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理教师教育U—S共生性合作的生成机制研究

地理教师教育U—S共生性合作的生成机制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017202074.html,

地理教师教育U—S共生性合作的生成机制研究

作者:李茹

来源:《博览群书·教育》2014年第09期

关于U-S共生性合作,在国外出现的较早。20世纪50年代,美国开始在中小学试行;20

世纪70年以后,组建团队的做法在美国已基本成熟,各种形式的研究和教学团队相继发展。而我国在90年代后期,一些高等学校才开始组建教学团队,进行教学团队实践。近年来,我国高校在教师团队建设方面也在不断的探索,大学与中学究竟如何合作,怎么样才能解决合作中的诸多困境,关键就是寻找合作的发生机制。

目前,我国国家教育改革,新的地理课程标准中要求落实的三维目标、开发乡土地理教材,培养具有科研能力的创新性人才。改革需要中学地理教师落实教学内容,完成科研成果,实现教学质量和个人专业素质提升,做到有能力调整和架构新的教学理论和知识体系。面对这一严峻的考验中学地理老师急切需要大学老师的帮助来提升自己寻求新的专业发展机会;同时随着教师教育一体化、大学化的不断发展,大学老师也需要走进中学了解实际情况充实、突破自己的理论研究;而在校师范大学生、研究生更需要进入中学教学现场,观摩、实践提升教学能力。这诸多方面的需求紧密互扣促使U-S共生性合作的发生。

一、需求产生动机

(一)国家教育改革政策的驱动是需求产生的直接前提

为推动国家教师教育改革发展,2007年1号,国家出行《关于大力加强教师师范生实习

支教工作的意见》提出高校要建立相对稳定的师范生实习基地;建立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和高师院校服务基础教育实验区等要求,旨在以实习支教的形式促进大学与中学合作共赢从而推动教育教育的发展。2011年1号《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中要求建设

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要创新教师培训模式方法,提高教师培训质量,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2011年47号《关于实施全区高校师范专业办学能力提升计划通知》要求,搭建“大学教师下得去,中小学教师上的来”的合作平台,建立“职前职后一体化”教师教育基地。《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学科发展,适应社会生产和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新课程。”同时要求开展研究性学习,积极探索乡土地理案例,教学落实的三维目标。政策循序渐进,逐步的以新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开发以及学校优化等多种形式,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包括丰富教师专业知识、提高教材理解使用能力与课程研修与伙伴合作能力,转变陈旧的课堂理念促进良好校园文化建设,培育优质教学资源。各种政策直接的促使中学地理教师急切的需求引导帮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