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学说史复习要点

经济学说史复习要点

经济学说史复习要点
经济学说史复习要点

经济学说史复习要点

一基础题:

1.P28重商主义最早是由亚当·斯密提出来的,晚期中商主义的代表在意大利有塞拉,

在英国有托马斯·孟,在法国有柯尔贝尔,在奥地利有霍尼克,在德国有尤斯蒂。2.P33马克思认为古典经济学在英国从威廉·配第开始到李嘉图结束,在法国从布

阿吉尔贝尔开始,到西斯蒙第结束。

3.P45马克思曾评价,威廉·配第的《政治算术》是“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分离出来的最初形式”。

4.P78重农学派的自然秩序包含三方面内容:自然秩序、自然法则、自然权利

5.P80弗朗斯瓦·魁奈喜欢中国文化,提倡中国哲学,推崇论语,被人誉为“欧洲的孔

子”。

6.P144 西斯蒙第既是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又是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创始

人,列宁曾把他的学说称为经济浪漫主义。

7.P177 巴师夏,是阶级利益和谐论的创始者之一,也是当时的经济自由主义的主要代表,

他反对社会主义思潮,把社会主义作为批判的对象,凯里反对李嘉图的经济学说。

8.P193 李斯特是19世纪初德国著名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也是一个积极的社会活动家。

他的代表作品是《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9.P229 威廉·斯坦利·杰文斯是英国的经济学家、边际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也是数理经

济学的早期代表之一。杰文斯的经济学说以主观的心理为出发点,以效用论为基础,以数学分析为工具。他在《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序言中说:“在本书,我尝试经济学为快乐与痛苦的微积分,…”

10.P248 凡勃伦主张组织“技术人员苏维埃”,把经济的控制权转到它的手上,以此来代

替企业经营,这样就能正确处理“机器利用”和“企业经营”的矛盾了。

11.P271张伯伦于1933年出版的成名作《垄断竞争理论》一书,分析了既不是完全竞争也

不是纯粹垄断的市场上的行为。他认为大多数的市场价格是由垄断因素和竞争因素共同决定。

12.P271 琼·罗宾逊于1933年出版了《不完全竞争经济学》,在垄断竞争的概念上增加了

“买方垄断”和“价格歧视”。

13.庇古出版了《福利经济学》,标志着旧福利经济学体系的形成,因此,庇古被称为“福

利经济学之父”。

二名词解释:

1.P36柯尔贝尔主义:指17世纪柯尔贝尔在任法国财政大臣的时候所推行的一系列的重商

主义政策。柯尔贝尔把货币或金银看着衡量国家富裕或贫困的标准,把国家拥有的货币数量看作是该国政治、军事实力的决定因素。对内发展工业,鼓励兴办皇家和私人手工工场,增加生产,扩大输出,扩建商船队,修整港口,改善交通运输,废除内地关卡,促进国内市场发展。对外实行保护关税政策,争取贸易顺差,使贵金属流入法国,建立海外专利特许公司,推行殖民扩张政策。柯尔贝尔主义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专制而严格的管理制度后来成了工业发展的障碍。

2.P113斯密教条:指斯密对商品价值所作的错误分解的理论。斯密从他错误的收入决定价

值的理论出发,认为商品价值只分解为工资、利润、地租三部分(v+m)。由于工资是劳

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态,它是资本家用于购买劳动力而支付的可变资本v,利润和地租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两种特殊形式m,所以,斯密把商品价值只分为v+m。

而实际商品的全部价值应分解为c+v+m三部分,v+m只是商品中新创造的价值,斯密则把商品的总价值(c+v+m)与新价值(v+m)相混淆,抛弃了不变资本(c)。其后,几乎所有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都把这个错误观点奉为正统的信条,马克思讽刺地称之为斯密教条(Smith’s Dogma)。斯密教条的理论是混乱的,无法解释生产资料的转移和补偿,忽略了生产资料的价值,丢掉了维持再生产的的条件,堵塞了对资本主义再生产理论研究的可能性。

3.P167萨伊定律:由于商品的出售是供给,商品的购买是需求,所以供给会自己创造需求。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某一种产品可能会滞销,但自由竞争会自动调节,使各种产品的供求趋于平衡。就全社会来看,总供给一定等于总需求,普遍性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是不可能发生的。由此萨伊推出四个结论:(1)在一切社会,生产者越多,产品越多样化,产品就销售的越快、越多和越广泛,而生产者得到的利润也越大,因为价格总是跟需求增长。这说明资本主义是不存在矛盾的,不会发生危机。(2)每个人都和全体的共同繁荣有利害关系,人们的利益是一致的。(3)购买或输入外国货物决不至于损害国内或者本国的产业和生产,说明对外贸易应采取自由政策。(4)仅鼓励消费并无益于商业,因为困难不在于刺激消费的欲望,而在于供给消费的手段。激励生产是贤明的政策,鼓励消费是拙劣的政策。这说明资本主义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可顺利发展。萨伊定律受到许多的经济学家的推崇,但是马克思则指出萨伊定律混同了资本流通与简单的商品流通,又把简单商品流通归结为物物交换。萨伊定律从实体经济的角度解释了市场问题本质,但从有了货币介入的虚拟经济角度看也有其不足之处。

4.P173纯经济学:西尼尔在萨伊之后,主张把政治经济学改造为“纯经济学”。在研究经

济学的时候应该把一般立法、行政问题,把涉及哲学和伦理学的东西都排除出去,而仅仅以财富为研究对象,即“应当以财富的性质、生产和分配为限”。他认为纯经济学所依据的应当是少数几个一般性的命题,这些命题是观察或意识的结果,是人人熟知的,其结论由逻辑推论导出,具有普遍的真实性。西尼尔为纯经济学建立并提出了几个基本命题:(1)每个人都希望以尽可能小的牺牲取得尽可能的财富。这是从人的经济本性引出的功利性主义原则。(2)人口原则。限制世界上人数的,只是精神上的或物质上的缺陷,或是各阶级中各个人对于在既有习惯下担心财富会不能满足需要的顾虑。(3)工业生产力不断地无限扩大的倾向。劳动的力量和生产财富的其他手段的力量,借助于将由此所生产的工具,可以无限制的增加。(4)农业报酬递减的倾向。他认为假定技术不变,在某一地区内的土地上不断增加劳动力,所得到的报酬会按比例递减的。西尼尔的纯经济学实际上是现代实证经济学的先声。

5.P174节欲论:西尼尔认为社会上的三个阶级即劳动者、资本家和自然要素的所有者,他

们相应获得各自的收入。劳动者使用体力和智力劳动进行生产,付出了对于自己安乐、自由的牺牲,作为这种牺牲的报酬是工资。资本家节制自己的欲望而进行生产,做出对于近期的享受的牺牲,这种牺牲的报酬就是利润。西尼尔特别推崇资本家的这种节制或者节欲,他说:“在节制的原则下,放弃我们力所能及的享乐、或者放弃切近的效用而追求遥远的效果,是人类意志上的最艰苦的努力之一。”西尼尔的节欲论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夺工人的剩余价值的事实,而用阿谀的语句掩饰了资本主义劳资矛盾。

6.P225时差利息论:关于利息来自于价值时差的一种理论。这一理论的倡导者是奥地利经

济学家庞巴维克。他认为:在现在物品和未来物品的价值之间存在差别,这种价值上的差别是一切资本利息的来源。一切利息都来源于同种和同量物品价值上的差别,而同种和同量物品的价值上的差别又是由二者在时间上的差别造成。即一切利息形态的产生和

利率的高低,都取决于人们的对于等量的统一产品,在现在和将来的两个不同时间内主观评价的不同。把利息、利润、地租都变为心理和自然的产物,把生产过程说成为一种自然成长和“成熟”的过程。庞巴维克的“时差利息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论是完全对立的。这种时差利息论颠倒了利息和利润的关系,把剩余价值各种形态都归结为利息,掩盖了剩余价值生产的真正过程。时差利息论把利润、地租一律说成现在物品与未来物品的差额,歪曲了这些范畴的本质,抹杀了他们的历史性,把他们说成心理和自然的产物。

7.P234 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一般均衡理论是1874年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在他的

《纯粹经济学要义》中创立的。瓦尔拉斯认为,市场上一切商品的价格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任何一种商品的供求,不仅是该种商品价格的函数,也是所有其他商品价格的函数,因此任何商品的价格必须同时和其他商品的价格联合决定。他运用数学的方法推导出了一般均衡条件下的价格决定公式为:边际效应之比=价格之比。

一般均衡的条件为:两种商品中任何一种价格等于这两种商品用任何第三种商品来表示的价格比。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在经济学说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分析意义,他探讨了竞争条件下,在市场上的所有商品的供给需求相互作用下,商品价格的决定。不过,瓦尔拉斯用一般均衡原理说明商品价值的决定,实际上只是用对经济现象数量关系的描述来取代对经济范畴的本质的分析。另外,西方经济学家也常用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来赞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完美。该理论的实质是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可以处于稳定的均衡状态。在资本主义经济中,消费者可以获得最大效用,企业家可以获得最大利润,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可以得到最大报酬。

8.P278 自然利率:维克塞尔把利息率分为货币利息率和自然利息率,前者是金融市场上

的实际利息率,后者是资本的边际利润率。他认为在实物经济下,一切借贷不使用货币而以实物资本形态进行,这种资本供求关系决定的利息率就是“资本的自然利息率”,它决定于实物资本的边际生产率。维克塞尔把与自然利息率相一致的货币利息率称为“正常利息率”。正常利息率实质上是自然利息率的货币表现。这时的金融市场与实物资本市场上的供求正好相等,则投资和储蓄相等,价格和生产稳定不变,整个经济处于均衡状态。如果自然利息率高于市场利息率,此时增加投资有利可图,因而投资增加,社会收入增加,物价上涨,经济处于扩张状态。这种扩张带有累积的性质,直到经济扩张对货币贷款的需求把市场利息率拉到与自然利息率相一致的水平为止,即资本的边际利润率与市场利息率相等,经济恢复到平衡状态。如果自然利息率低于市场利息率,此时资本的边际利润率为负,于是投资减少、收入下降、消费缩减、物价下跌,从而开始了经济活动的累积收缩过程,直到货币需求减少到使市场利息率下降到与自然利息率相等时为止,经济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恢复了均衡状态。这是一个与上述向上的累积过程相反的向下的累积过程。维克塞尔认为,只有当金融市场上的供求均衡时,商品市场上的供求才能平衡,价格水平也就稳定了,换句话说,只有在货币利息率与自然利息率相一致时,货币才是中性的。

9.P349 《通论》:是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简称,这部书

把西方经济学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通论》的核心内容如下:凯恩斯所面临的是就业问题,解决此问题是他建立《通论》理论体系的目的。所以,凯恩斯理论体系的核心是“有效需求原理”,他强调有效需求机制决定就业水平,认为资本主义大量失业的出现是有效需求不足(包括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不足)的结果。而有效需求不足是三个基本心理因素造成的:消费倾向偏低,造成消费不足;资本边际效率偏低,造成投资不足;灵活偏好偏高,造成利息率上升,阻碍投资。所以,提高就业、减少失业的对策就是提高消费的倾向和扩大投资,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扩大投资。因为它通过“乘数”作

用可以引起多倍于投资量的国民收入和就业量的增长。因此,凯恩斯主张扩大国家干预经济的权力,通过财政和货币金融政策来增加公共支出,以刺激消费需求;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需求。如此,充分就业可望实现。

三简答题:

1.P116 怎样看待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

(1)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是以“经济人”的假设为前提的,认为人们的经济活动是出自人的利己本性或人类交换倾向的,每个人追求个人利益,自然地会给全社会带来普遍的利益。

(2)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以其财富自然发展的分析为基础。斯密认为财富有其自然发展的顺序或途径,他说:“按照事物的自然趋势,进步社会的资本,首先是大部分投在农业上,其次投在工业上,最后投在国外贸易上。斯密认为应听任资本和劳动寻找自然的用途,只有这样,社会资本才会迅速地增加。因为,不论什么管制措施,其实都是在某种程度上指导私人运用其资本,而管制的目的不过是使资本和劳动投入到某个特定部门。但其结果是使资本和劳动由较有利的用途改到较不利的用途,从而使社会产品或其价值总量减少。

(3)斯密主张经济自由,但他并不反对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国家干预。他认为自由竞争自由放任是原则,但是在一些特定产业课税是合理的,比如国防,某些场合限制外国商品输入也是合理的,比如外国限制本国商品输入时。

2.P150怎样理解西斯蒙第的经济危机理论?

(1)西斯蒙第在收入决定生产的理论上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发生经济危机。根据收入决定生产的观点,年收入的总量必须用来交换年生产的总量;通过这项交换每个人都可以得到自己的消费品,都要取得一笔再生产的资本,要为一项再生产而进行投资,并提出新要求。因此,西斯蒙第认为:“如果年收入不能购买全部的年生产,那么一部分产品将卖不出去,不得不堆在生产者的仓库里,积压着生产者的资本,就会是生产陷入停顿。”因此,在他看来生产超过了消费的这种矛盾必然导致经济危机,即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消费不足。

(2)西斯蒙第认为,生产超过消费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资本主义一方面通过改变生产技术进行大规模生产,无限扩大供给。另一方面,由于分配不公,导致财产在少数人手上集中,广大工人无力消费,导致国内市场狭小。虽然资本家可以通过寻求世界市场来解决这个矛盾,但是随着时间的增长,世界市场也会越来越小,从而就会导致不可逆转的经济危机。(3)西斯蒙第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是偶然的,而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结果,这是经济学说史上伟大的功绩。西斯蒙第认识到这样一个矛盾:一方面生产力的无限制发展和财富的增加——同时财富有商品构成并且必须转化为货币;另一方面,作为前一方面的基础,生产者群众却局限在生活必需品的范围内。资本主义的这种矛盾不能解决,因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那就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必然性。

(4)西斯蒙第的经济危机理论也是有其根本缺陷的。生产的扩大到底要受个人消费的限制。他强调个人资本是不无意义的,但他不了解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包括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三部分,不了解除了个人消费还有生产消费。所以,他仅仅强调个人消费及生活资料实现问题,而忘记了生产消费及生产资料的实现问题,这样就不能正确分析资本主义再生产。他用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并未正确解释资本主义的真正矛盾,仅用消费不足并不能完全解释危机。要是不从生产关系中去寻找危机的根源,就不可能建立科学的经济危机理论。

3.P158马尔萨斯人口论以及其错误根源?

(1)18世纪,马尔萨斯在其代表作《人口原则》和《政治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了著名的“马尔萨斯人口论”:人类必须控制人口的增长。否则,贫穷是人类不可改变的命运。他还提出了让渡利润论和第三者理论。即由于存在着由地主、官僚和牧师等组成的“第三者”,他们

只买不卖,才支付了资本家的利润,才避免了社会消费不足而导致的生产过剩的危机。(2)内容: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从两个“公理”出发:(1)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的(2)两性之间的性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会保持现状,由此得到了一个论断:人口按几何级数增长,生活资料以算术级数增长,人口增长总是快于生产资料的增长。马尔萨斯还从其人口增长“规律”基础上引申为三个结论或命题:“人口必然地为生产资料所限制。b.只要生产资料增长,人口一定会坚定不移地增长,除非受到某种有力而又显著的抑制的阻止。C.这些抑制,和那些遏制人口的优势力量并使其结果与生活资料保持同一水平的抑制,全部可以归纳为道德的节制、罪恶和贫困。

(3)评价:a.作为法国革命和革命的激进思想的消毒剂而问世的,由此奠定了理论立场的错误根源,他所揭示的“真理”,下层阶级不易受到煽动性,上层阶级不用担忧。

b.从方法论上看,其错误地认为人与自然动物无异,认为人只有食欲和性欲的自然属性,抽掉了人的社会属性,因而他把人口增长单纯归因于自然现象,把生活资料看作制约人的发展的唯一因素,忽视了社会制度和人类精神文化对人口生殖的影响。

C.从理论上讲,他没有认识到人在不同的社会阶段,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人口的生产具有不同的规律,他把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作为人口论的理论依据是错误的,但在这个规律完全抽象到了科学技术进步对生产资料的影响。他假定世界上的可耕地已经被耕种完了,这种不合常理的理论是错误的。

4.P246制度学派在理论内容和方法上形成的特点?

(1)与传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不同,制度学派并不认为资本主义是一种天然合理、尽善尽美的制度,而是承认它存在缺陷,因而他们对现存资本主义提出了各种批判。不过他们的批判是改良主义的。⑵制度学派吸收了德国历史学派的方法,以历史的、心理的和法律的因素来解释制度,力图探讨各种社会制度的存在特点、产生原因和演化进程等。他们对制度的分析在本质上属于历史唯心主义。⑶制度学派以相对的和进化的观点解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制度的演变,一般来说,是否认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革命性飞跃的。⑷与传统经济学主张自由放任不同,制度经济学极力主张国家对经济进行积极的干预,强调政府在调节和管理经济中的作用。⑸制度经济学在以后长期的发展中,发展出各种制度分析方法,包括结构分析方法、历史分析方法、社会文化分析方法等。

5. P315哈耶克计划经济的观点?

哈耶克在《通向奴役的道路》一书中,把计划经济看成是一条通向“奴役的道路”,是对自由经济制度的威胁。哈耶克认为,社会主义的目标是社会正义、更大程度的平等和安全等,然而,社会主义取得这些目标的方法意味着取消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创造一种计划经济制度,以中央计划机构代替为利润目标工作的企业家。人们通常拥护社会主义目标,但是社会主义的方法与个人自由的价值观背道而驰,因此,人们反对社会主义的方法。他从经济效率、政治和思想等方面论述来了计划经济的缺陷。

(1)计划经济与效率:哈耶克认为,计划经济导致低效率。用计划的控制来代替个人的自由选择,经济的发展将失去基本动力。计划体制使得人们失去自由选择工作的机会,为每个人提供不变的收入,打击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想,结果带来低效率。

(2)计划经济与政治:哈耶克认为,计划经济必然引起政治上的集权,从而导致最坏者当政。由于社会中每个人的目标与总体计划目标之间存在矛盾,需要一个强权政府来解决这个矛盾。在组建这个强权政府的时候,必然存在一些极权分子,他们为了得到权力,可能全然不顾道德的约束,不择手段,这样就会出现最坏者当政的情况。

(3)计划经济与思想:哈耶克认为,计划经济必然要求实现国有化,与工业的国有化相一致的是思想的国有化,思想的国有化导致思想的僵化。在极权主义国家,为了保持人民思想的一致性,当权者会向大众灌输其认为正确的价值观,并且各类媒体或者舆论都会解释

和宣传当权者思想,最终就会让人们的思想单一,从而出现了思想的强制,等于通向奴役的道路。

6. P353凯恩斯的经济主张?

凯恩斯认为一国的兴衰取决于有效需求是否充分,而有效需求不足的最终原因在于心理因素,经济机制是无能为力的,因此,调节经济的重任就自然落在国家的身上了。他强调说,实行国家调节既是使现代经济避免全盘毁灭的唯一可以实行的办法,也是使个人才能得以成功地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

凯恩斯认为,国家调节的重心在于管理有效需求,为此他设计了一套调节机制,即刺激消费;提高资本边际效率,刺激投资;反对传统的预算平衡观念,实行财政赤字;扩大商品与资本输出等政策。后来,凯恩斯的追随者发展、归纳出一整套管理有效需求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时也被成为有效需求管理)。其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在经济衰退时,政府应扩大政府开支和减税,甚至实行财政赤字政策和发行公债,以扩大总需求;在经济高涨时,政府则应紧缩政府开支和增税,以减少总需求。至于货币政策,则应配合、支持财政政策,即在经济高涨时减少货币发行量、提高利息率、抑制私人投资已达到减少总需求的目的;而在经济衰退的时候,则应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息率,刺激私人投资,以达到扩大总需求的目的。在凯恩斯的政策设计中,财政政策在调节需求方面应处于主导地位,货币政策处于从属辅助地位。

四论述题

1.为什么说马歇尔实现了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二次大综合?

马歇尔的经济学是19世纪末资产阶级新需要,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垄断阶段,社会经济矛盾尖锐,马克思主义传播日益广泛,工人运动发展良好,旧的传统经济学已经彻底破产,新产生学派,如边际效用学派、新历史学派,不足以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相对抗,于是马歇尔就以正宗卫道士自居,担负起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资本主义剥削辩解的任务。他在1890《经济学原理》中所建立的经济学体系是继约翰?穆勒折衷主义经济学之后西方经济学第一次大综合。这一综合以约翰?穆勒的理论为基础,除继承英国经济学传统外,还受庸俗进化论、德国历史学派和法国数理学派古诺经济学的影响,把供求论、边际效用论、边际生产率论、生产费用论、生产三要素论、经济和谐论、节欲论等传统理论与数理化分析、心理分析、庸俗进化论等“新”观点结合起来,拼凑成为了一个折衷主义的完整经济学体系,被称为新古典经济学。

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方法论,他承袭了作为西方经济学基本出发点的边沁功利主义,但进一步用奥地利学派的主观心理分析方法对之加以改造,抽去了“功利”的客观性,把客观的功利变成了主观的心理动机和欲望,如,获得满足,避免牺牲等并以此作为他整个经济分析的出发点。在此基础上,又接受与传统经济学相对立的历史学派的若干方法来充实自己的体系,认为历史学派标榜的历史归纳法对经济学研究来说与奥地利学派推崇的抽象演绎法同样重要,并把历史学派倡导的庸俗进化论具体化为连续原理贯穿于整个体系之中。在具体分析和表述经济问题上,广泛运用了数理学派的数理方法和边际效用学派的边际方法并将二者融合,从而将数理学派的数理分析演化为边际增量分析,并使边际效用学派的边际分析披上了“科学化”、“精密化”、“实证化”的外衣,在进行这些综合时。他的主要发展是普遍借用生物学特别是力学均衡的概论,并大量使用数学公式、图表来表述自己的理论。

2.价值论方面,他接受了边际效用论、生产费用论、供求论,并将它们融为一体,形成了均衡价值论。(P258图表,详细分析)

3.分配理论,他以萨伊的生产三要素论为基础并加以“组织”这一生产要素,以此为出发点,他吸收了边际生产率论、时差利息论、节欲论、土地肥力递减论等庸俗观点,并用边

际增量方法对他们修正并加以补充,再用均衡分析方法将它们融合起来,从而把资本主义分配归结为各生产要素均衡价格的实现过程,由此形成了“四位一体”公式,即劳动——工资、资本——利息、企业组织经营能力——利润、土地——地租。

应该指出,马歇尔对经济学的综合,并不仅仅是对经济学的继承、借鉴和吸收,但就其总体而言,是一种经济学的大杂烩,因为他在进行综合时,所吸收和融合的只是庸俗经济学观点,而对古典经济学的科学观点加以排斥和歪曲,而把批判的矛头指向马克思经济学。另外,这次大综合,标志着主流派的西方经济学进入新古典经济学阶段,意味着西方经济学范式和研究重心的新的变迁。

2. p302试述20世纪20-30年代关于社会主义的讨论,并且谈谈自己的观点。

背景(起因):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世界上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此之前,欧洲在16世纪已经出现社会主义的理想,在19世纪,圣西门、欧文。傅里叶等人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盛行一时,同时,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将社会主义发展为一门科学体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维塞尔、帕累托、巴罗尼等人创立了“实质上是有关社会主义经济的纯理论”以上为20世纪20-30年代的关于社会主义讨论奠定了理论基础。在苏联建国后,开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1929-1933年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得到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现实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相反,在1929-1933年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一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局限性,使自由市场经济天然合理的神话破灭。现实因素进一步促进了20世纪20-30年代的关于社会主义的大讨论。

过程:米赛斯、哈耶克、罗宾斯(奥地利学派、伦敦学派)—社会主义与中央计划无法取代私有制与自由市场起的经济作用,从理论上否定社会主义与计划经济;迪金森、多布、泰勒、勒纳、兰格—承认资本主义自由市场存在的弊端,认为中央计划的方法有其存在的合理性(1)第一阶段(20c20s)米赛斯-泰勒:

★米赛斯观点:在1920年所写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计算》一书中他认为社会主义没有合理的价格机制,不能是资源达到有效配置。他认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无法结合,经济计算只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才能进行,社会主义无法进行经济计算,因此社会主义无法让资源达到合理配置的状态。首先,他认为市场机制为资本主义下的经济计算提供了三个条件。第一,价格机制能起到使个人的计划与整个社会的需求之间相吻合的作用;第二,价格反映了所有市场参与者的经济活动;第三,经济计算要求产品估价具有相同的标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货币充当了经济计算中的这一标准。其次,米赛斯认为经济计算在中央计划下无法发挥作用,而没有经济计算,就无法制定合理的计划。他认为手社会主义下生产资料完全公有,无法进行买卖,导致货币仅起交换媒介作用,无法计算,而市场经济中自由市场形成所用的一切种类的货物与劳动的市场价格是经济计算的前提,而中央计划排斥市场,就不存在价格机制,从而无法进行经济计算。再次,他否定运用劳动时间作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计算单位的可行性。因为劳动时间无法计算生产中的不可再生的自然给予因素,同时,还忽略了劳动的质的差别。最后,米赛斯认为资本家生产的目的是追求最大利润的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市场与价格机制与生产资料私有制相联系,促进了资本家追逐利润最大化,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则是不可能的。

★泰勒观点:1929年、泰勒在《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指导》一书中反驳米赛斯的观点。首先,泰勒认为社会主义并不是指某种意识形态,而只是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别样的生产和组织方式。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国家机器,他控制了整个社会的生产组织,集中了一切生产活动的指导权,国家以货币向公民购买生产性服务,又把生产的商品卖给他们,因此在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决策过程并无本质的差别,均可以认为是,第一,国家确保每个公民有一定收入;第二,国家授权公民用其收入任意选购国家生产的商品。其次,泰勒认为,经济当局做好生产计划的四个假定前提,第一,国家必须保证每个公民得到一个确定的收入;

第二,国家权力机关在确定收入分配时,必须体现为一种既符合公民的一般利益要求,又符合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集团的利益要求的总收入分配形式,由此产生的商品价格才能反映商品的社会重要性的价格;第三,公民事先必须确定自己愿意按什么价格购买商品;第四,经济当局在制定某一特定商品的销售价格时,需使得其价格等于成本。最后,为了寻求计划方法在技术上的可行性,泰勒讨论了“试错法”,即用一系列假设的解去试验,直至其中一个被证明是正确的为止,他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必须确定原始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有效重要性,即解决所谓的“归因问题”,否则国家就无法计算每种商品的资源成本,就无法确定该商品的售卖价格,计划方法就无法使用。

(2)第二阶段(20c20s)哈耶克-兰格:

★哈耶克观点:1935年,哈耶克在《集体主义的计划经济》中支持米赛斯的观点,同时加入了有关于社会主义是否可以进行经济计算的争论。主要观点是在理论上可行,但在实践中是无法真正完成计算的。首先,求解方程需要若干信息,信息收集的任务超越了人类的能力。因为,第一,中央计划必须考虑到诸多细节;第二,解释竞争体制的均衡时,理论上假定了某一类特定的技术知识是“给定”的,而在中央计划的社会中,只有一切知识都能应用到中央的权威计算之中,才有可能从已知的技术方法中作出最恰当的选择;第三,还必须掌握关于不同品种和数量的消费品的重要性的资料。其次,即使资料信息完全收集好了,在计算方面,每一个决策都需要计算成千上万个在每一个连续时点上的微分方程,同时,在求解的过程中,信息的传递中都需要速度,这在当时,或者是现在都无法做到的。最后,哈耶克对兰格模式提出了两方面的批评,第一,关于集中统一定价与真正的竞争市场中的价格参数之间的关系,哈耶克认为兰格在此是自相矛盾的,(1)价格机制对市场状况的灵敏反应是其本质的功能,而兰格模式对价格应当如何变动却无明确的认识,且集中控制的价格变动也不同于真正的市场竞争,这就需要信息的上下传达,而信息在上传下达的过程中极易出现失真、扭曲、失误、滞后的现象,这对价格的影响相当大。(2)中央集中定价在实践中还会遇到极其困难的问题,因为价格的制定者无法为数目众多的产品确定一个合理的价格。第二,关于经理的责任,哈耶克认为,在社会主义企业,经理并不是企业财产的所有者,他与企业经营好坏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同时在经营下,积极性不高,只需被动的接受上级指示即可。

★兰格观点:兰格提出了“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并且认为社会主义可以通过“试错法”进行经济计算。兰格认为,市场均衡需要三个条件,第一,经济体系的一切参与者使他们的效用、利润或者生产资料所有权的收入最大化(主观均衡条件);第二每种商品的需求等于其供给(客观均衡条件);第三消费者的收入等于其转让其所拥有的最终生产资源的使用权的收入,加上企业家的利润(经济制度的社会组织条件)。这三个条件建立起来的经济均衡方程在理论上是可解的,在现实中通过“试错法”可解。主观均衡条件可通过市场上的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生产者遵循中央计划局规定的两条原则(1)必须规定选择使平均生产成本最小的要素组合(2)必须使MC=P,已解决生产规模,来达到。客观均衡条件是价格取决于每种商品的需求数量等于供给数量。而经济制度的社会组织条件是借助于最终生产资源的服务价格和为了分配社会分红而采用的原则来决定消费者的收入。兰格的结论是,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和资本主义经济中必须“求解”完全同样性质和数目得“方程”,解方程的人也是相同的,即消费者和厂家的经理,他们只需注意商品的需求与供给即可调整价格。兰格理论突破了斯大林模式,认为社会主义可以有多种模式,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讨论。他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资源配置是由形式上类似的共同原则指引的,他的市场机制可以与所有制相分离的观点也是有意义的。但是,兰格模式也存在着其自身的缺陷:未脱离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总体框架,是公有制加上计划模拟市场的二元机制;缺乏动力机制,企业的管理者是被动的,没有刺激机制;没有生产资料市场,市场机制难以发挥作用。

意义:(1)这场争论在西方经济学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被认为是西方比较经济学领域内极

为重要的一次理论争论,对该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这场争论推动了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通过争论,一些学者开始注意到不同经济体制的共同点和一种经济体制可能出现的不同形态,特别是在涉及计划与市场、集权与分权对资源最优配置的影响等问题上,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认识逐步深化,从而最终得出市场社会主义理论。(3)这次争论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次争论提出了有关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理论问题。有的学者认为,自争论之后,社会主义经济的特征发生了戏剧性的改变,这一变化大部分缘于中央计划的具体经验和这次争论所带来的影响。因此,正确理解这一次争论的整个过程对于解决今天的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会有所帮助。

经济学说史期末考试题

重商主义:一方面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性商业的兴起,另一方面在英国为首的西欧开始产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时期出现的经济学说(经济思想)及经济政策的总称。 萨伊“三分法”:最先把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划分为生产、分配和消费三个部分,为了经济学的内容划分和体系的构建尊定了基础。 “戈森第二定律”: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即人们对某种物品的需要,随着需要的不断被满足,所感觉到的享乐程度逐渐递减,知道最后达到饱和状态;2、边际效用相等规律,由第一个规律派生的,指在效用递减规律作用下,达到最大限度享乐的方式。他认为一个人如果要从一定量财货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就必须把它在不同用途间进行分配,而分配的方式必须使得每一种用途上的财货的边际效用相等。他还认为,当环境使人发现新的享乐,通过自身的改进或影响外部世界就有可能增加他的总享乐。就是说可以增加新的享乐的途径。纯产品:物质财富本身数量扩大,就是农业中不断生产出来的产品,通过这样的生产过程,除了补偿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工人的生活资料和农场主的生活资料外,还有剩余产品。这里所说的剩余产品就是“纯产品”。 最后效用程度价值论:现有商品量中那极小的或无限小的最后加量或次一可能加量的效用程度。随着一个人拥有的商品数量的增加,最后效用程度是逐渐减少的。价值的大小就是取决于最后效用程度的大小,即边际效用的大小。 斯密的教条:斯密价值规定中的一个错误公式。按照这个公式,商品价值不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而取决于工资、利润加地租的所谓“三种收入”,即三种收入构成商品的价值。对以后的政治经济学影响甚大。 代用原则:生产者的知识和经营能力所及,他们在每一场合下都会选择最适合的生产要素,使这些生产要素的供给价格总和,一般都小于可以用来替代它们的任何其他一组生产要素的供给价格总和。 菜单成本:菜单成本:菜单成本指零售商对价格调整时所产生的成本负担。厂商改变价格,需要重新印刷它的产品价格表,向客户通报改变价格的信息和理由;所有这一切都会引起一笔开支和费用.虽然菜单成本的数值并不大,但是,如果菜单价目表变动的次数很多,那也会给厂商带来一些不利之处,如使顾客感觉不快和麻烦等。 信贷配给:是指在固定利率条件下,面对超额的资金需求,银行因无法或不愿提高利率,而采取一些非利率的贷款条件,使部分资金需求者退出银行借款市场,以消除超额需求而达到平衡。 价格粘性:指价格不能随着总需求的变动而迅速变化。工资粘性指工资不能迅速调整。 早期和晚期重商主义的区别:(1)对获取和增加货币财富方法的认识不同。早期重商主义:货币差额论。晚期重商主义:贸易差额论。(2)对生产的态度不同。早期重商主义:忽视生产。晚期重商主义:重视生产→重工主义。(3)对货币的认识不同。早期重商主义:主要是把货币看做贮藏手段,以贮藏货币的形式积累财富。晚期重商主义:开始把货币看做货币资本以及在运动中自我增值的手段,主张把货币投入流通以带来更多的货币。 重农学派学说的特点:⑴把农业看成是唯一的生产部门,认为只有农业才会创造财富。坚决反对重商主义。⑵把“自然秩序”的学说作为整个学说的基础。他们认为凡是符合自然秩序的社会都会健康发展,反之,违反自然秩序社会就会处于病态。⑶他们的学说带有浓厚的封建外观,重农学派的学说虽然在本质上看是反映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但从表面上看却有着一块封建招牌,他们把自己说成是封建阶级的代言人,把希望寄托于“开明君主”的身上。亚当斯密的工资理论:(1)工资是“劳动的价格”。劳动作为商品,也同其他一切商品一样,有它的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2)工人及其家属的生存和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范围不是一成不变的。(3)给劳动者高工资。主张“劳动工资是勤勉的奖励”,给劳动者以较高的工资。

西方经济学考研重点整理(微观部分为主)

西方经济学考研复习材料 西方经济学:研究在一定制度下,稀缺资源的配置与利用,在有限资源的各种可供利用组合中,进行选择的科学 第一章 导 言 重点掌握内容: 一、经济学产生的根源:资源的稀缺性 资源的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它具有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特点。 相对性:是指相对于人类无穷欲望而言,资源是稀缺的。 绝对性:是指资源的稀缺性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时期。由于存在着资源稀缺的同时,又存在着资源的浪费,因此产生了经济学。 生产可能线是指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生产两种商品的最大产量的结合形成的线。 机会成本: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后,所放弃的其他用途的最大利益。 ◆ 为什么生产的大炮与黄油是有限的?----资源稀缺 ? 生产的大炮与黄油该怎么组合?------资源配置 ? 有时生产的大炮与黄油只能在G 点上?---资源没得到充分利用,既稀缺又浪费 ? 如何使生产的大炮与黄油达到H 点上?---经济制度(市场和计划) 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经济学的核心是研究给定条件下的最大化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资源的配置和资源的利用。 其中资源配置又称为选择。选择就是如何利用既定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以便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求。具体地说,选择包括了“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样三个问题。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 微观经济学研究企业、家庭和单个市场等微观供求行为与价格之间关系的经济科学。 关于定义的内容: ① 研究的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 ②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③中心理论为价格理论; ④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 基本内容: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微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的科学。 关于定义的内容: ①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 ②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③中心理论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④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基本内容: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 二者的关系是相互补充的,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二者都是实证分析 四、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企图超脱或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它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规范经济学以一定的价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问题的标准,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要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所谓价值判断就是指对经济事物社会价值的判断,即对某一经济事物是好是坏的判断。 两者区别: 1.是否以价值判断为基础。前者不以价值判断为基础,而后者是以价值判断为基础的。 2.解决的问题不同。前者解决的是“是什么”的问题,而后者解决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3.实证经济学具有客观性,而规范经济学具有很强的主观性。 两者联系:规范经济学以实证经济学为基础,越是具体的问题,实证的成分越多,而越是高层次带有决策性的问题,越具 大炮 黄油

经济学说史三

李嘉图等价定理 李嘉图等价定理认为,征税和政府借款在逻辑上是相同的。这一原理可以通过下面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假定人口不随时间而变化,政府决定对每个人减少现行税收(一次性总付税)100元,由此造成的财政收入的减少,通过向每个人发行100元政府债券的形式来弥补(再假定债券期限为一年,年利息率为5%),以保证政府支出规模不会发生变化。减税后的第二年,为偿付国债本息,政府必须向每个人增课105元的税收。 面对税负在时间上的调整,纳税人可以用增加储蓄的方式来应付下一期增加的税收。实际上,完全可以将政府因减税而发行的100元的债券加上5%的利息,作为应付政府为偿付国俩本息而增课税收105元的支出。这样,纳税人原有的消费方式并不会发生变化。如果政府债券的期限为N年,结果是一样的。因为政府债券的持有者可以一手从政府手中获得债券利息,另一手又将这些债券的本金和利息用以支付为偿还债券本息而征收的更高的税收。在这种情况下,用举债替代税收,不会影响即期和未来的消费,等价定理是成立的。 核心思想 李嘉图等价定理的核心思想在于:公债不是净财富,政府无论是以税收形式,还是以公债形式来取得公共收入,对于人们经济选择的影响是一样的。财政支出无论是通过目前征税还是通过发行公债筹资,没有任何区别,即公债无非是延迟的税收,在具有完全理性的消费者眼中,债务和税收是等价的。根据这个定理,政府发行公债并不提高利率,对私人投资不会产生挤出效应,也不会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这些仍然未得到实际经济运行的论证。 前提与条件 该定理是以封闭经济和政府活动非生产性为前提与条件。李嘉图等价定理并不符合真实情况,因为它是在一系列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或不完全存在的假设条件下得出的。因此,李嘉图等价原理并不是经济的现实。 原因分析 征税和举债是否等效,引起了经济学家们的极大兴趣。托宾(Tobin,J.)在其著作《财产积累与经济活动》(《Asset Accumulation and Economic Activity》)一书中,对李嘉图等价定理失效的原因作了深入的分析。他认为,李嘉图等价定理的失效,是由以下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财产为正值 首先,等价定理的成立,不但要求各代消费者具有利他动机,而且还必须保证消费者遗留给后代的财产为正值。而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看到具有利他动机的消费者遗留给后代的财富并不总是正值。比如,虽然消费者关心其后代的效用,但如果后代比他本人更富裕,他便会认为即使从后代那里获得财富,也不会影响后代的效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留给后代的财富就不一定会是正值,这并不改变消费者的利他属性。 实际上,消费者也许并没有遗赠动机,因为可能他们没有子女,或许他们根本就不关心他人的福利。因而,当政府采用公债替代征税时,消费者便不会将债券留给后代,让其用于应付未来税负的增加。相反,由于偿还公债本息所需增加的税收要在他死后才开征,因而他所要承担的税负的现值下降,财富会增加,因而消费者当期的消费支出完全可能会随之而增加。 数额相同 其次,支撑等价定理的假设是政府对每个消费者减少税负的数额相同,并且每个消费者的边际消费倾向没有差异。这一假设很容易遭到攻击,因为现实生活中一次性总付的人头税并不存在,政府的财政政策常常会造成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 对每个消费者来说,税收减少的数额不可能相同,并且消费者之间的边际消费倾向存在差异。为了方便说明,假定政府减税政策的受益者为消费者人数的一半,受益者当期税负减少200元。由于政府的财政支出规模要保持不变,因此,减税而引起的收入减少,政府将通过向所有的消费者发行100元的债券来筹措。假如政府债券利息为年息5%,人口不变,若政府在第二年偿还本息,采取向每个消费者征收105元的新税来实现。 范围的不一致性 公债持有者与税负承担者范围的不一致性,以及同为公债持有者、税负承担者,其公债持有比例与税负承担比例的不一致性,使社会资源从税负不变的消费者转移到了税负减少的消费者手中。其结果是,减税的受益者将会增加当期消费,受损者将会减少当期消费。消费结构的这一改变,是否会对总需求产生影响,取决于受益者和受损者之间边际消费倾向的对比。如果二者相等,不会影响社会总需求。如果二者不等,前者大于后者,社会总需求会增加;而前者小于后者,则社会总需求便会减少。消费者之间边际消费倾向存在的差异,使李嘉图等价定理不能成立。 一、举债与征税: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认为,政府通过举债或者征税进行融资的效应是不同。举债而不是减税意味着消费者可支配收入的相对增加。一方面,国债购买者持有的国债可以作为支付手段使用,购买债券并不影响其生产或消费;另一方面,在举债额与征

经济学说史期末复习试题以及答案

经济学说史期末复习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被认为是政治经济学之父和统计学创始人的是(),福利经济学之父是(),提出创新理论的经济学家是()。 2、马歇尔经济学说的核心和基础理论是(),科斯论证了企业本质,并提出了()的概念,亚当?斯密在1176年完成《国富论》,它的基本思想是()。 3、亚当?斯密提出了四大赋税原则分别是()、()、()、()。 4、萨伊定律是指(),凯恩斯定律是指()。 1)中。2 3 4 D、拉弗 5、新古典综合派的代表人物是:() A、罗宾逊 B、萨缪尔森 C、卢卡斯 D、拉弗 6、亚当?斯密经济政策的基本原则和中心思想是()。 A.政府管制 B.自由放任 C.宏观调控 D.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7、古希腊思想家中谁区分了“经济”和“货殖”的不同()

A.柏拉图 B.亚里斯多德 C.色诺芬 D.苏格拉底 8、经济学说史上第一次在文献中提出“政治经济学”一词的着作是() A.《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或自由国家内政学概论》 B.《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C.《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 D.《政治经济学批判》 9、魁奈认为,纯产品是() A.商品中扣除生产资料和工资后剩下的部分 B.产品中扣除生产资料和工资后剩下的部分 C.农产品中扣除生产资料和工资后剩下的部分 C. 1 2 3 4 5 6 7 8 9 ? 1 2 3 4 1 2、早期重商主义与晚期重商主义的异同点是什么? 经济学说史期末复习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威廉?配弟、庇古、熊彼特; 2、均衡价格论、交易成本、经济自由; 3、公平、确定、便利、经济; 4、供给会自行制造需求、需求会自行创造供给; 5、享乐递减定律、享乐均等定律、享乐扩充定律;

《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一、填空题(本大题空20空,每空2分,共40分) 1.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是和。 2.宏观经济学是以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宏观经济有关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说明国家与政府如何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来调控经济的整体运行。 3.吉芬商品一般是指低档的生活必需品,在某种特定条件下,这种商品具有价格上升,需求的特点。 4.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量成__ _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量成____方向变动。 5.由于竞争与垄断程度的不同,市场被划分为四种市场结构即、____、和。 6.恩格尔增定律是指随着收入加,用于中的支出在整个货币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 7.洛伦茨曲线:是用来衡量社会收入的曲线。 8.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的 之总和 9.中央银行以法律的形式规定的商业银行在所吸收的存款中必须保持的准备金的比率叫做。 10.周期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衰退中引起劳动力需求小于劳动力供给时的失业,是一种非自愿失业。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需求曲线的斜率越大,需求的弹性越小。( ) 2、一般来讲,生活必需品的弹性是小于1的,这说明消费者在此类商品低价时的总支出将小于高价时的总支出。( ) 3、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可以通过收人效应和替代效应来加以解释。( ) 4、实证经济分析与规范经济分析的区别在于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位基础。( ) 5、一种商品在其既定的需求曲线上,需求弹性肯定是相同的。( ) 6、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不会出现资源浪费现象。( ) 7、需求的价格弹性是大于1的商品更适合于薄利多销。( ) 8、某种产品的价格下限一定高于其均衡价格。( ) 9、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 10.对于消费者均衡,如果从序数效用论和基数效用论这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则结果肯定不同。( ) 三、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价格不变的基础上,消费者收入增加需求曲线则会( )。 A.增加 B,减少 C.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D向左下上方平行移动2.当消费达到饱和点时,总效用曲线呈( )。 A.向右上方倾斜 B.向右下方倾斜 C.水平状 D.向左上方弯曲 3.当产品A 的价格下降,产品B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应归结为() A.A和B是替代品B.A和B是互补品C.A是次品,B是优质品D.A、B都是次

经济学说史考试重点名词解释等

1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认为一国积累的金银越多,就越富强。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重商主义者认为,要得到这种财富,最好是由政府管制农业、商业和制造业;发展对外贸易垄断;通过高关税率及其它贸易限制来保护国内市场;并利用殖民地为母国的制造业提供原料和市场。该名称最初是由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提出来的。但一七七六年亚当·斯密在他的著作中抨击了重商主义,他提倡自由贸易和开明的经济政策。 2古典经济学? 由亚当·斯密在1776年开创。该学派相信经济规律(特别如个人利益、竞争)决定着价格和要素报酬,并且相信价格体系是最好的资源配置办法。古典经济学分析了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将其看作一只“看不见的手”支配着社会经济活动;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出自由放任原则;分析了国民财富增长的条件、促进或阻碍国民财富增长的原因。 3重农主义? 重农学派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自然秩序是重农主义体系的哲学基础,纯产品学说是重农主义理论的核心。 4新古典经济学? 新古典经济学是19世纪70年代由“边际革命”开始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学流派。它在继承古典经济学经济自由主义的同时,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代替了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以需求为核心的分析代替了古典经济学以供给为核心的分析。认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理解经济现象的一个根本基础,利用这一规律可以解释买主面对一批不同价格时所采取的购买行为、市场参与者对价格的反应、各种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的最佳配置等各种经济问题。 5戈森定律? 戈森定律是以德国经济学家戈森命名的边际效用价值,其内容就是欲望与享受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规律。是现代“效用论”的基础。戈森认为: 1.人类为满足欲望和享乐,需不断增加消费次数,而享乐因随消费的增加而递减,享乐为零时,消费就应停止,如再增加,则成为负数,使享乐变为痛苦。2.假如有人在几种享乐之间有选择自由而无充分享受的时间,则不论这几种享乐起初的绝对量如何不同,要取得最大的享乐总量,必须在他们之间依次消费其享乐量(个量)最大者,直到各种欲望之数量(个量)彼此相等为止3.在原有欲望已被满足的情况下,要取得更多的享乐量,只有发现新享乐或扩充旧享乐。 6马歇尔均衡价格理论? 均衡价格是指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一致时的价格。马歇尔用商品的均衡价格来衡量商品的价值,认为均衡价格和价值是一致的,而需求价格的决定和供给价格的决定有很大的区别,他通过对需求和供给的分析,提出均衡价格论,指出在供给和需求达到均衡状态时,产量和价格也同时达到均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值是由商品的供求状况决定的,是由商品的均衡价格衡量的观点,这是马歇尔庸俗经济学说的核心和基础。 7庞巴维克的时差利息理论? 庞巴维克的时差利息论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相对抗. 认为利息相对现在财物和未来财物的主观评价的差额。从需求的角度.认为同样数量的现在物品比未来物品更有价值,价值时间差的存在使放弃现在换取未来价值必须给予利息补偿。从供给的角度看,利息主要来源于迂回生产的多产性,即迂回生产比直接生产具有更高的生产力,但耗费的时间较长,利息就是这种时间的间隔。(他的理论基础是:不同时期的需要与资力不同,对将来欲望及其满足手段的评价较低;现在财富比将来财富具有技术优越性。庞巴维克的理论所依据的都是主观价值论,比较简单和粗陋,只分析利率形成的表象。) 8新历史学派?

上师大商学院经济学说史期末试题库完整

经济学说史 1.重商主义经济学说的基本观点 (1)认为货币(金、银)是最好的财富,甚至是财富的唯一形式。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都应该是为了获得货币。这一点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对货币资本的强烈要求。 (2)认为财富的直接源泉在流通领域,除了开采金银矿外,认为商业是获得货币财富的唯一源泉,在商业中,又认为国内贸易不能增加一国货币总量,只有对外贸易才能使一国货币财富增加。 (3)认为对外贸易的原则是少买多卖,少支出多收入,实现外贸顺差,而国内的商品生产应服从于外贸出口需要,主张鼓励和发展有利于出口的本国工场手工业。(4)主张国家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如垄断对外贸易、奖励和监督工业生产、保护关税、奖励增加人口等。总之,采取有力措施保护本国商业和工业,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5)简评:既错误地将财富归结为货币,又将金银与货币混为一谈;但相对于经院哲学的讳言财利仍是一大进步。 2.简述早、晚期重商主义思想的异同 (1)15世纪到16世纪中叶是早期重商主义,又称重金主义和货币平衡论;16世纪下半叶至17世纪中叶是晚期重商主义,又称重工主义和贸易平衡论。

(2)两者的共同点: 都把金银货币看成是财富的唯一形态;并且都认为财富的源泉除开采金银矿以外是流通领域,特别是对外贸易;都主张国家积极干预经济生活;主张采取有力措施保护本国工商业。 (3)两者的不同点——在如何增加货币问题上: 早期重商主义主张用行政手段严禁货币输出国外以贮藏更多货币; 晚期重商主义者主张允许货币输出国外,认为只要保证外贸出超,就可以赚取到更多的货币。他们主张发展本国制造业,并采取保护关税政策。 (4)上述不同点反映了商业资本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要求。 早期重商主义反映资本主义发展最初阶段商业资本追求以贮藏形式来积累货币;晚期重商主义者出现在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的时期,已经意识到货币只有在不断运动中才能带来更多的货币。 3.简述威廉配第的工资理论 ●工资的高低,取决于生产维持工人所需的生活资料的劳动时间。 ●劳动者本身的价值不能说成是由生产劳动者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配第的工资理论是为了寻找法律规定工资的理论依据,从理论上说明应将工资 定在怎样的水平上。 ●认为工资不能过高,也不能太低。

《经济学说史》姚开建期末知识点复习

第八章:西斯蒙第 一、地位:是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也是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经济浪漫主义的奠基人。 二、历史背景:建立在批判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之上的。代表了处在产业革命和经济危机下,受到灭亡威胁的小生产者的思想感情和经济要求。 三、在生产和经济危机理论: 1.资本和收入 ①人们的消费只能通过交换来实现。他从消费是目的、消费先于生产的前提出发,论证了资本和收入。 ②资本和收入之间的区别就是社会繁荣的基础。一旦生产不能和收入交换,生产就会陷于停顿。 ③他虽采取了三种财富源泉(土地、资本、劳动)产生三种收入(地租、利润、工资)的说法,但他特别强调劳动的作用,在他看来,土地和资本都只有通过人的劳动才能发挥作用。工资不代表劳动的绝对量,只代表维持前一年工人生活的生活资料。揭露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他同样把地租同工资对立起来,把它看做是工人劳动产品的扣除。 2.生产与消费 ①生产以消费为前提,生产应该服从消费;不过,在商品经济中,生产服从消费的原则转化为供给服从于需求。在这种生产与消费关系中,收入与支出是重要环节。 ②绝对的消费指资本家和工人消费的绝对量。从量上说,国民收入调节国民开支,支出决定了消费,国民开支在消费基金里吸收全部生产。因为消费是由支出,或最终是由收入决定的,所以,消费决定生产也可以看作是收入决定生产。 3.经济危机理论 ①西斯蒙第的主要伟绩:在收入决定生产理论基础上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产生经济危机,认为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由收入不足导致的消费不足,从而使产品不能得到实现,发生经济危机。 ②西斯蒙第认为,生产超过消费,这只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资本主义的大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生产,小生产者破产,丧失了收入,从而降低了消费。生产无限的扩大,但由于不合理的分配制度,使劳动生产者收入不足,从而使国内市场日益缩小,产品实现受到阻碍,最终导致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爆发。 ③西斯蒙第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是偶然的,而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结果, 第十一章:19世纪上半期德国的经济学家 强调国民“National” 历史学派先驱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一、地位:德国国民经济学的创始人,历史学派的先驱,德国保护关税政策的首倡者。 二、经济学说: 1.世界主义经济学和政治学 指责英国古典经济学以世界主义的经济学来代替政治的或国家的经济学。而他的国家经济学则强调经济生活中的国民性和历史发展阶段的特征。 2.生产力理论 解释经济现象,除了价值理论以外,还必须考虑到一个独立的生产力理论。财富的原因与财富本身是完全不同的。财富是交换价值,而财富的原因则是生产力,财富的生产力比财富本身要重要许多倍。他把“国民生产力”分成四种类型:(1)人的生产力,包括精神的生产力和肉体的生产力;(2)自然的生产力;(3)社会的生产力;(4)物的生产力。根据李斯特的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 1.什么是微观经济学,什么是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 这两个经济学的分支是密切相关的,也有所不同—它们研究不同的问题 2.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需求定理 ?物品的需求量是买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一种物品的数量 ?需求定理: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对该物品的需求量减少的观点 ?供给定理: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供给量增加的观点 需求曲线移动:买者数量、收入、相关物品价格、嗜好、预测 供给曲线移动:投入品的价格、技术、预期 例题:用三步法来分析下列事件对音乐下载的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的影响 事件 A:CD价格下降 事件 B:音乐下载的卖者通过谈判降低了他们出售每一首歌需要支付的特许使用费 事件 C:事件A和事件B都发生 3.市场均衡的含义 均衡:市场价格达到使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的水平时的状态 4.生产可能性边界

主动学习1 参考答案 15 ?点F :100台电脑, 3000吨小麦 ?点F 需要 40,000个小时的劳动。能够但没有效率:不用减少任何物品的生产便能获得更多 的两种物品 01,000 2,0003,0004,0005,000 6,0000 100200300400500600 电脑 小麦 (吨)F 主动学习 1 参考答案 16 1,000 2,0003,0004,0005,000 6,0000 100200300400500600 电脑 小麦(吨)?点H :300 台电 脑, 3500 吨小麦 ?点H 需要65, 000个小时的劳动,因为经济只有50,000个劳动小时,所以不可能。 H 生产可能性边界 (PPF ):表示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两种产品数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 ? 生产可能性边界可以是直线或曲线 ? 取决于经济将资源从一个行业转向另一个行业时机会成本的变化情况 5. 弹性,各种类型的弹性其计算方法 弹性衡量需求量或供给量对其某种决定因素的反应程度的指标 ? 物品是必需品还是奢侈品 ? 物品的定义是宽泛还是狭义 ? 时间框架—长期比短期更富有弹性 ? 需求价格弹性与需求曲线的斜率密切相关 ? 拇指规则: 通过某一点的需求曲线越平坦,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大 通过某一点的需求曲线越陡峭,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小 分类:

完整word版,《经济学说史》复习题

第一章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二、简答题 1、简述色诺芬对社会分工的主要观点。 2、简述色诺芬的财富观点。 3、简述阿奎纳的公平价格学说。 4、简述经院学派的财富观。 5、亚里斯多德对“经济”和“货殖”是怎样区分的? 参考答案 二、(答案要点) 1、色诺芬认为,每个人都不是全能的,因而必须实行社会分工。分工是每个人只从事一种工作,使工作做得更好。他还谈到分工和市场范围大小的关系,认为市场大小是社会分工的条件。 2、色诺芬认为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只有用货币交换到的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才是真正得到了财富。色诺芬已经认识到了物品具有使用和交换两种功能,交换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 3、阿奎那认为,实现公平价格的制度条件是,市场上不存在商业欺诈和垄断行为,交易完全出于自愿的原则和共同的愿望。关于公平价格,掌握两个原则:其一是效用原则,其二是成本费用的原则。阿奎那指出,公平价格是保证生产持续所必需的一种报酬,它必须足以补偿生产的劳动成本,此外,还必须足以补偿运输、储存以及可能的风险。效用和成本的双重原则构成阿奎那公平价格的一般基础。阿奎那也意识到了市场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他以小麦为例来说明这个原理。阿奎那提出效用决定价格的观点,成为效用价值理论的渊源。 4、阿奎纳首先论证了私有制的必要性和优越性。他认为根据自然法,私有财产并不是自然法创立的,一切财富都应该属于上帝。人类的理智对自然法进行了补充,创立了私有制,并说明了私有制比公有制的优越性。阿奎纳把财富分为自然财富和人为财富,食物、牲畜和土地属于前者,金钱属于后者。他认为,取得金银财宝不应成为人生目的,自然经济才是正常的经济,是人类幸福的基础。他的财富概念指的是实物,而不是货币。 5、亚里斯多德认为,“经济”和“货殖”不同。他认为,财富是对家庭和国家有用的东西,为了获得具有使用价值的这种财富活动属于“经济”范围之内,“经济”在于获得自然供给人类有用的东西,所以它是自然的。而“货殖”是为了获取货币,所以是反自然的。 第二章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 二、简答题

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专业考博参考书考试内容复习资料-育.

人大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专业博士考试内容参考书复习策略英语资料 一、人大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专业博士招生考试内容(育明课程中心招生专业统考招生人数初试考试科目 复试考试科目 020104西方经济学 2013年 13个 2014年 14个 2015年 10个 (不含硕博连读 1、初试考试科目:①经济理论;②经济 学说史;③外语; 2、跨一级学科考生复试笔试加试科目:④经济学中的数学方法 3、同等学力考生复试笔试加试科目:④

经济学中的数学方法 ;⑤经济思想史 ; ⑥政治理论 1、外语听力水平和口语水平测试 (听力测试 20分,口语测试 30分 2、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 (满分 150分 育明考博陈老师解析: 1、人大西方经济学专业考博的报录比平均在 6:1(历年缺考率在 20%左右 2、初试英语拉开的分差较小, 两门专业课拉开的分差非常大。要进入复试就必须在两门专业课中取得较高的分数。专业课的复习备考中“信息”和“方向” 比单纯的时间投入和努力程度更重要。 3、总成绩 =初试总分 /3*50%+复试总分 /2*50%(初复试各占 50%。录取中导师比较看重初试的成绩, 历年初试的排名顺序与最终排名顺序相差较小。 4、满足相应外语等级要求的考生可以申请初试外语免试,初试外语中不含听力。 5、人大经济学各专业初试专业课一考试内容相同 , 学院并不指定外语和专业课复习的参考书。 (人大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陈老师扣扣:伍四七.零六叁,捌六贰二、人大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史专业考博部分参考书(育明考博课程中心 020104西方经济学《研究生用西方经济学》高鸿业、吴易风 经济科学出版社《高级宏观经济学》 戴维·罗默 苏剑译商务印书馆 《中级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范里安格致出版社

西方经济学说史复习要点

09级《经济学说史》期末考试题型及复习要点 一、题型: 单项选择题(40分)、判断题(10分)、名词解释(5个,20分)、简答题(4个,20分)、论述题(在两题中任选1题,10分) 二、名词解释的答题要求: 1、基本概念(定义); 2、简要内容陈述(代表人物); 3、基本评价。 三、简答题:答出基本内容的核心要点,不必详细解释,但内容要完整。 四、论述题:既要阐述其基本内容,又要略作评论分析。答题一般不少于300字 各章的复习要点: 第三章重商主义 1、重商主义的基本经济思想 2、晚期重商主义在英国和法国的主要代表人物。 3、柯尔培尔推行的主要经济政策 4、主要名词:重商主义货币平衡论、贸易平衡论 第四章配第的经济学说 1、威廉·配第的主要经济理论: 包括方法论、价值论、分配论、货币论等。 第五章布阿吉尔贝尔与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1、布阿吉尔布尔与坎蒂隆 2、重农学派的理论体系及其基本特征。 3、自然秩序学说及其在重农学派理论中的作用。 4、魁奈《经济表》的主要理论贡献。 5、主要名词:重农学派、自然秩序、年预付、原预付、纯产品 第六章斯密的经济学说 1、为什么说斯密经济理论思想的核心是经济自由主义? 2、斯密的价值学说的理论贡献及其庸俗观点。 3、主要名词:《国富论》、三大阶级与三种收入、“看不见的手” 第七章李嘉图的经济学说 1、李嘉图对劳动价值理论的贡献及其缺陷。

2、李嘉图的分配论的主要观点,及他的工资与利润对立、利润与地租对立见解的重要意义。 3、主要名词:比较利益说 第八章西斯蒙第的经济学说 1、西斯蒙第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主要观点。 2、西斯蒙第的经济危机论观点。 3、主要名词: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第九章马尔萨斯和萨伊的经济学说 1、马尔萨斯人口理论及其错误。 2、马尔萨斯价值论和危机论的基本观点。 3、萨伊有关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观点。 4、“萨伊定律”对西方经济学的影响。 5、主要名词:三分法、三位一体公式、萨伊定律 第十章西尼尔、巴斯夏和穆勒 1、西尼尔“忍欲说”的基本内容和实质是什么? 2、巴斯夏“经济和谐论”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 3、约翰·穆勒关于商品的分类和各类商品的价值决定。 4、穆勒提出“两分法”的理论依据——生产规律和分配规律。 5、主要名词:服务价值论、经济和谐论、忍欲说、“并连生产” 第十一章李斯特和德国历史学派 1、李斯特的主要经济学观点。 2、简评李斯特的经济理论 3、罗雪尔的历史主义观点。 4、德国旧历史学派的其他代表人物。 5、主要名词:历史学派。 第十二章边际主义的兴起 1、边际效用理论的先驱及其代表人物有哪些? 2、边际效用价值论的主要理论观点是什么? 3、主要名词:戈森定律、边际效用学派、数理经济学派 第十三章奥地利学派

经济思想史复习题精华整理版)

1、欧文在对资本主义制度批判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理想社会,这一理想社会的基层组织是合作公社。 2、被称为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的代表著作是《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 3、继《资本论》之后,恩格斯在其著作《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更加集中而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阐明了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 4、魁奈在《经济表》中,创建性地对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5、马克思确立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6、晚期重商主义又被成为贸易差额论,法国晚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柯尔培尔,他所推行的经济政策牺牲了农业发展,使法国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 7、李斯特是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集中反映他经济思想的著作是《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8、傅立叶把他所设想的未来理想社会制度称为和谐制度。 9、大卫·李嘉图的代表作是《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10、奥地利学派经济学说的核心和理论基础是主观价值论。 11、凯恩斯认为,在存在多余生产能力的情况下,需求创造自己的供给。这一说法被一些西方学者称为凯恩斯定律。

12、马尔萨斯的代表著作是《人口原理》,在该书中他用很大篇幅竭力反对当时英国实行的济贫法。 13、斯密认为,工资、利润和地租决定商品的价值,这在后来被成为商品真实价格。 圣西门把他所设想的未来理想社会制度称为实业制度。 14、李斯特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归为五个阶段,即: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和农工商业时期。 15、坎蒂隆在经济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贡献在于他最早较为系统地论述了重视农业的经济思想,其最重要的经济著作《商业性质概论》阐述了一系列农业的重要思想,是重农主义思想萌芽的重要标志。 16、凯恩斯的代表著作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定律的核心思想是:如果存在多余生产能力的情况下,需求创造自己的供给。 17、马克思所撰写的《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完成,标志着马克思已最后完成了《资本论》三大卷的全部手稿。 二、名词解释 1、色诺芬 “经济”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色诺芬的《经济论》中,由希腊文的“家庭”和“管理”两词派生来。他在《经济论》中强调,经济(家庭管理)应该成为一门学问,这门学问研究的是:优秀的主人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财产,使自己的财富不断增加。

最新西方经济学说史考察复习提纲

《西方经济学说史》复习提纲 整理者:石方中 一、填空题 1、法国晚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柯尔培尔。 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发展、完成时期的代表人物分别是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 3、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发展、完成时期的代表人物分别是布阿吉尔贝尔、魁奈、西斯蒙第。 4、斯密的代表作有《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两部。 5、魁奈把法国社会成员分为三个阶级:生产阶级、不生产阶级和土地所有者阶级。 6、斯密把英国社会成员分为三个阶级:工人阶级、资本家阶级和土地贵族阶级。 7、“看不见的手”是亚当·斯密对经济机制的形象比喻。 8、重农学派的一个特点是资产阶级实质和封建主义外观。 9、《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是斯密的代表作,阐明了财富的起源及其产生和增长的条件。 10、古希腊在经济学领域的三个代表人物分别是色诺芬、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1、魁奈把农业资本划分为:年预付和原预付。 12、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的两个级数是人口与生活资料。 13、英国晚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托马斯·孟。 14、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的阐述劳动价值论的古典经济学家是威廉·配第。 15、斯密把资本概念普遍化并第一次将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16、《理想国》的作者是古希腊学者柏拉图。 二、名词解释 1、重商主义:重商主义是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学 说和政策体系,是商业资产阶级与封建中央集权结成的联盟。基本 观点是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财富的来源是流通领域,对外 贸易是财富的真正源泉、多卖少买,保持贸易顺差,是获取财富的 基本原则。

2、自然秩序观:重农学派的“自然秩序”思想是在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下 形成的他们提出了自然和社会应当建立在“自然秩序”这上,并把 “自然秩序”和“人为秩序”相对立。他们所说的“自然秩序”实际上是 资本主义的秩序,这种秩序是合乎人类本性的,因而是自然的、 合理的制度,而“人为秩序”则是违反自然的不合理的制度,即封 建专制制度。 3、古典政治经济学:又称“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中叶,完成于19世纪 初,创始人是威廉·配第,经亚当·斯密发展,到大卫·李嘉图结 束。以资本主义生产为研究对象,是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 经济学说。 4、斯密教条:“斯密教条”是亚当·斯密的一种观点,即:无论是个别商品还是社 会总产品,其价值都只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的一中错误的观点。 由于这一错误观点被后来的许多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奉为教条,所以 马克思称它为“斯密教条”。 5、重农学派(说):重农学派是十八世纪50~70年代的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 治经济学学派。重农学派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 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 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 6、政治算术:政治算术学派产生于17世纪中叶的英国,创始人是威廉.配第, 其代表作是他于1676年完成的《政治算术》一书。这里的“政治”是 指政治经济学,“算术”是指统计方法。在这部书中,他利用实际资料,运用数学、重量和尺度等统计方法对英国、法国和荷兰三国的国情国 力,作了系统的数量对比分析,从而为统计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方 法论基础。 7、比较成本论:李嘉图依据亚当?斯密的国际自由贸易理论提出的国际分工理 论,认为各国应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专门生产成本相对低廉的商

经济思想史复习题名词解释、问答题

1. 以下属于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的是(c 对外贸易是增加财富的真正源泉) 2.18世纪英国货币数量论的最重要代表人物是( D.休谟) 3晚期重商主义主要是在( D16世纪下半叶_17世纪中叶) 4“重商主义”名称最初是由( B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来的) 5柯尔培尔属于( A法国晚期重商主义者 ) 3.布阿吉尔贝尔在货币问题上的主张是( D保留商品交换,废除货币) 4.下列属于古典经济学的基本政策主张的是( B自由竞争、自由放任,反对国家干涉私人的经济活动) 5.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个专门研究人口问题的思想家是(D马尔萨斯) 7.重农学派主张的“自然秩序”实际上是( A.理想化的资本主义)。 9.重农学派代表人物杜尔哥的代表作(C《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 10.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实际上是指( C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 11.李嘉图对于国际贸易提出了( B 相对优势理论)。 12.西尼尔的“纯粹经济学”就是( D 实证经济学)。 13.萨伊认为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应当是研究财富的( B.生产、分配和消费) 14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个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发生经济危机的是(西斯蒙第) 15.《和谐经济论》是谁的著作?( D巴师夏) 16. 罗雪尔1843年发表的,被人们称为“历史学派的宣言”的著作是 (C《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大纲》) 17曾论证奢侈并非坏事,著有《蜜蜂的寓言》一书的学者是伯纳德·孟德维尔) 18.哪位经济学家是数理经济学的鼻祖( B古诺)。 19.哪位经济学家认为自己的理论发现类似于哥白尼( D 戈森)。 20.下列经济学家中,谁把经济学称作“快乐与痛苦的微积分”( D瓦尔拉斯)。 21.马歇尔的代表作是(A.《经济学原理》)。 22.按照西方经济学家的划分,古典经济学一般指( B.从亚当·斯密到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23.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法国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是( D.布阿吉尔贝尔)。 24.李嘉图的代表作是( D《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 25.斯密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三个基本阶级是( D 工人阶级、资产阶级、地主阶级 ) 26.西斯蒙第批判古典经济学所瞄准的主要对象是( D大卫·李嘉图) 27.第一部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经济学著作是( D《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28.下列与魁奈的纯产品学说的思想不相符合的是( B流通中产生利润) 29.萨伊所说的生产性劳动是指( A.创造效用的劳动 ) 30.李斯特经济学说的理论核心是( C生产力理论 ) 31.把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地租理论发展到最高峰的经济学家是( B.大卫·李嘉图) 32.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最有影响的经济学流派是( D.新古典学派 ) 33.提出“时差利息论”的奥地利学派代表人物是( C 庞巴维克 ) 34.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最初是为了反对( C 葛德文 ) 35.提出序数效用论的洛桑学派经济学家是( D .帕累托 ) 36.18世纪英国货币数量论的最重要代表人物是( D.休谟) 37.李嘉图理论体系的核心是( B分配学说 )

西方经济学复习重点

西方经济学复习重点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 1、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 ) A、欲望的无限性 B、资源的绝对稀缺性 C、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D、欲望的相对有限性 2、下列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最小的是( ) A、小汽车 B、时装 C、食盐 D、化妆品 3、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方法是( ) A、边际效用分析法 B、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C、等产量线分析法 D、成本收益分析法 4、一般来说,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 ) A、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B、水平线 C、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D、垂线 5、经济学分析中所说的短期是指( ) A、1年内 B、全部生产要素都可随产量而调整的时期 C、只能根据产量调整可变生产要素的时期 D只能调整一种生产要素的时期 6、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如果某行业的产品价格等于平均成本,那么( )

A、原有企业退出该行业 B、新的企业进入该行业 C、既无企业进入该行业也无企业退出该行业 D、既有企业进入该行业也有企业退出该行业 7、劳动的供给曲线( ) A、向右下方倾斜 B、向右上方倾斜 C、向后弯曲 D、是一条水平线 8、当某项经济活动为别人带来好处,又不用获得好处的人付出任何代价,这叫做( ) A、正外部性 B、负外部性 C、公共物品 D、搭便车 9、-年内本国常住居民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的总和被称为( )、A、国民生产总值 B、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C、国内生产总值 D、国内生产净值10、在影响总需求的财产效应、利率效应和汇率效应中,最重要的是( ) A、财产效应 B、利率效应 C、汇率效应 D、财产效应和汇率效应11、根据乘数理论,在边际消费倾向为0、80时,1亿元的自发总支出增量将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 ) A、2亿元 B、3亿元 C、4亿元 D、5亿元12、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可以用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来说明( ) A、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从而使价格水平上升 B、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从而使价格水平上升 C、在总供给不变的情况下,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移动从而使价格水平上升 D、在总供给不变的情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