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略论古诗教学中的意象和意境

略论古诗教学中的意象和意境

2011年第

6期

安徽文学

略论古诗教学中的意象和意境

◎李小平

(西藏大学西藏·拉萨850000)

摘要意象与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两个十分重要的概念,二者既有紧密的内在联系,也有明显地区别。弄清它们各自的意义

和内涵是阅读和鉴赏中国古代诗歌的关键所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意象和意境进行了阐述。关键词意象意境诗歌能力

文章编号1671-0703(2011)06-0262-03

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时期,朴素的歌谣与神话故事一起,翻开了我国古典文学灿烂的一页,成为我国文学的首唱。《诗经》、《楚辞》的出现,更是形成了一道源远流长的文学长河。可以说,在我国诸种文学艺术形式中,诗词是最富于感染力和启示性的艺术,它凝聚着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不可多得的素材。然而,在多年的诗歌教学中,我常常发现学生对诗歌的理解颇感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诗歌中的意象与意境的理解往往含糊不清、混为一谈影响了学生对诗歌的正确理解和赏析,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据此,我在这里就教学中如何识别诗歌中的意象与意境的问题谈谈自己的见解,以期帮助学生识别意象和意境,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什么是意象?“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最早出现在刘勰《文学雕龙·神思》中,“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虽然作为一个完整文论概念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它的生成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周易·系辞上》提出:“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这是关于意与象二者关系的最早论述。这时,古人已经发现语言在表达意思过程中的缺陷,所以不得不借助象来表现复杂、抽象的意思。后来,意与象的关系进一步深化发展,诗歌六艺中比、兴手法的运用,就是意象内涵的拓展。这也形成了我国古代诗歌含蓄和凝练的特质,所以古代的诗人们在抒情时往往不是直露表白,而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因此,意象便成为了诗歌的重要构成因素。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情感,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意象,就是指能独立表现情感的形象结构;换言之,即诗人心中之象,是寄寓诗人的独特理解和特定感情的事物和景物,是诗人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载体。

在古代,不少艺术感染力很强的意象,经过人们的长期心理投射,往往具有独特而丰富的意蕴,因此常常在不同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中反复出现,如“杨柳”(象征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明月”(象征离愁别绪,思乡之愁)、“秋水”(喻指眼睛,象征盼望的迫切)、“梅花”(象征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等等。它们蕴含着诗人的审美想象,展现给读者以丰富的情感与想象的天地,给人以丰富的审美感受,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诗词创作中艺术思维的民族特色。不了解我国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就无法感受诗歌的真正魅力。

下面我们再举几个例子加以说明,以便更准确地识别诗歌中的意象。

如《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

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这首诗流溢着诗人对“伊人”的真诚向往、执著追求以及追寻不得的失望、惆怅之情。诗中透露出来的苍茫、迷茫至今让人们百读不厌、常读常新,这与《蒹葭》一诗中所使用的意象有关。作者在诗中塑造了“蒹葭”、“秋水”、“白露”、“伊人”等意象,这些意象已不再是纯粹的客观事物了,其已注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已是意中之象,成了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载体,上升到了艺术的高度,具有审美价值。“蒹葭”往往和秋日萧萧的凄冷相关联,在古诗词中也频频出现,如“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继而,“白露为霜”更加强了这种清冷的感觉,由此奠定诗中孤独、辽阔而杳无尽头的寂寥情绪。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开始向我们倾诉他的苦闷:追求“伊人”却永远都没有结果。“秋水”象征现实中可能遇到的一切阻碍;“诗人”象征对某种东西的执著追求。“在水一方”的“伊人”是此诗的中

262

2011年第

6期

安徽文学

心意象,可以理解为一种理想化的爱情或事物,也可以有其他的理解,这样此诗的意义就变得非常丰富了。在这中心意象的指导下,它们相互联系、互相融合,有力地烘托出了诗人对“伊人”的执著追求和追寻不得的失望、惆怅之情。正如《人间词话》所说:“《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具有“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的意象美。

再来看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这首诗的第2-5诗节中,作者集中描绘了康桥自然风光的绚丽多彩,抒发了自己重游康桥时灵魂的陶醉。诗人在写景时,选择了以下一系列具有柔美、宁静、和平等美感特征的自然风光意象:夕阳中的金柳、碧波中的青荇、彩虹般的清潭、暮色中的水草、夜幕下的小船。这些优美的意象组成了一幅带有梦幻色彩的仙境般的图画,有力地烘托出了诗人重游康河时满怀喜悦、美不胜收之内心感受,这些意象是意和象的契和,是客观事物与主观情感的融合。诗中的“金柳”、“清潭”、“小草”、“小船”再也不是原来单纯的自然之物、寻常之物了,它已灌注了作者的情思,已是意中之象,已成了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载体。

综上所述,意象是渗透了作者情思的客观物象,是诗人表达情感的载体,是主观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具体的。从美学高度来看,只有意与象、我与物、主体与客体、情与景融交在一起,才能创作出美的艺术境界。此时的“象”,已不是纯客观的物了,已是经过心灵化了的,它已浸染上了作家的主体情志,它是情志的“感性显现”,即含主体情志的客观事物。

我们在鉴赏诗歌时,除意象外,还离不开意境。中国古典诗歌着力追求的是作品的意境,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独创的重要范畴,是艺术创作和审美欣赏的纽带。童庆炳先生在《文学理论教程》一书中对意境作了如下的界定:“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可见,意境是诗人主观之“意”和客观生活之“境”的辩证的统一。意,包括情与理,即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认识、理解和发现,它不是赤裸裸的说,需要借景物表现,这样就显得含蓄委婉,因为以含蓄,为美是我国古代诗歌追求的审美情趣。意境偏于意蕴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境地,但又不是一般的境地,是有意蕴的境地。意境生发于意象、但又超越意象,简单地说意境就是对作品主旨的把握,是对作品的超越。意象与意境是水乳交融、合二为一的,欣赏诗歌时是不能把二者分离的,离则导致两伤,则不

成其为诗,或破坏诗的韵美;合则造成二者高度统一,天然契合,达到情与景偕,达到“语尽而意不尽”的审美高度,从而使诗歌产生出无穷的魅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意象的把握,根据作品意象的特点,把握诗歌所展示的意象与内在的意蕴,调动学生的自身生活积累与审美经验,通过艺术的联想与想象,进入诗歌本身所营造的意境之中,完成诗歌意境的再现与再造,从而引导学生加强审美体验,提高审美情趣。

下面,我们以李白的五绝《独坐敬亭山》为例,来加深对意境的理解。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诗歌来源于生活,这是人类亘古不变的真理。李白创作这首诗时,也是在他仕途不顺、怀才不遇的时候。抑郁不得志,加上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看透了人世间的世态炎凉、饱尝了人间的酸甜苦辣,也增添了他对现实的不满。独坐敬亭山,面对幽静的环境,孤独之感油然而生,于是,便有了《独坐敬亭山》这样的千古名作。

这首诗描写的景物实在很有限,字仅二十个,物象亦寥寥,不过众鸟、孤云、敬亭山而已,其中鸟与云又只是带有几分抽象的总称,山也未加任何描绘,说不上鲜明与生动。却在读者的想象中展现出广阔的空间,飞鸟将目光引向天际,孤云在头顶漂移,山峰矗立在面前,三者相映,就构成了一个小小的天地。更妙的是,四散飞去渐消逝于天际的小鸟,缓缓飘浮的云朵与巍然屹立的山峰组合在一起,消逝的与永恒的、渺小的与高大的、匆匆的与缓缓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正与作者抛弃凡俗、孤高自赏的心理相契合,并构成了通体协调的心理环境。鸟飞云去的物态与作者孤高、惆怅的心绪是相应的,而屹立的山峰则与作者坚定的意志相应。全诗意味蕴藉,表现了作者彻悟人生、傲然自得、随意自然的态度。对于意境之作,这种睿智是含蓄蕴藉、消融于整个作品中的,使读者有“味之无尽”、“韵味无穷”的感觉。

又如《凉州词》,诗中描写的西北边疆之美绝不同于江南水乡柔媚明丽之美,而是一种高远的美、粗犷的美,足以令人精神世界升华的美,使人感到自己力量存在的美。这种美使人联想到历史和未来,使人体悟到永恒和无穷,最能体现这一意境美是诗的前两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诗

263

2011年第

6期

安徽文学

人伫立河边,远远望去,只见它蜿蜒曲折,奔流于万山丛中,直插云端。仿佛由天上流来,又仿佛流向天外。崇山脚下,黄河岸边,静卧着一座孤零零的小城。这里“黄河”与“孤城”,有动有静,有辽阔有孤单;山高河远,更加对比映衬出“孤城”的孤寂与冷清。诗人面对此景,别怨离情油然而生。黄河、白云,色彩对照明丽;水流、云,使人感到宇宙的宏大与旷阔。至此,学生在感受到黄河高山带来的壮美的同时,更会对诗人和守边的将士深表同情。全诗句句精彩,情景交融,妙绝千古,引人遐想,耐人寻味,这就是此诗意境之美所在。

“意境”与“意象”是诗歌鉴赏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但对于它们的含义,许多人却往往混为一谈。关于“意境”与“意象”的关系,有人认为两者是相等的,有人则主张意象只是构成诗歌意境的艺术形象,与“意境”还不完全是一回事,本人是同意后一种看法的。它们有其相通、相似的一面,但又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美学范畴,有着各自独特的内涵和审美特征。同时,意境和意象有着包容和被包容的关系,意象无穷的张力形成了意境整体上无穷的魅力,意境的形成包含了许多客观存在的物象。它们的区别在于:

根据童庆炳先生在《文学理论教程》中对意境和意象的界定,我们可以看到:(1)意象是一个个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实在的、具体的,如古代诗歌中经常出现得“蝴蝶”、“明月”、“梅花”等等,这些都是可以通过感官感知的自然事物;意境是一种境界和情调,它通过形象表达或诱发,是要体悟的、抽象的,是一种氛围,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2)在文学创作中,总是意象在先,意境在后。是先有一个个意象在作者的脑子里,组合融合成为一种意境。(3)意象或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手段或途径。正确的把握二者都需要想象。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由一系列的意象“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组合起来的,鉴赏此歌时,要抓住意象反复揣摩、体味,突破意象表层去体悟诗的意象内蕴,即诗的意蕴。此诗虽不言情,但情藏景中,更显情深意浓。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恋,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伫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得情深意挚,表面上这首诗句句是写景,实际上却句句都在抒情,引发读者无尽的审美想象,形成了诗歌隽永的意境。可见没有意象,难以组合成一种意境;而没有意境,那些物象只是一盘散沙,没有灵魂。(4)意象往往可以用数量的多少来统

计,属于个体观念;而意境则是一个整体观念。意象是可以直接从作品中获得的,诗人写了几个物或者景,完全可以直接“数”出来;而意境则需要“悟”才能获得。因为“境生象外”,所以,“悟”的结果与读者个人的胸襟抱负、个性气质、知识修养、人生经历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也可能“悟”出不同的意境来。(5)一般来说,诗像不像诗、有无诗味,主要看意象;诗美不美、有无意蕴,主要则看意境。由诗味到诗美,实际上就是由意象到意境的挖掘过程,离开了意象,就无以谈意境。因此,在诗中,起点是意象,终点却是意境。

总之,诗歌教学中关键是要区别意象和意境,既要把握二者的密切联系,又要区分二者的差别。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要舍得“情感投入”,只有进入角色,才能得到美的享受、感染学生,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勰.文心雕龙[M].中华书局,2007.[2]高亨.周易大全今注[M].齐鲁书社,1979.

[3]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徐中玉,齐森华.大学语文[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5]陈涛.文学意象论[M].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6]张少康.古典文艺美学论稿.[7]朱光潜.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8]王国维.人间词话.

[9]赖贤宗.意境美学与诠释学.

[10]李由富.识别意象和意境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6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