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肝豆状核变性疾病的基因分析及基因诊断的研究

肝豆状核变性疾病的基因分析及基因诊断的研究

肝豆状核变性疾病的基因分析及基因诊断的研究
肝豆状核变性疾病的基因分析及基因诊断的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肝豆状核变性疾病的基因分析及基因诊断的研究

姓名:王平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临床检验学

指导教师:吴健民

20070501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第一部分 

ATP7B和COMMD1基因与肝豆状核变性疾病 

临床表型相关性的研究 

摘 要 

目的检测 37例中国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ATP7B基因和COMMD1基因,探讨2个基因在WD致病和患者临床表现多样性中所起的作用。方法PCR法选择性扩增ATP7B基因的突变热区;扩增COMMD1基因的3个外显子包括和内含子的交界区,并对扩增产物测序。再将基因型结果与临床表型进行相关分析。结果37例标本中检测到12例有ATP7BArg778Leu突变,其中有9例表现为肝脏症状首发(75%);2例有Thr935Met 突变;COMMD1基因上没有发现任何能引起密码子和剪切位点改变的突变,检测到了1个多态性IVS2+63C>G。结论 ATP7B仍是目前唯一确定的WD致病基因,其Arg778Leu突变与肝脏症状表现为首发症状有关。没有证据支持COMMD1基因与中国人群的肝豆状核变性有关。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ATP7B基因 COMMD1基因 临床表现 

Abstract

Aim To study a cohort of 37 Chinese Han people with Wilson disease to illuminate the role of ATP7B and COMMD1 in the pathogenesis of WD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to clinical manifestation diversity in WD. Methods The three exons of the COMMD1 gene including the intron–exon boundaries and hot area of ATP7B gene were amplifi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nd analyzed by direct sequencing. Results Our study detected ATP7B Arg778Leu mutation in 12 patients, 9 of them show liver symptom at the onset of disease. Thr935Met were detected in 2 patients. We did not reveal any mutations leading to an amino acid or splicing site change in the COMMD1 sequence. A polymorphism at IVS2+63C>G was confirmed. Conclusions There is no evidence to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第二部分

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快速检测Wilson病 

基因Arg778Leu突变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不需要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或直接测序的新方法检测肝豆状核变性(WD)病人突变热点ATP7B 基因的Arg778Leu突变基因型。方法用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聚合酶链反应(Tetra-primer 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PCR, tetra -primer ARMS-PCR)检测中国37例WD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的ATP7B基因Arg778Leu突变,并用测序进行验证。结果 37例WD患者中检出Arg778Leu纯合突变3例,杂合突变9例,总检出率32.43%(12/37);30例正常对照未发现突变;DNA测序结果与四引物ARMS-PCR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ATP7B基因Arg778Leu突变是中国人WD突变热点;四引物ARMS-PCR法适用于Arg778Leu 突变检测,有快速、简便、准确的优点,可以区分等位基因是纯合子或杂合子,易于大量本的人群筛查。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基因诊断

Abstract

Aim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stablish a new method for genotyping ATP7B Arg778Leu gene mutation that does not require RFLP PCR or sequencing. Design and Method 4-primer ARMS- PCR was performed to screen the Arg778Leu mutation in 37 unrelated WD patients and 30 unrelated healthy controls. And direct sequencing was used to confirm the results specific amplification products. Results PCR products were visualized on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 Among the 37 WD patients, 3 were homozygous and 9 were heterozygous for this mutation. The mutation rate was totally 32.43%(12/37).The results of direct sequencing completely consisted with the results of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第一部分 

ATP7B和COMMD1基因与肝豆状核变性疾病 

临床表型相关性的研究 

摘 要 

目的检测 37例中国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ATP7B基因和COMMD1基因,探讨2个基因在WD致病和患者临床表现多样性中所起的作用。方法PCR法选择性扩增ATP7B基因的突变热区;扩增COMMD1基因的3个外显子包括和内含子的交界区,并对扩增产物测序。再将基因型结果与临床表型进行相关分析。结果37例标本中检测到12例有ATP7BArg778Leu突变,其中有9例表现为肝脏症状首发(75%);2例有Thr935Met 突变;COMMD1基因上没有发现任何能引起密码子和剪切位点改变的突变,检测到了1个多态性IVS2+63C>G。结论 ATP7B仍是目前唯一确定的WD致病基因,其Arg778Leu突变与肝脏症状表现为首发症状有关。没有证据支持COMMD1基因与中国人群的肝豆状核变性有关。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ATP7B基因 COMMD1基因 临床表现 

Abstract

Aim To study a cohort of 37 Chinese Han people with Wilson disease to illuminate the role of ATP7B and COMMD1 in the pathogenesis of WD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to clinical manifestation diversity in WD. Methods The three exons of the COMMD1 gene including the intron–exon boundaries and hot area of ATP7B gene were amplifi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nd analyzed by direct sequencing. Results Our study detected ATP7B Arg778Leu mutation in 12 patients, 9 of them show liver symptom at the onset of disease. Thr935Met were detected in 2 patients. We did not reveal any mutations leading to an amino acid or splicing site change in the COMMD1 sequence. A polymorphism at IVS2+63C>G was confirmed. Conclusions There is no evidence to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support that there is a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OMMD1 gene and WD in patients of Chinese Han population. ATP7B is the only disease causing gene of WD. ATP7B Arg778Leu mut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the onset of liver symptom

Key Word Wilson Disease (WD) ATP7B gene COMMD1 gen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绪言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 WD)是一种铜代谢异常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已知WD的发病与ATP7B基因突变有关。ATP7B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的13ql4-21,由21个外显子和20个内含子组成,研究表明欧洲裔患者ATP7B基因14号外显子突变(His1069Gln)最为多见(1,2),而中国患者ATP7B基因突变则以8号外显子778密码子突变(Arg778Leu)最常见(3,4)。COMMD1基因是个新发现的与人类铜代谢有关的基因。目前国内还未有此基因在WD病人中的研究的报道。本部分研究旨在探讨COMMD1和ATP7B基因在WD致病和患者临床表现多样性中所起的作用。

理论分析

研究认为肝豆状核变性(WD)是因ATP7B基因缺陷引起的铜代谢障碍疾病。WD病人的临床表现各异,相同的ATP7B基因突变型患者的临床表型也有很大差异,还有大部分的病人虽然有明显的症状但未检测到有ATP7B基因突变。由此猜想,可能还有其他的铜代谢相关基因参与WD致病或者会影响患者的临床表现的各个方面。

铜代谢途径中的多种基因如Atox-1,CCS,Cox-17都曾是此疾病的研究热点,但一直未见有意义的发现。COMMD1是新近发现的一个与铜代谢有关的基因。COMMD1与ATP7B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上完全不同的区域。最近的研究发现,COMMD1编码产物在体内和体外都能与ATP7B蛋白发生反应,由此推测COMMD1可能影响人体铜代谢。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第二部分

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快速检测Wilson病 

基因Arg778Leu突变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不需要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或直接测序的新方法检测肝豆状核变性(WD)病人突变热点ATP7B 基因的Arg778Leu突变基因型。方法用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聚合酶链反应(Tetra-primer 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PCR, tetra -primer ARMS-PCR)检测中国37例WD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的ATP7B基因Arg778Leu突变,并用测序进行验证。结果 37例WD患者中检出Arg778Leu纯合突变3例,杂合突变9例,总检出率32.43%(12/37);30例正常对照未发现突变;DNA测序结果与四引物ARMS-PCR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ATP7B基因Arg778Leu突变是中国人WD突变热点;四引物ARMS-PCR法适用于Arg778Leu 突变检测,有快速、简便、准确的优点,可以区分等位基因是纯合子或杂合子,易于大量本的人群筛查。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基因诊断

Abstract

Aim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stablish a new method for genotyping ATP7B Arg778Leu gene mutation that does not require RFLP PCR or sequencing. Design and Method 4-primer ARMS- PCR was performed to screen the Arg778Leu mutation in 37 unrelated WD patients and 30 unrelated healthy controls. And direct sequencing was used to confirm the results specific amplification products. Results PCR products were visualized on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 Among the 37 WD patients, 3 were homozygous and 9 were heterozygous for this mutation. The mutation rate was totally 32.43%(12/37).The results of direct sequencing completely consisted with the results of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4-primer ARMS- PCR. Conclusions The ATP7B Arg778Leu gene mutation was a hot spot in Chinese WD patients. 4-primer ARMS- PCR is a faster, convenient and accurate method for typing mutation in high throughput population screening. This approach can be used to detect other point mutations.

key words Wilson disease Tetra-primer ARMS-PCR Gene diagnosis

绪言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 WD)是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以铜代谢障碍为特征.临床症状多样化,但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进行性肝损害或(和)神经系统锥体外系损害,不治疗或延误治疗将危及生命。早期诊断至关重要,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使得基因诊断成为可能。近年来研究表明WD的发病与ATP7B 基因突变密切有关。ATP7B基因位于13ql4-21.由21个外显子和20个内含子组成,研究表明欧洲裔WD患者的ATP7B基因基因14号外显子突变(His1069Gln)最为多见(1,2),而中国患者基因突变则以8号外显子778密码子突变(Arg778Leu)最常见(3,4)。

以前的研究中检测此突变常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SSCP、PCR酶切。我们在此采用的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聚合酶链反应(Tetra-primer 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PCR, tetra -primer ARMS-PCR)技术对此突变点进行检测,以探讨该方法对WD早期诊断及筛查的应用价值。

理论分析

四引物ARMS-PCR是在普通PCR基础上发展起来并专用于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

和点突变的衍生技术。具体方法是将两对引物同时加入一管中进行PCR扩增。设计的两条特异性引物即内引物分别与DNA双链的两条单链互补,其3′末端分别与需检测位点的野生型和突变型互补,由引物的3′端控制着引物的延伸反应,联合两条外引物,理论上最多可以扩增出3个不同长度的片段,根据产物确定点突变类型。(原理见图2.1)。此方法以前未应用于Arg778Leu的检测,在本实验室条件下从方法学上详细研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主 要 英 文 缩 略 词 表 

WD 威尔逊病

HLD 肝豆状核变性

CP 血浆铜蓝蛋白

ATP7B 铜转运P型腺苷三磷酸酶

K-F 角膜色素环

ARMS-PCR 扩增受阻突变体系聚合酶链反应

Arg 精氨酸

Leu 亮氨酸

Met 蛋氨酸

Thr 苏氨酸

Cox17 细胞色素C氧化酶17

CCS 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铜伴侣蛋白MT 金属硫蛋白

APP 淀粉样前蛋白

SOD 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

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本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的总结。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人将承担本声明引起的一切法律后果。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 ,在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论文属于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前言

Wilson病(Wilson Disease, WD),又称肝豆状核变性病(H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据报道其发病率在中国人群中约0.5-3/10万。Wilson病因铜代谢发生障碍,使过量的铜沉积在体内各组织器官尤其是大脑基底核区、肝、肾、眼角膜后弹力层等组织中,因而可出现多个脏器损害的临床表现,这就给正确及时的诊断带来一定难度,特别在发病早期和症状前期。

同时Wilson病是少数几种能够进行有效治疗的遗传性疾病之一,因此能否早期诊断对于该病的治疗及疗效起着关键的作用。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Wilson 病致病基因的克隆成功,使利用基因检测方法对本病进行诊断成为可能。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直接检测WD的基因,从分子水平对病人进行诊断,是对WD患者进行产前及早期诊断的好方法。对Wilson病相关基因突变特点的研究以及其基因型与表型关系的分析和基因检测方法的应用研究将为Wilson病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数据。

近年来的研究结果都表明ATP7B基因缺陷与WD密切相关。ATP7B基因定位于13q14.3,含有21个外显子和20个内含子,编码1465个氨基酸,其蛋白产物为铜转运P型ATP酶,此酶主要表达在肝脏, 参与铜跨细胞膜转运代谢途径。ATP7B蛋白在结构上分3个区域:(1)金属离子结合区,位于N端,有6个与特定金属结合的氨基酸保守序列,长约30个氨基酸;(2)P型ATP酶功能区,包括磷酸酶活性区和磷酸化区,此区含有ATP酶磷酸化底物天冬氨酸残基及ATP结合区;(3)跨膜区,包括6个跨膜螺旋区和一个双亲媒性区,间插与整个多肽链中。由于ATP7B基因发生突变,其编码的P型ATP酶功能发生变化,饮食吸收的铜在ATP7B途径到达高尔基体后不能经胆道正常排出,铜蓝蛋白合成下降,导致铜在肝脏、肾脏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大量沉积并造成多脏器功能损害。

研究发现ATP7B的突变方式多种多样,但主要以点突变为主,且多累及ATP酶功能区,而不是金属离子结合区和跨膜区。有研究报道欧洲裔WD患者ATP7B基因14号外显子突变(His1069Gln)最为多见,而中国WD患者ATP7B基因突变则以8号外显子778密码子突变(Arg778Leu)最常见。基因突变型与临床表型关系的研究也受到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学者重视。1995年Thomas报道认为ATP7B基因突变类型不同,WD患者的起病年龄和受累器官也不同。

在对铜代谢途径中的各相关基因的研究中,一直未发现有除了ATP7B基因之外的其它基因与肝豆状核变性疾病有明显相关性。但研究表明最近新发现的一个基因COMMD1 (copper metabolism gene MURR1 (COMM ) domain )可能与此病有关。COMMD1基因最早发现于伯灵顿犬铜中毒病,这种病与COMMD1的外显子2的缺失有关。发病的伯灵顿犬在基因水平的突变跨度至少有13kb并包含着COMMD1外显子2。此突变导致了COMMD1转录产物的非框架性缺失,由原来的188个氨基酸残基变成只有94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产物。这个短的蛋白产物不稳定而降解,使在肝脏中完全检测不到COMMD1蛋白。而在未受影响的犬中,表达为23千道尔顿的多肽。其人类同源物与ATP7B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上完全不同的区域,ATP7B在13q14.3而COMMD1在2p13–16。一些间接证据也提示COMMD1可能在Atox1-ATP7B介导的铜排泄途径中起作用,进一步推测其可能位于ATP7B的下游区(图A)。COMMD1缺陷的伯灵顿犬

图A 铜在肝细胞内的代谢途径 

 

的血浆铜蓝蛋白的活性正常,但却有明显的溶酶体内铜含量升高和胆汁铜排泄下降。这说明ATP7B转运铜入高尔基体是正常的,也提示COMMD1缺陷并不会完全抑制ATP7B的铜转运活性,而更可能是COMMD1缺陷使得在铜过量时,溶酶体脱颗粒释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放内容物进入胆汁的效率下降。COMMD1编码蛋质白的功能未知且与已知蛋白序列无同源性。但最近的研究发现,COMMD1蛋白在体内和体外都能与ATP7B蛋白发生反应,由此推测COMMD1可能在铜过量时从肝脏代谢过程中担任着限速的角色。另外有研究表明COMMD1的突变与印度儿童肝硬化(ETIC)和地方性提洛尔婴儿肝硬化(ECC)等非WD铜代谢疾病无关(与铜代谢有关的基因病见图B)。国外还有报道认为COMMD1基因与WD病人的临床表型有一定的相关性。而目前国内还未有关于此基因在WD病人中的研究报道。

图B 铜代谢途径及与铜代谢异常有关的各种遗传性基因病 

检测WD基因的方法有早期的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标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和近来的直接检测突变本身的SSCP分析、PCR酶切法、DNA测序等,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PCR(Tetra-primer 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PCR, 四

引物ARMS-PCR)是在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法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准确、快速、方便和经济的可用于检测点突变的测定方法。

四引物ARMS-PCR是将两对引物同时加入单管中进行PCR 扩增,所设计的两条特异性引物即内引物分别与DNA 双链的两条链互补,内引物的3′末端分别与需检测位点的野生型和突变型互补,由引物的3′端控制着引物的延伸反应,联合两条外引物,理论上最多可以扩增出3个不同长度的片段,根据产物确定点突变类型。并通过在内引物的3′端的倒数第3个碱基位上人为引入一个不匹配碱基来提高延伸反应的特异性。此方法以前并未应用于Wilson病ATP7B突变热点的检测。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第一部分 

ATP7B和COMMD1基因与肝豆状核变性疾病 

临床表型相关性的研究 

摘 要 

目的检测 37例中国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ATP7B基因和COMMD1基因,探讨2个基因在WD致病和患者临床表现多样性中所起的作用。方法PCR法选择性扩增ATP7B基因的突变热区;扩增COMMD1基因的3个外显子包括和内含子的交界区,并对扩增产物测序。再将基因型结果与临床表型进行相关分析。结果37例标本中检测到12例有ATP7BArg778Leu突变,其中有9例表现为肝脏症状首发(75%);2例有Thr935Met 突变;COMMD1基因上没有发现任何能引起密码子和剪切位点改变的突变,检测到了1个多态性IVS2+63C>G。结论 ATP7B仍是目前唯一确定的WD致病基因,其Arg778Leu突变与肝脏症状表现为首发症状有关。没有证据支持COMMD1基因与中国人群的肝豆状核变性有关。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ATP7B基因 COMMD1基因 临床表现 

Abstract

Aim To study a cohort of 37 Chinese Han people with Wilson disease to illuminate the role of ATP7B and COMMD1 in the pathogenesis of WD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to clinical manifestation diversity in WD. Methods The three exons of the COMMD1 gene including the intron–exon boundaries and hot area of ATP7B gene were amplifi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nd analyzed by direct sequencing. Results Our study detected ATP7B Arg778Leu mutation in 12 patients, 9 of them show liver symptom at the onset of disease. Thr935Met were detected in 2 patients. We did not reveal any mutations leading to an amino acid or splicing site change in the COMMD1 sequence. A polymorphism at IVS2+63C>G was confirmed. Conclusions There is no evidence to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support that there is a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OMMD1 gene and WD in patients of Chinese Han population. ATP7B is the only disease causing gene of WD. ATP7B Arg778Leu mut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the onset of liver symptom

Key Word Wilson Disease (WD) ATP7B gene COMMD1 gen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绪言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 WD)是一种铜代谢异常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已知WD的发病与ATP7B基因突变有关。ATP7B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的13ql4-21,由21个外显子和20个内含子组成,研究表明欧洲裔患者ATP7B基因14号外显子突变(His1069Gln)最为多见(1,2),而中国患者ATP7B基因突变则以8号外显子778密码子突变(Arg778Leu)最常见(3,4)。COMMD1基因是个新发现的与人类铜代谢有关的基因。目前国内还未有此基因在WD病人中的研究的报道。本部分研究旨在探讨COMMD1和ATP7B基因在WD致病和患者临床表现多样性中所起的作用。

理论分析

研究认为肝豆状核变性(WD)是因ATP7B基因缺陷引起的铜代谢障碍疾病。WD病人的临床表现各异,相同的ATP7B基因突变型患者的临床表型也有很大差异,还有大部分的病人虽然有明显的症状但未检测到有ATP7B基因突变。由此猜想,可能还有其他的铜代谢相关基因参与WD致病或者会影响患者的临床表现的各个方面。

铜代谢途径中的多种基因如Atox-1,CCS,Cox-17都曾是此疾病的研究热点,但一直未见有意义的发现。COMMD1是新近发现的一个与铜代谢有关的基因。COMMD1与ATP7B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上完全不同的区域。最近的研究发现,COMMD1编码产物在体内和体外都能与ATP7B蛋白发生反应,由此推测COMMD1可能影响人体铜代谢。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实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对象

研究分析了37例中国汉族WD病例,患者来自湖北、河南、湖南。分别由我院儿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确诊。

WD诊断标准:

(1)有典型的临床症状;

(2)K-F环阳性;

(3)铜蓝蛋白<200mg/L;

(4)尿铜>100ug/24h。

检测中国WD突变热区ATP7B基因的8号,12号外显子和COMMD1基因全部3个外显子。碘化钠法提取总DNA组,TE溶解保存,取2ul电泳,确定DNA模板的浓度。

1.2 ATP7B引物

8号外显子的引物:

上游引物5'-CTGCCCTGAAGGCCAGGTTT-3';

下游引物5'-CAGCTCCTCGGTGGGTGGTA-3'。

12号外显子的引物:

上游引物5'- TGCTGTCAATAAGAGAAGCAAGCAA -3';

下游引物5'- ATCCCAAT CTTTATCCATGCTTGTG -3'。

1.3 COMMD1引物

用DNA模板扩增COMMD1基因的3个外显子,包括交界区、5' 上游和3'非翻译区。所用的引物为根据文献合成(5)

1号外显子的引物:

上游引物 5'-GGTGGTTTT GCACAGGCTATTTAG-3'

下游引物 5'-GGCTTGTGAGGACAGGGGAAG G-3'

2号外显子的引物: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上游引物5'- TCTCTAACTCCTAACCTCAAGTGATCTC -3'

下游引物5'- ATTTATTATCTCTATCATTGCCTTGGAA -3'

3号外显子的引物:

上游引物5'-GGGTATTTTGAG TTTGGTCATGC-3'

下游引物5'-TGAGAACCTCTGCACTGGAAC-3'

1.4 PCR反应体系

反应在PCR扩增仪(Biometra T3 Thermocycler)上进行。

体系为25ul:模板DNA100~200ng,引物10pmol,200mM dNTP, 1.0~1.5U Taq 酶,1 × PCR buffer缓冲液。

扩增步骤:

1) 95°C预变性5分钟,接着进行35个循环;

2) 95°C变性30秒;

3) 53°C~60°C退火30秒;

4) 72°C延伸1分钟;

5) 最后在72°C延伸10分钟。

PCR产物经提纯后测序。将测序结果与NCBI提供的参考序列比较(NCBI Sequence Viewer,https://www.doczj.com/doc/4b17444830.html,:

ATP7B参考序列mRNA:NM_000053,DNA :NT_024524;

COMMD1参考序列mRNA: NM_152516,DNA: NT_022184)。

1.5统计分析

分析患者临床资料,采用SPSS12.0软件统计。对一般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基因变异组和非变异组之间比较采用?2检验和t检验,P <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共有14例检测到ATP7B基因突变,其中Arg778Leu纯合突变3例,Arg778Leu 杂合突变9例(在770位有CTC>CTG连锁变异),Thr935Met杂合突变2例(图

1.1,图1.2,图1.3)。另外23例未检测到突变。

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分析,17例是以肝脏症状为首发症状的,其中9例有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图1.1G2333T杂合突变,并连锁C2310G杂合突变

图1.2 G2333T纯合突变,并连锁C2310G纯合突变

图1.3 Thr935Met杂合突变(C/T)

图1.4 COMMD1 IVS2+63C>G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Arg778Leu突变,而另外20例非肝脏症状为首发症状的患者中仅有3例有Arg778Leu 突变(表1.1),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2检验,P<0.05)。

表1.1 WD患者ATP7B基因检测结果与临床首发症状分析

临床首发症状

突变类型

人数

肝脏症状非肝脏症状

Arg778Leu纯合突变(T/T) 3 0 3

Arg778Leu杂合突变 (G/T) 6 3 9

Thr935Met杂合突变 (C/T) 1 1 2

8、12、号未测到突变7 16 23

总数17 20 37

表1.2 7例COMMD1基因IVS2+63C>G患者的临床资料

首发症状CP(mg/L) K-F环发病年龄性别ATP7B突变WD1 肝功能异常30 +12 男+(杂合突变)WD2 肝功能异常79 - 3 男-

WD3 锥体外系,精神异常151 -27 男-

WD4 肝、肾功能异常164 +11 男-

WD5 脾功能亢进56 -8 男-

WD6 锥体外系症状70 +10 女-

WD7 溶血性贫血40 -10 女-表1.3 COMMD1基因IVS2+63C>G变异组与非变异组临床表现的比较

变异组非变异组肝脏损害首发 3 14 锥体外系损害首发 2 6

CP(mg/L) 84.29±19.967 81.41±15.676

K-F环 3 19

年龄(y) 11.57±2.802 14.6333±1.29764 性别(男/女)5/2 18/12

ATP7B突变 1 11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研究还分析了37例WD患者COMMD1基因的3个外显子,包括部分交界区、5'上游、3'非翻译区的序列,没有发现任何突变。仅在7例标本中检测到了一个以前曾被报道过的多态性IVS2+63C>G(见图1.4)(5)。联系这7例患者的首发症状、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 ,CP)水平、K-F环、性别、发病年龄分析,这些病人虽然有相同的COMMD1基因IVS2+63C>G多态性改变,但他们的临床表现仍有很大的差异性,分析IVS2+63C>G变异组和非变异组对各临床表现和ATP7B突变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肝脏症状首发(χ2检验,P>0.05),锥体外系症状首发(χ2检验,P>0.05),CP检测值(t检验,P>0.05),K-F环(χ2检验,P>0.05),年龄(t检验,P>0.05),性别(χ2检验,P>0.05),ATP7B是否有突变(χ2检验,P>0.05)(表1.2,表1.3)。研究中并未发现其它的序列改变,包括曾经被报道过的编码Asp164的T>C突变.

3. 讨论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 WD)是一种铜代谢异常遗传病,是ATP7B基因突变不能有效表达基因产物而导致体内铜离子经胆道排泄途径受阻,沉积于肝脏、肾脏和脑等多个器官引起的。ATP7B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13q14–21,编码铜转运P型ATP酶,此酶主要表达在肝脏。突变类型以点突变为主,且不同的人种都有不同的突变热区(1-4)。在中国WD患者中,最常见的突变是Arg778Leu。

铜离子在体内异常沉积的速度、部位及分布的程度不同,导致铜离子在肝、脑、肾等脏器蓄积的多少和先后各异,这就使得WD 患者可以出现一个或多个脏器损害的症状:早期首发症状不一,可单独或同时发生于肝脏、肾脏、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精神心理等多种系统。随着疾病的发展,引起数个系统多个脏器先后不可逆的受损,出现各种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

由于WD临床表现复杂,严重程度各异,起病形式也可急可缓,临床上易被误诊为多种不同的疾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脾功能亢进、暴发性肝炎、溶血性贫血、上消化道出血、各种锥体外系疾病、癫痫、各种关节炎、肾炎等。WD是少数几种可以治疗的遗传病之一,若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保持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能力和有与正常人相似的寿命。我们在此研究的是ATP7B基因和COMMD1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基因变异的分布类型与发生情况,探讨WD 患者临床表现型和基因型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为基因诊断该病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本研究中的患者大多表现为多个系统的病变,但追溯病人的首发症状,有17例是肝脏症状首发,5例是神经系统症状首发,其余还有表现为肾脏、精神症状、贫血、血小板减少、关节痛等首发。检测37例标本的ATP7B基因,共有14例检测到突变,其中Arg778Leu纯合突变3例,Arg778Leu杂合突变9例,Thr935Met杂合突变2例。在17例肝脏首发的患者中有9例有Arg778Leu突变,而另外20例非肝脏症状为首发症状的患者中有3例有Arg778Leu突变。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这说明Arg778Leu基因型与肝脏症状首发有关。另外,将Arg778Leu基因型与病人的CP水平,发病年龄等联系分析,并未发现有相关性。Thr935Met杂合突变仅在2例中检测到。

以前的研究都只发现WD的发病与ATP7B基因有关,但是即使有研究组对研究对象的整个ATP7B基因进行检测,仍有部分患者未检测到在ATP7B基因上有任何形式的突变;还有少数人在家系检查中发现是基因突变的携带者而在长期的随访研究中都未发现发病;那些被检测到在相同的突变热点发生了基因突变的病患的临床表现也并不完全相同。这些分析结果提示在Wilson病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还有其它的基因也参与。研究细胞内铜转运发现,ATOX1基因,CTR1基因和CCS基因都与铜代谢途径有关(铜代谢途径相关基因见图A),但是一直未有证据表明这些基因与WD 有明显的相关性。而COMMD1基因是个新发现的铜代谢候补基因(6)。COMMD1基因与伯灵顿犬铜中毒有关。伯灵顿犬铜中毒也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疾病,表型特征与WD非常相似,最早是由Hardy(7)所报道。其特征是铜经胆道代谢能力下降,使铜集聚于肝细胞溶酶体,导致进行性肝炎和肝硬化病变(8,9)。患病的犬的肝脏中完全检测不到COMMD1蛋白(10)。COMMD1的人类同源基因位于人染色体的2p13–16(6)。有报道发现COMMD1基因与ATP7B基因在体内体外都能直接反应(11)。由此推测COMMD1基因可能位于ATP7B基因下游,与人类铜代谢调节有关,特别可能与患有铜代谢障碍疾病WD的患者体内的铜代谢有关。因此,我们还研究了37例中国WD 患者的COMMD1基因,探讨WD与这个基因是否有相关性。我们检测了37例标本

达州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疾病管理办法

达州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疾病管理办法 (代拟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身患门诊特殊疾病的参保人员基本医疗需求,加强和规范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疾病管理,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门诊特殊疾病是指病情相对稳定,需长期在门诊治疗并纳入我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支付范围的慢性、重症疾病和罕见病。 第三条参加我市职工医保并履行相应缴费义务的人员(以下简称参保人员),所患疾病在本办法规定的病种范围内,均可申请纳入门诊特殊疾病管理,经认定合格后享受门诊特殊疾病待遇(以下简称门诊特殊疾病人员)。 第四条门诊特殊疾病的认定、治疗和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保基本、保大病”原则; (二)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保障水平与基金收支相适应以及适时动态调整原则; (三)坚持“客观真实、科学规范、合理有效”原则。 第二章病种范围 第五条根据临床医学标准规定,纳入门诊特殊疾病管理的病种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诊断明确,主要依赖药物在门诊长期治疗的21种疾病,即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高血压病(Ⅱ、Ⅲ级)、糖尿病、肝硬化失代偿期、再生障碍性贫血、精神病(重性精神病除外)、帕金森氏病、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慢性病毒性肝炎(丙肝除外)、心脏病(肺心病、高心病、冠心病、风心病、扩心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冠心病心脏介入治疗后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结核病、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或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癫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肾病综合症、地中海性贫血、重症肌无力。 第二类:病情稳定后,可在门诊治疗的15种疾病,即恶性肿瘤,慢性白血病,红斑狼疮,器官或骨髓移植术后抗排斥治疗,血友病,重性精神病〔以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为第一诊断〕,丙肝,脊髓空洞症,脊髓蛛网膜粘连,结核性脑膜炎,交通性脑积水,慢性肾功能衰竭门诊透析治疗,肝豆状核变性,普拉德-威利综合征,原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症。 第六条市医疗保障局、市财政局可根据医保基金运行和门诊特殊疾病人员费用负担情况等因素,对门诊特殊疾病的病种、分类以及待遇标准等适时进行调整。 第三章认定管理 第七条门诊特殊疾病认定是指认定机构根据临床医学标准,确认申报门诊特殊疾病待遇人员能否纳入门诊特殊疾病管理的行为。 第八条按照参保属地管理原则,各级医保经办机构为门诊特殊疾病认定机构,负责本地门诊特殊人员认定工作。参保人员可向认定机构或二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提交相关资料申请认定。定点医疗机构每月向所在地认定机构反馈意见,认定机构确认后纳入门诊特殊疾病管理。 精神类疾病由二级甲等及以上专科医院或内设精神病科室的三级医院收集认定资料;辖区内无二级甲等及以上专科医院的,可在其它地区相应医院申请认定。 第九条患有多种第一类门诊特殊疾病的人员,可同时申报。患有多种第二类门诊特殊疾病的人员,只限申报一种。同时患有第一类、第二类门诊特殊疾病的人员,自愿选择其中一类申报。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的治疗进展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的治疗进展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Ison病,简称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病。致病基因为ATP7B,其突变导致ATP酶功能减弱或丧失,使血清铜蓝蛋白合成减少以及胆道排铜障碍,导致蓄积于体内的铜离子在肝、脑、肾、角膜等处沉积,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包括神经精神症状、肝生化异常、角膜K-F环、肾损害、溶血性贫血、骨骼肌肉损害等表现。 目前用于治疗Wilson病的药物包括青霉胺、曲恩汀、四硫钼酸铵及锌剂等。Wilson 病一经诊断,则需终身治疗。 青霉胺 青霉胺是第一个用于治疗WD 药物,经大量研究证实疗效确切。通过促进尿铜排泄起到治疗Wilson病的作用,常用剂量为750~1500 mg/d,分2~3次给药。饭前1小时服用。 肝病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多在用药后2~6 个月肝功能改善明显。维持治疗1年以上,病情趋于稳定。一般用肝功能及24h尿酮监测疗效,肝生化改善、尿酮维持于200~ 500μg/24h,考虑病情稳定可减量或间歇用药。用药期间需警惕其副作用:如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血小板减少等,多出现在用药后1~3 周。若出现明显骨髓抑制、肾毒性、狼疮样综合征等需立即药物调整。

而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患者药物治疗改善较慢,多需要用药3年左右症状才能有效改善,有报道认为在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人群中,有部分不能耐受而加重神经系统症状,因此不推荐用于治疗脑病为主的WD。 曲恩汀 曲恩汀是一种螯合剂,作用与青霉胺相似,促进尿铜排泄。其标准剂量为900~2700 mg/d,分2~3次给药,维持治疗剂量为900~1500 mg/d,餐前1小时或餐后3小时给药。 曲恩汀可用于不能耐受青霉胺的Wilson病患者,也可作为初治时即存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由青霉胺引起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可通过替换为曲恩汀继续治疗而解决,且在后续维持治疗中这些不良反应不会再次发作。 曲恩汀同时也是铁螯合剂,故切忌与铁剂联合给药,以免产生具有毒性的复合物。可通过检测24小时尿铜排泄量及非铜蓝蛋白结合形式的铜含量来监测曲恩汀的疗效。 四硫钼酸铵 四硫钼酸铵(TM)是很强的驱铜剂,可与血清铜结合、抑制胃肠道中铜离子的吸收、阻止组织细胞对循环中铜的摄取。TM可直接减少或逆转分泌型金属酶的铜释放,小剂量可解离与金属硫蛋白结合的铜,高剂量TM则可促进不可溶性铜复合物形成并沉积于肝脏。TM是一种 试验性药物,临床应用经验有限。TM可能存在骨髓抑制、肝毒性等不良反应。此外由于一过性大量铜移除,可能引起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锌剂 锌剂可干扰肠道摄取铜。锌剂可诱导肠上皮细胞产生一种富含半胱氨酸的金属硫蛋白,为内生性金属离子螯合剂,与锌剂相比,这一螯合剂和铜具有更强的亲和性,因此优先与

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状核变性( 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又称为Wilson病(Wilson s disease,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形遗传的铜代谢缺陷病,发病率仅0.5/ 10 万~3/10 万,其基因定位于13q14. 3,编码1 个P 型ATP 酶,此酶参与铜跨膜转运的代谢过程。目前研究多认为由于WD 基因突变使其功能降低或丧失而导致铜代谢异常,肝合成铜蓝蛋白速度减慢,胆汁排铜明显减少,铜沉积于肝、脑、肾、角膜、血细胞和关节等组织中,引起了相应脏器损害的临床症状。铜蓄积可导致肝细胞坏死、肝纤维化;从坏死的肝细胞释放的大量铜可导致溶血,并逐渐沉积在脑、肾、角膜、骨关节部位,引起多器官受累。不同程度的肝细胞损害,脑退行性病变和角膜边缘有铜盐沉着(K-F环)为其临床特征。早期诊断和治疗可避免严重的不可逆的组织器官损害,常可获得与健康人一样的生活和寿命。 1921年Hall首先分析68例有血缘关系的HLD病人,其中34例至少与另一名患者有血缘关系,且绝大多数是表(堂)亲。因此Hall确信HLD属遗传性疾病,并且指出是由2个不同的隐匿性代谢缺陷的基因传递所致,其传递形式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相一致。我国调查167例HLD 先证者的家系,615位先证者及其同胞中,278人证实为HLD,按Hardy-Weinberg公式计算;(278-167)/(615-167)=0.248。此值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预期值0.25极接近,统计学无显著差异(P>0.05),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表现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先天代谢缺陷病。其病理生理基础是铜代谢呈正平衡。全身组织内有铜的异常沉积。本病散见于世界各地不同的民族。从遗传学说研究估计本病发病率约为人口的16万分之一。我国(包括台湾)的不完全统计有220例。大多数在少年或青年期发病,以10~2 5 岁最多,男女发病率相等。幼儿发病多呈急性,在数月或数年内死亡,30岁以后发病多属慢性型。 (1)早期表现为一般消化道症状:消化不良、嗳气、食欲不振等,脾肿大、黄疸、肝功能异常、类似肝炎,迁延不愈。以后肝脏缩小、质硬、表面有结节,发展为坏死性肝硬化。 (2)精神症状常表现为性格异常、忧郁、癔病样发作,以及智力、记忆力减退、言语等表达能力障碍。 (3)神经方面症状以锥体外系运动障碍为主:不自主运动、震颤、共济失调、甚至肌强直、全身痉挛。 (4)眼部出现Kayser-Fleischer角膜色素环。铜浓缩在溶酶体中,肝铜含量显著增加。血铜蓝蛋白浓度降低。铜在红细胞内沉着引起溶血性贫血和黄疸。白细胞的细胞色素氧化酶明显减少。 (5)肾脏损害主要表现为氨基酸尿、尿中铜、尿胆素原、钙、磷酸和尿酸的排泄量增加。磷、钙的丢失可引起骨、关节异常。 肝豆状核变性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肝豆状核变性的一系列病变是铜代谢障碍引起的。好发于10~25岁。正常人从食物中获取铜,95%的铜在肝脏内合成铜蓝蛋白,极少以直接反应铜存在。80%的铜从胆汁、粪便中排泄。Wilson病人肠道吸收铜增强,肝脏内有一种特异蛋白,对铜的亲和力强,可阻止铜蓝蛋白合成,血液中铜蓝减少。这种蛋白和铜结合松散,铜释放入血,铜盐沉积在肝脏、脑、肾、角膜等。有研究证实,肝细胞中异常蛋白称作金属硫团(Metallothionien),与铜有极高亲和力,与铜形成不可溶聚集物,不能被酶分解,也不能从胆汁排出。这些聚集物沉积在肝脏、脑、肾、角膜,引起一系列毒性反应。 关于肝豆状核变性发生机制有以下几个学说:①该类患者胆汁中与铜结合的正常物质缺陷,可能是鹅脱氧胆酸与牛磺酸结合缺陷,导致胆汁分泌铜功能障碍。不支持这一学说的证据是:该类患者胆汁铜结合蛋白没有质的改变,而且没有证据表明该类患者存在胆酸代谢异常。②肝脏铜结合蛋白合成异常,导致蛋白对铜的亲合力增加,支持这一学说的证据有,Wilson病患者铜结合蛋

最新非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修订版)

非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修订版)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脏损伤,其病理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相似,但患者无过量饮酒史,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simple fatty liver,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1,2]。NAFLD是2 1世纪全球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亦是我国愈来愈重要的慢性肝病问题[3]。为进一步规范NAFLD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组织有关专家,在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相关诊疗共识的基础上[4,9],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对2006年制定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10]进行更新。其中推荐的意见所依据的证据等级共分为3个级别5个等次[11],文中以括号内罗马数字表示,见表1。 表1 推荐意见的证据分级 本《指南》只是帮助医师对NAFLD的诊断和治疗作出正确决策,不是强制性标准,也不可能包括或解决NAFLD诊断和治疗中的所有问题。临床医师在针对某一具体患者时,应充分了解本病的最佳临床证据和现有医疗资源,并在全面考虑患者具体病情及其意愿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由于NAFLD的研究进展迅速,本《指南》仍将根 据学科进展和临床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1 流行病学 NAFLD是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肝功能酶学异常和慢性肝病最常见的原因,普通成人NAFLD患病率为20%~33%,其中NASH和肝硬化分别占10%~20%和2%~3%[1,2,12]。肥胖症患者单纯性脂肪肝(SFL)患病率为60%~90%、NASH为20%~25%、肝硬化为2%~8%,2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患者NAFLD患病率分别为28%~55%和27%~92%[1,2,12,13]。随着肥 胖症和代谢综合征在全球的流行,近20年亚洲国家NAFLD增长迅速且呈低龄化发病趋势,中国的上海、广州和香港等发达地区成人NAFLD患病率在15%左右[3]。 NAFLD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脂肪高热量膳食结构、多坐少动的生活方式,IR、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和2型糖尿病)[3,12,13]。尽管酒精滥用和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与肝脂肪变关系密切,但是全球脂肪肝的流行主要与肥胖症患病率迅速增长密切相关[3,12,14]。即使应用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标准诊断肥胖症,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或)腰围正常的NAFLD患者在亚太地区仍不

亨廷顿病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亨廷顿病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作者: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 作者单位: 刊名: 中华神经科杂志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Neurology 年,卷(期):2011,44(9) 参考文献(18条) 1.The Huntington' s Disease Collaborative Research Group A novel gene containing a trinucleotide repeat that is expanded and unstable on Huntington' s disease chromosomes 1993 2.Walker FO Huntington's disease[外文期刊] 2007(9557) 3.Novak MJ.Tabrizi SJ Huntington's disease[外文期刊] 2010 4.Phillips W.Shannon KM.Barker RA The current clinical management of Huntington' s disease[外文期刊] 2008(11) 5.冯一鸣.张东友.汪晶亨廷顿病的影像学表现[期刊论文]-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8(10) 6.张宝荣.殷鑫浈.夏昆舞蹈病家系临床、影像学特征及基因突变分析[期刊论文]-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5(11) 7.Harris MK.Shneyder N.Borazanci A Movement disorders[外文期刊] 2009 8.Rosenblatt A.Ranen NG.Nance MA A Physician' s Guide to the Management of Huntington Disease 1999 9.Huntington Study Group Unified Huntington's Disease Rating Scale:reliability and consistency 1996 10.Potter NT.Spector EB.Prior TW Technical standards and guidelines for Huntington disease testing[外文期刊] 2004(1) 11.Bonelli RM.Wenning GK Pharmacological management of Huntington's disease:an evidence-based review[外文期刊] 2006(21) 12.Bonelli RM.Hofmann P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treatment studies in Huntington' s disease since 1990[外文期刊] 2007(2) 13.Mestre T.Ferreira J.Coelho MM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for disease progression in Huntington' s disease 2009 14.Mestre T.Ferreira J.Coelho MM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for symptomatic treatment in Huntington' s disease 2009 15.Adam OR.Jankovic J Symptomatic treatment of Huntington disease 2008 16.严雅萍.张宝荣亨廷顿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期刊论文]-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1(1) 17.Frank S Tetrabenazine:the first approved drug for the treatment of chorea in US patients with Huntington disease 2010 18.Guay DR Tetrabenazine,a monoamine-depleting drug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kinetic movement disorders 2010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刘智.陈琳.郭玉璞.崔丽英.任海涛.赵燕环第72例——间断关节肿胀2年,发热1年及左下肢肿胀4个月[期刊论文]-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1,44(9) 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心理学与行为神经病学组帕金森病痴呆的诊断与治疗指南[期刊论文]-中华神经科杂志2011,44(9) 3.韩涛.王雪.程蕊.韩玉香.王爱芹.孟明珠.王胜军.赵秀鹤.吴伟.曹丽丽.迟兆富.刘学伍.HAN Tao.WANG Xue.CHENG Rui.HAN Yu-xiang.WANG Ai-qin.MENG Ming-zhu.WANG Sheng-jun.ZHAO Xiu-he.WU Wei.CAO Li-li.CHI Zhao-fu.LIU Xue-wu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五例临床及神经影像学特点[期刊论文]-中华神经科杂志2011,44(9) 4.刘文彦.刘军.丁健青.陈生弟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障碍[期刊论文]-中华神经科杂志2011,44(9) 5.叶祖森.韩钊.黄小亚.樊恺.曹云刚.耿媛媛.景宏菲.黄良通.YE Zu-sen.HAN Zhao.HUANG Xiao-ya.FAN Kai.CAO Yun-gang.GENG Yuan-yuan. JING Hong-fei.HUANG Liang-tong原发性脑桥出血患者41例预后分析[期刊论文]-中华神经科杂志2011,44(9) 6.黄靓.梁战华.宋春莉神经电生理检测在遗传性压力易患性周围神经病诊断中的价值[期刊论文]-中华神经科杂志2011,44(9) 7.张迎春.方军初.盛余敬.罗蔚锋.刘春风.ZHANG Ying-chun.FANG Jun-chu.SHENG Yu-jing.LUO Wei-feng.LIU Chun-feng.帕金森病与原发性震颤患者的经颅超声研究[期刊论文]-中华神经科杂志2011,44(9) 8.孙瑶.谢炳玓Miller-Fisher综合征五例的自主神经电生理测定结果[期刊论文]-中华神经科杂志2011,44(9) 9.刘颖.王翠兰.李怡.韩恩吉.李大年僵肢综合征一例[期刊论文]-中华神经科杂志2011,44(9) 10.刘相玉.王玉洁.解丽丽误诊为难治性癫痫的胰岛素瘤一例[期刊论文]-中华神经科杂志2011,44(9)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4b17444830.html,/Periodical_zhsjk201109017.aspx

肝豆状核变性的病例和治疗

肝豆状核变性的病例及治疗 一病例 1.女,十二周岁,因全身及眼睛发黄到医院治疗,住进两天后引起急性溶血性贫血和肝功能衰竭,经过抢救治疗四十几天病情好转,后经过眼睛,铜蓝蛋白和尿铜检查初步诊断为肝豆状核变性病。 2.男,18岁,十三天前因肠炎发烧,查血常规,查出血小板低,后排除白血病后,查出肝硬化,铜指标异常确诊为肝豆状核变性。第一周医生猜测是白血病,打头孢做常规退烧治疗。十天后后确诊为肝豆状核变性。 3.男,20岁,走路的样子不好看,说话像大舌头,左胳搏发硬,身子有点拗。曾被误诊精神分裂症。 二诊断和治疗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又称Wilson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由于铜沉积于肝、脑、肾和眼角膜及全身,引起多器官脏器损伤,如肝硬化、肾病、脑损害以及角膜色素环、溶血性贫血。HLD是少数可治疗的遗传性疾病之一,如能获得早期诊断、早期有效的排铜治疗,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均有重要意义。 1. 辨证论治辨证分型论治HLD的文献报道并不多见,HLD的辨证分型临床尚未统一,尤其缺少较多样本的临床研究。谌宁生将该病辨证分为4型:肝风内动型,治以滋养肝肾、柔肝熄风,方用大定风珠加减;湿困脾胃型,治以芳香化湿、健脾和胃,方用藿朴夏苓汤加减;痰浊阻络型,治以祛痰通络、醒脑开窍,方用涤痰汤加减;热毒内盛型,治以清热解毒、泻肝降火,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崔世麟对青霉胺治疗不适应者根据首发症状不同辨证分型:锥体外系症状首发属中州阳微、痰湿内阻,治宜悦胃醒脾、化湿祛痰,拟方苓桂术甘汤合二陈汤加减;精神症状首发属肝失条达、疏泄失司,治宜养肝疏肝,拟方一贯煎治疗;肝脏症状首发属脾胃阳虚、气机阻滞,治宜温阳疏利,予茵陈术附汤加减;骨关节和肌症状首发属肾精亏损、髓海不足,治宜补肾健骨强筋,用左归饮和六味地黄丸交替应用;皮肤变黑者属气滞血瘀、肌肤不润,治宜活血通络,以桃红四物汤加减;月经失调首发属痰湿阻络,治宜化痰祛湿,用济生导痰汤治之。乔林诚则将该病分为两型:风证型,基本方药用(炙)黄芪、党参、白术、当归、白芍、茯苓、木瓜、山药、玉竹、秦艽;鼓胀型,基本方药用黄芪、山药、薏苡仁、车前子、玉竹、白芍、当归。王殿华等主张治疗应着重调整脏腑功能,改善气血运行,增强机体代谢排毒机制,勿使铜浊蓄积络脉中毒为患。治以疏利排毒通络为要,还应注意结合活血行气之法。具体治法采用疏肝利胆排毒法、清热泻火解毒法,可选三黄汤、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健脾助运、升清降浊排毒法健脾助运,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减;通络活血排毒法,重视通络方法的应用,而通络要结合行气活血之法,临床可据症状加减配合以上诸法应用,使络脉畅通、气血调畅,有利于铜浊毒邪代谢排出体外。 2 西医治疗 2.1 驱铜治疗驱铜药物并不针对病因,仅是降低体内蓄积的铜,使体内铜含量尽量达到产生毒性作用的阈值以下,从而终止或减轻游离铜对组织器官的损害以及防止体内铜再蓄积。主要药物有重金属螯合剂,如青霉胺(D-penicilamine,PCA)、曲恩汀(trientine)、二巯基丁二酸钠(sodium dimercaptosuccinate,DMS)、二巯基丁二酸(dimercaptosucci acid,DMSA)、二巯基丙磺酸(sodium dimercaptosulphonate,DMPS)、依地酸二钠钙(disodium calcium 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ate,EDTA-CaNa2)等。重金属螯合剂可以将血浆中及组织中已与酶类结合的

肝硬化诊断及治疗指南

肝硬化诊断和治疗指南 肝硬化(Cirrhosis)的形态学定义为弥漫性肝脏纤维化伴有异常结节形成。仅有弥漫性肝纤维化而无结节形成(如先天性肝纤维化),或仅有结节形成而无纤维化(如结节性再生性增生)均不能称为肝硬化。从临床的角度来看,肝硬化是指上述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所导致的肝功能衰竭(血清白蛋白降低、胆硷酯酶活力降低、胆红素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和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其破裂出血、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及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等)等表现。从病理学上来看,慢性炎症坏死首先导致肝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和沉积(纤维化),继而导致肝小叶结构的破环和假小叶形成,最终发展为肝硬化。实际由肝纤维化向肝硬化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在临床上无法将二者截然分开。 一、临床分类临床分类临床分类临床分类 1.根据肝脏功能储备情况可分为:①代偿性肝硬化指早期肝硬化,一般属Child-Pugh A级。虽可有轻度乏力、食欲减少或腹胀症状,但无明显肝功能衰竭表现。血清蛋白降低,但仍≥35g/L,胆红素<35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多大于60%。血清ALT及AST轻度升高,AST可高于ALT,γ-谷氨酰转肽酶可轻度升高,可有门静脉高压症,如轻度食管静脉曲张,但无腹水、肝性脑病或上消化道出血。②失代偿性肝硬化指中晚期肝硬化,一般属Child-Pugh B、C级。有明显肝功能异常及失代偿征象,如血清白蛋白<35g/L,A/G<1.0,明显黄疸,胆红素>35μmol/L,ALT和AST升高,凝血酶原活动度<60%。患者可出现腹水、肝性脑病及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明显曲张或破裂出血。 2.根据肝脏炎症活动情况,可将肝硬化区分为:①活动性肝硬化慢性肝炎的临床表现依然存在,特别是ALT升高;黄疸,白蛋白水平下降,肝质地变硬,脾进行性增大,并伴在门静脉高压征。②静止性肝硬化ALT正常,无明显黄疸,肝质地硬,脾大,伴有门静脉高压症,血清白蛋白水平低。肝硬化的影像学诊断B 超见肝脏缩小,肝表面明显凹凸不平,锯齿状或波浪状,肝边缘变纯,肝实质回声不均、增强,呈结节状,门静脉和脾门静脉内径增宽,肝静脉变细,扭曲,粗细不均,腹腔内可见液性暗区。 二.肝硬化的诊断 (一)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诊断方法1.组织病理学检查:肝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至今仍被认为是诊断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金标准”。1994年国际慢性肝炎新的分级、分期标准建议将肝脏纤维化作为病情分期的依据,与分级(主要是炎症、坏死的程度)分别评分。目前国际上常用的干组织评分方法包括Knodell, Scheuer, Ishak, Metavir, Chevallier等系统。我国1995和200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也采用了相应的分级、分期标准,王泰龄教授也发表了改进了的肝纤维化的半定量积分系统。利用常规HE染色和各种细胞外基质的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甚至分子原位杂交技术可从肝组织标本获得许多的有关纤维化方面的信息;计算机图像分析等各种技术更能提供定量的资料以便于观察抗纤维化治疗的效果。目前在B超引导下采用自动肝穿枪进行肝活检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很高,病人的痛苦也很小。但肝活检也

肝豆状核变性疾病的基因分析及基因诊断的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肝豆状核变性疾病的基因分析及基因诊断的研究 姓名:王平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临床检验学 指导教师:吴健民 20070501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第一部分  ATP7B和COMMD1基因与肝豆状核变性疾病  临床表型相关性的研究  摘 要  目的检测 37例中国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ATP7B基因和COMMD1基因,探讨2个基因在WD致病和患者临床表现多样性中所起的作用。方法PCR法选择性扩增ATP7B基因的突变热区;扩增COMMD1基因的3个外显子包括和内含子的交界区,并对扩增产物测序。再将基因型结果与临床表型进行相关分析。结果37例标本中检测到12例有ATP7BArg778Leu突变,其中有9例表现为肝脏症状首发(75%);2例有Thr935Met 突变;COMMD1基因上没有发现任何能引起密码子和剪切位点改变的突变,检测到了1个多态性IVS2+63C>G。结论 ATP7B仍是目前唯一确定的WD致病基因,其Arg778Leu突变与肝脏症状表现为首发症状有关。没有证据支持COMMD1基因与中国人群的肝豆状核变性有关。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ATP7B基因 COMMD1基因 临床表现  Abstract Aim To study a cohort of 37 Chinese Han people with Wilson disease to illuminate the role of ATP7B and COMMD1 in the pathogenesis of WD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to clinical manifestation diversity in WD. Methods The three exons of the COMMD1 gene including the intron–exon boundaries and hot area of ATP7B gene were amplifi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nd analyzed by direct sequencing. Results Our study detected ATP7B Arg778Leu mutation in 12 patients, 9 of them show liver symptom at the onset of disease. Thr935Met were detected in 2 patients. We did not reveal any mutations leading to an amino acid or splicing site change in the COMMD1 sequence. A polymorphism at IVS2+63C>G was confirmed. Conclusions There is no evidence to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修订版

通讯作者:范建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200092,E2mail:fanjiangao@g https://www.doczj.com/doc/4b17444830.html, 专题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修订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 【关键词】 脂肪肝;诊断;治疗;指南[文献类型];代谢综合征Gu i deli n es for manage m en t of nona lcoholi c fa tty li ver d isea se:an upda ted and rev ised ed iti on The Chinese Nati onalWork2shop on Fatty L iver and A lcoholic L iver D isease f or the Chinese L iver D isease A ss ociati on. 【Key words】 Fatty liver;D iagnosis/therapy;Guidebooks[Pub2 licati on type];M etabolic syndr ome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 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 R)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脏损伤,其病理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ALD)相似,但患者无过量饮酒史,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si m p le fatty liver, NAF 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1,2]。NAF LD是21世纪全球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亦是我国愈来愈重视的慢性肝病问题[3]。为进一步规范NAF LD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组织有关专家,在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相关诊疗共识的基础上[429],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对2006年制定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10]进行更新。其中推荐的意见所依据的证据等级共分为3个级别5个等次[11],文中以括号内罗马数字表示,见表1。 表1 推荐意见的证据分级 证据等级定义 Ⅰ随机对照试验 Ⅱ21非随机对照试验 Ⅱ22分组或病例对照分析研究 Ⅱ23多时间系列,明显非对照试验 Ⅲ专家、权威的意见和经验,流行病学描述 本《指南》只是帮助医师对NAF LD的诊断和治疗作出正确决策,不是强制性标准,也不可能包括或解决NAF LD诊断和治疗中的所有问题。临床医师在针对某一具体患者时,应充分了解本病的最佳临床证据和现有医疗资源,并在全面考虑患者具体病情及其意愿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由于NAF LD的研究进展迅速,本《指南》仍将根据学科进展和临床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1 流行病学 NAF LD是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肝功能酶学异常和慢性肝病最常见的原因,普通成人NAF LD患病率为20%~33%,其中NASH和肝硬化分别占10%~20%和2%~3%[1,2,12]。肥胖症患者NAF L患病率为60%~90%、NASH为20%~25%、肝硬化为2%~8%,2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患者NAF LD患病率分别为28%~55%和27%~92%[1,2,12,13]。随着肥胖症和代谢综合征在全球的流行,近20年亚洲国家NAF LD增长迅速且呈低龄化发病趋势,中国的上海、广州和香港等发达地区成人NAF LD患病率在15%左右[3]。 NAF LD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脂肪高热量膳食结构、多坐少动的生活方式,I R、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和2型糖尿病)[3,12,13]。尽管酒精滥用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与肝脂肪变关系密切,但是全球脂肪肝的流行主要与肥胖症患病率迅速增长密切相关[3,12,14]。即使应用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标准诊断肥胖症,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 I)和(或)腰围正常的NAF LD患者在亚太地区仍不少见[3,12,13]。近期体质量和腰围的增加与NAF LD发病有关,腰围比BM I更能准确预测脂肪肝[3,12,13]。在非基因3型HCV感染者及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肝脂肪变主要与I R和代谢紊乱有关;NAF LD是血清HBV DNA低载量的慢性HBV感染者血清转氨酶增高的常见原因[3,4,16]。 2 自然转归 NAF LD患者肝病进展速度主要取决于初次肝活组织检查(简称肝活检)组织学类型。NAF L进展很慢,随访10~20年肝硬化发生率低(016%~3%),而NASH患者10~15年内肝硬化发生率高达15%~25%[1,2]。年龄>50岁、肥胖(特别是内脏性肥胖)、高血压、2型糖尿病、ALT增高、AST与ALT比值>1以及血小板计数减少等指标是NASH和进展性肝纤维化的危险因素[1,2,9,17]。在NAF LD漫长病程中,NASH为NAF L发生肝硬化的必经阶段[1,2]。与慢性丙型肝炎和酒精性肝炎相比,NASH患者肝纤维化进展相对缓慢,失代偿期肝硬化和肝细胞癌通常发生于老年人[1,2,13,17]。对于I R个体,NAF L是发生NASH和肝硬化的前提条件;脂肪变的肝脏对肝毒物质、缺血/缺氧耐受性下降,NAF L作为供肝用于移植易发生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能[13,16]。此外,在其他慢性肝病患者中,

【疾病名】肝豆状核变性

【疾病名】肝豆状核变性 【英文名】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 【缩写】 【别名】Wilson病;威尔逊变性;威尔逊氏变性;威尔逊氏病;威尔逊氏综合征;威尔逊病 【ICD号】K76.8 【概述】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又称Wilson病,本病于1911年首先由Wilson报道,此为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是先天性铜代谢障碍性疾病。临床上以肝损害、锥体外系症状与角膜色素环等为主要表现。 【流行病学】 本病人群发病率为0.5/10万~3/10万,病人同胞患病风险为1/4,人群中杂合子或病变基因携带者频率为1/100~1/200,阳性家族史达25%~50%。患病率约为1/3万活婴,杂合子频率约1%。绝大多数限于一代同胞发病或隔代遗传,连续两代发病罕见。Wilson病在大多数欧美国家罕见,某些国家和地区,如意大利南部撒丁岛及西西里岛、以色列及东欧犹太人和罗马尼亚发病率较高,日本发病率高达1/2万。我国尚无准确统计资料,但临床报告病例相当多见,据不完全统计,1950~1998年国内有关WD文献报告就有791篇,报告病例4501例。 【病因】 肝豆状核变性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受累基因与铜代谢紊乱有关,与位于染色体的酯酶D基因与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紧密连锁。 【发病机制】 WD的发病机制有胆道排泄减少、铜蓝蛋白合成障碍、溶酶体缺陷、金属巯蛋白基因异常及调节基因异常等学说,目前以前二种学说获得多数学者赞同。 1.铜代谢合成障碍 多数实验室用64Cu对体内铜代谢研究证明,血清铜蓝蛋白减少是WD体内铜积蓄的主要原因。但铜蓝蛋白为何缺乏,尚未完全阐明。B ichtrrich根据铜蓝蛋白电泳发现,正常成人是由先构成的未分化的铜蓝蛋白D在肝脏内经肽酶

脑病科中医诊疗方案

脑病科中医诊疗方案

目录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 (1)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诊疗方案 (8) 痴呆(血管性痴呆)诊疗方案 (13) 眩晕诊疗方案 (19) 肝豆状核变性诊疗方案 (23) 头痛(偏头痛)诊疗方案 (28) 假性延髓麻痹诊疗方案 (34) 颤病(帕金森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39) 痫病(颞叶癫痫)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44) 痿病(多发性硬化)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49) 痿病(格林-巴利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54) 目偏视(眼肌麻痹)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58) 脑积水(正常压力脑积水)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65) 出血性中风(脑出血)中医诊疗方案 (69) 郁病(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医诊疗方案 (75) 麻木(多发性神经炎)中医诊疗方案 (82) 脑髓震荡(脑震荡)中医诊疗方案 (87)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 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1)急性起病 (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 (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 (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病类诊断 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四)证候诊断 1.中脏腑 (1)痰蒙清窍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痰鸣漉漉,面白唇暗,肢体瘫软,手足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缓。 1

肝硬化诊治指南(2019完整版)

肝硬化诊治指南(2019完整版) 1 前言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进展至以肝脏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形成、肝内外血管增殖为特征的病理阶段,代偿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失代偿期以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严重损伤为特征,患者常因并发腹水、消化道出血、脓毒症、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和癌变等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美国肝病学会(AASLD) 、世界胃肠病学组织(WGO)、欧洲肝病学会(EASL)、国际腹水俱乐部(ICA)等先后制定了多部指南和共识,对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诊治提出了指导意见,并随着研究进展及临床经验的积累不断更新。 为促进肝硬化临床诊疗中的规范化,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消化病学分会等相继制定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指南》、《肝硬化腹水及相关并发症的诊疗指南》、《肝硬化肝性脑病诊疗指南》等,对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腹水、消化道出血、继发严重感染、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给出了推荐意见。此次制定的肝硬化指南不包括既往系列肝硬化并发症指南中已有的内容,但对各并发症指南中未提及的和其制定后新的进展作了补充。 近年,随着基础与临床研究的进展,对肝硬化临床诊治等方面有了进

一步的认识。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组织专家编写本指南,旨在针对肝硬化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在指南制订中尽可能的按照循证医学依据以及AGREE II的标准,成立了指导组、秘书组(写作组)、专家组(包括通信专家)等,包含肝病、消化、感染、外科、介入、肿瘤、中医、药理、护理和临床研究方法学等领域的专家。本指南编制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二级以上医院从事肝病、消化或感染等专业的临床医生在临床诊治决策中做参考。但指南不是强制性标准,不可能包括或解决肝硬化诊治中的所有问题。因此,临床医生在面对某一患者时,应遵循本指南的原则,充分了解病情,认真考虑患者的观点和意愿,并结合当地的医疗资源和实践经验制定全面合理的个体化诊疗方案。 指南中提及的证据和推荐意见基本按照GRADE系统(推荐分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进行分级(表1)。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 Wilson病 Wilson病又称为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是1912年Wilson报道的一种新的疾病。因患者主要表现为粗大结节性肝硬化,并伴有进行性神经症状,故命名为肝豆状核变性症。1953年,Beam等提出HL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多见于在血缘通婚率高的地区或社区。人群中基因频率(杂合子携带者)为1/200~1/400,患病率约为5/100万,发病大多于10~30岁间,年龄最小的为4岁,最大的为59岁,20%~40%患者有家族史。HLD在我国神经遗传病中居第二位,达10.14%。我国1949~1986年间报道的本病约有1200人,以青少年多见,初发病年龄在20岁以下的约占该病总数的61.7%~95%,男女比为2.3﹕1。广东顺德的一次流行病学调查报道,汉族此病的患病率约为万分之一。华东地区杂合子频率为1/200,患病率不低于1/20万。 1.病因HLD为慢性内源性铜中毒,表现为铜在肝脏大量蓄积,其铜含量可超过正常人的10倍。患者脑、肾和眼内都可能出现铜的异常蓄积,而血清铜和血浆铜蓝蛋白浓度降低。现已否定了小肠吸收铜过多引起体内铜蓄积的病因学说。由于HLD患者肝组织内分离出来的金属硫蛋白的含量比对照高出10倍,而怀疑MT与铜离子的牢固结合,阻碍了肝内脱辅基铜蓝蛋白与铜的结合。但动物实验发现,敲除MT基因的小鼠体内铜代谢无明显异常。据认为,HLD的病因

可能是由于病人体内缺乏。球蛋白,血清结合铜的能力降低,不能与铜形成血浆铜蓝蛋白,在血浆内呈游离状态的铜增加,易进入组织沉积下来,引起以肝、脑为主的全身病变。另一方面,胆汁中铜排泄障碍,造成铜在肝细胞内大量增加,肝铜达饱和以后铜从肝脏释放至血中,致使血中与白蛋白或其他蛋白结合的铜含量增加。铜由血循环再转移到体内各种组织中,逐渐沉积在脑、肾、角膜。 现已确定HLD是人的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993年,3个不同的研究小组几乎同时克隆了HLD的基因,该基因位于13号染色体长臂1区4带3亚带(13q14.3),这个基因编码一种P型铜转运ATP酶(ATP7B),故又称ATP7B基因。ATP7B基因全长约80kb,含22个外显子。 HLD基因转录产物为P型ATP7B,7.5kb,由1411个氨基酸组成,分为3个功能区,第1功能区为金属离子结合区,位于N端,有6个特定的金属结合氨基酸保守序列,长约30个氨基酸,每一段保守序列都带有甘-甲硫-苏-半胱-X-X-半胱(X指任一氨基酸)基元序列(motif);第2功能区为ATP酶P类酶功能区,包括磷酸酶活性区和磷酸化区,其中含有ATP酶磷酸化的底物天冬氨酸残基及ATP结合区;第3功能区为6个跨膜螺旋区和一个亲媒性区,间插于整个多肽链中(图7-2)。ATP7B主要分布在肝、脑、肾和胎盘,而少见于心、肺、肌肉等组织。ATP7B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成熟面高尔基体。ATP7B是一个膜相关的金属转运ATP酶,能利用ATP提供的能量使天冬氨酸残基磷酸化的同时实现铜离子转运,参与铜跨膜转运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