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所有定性研究方法整理

所有定性研究方法整理

第一章概述

1.1 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

一.方法论背景

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作为两种不同的方法论在经验研究中也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探求知识的方法,前者是科学主义的,后者是自然主义的。量化研究方法和质性研究方法则是这两种方法论最集中的体现。长期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在而形成的实证研究范式在社会学研究中占主流地位。由于受自然科学量化研究范式的影响,实证主义者认为只有客观的、实证的和量化的研究才是科学的,有价值的。社会学的发展也离不开量化的测量和分析。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则受到实证主义思想和统计规律性思想的影响,在其著作《自杀论》中,通过分析犯罪统计学提供的统计资料,最终展示了自杀现象中类似于自然科学的规律性。

然而,由于社会科学不仅研究可观察的现实(客观事件),而且也研究主观现实,因此,社会研究的客观性和确质性远远不如自然科学。正是由于社会研究受到其特定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制约,再加上实证研究范式本身的缺陷,社会研究者不可能完全依赖这种研究范式来达到对社会的全面理解。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研究者开始对实证研究范式的缺陷进行批评,并逐步发展出更具人文主义色彩的解释范式。

解释范式就是一种质性研究范式,其发展主要受到西方现象学、诠释学、批判理论、民俗方法论、符号互动论等思想和理论的影响,同时也部分吸取了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从本体论上看,质性研究范式假定人类行为是一种有.意义的行动,它可以通过人的意识和情感作用来完成一切认知.。同时,人的行动也是社会取向的,“我”毕竟要走向“他人”。因此,人不仅通过自我来追求意义,同时也必须通过他人来赋予世界意义。换句话说,主体不是封闭性的自我系统,而是走向社会的“存在”,是以“相互主体性”来构建这个世界。从认识论上看,它强调知识的形成和发展并非只受知识内在理性原则的限制或是纯粹由理性推论而来,它是由主体的意识作用在日常生活世界不断与其他的人或事物的接触中,来建立可供沟通的知识。即知识的形成是经由“协商”的过程而来。

因此,人们应从相互主体的立场,交换彼此的砚点,并用来诠释行为的意义,进而建立日常生活中共识的规则或知识。

二.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的比较

以归纳逻辑为主的质性研究方法中重视在自然的情境下,通过人际互动来诠释研究现象的意义。因此,质性研究是一种从整体出发对社会现象进行全面建构和深度理解的过程。质性研究强调研究者必须在自然情境中通过与研究对象密切的互动,通过一种或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所研究的社会现象或行为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解释。以演绎逻辑为主的量化研究主要运用标准化的测量工具讲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通过数字表现,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因此,量化研究是一种对事物进行量化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提出的理论假设的研究方法,它有一套完备的操作技术:抽样方法、资料收集方法、数学统计方法等。质性研究好量化研究的主要区别可以归纳为下表:

比较内容质性研究量化研究

主要概念意义、常识、情境定义、日常生活、了解、过程、实际的研究目的、社会建构变量、操作定义、信度、效度、假设、统计显著性、复制验证

有关理论符号互动论、常人方法学、现象学、人种学、批判理论结构功能论、实在论、行为主义、系统理论

研究目标深入理解社会现象确定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

研究设计开展的、弹性的、一般的、设计基于直觉,指出可能进行的程序结构化的、预定的、正式的、特定的、设计是操作程序的计划

研究资料叙述的、个人文件、田野记录、照片、个人言语、正式文件和其他资料量化的、可量化的编码、计数、测量、操作型变量、统计的

样本小量的、不作代表性抽样、“理论抽样”、滚雪球抽样大量的、分成抽样、精确的、随机抽样、控制外在变量

研究方法观察、概览各种文献、参与观察、开放性的访谈实验、调查、结构化的访问与观察、资

料以分组方式提问

与研究对象的关系同理、强调信任、平等、深入接触有界限的、短期关系、保持距离、不介

研究工具录音机、研究者本身测量汇编、问卷、索引、计算机、量表

资料分析持续进行的、模式、主题、概念、分析的归纳、持续比较法演绎的、资料搜集完成后进行分析、统计

使用文本取向的问题耗时、归纳资料的困难、信度、未标准化的程序、

研究大团体较为困难

控制干扰变量、物化、研究者介入所造

成的干扰、效度问题

1.2 质性研究概述

一.质性研究的含义

由于质性研究方法尚未有完全属于自己的理论。范式和方法,同时又受到多种思潮、理论和方法的影响,因此,质性研究方法出现了非常复杂的情况,有关质性研究的定义也众说纷纭。纽曼认为:“质性研究是一种避免数字、重视社会事实的诠释。”斯特劳斯对质性研究的过程和策略做了这样的说明:“质性研究的目的不在于验证或推论,而是在探索深奥、抽象的经验世界之意义,所以研究过程非常重视被研究者的参与及观点之融合;同时,质性研究对于研究结果不重视数学和统计的分析程序,而是强调借由各种资料手机方式,完整且全面地收集相关资料,并对研究结果做深入的诠释”。

总的来讲,质性研究是在自然的情境下从整体的高度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度探究和诠释的过程。它要求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要融入被研究对象的经验世界中,深入体会被研究者的感受和看法,并从被研究者的立场来诠释这些经验和现象的意义。由于人类社会高度的异质性和动态性,社会现象往往因为不同的时空、文化和社会背景而具有不同的意义。因此,研究者在进行质性研究的过程中,必须充分理解社会现象的不确质性,对研究对象要有高度的敏锐性,通过与被研究对象的密切互动,对社会现象或行为进行全面、深入的解释。

二.质性研究的特征

与量化研究方法相比较,质性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以理解作为认识论的原则。质性研究的目的在于对研究对象的个人经验和意义进行解释性的理解,进而理解研究对象的观点、社会情境以及与社会情境相关的社会规律。研究者只有理解研究对象的思想、感情、价值观,才能真正理解他们对自己行为和环境的解释,进而才能理解他们的外显行为。

2.强调整体主义和情境主义。质性研究在了解社会现象时倾向于把现象放在当时发生的具体场景或社会网络中去考察,并试图对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整体的了解。整体主义和情境主义的目的是借助对现象整个背景的了解去解释现象。

3.重视参与者的个别经验。质性研究特别重视参与者个别经验的特殊性。一是因

为每个参与者都有特殊性,研究结果无法被复制或被进一步退轮到相似的情境的对象,二是因为对社会现实的了解,必须以生活于其中的个人的特殊经验以及感受为基础。虽然研究者可以对社会现实做出解释,但是只有基本掌握了参与者的个人解释,才能真正弄清楚参与者行为的动机。

4.强调研究的动态发展过程。质性研究者认为社会生活是动态的发展的,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活动。因此质性研究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不可能一次定终身。在实际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应该采取“即时性策略”,而不是按照事先设计好的固定方案行事。

5.以文本形式呈现资料。研究者所收集的资料最终都要以文本的形式加以呈现,研究者要经过资料转录的过程,才能进入资料分析的阶段。在资料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中,研究者必须放空自我,让自己和资料不断进行对话,让资料与理论进行对话,再从参与者的立场来解读资料语境的意义。

6.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具有反思性。在质性研究中,对社会现象的研究这一行为本身会影响现象的变化。研究者是他们所研究的世界的一部分,研究者与研究对象是密不可分的。事实上,研究者是无法做到“客观性”“中立性”的,因此,研究者自身可能对研究过程产生影响。这就要求研究者必须具有反思性,不仅清楚地认识整个研究过程,把握好与研究对象的关系。

7.研究者使用多面的、反复的和同步的复杂推理。虽然推理大多是归纳性的,但事实上归纳和推理都在起作用。思考的过程同样是反复的,总是从数据收集与分析到问题的重构周而复始地循环往复。收集、分析和补写s数据也是同步进行的。

三.质性研究理论取向

虽然质性研究主要遵循“解释主义”的传统,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并不是所有质性研究者都按照这一理论行事。质性研究发源于许多不同的理论流派和学科传统,因此研究者在理论取向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比较而言,绝大部分研究者重视解释主义的传统,强调对研究现象进行解释学理解,关注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主体间性和视域融合。同时,一些研究者也继承了自然主义的传统,假设人们的行为有其内在联系,人们对自己的行为的动机和意义十分清楚,如果采取严谨的方法,可以对当事人的行为和意义解释获得“真实”“可靠”的了解。此外,一些研究者还意识到政治、文化、性别和社会阶层对研究的影响,注意研究中的权力关系以及研究对知识建构和社会改革的重要作用。

第二章实地研究法

实地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常见的方法之一,以直接、生动和深入的特点在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实地研究法是指不带有理论假设而直接深入到社会生活中,采用观察、访问等方法去收集基本信息或原始资料,然后依靠研究者本人的的理解和抽象概括,从第一手资料中得出特殊性结论的方法。风笑天在《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将实地研究解释为:一种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质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社会研究方式。

实地研究法是处于方法论和具体的方法技术之间的一种基本研究方式,它规定了资料的类型,既包括收集资料的途径和方法,又包括分析资料的手段和技术。实地研究法收集的资料通常是质性资料,采取的收集资料的方法主要是参与观察、无结构式访问,分析资料的方法使用的是质性分析的方法。在社会学中,又有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的区分,分别体现了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方法论传统。实地研究属于质性研究的知识探求方法,这种方法注重对少数个案的深人理解,有时也被指责为主观色彩较浓。

早期的实地研究多用于文化人类学领域,称为田野工作或实地参与观察法,是文化人类学最具特色的研究法。它与“民族志研究’或“民族志”一起构成人类学家收集资料的有效方式。文化人类学家提出的具有一定程度可能性的理论都来自于将观察与假设结合在一起的归纳过程,而这种归纳只能由社会人类学家在田野来完成。研究者必须做好准备,到他将要研究的人民或民族中生活几年,与这些人建立尽可能密切的关系。

无论是社会学还是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实地研究的方法都旨在进行描述分析和建构理论,而非检验理论。其基本的逻辑结构是研究者在确定了研究的问题或现象后,不带任何假设进入现象或对象所生活的背景中,收集各种资料,在对资料进行初步分析和归纳之后,又开始进一步的观察和进一步的归纳。通过多次循环,逐步达到对现象和过程的理论概括和解释。

2.1 参与观察法

对社会现象的研究同对自然现象的研究一样,都离不开观察,观察法可以说是一切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按照观察中研究者所处的位置或扮演的角色,可以把观察法区分

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现察。所谓非参与观察,部分学者也称其为局外观察,即观察者处在被观察的群体或现象之外,完全不参与其活动,尽可能地不对群体或环境产生影响。最理想的局外观察是观察者隐蔽起来观察,使被观察者一点也意识不到有研究者在场并正在观察他们。参与观察就是研究者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在实际参与研究对象日常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进行的观察,它是一种非结构性的观察。

一.参与观察法的渊源

1.参与观察法的起源

参与观察法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田野工作的兴起,从某程度上讲,参与观察最早是被应用于田野工作上的。但真正在学术上确立参与观察法地位的是英国人类学家布朗尼斯诺.马林诺夫斯基。他是第一位与研究对象长期生活在一起,并记载整段收集资料过程的研究者。20世纪20年代,他把密集田野工作当成一个新方法介绍,并主张“在直接观察与当地人的陈述以及观察者推论”之间做出区别。他说,社会研究应该直接与当地人互动并且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学习当地人的风俗习惯、信仰和社会交往过程。马林诺夫斯基用他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观点:他曾两度对生活在新几内亚附近的特罗布里恩德群岛的土著居民进行考察。

由于历史文化和当时条件的限制,在.林诺夫斯基时代,运用参与观察法进行研究的学者一般选取的是“非文明社会”或“外围杜会”(这是一种文明中心主义的倾向)。但是,研究者出来运用参与观察法研究其他社会外,还针对自己所在的社会进行研究,如查尔斯.布斯和碧翠斯.韦布、费孝通。

2.参与观察法被作为技术

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末,芝加哥学派把参与观察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技术,扩大应用人类学模型来探究研究者自己社会内的团体与情境,于是便出现三个原则: 第一,研究自然状况或情境下的人群;

第二,通过直接与人互动的方式来研究他们;

第三,获得对社会世界的了解,并对成员的观点提出理论陈述。

3.参与观察的再度兴起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田野研究再度活跃起来,田野研究从认知心理学、文化人类学、民俗学和语言学中借来不少概念与技术,并运用到参与观察中;此外,研究者们重新检视社会科学认识论的根基与哲学假定。

3.参与观察的发展现状

时至今日,参与观察方法因马林诺夫斯基对特罗布里恩德群岛的研究闻名,并一度被认为是人类学的独特研究方法。但事实上,参与观察不但被人类学者和杜会学者所采用,其他领城的学者如教育学、医学也采用。参与观察已经有一套独特的方法论,田野研究者直接观察在自然情境中的成员并与之互动,以便获得他们看待事物的真实而全面的观点。他们爱用行动主义者或社会建构主义者的观点来论述社会生活;他们强调人们通过互动来创造与界定社会意义,人类经验是

主观感应的过滤,这个主观感应左右着人们看待事物与采取行动的方式,因此,他们放弃实证主义对“客观事实”的强调,取而代之的是把焦点.集中在日常的、面对面的协商、讨论以及社会意义建构的杜会过程。

二.参与观察法的特征

1.优点

与其他研究技术相比,参与观察使得研究者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强加于他试图理解的那个社会世界的可能性最小,它常常是在“没有先人之见”的情况下进行这种探讨;因此,它为获得有关社会的真实图像提供了最好的方法。而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无论是结构式访谈或自填问卷都要求研究者事先决定好一组要求被访者回答的问题,这样做有可能使研究者把他自己关于研究现象或行为的特定猜想、判断、看法和观点强加给社会世界。在这种特定的注意力和特定的分析框架的指导下得出的,很可能是对研究现象的变形和曲解。

2.缺点

所谓参与观察法的缺点是指其得到的资料往往缺乏信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相比较而言,它的观察是无系统的,它的资料是难以用数量去衡最的,它的研究结果也是

无法重复的。同时,参与观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观察者的敏感性、领悟能力和解释技巧。在参与观察的过程中,主观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很大,而很难有比较客观的标准。当研究者在参与观察中参与得越深,体验得越深,其主观情感、看问题的角度、思考的方式等方面受到的影响也就越大,因此,他在看待、分析和解释人们的行为时丧失客观性、中立性的可能性就越大。

三.参与观察法的应用场合

根据对文化团体的研究,Bogdewie总结了几个适合采用参与观察法的情况:第一,当研究者在研究场域时,团体成员不会因为研究者的出现而改变自己的行为,研究者是被包容的,而不是令团体成员感到好奇的对象。在这样自然的场域里,亲眼目睹真实现象的机会相对增加;第二,当真实行为和言语之间的差异非常明显时,也适合采用参与观察法。因为访谈和问卷调查所得到的资料不容易反映出真实行为;第三,当研究者的问题可以用团体成员的语言形式来解释时,也适合采用参与观察法;第四,事情的连续性和连接性有助于解释现象的意义,参与观察是有利的方法,因为参与观察可以看到连续性脉络的现象,远比利用重复访谈或由不同的线索建构意义要完整。

四.参与观察的伦理议题

参与观察者亲自涉入他人的社会生活,引起了许多伦理道德上的两难问题。

1.欺编

实地参与观察中欺骗的出现有数种形式:研究者可能是暗中进行的,或可能用假名字、假角色或假身份,或是在某些方面对成员有所误导。在这几种形式中,最受学者们关注的就是“暗中研究”与“公开研究”的争议。有些学者支持欺骗,并且认为欺偏是进人入田野、获得对社会生活许多层面的充分了解的必要方法。有些学者反对使用欺骗这种方法,他们认为欺骗会摧毁研究者与社会之间的信任关系。虽然欺骗手法的道德地位令人质疑,但是有一些研究场域或行动只能暗中研究。

2.保密

研究者从田野调查获得私人性的亲密信息,而这些信息往往是私下提供的,研究者在道德上有义务对资料进行保密,这包括保守资料的秘密,不让该场域中的其他成员知道,在田野笔记中,可以用假名取代成员的真实姓名。

3.牵涉偏差者

对从事非法行为的偏差者进行参与观察的研究者面临更多的两难。他们知道而且有时也涉入非法活动。Fetterman称这种知识为犯罪知识,不仅政府官员对此深感兴趣,其他偏差分子同样也对此充满兴起。研究者面对一种两难局面,一方面要与偏差者建立信任与熟悉的关系,另一方面得注意不要涉入太深以致违反做人的基本伦理道德标准。

4.有权有势者

田野研究者倾向于研究没有权势的人,例如街头游民、穷人、儿童、科

层制度下的底层劳工等,而有权势的精英分子会雇佣有效的守门人来截断研究者接触他们的管道。研究者常常受到忽略社会上这些权势人物的指责,也常常被权势人物批评为偏袒弱势者。

5.出版田野研究报告

研究者得到的与报告出来的私密知识,制造了隐私权和知识权之间的两难问题。研究者不会公开宣传成员的秘密、违反隐私权或做出伤害他人名誉的事情。如果研究者不能出版任何对某人会造成冒犯或伤害的内容,对研究者所知所闻的某些事必须保密,如果这样导致关键细节都被删除,那么,研究者所发表的东西必然很难取信于人。

2.2 个案研究

一.个案研究理论渊源

追溯个案研究的渊源大约开始于19世纪中期,法国社会学家Le Play对工人阶级的家庭状况进行研究,以及后来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特罗布里恩德群岛所进行的田野研究。到20世纪初,美国社会学芝加哥学派才进一步将个案研究运用于对工业化和都市移民相关问题的探讨。

1.人类学民族志

一般而言,我们习惯把民族志称为田野研究。所谓民族志,是指研究者从研究对象的观点,来了解被研究对象的文化、生活、价值观和世界观。人类学民族志主要源于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特罗布里恩德群岛的研究。对马林诺夫斯基来说,文化是一种由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模式、信念和仪式建构出对当地社会生活状况的了解。马林诺夫斯是波兰裔的澳大利亚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避难到澳洲东北部南太平洋岛屿中的美拉尼西亚,在岛上居住了三年,迫使他对当地奇怪的异国风俗进行观察。秉承人类学的思维方式,马林诺夫斯基将研究的每个细节做了分类。对他而言,文化即意味着社会生活中行为、信念和仪式的共同形态。

马林诺夫斯基的观点和社会学民俗方法论的主张不谋而合。就传统社会学理论观点而言,民俗方法沦主张社会建构是从不同团体的经验中建立而成,由于文化是日常生活知识建构的产物,所以知识本身其实是不稳定的。许多社会学家将民俗方法论的主张视为社会学的异类思想。一般而言,民俗方法论所关注的是人类经由什么来构成其对人类社会问题的认知。就民俗方法论而言,人类是经日常生活的互动过程,试图建构对社会结钩的知觉。通常,对社会结构的认知主要经由两个层次:一是表面规则,被视为理所当然的社会生活规则;二是诠释性或深层规则,对普遍被视为理所当然的生活规妇则重新加以诠释。

2.社会学芝加哥学派

在美国,社会学应用个案研究可迫溯到19世纪未20世纪初社会工作者的研究,和社会学家应用个案研究探讨美国都会市郊中移民社区的失业、贫穷和犯罪现象。然而,他们很少直接处理这些问题,主要是通过官方的健康服务计划以及其他二手资料,很少面对面地去解决问题。

1916年,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的托马斯和帕克教授首创田野研究方案,倡导个案研究。他们鼓励学生对社会现象进行了解,应超越官方文件、档案资料,直接接触研究对象。这种研究方式不仅可以了解社区的生活空间,同时也可以通过访谈方式,深入了解社区中贫穷与犯罪现象。

在20世纪初期,芝加哥就成为美国个案研究重镇。芝加哥学派所关心的是都市化与移民的社会问题。芝加哥学派社会学家将都市化与工业化过程视为都市生态学的重整

过程。研究者要想了解都市变迁过程中的各种社会问题的意义,就必须将其置于生态脉络中加以了解,才能还原其意义。米德就主张研究者应通过观察和访谈,深入了解社会生活现状,并通过综合归纳的方式,对社会问题给于深入解释。

3.其他相关学科领域

历史研究以第一手资料的运用为主,研究强调这些历史素材的系统性,并要严格区分一手和二手资料。历史个案研究主张研究一个现象需从事长期研究,并必须从整体的观点来描述和分析特殊现象。

心理学个案研究将焦点放在一个整体上。心理学家的研究对教育影响通常比较直接。

二.个案研究的含义和特点

1.含义

个案研究是以一个典型事例或人物为具体研究对象,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以了解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从而为解决更一般的问题提供经验。由于个案研究一般是对研究对象一些典型特征作全面而深入的考察与分析,其过程与解剖麻雀相似,因此也叫“解剖麻雀法”。同时,由于个案研究产长需要追溯研究对象的背景资料,了解发展变化的具体过程,因此又称“个案历史研究法”。个案研究的基本逻辑是:研究者在确定了研究的问题或现象后,不带任何假设地进入到现象发生的场景中,参与研究对象的生话,去观察现象发生的过程,或者通过深入访谈收集各种质性资料,井以此来进行分析和归纳,揭示现象发生的原因,逐步归纳出理论命题。所以,个案研究不仅仅只是一个研究方法,也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有助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

2.个案研究的特点

个案研究经常被看作是自然主义的、描述性的经验探究,主要在真实的生活脉络里,探究个案当时的现象,当现象与脉络间联结不清楚时,个案研究运用技术性处理,依赖各种收集而来的证据从中汇整,这是获得真相所必需的手段,也是个案研究主要的逻辑设计特征。个案研究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独特性。个案研究重视每个研究对象的独有的特质。研究对象往住是个人、事件、团体、家庭、社会等社会单元,这种对象具有单一性、独特性。个案研究的主要目的不趁是由个体推论总体,而是要深入、细致地描绘一个具体的事物的全貌和具体的社会过程。通过对个别.案例的研究揭示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

2)整体性。个案研究针对某些组织作广泛、详细审视的叙述,从较为完整的情境脉络中充分掌握研究的现象。同时,个案研究的主要研究目的不是案例之间或现象之间的相互比较,而是对研究对象进行通盘的了解。

3)全面性。即对个案多方位、多维度、多层面的研究。从空间上说,要研究个案生活环境的一切因素;从时间上,要研究个案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可以静态分析,也可以动态分析。

4)深人性。个案研究主要是运用全方位的研究策略,针对单一研究对象,透过多重方式来进行有关研究现象或行动意义的研究,所以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不仅要深入探究研究对象复杂的生活面,还要进一步深入了解其内在的信念和行动的互动关系。

5)描述性。个案研究是多描述,少判断的。对于研究结果的呈现多采用充分描述的方式,对研究现象的意义也多用描述,而不是统计数据来呈现现象意义。

6)自然性。个案研究与其他的研究方法的一个很大的不同,在于研究者可以进入研究对象的生活环境,在没有试验设计和控制,及不影晌研究对象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通过丰富的资料和描述过程再现研究对象的生活经验。

7)启发性。个案的结果是不能对总体进行推论的,但是这并不是说个案研究没有意义。相反个案研究的结果可以让调查者质性地认识更多的个案甚至总体,具有启发惫义,甚至可以发展出新的理念并成为构建理论的基础。

三.个案研究的评价

(一)研究的优点

1.个案研究来自于人们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研究者可以通过充分的描述过程形象地展示个案,因此看起来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和说服力,也更容易被接受。这是量化的统计方法无法做到的,因此个案研究成果可以更好地发展理论,也可以与行动联系起来,从中得到见解还有助于改变实践。

2.个案研究以个案为研究对象,常使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收集资料,因此可得到以较完整的资料,从而可以了解个案问题的原因,及其相关因素。

3.个案研究具有突发的优点,即研究者在收集资料和观察特殊现象时可以改变个案研究的重点,制定新的研究主题,并且研究者可以有弹性地决策个案资料的形式、数量、来源、收集的程序,或收集的方法。

4.个案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对个案进行深入的了解,深入性是个案研究的特征之一,也是其优点之一。

5. 个案研完全在自然情境下展开,研究中研究者和个案产生互动,会促使个案反思,进而更了解事物背后的意义,而且个案研究让研究者更加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因此不论是研究进行中还是结果呈现时,对个案本身具有价值。

(二)个案研究的局限性

1.个案研究存在信任配合的问题。为取得个案的信任和配合,要求研究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综合知识水平、人际交往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走进个案对象的心灵,研究其态度、感受和价值观。但是,与个案的过度亲密可能会影响到研究的客观性。

2.确定与个案有关的因素是比较困难的。个案问题的内部原因错综复杂,个案研究通常收集许多与个案有关的资料,但确定与个案有关的资料并不容易。

3.个案研究容易存在主观偏差。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研究者先入为主的观念影响个案资料重要性的分配,难免避重就轻,未能对症下药,而且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也会影响研究者解释资料的方式;二是研究者比较容易倾向于研究符合本身预期效果的个案,从而造成问题确定的偏颇。

4.个案研究的时间耗费与资料呈现之清晰度不成比例。个案研究耗时多,得到的是大量无法清晰阅读和理解的资料。

5.个案研究的普遍性和推广性较差,难以科学地类推。由于个案研究讨论的是个案的特殊性,因此无法将研究结果推论至研究以外之其他个案,这是个案研究最大的缺点。个案研究需要花大量时间去搜集资料,查明事实,却得不到整体概貌和集体规律,个案研究仅集中于个体,样本缺乏代表性,且通常以特殊、反常、非代表性的个体为对象,其结果无法推论到其他个案上。又因为个案研究的对象多数是带有特殊性,且不具有代表性的个体,使得研究所获得的资科较难找到可供参考的标准,因而影响个案研究的推

广性。

6.个案研究的资料收集需要人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是要全面性的,因此研究者要收集齐全之资料,是必须要花许多时间、心力方能收集到。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有的研究者就大而化之了,对于资料的收集并没有尽心尽力。

7.个案研究存在调查伦理的问题。个案调查以个案利益最大化为考察依据,但研究过程在实际执行上可能会造成对个案某种程度的伤害。

第三章民族志

民族志是一种描述群体及其文化的艺术与科学。民族志研究方法植根于人类学研究和跨文化研究。从广义上讲,民族志研究包括了对特定群体的社会和文化生活的所有研究。民族志研究方法并不是收集数据的具体方法,相反,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进行民族志研究。民族志着眼于提供一个整体的观点和视角,对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中产生的信念、态度、价值观、角色和规范进行理解和解释。

3.1 民族志研究的渊源和发展

一.民族志研究的起源

民族志一词是英文ethnography的汉译,又被译为“人种志”“田野究和“田野民族志”。"ethnography"的词根"ethno"来自希腊文,指“一个民族”、“一群人”或“一个文化群体”。"Ethno"作为前级与"graphic"

合并成"ethnography"后,便成了人类学中一个主要的分支,即“描绘人类学”。把关于异地人群的所见所闻写给同自己一样的人阅读,这种著述被归为“民族志”,它是对人以及人的文化进行详细地、动态地、情境化描绘的一种方法,探究的是特定文化中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这种方法要求研究者长期与当地人生活在一起,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获得对当地人及其文化的理解。目前,“民族志”已经成为质性研究中一种主要的研究方法。

具体而言,民族志研究方法,指的是有人类学专业背景的各种民族志。它奠基于20世纪初叶,一般认为英国功能主义大师马林诺夫斯基提炼出一套以.参与观察“、为

主要内容的“科学方法”,以此被训练出来的专业人类学学者,从事田野作业撰写的民族志,被称之为“现代民族志”或“科学民族志”、“传统民族志”。自20世纪中叶以来,尽管人类学不断变革发展,民族志的样态翻新,理念以至方法也不断被反思,但民族志(方法)的基本内容仍保留至今。由马林诺夫斯基所开创的科学民族志,是一种体现功能主义人类学或科学人类学把田野工作、理论或主体、民族志等三要素结合的范式,它包含着这样一些基本的原则:第一,选择特定的社区;第二,进行至少一年的现场调查;第三,能够使用当地语言;第四,先从本士的观点参与体验,但最终要达成对对象的客观认识。

二.民族志研究发展的三个时代

第一个时代的民族志研究是自发性的、随意性的和业余性的。有文字而又重文献的民族大都有自已的文化特色的民族志,这些民族志大都建立在猜想、想象的阶段。并非由专业的人士写作而成,更多的是道听途说,并无从具体加以考证。爱德华.泰勒在撰写《原始文化》的时候,感觉到翔实资料的欠缺以及科学获取资料的重要性,于是,他积极参与编撰了《人类学笔记和问询》一书,主要为那些往来于英国殖民地的各种人士业余写作民族志报告提供阅查和写作大纲,以便新兴的人类学知识群体能够有信息更丰富的民族志资料可用。这是人类学从业余时代走向专业化时代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业余的人类学主动指导业余的民族志,就开始了人类学把民族志建构为自己的方法的奠基工作。先有民族志很久之后才有人类学,但是由经过训练的人类学者来撰写民族志,民族志的发展放进人了一个新时代,也就是通过学科规范支撑起的“科学性”的时代。民族志发展的第三个时代是从反思以“科学”自我期许的人类学家的知识生产过程开始的。知识创新的批判精神在现象学哲学、解释学、后现代主义思潮渗入实地调查的经验研究方法之后,在20世纪60年代末和20世纪70年代催生了人类学的反思意识。人类学家对于自己的学术活动作为一种具有政治经济的动因和后果的社会实践的反思和批判是

从人类学与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欧洲中心主义的密切却被忽视的联系开始的。民族志研被置于反思性的审视维度之中,产生了影响深远的诸多对民族志研究的反思著作。

三.民族志研究的特点

较至于此前的非专业人员撰写的民族志,“科学人类学的民族志”即“现代民族志”

方法可被看成主要由三大要索组成:其一为作为研究者/作者的专业人员,即人类学者;其二为以参与观察为主要内容的田野调查的实地研究方法;其三为对研究对象进行整体性描述的文本写作方法。

马尔库斯和库斯曼把马林诺夫斯基和他那个时代的民族志归入“现实主义民族志”类别之中,他们对这类民族志特点的分析有助子人们从文化撰写视角认识那个时期的科学民族志。马尔库斯和库斯曼指出,“现实主义民族志”撰写有以下九个恃点:

1.其叙述结构是全貌的民族志,逐一考察文化的组成部分或社会组织,提供关于地理、亲属关系、经济、政治和家庭等方面的详细图表;

2.作者不是以第一人称形式出现,而是作为一个权威叙述者在叙述客视事实;

3.个人的存在通常被埋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创造了一个规范的角色模型;

4.提供地图、图表和照片作为“真的到过那里”的象征物;

5.分析时空坐落或发生的事件,从而来表述真实生活细节;

6.提供资料,并忠实地表述当地人的观点;

7.写作风格趋于一般性的描述,而不是对个别事实进行细致的探讨,被研究的个别事项(仪式、婚姻、政治组织)很少有个性,而是具有典型性(典型仪式、典型婚姻,典型乡材委员会等);

8.使用专业术语;

9.对土著概念加以注释。

通过以上特点可以看出民族志的专业性性格和追求客观性、普同性的志向。

3.2 作为民族志的深描

众所周知,19世纪以来,人类学发展的主流是人类学家对其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田野调查,通过细致地观察、认知,从而进行人类学的描写,因此而形成.的文本被称为“民族志”,这好似了解一种未知社会和文化形态的必要手段和研究它的初步。在此危机之下,一种新的认识论方法的出现势在必行。吉尔茨提出了用新的符号手段和认识角度的概念去重新探讨文化之源。他认为,一门学科的深邃不在其技术细节的操作,而在于其概念和眼光,一种智识的努力或是一种悉心经意的冒险。这便是一种深度的“社会学想象力”。

吉尔茨从另一种意义重建人们对话语和文本的信心。话语在福柯那里指的是人类社

会当中,所有知识信息的有形或无形的传递现象,亦即是指,一个社会团体根据某些成规以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中,并为其他团体认识、交会的过程。他指出:“人类学的目的即是拓展人类话语的疆域。”他以“深度描写”和“地方性知识”为武器,以观察、移情、认知、自觉地追随“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去阐释,寻找个别的方式去重建新的知识结构。

“深度描写”具有如下的特征:第一,区分可现察的行为、现象性观察和浅层描写,强调描写和观察方式的特定化、情境化、具体化,并确立长期的、小范围的、质性在上下文背景中的理论前提要求;第二,重申文化是积累的总体性符号系统,是可被条分缕析、分层探讨的;第三,昭示符号是模糊地传承的,符号的融混驳杂不断组合的特征使其具有晦涩性,它们携带的意义必须要阐释的。

所以,在吉尔茨的意义上,所谓的民族志写作至少应该具有四个特点,其一,它是解释性的;其二,它所解释的是社会性会话流;其三,所涉及的解释在于将这种会话“所说过的”从即将逝去的时间中解救出来,并以可供阅读的术语固定下来;其四,这类描述它还是微观的。

这样一种建立于“阐释”基础上的民族志写法直接构成了吉尔茨“阐释人类学”的基础。他主张文化的概念实质上是一个符号学的概念,这一主张的灵感来源于马克斯·韦伯所提出的,人是悬在由他自己所编织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文化便是这样一些由人自己所编织的意义之网,因此,对文化的分析不是一种寻求规律的实验科学,而是一种探求意义的解释科学。他所追求的正是对纷繁复杂的社会表达的阐释/解释。解释的人类学的根本使命并不是回答我们那些最深刻的问题,而是使我们得以接近别人——在别的山谷中守护别的羊群时——所给出的回答,从而把这些回答归于记载人类曾说过什么的记录中去

吉尔茨的写作具有开创性意义,他再造了颠覆后的认知体系和文化话语。他从拯救人类学学科生命的角度出发,对民旅志写作中的“emic/etic”描写理论提出质疑。Emic是指土著的认知,代表着描写文化内部的世界观,甚至超自然的感知方式;etic 则代表着一种外来的、客观的、科学的观察,这种观察所秉持的眼光,是与被描写文化相异的观念和知识体系。在他看来,认知、语言是人类学家认识文化的基础,但是掌握了一个民族、族群的语言并不代表就理解了该民族、族群的文化。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它由语言以及其他众多的文化文本构成,因此,吉尔茨强调一种立场——土著人的眼光。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一种新的认知视野——地方性知识和新的符号手段——深描。在

他看来,文化具有公共性质,是处于文化之间的人们之间交往的符号,解释人类学就是要解释这些由众多的、具有意义的符号编制的文化之网。也就是说,要在一定的文化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解释,要阐释符号活动背后的观念世界,揭示文化的差异性与多样性。

第四章田野工作

一.概述

田野工作是民族志的基本功,所以,有学者亦将民族志翻译为“田野民族志”,即在于强调民族志与田野工作之间的密切不可分的联系。田野工作是指经过专门训练的人类学者亲自进人某一社区通过参与观察与居住体验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的工作。由于语言、生计活动、季节与社区周期等因素,成功的田野工作通常需要一年甚至更长时间,以便深入和完整地了解当地社会。因此,田野工作是民族志收集的主要途径,是人类学面对多样性文化建立比较理论的基础;人类学家不断处在对他文化的多面向认识、寻求法则、诠释与建构的过程中,同时也加强了对其自身文化的理解,以及推进对人类整体性综观的学术积累。

人类学者强调田野工作的实践属性,隐含着如下一种方法论上的反思与创新:过去的人文科学研究领域、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以及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皆不是以强调研究者直接生活在被研究对象中并以此途径获取知识与资料的,而人类学田野工作由于其直接实践的品格,便使其成为与自然科学的实验室研究,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文献典籍与文物研究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第三种研究方法论。由于田野工作始于马林诺夫斯基,被称为“马林诺夫斯基革命”。自马林诺夫斯基开始,人类学者有了方法论上的自觉,田野工作被从理论上提出其重要性来。功能学派的田野工作方法有如下几个要点:1.强调整体论;2.时间要求一年以上的周期;3.空间上限制在一个小范围,一般是一个村庄;

4.技巧上要求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

5.理论概括上要求由具体经验事实上升为为一般性的理论。

二.主位(emic)和客位(etic)

人类学中的主位概念是指研究对象自己对事情的解释,客位则是人类学调查者从自身出发对事情的解释。因此,主位研究强调的是从文化内在的角度分析、理解事件,客位研究则强调从文化外部的立场和解释。沿着不同的研究脉络,主位研究和客位研究对同一文化现象进行分析会得出不尽相同的结论。

局内人是指与研究对象同属于一个文化群体的人,局外人则指的是处在某一文化群体之外的人。对应着主位和客位的概念。作为局内人的本土人类学家甚至可以运用直接理解局外人所难以获知的信息。当然,本土人类学家也会因对于所研究的事物过于孰悉而出现熟视无睹的情况。

长期以来,人类学是以其研究主题的异域色彩,以及那种把研究者和被研究者分割开来的文化、地理距离来界定的。如今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实际上,长期存在的家园人类学已经呈现出了本土研究的重要的和持久的意义。

三.大传统和小传统

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在对墨西哥尤卡坦州乡村和都市进行研究时,比较了封闭同质社会与变动异质社会的区别,开创性地使用了大传统和小传统的分析框架。他在1956年出版的《农民杜会与文化》一书中首次提出大传统与小传统的概念,用以说明复杂社会中存在着两种不同层次的文化传统。大传统是指少数有思考能力的上层人士创造的文化系统,而下层农民在生活中自发形成的杜会风习是小传统。

四.进入田野的方式

1.进入方式。一种是通过正式行政体制自上而下进入,一般是通过行政管理机构层层深入;另一种进入田野的方式是通过非正式的渠道进入。

2.进入角色,当一个陌生的外来人闯入一群人的生活后,这个人不仅语言、穿着、饮食都与众不同,而且对任何平常事情都有着无法满足的好奇心。对于这样一个人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身份与之交往,哪些信息可以透露等问题都是当地人首先会考虑的。因此,当进入田野后,研究者要尽快向当地人说明此行的目的和自己的身份,否则会因为误解而导致当地人对你敬而远之。

五.田野调查方法

1.参与观察法是指人类学者长时段参与研究对象的日常和非日常的活动以获取第一手资料的方法,参与观察者一定是全身心地投入研究对象的社会生活之中。以当事人的角度观察并理解其文化事项及其行动的意义,梳理其整个的文化脉络,并加以解释。

2.访谈。访谈的研究对象,称为报道人。人类学访谈可分为非正式访谈和正式访谈两类,其中正式访谈又可分为结构性访谈、非结构性访谈。

3.抽样法是指通过一定方法从研究对象总体中选择一部分作为调查对象。抽样又可以分为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两类。

4.谱系法是指收集家谱并编辑成系谱表以确定亲属制度形式及其结构性质性研究

方法。它是以个人为中心从家庭成员出发到整个世系群,是田野工作中解开人群分类的第一件事和出发点。

5.个人生活史是指研究者通过对报道人进行深度访谈,将报道人个人全部或部分的生活以口语或书写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回顾式叙述。

第五章口述史法

一.口述史法的含义

口述史涉及两个层面的诠释:口述和历史。口述是指相对“文字”概念而言,透过一个人或一群人叙述其生命、生活经验或生命、生活故事以累积文本的方式。历史是指牵沙到事件何时何地发生,何人牵涉、何时发生等事实,以及对这些事实所做的诠释和观点。简言之,口述史是指亲历者叙述的历史。这个定义涉及三个基本要素。

1.亲历者或当事人,是亲历者叙述的历史,其中又有几种情况,第一种是历史事件的主角,例如决策者、组织者、实施者等;第二种是历史事件的参与者,身在其中,参与其事,知道事情的全过程或某一段落,全部或局部;第三种是其他知情人,虽未参与,但亲见亲闻其人其事。这几种亲历者,由于与历史事件、人物联系和相关的程度不同,对历史事件、人物了解的程度也就不同,所叙述的历史,其价值也有高低之别,全面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