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外政治思想史考试版

中外政治思想史考试版

中外政治思想史考试版
中外政治思想史考试版

一选择题

1、(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2、(中国古代)把政治理解为对国家事务的管理。

3、西方政治思想史从古代一直到近代,始终重视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的问题),管理国家的问题直到19世纪末期才引起思想家们突出的关注。

4、(自由主义)是贯穿于西方政治思想的一条主线,整个西方政治思想史就是其滥觞、孕育和发展的过程。

5、所谓唯理性是指西方思想崇尚“理性”思辩、重视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

1、在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城邦)。

2、古希腊城邦最显著的特征是(小国寡民)。

3、在古希腊城邦中,享有政治权利的是(自由公民)。

4、(《荷马史诗》)是希腊政治思想萌芽的代表。

5、公元前509年,雅典的(克里期提尼)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正式确立。到(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雅典民主制空前繁荣。

6、公元前6至公元前5世纪,(梭伦)的改革在雅典建立了有限的温和民主制,为日后民主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基础。其调解公民内部矛盾的中庸思想被亚里士多德所吸收。

7、从(苏格拉底)等思想家开始,古希腊学术研究的主题由自然界转向人类社会。

8、(古罗马)政治思想是沟通古代希腊政治思想和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重要桥梁。

9、(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和思想家,西方政治学的创造人。

10、古代罗马国家形成后,国家的发展经历了两个时期。从公元前510年至公元前27年,是共和时期。从公元前27年至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是(帝国时期)。

11、(柏拉图)设计的理想国是后来一系列理想国中的第一个。这种政治学说中理想国家与现实国家的对立,开创了西方政治思想史乌托邦主义的传统。

12、(斯多葛派)是希腊化时期最重要的政治哲学流派,它流传到罗马帝国时代并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成为罗马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13、(西塞罗)的平等思想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客观存在超越了城邦时代政治学在人与奴隶、公民与没有公民权的人、本邦人与外邦人之间设立的界限,开始以一种平等的、没有根本差别的眼光来看待所有的人。

14、奥古斯丁的传世作(《上帝之城》)从理论上总结了基督教的政治价值观,对人们的政治观念,对教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1、欧洲封建社会始于公元(5世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社会发展落后的(日耳曼人),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一些蛮族国家,西欧由此进入封建社会。

2、在中世纪时期,西方政治思想从古代自然政治观发展转变为(神学政治观),开始了一个新时期。

3、中世纪社会突出的特征是(人的等级身份和公开的不平等)。

4、(教会与国家的关系)是中世纪政治思想的中心内容。

5、从《圣经》中发挥出来的政治思想和罗马帝国末期形成的(奥古斯丁的“双城论”),在中世纪大部分时间里,是政治领域的基本纲领。

6、中世纪,在与国王的斗争中,最早提出并阐述教权至上主张的是(教皇尼古拉一世)。他是西方教会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积极主张实现奥古斯丁的政治理想,反对国家干预教会事务,竭力维护教会的独立。

7、(托马斯·阿奎那)是西欧封建社会基督教神学和神权政治理论的最高权威,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

8、阿奎那坚持(基督教的信仰),调和信仰和理性的矛盾,并以此作为其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9、但丁的文学名著《神曲》是人文主义思想的开山之作,他最著名的政治菱是(《论世界帝国》)。

10、但丁政治思想的中心是(实现意大利的统一)。

11、(马西略)是西欧中世纪最著名的市民阶级政治思想家,是开始使政治思想摆脱神学束缚的代表人物。

12、马西略写作《和平的保卫者》的目的,是要(排除教会对世俗权力的干涉),以实现意大利的和平和秩序。

1、自但丁发表《神曲》到培根发表(《新工具》)和笛卡儿发表(《方法论》),文艺复兴历时三百余年。

2、从14世纪到15世纪中叶,是文艺复兴初期。这一时期,意大利“文学三杰”(但丁、彼得拉克、薄伽丘)等人首先掀起批判经院哲学的启蒙运动,提出人文主义新思想,标志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始。

3、从15世纪中叶到16世纪末叶,文艺复兴逐渐走向繁荣,涉及文学、艺术、历史、政治等诸多领域。这一时期的文艺复兴开始在(欧洲各地)全面地走向繁荣。

4、从16世纪末到17世纪中叶,是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兴起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哥白尼)揭开了宇宙的秘密,(哈维)提出人体血液循环的理论,培根创立了近代唯物主义学说,这些自然科学上的重大发现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世界和人类自身的认识。

5、(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与理论指南,同时,它也是文艺复兴运动中最伟大的贡献。

6、恩格斯高度赞杨(文艺复兴运动),称其是“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

7、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由中古向近代转型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展示了(资产阶级)在上升时期的革命热情和首创精神。

8、自15世纪、16世纪开始,在整个欧洲范围内自西向东掀起了宗教改革运动。这场运动凡例(反封建、改革教会)为目标,成为世界范围内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恩格斯称为“第一号资产阶级革命”。

9、(马基雅维利),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思想家,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奠基人之一,被西方学者尊为“政治学之父”。

10、1517年10月31日,路德在维滕堡大教堂门口贴出反对罗马教皇贩卖“赎罪券”的(《九十五条论纲》),点燃了德国宗教改革的导火线。

11、(主权理论)是布丹对西方政治思想做出的最大贡献。布丹继承了马基雅维利提出的“国家理性”这一概念,进一步发展了古代已经存在的(主权)概念,并最终使其成为近代欧洲政治学理论的主流话语。

12、(托马斯·莫尔),英国最早的空想社会主义者,英国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之一。

13、托马斯·康帕内拉所著的(《太阳城》)一书是继《乌托邦》一书之后,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又一贡献。

14、资本主义形成时期的政治思想是以(民族国家和个人精神)为主要特征的。

1、1543年(哥白尼)出版了《天体运行》一书,提出了“太阳中心说”,引起了教会的极大恐慌。

2、英国哲学家(培根)在扫清经院哲学的基础上建立了经验主义认识论哲学,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

3、法国哲学家(笛卡儿)则创立了理性传统,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基本认识,深刻地影响了近代西方哲学的发展。

4、意大利的衰落和(尼德兰)的兴起是17世纪欧洲大陆内部兴衰变化的一个极为显眼的特征。

5、与荷兰早期的殖民扩张相适应,荷兰的政治思想家在(国际法)方面做出了具有开创性的贡献。

6、荷兰政治思想家(格劳秀斯)较早地对自然法的理论进行全面的阐释,初步地提出了自然权利的主张。他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他在主权理论方面做出的重大贡献。

7、以(主权)这一概念为核心,格劳秀斯改变了古代万民法的概念,阐释了近代国际法的概念,为近代西方国际政治学说奠定了基础。

8、荷兰政治思想家(斯宾诺莎)主张唯物主义的自然权利观,提出并论证了信仰与思想自由之间的关系,对后来的政治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9、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封建主义生产关系的矛盾在某种程度上通过宗教冲突的形式表现出来,打着清教的旗帜进行革命成为17世纪(英国革命)的一个典型特征。

10、通过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英国形成了以个人权利、财产权利为核心的(权利)观念,同时也形成了以限制权力、分权、法治为核心的(权力)观念,这为英国自由宪政思想传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1、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政治思想家(霍布斯),把英国的经验主义与大陆唯理主义哲学结合起来,形成了他的机械唯物论的哲学观,成为17世纪、18世纪西方流行的机械唯物论的著名代表。恩格斯曾高度称赞他是“第一个近代唯物主义者(十八世纪意义上的)”。

12、17世纪初,在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等传统国家的包围之下,(尼德兰)突破封锁,首先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为欧洲大陆的革命运动带来了一丝希望。

13、以自然法、社会契约等基本理论为框架,霍面斯创造性地发挥了布丹主权理论,将国家的本质视为主权,进一步奠定了(权力政治观)的基础。

14、在权利方面,霍面斯较早地将自然法的理论转换为(自然权利)的理论,为公民个人的权利做了最充分的论证。

15、洛克以自然权利和社会契约的方式论证了自由、法治、分权等资产阶级国家政治制度建立的基本原则,对后来西方(自由主义)传统的形成做出了巨大贡献。马克思、恩格斯称其为“自由思想的始祖”。

1、(思想启蒙运动)发生于英国17世纪的后期,很快传到北欧大多数国家,并且对美洲产生了影响。但是,(思想启蒙运动)的最高表现是在法国的18世纪。

2、法国的启蒙运动在(牛顿)的力学体系和(洛克)的哲学引导下,提倡科学,宣扬理性,开创了从事实出发的思想道路,不但突出了理性方法的内在功能所在,而且从道德取向、价值判断等多个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以其巨大的批判性力量为法国大革命做好了准备。

3、以(伏尔泰)为先驱,法国启蒙运动的序幕揭开了。

4、伏尔泰猛烈地抨击封建制度和教会,以自由、所有制和平等为公正社会的秩序原则,主张个人自由和共和制,代表了法国大革命爆发前的(大资产阶级)的思想特征。

5、狄德罗主持(《科学、艺术和工世百科全书》),历时30年出齐35卷,成为启蒙运动的重要文献,除此之外,伏尔泰的(《哲学通信》)、孟德其鸠的(《论法的精神》)、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布丰的《自然史》以及拉美特利的《人是机器》等著作成为启蒙运动的基本理论贡献。

6、推崇近代的自然科学和理性主义,主张废除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抨击天主教教义,传播资产阶级的人权与民主等构成了启蒙运动的基本主题。其中,(对平等问题的关注和要求)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一个最基本特征。

7、(理性)成为启蒙运动的出发点和目的,构造了这一运动的基本精神。它甚至成为18世纪的标志,人们称之为(“理性时代”)。

8、(启蒙运动)步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尘,继承了它的精神财富,使欧洲资产阶级的思想革命达到“顶峰”,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9、(华盛顿)于1789年4月在美国第一届国会期间被选为第一任总统,开始了联邦党人的统治。在此后的美国政治生活中,两种政治思想在美国发展道路问题上的争论愈演愈烈。

10、杰斐逊于1800年取得大选胜利,美国开始了(民主共和)党人执政的历史。

11、美国民主共和党和联邦党不断地发生分化组合,推动了美国(两党)制的逐渐形成。

12、英国于18世纪后半期开始的工业革命,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带动了采煤业、冶铁业等行业中的技术革新。

13、工业革命引起了英国社会的全面变革。工厂制度的确立完全改变了工人的地位,形成了早期的(无产阶级),从而使英国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14、英国革命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

15、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了《国民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最早提出了(劳动决定价值)的观点,创立了系统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奠定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

16、孟德斯鸠在1748年发表的学术巨著(《论法的精神》)中,提出了分权制衡学说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组织原则,对美、法资产阶级革命产生过重要影响。

17、探求社会不平等的发展及其产生的基础是(卢梭)政治思想中最为深刻的部分,表现出他深刻的洞察力和彻底的批判精神,对后来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8、18世纪的法国,就政治思想的发展来看,大致可以划分为以孟德斯鸠为代表的(自由派)和以卢梭为代表的(民主派)。两派均以自然状态、自然法、社会契约等基本的政治概念与研究方法出发,提出了分权制衡、人民主权等很需要思想,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9、18世纪的美国,就政治思想的发展来看,以(汉密尔顿)为代表的宪政派和以(杰斐逊)为代表的民主派成为政治思想的两大主流,前者强调民主力量的重要性,而后者强调宪政秩序的合理性,主张通过分权与制衡限制权力的滥用,这为美国政治现代化提供了两条不同的道路。

20、18世纪的德国政治思想深受法国的影响,在对法国政治思想进行借鉴和吸收的基础上,德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最初政治思想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自由主义的倾向。(康德)以伦理国家观确立了其政治自由主义基本倾向;(洪堡)则主张划定国家的范围来保证个人自由的实现。

1、拿破仑主持编制的《民法》法典以(法国大革命)的社会成果为依据,并把这些成果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法典详细规定了资本主义财产制度,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确定了农民土地所有制,这些都为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创造了条件。

2、(正统主义)是极端保守的封建复辟思想。它彻底否定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宣扬宗教神秘主义,鼓吹等级差别,反对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论,要求恢复革命前“黄金时代”的封建旧秩序。这种代表封建贵族阶级利益的思想在法国革命后兴起,在波旁王朝复辟后的“神圣同盟”时期极盛,在欧洲1848年革命后衰落。

3、强调个人自由、限制政府权力是法国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自由主义)正是这一主张的典型代表。

4、随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的日益突出,各种反对资本主义、主张建立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社会主义思想和流派)广泛流行。19世纪初期产生了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三四十年代出现了空想共产主义。此外,无政府主义也流行开来。

5、作为资产阶级抵挡社会主义思想影响的理论武器,(实证主义)在19世纪30年代出现。它以科学和进步为旗帜,主张社会改革和社会团结,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提供论证。

6、发端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工业革命),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基本完成。它是英国传统农业社会最终过渡到现代工业社会的一个历史性转折,它使英国在19世纪进入自由资本主义的鼎盛时期,在经济、社会、政治等各方面深刻地影响了19世纪英国的历史进程。

7、英国工业革命把近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推上了历史舞台,从而使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的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开始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8、英国科学界在19世纪诞生了一批科学巨匠,如发现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焦耳,建立电磁理论的法拉弟和麦克斯韦,确立科学的原子论的道尔顿及创立生物进化论的达尔文等。其中,(电磁理论)引发了以电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产业革命。

9、(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这两大思潮构成了英国资产阶级政治意识形态的主体。一个强调自由和进步,一个重视权威和秩序;它们互相冲突又互相融合,为资本主义的稳定和发展发挥着各自独特的功能。

10、德国古典哲学家们在思维活动领域内,凭借手中的武器——(辩证法),发挥了许多大胆的、最终导致否定现实的结论。因此,在分析德国古典哲学家的政治思想时,不能忽视其反封建的批判精神。

11、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德国古典哲学中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中合理部分;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中吸取了斯密和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思想;从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中借鉴了他们对资本主义的深刻批判和对未来社会制度的推想并加以创新,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12、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开始了人类政治观念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成为政治思想史上新的里程碑。

13、(乔治·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政治思想是德国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最系统、最丰富和最完整的表现。

14、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代表是(圣西门)、傅利叶和欧文。19世纪30年代出现的法国空想

共产主义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卡贝和布朗基。法国19世纪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者(蒲鲁东),是无政府主义创始人之一。

15、(贡斯当)分权主张中最具特色的是他关于君权的论述。他把君权与行政权分开,似乎是把君权抽空了,但实际上却是抬高君权,把它置于四权之上的重要地位,君主成为国家的代表。

16、边沁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作为他功利思想的根本原则,也成为衡量国家法律和制度的根本价值标准。

17、(法国)社会长期的政治动荡催生出众多的政治思想流派,如正统主义、自由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空想共产主义、无政府主义、实证主义等,它们代表着不同阶级或阶层的利益。政治思想的纷繁多样、变化频频、斗争复杂,成为19世纪(法国)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

18、(英国)自由主义是19世纪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政治思想。其中边沁的功利思想与政府理论,密尔的自由思想和代议制理论,斯宾塞的同等自由和有机体论是(英国)自由主义的主要代表。

19、(德国)市民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在反对封建专制的实际斗争中无所人微言轻但在精神生活领域却创造了辉煌的成果。(德国)古典哲学便是这种成果的重要表现之一。

20、(黑格尔)的政治思想是德国政治思想最系统、最丰富的表现。在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上,他明确认为国家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国家高于社会和个人。为了实现德国的统一,他主张建立一个统一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1、商周到春秋战国,是我国政治思想从(产生到繁荣)的时期。

2、殷商时期,王权专制思想的基础是(上帝崇拜和祖先崇拜)。

3、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政治本质是王权至上和(绝对专制)。

4、西周时期周公的政治思想以(注重调节)为特色。

5、在周公的诸多施政思想中,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是(保民)与(慎刑罚)。

6、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公封封制、世卿世禄制。春秋时代,(郡县制)和(官僚制)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

7、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是由(李悝)制定的(《法经》)。

8、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儒、道、墨、法)的思想对于当时和后世影响最大。

9、儒家学派的政治思想以(重道德、讲礼仁为特色)。

10、(孟子)基于性善而提出了仁政主张,(荀子)基于性恶而提出礼治为主、法治为辅的治国方针。人性说为儒家宗师的政治思想建构了理论基础。

11、(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全面继承和发展了前期法家的理论,形成了法术势兼用的政治思想体系。

12、秦国改革和谋求继往开来的指导思想是(法家思想)。

1、秦之前,(王)是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自秦始,(皇帝)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2、(秦始皇)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

3、皇帝一词的出现不只是一个称谓的问题,而是政治领域内(君权加强)的表现。

4、秦始皇决定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36郡。

5、(郡县制)更有利于中央集权和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其基本为后世王朝所遵循。

6、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的官僚制度。

7、秦朝是发生的(“焚书坑儒”)是一场巨大的文化劫难,是文化专制主义的体现。

8、作为秦帝国政治制度和统治政策的主要制定者,(李斯)积极实践了法家思想,同时也推动了法家思想向着极端化方向的发展。

9、汉武帝时,(董仲舒)以儒为主,吸收阴阳五行、法、墨等家的观点,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政治论,为君主专制、政治大一统、等级尊卑等作了系统的理论论证。

10、汉武帝采取了多种措施提高儒学和儒生的政治社会地位,儒学成为官方学说/到汉元帝时,儒学的地位更加巩固,最终完成了政治指导思想的转换。此后,(儒学)成为中国政治思想的主流。

11、西汉末,儒学中的神秘成份增大,发展出(谶纬之学)。

12、西汉初,汉惠帝四年“除挟书令”,命民间献书,诸子百家之学逐渐复苏,思想文化领域又出现了比较活跃的局面,这就是历史上被称为(“百家余绪”)。

13、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史上,提出与民为敌而“民必胜之”的只有贾谊,这是传统(重民思想)的认识顶点。

14、在汉代,经书因书写文字的不同,分为今文经和古文经两种。相应地形成了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两大流派,两派都着力竞争(儒学)的正统地位。

15、魏武帝曹操重视法令和用人,试图以强硬手段重建统治秩序,是(名法思潮)的代表人物。

1、(王通)是隋唐时期儒学复兴的先驱之一,也是儒学转型、发展中的重要人物。

2、王通主张的(三教可一),有利于思想文化的发展,也有利于儒学的改造、复兴,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3、(民本)是李世民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的突出部分,也是以其为首的统治集团的共同思想主张。

4、(李世民)在位期间大体能做到从谏如流,是历史上最善于求谏、纳谏的帝王。

5、韩愈吸收儒家传统思想材料,并借鉴佛道,以道对儒的伦理道德和政治原则作了重新概括和抽象,提出了(道统论)。

6、性品说是(韩愈)在人性问题上的基本看法。客观存在是对儒家人性学说的继承与改造,使其更加精致、完整、系统,推动了儒学的发展。

7、唐代中期,柳宗元作(《封建论》),论证了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性和郡县制的优越性,结束了汉魏以来在这个问题上的长期争论。

8、柳宗元民本思想中(“吏为民役”)的观点,突破了传统的官为民父母、官治理民、民服从于官是天然的、合理的观点。

1、面对宋朝严峻的局势,旨在富国强兵的改革思想兴起,其重点是(吏治与财政改革)。

2、范仲淹等人发动的庆历新政的主要内容是(改革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制度)。

3、宋代(李觏)对财政经济问题关注较多,提出了较系统的富国主张。

4、范仲淹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思想和李觏强本节用、寓兵于农的改革主张,为稍后的(王安石变法)做了理论铺垫。

5、北宋著名政治家(王安石)是“熙宁变法”的主将,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6、宋元时期,我国传统政治哲学发生重大转型,(理学)兴起,并在元代被立为官学,成为中国古代后期的政治指导思想。

7、(周敦颐)是理学的开山祖师,他引老庄思想入儒,提出太极说。著作有《太极图说》、《通书》(又名《易通》)。

8、(朱熹)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朱子语类》等。他继承发展前人思想,建立了理学的宏大体系,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为理学上升为统治思想提供了条件。

9、北宋时期,胡瑗、孙复、石介继承唐朝韩愈、李翱学说,注重义理,开风气之先,推动理学形成,被称为(“宋初三先生”)。

10、提出理学的主要范畴、命题,构筑了理学的基本理论体系的“北宋五子”是(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

11、理学内部流派众多,但他们在政治取向上高度一致,都以(维护君主政治)为归宿。

12、陈亮在思想界理学流行、士人多醉心于谈论性命义理的情况下,旗帜鲜明地倡行事功,体现出较强的批判精神,给思想界注入一股新鲜空气。其思想以(“谈王说霸”)、“专及事功”为特点。

13、元代,儒家面临着空前的危机。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儒学进行了积极调整。郝经(“以夏变夷”)主张的提出为儒学与蒙古统治者的结合作了论证,扫清了思想障碍。

14、理学兴起于宋代,在南宋末初步实现了与政权的结合。而理学官学化的最终完成则是在(元代)。

15、在(许衡)的努力下,理学进入了国家最高学府,理学经典成了国子诸生的教科书。这是元代理学官学化的标志性事件。他为元代理学的官学代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因此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

1、明初,封建政治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是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朱元璋)在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极力树立君主绝对权威,强化国家机器和对全国臣民的控制,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2、纪纲的作用是严明(等级尊卑贵贱)关系,因而历来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3、朱元璋比较重视安民、恤民,在建国后,确立了(以宽治民)的原则。

4、明太祖朱元璋的政治思想代表了明清统治者(集权与专制)的思想本质。

5、在王守仁的心学中,心有多层次的含义。他认为,心不是(一个物质器官)。

6、王守仁把(良知)作为自己学说的核心。

7、王阳明心学在流传过程中发生分化,形成十多个不同的流派。其中以(泰州学派)最具特色,(王艮)是创始人。该学派发展了心学的世俗化倾向,并倡导平等思想。

8、(泰州学派)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第一个启蒙学派”。他们从万物一体、人性自然出发,否定道的神圣性和凡圣差别,肯定个人利益和追求物质利益的合理性,向往人人君子、君臣师友的平等社会。

9、明末清初,伴随着封建制度弊端的暴露和社会的剧烈动荡,(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在反思明亡的过程中,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君主专制体制,他们主张天下为公,反对化公为私,提出了宰相理政、学校议政等改革设想。他们的思想代表着我国古代政治学说的最高成就,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0、(王夫之)是传统政治哲学的集大成者。他对传统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达到了中国古代政治哲学发展的最高峰。在近代,其思想的价值为人们所发现和承认,对推动中国社会政治思想的变革和进步起了积极作用。

11、清代(唐甄)直言“帝王皆贼”,揭露了帝王的历史罪恶。但他仍寄希望于君主,提出了调整绝对君权的具体设想。

12、清中期,汉学家(戴震)在考据的基础上,对程朱理学的方法、学风及其理论内核进行了全面批判。他重新阐释了天理的内涵,又主张人性自然。由此,他批驳了理学存理灭欲的观点,揭露了统治者以理杀人的罪恶行径,对解除人们的思想禁锢有积极意义。

13、清末,(龚自珍)震惊于深重的社会危机,于是疾呼衰世已到,倡言改革,开一代风气之先,社会影响很大。他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前夕的一位思想家,也是传统政治思想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

14、西学东渐指近代西方(科学技术、思想文化)逐渐传入中国的过程。

15、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逐渐转变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1.西方政治思想从古代一直到近代,始终重视如何(D.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的问题),管理国家的问题直到19世纪末期才引起思想家们的突出的关注

2.古希腊城邦最显著的特征是(B. 小国寡民)。

3.在中世纪时期,西方政治思想从古代自然政治观发展转变为(A.神学政治观),开始了一个新时期。4.(A.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与理论指南,同时,它也是文艺复兴运动中最伟大的贡献。

5. 荷兰政治思想家(B.格老秀斯)较早地对自然法的理论进行全面的阐释,初步提出了自然权利的主张。他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他在主权理论方面做出的重大贡献

6. 狄德罗主持《科学、艺术和工艺百科全书》,历时30年出齐35卷,成为启蒙运动的重要文献、除此而外,伏尔泰的《哲学通信》、孟德斯鸠的(D.《论法的精神》《社会契约论)、卢梭的( ),布丰的《自然》以及拉美特利的《人是机器》等著作成为启蒙运动的基本理论贡献。

7.强调个人自由,限制政府权力是法国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C. 自由主义)正是这一主张的典型代表。

8.中国殷商时期,王权专制思想的基础是(C.上帝崇拜和祖先崇拜)。

9.作为秦帝国政治制度和统治政策的主要制定者,(D )积极实践了法家思想,同时也推动了法家思想向着极端化方向的发展。

10.性品说是(B. 朱熹)在人性问题上的基本看法.它是对儒家人性学说的继承与改造,使其更加精致、完整、系统,推动了儒学的发展。

11.面对宋朝严峻的局势,旨在富国强兵的改革思想兴起,其重点是(A. 吏治与财政改革).

12.清末,( B.龚自珍)震惊于学生的社会危机,于是疾呼衰世已到,倡信改革,开一代风气之先,社会影响很大。他是中国神龛发生巨大变化前夕的一位思想家,也是传统政治思想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

二、名词解释

1、政治思想:政治思想就是适应一定时代需要,反映一定社会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政治理想、政治态度和政治要求,为其设计夺取、建立和维护政治统治的方案和为实现其统治出谋献策。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始终是国家政权问题,因此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管理(治理)国家是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它集中表现为各种政治观点、政治主张和政治学说。

2、哲学王: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柏拉图以社会分工理论为基础,把政治统治权完全交给少数哲学家.他把现实国家的改造和理想国家实现的希望,完全寄托于真正的哲学家能够掌握国家最高权力上.根据柏拉图设计的社会政治结构,哲学家垄断城邦全部政治权力,被置于等级结构的顶端,即哲学家为王(哲学王),其他各等级则完全被排斥在城邦权力体系之外.他认为,这体现了高超的智慧,真实的知识,完美的德行与绝对的最高权力的结合.这样城邦才会发展,个人才会完善.这个观点是柏拉图理想国家的核心内容.

2.苏格拉底:对希腊政治思想作出重大贡献的思想家。苏格拉底是智者们的同时代人。他与智者一起,推动了希腊哲学研究兴趣的转向,即由自然转向人和社会。探究事物的本性(自然),探讨普遍定义的思考方式是苏格拉底的一大贡献,也是柏拉图"理念"论的直接思想来源。在对道德和政治法律问题的讨论中,苏格拉底也将其提高到合乎逻辑的定义和解释的水平。这是后来他的学生柏拉图和再传弟子亚里士多德构造博大的政治哲学体系的前提。

苏格拉底强调道德是城邦政治的基础,而知识和教育是城邦政治的根本。他极其重视知识的价值,并提出"美德即知识"的著名论断。他主张贤人政治或专家政治。在他看来,治国是一门专门的知识,甚至是一门艺术,需要专门的训练,政治家应该是具有相应知识的人。这些思想后来都被柏拉图所继承

3.杰斐逊

美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启蒙思想家,美国民主传统的缔造者。从1801-1809年,杰斐逊连任两届美国总统。执政期间,杰斐逊采取一系列措施,为美国政治制度的民主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作为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者,杰斐逊以明确而坚定的语言将近代以来西方权利政治观的主要内容以正式文件的形式表达出来,并且创造性地将追求幸福的权利这一积极性的权利融入到自然权利的理论体系当中,成为美国革命的宣言书。独立宣言一方面宣布了个人不可剥夺的平等权利,另一方面还进一步申明了政府的基础及其权力的来源,对美国革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甚至杰斐逊对于权利那种"不言而喻"的论证方法成为权利政治学的基本思维方式。《独立宣言》被视为美国精神的体现。

3.李斯

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人。曾师从荀子。入秦后,先为客卿,后升至廷尉。统一中国后,任丞相。秦始皇死后,与宦官赵高奉胡亥为帝。后被杀。

李斯是秦帝国政治制度和统治政策的主要制定者,他积极实践了法家思想,同时也推动了法家思想向着极端化方向的发展。李斯的极端化政治思想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坚持思想文化专制;二是提出"督责之术"。前者排斥广大士人们,从而削弱了秦帝国的社会基础。而且李斯颁布《焚书令》,毁掉了文化典籍,禁锢了人们思想,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千古罪人。后者强化了君主的个人独裁,阻遏了统治集团其他成员参政议政的可能,这就使得秦统治者的统治与应变能力急剧下降,最终导致了帝国的速亡。

6.但丁

但丁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者。但丁的文学名著《神曲》是人文主义思想的开山之作,他最著名的政治著作是《论世界帝国》,该书代表了早期市民阶级希望建立统一的君主国家、保护城市工商业发展的要求。但丁政治思想的中心是实现意大利的统一。他主张建立一个大一统的世界帝国,由一个至高无上的君主实行统治,以保障人民所要求的和平。为了论证自己的主张,但丁提出君民利益一致的理论。在教权与王权的斗争中,但丁支持王权,反对教权。在教权与王权的关系上,但丁坚持教权与王权分工的理论,并驳斥了君主权力来自于教皇的观点。

3、双城论:罗马帝国时期教父学最高权威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提出的观点,这是他政治理论中最具影响的内容.奥古斯丁依据人类原罪说"恩典"理论(原罪救赎说),区分了所谓"上帝之城"(天上之城)和世人之城"(地上之城).它们分别是圣者与不义者之城,是注定要得救者与注定会受惩罚者之城.上帝之城是最高的善,人们在其中享受永生的幸福.要想被上帝选中,进入上帝之城,就要尽力行善.而世人之城的人们无论多么富足,注定被上帝所摈弃,永远遭受魔鬼统治的痛苦.

4、神学政治观: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思想一直是西欧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基督教神学思想的统治在政治上的表现是神学政治观.神学政治观维护封建统治,提高和巩固教会的地位.神学政治观以《圣经》为信仰的绝对权威,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以爱"上帝"作为人们首要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主张王权神授,教权高于王权.它从基督教神学教条出发讨论政治问题,从《圣经》和神学权威的理论中演绎出政治结论,一些关键的政治学概念如主权等都是在神学的体系内得到讨论.神学政治观改变了古代观察政治问题的立足点,改变了古代的道德伦理观念.

5、两剑论:中世纪西欧形成独特的王权与教权二元化的权力体系。在教权与王权的斗争中,教权派的政治思想占居上风。“两剑论”,是这一思想的代表之一。 12世纪下半期教士们从《圣经》中发挥出来“两剑论”。这个理论把精神权力和世俗权力比作两把剑,耶稣把这两把剑都交给了教会,一把供它使用,一把为它使用。通过加冕仪式,教皇把世俗权力交给了皇帝。所以教皇是世俗权力的真正所有者,世俗统治者的权力来源于教会的授予和委托。必须服从教会,为教会服务,便成为世俗权力的必然。

6、阿奎那: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基督教神学和神权政治理论的最高权威,《神学大全》是他最重要,最系统的著作.阿奎那坚持基督教的信仰,致力于调和信仰和理性的矛盾,这是其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他论证了教权高于俗权,以此阐释教会与国家的关系和有关法的问题.阿奎那对中世纪乃至近,现代的基督教神学具有重要的影响,他本人也有"神学界之王"之称.

7、权力政治观:权力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的基本政治观。这一政治观认为,政治权力的建立是来源于维护个人权利的要求。围绕着权力,人们形成了一系列的新观念,从马基雅维利的“国家理性”到布丹的“主权”理论,西方政治思想搭建了权力政治观的基本框架,确立了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基本体系。

8、马基雅维利: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思想家,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奠基人之一.《君主论》是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的代表作.马基雅维利明确地将政治与道德分开,从权力的角度和从人的角度来理解政治和研究现实的政治和国家问题,从而为权力政治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他还从权力的角度出发研究和总结了君主统治的方略,全面地架构了权力政治观的体系.

9、霍布斯: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西方近代政治学理论的系统阐发者.他将机械唯物论的哲学观应用到政治学理论的研究当中,运用几何学等"真正科学的方法"进行政治学研究.在霍布斯那里,这种方法同人性论,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他自称的所谓新"政治科学".《利维坦》是其代表作.

10、洛克:17世纪中后期到18世纪初期的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早期自由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著有《政府论》上下篇等著作.洛克将霍布斯等人的理论创造性地加以运用,进一步将人的自然权利充实为生命,自由和财产权,并阐释了法治和分权理论,主张建立议会主权的君主立宪政体,为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奠定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也为西方近代政治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政府论》被奉为资产阶级的"圣经",而洛克本人亦被奉为资产阶级"自由的始祖".

11、社会契约论:在17,18世纪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理论观点.以社会契约的理论来探讨国家的起源,发展及其解体,论证权力的来源以及个人权利的保障是资产阶级革命早期政治思想的基本方法,如17世纪英国政治思想家霍布斯通过描述社会契约论的发生过程,得出了国家的本质以及权力产生的过程.卢梭亦使用社会契约的方法来阐发其政治学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人民主权的基本思想.社会契约的理论在17,18世纪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近现代的西方政治文明有很大的影响. 12、孟德斯鸠:法国18世纪启蒙运动的先驱,著名的政治思想家.《论法的精神》一书是他一生学术研究的代表作.在这本书中,孟德斯鸠运用历史方法和文化学的方法,论证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自由和民主制度,在西方政治思想界有着重要的地位.他提出的分权制衡学说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组织原则,对美,

法资产阶级革命产生过重要影响.

13、卢梭:法国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政治思想家,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卢梭一生写下了大量处处闪耀着思想光芒的著作。其中,以《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和《社会契约论》最为有名,成为作者的代表作。探求社会不平等的发展及其产生的基础是卢梭政治思想中最为深刻的部分。通过对人类不平等的发展史的考察,卢梭不仅以辩证的思维描述了人类不平等的发展过程,而且接近正确地评估了私有制、国家、法律等要素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作用,表现出了更深刻的洞察力和更彻底的批判精神。卢梭使用社会契约的方法来阐发其政治学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人民主权的基本思想,把主权学说由“君主主权”发展到了“人民主权”。在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卢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人民主权的学说,对后来西方国家的政治实践和政治思想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14、空想社会主义:欧洲19世纪有影响的政治思想,主要代表是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们对资本主义制度展开了深刻的批判,设想了理想社会制度.他们试图取消资产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和私有制,建立理想化的社会.但他们都认为变革现存制度决不能通过暴力革命的途径来实现,主张对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加以和平改造,以过渡到理想社会。

15、边沁:英国18,19世纪时的政治思想家,功利主义学说的创立者和主要代表.1776年,他发表了第一部著作《政府片论》,阐述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和改革主张.1789年发表了《道德与立法原理》一书,该书使他名声大震.边沁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作为他功利思想的根本原则,也成为衡量国家法律和制度的根本价值标准,功利思想是他政治思想的基础,由此提出他的政府理论和改革主张,这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的进步要求.边沁认为, "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人的根本道德原则,求乐避苦是人的本性和个人利益之所在.因此,无论是个人行为还是政府行为都应以增加人和社会的幸福,减少人和社会的不幸为目的。

16、功利主义:依照边沁的功利思想,个人利益被视为人的一切行为的基本动因,“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人的根本道德原则,求乐避苦是人的本性和个人利益之所在。因此,无论是个人行为还是政府行为,都应以增加人和社会的幸福、减少人和社会的不幸为目的。边沁对快乐和痛苦进行了分类,他提出,这些不同的快乐和不同的痛苦只有量的差别,没有质的不同,是可以进行计算的。通过对快乐与痛苦的计算,能够衡量出政府的立法效果。他认为,计算快乐与痛苦的价值,进而改进法律,就可以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边沁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作为他功利思想的根本原则,这一原则也成为衡量国家法律和制度的根本价值标准。边沁的功利思想是他政治思想的基础,正是在功利原则的指导下,边沁提出了他的政府理论和改革主张。

17、密尔:约翰·密尔,近代英国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家、经济学家。青年密尔深受边沁功利原则的影响,功利主义成为他生活中的目标。一些著名的法国思想家,特别是孔德、圣西门和托克维尔,对青年时代的密尔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密尔在东印度公司任职的35年,使他对实际政治和政府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他提出自由主义原则提供了实践上的依据。在东印度公司的经历,也使他提出的种种政治改革意见和政府理论都标有一个管理专家的印记。密尔最重要的政治著作:《论自由》、《代议制政府》、《功利主义》、《妇女的屈从地位》、《论社会主义(未完稿)》。

18、道家学派:我国先秦时期的一个很有影响的思想流派,对后世也有深远的影响,创始人是老子,庄子也是代表人物之一.道家学派的政治思想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政治哲学,核心问题是关于道的认识;二是政治主张,包括无为政治,政治理想国方面的认识等;三是社会政治批判思想.道家学说在先秦诸子之学中显得颇有特色。

19、儒家学派:儒家学派的创立者是孔子。他继承了西周以来的文化传统,整理并编定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部典籍,这些典籍后来成为儒家经典,被称为“六经”。孔子提出了系统的政治学说,创建了儒家学派,并成为儒学的祖师。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除孔子外,还有孟子、荀子。儒家学派的主要特点有三:第一,祖述尧、舜,宪章汤、武,尊崇先王之道。第二,崇尚礼义即尊卑上下等级秩序,重视伦理道德在政治中的作用。政策原则倾向于人治、德政。第三,尊崇孔子。无论儒家中的哪一支派,都尊奉孔子为祖师。

20、法家学派:作为一个有影响的思想流派,法家兴盛于战国时代,代表人物有申不害,商鞅等.韩非是法

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他将法家学派的法,术,势理论融为一个体系,旗帜鲜明地主张君主专制.法家思想在当时成为秦国改革和谋求统一的指导思想。

21、孔子: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是儒家学说的创立者,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一生主要从事教育活动,继承了西周以来的文化传统,整理并编定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部典籍,成为儒家经典,被称为"六经".孔子提出了以"仁","礼"为核心的,系统的政治学说,创建了儒家学派.汉代起始,儒家学说成为政治指导思想,孔子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论语》是研究孔子政治思想的主要资料。

22、韩非:我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韩非全面继承和发展了前期法家的理论,形成了法术势兼用的政治思想体系,旗帜鲜明地主张君主专制.韩非祖上为韩国贵族,他拜在荀子门下读书,极为刻苦.他看到韩国日渐削弱,非常忧虑,他发愤著书,探索救国图强的道路.但他的思想和主张并不为韩国的君主所采纳.后来韩非到了秦国,很得秦王政的赏识,但却遭到李斯的忌妒和陷害,最后冤死狱中.韩非长于著述,今有《韩非子》55篇传世.

23、贾谊:国西汉初期有影响的思想家,政论家,是西汉初年儒学复兴的代表人物.贾谊政治思想以儒家为主,辅以法家,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上具有重要地位.贾谊对秦兴亡的历史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写出了著名的政论文章《过秦论》.他继承和延续了先秦以来礼的思想和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主张实行礼治,强调民的地位和作用.贾谊关于强秦二世而亡教训的总结和重民思想等对于后世政治思想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24、董仲舒:国西汉早期的著名思想家,被誉为当时的儒学宗师.董仲舒着力阐发了儒家典藉《公羊传》中的王权大一统思想,又吸收了墨,法,阴阳等家学说,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理论体系,即天人合一政治论.董仲舒促成了汉武帝独崇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汉代统治者的政治指导思想,并以儒家学说统一思想文化,这对中国历史有着重要的,深远的影响.

25、独尊儒术:汉汉武帝时期由董仲舒提出并为汉武帝采纳的旨在用儒家学说统一当时思想文化的政治措施.汉武帝即位后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以儒家学说统一思想文化,作为政治的指导思想.此后,儒学即上升为政治指导思想,并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是中国政活思想演进中的一件大事,对中国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6、王通:仲淹,隋末唐初促进儒学复兴的主要人物,也是儒学转型发展中的重要人物.王通的政治思想以儒为主,也有佛道成分,体现了南北朝以来思想融会合流的趋势.王通的思想代表了儒家政治哲学由秦汉以后的天人感应论向天道自然论的转化,他的王道理想及其复兴儒学的努力影响了一代人,同时也为贞观之治的形成奠定了思想根基。

27、进谏与纳谏:进谏与纳谏是君主政治时代的一项重要政治活动内容,主要表现为君臣互动——臣进谏,君纳谏,它是君主政治的一种调节机制。李世民在位期间大体能做到从谏如流,是历史上最善于求谏、纳谏的帝王。他还对纳谏进行了理论思考,《帝范》中就有《纳谏》、《去谗》等文章,谈论纳谏问题。28、民本:国家为君主之本,庶民为国家之本、安定民生为政治之本是民本思想的核心论点。它是关于君民关系的政治理论。从盘庚的“重民”、周公的“保民”、孔子的“爱民”,到孟子的“民贵君轻”、荀子的“君舟民水”,再到汉唐以来形形色色的民本论,民本思想不断被充实和丰富。许多统治者宣称“以民为本”,并将其转化为实际政策。最有代表性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民本思想及其政治实践。

29、王安石变法:宋熙宁年间,王安石在宋神宗支持下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这里的"法"不仅指法律,也包括政府政策,指导思想,政府规章等.王安石前后共执政几年,在任内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政治改革,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王安石提出了较全面的政治改革思想,并全力实施,对增强宋的国力,巩固统治起了一定的作用,影响巨大.但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宋朝积贫积弱的问题,在实践中也有不少负面影响.

30、李贽:贽,字卓吾、笃吾,号温陵居士,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李贽曾做过县教谕、南京国子博士、南刑部员外郎、云南姚安知府等官职,晚年辞官归家,专心读书著述。学术上,他学习过王阳明心学,又与泰州学派的一些著名学者有交往,后又拜王艮之子王襞为师。其著作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四书评》、《李氏文集》等。李贽发展了泰州学派中的积极因素,提出童心说

和自己的是非观,否定了天理、圣人、经典的权威性,主张是非无定,肯定私利,痛斥道学虚伪,表现出强烈的批判精神,是异端思想的代表人物。他强调个性、主体性、自由思维,主张多样化,对于打破束缚、解放思想有积极意义。

31、黄宗羲: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又号梨洲,世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父黄尊宪为著名东林党人,受阉党迫害而死。黄宗羲是复社的主要成员之一。明亡后,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失败后,拒绝与清合作,家居著述。其著作有一百余种。其中,学术史方面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政治思想方面有《明夷待访录》及《破邪论》、《汰存录》等。今有《黄宗羲全集》传世。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大师,其思想是对传统思想的批判性继承,有不少具有时代特色的积极因素,对清末维新思潮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

32、龚自珍:末,面对政治腐败、思想僵化、经济凋敝、外部又有被侵略威胁的情况,龚自珍发出了衰世降临的呼声。他描述了清全面衰败的种种景象,分析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揭示了其可怕前景,呼吁统治者“自改革”,以挽救危亡。他以平均、农宗、君师合一为理想和改革目标,但都不能实现。他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前夕的一位思想家,其思想有开创新风气的意义和作用。

33、顾炎武:顾炎武,本名绛,后因遭国变,更名炎武,字宁人,人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的。他早年参加过复社。清军南下时,他曾积极投身于抗清斗争,失败后,游历各地,考察山川形势,结交名士豪杰。他在学术上有多方面的成就,涉及经史、地理、音韵、金石等诸多方面,又被视为清朴学的开山祖。其著作有《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等。顾炎武批判以集权为特征的政治体制,提出调整、改革集权制的设想,以矫正君主过度集权之失。但其设想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君主政治问题,只是治标之策。

34、王夫之: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出身于儒学世家。他曾经组织过匡社,参加过武装抗清斗争,失败后,隐居衡阳石船山,潜心著述,自称“船山遗老”,因而被称为“船山先生”。其著作主要有《张子正蒙注》、《周易外传》、《读四书大全说》、《读通鉴论》等,有《船山遗书》传世。王夫之及其思想在当时并不为人所知,200年后始被发现,并受到高度评价。其成就主要集中于政治哲学方面。王夫之是传统政治哲学的集大成者。他对传统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达到了中国古代政治哲学发展的最高峰。在近代其思想的价值为人们所发现和承认,对推动中国社会政治思想的变革和进步起了积极作用。

苏格拉底:是对希腊政治思想作出重大贡献的思想家.他一生追求真理,把主要精力用来思考和讨论哲学、伦理和社会政治问题.但他没有留下任何著作.主要由其弟子柏拉图和色诺芬等人记载了他讨论的一些内容.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和科学性主义主流传统的开创者。他对每一事物都提出“什么是是……?”的问题,欲探究事物的本性(自然)。探讨普遍定义的苏格拉底的一大贡献,也是柏拉图“理念”论的直接思想来源。并成为他的的柏拉图和再传弟子亚里士多德构造博大政治哲学体系的前提。苏格拉底强调首先是城邦政治的基础,而知识和教育是城邦政治的根本。他认为,政治家的首要任务是改善公民的灵魂,使他们有知识和教养,过理性生活。与此相联系,他主张贤人政治或专家政治。这些思想后来都被柏拉图所继承

群己权界:近代英国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家、经济学家约翰·密尔继承了洛克以来的英国自由主义传统,在自由主义思想史上最精辟地阐述了个人自由.提出了著名的“群”(社会)“已”(个人)权界论。密尔把人的全部行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行为会涉及他人,另一部分只涉及本人.以此为基础,密尔阐述了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他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只要不妨害他人,就应有完全的自由:但当他的行为妨害了他人,这行为就被排除在自由的范围之外,而被放进道德或法律的范围之内了,人类就有理有权干涉他的行动自由。因此,是否危害他人,就是“群己权界”的“界”之所在。密尔认为,无论社会对个人的强制手段是法律的物质力量还是舆论的道德压力,都要绝对以此为界,这是一条原则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在政治上,他维护郡县制、中央集权,关心民生,批判社会弊端,务实求治,勇于改革。学术上,则对传统思想有继承又有所发展突破.(4分) 他在理论上的主要贡献是系统总结了在政治体制的上的长期争论,肯定了郡县制对维护国家统一的意义和其取代分封制的进步性、必然性。其著作有《柳河东集》40卷。

1.范仲淹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宋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著作有《范文正公文集》。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任参知政事,与欧阳修等在皇帝支持下进行改革。改革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制度,减少冗官,提高效率,是范仲淹等人所发动的庆历新政的主要内容。他提出了"明黜陟"、"精贡举"、"抑侥悻"等改革措施。

范仲淹对军事问题也很重视,他强调军事工作的重要性,重视对军事人才的选拔。尽管在守旧官僚的排挤下,庆历新政虽然很快夭折,但改革的呼声并未就此沉寂,反而更为高涨,更大的改革在酝酿之中。范仲淹和李觏为之后的王安石变法在实践上和理论上提供了有益参考,是王安石变法的先声。

2.朱元璋

安徽濠州(今安徽凤阳)人。幼年时因家庭贫困曾出家为僧。后投入濠州郭子兴率领的起义军中。郭子兴去世后,朱元璋接管了其部队。1367年出师北伐,次年八月攻克大都,元亡。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是为明太祖。

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章立制,制定了众多政策,以巩固皇权和新王朝。在这一过程中,朱元璋表现出了杰出的政治才干,其制定的制度和政策对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治国思想主要有:强权与集权主张、安民思想与人才观、严整吏治思想等。

3.王艮

初名银,字汝止,号心斋。泰州安丰场(今江苏东台)人。少时,因家贫辍学,参加煮盐劳动。十九岁后,开始经商,家境渐宽。王艮也得以专心研究学问。他潜心自学达十年之久,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并开始讲学。正德十年(1502),王艮赴江西拜谒王阳明,并投入其门下,学习王学。王阳明卒后,王艮自立门户,授徒讲学。王阳明心学在流传过程中发生分化,形成十多个不同流派。其中以泰州学派最具特色。该学派发展了心学的世俗化倾向,并倡导平等思想。王艮是泰州学派的创始人。

王艮素来不喜著述,所以流传下来的作品很少。其子孙及门人编有《心斋王先生全集》,清人又编为《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

2.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和思想家,西方政治学的创始人。亚里士多德系统地探讨了城邦的起源、性质、目的等理论问题,对各种类型的城邦体制进行了分类和比较研究,他的思想代表了希腊城邦高度发达的政治成就。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学术成就的集大成者,也是希腊城邦政治思想的总结者。亚里士多德一生著述甚术,其政治学方面的著作是《政治学》和《雅典政制》。《雅典政制》相当于雅典城邦政治制度史,是亚里士多德对158个城邦政治制度调查分析的成果的一部分。《政治学》是他最有影响的代表作。该书将城邦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现存《政治学》他8卷,分别论述城邦的起源、目的、本质,理想城邦的原则,城邦的性质及现实城邦等问题。亚里士多德重视对知识的系统考察和全面把握,对人类知识首次进行了系统的学科分类。他把学科划分为思辨或理性科学、实践科学、创制科学等。政治学发球实践科学的一部分。亚里士多德第一次使政治学与其他学科区分开来,形成独立的研究领域。与此同时,他也确定了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对政治学的基本范畴和原理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建立了完整的学科体系,创立了政治学这一独立的学科

理一分殊:理或称道、天理,是理学思想的核心范畴、最高范畴。理是本体论层次上的范畴,其它范畴均为理所统摄。理学家以理为天地本原,万事万物皆由理派生。理一分殊的概念是二程率先提出的。二程说,“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须有一理。”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理。同时它们各自的理又都根源于天理,是天理的具体体现。朱熹也说:“伊川说得好,理一分殊。合天地万物言,只是一个理,及在人,则又各自有一个理”。理一分殊解决了一与多、同与异的对立统一问题,使儒学理论严密化。理、理一分殊在政治上的价值就是为儒家伦理纲常和等级秩序提供了精巧论证。

三、简答或论述

1、古希脂政治思想有哪些基本特征?

希腊的城邦制度和对城邦生活的感受和认识,决定了古希腊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决定人们政治意识的是自然政治观.希腊的政治思想家普遍认为,城邦的起源和政治秩序的建立是自然而然的.城邦是家庭,部落和村社等各种自然的社会组织自然进化的产物.因此,城邦是一个有机共同体,个人是这个有机整体的组成部分.

这种自然政治观决定了城邦成员的整体主义意识.这种整体主义,体现在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上,就是将国家视为第一位的,个人是第二位的,个人没有独立的价值,个人只有融合于整体,为其献身,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希腊城邦是公民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首先是政治共同体,但它同时也被理解为血缘的共同体和宗教的共同体.每个公民紧密地结合于城邦中,离开了城邦,公民就失去了公民身份.所以,每个人的生命,财产和能力,都不是私有的,都属于城邦.公民非常自然地具有城邦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情感.这种整体主义意识将个人视为国家的工具,而不是把国家看作个人的工具.

第二,对政治现象进行理性的考察和思考.以理性对待事务是希腊人一贯的态度,他们对政治现象的认识并没有与宗教和神话纠缠在一起.公民们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并通过他们的法律和民主制度规范了政治权力,实现了政治生活的理性化.在政治学领域,希腊人已经做到将政治学与宗教区别开来,与神话的解释区别开来.神话采取的形式是故事,而科学的形式是抽象的原理和精确客观的叙述.

希腊人正是由于具有这样一种理性主义的态度,才能够对政治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范围等作出最早的说明.他们以城邦生活为背景,把政治学理解为关于城邦的学问和技术,城邦是古希腊时代独特的国家形式.后世的政治学正是在他们奠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此外,在前几代学者成果的基础上,柏拉图创立了第一个政治哲学体系;亚里士多德第一次对人类知识体系进行了划分,确立了政治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地位.这些都使希腊政治学具有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实现了学科划分.

第三,关注政治制度和政治学基本问题的研究.在希腊,政治学是关于城邦的学问和技术.研究城邦制度,研究城邦政体成为政治思想的一个重要问题.希腊政治思想中有关政体的分类,政体的形式,政体的治理方法,不同政体的比较,理想政体的特征等内容十分突出.

希腊政治思想家留下了丰富的政治学遗产,对政治学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对政治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在城邦的背景下提出并作出了解释.此外,希腊政治思想家也在探讨政治问题时广泛涉及了教育,经济,军事,人口,宗教,地理环境等问题,阐述了政治与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由希腊人最早作出的论述和说明,经过后世政治思想家的继承和发展,一直流传到现在,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2、柏拉图正义理论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

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阐述了一个理想城邦,包括其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生活方式等.书的主题就是:什么是理想的国家在这部著作中,柏拉图首先从探讨个人的正义开始,继而转向对城邦正义的探讨,论证了合乎正义的城邦的基本原则,描绘了城邦的基本结构和城邦生活.

在柏拉图那里,所谓合乎正义的城邦就是实现或体现了至高的"善"的城邦,善是城邦的理念.这种城邦不存在于现实当中,而是现实城邦所应实现的目标,是现实各类城邦中合乎正义的因素的集中提炼和升华,是城邦本质或内在精神的真正体现和阐发.它与现实中任何一个具体的城邦都不同.柏拉图称这个理想国是天上才有的"神圣的原型".

在柏拉图那里,所谓正义的城邦即理想国贯穿着整体主义精神.它追求城邦整体的和谐,统一和强盛,为此,它要求个人完全消融于社会整体中,无条件地为城邦服务,为城邦献身.这又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整体主义思想传统的源头.

柏拉图的理想国贯彻了严格的社会分工原则.国家应该有"统治","保卫"和"生产"三种职能,相应地,国家也应该分为三个等级,即统治者(哲学家),辅助者(军人)和生产者等级.柏拉图认为,只要这三个等级各司

其职,各守其序,各尽其责,分工互助,国家就实现了正义.

3、亚里土多德是如何分析城邦的起源,本质和目的的?

对城邦的考察和分析是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中的重要内容.亚里士多德在探讨城邦起源时,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人类自然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他认为,人按本性的要求必须过城邦生活,只有通过城邦生活,人的本性才能够实现.所以,人要实现自己的本性,就必须成为城邦的成员,过城邦生活.

亚里士多德提出,城邦是自然进化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组织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结果:人类天生是合群的动物,必须过共同生活.起初,由男女和主奴这两种关系的结合而组成了家庭,而后,人类为了适应更广大的需要,又由若干家庭联合起来而组成村社,村社的最自然形式就是部落.最后,若干村社又进而联合起来组成城邦:至此,社会组织就进化到了高级而完备的境界.

亚里士多德阐述了城邦的本质和目的.他把城邦比作有机的整体,个人是城邦的有机组成部分.个人的价值依赖于城邦,离开了城邦,人就无法完善自身.只有成为城邦的一员,人的本性在城邦生活中才能得以充分显现,才能成为真正的人.虽然家庭和村社都以善为目的,但城邦的目的是"至善",是公民"优良的生活". 亚里士多德认为,组成城邦的公民的本质决定了城邦的本质.他认为,公民的本质就是平等享受政治权利.而"城邦的一般含义就是为了要维持自给生活而具有足够人数的一个公民集团",是"许多公民各以其不同职能参加而合成的一个有机的独立体系".这就是说,只有享受平等政治权利的人才是公民,只有由这样的公民组成的政治团体才是城邦.

在论述城邦本质时,亚里士多德一再强调城邦与家庭及东方君主制国家的不同:城邦是自由人的自治团体,不是主人与奴隶的结合.城邦政治家的权威是对自由人的治理,是平等的自由人之间所嘱托的权威.亚里士多德的城邦概念包含着很深的公民偏见,它完全否定了奴隶,外邦人和妇女的政治权利.

1、欧洲中世纪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中世纪的政治思想表现出以下的基本特征:

①政治思想以神学的形式表现出来

政治思想以神学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西欧中世纪政治思想的突出特征.基督教神学思想一直是西欧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中世纪时期的政治思想也不例外,政治思想以基督教神学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一时期,政治学的首要问题是教权与俗权的关系问题,是教权与俗权各自的依据,界限等问题.人们很少对政治问题进行单独的研究,对政治问题的讨论,无不从基督教神学教条出发,从《圣经》和神学权威的理论中演绎出政治结论:一些关键的政治学概念,如主权,法律,臣民,服从,义务等,都是在神学的体系内得到讨论的.

基督教神学思想的统治在政治上的表现是神学政治观.神学政治观致力于维护封建统治,提高和巩固教会的地位.神学政治观视《圣经》为信仰的绝对权威,并将其作为判断是非的惟一标准;以爱"上帝"作为人们首要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主张王权神授,教权高于王权.神学政治观改变了古代观察政治问题的立足点,改变了古代的道德伦理观念.

②世俗国家观念淡薄

世俗国家观念淡薄是中世纪政治思想的又一特征.在中世纪的西欧,基督教的统治降低了国家的作用.根据基督教的信仰,世俗国家只是在教会之旁或教会之下的一个社会组织.教会控制人们生活中最本质,最重要的部分,世俗国家仅仅负责低等级的事务.因此,西欧人的基本观念是"基督教世界",各个世俗国家只在人们观念中处于次要地位.由于中世纪国家以分封和私人占有为基础,国王与臣民之间的联系以分封时的契约为保障;并以此形成个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此,中世纪的政治思想中不存在正式的"国家"概念,中世纪的人不了解国家的独立自足和自主,更不了解国家概念的公民团体基础和法律基础.因此,世俗国家观念的淡薄无疑有利于强化教会统治,树立教权高于王权的思想意识.

③教权派的政治思想占有重要地位

中世纪西欧形成了独特的王权与教权二元化的权力体系,中世纪西欧的政教关系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教权与王权的斗争中,教权派的政治思想占据上风.教权高于王权,教权至上的思想成为思想的主流."双城论","日月论","两剑论",是这一思想的主要代表.

在与国王的斗争中,最早提出并阐述教权至上主张的是教皇尼古拉一世(858—867年在位).尼古拉一世是西方教会史上重要人物,他积极主张实现奥古斯丁的政治理想,反对国家干预教会事务,竭力维护教会的独立.教皇格里高利七世(1073--1085年在位)是教权与王权斗争中的著名人物,教权派思想在他这里得以发展成熟.他指出,教皇是教会的最高首脑,其权力直接来自上帝.因此,教皇不仅在教会内部事务上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而且其地位也超过了任何世俗国王.教会从未犯错误,也将永远不会犯错误.

④政治思想没有形成独立系统的理论形式

中世纪时期,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阻碍,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也十分低下.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都是实践需要的直接产物,缺乏理性的加工和抽象的推演.政治思想既体现在国家的政治制度,人们的政治行为中,也体现在宗教仪式和礼仪上.政府和政治家根据实际需要创造和运用政治思想,以法令和官方文告的形式表述政治思想;教会领袖也是根据实际需要对政治思想加以应用.这个时期虽然出现过大量论战性的著述,在政治思想方面有许多新的内容,但却大多没有升华为理论形态.所以,中世纪虽然在政治思想上也有不少新的创造,但政治理论基本上显得非常贫乏,很少产生杰出的政治学著作和论文.

2、简述阿奎那国家理论的主要内容?

阿奎那的国家理论主要表现在对国家起源和目的的论述上.①在国家起源问题上,阿奎那承袭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认为人的生活需要分工互助,因此,人在本性上注定要过集体的和社会的生活.但是,人都是自私的,每个人只顾自己的利益.为了把人们团结在一起,维护共同的幸福,社会就需要共同的治理原则,公共的控制机构,即国家法律和国家权力机构.在这里,阿奎那承认了世俗国家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②在国家目的的问题上,阿奎那认为,国家的目的是为了"过一种有德行的生活".在他看来,国家的目的是谋取社会共同的幸福,而幸福生活是一种按照道德原则的生活.阿奎那提出,道德的社会生活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社会必须融洽无间,团结一致;二是这种团结起来的社会必须以行善为目标;三是必须保证过有道德的生活所不可缺少的丰裕的物质条件.

③对国家的作用,阿奎那从三个方面作了论证.他认为,既然人需要过合群的生活,就需要有管理人群的国家权力.这是因为:一是人们需要一个指导者.共同生活的人群只有在正确的指导下,才能找到达到目标的手段和捷径.国家权力就起这种指导者的作用.二是照顾公共幸福的需要.人们既然过社会生活,就产生了公共利益,公共利益是社会团结的纽带.为了过好社会生活,就必须有人照顾公共福利.国家权力就是为此而设立的.三是社会需要某种控制力量.任何统一体都需要控制力量,否则便无法统一行动.如同人体受大脑支配,宇宙受上帝支配一样,社会共同体也需要受国家政治权力的支配.

④在政体理论上,阿奎那也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他首先根据其宗旨把政体分为正义的和非正义的两类,然后又根据统治者的人数将前者各分为三种,即正义政体中的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平民政体和非正义政体中的暴君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阿奎那认为,在合乎正义的三种政体中,由一个君主来治理国家的君主政体最好,这是最符合上帝的本意的。

阿奎那主张建立的政体,是一种类似于将君主制、寡头制和民主制相结合的混合政体,是受贵族制约的选举君主制度,并不是要建立纯粹的君主专制政体。

1、文艺复兴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由中古向近代转型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展示了资产阶级在上升时期的革命热情和首创精神。在欧洲历史上,它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首次向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发起猛烈进攻,在文化诸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对日后欧洲文化和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恩格斯高度赞扬文艺复兴运动,称其是“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

①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与理论指南,同时,它也是文艺复兴运动中最伟大的贡献。在经历了漫长的中世纪后,人文主义再一次确认了人在社会政治活动的中心地位。从人本身出发,用人的眼光观察和解释社会政治问题是人文主义的根本特点。人文主义的基本主张是提倡人性,反对神性;提倡理性和科学,反对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强调人的自由意志与个性的解放,重视现实生活与人文教育。在政治上,文艺复兴的思想家拥护民族独立和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这在一定程度上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②世俗主义是文艺复兴的第二个重要内容。从一开始起,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家的思想“就是朝着一种比较世俗化的人生观,集中焦点在‘此世’而不是中世纪想像中的那个‘彼世’,这是一种历史的观点,不是玄学的观点。”文艺复兴的思想家逐渐摆脱神学的影响,从而使文艺复兴运动具备了世俗化的特征。

就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影响来看,在文艺复兴的过程中,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已经形成。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以个人主义为基础,并进一步发展了个人主义,人文评论促进了近代个人主义的兴起。在文艺复兴之后,17世纪欧洲的政治思想逐渐出现了世俗化的倾向,在政治方法上,理性主义兴起,自然法的思想得以重现并开始成为政治学理论的重要内容,契约论开始出现,西方政治思想开始全面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2、莫尔乌托邦的基本思想内容是什么?

托马斯莫尔(1478--1535),英国最早的空想社会主义者,英国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之一.莫尔深受柏拉图《理想国》的影响.莫尔目睹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尤其是圈地运动的残酷以及广大劳动人民的悲惨处境,试图寻找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1516年莫尔发表了《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既有利又有趣的金书》,简称《乌托邦》.该书揭露了现代社会的种种罪恶,并展示了美好社会的蓝图.该书引起了巨大反响,甚至成为空想社会主义的代称.

莫尔深刻地揭露了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造成的种种罪恶.莫尔批判私有制,认为正是私有制导致社会出现了"一面贫困不堪,而另一面又奢侈无度"的局面.莫尔不但看到子私有制的罪恶,而且第一次提出了消灭私有制,实现财富的平均公正分配的主张,这是莫尔对空想社会主义乃至科学社会主义做出的重要贡献. 在批判现代社会弊病的基础上,莫尔提出了理想社会的蓝图.在这个乌托邦里,人们消灭了私有制,消除了剥削,削除了贫富分化,一切财产归全民所有.莫尔在历史上第一次从生产的角度提出了以共同劳动为基础的公有制的设想,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

在政治上,莫尔明确地提出要实行民主政治制度,让普通的公民能够广泛地参加国家事务的管理.在乌托邦中,城市政府是元老院,另外还设有民众大会.民众大会和元老院决定一切重大事务.乌托邦的各级行政官员均由民主选举产生,不称职的可以撤换.他们是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没有任何特权和官僚习气,同人民群众在经济和政治上完全平等.

受柏拉图的影响,莫尔的思想中有着浓厚的"哲学王"思想.在他的理想社会中,最高首脑应该由威望最高的贤人担任,是一个"哲学家皇帝".一般来讲,最高首脑终生任职,但如果伤害人民利益,人民可以罢免他. 受时代的限制,莫尔并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动力和途径,而且,莫尔的理想社会中还存在着奴隶劳动等,这些都是其思想的局限所在.然而,莫尔为人类描绘了一幅空想社会主义蓝图,深刻地影响了近代西方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甚至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一些宝贵的资料,莫尔本人也成为空想社会主义体系的奠基人.

1、霍布斯是如何描述国家的起源的?

从自然状态出发,以社会契约论解释国家权力的产生过程,以自然法和自然权利论证人权正是17世纪、18世纪时期政治思想家具备的一个共同特征。

霍布斯假设了一个自然状态。他认为,在国家成立以前,人类生活在一种自然状态中。在自然状态下,人们具有同等的自然权利,因此,在自然状态下,人们不仅是平等的,而且每个人都是自由的。但是,人都是有一种利己的本性,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根本原则。为了利益上的竞争、对他人可能伤害自己的猜忌以及对名誉的追求都可能使人偿从自由而平等的自然状态进入一种战争状态。

在自然状态当中,人们通过自然尖的规诫作为行动的指南。霍布斯将这些法则精简为一条简易的总则,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是在这些原则的基础上,霍布斯阐发了他关于政治生活的基本构想,建构起政治哲学理论的大厦。

霍布斯提出,“每个人只要有获得和平的希望时,就应该力求和平;在不能得到和平时,他就可以寻求并利用战争的一切有利条件和助力,”“利用一切可能的办法来保卫我们自己”。

为了抵御外来侵略和制止相互侵害人们就必须把大家所有的权利和权力托付给某一个人或一个由多人组成

的集体,后者可以通过多数的意见把大家的意志转化为一个意志。这就是霍远见卓识斯所谓的人们通过社会契约达成国家的过程。

通过描述社会契约论的发生过程,霍布斯得出了国家的性质:国家的本质就在国家本身,也就是主权。承担主权人格的人被称为主权者,而其余的每人个人都是他的臣民。

通过对自然尖和国家起源的论证,霍布斯不但从自然法中得出了自然权利的观念,同时创造性地将马基雅维利和布丹那里的国家和主权观念同自然权利的概念联系起来,以社会契约论的方式论证了权力产生的过程,以自然的方式论证个人权利的合理性,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观的基础。

2、洛克是如何论证法治与自由的关系的?他的法治包含了哪些原则?

①洛克的法治理论是同自由联系在一起的,通过对自由的界定,洛克论证了法治的原则,从而在政治制度上为自由提供了保障。

洛克区分了两种自由,一种是“自然自由”,这种自由既不受人间任何上级权力的约束,又超出了人们的意志或立法权,只是以自然法作为它的准绳;一种是“处在社会中的人的自由”,这是一种社会状态下的自由。

从自然状态与社会状态下的两种自由出发,洛克论证了法律的存在与自由的共容。洛克断定,“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这是因为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的状态中,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正是出于实现个人在社会下享有自由的目的,人们设置了立法机关,制定了法律,指导一个自由而有智慧的人去追求他的正当利益。

②洛克将立法权看作是国家中的最高权力。同时他认为,这一最高权力亦需要限制。通过对立法权进行限制性的规定,洛克提出了立法权的四个原则:第一,目的原则。即立法权对于人民的生命和财产不是并且也不可能是绝对地专断的。除了为人民谋福利这一最终目的之外,立法不应再有其他目的。第二,方式原则。即立法或最高权力机关以临时的专断命令进行统治,必须以颁布达的经常有效的法律,并由有资格的著名法官来执行司法和判断臣民的权利。在法律的适用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些法律不论贫富,不论权贵和庄稼人都一视同仁,并不因特殊情况而有出入。第三,财产原则。立法未经本人同意,不能取去任何人的财产的任何部分。在具体的政策上,这一原则表现为,未经人民自己或其他代表同意,国家约不应对人民的财产课税。第四,独有原则。立法机关的权力只是来自人民的一种委托权力,因此,它不能把制定法律的权力转让给任何他人,或把它放在不是人民所安排的其他任何地方。

洛克通过对立法权的限制,提出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法治原则、财产原则等基本原则,从而为确法治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奠定了基础。

1、简述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

追求政治自由是孟德斯鸠政治思想的主要目标.孟德斯鸠认为,政治自由的获得只有在国家的权力不被滥用的时候才存在.而"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正是在此认识基础上,孟德斯鸠提出了分权学说.

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包含了两个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部分是分权,孟德斯鸠把政府的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与司法三个组成部分.其中,立法权是制定,修正或废止法律的权力,行政权是执行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的权力,司法权是裁决私人纷争,惩罚犯罪的权力.为了保证政治自由,孟德斯鸠认为,三项权力应该分开行使,不能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手中,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自由便不存在了.

第二部分是制衡,他认为,三种政府权力之间应该彼此制约,以达到一种均衡,其中行政与立法之间的制衡尤为重要.

三种权利的划分并不是孟德斯鸠分权理论的核心内容,孟德斯鸠对西方政治思想的最大贡献在于他还提出了权力相互牵制,相互制衡,"以权力制约权力"的重要思想.这种分权与制衡理论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组织原则.

2、杰斐逊的宪政民主理论包括哪些组成部分?

杰斐逊的的宪政民主理论包含了人民主权原则、民主性原则、多数原则、代议原则以及分权与制衡原则等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建构了其丰满的理论体系。

(1)人民主权原则.人民主权理论是杰斐逊宪政民主理论的基础.他认为,正是人民的意志组成了国家,国家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授予与委托,人民在任何他们认为胜任的事情上都可以行使他们作为作家主人的权力,这一权力包括建立,改变和撤销政府的权力.

(2)民主性原则.杰斐逊坚定地认为,人民的权威是宪法的基础,因此,人民有权依其意志改变政治原则和宪法.

(3)多数原则.多数原则是人民主权原则和民主性原则的一个体现.在他看来,共和主义的第一原则是"多数法则",是由权力平等的个人所组成的一切社会的根本法则.除此而外,共和主义还应该体现出正义原则,在杰斐逊共和理论中,多数原则是与维护少数人利益结合在一起的.

(4)代议原则.民主及其范围的问题的解决来自对代议制原则的确认.杰斐逊所主张的代议制,通过摒弃直接民主制而将人民的权力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委托给少数人行使,从而既使人民的意志成为有效的因素,又解决了直接民主制下所无法实现的问题.

(5)分权与制衡原则.杰斐逊认为,权力集中在同一些人手里是"专制统治的真谛",即使这些权力由多数人行使情况也不会有所好转.因此,他指出,选举出的政府应建立在自由原则上,政府各项权力必须平均分配给几个政府部门,每个政府部门都由其他部门有效地加以遏制和限制,无法超越其合法范围.

1、孔德实证主义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

19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为了缓和严重的社会矛盾,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以各种方式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孔德实证主义便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孔德(1798 1857)是实证主义的创始人.作为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他的实证哲学和政治思想对以后西方哲学和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实证主义是一种以经验事实和经验现象为基础,探索人类精神发展一般规律的方法和思想体系.实证主义的社会政治思想不追求什么事物的本质这类绝对的观念,也不探讨什么是绝对好的政治制度,因为这只能导致专断的法律.实证主义的精神将鼓舞改良,预防妄图纠正无法避免的祸害的无益举动.

孔德的实证主义体系实际上是把哲学与科学,社会与政治,宗教与道德等方面的理论"综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正是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从"理想的"向"现实的",从"应然的"向"实然的"转变的真实写照.

孔德思想体系的中心是整个社会,社会各个部分之间必然是协调一致的,从而构成一个和谐,团结的整体.孔德的社会政治思想就是围绕着这一思想展开的.在孔德看来,社会起源于人类的利己与利他的社会本能和社会冲动.人的一种高尚的本能和冲动,这就是人的社会感情,这种社会感情的表现就是相互合作和团结.在他看来,社会越发屣,社会的基本特性——和谐与团结——就越显著,国家或政府的能力和作用就能更加显现出来.实证政治的任务也就是巩固这种社会"团结"和"合作原则".

在孔德看来,家庭的关系由家长来调节,社会关系则由政府来调节.政府是人的社会本能的产物,也就是说,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权威——政府.社会既然是家庭的扩大,那么,政治上的服从关系就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可缺少的.孔德为政府确定的目的是把各种力量联合在一起以实现共同目标——使每个成员各得其所,井防止社会和知识的解体.因此,政府的任务也就是维持和巩固'秩序".这是保持社会有机体的平衡与稳定所不可缺少的.按照孔德的方案,实证阶段的政治制度是一种适应于"工业生活方式"的"社会政体".他在社会政体的名义下,建立了等级制度和独裁统治.

2、密尔自由思想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他对传统自由主义思想作了哪些修正?

约翰密尔是近代英国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家,经济学家。①密尔继承了洛克以来的英国自由主义传统,坚持个人自由至上的自由主义基本原则,在自由主义思想史上最精辟地阐述了个人自由。这也是密尔自由思想

的主要特点。

为了寻找个人自由的合理范围,密尔把人的全部行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行为会涉及他人,另一部分只涉及本人.以此为基础,密尔阐述了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他在自由主义思想史上,提出了著名的"群"(社会)"己"(个人)权界论。即一个人的行为只要不妨害他人,就应有完全的自由;但当他的行为妨害了他人时,这种行为就被排除在自由的范围之外,而被放进道德或法律的范围之内了,人类就有理有权干涉他的行动自由。因此,是否危害他人,就是“群己权界”的“界”之所在。密尔认为,无论社会对个人的强制手段是法律的物质力量还是舆论的道德压力,都要绝对以此为界,这是一条原则。

②对传统自由主义的修正。密尔继承了传统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认为国家应当奉行不干涉政策。他赞同放任主义,主张每个人按照自己的道路追求自己的好处。然而,密尔又根据他的功利主义原则提出,为了增加快乐,免除痛苦,国家不能只是一味放任,还应积极地为人民提供更多的获得自由的机会。

他认为,尽管放任主义是个基本原则,但这个原则的实施并不是毫无限度的。在某种限度下,可以实行一定程度的国家干涉。这个限度就是一种“伟大的善”或“伟大的利益”(great good)。如为了提高人民的美德和智慧,国家可以强迫人民完成义务教育;为了保护儿童,国家可以对不准使用童工进行立法;为了扶助穷人,国家可以通过“济贫法”提供救济;为了使属地殖民化,国家可以支持地理科学考察,等等. 这样,密尔在自由主义思想史上对传统自由主义的放任原则进行了修正.密尔提出的为了“伟大的善”可以实行国家干涉的主张,是他的自由原则在国家问题上的表现。

密尔对放任主义原则的修正,为国家更积极地发挥作用提供了新的理论.此后,国家的积极作用,国家全面干涉的理论,成为新自由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密尔的修正了的放任主义思想,深刻影响了现代形式自由主义的国家干涉理论。

3、如何认识斯宾塞提出的“同等自由”法则?

赫伯特斯宾塞,英国社会学家,哲学家,政治思想家,社会进化论和社会有机体论的早期代表人物.斯宾塞把同等自由法则看作是第一的和最主要的道德法则,认为同等自由法则就是"每一个人都有权要求运用他各种机能的最充分的自由,只要与所有其他人的同样自由不发生矛盾."他试图用这一法则来替代功利主义主张的最大幸福原则.

斯宾塞认为,尽管不知道人们所希望的幸福的内容是什么,但人们实现幸福所需要的条件是可知的.其中最主要的条件,对于单独的个人来说就是自由,对于社会或处于社会中的人来说就是同等自由.每个人的自由受到所有人的同样自由的限制,是社会必须按照它组织起来的原则.自由是个人正常生活的先决条件,而同等自由则成为社会正常生活的先决条件."

斯宾塞指出,,国家为了维护人们的权利,实现社会的正常生活,就必然要实行同等自由的法则,这也是国家的基本职能.国家的这一基本职能就是国家权力的合理限度,超过这一限度,就会侵犯人们的正当权利,导致一系列的弊害,危害社会安定.比如,政府对事务干预越多,管得越多,政府的支出就越多;而支出越多,它收的税就越多,这必然会引起人们的不满.政府事事都管理,就不可避免地要使人们受到束缚;而减少人们的行动自由,则会使人们感到愤怒.因此,他认为,相信政治机器拥有至上的权力不仅是十足的误解,而且是一种十分危险的误解.

斯宾塞宣扬的"同等自由"法则,实际上就是早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思想家就已经提出的权利平等原则.权利平等原则的提出作为对封建特权的否定无疑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是,这种平等只是一种形式的平等,在这种平等的背后掩盖着"强者"的特权和"金钱"的特权,同等的自由事实上成了"强者"的自由.到了19世纪后期,在加强国家干预的呼声日益高涨,"天赋权利"成为国家干预的障碍时,斯宾塞坚持"同等自由",固守放任主义,是明显不合时宜的,他成为19世纪传统自由主义思想的最后代表.

1、礼治理论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

①礼治使儒家学派的主要政治主张之一.孔子首倡其说,其后荀子对礼治的论述最有特色。第一,孔子的礼治思想。孔子继承了西周以来的传统思想,认为礼是治国的根本手段。他所说的礼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遍布于社会政治各个层面的尊卑等级,这是一种政治原则,被孔子视为最重要的治国方

《中外政治思想史》模拟试题4及参考答案

《中外政治思想史》模拟试题4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A )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A、政治思想 B、经济思想 C、社会思想 D、文化思想 2、( B )政治思想史沟通古代希腊政治思想史和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重要桥梁。 A、古埃及 B、古罗马 C、迈锡尼 D、马其顿 3、从15世纪中叶到16世纪末叶,文艺复兴逐渐走向繁荣,涉及文学、艺术、历史、政治等诸多领域。这一时期的文艺复兴开始在( C )全面地走向繁荣。 A、意大利 B、罗马 C、欧洲各地 D、英国 4、伏尔泰猛烈地抨击封建制度和教会,以自由、所有制和平等为公正社会的秩序原则,主张个人自由,主张共和制,代表了法国大革命爆发前的( D )思想特征。 A、封建贵族阶级 B、地主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大资产阶级 5、拿破仑主持编制的《民法》法典以( A )的社会成果为依据,并把这些成果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法典详细规定了资本主义财产制度,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确定了农民土地私有制,这些都为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创造了条件。 A、法国大革命 B、英国革命 C、文艺复兴运动 D、宗教改革 6、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史上,提出与民为敌而“民必胜之”的只有贾谊,这是传统( B )的认识定点。 A、天人合一 B、重民思想 C、抑民思想 D、重农思想 7、( C )是李世民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的突出部分,也是以其为首的统治集团的共同思想主张。 A、民轻 B、民权 C、民本 D、民主 8、( A )是理学的开山祖师,他引老庄思想入儒,提出太极说。著作有《太极图说》、《通书》(又名《易通》)。 A、周敦颐 B、胡瑗 C、韩愈 D、邵雍 9、( C )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朱子语类》等。他继承发展前人思想,建立了理学的宏大体系,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为理学上升为统治思想提供了条件。 A、程颢 B、程颐 C、朱熹 D、张载 10、在王守仁的心学中,心有多层含义。心不是( D )。 A、人的感知和认识 B、天地万物的本原 C、心的道德属性 D、一个物质器官 二、名词解释 1.政治思想:政治思想就是适应一定时代需要,反映一定社会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政治理想、政治态度和政治要求,为其设计夺取、建立和维护政治统治的方案和为实现其统治出谋献策。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始终是国家政权问题。 2.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和科学理性主义主流传统的开创者。它突出强调了道德是城邦政治的基础,而知识和教育是城邦政治的根本,并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著名论断。鉴于此,他主张贤人政治或专家政治,他认为治国是一门专门的知识,因此应该是具有相应知识的人来治国。 3.洛克: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早期自由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著有《政府论》上下

江苏开放大学中国政治思想史2020考试复习题答案

中国政治思想史 一、单项选择 1、在商代后期,已经产生了君主的权力来自于(C ),君主是民众的主宰,民众必须服从商王统治的观念。 A.神 B.鬼 C.天 D.地 2、在(B)代后期,已经产生了君主的权力来自于天,君主是民众的主宰,民众必须服从君王统治的观念。 A.夏 B.商 C.周 D.秦 3、“明德慎罚”、“敬天保民”是(A)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A.周公 B.庄子 C.孟子 D.荀子 4、(C)与礼是孔子全部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 A.智B义C仁D信 5、仁与(A)是孔子全部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 A.礼B.义C.智D.信 6、以人性善为出发点,(C)在政治上主张施仁政。 A.墨子 B.庄子 C.孟子 D.荀子 7、儒家中首先引入法的观念的人是(D)。 A.孔子B孟子C韩非子D荀子 8、荀子是儒家中首先引入(D)的观念的人。 A.仁 B.义 C.道 D.法 9、在(C)看来,“道”是人类社会最理想的状态,而无为正是达到此境界的最直接的途径。 A.墨子 B.庄子 C.老子 D.孔子

10、庄子哲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B),认为物无贵贱,无是无非。A.绝对主义B相对主义C现实主义D虚无主义 11、(A)政治思想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注重实用。 A.墨子 B.庄子 C.老子 D.孔子 12、在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中,只有(B )的商鞅变法是最成功的。A.齐国 B.秦国 C.楚国 D.韩国 13、(C)是战国法家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前期法家的思想成果,创立了法术势兼用的君主专制理论。 A.李斯 B.董仲舒 C.韩非 D.荀况 14、仁与礼是(D )全部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 A.墨子 B.庄子 C.老子 D.孔子 15、荀子是(B)学派中首先引入法的观念的人。 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 16、(B)哲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相对主义,认为物无贵贱,无是无非。A.墨子 B.庄子 C.老子 D.孔子 17、(A)崇尚的“法治”很有特点,其中之一就是强化君主权威加强专制统治。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曹操 18、李斯为强化君权而出谋划策,他的强化君权思想具体体现为“(B)”、“深罚”。 A.重罚 B.督责 C.惩罚 D.刑罚 19、汉武帝采纳的董仲舒的建议,终于举起了“独尊(B)”的旗帜,初步实行了指导思想的转换。

《中外政治思想史》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外政治思想史》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A.社会思想 B.经济思想 C.政治思想 D.文化思想 2.在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 A.城邦 B.帝国 C.部落 D.村社 3.()是西欧封建社会基督教神学和神权政治理论的最高权威,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 A.托马斯.阿奎那 B.教皇尼古拉一世 C.教皇格里高利七世 D.奥古斯丁 4.恩格斯高度赞扬(),称其是“人类从来没有经历国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 A.文艺复兴运动 B.宗教改革运动 C.英国革命 D.巴黎公社 5.通过时期世纪资产阶级革命,英国形成了以个人权利、财产权利为核心的()观念, 同时也形成了以限制权力、分权、法治为核心的()观念,这为英国自由宪政思想传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A.权利权力 B.集权主义个人主义 C.共和制度君主立宪 D.主权专制 6.()运动发生于英国17世纪的勾芡,很快传到北欧大多数国家,并且对美洲产生了 影响。但是,()的最高表现是在法国的18世纪。 A.思想启蒙(或启蒙)思想启蒙(或启蒙) B.文艺复兴文艺复兴 C.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 D.工业革命工业革命 7.强调个人自由,限制政府权力是法国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正是这一 主张的典型代表。 A.保守主义 B.民族主义 C.自由主义 D.国家主义 8.在周公的诸多施政思想中,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是()与()。 A.保民慎刑罚 B.敬天尊天命 C.敬祖尊王命 D.怜小民重刑罚 9.汉武帝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儒学和儒生的政治社会地位,儒学成为官方学说。到汉武帝时, 儒学的地位更加巩固,最终完成了政治指导思想的转换。此后,()成为中国政治思想的主流。 A.法家 B.道家 C.儒学 D.墨家 10.()在位期间大体能做到从谏如流,是历史上最善于求谏、纳谏的帝王。 A. 周公 B.秦王赢政 C.曹操 D.李世民 11.()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朱子语类》等。他继承发展前人思想, 建立了理学的宏大体系,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为理学上升为统治思想提供了条件。 A.程颢 B.程颐 C.朱熹 D.张载 12.清代()直言“帝王皆贼”,揭露了帝王的历史罪恶。但他仍寄希望于君主,提出 了调整绝对君权的具体设想。 A.王守仁 B.唐甄 C.黄宗羲 D.戴震 二、名词解释 1.政治思想 2.西塞罗 3.永恒法 4.东汉名教 5.道统 6.朱元璋 三、简答题 1.布丹指出了主权的哪些特征? 2.什么是无为政治? 四、论述题

中国政治思想史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学院 中国政治思想史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天命不常 周公旦辅政后,有鉴于殷亡的教训,多次强调“惟命不于常”认为上天所授予的大命脉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可以转移的,天命并不是永远地保佑某一个人或某一个王朝,而是根据君主的道德修养高低和社会政治、人事的好坏进行转移。 2.儒家 儒家思想的源头主要是周文化,儒原本是官学教师或者礼官,孔子把官学通过私人教学传播到民间,学习的内容(六艺)基本是原来儒的专业,所以逐渐把这一学派称为儒家。 3.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性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种不忍人之心,也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的总和。不忍之心决定了人善的本性,这种善的本性又经常地支配人的行为。 4.“法后王” 荀子反对孟子那样言必称“三代”(夏、商、周),盲目崇拜“先王”的倒退的历史观,而提出了“法后王”的思想。他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在他看来,三代以前的历史非常渺茫,已没有什么可资借鉴,有历史记载和文字可考的还是三代以后。所以,他更注重当前的现实。荀子并不反对学习“先王”有益的东西,但不应抱残守缺。他提倡应根据现实的需要,对“先王”的东西加以改造。 5.道 从本体论的认识角度,混沌,自然的独立的不可名状的存在,天地之母,万物之根,社会人生观对社会规律的认识。从宇宙自然观到社会人生观再到政治观,是逐层递进的。 6.小国寡民 老子认为按照无为而治的办法就可以造就一个理想的社会,即“小国寡民”。老子所描述的这个理想社会,主要有如下一些特点:国小民少,国与国之间,民与民之间互不交往;生产力落后,没有分工,没有交换,没有赋税,没有剥削;没有文化教育,没有文字,人们无知无欲;虽有国家,但没有战争,没有暴力镇压,没有纷争欺诈,人们之间自由平等,民风纯朴自然,人人都过着“甘食、美服、安居、乐俗”的闲适生活。老子的这些美好的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在贪暴统治者的压榨下所遭受的苦难,表达了下层人民对暴政的抗议,展现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对美好自由生活的无比向往,因而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和进步性。 7.法家 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主张“以法治国”,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后来的汉朝继承了秦朝的集权体制以及法律体制,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 8.君利中心论 君主之利高于国家之利,但并不取消臣民的私利,应采用利导的方法,将臣民的自为之心用来为君主服务。 9.人性好利论 关于人性,韩非发挥了他的老师荀子“性恶论”的观点,也延续了杨朱、商鞅的利己思想,

2014年电大《中外政治思想史》期末试题答案

《中外政治思想史》期末试题 总共50题共100分 一. 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 A.神学政治观 B.人文主义 C.权利政治观 D.自由主义 A.古埃及 B.古罗马 C.迈锡尼 D.马其顿 3. 17世纪初,在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等传统国家的包围之下,()突破封锁,首先建立起 A.英国 B.尼德兰 C.意大利 D.希腊

4. 黑格尔的政治思想是德国政治思想最系统、最丰富的表现。在个人和国家的关系上,他明确认为国家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国家高于社会和个人。为了实现德国的统一,他主张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2 A.君主立宪制 B.民主共和 C.民主制 D.君主制 5. 强调个人自由,限制政府权力是法国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正是这一主张的典型代 A.保守主义 B.民族主义 C.自由主义 D.国家主义 6. 荷兰政治思想家()较早地对自然法的理论进行全面的阐释,初步地提出了自然权利的主张。他 A.奥兰治 B.格老秀斯 C.斯宾诺莎 D.霍布斯

7. 王通主张的(),有利于思想文化的发展,也有利于儒学的改造、复兴,有一定的积极意义。(2 A.三教可一 B.三教合一 C.三教归儒 D.独崇儒术 A.改革土地制度 B.改革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制度 C.三教合流 D.强本节用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10. 资本主义形成时期的政治思想是以()为主要特征的。(2分)

A.自然政治观决定人们的政治意识 B.神学的形式表现出来 C.国家高于社会和个人 D.民族国家和个人精神 A.表象和实际 B.片段和部分 C.本质和规律 D.宏观和微观 12. 西汉末,儒学中的神秘成分增大,发展出()。东汉则给予其官方身份,使之成为东汉政治思 A.天人合一 B.谶纬之学 C.纲常名教 D.玄学政治 A.产生到繁荣 B.繁荣到衰落

_中外政治思想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中外政治思想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作业1 一、选择题 1.A2.D3.C4.C5.C6.B7.A8.B9.D10.D 二、名词解释 1.政治思想 政治思想就是适应一定时代需要,反映一定社会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政治理想、政治态度和政治要求,为其设计夺取、建立和维护政治统治的方案和为实现其统治出谋献策。 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始终是国家政权问题,因此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管理(治理)国家是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它集中表现为各种政治观点、政治主张和政治学说。 2.苏格拉底 对希腊政治思想作出重大贡献的思想家。 苏格拉底是智者们的同时代人。他与智者一起,推动了希腊哲学研究兴趣的转向,即由自然转向人和社会。探究事物的本性(自然),探讨普遍定义的思考方式是苏格拉底的一大贡献,也是柏拉图“理念”论的直接思想来源。在对道德和政治法律问题的讨论中,苏格拉底也将其提高到合乎逻辑的定义和解释的水平。这是后来他的学生柏拉图和再传弟子亚里士多德构造博大的政治哲学体系的前提。 苏格拉底强调道德是城邦政治的基础,而知识和教育是城邦政治的根本。他极其重视知识的价值,并提出“美德即知识”的著名论断。他主张贤人政治或专家政治。在他看来,治国是一门专门的知识,甚至是一门艺术,需要专门的训练,政治家应该是具有相应知识的人。这些思想后来都被柏拉图所继承。 3.神学政治观 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思想一直是西欧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基督教神学思想的统治在政治上的表现是神学政治观。神学政治观维护封建统治,提高和巩固教会的地位。神学政治观以《圣经》为信仰的绝对权威,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以爱“上帝”作为人们首要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主张王权神授,教权高于王权。神学政治观改变了古代观察政治问题的立足点,改变了古代的道德伦理观念。

中国政治思想史期末考试整理复习

国家起源的传说 ①契约说 ②冲突说 ③贸易说 ④水利灌溉说 ⑤战争说 ⑥圣人造福说 封建制度的含义 1.封建主之间形成了特殊的封君封臣 关系; 2.形成了与封君封臣相适应的封土制 度; 3.中央势力衰落,各封君在其领地有 独立的政治权力 东方专制主义(魏特夫) 1,这种社会是一种“水利社会” ; 2,政治权力的集中和专制;3,一切完全归皇帝所有; 4,东方社会只有皇帝控制下的贵族;5,东方社会的政府对国家的经济实行垄断; 6,东方社会没有法律; 7,东方社会的专制特点具有十分强烈的稳固性。 夏朝的政治过程 政治决策:以占卜决定,建立专门的卜筮之官,也可以“乃召六卿” 政治执行: ①是召集大臣发表誓词,如和有扈氏作战的《甘誓》“行天之罚” ; ②是诸侯会盟“夏启有钧台之享”; ③是征伐不服从者。 夏朝的官员制度 1、中央朝廷官吏外廷:政务官;宗教官 内廷:宫内事务 2、地方侯、伯:同姓以国为姓,分布在王朝中心区以外地区;异姓贵族成为方国、候伯。大国首领为伯。 3,方国对夏朝天子的义务: 1)听命;2)任职;3)提供部队征伐;4)保卫王族;5)纳贡 商朝的行政制度——内外服 1)内服: 第一类是政务性职官:牧正,多工 第二类是军事性职官:师长、马亚、多马、戍、卫、射 第三类是宗教文化类职官:卜巫史 第四类是宫廷内职官:寝宰臣 2)外服:诸侯或方国 义务:戍边、出征、纳贡、服役 商王国时期的国家是一种方国与方国的联合体,有的学者把这种联合体称为“方国联盟”,也有学者把这种联合体称为“部族国家”或“早期国家” 。

西周宗法制度 周朝是严格依照宗法制度建构起来的,西周的宗族中分为大宗和小宗。周王自称天子,称为天下的大宗。天子的除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被封为诸侯。诸侯对天子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封国内却是大宗。诸侯的其它儿子被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采邑内却是大宗。从卿大夫到士也是如此。逐渐建立了由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组成的封建宗法制。 西周分封制度 分封制是西周王朝巩固统治的重要措施,是周人对被征服土地和人民实行统治的一种措施,也是当时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方面的再分配制度。分封的原则与对象是根据与周王血缘关系的亲疏,功劳的大小(辅佐与同盟)分封,其前提是承认周王的统治。在分封中,授民授土是分封的核心内容。 诸侯国的分封有四种情况 一是周王室的亲属,如鲁、卫; 二是周的功臣,如齐; 三是商遗民,属这类的只有宋; 四是所谓上古圣王的后代,如陈、杞。 西周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级,五级以下还有第六级“附庸” 国野制 “国”,亦称“乡”,即当时的都邑或较大的居民点。一般来说,国是奴隶主贵族的政治中心和军事据点,住在国中的人称“国人”。“野”亦即国以外的广大地区,其地域比国大。居住在野的人叫做“野人”。国人与野人的地位大不相同,前者是统治者,后者是被统治者,政治待遇有着天壤之别。国与野的对立,是西周时期阶级矛盾的具体体现,也是西周奴隶制度的一个特点。 西周宗法制度: 周朝是严格依照宗法制度建构起来的,西周的宗族中分为大宗和小宗。周王自称天子,称为天下的大宗。天子的除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被封为诸侯。诸侯对天子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封国内却是大宗。诸侯的其它儿子被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采邑内却是大宗。从卿大夫到士也是如此。逐渐建立了由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组成的封建宗法制。 西周的地方行政体制 严格控制诸侯。 “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 四方诸侯对中央王朝承担一定的义务:定期朝觐、缴付贡赋、保卫王室 刑罚制度 夏有《禹刑》,商有《汤刑》,周有《九刑。以《周礼》为根本法,“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也。”成王制《九刑》,穆王制《吕刑》。主要有“墨、劓(yi)、宫、刖、杀”五刑 春秋五霸”两种不同的说法: 一说“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宋襄公、秦穆公; 另一说“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中外政治思想史作业-答案

中外政治思想史作业1 二、名词解释 1.政治思想P3(中外政治思想史学习指导P1) 政治思想就是适应一定时代需要,反映一定社会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政治理想、政治态度和政治要求,为其设计夺取、建立和维护政治统治的方案和为实现其统治出谋献策.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始终是国家政权问题,因此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管理(治理)国家是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它集中表现为各种政治观点、政治主张和政治学说。 2.智者: P24-25(中外政治思想史学习指导P8) “智者”是公元前5世纪中叶在希腊一此城邦中涌现出的一批职业教师,他们自称智者。智者向人们收取学费,传授有关辩论、诉讼、演说、修辞的技巧及相应的参政知识,涉及社会、政治、法律、伦理、宗教等广泛的领域。作为第一批专注于社会政治问题的学者,他们对社会、政治和伦理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论,阐述了许多新颖的见解和主张,推动着政治思想走向繁荣。从他们开始,希腊学术研究的主题由自然界转向人类社会。智者并不是统一的思想流派,没有统一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点。他们几乎都没有完整的著作流传下来,其思想也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但是他们思想活跃,不囿成见,大胆质疑前人的成说,对政治法律问题阐述自己的独到见解。他们的思想成为后来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政治哲学理论的出发点和思想来源。 3.苏格拉底P25-26(中外政治思想史学习指导P8) 苏格拉底是对希腊政治思想作出重大贡献的思想家.他一生追求真理,把主要精力用来思考和讨论哲学、伦理和社会政治问题.但他没有留下任何著作.主要由其弟子柏拉图和色诺芬等人记载了他讨论的一些内容. 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和科学性主义主流传统的开创者。探讨普遍定义的苏格拉底的一大贡献,也是柏拉图“理念”论的直接思想来源。并成为他的的柏拉图和再传弟子亚里士多德构造博大政治哲学体系的前提。

《中外政治思想史》模拟试题及参考标准答案

《中外政治思想史》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作者:————————————————————————————————日期: 2

《中外政治思想史》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A.社会思想 B.经济思想 C.政治思想 D.文化思想 2.在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 A.城邦 B.帝国 C.部落 D.村社 3.()是西欧封建社会基督教神学和神权政治理论的最高权威,经院哲 学的集大成者。 A.托马斯.阿奎那 B.教皇尼古拉一世 C.教皇格里高利七世 D.奥古斯丁 4.恩格斯高度赞扬(),称其是“人类从来没有经历国的最伟大的、进 步的变革”。 A.文艺复兴运动 B.宗教改革运动 C.英国革命 D.巴黎公社 5.通过时期世纪资产阶级革命,英国形成了以个人权利、财产权利为核心的 ()观念,同时也形成了以限制权力、分权、法治为核心的() 观念,这为英国自由宪政思想传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A.权利权力 B.集权主义个人主义 C.共和制度君主立宪 D.主权专制 6.()运动发生于英国17世纪的勾芡,很快传到北欧大多数国家,并 且对美洲产生了影响。但是,()的最高表现是在法国的18世纪。 A.思想启蒙(或启蒙)思想启蒙(或启蒙) B.文艺复兴文艺复兴 C.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 D.工业革命工业革命 7.强调个人自由,限制政府权力是法国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 ()正是这一主张的典型代表。 A.保守主义 B.民族主义 C.自由主义 D.国家主义 8.在周公的诸多施政思想中,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是()与()。 A.保民慎刑罚 B.敬天尊天命 C.敬祖尊王命 D.怜小民重刑罚 9.汉武帝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儒学和儒生的政治社会地位,儒学成为官方学 说。到汉武帝时,儒学的地位更加巩固,最终完成了政治指导思想的转换。 此后,()成为中国政治思想的主流。 A.法家 B.道家 C.儒学 D.墨家 10.()在位期间大体能做到从谏如流,是历史上最善于求谏、纳谏的 帝王。 A. 周公 B.秦王赢政 C.曹操 D.李世民 11.()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朱子语类》等。他继承 发展前人思想,建立了理学的宏大体系,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为理学上升 为统治思想提供了条件。 A.程颢 B.程颐 C.朱熹 D.张载 12.清代()直言“帝王皆贼”,揭露了帝王的历史罪恶。但他仍寄希望 于君主,提出了调整绝对君权的具体设想。 A.王守仁 B.唐甄 C.黄宗羲 D.戴震 二、名词解释 1.政治思想 2.西塞罗 3.永恒法 4.东汉名教 5.道统 6.朱元璋

《中国政治思想史》考试资料

《中国政治思想史》考试复习资料 愚者自娱 周公敬天崇德保民思想: 1.1.周公敬天崇德保民思想: ①敬天和尊王的思想:惟命不于常、依德求民生、依民事天命。 ②敬德(根本)、保民(治理民众的态度)、慎罚的思想 2.天子独尊的王权专制思想 ①王是上帝和天的人格的体现 ②强化尊祖敬宗观念 ③宣扬天子至德 3.孔子的思想: ①主张德治:礼治与正名;举贤才;实施平均主义政策侧;愚民政策。 ②孔子主张克己复礼。 ③在伦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张仁。 ④在哲学上,孔子主张天命观。 ⑤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 ⑥在品德方面,他主张“仁义礼智信忠孝爱和中”等。 ⑦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4.孟子的思想

①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中心环节。他认为“仁、义、礼、智”是人们与生俱来东西,不是从客观存在着的外部世界所取得的。“人同类”(人在自然界成一类别于其他动物,有内在统一的善)。人心分化为等级(君子与小人的等级之分;劳心与劳力分工说) ②君主与臣民的关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③王道、霸道与统一:实行王道得天下,实行霸道亡其身。 5.荀子的思想 ①人性恶说。反对孟子性善说。主张人性要进行改造。(圣人、靠教育、环境和习俗、自我修身) ②礼治思想。圣人制定礼法是为了解决人的欲望与自然和社会间的矛盾;人的生存除了自然条件外必须依靠“群”和“分”来保证。有法必依,不能以法乱法,有治人无治法。 ③君主的个性与他所维护的制度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有时甚至相背离。 ④富国和强民。君主的职权在于养人、治人、育人和用人;重视道义;君舟民水论。 5.法家的基本政治倾向是一致的,但每个法家人物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他们都讲法(商鞅)、术(申不害)、势(慎道),但三者在他们思想中的地位又不尽相同。 6.法家中的不同流派 (1)李悝

中外政治思想史模拟试题5及参考答案

《中外政治思想史》模拟试题5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资本主义形成时期的政治思想是以()为主要特征的。 A自然政治观决定人们的政治意识 B神学的形式表现出来 C国家高于社会和个人 D民族国家和个人精神 2.荷兰政治思想家()较早地对自然法的理论进行全面的阐释,初步地提出了自然权利的主张。他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他在主权理论方面做出的重大贡献。 A奥兰治 B格老秀斯 C斯宾诺莎 D霍布斯 3.18 世纪的法国,就政治思想的发展来看,大致可以划分为以孟德斯鸠为代表的()和以卢梭为代表的()。两派均从自然状态、自然法、社会契约等基本的政治概念与研究方法出发,提出了分权制衡、人民主权等重要思想,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A保守派激进派 B立宪派改革派 C宪政派民主派 D自由派民主派 4.()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政治思想是德国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最系统、最丰富和最完整的表现。 A乔治·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 B亚当·斯密 C邦雅曼·贡斯当 D伊曼努尔·康德 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是()制定的()。 A商鞅《商君书》 B韩非《韩非子》 C李悝《法经》 D李斯《焚书令》 6.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史上,提出与民为敌而“民必胜之”的只有贾谊,这是传统()的认识顶点。 A天人合一 B重民思想 C抑民思想 D重农思想 二、名词解释 1.双城论 2.神学政治观 3.黑格尔 4.边沁 5.儒家学派 三、简答题

1.19世纪法国社会的政治和思想状况如何? 2.简述墨家的尚贤思想。 四、论述题 顾炎武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D 2. B3. D 4 . A5 . C 6. B 二、名词解释 1.双城论 双城理论是奥古斯丁政治理论中最具影响的内容。奥古斯丁依据人类原罪说“恩典”理论(原罪救赎说),区分了所谓“上帝之城”(天上之城)和世人之城”(地上之城)。它们分别是圣者与不义者之城,是注定要得救者与注定会受惩罚者之城。 依照奥古斯丁的理论,两个城在现实社会是混合在一起的。上帝之城是由注定得救的基督徒组成的,其余的人则构成世人之城。到末日审判的时候,两座城才彻底分开。上帝之城是最高的善,是永久和完美的和平,人们在其中享受永生的幸福。要想被上帝选中,进入上帝之城,就要尽力行善。而世人之城的人们无论多么富足,他们仍是悲惨的,注定被上帝所摈弃,永远遭受魔鬼统治的痛苦。 在区分“上帝之城”与“世人之城”的基础上,奥古斯丁阐述了他关于国家与教会的思想。他并不认为“上帝之城”和“世人之城”可以等同于人间任何一种社会组织。不过,上帝之城至少可以由教会来代表,世人之城可以由异教国家来代表。两个城的成员在最高的爱上相互对立,但对于许多较低等级和中介的善,他们的爱是共同的。这使两个城的公民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领域可以达成一致。这样就构成了共同体的一套价值体系,社会正是这个共享的中间价值领域。与世俗国家相比,奥古斯丁赋予教会以更高的地位。 奥古斯丁依据双城论所提出的教会与国家关系的主张,成为中世纪教会的基本信条,对中世纪的政教关系产生了深刻影响。奥古斯丁本人也因此在基督教会内享有巨大的声望。2.神学政治观 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思想一直是西欧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基督教神学思想的统治在政治上的表现是神学政治观。神学政治观维护封建统治,提高和巩固教会的地位。神学政治观以《圣经》为信仰的绝对权威,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以爱“上帝”作为人们首要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主张王权神授,教权高于王权。神学政治观改变了古代观察政治问题的立足点,改变了古代的道德伦理观念。 3.黑格尔 乔治·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政治思想是德国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最系统、最丰富和最完整的表现。 青年时期的黑格尔在法国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推崇理性,主张人权,他无情地揭露和批判封建制度的黑暗,渴望德意志民族和国家的统一与兴盛,表现了极大的爱国热忱。 黑格尔晚年的思想渐趋保守,在继续主张改革和进步精神的同时,极力论证普鲁士专制君主制度的合理性,赞美普鲁士王国。1821年,黑格尔政治思想的代表作《法哲学原理》一书出版,书中集中、系统地表达了他的政治思想。

中外政治思想史答案-4

一 1. 宋元时期,我国传统政治哲学发生重大转型,()兴起,并在元代被立为官学,成为中国古代后期的政治指导思想。 B. 理学 2. 理学内部流派众多,但他们在政治取向上高度一致,都以()为归宿。 C. 维护君主政治 3. 王守仁把()作为自己学说的核心。 A. 良知 4. 面对宋朝严峻的局势,旨在富国强兵的改革思想兴起,其重点是()。 A. 吏治与财政改革 5. 元代,儒家面临着空前的危机。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儒学进行了积极调整。郝经()主张的提出为儒学与蒙古统治者的结合作了论证,扫清了思想障碍。 A. “以夏变夷” 6. ()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第一个启蒙学派”。他们从万物一体、人性自然出发,否定道德神圣性和凡圣差别,肯定个人利益和追求物质利益的合理性,向往人人君子、君臣师友的平等社会。 C. 泰州学派 7. 清代()直言“帝王皆贼”,揭露了帝王的历史罪恶。但他仍寄希望于君主,提出了调整对君权的具体设想。 A. 唐甄 8. 在()努力下,理学进入了国家最高学府,理学经典成了国子诸生的教科书。这是元代理学官学化的标志性事件。他为元代理学的官学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因此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 C. 许衡 9. ()是理学的开山祖师,他引老庄思想入儒,提出太极说。著作有《太极图说》、《通书》(又名《易通》)。 A. 周敦颐 10. 西学东渐指近代西方()逐渐传入中国的过程。 C. 科学技术、思想文化 二、1. 范仲淹

宋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著作有《范文正公文集》。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任参知政事,与欧阳修等在皇帝支持下进行改革。改革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制度,减少冗官,提高效率,是范仲淹等人所发动的庆历新政的主要内容。他提出了"明黜陟"、"精贡举"、"抑侥悻"等改革措施。范仲淹对军事问题也很重视,他强调军事工作的重要性,重视对军事人才的选拔。尽管在守旧官僚的排挤下,庆历新政虽然很快夭折,但改革的呼声并未就此沉寂,反而更为高涨,更大的改革在酝酿之中。范仲淹和李觏为之后的王安石变法在实践上和理论上提供了有益参考,是王安石变法的先声。 2. 黄宗羲 明末清初思想大师。黄宗羲是复社的主要成员之一。明亡后,他曾参加国抗清斗争,失败后,拒绝与清合作,家居著述。其著作有一百余种。其中,学术史方面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政治思想方面有《明夷待访录》及《孟子师说》、《破邪论》、《汰存录》等,今有《黄宗羲全集》传世。其思想对传统思想的批判性继承,有不少具有时代特色的积极因素,对清末维新思潮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 3. 用夏变夷 元初,一些儒生主动与蒙古统治者合作,推动统治者接受汉法,以儒学为政治指导思想。郝经、刘秉忠、许衡等人都参与了这一过程。其中,郝经提出了“用夏变夷”论。郝经认为,儒道是政治权力的理论基础,是权力合法性的来源。如果蒙古统治者能尊崇儒学,重用儒生,推行儒道,就可以合法地据有天下,统治权及其他各族人民。对于这样的政权,儒生也应积极合作,为之尽忠出力。这表明儒家试图从思想上对蒙古统治者进行改造,使之也代表汉族地主阶级的利益,即用夏变夷。用夏变夷体现了儒家文化强大的适应能力,客观上有利于汉蒙文化的交流,也使儒学得以保存和延续。 三、 1. 如何理解宋初改革思想的主要观点? 宋朝建立不久就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社会政治危机。其主要表现有: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及地主阶级内部官僚地主和普通地主间的矛盾主要表现有: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及地主阶级内部官僚地主和普通地主间的矛盾比较突出。政治上,过渡集权的负面效应暴露。而且,在与西夏、辽的对峙中,宋居于劣势,奉行守内虚外、屈辱求和政策,每年奉送大量的银、绢,称为“岁币”。这又进一步恶化了宋的财政状况。各种因素影响使宋的局势更加严峻。这种情况下,旨在富国强兵的改革思想兴起,其重点主要是吏治与财政改革。神宗之前,统治集团内部的改革要求在实践和思想上都有反映。前者是范仲淹、欧阳修、富弼等在仁宗支持下实行的整顿吏治为中心的德庆历新政。后者自是以李觏为代表的富国强兵思想。两者都着眼于解决严重的三冗问题,缓解危机,增强国力,以巩固宋朝的统治。只是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同时,前者着重于社会政治实践,李觏则专门从事理论探讨和论证。(1)改革官员的选拨于管理制度,减少冗员,提高效率。(2)改善经济和国家财政状况,达到富国的目的。(3)整顿军队,加强国防力量,实现强兵的目的。 四、 1. 王守仁心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哪些基本特征? 明中期,王守仁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心学思想,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他批驳程朱理学的疏漏之处和空疏学风,以心为宇宙本体,认为封建道德内含于人们的心中。由此,他提出了致良知、破心中贼、知行合一等一系列观点。<br/>(1)心的学说与理想政治。王守仁认为心即理。心是指人的感知和认识;心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心的本质是至善之德,良知、天理则是心的不同表现,心在观念、心理层次上是良知,在理论、原则层次上则是天理。天地万物于人都是一体,它们彼此相通、和谐统一的基础就是心。王守仁把这种认识应

中国政治思想史试题整理全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概述中国古代主要思想家的重民思想,并结合实际谈谈其现实意义。 答:1、西周时期,周公的政治思想以注重调解为主,充分体现了重民思想。他提出了“惟命不于常”、提出天根据德行“求民主”、主张以民情见天命的思想。周公施政的指导思想中,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是保民与慎刑罚。 2、春秋时期,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主张仁和仁政,主张德治和教化;道家的老子反对严刑峻法,认为民众生活贫困是因为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人民生活困苦,统治者却奢侈腐化,大力提倡无为政治;在社会治理政策上,墨家的墨子主张实行富民政策; 3、西汉时期的贾谊,他的重民思想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强调了民的地位和作用。指出民是国家之本、政治之本,民心向北会直接影响统治者的成败行失,提出与民为敌,民必胜之的思想。这是传统重民思想的认识顶点。 4、唐朝时期李世民的民本思想主要有三点:一、立君为民。二、民养君。三、民择君。 5、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就人才问题:他认为人才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民众之中有大量人才,因此他一生也培养和推荐了不少人才。 6、柳宗元的民本思想有:君民关系上,以民为国本、君本。所以民是国之根本,在官民关系上,提出“吏为民役”的观点。 7、王安石的政治改革思想表现在王安石变法注重对农民问题的解决上。

8、明清时期的朱元璋,在明初,社会残破,经济凋敝,生产争需恢复,他采取了恤民、安民政策。这些措施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推动了明朝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 评价和意义: 古代重民思想史承认君主专制,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提出的。其本质是“名为重民,实为治民“,是统治阶级通知的工具,当前我国正致力于“以人为本”的政治文明建设,针对中国古代钟敏思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于今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政治上,吸收钟敏思想的合理成分,以民为本,民心向背对于国家的兴衰,民族复兴作 用非常重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方面发挥民众的作用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使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公民思想意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引导人民群众确定正确的公民意识,抛弃官本思想。 3、经济吸收重民思想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有重大的知道作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告诉我们要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维护社会稳定繁荣,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4、和谐社会建设,吸收重民思想的利民爱民,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关注弱势群体,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简要概括一下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兴衰发展情况 1.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受冷落。原因:孟子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提倡放宽刑罚,减轻赋税。这些主张在战国纷争的时代,无助于实现国家统一,必然受到统治者的冷落。

中外政治思想史形成性考核网上形考试题解析3

中外政治思想史100%形成性考核网上形考题库(2015.10 ) 中外政治思想史形成性考核3 一、单选题 1、拿破仑主持编制的《民法》法典以(A )的社会成果为依据,并把这些成果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法典详细规定了资本主义财产制度,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确定了农民土地所有制,这些周围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创造了条件。 A.法国大革命 B.英国革命 C .文艺复兴运动D.宗教改革 2、( B )是极端保守的封建复辟思想。他彻底否定了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宣扬宗教神秘主义,鼓吹等级差别,反对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论,要求恢复革命前“黄金时代”的旧秩序。这种代表封建贵族阶级利益的思想在法国革命后兴起,再波旁王朝复辟后的“神圣同盟”是其极盛,在欧洲1848年革命后衰落。 A.自由主义 B.正统主义 C.空想社会主义 D.无政府主义 3、强调个人自由、限制政府权力是法国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C)正是这一主张的典型代表。 A.保守主义 B.民族主义 C.自由主义 D.国家主义 4、德国古典哲学家们在思维活动领域内,凭借手中的武器——(B),发挥了许多大胆的、最终导致否定现实的结论。 A.唯理论 B.辩证法 C.唯物论 D.实证主义 5、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德国古典哲学中吸取了(C )中的合理部分;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中吸取了斯密和李嘉图德劳动价值论思想;从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中借鉴了他们对资本主义深刻批判和对未来社会制度的推想并加以创新;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A.自然权利和民主共和思想 B.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 C.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D.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 6、(D)分权主张中最具特色的是他关于军权的论述。他把君权与行政权分开,似乎是把君权抽空了,但实际上却是抬高君权,把它置于四权之上的重要地位,君主成为国家的代表。 A.边沁 B.孔德 C.密尔 D.贡斯当 7、(A)自由主义是19世纪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政治思想。其中边沁的功利思想与政府理论,密尔的自由思想和代议制理论,斯宾塞的同等自由和有机体论是(A)自由主义的主要代表。 A.英国英国 B. 法国法国 C. 德国德国 D.美国美国 8、(C )市民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在反对封建专制的实际斗争中无所作为,但在精神生活中却创造了辉煌的成果。(C)古典哲学便是这种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 A. 英国英国 B. 法国法国 C.德国德国 D. 美国美国 9、商周到春秋战国是我国政治思想从(A )的时期。 A.产生到繁荣 B.繁荣到衰落 C.确立到发展 D.延续与完成 10、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政治本质是王权至上和(B )。 A.仁政 B.绝对权威 C.主权在民 D.自然权利 11、西周时期周公的政治思想以(D )为特色。 A.天明不可变 B.重罚 C.树儒排佛 D.注重调节 12、秦之前,(A )是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自秦始,()是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A.王皇帝 B.皇帝王 C.天皇上帝 D.伏羲皇帝 13、汉武帝时,(D )以儒为主,吸收阴阳五行、法、墨等家的观点,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政治论,为君主专制、政治大一统、等级尊卑等作了系统的理论论证。

中外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

《中外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 我们这门课程从时间看从公元前5世纪讲到公元19世纪,从地域上看横跨中国、西欧、北美,涉及的思想家众多,内容十分丰富。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课程主要内容,我们将需要同学掌握的内容做了归纳,有些不作为重点的,没有作答或没有列出,大家可以对照教材看看。具体见下面内容。 一、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学习重点 从宏观上讲,西方政治思想史涉及三个不同历史时期: 古代奴隶制社会——古代希腊、古代罗马 封建社会——中世纪时期 近代社会——从资本主义萌芽到资本主义巩固(西欧、北美) 与此相适应,西方政治思想则从古代自然政治观发展转变为中世纪时期神学政治观,以及近代以来的权力政治观。 1.古代社会——古代希腊、古代罗马 这个时期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形成和初步繁荣时期。突出表现在古希腊,它的政治思想一经产生就进入繁荣期。这个时期的政治思想的主旨是民主共和。政治思想具有自然特征。 2.封建社会——中世纪 表现为神学特征,政治思想与神学思想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政治思想完全臣服于神学思想,神学思想统领一切,政治学和其他一切学科都被纳入神学体系,成为神学的婢女。政治思想具有神学特征。 3.近代社会——从资本主义萌芽到资本主义巩固(西欧、北美) 近代思想发展演变速度之快,内容之丰富是前两个时期无法相比的。资本主义时期思想直接影响到当代政治思想。当代政治思想的问题可以溯源到近代政治思想。政治思想具有权力特征。 第一章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的政治思想 1.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政治思想的一般状况,以及影响西方政治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古代的西方分为古希腊、古罗马两个时期。古希腊不是一个国家,

而是一个地区,100多个城邦。古希腊最著名的是雅典城邦,雅典共和国。雅典民主制度最成熟。古罗马是一个国家。 古代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政治思想是伴随着城邦的形成而出现的,并随着城邦民主制度的兴盛而发展。在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城邦,城邦是政治社会。古希腊城邦最显著的特征是小国寡民。民主制度使雅典成为希腊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昭示着整个希腊社会民主制度的空前繁荣。 2.古代希腊思想特点及主要思想家: 古代希腊思想特点概括为三方面: 第一,决定人们政治意识的是自然政治观。 希腊的政治思想家普遍认为,城邦的起源和政治秩序的建立是自然而然的。因此,城邦是一个有机共同体,个人是这个有机整体的组成部分。个人的价值依存于城邦,个人离开了城邦就不能过正常人的生活。 自然政治观决定了城邦成员的整体主义意识。这种整体主义,体现在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上,就是将国家视为第一位的,个人是第二位的,这种整体主义意识将个人视为国家的工具,而不是把国家看作个人的工具。 第二,对政治现象进行理性的考察和思考。 他们对政治现象的认识并没有与宗教和神话纠缠在一起,政治是人的事务。自然政治观决定人们的政治意识,对政治现象进行理性的考察和思考,关注政治制度和政治学基本问题的研究。 第三,关注政治制度和政治学基本问题的研究。 在希腊,政治学是关于城邦的学问和技术。研究城邦制度、研究城邦政体成为政治思想的一个重要问题。 从思想发展来讲,为政治思想奠定基础的有: 自然哲学家。以自然为对象,研究自然事物发展,但对当时希腊政治现象也提出看法,用哲学家的观点看待政治问题。 智者,这是古希腊一类人的身份,是职业教师,到处给有钱人讲学,收取学费。智者关注社会问题,他们的贡献是以人的眼光看待社会,抛掉神的观点。他们的思想为后来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