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业经济学重点

产业经济学重点

产业经济学重点
产业经济学重点

产业的涵义:1.产业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2.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3.产业是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

产业的一般分类方法:一、关联方式分类法是将具有某种相同或相似关联方式的企业经济活动组成一个集合的分类方法1、技术关联分类法2、原料关联分类法3、用途关联分类法4、方向关联分类法5、战略关联分类法。二、三次产业分类法。三、国家标准分类法,具有强制性、代表性、整体性、广泛性、权威性、目的性、特殊性、科学性四、国际标准分类法。五、两大类分类法六、农轻重产业分类法,分成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三大部门。七、生产要素分类法

产业组织通常是指上述组织概念中的第三种含义,即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者市场关系。这种企业之间的市场关系主要包括: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对产业组织的研究主要是以竞争和垄断及规模经济的关系和矛盾为基本线索,对企业之间的这种现实市场关系进行具体描述和说明。

帕累托最优状态:在这种完全竞争状态下,由市场供求所形成的均衡价格能够引导社会资源实现有效配置,使任何两种产品对任何两个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都相等,任何两种生产要素对任何两种产品产生的技术替代率都相等,从而达到任何资源配置都不可能在不使任何人的处境变坏的同时,使一些人的处境变好什么是“马歇尔冲突”?即大规模生产能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性,使这些企业的产品单位成本不断下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结果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断增强,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中所发挥的作用,使经济丧失活力,从而扼杀自由竞争。面对这一矛盾,马歇尔试图用任何企业的发展都有的“生成—发展—衰退”过程来说明垄断是不会无限蔓延的,规模经济和竞争是可以获得某种均衡的。

何谓“有效竞争”?它有哪些判断标准?有效竞争,就是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竞争格局。判断标准:三分法:1、市场结构标准:集中度不大高,市场进入容易,没有极端的产品差别化2、市场行为标准:对于价格没有共谋;对于产品没有共谋;对于竞争者没有压制政策3、市场绩效标准:存在不断改进产品和生产过程的压力;随成本大幅度下降价格能向下调整;企业和产业处于适宜的规模;销售费用能在总费用中的比重不存在过高现象;不存在长期的过剩生产能力

哈佛学派是如何将市场结构作为分析重点,来构筑他们的结构主义政策论的?

在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中,产业组织理论由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这三个基本部分和政府的产业组织政策组成,其基本分析程序是按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产业组织政策展开的。在这里,结构、行为、绩效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即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而企业行为又决定市场运行的经济绩效。因此,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公共政策(产业组织政策)来调整和直接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

这种SCP分析框架所依据的微观经济理论,是将完全竞争和垄断作为两极,将现实的市场置于中间进行分析的自马歇尔以来的新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因而这一分析将市场中企业数量的多寡作为相对效率的改善程度的判定标准,认为随着企业数的增加,完全竞争状况的接近基本就能实现较为理想的资源配置效率。由于哈佛学派将市场结构作为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重点,因此信奉哈佛学派理论的人通常也被称为“结构主义者”。

在分析框架中突出市场结构,在研究方法上偏重实证研究,是哈佛学派区别于其他学派的两个重要特征。在贝恩等人看来,寡占的市场结构会产生寡占的市场行为,进而导致不良的市场绩效特别是资源配置的非效率。因此有效的产业组织政策首先应该着眼于形成和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主张对经济生活中的垄断和寡占采取规制政策。

试述产业组织理论的芝加哥学派的主要观点。

信奉自由市场经济中竞争机制的作用,强调新古典学派价格理论在产业活动分析中的适用性,坚持认为产业组织及公共政策问题仍然应该通过价格理论的视角来研究,力图重新把价格理论中完全竞争和垄断这两个传统概念作为剖析产业组织问题的基本概念,从而与哈佛学派在方法论上形成鲜明对照。其主要观点如下: 1.即使市场中存在着某些垄断势力或不完全竞争,只要不存在政府的进入规制,长期的竞争均衡状态在现实中也是能够成立的。 2.即使市场是垄断的或高集中寡占,只要市场绩效是良好的,政府规制就没有必要。 3.高集中产业中的高利润率与其说是资源配置非效率的指标,倒不如说是生产效率的结果。

4.除了政府的进入规制以外,由于真正的进入壁垒在实际中几乎不存在,因此市场中的现存企业都面临着潜在进入者的竞争压力。

5.除个别部门,芝加哥学派在原则上反对政府以各种形式对市场结构的干预,主张放松反托拉斯法的实施和政府规制政策。

简述可竞争市场理论的主要内容。

《可竞争市场与产业结构理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该理论的形成。该理论认为良好的生产效率和技术效率等市场绩效,在传统哈佛学派的理想的市场结构以外仍然是可以实现的,而无需众多竞争企业的存在。它可以是寡头市场,甚至是垄断市场,但只要保持市场进入的完全自由,只要不存在特别的进出市场成本,潜在竞争的压力就会迫使任何市场结构条件下的企业采取竞争行为。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包括自然垄断

在内的高集中度的市场结构是可以和效率并存的。

描述交易性质的三个维度分别是什么?如何解释企业

纵向一体化现象?描述交易性质的三个维度:第一个

是交易所涉及的资产专用性。第二个维度是交易所涉

及的不确定性。第三个维度是交易发生的频率。

威廉姆森把企业看成是连续生产过程之间不完全

合约所导致的纵向一体化实体,指出企业之所以会出

现,是因为当合约不可能完全时,纵向一体化能够消

除或至少减少资产专用性所产生的机会主义问题。

其思路大致如下:如果交易中包含一种关系的专

用性投资,则事先的竞争将被事后的垄断或买方独家

垄断所取代,从而导致将专用性资产的准租金攫为己

有的机会主义行为。这种机会主义行为在一定意义上

使合约双方相关的专用性投资不能达到最优,并且使

合约的谈判和执行变得更加困难,因而造成市场交易

的高成本。当关系的专用性投资变得更为重要时,用

传统市场去处理纵向关系的交易费用就会上升。因此,

企业的纵向一体化就被用来替代市场。因为在纵向一

体化的企业组织内,机会主义要受到权威(企业家)

的督察,从而大大降低了相应的市场交易成本。

生产函数:是描述在生产技术状况给定的条件下,生

产要素的投入量与产品的产出量之间的物质数量关

系的函数式

与西方企业比较,东方企业具有哪些特点(以日本企

业为例)?1.家庭风格与超血缘意识共存。2.企业目

标与个人利益相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企业

追求的是双重经营目标。一个目标是利润,表明企业

是一个利益集团;另一个目标是企业的持续性,这表

明企业同时又是一个共同体。 (2)利益一体感使企

业内部成员之间有着一种共同的纽带。3.儒家伦理与

制度理性并用。总之,日本企业经营管理的方式是以

个人利益、权利、地位、规则为基础的,它对个体行

为的影响是刚柔相济、恩威并重。家庭风格与超血缘

意识共存,营造了企业成员间相互信任、共同发展的

良好氛围;企业目标与个人利益相融,保证了个体利

益在集团目标中的应有地位;儒家伦理与制度理性并

用,规范了企业经营者与员工各自的正确行为。

影响市场结构的因素主要有哪些?试分析每一种主要

因素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很多,

主要包括: 1.市场集中度 2.产品差别化 3.进入和

退出壁垒;4.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 5.市场需求的增

长率; 6.短期成本结构。

1.市场集中度:市场集中度是用于表示在特定产业

或市场中,卖者或买者具有怎样的相对的规模结构的

指标。由于市场集中度是反映特定市场的集中程度的

指标,所以它与市场中垄断力量的形成密切相关。衡

量指标:1、行业集中度:指行业内规模最大的前几

位企业的有关数值X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2、

洛仑兹曲线:是一种表明相对集中度的指标,它表明

市场占有率与市场中由小企业到大企业的累计百分

比之间的关系。当行业内所有企业的规模都相同时,

洛仑兹曲线与对角线重合;当企业的规模不完全相同

时,洛仑兹曲线是对角线下方的一条曲线。一般来说,

曲线越偏离对角线凸向右下角,就表明企业规模分布

的不均匀度越大,即市场集中程度越高。3、基尼系

数:建立在洛仑兹曲线的基础上,等于均等分布线与

洛仑兹曲线之间的面积与均等分布线一下的三角形

面积之比。基尼系数在0-1之间变动,当基尼系数等

于0时,表明洛仑兹曲线与均等分布线重合;当基尼

系数趋向1时,表明企业的规模分布越来越不均等。

2.产品差别化含义:指企业在其提供给客户的产品上,

通过各种方法造成足以引起客户偏好的特殊性,使客

户能够把它同其他竞争性企业提供的同类产品有效

地区别开来,从而达到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

地位的目的。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对市场结构产生直接

的影响: (1)影响市场集中度。市场上规模较大的上

位企业(即市场占有率领先的企业)通过扩大产品差

别化程度,可以保持或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从而

保持或提高市场集中度水平;市场上规模较小的下位

企业也可以通过产品差别化提高自身的市场占有率,

从而降低市场的集中度水平,或改变行业市场的规模

分布结构。(2)形成市场进入壁垒。现有企业的产品

差异化可以使顾客对该企业的产品形成偏好甚至一

定的忠诚度,这对于意图进入市场的新企业而言,无

疑构成了一定程度的进入壁垒,也就是说,这些试图

进入市场的企业也必须通过自己的产品差异化行为,

寻找新的目标市场的顾客或者争取原有企业的顾客

转换品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因

此,市场的产品差异化程度越高,新企业进入市场的

壁垒也就越高。

3.进入和退出壁垒:在影响市场结构的诸多因素中,

市场进入和退出壁垒是与集中度和产品差别化并列

的一个重要因素。对进入和退出壁垒的分析,主要是

从新企业进入市场的角度考察产业内原有企业和准

备进入的新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以及最终反映出来

的市场结构的调整和变化。

产品差异化方法:产品主体差异化,品牌差异化,价

格差异化。渠道差异化,促销差异化,服务差异化

进入壁垒构成因素:1.绝对成本优势。2.规模经济。

3.产品差异化

4.政策法律制度

5.阻止进入策略行为。

退出壁垒的构成因素:若企业主动或被迫要退出某个

行业市场,却又难以退出,表明这个市场上存在退出

壁垒。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资产专用性和沉没成

本。出售价格和企业投资额扣除折旧后的剩余价值之

间的差价就是沉没成本。沉没成本越大,企业退出市

场的壁垒也就越高2.解雇费用3.政策法律的限制。

产业组织理论主要研究的是寡头垄断型市场结构中

企业的市场行为,原因在于:第一,完全竞争和完全

垄断竞争形态的市场在现实中非常少见,并且这两种

类型的市场行为通常可以忽略。对于前者而言,因为

存在着大量的买者和卖者,所以单个企业是价格的接

受者,而不是价格的制定者,任何一个企业的市场行

为都无法对其他企业的行为产生有效影响;对于后者

而言,市场上只有一个企业,他就是价格的制定者,

并且他的行为不受任何竞争行为的影响。第二,寡头

垄断是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竞争之间的一种市

场形态,由于市场上存在几个规模较大的相互依存、

相互竞争的企业,所以每一个企业的市场行为都会对

其他企业的行为产生有效地影响

试述掠夺性定价和限制性定价行为的主要特征及其

对市场结构的影响。1.掠夺性定价:又称驱逐对手定

价,意思是某企业为了把对手挤出市场和吓退试图进

入市场的潜在对手,而采取降低价格(甚至低于成本)

的策略。这种策略性行为有三个重要的特征:(1)在

掠夺性定价中出现的价格下降,一般是暂时性的,是

企业以长期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策略性定价行为;(2)

在掠夺性定价中企业发动暂时性降价,实质目的是要

缩减供给量,而不是扩大需求量,只有在有效控制供

给量的前提下,发起企业在驱逐对手之后才能提高价

格;(3)一般情况下,采用掠夺性定价策略的都是市

场上势力雄厚的大企业。影响:掠夺性定价行为一般

发生在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大企业采用这种策略的

目的主要在于驱逐或消灭现有的竞争对手或是教训

不合作的竞争对手,但是同时它也向意欲进入市场的

新企业发出了警告。因此,掠夺性定价对市场结构的

竞争性将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2.限制性定价:又被称为“阻止进入定价”,它是指

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卖主将价格定在足以获得经济利

润、但又不致于引起新企业进入的水平上。企业采用

限制性定价的直接目的是阻止新企业进入市场,但实

质上这是一种牺牲部分短期利润以追求长期利润最

大化的行为,因此限制性定价同掠夺性定价一样,都

是企业长期定价的策略性行为。如果一个企业在长

期内确定价格(或产量)来减少或消除招致新企业进

入它所在市场的动因,那么这个企业采取的就是动态

限制性定价策略。即市场主导企业经常先订立一个高

价,然后随着新企业的进入逐渐降低价格,这样做最

符合企业追求长期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简述广告行为对市场结构的影响。企业的广告行为对

市场结构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广告与产

品差异。企业通过广告中的有效诉求,可以让消费者

深刻认知其产品与众不同的特点,从而与竞争者的产

品区别开来。同时,广告本身也可以被看成是产品差

异的一个组成部分。2.广告与进入壁垒。广告会增强

进入壁垒。产业内原有企业通过大量的广告投入影响

消费者的主观偏好,建立本企业及其产品品牌的知名

度,甚至可以说他们所投入的广告费用已经变成了无

形资产,潜在的进入者必须广泛地做广告,以克服原

有企业所建立的商誉,并且它的投入将更大,这无疑

使新进入的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成本劣势,所以说市场

中原有企业所做的广告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进入壁垒。

从以上两个方面看,企业的广告行为将导致产业市场

集中度的提高。当所有竞争性企业都从事广告活动时,

它们的市场份额将随广告活动的成败而变化。成功的

广告会使企业拥有更多的消费者,市场份额就会提高;

失败的广告会使企业失去顾客,甚至不得不退出市场;

此外,市场上原有企业所做的大量广告对意图进入市

场的潜在企业构成了一定程度的进入壁垒,使它们

“望而却步”。所有这些方面作用的结果就是产业市

场的集中度提高。实证研究也表明,广告活动是竞争

企业市场份额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

试述企业兼并的主要动机及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特点:1、伴有产权关系的转移2、通过兼并,原有

企业的业务将集中到合并后的新企业中3、多家企业

的财产变为一家企业的财产,多个法人变为一个法人

主兼企业的动机:1、获得规模经济的效益2、提高

市场竞争力和市场支配力量3、降低市场进入壁垒4、

减少资产经营风险5、单纯扩大规模,提高经理人员

的声望。被兼企业的动机:1、减少资产经营风

险。 (2) 避免破产 (3)回收资本。

企业兼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就积极的方面看,兼并

是推动产业存量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通过企业兼并,

生产要素得以向优势企业集中,社会资源配置得到优

化,新兴产业中的企业通过兼并衰退行业中的企业而

使自身发展壮大,衰退行业中的企业通过被兼并顺利

退出这个行业。从消极的方面看,兼并导致的市场集

中如果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产生垄断势力,并由此

带来垄断的低效率和社会总福利的损失。这种影

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市场支配力量的加强和

垄断的出现。 (2)进入壁垒的形成。

综上所述,企业兼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还是以加强集

中度为主,尽管在某些情况下也会有利于促进竞争。

试论述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之间相互作用

的关系。在短期内,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

之间的关系是,市场结构从根本上制约市场行为,市

场行为又直接决定了市场绩效。从长期考察,市场结

构也在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正是企业市场行为长期

作用的结果,有时市场绩效的变化也会直接导致市场

结构发生变化。所以,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市场结

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是双向的因果关系。

市场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中,由一定的市场

行为所形成的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和

品种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最终经济成果。评价主要

准则:一是价格对生产要素流动的导向作用,二是看产业内企业的生产量是否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三是看产业内企业生产耗费和利润率的高低,四是产品的质量和品种的规格是否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以及在多大程度上的满足其需求,五是产业的技术进步是否在不断加快

产业结构的基本涵义?产业结构则是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这种产业间的联系与联系方式可从两个角度来考察:一是从“质”的角度动态地揭示产业间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不断发展变化的趋势,揭示经济发展过程的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中,起主导或支柱地位的产业部门的不断替代的规律及其相应的“结构”效益,从而形成狭义的产业结构理论;二是从“量”的角度静态地研究和分析一定时期内产业间联系与联系方式的技术经济数量比例关系,即产业间“投入”与“产出”的量的比例关系,从而形成产业关联理论。广义的产业结构理论包括狭义的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关联理论。

产业结构演进有哪些规律性?1.从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来看,产业结构的演进有如下几个阶段:前工业化时期、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时期五个阶段。2.从主导产业的转换过程来看,产业结构的演进有以农业为主导、轻纺工业为主导、原料工业和燃料动力工业等基础工业为重心的重化工业为主导、低度加工型的工业为主导、高度加工组装型工业为主导、第三产业为主导、信息产业为主导等几个阶段。3.从三大产业的内在变动来看,产业结构的演进是沿着以第一产业为主导到第二产业为主导,再到第三产业为主导的方向发展的。4.从产业结构演进的顺序看,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各阶段是难以逾越的,但各阶段的发展过程可以缩短。从演进角度看,后一阶段产业的发展是以前一阶段产业充分发展为基础的。只有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得到充分的发展,第二产业的轻纺产业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全社会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就业人口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时,就业人口便大量向第三产业转移。人们称这种由人均收入变化引起产业结构变化的规律为配第—克拉克定律。

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利用现代经济统计体系,对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彻底的考察。他依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份额基准,考察了总产值变动和就业人口结构变动的规律,揭示了产业结构变动的总方向,从而进一步证明了配第—克拉克定律。他发现的这种变动规律,即产业结构的变动受人均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被称为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罗斯托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论:

罗斯托通过长期研究首先提出了主导产业及其扩散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理论。他认为,无论在任何时期,甚至在一个已经成熟并继续成长的经济体系中,经济增长之所以能够保持,是因为为数不多的主导部门迅速扩大的结果,而且这种扩大又产生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对其他产业部门的作用,即产生了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包括回顾效应、旁侧效应和前向效应。罗斯托的这些理论被称为罗斯托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

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钱纳里从经济发展的长期过程中考察了制造业内部各产业部门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动,揭示了制造业内部结构转换的原因,即产业间存在着产业关联效应,为了解制造业内部的结构变动趋势奠定了基础。他通过深入考察,发现了制造业发展受人均GNP、需求规模和投资率的影响大,而受工业品和初级品输出率的影响小。

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他根据霍夫曼比例,即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的比例,把工业化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消费品工业占主导地位,霍夫曼比例为(5±1);第二阶段:资本品工业快于消费品工业的增长,消费品工业降到工业总产值的50%左右或以下,霍夫曼比例为(2.5±0.5);第三阶段:资本品工业继续快速增长,并已达到和消费品工业相平衡状态,霍夫曼比例为(1±0.5);第四阶段:资本品工业占主导地位,这一阶段被认为实现了工业化,霍夫曼比例为1以下。

赤松要雁行形态理论:产业结构演进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与国际市场相适应。一国的经济发展需要有完善的内贸与外贸相结合的全方位的产业结构。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对此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雁行形态理论”。这一理论要求将本国产业发展与国际市场密切联系起来,使产业结构国际化。

分析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1.供给因素从广义上来说包括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提供劳动力的人口、投资(包括国内资金供应和外来投资)、商品供应、进口、技术进步等,也包括国内和国际的政治、经济、法律等环境,还包括体制和人的思想、观念等因素。这些因素的变动也往往会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动。2.对产业结构变动产生影响的需求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两方面 3.国际贸易因素。4.国际投资因素。 5.其他因素,包括政府经济政策和市场等因素的影响。

简述产业关联的涵义、产业关联方式和类型。

产业关联是指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产业关联方式是指产业部门间发生联系的依托或基础,以及产业间相互依托的不同类型。产业间联系的纽带是指不同产业之间是以什么为依托连接起来,这种产业间连接的不同依托就构成了产业间联系的实质性内容。主要的纽带有:1.产品、劳务联系;2.生产技术联系;3.价格联系;4.劳动就业联系;5.投资联系。产业间联系方式的类型主要有:1.单向联系与多向联

系;2.顺向联系和逆向联系;3.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

简述投入产出表中“中间需求部分”、“最终需求部分”、

“毛附加价值部分”的经济含义。

中间需求部分,亦称为内生部分,它反映在一定时期

内一个国家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产业之间相互提供

中间产品的依存和交易关系。横向的数据表示某一产

业向包括本产业在内的所有产业提供其产出的中间

产品的状况。纵向的数据表示某一产业生产中向包括

本产业在内的各产业购进中间产品的状况,也就是所

有产业向该产业的中间投入情况。

最终需求部分,亦称“外生部分”。它反映各产业生

产的产品或服务成为最终产品那部分的去向。一是消

费部分,具体可分为个人消费与社会消费两部分;二

是投资部分,是由固定资产更新与新增固定资产两部

分构成;三是出口部分。

毛附加价值部分,也是一种“外生部分”。一块是各

产业部门提留的折旧;另一块是各产业部门在一定时

期内新创造的价值。所以,毛附加价值部分反映了各

产业提取折旧基金的价值及其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价

值构成,以及国民收入额在各产业部门间的分布比例。

简述实物型、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及其平衡关系。

实物型投入产出表是以产品的标准单位或自然单位

计量的。用于显示国民经济各部门主要产品的投入与

产出关系,即这些主要产品的生产、使用情况,以及

它们之间在生产消耗上的相互联系和比例关系。平衡

关系式主要有两个:(1)总产品=中间产品+最终产品。

(2)劳动力总量=各产品生产所需劳动力数量之和。

最常用的是用统一货币单位计量的价值型投入

产出表,每一纵列反映了相应产业部门的投入构成,

其总计就是总投入。横行数字是各行业的产出结构,

包括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产出,并反映了这些产品

的销路或分配去向。每一横行的总计即为相应产业部

门一定时期内(一年)的总产出。

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可以按行、按列,以及在行与列

之间分别建立起平衡关系,平衡关系主要有:(1)各

行的平衡关系是:各行的中间产品+各行的最终产品=

各行的总产品。反映了各产业部门产品的流向。(2)

各列的平衡关系是:各列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各列

新创造价值=各列的总产值。说明了各产业部门的价

值形成的产出过程,反映了每一产业部门的产出与各

产业部门为之投入的平衡关系。(3)行与列之间还存

在如下平衡关系:第一,横行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出等

于相对应的同名称的纵列各产业部门的总投入。第二,

最终产品总量等于国民收入总量和固定资产折旧总

量之和,即最终需求部分和毛附加价值部分相等。

什么是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其经济含义是

什么?直接消耗系数又叫投入系数,其经济含义是生

产单位j产品所直接消耗的i产品的数量。其计算方

法是依据投入产出表的数据,将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品

去除它所消耗的各种投入要素分量。

完全消耗系数是直接消耗联系与间接消耗联系的全

面反映。其经济含义是指某产业部门单位产品的生产,

对各产业部门产品的直接消耗量和间接消耗量的总

和。也就是说,完全消耗系数等于直接消耗系数与间

接消耗系数之和。

简述产业关联静态分析的主要内容。

产业关联理论称为投入产出理论。投入产出法成为产

业关联分析的基本方法。它是研究国民经济体系中或

区域经济体系中各个产业部门间投入与产出的相互

依存关系的数量分析方法,然而它不仅仅局限于分析

产业间联系,还可以利用产业间投入与产出的有关数

量比例去研究国民经济中的其他方面的问题。

简述“中间需求率”、“中间投入率”在产业关联分析

中的作用。

中间需求率,即某一产业的中间需求率,是指各产业

对某产业产品的中间需求之和,与整个国民经济对该

产业部门产品的总需求之比。这个指标反映了各产业

部门的总产品中有多少作为中间产品。中间需求率越

高,表明该产业部门就越带有原材料产业的性质。依

据中间需求率,就可比较精确地计算出各产业部门产

品用于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比例,从而较准确地把

握各产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中间投入率是指该产业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生

产过程中的中间投入与总投入之比。中间投入率指标

反映各产业在自己的生产过程中,为生产单位产值的

产品需从其他各产业购进的原料在其中所占的比重。

所以,某产业的中间投入率越高,该产业的附加价值

率就越低,高“中间投入率”产业就是低附加价值率

产业部门,反之亦然。

反映产业关联程度的中间需求率、中间投入率指标,

其在产业关联分析中的作用在于:第一,可较准确地

确定按不同的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划分不同产

业群在国民经济中的不同地位。第二,可较清楚地显

示各产业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不同程度。第三,

可揭示各产业部门协调发展的“有序性”。

产业波及效果分析的基本工具有哪些? (I-A)-1

的经济含义是什么?三个基本工具:实物型和价值型

的投入产出表;投入系数表;逆阵系数表。

逆阵系数表的系数就是(I-A)-1中的每个元素,逆

阵系数表在这里是专门用来计算波及效果总量的系

数表。逆阵系数的经济含义是,当某一产业部门的生

产发生了一个单位变化时,导致各产业部门由此引起

的直接和间接地使产出水平发生变化的总和。

产业结构优化:是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

展的过程。前者主要依据产业关联技术经济的客观比

例关系,来调整不协调的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各

产业间的协调发展;后者主要遵循产业结构演化规律,

通过创新,加速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演进。

产业关联效应:是指一个产业的生产、产值、技术等

方面的变化通过它的前向关联关系和后向关联关系

对其他产业部门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前向关联效应:是指一个产业在生产、产值、技术等

方面的变化引起它前向关联部门在这些方面的变化,

或导致新技术的出现、新产业部门的创建等。

后向关联效应:是指一个产业在生产、产值、技术等

方面的变化引起它后向关联部门在这些方面的变化,

例如由于该产业自身对投入品的需求增加或要求提

高而引起提供这些投入品的供应部门扩大投资、提高

产品质量、完善管理、加快技术进步等变化。

主导产业:成为主导产业必须具备三个作用:(1)依

靠科学技术进步,获得新的生产函数。(2)形成持续

高速增长的增长率。(3)具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其

他产业乃至所有产业的增长有决定性的影响。形成

条件:1、足够的资本积累2、充足的市场需求3、创

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区位商:区位商也称生产的地区集中度指标,通过各

产业部门在各地区的相对专业化程度间接地反映了

区域间经济联系的结构和方向。常用的测定指标可以

是产值、产量、就业人数、固定资产等

产业结构不协调的原因:一、供给机构的变化不能适

应需求结构的变化。1、是需求结构的变化,供给结

构不变,造成供应不足2、需求结构变化,供给结构

的变化滞后,造成供应滞后3、是需求结构变化,供

给结构的变化过度,造成供给过剩。二、需求结构的

变化不能适应供给结构的变化。1、供给结构变化,

需求结构不变,造成需求不足2、供给结构变化,需

求结构的变化滞后,造成需求滞后3、供给结构变化,

需求结构的变化过度,造成需求过度

产业结构的不协调表现在哪些方面?

产业之间是否处于协调状态,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

面进行观察和分析:1.看产业素质之间是否协调。2.

看产业之间的联系方式是否协调。3.看各产业之间的

相对地位是否协调。4.可以从供给是否与需求相适应

来判断产业之间是否处于协调状态。

如何理解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

1.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产业结构从低水平状态向高

水平状态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具有如下几个

特征:(1)产业结构的发展顺着第一、二、三产业优

势地位顺向递进的方向演进。(2)产业结构的发展顺

着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知识)

密集型产业分别占优势地位顺向递进的方向演进。(3)

产业结构的发展顺着低附加价值产业向高附加价值

产业方向演进。 (4)产业结构的发展顺着低加工度产

业占优势地位向高加工度产业占优势地位方向演进。

2.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协调能

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产业结构合理化就是要促进产业结构的动态均衡和

产业素质的提高。因此,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要解决的

问题包括: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相互适应问题;三

次产业以及各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发展的协调问题;

产业结构效应如何充分发挥的问题。

地区产业结构:指一个国家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经济

区域内产业与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

关系

杜能孤立国同农业圈层理论:在农业布局上,并不是

哪个地方适应种什么就种什么,农业经营方式也不是

任何地方越集中越好,起决定作用的是级差地租。首

先是特定农场距离城市的远近,亦即集中化程度与中

心城市的距离成反比。六层农业圈:第一圈层为自由

农作圈,第二圈层为林业圈,第三圈层为轮作农业圈,

第四圈层为谷草农作圈,第五圈层为三圃农作圈,第

五圈以外是荒野。

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运费是对工业布局起决定作用

的因素。工业的最优区位通常应选择在运费最低点上。

劳动费和运费一样也是影响工业布局的重要因素。运

费最低点不一定是生产成本最低点。聚集力也会对工

业最优区位产生影响。聚集力是指企业规模扩大和工

厂在一地集中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益和企业外部经

济效益的增长

成本学派理论:核心是以生产成本最低为准则来确定

产业最优区位

市场学派理论:产业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尽

量将企业布局在利润最大的区位。在瓜分市场的激烈

竞争中,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市场划分与市场网络合理

结构安排

增长极理论:在一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由于某些主导

部门或者有创新力的企业在特定区域或者城市聚集,

从而形成一种资本和技术高度集中增长迅速并有显

著经济效益的经济发展机制

点轴理论:就是根据区域经济由点及轴发展的空间运

行规律,合理选择增长极和各种交通轴线,并使产业

有效地向增长极及轴线两侧集中分布,从而由点带轴,

由轴带面,最终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元经济理论:在后起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发达地

区由于要素报酬率较高,投资风险较低,因此吸引大

量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和重要物质资源等

由不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从而在一定时期内使发

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

产业经济学期末试题(含答案解析)

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课程名称:产业经济学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5:AADCB 6—10:CAABD 11—15:ACDBB 16—20:ACAAD 二、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掠夺性定价(驱逐对手定价):某企业为了把对手挤出市场或吓退试图进入市场的潜在对手,而采取降低价格的策略。 2、配第-克拉克定律:在工业化过程中,劳动力会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而且转移的幅度会越来越大。 3、产业组织政策: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效果,由政府制定的干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调节企业间关系的公共政策,其实质是协调竞争和规模经济之间的矛盾,以维持正常的市场秩序,促进有效竞争态势的形成。 4、投入产出法:研究经济系统中各个部分间表现为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经济数量分析方法。 5、次优理论:一个在某个或更多市场已包含垄断等不完全性、且对此已无能为力的现存市场中,如何得到最佳结果的理论。 三、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简述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理论。 答:(1)产业的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与衰退期。(2分) (2)具有以下特点:①不是所有的产业都有生命周期;②产业生命周期曲线的形状更为平缓和漫长;③产业生命周期存在缩短的趋势;④许多产业的生命周期具有明显的“衰而不亡”的特征;⑤衰退产业可能会“起死回生”进入下一个发展周期。(共6分) 2、简述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规律。 答:(1)生产要素密集型产业地位变动趋势,即先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再转向以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最后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2分)(2)产业结构高加工度化和高附加值化趋势;(2分)(3)新兴产业不断取代传统产业,并成为主导产业;(2分)(4)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趋势。(2分) 3、什么是主导产业?并简述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 答:主导产业是指发展速度快、带动作用大、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2分) 扩散效应主要体现在:前向效应,后向效应,旁侧效应。(共6分) 4、什么是市场进入障碍,形成市场进入障碍的原因有哪些? 答:市场进入障碍是指产业内已有厂商对准备进入或正在进入该产业的新厂商所拥有的优势,或者说是新厂商在进入该产业时所遇到的不利因素和限制。(2分) 形成市场进入障碍的原因:规模经济障碍;绝对费用障碍;产品差别化障碍;政策和法规障碍。(共6分) 五:论述题:企业兼并的主要动机及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共18分) 答案要点:企业兼并的动机多种多样,主兼企业和被兼企业的动机也不相同: (1)主兼企业的动机:获得规模经济的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市场支配力量;降低市场进人壁垒;减少资产经营风险;单纯扩大规模,提高经理人员的声望。(7分) (2)被兼企业的动机:减少资产经营风险;避免破产;回收资本。(5分) (3)企业兼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市场支配力量的加强和垄断的出现;进入壁垒的形成。

产业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产业经济学期末复习 题型 一:单选 10*1.5’ 二:名词解释5*4’ 三:简答题 5*8’(其中必有一题计算题,一个关于博弈论的题) 四:案例分析 两题 一题10’一题15’ 考试重点(但不是只考这些哦!!!!!) P1 产业的概念 生产经营具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或劳务(即同一类产品或服务)的企业所组成的集合。 P6 那张图 产业经济学理论体系 P17 规模经济定义 是指当生产或经销单一产品的单一经营单位因规模扩大而减少了生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时导致的经济。 P18判定系数 。 平均成本曲线呈水平线产出量的一定范围内,本,规模收益不变,在,平均成本等于边际成如果平均成本曲线上升; 加,济,即随着产出量的增成本,则存在规模不经时,平均成本小于边际当平均成本曲线下降; ,,即随着产出量的增加成本,则存在规模经济时,平均成本大于边际当1FC 1FC 1FC MC AC FC =<>= P19 范围经济定义,要会判断是否存在范围经济 范围经济是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原有的生产或销售鬼才来生产或销售多于 产业经济学理论体系 产业结构理论 产业组织理论 产业政策理论 反垄断与管制理论 市场结构 市场行为 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关联 产业布局 产业政策科学 产业组织政策 产业结构政策 反垄断法 政府管制 市场绩效

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 如果企业增加产量能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则存在规模经济;如果企业增加产品 品种或种类能节约成本,则范围经济存在。 ) ,(),()(件可用下式表示: ,则存在范围经济的条所发生的总成本单位的产品和单位的产品)表示一个企业生产,(令y x y x y x y x Q 0TC 0Q TC Q ,Q TC Y Q X Q Q Q TC +< P36 绝对集中度指标 最基本的市场集中度指标是绝对集中度,通常用在规模上处于前几位企业的生 产、销售、资产或职工的累计数量或数额占整个市场的生产、销售、资产、子宫 总量的比重来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度。 意味着非常高的集中程接近于小的部分;相反的,个企业仅供应了市场很意味着最大的接近于数之和。额、资产额、或职工人位企业的生产额、销售 表示前;买方的数目)(计量买方集中度时指为市场上卖方企业数目职工人数;额、资产额 位企业的生产额或销售列的第为按照资源份额大小排位企业的市场集中度; 前表示市场上规模最大的式中,1n 0n N n 111n n n i i i n N i i n i i n CR CR X i X CR X X CR ∑∑∑==== P38赫希曼指数知道概念 、基尼系数、洛伦茨曲线 HHI ,也称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其计算公式为: 。代表该产业内的企业数个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第代表企业的规模;代表代表市场总规模;式中,n i /i X )(HHI n 1 221X X S X S X X i i i i i n i i ===∑∑== 洛伦茨曲线表示的是市场占有率与市场中由小企业到大企业的累计百分比之间的关系。

产业经济学重点知识整理·苏东水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 第一节产业 1.产业的含义:(1)社会分工和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 (2)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 ①需求角度,具有同类或相互密切竞争关系或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 ②供求角度,具有类似生产技术、工艺、过程等特征的物质生产活动 或类似经济性质的服务活动 (3)介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 2.产业的一般分类方法→目的:制定产业政策,调节产业结构 (1)关联方式分类法 ①技术关联分类法:制造业、建筑业、运输业等; ②原料关联分类法 ③用途关联分类法 ④方向关联分类法:单向、双向、环向关联;(纵向关联的前向、后向关联) ⑤战略关联分类法:主导、先导、支柱、重点、先行产业。 (2)三次产业分类法 第一阶段(初级生产阶段):农业、畜牧业; 第二阶段(18C60.英国工业革命(第一次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为标志,纺织、钢铁; 第三阶段(20c)大量资本和劳动力流入非物质生产部门,商业、旅游、娱乐、文化等。(3)生产要素分类法 ①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其生产过程中资本、知识的有机构成水平较低,活劳动特别是 体力劳动所占的比重较大的产业。如纺织、服装、食品、零售、餐饮等。 ②资本密集型产业:在其生产过程中活劳动、知识的有机构成水平较低,资本的有机 构成水平较高,产品物化劳动所占比重较大的产业。如交通、钢铁、机械、石油化学等基础工业和重工业。 ③知识密集型产业:在其生产过程中对知识的依赖程度大,即知识含量高、脑力劳动 所占得比重较大的产业。如航天、生物、高分子、信息、计算机等。 3.产业的其他分类方法 (1)四次产业分类 (2)产业发展阶段分类:分幼小、新型、朝阳、衰退、夕阳、淘汰产业等。 (3)霍夫曼分类法 消费资料工业(食品、服装、家具)、资本资料工业(金、机、运、化)、其他工业第二节产业经济学 学科领域: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理论、产业政策研究

产业经济学总结

产业经济学 中式快餐产业 ——黄焖鸡的发展 总 结 与 反 思 指导老师:张文杰 完成者:12471班第三小组

小组成员: 1247122姚耀妃1247123 黄茹佳1247124 段梦园 1247126 孙祥宇1247127 张荣荣1247128郁叶1247129 董硕1247130 李晓春1247131 张冉 总结与反思 1247122 姚耀妃 我主要负责ppt的制作,在制作之前搜索整理出所有关于中式快餐产业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在讨论决定要调查那一个产业时,组员间各抒己见,提出了很多想法,如药妆产业、服装行业和快餐业等等,经过理由阐诉,我们最终投票决定选择中式快餐产业。第一次我们决定用最原始的方式进行小组展示,每一个成员上台阐中式快餐产业的一个小点。例如“中式快餐产业现状”、“swt分析中式快餐产业”等。由于排练时,我们都是拿着稿子读的,时间刚刚好,所以再真正的小组展示时我们时间不够了。我们知道还有第二次展示机会时,我们都非常的高兴,我通过第一次的小组展示,我总结了我们组存在的问题一是展示形式过于单一,二是对于整一个中式快餐产业进行分析太宽泛了。 所以,在第二次小组展示时,我们对存在的问题一一改进。以黄焖鸡米饭为中式快餐代表,对我校食堂的黄焖鸡米饭老板进行采访,更加深入的了解中式快餐相关信息。并通过以老板和职员、情侣之间的对话展示了我们对中式快餐这个产业的分析,外加黄焖鸡米饭调查视频。使得我们的成果展示形式更加丰富幽默。 在准备这次产业经济作业中,我们每个小组成员都积极参与,通过这次的产业经济作业,我学习了解到了很多中式快餐产业的知识,把老师所在课堂上讲授的产业经济知识(例如swt分析)运用到生活当中,使我对于那些理论知识更加理解,更加的记忆深刻,这应该就是所谓的活学活用吧。在这次小组活动中,不仅仅是学到了中式产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收获了友谊,我们9个组员之间从一开始的课题决定,到最终的成果展示,大家都合通力合作,每次开会讨论都特别愉快,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1247123 黄茹佳 在本次小组中我负责是的PPT内容的撰写和情景剧剧本的编写。 在撰写PPT内容的时候我上网查询了大纲资料,在中西方快餐行业上进行了对比,发现虽然中式快餐的发展势头迅猛,但洋快餐大量进入中国市场,特别是加入WTO之后,中洋快餐的市场竞争不可避免短兵相接,尽管洋快餐在乡情、亲情、人情和文化、传统、习俗等方面不敌中式快餐,但洋快餐所具备的雄厚资金、大量人才、高新技术等是中式快餐所望尘莫及的。因此就现状而言,利用SWOT分析,对现在中快餐饮行业进行以下几点的分析:优势、劣势、机遇、威胁。从而从每一点中寻找解决方案。通过发展趋势的信息搜集,也能大致找出其发展策略。剧本的编写也是从PPT 内容衍伸而来,只不过因为是情景剧,在语言方面就尽量简洁为主同时加上各个常见的例子,例如:

产业经济学复习要点

产业经济学复习要点 一、名词解释 1.产业:是指国民经济中,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与经营上具有相同特 征(同质性)的企业或单位及其活动的集合。产业既不是微观经济的概念,也不是宏观经济的范畴,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中观经济概念。 2.瓶颈产业:是指在产业结构体系中未得到应有发展而已严重制约其他产业和国民经济发 展的产业。(P31) 3.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又称高级化,是指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或者说是产 业结构由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发展的过程。(P68) 4.产业关联:又称为产业联系,是指产业之间在经济技术上的数量比例关系,主要包括产 业之间投入产出、供给需求的数量关系。 5.直接消耗系数:又叫投入系数,是用各部门的总产量除以该部门所消耗的其他部门的产 品数量,也就是用各物质生产部门的总产品价值除以各投入要素的分量,即: a ij=X ij/X j (i,j=1,2,…,n) 其中,a ij为直接消耗系数,X ij表示第j产业部门生产中所消耗第i部门产品数量的价值;X j表示j产业部门的总投入。(P97) 6.产业布局:经济学意义上的产业布局,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各部门、各要素、各环 节在地域(空间)上的动态组合与分布。(PPT) 7.产业集聚:又称为产业聚集、产业群集,是产业在空间上的集中分布的行为和过程。产 业集聚的结果会形成产业集群。(P149) 8.市场行为:企业在充分考虑市场的供求条件和其他企业的关系的基础上,所采取的各种 决策行为。(PPT) 9.市场绩效:在一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最终经济效果。(PPT) 10.市场结构:对市场内竞争程度及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的特征。(PPT) 11.市场集中度(Market Concentration Rate):是测量产业竞争性和垄断性的最简单易行与 最常用的指标,一般以产业内规模最大的若干家厂商的有关指标值X(产量、销售额、资产额、增加值、职工人数)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分量来衡量。该产业m家前n位企业的集中度CR n的计算公式是:CR n=/(P178)

产业经济学期末考试整理

产业: 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的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的集合或系统。 产业组织的定义 指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者市场关系。 马歇尔冲突 即大规模生产能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性,使这些企业的产品单位成本不断下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结果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断增强,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中发挥作用,使经济丧失活力,从而扼杀自由竞争。 “马歇尔冲突”所提出的竞争活力与规模经济之间的关系,正是现代产业组织理论关注的核心问题。 马歇尔用任何企业的发展都有的“生产—发展—衰退”过程来说明垄断是不会无限蔓延的,规模经济和竞争可以获得某种均衡,试图以此调和“马歇尔冲突”。规模经济:指企业生产的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下降 范围经济:指一个企业通过对生产要素的共同使用,生产和销售多种产品而节约采购、制造、销售、地租、管理等各方面的费用,从而使单位产品的利润增长 进入壁垒:一个产业中原有企业相对于潜在进入企业的优势。这些优势体现在原有企业可以持续地使价格高于竞争水平之上而又不会吸引新的企业加入该产业 进入壁垒的结构性因素包括:规模经济、绝对成本优势、必要资本量和产品差别化等 进入壁垒主要分为三类:结构性进入壁

垒、行为性或策略性进入壁垒、政策性进入壁垒。 市场集中度及其衡量指标: 绝对集中度(行业集中度)、相对集中度(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等 洛伦兹曲线是一种相对集中度的指标,它表明市场占有率与市场中由小企业到大企业的累计百分比之间的关系。 基尼系数是一种相对集中度的指标,它建立在洛伦兹曲线的基础上,等于均等分布线(对角线)与洛伦兹曲线之间的面积与以均等分布线为斜边、以横轴为直角边构成的三角形面积之比。 产品差异化(产品差别化):产品差异化或差别化是指企业在其提供给顾客的产品上,通过各种方法造成足以引发顾客偏好的特殊性,使顾客能够把它们同其它竞争性企业提供的同类产品有效地区别开来,从而达到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目的 产品差异化决策的实现途径包括主体差异化、品牌差异化、价格差异化、销售渠道差异化、促销差异化和服务差异化等 广告行为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影响市场集中度、扩大产品差异度、形成市场进入壁垒。 掠夺性定价(驱逐对手定价):掠夺性定价又称驱逐对手定价,意思是某企业为了把对手挤出市场和吓退试图进入市场的潜在对手,而采取降低价格(甚至低于成本)的策略。 限制性定价(阻止进入定价):限制性定价又被称为“阻止进入定价”,它是指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卖主将价格定在足以获得经济利润,但又不致于引起新企业进入的水平上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

产业经济学学习心得

产业经济学学习心得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产业经济学学习心得 作为国贸专业的一名大三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对于一些经济问题却难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想法。这学期,本着想学习一些真正有实用价值东西的想法,选择了产业经济学这门课程。 通过第一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产业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学科,这对于政府的经济管理决策和企业的经营管理都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这无疑正是我们将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所必需的。在这堂课上最深刻的,同样也是最大的收获便是认识到自己以前学习中的不足,以及专业知识的缺乏。产业经济学的学科内容包含了大一曾经学习过的西方经济学以及大二学习过的发展经济学。除此之外,我认为它同样可以与国际政治经济学联系在一起,因为产业经济学中,产业政策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对于产业政策,它则是国家在宏观层面实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落脚点,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则是产业政策实行的手段。所以这样看来,产业经济学是与国际政治经济学联系在一起的。由于它是几个学科的结合,必然对我们的学习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老师在课上提出的问题,回答不出来的我们,除了深深的愧疚之外,便是对自己不足认识的愈发强烈。 在这门课上,我学到了很多之前一直被忽略的东西。同样,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学科之间的互相融合。 在西方经济学中,我们学习到了,对于经济问题,我们只需要分宏观和微观层面来分析就足够了。这也是我们遇到这类问题,脑子里唯一的想法,并且我们一度认为这是最正确的想法。但产业经济学则很明确的告诉我们这样的思维方式是错误的,因为在宏观与微观层面之间还有一个起着桥梁作用的产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理论部分: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组织、产业发展和理论应用部分:产业政策。基本理论部分主要围绕产业结构演化以及优化调整问题、产业间的投入产出关系、产业间的空间分布关系、产业内部企业间的结构-行为-绩效问题、产业发展特征及发展水平等问题展开的,各个基本理论都与实际经济问题紧密相联。理论应用部分的产业政策则是政府根据产业经济学各种基本理论,制定相应的政策对产业的状况及其发展实行必要的干预。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不同的经济活动组织处于

2017延边大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重点

一.名词解释 1.产业分化:是指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有产业的规模不断壮大,在分工持续深化的前提下,原产业开始裂变,形成更为专门化的子产业的过程。 2.市场集中度:是用于刻画在特定产业或市场中,买者或卖者具有怎样的相对规模结构的指标。市场集中度直接影响着在位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和竞争程度。通常所说的集中度,主要是指卖方市场的集中度。 3.限制性定价:指一个在位厂商制定一个价格和产量使得进入者不能获得足够的需求以实现盈利,从而使得进入者不能进入该市场。 4.双重加成定价:在存在零售商的情况下,对于零售商来说,生产商的批发价格是它的成本,它会在生产商制定的批发价格的基础上再进行一次加成。它的定价依据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5.产业融合:是指在技术或市场的推动下,一些原本由不同产业分别进行的全部或部分经济活动被统一到专门的企业中进行,以适应技术或市场的需求。 6.产品差异化:是指企业在所提供的产品上形成足以引起买者偏好的特殊性,使买者将它与其他企业提供的同类产品相区别。其实质是指消费者认为产品之间的替代不完全的状况。 7.纵向约束:是指生产商与销售商之间在产品销售方面达成的约束性协议,包括生产商对零售商的约束和零售商对生产商的约束,其目的是为了克服生产商与零售商的纵向关系中阻碍双方利益增进的因素。 8.价格歧视:是指同一企业就同一种商品,对不同的买者或是依据买者购买的不同商品数量,制定不同的单价。相对于统一的线性定价而言,价格歧视的定价体系更为复杂,采用价格歧视会比单一的统一定价获得更多的利润。 9.产业关联:在经济活动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的广泛的、复杂的和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这种技术经济联系在产业经济学中被称为产业关联,其实质是各产业相互之间的供给与需求关系。 10.市场结构:是指规定市场的卖者(企业)之间、买者(企业或消费者)之间、买者集团与卖者集团之间,以及市场上已有的买者和卖者与准备进入市场的潜在的买者和卖者之间等诸关系的因素及其特征。 二.简述 1.生产结构的分类有哪几种?每一种分类又具体如何分类? 答:(1)两大部类分类法,即可在实物形态上将社会总产品分为两大部类,即第一部类的生产资料的生产和第二部类消费资料的生产。 (2)农轻重产业分类法,将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物质生产部门分为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三个部门。 (3)霍夫曼分类法,将工业分为三大类:消费资料工业、资本资料工业和其他工业。 2.产业关联的方式有哪几种,并简单解释每一种关联方式的含义。 答:(1)前向关联关系:是指一产业通过提供供给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 (2)后向关联关系:是指一产业通过需求吸收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 (3)环向关联关系:经济活动中各产业依据前、后关联关系组成了产业链,此产业链通过复杂的技术经济联系往往会形成一个“环”,对于这种环状的产业关联,称为环向关联关系。

产业经济学复习资料

基础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产业链中处于上游地位,为其他产业部门生产运营提供必需的投入或服务的,生产基本生产资料的产业部门。 主导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在产业结构中,处于主要的支配地位,比重较大,综合效益较高,与其它产业关联度高,对国民经济的驱动作用较大,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的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企业集合,这种产业所拥有的关键技术往往开发难度很大,但一旦开发成功,却具有高于一般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 瓶颈产业是指产业结构中由于供给能力不足,对其他产业发展造成严重制约的产业群。 战略产业是指一国为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目标所选定的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具体产业部门。它们是各国根据不同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对未来经济技术发展的预见所确定的。 传统行业主要指劳动力密集型的、以制造加工为主的行业。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 产业组织指产业内企业间的市场关系和组织形态。 产业关联是指在经济活动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的广泛的、复杂的和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  产业关联效应指某一产业由于自身的发展而引起其它相关产业发展的作用效果。由于各种产业的特点不同,关联效应大小以及强弱也不同。 实质:各产业相互之间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产业向后关联效应:指某一产业的发展而引起其下游产业发展的作用效果. 产业向前关联效应:指某一产业的发展引起其上游产业发展的作用效果. 产业序列是指一国产业结构中,基础产业——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所形成的序列。 规模经济是指企业因扩大某种产品的生产或经营规模而使平均生产成本下降,收益增加的现象。包括生产规模经济和经营规模经济。 范围经济是指由厂商的范围而非规模带来的经济,也即是当同时生产两种产品的费用低于分别生产每种产品时,所存在的状况就被称为范围经济。 原因: 1、投入要素具有多重使用价值

产业经济学学习心得

产业经济学学习心得 作为国贸专业的一名大三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对于一些经济问题却难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想法。这学期,本着想学习一些真正有实用价值东西的想法,选择了产业经济学这门课程。 通过第一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产业经济学就是一门应用经济学学科,这对于政府的经济管理决策与企业的经营管理都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这无疑正就是我们将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所必需的。在这堂课上最深刻的,同样也就是最大的收获便就是认识到自己以前学习中的不足,以及专业知识的缺乏。产业经济学的学科内容包含了大一曾经学习过的西方经济学以及大二学习过的发展经济学。除此之外,我认为它同样可以与国际政治经济学联系在一起,因为产业经济学中,产业政策也就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对于产业政策,它则就是国家在宏观层面实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落脚点,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则就是产业政策实行的手段。所以这样瞧来,产业经济学就是与国际政治经济学联系在一起的。由于它就是几个学科的结合,必然对我们的学习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老师在课上提出的问题,回答不出来的我们,除了深深的愧疚之外,便就是对自己不足认识的愈发强烈。 在这门课上,我学到了很多之前一直被忽略的东西。同样,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学科之间的互相融合。 在西方经济学中,我们学习到了,对于经济问题,我们只需要分宏观与微观层面来分析就足够了。这也就是我们遇到这类问题,脑子里唯一的想法,并且我们一度认为这就是最正确的想法。但产业经济学则很明确的告诉我们这样的思维方式就是错误的,因为在宏观与微观层面之间还有一个起着桥梁作用的产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理论部分: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组织、产业发展与理论应用部分:产业政策。基本理论部分主要围绕产业结构演化以及优化调整问题、产业间的投入产出关系、产业间的空间分布关系、产业内部企业间的结构-行为-绩效问题、产业发展特征及发展水平等问题展开的,各个基本理论都与实际经济问题紧密相联。理论应用部分的产业政策则就是政府根据产业经济学各种基本理论,制定相应的政策对产业的状况及其发展实行必要的干预。值得注意的就是,由于不同的经济活动组织处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

产业经济学重点

产业经济学重点 第一章 2.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P17) 3.如何理解产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P20)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马歇尔冲突(P33) 完全可竞争市场(P40) 二、思考题 5.简述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P35) 6.试述产业组织理论的芝加哥学派的主要观点。(P37-39)8.产业组织理论的新奥地利学派的主要观点有哪些?(P42) 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 范围经济(P77) 二、思考题 3.按照科斯的观点,简要论述什么是企业。(P78-79) 4.描述交易性质的三个维度分别是什么?(P81) 5.古典企业具有哪些特征?(P83)

6.与西方企业比较,东方企业具有哪些特点?(P86-87) 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掠夺性定价(P111) 限制性定价(P111) 卡特尔(P117) 规模经济(P123) 二、思考题 3.产品差异化的主要方式有哪些?(P103-104) 4.简述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的构成因素。(P107-109) 6.简述广告行为对市场结构的影响。(P113) 7.试述企业兼并的主要动机及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P115-116) 第五章 一、名词解释 静态竞争(P134) 先动优势或先发制人(P142) 战略联盟(P151) 思考题: 2.静态竞争策略性行为包含哪些?(P135-141)

3.动态竞争策略性行为包含哪些?(P142-146) 第六章 一、名词解释 配第—克拉克定律(P164) 二、思考题 3.产业结构演进有哪些规律性?(P162-164) 4.简述罗斯托的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经济成长阶段论。、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赤松要雁行形态理论。(P165-166) 第七章 一、名词解释 产业关联的含义(P172) 二、思考题 产业间联系方式的类型(P174) 第八章 一、名词解释 产业结构优化(P205) 产业结构高度化(P209) 产业结构合理化(P214) 地区产业结构(P219)

产业经济学试题

产业经济学试题 姓名:专业:年级一、名词解释(每题 4 分,共20 分) 1产业组织 2.马歇尔冲突 3 雁行形态理论 4. 配第—克拉克定律 5顾客资本 二 、选择题(每题 2 分,共20 分) 1.下列哪种分法属于产业 的 一般分类方法() A三次产业分类法B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 C霍夫曼分类法D钱纳里——泰勒分类法 2产业关联理论中投入产出分析法的直接理论基础是() A社会生产目的理论B两部类再生产理论 C垄断与竞争理论D社会再生产和关系的理论 3. 下列关于日本人本主义企业理论中企业性质的观点,哪些是正确的?() A. 企业的根本属性是一种社会性存在; B. 企业的功能是向社会提供财货或服务; C. 企业是由人与资源共同构成的; D. 企业作为人与资源的集合体是处于一个管理组织的支配之下。 4.在博弈的要素中哪些要素统称为博弈规则() A. 参与人、信息、结果 B .参与人、行动、结果 C.策略、得益、均衡 D .参与人、策略、均衡 5. 以产量为决策变量的寡头垄断市场模型是:() A.古诺模型 B .伯特兰德模型 C.斯塔克尔伯格模型 D .豪泰林模型 6.产业政策的手段通常分为直接干预,间接诱导和法律规制,以下属于间接干预的手段有:()A.审批制B .配额制C .许可证制 D .出口退税 7.《火炬计划》的提出是在() A. 六五 B .七五C .八五D .九五 8. 从产业结构优化的对象角度来说,产业结构优化包括() A 供给结构优化 B 需求结构优化 C 国际贸易结构优化 D 国际投资结构优化 9. 对产业政策兴起与存续的理论依据三种解释是() A 市场失灵说 B 赶超战略说 C 国际竞争说 D 政府监督说

产业经济学实验报告

2012.11.13《产业经济学》 移动通信及终端设备制造 业SCP分析 班级:国贸 0 2 姓名: 熊养斌 10182191 李长江 10182211 李保览 10182231 邹琳怡 10182207 丁炳柱8022012004

产业经济学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移动通信及终端设备制造业SCP分析 【实验要求】 通过分组进行相关企业的信息查询得到数据及资料,以基础上进一步讨论SCP分析。 【实验基础】 SCP分析:以实证研究为手段,按结构,行为,绩效对产业进行分析,构架了系统化的市场结构(Structure) 市场行为(Conduct) 市场绩效(Performance)的分析框架(简称SCP分析框架。 该理论对于研究产业内部市场结构,主体市场行为及整个产业的市场绩效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是产业经济学中分析产业组织的正统理论。在SCP框架中着重突出市场结构的作用,认为市场结构是决定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因素。分析程序是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企业市场行为又决定经济绩效。因此,改善市场绩效的方式就是通过产业政策,调整市场结构.本文试图利用SCP理论分析目前中国报业市场的产业组织状况。 【实验内容】 ◇移动通信及终端设备制造业◇ 结构(structure) 【内容】 1 SCP 范式中的市场结构及衡量标准 SCP 分析框架是由哈佛学派创设的,是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内容。它是以实证研究为主要手段,构建具有系统逻辑体系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分析框架[1]。在这里,

结构、行为、绩效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即市场结构决定企业行为,而企业行为决定市场行为的经济绩效,因此,为了获得理想的绩效,最重要的是调整和直接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其衡量指标主要包括:集中度、产品差异化、进入与退出壁垒等;集中度是指市场集中度,这是市场结构的一个衡量指标,一般而言,集中度越高某个企业市场支配势力越大,竞争程度越低。产品差异化,是指在企业提供的产品上,造成了足以引起购买者偏好的特殊性,使购买者将它与其他企业提供的同类产品相区别,以达到在市场竞争中占有利地位的目的。进入壁垒是指产业内现存企业对于欲进入该产业的新企业所具有的优势,这些优势相对于新进入企业而言就是障碍或壁垒。通常情况下,市场容量和资源都是有限的,在位者必然会运用一些市场与非市场的手段来阻止非在位者的进入。 2移动通信及终端设备制造业的市场结构实证分析 本文将结合以上所提的产业组织理论(SCP 范式)对移动通信业的市场结构进行分析,SCP 范式中市场结构的几个衡量指标(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进入壁垒)入手分析移动通及终端设备制造业的市场结构状况。 一、 集中度 通常对市场结构的衡量主要采用市场集中度的衡量指标,测量一个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可以使用两种方法:一是绝对集中法,二是相对集中法。绝对集中法主要包括行业集中度数,计算公式为式中:CRn 为产业中规模最大的前n 位企业的行业集中度;Xi 为产业中第i 位企业的产值、产量、销售额、销售量、职工人数或资产总额等数值;n 为产业内的企业数。 相对集中法包括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Lorenz curve )(见图1)是一种相对集中度的指标,它表明市场占有率与市场中由小企业到大企业的累计百分比之间的关系。从图形上看,洛伦茨曲线是在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上以对角线的两个端点为端点的一段弧线,当洛伦茨曲线凸向右下角时,表示产业内企业规模不均匀分布,凸向右下角的幅度越大,则分布越不均匀。基尼系数是一种建立在洛伦兹曲线基础上的相对集中度的指标,计算公式为:基尼系数=均等分布线与洛伦兹曲线围成的面积/均等分布线以下的三角形面积。基尼系数值在0 和1 之间变动。如果企业规模分布完全均等,则基尼系数等于0,反之,基 尼系数越大,则企业规模分布越不均匀。 基本的市场集中度指标 ,绝对集中度指标,当n=8时前八位的公司地市场占有率为68.34%,根据贝恩对产业垄断和竞争类型的划分。由上表可以看出移动通信及终端设备制造业. 是寡头

产业经济学课本练习答案

第一章导论 (一)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顾名思义就是产业,即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具体来说,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 (二)如何理解产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 产业经济学从产生到现在已经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其学科体系已经比较完善。从国内外学者对产业经济的研究来看,与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各个具体对象相对应,产业经济学的学科领域一般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产业组织理论(2)产业结构理论 (3)产业关联理论(4)产业布局理论 (5)产业发展理论(6)产业政策研究 (三)学习产业经济学的意义是什么? 1.理论意义 ①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统一的经济学体系的建立; ②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沟通; ③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应用经济学的学科建设。 2.实践意义 ①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 ②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 ③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产业的合理布局。 3.现实意义 ①研究产业经济学,正确把握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成因及趋势,为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促使我国经济建设的两个转变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 ②过去产业布局失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产业布局的客观规律认识不足,所以要杜绝这些弊病的重演,就必须加深对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和理解。由此可见,研究产业经济学也是当今中国经济建设的现实需要。 (四)产业经济学有哪些研究方法? 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3.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4.统计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5.博弈论的分析方法; 6.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 7.案例研究方法; 8.系统动力学方法。 (五)什么是产业,如何理解产业的含义? 1.产业是一种社会分工现象,它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 2.产业的含义:产业即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 3.产业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产业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其

产业经济学试题二(带)

产业经济学”试题二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 分) 1.范围经济2 .掠夺性定价3 产业集群 4.管制 5 .有效竞争 、简答题(共30 分) 1.市场集中度有哪几种衡量方法? 2.结构性进入壁垒有哪些?3.横向并购有哪些竞争效应?4.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5.产业布局有哪些影响因素? 三、案例分析题(共20 分) 辽宁汽车产业及其集群发展 作为装备制造业龙头的汽车产业,辽宁的汽车产量2003 年达到143677 辆,同比增长了55.88% , 高出全国平均增幅20 个百分点,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现在,以轿车、多功能车、轻型汽车(含轻型客车和轻型货车)、大中型客车、车用发动机和汽车零部件已经构成了辽宁汽车工业体系,辽宁汽车产业集群已初现轮廓,形成了沈阳、丹东两大汽车生产基地,沈阳-辽阳-营口-大连,沈阳-锦州-朝阳两条汽车长廊的产业聚集分布。从地域分布看,辽宁汽车产业集群分布较散,企业只是生产的地域集中而不是集群;从地理分布看,辽宁汽车产业更多地表现的是生产集中的特点,生产集中仅仅是相关企业集中在一个地区,但相互之间的联动作用非常少,竞争制约非常严重。而集群则要求整车厂和相关配件厂的关系非常密切,要实现专业化的分工协作,而不是目前的这种局面。 近几年来,借助于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以及现有的工业基础与中国汽车产业的良好发展态势,辽宁汽车产业飞速发展,实力不断增强,其中沈阳市汽车产业集群初步形成。截止2004 年底,沈阳汽车产业集群共有华晨金杯、华晨宝马、上海通用(沈阳)北盛、金杯车辆、沈飞日野、沈阳中顺、沈阳奥克斯7家整车生产公司;专用改装车、农用运输车21 家;汽车零部件企业95 家。 辽宁汽车产业链较为完整,在整车制造、零部件生产、经销、售后服务等各大环节均有一定实力。 到2003 年末为止,辽宁地区共有汽车工业企业148 家,其中汽车制造厂11 家,改装车厂50 家,车用发动机厂6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81 家;固定资产350.73 亿元。另外还有科研院所3家,汽车经销企业100 多

产业经济学 博弈论 知识点总结

1.名词解释 严格劣策略:在一个博弈中,不管其他博弈方的策略如何变化,一个博弈方的某种策略给他带来的收益,总是比另一种策略给他带来的收益要小,那么我们称前一种策略为相对后一种策略的严格劣策略。 纳什均衡:在一个博弈策略组合里,每个局中人的策略选择,都是对于对手的策略选择的最优策略选择,或者是对于其他博弈参与人的策略选择的组合的最佳策略选择。 反应函数:在无限策略的古诺模型中,博弈放的策略有无限种,因此各个博弈方的最佳策略也有无限种,他们之间往往构成一种连续函数的关系 2.简答 博弈四要素:1.参与者:博弈论中的决策主体,是这个博弈的参与人或者局中人。即谁参与了这个博弈,2.博弈规则:对博弈如何进行做出的规则,也即可供参与人选择的行动或者策略。3.:结果:博弈最后出现的情形,也即这个博弈最终产生的对博弈参与者的各种结果4.收益:参与者对最后结果的偏好,也就是所有参与人在这个博弈结束后的结果对其所产生的最终利益得失。 倒推法定义:就是从序贯决策博弈的末端开始分析,沿着博弈树逐步倒推回前一个阶段相应局中人的行为选择,一直到决策节点为止的这样一种分析方法。 步骤:从序贯博弈的最后一个决策阶段开始分析,每一次确定出分析阶段局中人的行动选择和路径,然后确定前一阶段决策的局中人的行动选择和路径。倒推到某个阶段,则这个阶段及随后阶段的博弈结果就可以确定下来了,该阶段的决策节点就可以等同于一个末端节点。到了这个时候,我们甚至可以用不再包括该阶段以及随后所有阶段博弈的等价博弈,来代替原来的博弈,这个等价的博弈树在这里已经只是一个(新的)末端节点 优缺点:倒推法事实上就是把各阶段序贯博弈分解为一次一次的单人博弈,通过对一系列单人博弈的分析,确定局中人在各自决策点上选择,最终对序贯博弈的结果,包括博弈的路径和各个局中人博弈得益作出判断。通过归纳各个局中人各阶段的选择,我们就可以找出局中人在整个序贯博弈中的策略,他建立在后续阶段各个局中人理性选择的基础上,因而很自然的就排除掉了包含不可置信威胁和承诺的可能性,因而他得到的结论比较可靠,并且因此确定下来的各个局中人的策略组合有较好的稳定性。 3.论述 多次博弈产生合作问题:1.在静态博弈中,经济人是完全理性的,这样经济人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不会关注集体利益,这样,在静态博弈中,就会造成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冲突,因为在静态博弈下,博弈的次数是有限性的。2、短期关系中缺乏某种合作关系,而在长期关系中,这样的机会就大大增多,长期关系中在考虑当前的利益同时,需要兼顾未来收益3、在重复博弈中,因为合作得到奖励,不合作将得到惩罚,因而每一方都会尽力去遵守,在重复博弈中,人们更愿意去遵守规则产生合作,所以重复博弈能产生博弈,而一两次的静态博弈则不能。 4.填空 重复剔除严格劣策略的思路:首先找出博弈参与人的劣策略(假定存在的话),把这个劣策略剔除后,剩下的是一个不包含已剔除劣策略的新的博弈;然后在剔除这个新的博弈中的劣策略;继续这个过程,直到没有劣策略存在。如果剩下的策略组合是唯一的,这个唯一的策略组合就是“重复剔除严格劣策略均衡”所谓的完美信息博弈,是指博弈中的后行动者始终能够观察到前行动者的行动,因而动态博弈中不存在参与者同时行动这样的情况。而完全但不完美信息博弈,则指动态博弈中,至少存在两个参与者同时行动的情况,因而“后行动者”无法观察到“前行动者”的行动 划线法思路:先找出自己针对其他博弈方每种策略的最佳策略(给自己带来最大收益的策略),然后在选择其他博弈方针对自己的策略选择他的最优策略

产业经济学复习重点

产业经济学复习重点 第一单元 1、产业的概念 产业是指国民经济中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和经营上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企业或单位及其活动的集合。 2、产业的特征 规模化;职业化;社会功能性 3、产业经济学的内容体系 基本: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 扩展:产业发展、产业安全、产业生态、产业竞争力、产业政策 第二单元 1、产业的分类 (1)两大部类分类法 将社会总产品区分为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 (2)农轻重分类法 (3)三次产业分类法 三次产业分类法是以产业发展的层次顺序及其自然界的关系作为分类标准的分类方法 (3)标准产业分类法 (5)生产要素集约分类法 (6)霍夫曼产业分类法 (7)钱纳里-泰勒分类法 (8)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 (9)战略关联分类法 2、产业链(价值链)的概念 价值链:大部分企业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由设计、交货等一系列创造价值的活动所组成的集合体 全球价值链: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涉及从原料采购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分销,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 3、产业生命周期 (1)概念 就单个具体产业而言,从产生到成长再到衰落的发展过程 (2)特点 A不是所有的产业都有生命周期 B产业生命周期存在缩短的趋势 C许多产业可能衰而不亡 D衰退产业可能“起死回生” 4、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pest) 需求因素;供给因素;对外贸易因素;经济制度因素;环境因素 (联系制药业的发展,分析影响因素) 第三单元 1、产业组织发展的五个阶段 (1)早期渊源:亚当斯密等人的思想

(2)马歇尔的贡献 (3)哈佛学派 (4)芝加哥学派 (5)新产业组织理论 2、马歇尔冲突:规模经济与垄断的弊病之间的矛盾;“马歇尔冲突”的解决:有效竞争理论的提出;所谓 有效竞争,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性作用的竞争格局。 3、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 (1)大体提出过程: 1933张伯伦《垄断竞争理论》 1938梅森联谊会成立 1959贝恩《产业组织理论》 谢乐的进一步完善 (2)特点:在分析框架上突出市场结构,在研究方法上偏重经验研究 (3)市场结构:那些规定决定市场上卖者之间、买者之间、在位卖者与潜在卖者之间关系的特征。(4)市场绩效: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中,由一定的市场行为所形成的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和品种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最终经济成果。它反映了在特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效果 4、芝加哥学派等对哈佛学派的批判 (1)背景:经济自由主义、放松规制浪潮; (2)代表人物:斯蒂格勒、德姆塞茨、布罗曾、波斯纳等; (3)对哈佛学派的SCP范式进行批判; (4)他们认为:现实中产业的进入壁垒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企业自身的效率才是决定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的基本因素。 5、新产业组织理论 (1)渊源:古诺模型、伯川德模型; (2)上世纪中期以来,博弈论的兴起; (3)20世纪70年代后,“新产业组织理论(NIO)”的发展,以泰勒《产业组织理论(1988)和施马兰西等合编的《产业组织手册》(1989)为代表 (4)新产业组织理论:超越传统范式,否认市场结构外生性的观点,而是试图以策略行为去改变市场环境、影响竞争对手的预期,从而排挤竞争对手或遏制新厂商进入市场。 (5)根据托马斯·谢林,“策略性行为”——一个厂商在通过影响竞争对手对该厂商行动的预期,使竞争对手在预期的基础上作出对该厂商有利的决策行为。 6、波特五力模型 (1)五力模型是由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于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用于竞争环境分析的模型,可以有效地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 (2)五种力量模型将大量不同的因素汇集在一个简便的模型中,以此分析一个行业的基本竞争态势。五种力量模型确定了竞争的五种主要来源,即供应商和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以及来自目前在同一行业的公司间的竞争。一种可行战略的提出首先应该包括确认并评价这五种力量,不同力量的特性和重要性因行业和公司的不同而变化。 (3)波特五力模型能够简单明了地将一个企业的战略与市场特征联系起来。这能够帮助战略制定者避免将注意力过度内向地集中于企业的内部各个职能部门。 (4)波特五力模型的内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