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图知识

网络图知识

如何建立知识网络图

如何建立知识网络图 根据建立知识结构图的目的,建立知识结构的步骤也划分为两步。 第一步:认真学好每一个知识点的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步:把握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与体系结构 只有经过这两步,才能真正利用好知识网络图,将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完全掌控于手中! 下面是建立知识网络图的两条原则: (1)由点及面 知识结构图是由每一个单个的知识点组成的,每个知识点都是中学阶段要求的必须掌握的基础。所以,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首先要打好基础,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学好“点”。 但仅仅学好“点”是不够的,现在高考越来越向考查综合能力、发散能力方向发展,所以,在掌握好“点”的基础上,运用知识网络图,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缕清,做好“面”的学习,才是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2)质、量原则 我们在第四章微观学习方法一节中所讲述了“质、量原则”,这一原则非常适用于知识网络图的建立。正如你已经学到的,质、量原则要经过关键的两步走: 第一步,解题之后的思考——即通过附加额外的努力来获得一定量中更多潜在的“质”;第二步,思考后的练习——以一定必要的量变实现并巩固质变。 只有通过完成综合题之后思考,你才能逐步理清知识结构的逻辑联系。唯有,通过思考后的大量联系,你才能熟练掌握这些逻辑联系。 知识网络图 知识网络图在很多权威的参考书中都有详细的阐述,在这里我们画出了各个学科的一级知识结构图,作为示例,仅供大家参考。详细的知识分类还请查阅其他各学科的参考书。 注意,任何知识结构图都是别人的观点,你可以在知识结构建立的初期作为参考,但是最终你需要凭借记忆和理解自己描述出所有的知识结构。这就需要大量的练习与思考。 1. 语文知识框架

氯知识网络图

氯知识网络图 一、请依据知识网络图尽可能的写出你了解的化学方程式: 二、随堂小练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2O2、HClO、SO2等物质都具有漂白作用B.液氨、液氯、液态氯化氢都是电解质C.所有的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而所有的复分解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D.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有些金属氧化物也能与强碱反应 2.自来水可用氯气消毒,某学生用这种自来水去配制下列物质溶液,会产生明显的药品变质问题的是 A.NaNO3 B.FeCl2 C.Na2SO4 D.AlCl3 3.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由紫变红又褪色的是() ①Cl2②盐酸③氯水④盐酸酸化的漂白粉溶液⑤木炭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⑤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碘易升华所以要保存在铁盖旋紧的试剂瓶中 B.液溴应保存在磨口玻璃棕色试剂瓶中,并加少量水进行水封 C.能使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气体一定是氯气 D.碘易溶于酒精,所以用酒精从碘水中萃取碘 5.为防止氯气尾气污染空气,根据氯水显酸性的性质,可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原理是(用化 学方程式表示)。根据这一原理,工业上常用廉价的石灰乳吸收工业氯气尾气制得漂白粉,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填化学式),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漂白粉,加稀盐酸后产生的气体是(用字母代号填)。A.O2 B.Cl2 C.CO2 D.HClO 6.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的实验目的是; (2)上图括号内的操作步骤均为; (3)按此实验方案得到的NaCl固体中肯定含有 (填化学式)杂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向过滤得到的滤液中加入适量的;

(完整版)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和知识网络图(大全)

力学知识结构图

匀变速直线运动 基本公式:V t =V 0+at S=V 0t+21 at 2 as V V t 22 02 += 2 0t V V V +=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已知分运动求合运动叫运动的合成,已知合运动求分运动叫运动的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平抛物体的运动 特点:初速度水平,只受重力。 分析:水平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自由落体的合运动。 规律:水平方向 Vx = V 0,X=V 0t 竖直方向 Vy = gt ,y = 22 1gt 合 速 度 V t = ,2 2y x V V +与x 正向夹角tg θ= x y V v 匀速率圆周运动 特点:合外力总指向圆心(又称向心力)。 描述量:线速度V ,角速度ω,向心加速度α,圆轨道半径r ,圆运动周期T 。 规律:F= m r V 2=m ω2r = m r T 2 2 4π 物 体 的 运 动 A 0 t/s X/cm T λx/cm y/cm A 0 V 天体运动问题分析 1、行星与卫星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圆周运动 遵循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 =m =m ω2R=m( )R 2、在不考虑天体自转的情况下,在天体表面附近的物体所受万有引力近似等于物体的重力,F 引=mg,即?=mg,整理得GM=gR 2。 3、考虑天体自传时:(1)两极 (2)赤道 平均位移:02 t v v s vt t +== 模 型题 2.非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所产生的形变不能够完全恢复的碰撞;碰撞过程中有机械能损失. 非弹性碰撞遵守动量守恒,能量关系为: 12m 1v 21+12m 2v 22>12m 1v 1′2+1 2 m 2v 2′2 3.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所产生的形变完全不能够恢复的碰撞;碰撞过程中机械能损失最多.此种情况m 1与m 2碰后速 度相同,设为v ,则:m 1v 1+m 2v 2=(m 1+m 2)v 系统损失的动能最多,损失动能为 ΔE km =12m 1v 21+12m 2v 22-12 (m 1+m 2)v 2 1 .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所产生的形变能够完全恢复的碰撞;碰撞过程中没有机械能损失.弹性碰撞除了遵从动量守恒定律外,还具备:碰前、碰后系统的总动能相等,即 12m 1v 21+12m 2v 22=12m 1v 1′2+1 2 m 2v 2′2 特殊情况:质量m 1的小球以速度v 1与质量m 2的静止小球发生弹性正碰,根据动量守恒和动能守恒有m 1v 1=m 1v 1′+m 2v 2′,1 2m 1v 21= 12m 1v 1′2+1 2m 2v 2′2.碰后两个小球的速度分别为: v 1′=m 1-m 2m 1+m 2v 1,v 2′=2m 1 m 1+m 2v 1 动 量碰撞 如图所示,在水平光滑直导轨上,静止着三个质量为m =1 kg 的相同的小球A 、B 、C 。现让A 球以v 0=2 m/s 的速 度向B 球运动, A 、 B 两球碰撞后粘在一起继续向右运动并与 C 球碰撞,C 球的最终速度v C =1 m/s 。问: om (1)A 、B 两球与C 球相碰前的共同速度多大? (2)两次碰撞过程中一共损失了多少动能? 【答案】(1)1 m/s (2)1.25 J .线球模型与杆球模型:前面是没有支撑的小球,后两幅图是 有支撑的小球 过最高点的临界条件 由mg=mv 2/r 得v 临=? 由小球恰能做圆周运动即可 得 v 临=0 .车过拱桥问题分析 对甲分析,因为汽车对桥面的压力F N'=mg-?,所以(1)当v=?时,汽车对桥面的压力F N'=0; (2)当0≤v?时,汽车将脱离桥面危险。 对乙分析则:F N-mg=m , 甲 1.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 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一定通过此时水平位移的中点 2. 自由落体

构建高中物理知识网络

构建高中物理知识网络,提高解题能力 银川唐徕回中冯国庆 高中物理,有其内在的科学体系,只有掌握了知识结构、建立了理论体系,才能深入地把握各个知识点并能运用它们去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因此构建高中物理知识网络结构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关键。 一、高中学生物理知识网络结构 纵向:力、电、光、原 横向:必修68个考点,选修3-4、3-5共有31各考点 网络:现象、概念、规律、思想、方法 新考纲的整体框架和考点内容、能力要求、题型示例都没有太大变化,根据近三年的高考命题分析,理综试卷的物理部分试题仍然以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识为主,即涉及到力学和电学的主要概念和规律。如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电场与磁场、电路、电磁感应定律、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运动等。对选修的3-4、3-5的内容继续以选择题和计算题形式出现。在选择题中,重点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和物理概念的理解,计算题重点考查学生分析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题侧重考查仪器的使用和考纲中规定的某个实验的操作以及对实验原理的迁移和探究能力。近年来,高考物理试题难度较为稳定。 二、一轮复习构建高中物理知识网络的整体框架 一轮复习课上,把握各部分物理知识的重点、难点。应指导学生梳理知识,形成结构,总结规律形成方法。帮助学生弄清局部知识与教材整体内容的关系,每一知识点在

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特点,掌握知识与知识之间、知识块与知识块之间内部的本质联系于区别。通过梳理,将过去分散和零乱的知识就能十分条理、系统化的有机联系在一起了,便于贮存在大脑中,有利于记忆,不易遗忘,目的在于使用时可以十分快捷的提取。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写出本章小结,主要总结物理量、物理规律、物理方法、典型习题、存在问题。知识经过梳理后,使学生加深了对某些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全面、深刻的理解,容易掌握它们的本质特征,便于学生发现和掌握获取知识的规律、方法和手段,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和思维品质。构建高中物理知识网络的整体框架。 三、二轮复习要进一步构建高中物理知识网络,突出物理方法 二轮复习要从教与学的实际情况出发拟定专题复习内容,全面系统复习物理知识,注重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落实,注重物理学科能力和思想方法的培养,注重对实验知识的复习,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以及实验迁移能力,突出对学科主干知识和重点内容的复习,构建并完善知识结构网络和方法结构体系,以培养物理学科能力,提升知识综合能力、物理建模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知识精讲构建物理知识结构体系和方法结构体系,精讲物理学科主干知识和重点内容,突破重点,化解难点,排除疑点,重视热点,辨析误点,达到高效率复习物理知识的目的。精选典型例题,梳理思路,分析过程,点拨方法与技巧。 二轮复习要树立打通意识,把以往分散、独立、分割的知识或技能整合起来,找到它们的连接点,形成一个能够综合、创新的知能网络。可以某一关键的物理量或物理概念为中心,找出与之相联系的有关物理量或规律来构成知识板块。一般有物体的平衡、运动和力的关系、功和能、电磁学中的场、电磁学中的路、物理图像的意义和解题、如何审题等专题。 如:功和能专题以功和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为核心,它可以将整个高中物理各个部分中涉及到做功能量的知识点整合起来组成一个知识板块:功、功率、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重力做功、摩擦力做功、电场力作功、电流做功、安培力做功和核力做功。 再如力和运动,以力和初速度的方向变化为核心进行组建:将各种运动归类组合为一个专题。在电学中电路为一个专题等。这些以主干知识为核心来组建的专题,最大的优点是浓缩了物理知识,抓住了物理变化过程中的本质特点,为解决新情境下的物理问题提供了一些帮助。使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 概念与规律既是物理教学的核心,又是学生物理学习的起点。从核心着手贴近教学

高中物理重要知识点详细全总结(史上最全)

完整的知识网络构建,让复习备考变得轻松简单! (注意:全篇带★需要牢记!) 高 中 物 理 重 要 知 识 点 总 结 (史上最全)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注意:全篇带★需要牢记!) 一、力物体的平衡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2.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弹力(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 (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 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 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 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 (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单位是N/m. 4.摩擦力 (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 (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 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

高中生物知识结构网络图(完整版)

高中生物知识结构网络图 第一单元 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 1.1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 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 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1.4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

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设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 , 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 ,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 ,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 ,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 则 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 n m x -=…………………………………①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x ma y 18-=………………………………………② 或者 x a r y 183 -= ………………………………………③ 1.6蛋白质的组成层次 1.7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1.8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

1.9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 1.10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 1.11 水 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 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 亲脂小分子 高浓度——→低浓度 不消耗细胞能量(ATP) 离子、不亲脂小分子 低浓度——→高浓度 需载体蛋白运载 消耗细胞能量(ATP)

1.12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 1、具有双层膜结构 2、进行能量转换 3、含遗传物质——DNA 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 5、内含核糖体 6、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 7、能自我分裂增殖 1.13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 1.14细胞有丝分裂中核内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

(完整版)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和知识网络图(大全).docx

高中物理知识结构图, 力学知识结构图 湄江高级中学:吕天鸿 ; 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每一个实在的力都有 力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的合成与分解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如果与几个力的效 的三要素 大小、方向、作用点果相同,则这个力叫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叫这个力的分概矢量性力的矢量性表现在它不仅有大小和方向,而且力。 念 它的运算符合平行四边形定则。由分力求合力的运算叫力的合成;由合力求分力的运算叫 效果力的作用效果表现在,使物体产生形变以及改变物力的分解。 体的运动状态两个方面。 重力由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大小G= mg。g 为重力加速度,由于物体到地心的距离变化和地球自转的影 响,地球周围各地 g 值不同。在地球表面,南极与北极g 值较大,赤道 g 值较小;通常取g=9.8 米/秒2。 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几何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吸引力叫万有引力,F G Mm 。通常取引力常量G=6.67×10-11牛·米2/千克2。物体的重力可以认为是 三 R2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 种 常弹力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并且发生了形变的物体之间。支持面上作用的弹力垂直于支持面;绳上作用的弹力沿着绳的收缩方向。 见胡克定律 F=kx , k 称弹簧劲度系数。 的 力滑动摩擦力物体间发生相对滑动时,接触面间产生的阻碍相对滑动的力,其方向与接触面相切,与相对滑动的 方向相反;其大小f=μ N 。N 为接触面间的压力。μ为动摩擦因数,由两接触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决定。 摩 擦 静摩擦力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产生相对运动趋势时,沿接触面产生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的静摩擦力。静摩擦力 力的大小随两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强弱,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变化。“最大静摩擦力”的具体值,因两 物体的接触面材料情况和压力等因素而异。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牛 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衡量惯性的大小的物理量是质量。 顿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所受合外力的大小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运 动方向相同。表达式 F 合=ma,其中 F 单位:牛( N); m 单位:千克( kg); a 单位:米/秒2(m/s2)。意义:力是改变物 定 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律 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力 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是同种性质的力,它们分别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存在“平衡’问题。) 功功是能量转换的量度,即:有功必有能量形式的转换.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形式 转换。大小: W=FScosα(两个要素:①力②力方向上有位移 )单位:焦( J) 正功:表示动力功 ( 即力与位移夹角小于900。)负功:表示阻力功 (即力与位移夹角大于 900。) 功率平均功率 P W单位:瓦(焦/秒)即时功率 P=FVcos α,单位:瓦(焦/秒) t 运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所具有的能动能定理合外力所做的功等于功 mv2物体动能的变化。表达式 动和 E K。 ( 动能是运动状 2 和能W=E K2—E K1(动能定理适用于变力 态的函数,是标量 )力做功的过程) 重力势能E P=mgh h 为物体 距零势能位置的高度。零势能位置可 势能由于物体之间相对位置和 依具体问题解题方便而定,故重力势 物体各部分间相对位置决定的能叫 能的大小只有相对的意义。重力势能 势能。 的变化表示了重力做功的多少。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 冲量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变而具有的能。叫做量的

知识网络图

高中生物知识网络体系 一、生命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细胞工程 细胞 细胞的物质基础 细胞增殖、分化 细胞工程 细胞结构 化学元素(最基本元素、基本元素、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比较)化合物(水、无机盐、蛋白质、糖类、脂质、维生素、核酸) ①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及非细胞结构比较 ②生物膜的结构、功能及联系 ③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功能比较及其他细胞器的功能 ①植物组织培养 ②植物体细胞杂交 ③动物细胞培养 ④动物细胞融合 ⑤单克隆抗体 ⑥胚胎移植 ⑦动植物细胞工程比较 细胞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及减数分裂比较) 细胞癌变(癌细胞特点、致癌因子) 细胞衰老(主要特征、原因)

1.水 水 水的存在形式(自由水/结合水) 水的作用(溶剂、运输、原料、成分、维持形态、调节体温) 水对动植物的影响(生存、分布、生活习性、形态、呼吸) 水污染(农药、化肥、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引起的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有机物污染、有害微生物污染) 代谢产生的水(光合作用暗反应,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纤维素、淀粉、蛋白质、DNA、RNA及ATP的合成) 代谢消耗的水(光反应,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糖元、淀粉、蛋白质、核酸分解为基本单位,ATP的水解) 水分代谢(动植物对水分的吸收方式和原理、运输、利用、散失、应用) 水的平衡 饮水、食物、代谢产生水 泌尿、排汗、呼吸、粪便 体温调节: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产热—内脏和骨骼肌 散热—皮下毛细血管辐射和汗液蒸发

2.糖类 糖类 ●单糖、二糖、多糖的化学组成、种类、结构和分布●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的化学性质●糖类的功能 ●血糖平衡的调节 ●应用 A.构成生物体的主要成分(如糖被) B.主要的能源物质 C.用于制药工业、糖果工业、制镜工业 D.纤维素制造纤维素硝酸酯和造纸等 ●植物体内的糖代谢: 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式、过程 叶片遮光实验 适当提高温室内CO2的浓度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概念、反应式、过程 中耕松土 种子的贮藏 蔬菜的保鲜 ●人和动物体内的糖类代谢: 糖类的化学性消化过程及部位 葡萄糖被吸收的方式和途径 葡萄糖在细胞内的代谢 血糖的正常值和异常值 剧烈运动时细胞呼吸的产物、能量 北京鸭等动物的育肥过程 糖代谢与蛋白质代谢、脂质代谢的关系

初中物理知识框架图

单位: 基本工具:刻度尺 基本工具:停表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描述: 运动的快慢 速度 定义:路程及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常用单位:千米/小时(km/h) 主单位:米/秒(m/s) 公式: t s v= 变速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用平均速度表示变速运动的快慢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速度不变的运动 测量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t s v= 机 械 运 动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长度的测量 时间的测量 长度的主单位:米(m),其他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时间的主单位:秒(s),其他单位:小时(h)、分钟(min) 运动的描述 定义: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参照物: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实验器材:刻度尺、秒表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二章声现象 声现象声音的产生及传播 声音的产生条件:发声体在振动 (3)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一般来说在固体 中传播速度最快、液体较慢、气体最慢) 声音的传播特点 (1)需要介质 (2)真空不能传播 (4)声音在同一介质中传播速度还及温度有关 (5)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声音的三个特征 音调 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 音调及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响度 响度表示声音的强弱,用分贝来表示 响度及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决定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 音色 又叫做音品,反映声音的品质及特色 噪声 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减弱噪声的途径 在声源处减弱 在人耳处减弱 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被称为次声波 超声波和次声波 超声波:频率高于20KHz的声音被称为超声波 声音的利用 声音能传递信息:例如B超检查身体、回声定位等 声音能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碎石

[绝对精品]高考复习生物知识结构网络图

高考复习生物知识结构网络图 第一单元 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 1.1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 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 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不同种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 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C 、H 、O 、N 四种元素含量最多 元素含量差异很大 统一性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 差异性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和无机自然界中含量差异很大 化学元素 必需元素 大量元素 有害元素 微量元素 基本元素:C 、H 、O 、N 主要元素:C 、H 、O 、N 、P 、S 最基本元素:C 非必需元素 无害元素 C 、H 、 O 、N 、 P 、S 、 K 、Ca 、 Mg Fe 、Mn 、B 、Zn 、Cu 、Mo 等 Al 、Si 等 Pb 、Hg 等

1.4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 化合物 分 类 元素组成 主要生理功能 水 ①组成细胞 ②维持细胞形态 ③运输物质 ④提供反应场所 ⑤参与化学反应 ⑥维持生物大分子功能 ⑦调节渗透压 无机盐 ①构成化合物(Fe 、Mg ) ②组成细胞(如骨细胞) ③参与化学反应 ④维持细胞和内环境的渗透压) 糖类 单糖 二糖 多糖 C 、H 、O ①供能(淀粉、糖元、葡萄糖等) ②组成核酸(核糖、脱氧核糖) ③细胞识别(糖蛋白) ④组成细胞壁(纤维素) 脂质 脂肪 磷脂(类脂) 固醇 C 、H 、O C 、H 、O 、N 、P C 、H 、O ①供能(贮备能源) ②组成生物膜 ③调节生殖和代谢(性激素、Vit.D ) ④保护和保温 蛋白质 单纯蛋白(如胰岛素) 结合蛋白(如糖蛋白) C 、H 、O 、N 、S (Fe 、Cu 、P 、Mo ……) ①组成细胞和生物体 ②调节代谢(激素) ③催化化学反应(酶) ④运输、免疫、识别等 核酸 DNA RNA C 、H 、O 、N 、P ①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②控制生物性状 ③催化化学反应(RNA 类酶) 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设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 , 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 ,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 ,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 ,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 则 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 n m x -= ……………………………………①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x ma y 18-= …………………………………………② 或者 x a r y 183 -= …………………………………………③

生物知识网络图整理版

全册知识网络体系 一、生命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细胞工程 1.水 水 水的存在形式(自由水/结合水) 水的作用(溶剂、运输、原料、成分、维持形态、调节体温) 水对动植物的影响(生存、分布、生活习性、形态、呼吸) 水污染(农药、化肥、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引起的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有机物污染、有害微生物污染) 代谢产生的水(光合作用暗反应,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纤维素、淀粉、蛋白质、DNA 、RNA 及ATP 的合成) 代谢消耗的水(光反应,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糖元、淀粉、蛋白质、核酸分解为基本单位,ATP 的水解) 水分代谢(动植物对水分的吸收方式和原理、运输、利用、散失、应用) 水的平衡 饮水、食物、代谢产生水 泌尿、排汗、呼吸、粪便 体温调节: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产热—内脏和骨骼肌 散热—皮下毛细血管辐射和汗液蒸发 细胞 细胞的物质基础 细胞增殖、分化 细胞工程 细胞结构 化学元素(最基本元素、基本元素、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比较) 化合物(水、无机盐、蛋白质、糖类、脂质、维生素、核酸) ①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及非细胞结构比较 ②生物膜的结构、功能及联系 ③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功能比较及其他细胞器的功能 ①植物组织培养 ②植物体细胞杂交 ③动物细胞培养 ④动物细胞融合 ⑤单克隆抗体 ⑥胚胎移植 ⑦动植物细胞工程比较 细胞分裂(有丝分裂、无 丝分裂及减数分裂比较) 细胞癌变(癌细胞特点、致癌因子) 细胞衰老(主要特征、原因)

2.糖类 3.蛋白质 ●代谢 蛋 白 质 ●主要功能:组成物质、调节新陈代谢及免疫、运载、运输、运动功能等 ●结构 基本单位:氨基酸概念 结构层次:化学结构与空间结构 特点:生物多样性形成原因:蛋白质变性条件及应用 ●合成 场所: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与游离核糖体合成不同类型的蛋白质 遗传信息的表达:中心法则 有关计算:肽键数与氨基酸数的关系,肽链中游离氨基数和游离羧基数,氨基酸数与mRNA 、DNA 碱基数的关系 氨基酸的代谢来源与去路 三大有机物在生物体内的转化关系 食物中蛋白质类营养供给 ●蛋白质的双缩脲鉴定和实验设计 ●在生物进化中提供分子生物学上的证据 大气中的N 2 植物蛋白 动物蛋白 NH 3 亚硝酸盐 硝酸盐 尸体、动物排泄物 自然固氮 工业合成 糖类 ●单糖、二糖、多糖的化学组成、种类、结构和分布 ●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的化学性质 ●糖类的功能 ●血糖平衡的调节 ●应用 A .构成生物体的主要成分(如糖被) B .主要的能源物质 C .用于制药工业、糖果工业、制镜工业 D .纤维素制造纤维素硝酸酯和造纸等 ●植物体内的糖代谢: 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式、过程 叶片遮光实验 适当提高温室内CO 2的浓度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概念、反应式、过程 中耕松土 种子的贮藏 蔬菜的保鲜 ●人和动物体内的糖类代谢: 糖类的化学性消化过程及部位 葡萄糖被吸收的方式和途径 葡萄糖在细胞内的代谢 血糖的正常值和异常值 剧烈运动时细胞呼吸的产物、能量 北京鸭等动物的育肥过程 糖代谢与蛋白质代谢、脂质代谢的关●氮循环:

初中物理知识框架图

初中物理知识框架图

第五章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 单位:摄氏度(℃) 温度 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规定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测量工具:温度计 (4)读数时,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时再读数,且视线应与温度计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2)使用前,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使用方法 (1)使用前要估测待测液体的温度 (3)测温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底部或容器壁 熔化需要吸热 熔化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事例:自然界中冰熔化成水 凝固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事例:自然界中水结成冰,冰川、冰雹的形成 凝固需要放热 晶体和非晶体 常见晶体有海波、冰、萘、和各种金属 熔化、凝固过程温度不变 晶体 同一种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相同 非晶体有蜡、松香、玻璃和沥青等 没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非晶体 汽化 蒸发过程要吸热 蒸发 可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温度的高低 液体表面积的大小 液体表面空气流速的快慢 沸腾沸腾过程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液体的沸腾与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 液化过程要放热 液化 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事例:雾、露、墙壁“出汗”、“白气”等现象都属于液化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 降温 压缩体积 升华过程要吸热 升华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事例:北方的冬天冰冻的湿衣服变干 凝华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事例:冰花、雾凇、雪、霜等自然现象都属于凝华 凝华过程要放热

第四章 光现象 光的色散 色散:复合光分解成单色光的现象 事例:雨后彩虹 白光的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 紫外线——作用:紫外线验钞机和紫外线消毒灯 看不见的光线 光现象 光的传播特点: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的直线传播 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 光的传播 事例: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的成因、激光准直等 速度: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 光的反射 现象:光遇到物体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规律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在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类型 镜面反射:反射面光滑时,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也平行 漫反射:反射面凹凸不平,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 应用 改变光路 (2)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跟镜面垂直 平面镜成像特点 (1)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4)所成的像是虚像 光的折射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规律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光线垂直射入时不发生折射 事例: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变浅”、海市蜃楼

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网络图

硫及其化合物 知识网络图 方程式索引: (1)H2S + CuSO4 == Cu S↓+H2SO4 考点:强酸制弱酸的反例! 硫化铜黑色不溶于稀硝酸的顽固沉淀 实验室用硫酸铜吸收硫化氢防止污染也可以用此法检验硫化氢,但更专业的 做法是用醋酸铅试纸,试纸变黑。 (2)H2S +2 NaOH == Na2S + H2O 考点:可以用碱液吸收硫化氢防污染。 注意硫化氢和氢氧化钠的量,1:2为正盐;1:1为酸式盐(NaHS) (3)Na2S + H2SO4 == H2S↑+ Na2SO4 考点:强酸制弱酸,也可以用盐酸,但注意不能用硝酸。 可以制硫化氢 (4)FeS + 2HCl == H2S↑ + FeCl2 考点:实验室制硫化氢的方法 实验仪器:圆底烧瓶、分液漏斗 原理:强酸制弱酸 除杂:饱和NaHS溶液除HCl 干燥:只能用中性干燥剂,不能用浓硫酸和碱石灰干燥! 收集:向上排气法 验满:湿润的醋酸铅试纸,接近瓶口变黑(PbS),证明即满。 尾气:通入碱液或硫酸铜溶液中 (5)H2 + S== H2S (6)H2S == H2 + S

考点:硫化氢不稳定,300度开始分解,1700完全分解。 (7)2H2S + 3O2 =点燃= 2H2O + 2SO2 2H2S + O2(不充足)=点燃= 2H2O + 2S 考点:硫化氢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如果不充分燃烧则生成硫。 注意硫化氢与氧气的量比关系,决定了产物的种类。 如果往氢硫酸中通入氧气,无论氧气是否过量,都只生成硫而不是二氧化硫。(8)Fe + S =△= FeS (9)2H2S + SO2 == 2H2O +3 S↓ 考点:两种有毒性气体的综合处理 同学们要特别注意的是:S2-与 SO32-在酸性条件下也不能共存,发生的反应与(9)在原理上是相同的,有一年的推断题考到在溶液中生成浅黄色沉淀,很多同学都认为是AgBr实际上从哪道题来看是不对的。造成的原因就是忽视了S2-与 SO32-的共存问题。 请同学们看下面的这道题: 某无色溶液,其中可能存在的离子如下:Na+、Ag+、Ba2+、Al3+、AlO2-、S2-、CO2-3、SO2-3、SO2-4。现取该溶液进行有关实验,有如下结果,试回答有关问题 (1)沉淀甲是,生成沉淀甲的离子方程式为。 (2)沉淀乙是,由溶液甲生成沉淀乙的离子方程式为。 (3)沉淀丙是,如何用一化学实验来确定其成分?。 (4)综合上述信息,溶液中可以肯定存在的离子有。 (10)(11)(12)三个方程式可以一起记忆,这是工业上制硫酸的三步反应。 (10)4FeS2 + 11O2 =高温= 2Fe2O3 +8 SO2 (11)2SO 2+O22SO3 (12)SO3 + H2O == H2SO4 考点:三原料:黄铁矿、空气、98.3%浓硫酸 三反应:4FeS2 + 11O2 =高温= 2Fe2O3 +8 SO2 2SO 2+O22SO3 SO3 + H2O == H2SO4

2021届高考必备人教版高中物理知识体系结构图(全)

高中物理学知识的结构体系 高中物理包括必修1、2共7章;选修3-1、2、3、4、5共19章内容。归纳起来,整个高中物理的知识体系可以分为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电学和磁学)、原子物理学五大学科部分。 必修1和2属于力学部分;选修3-1、3-2属于电磁学内容;选修3-4主要为光学;选修3-5主要为原子物理学,有3章(机械振动和机械波、动量守恒定律)为力学内容。除了热学部分是初中物理(选修3-3未学)的主讲内容外,其他都在高中期间得到学习和深化。 高中物理所有知识体系简表 力学 静力学 (必修1) 力的概念和三种常见力 重力、弹力、摩擦力 力的合成和分解 物体的平衡(相互作用) 运动学 (必修1、2) (选修3-4) 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平抛物体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 天体运动问题 机械振动(简谐运动) 阻尼振动、受迫振动 机械波(横波、纵波) 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叠加、多普勒效应 动力学 (运动和力) (必修1、2) (选修3-5)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二、三定律 万有引力与圆周运动 功与能 功、功率 动能、势能 动能定理 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机械能守恒定律 动量和冲量 动量定理 系统动量守恒定律 电学 电场(静电场) (选修3-1) 力的特性 库仑定律 电场强度 电场线 点电荷场强 匀强电场场强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 的运动 能的特性 电荷的电势能(电势) 电势差 电场力的功 电容器 电路 (恒定电流) (选修3-1) 电源 电动势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内电阻 电流、电压、功率 欧姆表 电阻 串、并联关系 欧姆定律 电功、电功率、电热 电阻定律 磁学 磁场 (选修3-1) 磁场的产生 永磁体磁场 电流磁场 磁场的性质 磁感强度、磁通密度、磁感线 安培力(左手定则)、洛仑兹力(左手定则)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 运动 磁通量 磁通密度 电磁感应 (选修3-2) (选修3-4) 产生的条件 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㈠ 右手定则 穿过闭合电路所围面积中磁通量发生变化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㈡ 楞次定律 自感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 互感 变压器和电能的输送 交变电流 右手定则 光学 几何光学 (选修3-4) 光的直线传播 (均匀介质) 本影、半影、日食、月食、小孔成像 真空中的光速 电磁波谱 光的反射 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 光的折射 折射定律、全反射现象 光的色散 棱镜:全反射棱射 物理光学 (光的本性) (选修3-4、5) 光谱 发射光谱 吸收光谱 连续、明线光谱 光谱分析 光的波动性 光的干涉(双缝、薄膜)、光的衍射 光的粒子性 光子、光电效应 光的波粒二象性 电磁波谱 热学 (初中物理) (选修3-3) 热学的基本知识 分子动理论 分子无规则运动 扩散、布朗运动 动能(温度) 相互作用力 势能(体积) 物体的内能 分子动能、热能、物体的内能 热和功 内能的改变 做功、热传递 能量守恒定律 热力学第一、二定律 气体的性质 气体的状态描述 物质的量、压强、体积、温度及其关系 理想气体 状态变化规律 克拉贝龙方程 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等温过程、等压过 程、等容过程 饱和汽、非饱和汽 空气的湿度 原子物理 (选修3-5) 原子结构 核式模型、玻尔理论、电子云 α粒子散射实验、放射、衰变、人工转变、裂变、聚变 原子核

网络横道图基本知识

321.网络图基本知识 横道图:横道图用一条水平线来表示一个工作,线的开始表示工作的开始,线的结束表示工作的结束。 横道图表示很简单,但是只能表示各工作的开始、结束时间,以及较为简单的工作制约关系。对于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如时差等数据就很难提供,且当一个项目太大时很难把工作间的逻辑关系表示清楚。单代号网络图:以方框表示工作,以箭线表示工作间的工作关系。在方框中标有工作的名称、代码及工作的参数,箭线可以清楚地表示工作间的制约关系。由于单代号网络图不带有时间标尺,在工作数量较多时,也很难看清楚工作的开始、结束的顺序。 双代号网络图以箭线表示工作,以节点表示工作的开始及结束,且前后节点还用来表示工作间的开始顺序等。在双代号网络图在,可以使用节点、实线、虚线,能够很简单准确地表示出项目中的工作关系。由于双代号网络图的表达习惯,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项目中每一个工作的开始、结束顺序,使项目管理者能够方便地对项目中的工作进行控制。 双代号网络图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由于双代号网络图的表达机制比较复杂,在手工绘制过程中非常容易出错,绘制一张双代号网络图往往需要很长时间。 2.软件使用到的几种工作介绍 智通工程进度管理系统使用到了实工作、虚工作、辅助工作、挂起工作、子网络几种类型的工作。另外,几个工作还可以组成组件工作,实工作还有延时等功能以完成网络图所需要的各种工作关系。 1)实工作:实工作是构成网络图最重要的工作。需要消耗一定的 时间,一般情况下实工作还需要消耗一定的资源。在绘制网络图过程中,不一定要输入其占用的资源数量。 2)虚工作:与实工作对应,不需要消耗时间,不占用资源,仅是 为了能够正确地表达双代号网络图中的工作关系而设置的工作类型。

高中物理知识网络图

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每一个实在的力都有 力 的 概 念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的合成与分解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如果与几个力的效 三要素 矢量性 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的矢量性表现在它不仅有大小和方向,而且 它的运算符合平行四边形定则。 效果力的作用效果表现在,使物体产生形变以及改变物 果相同,则这个力叫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叫这个力的分 力。 由分力求合力的运算叫力的合成;由合力求分力的运算叫 力的分解。 体的运动状态两个方面。 重力由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大小G=mg。g 为重力加速度,由于物体到地心的距离变化和地球自转的影 响,地球周围各地g 值不同。在地球表面,南极与北极g 值较大,赤道g 值较小;通常取g=9.8 米/秒2。 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几何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吸引力叫万有引力,F =G Mm 。通常取引力常量G=6.67×10-11 牛·米2/千克2。物体的重力可以认为是三 种 常 见 的 力 R 2 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 弹力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并且发生了形变的物体之间。支持面上作用的弹力垂直于支持面;绳上作用的弹力沿着绳的收缩方向。 胡克定律F=kx,k 称弹簧劲度系数。 滑动摩擦力物体间发生相对滑动时,接触面间产生的阻碍相对滑动的力,其方向与接触面相切,与相对滑动的 方向相反;其大小f=μN。N 为接触面间的压力。μ为动摩擦因数,由两接触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决定。 摩 擦 力 静摩擦力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产生相对运动趋势时,沿接触面产生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的静摩擦力。静摩擦 力的大小随两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强弱,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变化。“最大静摩擦力”的具体值,因两 物体的接触面材料情况和压力等因素而异。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所受合外力的大小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 方向相同。表达式F 合=ma,其中F 单位:牛(N);m 单位:千克(kg);a 单位:米/秒2(m/s2)。意义:力是改变物 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功功是能量转换的量度,即:有功必有能量形式的转换.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形式 转换。大小:W=FScosα(两个要素:①力②力方向上有位移)单位:焦(J) 正功:表示动力功(即力与位移夹角小于900。) 负功:表示阻力功(即力与位移夹角大于900。) 功率平均功率P =W t单位:瓦(焦/秒)即时功率P=FVcosα,单位:瓦(焦/秒)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所具有的能 E K =mv 2 动能定理合外力所做的功等于 物体动能的变化。表达式 2。(动能是运动状W=E K2—E K1(动能定理适 态的函数,是标量) 用于变力做功的过程) 重力势能E P=mgh h 为物体 距零势能位置的高度。零势能位置可 势能由于物体之间相对位置和 依具体问题解题方便而定,故重力势 物体各部分间相对位置决定的能叫 能的大小只有相对的意义。重力势能 势能。 的变化表示了重力做功的多少。 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和 势能统称机械能) 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 形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 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 的总量保持不变。 同样,在只有弹力做功 的情形下,物体的动能和弹 性势能发生相互转化,机械 能总量也保持不变。 冲量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 叫做力的冲量单位牛·秒。冲 量的方向,即力的方向。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 变而具有的能。 动量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 叫做动量单位:千克·米/ 秒。动量的方向,即速度的方 动量定理物体所受合力的冲量 等于物体的动量变化。 表达式Ft=P 末-P 初 系统动量守恒定律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为零,这 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衡量惯性的大小的物理量是质量。 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力 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是同种性质的力,它们分别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存在“平衡’问题。) 力学知识结构图 功 和 能 冲 量 和 动 量 牛 顿 运 动 定 律 运 动 和 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