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年九年级学考物理一轮复习导学案5-熟悉而陌生的力(定稿)

2012年九年级学考物理一轮复习导学案5-熟悉而陌生的力(定稿)

2012年九年级学考物理一轮复习导学案5-熟悉而陌生的力(定稿)
2012年九年级学考物理一轮复习导学案5-熟悉而陌生的力(定稿)

2012年学考物理一轮复习导学案5

熟悉而陌生的力2012.2

一、课标要求

1.认识力的作用效果。能用示意图描述力。会测量力的大小。

2.能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

二、考纲要求

三、知识梳理

1. 对力的认识

⑴概念:力是的作用。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有物体存在,单独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的作用。

⑵力的特点:

力的作用是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时,它也会受到另一个物体施加给它的力。相互作用的力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⑶力的作用效果:力能改变物体的或使物体。

运动状态改变,即物体的速度大小或速度的方向发生了改变。

2.力的单位:

(1)力的单位是,简称,用符号表示。

(2)力的测量工具:

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

它的构造是:弹簧和挂钩、指针、刻度及外壳。

使用弹簧测力计:

①先要在使用前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若有偏差,必须矫正。

②明确弹簧测力计的及。

③实际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弹簧伸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

④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面(正对指针所对刻度)。

⑤未挂物体前,最好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防止弹簧、指针卡在外壳上。

3.力的三要素:力的、、。

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

力的示意图:人们通常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的力,这种表示力的形式叫做力的示意图。

图1

4.重力:由于 而产生的力叫重力。重力用字母 表示,施力物体是 。 重力的大小:地球对不同物体吸引力的大小是不同的。人们经过实验知道: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 成正比,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写成 (g= ),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与物体是否运动无关。

重力的方向总是 的(指与水平面垂直向下的方向)。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 ,外形规则、质地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如一个圆环的重心在环所形成的圆的圆心上,物体形状改变时,重心的位置通常也随之改变。

5.摩擦力: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叫做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叫做滚动摩擦。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

①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 大小以及 有关; 越大,接触面越 ,滑动摩擦力越大。

② 增大有益摩擦的主要方法有: ; ; 。 ③ 减小有害摩擦的主要方法有: ; ; ; 。 四、考点扫描

考点1 力及其作用效果 例题:

1.(多选)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利用这一原理的是( ) A .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 B .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 C .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 D .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

2.(多选)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人推车时,人也受到车的推力

B .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一定不会发生力的作用

C .用手捏一个易拉罐,易拉罐变瘪了,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D .排球运动员扣球使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下列事例中,在力的作用下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的是( ) A.紧急刹车 B.骑自行车加速前进

C.做直线运动的足球,碰到球员后,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D.两手用力扳竹条,使其弯曲

4.新华社2011年6月4日电:中国选手李娜获得法国网球 公开赛女单冠军,成为亚洲第一个获得此殊荣的网球手。如 图1甲,在她将球击出..

的过程中主要体现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如图1乙,球拍将网球击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图5 图6

练习:

1.小轩坐在船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船前进时,小轩相对于船是运动的 B .停止划桨时船会立即停止

C .用桨向后划水船会前行,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 .小轩对船的压力和船对小轩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2. 2011年6月4日,我国运动员李娜获得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单冠军.李娜挥拍大力击球时。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A.网球发生形变

B.网球拍不发生形变

C.网球没有惯性

D.球拍没有受网球的作用力

3.图2中小华从背后推小明,小明前进,小华后退,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以小明为参照物,小华是 的;小华运动越来越慢 是因为受到 的作用,使小华的 发生改变。

4.如图3所示,其中与其它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

考点2 力的示意图

例题:

5.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

A.与力的大小有关

B.与力的方向有关

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与受力面积有关

6.图4所示,重300N 的石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的作用,拉力的大小是 120N ,请画出石块受到的拉力的示意图。 练习:

5.如图5,分别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和压同一弹簧。该实验表明, 弹簧受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 ) A.大小有关 B.作用点有关

C.方向有关

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6.如图6所示,开门时,人们用力在门边沿A 处推比在门中部

B 处推更容易推开门。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 有关。 7.重6N 的一只篮球在空中飞行的路线如图7所示。请你在 图7中画出篮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

A .人对弓弦的拉力 B. 斧头对木柴的力 C.下落小球受到重力 D.汽车对地面的压力 图 3

4

9

10

图11

考点3 重力、弹力 例题:

7.体育课上用握力计进行握力锻炼时,握力越大,握力计的 越大; 握力计对手施加的力叫 。

8.如图8所示,图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每一小格是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

9.在墙上挂像框时,可自制一个重锤来检查像框是否挂正,如图9所示,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 。

10.重10N 的木块沿斜面匀速下滑,图10所示是王红所画的木块受重力的示意图,其中错误的是:

(1) ; (2) 。

11. 2009年4月29日,创下多项世界第一的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正式通行(如图11)。大桥主桥长932m ,全桥永久用钢达到国内创纪录的4.6×107kg

(1)大桥永久用钢受重力多大?(取g=l0N/kg )

(2)如果从桥上人行通道过桥的路人步行速度约为1.2m/s ,他通过主桥所用时间为多少?(结果保留整数)

12.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记录如下表:

(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和 ; (2)在上表空白处填出比值G/m 的平均值;

(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是: 。 练习:

图8

A. B. C. D.

13

图14 8.(多选)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被测力的大小不允许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B.弹簧测力计不仅能测竖直方向的力,也能测其他方向上的力

C.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根据弹簧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

D.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不均匀的

9.如图12所示,图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

10.关于重力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B .g=9.8牛/千克表示重力是9.8牛的物体的质量是1千克 C. 物体放在斜面上比放在在平面上受的重力小

D .在地面附近,物体静止与运动时,其重力大小是不同的 11.关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图13中表示正确的是( )

12.一个桥头立着如图14所示的标志牌,它的作用是提醒司机,所驾驶车辆 的总质量不允许超过 ;每辆车对这座矫面的压力超过 N 时,就可能发生危险。(取g=10N/kg )

13.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的实验中,按照图15甲所示, 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1)把表格中的空格填写完整;

(2)图15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3)由此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 。 (4)(分层)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15 乙中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

考点4 摩擦力 例题:

13.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地拉着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图15

图12

7N,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N,方向是,此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N.

14.如图16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图16

(1)实验中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

实验数据如下:

(2)分析(选填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是

(3)分析(选填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是

(4)在第一次实验中如果用0.5N的力水平拉动木块,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N。

15.在物理考试作图时,小明画错了一个地方,用橡皮轻轻的檫,没有檫干净,然后他稍使点劲就檫干净了,这是通过的方法来增大橡皮和纸之间的摩擦力。

16.(多选)图17所示的几个实例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图17

A.磁力把磁悬浮列车从轨道上微微托起,使接触面分离

B.气垫船的船底与水面之间有一层空气

C.在轴承中加润滑剂使之间有一层空气润滑剂

D.在鞋底、轮胎上做上凹凸不平的花纹

练习:

14.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三次实验如图18所示。实验时让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棉布)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比较(a)、(b)两图的实验情景,可知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无关

图18

图1 B.比较(b )、(c )两图的实验情景,可知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 C.比较(a )、(c )两图的实验情景,可知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D.比较(b )、(c )两图的实验情景,可知摩擦力的大小只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15.如图19所示,小芳在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时, 操作的错误是 。纠正错误后,应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 作 运动。若在木块上再放一个砝码,则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 擦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运动鞋底上有较深的花纹

B.拉杆旅行箱底部装有轮子

C.在冰雪路面上行车,需加装防滑链

D.体操运动员上单杠前往手上涂抹镁粉

17.自行车把手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通过 来增大摩擦;自行车刹车时,是通过增大刹车皮与车圈之间的 来增大摩擦。 五、课堂练习

1.(多选)关于力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2.2011年6月4日李娜成为亚洲人在“法网”比赛中的第一个冠军.李娜双手反 拍击球时,球拍和球两者均会发生形变,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球 拍击球的结果会使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发生改变,这说明力的作用可以使物体 的 发生改变。

3.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如图1所示,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 N ,砝码受 到的重力是 。

4.在全国足球联赛山东鲁能队和辽宁队的一场比赛中(鲁能队以5:0战胜辽宁队), 前锋队员轻轻将球一挑,足球在空中划过一条弧线进入球门。若不计空气阻力,足球离开脚后在空中运动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使其运动状态改变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A.前锋队员

B.足球

C.地球

D.守门员 5.如图2是小明在玩过山车时的情景,下列对此过程 中小明的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 A.质量不断改变 B.运动方向不变

C.受到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19

图5

4

把木块放在木板上, 用弹簧测力计水平 匀速拉动木块 甲

把与甲中相同的木块放在一 块较粗糙的木板上,用弹簧 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 丙

把与甲中相同的两个木块 叠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 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 乙

D.在运动中始终处于二力平衡状态 6.下列物体中重力最接近1N 的是( )

A.一袋方便面

B.一张学生桌

C.一枚大头针

D.一辆小汽车 7.重为20N 的木箱静止在斜面上,请在图3中作出木箱受到重力的示意图。

8.(多选)2010年1月,我国北方许多地区遭遇了严重的雪灾,人们采取了许多防滑措施。下列各项中通过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是( ) A.在汽车轮胎上装上防滑链 B.在结冰的路面上铺上稻草 C.骑自行车时在车上安放些重物 D.行走时穿上底面花纹深的鞋 9.(多选)下列实例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

A.在行李箱下安装滚轮

B.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

C.体操运动员比赛前在手上抹镁粉

D.在轴承上加润滑油 10.图4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三种情况。

实验记录如下:

(1)请你把表格填完整;

(2)甲、乙实验结果表明相互接触的两物体间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 ; (3) 实验结果表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两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关。 11.(分层)如图5甲所示,用一拉力传感器(能感应力大小的装置)水平向右拉一水平面上的木块,A 端的拉力均匀增加,0-t l 时间木块静止,木块运动后改变拉力,使木块t 2后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计算机对数据拟合处理后,得到如图5乙所示拉力随时间变化图线,回答下列问题:

图7

(1)当用F=5.3N 的水平拉力拉静止的木块时,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N ;若用F=5.8N 的水平拉力拉木块,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N 。

(2)如图丙所示,为研究滑动摩擦力F f 大小与接触面受到压力F N 大小的关系,在重力为12N 的木块上每次增加1N 重的砝码,分别用水平拉力F 使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实验测量数据如下:

根据表格数据,得出滑动摩擦力F f 大小与接触面受到压力F N 大小的关系式为 。 六、课堂检测

1.如图6所示,甲同学向前推乙同学时,甲同学反而向后运动,说明 ;乙同学由静止向前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 的 。

2.(多选)图7下方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钓鱼线对杆的拉力使钓鱼杆发生形变

B.瓶对海绵的压力使海绵发生形变

C.脚踢球时,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

D.球拍对球的作用力改变球的运动方向

3.(多选)赛车比赛是人们喜欢观看的运动项目,在比赛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赛车为参照物,车内赛车手是静止的 B.赛车速度越大,通过的路程越长

C.加速或转弯时,力改变了赛车的运动状态

D.赛车车身很低,轮子相距较远,在快速行驶时不易翻倒

4.下列四个事例中,其中与另外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 A.人对拉力器的作用力可使弹簧伸长 B.杆对台球的作用力可使台球由静止开始运动 C.守门员对足球的作用力可使运动的足球静止 D.拦网队员对排球的作用力可使排球改变运动方向

5.如图8所示,图中的箭头能正确表示足球所受重力方向的是( )

图6

A. B. C. D.

图8

9

10

11

12

图13

6.下列数据比较符合实际的是( ) A.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6kg B.一个鸡蛋受到的重力约为0.5N

C.我们常用的圆珠笔的长度约为1.8×103mm

D.某运动员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约为25m/s 7.某玩具汤匙质量为50g ,则汤匙重 N 。把汤匙放在手指尖上,调节支撑汤匙的支点,可使其在手指尖上水平静止,如图9所示,请在图中 画出此时汤匙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8.(分层)如图10所示,为水平仪放置于某桌面上时的情形, 则该桌面( )

A.右面高,左面低

B.左面高,右面低

C.左右相平,前高后低

D.左右相平,前低后高

9.下列实例中,通过改变压力来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是( )

A.在行李箱下安装滚轮

B.运动鞋底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C.拉二胡时使弓弦压紧琴弦

D.体操运动员比赛前在手上抹镁粉 10.(1)如图11甲所示,人在一般情况下步行前进时,若鞋底与地面没有 打滑,地面对鞋底的摩擦力方向是向 (填“前”或“后”)。仔细观 察发现鞋底的表面制成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采用 的方法 来增大摩擦的。

(2)如图11乙所示,两个重为20N 的相同物块A 、B 叠放在一起,受到10N 的水平推力F 1的作用,在水平地面上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B 受到的地面的摩擦力为 。 11.小明用图12所示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

A.在木块上加放砝码

B.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

C.使木块侧放减小接触面积

D.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

12.(多选)如图13所示,将木块放在压缩了的弹簧旁,释放弹簧, 木块沿着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离开弹簧后,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了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木块在离开弹簧后的运动过程中,所受摩擦力不变

B .弹簧对木块的弹力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

C .木块所受摩擦力不会改变木块的运动状态

D .木块最终停止运动是因为失去了弹力的作用

图14

13.(分层)小明同学课间在操场上参加爬竿活动,他先沿竖直竿匀速爬上顶端后又匀速滑回地面,则小明在上爬过程中所受摩擦力方向 ,摩擦力大小 重力(选填“大于”“等于”“小于”);在下滑过程中所受摩擦力方向 ,摩擦力大小 重力(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14.刘铭同学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记录如下表:

(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两个测量工具是: ;

(2)分析表中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 15.如图14所示是小明“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的实验。铜块、木块的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实验时弹 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1)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到的结论是 。 (2)图(乙)、(丙)中铜块和木块叠在一起的目的 是保持 相同;

比较(乙)、(丙)两图,可得到的结论是

。 (3)(分层)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 N 。 若物体不是做匀速运动,而是做加速直线运动,弹簧测 力计读数 摩擦力;若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弹 簧测力计读数 摩擦力 (填“大于”、“等于”或 “小于”)。

(4)(分层)实验时,小明先在竖直方向上对弹簧测力计调零, 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测 出的摩擦力 实际摩擦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图4 图

15

参考答案

例题:

1. ABC

2. ACD

3. D

4.运动状态 形状

5. C

6.图4所示

7.弹性形变(或示数) 弹力 8. 0-4N 0.5N 3.5N 9.竖直向下 10.(1)重力的方向应该竖直向下 (2)重力的作用点应在木块的几何中心(重心) 11. (1)4.6×108 N (2)777 s 或12min57s

12.(1)天平 弹簧测力计(2)9.8(3)物体受到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13. 7 水平向左 0 14. (1)匀速直线(2)1、3 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3)1、2 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4)0.4 15. 增大压力 16. ABC 练习:

1. C

2. A

3.相互 运动 阻力(或“摩擦力”) 运动状态

4. C

5. C

6.作用点

7.图7所示。

8. AB

9. 0-2N 1.4N 10. A 11. D 12. 20t 2×105 13.(1)400(2)2N (3)正比 (4)图15 14.C 15.拉力不在水平方向 匀速直线 变大 16. B 17.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压力

课堂练习:

1. ABC 2.相互 运动状态 3.地球 0.2 3.2N 4. C 5. C

6. A

7.图3所示 8.ABD 9. AD 10.

(1)见上表 (2)大 (3)甲、丙 有

11.(1)5.3 5.1(2)F f =0.3F N

图7

课堂检测: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运动状态2.ABD 3. ACD

4. A

5.B

6. B

7. 0.49 图9所示

8. B

9. C

10.(1)前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10N 11.D

12.AB 13.竖直向上等于竖直向上等于

14.(1)天平和弹簧测力计(2)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或物体所受重力与其质量的比值是一定值)

15.(1)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压力大小压力相同时,接触面粗糙程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2.2 大于小于(4)小于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 第十三章热和能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热现象。 【学习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学习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 【预习检测】 1. 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⑴分子间有; ⑵分子在不停的做。 2. 扩散现象既可以在发生,还可以在中发生,也能够在中发生。 3. 为什么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街上烤臭豆腐的小摊,人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说明分子的热运动跟有关。 5. .建筑、装饰、装修等材料会散发甲醒、苯等有害气体而导致室内空气污染.成为头号“健康杀手”。此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 . 6. 固体、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虽然分子间有间隙,但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 7. 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_。(均选填“引力”、“斥力”) 8. “破镜难圆”说明:当相邻分子间相距很远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将变_____________ 。 【共同探究】 ★学生活动一:演示气体扩散(课本图16.1—2)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放在密度较小的空气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二:演示液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硫酸铜溶液放在密度较小的清水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三:演示固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在放置了5年后会互相渗入约1mm 深。 2、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小结:扩散现象:相互接触的,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答案

霍邱县长集中学初中物理导学案 九年级答案 第51课时 怎样才叫“做功” 一、怎样才叫“做功” 1、(a) 上 上 (b)右 右 2、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3、(1)是 否(2)是 否(3)是 否 二、怎样测算功 1、FS 2、牛 米 焦耳 J 3、B 4、500J 150J 5、(1)三个力 重力支持力 拉力 F N =G =mg =20N F =12N (2)重力和支持力做功为0 拉力做功W F =FS =6J 6、W F =FS =100N ×4m =400J W G =Gh =60N ×2m =120J 第52课时 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 一、认识功率 1、(1)快 (2)快 2、a 、5000 b 、5000 c 、4800 (1)快(2)快 总结:小红 小明 3、功率 做功 时间 t W Pt 4、瓦特 瓦 W 拖拉机每秒做的功是750焦耳 千瓦 5、甲 乙 6、129600 216 7、20 40 二、测算功率 1、①体重(质量)、楼高、所用时间 ②磅秤、皮尺、秒表 ③ t mgh 2、B 3、30m/s ×104 W 4、×107 J 2×103 N 第53课时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上) 一、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1、那么:3N ×1m 3J 5N ×0.5m 1N ×0.5m 显然:= + > 二、什么是机械效率 1、% 总有用 W W 2、(1)1500J 1200J 300J (2)80% (3)法一:由W 额外 =G 0·h 得:G 0 =h W 额外 =150N 法二:由F = 2 O G G + 得:G 0 =2F-G 0 =150N 3、2O G G + 2h 3 O G G + 3h = 第54课时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下) 三、复习巩固 总有用 W W 1、C 四、测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②重物的重力G 、拉力F 、重物上升的高度h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③弹簧测力计、刻度尺⑤高 低 2、(1)S =nh =9m F = 2 O G G + =5N W 总 =FS =45J W 有用 =Gh =36J W 额外 =9J η =总有用 W W ×100% = 80% (2)P =t W 总 = 五、测算斜面的机械效率 1、拉力F 物体重力G 物体上升高度h 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S 总有用 W W FS Gh 第55课时 认识动能和势能(上) 一、什么是能 1、做功 2、焦耳

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导学案: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

中学 初 三 级 物理科 上册学案 主备: 上课老师: 学生姓名: 班别: 时间:2019年 月 日 学习内容: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 教学设计 三、展示反馈 1、如图甲是电阻R 和灯泡L 的U-I 图像,由图可知电阻R 的阻值是 Ω;若将电阻R 和灯泡串联在电路中,如图乙,电流表的示数是0.4A ,则电源的电压是 V 。 2、小明想测出一个额定电压已知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此实验中,通过 使灯泡两端电压为额定电压.若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则可能的故障有 . 四、拓展提升 学习目标: 1、理解欧姆定律,懂得用伏安法测电路的电阻,知道电路短路的危害。 2、熟练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问题。 学习重点:理解欧姆定律内容和其表达式、变换式的意义。 学习难点:利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一、自主学习 .1、串联电路的电流关系是 电压关系是 2、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是 电压关系是 3、欧姆定律的公式是 二、小组学习 1、为完成“测定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的实验,小柯同学选取了相应器材,小灯泡上标有“2.5V”字样。 教学反思

(1)如图甲电路无法正常完成实验,有一处导线连接错误,错误导线是 (选 填“①”或“②”)。 (2)改正电路后,小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 欧姆。 2、有两个电阻R1、R2的阻值分别是6Ω和9Ω,串联后接到某电源上,那么电阻R1、R2的电流之比为______,电阻R1、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____,电路的总电阻为_____Ω。如果把这两个电阻改为并联后接到原电路中,那么R1、R2的电流之比为_______,两点组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_____,电路的总电阻为________Ω。 3、把R1=15Ω,R2=5Ω的两电阻并联接在电源上,通过R1的电流是0.4A ,R2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V ,干路中的总电流为________A 。 4、一段导体两端电压是2V 时,导体中的电流是0.5A ; 如果电压增加到6V ,导体中电流为 A ,导体的电阻为 Ω。 1、 在图14甲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 从2转到1时,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对应的示数,在U-I 坐标中描绘了相对应的坐标点,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是 ,电阻R1的阻值是 ,电阻R2的阻值是 2、 小华做了以下电学实验。用“伏安法”测电阻: ①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20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② 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__,滑动变阻器滑片P 应位于____端(选填“A”或“B”)。 ③ 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移动到某一位置,电压表的示数为1.5V ,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1所示,其示数为______A ,则R 的阻值是_______Ω。实验中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二、1、(1)②(2)5 2、v R U I - U IR UR V V - 三、5;3 三、2、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同时观察电压表示数 灯泡短路或电压表短路 四、1、6V 10Ω 20Ω 当S 接1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当S 接2时,U1=2V U2=U-U1 I=0.2A 3、(1)○1略 ○2断开 B ○30.3 5 减小误差 (因无规律可寻)

2021年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导学案《了解电路》

九年级物理一轮复习导学案——《了解电路》 知识梳理: 1、日常生活中,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会出现什么现象? 2、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几件化纤毛衣,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你 有过这种体会吗? 3、物体带电与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在头皮上摩擦过的梳子或直尺、铅笔、圆珠笔、钢笔靠近小纸屑,你会发现什么现象? ________________ 5、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然后把橡胶棒靠近纸屑,能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6、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然后将玻璃棒靠近纸屑,能观察到什么现象?________________说 明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 7、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悬挂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它。你 会发现_________.将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悬挂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你会发现_________.。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悬挂在支架上,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你会发现_________.。 8、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电路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开关:观察开关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你还搜集了或还能列举出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开 关? (2)电源:观察电池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你知道电池的构造吗?你知道日常生活中还有 哪些电池吗?除了电池,还有什么也是电源,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3)用电器:这小灯会一直这么亮吗?说明什么?生活中还有哪些用电器?它们有什么共 同特点? (4)导线:拔去导线、断开开关或有些地方接触不良会出现什么情况?说明什么?

(完整)最新初中物理导学案全集

第一章:声现象 一、【自主学习】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而产生的,______停此,发声停此。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不能传声,____、_____、______均能传声。在150C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声音在_______中传播最快,在_____中次之,在_____中传播最慢。声音是一种______,它具有______。声音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其中声音的_____叫音调,音调与_____有关,_______,音调高,_______,音调低;声音的_______叫响度,响度与_______有关,_______,响度大,_______,响度小,即使某两个人的音调与响度都一样,他们的_______也不同,此时声波的_______也不同。 2、乐音通常是指那些_____、_____的声音,它的波形是_____的,噪声通常是指那些_____、_____ 的声音,它的波形是____的,但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____、____和____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减少噪声对人们干扰的主要途径:(1)在_____处减弱噪声,如图书馆里要求保持安静(2)在______中减弱噪声,如摩托车上安装消音器(3)在______处减弱噪声,如戴耳罩。 3、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在________之间,叫做________,频率高于________的声波 叫超声波,超声波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频率低于________的声波叫次声波,监测与________次声波有助于减少它的________并可用来预报________、和监测____________。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得_______,很容易______障碍物,而且_______ 。 二、【课堂导学】 【例1】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缶而歌”精彩绝伦,缶声是由于缶面产生的,然后通过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拓展变式】 “南三听涛”是湛江八景之一,濒临浩瀚的南海,天水相连,涛声喧哗,巨浪排峰。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产生的,涛声是通过_______传到人耳的。【例2】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而发声;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二胡的声音是通过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拓展变式】 二胡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弦乐器。演奏前,演员经常要调节弦的松紧程度,其目的在调节弦发声时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例3】阅读下列三篇短文,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A.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①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B.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再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②跟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出简单的曲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原理。 C.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导学提示 例1考查学生声音产生和传播的基本知识,让学生知道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例2考查学生对音调的理解。 例3考查学生对次声波与超声波的理解与区分。以及声音具有能量。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 一、杠杆 学习要求 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认出杠杆。 2.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熟悉有关杠杆的名称: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3.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4.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理解杠杆平衡的条件,并能用它分析解决简单的有关杠杆平衡的问题。 5.知道杠杆的种类以及各种杠杆的特点。 6.知道杠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7.通过了解杠杆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物理学是有用的,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学习指导 1.力臂的概念。力臂是本节的难点。对力臂的理解,注意以下几点: (1)力臂是指支点到力(动力或阻力)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2)当作用在杠杆上的力的方向改变时,其力臂的大小一般也将发生改变。 (3)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如图所示 (4)若力的作用线过支点,则它的力臂为零。 (5)画力臂三步骤:找支点、画出力的作用线、作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有时需要将力的作用线进行正向或反向延长)。 2.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是本节学习的重点,探究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F

(1)设计实验方案①选取实验工具②写出实验步骤③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等 (2)调节杠杆水平平衡时,依照“右高右旋,左高左旋”的方法,即杠杆右边高则螺母向右移,杠杆左边高则向左移,直至杠杆水平平衡。注意杠杆水平平衡一旦调好,不得随意再旋转平衡螺母,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 (3)实验中,每次改变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后都要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这样动力臂和阻力臂都可以直接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单位不一定要用米,只要两个力臂的长度单位统一就可以了。 3.根据已学过的杠杆知识,注意观察生活中各种形状的杠杆,如指甲剪、钓鱼竿、剪刀、筷子、天平、独轮车等。并能按照动力臂与阻力臂长短的关系分析和判断是省力杠杆、费力杠杆还是等臂杠杆。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生活中使用时要注意两点:(1)要省力就要多移动距离;(2)要省距离就要费力,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是没有的。 曲型范例 例1.关于力臂,下列说法k 正确的是( ) A .从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叫做动力臂 B .力臂就是杠杆的长度 C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做阻力臂 D .力臂一定在杠杆上 精析: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简单地说,就是“点到线”的距离,而不是“点”到“点”的距离。力臂不一定是杠杆的长度,也不一定在杠杆上。如图所示。(图删去) 全解:应选(c ) 点评: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如图(a)、(b)所示,虽然力的作用点A 相同,但力的方向不同,画出力臂也不同。 例2.张华和爸爸在公园玩跷跷板,张华重250N ,爸爸重750N 。当爸爸离跷跷板的转轴0.5m 时,张华应该坐在哪里才能使跷跷板平衡? F

九年级物理全册 18.3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学案(无答案) (新版)新人教版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导学目标】 1、会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2、认识小灯泡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变化规律; 3、理解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 【课堂导学】 1、伏安法测电功率 (1)实验原理: (2)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3)实验器材: (4)器材的作用分别是: 电压表: 电流表: 滑动变阻器: (5)实验电路 按左边的电路画出电路图 (6)实验步骤 ①按电路图将电路连接好。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状态,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滑到的位置。 ②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开始实验。 ③滑动滑片,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略小于额定电压,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并观察记录小灯泡的亮度; ④滑动滑片,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等于额定电压,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并观察记录小灯泡的亮度; ⑤滑动滑片,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略大于额定电压,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并观察记录小灯泡的亮度; ⑥断开开关,结束实验。 (7)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 实验次数电压U/V 电流I/A 电功率P/W灯泡的亮度1 2 3 (8)分析论证:当U实〉U额时, P实 P额; 当U实〈U额时, P实P额; 当U实= U额时, P实 P额。 2、实验过程中能将电压调到比1.2U额更高吗?最后需要求电功率的平均值吗?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我们发现“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电路图与的实验电路图相似,实验过程也很相似。 2.实验时发现,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改变时,小灯泡的、和亮度也发生了改变,所以小灯泡的亮度不是由决定而是由它的决定(选填“额定功率”或“实际功率”)。 【课后练习】 3.在“测定小灯泡的功率”的实验中,电源是6V的蓄电池,小灯泡铭牌上标有“3.8V”字样,其额定功率约为1W。 (1)请在图中的圆圈内正确填入电表符号,使实验电路图完整。 (2)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4)若滑片向右移动时,发现小灯泡变暗,但电压表示数却变大,则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5)小华通过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请你帮助小华计算完成表格中的空格并分析实验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实验次数电压表示数U/A 电流表示数I/A 电功率P/W 小灯泡亮度 1 3 0.2 2 较亮 2 3.8 0.26 正常发光 3 4.5 0.3 很亮 ①该小灯泡的额定电流是 A,额定功率是 w。 ②实验中,把小灯泡两端电压从3V调到3.8V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端移动(就上面的电路图而言,选填“左”或“右”),眼睛要盯住表的指针看; ③为顺利完成实验,应选滑动变阻器。(甲滑动变阻器规格为“8Ω 1A”、乙滑动变阻器规格为“15Ω 0.5A”); ④小灯泡的电功率与其亮度之间的关系是; ⑤通过计算分析发现,小灯泡的电阻在变大,原因是。 (6)某同学发现电压表大量程(0~15V)坏了,小量程(0~3V)还可用,利用原有器材如何实验,请设计电路图,并简单描述实验过程。 实验过程: 7.1 《力》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套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套 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教学案学习目标 1、知道宇宙是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了解原子的结构; 3、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5、初步了解纳米技术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课前预习 一、宇宙的组成和原子结构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 ________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之中。物质是由组成的。分子又由能组成的。原子是由处于中心的和 ___________组成的。研究发现,原子核是由更小的粒子 ___________和组成的。 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 二、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般以、、、的形式存在。物质处于不同状态时具有不同的。 固态物质中分子排列分紧密,粒子间有很强的作用力,因而,固体具有一定的和;液态物质,分子间距离比较大,粒子间的作用比固体的小,因而,液体没有固定的,具有;气体物

质,分子间距离较大,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因此,气体具有。 三、纳米技术纳米是一个单位,符号是。 6nm= m,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是有。 课堂达标宇宙是由组成的,物质是由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组成的,原子核是由和组成的科学研究发现,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的直径大约是 0、3 0、4nm,那么 0、 4nm=__________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B分子能用肉眼看到,而原子不能C能够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粒子叫分子从微观的角度看,固体的的体积一般比液体的体积小的原因是 ( )、固体的分子只能在固定的位置中振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比较小、固体的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液体分子排列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固体的分子排列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课后巩固 一、基础训练 1、我们知道物质一般以 _____态、液态、 ______态的形式存在。物质处于不同状态具有不同的 ____________。 从实验,我们看到物质在一般情况下由液态变为固态体积_________,由液态变为气态,体积 _________。

推荐[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2、3物质的比热容1》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之一; 2.能够用比热容的概念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 3.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设计,探究物质吸热升温的属性;。 【重点难点】 重点:比热容的定义,单位,及物理意义 难点:通过探究活动引入比热容得概念 【课前预习】 1.在发生热传递过程中,一般情况(不发生物态变化时)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会(升高/降低),放出热量后温度会(升高/降低)。 2.炎热的夏天,中午,游泳池边石头温度比池中的水温度高,夜晚,游泳池边石头温度比池中的水温度低,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会是什么呢? 3.什么是物质的比热容? 4.根据生活经验,我们知道烧开一勺水和烧开一锅水所花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同样的锅同样大的火,后者所需的时间要多得多。能知道为什么吗? 5.思考:我想比较不同的物质吸热升温或放热降温的快慢程度,需考虑控制哪些物理量不变? 【新知导学】 (一)比热容 活动一:探究物质吸热升温的属性 1、提出问题:根据P41提供的实例,为什么海水和沙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不一样呢? 2 3、实验设计: 理解:在加热方法相同情况下,加热时间的长短可表示。 方法:让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长短;加热时间短吸热升温(快/慢) ⑶实验时要注意控制哪些物理量不变? 45 质量相等的沙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沙比水需要的时间(长/短)。由此可知,升高相同温时沙比水吸收的热量(多/少)。这说明: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相同/不同).

想一想: 除了上述的方法外,还有别的方法来比较沙和水吸热升温快慢吗? 让它们加热相同的时间,看哪个温度升高得多;温度升高得多的吸热升温(快/慢) 活动二:阅读理解P42正文部分与P43“一些物质的比热”。 (1)定义:单位质量 ..的某种物质温度 ..叫做这种物质 ..升高(降低)10C所吸收(放出)的热量 的比热容 ...,简称比热。 (2)物质的比热容常用符号c来表示;它的单位是:焦/(千克·摄氏度),符号J/(kg·0C)。(3)水的比热最大,为4.2×103J/(kg·0C)。物理意义: 。 (4)比热容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之一,它与物质的种类、物质的状态有关;与质量、变化的温度、吸收热量的多少无关。 交流讨论:现在,你能解释为什么海水和沙子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不一样了吗? 活动三: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许多现象与此特点有关。请举二例,并能进行简单的说明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 例:北方春天的晚上,农民往稻田里灌水以防止秧苗冻坏; 道理:水的比热容大,在夜间放热时,降温较慢,使秧田里秧苗的温度不至于过低而冻坏。(1)举例:; 道理:。 (2)举例:; 道理:。 【当堂训练】 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的单位是,读作。 2.水的比热容是,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一杯水倒去一半,剩余部分的比热容是。 3.美丽的瘦西湖是扬州市一颗明珠,她不公以其旖旎的风光令人留连忘返,更是这个城市的居民在盛夏避暑的好去处,瘦西湖的水面宽广,蓄水量丰富,而水的比砂石大,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水升高的温度要(多于/等于/少于)砂石升高的温度,因而夏天里人们在瘦西湖边会感到很舒服。 4.下列情况中,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A.一杯水倒去一半 B.把铁块加工成零件 C.水凝固成冰 D.10℃的水变成15℃的水 5.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下列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与此特点无关的是() A.海边昼夜温度差较小 B.空调房里放盆水可增加空气湿度C.北方的冬天,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 D.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 6*.小明和小华同学在做“探究:比较水与煤油吸收热量时温度 升高的快慢”的实验时, 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设计实验方案 时,他们确定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B.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 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 D.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 (第6题)

初三物理复习教学案

初三物理复习教学案 第17章.分子和原子 课时:1课时执笔:裴志勇 xx.5.15 中考要求: 1.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2.知道原子的组成 课前热身: 1.在科学研究中,对现象的本质进行猜测并提出,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2.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叫分子。 3.如下图,气球吹足气,并用细线将口扎紧,过一两天就瘪掉了,气球中充的气没了,这个事 实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子是非常小的,我们肉眼是(填“看到”、“看不到”)的。 5.(1)如图所示,把装有空气的瓶子倒放在装有红棕色二氧花氮气体的瓶子上,中间用 玻璃片隔开;抽调中间的玻璃片,仔细观察,你会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表明气体的分子在___________着。 (2)如图所示,先将量筒中盛半筒水,再把蓝色的硫酸铜溶液小心的倒入量筒底部。 经过一段时间后,水和硫酸铜的分界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表明液体分子也在________________着。 (3)还有人用固体做过实验,将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过了五年,铅片和金片就结合在一起了,切开后发现铅和金相互渗透了约1mm深。

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扩散,它是引起的。 7.如图,在分别盛有冷水和热水的杯中各滴入一滴墨水,可以看 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8.大量实验表明:一切物体的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度越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如图,图(a)是一个铁丝圈,中间松松地系一根棉线。图 (b) 是浸过肥皂水并附着皂液薄膜的铁丝圈。图(c)表示用手指 轻轻地碰一下棉线的任一侧,表示这一侧的肥皂液薄膜破了,棉线拉向了另一侧。 这个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取两块表面磨平、干净的铅块,使之紧密接触,铅块就能结合在一起,在它的下面还可以挂一个较重的物体呢。这个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在一根较长的玻璃管中注入一半水,再缓缓 地倒满酒精,用塞子塞住开口端,上下颠倒几次再 竖起来,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实验直接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又间接 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 10.分子理论的初步知识是:①物质是由②分子在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分子间存在。 11.如图,原子是由和组成的,其中 带正电,带负电。原子核是由和 组成的,其中不带电。在通常情况下,原子 是不的。 12.放射线是从原子核内部放出的,有三种,即射线,它是由正电的微粒(氦核) 组成;射线,是由带负电的微粒(电子)组成; 射线,是一种不带电的射线(电磁波)组成。三种射线中射线穿透能力最强。

初三物理学案

初三物理学案 声音的特性 一.学习目标:(本节课,你需要知道的) 1.声音的三个特性。 2.影响声音特性的因素。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表征声音的三要素及其决定因素。 难点:响度与音调的区别。 三、学习过程 1.音调 教师演示发声齿轮实验。使电动机的转速逐渐增大,注意塑料片发出声音高低的变化。启动电动机,使齿轮敲打塑料片,可听到塑料片的“轧轧”声;随着转速逐渐增大,塑料片发出的声音就会变高;当转速达到一定程度时,塑料片还会尖叫起来。观察并仔细听,得出结论:齿轮转速越快,塑料片振动越_________,塑料片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___。 物理学中,我们用_______________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 频率是指物体每秒钟内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符号为Hz。如,一个物体在1s的时间里如果振动100次,频率就是100Hz。(频率相当于次/秒)请同学们记住:声源振动的频率_________,声音的音调高;声源振动的频率_________,声音的音调低。声音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我们需要了解的:人发出的声音频率,大约是85—1100Hz。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约是20—2000Hz。人们把高于2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把低于20Hz 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2.响度 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教师演示课本上39页的探究实验)通过实验得知:响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振幅)有关,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3.音色 由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四、同步习题 了解一下:日常用语中声音的“高”“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唯一的。例如,合唱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的是音调;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却是声音的响度。物理学中的用语要求清楚准确,含义惟一,不能产生歧义,所以在物理语言中,声音的“高”“低”只用来描述音调,而用声音的“大”“小”来描述响度。) 1.一个男低音放声歌唱,一位女高音轻声伴唱,谁的音调高?谁的响度大? 2.发声体在1 s内振动的次数,叫__________. 3.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__决定的.__________音调越高;__________音调越低. 4.响度跟发声体的__________有关系,__________,响度越大;__________,响度越小.响度还跟__________有关系. 5.开大收音机的音量旋钮是为了 A.增大声音的响度 B.提高声音的音调 C.改善声音的音色 D.减小噪音 6.比较牛和蚊子的叫声,__________的叫声音调高,__________的叫声响度大. 四、反馈习题 1.蜜蜂载着花蜜飞行时,翅膀平均每秒振动300次,而载着花蜜飞行时,平均每秒振动44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出蜜蜂是否采了蜜,他是根据什么来辨别的? A.声音的音调不同. B.声音的响度不同. C.飞行的路线不同. D.飞行的高低不同. 2.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音色逐渐改变。 B.音调逐渐降低. C.响度逐渐降低. D.音调,音色,响度都不变 3.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流水、鸟语、琴声……我们能把这些声音辨别出来,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频率D。音色。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仔细想一想,你们学到了什么,自己总结一下吧。六.作业 请完成《配套练习册》P32,1—4。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单元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复习导学案(新版)教科版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单元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复习导 学案(新版)教科版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能用其解释某些现象。 2.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与内能的关系,了解内能利用的重要意义。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4.了解热量的概念。 5.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课前学习 课堂学习 一、分子动理论 例1:于关于分子动理论的描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物体是由分子构成的。 B .物体里含有的分子数通常是很多的。 C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0O C 时分子运动停止了。 D .分子间引力和斥力是同 时存在的。 分子运动 理论、 内能 分子运动论 内能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 的。热量的计算 热量 叫热量。 单位: 。 比 热 容 叫比热容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 。 单位: ,读作 。 水的比热较 ,为 。 公式 Q 吸= Q 放= 或Q=

[及时练习1] 1.下列现象中不能 ..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解释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 B.沙尘暴起,尘土满天。 C.金块和铅块紧压在一起,过几年后发现铅中有金,金中有铅。 D.衣橱里的樟脑球会逐渐变小。 2.如图所示是当今流行的环保驱蚊用品——电热液体蚊香器.蚊香器通电后其内部的发热部件对驱蚊液加热,过一会儿,可见其顶部有“白气”飘出,房间里弥漫着驱蚊液的清 香,起到驱蚊和灭蚊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气”是驱蚊液先汽化后液化产生的 B.“白气”是驱蚊液先液化后汽化产生的 C.蚊香器工作时是将内能转化为电能 D.房间里清香四溢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二、扩散现象 例2:宝来桥码头新搬来一个烤臭豆腐的小摊,人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_______ 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_________ 。 [及时练习2] 1.在栀子花开的时候,校园里到处都闻得到栀子花的清香,这是一种扩散现象。以下 分析错误 ..的是( ) A.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液体之间 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温度越高时扩散现象越剧烈 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间隙 2.在每年的“八月桂花遍地开”的旅游季节,游人很远就能闻到桂花芳香。这是一种现象,说明花粉分子。 三、物体的内能 例3: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桌面上,里面倒入少量乙醚,用塞子塞紧,拿一根绳子绕在金属管上迅速来回拉绳子,我们看到的现象是,塞 子,这是使金属管的内能温度,通过把金属管子的一部内能转移给乙醚,使乙醚的增加,温度。 [及时练习3] 1.下列生活实例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冬天人们常用双手互相摩擦取暧 B.把冰块放在鲜榨的果汁里,喝时感觉很凉快C.利用太阳能热水器“烧水” D.摩托车发动机发动一段时间后,排气管热得发烫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对物体做了功 B.将壶里的水烧开,是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C.火炉旁烤手是热传递改变手的内能 D.物体的温度不变,它具有的内能一定不变 四、热量 例4:夏天中午天气真热,这个“热”字表示;摩擦生热,这个“热”字表示煤燃烧时,向外放热,这个“热”字表示 [及时练习4] 7.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低的物体吸收的热量一定少 B.高温物体比低温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

[初中教育]2011年初三物理专题复习导学案

[初中教育]2011 年初三物理专 题复习导学案

2011 年灌南县张店中学物理专题复习导学案 组
张店中学初三物理备课
专题一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专题
一、复习目标
在记住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基础上,学会分析
题目中的条件从而判断出凸透镜成像的情况(包
括像的倒正、实虚以及放大还是缩小情况),还
要学会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实际应用如:照相机、
幻灯机、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以及人的眼睛、
眼镜
二、知识储备
凸透镜成像规律

倒大虚像 应
距 正小实 距

U>
2f
U=
2f
f<
U<2f
U=
不成像

f
得平行

U<
第 1 页 共 49 页

2011 年灌南县张店中学物理专题复习导学案 组
张店中学初三物理备课
f
结论: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成______像,
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_____像;
当物距大于 2 倍焦距时,成_______像,当物
距小于 2 倍焦距时成_______像;
无论成什么像,当物体靠近焦点时,所成的
像变_______,且像距变________.
三、典型例题解析:
(一)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判定成像性质
例 1: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透
镜另一侧离透镜 10cm 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
的像。当物体移到凸透镜前 10cm 处,所成的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等大的虚像
【针对性训练】
1、三个焦距都是 20cm 的凸透镜,小明利用
它们做了一些简易光学器材,第一个做成了简易
投影仪的凸透镜到幻灯
150 厘米
投影仪的凸透镜到幻
150 厘米
照片的相距离机,拍摄了墙上40 厘的米 一幅画;灯片第的距二离 个做了一台40 厘米
投照相影机的仪凸透,镜到演画的示了一张22 厘幻米 灯片;第照相三机的个凸透直镜到画接作放大22 厘米
距离
的距离
镜使用,观察一只小20 厘昆米 虫,使用过程中,下面对20 厘米
放大镜到小昆虫的 距离
12 厘米
放大镜到小昆虫的 距离
12 厘米
第 1 页 共 49 页

初三物理导学案模板【三篇】

初三物理导学案模板【三篇】 二、总结梳理,内化目标 一、实验原理 P=UI 二、实验电路图 三、实验结论 1.当U实<U额时,P实<P额发光较暗; 2.当U实=U额时,P实=P额发光正常; 3.当U实>U额时,P实>P额发光较亮。1、回顾本节学习内容 2、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小结。三、今日感悟 《电功率的综合计算》 估计生活中某些用电器的电功率 下列数据中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1度电可以使一盏100的灯泡正常工作10h B.小明以正常的步行速度登上三楼的教室,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约为150 C.一个重为2N的皮球从10米高处下落3m的过程中,重力对它所做的功为20J D.家用电扇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0.25A,则它的额定功率为55 【答案】C

【解析】因为1度=1·h,P=100=0.1kW,由=Pt得:t=/P=10h,所以A符合实际;假设小明的体重是m=50g,三楼的高度是h=9m,小明以正常的步行速度登上三楼的教室所做的功约=Gh=mgh=4500J,若其功率为150,上楼所用时间为t=/P=4500J/150W=30s,B选项符合实际;皮球从10米高处下落3m,重力对它所做的功为=Gh=2N×3m=6J,C选项不符合实际;家用电风扇正常工作电压为220V,工作电流是0.25A,则额定功率由:P=UI=220V×0.25A=55,D选项符合实际。故选C。 A”最可能是下列哪个用电器工作时的电流() A.家用电冰箱B.家用空调器C.普通计算器D.普通的白炽灯 【答案】 【解析】家用电器正常工作电压为220V,若电流为0.15A,其功率为P=UI=220V×A=880W,普通的白炽灯功率通常在几十瓦,D 选项符合题意家用电冰箱功率在几百瓦,A错;家用空调器通常在一千瓦左右,B;普通计算器使用纽扣电池,容量小,电流通常不到1毫安,C错误。 从电能角度求电功率 根据电能表的参数,计算出用电器消耗的电能,再利用,求出电功率。 【答案】【解析】小丽同学家电饭煲上的铭牌模糊不清,她想利用标有3000revs/(Kw.h)字样的电能表测量电饭煲的功率。她断开家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安全用电(学案)

第3节安全用电 【学习目标】 1.了解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2.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和正确的处理方法。 【学习过程】 一、独立自主学习:请快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然后独立完成以下学习任务。知识点一:电压越高越危险(我阅读,我知道) 1.跟通过人体的电流有关:人体最大安全电流为 2.了解安全电压值:人体安全电压 知识点二:常见的触电事故(我阅读,我理解) 知识点三:安全用电原则(我遵守,我牢记) 1.安全用电:不接触,不靠近。 2. 为了防止触电: ①必须把用电器的开关装在上。 ②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应该与相连。 ③家庭电路要选择规格合格的熔丝,不能用或代替。 安全用电口诀: 大地人体是,安全用电记心理。 修理电器要,风筝远离高压线。 湿布擦灯泡,电线不能晒衣服。 插座三尺高,小心安装很重要。 广播碰到电力线,喇叭怪叫要冒烟。 如果有人触了电,电源莫延迟。 电线要是着了火,带电用水泼。 金属外壳用电器,保护要做好。 知识点四:注意防雷(我了解,我铭记) 请结对相互更正,然后在组内展示质疑。 二、合作互助学习: 1.为了安全用电,下列注意事项中不正确的是() A.不准用剪刀或绝缘柄破损的钳子剪带电的导线 B.不准在电线上晾衣服 C.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用手将他拉离电源 D.发现输电线的断头落地,不要走近更不准去拾电线头

2.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电线的接头处包有黑色的胶布,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绝缘、避免漏电B.美观一些 C.使电线带电D.使接头处更结实 三、展示引导学习: 1.请结对子展示以上题目,然后小组长要求组员在小组内站起来讨论交流。 2.小组长派代表给大家展示,并说出做这些题应该注意的事项。 3.其他小组对展示的解答直接进行质疑,并分享自己的见解。 4.老师对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或者对内容做强调讲解。 四、评价提升学习:(请快速独立完成以下各题,然后更正打分) 1.在验收新装修好的家庭照明电路时,打开熔断器,将一盏灯泡接在尚未装保险丝的两个接线柱上,发现其亮度与在老房子内的插座上使用时相同。这说明新安装的电路()A.发生短路B.发生断路C.完全符合要求D.故障无法判断 2.人体发生触电的原因是() A.人体能导电B.人体带电太多了 C.人体接触了电池D.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了一定值 3.我国古建筑上的屋顶的中央常装有铜葫芦,其作用是() A.美观B.相当于风铃 C.相当于避雷针D.避邪 4.关于触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有电流通过人体就是触电事故 B.只有高压线路才能发生触电 C.只要不接触高、低压线路就不会触电 D.在低于36V的电路上,一般不会发生触电 教师出示课堂检测答案,组长批改并反馈学生做题情况,教师引导纠错,评价学生本节内容的掌握情况。 五、课堂小结: 1.本节课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解决?你认为哪个组和个人表现优秀? 2.老师对本节课进行评价 六、布置作业: 七、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