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分析_基于全国与三大都市圈的对比研究

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分析_基于全国与三大都市圈的对比研究

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分析_基于全国与三大都市圈的对比研究
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分析_基于全国与三大都市圈的对比研究

第33卷第3期财经研究Vol.33No.3 2007年3月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Mar.2007 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分析———基于全国与三大都市圈的对比研究

俞 路,蒋元涛

(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200135)

摘 要:中国的区域经济差异历来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通过全国与三大都市圈的对比分析来探索我国建国以来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化规律。首先,从空间尺度来看,全国整体区域经济差异在持续拉大,而东部沿海地区的典型代表———三大都市圈内部的经济差异却在逐步减小。这充分说明我国沿海地区近距离的区域趋同效应显著,内部的核心地区(如上海、北京、广州等地)近距离的经济扩散作用明显,导致其内部经济差异大幅缩小。但对远距离的内陆地区影响作用很小,全国其他地区与三大都市圈的经济差异在不断扩大。其次,文章探索了我国区域经济不平衡程度与空间依赖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区域经济越不平衡,那么区域经济的空间依赖程度将会上升,空间分布将会呈现出明显的聚集趋势(内部产生经济增长极),反之则相反。此外,文章还探索了全国和三大都市圈区间差异和区内差异的时空演变规律。对全国来说,区间差异逐渐上升为主要差异,并且区内差异逐步缩小,这意味着东中西地区之间的差距在逐步扩大,而其内部差异逐渐缩小。而对三大都市圈而言,内部区域之间的差异在逐步缩小,而区域内的差异则上升为主要差异。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锡尔系数(Theil T);莫兰指数(Moran’s I);三大都市圈

中图分类号:F061.5;F1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29952(2007)03Ο0017Ο12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综述

10多年前,两位经济学家Barro和SalaΟiΟmartin重新将区域的概念引入到主流经济学的研究中,由此引发了对于区域经济收敛问题爆炸性的研究。大多数此类研究的焦点是观察随着时间的发展,一个国家内的区域收入差距是在扩大,缩小还是变化不大。由于区域经济差距的概念较为宏观,因此研究人员大多采用区域人均收入指标进行研究,探索随着时间的发展,区域人均收入不平衡程度的变化。区域收入不平衡分析源于个人收入不平衡的分析,后者是指在给定

收稿日期:2006212218

作者简介:俞 路(1976-),男,上海人,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

蒋元涛(1975-),男,山东泰安人,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后流动站研

究人员。

财经研究2007年第3期

的群体中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库兹涅茨(1955年)首次提出个人收入不平衡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倒U字的关系,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财富开始大量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这可以看作是对开展工业活动所必须的资本积累。而在后续的发展阶段,收益的增长将使社会的其他群体的工资增加,收入上升。因此,个人收入的不平衡程度会逐渐降低,最终会完全消失。

1956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首次应用倒U字模型对区域经济不平衡状况进行研究。其注意的焦点不再是个人收入的差距,而是区域收入的差异。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在初始时期,在某些地区的经济集聚归功于该地区较好的自然条件及资源禀赋,如良好的气候土壤条件,邻近水源地,丰富的矿藏等等。先发展起来的地区慢慢成为核心地区,而其他地区慢慢转变为边缘地区。由于核心地区比边缘地区经济发达、人均收入较高,因此这种早期的经济集聚会吸引边缘地区大量有经验的劳动力迁往核心地区,这更进一步促进了核心地区的经济发展,其后果是核心地区和边缘地区的人均收入差距日益拉大。然而,随着时间的发展,由于收益递减的原因,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会逐渐放慢,而其地价和人力成本又居高不下,导致其整体的经济收益下降。伴随着核心地区的知识溢出和企业外迁,边缘地区的经济水平也会逐渐发展起来,最终区域收入不平衡程度会大幅降低。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许多学者开展了对倒U字模型在区域经济不均衡方面的研究工作。我国学者根据中国特色提出了著名的梯度发展理论,这种理论认为随着时间的流逝,经济发展会从沿海地区扩散到内陆地区,沿海与内地的收入差距开始拉大,然后逐渐减小。但由于我国沿海与内地原有的差距巨大,因此这种区域趋同的过程将会是漫长的,可能需要经历几十年的时间,并且这种扩散效应好比“水波效应”,在短期内先发展起来的地区最多只能带动其附近地区的经济发展,而附近地区经济发展起来之后又会带动与其邻近地区的经济发展,这样这种扩散效应就会慢慢波及到较远的内陆地区,最终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会达到一定的均衡。

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工作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大多数研究人员采用的方式,即使用多种分析指标进行描述性的分析,并与区域的发展相联系来进行分析。这些分析指标包括Theil指数、基尼系数、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标准差等等。例如,魏后凯(1992)和杨明洪(1994)分别计算了1952~1990年间主要年份全国和三大地带间人均国民收入的加权变异系数,发现中国各省(市、区)之间收入差距的变化,以1978年为转折点,大致呈倒“U”型变动。T sui(1991)采用人均国民收入指标分析发现,在1952~1970年中国区域差异变化不明显,但是在1970~1985年区域差异扩大了。Lyons(1991)分析1952~1987年中国各地区人均净产值差距的变化,发现在“大跃进”(1958~1960年)和“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时期差距扩大,但1978~1987年期间差距缩小。二是采用计量经济模型对区域经济的收

俞 路、蒋元涛: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分析

敛性进行分析,即提出假设进行模型推导,并与经济增长理论有着紧密的联系。如蔡和都阳(2000)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问题做了初步分析,发现了中国经济的“收敛俱乐部”现象。杨伟民(1992)计算了1978~1989年全国及三大地带之间的变异系数后发现,20世纪80年代全国以及三大地带之间的差异在逐渐缩小。世界银行(1997)的研究发现,1990年以前中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增长呈现收敛的趋势,到了1990年以后则迅速发散。Jian、Sachs、Warner(1996)对中国自1953年到1993年的经济发展做了考察,结果发现,1978年改革后地区经济增长出现了明显的收敛。Chen等(1996)运用索罗经济增长模型研究发现,1978~1993年中国各省份之间人均G DP的增长是条件收敛的。

两者相比较,前者主要做的是区域不平衡发展的实证分析,而后者进行的是理论推断型的演绎分析。前者的实证分析主要依赖于探索性和描述性的方法,而在后者的研究中则大量使用验证性和推断性的方法。但无论对于前者还是对于后者来说,两者之间有一个重要的相似之处,那就是在进行实证分析时都忽略数据的空间性质。要知道,区域经济不均衡同空间依赖有着很强的关系,并且区域不平衡程度对空间尺度和分区的不同选择非常敏感。加强空间效应对区域不平衡问题的研究从分析的角度和实际的角度都是重要的。从分析的角度来看,在区域趋同的研究中全面考虑空间效应会加深对区域增长过程的理解。这也为区域不平等分析提供了额外的分析指标,在做不同区域的比较分析过程中,如果区域不平衡指标相同,还可以进行空间效应指标的比较。

正如Zhang和Kanbur所述,单一不均衡程度的度量会忽视区域经济分布内部的分解运动。例如,社会中各群体之间的收入开始极化,但是如果在各群体内部的收入差距减小,实际上伴随着极化程度的不断扩大,总体的不平衡程度却在下降。对总体不平衡程度的过分关注将会掩盖收入空间分布上的一些重要变化。同样,这种观点同样可以扩展到区域经济差距的分析中,区域经济总体差异程度的演变往往会掩盖区域经济内部分布的变化。例如,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一些重要研究成果,如贫困带(Esteban和Ray,1994)、收敛俱乐部(Chatterji和Dewhurst,1996)以及其他形式的地理集中都不易被总体区域差异指标观测到。

本文研究目标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全国和三大都市圈),从不同的时间尺度上揭示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化规律。这其中包括探索建国以来整个国家区域经济不平衡程度的演化历程与变化趋势;探索改革开放以来三大都市圈区域经济不平衡程度的演化历程与变化趋势;并将全国与三大都市圈的情况做对比分析,以此来验证区域经济发展的倒U字理论及梯度发展理论。二是从不同的空间尺度来探索区域经济不平衡与空间依赖之间的关系(包括三大都市圈与整个中国),以及空间依赖对区域经济不平衡的影响程度。三是考察全国与三大都市圈内部的区域经济差异变化,分析

财经研究2007年第3期

其内部区域之间及区域内经济差异程度的演变过程。

二、区域划分与研究方法概述

11空间单元划分与分析数据来源。为了完成上述分析目标,首先必须对区域进行合理的划分,即进行空间维度的划分。对全国而言,我国按照地势阶梯的高低大体存在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梯度差,因此我国大体可以划分为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三个地带最早在“七五”计划中提出,具体划分是,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中部包括安徽、山西、江西、吉林、黑龙江、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包括广西、内蒙古、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在“七五”计划中,广西属于东部地区,而内蒙古属于中部地区,但在1998年的西北大开发战略中重新将这两个省区划分到西部地区,因此笔者也按此情况作了相应的调整。对全国而言,东部地带是核心地区,而广大中西部地区则是边缘地区。对长三角来说,按照行政区划可将其分为浙江、江苏和上海三个部分,其中浙江部分包括杭州市、宁波市、嘉兴市、湖州市、绍兴市、舟山市、台州市,江苏部分包括南京市、无锡市、常州市、苏州市、南通市、扬州市、镇江市、泰州市,上海部分只有上海市自身。对长三角而言,上海市是内部的核心地区,而长三角其他地市相对上海而言是边缘地区。京津唐都市圈包括北京、天津和河北七地市(唐山、廊坊、保定、秦皇岛、张家口、承德、沧州)三个部分,北京、天津是内部的核心地区,而邻近的河北各地市则是其边缘地区。珠三角都市圈包括广东9市,分别为广州、深圳、东莞、佛山、中山、珠海、江门、惠州、肇庆,由于全部属于一个省,所以在分析过程中未对其内部区域进行再划分。

其次为了进行时间序列上的分析,需要进行时间维度上的划分。在分析指标的选取上,由于人均收入的数据无法获取,所以采用人均GDP来替代。在数据样本选取方面,对全国而言,本文选择各省份从1952年到2004年的人均GDP数据作为分析计算的基础数据。全国的基础数据主要来源于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的中国统计年鉴。由于资料限制和行政区划变动的影响,1995年以前的计算不包括重庆市,1978年以前的计算不包括西藏和海南。对三大都市圈而言,由于各地市人均GDP数据时间序列不完全,只有1978年以后的数据完整,因此对三大都市圈的分析计算,只包括1978年以来的情况,其中珠三角1978年的数据也不完整,所以对珠三角的分析不包括1978年。三大都市圈的基础数据来自浙江、江苏、上海、北京、天津、河北和广东五十年统计汇编资料,以及相应年份各省的统计年鉴。

21研究方法概述。(1)区域差异与锡尔系数。在区域经济差异分析中,最常见的度量指标莫过于锡尔系数(Theil T),该指标由经济学家锡尔于1967

年提出,其公式如下:

T =

∑n

i =1s i log (ns i

)(1) 公式(1)中,n 是区域的数量,y i 是区域i 的人均收入,并且

s i =y i /

∑n i =1y i (2)

T 的值域在[0,log (n )]之间,若T 值等于0,表示各区域人均收入绝对平均;若T 值等于log (n ),表示所有的收入集中在一个区域内。因此,锡尔系数系统性地体现了在某一时点各区域收入的总体不平等程度。

在区域收入不平等的研究中,将所有区域组织分为几个大区域,这样总体不平等程度就可以分解为大区域之间的差异和区域内部的差异,例如,长三角区域由一系列的县构成,但总体上又可以将其划分为江苏、上海和浙江三个板块,长三角的总体区域差异可以分解为三个板块之间的差异和板块内部各地市之间的差异。通过将n 个空间区域单元组织为ω个大区域组,T 可以分解为如下形式:

T =

∑ωg =1s g log (n/n g s g )+∑ω

g =1s g ∑i ∈g s i ,g log (n g s i ,g )(3)

公式(3)中,n g 是大区域组g 中的区域数量(∑g n g =n ),s g =

∑i ∈g y i ,g /∑n i y i 是各大区域组占总体收入的比例,s i ,g =y i ,g /∑n g

i =1y i ,g 是区

域i 的收入占大区域g 组收入的比例。公式(3)中的右边第一项为组间不平等差异,而第二项为组内不平等差异。换句话说:

T =T B +T W

(4) 对于空间组织单元来说,组内项代表区域内部的不平等程度,而组间项代表各大区域间的不平等程度。用另一种形式来看,组间项度量各大区域组平均收入之间的差距,而组内项度量同一大区域内部各单元收入的差距。对全国而言,总差异等于三大地带间的差异(组间差异)和地带内的差异(组内差异)。对长三角而言,总差异等于三大板块之间的差异(组间差异)和板块内部的差异(组内差异)。此外,很多研究人员还很关心组间差异和组内差异占总差异的比重,即组间差异和组内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率,两种差异中组间差异的扩大尤其会导致区域经济的不稳定。其公式如下:

R (B )=T B /B

(5) R (W )=T w /T

(6) 其中:R (B )是组间差异占总差异的比重(贡献率),而R (W )是组内差异占总差异的比重(贡献率)。

(2)空间依赖与莫兰指数。在很多社会经济现象中,经常会发现一个位置的特征值会和周围的事物有联系,这通称为空间依赖现象。例如,一处房屋的

俞 路、蒋元涛: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分析

价格往往与周围房屋的价格比较近似。这种情况在社会经济现象中普遍存在,统计学家统称这种现象为空间自相关。空间自相关指出属性值的分布是否依赖于区域(空间单元)的分布,也就是说是否特定的值发生在某个位置,或者可能发生在任何位置上。若临近地区的属性值(如人均收入)非常相近,那么就意味着正的空间自相关。若临近地区的属性值极不相似,那么就意味着负的空间自相关。对于大多数社会经济现象来说,正的空间自相关情况比较常见。

空间自相关的度量需要使用特定的统计指标,而最常用的统计量莫过于莫兰指数(Moran’s I)。该指标可以指出区域属性值分布是正的空间自相关,还是负的空间自相关,或者不存在空间自相关;也就是说,区域属性值的分布是否是聚集,离散或者随机分布模式。莫兰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I=n

∑i∑j w ij ∑i∑j w ij(y i-y)(y j-y)

∑i(y i-y)2

(7)

这里w i,j是二元空间邻接矩阵,如果两区域邻接(共享一条边界),w i,j为1,否则为0。y i是各区域的属性值(如人均收入等等),而y是各区域属性值的平均值。莫兰指数的值域为[-1,1],取值为-1表示完全负相关,取值为1表示完全正相关,而取值为0表示不相关。

最近这些年以来,在区域经济趋同的计量经济研究中,空间依赖现象受到了较多的关注。然而在这之前,空间依赖的作用经常被忽略。空间依赖对区域经济不平衡的影响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空间依赖可以对区域经济的空间分布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另一方面,空间依赖可以使用复杂的统计方法来分析区域不平衡的形成过程。

空间依赖的存在源于区域之间的经济扩散,这种扩散作用是通过各种方式的溢出实现的,例如人力资本溢出,知识溢出,资本溢出等等。溢出效应的存在影响到地区经济格局的分布,从而对区域经济格局的形成产生重要作用。此外,如果区域之间存在经济联系,那么距离较近区域之间的溢出一般比距离较远地区之间的溢出更强烈,这将导致距离较近区域之间的经济趋同效应更加明显,这是区域经济分布中一个明显的事实。因此,区域总体不平等度量指标(如Theil系数)对区域经济空间分布的变化是敏感的,空间依赖的程度与区域经济不均衡存在较强的关系,较强的正的空间自相关会导致总体不平等程度的上升,在专题地图中将会看到较明显的经济聚集。

三、我国区域经济不平衡的时空分析

图1为我国1952~2004年锡尔指数与莫兰指数的变化趋势,显示出区域经济差异和空间自相关之间的关系。区域经济差异程度的度量使用全局锡尔指数,而空间自相关程度的度量采用全局莫兰指数。从图1中可见,我国区域收入

财经研究2007年第3期

不平等程度的变动较大,并且明显受到政治运动和经济政策的影响。在解放前的旧中国,经济布局的分布极端不平衡,现代化工业、现代化交通运输业、高度农业商品化地区都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带;内地仅是在有铁路深入或有大型水运干线的地方出现个别的工矿点或局部的农业商品化地区,广大的西部地区基本上停留在原始的自然经济阶段。因此,我国从建国之初开始区域收入不均衡的程度就很大,经过“一五”期间对内地的大力发展,区域不平衡的程度有所下降。但到了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全国的区域收入差异急剧拉大,在这之后国家经济逐渐恢复,各区域的经济差异又开始减小。而到了文化大革命期间,整整10年,中国的经济遭到很大破坏。相对于沿海地区来说,内地的经济基础更加薄弱,因此所遭受的损失也更大,所以在这一阶段我国的区域经济差距又再次拉大。在1978年之后,随着各地政治经济秩序渐趋稳定,以及内地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地经济差异的总体程度持续下降。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拉动了中国经济的再一次腾飞,他一再强调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起来的地区再带动其他地区发展起来。这也与事实相符,由于东部沿海地区各方面基础条件优越,资金回报率很高,所以加快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会极大地提高整个国家的经济水平。因此,在这之后的阶段里,我国的区域经济差异重新开始拉大,区域经济差异又再次回到解放初期的水平。但在1998年之后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这种区域政策的变化导致了区域差异拉大的趋势有所减缓,并且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现在。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结果与以上论述基本一致,

几个关键的区域经济差异转图1 全国区域经济差异与空间依赖程度的变化(1952~2004年)

折点同几位学者的描述基本吻合。图1同时显示出全国区域经济空间自相关程度的变化趋势,在1978年以前,国家区域经济自相关程度一直处于下降趋势。这是因为在这段时间里,国家一直试图实现经济发展的空间平衡,并且国家动员和组织东部人口、资金和技术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以此来带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与沿海地区的差别。但是由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效率相对低下,大量的投资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样做的后果是国家的整体经济水平很难提高。因此,在1978年之后,中国将区域发展的重点转向基础条件较好的沿海地区,并为这些地区提供大量的资金以及优惠政

策,由此导致经济发达的地区聚集在沿

海地带。收入较高的沿海地区明显聚集

在一起,而收入较低的中西部地区也大

多聚集在一起,由此导致空间自相关程

度的大幅度提高。

图1同时反映出全国区域经济的

不均衡程度与空间自相关指数存在较

强的相关关系。在52年期间,这两个

统计指标的简单相关系数为-01491,俞 路、蒋元涛: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分析

财经研究2007年第3期

但这并不能说明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因为在1990年之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较大,并不是完全市场经济所体现的规律。只有在1990年之后,我国废除了价格双轨制和统包统销制度,从这时候开始中国才从真正意义上走向市场经济。因此,1990年之后的数据才能真正体现出市场经济下区域经济发展的正常规律。笔者计算了1990年之后两个统计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计算结果为01623,呈现出高度正相关的趋势。这充分说明区域经济不均衡程度的加深会导致明显的地理集聚,从而使得区域经济空间自相关程度大幅提高。两个统计量对区域经济增长过程的联合应用可以加深对其的理解,并且可以弥补单个统计量分析的不足。

图2展示出1978~2004年三大都市圈人均G DP总差异的变化趋势,从中可见三大都市圈内部各区域之间的总差异一直在减小。以长三角为例,在1978年,上海人均G DP为2498元,几乎是邻近苏州、无锡等地水平的4倍,而比最低的台州市(225元)高出10倍之多。而到了2004年,这种情况发生了极大改变,人均G DP最高的地区依然是上海市(55306元),但是与其他地区的差距在急剧减小。2004年,上海市的人均G DP仅是邻近的苏州市的0195倍,也仅是最低的泰州市(17417元)的3195倍。这充分说明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区域经济差距逐步缩小,发达地区(如上海市)的经济扩散效应带动其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其拉动效应逐渐向外扩散。从数字上可见,上海与周边地区的人均G DP 差距快速缩小,说明上海的扩散效应非常明显。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苏州、无锡等地在改革开放早期以来的经济发展主要是依托上海市的来料加工,并且对外交流的很多窗口也设在上海。因此与全国各区域人均G DP差距逐渐拉大的情况正好相反,长三角各区域人均G DP的总差异却在逐步减少,这说明发达地区(如上海市)的经济扩散效应目前仅仅对近距离的地区产生作用,而远没有扩散到广大内陆地区。其他二个都市圈的情况与长三角大体相同,其内部经济差异均呈现出不断缩小的趋势。图2也反映出三大都市圈空间自相关程度的变化趋势,从整体上看,除了珠三角之外,其他两个地区的自相关程度变化很小。各区域的经济集聚并不是十分明显,因此其空间自相关程度也非常弱。从中可以看出,对三大都市圈而言,由于内部差异逐渐减小,空间依赖程度很弱,它与区域经济差异之间的关系也并不强烈。

图3体现出1952~2004年全国全局锡尔指数(总差异)和它的分解量组间和组内差异的变化趋势。由图可见,组内差异一直是全国总差异中的主要部分,直到1990年这种情况才发生改变,在这之后的年份里,组间差异快速上升,并且与组内差距持续拉大。这说明三大地带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内部经济差异开始较大,而到了市场经济阶段,内部差异缩小,而三大地带之间的差异开始急剧拉大,并且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现在。从全国整体格局看,中国地区经济差异演化经历了由地带内差异为主向地带间差异为主的转变。区间差异

图2 三大都市圈区域经济差异与空间依赖程度的变化(1978~2004年) 图3 全国三大地带间、地带内经济差异的演变(1952~2004年)

对总差异的贡献率从建国初期的21%上升到了2004年的59%,区间差异的贡献率持续上升。1989年,区间差异的贡献率首次超过区内差异,到1993年之后这种变化表现平稳,并一直维持在60%左右。改革开放以来,三大都市圈内部差距的下降直接促成了地带内差距的下降,这是造成地带内差距不断缩小的主导力量。以上情况再次说明,区域趋同效应对近距离效果非常明显,导致距离较近的区域内部差异逐渐缩小,而远距离的区域趋同效应很弱,因此,距离较远的大区域之间经济差异不断拉大。

4反映出长三角、京津唐地区组间和组内人均GDP 差异的变化趋势(因珠三角各地市同属一省,故没有进行相应的分析)。对长三角而言,三大板图4 

长三角、京津唐各板块间及板块内经济差异的演变

(1978~2004年)块(江苏、浙江和上海)之间的差距自1990年

以前一直在持续下降,并在这之后下降为总差

异中的次要部分,板块内的差异逐渐成为主要

差异。以江苏省为例,在1978年南京市人均

GDP 最高(844元),而泰州市的人均GDP 最

低(314元),各地市之间人均GDP 差距并不

大。到了2004年,这种情况又发生了较大的

变化,南京市已不再是江苏省中人均GDP 最高的城市,而邻近上海的苏州和无锡跃升到前二位,它们是排位最低的泰州市的3倍多,内

部经济差距在逐渐扩大。同理浙江省的情况也一样。对京津唐而言,情况与长三角基本类似,组间差异也一直在急速地下降,并且在近年来下降幅度非常大。这充分说明邻近北京、天津与河北各地市之间的差距在日益缩小,而其内部差异慢慢将成为总差异中的主要差异。也就是说,对于小区域内部板块来说,由于距离较近,内部联系较为紧密,板块之间的差异在缩小,而板块内部则由于一些难以消除的经济差异,如城乡差异、产业差异等等,下降幅度较小,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差异中的主要差异。

俞 路、蒋元涛: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分析

财经研究2007年第3期

四、结 语

建国以来,我国区域经济的格局分布变动很大,从早期的致力于内地的经济发展,转向优先发展沿海地带,这期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区域经济差异在建国之初缩小,但到了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在1990年之后,由于各地区资源禀赋、基础经济条件的不同,区域经济差异重新开始拉大,内地与沿海地区的差距非常明显,区域经济差异程度又重新回到了建国初期的水平。这说明在经济发展步上正轨之后,从整体上看,我国大区域之间经济差距在逐渐拉大,处于倒U字模型的早期集聚发展阶段。而对沿海地区的典型代表———三大都市圈内部进行研究后却发现,与全国的情况正好相反,东部沿海地区内部经济差异在逐渐缩小,处于倒U字模型的后期扩散发展阶段。这说明目前我国沿海地区内部的发达地区(如上海等地)的经济扩散效应明显,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如苏州、无锡等地)产生明显的拉动作用,三大都市圈内部核心和边缘地区由于距离较近,区域趋同效应非常明显,经济差异逐渐缩小。但沿海经济发达区域对距离较远的地区则影响较小,也即距离较远的地区之间区域趋同效应较低,并且由于各区域之间经济条件的较大差异,导致国家大区域之间(东、中、西部)的经济差异不断拉大,空间集聚趋势日益凸现,东部沿海地区形成了三大增长极区域(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与此同时,中西部一些地区也形成了一些较为明显的贫困地带。

在倒U字模型的早期发展阶段,由于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并不是均衡地发生在空间之中,因此区域经济在其发展阶段必然伴随着空间极化的过程,从而产生增长极,由此导致不平衡程度的加大以及空间依赖程度的提高。而在倒U字模型的后期扩散发展阶段,随着增长极规模效益的递减,土地和人力成本的大幅度上升,增长极的溢出效益非常明显,这会缩小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由此导致核心和边缘地区的差距缩小,区域经济的空间分布会朝着均衡化趋势发展。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全国而言,由于大区域之间区域经济差异逐渐拉大,因此区域经济差异与空间集聚关系密切,区域经济不平衡程度与空间自相关程度呈现出较强烈的正相关关系。而对三大都市圈而言,由于其内部经济差异较小,因此空间依赖程度大幅降低,由此导致其与区域经济差异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

此外,本文研究还发现,对全国来说,由于各大区域内部区域距离较近,因此其趋同效应明显,由此导致大区域内部的差异逐渐减小。但大区域之间距离较远,区域趋同效应不明显,由此导致大区域之间的差异逐渐拉大,因此区间差异逐渐上升为主要差异,区内差异逐步缩小,说明东中西地区之间的差距在逐步扩大,而其内部差异逐渐缩小。而对三大都市圈来说,由于其内部区域之间距离较近,内部联系较为紧密,因此其内部板块之间的差距在大幅度缩

小,而板块内部由于存在一些难以消除的差异,如城乡差异等,因此其差异下降幅度较小,并逐渐上升为主要差异。

综上所述,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扩大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因此,对于目前日益拉大的地区差距,解决的办法只有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通过转移支付,让东部地区多交一些税,再转移支付到中西部地区,以支持那里的经济建设;二是需要放松对移民的限制,容许中西部的人口大量迁移到东部地区。用这两种途径来缩小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其实对中西部和东部地区都有好处,前者对维持国家安全团结的大局有好处,后者则会扩大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规模,在规模效应、经济外部性效应以及人力资本增多的情况下,将会进一步促进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Barro R,X SalaΟiΟMartin1Convergence across states and regions[R]1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1991,(1):107~1821

[2]Kuznets S1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equality[J]1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5,

45(2):1~281

[3]Williamson J1Regional inequality and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development[J]1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965,4(2):3~471

[4]杨明洪1区域超常规发展论:基于中国西部若干民族地区的实证分析[M]1成都:四川

大学出版社,20041

[5]魏后凯,刘楷1中国地区发展:经济增长、制度变迁与地区差异[M]1北京:经济管理出

版社,19971

[6]Tsui,Kai Yuen1China’s Regional Inequality,1952~1985[J]1Journal of Comparative E2

conomics11991,15(3):45~591

[7]L yons T P1InterΟprovincial disparities in China:Output and consumption,1952~1987

[J]1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991,39(3):471~5061

[8]

蔡,都阳1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J]1经济研究,2000,(10):45~541

[9]杨伟民1地区间收入差距变动实证分析[J]1经济研究,1992,(1):88~991

[10]World Bank Sharing Rising Incomes:Disparities in China,China2020series[R]1

Washington D1C,19971

[11]Jian,Tianlun,Sachs,J effrey D,Warner,Andrew M1Trends in Regional Inequality in

China[R]1NB ER Working Paper No119961

[12]Chen J,Fleshier,B M1Regional income inequality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J] 1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1996,22(2):141~1641

[13]Zhang X,R Kanbur1What difference do polarization measures make?An application to

China[J]1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ies,2001,37(4):85~981

[14]Esteban J M,D Ray1On the measurement of polarization[J]1Econometrica,1994,624

俞 路、蒋元涛: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分析

财经研究2007年第3期

(3):819~8511

[15]Chatterji M,J Dewhurst1Convergence clubs and relative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Great Britain[J]1Regional Studies,1996,30(5):31~401

[16]Theil,H1Economics and Information Theory[M]1Amsterdam:North Holland119671

[17]Anselin,L1Spatial Econometrics:Methods and Models[M]1Boston:Kluwer,19881

[18]L ucas,R E1Making a miracle[J]1Econometrica,1993,612(3):251~2711

Spatial and T emporal Analysis on the R egional

E conomic Disparities in China:

B ased on the Comparison bet w een the Whole

Country and Three Megalopoleis

YU L u,J IAN G YuanΟtao

(School of Economics&M anagement,S hanghai M aritime Universit y,

S hanghai200135,China)

Abstract:China’s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ies are always t he academic focus at home and abroad.By t 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 he whole count ry and t hree megalopoleis,t his paper explores t he spatial and temporal evolu2 tion mechanism of t he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ies in China.From t he spa2 tial perspective,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ies continue to widen,but t he e2 cono mic differences among t hree megalopoleis are gradually reduced.This means t hat China’s coastal core areas(such as Shanghai,Beijing,Guangzhou and ot her places)have t he economic role of p roliferation,leading to t he in2 ternal economic disparities gradually narrowing.Besides,t his paper also ex2 plores t 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gional economic imbalances and spaceΟde2 pendent.In general,t he more regional economic imbalances,t he more space Οdependent of regional economy,and vice verse.Finally,t his paper explores t he spatial and temporal evolution mechanism of t he difference between t he whole count ry and t hree megalopoleis.For t he whole country,regional differences are t he main differences,but internal differences are gradually narrowing.For t hree megalopoleis,regional differences are gradually narro2 wing,but t he internal differences are t he main differences1

K ey w ords:China’s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ies;Theil index;Moran’s I index;t hree megalopolis(责任编辑 许 柏)

我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分析

我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分析 摘要:区域经济差异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现象。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经济飞速发展,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和收入水平却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并且这种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这不仅不利于资源合理配置,而且会影响到社会安定和国家政治、经济的统一。因此,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是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地区差异,经济发展,缩小差距 一、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现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对沿海的部分重点地区和城市实行对外开放,引进外部资源,加快地区经济发展。总的发展思想是:鼓励先富、带动后富、东西联合、共同富裕、因地制宜、合理分工、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有了明显的差异。总的趋势就是: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中部地区经济又了明显发展,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还比价缓慢。各地区经济差距呈拉大的趋势。 以下通过对经济增长率、人均GDP的分析,围绕经济增长下的地区差异现状,分析历史因素、经济发展规律、区位资源、文化意识、思想观念、人力资源、国家政策等因素造成的地区差异的影响。地区的差异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的稳定。所以,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要通过各种途径缩小地区差异,形成东西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一)经济增长率 GDP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通常GDP的定义为: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

安徽省区域文化特征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_王跃飞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9,23(3):61~64 Journa l o f Anhu i Sc i ence and T echno logy U n i versity 安徽省区域文化特征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 王跃飞1,韩正安2 (1.铜陵学院学报编辑部,安徽铜陵244000;2.铜陵学院经济贸易系,安徽铜陵244000) 摘要: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安徽省区域文化总体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特征,这些特征既具有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也有不利因素。文章认为,要促进安徽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从区域文化的角度来说,应做好以下几点: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转型;对区域文化进行合理的扬弃;大力发展文化及旅游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激发功能;利用区域文化特色与同质性发展区域经济。 关键词:安徽省;区域文化;区域经济;特征;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772(2009)03-0061-04 Analysis of Local Cult ure Characteristics i n Anhui Provi nce and its I mpact on Regional Econo m ic WANG Yue-fe,i HAN Zheng-an (1.Editorial Depart m ent of Jour na l of Tong li n g Co llege,Tong li n g244000,Ch i n a; 2.D epart m en t o f Econo m ic and Trade of Tong li n g Co llege,Tong li n g244000,Ch i n a) A bstract:The c l o se relationsh i p bet w een l o cal cu lture and reg i o na l econo m ic developm ent has no w aroused much concern.Local culture i n Anhu iProv ince has t h e characteristics of diversity and d ifference i n genera l.They pro-mo te the deve l o pm ent o f econo m ic,bu t t h ere are a lso so m e disadvantages.A ccord i n g to the paper,it is necessary to pro m ote econo m ic and soc ial deve l o pm ent in our prov i n ce,fro m the aspect o f local cult u re,the fo llo w ing should be done:the modern transfor m 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u lture;carry i n g out the local culture reasonably;v i g-orousl y deve lop i n g cu lture and touris m i n dustries;co m p letely fu lfilli n g t h e sti m ulati n g f u ncti o n of cu lture i n eco-no m ic developm en;t utilizi n g local cu lture characteristic and its ho m ogene ity to deve l o p reg i o na l econo m ic. K ey words:Anhui Prov i n ce;Loca lCu lture;Reg ional Econo m y;Characteristics;Developm en t 一、安徽区域文化的特征分析 安徽省作为我国中东部地区,周边与六省相邻,南北跨续度大,气候地貌呈明显差异。皖北以平原地貌为主,气候相对干燥;皖南以丘陵、山地为主,气候温暖湿润。同一省份内区域之间呈现如此较大的地域气候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在我国实属罕见。由于受周边多种文化影响以及各地区之间的地貌、气候的差异性,导致安徽省的区域文化呈现以下特点: (一)多样性与差异性 具体表现为,从北到南形成三大各具特色的文化圈[1]:1.皖北淮河地区的淮河文化。其文化特色是民风粗犷、尚义、较保守、中庸,传统的儒家、道家文化色彩较浓。笔者认为其文化特色中的尚义、淳朴、直 收稿日期:2009-01-07 基金项目:安徽省社科联2008年资助课题(A2008009)。 作者简介:王跃飞(1962-),男,安徽省安庆市人,学士,编审,主要从事区域文化研究。

浙江区域经济差异比较与分析

浙江区域经济差异比较与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各县市都获得了迅猛发展,但区域差距也迅速扩大,沿海与非沿海、沿海内部区域差异都构成了浙江省区域差异的主要内容。影响区域差异的因子是多方面的,历史基础、中心城市规模、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市场发育程度、全球化程度、信息化程度、区位和交通、人口数量与素质和区域发展策略等均对浙江沿海区域经济差异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各因素的影响,得出实际使用外资、产业结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浙江沿海经济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区域差异 agdp 发展不平衡面板数据 根据对有关资料分析,浙江经济在原有区域经济水平静态不平衡的基础上,经过动态不平衡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形成广泛的新增长极,区域间经济水平的差距经历了先有所扩大又逐步收敛的过程。总体上是一种非极化性不平衡发展。2010年浙江省实现生产总值27100亿元,增长11.8%。2010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359元,年均实际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303元,年均实际增长8.4%。浙江省2010年的gdp总量和人均gdp均列全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第4位,特别是人均gdp列各省之首。但浙江是地域小省、人口小省、自然资源小省,而且省内地域差异明显,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等地貌类型复杂,山区面积约占70%。各区域在经济发展条件与发展水平上存在很大差异。1997

年消灭了贫困县,2001年消灭了绝对贫困乡镇。但是过去的贫困县和贫困乡镇,在今天仍然是欠发达地区或相对落后地区。2009年杭州市的人均gdp达到74924元,而温州市的泰顺县只有9554元,前者竟是后者的7.6倍之多。 区域经济差距的存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区域经济差距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和积极意义,但过大的区域经济差距将会产生诸多消极的影响,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本文首先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agdp)采用了极值差率和标准变异系数进行分析地区经济之间的差距。然后对影响nich的因素(历史基础、中心城市规模、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市场发育程度、全球化程度、信息化程度、区位和交通、人口数量与素质和区域发展策略等)进行分析和比较,最后,通过建立多元回归分析找出产生区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1 浙江经济区域经济差异的描述分析 一般来说,区域经济差异可以划分为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绝对差异是用绝对表来衡量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它反映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差距,是一种等级水平的差异;区域经济的相对差异是用某指标的变动率来衡量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它反映的是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速度差异。这两种指标对于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同等重要,二者所包含的意义不一样,不可能相互替代。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差异必须同时重视绝对与相对差异的研究。为了能全

区域经济案例分析

1分析沿海经济特区的特征 在经济学中,区域是指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空间。沿海经济特区具有以下几个特征:①沿海经济特区是一定范围的地域空间。区域是一个地域空间的概念,是某个整体中的一部分,是局部的概念。是落实在一定的区域空间,不同的只是坐落的方式和坐落的地点。②沿海经济特区能够独立地存在和发展。 区域是区内各经济主体在经济上紧密联系,社会、文化趋于或融合为一体的地域空间,不仅区域内部经济主体具有独立性,而且任何一个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也有较为明显的功能差异或界面分割,各区域相对独立,具有能够组织和协调内部经济活动和区际经济联系的能力。如果不具备这种能力,它不可能单独组成一个区域。③沿海经济特区在更大范围的区域系统中担当某种专业化分工的职能。一个独立的区域并不是一个封闭的区域,它是在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优化调整自身组织结构、发挥自己独特功能的单位。由于不同的区域所赋存的资源要素状况,如自然资源、资金、劳动力、技术、科学技术、文化、以及发展水平是不同的。这种区内的同质性与区际间的差异性,表现为一种区际间的分工与专业化。这样,在不同区域之间以分工与专业化为基础结成密切的经济联系,这又构建了更大范围的区域经济体系。 2泛珠三角经济区域与发展模式 泛珠三角经济区域与发展模式是梯度推移与反梯度推移理论结合的成功模式。梯度推移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盛衰主要取决于该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劣及转移,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又取决于地区各经济部门,特别是专业化部门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由于较发达地区主要处于技术创新和经济兴旺阶段,无论在经济,还是在技术上均属于高梯度地区。而落后地区的主导专业化部门都是由处在成熟后期或衰老阶段的衰退部门所组成,则地区经济必然会呈现出增长缓慢,甚至停滞状态,这就属于低梯度地区。由科技进步引致的创新活动,包括新产业部门、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生产管理与组织方法等,大都发源于高梯度地区,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按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推进产业结构的更新。梯度推移过程是在动态上产生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两种途径来进行的,既产生经济要素向高梯度地区集中与转移,对周围地区起支配和吸引作用,又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创新活动由发源地按区域等级顺序,蛙跳式地向广大地区扩展,所以会产生有序的梯度转移。 反梯度推移理论认为,现有生产力水平的梯度顺序,不一定就是引进先进技术和经济发展的顺序,经济发展的顺序只能由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可能决定。只要经济发展需要,而又是有条件,就可以引进先进技术,进行大规模发展,而不管该区域处于哪个梯度。落后的低梯度地区,也可以直接引进世界最新技术,发展自己的高技术,实现超越发展,然后向高梯度地区进行反推移。按照梯度推移理论的做法,落后地区始终跟随于发达地区的后面,永远也赶不上发达地区。这是同世界新技术革命给落后国家或地区带来的超越发展的机会不相适应,也是同经济发展的实践相矛盾,反梯度推移的现象也是大量存在的。 泛珠三角经济区域与发展模式表现了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这是我们运用梯度推移与反梯度推移理论最好实践。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没有差异,便无所谓优势,从而也就无所谓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无论是区际竞争,还是区际合作,均是出于强化区域优势或区际间优势互补的目的,以便通过经济结构的调整与改善,促进国民经济整体的协调、快速、健康的发展。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区域经济发展中有了发达与落后的差异,才迫使落后地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向发达地区学习,从而加快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步伐。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来说,会产生一种“示范效应”,这种示范效应,使得落后地区在追赶发达地区进程中大大节省成本,少走弯路,从而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从宏观社会经济发展过程来看,存在一定程度的区际差距,有利于形成一种区域间争先恐后的和谐格局,最终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快速、高效地发展 3湖南长株潭经济发展模式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1、历史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 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 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 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 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三)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消极影响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制约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损害落后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剧区域经济的矛盾。 (3)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不利于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实现。 (4)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四)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政策思路 1、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各地区经济都应融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2、遵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继续允许和鼓励有优势的地区发展得更快、更好,以此引领全国经济发展。 3、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缓解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趋势。 4、落后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发挥自身优势,赶超发达地区。所谓落后地区,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下层次的地区。它包括以下含义:① 落后地区是一个相对的地域概念。

3-1-2中国三大自然区和三大经济区域差异[1]

必修三第一章区域与区域差异(2) 【考纲要求】1、对比分析我国东部季风区内部在自然地理特征与人类活动方面的南北差异。 2、能够区分三大经济地带、说明不同经济地带的经济差异,全面分析不同经济地带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 【考点点拨】 一、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 三、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

例1.读中国地理要素分界线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a 、b 、c 、d 各界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a 是旱作与水田农业区的分界线 ②b 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③c 是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④d 是东西部人口的分界线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2)图中a 、b 界线叠加,可能划分出的区域是( ) A .牧区、农耕区 B .干旱区、半干旱区 C .汉语言区、少数民族语言区 D .发达区、欠发达区 四、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发展优势、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高原边缘相对高度大,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变化大; 高原内部相对高度小,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变化小 a b c c d d

例2.读“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图”,回答(3)~(5)题。 (3)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东部经济地带和东部季风区的范围是基本吻合的 B .西部经济地带位于内陆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均属于沿边省区 C .重庆市属中部经济地带 D .中部经济地带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 (4)我国西部经济地带的“大开发”应首先注意的问题是 A .有步骤地重点治理和开发大江大河、能源、矿产等资源 B .大力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沿边贸易,扩大旅游创汇 C .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大力发展绿洲农业和林牧业 D .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天然林草,因地制宜地退耕还林还草 (5)关于三个经济地带协调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将部分高能耗、高原料消耗的企业转移到资源丰富的中、西部 B .将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到人口稠密的东部 C.将大运输量的企业转移到交通发达的东部 D.将轻工业和农牧业转移到资源短缺的东部 【巩固训练】 一、选择题 读中国地理四大区域图(右上),完成1—3题。 1.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大的是( ) A .a B .b C .c D .d 2.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 ——洪涝灾害 B .b ——土壤肥力 C .c ——灌溉水源 D .d ——生长积温 3.C 区从东往西,植被依次为( ) A .草原—森林—荒漠草原—荒漠 B .森林—森林草原—草原—森林 C .森林草原—荒漠—绿洲—草原 D .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不同区域的形成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回答4~6题。 以铁路和内河航运为主 的洪涝问题,长城沿线的风沙问题 东西交通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西部 10个 省级 行政区 位于西部 边远地区, 少数民族 聚居区 有70%国境线,利 于边境贸易,能源、 矿产和旅游资源前景可观,西南水力资源丰富 工农业基础薄弱,交通落后,科技文化不发达,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生态恶化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稳定粮田面积,提高单产,开发能源、矿产成为中国动力基地

济南市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运用区域规划理论中的增长极理论与比较法对济南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研究,重点通过比较法对济南的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出第三产业是济南市的优势产业,并以南部山区的规划发展为例对此加以说明,最后运用增长极理论就如何加快和完善第三产业的发展及如何利用优势产业加快济南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提出几点意见与分析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济南市区域规划经济发展理论与方法 0:序言 增长极的形成,应具有历史、技术经济和资源优势三个方面的条件。从历史条件看,不同形式的集聚范围内,基础设施、劳动力素质、社会文化环境如果具有了优势条件,就有利于增长极的形成。从技术经济条件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在技术和制度方面具有较强创新和发展能力的区域,更适合于增长极的产生和发展。从资源条件看,在原料、能源以及水源等资源优势的区域,新的增长极更有利于形成。 经济增长极作为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力量,它自身不仅形成强大的规模经济,对其他经济也产生着支配效应、乘数效应和极化与扩散效应。这三种效应的产生,充分显示了经济增长极的重大意义。 比较法是国际和地区间进行经济交流和合作的基础,是在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条件下各国能互利和双赢的基础。各国、各地区生产和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或劳务,进口自己不具有优势的产品和劳务,不仅对自己有利,而且也对别人有利,更对地区和全球有利。抓住比较优势,就是最落后的发展中地区也能成功地抓住机遇。对于大多数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较高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就是采用增长极理论与比较法,对济南市的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 1:济南概括 济南地理位置与资源

中国(大陆)区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分析

中国(大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分析 一、关于中国区域的划分 中国是一个大国,幅员广阔,陆上国土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2001年,人口达12.8亿。由于历史和现实诸多方面的原因,中国各地区之间存在着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如2001年,上海市人均GDP高达37382元,而贵州省人均GDP只有2895元,两者相差10倍以上。因此,研究中国的区域问题,必须把中国分成若干不同的区域。 20世纪50年代,有关方面曾经将中国大陆分为沿海和内地;60年代,曾经将中国大陆分为一线、二线和三线地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区域经济研究的活跃和深化,人们提出了多种多样的划分方法。主要有: (一)三大地带。这一方法将中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带,但不同的时期,每个地带覆盖的地域范围不同。在三大地带的概念提出之初,广西壮族自治区曾被视为属于东部;内蒙古曾被视为属于中部。后来,人们对此划法提出了很多异议。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三大地带覆盖的地域范围逐渐被确定了下来。东部地带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等11个省市;中部地带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等8省;西部地带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和内蒙古等12个省、市、自治区。 (二)六大综合经济区。包括东北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南沿海、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 (三)七大经济区。包括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西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华北(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山西)、华东(山东、上海、江苏、浙江)、华中(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华南(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和西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四)九大经济区。这里有两种划法方法。第一种划法包括东北地区(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环渤海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黄河中游流域(山西、河南、内蒙古中西部)、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江苏、浙江)、长江中游地区(湖北、湖南、安徽、江西)、东南沿海地区(福建、广东、广西、海南)、西北地区(山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西南地区(四川、云南、贵州)等。第二种划法包括东北地区(东北三省)、北部沿海(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北部内陆(山西、陕西、内蒙古)、东部沿海(上海、江苏、浙江)、东部内陆(河南、安徽、江西)、中部内陆(湖南、湖北)、南部沿海(福建、广东、广西、海南)、西部内陆(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和西南内陆(四川、云南、贵州)等。(五)九个“大都市经济圈”。包括沈大(沈阳、大连)、京津冀(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石家庄)、济青(济南、青岛、烟台)、大上海(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宁波、杭州)、珠江三角洲(广州、深圳、珠海、汕头)、吉黑(长春、哈尔滨)、湘鄂赣(武汉、长沙、南昌)和成渝(成都、重庆)

中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分析综述

中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分析 【摘要】:由于几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取得的巨大的发展,但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地区间的经济差异现象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人均消费东部要高出许多,而西部有的甚至还停留在解放前的状态。 由于地理文化的差异造成现在的现象。正文更加充分揭示了差异的原因以及实证分析。 。 【关键词】经济增长经济差异区域经济差异 引言: 中国20多年经济改革所取得的绩效已经被很多人视为“中国的奇迹”,而近些年来出现的一些地区间差距的扩大迹象,正在成为理论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们注意的焦点。与此相平行的是,大多数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成果或问题的早期研究,一般是将中国经济视为一个同质的整体,而近来的理论研究则越来越注重各个地区之间的差距。 由于研究目的不同和数据可得性的差异,已有研究中对地区的划分,按划分程度的粗细,通常包括:按行政单位划分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沿海和内陆,城镇和乡村。少数研究中也有按华北、东北、东南、南部和西部五大区划分,以及以长江为界划分的南北。 地区差距是指经济、社会以及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要素差距组成的“集合体”,即地区间社会经济综合实力水平的差距。在经济学研究

中,衡量地区差距的指标,主要集中在人均或者劳均GDPGNP 人均收入,人均消费等,少数研究中也涉及其他一些社会指标,如平均受教育年龄、人均卫生支出,有的甚至构造了系统的指标体系。本文关注的核心是各地经济增长水平的差距及其形成原因,所采用的指标大多是反映地区产出或收入差距的指标,如人均GDP不同省份的有效人口增长、人均消费等。 中国的学者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差距的研究还是相当多的,不管是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方面都有很多的文献去查。笔者基于今年9月份2006 年的统计年鉴,从实证方面做一个时间上的跟进,以及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的原因做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正文:(一)开放对经济增长的空间影响 我国地区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即随着开放进程的推进,开放与经济增长正相关关系逐渐凸现出来,同时地域差异被放大。在开放的第一个阶段,全国开放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相对生产增长率,也即相对人均产出增长率并不必然位于全国前列,如相对开放度较高的广东、浙江、海南、江苏、福建、山东等地,劳动生产率排在全国前10名之内,而同样是相对开放度较高的北京、天津、辽宁和上海的劳动增长率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很显然,在这个时期内,开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增长,同时也为下一阶段各地的进一步开放做了准备,但总的来说,开放对各地经济的推动作用并不显著,地方优势并未随着开放得到充分发挥,此时开放的地域性差异不显著。在开放的第二个阶段,广东、上海、天津、福建、江苏、浙江及山东处于全国开放的前十位,而它们所对应的1995-2003年的生产率提高分别排在第8 2、1、4、7、3、9。这也表明,在开放的第二个阶段,开放程度较高的地区,劳动生产增长率相应较快。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相关关系逐步显现出来,开放的地域差异

重庆区域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分析

第34卷第4期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4月V o l.34 N o.4J o u r n a l o f S o u t h w e s tU n i v e r s i t y(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E d i t i o n)A p r. 2012 文章编号:16739868(2012)04012905 重庆区域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分析① 华娟1,涂建军1,卢德彬1, 张戈1,杨爱秋2 1.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400715; 2.腾冲县民族完全中学,云南腾冲679100 摘要:在对2000-2010年重庆市各区域经济发展数据进行统计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并结合A r c g i s9.3空间分析功能,对重庆经济发展特征与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几年,重庆经济发展水平整体显著上升,但各区域间的差异仍比较明显;在 一圈两翼 这一空间格局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 一圈 高二 两翼 低的态势,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空间范围成反比; 一圈 内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圈层分布, 两翼 内则出现具有一个弱核的单中心结构.2000-2010年重庆经济发展水平遵循空间距离衰减规律, 一圈 始终高于 两翼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空间范围不断扩大;主城区中心地位不断提升, 一圈 与 两翼 间经济差异仍比较明显. 关键词:经济发展水平;时空差异;重庆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 区域经济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经济与社会现象,适度的差异有利于推动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的空间转移,但过大的差异不仅阻碍区域经济发展,而且危及到社会稳定[1-2].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总体上得到快速发展,但也存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二差异明显的问题,伴随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域差异不断发生变化,引起了我国政府二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3-4].不少学者从不同的尺度二方面对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研究,如对省域或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二旅游经济差异等的研究[5-6].已有的研究中大多数采用单一的人均G D P这一指标来反映区域经济差异[7],采用综合指标对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经济差异进行研究尚显不足.本文以区二县为研究单元,通过统计软件与空间分析软件对综合指标的处理,分析重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变化的时空特征,拟为促进重庆区域协调发展二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提供科学依据,并为相关的区域经济差异研究提供参考. 1研究区概况 重庆市位于中国西南部,介于东经105?11?-110?11?二北纬28?10?-32?13?之间,与四川二贵州二湖南二湖北二陕西等省接壤.重庆市现辖19个区二21个县,全市总面积为8.23?104k m2.2010年总人口3303.45万人,人均G D P27475.3元.其中,在重庆所界定的 一圈两翼 空间格局下, 一圈 二渝东北翼二渝东南翼所占面积分别为重庆市土地总面积的34.73%,41.22%,24.50%,其G D P分别为6145.32亿元二1347.53亿元二432.73亿元,人均G D P分别为34827元二14323元二16019元. 2研究方法 2.1研究方法及指标选取 影响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包括资源禀赋二区位二人文社会经济二政策等.单一指标法虽然简 ①收稿日期:2011071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70117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X D J K2009C102). 作者简介:华娟(1988),女,云南禄丰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的研究. 通信作者:涂建军,副教授.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统计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统计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以年均超过9%的经济增长速度创新了人类经济增长史上的“奇迹”,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由于国土面积辽阔、区域发展条件差异性较大、资源分布不均衡等原因,导致中国的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区域经济差异的不断扩大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正在引起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对改革开放后中国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统计分析,运用了计算相对差异和绝对差异的标准差、极差、变异系数、极值比率等多种方法,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自1978年之后,中国的绝对差异一直呈扩大趋势。从人力资本、资本投入、产业结构、地理区位、市场化程度和政府政策六个角度探究了我国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原因,并就缩小各地区经济差异,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差异;协调发展;统计分析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Regional Economic Difference of 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 nin g-up policy was put into effect in 1978, China had developed into the sec ond largest economy in the world with an econo mic growth rate of more tha n 9%, which is regarded as a miracle in the huma n econo mic growth history. .But because of vast territory, the differe nee of area developme nt con diti ons, the imbala need resources distributi ons, the regi onal econo mic differe nee has become eve n more serious. The in flue nee of enlarging regi onal econo mic differe nee on economy and society can not be n eglected. This paper carries out statistical an alysis to the regi onal economy differe nee after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uses many kinds of methods such as coefficient of standard deviation, extremely bad,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extreme value rate. The statistical an alysis in dicates that the absolute differe nee has eon ti nu ous enlarging since 1978. The thesis an alyzes the reas ons from six aspects, and also gives some suggestio ns on how to reduce the gap. Key words: regi onal economy; regi onal econo mic differe nee; bala need developme nt; statistical an alysis

区域经济分析方法word资料9页

区域经济分析方法 一、任务与目的 了解AHP的基本原理;熟悉应用AHP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与做法,具体步骤: 1.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应用AHP解决实际问题,首先明确要分析决策你的问题,并把它条理化,层次化,理出递阶层次结构。 AHP要求的递阶层次结构一般由以下三个层次组成: ●目标层(最高层):指问题的预定目标。 ●准则层(中间层):指影响目标实现的准则。 ●措施层(最底层):指促使目标实现的措施。 通过对复杂问题的分析,首先明确决策的目标,将该目标作为目标层(最高层)的元素,这个目标要求是唯一的,即目标层只有一个元素。 然后找出影响目标实现的准则,作为目标层下的准则层因素,在复杂问题中,影响目标实现的准则可能有很多,这时要详细分析各个准则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最后为了分析决策问题(实现决策目标),在上述准则下,有哪些最终解决方案(措施),并将它们作为措施层因素,放在递阶层次的最下面(最底层)。 明确各个层次的因素及位置,并将它们之间的关系用连线连接起来,就构成了递阶层次结构。 2. 构造判断矩阵并请专家填写

根据递阶层次结构能很容易的构造判断矩阵。 构造判断矩阵打方法是:没一个具有向下隶属关系的元素(被称作准则)作为判断矩阵的第一个因素(位于左上角),隶属于它的各个因素依次排列在气其后的第一行和地一列。 填写判断矩阵的方法是:向填写人(专家)反复询问:针对判断矩阵的准则,其中两个因素两两比较哪个重要,重要多少。 3. 层次单排序与检验 对于专家填写后的判断矩阵,利用一定数学方法进行层次排序。 需要注意的是,在层层排序中,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4. 层次总排序与检验 总排序是指每一个判断矩阵各因素针对目标层(最上层)的相对权重。这一权重的计算采用从上而下的方法,逐层合成。 5. 结果分析 通过对排序结果的分析,得出最后的决策方案。 二、原理(条件) 层次分析法德基本原理是排序的原理,即最终将各方法(或措施)排除优劣次序,作为决策的依据。 首先将决策的问题看作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大系统,这些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因素可以按照他们之间的隶属关系排成从高到低的若干层次,叫做构造递阶层次结构。然后请专家,学者,权威人士对各因素两两比较重要性,再利用数学方法,对各因素层层排序,最后最排序结果进行分析,辅助进行决策。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摘要:区域经济差异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现象。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中国国情的基本特征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经济飞速发展,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和收入水平却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并且这种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这不仅不利于资源合理配置,而且会影响到社会安定和国家政治、经济的统一。因此,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是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地区的差异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的稳定。所以,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要通过各种途径缩小地区差异,形成东西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关键词:地区差异,经济发展,缩小差距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虽然经历了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但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从总体上看,扩大的趋势进一步加大,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又有一些制度性因素,还有历史地理环境资源等因素,它们的相互作用才使得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不断分化的现状。 1、历史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 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三)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消极影响

第三章区域经济分析

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的分析 区域发展水平的量度 在区域分析中,通常将区域分为发达地区、发展中地区和不发达地区 高收入地区、中等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其依据就是对区域发展水平的 量度。 (一)GNP和GDP 1.GNP 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区域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规模。(非物质和物质部门“货币”之和) GNP的表示法 部门表示法:GNP=生产增加值+服务价值 服务价值包括文教、卫生、科研、城交、金融、理发、党政机关的价值。 收入法:GNP=国民收入+固定资产折旧+服务价值 最终产品法:GNP=个人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国民总投资+出口额+国外净要素收入—进口额 国外净要素收入如华侨捐赠。 成本法:GNP=固定资产折旧+工资+利润+间接税收+利息——各种补贴 GNP的评价 包括物质部门和非物质部门创造的价值。 能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总的规模。 不足:计算困难,一般不用。 联合国规定不发达国家的三项标准是:①每人平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250美元;②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低于10%;③识字人数占全国人数的比重低于20%。 2.GDP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区域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生产法:GDP=所有产业增加值之和(社会总产出——社会中间消耗)(产值——消耗) 收入法:GDP=个人报酬+税金+利润+折旧+(营业盈余) 支出法:GDP=总消费+总投资+净支出 GDP评价: 包括物质、非物质部门。 仅指国内所创造的价值 国家常用此指标反映国家经济总量。 如;高收入国家---人均GDP大于9636美元;中等收入国家---人均GDP 9636-785美元;低收入国家---人均GDP小于785美元。 包头城镇5883人民币;农牧民2558人民币 2003年中国GDP世界第五位 3.GNP和GDP的关系 GNP=GDP+(来自外区域的劳动报酬资产收入—支付给外区域的劳动报酬和资产收入),GNP计算困难。 GDP—生产概念;GNP—收入概念

试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

试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 一、区域性 任何一个地区,由于其自然环境、资源、社会发展和文化、生活习惯等的差别,往往发展的重点、方向有很大的差异、,而是依据地域合理分工的原则,发挥地区优势,制定符合地区实际情况的总体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战略。 二、预见性 1、狭义的预见性是指制定远景目标对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水平等指标的预测,狭义的预测特点是时间越短,预测误差就小,时间越快,预测误差就越大。 2、广义的预测性, 广义的预测性包括更宽的含义,预测未来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态势,把握区域政策的变动方向,进而预见未来本区域经济发展大的走势,都属预见性有范畴。 三、综合性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完善有系统,它涉及区域的城镇,乡村、产业、部门、资源、环境、以及社会发展、政府行为等方面的情况,可以说具有极强的复杂性和综合性。 首先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需要有条件是多方面的,它包括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劳动力、资金条件、交通运输条件、文化教育条件以及区位条件等、并需要诸多条件因素进行综

合分析和评介,以正确的估计所处区域的经济战略所具有的复杂性和综合性,使制定和实施具有很大难度。 四、可操作性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有可操作性,主要表现在目标的实现和采取策略的可应用性,要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发展战略,要求制定者必须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分析地区经济发展四存在的问题,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摸清解决问题的中止路径、同时,还必须准确的把握经济发展的总体走势和宏观环境,分析宏观因素区域发展的影响程度,从而随时把握区域发济发展的脉搏。不仅如此,还要求战略的制度者有较高的政策流水平,能够准确撑握国家的经济发展政策的尺度,并将这些政策区域化,使这适应当地的实际情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