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重点概括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重点概括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重点概括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重点概括

《中医基础理论》要点

主讲人:邓先立时间:2013年1月20日14:00 地点:会议室

参加人员:全体医护人员

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学科;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1、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变化、运动和发展规律或本质的学科。

2、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特性

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变化、发展规律的学科。

3、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4、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体系。它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想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基础,以辩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和方法

①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百家争鸣);②医药知识的积累(扁鹊利用情绪变化治

病的精神疗法。《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③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提出:直接观察法(解剖方法)和间接观察法(是把活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察,通过运用精气、阴阳、五行学说进行类比推理);“心主身之血脉”。

);④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精气学说作为古代哲学中朴素的唯物论思想,地中医学的唯物主义生命观的建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作为古代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推动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也促进了中医学方法学体系的建立。)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

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1)理论框架的建立:《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共18卷,162篇。是确立奠定了基础,也是继承发展的基石。《内经》构建了藏象经络理论,较详细地描述了脏腑的生理机能。《难经》是一部可与《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伤寒杂病论》创立了辨证论治的诊治理论。经王叔和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前者以六经辨伤寒,后者以脏腑论杂病。提出:“观其脉诊,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原则。

(2)治疗技术的发展:①药物疗法的发展:《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

药物专著。提出“四气五味”的药性理论,明确了“寒病以热药,治热以寒药”

的用药原则,“七情六合”的药物配伍理论。《内经》载13方。②针灸技术的发展:针灸疗法早于药物疗法,产生于新石器时期。记载了逢时补泄、迎随补泻、疾徐补泄、深浅补泻、呼吸补泻、开阖补泄、提插补泻等多种操作方法。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促进了医学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发展。在汉代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

(3)魏晋隋唐时期:推动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王叔和的《脉经》,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提倡“寸口诊法”;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侯学专著;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可称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他提出的医生在医德方面的要求和所要达到的境界,可谓开中国医学伦理学之先河。

(4)宋金元时期: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较快、成果较多的时期。张仲景的《三因方》共18卷,将病因分三大类:外感六淫为外因,七情内伤为内因,而饮食所伤、叫呼伤气、虫兽所伤、跌打损伤、中毒、金疮等为不内外因。刘完素创河间学派,倡导火热论。他认为“六气皆从火化”,化火化热是外感病的主要病机。后人称其为“寒凉派”。张从正:治病以汗、吐、下三法攻邪为主,后人称其为“攻邪派”。李杲:倡言“百病皆有脾胃衰而生也”,善用温补脾胃之法,后人称其为“补土派”朱震亨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倡导“滋阴降火”,后人称其为“滋阴派”。

(5)明清时期:是中医学理论的综合汇通和深化发展阶段。明代命名学说的产生,为医学添加了新的内容。赵献可认为命门为人身之主,强调“命门之火”在养生、防病的重要性,尤其对养生防病及慢性疾病和老年病的康复治疗有指导意义。明清时期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医学理论的创新与突破。吴有性,著《温疾论》创“戾气”说,温疾病的病因有卓越之见。叶桂著,《温热论》阐明了温热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创建了温热病的卫气营血辩证理论。薛雪,著《温热条辨》对湿热病的病因、症状、传变规律、治则治法等做阐述。

王清任,著《医林改错》。发展了瘀血理论,创立了多首治疗瘀血病症的有效方剂。

(6)近代与现代:(近代)呈现出新旧并存的趋势:①是继续走收集和整理前人的学术成果之路(曹炳章的《中国医学大成》是一部集古今中医学大成的巨著);

②是出现了中西汇通和中医学理论科学化的思潮,主张汲取西医之长以发展中

医。(《医学衰中参西录》是中西汇通的代表作)(现代)三方面的趋势:①是中医学理论经过梳理研究而更加系统、规范;②是用哲学、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现代实证科学等多学科方法研究中医学;③是对中医学理论体系构建的思维方法进行研究,探讨发生之源与继续发展、创新之路。

2、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继承是创新的基石,继承的目的是创新。

(1)继承是一切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2)中医学理论的创新思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保持中医学基本理论的特色。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是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1)生理上的整体性:一是五脏一体观[五脏(心、肝、脾、胃、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形体(筋、脉、肉、皮、骨);官窍(目、口、鼻、耳、前阴、后阴)];它们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联络作用,构成了心、肝、脾、肺、肾五个生理系统。结构的完整为机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维持人体各种生理机能的精微物质。心因其藏神而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神是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二是形神一体观:是形体与精神的结合与统一。形体与精神是生命的两大要素。形体,是构成人体的脏腑、经络、五体和官窍及运行或贮藏于其中的精、气、血、津液等。神,(广义之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总体现或主宰者;(狭义之神)是指人的意知、思维、情感、性格等精神活动。精、气、神为人身“三宝”:精为基础,气为动力,神为主宰。

(2)病理上的整体性:着眼于整体,着眼于局部病变引起的整体性病理反映,把局部病理变化与整体性病理反映统一起来、

(3)诊治上的整体性:人体的局部与整体式辩证统一的。验舌诊病是一种由外察内的诊病方法。局部病变常是整体病理变化在局部的反映。

(二)辩证论治

辩证论治是中医学认知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

1、病、征、症的基本概念

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总是通过一定的症状、体征等疾病现象而表现出来的,人们也总是透过疾病的现象去揭示疾病的本质。中医学认为:疾病的临床表现以症状、体征为基本组成要素。

症,症状是疾病的个别表面现象,是病人主观感觉到的异常感觉或某些病态改变。能被觉察到的客观表现则称为体征。广义的症状包括体征。

证,又称证候。证是中医学的特有概念,是中医学认识和治疗疾病的核心。证是疾病不同阶段、不同病理变化的反映。

病,又称疾病,是在病因的作用下,机体邪正交争,阴阳失调,出现具有一定发展规律的演变过程,具体表现出若干特定的症状和各阶段的相应证候,病是由证体现出来的,反映了病理变化的全过程和发生、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症、证、病的关系:症、证、病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三者均统一在人体病理变化的基础之上;但是,症只是疾病的个别表面现象,证则反映了疾病某个阶段的本质变化,它将症状与疾病联系起来,从而揭示了症与病之间的内在联系,而病则反映了病理变化的全部过程。

2、辩证论治的基本概念

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侯。

论治,又称施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也是研究和实施治疗的过程。

辨证论治的运用: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中医临床思维的过程。。常用的辨证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常用的辨证方法有: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经

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病因辨证等。

辨证与辨病的关系:在辨证论治中,必须掌握病与证的关系,既要辨病,又要辨证,而辨证更重于辨病。

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一)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主要阐述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及其应用。

精气学说,是古代先哲探求宇宙本原和阐述宇宙变化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阴阳学说,是建立在唯物论基石之上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古人认识宇宙本原和阐述宇宙变化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

五行学说,是一种古代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又是原始而质朴的系统论。

中医学思维的特点:注重宏观观察、注重整体研究、擅长哲学思维,强调功能联系。

(二)中医学对人体理的认识

主要阐述和介绍中医学有关人体生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基础和基本知识。内容包括藏象、精气血津液、经络、、体质学说等四部分。

(三)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

1、病因学说:是关于致病因素的致病途径、致病特点和致病规律的理论。

2、发病学说:是关于疾病发生的机理和方式的理论。

3、病机学说:是关于疾病发展、变化和转归机制的理论。

4、防治原则:是关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的思想和原则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讲人:邓先立时间:2013年2月20日15:00—17:00

第一节精气学说

一、古代哲学精与气的基本概念

(一)精的基本概念

精,又称精气,一般泛指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精气概念的产生源于“水地说”。

(二)气的基本概念

气,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狗成本原。气的概念源主于“云气说”。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质

天地阴阳二气的交感合和是宇宙万物包括人类的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根本机制。

(二)精气的运动变化

1、气的运动:称为气机。主要有升、降、聚、散等形式。

2、气化,是指气的运动产生宇宙各种变化的过程。(化:量变;变:质变)

(三)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气别阴阳,以成天地。天地交感,以生万物。

1、维系着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2、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

(四)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宇宙万物皆有精气构成,天地精气是构成人体的本原物质。

第二节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概念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德概括。最初含义:日光的向背而言,朝向日光为阳,背向日光为阴。后变为:概括世界具有对立属性的事物和现象双方的抽象概念。

(二)事物的阴阳属性

阴阳学说认为,宇宙间凡属相互关联且又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或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分析其各自的属性。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对立制约

阴阳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

(二)阴阳互根互用

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三)阴阳交感与互藏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二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

(四)阴阳消长

1、阴阳互为消长在阴阳双方彼此对立制约的过程中,阴与阳之间可出现某一方

增长而另一方消减,或某一方消减而另一方增长的互为消长的变化。前者称为阳长阴消或阴长阳消,后者称为阳消阴长或阴消阳长。

2、阴阳皆消皆长在阴阳双方互根互用的过程中,阴与阳之间又会出现某一方增长

而另一方亦增长,或某一方消减而另一方亦消减的皆消皆长的消长变化。前者称为阴随阳长或阳随阴长,后者称为阴随阳消或阳随阴消。

(五)阴阳转化

阴阳转化,是指事物的总称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反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阴阳双方的消长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事物内部阴与阳的比例出现了颠倒。则该事物的属性即发生转化,所以说转化是消长的结果。

(六)阴阳自合与平衡

阴阳自合,是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趋势的状态,即阴阳协调和相对稳定状态。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五)指导疾病的防治

调整阴阳,使之保持或恢复相对平衡,达到阴平阳秘,是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

1、指导养生最根本的原则是“法于阴阳”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2、确定治疗原则:①阴阳偏盛形成的是实证,故是“实则泻之”即损其有余。②阴阳

偏衰出现的是虚证,故是“虚则补之”即补其不足。③阴阳互损导致阴阳两虚,故采用阴阳

互补的治疗原则。

五行学说

主讲人:邓先立时间:2013年3月22日15:00—17:00

一、五行的概念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最初含义与“五材”有关,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或基本元素。

(二)五行的特性

五行的特性: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三)事物与现象的五行归类

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色:青、赤、黄、白、黑。

五气:生、长、化、收、藏。五方:东、南、中、西、北。

五行:木、火、土、金、水。五脏:肝、心、脾、胃、肾。

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五官:目、舌、口、鼻、耳。

情志:怒、喜、思、悲、恐。形体:筋、脉、肉、皮、骨。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五行相克相生

1、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五行相生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2、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五行相克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二)五行制化与胜复

1、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维持平衡协调,推动事物间稳定有序的变化与发展。制化的规律:五行中一行亢盛时,必然随之有制约,以防止亢而为害。即在相生中有克制,在克制中求发展。

2、五行胜复,是指五行中一行亢盛,则引起其所不胜的报复性制约,从而使五行之间复归于协调和稳定。五行胜复,又称“子复母仇”的规律:“有胜则复”

(三)五行相乘与相侮

1、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又称“倍克”。五行相生的次序与相克的相同,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相乘与相克的区别:相克是正常情况下五行之间的制约关系,相乘则是五行之间的异常制约现象。

2、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五行相侮的次序是: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四)五行的母子相及

1、母病及子: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累及其子行,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

2、子病及母: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影响到其母行,终致子母两行皆异常。。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德应用

(四)指导疾病的治疗

3、确定治则治法:(1)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治疗原则是补母和泻子,

即“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2)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治疗原则是抑强扶弱;确定的治法: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

精气血津液

主讲人:邓先立时间:2013年4月24日15:00—17:00

一、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

精,是由是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精的概念范畴,仅限于先天之精、水谷之精、生殖之精及脏腑之精。精于气相对而言:精有形,是气的化生本原,藏于脏腑之中,主静而属阴;气无形,由精化生,运行于全身上下内外,主动而属阳。

二、人体之精的代谢

精的代谢过程,分精的生成、贮藏和施泄三个不同而关联的阶段

(一)精的生成

1、精的生成:受于父母,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

2、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又称:“水谷之精”

(二)精的贮藏于施泄

1、精的贮藏:藏于脏腑,主要藏于肾中。(依赖于肾气的封闭作用)

2、精的施泄:一是分藏于全身各个脏腑之中,蓄养脏腑,并化气以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的机能。二是化为生殖之精而有度的排泄以繁衍生命。

三、人体之精

(一)繁衍生命(二)蓄养(三)化血(四)化气(五)化神

四、人体之精的分类

(一)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二)生殖之精(三)脏腑之精

一、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

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二、人体之气的生成

(一)生成之源

来源于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和自然界的清气。(二)相关脏腑功能

1、肾为生气之根;

2、脾胃为生气之源

3、肺为生气之主

三、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

气有运动的特性,气以其运行不息而激发和调控机体的新陈代谢,推动人体的生命进程。气的运动止息,机体新陈代谢的气化过程因而停止,则标志着生命过程的终止。

(一)气的运动

1、气机的概念:气的运动称作气机。(作用)不断运动着的活力很强的极细微物质,发挥其生理功能,推动和激发人体的各种活动。

2、气运动的基本形式:为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

3、气运动的意义:气通过气机的升降出入才能布散全身,发挥其生理功能。

4、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脾胃位置居中,通连上下,为升降转输的枢纽。

5、气运动失常的表现形式:气的运行受阻而不畅通时。称作“气机不畅”;受阻较甚,局部阻滞不通时,称作“气滞”;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时。称作“气逆”;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时,称作“气陷”;气的外出太过而不能内守时,称作“气脱”;气不能外达而郁结闭塞于内时,称作“气闭”。

(二)气化

1、气化的概念: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气化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2、气化的形式:体内精气血津液各自的代谢及其相互转化,

(三)气机与气化的关系

四、人体之气的功能

1、推动与调控作用

2、温煦与凉润作用

3、防御作用

4、固摄作用

5、中介作用

五、人体之气的分类

(一)人身之气

人身之气,即一身之气,简称“人气”或“气”,是构成人体各脏腑组织,并运行于全身的极细微物质。具有防御、抗邪、调节、康复作用

(二)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1、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①生成与分布:元气主要由肾藏的先天之精所化生,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②生理功能:一是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二是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2、宗气: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①生成与分布:一是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二是肺从自然界中吸入的清气,二者相结合生成宗气。②生理功能:主要有行呼吸、行血气和资先天。

3、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①生成与分布: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②生理功能:有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

4、卫气:是行于脉外面而具有保卫作用的气。①生成与分布: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②生理功能:有防御外邪、温养全身和调控腠理。卫气能够调节控制腠理的开阔,促使汗液有节制地排泄。

营气与卫气的关系:(相同)都来源于水谷精微,均有脾胃所化生。(不同点)营气性质精纯,富有营养,卫气性质慓疾滑利,易于流行;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营气有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的功能,卫气有防卫、温养和调控的功能。

(三)脏腑之气,经络之气

脏腑之气由脏腑之精化生,脏腑之阴气,是脏腑之气中具有凉润、宁静、抑制等作用的部分;脏腑之阳气,是脏腑之气中具有温煦、推动、兴奋等作用的部分。

经络之气,是运行于经络系统的极细微物质,是各种刺激、信息的感应、负载和传导者。

主讲人:邓先立时间:2013年5月22日15:00—17:00

一、血的基本概念

血是循环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多的基本物质之一。

脉是血液运行的管道,血液在脉中循行于全身,所以又将称为“血府”。

二、血的生成

水谷精微和肾精是血液化生多的基础。

(一)化生之源

血液以水谷精微化神的营气、津液以及肾精为其化生之源。

(二)相关脏腑功能

1、脾胃:营气和津液是血液化生主要物质基础,而营气的津液是由脾胃运化转输饮食水谷精微所产生的。脾胃是血液化生之源。

2、心肺:脾胃运化水谷精微所化生的营气和津液,由脾向上升输于心肺,与肺吸入的清气相结合,贯注心脉,在心气的作用下变化而成为红色血液。

3、肾:肾藏精,精生髓,精髓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之一。

三、血的运行

血液运行于脉道之中,循环不已,流布全身。——傢伙號(一)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

1、气的推动作用和温煦作用是血运行的动力;

2、气的固摄作用使血不致逸出脉外。

3、脉道的完好无损与通畅无阻。

4、血液的质量,包括清浊及粘稠状态。以上的协调平衡保证了血液的正常运行。

(二)相关脏腑功能

1、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全身。

2、肺朝百脉,主治节,辅助心脏、脉管和血液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

3、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是保证血行通畅的主要环节。

4、脾主统血,脾气健旺则能控摄血液在脉中运行,防止血逸脉外。由上可见,心气的推动、肺气的宣发肃降、肝气的疏泄是推动和促进血液运行的主要因素。

四、血的功能

主要由濡养和化神。

第四节津液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二、津液的代谢

津液在体内的代谢,是一个包括生成、输布和排泄等一系列生理活动的复杂过程。(一)津液的生成

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通过脾胃的运化及有关脏腑的的生理机能而生成。

(二)津液的输布

①主要是依靠脾、肺、肾、肝、三焦等脏腑生理机能的协调配合来完成的。②脾对津液的输布作用“脾气散精”;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肾为水脏,对津液输布代谢起着主宰作用;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气行则水行;三焦为水液和诸气运行的通路③津液在体内的输布主要依靠于肾气的蒸发和调控、脾气的运化、肺气的宣降、肝气的疏泄和三焦的通利。(三)津液的排泄

主要通过排出尿液和汗液来完成。呼气与粪便也将带走一些水分。

三、津液的功能

(一)滋润濡养;(二)充养血脉

第五节神

主讲人:邓先立时间:2013年6月22日15:00—17:00

一、神的基本概念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神,(广义之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总体现或主宰者;(狭义之神)是指人的意知、思维、情感、性格等精神活动。“两精相搏谓之神”

二、神的生成

(一)精气血津液为化神之源

精、气、血、津液是产生神的物质基础。“心藏神,肺藏魄,脾藏魂,肾藏志。”

(二)脏腑精气对外界环境的应答

在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外界刺激下,人体内部脏腑将做出反应,于是产生了神。

三、神的作用

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又是生命活动的总体现,对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一)调节精气血津液的代谢

神既由精气血津液等作为基本物质而产生,又统领、调控这些物质在体内进行正常代谢的作用。

(二)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

脏腑精气产生神,神通过对脏腑精气的主宰来调节其生理功能。神是机体生命存在的根本标志。

第六节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

一、气与血的关系

气是血液生成和运行的动力,血是气的化生基础和载体。

(一)气为血之帅

气为血之帅,包括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

1、气能生血。是指血液的化生离不开气作为动力。

2、气能行血,是指血液的运行离不开气的推动作用。

3、气能摄血,是指血液能正常循行于脉中离不开气的固摄作用。气能生血、行血、摄血体现了气对于血的统帅作用,故称为“气为血之帅”

(二)血为气之母

血为气之母,包括血能养气和血能载气。

1、血能养气,是指气的充盛及其功能发挥离不开血液的濡养。

2、血能载气,是指气存在于血中,依附于血不致散失,赖血之运载而运行全身。

二、气于津液的关系

(一)气能生津(二)气能行津(三)气能摄津(四)津能生气(五)津能载气

三、精血津液之间事物关系

(一)精血同源:都由水谷精微化生和充养。(二)津血同源:都由饮食水谷精微所化生,都具有滋润濡养作用,津液是血液化生的组成部分。“夺血者无汗”

四、精气神之间的关系

(一)气能生精摄精(二)精能化气(三)精气化身(四)神驭精气

第三章藏象

第一节藏象学说概论

二、藏象的基本概念

藏象学说是以脏腑形态和生理病理为研究目标的中医学基本理论。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应相通的事物和现象。五脏,肝心脾肺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奇恒之俯,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象:1,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2,是指内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与外在自然环境的事物与现象类比所获得的比象。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基础:1,古代解剖学认识。2,长期生活实践的观察。3,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4,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

三、藏象学说的特点:1,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人自身,自然环境)

五脏的共同特点是化生和储藏精气,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俯。

第二节心

一、心

心的主要生理机能是主血脉,主藏神。心为“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脏六腑之大本”心为阳脏而主通明。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在至为喜,在液为汗。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互属络于心与小肠,相为表里。

(一)主要生理机能

1、主血:基本内涵是,心气能推动血液运行,以输送营养物质与全身脏腑形体官窍。另一内涵是心有生血的作用。

2、藏神:又称主神明或主神志,是指心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和主司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人体之神分为:(广义的神)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观和(狭义的神)人得意识,思维,情感,性格倾向等精神活动。

心的主血脉与藏神机能是密切相关的。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之一

(二)主要生理特征

1、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2、其窍在舍:1,心与舍体通过经脉相互联系。2,心主血脉,其舍体血管丰

富,外物表皮覆盖,故舌色能灵敏的反映出心主血脉的机能状态。3,舌具有感觉味道的机能。4,舌与言语、声音相关。

3、在志为喜;

4、在液为汗;

5、与夏气相通应

心包络,简称心包,亦称“膻中”,是心脏外面的包膜,有保护心脏的作用。心包有“代心受邪”之功用。

二、肺

肺的主要生理机能是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肺气以宣发肃降为基本运行形式

(一)主要生理机能

1、主气司呼吸:①主呼吸之气。②主一身之气,宗气是一身之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影响着一身之气的盛衰

2、主行水

3、朝百脉。主治节

(二)生理特性

1、肺为华盖:肺位于胸腔,位置最高故有“华盖”之称

2、肺为娇脏

3、肺为宣降:肺气宣发:1,呼出体内浊气。2,将脾所传输来的津液和部分水谷精微上输头面诸窍,外达于全身皮毛。3,宣发卫气于皮毛,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膾理,司开阖,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并控制和调节其排泄。。肺气肃降:1,吸入自然界之清气,并将清气与谷气相融合而成的宗气向下部散致齐下,以资元气。2,将脾传输至肺的津液及部分水谷微精向下向内部散于其它脏腑以濡润之。3,将脏腑代谢后产生的浊液下输于肾或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内经,把汗孔称为玄府又叫气门

2、在窍为鼻。喉为肺之门户。。临床上把鼻的异常变化作为诊断肺病的依据之一

3、在志为忧

4、与秋气相通应

三、脾

脾的主要生理机能是主运华,统摄血液,人出生之后,生命活动的继续和精气血津液的生化和充实、均赖于脾胃运化水谷微精,故脾胃称为后天之本。脾气的运动特点是,主升举。脾喜燥厌湿。脾在体和肌肉而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纯,在志为思,在液为延

(一)主要的生理机能

1、主运化:①运化食物:1,指脾气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并传输其微精。2,出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以致倦怠、消瘦等为脾气虚所致。。②运化水液:1,指脾气的吸收、传输水精、调节水液代谢的功能。2,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运化食物和运化水液,是脾主运化的两个方面,二者是可同时进行的。

2、主统血主脾主统血:是指脾气具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溢出脉外的功能,脾气不统血与气不摄血的机理亦是一致的。

(二)生理特性

1、脾气主升:(1)生清(脾主生清与胃主降浊相对而言)(2)升举内脏(补中益气为补之)

2、喜燥恶湿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肉,主四肢

2、在窍为舌。其华在唇

3、在志为喜

4、在液为涎

5、与长夏之气相通应。

四、肝

肝的主要生理机能是主疏通和主藏血“体阴而用阳”生理特点是主生主动,喜条达而恶抑郁故称为“刚脏”“肝者,将军之冠,谋略出焉”肝在体合筋,在华为爪,在窍为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

(一)主要生理机能

1、肝,主疏泄:是指肝气具有疏通,通达全身气机。(特点)是主升、主动;(作用):调畅全身气机,表现:(1)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2)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的分泌排泄;(3)调畅情志;(4)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

2、肝主藏血: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机能。主要生理意义:1,涵养肝气2,调节血量3,濡养肝及筋目4,为经血之源5,防止出血。

肝藏血失职,引发各种出血,为肝不藏血,一是肝气虚弱,收慑无力。二是肝阴不足,肝阳偏亢,血不得凝而出血不止。三是肝火亢盛,灼伤脉络,迫血妄行。

(二)生理特性

1、肝胃刚脏:是指肝气主升主动,具有刚强燥急的生理特性而言。

2、肝气升发:是指肝气的向上升动和向外发散以调畅气机的生理特性。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筋:“肝为罢极之本。”

2、在窍为目

3、在志为怒

4、在液为泪

5、与春气相通用

五、肾

肾的生理机能是主藏精,主水,主纳气。肾为“先天之本”又称为“五脏阴阳之本”“封藏之本”。肾在体合骨,生髓,通脑,其化在发,在窍为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为阴中之阴,与自然界冬气相通应。

(一)主要生理机能

1、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①藏精;②主升发发育和生殖(天葵,是肾精及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而产生的一种精微物质,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器官的发育成孰和维持人体的生殖机能的作用。)③推动和调控脏腑气化肾阴肾阳又称为“五脏阴阳之本”

2、主水:“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肾气对于水液代谢的主司和调节作用:①肾气对参与水液代谢脏腑的促进作用;②肾气的生尿和排尿作用

肾者,胃之关也:肾气对于机体水液代谢起着主司和调节作用,故说肾主水。

3、主纳气: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二)生理特性

肾的生理特征是主蛰守位,生理状态下是各脏腑的阳气,称为少火。病理状态下是各脏腑的亢盛之火称为壮火。肝之相火称为雷火,肾之相火称为龙火。

肾生骨髓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骨。生髓,其华在发

2、在窍为耳及二阴

3、在液为唾

4、在志为恐

5、与秋气相通应

第三节六腑

六腑的生理机能是化传物,且皆属中空有腔的管状或囊状器官。生理特点是“泄而不藏”,“实而不能满”。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气具有通降下行的特点“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

一、胆

生理机能是储藏排泄胆汁,主决断。

(一)主要生理机能

1,胆汁来源于肝,由肝血化生,或由肝之余气凝聚而成。

2,胆有“中精之府”、“清净之府”或“中清之府”之称

三、胃

胃是机体对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的重要脏器,主受纳腐熟水谷,有“太仓”、“水谷之海”之称。生理特点是主通降、喜润恶燥

(一)生理机能1、主收纳水谷2、主腐熟水谷

(二)生理特性1、胃气通降2、喜润恶燥

三、小肠

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主要生理机能是主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①小肠泌别清浊的机能正常发挥,则水液和糟粕各走其道而二便正常。

四、大肠

包括结肠和直肠,主要有传化糟粕与主津液的生理机能

五、膀胱

又称“浮”生理功能是贮藏和排泄尿液“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肾主水机能,由肾气对膀胱中水液的蒸化作用来体现

六、三焦

(一)六腑之三焦

六腑之三焦其机能是疏通水道,运行水液。“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三焦者,孤之府也”

(二)部位之三焦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1、三焦的生理机能是通行诸气和运行水液,其运行水液的机能是由六腑三焦“决渎之官,

水道出焉”延伸而来。(1)通行诸气:三焦“有源气之别焉,主持诸气”(2)运

行水液:“三焦气化”

2、上焦的生理特点是主气得宣发和升散。中焦具有消化、吸收并输布水谷精微和化生血液

的作用。下焦一般脐以下的部位为下焦,包括小肠,大肠,肾,膀胱,女子胞,精室等脏腑及两下肢,有排泄糟粕和尿液的作用。

第三节奇恒之俯

奇恒之腑是储藏精气的脏器,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俯

一、脑(脑又称元神之府),

(一)主要生理机能是主宰生命活动,主司精神活动和感觉运动

(二)与脏腑精气的关系:脑由精髓汇聚而成,与脊髓相通,而髓由精化,精由肾藏,故脑与肾的关系密切。

二、女子胞

它是女性的内生殖器官,有主持月经和孕育胎儿的作用。

(一)主要生理机能

1、主持月经:月经的产生是脏腑经脉气血及天葵作用于胞宫的结果。

2、孕育胎儿

(二)与脏腑经脉的关系

1、与脏腑及天葵的关系:在五脏之中,女子胞与肝心脾肾的关系尤为密切。女子胞的发育成熟与天葵的来至和其对胞宫的作用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2、与经脉的关系:女子胞与冲,任,督,带及十二经脉密切关系,冲脉又为五脏六腑之海。脏腑经络之气血皆下注冲脉,故冲为血海

第四节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一)心与肺

心与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运行与呼吸吐纳之间的协同调节关系,①心主一身之血,肺主一身之气,两者相互协调,保证气血的正常进行。②血液的正常运行,必须依赖于心气的推动,亦有赖于肺气的辅助。③正常的血液循环,又能维持肺主气机能的正常进行。

④在病理上若肺气虚弱,行血无力或肺失宣肃,可影响心的行血机能;反之,若心气不足,也可影响肺的呼吸机能,导致胸闷、咳喘等症。,

(二)心与脾

心与脾:主要表现在血液生成方面的相互为用及血液运行方面的相互协同。①心主一身之血,心血供养于脾以维持其正常的运化机能。水谷精微通过脾的传输升清作用,上输于心肺,贯注于心脉而化赤为血。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既有赖于心气的推动又依靠脾气的统摄②脾主运化而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旺血液化生有源,以保证心血充盈。③病理上:若脾虚失于健运,化源不足,可导致血虚而心失所养;若心气不足,或脾气虚损,统摄无权,均可导致血形失常的病理状态。

(三)心与肝

心与肝:主要表现在行血与藏血以及精神调节两个方面。①心主行血,肝藏血;两者相互配合,共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进行。②心血充盈,心气旺盛,则血行正常,肝有所藏,肝藏血充足,疏泄有度,随人体生理需求进行血量调节,也有利于心行血机能的正常进行。③全身血液的亏虚,也主要表现为心血和肝血两虚的心肝血虚证。④心神不安与肝气郁结,心火亢盛与肝火亢逆,两者并存或相互引动。

(四)心与肾

心与肾:心肾相交的生理机能,主要从水火既济,精神互用,君相安位来阐发。

水火既济:心居上焦属阳,在五行中属火;肾居下焦属阴,在五行中属水。

精神互用:心藏神,肾藏精。君相安位:心为君火,肾为相火。心与肾之间的水火、阴阳、精神的动态平衡失调,称为心肾不交。

(五)肺与脾

肺于脾: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两个方面(1、肺气宣降以行水,使水液正常的输补与排泄;脾气运化,散精于肺使水液正常的生成与输布。2、肺脾两脏协调配合,相互为用,是保证津液正常输部与排泄的重要环节。3,、若脾气建运,水液不化,影响及肺则失其宣降而痰嗽咳喘。)。

(六)肺与肝

肺与肝:主要体现在人体气机升降的调节方面。(1、肝气从左发生,肺气由右宣降。肝气以生发为宜,肺气以宣降为顺。2、肝升肺降,升降协调,对全身气机的调畅,气血的调和起着重要调节作用。3、肺气充足,肃降正常,有利于肝气的升发;肝气疏泄,升发调达,有利于肺气的肃降)。

(七)肝与肾

;肝与肾:有“肝肾同源”或“乙葵同源”。主要表现在精血同源、藏泄互用以及阴阳互滋互制。①肝主疏泄,肾藏精,精血皆由水谷之精化生和充养,且能相互资生,②肝主疏泄,肾主封藏,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为用、相互制约的关系。肝气疏泄可促使肾气封藏有度,肾气闭藏可防肝气疏泄太过。③肝气由肝经肝血所化所养,可分为肝阴与肝阳;肾气由肝经化生,④肾阴与肾阳为五脏阴阳之本,肾阴滋养肝阴,共同制约肝阳,肝阳不偏亢;肾阳资

助肝阳,共同温煦肝脉,,可防肝脉寒滞。⑤病理上,肾阴不足可累及肝阴,肝肾阴虚,阴不制阳,又易致肝阳上亢。

(八)脾与肾

脾与肾:脾肾两者·首先相互表现为先天与后天的互促互助关系,脾肾关系还表现在水液的代谢方面。脾的运化水谷,是脾气及脾阴脾阳的协同作用,但有赖于肾气及肾阴肾阳的资助和促进,始能健旺;肾所藏先天之精及其化生的元气,亦有赖脾气运化的水谷之精及其化生的谷气的不断充养和培育,方能充盛。脾气运化水液功能的正常发挥,须赖肾气的蒸化及肾阳的温煦作用的支持,肾主水液输布代谢,又须赖脾气及脾阳的协助,病理方面,脾气、脾阳运化,最终导致脾肾两虚、水湿内停之证。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脏与腑的关系,是脏腑阴阳表里配合关1,心与小肠2,肺与大肠,主要体现于肺气肃降与大肠传导之间的相互为用关系。3,脾与胃,阴阳燥湿相济,脾与胃相对而言,脾为阴脏,以阳气温煦推动用事,脾阳健,则能运化生清,故性喜燥而恶湿。胃为阳脏,以阴气凉润通降用事,胃阴足,胃津充则能受纳腐熟,故性喜润而恶燥。4,肾与膀胱,肾为水脏,膀胱为水府,主要表现在共主小便方面。5,肝与胆,“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四、五脏与奇恒之腑之间的关系

女子胞的主要生理机能是产生月经和孕育胎儿。

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故又称“血脉”

肾阳肾阴是五脏阴阳之本

第四章经络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

经络:是经络和脉络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十二经脉

1,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2,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①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②同名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③足手阴经在胸部交接。

3,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①头面部的分布:阳明经主要行于面部,其中足阳明经行于额部;少阳经主要行于侧头部;手太阳经主要行于面颊部,足太阳经行于头顶和头后部。手少阴心经、足厥阴肝经均上达目系,足厥阴肝经与督脉会于头顶部,足少阴肾经上抵舌根,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均行达头面之深部或巅顶.②四肢部的分布:阴经行于内侧面,阳经行于外侧面。③躯干部的分布:手三阴经均从胸部行于腋下,手三阳经行于肩部和肩胛部。足三阳经则阳明经行于前(胸腹面),太阳经行于后(背面),少阳经行于侧面。足三阴经均行于胸腹面。

中医学基础学习知识(相互学习知识重点)

中医学基础(相关知识点) 五脏:肝、心、脾、肺、肾 整体观念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中医学基本特点官窍:目、口、鼻、耳、舌 形体:皮、肉、筋、骨、脉 辨证论治1)病、症、证 2)辨证论治辨证 论治 .整体观念:人是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相统一。1)人是有机的整体功能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诊断上以外知内;治疗上整体调整;结构上不可分割;2)人与自然相统一:时间因素对人体的影响;地域因素对人体的影响症:症状或体征。指疾病的临床表现。 病:疾病的简称。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变机理、发病规律和转归的完整的病理过程。 证: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特性的概括,包括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 辨证:将四诊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适宜的治疗方法。 阴阳的概念: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阴阳的基本特征 阴阳属性的相对性可变性:事物的阴阳属性随其对立面的变化而变化,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方向转化可分性:阴阳之中可分阴阳 对立制约:对立——阴阳属性相反、相对制约——阴阳相互抑制、约束 阴阳的相互关系互根互用:互根——阴阳互相依存,互为前提。互用——阴阳相互促进 消长平衡:阴阳相互消长、阴阳协调平衡 阴阳相互消长:指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存在着量的增减和比例大小的变化 阴阳协调平衡:指阴阳双方的消长在一定限度内保持和谐、平衡的状态。 阴阳相互转化:指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条件:“极”、“重”“甚” .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指导疾病的治疗 五行的概念:是指木、火、土、金、水五大类事物及其运动变化。 木曰曲直本义:描述树木枝曲干直的生长状态。引申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 火曰炎上本义:火苗有炎热向上的特点。引申义:温热,升腾。 五行的特性水曰润下本义:水有滋润下行的特性。引申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 土爰稼穑本义:土主管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引申义:生化,承载,受纳。 金曰从革本义:金有顺从变革的特性。①金属的器物可随人的意向改变形状②革土生金。 引申义:沉降,收敛,肃杀。

中医基础理论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导论 一、中医基础理论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代名医和代表著作) 先秦、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 《黄帝内经》(战国至秦汉)——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伤寒论》确立了辨证诊治的纲领;《金匮要略》 《神农本草经》东汉——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奠定了中药学理论基础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人与自然环境和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三个方面 (二)辨证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症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病、症、证的概念(懂得区分)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生命过程(重点在全过程)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重点在现阶段)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二、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阴阳对立制约: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相互排斥 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者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滋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阴阳消长平衡: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出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表现为阴阳互为消长、阴阳皆消皆长 阴阳相互转化:是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1、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 正气——指人体正常的机能活动及适应环境与抗病、康复能力。可分:阳气、阴气 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可分为阳邪、阴邪。 2、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1)阴阳偏胜(盛)——指阴或阳高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实者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①阳偏胜(阳盛):阳胜则热——实热证:高热烦躁,面红目赤 阳胜则阴病——兼津伤:咽干口渴,尿少便结 ②阴偏胜(阴盛):阴胜则寒——实寒证:恶寒肢冷,舌淡脉紧 阴盛则阳病——兼阳虚:神疲踡卧,尿清便溏 (2)阴阳偏衰(虚)——指阴或阳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 虚者补之: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心得体会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心得体会 本篇是从老师之授课讲稿、论文著作、毕业题词、带教面授等方面选录整理而成,内容极其丰富,哲理非常深刻,传道用心良苦。篇中有反映老师对祖国医学无比酷爱,及执着精神;有显示老师发扬祖国医学的抱负、构想,及发挥中西医之长,使中医学成为最完备医学的热诚期盼;有对《伤寒论》至高无上经典的学习体会;有对后之异军突起温病学说的研究心得;有对末学诲人不倦的"中医千万不能丢失辨证论治法宝"的谆谆教导;有毫不隐私的古方运用、药物研究的经验传授;有为初学者开辟门径、备勤学者临床参考、朗朗成诵、易于记忆、选方能尽左右逢源之妙的自创歌诀等等。 总之,吾等若认真研读,必将和医案一样获益匪浅! 中医焉可称为草药医生。中医和西医根本不同,有人把西医看作科学医生,而把中医视为草药医生。我们不否认西医之诊疗是以科学为基础.然将中医看作草药医生,是对中医根本没有认识。中国医学是中国固有之医学,和中华文化有关,有独立的学术体系,此种医学是由生活实践之经验积累而产生的。即循着积累之经验,不断地应用与体验,乃发现了其中的原理原则,而成为一种专门性的学问。如汉·张仲景综合前人治伤寒的经验,归纳起来,著《伤寒论》一书,将治伤寒分为六经,从表到里,从阳到阴,以比较推理之逻辑治学方法,显示出伤寒之学理,从而成为后世治伤寒的法则。是例证之一。 中医临床是以"证"为依据,因之历代许多医学名家,所著的浩如烟海的医书,可以咸视之为"证治学",即"辨证论治"。证治学为从病象研究治法,即从病象,分辨病证的阴阳、虚实、表里、寒热,然后处方,以取得疗效。这其间存在着盈虚消长之道理,充分体现出辨证论治是基于一种哲理之学问。以理治学,即为科学。斯为例证之二。有人以中医不懂生理而诋毁之,殊不知,+中医之生理学.是研究脏腑功能的。虽对实质方面固然缺少确实性,是个缺陷,然基于中医学为独立的学术体系,中医之特殊性为辨证论治,因之,中医学屡经年移代革之经验、发展,而成为行之有效的专门学问,则充分表明:中医临床所本的是"证治学",不是从生理上求治法。同时,亦毫无疑义地表明:中医研究脏腑功能之生理,是完全正确的,及他对"证治学"建立之功勋是不容抹杀的。此为例证之三。于此可见,谓中医是草药医生,不是认识不够,即是排斥异己者,有心轻薄中医。 事实上已经证明,并将继续得到证明:凡是一种有用学术,必有益于世人,决不会被排斥而磨灭的,中医也应无例外。辨证必须掌握三要诀1.辨主次一个证候有几个不同之症状,相同之症状可出现在不同证候之中,因之,要根据症状来辨别证候,就要抓住能反映疾病本质的主证。(1)患者比较突出的症状,最感痛苦、最严重的症状。例如:患者突然腹痛,要辨别腹痛属于什么证候,必须将其他兼证结合起来进行审辨,辨明他与主证有无联系。如腹痛的同时兼有反酸、呕吐、泄泻、胃脘拒按、泻后腹痛即减等证,那么,此腹痛即可断定为"饮食内伤"证。(2)要确诊一个证候,非有此不能成立诊断之症状。例如:患者头痛头晕,其一面赤耳鸣,怔忡不宁,证属肝阳上扰;其一胸满呕逆,食少苔腻,证属浊痰上泛。此两个证候,前证若无面赤,肝风证不能成立;后证若无苔腻,浊痰证亦不能成立。因为头痛头晕,由肾气上逆而致者,也可出现耳鸣;由心脾两虚而致者,也可出现怔忡不宁;由胃中寒饮上逆而致者,也可出现胸满呕逆等症。(3),在整个病情变化中,对一切症状之产生和消退,有决定性意义之症状。例如:温病病在气分,舌苔黄白相兼;病人血分,舌现绛色。在气分则证见壮热烦渴,大便秘结;入血分则证见夜热更甚,神昏惊厥。这些症状咸随舌苔转变而转变的,从此也可以说明以舌苔黄白,舌现绛色作为温病在气分、血分的主证是正确的。2.辨同异将要确定一个证候,发现其中一两个症状,一般是不应该在此证候出现,那么,就应当根据此一两个症状及其特点重新考虑,从"同中辨异"。同中辨异,不仅从多数相同的症状中,可以找出不同差别,就是一个症状,也有同异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 绪论 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述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基础理论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代名医和代表著作) (一)先秦、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二)隋唐时期——充实、系统化时期 《针灸甲乙经》、《脉经》、《诸病源候论》 (三)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 《三因记忆病证方论》宋陈无择“三因学说”、《小儿药证直诀》 刘完素(刘河间)——寒凉派 金元 张从正(张子河)——攻邪派 李杲(东垣老人)——补土派 朱震亨(朱丹溪)——滋阴派 (四)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

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士雄 另有吴有性著《瘟疫论》创“戾气说”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 (二)辨证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症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1、病、症、证的概念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生命过程(重点在全过程)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重点在现阶段) 2、辩证与辨病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中医学:就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与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与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就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就是阐释与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 ③中医学就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 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 1)魏晋隋唐时期: 《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与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 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 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 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3)明、清时期 出现了大批集成性著作。如明代张介宾之《景岳全书》,李中梓之《医宗必读》,清代王清任之《医林改错》等。 叶桂(天士),吴塘(鞠通)等为代表,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温病的辨证论治的体系,形成了“温病学派”。 4)近代与现代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 (1)定义:人体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中医的整体观念贯穿与中医的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 1、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相融洽的科学知识体系。 2、中医基础体系形成标志,四大经典:《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3、金元四大家:①刘完素(河间)—火热论—寒凉派,《河间六书》 ②李东垣(李杲)—内伤脾胃学说—补土派,《脾胃论》 ③张从正(子和)—病由邪生—攻邪派,《儒门事亲》 ④朱丹溪(震亨)—相火论—滋阴派,《格致余论》 4、温病四大家:①清·叶天士——《温热论》 ②清·吴鞠通——《温病条辨》 ③清·薛生白——《湿热条辨》 ④清·王士雄——《温热经纬》 5、整体——是指联系性、统一性和完整体。 整体观念:认为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的各部分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事物和事物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医整体观即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与外界环境(自然界、社会)的统一性。 (1)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①结构上: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事不可分割的(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联系) ②生理上:五脏一体观、形神合一 ③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 ④病理上:相互影响,局部病变与整体病变 ⑤诊断上:察外知内 ⑥治疗上:局部病变与脏腑病变,治未病,五行传变 (2)整体观念·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①生理方面②病理方面 (季节气候变化的影响、昼夜晨昏变化的影响、地方区域变化的影响、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3)整体观念·人与社会环境关系密切 6、辨证论治·病、证、症的区别 症:症状: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观异常感觉和某些病态变化):发热、咳喘。 体征:能被觉察到的客观表现:面黄、目赤、脉数。 证:指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含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盛衰变化),是确定治法、处方遣药的依据。 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如感冒、痢疾。 7、辨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8、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9、辨证和论治的关系——辨证是确定治疗方法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和具体实施。通过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是否准确。故辨证和论治是疾病诊疗中相互联系而不分割的两个方面。 10、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纯干货)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纯干货)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善诊者,按脉察色,先别阴阳。中医学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之间相对立,依存互根不分离,消长转化并发展,阴平阳秘为目的。人身阴阳为生理,阴平阳秘为和气。调理阴阳救偏弊,虚实寒热定根基。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脏:心、肝、脾、肺、肾。 六腑: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 奇恒之腑:脑、脉、骨髓、胆、女子胞。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五脏所主: 1、心位胸中外护包,血脉神志汗液晓,开窍于舌华在面,君主之宫藏神要记牢。 2、肺司呼吸主降宣,卫气外布皮毛间,通调水道开窍鼻,古人又谓水上源。 3、脾为中焦主运化,统血肌肉四肢间,开窍于口华在唇,后天之本仓廪官。 4、肝为胁部主藏血,疏泄又分两种说,一说消化主情志,一说消化主疏泄。其华在爪主筋健,开窍于目记心田。

5、肾为腰部主藏精,生殖发育是本能,纳气生髓又主骨,主水开窍二阴经。其华在发通于脑,开窍于耳记心中。左肾右命根基在,先天之本不可轻。 六腑: 中清之腑为之胆,水谷之海在胃间,受盛之腑为小肠,传化糟粕大肠间,气化津液为膀胱,上焦如雾精气漫,中焦如沤浮游谷,下焦如渎水莫断。 脏腑之间关系:心血肺气紧相依,心血脾胃不可离,生成运转不可息,心肝血液不可离, 心火肾水相交济,各少其位为不及,心中无水火上炎,肾中无火水凌心, 肺气脾血土生金,肺气宣发脾健运。肝血肺气相互根,肺肾水病卧不稳。 肝主疏泄脾统血,相互依赖病郁结。脾肾为本先后天,前因后果必有缘, 肝肾精血又同源,相互依存为本根。心与小肠热必降,肺与大肠咳不畅。 脾升胃降气正常,胆与肝脏互影响,肝失疏泄湿热旺,肾与膀胱气化常。 一有病变尿不利,气化不利膀胱伤。腑与腑经以通畅,一不通畅即有伤。 气血津液气:真气者受之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元气

中医基础理论期末考试重点整理87612

中医基础理论 名词解释: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五脏一体观: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以五脏为中心在结构与机能上是完整统一的。 形神一体观:人的形体与精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割的。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生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 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所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救有异。 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侯,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所谓“阴阳者,一分为二也”。阴阳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的一种运动规律。 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和实物相互感应而交合,达到最佳状态,以及相互发生作用。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 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过程中。 阴阳转化: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 阴阳自和:是指阴阳双方自主维持和自主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自愈的能力和趋势。 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即阴阳协调和相对稳定的状态。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五行相生:即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五行相承: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生的过度制约和克制,又称“倍克”。 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 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化物质。 人体之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宗气: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 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 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护作用的气。 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津液:是机体一切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 精血同源:精于血都由水谷精微化生和充养,化源相同;两者之间又互相资生,互相转化,并都具有濡养和化神等作用。 津血同源:血和津都由饮食水谷精微所化生,都具有滋润濡养作用,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资生,相互转化,这种关系称为“津血同源”。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经络:使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重点 1、晋王叔和编撰的《脉经》,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晋皇甫谧编撰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隋巢元方编撰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2、刘完素,倡导火热论,寒凉派。张从正,攻邪派。李杲,补土派。朱震亨,滋阴派。 3、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4、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5、阴阳三分法:将一阴分为三阴:太阴、少阴、厥阴,一阳分为三阳:阳明、太阳、少阳。 6、阴阳总述: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互藏、消长转化及自和与平衡,是从不同角度来说明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动规律的,表达了阴阳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阴阳之间的这些关系及其运动规律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互相联系的。阴阳的对立互根是阴阳最普遍的规律,说明了事物之间既相反又相成的关系。事物之间的阴阳两个方面通过对立制约而取得了平衡协调,通过互根互用而互相促进,不可分离。阴阳交感是万物产生和发展的前提,万物就在阴阳交感过程中产生。阴阳的互藏则是阴阳交感的动力根源,同时也是阴阳消长转化的内在根据。阴阳的消长和转化是阴阳运动的形式。阴阳消长是在阴阳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基础上表现出的量变过程,阴阳转化则是在量变基础上的质变,是阴阳消长的结果。阴阳的动态平衡由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及其消长转化来维系,而阴阳自和表达了其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这一动态协调平衡的能力与趋势。如果阴阳的这种动态平衡遭到了破坏,又失去了自和的能力,在自然界就会出现反常现象,在人体则会由生理状态进入疾病状态,甚至死亡。 7、五行基本概念: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8、五行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9、五行基本内容:五行相生与相克、五行制化与胜复、五行相乘与相侮、五行的母子相及。 10、相乘与相克虽然在次序上相同,但本质上是有区别的。相克是正常情况下五行之间的制约关系,相乘则是五行之间的异常制约现象。在人体,相克表示生理现象,相乘表示病理变化。 11、精,按其来源,可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言其分布部位,则有各脏腑之精;以其特殊功能,则有生殖之精。 12、气的运动称作气机。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 13、人体之气的功能:1、推动与调控作用2、温煦与凉润作用3、防御作用4、固摄作用(要熟背) 5、中介作用 14、人体之气分类: 1、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生理功能:一是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二是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2、宗气,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生理功能:宗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行呼吸、行血气和资先天三个方面。 3、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生理功能: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 4、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卫作用的气。生理功能:卫气有防御外邪、温养全身和调控腠理的生理功能。 15、血相关脏腑:脾胃、心肺、肾。血的功能(重点):濡养、化神

中医博士入学考试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与复习题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和复习题 (七版教材) 绪论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形成的基础和方法 3.金元四大家的代表人物和学术观点 4.整体观念的概念 5.为什么说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从结构、生理、病理、诊治等方面说明) 6.试从生理、病理两方面说明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7.证、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概念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古代哲学精、气的基本概念 2.精气生万物的机理 3.气的两种存在形式 4.气机与气化的概念及其联系 5.气的中介作用的意义 6.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7.阴阳的基本概念 8.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9.阴阳对立制约与消长、平衡的关系 10.阴阳互根互用的概念及其意义 11.阴阳交感的机理和意义 12.阴阳消长的涵义和形式 13.阴阳转化的内在依据、条件和形式 14.阴阳自和的涵义和意义 15.人体脏腑经络的阴阳划分(二分法与三分法) 16.阴阳偏胜、偏衰和互损的病理变化及其理论基础 17.怎样调整阴阳的偏胜偏衰和互损 18.五行的基本概念 19.五行的特性 20.事物和现象五行归类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21.五行相生的概念、次序和母子关系 22.五行相克的概念、次序和所胜、所不胜关系 23.五行制化的概念和规律 24.五行相乘的概念、次序和产生机理 25.五行相侮的概念、次序和产生机理 26.母子相及的涵义 27.以五行学说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28.根据五行生克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29.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30.中和思维和类比思维方法

第二章藏象 1.藏象的基本概念 2.藏象学说的形成 3.藏象学说的特点 4.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5.五脏精气阴阳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6.心主血脉的概念及血液正常循行的基本条件 7.心藏神的概念,心称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理由 8.心的生理特性 9.心在液为汗的机理 10.肺主呼吸与主一身之气的涵义和关系 11.肺主行水或为水之上源的机理及其临床意义 12.肺朝百脉、主治节的涵义 13.肺为华盖和娇脏的生理病理意义 14.肺气宣发与肃降的概念和体现 15.肺合皮毛的机理和意义 16.脾主运化的涵义和内容 17.脾为后天之本的原理和意义 18.脾主统血的概念和机理 19.脾主四时与脾主长夏的意义 20.脾气主升的主要体现 21.脾喜燥恶湿的临床意义 22.肝主疏泄的概念及其体现 23.肝主藏血的涵义及其生理意义 24.肝为刚脏的生理病理意义 25.肾藏精的涵义 26.肾精与肾气的关系及其生理作用,肾为先天之本 27.肾阴、肾阳的来源和功能 28.肾为五脏阴阳之本的涵义 29.肾主水的概念和机理 30.肾主纳气的概念和机理 31.肾主蛰守位的生理意义 32.肾主骨生髓通脑 33.七冲门的部位及作用 34.六腑以通为用的理论基础 35.胆为六腑之一,又为奇恒之腑之一的道理 36.胆的主要生理功能 37.胃的结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38.小肠的部位和生理功能,“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机理 39.大肠的主要功能及其与此相关的其他脏腑功能 40.三焦的六腑和部位概念 41.六腑三焦及部位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 42.上中下三焦的部位划分及其功能特点 43.脑的主要生理功能 44.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及与此有关的诸因素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 绪论 中医学与中医基础理论得基本概念 中医学就是发祥于中国古代得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得科学。 中医基础理论就是关于中医学得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方法得学科,也就是阐述与介绍中医学得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方法得课程 一、中医基础理论得体系得形成与发展(历代名医与代表著作) (一)先秦、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二)隋唐时期——充实、系统化时期 《针灸甲乙经》、《脉经》、《诸病源候论》 (三)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 《三因记忆病证方论》宋陈无择“三因学说”、《小儿药证直诀》 刘完素(刘河间)——寒凉派 李杲(东垣老人)——补土派 朱震亨(朱丹溪)——滋阴派 二、中医理论体系得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人体自身得整体性与人与自然、社会环境得统一性两个方面 (二)辨证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症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得思维与实践过程 1、病、症、证得概念 病:即疾病,就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得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得一个完整生命过程(重点在全过程) 症:即症状与体征得总称,就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得个别、孤立得现象可以就是病人异常得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也可以就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得异常征象(就是病与证得基本要素) 证:即证候,就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得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得有内在联系得、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得症状与体征构成(重点在现阶段) 2、辩证与辨病 辩证与辨病都就是认识疾病得思维过程。辩证就是对证候得辨析,以确定证候为目得;辨病就是对疾病得辨析,以确定疾病得诊断为目得。辨明疾病得病因、病位、病性、病势,即辨明疾病从发展到转归得总体病机辨病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疾病得诊断,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得思维与实践过程 同病异治: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得疾病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得体质不同,故反映得证候也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差异 异病同治:几种不同得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得病机,大致相同得证,故可用大致相同得治法与方药来治疗 第一章中医学得哲学基础与主要思维方法 第一节精气学说 精、气、神得概念 精:又称精气,一般泛指气,就是一种充塞于宇宙之中得无形而运动不息得极细微物质,就是构成宇宙得本源,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得精粹部分,就是构成人体得本源 气:存在于宇宙之中得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得极细微物质,就是宇宙万物得共同构成本源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概念

中医基础理论的重点名词解释 1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的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 2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以中国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和阴阳五行学说为思维模式,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和精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辩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3整体观念:是中医学认识人体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联系性和统一性的学术思想。 4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相关临床资料以明确病变本质并确立证,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5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6症:即症状和体征,是机体发病而表现出来的异常状态,包括患者自身的各种异常感觉与医者所感知的各种异常表现。 7证:是指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8同病异治:由于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理变化不同,即证不相同,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不同。 9异病同治:在不同的疾病中,出现相同的或相近的病理变化,即出现相同或相似的证。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相同。 10精气学说:是研究精气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构成本源及其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 11精:又称精气,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宇宙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源;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 12气: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 13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14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15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是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精有广义、狭义和一般意义的精三个层次。 16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17气机:气的运动称为气机。 18气化:气的运动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 19血:是运行于脉中而循环流注全身的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体,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20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分泌物,如胃液、肠液、涕、泪、唾等。 21人体之神,指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 22藏象: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23五脏:即肝、心、脾、肺、肾五个脏的合称。 24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5奇经八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心得

中医基础理论 我们都知道,《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中医很重要的一门学科,而且这也是中医学的基础,所以打好基础比什么都重要。也许对大多数同学来说,这门课很枯燥,又或许对于一部分同学来说老师幽默的讲课方式为枯燥的课堂增添了不少的乐趣,不管怎么样这门学科的重要性都是不可忽略的。三个月过去了,在这我讲讲我的一些学习心得。 一、了解中医发展 绪论部分讲解了中医学的科学属性,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中医理论体系的特点,需要掌握的内容并不是那么多,所以只需要对四大经典有一定的了解,当然这也是作为一名中医学生应该知道的,也许学习中医这些都是需要背下来的,但在这门学科中我们需要掌握的就只是了解而已,同时金元时期的“金元四大家”对中医理论和实践有突破性创新为中医学的发展起到里程碑的作用,所以这也是我们应该掌握的重点,当然还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对于这部分知识没有更好的其他方法,只有靠多花时间读一读,背一背,当然时不时的复习也是很重要的。 二、从中医到哲学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有关世界本原和发展变化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最有影响的古代哲学思想,也是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法。这部分内容深奥而且没有条理性,学好这部分知识需要的是有中医学独特的思维方式,然而世界观是思维方式的基础,它为人们认识和把握外部世界提供了思维背景和认识框架,从而决定了人们的四维空间和思维内容。所以我们需要通过看更多的相关书籍从而去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人的世界观以及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自己对内容的足够了解,这看似深奥的中医哲学相信也不在话下了。 三、联系生活实际 我们学习医学无非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双手救死扶伤,为人类出去病痛,让世人都拥有健康的身体,幸福的生活。而疾病源于生活,是生活中一些因素引起的,病因的种类很多,如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等,均可导致发病而成为病因,而这些都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或者有的不那么常见,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要点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1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 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 阴阳的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1) 李本强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 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2) 李本强 11. 阴阳的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汇总

中医基础理论 一、绪论 1.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黄帝经》 2.中医学论述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著机“医圣”《伤寒杂病论》 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典籍《神农本草经》 4.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 5.第一部国家组织方书,处方规著作《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6.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 2)辨证论治 辨证:将四诊所搜集的症状,体征及其他资料,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分析,辨清其原因、性质、部位、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症侯的识病方法。 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二、阴阳五行 1.阴阳: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概括,既可以标识自 然界相互关联而又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又可以标识同一事物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2.阴阳的特性:1)相关性2)普遍性3)相对性4)属性的规定性 3.阴阳的相互关系:1)对立制约[属性相对、相互制约] 2)互根互用[阴阳互藏、阴阳互 根、阴阳互用] 3)消长平衡[此消彼长此长彼消、皆消皆长] 4)相互转化[渐变、突变] 4.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2)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 3)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i.阴阳偏胜:阳盛则热,阴胜则寒 ii.阴阳偏衰:阴虚则热,阳虚则寒 iii.阴阳互损 iiii.阴阳转化 4)指导疾病的诊断 5)知道疾病的防治 6)归纳药物的性能 5.五行:对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属性的概括 6.五行的特性: 1)木曰曲直:指树木具有能曲能直的生长特性。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归纳为“木”。 2)火曰炎上:“炎”,有焚烧、灼热之意;“上”,即向上。“炎上”指火在燃烧时具有发光放热、蒸腾上升之象。引申为凡是具有温热、向上、升腾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归纳 3)土爱稼穑 4)金曰从革 5)水曰润下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复习资料

1、何谓气?气有哪两种存在形式? 气的基本概念: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气有“无形”与“有形”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式。 2、何谓气机?其主要表现形式如何? 气机:气的运动,称作气机。包括升、降、出、入四种。 “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 气机调畅: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之间的协调平衡称作气机调畅,如平衡失调,即叫“气机失调”。气机失调的表现形式有:气机不畅、气滞、气逆、气陷、气脱、气结、气闭。 阴阳学说: 1、什么是阴阳?事物的阴阳属性如何确定? 阴阳的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阴阳属性的相对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为在一定条件下,阴和阳可以相互转化;另一方面体现在阴阳的无限可分性。 2、阴阳学说有哪些基本内容? (1)阴阳的对立制约 “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反映了阴阳的制约关系。又如“阴胜则阳病,阳盛则阴病”说明了阴阳的制约、消长失调。 (2)阴阳的互根互用 “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3)阴阳交感与互藏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 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藏是阴阳双方交感的动力根源,又是构筑阴阳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关系的基础和纽带。还是阴阳消长与转化的内在根据。 (4)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胜则阳病,阳盛则阴病,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5)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在中医学称之为“重“或“极”。“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3、阴阳学说如何概括人体的病理变化?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阴阳偏胜: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阳偏衰: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阴阳互损:阳损及阴,阴损及阳,阴阳两虚。 阴阳转化: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确定治疗原则: 阴阳偏胜的治则:损其有余,实则泻之。 阴阳偏衰的治则:补其不足,虚则补之。 阴虚:“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内经》称之为“阳病治阴”,即所谓“诸寒之而热者,取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