,

扩大有效方法的适应范围,是全面提高罪犯改造质量的途径之一。

(三)适应了丰富罪犯改造方法的需要

改造罪犯的方法,从宏观方面来说,过去一般分为三类:管理改造、教育改造、劳动改造,这些年心理矫治在罪犯的改造过程中不断推广运用,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改造效果,2003年颁布实施的《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规定》将其单独列为一种改造罪犯的手段,也就是说,从宏观的角度来说,目前改造罪犯的方法可以分为四类:管理改造、教育改造、劳动改造、心理矫治。但是,宏观的改造方法只能起到指导作用,应该探索更多的微观、具体的改造方法。对各监狱近年来实践的改造罪犯的新方法、新途径的调查研究,就是对微观、具体的改造罪犯的方法的总结、归纳和梳理,它可以从微观的角度丰富改造罪犯的方法,使改造罪犯的方法与时俱进,日益丰富。

(四)适应了不断推广和普及新的改造方法的需要

2001年底,在全国司法厅(局)长会议上,原司法部张福森部长明确提出“以提高教育改造质量为中心,全面做好监狱、劳教工作”,范方平副部长对这一中心任务做了深刻阐述;2002年底,原司法部张福森部长、范方平副部长在全国司法厅(局)长会议上再次指出“提高教育改造质量是中心”;2003年司法部又颁布施行了《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规定》。这些都说明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已经提到了重要地位。在“以提高教育改造质量为中心”的大背景下,这些年,监狱理论工作者和实践部门提出和实践了许多改造罪犯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因为没有经过总结、梳理、分类而零乱、不成系统,有些好的改造罪犯的方法也因此没有很好地推广和普及。所以,对改造罪犯的新方法、新途径进行调查研究,将这些方法、途径进行系统地梳理、分类,并对其科学性、有效性进行评析,有利于各监狱在教育改造罪犯过程中对相关方法、途径的借鉴和使用,从而使运用于某一监狱或某些监狱的方法、途径运用于广大监狱,有的甚至可以规章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如心理矫治的方法,在1994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中没有相关的任何规定,但通过这些年的实践,证明了其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2003年颁布实施的《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规定》专列一章“心理矫治”,将这种改造罪犯的方法固定为一种制度。

二、近年来对改造罪犯新方法、新途径的探索

笔者就调查所得的改造罪犯的新方法、新途径归纳为以下四类:

(一)普适性的改造罪犯的方法、途径

这种改造罪犯的方法、途径可以适用于所有的罪犯。

1.“亲情套餐”工程(注:此资料来源于笔者对湖南等省一些监狱的调查。

王建国,刘立华.女警参与男犯施教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监狱学刊,2004,(5).)

罪犯“亲情套餐”工程,由“亲情同餐、亲情电话、亲情短信、亲情互勉、亲情音像、亲情网视、亲情同宿、亲情…零距离?帮教”等8个项目组成,让在分级处遇中处于不同级别的罪犯,分别享受相应的“亲情套餐”待遇。具体为:

(1)亲情同餐。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监狱和监区宽管级的、原判有期徒刑实际执行二分之一以上的、原判无期死缓实际余刑在10年以下且一贯表现较好的、上年度被评为省级改造积极分子或连续两年评为监狱改造积极分子的),经批准均可享受与父母、兄弟、姐妹、配偶、子女等近亲属同桌共餐有待遇。

(2)亲情电话。除非宽管级的涉黑(恶)、涉毒犯、流窜犯、惯犯以及被严管禁闭的罪犯外,其余的经批准后,均可在警察的监听下与亲属通过电话进行沟通与交流。

(3)亲情互勉。同在监狱服刑的父子、兄弟、岳婿、叔侄等近亲属罪犯,只要自愿签订以“改造竞赛”为主题的互勉协议,并认真践行承诺,可分别享受生日和春节、元宵、中秋等传统佳节吃团圆饭,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呈报减刑、假释材料,以及相应的行政或考核奖励等特别待遇。

(4)亲情短信。在法定的范围内,罪犯可将自己需要传达给亲属的信息编辑成短信,通过监狱为其提供的“信息管理与传输平台”迅捷、准确地发送至具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小灵通或固定电话等信息接收终端的亲属手中,同时,其亲属也可通过本系统发回信息转达对罪犯的关怀与期望之情。

(5)亲情音像。对那些一贯表现较好,改造成绩优异,但因具体困难家人长期无法来狱探视的罪犯,监狱有针对性地选择典型对象,将其改造生活录制成短片后,派警察前往其家乡播给其亲属看,并对亲属现状进行实地采访,制作成音像后到监内进行播映,给罪犯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让其足不出户也能圆“故乡之梦”。

(6)亲情网视。充分利用因特网迅捷的传输功能,让罪犯与亲属通过远程视频实现“面对面”会见,获得声情并茂的会见效果。

(7)亲情同宿。为依法依规具有同宿资格的罪犯有条件地提供一个与其合法配偶“破镜重圆”的特殊机会,促进其夫妻感情的融洽与稳定。

(8)亲情“零距离”帮教。以实际帮教需求为依据,有条件地批准部分罪犯亲属步入高墙,让其在警察的引导下对罪犯的生活、学习、劳作现场和监内的人文环境有选择地实地观摩后,再进入监狱特别设立且洋溢着温馨与人文氛围的亲情“零距离”帮教室,与正在这里服刑的亲属实现零距离接触,交流与帮教。并签订书面帮教协议书,以此激励和促进罪犯加速改造步伐。这种捆绑式“亲情套餐”工程自在湖南省郴州监狱实践以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而且,“套餐”中的某些项目在我国许多监狱中都有普遍性的实践。

2.女警教育中心(或称女警施教中心)

女警教育中心,就是创造性地发挥监狱女性人民警察在教育改造男犯工作中的特殊作用,建立以女性警察为教育主体、以多媒体现代网络技术为载体、以建立监所安全稳定的长效机制为出发点、以提高罪犯改造质量为目标的创新性教育形式。

山东省潍坊监狱2002年就开始实践这一方法,湖南省郴州监狱于2005年4月投入运行。此种方法是对传统的女警不能参与男犯施教的传统观念的突破,其价值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女警通过远程视频网络与男犯实现“面对面”交流,既完全规避了女警与男犯“面对面”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风险,也有效整合了男犯监狱相对闲置的女警资源。第二,女警参与男犯施教,是一种非线性之和,也就是说整体的功能远远大于部分之和。它不仅仅是从数量上增加了教育改造罪犯的人数,而且从一定意义上讲大大提高教育改造的质量,因为女警与男警刚柔相济,优势互补,能更好地将法律的威严和情感的沟通融为一体,从而增强改造的深度和力度。第三,促进了施教的多维性。女警教育中心不仅仅设置罪犯网络谈话室,还设置心理咨询、法律咨询、安置帮教、就业指导等业务部门,使施教的范围极大地扩展,有利于情况不同的罪犯得到相应的教育或帮助。(注:此资料来源于笔者对湖南等省一些监狱的调查。

王建国,刘立华.女警参与男犯施教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监狱学刊,2004,(5).)

3.干警承包罪犯监组责任制

干警承包罪犯监组责任制是随着新时期监管改造工作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各级责任制的一种类型。它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为目的,依照审批权与管理权适度分离的原则,把分监区内的一个或两个监组确定为一个基本工作单元,并合理安排到每一名干警,明确承包干警应履行的职责,通过奖惩制度与承包干警的经济利益结合起来,使承包干警能全面承担起工作任务的一种工作类型。

其运作模式是:首先,合理确定承包干警的工作标准。要充分考虑到承包干警的实际工作承受能力。基数过高不利于承包干警实现,使之失去信心;基数过低,与上级要求存在差距,同时也会使分监区工作停滞不前,而且有可能危及监管安全。其次,合理调配好承包监组的干警。如重控犯监组应配备工作责任心和工作能力强的干警承包;以生产为主的罪犯监

组,应配备生产业务能力较强的干警承包;再次,保证承包干警的连续性,不要经常调换承包干警,同时,要有监督制约机制,防止承包干警中个别干警对罪犯讲情面;最后,分监区领导要给承包干警适度的执法空间,以保证承包单元内的工作活力。

这一改造罪犯的方法从1997年开始在上海军天湖监狱进行了历时四年的探索。此种方法的价值性主要体现在:第一,增强了干警工作的责任感,实现了责任的有效分解。分监区作为监狱的一个基本单元,是各种活动操作的平台,将罪犯分组承包到各个干警,使责任落实到每名干警,从而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促进监管教育改造工作质量的提高。而且,它还可以分解分监区主要领导的责任,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监管改造工作的难点问题,难点问题解决了,罪犯改造质量也就得到了提高。第二,在一定程度上使监区干警的配置得到了优化。少部分干警由于种种原因,无法适应这种责任制的要求,只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寻找新的岗位,主动从事一些体力耗费大或文化要求不高的工作,如看守、警卫等,这样,优化了监区干警的配置。第三,有利于促进干警的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罪犯监组承包责任制使干警必须从单一型向复合型人才转变,它规定干警要甩掉拐棍自己干,在日常工作中成为会干、会写、会看、会分析研究的多面手,这些高标准、高要求促使干警自学成风,再加上监狱组织的各种针对性很强的培训,使干警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第四,促使了一批相关制度的产生和完善。一项制度的成功实施,在发挥该制度作用的同时,带动着相关工作的提高和相关制度的形成。干警承包罪犯监组责任制的实施,使相关制度在运作中得到形成。如分监区干警的集体研讨制度。随着干警承包罪犯监组责任制的展开和深化,承包干警在处理和解决监管改造工作的疑难杂症时,需要吸纳周围干警的适用方法与技能,有需要就有发展的动力,这样,集体研讨就成为一种制度巩固下来。(注:参阅齐定安,王绪福.论干警承包罪犯监组责任制[J].上海警苑.2002,(4).)

4.个别教育约谈制

所谓个别教育“约谈制”,全称罪犯预约干警谈话制,即罪犯主动要求谈话的点将式个别教育制度。它是指罪犯在接受个别教育过程中,根据个人平时对干警相关能力、水平、信用度的了解,主动挑选干警预约谈话,向其汇报思想和问题,接受教育的制度。

其操作方法是:凡有意预约干警谈话的罪犯一律要填写《预约谈话申请单》,《预约谈话申请单》一般存放在罪犯内值班手中,既方便有约警谈话想法的罪犯随时领取填写,又避免浪费现象发生。主要是解决罪犯怕麻烦干警,没有勇气直接找干警拿等思想顾虑。同时,干警手中也掌握有《预约谈话申请单》,便于罪犯直接找干警谈话时补填。罪犯预约谈话应在申请单上写明本人姓名、干警姓名(或职务),并写明约谈时间及大致谈话内容。申请单由罪犯直接交预约干警或管教负责人,也可交门卫、带班干警或罪犯内值班转管教负责人。管教负责人必须对罪犯点警、干警谈话情况做好登记。预约干警与罪犯谈话后必须详细填写谈话记录卡,连同《预约谈话申请单》交管教办公室存查。

自2001年8月份开始,湖北省沙洋漳湖垸监狱在全监开始试行个别教育“约谈制”;广西英山监狱近年来对此方法也有所实践。此方法的价值性主要体现在:第一,促进了警犯之间的沟通。个别教育“约谈制”,是罪犯主动找干警谈话,罪犯是主动者,有利于其充分表达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同时,罪犯所约谈的干警是自己信任的,或是和自己性格相近的,或是在某些方面和自己认识一致的干警,有利于罪犯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第二,有利于罪犯的改造。监管改造过程中许多安全事故的发生都与罪犯的心理问题有关。要解决罪犯心理上的问题,除了必要的辅助措施外,思想工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推行个别教育“约谈制”,罪犯可以选择干警汇报思想、陈述困难、倾吐疑虑,干警可以对症下药,合理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促进他们的改造。第三,拓宽了干警了解罪犯信息的渠道。个别教育“约谈制”,罪犯不仅可以反映自己的情况,也可以反映他人的情况,以前,只要罪犯找干警或交给干警一封信等,就会被其他罪犯认为是“嘴模子”,在监内遭到挖苦、讽刺甚至打击报复,这样造成

了一部分罪犯虽然想向干警反映情况却“望而却步”。个别教育“约谈制”的推行,拓宽了罪犯提供信息的渠道。(注:余斌,万玉炽.个别教育“约谈制”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监狱学刊,2002,(5).)

5.“一警一箱”制

“一警一箱”就是在各个监区或分监区,挂出每位干警的信箱,写明干警的姓名、职务,每个信箱都配有钥匙,由干警个人统一保管,用于开启自己的信箱,收取罪犯投诉的信件。允许罪犯自由选择警察汇报思想或反映问题。对于罪犯提出的任何问题,都要立即解答,对一时难以解答的,要做出合理解释。其做法是:一是信箱上墙,挂在分监区大厅罪犯公共活动场所;二是信箱上写明干警的姓名、职务和包干小组情况,使罪犯投诉信件有明确的目的;三是公开开箱,要求干警在罪犯看电视、集体点名等时段,当众开箱,以便于监督;四是及时答复,干警收信后要及时地对罪犯回复,以增强罪犯的满意感、信任感。

“一警一箱”是乔司监狱紧紧抓住狱务公开这一契机,在全面分析总结以往收集罪犯信息被动、渠道不畅、信息量不大和对罪犯教育针对性不强的情况下设置的。此外,广西英山监狱在2004年也推行了这一改造罪犯的方法。其价值性有:第一,使干警工作透明化,增强干警的责任感。由于民警开启信箱公开化,干警工作的透明度大大增强。这种公开透明的工作形式,对于提高干警工作的主动性,增强其责任感是有促进作用的。第二,有利于提前防范。“一警一箱”给罪犯提供了一个倾诉心事、烦事、难事、愁事的渠道,干警可以从罪犯的信中了解罪犯,及时对症下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前防范监管安全事故的发生。第三,拓宽了干警了解罪犯信息的渠道。和个别教育“约谈制”相似,罪犯既可以倾诉自己的情况,也可以反映他人的情况,因此,“一警一箱”也可以拓宽干警了解罪犯的途径。(注:王文来.“一警一箱”的价值及其推广[J].中国监狱学刊,2003,(3).)

6.罪犯改造“三自机制”

“三自机制”是指在干警的直接管理和组织下,通过定期组织评选罪犯改造代表,再由罪犯改造代表通过改造代表会议的形式,对分监区或小组涉及罪犯改造的有关事务进行评议、评价、测评或提出合理化建议,促使罪犯自主监督、自我教育、自觉改造的一种管教工作方法。它涵盖了两个层面含义;一是构建了绝大多数罪犯参加的改造代表大会的活动平台,利用这一平台,对部分涉及罪犯教育改造的事务进行是非评判、好差评议,并运用评议、评价等形式,促使罪犯相互间进行自主监督、自我教育,达到自我改造的目的。二是通过改造代表会活动程序的规范,实行对诸如行政奖励,重点人、重点事处理等重大狱务处置程序的规范,以更为公平、透明的程序,来保证狱务处理结果的公平、公正。其主要包括改造代表的产生、改造代表大会的议事规则和议事程序的制定及评议结果的处置等。

2002年10月初浙江省金华监狱在对当前押犯改造状况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此方法进行了试点。经过近九个月的动作,效果显著,罪犯身分意识和改造意识明显增强,改造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激发,干警与罪犯的对立情绪得到了缓解,不服管教现象大量减少,平等改造的氛围日趋浓厚,执法环境进一步优化。(注:朱祖荣,金利民.构建新平台探索新办法营造新环境——浙江省金华监狱推行罪犯改造“三自机制”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监狱学刊,2004,(1).)

7.个别化教育方案

对罪犯实施“个别化教育方案”(简称IEP),是指为每名罪犯制订的一份适应个体特征的教育矫正文件。它是由监狱矫正专业人员专门针对罪犯个体差异性而研究制定的矫正计划书,目的在于为罪犯创造个体能够适应的矫正环境和提供最佳矫正措施,不断提高罪犯矫正质量。

其内容包括该罪犯入狱基本情况评估、阶段性矫正计划与总结、矫正动态性记录与措施,以及其它为之提供的特定矫正服务与措施。IEP的思想、目标、原则、基础理论很大程度上

符合我国传统的“因人施教”的教育改造原则。它能顾及到每个罪犯所具有的不同的认知水平、能力发展水平、认识活动特点以及他们的需要、性格、兴趣、爱好、习惯等实际,是能为每个罪犯提供最少受环境限制、最大程度实现“面向全体”的最先进的最科学的教育改造模式。在许多国家和地区,IEP已经成为矫正罪犯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比如在美国,罪犯入监的第一件事,是逐一体检、建档,储存罪犯身高、指纹、纹身、声音、案由、心理测试等所有信息,然后在对每个罪犯进行科学甄别、评估的基础上确定分类关押场所和个别化教育方案。在香港,心理专家会根据罪犯入狱初期所接受的心理测试结果,以及罪犯适应问题、人际困难、家庭及婚姻问题、自杀倾向等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个别化教育方案,包括个别辅导、小组辅导、系统化特别治疗计划等内容。(注:南京监狱课题组.建立教育改造工作新思维[J].监狱理论研究,2004,(1):48.

周勇.论个别化矫正模式[J].江苏警视,2004,(11).)

此种方法体现在科学认识罪犯的前提下因人施教的原则。目前尽管我国监狱还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个别化教育方案,但个别化教育已深入人心,所以依据对罪犯的科学认识所提出的个别化教育方案应是未来改造罪犯的方法之一。

(二)个性化的改造罪犯的方法、途径

个性化的改造罪犯的方法、途径是适用于少数或个别罪犯的改造方法、途径,如顽危犯、重点犯等。

1.个别教育招标承包机制

个别教育招标承包机制,是指把对顽危犯的控制转化职责,通过招投标,交与责任心和能力俱强的干警承包,从而实现用最好的干警对最危险的、最难改造的罪犯进行攻坚的优化配置。

其操作方式是:首先,规定教育转化的标的、招标程序和考核奖惩办法,建立个别教育招标承包制度。其次,将教育转化的对象列表公布,进行个别教育对象教育管理责任招标。再次,在个别教育招标承包之后,加强集体研讨和集体培训。如个案会诊、个案培训等。最后,以公正、严格的考核和奖惩来保障个别教育招标承包机制的健康运行。

个别教育招标承包制在许多监狱都有实践,如上海市未成年犯管教所1999年就实践了这种制度,还有如河南豫北监狱等等。此方法的价值性主要表现在:第一,有利于监管安全。个教工作招标承包机制要求干警不仅要控制住顽危犯,而且要善于开展个案矫治,发现他们思想心理上的突破口,解开他们的心结,实现对他们不同程度的转化,使对他们的管理控制和教育转化的手段一体化,从根本上促进监管安全。第二,有利于罪犯教育改造质量的提高。通过个别教育招标承包机制,培养和训练一批个别教育能手,以个别教育能手为标兵,以点带面,逐渐形成全员参与个别教育工作,积极争当个别教育能手的氛围。干警素质的提高,为全面提高罪犯的教育改造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注:邱霖.谈谈市少管所的个别教育招标承包机制[J].上海警苑,2002,(6).

汪涛,王延周.豫北监狱对重点犯顽危把实行竞标转化[J].上海警苑,2002,(8).)

2.负奖励分罪犯“零起点”考核激励法

这里所称的负奖励分罪犯,是指曾因主观过错而多次或反复受到扣奖励分的处罚,以致考核奖励分累计为负数,经教育后能忠诚悔悟,有真正自觉走积极求改造道路愿望的罪犯。

其操作程序是;第一,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如(1)激励确认程序:①负奖励分罪犯个人提出书面申请;②监区集体审议后填写《负奖励分罪犯认定审批表》,经监狱狱政科审核后,报监狱主管领导批准;③负奖励分罪犯签订《保证书》,并由监区改造主管领导以“监督帮教人”的身份,代表政府签名;④建立“负奖励分罪犯”考核管理专档。(2)激励考核待遇:①负奖励分罪犯签订《保证书》的次月1日起,其原有的负奖励分暂时进入档案,重新从“0”开始按常规考核计算奖励分;②当奖励分累计达到或超过100分时,只要真实履行了《保证

书》的承诺,没有发生否决性情形,可优先列入监狱的减刑批次,并呈报一年的减刑奖励(常规呈报的底线是80分)。减刑以后的考核奖励工作与其他罪犯一样正常进行。第二,确定相应的对象范围。负奖励分罪犯只要有重新开始积极求改造的良好愿望和行为,均可启动本办法所规定的考核程序,享受办法所规定的考核待遇。(注:此资料来源于笔者对湖南等省一些监狱的调查。

王建国,刘立华.女警参与男犯施教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监狱学刊,2004,(5).)

此方法在湖南省郴州监狱已实践了两年多,它主要是针对那些曾一度表现较差,累计考核奖励分出现了负数,通过监狱人民警察的教育挽救后,能猛醒回头,幡然悔悟,从头开始走诚实求改造正轨的罪犯。此方法的实施,给了这些罪犯一次卸掉负分包袱,轻装上阵,在希望中改造,在激励中进取的特殊机会;可以挽救一部分“破罐破摔”的罪犯,让他们重新走上改造的正轨。同时,它还能起到稳定监内改造秩序的作用。

(三)特殊化的改造罪犯的方法、途径

特殊化的改造罪犯的方法、途径是指对特殊的一个罪犯群体所采取的方法、途径。如即将释放的罪犯、新人监的罪犯、老幼病残犯等。

1.设立特色监狱(区)

为特殊的罪犯群体设立专门的监狱(区)我国已有实践,如重刑犯监狱、轻刑犯监狱、男犯监狱、女犯监狱、未成年犯管教所和入监队等。但这些年随着对罪犯改造工作研究的不断深入,在过去的基础上,有的省市和监狱又探索了新的监狱(区)设置模式,如为即将释放的罪犯设置出监监狱(区)、为老弱病残犯设置老弱病残犯监狱(区)、为传染病犯设置传染病监狱(区),为职务犯设置职务犯监狱(区)等。这些监狱(区)的设立,总的来说,适应了行刑工作个别化发展趋势,对提高教改工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大有裨益。如出监监狱(区)的设立,在罪犯出监前一段时间对他们进行集中的思想、政治、法制、前途等教育,把好教育改造的最后一关,并加强回归指导,可以巩固教育改造的成果,降低重犯率。而且,出监监狱(区)的职业技术教育,可以让罪犯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掌握一技之长,如犯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文化程度、年龄、兴趣、爱好,选择家电维修、汽车维修、房屋装修、服装剪裁、烹饪、电脑、蔬菜保护、食用菌栽培、乡镇企业管理、农村机电维修等,为他们出监后能自食其力打下基础;出监监狱(区)的就业指导教育,可以教育罪犯树立自谋职业的观念,让他们学会如何求职、如何应聘、如何经商及如何干个体等。不管是让罪犯掌握一技之长,还是让罪犯树立自谋职业的观念,都是为了帮助罪犯出监后能迅速地溶入社会,全面降低重犯率。(注:郭英.关天设立罪犯出监监狱的思考[J].中国监狱学刊,2002,(4).)如湖南省星城监狱,就是为即将释放的罪犯设置的出监监狱。

2.其他针对特殊的罪犯的改造方法

上海市提篮桥监狱,针对入监前有一技之长或那些勤于思考的罪犯,成立“科技开发室”和技术改革小组等。这些罪犯中的“特殊人才”在监狱提供的相关条件的支持下,进行科学研究活动和技术改革活动。此种方法不仅使罪犯将刑期当学期,充分调动其改造的积极性,而且,其科研成果对监狱、对社会、对国家都能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注:晓鸣.让智慧在劳动中闪光——上海市提篮桥监狱“新岸科技开发室”成立十周年侧记[J].上海警苑,2002,(8).

曹辉.大墙里的高科技——记上海市宝山监狱[J].华东科技,2002,(11).)

(四)其他改造罪犯的方法、手段

1.心理矫治

对罪犯的心理矫治是这些年监狱理论界和实践界讨论得比较多的一个话题,尤其是2003年出台的《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规定》,将“心理矫治”专列一章,罪犯的心理矫治工作在理论探讨和实际工作中更是进了一步,有的学者甚至将心理矫治和管理改造、教育改造、劳动改

造并列,将其作为改造罪犯的四大手段之一。“对罪犯的心理矫治工作主要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测验,心理咨询和心理疾病治疗。”(注: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规定[Z].)目前对罪犯的心理矫治工作主要也是从这几个方面进行的。一是建立专门的心理矫正机构。“据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周勇2001年的一项调查,全国约有79.9%的监狱开展了罪犯的心理矫治工作,而且每年都以总数的10%速度递增。其中61.6%的监狱设有专门心理矫正机构,35.2%的监狱还在监区设立了专门机构。这些机构多数叫...心理咨询室?、...心理矫正室?、...心理矫正门诊室?、...心理咨询联络站?(江苏龙潭和镇江监狱设...心理咨询科?)。”(注:李洪吉.我国罪犯心理矫正改革的进程[J].江苏警视,2004,(1).)二是开通热线电话如亲情热线、可视热线、网络热线等。“现在,全国约有17%监狱开通了各种犯人热线。2002年9月30日,内蒙电话局为兴安盟监狱系统安装了可视电话,保安沼监狱率先开通了犯人可视热线。 (2003)

年4月,四川司法厅开通…亲情帮教可视电话系统?……”。(注:李洪吉.我国罪犯心理矫正改革的进程[J].江苏警视,2004,(1).)三是设立“宣泄室”、“倾诉间”等。如吉林女监的“女犯倾诉间”和湖南、山东女监“宣泄室”等。四是采用心理学的方法科学地认识罪犯。如心理测量、罪犯入监心理评估。(注:章恩友.中国监狱罪犯心理矫治的现状和趋势[J].中国司法,2002,(8).

常州监狱罪犯心理矫治课题组.罪犯入监心理评估初探[J].中国监狱学刊,2004,(3).)转型期的我国,一些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畸形的需求欲望,易激惹的情绪感,不良的心境,很低的挫折承受能力以及某些变态心理和精神障碍等,往往成为引发犯罪的直接原因。”(注:刘邦惠.罪犯心理矫治在创建现代文明监狱中的地位和作用[J].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0,(4).)近年来,我国监狱在押犯的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普通刑事犯罪逐渐成为在押犯的主体,心理矫治在对罪犯的改造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心理矫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它为认识罪犯提供了科学依据。认识罪犯是改造罪犯的前提和基础。以前认识罪犯,靠的是法院送来的一些有关罪犯的记录材料以及干警和罪犯接触一段时间的主观感觉,这种认识往往缺乏科学性,尤其是通过接触得来的认识,干警容易被假象所蒙蔽。利用心理学的方法如心理评估、心理测量,能比较准确地认识罪犯。如对罪犯的危险性的评估,采用一系列模型、量表,使干警对罪犯的危险性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注:宋胜尊,吴炳林.罪犯危险性评估[J].中国监狱学刊,2004,(5).)第二,它可以对症下药,解决罪犯的心理问题,从而提高改造效果。近年来,山东监狱管理局在对罪犯的调查中显示,人格异常和有心理变态倾向的罪犯约占在押犯的35%-40%。例如,盗窃惯犯张某,自1982年起5次犯盗窃罪被判刑。此人属盗窃癖,用厌恶疗法、系统脱敏疗法等心理学方法进行矫治,可以根除其盗窃癖,使其不再犯此罪。又如,有些罪犯的思维具有偏执性、闭锁情、直感情和怪异性等特点,他们常常以虚幻、妄想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对待和处理与他们相关的人和事时,以偏概全,片面极端,可以通过传达信息,采用现实疗法、理性情绪疗法等专门的心理学方法,使他们的认知得到改善,思维方式得到修正,从而改变其态度。(注:刘邦惠.罪犯心理矫治在创建现代文明监狱中的地位和作用[J].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0,(4).)

2.人格改造

人格改造就是使罪犯的人格缺陷得到矫正,人格世界得到发展。对犯罪人实现刑罚的过程,如同治病必须消除病根,目的在于使低下的人格改造成良好的人格。只有当罪犯的人格发生变化,由低下变成良好,真正意义上的改造才能得到实现。(注:陈士涵.改造本体论[J].中国监狱学刊,2001,(1).)

人格改造的基础构成包括人格载体的治疗、动力系统的改造、人格基础的构建、道德良心的培育和人格心理特征的发展(陈士涵著《人格改造论》,学林出版社,2001年第78页)。

罪犯的某些与犯罪行为相关的生理遗传因素,应当成为改造的客体。这部分人格改造称

为“人格载体的治疗”(同上,第82页)。人格载体的治疗是人格改造系统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都具有密切的关系,它将借助于人体科学和生物遗传工程的研究成果而发展。人格载体的治疗不是人格改造工程的主体,它至多只是其中的辅助工程而已(同上,第85页)。

人格动力的改造是以人格的动力系统作为改造客体,在改变罪犯与犯罪行为相关的动力倾向的同时塑造其人格中新的、健康的人格动力要素,使他们的人格发展获得健康、有力的动力源泉。人格动力的改造是人格改造这一系统工程的主体部分(同上,第86页)。人格的动力系统是由本能、需要和动机三个处于不同层次的要素构成的。其中,本能和需要是人格发展的原动力,而动机是人格发展的直接动力(同上,第88页)。

人格的基础是自我意识。人格基础的构建是指丰富和发展罪犯的自我意识,使他们具有清醒的自我理性认识,健康的自我情感体验和有力的自我意志控制(同上,第94-95页)。

道德良心的培育是人格改造工程中处于高级层次的组成部分,它的目的是在罪犯的人格中建立自律的道德心理机制(同上,第102页)。

在人格心理特征系统中,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其中最重要的人格要素是性格。罪犯人格心理特征的发展,特别是性格和能力的发展,是人格改造的成果(同上,第118-135页)。

人格改造理论到目前为止,尽管还没有完全被监狱理论界和实践界普遍接受,但其中的有些观点已被运用。

3.环境改造

2002年11月15日,由《浙江监狱》杂志、金华监狱承办的以“环境改造人研究”为主题的首届“浙江监狱论坛”拉开了环境改造人的序幕;2003年的《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规定》中专列一章“监区文化建设”更是将环境改造人推向深入。对于监狱环境问题的理解,监狱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看法都不太一致,如杨永明在《论监狱环境建设》中指出,“监狱环境从定义上划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改造环境指监狱民警和罪犯双方活动所处的客观的物理环境。广义的改造环境还包括心理环境,它是通过监狱民警与罪犯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改造的物理环境,主要包括:监容、监貌、监区改造设施、设备等,它们是改造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条件。”“改造环境除了物理环境之外,还包括罪犯群体、监狱民警与罪犯的关系,以及罪犯改造问题行为的影响与控制等心理因素。这些因素与改造活动中各种人际交往密不可分。监狱的心理环境又称精神环境,它是由监区的改造风气、监狱民警与罪犯人际关系等环境因素构成的一种无形的特殊环境。”(注:杨永明.论监狱环境建设[J].中国监狱学刊,2004,(4).)余日江在《优化改造环境提高罪犯改造质量》中指出,改造环境包括法制环境、劳动改造环境、教育改造环境、监区文化环境、改造生活环境等等。“改造环境涉及面广,如建筑布局、监控设施、规章制度、生活设施、通讯会见、文体娱乐、社会帮教等都可以成为罪犯改造环境的载体。”(注:余日江.优化改造环境提高罪犯改造质量[J].中国监狱学刊,2004,(4).)尽管这样,环境改造依然是一种值得深挖的改造方法。目前,大多数监狱都在有意识地利用环境改造人,不少监狱从监狱的监容、监貌,监区改造设施、设备等物质环境入手,进行环境改造人的活动。如设置监区文化墙,建立警民共建图书服务站(湖南省怀化监狱所实践),建立《法与情》特殊群体综合信息管理与传输系统(湖南省郴州监狱等六个省的数所监狱已实践)等。(《法与情》特殊群体综合信息管理与传输系统是针对暂时和社会、亲人隔绝的特殊人群而开发的一个信息管理与传输的平台。它有机地结合了计算机、互联网以及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通讯平台,能够迅速、准确、真实的将身处特殊环境人的综合信息反馈到他们亲人的手中;亲属也能利用本系统将自己需要发送的信息编辑成短信发送到系统提供的特服号上,通过系统管理人员审核后交到犯人手中。)也有从监狱的精神环境着手,如设立监区文化节、营造生日餐文化(湖南省怀化监狱所实践)等。(注:此资料来源于笔者对湖南等省一些监狱的调查。

王建国,刘立华.女警参与男犯施教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监狱学刊,2004,(5).)环境改造人的观点已被广泛接受。

4.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是舶来品,它在西方已经有数十年的发展历史。2003年7月《最高人民法、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下发以来,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扛和山东等6个试点省(市)的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认真贯彻落实有关精神和工作部署,全面开展了社区矫正的试点工作。所以,在我国,社区矫正还只是点上的工作,还没有大面积地铺开,因此,它还是一个正在不断研究深化的课题。社区矫正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在我国现有法律框架下,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五种罪犯:被判处管制刑的;被宣告缓刑的;被暂予监外执行的;被裁定假释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注:冯卫国,江献军,高艳青.论社区矫正的理论基础与发展构想[J].中国监狱学刊,2004,(5).)

对社区矫正的作用和价值是目前监狱理论理论界讨论得较多的一个话题,归纳起来,有这些方面:第一,有利于罪犯的改造。马克思说“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既然人天生就是社会的动物,那他就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展自己的天性。”(注:转引自冯卫国,江献军,高艳青.论社区矫正的理论基础与发展构想[J].中国监狱学刊,2004,(5).)罪犯是社会化的失败者,将罪行较轻、危险性较小的放在社会环境中矫正,有利于他们的改造。第二,有利于减少重新犯罪。在社区中执行刑罚的罪犯,始终没有离开过社会,没有刑释人员的“监禁人格”和对社会的陌生感,因此也不会出现有些刑释人员适应社会时由于种种困难而导致的“破罐子破摔”,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第三,提高行刑效益。据英国官方的统计数据,英国每年对一个监禁犯的投入高达7000英镑;对保护观察者所投入的资金是每人每年520英镑;对于处以社区服务令的罪犯投入更低,大约是每人每年490英镑。由此可见社区矫正的经济性是比较明显的。(注:冯卫国,江献军,高艳青.论社区矫正的理论基础与发展构想[J].中国监狱学刊,2004,(5).)第四,缓解监狱的监禁压力。这几年我国监狱押犯人数大幅度增加。据法院的统计,1999年全国法院判处犯罪分子60余万人,比1998年上升14%,2000年判处64万人,比1999年上升6.28%。同时,我国的假释率长期偏低。(注:上海市监狱管理局社区矫治工作课题组.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区矫治工作[J].中国监狱学刊,2004,(1).)这些都导致我国的监禁压力不断加大。将罪行较轻、危险性较小的罪犯放在社区中进行矫正可以缓解监禁压力。

三、对改造罪犯新方法、新途径的思考

近年来,监狱理论界和实践界越来越重视罪犯改造方法和途径的探索和创新,尤其是2002年司法部提出了“以教育改造质量为中心”以来,各监狱探索改造罪犯的新方法和新途径的积极性更是高涨,改造罪犯的新方法和新途径涌现了不少。总的说来,这些新方法、新途径都有创新,是对传统的三大改造手段的丰富和发展,而且,这些方法和途径不同的程度地对罪犯的改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是值得肯定的方面。但是,其不足之处也存在,主要体现在:第一,推广不够。许多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还只是实践于个别监狱或少数监狱,还只是停留在点上,没有大面积铺开。第二,探索不够。传统的管理、教育、劳动三种改造手段只是比较笼统地概括了罪犯的改造方法,其中的每一种改造手段都包括许多具体可行的措施,尽管这几年探索了一些,但这些探索远远解决不了罪犯改造中的问题,而且,这几年罪犯构成出现了新的特点,涉黑(恶)涉毒犯、邪教犯、高职务犯、经济犯、团伙犯和高科技犯等等的比例不断上升,对于这些罪犯,有针对性的方法和途径还很少。因此,对改造罪犯的方法和途径的探索还需不断努力。第三,科学化程度不够。以上探索的改造罪犯的方法和途径,科学

理论的指导不够,因此,有些方法的适应性很窄,只是针对个别的罪犯或少数罪犯,缺少方法的规模效应(所谓规模效应,就是要提高方法的适应面,一种方法经过一些调整后能适应一大批罪犯的改造)。另外,目前探索的有些方法和途径,或者对现行法律有所突破,或者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解决这些矛盾,这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四、结语

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社会,罪犯的改造工作也在不断进步,改造罪犯的方法和途径更需要不断创新,不断完善。要创新和发展改造罪犯的方法和途径,必须不断吸收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中相关的理论和观点。改造罪犯的方法、途径的探索是无止境的,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永无止境,每一个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对它的探索都责无旁贷,我们期望着更多更好的方法、途径来改造罪犯。

【作者简介】彭春芳(1973-),女,湖南涟源市人,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中国监狱学刊》编辑部编辑,中央民族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

【文章来源】《中国监狱学刊》2005年第5期。

罪犯改造工作质量评估报告(doc 17页)

罪犯改造工作质量评估报告(doc 17页)

第一部分:罪犯改造工作质量评估体系概述 一、构建罪犯改造工作质量评估体系的主要背景 根据监狱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刑罚,改造罪犯”是监狱的根本职能,“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是监狱的根本任务。那么,监狱履行根本职能与根本任务的状况到底如何?长期以来一直难以定论,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刑满释放人员的重新犯罪率越来越高,使社会对监狱的改造工作产生了更多的质疑与责难。显然以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下的重新犯罪率来衡量监狱工作质量使不公平、不准确的。分析当前形势和监狱工作实际,我局构建罪犯改造工作质量评估体系具有三大背景: 一是,监狱根本任务的明确,要求我们必须切实提高罪犯改造质量。 1994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三条规定:“监狱对罪犯实行惩罚和改造相结合、教育和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从而明确了监狱的根本任务。对此,监狱机关必须紧紧围绕这一根本任务,加快改革调整步伐,综合运用并发挥劳动、管理和教育三大改造手段的效能,规范改造工作,提高改造质量,切实能够最大限度地将罪

违法犯罪案件,特别是团伙犯罪、暴力犯罪和其它恶性犯罪数量呈上升趋势。就我局目前关押的罪犯来看,刑期在10年以上的占了押犯总数的62%;杀人、抢劫等暴力犯占押犯总数的48%。与此同时,调查表明现在的罪犯具有三个普遍性的人格特征:一是价值观扭曲,负罪感差。主要表现为,多数为了实现早日释放这一最大利益,表面服从管理,但对监狱的教育和改造很少有内心触动,悔罪意识差,功利性强。二是心理扭曲,人格不健全。近几年,我们对重刑犯进行了多次心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此类罪犯存在严重心理问题、人格障碍的比例呈上升趋势,最新调查结果20%左右。特别是其中存在反社会人格和犯罪人格的数量明显上升。三是情感扭曲,社会责任感严重淡化。传统的教育模式和社会帮教工作对他们几乎没有什么作用,他们对外界的帮助和教育普遍持不信任、无所谓的态度,甚至把自己的犯罪归因于家庭、社会。 从以上对罪犯构成变化和服刑特点的调查结果来看,监狱机关不仅在安全稳定上隐患在增多,而且改造难度明显增加。 为此,我局于年初提出了:要从今年开始,力争

坚持首要标准努力提高罪犯改造质量

坚持首要标准努力提高罪犯改造质量 2008年10月,司法部在河南郑州召开了全国监狱教育改造工作会议。这次会议规格高、规模大、内容丰富,是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专门研究部署教育改造的会议。会议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明确提出了坚持把降低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率作为衡量监管工作的“首要标准”,把改造人放在监狱工作的第一位,赋予了监狱工作新标准和新使命,在新中国监狱工作发展史上尚属首次,具有里程碑意义。会议深刻阐明了新形势下加强教育改造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紧紧围绕中央领导同志对监狱工作的新要求和《教育改造罪犯纲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对做好监狱教育改造工作做了全面安排部署。如何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实现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新发展,如何进一步推进监狱教育改造工作成为监狱工作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形势逼人,时不我待。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结合多年的从事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实际经验,深入监狱进一步认真调研,与基层民警一道总结经验,查找问题,理清思路,研究措施,对推进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坚持“首要标准”营造适度和谐的改造环境 监狱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力量,承担着惩罚、教育罪犯的重要职责,对于有效地消除和减少社会不安全、不稳定、不和谐因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地作用。同时,监狱工

作也是衡量社会和谐的一个社会平衡器。因此,监狱机关必须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给监狱工作带来的新任务、新机遇、新挑战,监狱民警要始终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党对监狱工作的绝对领导,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始终做到党在心中、人民在心中、法在心中、正义在心中。切实强化大局意识,为党和国家大局服务。切实强化责任意识、纪律意识,做到令行禁止、步调一致,确保中央政令畅通,确保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通过监狱管理理念的嬗变来推动监狱工作的发展和完善,切实履行好监狱的职能,促进监狱工作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实现与社会的同频共振、同步发展。 马克思指出:“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地实践”人与环境是有机的整体,环境总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的人生道路及其修养、道德品行。和谐的改造环境应该是狱内群体基于一致的利害关系而融洽、协调相处(即“共生”),形成和谐共存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其核心是以新的行刑理念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监,理顺各方面的人际关系,营造融洽的积极向上的改造氛围,促进改造秩序的稳定、协调、有序,实现监管场所良性、持续、健康的安全稳定。 (一)革新理念,创建和谐的改造环境 法具有公正和功利双重属性,刑罚执行首先是法的公正性的体

罪犯改造质量评估

第一部分:罪犯改造工作质量评估体系概述 一、构建罪犯改造工作质量评估体系的主要背景 根据监狱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刑罚,改造罪犯”是监狱的根本职能,“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是监狱的根本任务。那么,监狱履行根本职能与根本任务的状况到底如何?长期以来一直难以定论,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刑满释放人员的重新犯罪率越来越高,使社会对监狱的改造工作产生了更多的质疑与责难。显然以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下的重新犯罪率来衡量监狱工作质量使不公平、不准确的。分析当前形势和监狱工作实际,我局构建罪犯改造工作质量评估体系具有三大背景: 一是,监狱根本任务的明确,要求我们必须切实提高罪犯改造质量。 1994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XX国监狱法》第三条规定:“监狱对罪犯实行惩罚和改造相结合、教育和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从而明确了监狱的根本任务。对此,监狱机关必须紧紧围绕这一根本任务,加快改革调整步伐,综合运用并发挥劳动、管理和教育三大改造手段的效能,规X改造工作,提高改造质量,切实能够最大限度地将罪犯

改造成为守法公民。 二是,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等战略部署,客观上也要求我们必须调整工作思路,加快改革步伐。 2002年以来,随着党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战略部署与要求的提出,如何在确保狱内安全稳定的同时,提高改造质量,使犯罪分子经过改造后能够由原来的社会消极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从而实现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目的,便是摆在我们监狱系统乃至全社会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市委副书记强卫等领导都曾提出了,要不断加强监狱工作改革步伐,努力提高罪犯改造质量,为构建首都和谐社会服务,并在全国监狱系统争一流、站排头等明确要求。 与上级提出的高标准、高要求产生对比的是:目前我们的监狱工作在一些方面依然比较粗放,还没有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由经验型向科学型的转变,因此,必须要改进认识和分析罪犯的方式,改进罪犯改造的方法,革新改造罪犯的基本理念,实现全方位的改革。 三是,罪犯的构成发生了明显变化,改造难度增大。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等方面取得飞跃发展的同时,社会治安形势也日趋严峻,各种XX

罪犯改造新方法

罪犯改造新方法、新途径调查研究 彭春芳辛国恩吴新中 【内容提要】以改造人为宗旨是我国监狱工作的永恒主题。如何科学、有效地改造罪犯,真正提高罪犯的改造质量,实现罪犯改造工作的科学化,是摆在监狱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面前常说常新的课题。对各监狱在改造实践中探索的罪犯改造新方法、新途径进行经常性的调查研究,将其进行总结、梳理、分类并加以理论化提升,是实现监狱工作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和提高罪犯改造质量的需要,它有利于丰富罪犯改造方法,有利于科学、有效的改造方法的推广和普及。 【关键词】罪犯改造/方法/调查研究 以改造人为宗旨是我国监狱工作的永恒主题。这几年,“以提高教育改造质量为中心”的提出,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更加成为了监狱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科学、有效地改造罪犯,真正提高罪犯的改造质量,成了摆在监狱工作研究者面前的一大难题。教育改造罪犯既需要理论的指导,更需要在理论指导下的具体的、适用的改造方法。这些年,监狱工作者探索和实践了许多罪犯改造的新方法、新途径,如“设立罪犯出监监狱”、“干警承包罪犯监组责任制”、“个别教育招标承包机制”、“个别教育约谈制”、“…一警一箱?制”等等。这些方法的应用,使罪犯的教育改造质量全面提升。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和对一些监狱的调查,笔者搜集了近年来在一些监狱实施的改造罪犯的新方法、新途径,加以介绍,并对其价值和有效性进行分析,以求总结和推广之效。 本次调查研究采取的方法主要有实地调查法、访谈法、查阅资料法等,本次调查研究所涉及监狱有北京、上海、浙江、湖南、重庆、山东、湖北、广西、内蒙古、四川、河南等省市的二十多个。 一、调查研究的意义 对各地监狱探索实践的改造罪犯的新方法、新途径进行归纳、总结、分类,对其科学性、有效性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一)适应了实现监狱工作“三化”建设的需要 2002年12月司法部召开了全国司法厅(局)会议,原司法部张福森部长的讲话提出了监狱系统需要进行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建设的工作要求。法制化,是把监狱的全部行刑活动纳入法律、制度轨道,依法治监,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科学化,是遵循改造罪犯工作的客观规律,运用先进的理论、理念、方法和手段,提高行刑质量和社会效应;社会化,是克服监狱工作封闭性,使可资利用的社会资源作用于改造罪犯工作。(注:王明迪.监狱工作“三化”建设理论研讨会综述[J].监狱理论研究,2004,(3):11.)归纳、总结改造罪犯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并对其进行分类,对其科学性和有效性进行评析,是监狱工作科学化的内容之一。监狱工作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相辅相成,“监狱工作法制化是监狱工作科学化、社会化的基础和法律保证,是推动监狱工作科学化、社会化的强有力的手段和后盾,而监狱工作科学化、社会化又为监狱工作法制化提供了众多的理论素材和实践依据。”(注:王明迪.监狱工作“三化”建设理论研讨会综述[J].监狱理论研究,2004,(3):11.)因此,对改造罪犯的新方法、新途径进行调查研究,有利于实现监狱工作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 (二)适应了提高罪犯改造质量的需要 随着司法部对罪犯改造质量的重视,提高罪犯的改造质量已经成为监狱工作的中心任务。但是,提高罪犯的改造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许多的因素,如改造者的因素,改造方法或手段的因素,被改造者的因素,改造的环境因素等等,这些因素相辅相成,共同对罪犯改造质量起着作用。因此,将罪犯改造方法或手段进行总结、梳理、分类,提高其科学含量,

实施感恩教育,提高罪犯改造质量

实施感恩教育,提高罪犯改造质量 从当前监区工作来看,民警对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中,面临的困惑越来越多。按照常理,目前民警执法日趋依法、文明,监狱狱务公开不断深化、透明,国家刑事政策空前优越,减刑假释制度公开、公正,服刑人员应该知恩图报,遵规守纪、踏实改造。但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服刑人员却越来越难管理。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服刑人员内心深处的感恩意识缺失应该是主要原因。在工作中适时对服刑人员进行感恩教育,应能收到良好效果。 一、对服刑人员实施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在现实改造生活中,不少服刑人员不良的思想意识根深蒂固,缺失感恩之心。一是身份意识淡化,服刑意识缺失。尤其是一些“多进宫”罪犯,他们对国家法律缺乏敬畏感,对自身是罪犯似乎已习以为常,毫无羞耻感,把服刑当成了“度假”。至于国家不断完善的刑事政策好不好、家人过的怎么样、监狱执法的文明规范,他们懒的想,只是混刑度日;二是悔罪意识减弱,责任意识缺失。有些服刑人员对自身违法犯罪毫无罪恶感、悔恨感,他们不把犯罪的原因归于自己主观原因,而是归于家庭、归于社会,对于自身所犯罪孽给家庭、社会带来的不幸无动于衷,人格冷漠,毫无怜悯之心,忏悔之意,赎罪之行,全然一个“冷血动物”;三是改造意识淡薄,有偿改造心理突出。不少服刑人员做事常常以是否合算来衡量自己改造的投入,主动改造意识严重缺失。做什么事都围绕着“分”转,只要能加分的事就做,不加分的事就躲。他们的“积极”表现只是为了换取表扬、改造积极分子,最终达到减刑之目的,他们把改造变成了一种投机的行为。不少民警为挽救服刑人员,对他们的教育可谓煞费苦心,用心良苦,但结果常常都是收效甚微,只要不给加分,付出再多的“口水”也只能付之东流,毫无感激之意、感恩之情。四是一些获得减刑、假释或其他行政奖励的服刑人员总认为成绩的取得全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对教育帮助过他的民警、其他服刑人员丝毫不放在心上。感恩是做人的起码标准,而“忘恩负义”是违背道德的可耻行为。感恩意识的缺失,其影响不容低估,其危害更会导致服刑人员的自私、冷漠,从而带来一系列更难处理的问题。 二、对服刑人员实施感恩教育的前提 对服刑人员实施感恩教育是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它不可能立竿见影,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持之以恒和艰辛反复的努力。在实施过程中,一是要尊重罪犯的人格尊严。现代监狱行刑理念已从旧时对罪犯的报应刑思想转变为人道主义的矫正刑思想,罪犯并不因为犯罪而丧失人格尊严,人格尊严应得到尊重。二是要保障罪犯的合法权益。罪犯被剥夺的只是部分权益,而没有被剥夺的合法权益,监狱一定要予以保障。如没有原则地对罪犯合法权益予以剥夺,势必会造成不良后果。以上两点,是我们做好感恩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另外对服刑人员要力所能及地多加关心,多一些“雪中送炭”。不要因为他们曾是罪犯就把他们看成是毒蛇猛兽,一棒子打死,我们的工作职责是把他们教育改造成守法公民,因而首先要把他们看着“人”,人在困境中,总是希望有人会帮一把,拉一把,对罪犯我们多关心,多用心,对他们的困难多关注,多给予帮助。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才能让罪犯真正感恩,感到生活不绝望,感到挫折、磨难不过是人生的一种经历而已。反之,如果我们对罪犯漠然置之,甚至“落井下石”,那么我们所有的心血和汗水都会付之东流。 三、对服刑人员实施感恩教育的基本内容 感恩教育内涵丰富,涉及到方方面面,但笔者认为针对服刑人员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形势政策教育。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刑事政策也得到了空前的进步。尤其是人权的维护和保障更是得到了切切实实的保证。对服刑人员宣传教育,可激发其对国家的热爱崇敬之情。 (二)认罪、悔罪教育。有位哲人这样说过:“人生充满着欲望,由欲望而引起追寻,

罪犯个别教育经验交流材料

在依法对罪犯执行刑罚的过程中,本人结合创建和谐监狱,认真贯彻执行“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十分重视对罪犯的教育改造,针对改造对象的不同特点,紧紧依靠法律政策的威力,加大个别教育工作力度。通过自己的努力,转化了罪犯的思想,矫正了恶习,调动起了罪犯劳动改造的积极性,严格遵守了各项监规纪律,净化了罪犯心灵,维护了监管稳定,提高了改造质量,为每个罪犯刑满释放后,做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大个别教育力度 多年来,我始终把对罪犯的个别教育工作,作为新时期提高监狱警察素质的基础工作,认真研究个别教育工作,针对罪犯的维权意识不断加强的现状,我在个别教育工作中,充分运用科学知识,进行个案分析,在对罪犯进行心理测试、心理咨询和行为矫治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和分析罪犯的心理、思想特征、犯罪原因等,有针对性的进行政策攻心和行为感化,促使罪犯的思想转化,向个别教育工作要监狱稳定,向个别教育工作要罪犯改造质量的提升。 二、加强思想教育,提高个别教育的针对性 为了增强个别教育的针对性,我在找罪犯谈话前,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做到了有计划、有目的、有对策。我经常深入罪犯劳动改造第一线,及时了解掌握罪犯情况,随时注意观察罪犯在学习、劳动、生活中的表现,耐心听取罪犯反映的问题,从谈话中了解罪犯的思想,发现罪犯当前所需、所想和存在的问题,并做好详细的记录,根据当场的情况做出及时表扬、批评和处理。在对罪犯进行个别谈话教育时,我经常说一些赞美和鼓励的言语,对表现好的罪犯给于了充分的肯定,对罪犯起到了鼓舞和激励的作用,激发了罪犯的潜能和积极性。我还经常利用点滴时间找罪犯谈话,谈话的内容打破了以往的说教方式,采取拉家长、讲人生、谈哲理等方法,使罪犯从心理上消除了对干警的恐惧感,让罪犯感到了温馨。在做耐心、艰苦、细致的个别教育工作中,让罪犯诱其自责、导以感化、促其恢复良知、使其清醒悔罪、明白悔改、弃暗投明、改恶从善、从新做人。我还根据不同犯罪类型以及罪犯不同的表现等个体差异,坚持因人施教的方针,采取了“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教育方法。如在对贪污犯罪罪犯的个别教育中,针对罪犯具有一定的文化政策水平、较高的智能,循循善诱地帮助罪犯明确自己所欠下的“政治账”,进而认清自己丧失自由的“生命账”,并从罪犯退赃及被剥夺财产的事实中,让罪犯知道得不偿失的“经济账”,还帮助罪犯清楚地看到了由于自己的贪污行为,对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和对国家经济秩序、法律制度带来的破坏的“良心帐”,启发罪犯深刻认识到了因为自己的贪污犯罪,同样也给家庭和亲人造成的伤害的“道德账”,使罪犯心悦诚服。我以温和的态度、暖心的话语,对每个罪犯存在的问题都坦诚布公地指了出来,并进行了劝导,推心置腹地讲明了利害关系,劝其改过自新。 三、创新工作方式,重点抓好顽固危险犯的教育转化工作

新形势下罪犯改造方法探究

新形势下罪犯改造方法探究 摘要:我国监狱工作的永恒主题是改造人。如何科学、有效地改造罪犯,真正提高罪犯的改造质量,实现罪犯改造工作的科学化,是是新时期每一名监狱工作者面临的挑战和亟待研究的课题。对各监狱在改造实践中探索的罪犯改造新方法、新途径进行调查研究,将其进行总结、梳理、分类并加以理论化提升,是促进提高监狱教育改造质量,降低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率的有效途径。因此,深入研究,着力创建罪犯改造方法体系是新时期每一名监狱工作者面临的挑战和亟待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罪犯改造方法新形势教育 一对罪犯进行教育改造应该包涵的内容 (一)围绕“首要标准”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改造罪犯纲要》。 按照省局的指示精神,认真组织广大民警认真学习“首要标准”,使广大民警充分认识贯彻落实“首要标准”的重要意义,明确教育改造罪犯的指导思想、基本目标、基本原则以及主要内容和要求。在认真学习领会的基础上,着力推进教育改造工作的四个转变:教育改造工作格局由教育部门单一向齐抓共管、齐施其责的“大教育”转变;由传统的“三课教育”向管理、学习、劳动、生活等综合施教转变;教育改造的模式由封闭向开放式社会化教育转变;教育改造手段由依赖传统经验向依赖科研和运用现代科技方向转变。对教育改造工作要提出更高的标准、更严格要求,制定更科学、更严格的考核办法。

(二)突出抓好“法律知识、思想道德”主题教育 首先要规范三课教育基础工作,落实教育内容、时间、教材,聘请专职教员授课,建立罪犯学籍管理制度,创新教育内容,加强三课教育内容的针对性。思想教育要根据罪犯不同时期的思想动态结合时事政治开展法制、认罪悔罪,道德情操、赎罪感恩等各项专题教育,同时引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进一步提高罪犯的道德素质。要大力加强法律知识教育,使罪犯掌握基本法律知识,增强认罪悔罪意识,切实树立遵纪守法观念。要对罪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突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诚信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内容,使罪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分清是与非、善与恶、荣与耻、美与丑的界限,成信改造,为重新做人打下基础。强化罪犯主题思想教育,积极开展感恩祖国、感恩亲人、感恩社会三个系列专题教育活动。各单位要以构建和谐社会为重点,因势利导,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形势,结合国内国际重大事件,结合监狱实际,深入开展时事政治教育。 (三)加强个别教育,完善个案分析制度,提高教育改造质量 个别教育是教育改造罪犯的最直接、最有效的进攻性改造措施,是监狱人民警察必须掌握的基本功。落实《教育改造罪犯工作纲要》,提高教育改造质量,必须加强个别教育工作,监狱要根据每一名罪犯的具体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个别教育。要严格落实“四知道”、“十必谈”的规定,每月对每一名罪犯至少进行2次以上个别谈话教育,并根据不同罪犯的思想状况和动态,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教育措施。在做好“一般罪犯”个别教育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个案分析制度,对重点犯和顽危犯要综合其成长史、家庭情况,

构建罪犯心理矫治系统_提高罪犯改造质量

构建罪犯心理矫治系统提高罪犯改造质量 何玮俊王根荣 当前,监狱押犯构成发生了明显变化,监狱在押犯的心理状 况出现了许多新变化新特点,既给监管改造增加了难度,又给监狱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在准确把握和遵循罪犯改造规律的基 础上,及时转变教育改造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有效提高改造质量,提出了新的课题。因此,研究分析当前监狱押犯的心理状况,极构建罪犯心理矫治的有效系统,显得极为迫切和重要。同时,运用心理矫治的方法,使罪犯消除犯罪心理等各种消极心理,成正确的是非观和健康个性品质,促进思想转变,已是监狱工作科学化的具体要求之一,罪犯心理健康程度也成为评价监狱行刑效益的重要标准。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对监狱如何构建罪犯心理矫治的有效系统,进行了认真调研,并探求相应对策举措。 、罪犯在服刑改造期间的主要心理及成因 根据对调查情况的分析归纳,罪犯在服刑期间的心理主要包 括四个方面。 1、具有积极意义的常态心理所谓常态心理,即与普通公民一样,具有 能动性、主动性与 积极性的特点和人之常情。罪犯犯罪心理的形成过程,就是常态 心理与不良犯罪心理的相互斗争的过程,由于其不良犯罪心理占 了主导地位而压倒了其常态心理才陷入犯罪泥坑。当罪犯投入监 1

狱服刑改造后,其常态心理并未完全泯灭, 这是绝大多数罪犯可 以被改造好的基础。罪犯的主要常态心理有: (1) 后悔心理。这种心理较多地在认罪服法、知罪悔改的 负罪感,并借助监狱的人生观、 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 知,良心受到自责。如在调查中了解到,有不少罪犯曾为妻子的 生活处 境和前途着想,主动提出过离婚请求, 更多的罪犯向亲人 表示要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知错即改,是一种应当肯定的积极 态度,也是人情常态。 (2) 需求心理。人都有自己的需要,这种内在需要是个体 心理活动的原动力。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划分为生理 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曾经, 罪犯身上所表现的不正当的畸形需要, 即与社会规范和社会发展 格格不入、有害于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心理需要、 导致了他们的犯 罪,但在其服刑改造的环境中, 畸形需要受到遏制后, 要倾向依然存在,罪犯会自觉不自觉地不断改变和调整自己的需 要结构,良性需要逐渐扩大, 终于成为需要结构的主体, 并且越 来越使罪犯本身的心理活动形成定向的自我控制能力, 追求良性 的自我目标。如在调查中我们看到约有半数罪犯希望在监内学得 几门实用技术,只有近 6%的罪犯认为“伙食要好一些”,表明部 分罪犯已从追求享受转为关心自己的前途。 (3) 自尊心理。人的自尊需要,主要表现在人格受到尊重 和自我价值得到实现这两个方面。 人都有自尊心理,自尊心是激 2 罪犯身上得到体现。 他们自感悔对父母、 妻子及儿女,有沉重的 萌发了良 因人的需

坚持创新发展 实现罪犯改造质量新提高

坚持创新发展实现罪犯改造质量新提高 积极推进监狱全面质量建设大力提高罪犯改造质量 江苏省监狱管理局局长于爱荣 罪犯改造质量是监狱工作的永恒主题,也是监狱工作的核心价值。近几年来,江苏省监狱系统按照司法部提出的加快监狱工作法 制 化 、 科学化和社会化建设的要求,从实际出发,提出并实施监狱全面质量建设。通过制度、机制建设,实现对监狱工作全方位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同时进一步突出罪犯改造质量的中心地位,创造新手段、探索新路径,努力将现代文明成果应用到罪犯的改造中去,有力地促进了罪犯改造质量的提高。 一、创新工作思路,加快监狱工作法制化、科学化和社会化进程 实施监狱全面质量建设,就是充分运用现代管理理论,用系统的观念,科学整合监狱各方面工作、各种要素,形成合力,全方位地为提高改造质量谋篇布局,实现由政策性改造向制度性改造的转变。只有实施监狱全面质量建设,才能保证监狱工作法制化、科学化和社会化建设的落实。为此,我们坚持理论先行,组织力量进行研究和探索,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研究推进监狱全面质量建设的可行性及方法步骤。并选择构建科学的罪犯改造质量标准体系作为突破口,形成了近三十万字的《监狱改造质量评估》,并通过了专家鉴定。在此基础上,我们建立了科学合理的罪犯改造质量考评办法、执法工作质量考评办法、罪犯劳动质量考评办法、民警队伍建设质量考评办法,形成全面的监狱工作质量评价体系,引导监狱各项工作围绕质量建设展开和实施,推动监狱改造工作的不断深入。 二、改进方法手段,不断提高罪犯改造工作效能 改造罪犯是监狱工作的中心工作。在监狱全面质量管理中,罪犯改造质量具有中心地位。因此,我们抓住罪犯改造质量不放,积极探索改造工作的新手段和新方法。 在对罪犯的文化技术教育中,我们围绕罪犯个性需要,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改革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运作过程,注重激发罪犯学习兴趣;在对罪犯的政治思想教育中,突出专题性、应时性的进攻性教育,提高教育改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还加大监狱环境建设和多媒体教育的投入,加强监内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注重发挥软性教育的效用,积极构建富有监狱特点和现代文明气息的改造环境。同时,心理矫治也被引进到教育改造工作中。目前各监狱已经形成了心理教育、甄别、咨询和治疗、干预的全过程化和档案化,个案矫治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平。 我们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通过建立“教育协作”网络、组建帮教自愿者队伍、实施法律援助和特困帮扶救助等措施,不断拓宽领域,加快监狱工作社会化进程。现在,我们除与各市有关部门签订了接茬帮教协议,开展对服刑人员的再社会化教育外,还依托社会教育培训资源和先进技术条件,成立了罪犯刑满前就业指导站、流动图书站,并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暂予监外执行伤残疾病鉴定专家库”和罪犯心理咨询专家组。由社会志愿者建立的分类帮教基地也已经初步形成网络。 三、推进监狱建设,凸现监狱改造功能 在监狱开展全面质量建设中,我们尤为重视提高监狱的现代化管理水平。近几年来,我们从江苏实际出发,加大投入,积极实施“苏北向苏南、分散向集中、室外向室内”的“三个

新形势下如何提高罪犯改造质量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 如何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在新时期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因为,始终坚持提高教育改造质量是监狱工作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因素;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是当前监狱工作的客观要求。所以要求我们进一步端正监狱工作的指导思想,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切实做到以提高教育改造质量为中心,进而全面提高监狱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一、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主要方法 当前监狱工作已进入了一个新的改革发展时期,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理清思路,探求提高教育改造质量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一)首先要确立教育改造在监狱工作中的核心地位 当前,监狱在功能结构上表现为既是执行刑罚的国家机关,又是企业单位,也是一个小社会。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特别是伴随依法治国和依法治监的推进,监狱功能的多元化导致监狱工作重心偏离,增加了监狱的运行难度,削弱了监狱惩罚和改造罪犯的功能,严重影响了改造质量的提高,降低了监狱的行刑效益。从本质上讲,监狱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通过正确执行刑罚,对罪犯实施惩罚和改造。惩罚和改造罪犯,是我国监狱的基本功能。监狱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就必须强化惩罚和改造的功能,才能最终实现“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的宗旨。因此,打破传统监狱体制,实行监、企、社分离,确立教育改造工作的核心地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确立罪犯在教育改造中的主体地位,提高教育改造的积极性、主动性 促进罪犯由被迫改造的客体地位向自觉改造的主体地位转化,才能实现“要我改造” 向“我要改造”的过渡,才能有效地提高改造质量。如果只把罪犯当成被改造者,而不促使其由被迫改造的客体地位向自觉改造的主体地位转化,罪犯改造的积极性就不会提高。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确立罪犯在教育改造中的主体地位的理念,尊重罪犯人格,真正把他们当人看待,把他们作为犯了罪的公民对待,激励他们悔改向上,告别昨天,奔向明天。这样,教育改造工作就必然事半功倍,改造成效显着。 (三)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构建大教育格局 当前及今后教育改造工作,在坚持“改造人、教育人、挽救人”的大前提下,必须拓宽教育思路,建立健全教育改造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构建开放式、柔性化的大教育格局。

坚持创新发展 实现罪犯改造质量新提高

坚持创新发展实现罪犯改造质量新提高

坚持创新发展实现罪犯改造质量新提高 积极推进监狱全面质量建设大力提高罪犯改造 质量 江苏省监狱管理局局长于爱荣 罪犯改造质量是监狱工作的永恒主题,也是监狱工作的核心价值。近几年来,江苏省监狱系统按照司法部提出的加快监狱工作法 制 化 、 科学化和社会化建设的要求,从实际出发,提出并实施监狱全面质量建设。通过制度、机制建设,实现对监狱工作全方位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同时进一步突出罪犯改造质量的中心地位,创造新手段、探索新路径,努力将现代文明成果应用到罪犯的改造中去,有力地促进了罪犯改造质量的提高。 一、创新工作思路,加快监狱工作法制化、科学化和社会化进程

实施监狱全面质量建设,就是充分运用现代管理理论,用系统的观念,科学整合监狱各方面工作、各种要素,形成合力,全方位地为提高改造质量谋篇布局,实现由政策性改造向制度性改造的转变。只有实施监狱全面质量建设,才能保证监狱工作法制化、科学化和社会化建设的落实。为此,我们坚持理论先行,组织力量进行研究和探索,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研究推进监狱全面质量建设的可行性及方法步骤。并选择构建科学的罪犯改造质量标准体系作为突破口,形成了近三十万字的《监狱改造质量评估》,并通过了专家鉴定。在此基础上,我们建立了科学合理的罪犯改造质量考评办法、执法工作质量考评办法、罪犯劳动质量考评办法、民警队伍建设质量考评办法,形成全面的监狱工作质量评价体系,引导监狱各项工作围绕质量建设展开和实施,推动监狱改造工作的不断深入。 二、改进方法手段,不断提高罪犯改造工作效能 改造罪犯是监狱工作的中心工作。在监狱全面质量管理中,罪犯改造质量具有中心地位。因此,我们抓住罪犯改造质量不放,积极探索改造

论监狱如何提高犯罪改造质量-精选模板

论监狱如何提高犯罪改造质量 论监狱如何提高犯罪改造质量标题:论监狱如何提高犯罪改造质量 [找到☆一站在手,无忧!]提高罪犯改造质量,决不能就改造言改造,要树立大改造意识。首先要努力营造适合监狱发展的社会环境,赢得社会各界、部门对监狱工作的关注、理解和支持,同时在狠抓依法治监、科学管理,使监狱管理法制化、科学化,打造一支高素质的适应新时期监狱工作的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基础上,依法对罪犯实施狱政管理、教育改造、劳动改造,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形成合力对罪犯实施改造。这些工作虽有紧迫感,但必须扎扎实实,步步为营,一步一个台阶往上走,先创建后巩固发展提高,硬件一时达不到,软件先行。 一、努力塑造监狱形象,赢得社会广泛支持 由于历史的原因,监狱远离城市和交通干线,几乎处于封闭状态。近些年来,尤其是1994年《监狱法》颁布实施以来,监狱事业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极大关注,监狱工作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尽管这样,监狱工作仍鲜为人知,更谈不上理解和关怀。这种情况影响监狱工作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主动出击,利用各种手段,扩大监狱影响,宣传监狱事业,使改造罪犯,保社会平安稳定这一伟大事业深入人心。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内强素质,才能处塑形象,监狱在请进来走出去的同时,一定要依法行政、依法治监、依法对罪犯执行刑罚和改造,突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突出时代精神,努力赢得党和政府的不断支持,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理解,为监狱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从严治警,素质强警,铸就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的监狱警察队伍 监狱机关除了要有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社会各界的广泛理解和支持,关键还在自身管理。监狱队伍的整体素质、凝聚力、战斗力将决定着监狱工作的兴衰成败。因此,提高监狱人民警察的整体素质和驾驭监狱工作的水平,教育改造罪犯的能力和本领至关重要。监狱管理者是政策法律的具体实施和执行者,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大力加强队伍的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建设,造就一支忠诚可靠、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秉公执法、训练有素、业务精通、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造罪犯工作的新型高素质监狱人民警察队伍。 三、建立监管安全长效机制,准确执行刑罚,依法管理教育改造罪犯,充分发挥狱政管理、教育改造、劳动改造三大改造罪犯的手段,提高罪犯改造质量监狱的长期安全和稳定,是监狱实现改造罪犯的前提,多年以来,由于各

加强监狱文化建设,提高罪犯改造质量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418541177.html, 加强监狱文化建设,提高罪犯改造质量 作者:黄山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0年第03期 摘要监狱文化建设就是在监狱范围内营造有利于罪犯改造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良好的监狱文化可以陶冶罪犯,有助于提高罪犯的改造质量。同时监狱文化建设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 明监狱的必然要求,是监狱建设的重要部分。本文研究沙洋汉津监狱文化建设状况的基础上,指出开展监狱文化建设,不仅要不断完善制度,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坚持长期开展文化活动,还要与监狱教育改造的整体工作相结合,在发展中不断总结、不断调整。 关键词监狱文化汉津监狱罪犯改造调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1-277-03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监狱,是我国监狱系统奋斗与发展的基本目标。现代文明监狱所要 求的和谐、人文精神促进了监狱文化建设。如何运用良好的监狱文化陶冶罪犯、教化罪犯、塑造罪犯,提高罪犯改造质量,成为监狱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实践证明,监狱文化在罪犯改造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笔者以湖北省沙洋汉津监狱为个案,运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其文化建设进行了充分调查。 一、监狱概况 湖北沙洋汉津监狱位于汉江之滨、踏平湖畔,占地面积二百二十多亩,现有民警381人,职工556人,常年在押犯2100人,下设五个监区十六个分监区,是一个集服装生产、建筑施工、地毯编织、宝石加工等多门劳动于一体的中型工业监狱。 近年来,随着监狱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行,监狱职能逐步单一化。汉津监狱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监狱为目标,以全面推行监狱工作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为契机,以确保监管安全为基础,以提高罪犯改造质量为中心,监区布局不断优化,队伍素质不断提高,监狱环境不断美化,已逐 步成为一所既壁垒森严又鸟语花香的花园式监狱。 二、汉津监狱文化建设措施① 监狱文化建设,就是监狱人民警察运用各种手段,在监狱范围内营造有利于罪犯改造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②

司法部教育改造罪犯纲要

教育改造罪犯纲要 为进一步提高罪犯改造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和《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规定》等法律、规章,结合教育改造罪犯工作实际,制定本纲要。 一、充分认识教育改造罪犯的重要意义 1.教育改造罪犯是监狱工作的重要任务。惩罚与改造罪犯,把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是法律赋予监狱的重要职责。多年来,监狱系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监狱工作方针,紧紧围绕提高罪犯改造质量,大力开展对罪犯的法制、道德、文化和职业技术等教育,针对不同类型的罪犯,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改造工作,并不断改革创新,在罪犯心理矫治、改造评估、服刑指导、教育改造工作社会化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绩,对于罪犯在服刑期间提高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掌握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从而顺利地回归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监狱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人民内部矛盾凸现、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的新形势下,滋生和诱发犯罪的消极因素增多,监狱在押犯的构成日益复杂,重大刑事犯、暴力犯、涉黑涉毒犯等罪犯数量不断增多,与危害国家安全罪犯、“法轮功”罪犯的改造与反改造斗争日益尖锐,改造罪犯的难度加大。从监狱工作情况看,监狱正处于体制转换的重要时期,一方面,监狱体制改革和布局调整工作稳步推进,财政保障力度不断加大,监狱设施明显改善,监狱人

民警察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一些长期影响和制约监狱工作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部分监狱执法环境方面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从教育改造工作本身来看,教育改造罪犯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增强:方式、方法和手段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教育改造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2.提高教育改造质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确立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目标任务,提出要加强和谐社会的司法保障,完善刑罚执行制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对监狱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把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使他们顺利回归社会,减少重新违法犯罪,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的重要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要积极探索、切实把握新形势下罪犯改造工作的规律,创新改造理念,完善改造手段,充分发挥教育改造在矫治犯罪思想、传授知识等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劳动改造在矫正罪犯恶习、培养劳动习惯、培训劳动技能等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心理矫治在罪犯改造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为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教育改造罪犯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 3.教育改造罪犯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贯彻“惩罚与改造相结合,

构建科学分类体系 提高罪犯改造质量

构建科学分类体系提高罪犯改造质量 对罪犯实行分类,一直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监狱学界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国曾经掀起了罪犯分类工作的高潮。近些年来,监狱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有罪犯分类方式也不知不觉地随之变化和发展,本文在对中、西方监狱关于罪犯分类方法的起源、发展系统回顾的基础上,具体阐述了近些年来我国罪犯分类工作的变化,分析了其中存在的历史局限性,并结合国际潮流提出了进一步深化罪犯科学分类体系建设的初步构想。 【关键词】 罪犯科学分类改造质量 【正文】 以改造人为宗旨,不断推进监狱工作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是新世纪中国监狱继承传统、开拓创新的重要战略举措,这一战略的稳步实施,有赖于监狱工作从各个层面上广泛推行。其中,作为监狱基础性工作的罪犯分类,其科学化程度如何,不仅从根本上制约着罪犯改造的质量与效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监狱工作的科学化乃至法制化、社会化。众所周知,只有采用科学方法对在押罪犯进行科学分类、准确鉴定,才可以为罪犯的分类管理和有针对性的教育改造奠定基础、创造条件。当前,罪犯分类制度作为一种行刑科学化、个别化的有效载体,代表着国际行刑发展的趋势,正在逐步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罪犯矫正制度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志。如何对罪犯进行科学分类,对我国刑罚执行工作而言,仍是一个全新的命题,需要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拟就罪犯科学分类问题做一些初步探索。 一、罪犯科学分类的重要意义 监狱作为是惩罚和改造罪犯的地方,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然要在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下而发展。2007年,党的“十七大”将“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确定为我国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这无疑对监狱在维护社会稳定、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可以解释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监狱工作的基本要求不再仅仅是建立在监狱安全和稳定上,而是要在确保安全稳定的基础上,努力将罪犯由不和谐因素转化为和谐因素,将不稳定力量转化为稳定力量,将破坏力量转化为建设力量,把罪犯改造成为回归社会后不再危害社会的守法公民,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平安奥运”做出更大的贡献。 诚然,以改造人为中心,不断提高罪犯的认罪率和改好率,是《监狱法》赋予监狱的根本职能。但由于罪犯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特殊社会群体,以致改造罪犯的过程必然是一个不断积累、相互衔接的过程。而罪犯各个改造阶段的密切关联性,则要求监狱必须首当其冲地认真研究罪犯分类的科学性。因为,提高罪犯改造质量的基础是对罪犯实施针对性教育,而实施针对性教育的前提是对罪犯进行科学分类。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分类是认识自然事物的重要途径。一般的分类是通过对自然界各种事物进行整理,使复杂无序的事物系统化,从而达到认识和区分客观世界,并进一步掌握客观世界的目的。早以为历史所反复证明的“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监狱工作经验,也充分说明做改造罪犯的工作,只有以科学认识罪犯为基础,根据不同罪犯的不同特性,“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才能收到“攻心治本”的成效。综合当代中、西方监狱学理论研究成果,笔者认为罪犯科学分类的重要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一)对罪犯进行科学分类是维系监狱安全稳定的根本手段

对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的思考

对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的思考 山西省沁水监狱 随着我国改革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犯罪分子的犯罪手段、犯罪心理日趋复杂,这势必给监狱教育改造罪犯的工作带来难度。为此,我们要进一步明确监狱工作的指导思想,切实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真正做到以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为中心,全面提高监狱工作质量和水平。 一、当前罪犯教育改造工作存在和面临的问题 (一)罪犯教育改造的主体地位未能充分体现 教育、监管、劳动是教育改造罪犯的三大基本手段。 教育改造手段的主体地位以法律形式被确定之后,由 于受监狱经济困难和监管形势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 教育改造工作的法定原则和主体地位被其他工作所削 弱,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的现象。 (二)现行罪犯教育方法及方法难以适应押犯构成新情况 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而相应变化,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监狱人民警 察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思想上墨守陈规,工作上创新 意识不强,习惯用多年的传统模式开展教育工作;对 “严打”后涉黑、涉暴、涉枪、高智能和“法轮功”

类罪犯增多的趋势认识不足,保守多年传统的教育经验,致使教育方式、方法、手段和应对措施缺乏针对性,教育效果不佳。 (三)当前的教育改造工作中存在着形式主义 从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教育工作的考核机制缺乏活力,考核方法不够科学、严谨,表现为只注重结果的考核,忽视教育过程的量化考核。这种重结果、轻内容的考核方式制约了教育改造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罪犯出入监教育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针对性 对罪犯进行出入监教育是监狱教育改造罪犯的两道程序,二者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实际工作中,一般对新收押犯的入监教育重视程度较高,认为把好“入口”是稳定监管秩序的有力措施。而出监教育由于主观上认为罪犯即将回归社会,教育强度相对减弱,针对性不强,尤其是在出监教育中缺少罪犯由“监狱人”到“社会人”过渡的社会回归再教育、再就业指导和遵纪守法教育。 (五)重视监管,轻视教育,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 部分监狱人民警察在治标和治本的问题上思路不

司法部《教育改造罪犯纲要》

司法部关于印发《教育改造罪犯纲要》的通知 (2007年7月4日司发通[2007]4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法局、监狱管理局:《教育改造罪犯纲要》已经2007年第12次部长办公会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教育改造罪犯纲要

教育改造罪犯纲要 为进一步提高罪犯改造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和《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规定》等法律、规章,结合教育改造罪犯工作实际,制定本纲要。 一、充分认识教育改造罪犯的重要意义 1.教育改造罪犯是监狱工作的重要任务。 惩罚与改造罪犯,把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是法律赋予监狱的重要职责。 多年来,监狱系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监狱工作方针,紧紧围绕提高罪犯改造质量,大力开展对罪犯的法制、道德、文化和职业技术等教育,针对不同类型的罪犯,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改造工作,并不断改革创新,在罪犯心理矫治、改造评估、服刑指导、教育改造工作社会化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绩,对于罪犯在服刑期间提高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掌握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从而顺利地回归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监狱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人民内部矛盾凸现、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的新形势下,滋生和诱发犯罪的消极因素增多,监狱在押犯的构成日益复杂,重大刑事犯、暴力犯、涉黑涉毒犯等罪犯数量不断增多,与危害国家安全罪犯、“法轮功”罪犯的改造与反改造斗争日益尖锐,改造罪犯的难度加大。 从监狱工作情况看,监狱正处于体制转换的重要时期,一方面,监狱体制改革和布局调整工作稳步推进,财政保障力度不断加大,监狱设施明显改善,监狱人民警察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一些长期影响和制约监狱工作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部分监狱执法环境方面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从教育改造工作本身来看,教育改造罪犯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增强:方式、方法和手段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教育改造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2.提高教育改造质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确立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目标任务,提出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