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6-2015年10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006-2015年10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006-2015年10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006-2015年10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北京卷.2015.T9、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

B、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

C、CO和O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

D、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2反应的过程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反应原理中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知识。A中反应能量的判断,根据反应过程—能量图初始状态I高于末状态III可以判断此为反应放热反应,因此错。B选项根据状态I、II 可以看出CO碳氧键一直未断裂,错。C.由图 III 可知,生成物是 CO2,不同元素形成极性共价键,C 正确。D.由图可知为CO与O的反应,D 错。

重庆卷.2015.T6.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S(s)+2KNO3(s)+3C(s)==K2S(s)+N2(g)+3CO2(g) ΔH= x kJ·mol-1

已知硫的燃烧热ΔH1= a kJ·mol-1

S(s)+2K(s)==K2S(s) ΔH2= b kJ·mol-1

2K(s)+N2(g)+3O2(g)==2KNO3(s) ΔH3= c kJ·mol-1

则x为

A.3a+b-c B.c +3a-b C.a+b-c D.c+a-b

【答案】A

【解析】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根据盖斯定律,可得x=3a+b-c,选A。

上海卷.2015.T8.已知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速率加快,其能量随反应进程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催化剂,减小了反应的热效应

B.加入催化剂,可提高H2O2的平衡转化率

C.H2O2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H2O2 → H2O + O2 + Q

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答案】D

【解析】催化剂对反应的热效应以及H2O2的平衡转化率没有影响,故A、B错误;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选D。

江苏卷.2015.T15. 在体积均为1.0L的两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相同的碳粉,再分別加入

0.1molCO2和0.2molCO2,在不同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平衡时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Ⅰ、Ⅱ、Ⅲ点均处于曲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A.反应的、

B.体系的总压强:(状态Ⅱ)>2(状态I)

C.体系中c(CO):

D.逆反应速率 : (状态Ⅰ)>(状态Ⅲ)

【答案】BC

【解析】A项,因为该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H>0,所以A项错误。D项因为状态III的温度高于状态I 温度,所以无论正反应速率还是逆反应速率都是状态III大于状态I,所以D项错误。

海南卷.2015.T4.己知丙烷的燃烧热△H=-2215K J·m o l-1,若一定量的丙烷完全燃烧后生成18g水,则放出的热量约为

A. 55 kJ B.220 kJ C. 550 kJ D.1108 kJ

【答案】A

【解析】:丙烷分子式是C3H8,1mol丙烷燃烧会产生4mol水,则丙烷完全燃烧产生1.8g水,消耗丙烷的物质的量是n(C3H8)=m÷M=1.8g÷18g/mol=0.1mol,所以反应放出的热量是Q=(2215kJ/mol÷4mol)×0.1=55.375kJ,因此大于数值与选项A接近。故答案的A.

新课标I卷

28.(15分)碘及其化合物在合成杀菌剂、药物等方面具有广泛图。回答下列问题:(1)大量的碘富集在海藻中,用水浸取后浓缩,再向浓缩液中加MnO2和H2SO4,即可得到I2,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____________。

(2)上述浓缩液中含有I-、Cl-等离子,取一定量的浓缩液,向其中滴加AgNO3溶液,当AgCl

开始沉淀时,溶液中为:_____________,已知K sp(AgCl)=1.8×10-10,K sp(AgI)=8.5×10-17。

(3)已知反应2HI(g)=H2(g) + I2(g)的△H=+11kJ·mol-1,1molH2(g)、1molI2(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分别需要吸收436KJ、151KJ的能量,则1molHI(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

需吸收的能量为______________kJ。

(4)Bodensteins研究了下列反应:2HI(g)H2(g)+I2(g)在716K时,气体混合物中碘化氢的物质的量分数x(HI)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

②上述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为v正=k正x2(HI),逆反应速率为v逆=k逆x(H2)x(I2),其中k正、

k逆为速率常数,则k逆为________(以K和k正表示)。若k正=0.0027min-1,在t=40,min时,v正=__________min-1

③由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得到v正~x(HI)和v逆~x(H2)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当升高到某一温

度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相应的点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答案】15分⑴MnSO4;⑵ 4.72×10-7;⑶ 299

⑷①K=0.1082/0.7842;

② K·k正;1.95×10-3③A点、E点

【解析】MnO2中+4价Mn还原为+2价,结合溶液环境,可知还原产物为MnSO4;

= =4.72×10-7;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436KJ)+(-151KJ)+2(+X)=11kJ;解得X=299kJ;假设容器体积为1L,投入物质的量为1mol,根据题意可知2HI(g)H2(g)+I2(g)

初始 1mol·L-10 0

平衡0.784mol·L-10.108mol·L-10.108mol·L-1

所以K=0.1082/0.7842;平衡时v正=v逆,所以k正x2(HI) =k逆x(H2)x(I2),结合平衡常数表达式可知k逆=K·k正,v正=k正x2(HI)=0.0027min-1ⅹ(0.85)2=1.95×10-3。

新课标II卷

27.(14分)

甲醇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作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

)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反应①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由此计算:已知

,则

.

(2)反应①的化学平衡常数K表达式为________;图1中能正确反映平衡常数K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为__________(填曲线标记字母),其判断理由是_________。

(3)组成时,体系中的平衡转化率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值随温度升高而______(填“增大”或“缩小”)其原因是_____;图2中的压强由大到小为_____,其判断理由是_____。

【答案:】(1)-99 +44

(2)

a 反应①是放热反应,K应该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

(3)减小反应①是放热反应,平衡向左移动,使得体系的CO的量增大:反应③为吸热反应平衡向右移动,又使CO得量增大总的使温度升高,CO的转化率降低。P3>P2>P1 , 原因相同温度下由于第一个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加压有利于平衡右移动,提高CO的转化率,而反应③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产生的CO不受压强的影响,故增大压强有利于CO的转化率升高。

【解析:】(1)根据反应焓变等于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得出ΔH1=-99kJ/mol, Δ

H3=ΔH2-ΔH1,得出ΔH3 =+44kJ/mol,(2)

a 反应①是放热反应,K应该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

(3)减小反应①是放热反应,平衡向左移动,使得体系的CO的量增大:反应③为吸热反应平衡向右移动,又使CO得量增大总的使温度升高,CO的转化率降低。P3>P2>P1 , 原因相同温度下由于第一个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加压有利于平衡右移动,提高CO的转化率,而反应③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产生的CO不受压强的影响,故增大压强有利于CO的转化率升高。

天津卷

25.(14分)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八种短周期元素(用字母x表示)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根据判断出的元素回答问题:

(1)f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__________。

(2)比较d、e常见离子的半径大小(用化学式表示,下同)_______>__________;比较g、h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是:_______>__________。

(3)任选上述元素组成一种四原子共价化合物,写出其电子式:__________。

(4)已知1mol e 的单质在足量d2中燃烧,恢复至室温,放出255.5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元素可组成盐R:zx4f(gd4)2,向盛有10mL1mol·L-1R溶液的烧杯中滴加1mol·L-1NaOH 溶液,沉淀物质的量随NaOH溶液体积变化示意图如下:

①R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

②写出m点反应的而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③若在R溶液中改加20mL1.2 mol·L-1Ba(OH)2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产生沉淀的物质

的量为__________mol。

【答案】

(1)第三周期 IIIA族

(2)r(O2-)>r(Na+) HClO4>H2SO4

(3)

(4)2Na(s)+O2(g)= Na2O2(s) △H=-511KJ·mol-1

(5)①c(SO42-)> c(NH4+)> c(Al3+)> c(H+)> c(OH-)

②NH4++OH-=NH3·H2O

③0.022

【解析】根据图示信息,结合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判断出x、y、z、d、e、f、g、h的元素符号分别为H、C、N、O、Na、Al、S、Cl。

(1)f是Al,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IIIA族。

(2)d、e离子分别是O2-、Na+,两者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根据径大序小原则,两者的离子半径大小:r(O2-)>r(Na+); g、h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分别是HClO4、H2SO4,根据周期律的原则,Cl的非金属性比S强,故酸性强弱为HClO4>H2SO4;

(3)H、N可以组成四原子共价化合物NH3,其电子式为:

(4)1mole Na在足量O2中燃烧,恢复至室温,放出255.5KJ热量,g根据方程式2Na(s)+O2(g)= Na2O2(s),反应热应为写出反应511KJ·mol-1,故热化学方程式为:2Na(s)+O2(g)= Na2O2(s) △H=-511KJ·mol-1。

(5)zx4f(gd4)2为NH4Al(SO4)2

①由图示可以看出,OH-先跟Al3+反应,再跟NH4+反应,说明Al3+比NH4+更弱,因此Al3+水解程度更大,在NH4Al(SO4)2溶液中剩余的更少,因此c(NH4+)> c(Al3+),NH4Al(SO4)2溶液因Al3+、NH4+的水解而显酸性,因此c(H+)> c(OH-),SO42-未发生变化,其浓度最大,在NH4Al(SO4)2溶液中,因为溶液中原有离子的浓度大于水解出的离子,因此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SO42-)> c(NH4+)> c(Al3+)> c(H+)> c(OH-);

②根据图示信息,结合①分析,图中0-30段为OH-跟Al3+反应,30-40段为OH-跟NH4+反应,m点在30-40之间,因此m点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OH-=NH3·H2O;

③10ml 1mol·L-1 NH4Al(SO4)2与20ml 1.2mol·L-1Ba(O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2,此时可以重新认为有5个NH4Al(SO4)2跟12个Ba(OH)2反应,此时溶液共有5个NH4+、5个Al3+、10个SO42-、12个Ba2+、24个OH-,由此可以看出Ba2+剩余,10个SO42-跟10个Ba2+反应生成10个BaSO4,15个OH-先跟5个Al3+

反应生成5个Al(OH)3,再跟5个NH4+反应生成5个NH3·H2O,此时会有4个OH-剩余,剩余的4个OH-

会溶解4个Al(OH)3生成2个2 Ba(AlO2)2,发生的反应为5NH4Al(SO4)2+12Ba(OH)2=10BaSO4↓+Al(OH)3↓

+5NH3·H2O+2 Ba(AlO2)2,因此溶液中产生的沉淀为BaSO4和Al(OH)3,沉淀物质的量为可根据Ba(OH)2的物质的量逐一计算,或者根据方程式系数简单计算出,BaSO4和Al(OH)3沉淀物质的量之和是Ba(OH)2物质的量的11/12,即11/12×20ml×10-3× 1.2mol·L-1=0.022mol。

安徽卷

27.(14分)硼氢化钠(NaBH4)在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某研究小组采用偏硼酸钠NaBO2为主要原料制备NaBH4,其流程如下:

已知:NaBH4常温下能与水反应,可溶于异丙酸(沸点:13℃)。

(1)在第①步反应加料之前,需要将反应器加热至100℃以上并通入氩气,该操作的目的是_____,原料中的金属钠通常保存在____中,实验室取用少量金属钠需要用到的实验用品

有_____,_____,玻璃片和小刀等。

(2)请配平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BO2+□SiO2+□Na+□H2-------□NaBH4+□Na2SiO3

(3)第②步分离采用的方法是______;第③步分离(NaBH4)并回收溶剂,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4)NaBH4(s)与水(l)反应生成NaBO2(s)和氢气(g),在25℃,101KPa下,已知每消耗3.8克NaBH4(s)放热21.6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答案】(1)除去反应器中的水蒸气和空气煤油镊子滤纸

(2)1 NaBO2+2SiO2+4Na+2H2=1NaBH4+2Na2SiO3

(3)过滤蒸馏

(4)NaBH4(s)+2H2O(l)= NaBO2(s)+4H2(g) △H= -216.0KJ/mol

【解析】

(1)根据已知条件可知NaBH4常温条件下可以与水发生化学反应,该物质具有比较强的还原性,所以需要除去水蒸气和空气。金属钠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氧化,所以一般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金属钠性质很活泼,在取用金属钠的时候需要用镊子夹取,其表面上有较多煤油会影响反应,需要用滤纸擦干净。

(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守恒原理和物料守恒原则,该方程式的正确写法为 1 NaBO2+2SiO2+4Na+2H2=1NaBH4+2Na2SiO3

(3)根据图示可知第2步操作以后可以得到滤液和固体,这是常见的固液分离的实验操作,为过滤操作,异丙胺的沸点较低,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回收溶剂。

(4)根据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的原则和盖斯定律可以写出热化学方程式为NaBH4(s)+2H2O(l)= NaBO2(s)+4H2(g) △H= -216.0KJ/mol

福建卷

24.(15分)

无水氯化铝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氯化铝在水中形成具有净水作用的氢氧化铝胶体,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有Fe2O3、SiO2等杂质)制取无水氯化铝的一种工艺流程示意如下:

已知:

①步骤Ⅰ中焙烧使固体水分挥发、气孔数目增多,其作用是(只要求写出一种)。

②步骤Ⅱ中若不通入氯气和氧气,则反应生成相对原子质量比硅大的单质是。

③已知:

Al2O3(s)+3C(s)=2Al(s)+3CO(g) ΔH1=+1344.1kJ ·mol-1

2AlCl3(g)=2Al(s)+3Cl2(g) ΔH2=+1169.2kJ ·mol-1

由Al2O3、C和Cl2反应生成AlCl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④步骤Ⅲ的经冷却至室温后,气体用足量的NaOH冷溶液吸收,生成的盐主要有3种,其化

学式分别为

⑤结合流程及相关数据分析,步骤Ⅴ中加入铝粉的目的是。

【答案】2(15分)

(1)A13++3H20 A1(0H)3+3H+

(2)①防止后续步骤生成的AlCl3水解或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②铁或Fe ③Al203(s)+3C(s)+3Cl2(g)=2AlCl3(g)+3C0(g)

④NaCl、NaC10、Na2C03⑤除去FeCl3,提高A1C13纯度

【解析】:(1)Al3+水解生成Al(OH)3胶体,利用胶体吸附性达到净水目的,方程式为:Al3+ + 3H 2O Al(OH)3 + 3H+

①根据题目所给信息,气孔数目变多,可增大固体的表面积,增大反应速率,水分减少,

减少AlCl3水解。

②因为铝土矿中混有铁的氧化物,在与碳粉混合焙烧时,铁单质被还原出来,故答案为铁。

③根据盖斯定律可知,所求热化学方程式为

Al2O3(s) + 3C(s) + 3Cl2(g) = 2AlCl3(s) + 3CO(g) △H = +174.9 kJ ? mol- 1

④尾气中含有Cl2、CO2,它们用NaOH溶液吸收后,溶液主要生成NaCl、NaClO、Na2CO3三种

盐。

⑥为铝土矿中铁元素未除,故加入Al粉除去FeCl3,提高AlCl3纯度

广东卷

31、(16分)用O2将HCl转化为Cl2,可提高效益,减少污染,

(1)传统上该转化通过如右图所示的催化剂循环实现,

其中,反应①为2HCl(g) + CuO(s) H 2O(g)+CuCl2(g) △

H1

反应②生成1molCl2的反应热为△H2,则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

式为, (反应热用△H1和△H2表示)。

(2)新型RuO2催化剂对上述HCl转化为Cl2的总反应具有更

好的催化活性,

①实验测得在一定压强下,总反应的HCl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ɑHCl—T曲线如图12,则总反应的△H 0 ,(填“>”、“﹦”或“<”);A、B两点的平衡常数K(A)与K(B)中较大的是。

②在上述实验中若压缩体积使压强增大,画出相应ɑHCl—T曲线的示意图,并简要说明理由。

③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高ɑHCl的有。

A、增大n(HCl)

B、增大n(O2)

C、使用更好的催化剂

D、移去H2O

(3)一定条件下测得反应过程汇总n(Cl2)的数据如下:

计算2.0~6.0min以内HCl的物质的量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以mol·min-1为单位,写出计算过程)。(4)Cl2用途广泛,写出Cl2制备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2HCl(g) + 1/2O 2(g) H2O(g)+Cl2(g) △H=△H1+△H2

(2) ①< K(A) ②见右图

(3)V(HCl)=5.4×10-3mol÷4min=1.8×10-3mol/min

(4)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解析】(1)已知反应①为2HCl(g) + CuO(s) H 2O(g)+CuCl2(g) △H1反应②生成1molCl2的反应热为△H

2,即用热化学反应方程式②CuCl2(g) + 1/2O2(g) CuO(s)+Cl2(g) △H2两都相加即得答案。

(2)从坐标图可知,温度越高,HCl的转化率在下降,可知平衡逆向移动,所以正向是放热反应。从图可知A点HC的转化率大于B点,所以平衡常K(A)要大。增大压强,平衡

正向移动,而且反应速率加快,所以图像在已有之上。增大压强,平衡右移,ɑHCl增大,

相同温度下,HCl的平衡转化率比之前实验的大。

(3)设2.0到6.0分钟内HCl的物质的量变化为x,由图可得2.0到6.0分钟氯气的物质的

量变化为(5.4—1.8)×10-3mol=2.6×10-3mol

2HCl(g) + 1/2O 2(g) H2O(g)+Cl2(g)

2 1

X 2.6×10-3mol

列比例式解得X=5.4×10-3mol

V(HCl)=5.4×10-3mol÷4min=1.8×10-3mol/min

(4)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山东卷

30、(19分)合金贮氢材料具有优异的吸收氢性能,在配合氢能的开发中起到重要作用。

(1)一定温度下,某贮氢合金(M)的贮氢过程如图所示,纵轴为平衡时氢气的压强(p),横轴表示固相中氢原子与金属原子的个数比(H/M)。

在OA段,氢溶解于M中形成固溶体MH x,随着氢气压强的增大,H/M逐惭增大;在AB段,MH x与氢气发生氢化反应生成氢化物MH y,氢化反应方程式为:zMH x(s)+H2(g)==ZMH y(s) △H(Ⅰ);在B点,氢化反应结束,进一步增大氢气压强,H/M几乎不变。反应(Ⅰ)中z=_____(用含x和y的代数式表示)。温度为T1时,2g某合金4min内吸收氢气240mL,吸氢速率v=______mL?g-1?min。反应的焓变△HⅠ_____0(填“>”“<”或“=”)。

(2)表示单位质量贮氢合金在氢化反应阶段的最大吸氢量占其总吸氢量的比例,则温度为T1、T2时,(T1)____ (T2)(填“>”“<”或“=”)。当反应(Ⅰ)处于图中a点时,保持温度不变,向恒容体系中通入少量氢气,达到平衡后反应(Ⅰ)可能处于图中的_____点(填“b”“c”或“d”),该贮氢合金可通过______或_______的方式释放氢气。

(3)贮氢合金ThNi5可催化由CO、H2合成CH4的反应,温度为T时,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已知温度为T时:CH4(g)+2H2O=CO2(g)+4H2(g) △H=+165KJ?mol

CO(g)+H2O(g)=CO2(g)+H2(g) △H=-41KJ?mol

【答案】(1)2/(y-x);30;<

(2)>;c;加热,减压

(3)CO(g)+3H2(g)=CH4(g)+H2O(g) ?H= -206kJ?mol-1

【解析】(1)氢化反应方程式为:zMH x(s) + H2(g) zMH y(s) ,根据原子守恒可得z?x+2=z?y ,从而解出z=2/(y-x);根据吸氢速率的单位mL?g-1?min-1,可知吸氢速率v=240mL÷2g÷4min=30mL?g-1?min-1;纵轴为平衡时氢气的压强(p),横轴表示固相中氢原子与金属原子的个数比(H/M),由图可知T1

(2)由图可知,温度T2平衡时氢气的压强大,也就说明此时吸氢量少,η(T1)> η(T2);当反应(Ⅰ)处于图中a点时,保持温度不变,向恒容体系中通入少量氢气,平衡右移,H/M逐渐增大,又由于温度不变,平衡常数K=1/[H2]不变,得出氢气浓度不变,又因为是恒容体系,故氢气的物质的量不变,即新平衡时氢气压强仍保持不变;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可以升温或减小压强使平衡左移,释放氢气。

(3)写出化学方程式并注明状态:CO(g)+3H2(g)=CH4(g)+H2O(g) ,然后根据盖斯定律可得出?H=-?H1+?H2=-206kJ?mol-1,从而得出热化学方程式。

浙江卷

28.(15分)乙苯催化脱氢制苯乙烯反应:

(1)已知:

(2)维持体系总压强p恒定,在温度T时,物质的量为n、体积为V的乙苯蒸汽发生催化脱氢反应。已知乙苯的平衡转化率为α,则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用

α等符号表示)。

(3)工业上,通常在乙苯蒸汽中掺混水蒸气(原料气中乙苯和水蒸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9),控制反应温度600℃,并保持体系总压为常压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在不同反应温度下,乙

苯的平衡转化率和某催化剂作用下苯乙烯的选择性(指除了H2以外的产物中苯乙烯的物质

的量分数)示意图如下:

①掺入水蒸气能提高乙苯的平衡转化率,解释说明该事实___________。

②控制反应温度为600℃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3)某研究机构用CO2代替水蒸气开发了绿色化学合成工艺----乙苯-二氧化碳耦合催化脱氢制苯乙烯。保持常压和原料气比例不变,与掺水蒸汽工艺相比,在相同的生产效率下,可

降低操作温度;该工艺中还能够发生反应:CO2+H2=CO+H2O,CO2+C=2CO。新工艺的特

点有_________(填编号)。

①CO2与H2反应,使乙苯脱氢反应的化学平衡右移

②不用高温水蒸气,可降低能量消耗

③有利于减少积炭

④有利用CO2资源利用

【答案】

(1)+124kJ·mol-1

(2)

(3)①加入水蒸气导致乙苯的分压降低,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大的方向移动,即正方向移动,乙苯的平衡转化率提高。

②600℃,乙苯的平衡转化率和苯乙烯的选择性均较高,温度过低,乙苯转化率降低,温度过高,苯乙烯选择性下降,高温可能使催化剂失活,耗能大。

(4)①②③④

【解析】(1)发生反应中,反应物乙苯的两个C-H和一个C-C断裂,故吸收热量412×2+348,生成物苯乙烯的一个C=C形成,故放出热量612,氢气的一个H-H形成,故放出热量436,列式得出△H=+124kJ·mol-1。

(2)根据压强恒定不变,故反应平衡后的体积为V(1+α),列式得

(3)①加入水蒸气,压强降低,平衡向正向移动。

②从图中信息得出,600℃,乙苯的平衡转化率和苯乙烯的选择性均较高,温度过低,乙苯转化率降低,温度过高,苯乙烯选择性下降,高温可能使催化剂失活,耗能大。

(4)①②③④均正确合理

江苏卷

20.(14分)烟气(主要污染物SO2、NO x)经O3预处理后用水悬浮液吸收,外减少烟气中SO2、NO x的含量。O3氧化烟气中SO2、NO x的主要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反应的▲。

(2)室温下,固定进入反应器的NO、SO2的物质的量,改变加入O3的物质的量,反应一段时间后体系中n(NO)、n(NO2)和n(SO2)随反应前n(O3):n(NO)的变化见右图。

①当n(O3):n(NO)>1时,反应后NO2的物质的量减少,其原因是▲。

②增加n(O3),O3氧化SO2的反应几乎不受影响,其可能原因是▲。

(3)当用CaSO3水悬浮液吸收经O3预处理的烟气时,清液(pH约为8)中。将NO2转化为,其离子方程式为▲。

(4)水悬浮液中加入溶液,达到平衡后溶液中c()=▲[用c()、

和表示];水悬浮液中加入溶液能提高NO2的吸收速率,其主要原因是▲。

【答案】(14分)

(1)-317.3

(2)①O3将NO2氧化为更高价氮氧化物(或生成了N2O5)

②SO2与O3的反应速率慢

(3)

(4)

转化为使溶液中的浓度增大,加快与的反应速率

【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第一式+第二式x2即可得到△H为-317.7kJ·mol-1

(2)O3的氧化性较强,把二氧化氮氧化为价态更高的氮的氧化物了。而二氧化硫与臭氧的反应速率较慢。

(3)根据反应物是亚硫酸根和二氧化氮,生成物为亚硝酸根,所以亚硫酸根生成了硫酸根,另外溶液是呈碱性的,所以在反应物中还有氢氧根离子参加反应。据此写出方程式并配平:SO32-+2NO2+2OH-===SO42-+2NO2-+H2O

(4)根据溶度积计算公式可求硫酸根离子浓度为:。当向亚硫酸钙悬浮液中加硫酸钠溶液时,CaSO3转化为CaSO4使溶液中SO32-的浓度增大,加快SO32-与NO2的反应速率。

7.[2014·重庆卷]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X并发生反应:2X(g)Y(g),温度T1、T2下X 的物质的量浓度c(X)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反应进行到M 点放出的热量大于进行到W 点放出的热量

B .T 2下,在0~t 1时间内,v (Y)=a -b t 1mol·L -1·min -

1

C .M 点的正反应速率v 正大于N 点的逆反应速率v 逆

D .M 点时再加入一定量X ,平衡后X 的转化率减小

7.C [解析] 根据图像可知,T 1<T 2,ΔH <0,因此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c (X)变化越大,放出热量越多,故M 点放出的热量小于W 点放出的热量,A 项错误;T 2温度下,在0~t 1时间内,v (Y)=12v (X)=a -b 2t 1 mol·L -1·min -

1,B 项错误;因T 1>T 2,v M 正=v M 逆>v W 逆,又因v N 逆<v W 逆,所以

v N 逆

3. [2014·天津卷] 运用相关化学知识进行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因此该反应是熵增反应

B .NH 4F 水溶液中含有HF ,因此NH 4F 溶液不能存放于玻璃试剂瓶中

C .可燃冰主要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水合物晶体,因此可存在于海底

D .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因此用浓硫酸与铁反应能增大生成H 2的速率

3.D [解析] 当ΔH -TΔS <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吸热反应的ΔH >0,吸热反应能自发,说明ΔS >0,A 项正确;NH 4F 溶液中F -

水解生成HF ,HF 能与玻璃中的SiO 2发生反应4HF +SiO 2===SiF 4↑+2H 2O ,故NH 4F 溶液不能存放在玻璃试剂瓶中,B 项正确;可燃冰需在低温高压下形成,所以可燃冰可存在于海底,C 项正确;常温下,浓硫酸使铁发生钝化,D 项错误。

9.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已知分解1 mol H 2O 2放出热量98 kJ 。在含少量I -

的溶液中,H 2O 2分解的机理为

H 2O 2+I -

―→H 2O +IO -

慢 H 2O 2+IO -

―→H 2O +O 2+I -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速率与I -

浓度有关 B .IO -

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反应活化能等于98 kJ·mol -

1

D .v (H 2O 2)=v (H 2O)=v (O 2)

9.A[解析] H2O2的分解反应主要由慢反应决定,且I-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A项正确;合并题中两反应,可知I-为催化剂,而IO-为中间产物,B项错误;1 mol H2O2分解时反应热为-98 kJ·mol-1,并不是活化能,C项错误;根据化学计量数关系可确定v(H2O2)=v(H2O)=2v(O2),D项错误。

10.[2014·天津卷] 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其反应原理为

N2(g)+3H23(g)ΔH=-92.4 kJ·mol-1。

一种工业合成氨的简式流程图如下:

(1)天然气中的H2S杂质常用氨水吸收,产物为NH4HS。一定条件下向NH4HS溶液中通入空气,得到单质硫并使吸收液再生,写出再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Ⅱ中制氢气的原理如下:

①CH4(g)+H2O(g)CO(g)+3H2(g)

ΔH=+206.4 kJ·mol-1

②CO(g)+H2O(g)CO2(g)+H2(g)

ΔH=-41.2 kJ·mol-1

对于反应①,一定可以提高平衡体系中H2的百分含量,又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是____________。

a.升高温度b.增大水蒸气浓度c.加入催化剂d.降低压强

利用反应②,将CO进一步转化,可提高H2的产量。若1 mol CO和H2的混合气体(CO的体积分数为20%)与H2O反应,得到1.18 mol CO、CO2和H2的混合气体,则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

(3)图(a)表示500 ℃、60.0 MPa条件下,原料气投料比与平衡时NH3体积分数的关系。根据图中a点数据计算N2的平衡体积分数:____________。

(4)依据温度对合成氨反应的影响,在图(b)坐标系中,画出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内,从通入原料气开始,随温度不断升高,NH3物质的量变化的曲线示意图。

(a)(b)

(5)上述流程图中,使合成氨放出的能量得到充分利用的主要步骤是(填序号)________。简述本流程中提高合成氨原料总转化率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2NH 4HS +O 2=====一定条件

2NH 3·H 2O +2S↓ (2)a 90% (3)14.5%

(5)Ⅳ 对原料气加压;分离液氨后,未反应的N 2、H 2循环使用

[解析] (1)由题意可知为空气中的O 2将负二价硫氧化为硫单质,根据电子守恒将方程式配平即可。(2)反应①为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吸热反应,降低压强使平衡右移,但反应速率减小,d 错;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限度,即不能改变H 2的百分含量,c 错;增大水蒸气浓度虽可使反应速率增大以及平衡右移,但产物H 2的百分含量却减小,b 错;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正向移动,H 2的百分含量增大,a 对。CO 与H 2的混合气体与水蒸气的反应中,反应体系中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而1 molCO 与H 2的混合气体参加反应生成1.18 mol 混合气,说明有0.18 mol 水蒸气参加反应,则根据方程式②可知参加反应的CO 也为0.18 mol ,则其转化率为0.18 mol

1 mol×20%

×100%=

90%。

(3)由图中看出当N 2与H 2物质的量比为1∶3时,NH 3的平衡体积分数最大,为42%。设平衡时转化的N 2的物质的量为x mol ,由三段式:

N 2+3H 22NH 3

起始(mol): 1 3 0 转化(mol): x 3x 2x 平衡(mol): 1-x 3- 3x 2x

2x

(1-x )+(3-3x )+2x

×100%=42%,则x =0.59

则平衡时N 2的体积分数为(1-x )

(1-x )+(3-3x )+2x ×100%=14.5%。(4)作图时要注意开始时

NH 3物质的量不断增多,是因为反应正向进行(反应未达平衡),达到一定程度后反应达到平衡而此时温度继续升高,平衡逆向移动,NH 3的物质的量减小。(5)热交换器可以使需要加热的物质得到加热,还可以使需要冷却的物质得到冷却,能充分利用能量。合成氨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加压利于反应正向进行;此外,循环利用可反复利用原料,提高原料利用率。

26.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在容积为1.00 L 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 2O 4,发生反应N 2O 4

2(g),随温度升

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ΔH ________0(填“大于”或“小于”);100 ℃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在0~60 s 时段,反应速率v (N 2O 4)为________mol·L -

1·s -

1;反应的平衡常数K 1为________。

(2)100 ℃时达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T ,c (N 2O 4)以0.002 0 mol·L -

1·s

-1

的平均速率降

低,经10 s 又达到平衡。

①T ________100 ℃(填“大于”或“小于”),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列式计算温度T 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温度T 时反应达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平衡向___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1)大于 0.001 0 0.36 mol·L -

1

(2)①大于 反应正方向吸热,反应向吸热方向进行,故温度升高

②平衡时,c (NO 2)=0.120 mol·L -

1+0.002 0 mol·L -

1·s -

1×10 s×2=0.16 mol·L -

1

c (N 2O 4)=0.040 mol·L -

1-0.002 0 mol·L -

1·s -

1×10 s =0.020 mol·L -

1

K 2=(0.16 mol·L -

1)20.020 mol·L

-1

=1.3 mol·L -

1 (3)逆反应 对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解析] (1)依题意知,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加深,说明平衡向生成NO 2的正反应方向移动,即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根据图像0~60 s 时段,NO 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为0.060 mol·L -

1,根

据公式v =Δc Δt 即可计算出速率;根据图像可知NO 2的平衡浓度为0.120 mol·L -

1,N 2O 4的平衡浓度

为0.040 mol·L -1

,根据K =c 2(NO 2)

c (N 2O 4)

可计算出平衡常数K 1。(2)①根据题意知,改变反应温度为T

后,反应速率降低,故为降低温度,即T 小于100 ℃;②根据题意知,再次达到平衡后N 2O 4的浓度减小,Δc =v ·Δt =0.002 0 mol·L·s -

1×10 s =0.02 mol·L -

1,则NO 2的浓度增加0.040 mol·L -

1,即达

到新平衡时N 2O 4的浓度为0.020 mol·L -1

,NO 2的浓度为0.160 mol·L -1

,据K =c 2(NO 2)c (N 2O 4)

可计算出

平衡常数K 2。(3)温度为T 时,反应达到平衡,将反应容器减小一半,即增大压强。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8. [2014·全国卷] 化合物AX 3和单质X 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化合物AX 5。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AX 3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93.6 ℃和76 ℃,AX 5的熔点为167 ℃。室温时AX 3与气体X 2反应生成 1 mol AX 5,放出热量123.8 kJ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AX 3(g)+X 2(g)

AX 5(g)在容积为10 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起始时AX 3和X 2均为0.2

mol 。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体系总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列式计算实验a 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的反应速率v (AX 5)=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中3组实验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的反应速率v (AX 5)由大到小的次序为_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与实验a 相比,其他两组改变的实验条件及判断依据是: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p 0表示开始时总压强,p 表示平衡时总压强,α表示AX 3的平衡转化率,则α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实验a 和c 的平衡转化率:αa 为________,αc 为________。

28.(1)AX 3(l)+X 2(g)===AX 5(s) ΔH =-123.8 kJ/mol (2)①

0.10 mol 10 L×60 min

=1.7×10-4 mol·L

1

·min -

1

解:开始时n 0=0.4 mol ,总压强为160 kPa ,平衡时总压强为120 kPa ,则n 为120 kPa

160 kPa =

n

0.40 mol

n =0.40 mol×120 kPa

160 kPa =0.30 mol ,

AX 3(g)+X 2(g)

AX 5(g)

起始时n 0/mol :0.20 0.20 0 平衡时n /mol :0.20-x 0.20-x x (0.20-x )+(0.20-x )+x =0.30 x =0.10

v (AX 5)=0.10 mol 10 L×60 min

=1.7×10-4 mol·L -1·min -

1

②bca 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但平衡点没有改变 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但平衡点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或反应容器的容积和起始物质的量未改变,但起始总压强增大) ③α=2(1-p

p 0

) 50% 40%

[解析] (1)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常温下AX 3呈液态,AX 5呈固态。(2)②由图像知,达到平衡所需时间:a >c >b ,所以反应速率v (AX 5)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 >c >a ;与实验a 相比,实验b 先达到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快,但平衡点没有变化,说明实验b 加入了催化剂;反应为放热反应,与实验a 相比,实验c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且反应速率加快,说明实验c 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

AX 3(g) + X 2(g)AX 5(g)

起始量(mol) 0.2 0.2 0 变化量(mol) x x x

平衡量(mol) 0.2-x 0.2-x x

则有0.4-x 0.4=p p 0,解得x =0.4(p 0-p )p 0,则AX 3的转化率为0.4(p 0-p )0.2×p 0=2(1-p p 0

);分别将

实验a 、c 的p 、p 0的数据代入上式,得a a 、a c 分别为50%、40%。

10. [2014·安徽卷] 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试剂,其脱硝反应为2NO 2(g)+O 3(g)

N 2O 5(g)

+O 2(g),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10.A [解析] 由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图可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反应逆向进行,平衡常数减小,A 项正确;0~3 s 内,v (NO 2)=(1.0 mol/L -0.4 mol/L)÷3 s =0.2 mol·L -

1·s -

1,

B 项错误;加入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加快,平衡不移动,

C 项错误;达到平衡时,增加c (O 2)平衡逆向移动,NO 2的转化率减小,

D 项错误。

12. [2014·安徽卷] 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最新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烃精品版

2020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烃精 品版

烃 1.(全国理综I·8)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 ...同分异构体的是D A.2,2-二甲基丙醇和2-甲基丁醇B.邻氯甲苯和对氯甲苯 C.2-甲基丁烷和戊烷D.甲基丙烯酸和甲酸丙酯 2.(全国理综Ⅱ·6)20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所用燃料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下列有关丙烷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 A.分子中碳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B.光照下能够发生取代反应 C.比丁烷更易液化D.是石油分馏的一种产 3.(天津理综·7)二十世纪化学合成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健康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各组物质全部由化学合成得到的是C A.玻璃纤维素青霉素B.尿素食盐聚乙烯 C.涤沦洗衣粉阿斯匹林D.石英橡胶磷化铟 4.(山东理综·10)下列由事实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D A.维勒用无机物合成了尿素,突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界限 B.门捷列夫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发现了元素周期律,表明科学研究既要继承又要创新 C.C60是英国和美国化学键共同发现的,体现了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性D.科恩和波普尔因理论化学方面的贡献获诺贝尔化学奖,意味着化学已成为以理论研究为主的学科 5.(山东理综·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A.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 B.乙醇可以被氧化为乙酸,二者都能发生酯化反应 C.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D.含5个碳原子的有机物,每个分子中最多科形成4个C—C单键6.(重庆理综·8)下列实验装置图正确的是B 7.(宁夏理综·8)在①丙烯②氯乙烯③苯④甲苯四种有机化合物中,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的是B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8.(广东理基·22)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人类应以可持续发展的方 式使用资源,以合理的方式对废物进行处理并循环使用。下列做法不利于 ...环境保护的是D A.发电场的煤见脱硫处理 B.将煤转化为水煤气作燃料 C.回收并合理处理聚乙烯塑料废物

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计算 doc

201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计算 1.(2010全国卷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醋酸溶液的pH a =,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 b =,则a b > B .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里,加入4NH Cl 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pH 7< C .31.010mol/L -?盐酸的pH 3.0=,81.010mol/L -?盐酸的pH 8.0= D .若1mL pH 1=的盐酸与100mL NaOH 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 7=则NaOH 溶液的pH 11= 【解析】A 若是稀醋酸溶液稀释则C(H +)减小,pH 增大,b >a ,故A 错误;B 酚酞的变色范围是pH= 8.0~10.0(无色→红色),现在使红色褪去,pH 不一定小于7,可能在7~8之间,故B 错误;C 常温下酸的pH 不可能大于7,只能无限的接近7;D 正确,直接代入计算可得是正确,也可用更一般的式子:设强酸pH=a ,体积为V 1;强碱的pH=b ,体积为V 2,则有10-a V 1=10-(14-b)V 210142 1-+=?b a V V ,现在V1/V2=10-2,又知a=1,所以b=11 【答案】D 【命题意图】考查弱电解质的稀释,强酸的无限稀释,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强酸与强碱的混合pH 的计算等基本概念 【点评】本题在第一轮复习至第三轮复习无时不在强调的基本问题考查就是第二册第三章的问题,这次居然没有考离子浓度大小比较,而考这些,很简单,大家都喜欢! 2.(2010全国卷1)12.一定条件下磷与干燥氯气反应,若0.25g 磷消耗掉314mL 氯气(标准状况),则产物中PCl 3与PCl 5的物质的量之比接近于 A .1:2 B .2:3 C .3:1 D .5:3 【解析】设n(PCl 3)=X mol, n(PCl 5)=Y mol ,由P 元素守恒有:X+Y=0.25/31≈0.008……①;由Cl 元素守恒有3X+5Y=(0.314×2)/22.4≈0.028……②,联立之可解得:X=0.006,Y=0.002故选C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的基本化学计算能力,涉及一些方法技巧的问题,还涉及到过量问题等根据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 【点评】本题是个原题,用百度一搜就知道!做过多遍,用的方法很多,上面是最常见的据元素守恒来解方程法,还有十字交叉法,平均值法、得失电子守恒等多种方法,此题不

202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电化学基础

202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电化学基础 1.〔2018全国卷1〕右图是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电池的一个点极由有机光敏燃料〔S〕涂覆在TiO2纳米晶体表面制成,另一电极由导电玻璃镀铂构成,电池中发生的反应为: TiO2/S h TQ2/S 〔激发态〕 TiO 2/S TiO 2/S+ +e- l3+2e 3I 2TiO 2/S 3I 2TiO2/S+I3 以下关于该电池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 电池工作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 电池工作时,I离子在镀铂导电玻璃电极上放电 C. 电池中镀铂导电玻璃为正极 D. 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I-和I 3-的浓度可不能减少 【解析】B选项错误,从示意图可看在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也即镀铂电极做 正极,发生还原反应:13-+2e-=3I -; A选项正确,这是个太阳能电池,从装置示意图可看出是个原电池,最终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应为把上面四个反应加起来可知,化学物质并没 有减少;C正确,见B选项的解析;D正确,此太阳能电池中总的反应一部分实质确实是: 还原. 氧化 I「3I-的转化〔还有I 2+| 一二|「〕,另一部分确实是光敏有机物从激发态与基态的 相互转化而已,所有化学物质最终均不被损耗! 【答案】B 【命题意图】考查新型原电池,原电池的两电极反应式,电子流向与电流流向,太阳能 电池的工作原理,原电池的总反应式等,还考查考生变通能力和心理素养,能否适应生疏的 情境下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新的咨询题等 【点评】此题立意专门好,然而考查过为单薄,而且取材不是最新的,在3月份江苏省 盐都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第17题〔3〕咨询,与此题极为相似的模型,这对一些考生显得不公平!

2018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2016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 姓名;日期; 1.(2015?德阳)将一定质量的铁和氧化铜的混合物粉末放入足量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产生气体0.4g,并得到残留固体6.4g.则原混合物粉末的质量是() A 8.0g B 11.2g C 16.0g D 24.8g 2.现有10.6g碳酸钠和8.4g碳酸氢钠,分别与过量的盐酸反应,其中说法正确的()A.碳酸钠消耗的氯化氢多B.碳酸钠生成的二氧化碳多 C.碳酸氢钠消耗的氯化氢多D.碳酸氢钠生成的二氧化碳多 3. (哈尔滨)实验室有碳酸钾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75g,使之与500g质量分数为1 4.6%的盐酸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82.7g固体。则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44% B.46% C.50% D.55% 4. (郴州)某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将50g 该混合物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A.6g B.8g C.13.2g D.20g 1、(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芜湖铁画”(镀金)含有金、铁(同其他成分忽略不计)。某同学取一定质量的铁画边角料,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放出0.3gH2,剩余固体质量为0.1g。 (1)求样品中铁的质量。 (2)求样品中金的质量分数。 2、(福州)某碳酸钠样品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根据图11所示信息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3.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充分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 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固体与液体混合物质量 68.0 0.1 66.5 请计算: (1)该同学制得氧气的质量为▲ 。 (2)该同学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4. (呼和浩特)向盛有100g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固体完全溶解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 溶液,所得沉淀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 示 (1)计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消耗硫酸溶质的质量为 克。 5.(苏州)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进入大气后可形成硫酸型酸雨。 ⑴煤、石油、木柴中都含有硫元素,点燃后均会产生二氧化硫气体, ⑵为减少大气污染,火力发电厂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 ①用氨水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其反应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已知:亚硫酸盐不稳定,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硫酸盐。 ②用石灰石浆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其反应原理是:2CaCO3+O2+2SO22CaSO4+2CO2 。若1000kg废气中含有1.6kg的二氧化硫,则至 少需要含90%碳酸钙的石灰石多少千克才能将其完全吸收(写出解题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化学】2009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电化学基础(含详细解析)

2009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电化学基础 1.(09广东理科基础25)钢铁生锈过程发生如下反应: ①2Fe+O2+2H2O=2Fe(OH)2; ②4Fe(OH)2+O2+2H2O=4Fe(OH)3; ③2Fe(OH)3=Fe2O3+3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②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 B.反应①中氧化剂是氧气和水 C.与铜质水龙头连接处的钢质水管不易发生腐蚀 D.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不能发生电化学腐蚀 答案:A 解析: ①②反应中消耗O2的量相等,两个反应也仅有O2作为氧化剂,故转移电子数是相等的,A 项正确。①中H2O的H、O两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故不作氧化剂,B项错;铜和钢构成原电池,腐蚀速度加快,C项错;钢铁是铁和碳的混合物,在潮湿的空气的中易发生吸氧腐蚀,属于电化学腐蚀,故D项错。 2.(09安徽卷12)Cu2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制取.Cu2O的电解池示意图如下,点解总反应:2Cu+H2O==Cu2O+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电极上产生氢气 B.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铜电极接直流电源的负极 D.当有0.1mol电子转移时,有0.1molCu2O生成。 答案:A 解析: 由电解总反应可知,Cu参加了反应,所以Cu作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B选项错误;石墨作阴极,阴极上是溶液中的H+反应,电极反应为:2H++2e-=H2↑,A选项正确;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C选项错误;阳极反应为2Cu+2OH--2e-=Cu2O+H2O,当有0.1mol 电子转移时,有0.05molCu2O生成,D选项错误。 3.(09江苏卷12)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高考化学专题分类汇总 图像试题试题

图像试题 (2011烟台毕业)19.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①②③④ (A)①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B)②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C)③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④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人硝酸钾晶体 (2011潍坊毕业)16.下图是对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像,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像对应正确的是 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B.将稀H2SO4滴入一定量的BaCl2溶液中 C.将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放入试管中充分加热 D.向pH=13的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 (2011南宁)19.下列图象与对应实验完全吻合的是 A.①往一定量的盐酸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B.②将一定量的不饱和KNO3溶液恒温蒸发水 C.③向一定量CuSO4溶液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D.④用两份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甲加少量MnO2) (2011遂宁)32.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操作(或治疗)过程,其中图象能正确表示对

应操作(或治疗)的是 A B C D A .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份,直至有少量晶体析出 B .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充分反应 C .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 D .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治疗胃酸过多 (2011绥化)1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pH=3的硫酸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B.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 C.向盛有相同质量的镁和氧化镁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 D.将一定量的木炭放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中加热至燃烧 (2011黑龙江龙东地区)14.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 ( ) A.向pH=3的溶液中不断加水 B.向锌粒中逐渐加入稀硫酸 C.向H 2SO 4和CuSO 4混合液中滴加NaOH 溶液 加水的量/g A 反应时间/s B NaOH 溶液质量/g C 反应时间/s D A B C D

高考各地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和解析

历年高考各地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和解析 九、几种重要的金属 1.(09全国卷Ⅰ8)下列表示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错误.. 的是 A.22222223Al NaOH H O NaAlO H ++=+↑ B.4242222KMnO HCOOK KOH K MnO CO H O ++=+↑+ C 22224(2MnO HCl MnCl Cl H O ?+=+↑+浓) D.22742424324324267()3()7K Cr O FeSO H SO Cr SO Fe SO K SO H O ++=+++ 答案:B 解析:在碱性条件下,不可能产生CO 2气体,而应是CO 32 -,故B 项错。 2.(09江苏卷3)下列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a b c A Al AlCl 3 Al (OH )3 B HNO 3 NO NO 2 C Si SiO 2 H 2SiO 3 D CH 2=CH 2 CH 3CH 2OH CH 3CHO 答案:B 解析:A 项:3Al AlCl → (322623Al HCl AlCl H +=+↑或者24243223()3Al H SO Al SO H +=+↑, 33()AlCl Al OH →(332343()3AlCl NH H O Al OH NH Cl +?=↓+),33()Al OH AlCl →(332()33Al OH HCl AlCl H O +→+),3()Al OH Al →的转化必须经过 323 ()Al OH Al O →(反应方程式为:32322()3Al OH Al O H O +灼烧)和23Al O Al →(232243Al O Al O +↑通电)这两步,所以A 项不选; B 项:3HN O N O →(3322833()24HNO Cu Cu NO NO H O +=+↑+),2NO NO →(2222NO O NO +=),2N O N O →(22332NO H O HNO NO +=+),23NO HNO →(22332NO H O HNO NO +=+),所以B 项正确; C 项:2S i S i O →(22Si O SiO +=),223SiO H SiO →必须经过两步

2017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工艺流程题

2017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工艺流程题 1.(安徽)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模拟流程如下: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 (2)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氢气,属于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操作a的名称是_____,实验室进行此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 (4)写出NH4Cl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 (1)CaCO3 =CaO+CO2↑;分解反应。(2)物理;(3)过滤;漏斗。(4)做化肥或氮肥等。 2.(益阳)过氧化钙晶体﹝CaO2·8H2O﹞较稳定,呈白色,微溶于水,广泛应用于环境杀菌、消毒。以贝壳为原料制备CaO2流程如下: (1)气体X是CO2,其名称是二氧化碳;将过氧化钙晶体与溶液分离的方法是过滤。 (2)反应Y需控制温度在0~5℃,可将反应容器放在冰水混合物中,该反应是化合反应,反应产物是CaO2·8H2O,请写出化学方程式CaO2+H2O2+7H2O=CaO2·8H2O 。获得的过氧化钙晶体中常含有Ca(OH)2杂质,原因是CaO或Ca(OH)2过量,且Ca(OH)2微溶。 (3)Ca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 ,过氧化钙晶体﹝CaO2·8H2O﹞中H、O元素的质量比为1∶10 。 (4)为测定制得的过氧化钙晶体中CaO2·8H2O的质量分数,设计的实验如下:称取晶体 样品50g,加热到220℃充分反应(方程式为2CaO2·8H2O=====△2CaO+O2↑+16H2O↑,杂质不发生变化),测得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3.2g,请计算样品中CaO2·8H2O的质量分数(CaO2·8H2O相对分子质量为216),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2020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专题05 元素及其化合物 (解析版)

专题05 元素及其化合物 1.[2019新课标Ⅰ] 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 题。下图为少量HCl 气体分子在253 K 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冰表面第一层中,HCl 以分子形式存在 B .冰表面第二层中,H +浓度为5×10?3 mol·L ?1(设冰的密度为0.9 g·cm ?3) C .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络结构保持不变 D .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 垐?噲?H ++Cl ?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示意图可知,在冰的表面第一层主要为氯化氢的吸附,第二层中氯化氢溶于水中并发生部分电离,第三层主要是冰,与氯化氢的吸附和溶解无关。 【详解】A 项、由图可知,冰的表面第一层主要为氯化氢的吸附,氯化氢以分子形式存在,故A 正确; B 项、由题给数据可知,冰的表面第二层中氯离子和水的个数比为10—4:1,第二层中溶解的氯化氢分子应少于第一层吸附的氯化氢分子数,与水的质量相比,可忽略其中溶解的氯化氢的质量。设水的物质的量为1mol ,则所得溶液质量为18g/mol× 1mol=18g ,则溶液的体积为18g/mol 1m 0.9ol g/mL ?×10—3L/ml=2.0×10—2L ,由第二层氯离子和水个数比可知,溶液中氢离子物质的量 等于氯离子物质的量,为10 —4 mol ,则氢离子浓度为-4-2102.l 010L mo ?=5×10—3mol/L ,故B 正确;

C项、由图可知,第三层主要是冰,与氯化氢的吸附和溶解无关,冰的氢键网络结构保持不变,故C正确; D项、由图可知,只有第二层存在氯化氢的电离平衡HCl H++Cl—,而第一层和第三层均不存在,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氯化氢气体在冰表面的吸附和溶解。侧重考查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及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注意能够明确图像表达的化学意义,正确计算物质的量浓度为解答关键。 2.[2019江苏]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化肥 B.稀硫酸具有酸性,可用于除去铁锈 C.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纸浆漂白 D.Al2O3具有两性,可用于电解冶炼铝 【答案】B 【解析】A.NH4HCO3受热易分解和用作化肥无关,可以用作化肥是因为含有氮元素; B.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硫酸具有酸性可以和金属氧化物反应,具有对应关系; C.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是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化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不涉及氧化还原,故和二氧化硫的氧化性无关; D.电解冶炼铝,只能说明熔融氧化铝能导电,是离子晶体,无法说明是否具有两性,和酸、碱都反应可以体现Al2O3具有两性。 故选B。 3.[2019江苏]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Fe在稀硝酸中发生钝化B.MnO2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l2 C.SO2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NH4)2SO3D.室温下Na与空气中O2反应制取Na2O2 【答案】C 【解析】 【分析】相同的反应物,条件不同(如温度、浓度、过量与少量),反应有可能也不同; A.钝化反应应注意必须注明常温下,浓硝酸与Fe发生钝化; B.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反应中应注意盐酸的浓度和反应温度; C.过量与少量问题应以少量物质为基准书写产物;

全部高中化学高考试题分类汇编——物质的量全国通用

09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物质的量 1.(09年福建理综·8)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4g镁的原子量最外层电子数为N A B.1L0.1mol·L-1乙酸溶液中H+数为0.1N A C.1mol甲烷分子所含质子数为10N A D.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的分子数为N A 答案:C 2.(09年广东化学·6)设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硫酸钾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 A B.乙烯和环丙烷(C3H6 )组成的28g混合气体中含有3N A 个氢原子 C.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 A D.将0.1mol氯化铁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含有0.1N A Fe3+ 答案:C 3.(09年广东理基·20)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2.4 L Cl2中含有N A个C12分子 B.1 L 0.1 mol·L-1 Na2SO4溶液中有0.1 N A个Na+ C.1 mol H2与1 mol C12反应生成N A个HCl分子 D.1 mol Ca变成Ca2+时失去的电子数为2N A 答案:D 4.(09年海南化学·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用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A.2.4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 A B.1molHCl气体中的粒子数与0.5 mo1/L盐酸中溶质粒子数相等 C.在标准状况下,22.4LCH4与18gH2O所含有的电子数均为10 N A D.CO和N2为等电子体,22.4L的CO气体与lmol N2所含的电子数相等 答案:C 5.(09年江苏化学·4)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5℃时,pH=13的1.0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 A B.标准状况下,2.24L Cl2与过量稀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2N A C.室温下,21.0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N A

近5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总

近5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总氧化还原反应 1.(2000全国21)硫代硫酸钠可作为脱氯剂,已知25.0mL 0.100 mol·L-1 Na2S2O3溶液恰好把224mL(标准状况下)Cl2完全转化为Cl-离子,则S2O32-将转化成 A.S2-B.S C.SO32-D.SO42- 2.(2000全国30)在一定条件下,NO跟NH3可以发生反应生成N2和H2O。现有NO和NH3的混合物1 mol,充分反应后所得产物中,若经还原得到的N2比经氧化得到的N2多1.4g。(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若以上反应进行完全,试计算原反应混合物中NO与NH3的物质的量可能各是多少。 答案:(1)2 + 6H2O 失3e-×4 (2)0.3 mol NO和0.7 mol NH3,0.2 mol NH3和0.8 mol NO 3.(2000广东24)(1)分别写出由氧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下列物质的化学方程式(必须注明反应条件) ①O3: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a2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指出氧在下列各物质中的化合价: O3___________;Na2O2___________;Na2O_________。 (2)KO2能吸收CO2生成K2CO3和O2,故可用作特殊情况下的氧气源,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KO2能吸收CO2生成K2CO3和O2,故可用作特殊情况下的气氧气源,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体内O2-离子对健康有害,使人过早衰老,但在催化剂SOD存在下可发生如下反应,请完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 - 2 O=2O22+ 答案:(1)①3O22O3②2Na +O2Na2O2 ③4Na+O2 2Na2O (2)0; -1; -2, (3)4KO2+2CO2=2K2CO3+3O2④2 O2- +2 H2O=1H2O2+ 1O2+2 OH- 3 其变化 3 + ClO (1)请完成该化学方程式并配平(未知物化学式和系数填入框内) (2)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填写编号,多选倒扣)。 ①只有还原性②还原性和酸性 ③只有氧化性④氧化性和酸性 (3)产生0.1molCl2,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mol. (4)ClO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因此,常被用作消毒剂,其消毒的效率(以单位质量得到的电子数表示)是Cl2的_______倍。 答案:(1)2 4 2 2 1 2 H2O (2) ②(3)0.2 (4)2.63 放 暴露在空气 空气中燃烧

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烃

烃 1.(全国理综I·8)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 ...同分异构体的是D A.2,2-二甲基丙醇和2-甲基丁醇B.邻氯甲苯和对氯甲苯 C.2-甲基丁烷和戊烷D.甲基丙烯酸和甲酸丙酯 2.(全国理综Ⅱ·6)20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所用燃料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下列有关丙烷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 A.分子中碳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B.光照下能够发生取代反应 C.比丁烷更易液化D.是石油分馏的一种产 3.(天津理综·7)二十世纪化学合成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健康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各组物质全部由化学合成得到的是C A.玻璃纤维素青霉素B.尿素食盐聚乙烯 C.涤沦洗衣粉阿斯匹林D.石英橡胶磷化铟 4.(山东理综·10)下列由事实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D A.维勒用无机物合成了尿素,突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界限 B.门捷列夫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发现了元素周期律,表明科学研究既要继承又要创新C.C60是英国和美国化学键共同发现的,体现了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性 D.科恩和波普尔因理论化学方面的贡献获诺贝尔化学奖,意味着化学已成为以理论研究为主的学科 5.(山东理综·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A.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 B.乙醇可以被氧化为乙酸,二者都能发生酯化反应 C.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D.含5个碳原子的有机物,每个分子中最多科形成4个C—C单键 6.(重庆理综·8)下列实验装置图正确的是B

7.(宁夏理综·8)在①丙烯②氯乙烯③苯④甲苯四种有机化合物中,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的是B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8.(广东理基·22)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人类应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使用资源, 以合理的方式对废物进行处理并循环使用。下列做法不利于 ...环境保护的是D A.发电场的煤见脱硫处理 B.将煤转化为水煤气作燃料 C.回收并合理处理聚乙烯塑料废物 D.电镀废液经中和后直接排放 9.(广东理基·28)下列关于有机物说法正确的是B A.乙醇、乙烷和乙酸都可以与钠反应生成氢气 B.75%(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 C.苯和乙烯都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石油分馏可获得乙酸、苯及其衍生物 10.(广东理基·34)根据陈述的知识,类推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是MgO,则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是Na2O B.乙烯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丙烯也可以使其褪色 C.CO2和SiO2 化学式相似,则CO2与SiO2的物理性质也相似

最新21(2017-江苏大市化学模拟试题分类)资料

2017 1、铁是最常见的金属材料。铁能形成[Fe(H2NCONH2)6](NO3)3[三硝酸六尿素合铁(III)〕 和Fe(CO)x等多种配合物。 (1)基态Fe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与NO3-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是__________。 (2)尿素(H2NCONH2)分子中C、N原子的杂化方式依次为______。C、N、O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3)配合物Fe(CO)x的中心原子价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电子数之和为18,则x=______。 Fe(CO)x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 .5 ℃,沸点为103 ℃,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据此可判断Fe(CO)x晶体属于_______(填晶体类型)。 (4)铁有δ、γ、a三种同素异形体,δ、γ、a三种晶胞中铁原子的配位数之比为_______。 2、元素X、Y、Z为前四周期元素,X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有21种运动状态,元素Y 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的3倍,Z与X、Y不在同一周期,且Z原子核外p电子比s电子多5个。 ⑴X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⑵X是石油化工中重要的催化剂之一,如催化异丙苯裂化生成苯和丙烯。 ①1 mol苯分子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mol。 ②异丙苯分子中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 ⑶与Y3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阳离子为。 ⑷XZ3易溶于水,熔点为960℃,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据此可判断XZ3晶体属于 (填晶体类型)。 ⑸元素Ce与X同族,其与Y形成的化合物晶体的晶胞结构如下图,该化合物的化学式 为。

Ce 3、下列反应可用于合成CH3OH: (1)Mn2+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与NO3-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为(写化学式)。 (3)CO32-的空间构型是(用文字描述)。 (4)1molCH3OH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mol。CH3OH与H2O可以任意比互溶,除因为它们都是极性分子外,还因为。 (5)锰元素的一种硫化物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硫化物的化学式为。4、Ni2+与丁二酮肟生成鲜红色丁二酮肟镍沉淀,该反应可用于检验Ni2+。

(2010-2019)十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9 化学能与热能(学生版)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化学 专题9 化学能与热能 题型一: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概念及有关计算 (1) 题型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盖斯定理 (7) 题型一: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概念及有关计算 1.(2019·江苏)氢气与氧气生成水的反应是氢能源应用的重要途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下,反应2H2(g)+O2(g)2H2O(g)能自发进行,该反应的ΔH<0 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为O2+2H2O+4e?4OH? C.常温常压下,氢氧燃料电池放电过程中消耗11.2 L H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6.02×1023 D.反应2H2(g)+O2(g)2H2O(g)的ΔH可通过下式估算: ΔH=反应中形成新共价键的键能之和?反应中断裂旧共价键的键能之和 2.( 2018·北京)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B.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 C.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 D.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3.(2018·江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氧燃料电池放电时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 B.反应4Fe(s)+3O 2(g)2Fe2O3(s)常温下可自发进行,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3 mol H2与1 mol N2混合反应生成NH3,转移电子的数目小于6×6.02×1023 D.在酶催化淀粉水解反应中,温度越高淀粉水解速率越快 4.( 2016·海南)油酸甘油酯(相对分子质量884)在体内代谢时可发生如下反应:C57H104O6(s)+80O2(g)=57CO2(g)+52H2O(l)已知燃烧1kg该化合物释放出热量3.8×104kJ。油酸甘油酯的燃烧热△H为() A.3.8×104kJ·mol-1 B.-3.8×104kJ·mol-1 C.3.4×104kJ·mol-1 D.-3.4×104kJ·mol-1 5.(2016·海南)由反应物X转化为Y和Z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常用化学计量含

化学高考题分类目录 A 单元 常用化学计量 A1 阿伏伽德罗常数和物质的量 5. [2014·四川卷] 设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高温下,0.2 mol Fe 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 2分子数目为0.3 N A B .室温下,1 L pH =13的NaOH 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 -数目为0.1N A C .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 L(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2N A D .5NH 4NO 3=====△2HNO 3+4N 2↑+9H 2O 反应中,生成28 g N 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3.75N A 5.D [解析] 根据3Fe +4H 2O(g)=====高温Fe 3O 4+4H 2,则0.2 mol Fe 参与反应生成415 mol H 2 ,A 项错误;pH =13的NaOH 溶液中,溶液中c (OH -)=0.1 mol/L ,c (H +)=K W c (OH -) =10-13 mol/L ,则水电离出来c (OH -)=c (H +)=10 -13 mol/L ,B 项错误;氢氧燃料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 2 + 4H + + 4e -===2H 2O ,则1 mol O 2被消耗,电路中有4N A 的电子通过,C 项错误;根据化学方程式,-3价的氮元素升高到0价,失去3个电子。+5价的氮元素降低到0价,得到5个电子,即每生成4 mol 氮气,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5 mol ,则生成28 g N 2(即1 mol 氮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15 mol÷4=3.75 mol ,D 项正确。 7. [2014·全国卷] N 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 mol FeI 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B .2 L 0.5 mol·L -1硫酸钾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 A C .1 mol Na 2O 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 A D .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42 g 混合气体中氢原子的个数为6N A 7.D [解析] 1 mol FeI 2与足量Cl 2反应时,Fe 2+被氧化为Fe 3+,I - 被氧化为I 2,转移电子3N A ,A 项错误;2 L0.5 mol·L -1的硫酸钾溶液中n (SO 2-4)=1 mol ,所带电荷数为2N A ,B 项错误;Na 2O 2由Na +和O 2-2(过氧根离子)构成,1 mol Na 2O 2中的离子总数为3N A ,C 项错误;丙烯和环丙烷为同分异构体,其分子式均为C 3H 6,最简式为CH 2,42 g 混合气中的氢原子个数为42 g 14 g·mol -1 ×2N A =6N A ,D 项正确。 27. [2014·安徽卷] LiPF 6是锂离子电池中广泛应用的电解质。某工厂用LiF 、PCl 5为原

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物质的量

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物质的量 1.(09年福建理综·8)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4g镁的原子量最外层电子数为N A B.1L0.1mol·L-1乙酸溶液中H+数为0.1N A C.1mol甲烷分子所含质子数为10N A D.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的分子数为N A 答案:C 2.(09年广东化学·6)设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硫酸钾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 A B.乙烯和环丙烷(C3H6 )组成的28g混合气体中含有3N A 个氢原子 C.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 A D.将0.1mol氯化铁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含有0.1N A Fe3+ 答案:C 3.(09年广东理基·20)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2.4 L Cl2中含有N A个C12分子 B.1 L 0.1 mol·L-1 Na2SO4溶液中有0.1 N A个Na+ C.1 mol H2与1 mol C12反应生成N A个HCl分子 D.1 mol Ca变成Ca2+时失去的电子数为2N A 答案:D 4.(09年海南化学·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用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A.2.4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 A B.1molHCl气体中的粒子数与0.5 mo1/L盐酸中溶质粒子数相等 C.在标准状况下,22.4LCH4与18gH2O所含有的电子数均为10 N A D.CO和N2为等电子体,22.4L的CO气体与lmol N2所含的电子数相等 答案:C 5.(09年江苏化学·4)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5℃时,pH=13的1.0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 A B.标准状况下,2.24L Cl2与过量稀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2N A C.室温下,21.0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N A

2019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WORD版含 解释)

2019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WORD版含解释) 目录 一、选择题 (1) 二、填空题 (14) 三、实验题 (29) 一、选择题 1.【来源】2019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全国卷Ⅲ) 为提升电池循环效率和稳定性,科学家近期利用三维多孔海绵状Zn(3D?Zn)可以高效沉积ZnO的特点,设计了采用强碱性电解质的3D?Zn—NiOOH二次电池,结构如下图所示。电池反应为Zn(s)+2NiOOH(s)+H2O(l) ZnO(s)+2Ni(OH)2(s)。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三维多孔海绵状Zn具有较高的表面积,所沉积的ZnO分散度高 B. 充电时阳极反应为Ni(OH)2(s)+OH?(aq)?e?=NiOOH(s)+H2O(l) C.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s)+2OH?(aq)?2e?=ZnO(s)+H2O(l) D. 放电过程中OH?通过隔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答案及解析: 1. D 【详解】A、三维多孔海绵状Zn具有较高的表面积,吸附能力强,所沉积的ZnO分散度高,A正确; B、充电相当于是电解池,阳极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根据总反应式可知阳极是 Ni(OH)2失去电子转化为NiOOH,电极反应式为Ni(OH)2(s)+OH-(aq)-e-=NiOOH(s)+

H2O(l),B正确; C、放电时相当于是原电池,负极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根据总反应式可知负极反应式为Zn(s)+2OH-(aq)-2e-=ZnO(s)+H2O(l),C正确; D、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则放电过程中OH-通过隔膜从正极区移向负极区,D错误。 答案选D。 2.【来源】2019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全国卷Ⅲ)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答案及解析: 2. A 【详解】A、氯气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碳酸氢钠,不能制备次氯酸,不能达到实验目的,A选; B、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快双氧水的分解,因此可以加快氧气的生成速率,能达到实验目的,B不选; C、碳酸钠溶液与乙酸反应,与乙酸乙酯不反应,可以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能达到实验目的,C不选; D、根据较强酸制备较弱酸可知向饱和亚硫酸钠溶液中滴加浓硫酸可以制备二氧化硫,能达到实验目的,D不选; 答案选A。 3.【来源】2019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全国卷Ⅲ)

最新高考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历年高考化学选择题分类汇编-共15个专题)

2016届高三选择题专项突破 第1集化学与生产、生活、科学、环境 1—1、下面有关发泡塑料饭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主要材质是高分子材料 B.价廉、质轻、保温性能好 C.适用于微波炉加热食品 D.不适于盛放含油较多的食品 2—1. 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紧密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英只能用于生产光导纤维B.从海水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C.为了增加食物的营养成分,可以大量使用食品添加剂D.“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以用来制肥皂 3—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二氧化硫可广泛用于食品的增白B.葡萄糖可用于补钙药物的合成 C.聚乙烯塑料制品可用于食品的包装D.次氯酸钠溶液可用于环境的消毒杀菌 4—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由于发生了加成反应 B.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以转化为清洁燃料 C.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及碳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利用粮食酿酒经过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 5—1、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C、碘是人体必须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 D、黑火药由硫磺、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6—1、以下食品化学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食盐可作调味剂,也可作食品防腐剂 B、新鲜蔬菜做熟后,所含维生素C会有损失 C、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故可做人类的营养物质 D、葡萄糖中的花青素在碱性环境下显蓝色,故可用苏打粉检验假红酒。 7—1.下列关于“化学与健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服用铬含量超标的药用胶囊会对人对健康造成危害 B、食用一定量的油脂能促进人体对某些维生素的吸收 C、“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D、光化学烟雾不会引起呼吸道疾病 8—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95% B.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C.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2010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计量

201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化学计量 1. (10广东理综卷)8.设 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g 4CH 中含有4A n 个C-H 键 B.1mol ·1L -NaCl 溶液含有A n 个Na + C.1mol Cu 和足量稀硝酸反应产生 A n 个NO 分子 D.常温常压下,22.4L 2CO 中含有 A n 个2CO 分子 解析:每个4CH 中含有4个C-H 键,故16g 4CH (1mol )中含有4A n 个C-H 键 ,A 正确; 没有告诉溶液的体积,无法知道NaCl 的物质的量,故B 错; 根据关系式,1mol Cu~2mol NO ,故C 错; 常温常压下,22.4L 2CO 不是1mol 。 答案:A (2010山东卷)9.16O 和18O 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A N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2O 与182O 互为同分异构体 B. 16O 与18O 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 C.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 与18O 间的相互转化 D.标准状况下,1.12L 162O 和1.12L 182O 均含有0.1A N 个氧原子 解析:A 中的物质是同一种物质,都是氧气,故A 错;B 中的两种氧原子的电子数相等,核外电子排布也相等,故B 错;之间的转化,16O ,18O 是原子核的变化,不化学变化,故C 错;1.12L 标准状况下2O 的物质的量为0.05mol ,含有氧原子数为0.1A N ,故D 正确。 答案:D

(2010福建卷)7.A N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在18182g O 中含有A N 个氧原子 B .标准状况下,22.4L 空气含有A N 个单质分子 C .1 molCl 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A N D .含A N 个Na +的2Na O 溶解于1L 水中,Na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 L - 解析:本题考察阿弗加德罗常数的计算和判断 A 18182g O 正好是0.5mol ,一个氧分子正好含有两个氧原子,所以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 , 即为1A N B 空气是混合物 C 在氯气与水的反应中,1molCl 2 就只转移1A N 的电子 D 所得溶液中含A N 个Na +,可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1mol ,但这时候溶液不是1L ,所以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mol/L. 答案:A (2010上海卷)7.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等物质的量的N 2和CO 所含分子数均为N A B .1.7g H 2O 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9 N A C .1mol Na 2O 2 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 N A D .标准状况下,2.24L 戊烷所含分子数为0.1 N A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知识。阿伏伽德罗常数是指1mol 任何微粒中含有的微粒数,等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mol ,A 错;H 2O 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4,故其1.7g 的物质的量为0.05mol ,其每个分子中含有的电子为18个,则其 1.7g 中含有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9mol ,数目为0.9N A ,B 对;Na 2O 2固体中,含 有的是Na +和O 22-两种离子,1mol 固体中含有3mol 离子,故其中的离子总数为: 4 N A ,C 错;戊烷在标准状况下为液态,故其2.24L 不是0.1mol ,D 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