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安全事件处理

计算机安全事件处理

计算机安全事件处理
计算机安全事件处理

计算机安全事件处理

翻译:陈海燕,CISSP(phrackchen@https://www.doczj.com/doc/4317185978.html,)

(《计算机安全介绍:NIST手册》第十二章)

英文版PDF

注:以下内容因排版原因有所省略。

计算机系统会受到众多不幸事件的影响,从数据文件损坏到病毒,到自然灾害。可以通过标准的操作规程从这样一些不幸事件中恢复。例如,频繁发生的不幸事件(如错误删除文件)通常可以被很容易地修复(如通过备份文件进行恢复)。更严重的不幸事件如因自然灾害导致的停电一般由机构的应急计划处理。其它破坏事件是由恶意的技术活动(如创建病毒或系统黑客)导致的。

计算机安全事件可能由计算机病毒、其它恶意代码、内部或外部的系统入侵者导致。本章中使用它泛指由恶意的技术活动导致的那些事件。它可以特指那些在没有技术专家响应时会造成严重损害的事件。计算机安全事件这种定义的不确定性有些太强,在不同的机构或计算环境中所表示的可能会有所不同。

虽然黑客和恶意代码对系统和网络的威胁为人所知,但是这种有害事件的发生是无法预测的。大型网络(如互联网)上的安全事件,如入侵和服务中断对各种机构的计算能力都是有害的。最初遇到这种事件时,大多数机构都处于毫无准备的状态。但是当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时,就显示出制定快速发现和响应这种事件的常备能力通常是具有成本效益的。因为在未被发现时事件经常会“传播开来”增加了损失和对机构的伤害程度,这也是需要事件处理能力的一个原因。

事件处理与应急计划以及支持和运作紧密相连。事件处理能力可以被视为应急计划的组件,因为它提供了对正常处理过程中断提供快速有效响应的能力。广义地讲,应急计划涉及到所有可能会中断系统运作的事件。事件处理可以被考虑为应急计划中响应恶意技术威胁的部分。

本章描述机构可以如何通过建立计算机安全事件处理能力处理计算机安全事件(在其更大的计算机安全项目范畴内)。许多机构将处理事件作为其用户支持能力(在第14章讨论)或通用系统支持的一部分。

12.1 事件处理能力的好处

事件处理能力的首要好处是控制和修复事件带来的损害,并防止未来的损害。另外,建立事件处理能力还有不太明显的副作用。

12.1.1 控制和修复事件带来的损害

如果没有得到发现,恶意软件可能极大伤害机构的计算能力,其程度取决于技术

及其关联性。事件处理能力为用户提供报告事件和适当响应以及协助提供恢复帮助的方法。预先储备技术能力(如培训人员和病毒识别软件)以备不时之需。另外,机构将与其它支持资源(如司法、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签订好重要合同来协助控制和恢复工作。

缺乏事件处理能力,出于好意的响应也可能使事情变得更糟。在有些情况下,人们无意中使反病毒软件感染病毒又将其散播到其它系统。当病毒在局域网(LAN)中传播时,在几个小时内大多数或全部的计算机都可能感染。另外,不协调进行工作就无法将病毒从局域网中彻底根除。

许多机构使用大型的内部局域网并将其连接到公用网络,如互联网。这样做,机构增加了暴露给入侵活动的机会,尤其是在机构具有较高知名度(如其涉及到一个有争议的程序)时。事件处理能力可以通过快速响应可疑事件以及在需要时协调负责官员和人员的事件处理来为机构带来很大利益。入侵活动,无论是黑客还是恶意代码经常都可以感染处于很多不同网络站点的众多系统;因此,处理事件可能会错综复杂,可能需要来自机构外部的信息。通过事先计划,这种联系就可以预先建立并改善响应速度,从而控制和减少损害。其它机构可能已经处理过类似的情况并可能提供快速恢复和减少损害方面的非常有用的指导。

12.1.2 防止未来损害

事件处理能力也协助机构防止(或至少减少)未来事件带来的损害。可以通过对事件的深入研究获得机构威胁和缺陷方面更好的理解,以便部署更有效的防范措施。另外,可以通过外部联络(通过事件处理能力建立的)得到威胁和缺陷的早期警告。已经部署到位的机制将为用户提供风险警告。

事件处理机制可以使机构通过所经历的事件进行学习。可以收集以往事件的数据(和所采取的矫正方法)。可以对事件的模式进行分析,例如哪些病毒是最常见的,哪些矫正行动是最成功的,什么系统和信息会成为黑客的目标。这个过程也可以辨别缺陷,例如使用新的软件包或补丁是否会损害系统。关于所发生威胁的类型和所出现的缺陷方面的知识都可以协助确定安全解决方案。这些信息在创建培训和意识培养项目以帮助减小损失可能性方面时也会被证明是有用的。事件处理能力通过为用户提供信息协助培训和意识培养项目,这些信息包括(1)可以帮助避免事件的措施(如病毒扫描)和(2)事件发生时应该采取的行动。

当然,机构防止未来损失的尝试并非在真空中进行。良好的事件处理能力会与机构外的伙伴建立联系。这可以使机构获得尚未经历过的威胁和缺陷的早期预警。可以采取早期防范措施(通常比修复损害更具有成本效益)减少未来的损失。与机构外部分享信息也可以使他人从机构的经历中得到教益。

12.1.3 副作用

最后,建立事件处理能力还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帮助机构。这里讨论三点。

使用威胁和缺陷数据。事件处理可以很大程度上加强风险评估过程。事件处理能力能够让机构收集在风险评估和防范措施选择(如设计新系统时)中有用的威胁数据。可以通过记录和分析事件来确定是否有问题重复发生(或出现其它事件发

生模式时是否显示出有黑客的攻击),如果孤立地看待每一个事件这些情况就可能被忽视。机构中事件的数量和类型的统计数据可以被用于风险评估过程以便指示出缺陷和威胁。

加强内部沟通和机构的准备。机构经常发现事件处理能力加强了内部沟通和机构响应各类事件的准备,而不仅仅是计算机安全事件。内部沟通将得到改善;管理行为得以更好的组织来接收信息;会预先建立起与公共事务、司法官员、执法部门和其它团体的联系。所建立的事件报告体系也可以被用于其它目的。

加强培训和意识培养项目。机构的培训过程还可以从事件处理经验中得到好处。通过事件报告,受训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所需的安全知识。培训者可以使用真实的事件生动地描述计算机安全的重要性。根据事件处理人员提供的当前威胁和控制信息,所制定的培训为用户提供了更加针对当前需求的内容,从而减少事件对机构构成风险。

12.2 成功的事件处理能力的特点

成功的事件处理能力有几个特点:

?对其所服务群体的了解;

?得到教育的群体;

?集中的通信方法;

?所需的专业技术;

?与其它事件处理相关团体的联系(如果需要)。

12.2.1 定义服务对象群体

群体包括计算机用户和程序管理者。与其它客户-供应商关系一样,如果所提供的服务是有价值的,群体将倾向于利用这种能力。

群体不总是针对机构整体。例如,机构可能使用几种类型的计算机和网络,但是可能因成本的原因决定只对个人计算机用户提供事件处理能力。如果是这样,可能是因为机构觉得计算机病毒带来的风险比其它平台的恶意技术威胁更大。或者由多个站点组成的大型机构可能认为一些站点当前的计算机安全工作不需要事件处理能力,而另一些站点需要(可能是由于处理的重要性)。

12.2.2 培训对象群体

用户需要了解、接受并信任事件处理能力否则就不会使用。通过培训和意识培养项目,用户会逐渐了解这些能力以及怎样发现和报告事件。用户对服务价值的认可将使其运作更可靠。

12.2.3 集中的报告和通信

成功的事件处理需要用户能够以方便和直接的方式向事件处理小组报告事件;这被称为集中报告。成功的事件处理能力依赖于及时的报告。如果事件报告困难或者耗时,可能就无法充分发挥事件处理能力。通常,某种形式的热线配以传呼做为备份是不错的方式。

集中通信对于访问或分配事件处理工作的相关信息是非常有益的。例如,如果通过网络将用户联系在一起,事件处理能力就可以使用网络来及时发送公告和其它信息。用户可以利用网络获得存储在服务器上的信息并通过电子邮件与事件响应团队联络。

12.2.4 技术平台和通信的专业技术

组成事件处理能力的技术成员需要特定的知识、技巧和能力。技术成员的适当资质可以包括:

?具有部分或全部服务群体核心技术的专家级工作能力;

?在团队中工作的能力;

?与不同类型用户,从系统管理员到不熟练的用户到执法官员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需要时24小时响应的能力;

?以及随时出差的能力(当然,这取决于被服务群体的物理位置)。

12.2.5 与其它机构联络

由于增加了计算机的连接,网络的入侵活动可以影响到许多机构,有时包括国外的机构。所以,机构的事件处理小组可能需要与其服务群体之外的其它团队或安全组织一道工作来有效地处理事件。另外,小组可能需要在不同时间与其它团队共享知识。因此,与其它相关同行以及支持机构建立联系和联络对于事件处理能力的成功是很关键的。

对事件处理尤其重要的是与调查机关,如联邦(例如FBI)、州、地方执法部门建立联系。影响到计算机犯罪的法律在不同的地方和州是不同的,一些行为是州(而不是联邦)规定的罪行。团队熟悉当前法律并且与执法部门和调查机关建立联络是很重要的。

事件也可能引起媒体的注意并且对机构的形象产生非常负面的影响。事件处理能力可能需要与机构的公共关系部门紧密合作,这些部门得到过与新闻媒体打交道的培训。在将信息提供给新闻界的过程中,很重要的是(1)不要为攻击者提供信息使机构处于更威胁境地以及(2)正确保护潜在的法律证据。

12.3 事件处理的技术支持

快速和方便地分发信息的技术方法极大地增强了事件处理能力。

12.3.1 事件集中报告的通信

报告事件的技术能力是极端重要的,因为不知道事件就谈不上响应。幸运的是,很多机构已经拥有这些技术方法。

为了快速响应服务群体的问题,一条电话“热线”就是既有用又方便的。一些机构可能已经有一些用于紧急情况或用于获得其它方面帮助的热线;也许可以将其用于事件处理,这样做是具有成本效益的。可能有必要提供24小时响应的热线。

这可以通过对应答中心人员进行安排以提供非工作时间的应答服务,或使用应答设备和个人寻呼的组合来完成。

如果可以提供联络事件处理小组的额外机制,就可能增加小组的可用性从而有利于事件处理工作。将邮件转发到小组成员的集中电子邮件地址使服务群体可以更方便地与小组交互信息。为用户提供传真号码可能也有帮助。

12.3.2 快速通信设施

某些形式的快速通信对于与服务群体以及管理官员和外部机构进行通讯是很重要的。小组可能需要快速发送安全建议或收集信息,这样通常就非常需要诸如电子邮件之类的方便的通信方式。使用电子邮件,小组可以容易地将信息发到服务群体的各个分组,如系统管理员或网络管理员,并在需要的时候向整个服务群体广播一般警告。如果已经有这样的联络方式,电子邮件具有较小负荷并且易于使用。(但是,电子邮件系统本身也可能遭到攻击,就像在1988年互联网蠕虫事件中一样。)

虽然有电子邮件的替代方式,但是它们很可能会增加响应时间。电子公告板系统(BBS)对于分发信息是很不错的,特别是在它为鼓励用户使用而具有比较方便的用户界面时。网络BBS比需要终端和调制解调器的BBS访问起来更方便,所以后者只是做为没有充足网络连接机构的选择。另外还可以使用电话、物理公告板以及传单。

12.3.3 安全通信设施

事件的范围从微不足道到涉及到国家安全。在交换事件信息时经常建议使用加密通信。这将帮助防止事件相关信息违背意愿的分发。语音、传真和电子邮件通信也可以使用加密技术。

12.4 相互关系

事件处理能力通常依赖于本手册中提到的其它防范措施。最明显的是与应急计划的其它部分紧密相连。下面的段落详述了一些最重要的关系。

应急计划如本章介绍中论述的那样,事件处理能力可以被视为应急计划的组件,它处理和响应诸如病毒或黑客之类的技术威胁。与应急计划工作中的其它部分进行紧密协调是有必要的,特别是在为系统资源严重不可用事件进行应急处理计划时。

支持和运行事件处理还与支持和运行紧密相连,尤其是用户支持和备份。例如,出于效率和节约成本的目的,事件处理能力经常与用户“支持系统”合作。从事件中恢复时还可能需要系统资源的备份。

培训和意识培养培训和意识培养项目可以得益于事件处理期间获得的教训。事件处理成员可以协助评估用户对当前威胁和缺陷的意识级别。这些成员可能还可以帮助培训系统管理员、系统操作员以及其它用户和系统人员。了解安全防范知

识(通过这样的培训)协助减少未来的事件。培训用户汇报什么和如何汇报也是很重要的。

风险管理风险分析过程会得益于表现所发生事件数量和类型以及有效防止事件的控制类型的统计数据和日志。这些信息可以被用于帮助选择适当的安全控制和措施。

12.5 费用考虑

计划事件处理能力时要考虑一些开办成本和经费问题。因为事件处理能力的成功非常依赖于用户对其价值的理解以及是否使用,所以这种能力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是非常重要的。两个重要的经费问题是:

人员事件处理能力在计划中可能至少需要一位管理者以及一位或多位技术人员(或能力相当的人员)来完成项目目标。但是依据工作范围的不同,可能不需要全职人员。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一些兼职或待命人员。这些人员执行事件处理任务可能是做为其正常岗位职责以外的附加工作。

教育和培训事件处理人员需要跟上计算机系统和安全发展的现状。需要制定响应预算以便其能够参加会议、安全课程以及其它持续教育活动。如果机构位于多个不同的地理位置,可能就需要往返于其它事件处理站点的旅差费。

参考书目

Brand, Russell L. Coping With the Threat of Computer Security Incidents: A Primer from Prevention Through Recovery. July 1989.

Fedeli, Alan. "Organizing a Corporate Anti-Virus Effort."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Annual Computer VIRUS Clinic, Nationwide Computer Corp. March 1990.

Holbrook, P., and J. Reynolds, eds. Site Security Handbook. RFC 1244 prepared for the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1991. FTP from https://www.doczj.com/doc/4317185978.html,:/put/secplcy/rfc1244.txt.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Establishing a Computer Security Incident Response Capability." Computer Systems Laboratory Bulletin. Gaithersburg, MD. February 1992.

Padgett, K. Establishing and Operating an Incident Response Team. Los Alamos, NM: 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 1992.

Pethia, Rich, and Kenneth van Wyk. Computer Emergency Response - An International Problem. 1990.

Quarterman, John. The Matrix - Computer Networks and Conferencing Systems Worldwide. Digital Press, 1990.

Scherlis, William, S. Squires, and R. Pethia. Computer Emergency Response. 1989.

Schultz, E., D. Brown, and T. Longstaff. Responding to Computer Security Incidents: Guidelines for Incident Handli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Technical Report UCRL-104689, 1990.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vitational Workshop on Computer Security Incident Response. August 1991.

Wack, John. Establishing an Incident Response Capability. Special Publication 800-3. Gaithersburg, MD: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November 1991.

计算机安全使用管理制度

计算机安全使用管理制度 一、各涉密科室和单位应建立设备台帐档案,用以记录设备的原始资料、运行过程中的维修、升级和变更等情况,设备的随机资料(含磁介质、光盘等)及保修(单)卡由各涉密科室自行保管。 二、计算机密级类别的设定,由单位保密领导小组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以储存信息的最高密级设定计算机密级,由信息中心负责按保密规定粘贴密级标识。三、配备有计算机设备的科室和单位都要指定一名领导负责计算机保密工作,并设专人对设备进行管理。计算机资源原则上只能用于本单位的正常工作,禁止利用计算机资源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活动。 四、承担涉密事项处理的计算机应专机专用,专人管理,严格控制,不得他人使用。 五、禁止使用涉密计算机上国际互联网或其它非涉密信息系统;禁止在非涉密计算机系统上处理涉密信息。 六、对领导和重要科室处理涉密信息的计算机安装物理隔离卡。严格一机两用操作程序,未安装物理隔离卡的涉密计算机严禁连接国际互联网。 七、涉密计算机系统的软件配置情况及本身有涉密内容的各种应用软件,不得进行外借和拷贝。 八、不得将涉密存储介质带出办公场所,如因工作需要必须带出的,需履行相应的审批和登记手续。 九、未经许可,任何私人的光盘、软盘、U盘不得在涉密计算机设备上使用;涉密计算机必需安装防病毒软件并定期升级。 、各科室、各单位产生的涉密信息其输出需经本单位主管领导签字审批,由专人进行操作,并登记、备案,对输出的涉密信息按相应密级进行管理。 一、涉密信息除制定完善的备份制度外,必须采取有效的防盗、防火措施,保

证备份的安全保密,并做好异地保存。计算机上网安全保密管理规定 一、未经批准涉密计算机一律不许上互联网。如有特殊需求,必须事先提出申请,并报保密小组批准后方可实施,上网涉密计算机必需安装物理隔离卡。 二、要坚持“谁上网,谁负责”的原则,各科室要有一名领导负责此项工作,信息上网必须经过单位领导严格审查,并经主管领导批准。 三、国际互联网必须与涉密计算机系统实行物理隔离。 四、在与国际互联网相连的信息设备上不得存储、处理和传输任何涉密信息。 五、应加强对上网人员的保密意识教育,提高上网人员保密观念,增强防范意识,自觉执行保密规定。 六、涉密人员在其它场所上国际互联网时,要提高保密意识,不得在聊天室、电子公告系统、网络新闻上发布、谈论和传播国家秘密信息。使用电子函件进行网上信息交流,应当遵守国家保密规定,不得利用电子函件传递、转发或抄送国家秘密信息。涉密存储介质保密管理规定 一、涉密存储介质是指存储了涉密信息的硬盘、光盘、软盘、移动硬盘及U 盘等。 二、有涉密存储介质的科室和单位需填写和保管“涉密存储介质登记表”,并将登记表的复制件报办公室保密领导小组登记、备案并及时报告变动情况。 三、因工作需要向存储介质上拷贝涉密信息时,应填写“涉密存储介质使用情况登记表”,经单位领导批准,同时在介质上按信息的最高密级标明密级。 四、存有涉密信息的存储介质不得接入或安装在非涉密计算机或低密级的计算机上,不得转借他人,不得带出工作区,下班后存放在本单位指定的密码柜中。

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作业习题

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作业习题 习题1 1.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构成威胁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从技术角度分析引起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计算机信息安全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4.什么是TEMPEST技术? 5.什么是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 6.安全体系结构ISO7498-2标准包括哪些内容? 7.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策略内容有哪些? 8.在计算机安全系统中人、制度和技术的关系如何? 9.什么是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计算机可靠性包含哪些内容? 10.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可以采取哪两项措施? 11.容错系统工作过程包括哪些部分?每个部分是如何工作的? 12.容错设计技术有哪些? 13.故障恢复策略有哪两种? 14.什么是恢复块方法、N-版本程序设计和防卫式程序设计? 习题 2 1.请说明研究密码学的意义以及密码学研究的内容。 2.古典代替密码体制和换位密码体制有什么特点? 3. 请比较代替密码中移位密码、单表替代密码和多表替代密码哪种方法安全性好,为 什么? 4.凯撒密码是一种单表代替密码,它的加密方法就是把明文中所有字母都用它右面的 第k个字母代替,并认为z后面又是a。加密函数可以表示为: f (a )= (a + k )Mod n 其中f( a )表示密文字母在字母表中的位置,a表示明文字母在字母表中的位置,k 是密钥,n为字母表中的字符个数。 设有明文security,密钥k=3,密钥字母表如表2.14所示,其中字母表示明文或密文字 符集,数字表示字母在密钥字母表中的位置。 z 2 (1)请写出加密后的密文。 (2)请写出该凯撒密码的解密函数。 (3)请用高级语言编写通用凯撒密码的加密/解密程序。 5.已知仿射密码的加密函数可以表示为: f(a)= (aK1+ K0)mod 26 并知道明文字母e、h对应密文字母是f,w,请计算密钥K1和K0来破译此密码(答案 K1=23,K0=17,还有其它解)。

网络安全与防护—笔试题答案

网络安全与防护—笔试题答案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课程试题库 第一部分:理论题 一.选择题 学习情境1-任务1-基于Sniffer进行协议.模拟攻击分析(1/22) 1.ARP协议工作过程中,当一台主机A向另一台主机B发送ARP查询请求时,以太网帧封装的目的MAC地址是(D)。 A. 源主机A的MAC地址 B. 目标主机B的MAC地址 C. 任意地址: D02. 广播地址:FFFFFFFFFFFF 2.在下面的命令中,用来检查通信对方当前状态的命令是(B)。 A. telnet B. ping C. tcpdump D. traceroute 3.在进行协议分析时,为了捕获到网络有全部协议数据,能够在交换机上配置(A)功能。 A. 端口镜像 B. VLAN C. Trunk D. MAC地址绑定 4.在进行协议分析时,为了捕获到流经网卡的全部协议数据,要使网卡工作在(C)模式下?。 A. 广播模式 B. 单播模式 C. 混杂模式 D. 多播模式 5.在计算机中查看ARP缓存记录的命令是(A)。 A. “arp -a” B. “arp -d” C. “netstat -an” D. “ipconfig /all” 6.在计算机中清除ARP缓存记录的命令是(B)。 A. “arp -a” B. “arp -d” C. “netstat -an” D. “ipconfig /all” 7.一帧ARP协议数据中,如果其中显示操作代码(Opcode)值为1,表示此数据帧为ARP的什么帧?(D) A. 单播帧 B. 应答帧 C. 多播帧 D. 请求帧 8.在广播式网络中,发送报文分组的目的地址有(C)地址.多站(播)地址和广播地址三种。 A. 本地 B. 远程 C. 单一物理(单播) D. 逻辑 9.网络安全的基本属性是( B)。 A. 机密性 B. 其它三项均是 C. 完整性 D. 可用性

计算机及网络安全保密管理规定

计算机及网络安全保密管理规定 1

武汉XX有限公司 计算机及网络安全保密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武汉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计算机及网络安全保密管理工作,保障计算机及其网络安全运行,防止国家秘密和公司内部信息泄露,根据国家行政法规和上级机关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公司内部网络是指覆盖公司在武汉、襄樊两地部门的网络;国际联网是指各单机用户为实现信息的国际交流,同国际互联网(因特网)或其它国际性公共网络相联。 第三条涉及联网的部门和个人,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安全保密制度,不得利用内部网络和国际联网从事危害国家和集团安全,泄露国家、集团和公司秘密等违法犯罪活动。 第二章计算机及其网络的管理与运行 第四条公司各部门计算机(包括台式计算机和便携式计算机)分为涉密计算机和非涉密计算机,计算机主机醒目处须有”涉密” 2

或”非涉密”标识,以示区分。存储、处理涉密信息的计算机以及联入集团涉密系统的计算机为涉密计算机;非涉密计算机严禁存储和处理涉密信息,严禁联入集团内部涉密系统。经集团保密工作部门批准,公司办和业务一部分别安排一台计算机接入集团涉密系统,实行专人管理。 第五条接入集团涉密系统的计算机由公司按国家对涉密网的管理规定和集团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部门的要求进行购置,由集团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部门或在其指导下进行调试和维护管理。公司信息化管理部门为公司计算机及网络安全管理部门,必须设立专职网络管理员,对公司的联网计算机进行统一管理。 第六条未经允许,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私自在集团内部网上接入各类网络设备,也不得在已接入集团内部网的网络设备上随意安装各种软件,更不能以非法身份侵入内部网络或擅自更改各类网络运行参数。专职网络管理员应定期对公司的联网计算机进行检查并做好相关记录。 第七条要加强对公司计算机联网服务器的安全管理和对计算机网络管理人员的教育管理,有权出入计算机网络服务器机房的工作人员为公司专职网络管理人员,非工作人员进入须经公司党群办审查批准。 第八条公司联入集团内网的两台计算机需要保留软驱和光 3

网络安全操作规程

网络安全操作规程 1.目的 为加强公司计算机设备及网络,系统数据,研发数据,源代码,信息安全的管理,确保计算机及公司网络系统正常可靠地运行,保证各部门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计算机网络及信息安全管理规程。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各部门的计算机,网络设备,办公设备(以下简称IT设备)和数据,信息安全的管理。 3.职责 3.1公司内IT设备维护,系统管理,信息安全管理,网络管理由IT部门统一安排执行管理。 3.2使用者对分配给其使用的IT设备安全和完整性负责,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IT设备的安全和完整性负责。部门负责人对部门网络及信息安全负责。 3.3各个部门配合本规定的实施。 4.操作规程 4.1 计算机与网络管理程序 4.1.1 IT设备的领用、采购,回收,维修,更换流程 (1)各部门新增招聘计划时,必须提前15天到行政部备案,如果库存的IT设备无法满足申请部门的需求或者库存无货时,就转采购申请。需采购的IT设备必须经IT人员确认配置后方可交由采购部采购。采购回来的设备由物资部交由仓库管理员签收后入库。 (2)新入职人员必须接受计算机网络及信息安全管理规程培训,培训合格后才可以申请IT设备。 (3)库存IT设备的申领申请人填写IT需求申请表,经IT人员确认核实相关配置。在库存有货的情况下由申请人经各级领导逐级审批,凭审批后的申请表到仓库领取。库存无货转采购流程。 (4)回收后的IT设备数据处理为保障公司信息数据安全,对于需要归还的IT设备,使用部门归还前自行备份IT设备数据,归还前清空数据。需归还的设备由归还人员填写归还申请表经IT人员检测配置无误后,由归还人员将IT设备搬到仓库指定地点。由仓库管理员清点入库签收。 (5)IT设备的维修IT设备的报修由申请人直接向IT人员提出,不产生费用且过保的维修事项由IT人员直接维修,对于保修期内的设备由采购人员联系供应商维修。经评估对于可能产生费用且过保的设备维修,由申请人填写IT设备需求申请表,经逐级审批后,方可由IT人员联系供应商进行维修。 (6)IT设备的更换必须由当事人提出书面申请(IT需求申请表),经IT人员对原有IT 设备配置检查记录后,由申请人凭(经各级领导逐级审批后的)申请表到仓库管理员处领取更换。原有IT设备回收按照第4.1.1(4)执行。 (7)离职员工离职前必须到IT人员处登记,由IT人员对其IT设备配置完整性进行检查,注销个人账户信息等,经确认IT设备完好无损,账户信息完全注销后方可办理其他离职手续。如有it设备损坏的情形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登记,由财务人员进行扣款处理后方可办理离职手续。离职员工的IT设备回收按照第4.1.1(4)执行。 (8)计算机设备调换必须到it人员处登记信息。IT设备调换前双方自行备份并清空数据。IT人员做好IT资产变更信息。

计算机机房安全管理制度(最新版)

计算机机房安全管理制度(最 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424

计算机机房安全管理制度(最新版) 为了进一步加强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安全管理,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净化我校校园文化环境秩序,规范我校计算机机房管理,根据公安厅和教育厅《关于加强学校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的通知》的有关精神,现对我校计算机机房的管理作出如下规定: 1、重视安全工作的思想教育,防患于未然。 2、遵守“教学仪器设备和实验室管理办法”,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3、凡进入机房的人员除须遵守校规校纪外,还必须遵守机房的各项管理规定,爱护机房内的所有财产,爱护仪器设备,未经管理人员许可不得随意使用,更不得损坏,如发现人为损坏将视情节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4、机房内禁止吸烟,严禁明火。 5、工作人员必须熟悉计算机机房用电线路、性能及安全工作的有关规定。 6、机房使用的用电线路必须符合安全要求,定期检查、检修。 7、杜绝黄色、迷信、反动软件,严禁登录黄色、迷信、反动网站,做好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工作。 8、工作人员须随时监测机器和网络状况,确保计算机和网络安全运转。 9、机房开放结束时,工作人员必须要关妥门窗,认真检查并切断每一台微机的电源和所有电器的电源,然后切断电源总开关。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计算机的安全使用

《计算机的安全使用》说课稿 双辽市第四中学 光辉 尊敬的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双辽市第四中学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计算机的安全使用》 一、说教材 1、本节课选自长春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材。本教材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方针,把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本节课所学的计算机的安全使用方面的知识,是信息安全与道德这一章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整册书的基础所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了解计算机存在的安全问题,计算机面临的安全威胁,以及计算机安全防范措施。是在学生对计算机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树立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安全意识。培养良好的使用习惯。 2、教学目标:(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分三个方面) ①知识与技能: (1)学生通过网上查阅计算机安全知识,初步认识计算机所面临的安全问题。 (2) 学生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进一步加强计算机的安全使用意识。 ②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教师引导、动脑思考、交流与实践学习 过程,体验和感悟探究的一般过程;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联系生活实际,学习计算机的安全使 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在协作与交流过程中,提高自 己的分辨是非的能力,肯定自己的价值。 3、教学重、难点:(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给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和效益。但是,计算机使用规模及范围的扩大也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考验,即法律与道德的问题。本着这一理念,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了解什么是计算机安全,计算机安全包括哪些方面和计算机面临的安全威胁。 ; 难点:学生通过交流与实践体会,掌握计算机的安全防范措施,树立安全使用计算机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 二、说学习者特征 1、学生是初中七年级的学生;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信息技术的一些基本常识性知识; 3、学生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有趣的感性知识;学生善于和同学交流,能够虚心学习他人长处; 5、学生很愿意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对此也很有兴趣。 三、说教学策略 1、信息技术纲要中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当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本课的新知识环节中的学习目标是以任务方式出现的,例如:学习任务:了解计算机安全及防范知识,增强安全使用计算机的意识。 2、本课内容比较抽象,我本着直观性教学的原则,多次采利用直观演示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奋点 。 3、为了更好的突破重难点,我把“探究——合作——创新”的思想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讲到“计算机面临的安全威胁”时 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对这方面的感受。

计算机实训室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536 计算机实训室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计算机实训室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课前供电顺序:科任老师先开总电闸.再逐个开电脑、灯管、抽风机、风扇等分闸。 2、严禁携带移动存储设备、饮料、食品等进入机房。 3、上机前,学生须严格按照指定座位上机开机前,必须检查机器及其附件是否完好,若发现有异常(如机器人为损坏或东西丢失等)情况,应立即报告科任老师。开机顺序:先开外设,再开主机。 4、上机期间,不准私自换位,禁止在机房随意走动、追赶、大声喧哗。 4、上机期间,严格按照实操上机要求进行实操练习,不准私自换位,禁止在机房随意走动、追赶、大声喧哗。 5、上机过程中不允许进行与实验报告无关的任何操作,禁止擅自删除、移动或更改硬盘数据:禁止私设各种密码:禁止擅自对计算机进行低格、分区、格式化等破坏性操作。 6、操作计算机时,若出现显示器无图象、机箱内有炸裂或异常气味等现象时,应立即关闭电源,及时报告科任

计算机安全与防护

计算机安全与防护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安全的含义及常见的安全措施; (2)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一般特征及传播途径; (3)掌握防毒、杀毒的基本方法,学会主动防范计算机病毒。 2、过程与方法 (1)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认识网络资源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技术利用中的责任感和技术创新的使命感,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 4、行为与创新 (1)自觉遵守信息社会中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能够合理地引用他人的观点或使用他人的成果; (2)积极参加各种与信息技术教育有关的创新设计和开发活动;(3)认识信息安全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教学难点: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安全意识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小组竞赛、启发引导、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教师:2017年,因特网上很多用户遭受不明病毒攻击,计算机中所有的文本文件被感染锁定,解锁需付费,这就是“勒索病毒”。 该病毒可通过局域网进行传播,感染局域网内所有的计算机系统,最终导致整个局域网瘫痪。 大家听说过这种计算机病毒吗? 教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和了解计算机病毒,掌握计算机安全与防护的知识。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能够更好地使用和维护计算机。 2、新课讲授 (1)计算机病毒 ①、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教师: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呢?它和我们平时提到的生物病毒一样吗? 教师: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编制的程序,这种特殊的程序能够在计算机系统中通过自我复制来传播,在一定条件下被激活并破坏计算机系统,从而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这种程序具有类似生物病毒的特点,如繁殖性、传染性和潜伏性等,所以人们用“计算机病毒”一词来称呼这类破坏性程序。 ②、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请个人学生谈谈感染计算机病毒的过程,再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共同探讨教学内容。

计算机安全管理制度

计算机安全管理制度 本文涉及的电脑设备,包括电脑室电脑设备及由电脑室负责安装在其它部门或单位的电脑设备。 (一)病毒防护 1.要求 (1)装有软驱的微机一律不得入网; (2)对于联网的计算机,任何人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不得向计算机网络拷入软件或文档; (3)对于尚未联网计算机,其软件的安装由电脑室负责; (4)任何微机需安装软件时,由相关专业负责人提出书面报告,经经理同意后,由电脑室负责安装; (5)所有微机不得安装游戏软件; (6)数据的备份由相关专业负责人管理,备份用的软盘由专业负责人提供; (7)软盘在使用前,必须确保无病毒; (8)使用人在离开前应退出系统并关机; (9)任何人未经保管人同意,不得使用他人的电脑。 2.监管措施 1.由电脑室指定专人负责电脑部管辖范围内所有微机的病毒检测和清理工作; 2.由电脑室起草防病毒作业计划(含检测周期、时间、方式、工具及责任人),报电脑经理批准后实施; 3.由各专业负责人和电脑室的专人,根据上述作业计划按时(每周最少一次)进行检测工作,并填写检测记录; 4.由电脑经理负责对防病毒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 (二)硬件保护及保养 1.要求 (1)除电脑室负责硬件维护的人员外,任何人不得随意拆卸所使用的微机或相关的电脑设备; (2)硬件维护人员在拆卸微机时,必须采取必要的防静电措施; (3)硬件维护人员在作业完成后或准备离去时,必须将所拆卸的设备复原; (4)要求各专业负责人认真落实所辖微机及配套设备的使用和保养责任; (5)要求各专业负责人采取必要措施,确保所用的微机及外设始终处于整洁和良好的状态; (6)所有带锁的微机,在使用完毕或离去前必须上锁; (7)对于关键的电脑设备应配备必要的断电继电保护电源。 2.监管措施 (1)各单位所辖微机的使用、清洗和保养工作,由相应专业负责人负责; (2)各专业负责人必须经常检查所辖微机及外设的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奖惩办法

公司电脑安全使用管理办法

公司电脑安全使用管理办法 为提高现代化办公实效,规范公司电脑的使用管理,确保电脑以及网络资源高效安全的用于工作,特制本规定 一、公司电脑及网络资源仅为公司所配置,员工不得从事无关使用。 1.公司电脑只供本公司人员使用。 2.每天下班前应检查主机和显示器电源是否关好,下班将桌面重要资料储存至非系 统盘,严禁频繁开关或重启电脑,非特殊情况不要强行关机。 3.严禁上网浏览反动、色情、暴力以及宣传不良言行的网站,不准在任何网站散布、 发表对公司不利的言论、不得下载网络未被公认的文件,防止病毒和木马的入侵。 4.定期对电脑进行病毒扫描,以免感染病毒。 5.任何时间,在公司禁止使用BT、电驴等占用网络带宽过多的P2P软件下载文件, 禁止使用在线听歌,在线视频的软件,严禁下载与工作无关的影视文件,以免影响整体网速。 6.在平时的工作中,应养成将文件分门别类地存放在相应文件夹中的习惯,避免出 现急需某个文件时遍寻不获的情况。不要把有用的文件存放在系统盘(一般为C 盘)、“我的文档”和“桌面”。 7.员工使用网络时,必须使用分配的IP,严禁擅自修改,如有IP冲突,请与IT联 系 二、公司内部有专人负责电脑的维护、维修等各项工作,公司员工对所使用的电脑有 管理、维护责任与义务。 1.员工入职领用电脑需到IT处登记备案,IT根据其岗位性质发配合适的电脑

2.在职期间,员工未经允许,不得更改系统配置,严禁私自拆卸和装接各种硬件设 施 3.当电脑出现故障时应立即报告IT 4.员工离职,需请IT 检查,确认后方可正常离职,如有问题需追加其责任,并做 相应的赔偿 5.每周至少对电脑进行一次清理。对本机资料进行分类及整理、删除多余文件、案 例,保证硬盘容量和运行速度。 6.员工应该保持电脑周围环境的清洁,键盘、鼠标、机箱、显示器等不应堆积灰尘, 应该每日清理 三、公司电脑已全部建档立案,并进行了合理的使用定位,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私自 挪用、调换、外借和移动电脑 四、出于维护公司商业利益的需要,公司电脑中的文件未经允许禁止复制或者传送给 超出公司业务范围的人员。 五、违反电脑使用规定的个人,第一次警告并记录,第二次罚款200元,经多次屡教 不改的公司有权开除,该部门负责人负连带责任,并处罚款100元/人/次,以上罚款从当月工资中扣除。 六、对于监督有功者,经公司核实后,奖励100元/次,以奖金形式在当月工资中体 现。 七、 八、 九、(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十、 十一、 十二、

计算机信息安全操作指南

计算机信息安全操作指南

计算机信息安全操作指南 为做好奥运期间网络信息保障工作,提高项目部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配合《奥运期间项目部信息安全管理方案》的实施,工程控制部编制了计算机信息安全操作指南。本指南包括系统补丁安装、计算机口令的设置、病毒库升级、默认共享的关闭、开启屏保及恢复时使用密码、关闭guest帐号、临时文件的清除、清除恶意软件、OUTLOOK设置说明、奥运期间卡巴斯基升级方法等内容。 1、系统安全漏洞补丁 Windows操作系统一个非常复杂的软件系统,因此它难免会存在许多的程序漏洞,这些漏洞会被病毒、木马、恶意脚本、黑客利用造成系统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或者瘫痪,从而严重影响电脑使用和网络的安全和畅通。微软公司会不断发布升级程序供用户安装。这些升级程序就是“系统补丁”,因此及时为Windows安装系统补丁是十分必要的。 方法:360安全卫士——>修复系统漏洞 2、病毒库的更新 病毒库更新是将新的病毒特征写到病毒库中,以利于杀毒软件在扫描时及时发现新的病毒并将其清除,保护你的电脑系统及数据。新的病毒及木马程序每时每刻都会出现,如果不及时更新病毒库,新的病毒特征不能被杀毒软件所识别,杀毒软件就不能及时清除新病毒,新病毒可能对电脑及电脑上的数据造成危害。 3、计算机口令 1)口令及其重要性 在计算机领域尤其是在网络里面,口令可以说是你进入系统的钥匙。如果你的口令被别的人得到了,就好像你所有的钥匙都给了那个人,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2)不合适的口令 不合适的口令也称弱口令,很容易被破解,常见不合适口令如下: ——使用用户名本身,如:用户名是Lizhigang,口令还是lizhigang; ——用户姓名的各种组合变化,比如用户名是Li zhi gang,他的组合是 Li_zhgang、Lzhg、lzg等,或者还会附加上常用数字和出生日期,如lzg80、lzg1980、

计算机安全与防护教学设计

“计算机安全与防护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2010-04-29 13:34:09 阅读37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南京市紫东实验学校王芳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依据及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江苏省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上册)信息技术,第二章《管理计算机》第三节《计算机安全与防护》的内容,本节内容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本节是第二章《管理计算机》的最后一节,内容以理论知识形式呈现,较为枯燥,学生不易接受。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一般会尽量采用一些生活中的实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非常同意这样的做法,但如果仅仅靠实例吸引学生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主动学习。在本节课中主要有两个内容——计算机病毒与计算机安全,本节课的核心目标是为了能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主动”进行计算机病毒的防治、“主动”遵守网络上的道德规范,“主动”形成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所有的目标都围绕着“主动”两个字。 如何能让不同的学生更好地“主动”起来,这就是我在下面两个教学设计中即将展示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一般特征及传播途径 (2)掌握防毒、杀毒的基本方法,学会主动防范计算机病毒 (3)了解计算机安全的含义及常见的安全措施 2、过程与方法 (1)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技术利用中的责任感,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与正确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教学难点: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安全意识 二、设计思想: 由于学生、教师、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在本文中我将展示两种学情下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对其他老师有一定的帮助。 (一)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是初一年级的学生,初中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求知欲旺,在课堂中很容易受其它因素的影响,在课堂中对知识的获取很大程度上还基于感性的经验,还不能进行较为系统的小结,这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学生的部分。 初一的学生,爱动爱玩,如果课堂教学拘泥于教师一板一眼的传授知识,可能不到一会学生的注意力就不集中,开始做自己的事情了。因此,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也很重要。 ◆学情一:学生家中多数有计算机,知识面较广,有一定的见识,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班级中有良好的学习氛围。针对这种情况,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更倾向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设计中适当增加学生表现的机会,教师只负责“穿针引线”。 ◆学情二:学生家中少数有计算机,知识面较窄,灵活性不大。针对这种情况,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教师的引导与指导。 (二)教学指导思想

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系统信息化及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促进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信息化网络、计算机设备安全、有效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信息化及计算机网络管理工作在本队队长的统一领导下,由****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所有成员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第三条本单位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 第四条本制度所称计算机信息安全网络管理工作包括信息化网络及设备管理、安全保密管理、计算机病毒防治、资料管理、培训等内容。 第二章信息化网络及设备管理 第五条信息化网络及设备按个人分配使用。分配到个人的设备由单位的工作人员负责,单位应指定一名熟悉计算机技术的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 第六条凡使用信息化网络及设备的工作人员应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对违反规定使信息化网络及设备不能正常工作和造成重大事故者,追究其相应责任,后果严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七条严禁在信息化设备上安装与工作无关的、未经广泛验证为安全的软件程序。严禁带电拔插计算机内部配件。移动非便携式信息网络设备应断电后进行。离开工作场所前,须关闭计算机,切断电源。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关闭的,须征得本部门负责人同意。 第八条非指定的技术人员不得擅自打开信息化网络设备外壳,进行任何配臵和检测。不得擅自将信息网络设备(包括报废设备)的配件私自拆卸,移植到其它设备。 第九条未经单位负责人批准,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换信息化网络设备,不得随意外借、处臵信息网络设备。外部人员如需使用本单位的信息网络设备,需经本单位主管领导同意,并在现场监督的情况下进行。 第十条对计算机进行硬盘格式化和删除操作系统文件,须事先做好数据备份工作,并由本单位信息化管理员进行操作。 第十一条各单位信息化网络设备的使用人、保管人、责任人等情况的变更,应及时报办公室和财务部门登记备案。 第十二条重要的信息化网络设备,由本单位办公室集中统一管理。如需要使用时,应办理相关借用手续。 第十三条为防止计算机病毒造成严重后果,对外来移动存储介质(软盘、光盘、优盘、移动硬盘等)要严格管理,

计算机使用安全80道单选题

单选题 1、计算机病毒不可以______。 A:破坏计算机硬件 B:破坏计算机中的数据 C:使用户感染病毒而生病 D:抢占系统资源,影响计算机运行速度 答案:C 2、为了减少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系统的破坏,应______。 A:尽可能不运行来历不明的软件 B:尽可能用软盘启动计算机 C:把用户程序和数据写到系统盘上 D:不使用没有写保护的软盘 答案:A 3、当软盘感染病毒,用各种清除病毒软件都不能清除病毒时,则应该对此软盘______。A:丢弃不用 B:删除所有文件 C:进行格式化 D:删除https://www.doczj.com/doc/4317185978.html,文件 答案:C 4、下列关于计算机病毒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 A:计算机病毒具有潜伏性 B: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染性 C:感染过计算机病毒的计算机具有对该病毒的免疫性 D:计算机病毒是一个特殊的寄生程序 答案:C 5、下列防止电脑病毒感染的方法,错误的是______。 A:不随意打开来路不明的邮电 B:不用硬盘启动 C:不用来路不明的程序 D:使用杀毒软件 答案:B 6、计算机病毒具有______。 A:传播性,潜伏性,破坏性 B:传播性,破坏性,易读性 C:潜伏性,破坏性,易读性 D:传播性,潜伏性,安全性 答案:A 7、计算机一旦染上病毒,就会________。 A:立即破坏计算机系统 B:立即设法传播给其它计算机 C:等待时机,等激发条件具备时就执行 D:立即改写用户的某些数据 答案:C 8、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计算机病毒的防治策略_______。 A:防毒能力 B:查毒能力 C:杀毒能力

D:禁毒能力 答案:D 9、对计算机病毒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生物病毒的变种 B:一个word文档 C:一段可执行的代码 D:不必理会的小程序 答案:C 10、下列不属于网络安全的技术是________。 A:防火墙 B:加密狗 C:认证 D:防病毒 答案:B 11、下图所示,攻击者在信息从信息源结点传输到信息目的结点的过程中,所进行的攻击是______。 ┌─────┐┌──────┐ │信息源结点├──┬──→│信息目的结点│ └─────┘│└──────┘ ↓ ┌────┐ │非法用户│ └────┘ A:假冒 B:窃听 C:篡改 D:伪造 答案:B 12、允许用户在输入正确的保密信息时才能进入系统,采用的方法是_____。 A:口令 B:命令 C:序列号 D:公文 答案:A 13、使网络服务器中充斥着大量要求回复的信息,消耗带宽,导致网络或系统停止正常服务,这种攻击称为_____。A:拒绝服务 B:文件共享 C:流量分析 D:文件传输 答案:A 14、下面不属于主动攻击的是_______。 A:假冒 B:窃听 C:重放 D:修改信息 答案:B 15、网络安全不涉及范围是______。

计算机安全与防护

课题:计算机安全与防护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安全的含义及常见的安全措施。 (2)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一般特征及传播途径。 (3)掌握防毒、杀毒的基本方法,主动防范病毒。 2.过程与方法 (1)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水平与操作能力,认识网络资源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与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信息技术新发展,热心参加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活动,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其他学科的学习。 (2)增强技术利用中的责任感和技术创新的使命感,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 4.行为与创新 (1)自觉遵守信息社会中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能够合理地引用他人观点或使用他人成果。 (2)积极参与各种与信息技术教育有关的创新设计与开发活动。(3)认识信息安全的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教学资料光盘;“奇虎360安全卫士”软件;将3~4名学生分为一组。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学习、小组竞赛学习、启发引导学习、自主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2006年12月27日,互联网上很多用户遭受不明病毒攻击,计算机中所有可执行的文件.exe都变成一种“熊猫烧香”的图案,中毒症状表现为系统蓝屏、频繁重启、硬盘数据被破坏等。该病毒可通过局域网进行传播,感染局域网内所有计算机系统,最终导致整个局域网瘫痪。大家听过或见过这种计算机病毒吗?(学生回答)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和了解计算机病毒以及关于计算机安全与防护的知识,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能够更好地使用和维护计算机。 2.新课讲授 (1)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那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呢?它和我们平时提到的生物病毒一样吗?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并总结以上问题;老师给予评价、鼓励。

《计算机及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试行)

《计算机及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试行) 计算机网络为集团局域网提供网络基础平台服务和互联网接入服务,由专人负责计算机连网和网络管理工作。为保证集团局域网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充分发挥信息服务作用,更好地为集团员工提供正常的工作保障,特制定《计算机及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条所有网络设备(包括光纤、路由器、交换机等)均归专人所管辖,其安装、维护等操作由专业工作人员进行。其他任何人不得破坏或擅自维修。 第二条所有集团内计算机网络部分的扩展必须由专人实施或经过批准实施,未经许可任何部门不得私自连接交换机等网络设备,不得私自接入网络。信息部有权拆除用户私自接入的网络线路并进行处罚措施。 第三条各部门的联网工作必须事先申报,由专人做网络实施方案。 第四条集团局域网的网络配置由专人统一规划管理,其他任何人不得私自更改网络配置。 第五条接入集团局域网的客户端计算机的网络配置由信息部部署的DHCP服务器统一管理分配,包括:用户计算机的IP地址、网关、DNS和WINS服务器地址等信息。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使用静态网络配置。 第六条网络安全:严格执行国家《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对在集团局域网上从事任何有悖网络法规活动者,将视其情节轻重交有关部门或公安机关处理。 第七条集团员工具有信息保密的义务。任何人不得利用计算机网络泄漏公司机密、技术资料和其它保密资料。 第八条任何人不得在局域网络和互联网上发布有损集团形象和职工声誉的信息。 第九条任何人不得扫描、攻击集团计算机网络。 第十条任何人不得扫描、攻击他人计算机,不得盗用、窃取他人资料、信息等。 第十一条为了避免或减少计算机病毒对系统、数据造成的影响,接入集团公司局域网的所有用户必须遵循以下规定: 1.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制作计算机病毒;不得故意传播计算机病毒,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不得向他人提供含有计算机病毒的文件、软件等。 2. 采取有效的计算机病毒安全技术防治措施。建议集团公司每台计算机安装防火墙和杀毒软件对病毒和木马进行查杀。(集团公司每台计算机现都已安装了杀毒软件) 3. 定期或及时更新,用更新后的新版本的杀病毒软件检测、清除计算机中的病毒。 第十三条集团公司的互联网连接只允许员工为了工作、学习和工余的休闲使用,使用时必须遵守有关的国家、企业的法律和规程,严禁传播淫秽、反动等违犯国家法律和中国道德与风俗的内容。集团公司有权撤消违法犯纪者互联网的使用。使用者必须严格遵循以下内容:

计算机安全与防范措施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政府、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领域。由于计算机网络组成形式多样性、终端分布广和网络的开放性、互联性等特征,致使网络信息容易受到来自黑客窃取、计算机系统容易受恶意软件攻击,因此,计算机的安全与保密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病毒是一段程序,它和生物病毒一样,具有复制和传播的能力。计算机病毒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寄生在其他可执行程序中,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破坏性,一旦工作环境达到病毒发作的要求,便影响计算机的正常工作,甚至使整个系统瘫痪。计算机病毒从广义上讲是指能够通过自身复制传染而引起计算机故障,破坏计算机数据的一种程序。自从第一个计算机病毒被检测出来后,计算机世界便笼罩在一片“病毒”的阴影中,几乎每位用户都曾经受到过病毒的袭击。通常发作的病毒能造成数据丢失、网络阻塞甚至硬件损伤。 病毒一般通过以下的途径传播。可携带磁盘:可携带磁盘如软盘、硬盘、磁带机、光盘等都是病毒传播的最佳途径。由于这些磁盘在不同的计算机中交叉使用,一旦其中一台计算机感染上病毒,其他计算机则都不能幸免于难。互联网下载:随着Internet 技术的迅猛发展,现在使用计算机的人们几乎每天都从网络上下载一些有用的资料信息。同时,Internet 是个大舞台,也是那些病毒滋生的温床,当人们从Internet 下载各种资料软件的同时,无疑会给病毒的提供了良好的侵入通道。有时候病毒会附着在下载的程序中,当运行了下载程序时,病毒便会自动开始潜伏在计算机中了。电子邮件:电子邮件现在已经成为了病毒传播的最主要途径,通常病毒文件会伪装成一个朋友发来的邮件,当用户打开邮件浏览时,病毒便会不知不觉的潜伏到计算机。因此当收发电子邮件时遇到不明主题或接收到不明的附件时,千万不要贸然打开。 如果用户的计算机联入互联网,则在日常的上网活动中,则可能有病毒安全、密码安全、电子邮件安全、网络黑客等潜在危险。对个人用户来说,来自网络的侵害主要包括病毒侵害、特洛伊木马程序、电子邮件病毒、不良站点等。除开病毒的影响外,在互联网上还活跃着一些搞破坏为目的的计算机用户,他们被称为黑客(Hacker),也称为“骇客”,它们以破坏数据、窃取资料、盗用密码为目的。“黑客”大都是一些精通计算机的程序员,他们对于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有着深刻的认识,乐于探索操作系统的奥秘,了解系统中的漏洞及其原因所在。他们近乎疯狂钻研更深入的计算机系统知识并与他人共享成果。从信息安全这个角度来说,“黑客”的普遍含意是指对计算机系统的非法侵入者。多数黑客痴迷计算机,他们毫无顾忌地非法闯入信息禁区或者重要网站,以窃取重要的信息资源、篡改网址信息或者删除内容为目的,于是黑客又成为入侵者、破坏者的代名词。 普通计算机用户要将黑客阻挡于自己的计算机之外,最简单的方法是安装一款防火墙软件。防火墙是一种类似于杀毒软件的反病毒软件,它的主要功能是阻止来自互联网的有害信息,当用户向互联网发送信息或者从互联网下载信息时,防火墙软件都会实时监测,一亘发现有害的信息,便会自动阻止该信息,并且给出提示。 文件和打印共享应该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功能,但在不需要它的时候,也是黑客入侵的很好的安全漏洞。所以在没有必要“文件和打印共享”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将它关闭。有很多入侵都是通过这个账号进一步获得管理员密码或者权限的。如果不想把自己的计算机给别人当玩具,那还是禁止的好。在默认的情况下,任何用户都可以通过空连接连上服务器,枚举账号并猜测密码。因此,我们必须禁止建立空连接。黑客经常利用一些网络探测技术来查看我们的主机信息,主要目的就是得到网络中主机的IP地址。我们还应在电脑中安装并使用必要的防黑软件,杀毒软件和防火墙都是必备的。在上网时打开它们,这样即便有黑客进攻我们的安全也是有保证的.有些黑客可能会冒充某些正规网站的名义,然后编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寄一封信给你要求你输入上网的用户名称与密码,如果按下“确定”,你的帐号和密码就进了黑客的邮箱。所以不要随便回陌生人的邮件,即使他说得再动听再诱人也不上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