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全球化对服务营销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服务营销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服务营销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服务营销的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对服务营销的重大影响

“一只蝴蝶在北京轻轻扇动翅膀,就有可能在纽约形成一次风暴。”一本书中曾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经济全球化”,我看是一点也不为过。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新世纪,东半球一有风吹草动,就有可能引发西半球的伤风感冒。“全球化”使一个国家的问题扩大化,并影响其他国家,产生连锁效应。亚洲金融危机说明,这种连锁反应和冲击是何等强烈。2001年的“9·11”事件不仅重创美国经济,而且使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放慢。这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全球化”确确实实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它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思维方式;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组织形式;影响着政府的管理模式;影响着社会的文化、道德与法律基础;它在给各个国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的巨大的挑战。

1. 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服务贸易,国际资本流动规模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个国家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是世界各国经济走向开放,走向市场化,整个世界经济趋向于整合的结果。经济全球化主要是由跨国企业引起,进而波及到金融、投资、国际贸易等,对一个国家的对内对外政策,经济和社会发展,科学技术与教育发展都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举一个最能反映全球化的例子,一台美国“苹果”牌电脑,一架日本“佳能”牌相机,一辆德国“大众”牌小轿车,既可以说它是那个地方的产品,又可以说它不是那个地方的产品,因为它们已经是全球各地产出的零件的集合了。

2. 经济全球化究竟有哪些具体的表现

首先,作为全球化载体的跨国公司有了很大的发展,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不断增强,跨国投资日益明显。

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和扩张,已经成为当代经济贸易和国际投资中最活跃的经济实体,充当了商品、劳务、资本和技术在国际间流动的最重要的媒介,是推动全球化的动力和主体力量。跨国公司“以世界为工厂,以各国为车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全球生产和销售体系。跨国公司控制了全世界1/3的生产,掌握了70%的对外直接投资,2/3的世界贸易,70%以上的专利和其他技术转让。跨国公司的运行,尤其是近期掀起的

跨国并购浪潮,使其拥有的生产要素,特别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加速流动。与此同时,跨国银行,跨国证券和跨国投资基金等也在迅速发展,这些活动有力的推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的优化配置。

为加快本国经济发展,绝大多数国家都出台了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同时,由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纷纷在世界各地寻找新的发展机遇,是国际投资在规模和形式上不断发展和创新。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发达国家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但自从80年代以来,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向发达国家进行投资,通过国际直接投资形成生产和销售全球化加快,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新趋势。

其次,贸易自由化的程度和范围迅速扩大。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作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受价值规律的基础性作用,资本本能的将追逐利润的触角伸向世界的每个角落,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壁垒逐渐被打破。当代的贸易自由化是由两股力量推动的:一是区域性贸易自由化协定,据统计,世界贸易组织登记的区域性贸易协定有109个,这些协定有力的推动了地区内部贸易的发展。二是世界贸易组织的运行对形成一个全球化的商品和劳务市场敲了关键作用,国际贸易将实现更高水平的自由化,并加强国际协调。有关贸易协定的缔结逐步得到充实,视觉到多时国家放弃或减少了贸易保护主义,拆除了对外贸易的壁垒,为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条件。

第三,金融国际化的进程明显加快。

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全球金融市场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金融衍生交易创新工具等方面都急剧膨胀。巨额资金的交叉流动使越来越多的国家金融市场对内对外的分割性大大降低。完全超越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世界金融大市场。这一发展趋势为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提供了充分的条件,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最活跃的因素。

3. 经济全球化对服务营销市场的影响

首先,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推动着服务营销的全球化

随着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不断增强,跨国投资的日益明显,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生产营销全球化的同时,将服务营销不断扩大,是服务营销趋于全球化。由于世界已进入一个服务经济的时代,产品和服务很难再分离,经常是产品中有服务,服务包含产品,所以,西方越来越多的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已通过

向顾客提供服务产品,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利润。例如美国的IBM公司公开表示自己不是电脑制造企业,而是向消费者提供满足顾客需求的服务,该公司的总裁说“我们的任务不是卖电脑,而是卖服务。”正是因为很多跨国企业将原有的跨国性质的产品营销逐步转变为服务营销为主,服务营销这一大的行业在跨国销售的同步也越来越全球化。海尔公司在海外建立销售点的同时,也同步建立售后服务站,这是服务营销市场全球化的必须要求。

其次,经济全球化促使服务营销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

产品的竞争是市场竞争的主要密集区,产品的竞争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速,越来越剧烈。但是我们也应意识到这一点,在产品相对单一固定,生产技术早已公开,产品品牌较为接近的情况下,产品的竞争就很难有更多的竞争的空间。而随着全球化的扩张,这种情况越来越多。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技术经常是共享的,从而生产出的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区别是非常之小的,再加上如今铺天盖地的广告市场,品牌上上的差距也在进一步的缩小。因此产品上的竞争逐渐不能决定竞争能力的大小,这便导致由产品竞争逐渐转为服务竞争,即顾客满意度战略成为竞争的关键。用通俗点的话说,就是东西都很好,就是看谁会用服务卖东西。同时服务的提高对产品销售也是有有利的反作用的,服务营销做得越好,就能刺激产品营销的不断发展。例如,电脑硬件市场就是一个典型的服务竞争激烈的市场。由于现在的电脑硬件,尤其是同一型号的硬件,在技术和质量上,不同品牌之间的差别已经很小了,而且很多品牌都是非常知名的。于是,各个厂家在售后服务上大作文章,比质保时间,比服务质量等等。服务营销的竞争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这要求各个企业,尤其是生产型企业,不仅要以产品为重销售,更要以服务为重销售,这样能更好的带动产品的销售。

再次,经济全球化带来市场和营销服务的对象顾客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市场的全球化,这是毋庸置疑的。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不断地扩张市场,以满足更多市场主客体的需求,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变成一个大的市场,从市场调研到原材料采购,从生产到销售及售后一切都是各个国家的各个企业紧密联系合作贸易的结果。“以世界为工厂,各国为车间”正是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市场全球化的真实写照。市场的全球化也使消费者的国界逐渐消失,世界上任何地点的消费者都可以通过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销售网络来满足各自的需求,服务营销的对象享受服务的顾客也同样扩大到全球的范围。

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国际互联网成为企业提供服务和顾客享受服务交易的平台。这个虚拟的平台大有取代现实平台的趋势。在网络上进行营销,营销成本降低花样更佳繁多,但并没有降低消费者对网络营销服务的满意程度,反而消费者也愿意不出家门,只在电脑旁点点鼠标就可以享受到优厚的服务。这无疑使企业和消费者都更加亲睐利用网络作为交易的平台。只要有网络的存在,全球的顾客都可以通过网络来选择所要享受的服务。越来越多网络商店的出现,以及网络购物的越来越普及,就说明了这一点。

在现实中,跨国公司的跨国销售和服务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不出国门买国外的东西,享受同国外一样的服务已成为位普通的事情。连锁更成为流行。例如超市巨匠沃尔玛,家乐福,快餐巨头麦当劳,肯德基,不仅将各司的服务扩大到世界各地,也同样使享受服务的顾客的范围得以全球化。

二.面对全球化服务营销的对策和方法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如何做好服务营销,需要什么样的对策,确定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制定什么样的营销方法,是一个复杂而值得讨论的问题。因为在面对全球化的过程中,企业必须面对很多有利的机会和巨大的风险,如果能把握好机遇进行恰当的营销,就会取得很可观的收益,相反如果在不恰当的机会,很大的风险下没有作一定的营销措施降低风险,保证收益,则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所以,在全球化的大前提下,根据市场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适当的营销方法,对企业是有百利的。服务营销更是如此。相比其他营销市场,服务营销市场更具有变化无常的特点,但是完美的服务营销却更能极大地促进企业的整体发展,使企业更具有活力和竞争力。

1.全球化条件下服务营销的基本战略

既然整个经济在走向全球化,因此服务营销也应走向全球化。但在某些情况下,全球化可能是某个服务公司唯一可行的发展战略,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全球化可能是多种可行计划的一种。因此,企业必须认真分析这种可选择性。在未来,全球化更具有代表发展战略的可能性。现在很多专家对这个问题就很多企业的

发展战略将产品和服务作出比较,得出的结论是:国外市场扩张战略比国内中心扩散或在现有市场上发展新的服务战略具有更大的风险,在服务业中采用国际化全球化比在有形商品生产企业中采用国际化全球化风险更大。对于服务组织来说,利用有限的时间和机会去了解和熟悉新的市场,并在新状态下采用国际化战略将是艰难的历程。因为所提供的服务是以某种方式直接进入国外市场,并且在国外市场提供的服务或多或少的直接与顾客接触,这就很明显,服务公司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学习和理解国外环境,因此很可能犯错误。同时,在这种状态下的服务公司,在人与技术资源,质量控制以及专有技术等方面,要比产品生产企业更容易犯错误。

但是,我们知道,高风险是与高利润并存的。服务企业不能因为全球化的艰难而退缩不前。全球化的服务营销不仅是服务企业面对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更是一种必要。全球化的营销战略对企业自身有着很大的益处,同时也是企业在当今时代所做的必然抉择。

2.全球化条件下服务营销的对策

首先,因为服务营销在全球化条件下的特殊性,在服务业中采用全球化比在有形商品生产企业中采用全球化更具风险性,尽管全球化市场为服务营销带来的很大的机遇,但是高风险对服务营销是一个直接的不利影响。所以对市场的风险分析仍是第一位的。风险分析包括对市场的各种性质的分析,尤其是当前全球化市场的市场需求,市场环境,以及企业自身的各种因素等等。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以充分了解市场,以此来降低风险系数,使企业能尽可能的避免因高风险而造成的损失。因此服务市场的风险分析是作出服务营销决策的基础,只有充分的了解市场,掌握足够的数据已证明进入或退出服务市场,扩大或缩小服务市场规模的风险性是足够低的,才能够借用这些作出相应的判断。

其次,市场细分长久以来就被作为关心产品营销的经理们拥有的最艰难规划的营销概念之一,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调研市场,对市场细分对服务部门的营销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知道,服务企业有以下三种瞄准市场的选择方案,一是没有差异性的营销方法,二是有差异性的营销方法,三是集中的营销方法。没有太多的服务企业能够以来没有差异性的营销办法去获得最大的财务回报。因为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服务行业经受着来自竞争对手数量不断增加和服务贡献的扩散两方面的竞争,而通过细分的过程把异质市场分成特定的均质市场,这将允许识别出能用特殊服务和与众不同的营销组合来瞄准的细部。因此,其目

的是更有效的使顾客满意,并确保留住顾客及其忠诚。通过市场细分,服务企业可以把功夫用到有益成功的地方,来阻止有利价值资源的浪费。

市场细分对策是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直接有效的对策,但是面对全球化,市场细分必须体现服务的差异化。用一个航空业的例子可以说明市场细分的对策。斯堪的纳亚航空公司是以斯勘的纳亚为基地的小航空公司,哪里只有很少的人口能作为需要服务的顾客的基础。但是这个公司在人口密集中心与大航空公司竞争中特别成功,因为他们成功的人准了市场的一个清晰的细部——商务旅行者。通过提供着细部非常合适的服务,这个公司获得了极大的收益。他们分析这类人要求有适应繁忙工作日程的时刻表,服务的及时,适宜的包间服务,可在空中良此行中工作的特征,地面服务的支持。斯堪的纳亚公司开发的服务营销研究围绕商务旅行者的需要进行设计,预订票务,登记措施,航班选择,包间服务,日程表,航线和价格全部为满足着与众不同的市场细部的服务需求而设计,尽可能的满足了这些需要,从而在不太对价格敏感的市场中得到了回报。

再次,选定一定的市场细部以后,开始进行目标营销。目标营销必须建立在全球化的基本战略前提下。目光必须放开放远,不仅仅在小地区范围注重,更应对全球的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人的喜好进行目标销售,针对不同地方不同人的喜好进行服务营销,抓住消费者的消费喜好和消费心理。因为全球的政治法律环境,经济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等都有很大很多的区别,所以服务的目标营销必须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同时,全球化的服务营销渠道安排错综复杂,因而存在许许多多国际市场营销渠道形式。企业可根据不同国度的市场状况,采用不同的渠道策略,窄、宽、短、长各有特点。定价策略则更要考虑国际市场的复杂性,要考虑经济成本,国外法规,国际市场供求及竞争,经济周期与通货膨胀,汇率变动诸多因素,对不同的服务市场采用统一定价,多元定价,控制定价,转移定价等定价策略。也要积极推广服务促销,例如人员促销,公共关系促销,营业推广,国际广告等等策略,尽可能的满足越来越多的服务对象,达到目标营销的目的。

最后,全球化的服务营销更应该注重服务质量,全球化的竞争要求以高质量保证服务的可连续性。由于传统制造业中,有形产品的制造成本在其整个产品价值中的比重正愈益显著地下降,而其质量却更易得到控制,同时产品无形部分的价值在满足人们整体需要的消费者价值中的比重正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而其质量却因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的资质与态度而变得难以控制,因此探索提高服务质量路径以赢得高顾客满意度与高顾客忠诚度已成为整个营销学科的核心问题。以高质量的服务赢得市场,是当今市场服务营销的趋

势。只有坚持“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的服务理念,做到“迅速、准确、安全、方便”,买用户的满意、信赖和忠诚,买用户的“心”。服务是一项非常具体而又需要细心的工作,客户对服务的要求通常是较高的,需要100%的满意。谁能够做的到位、做的更好,才是制胜的关键。

例如,随着中国电信业新竞争格局的形成,中国电信业服务质量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尤以中国电信在中国移动等诸多移动网络运营商的市场压力下,服务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为了重新塑造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中国电信展开了一列卓有成效的工作。2002年5月17日,中国电信在全国推出“想听你的声音——新电信服务建议有奖征集”活动;9月5日,中国电信发起成立“信之缘”大客户俱乐部;9月26日,中国电信推出了“一站通”国际国内一站购齐式服务;10月,中国电信十天开通联想专线,搏得联想高度赞赏……在对外宣传与沟通方面,中国电信也积极转变思想观念,由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惟计划是从”,对新闻媒体奉行“沉默是金、只做不说”的态度,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现代企业“渴望沟通,寻求认同”的态度。这从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刚成立才二个工作日就举行新闻媒体恳谈会和投入巨资对企业新标识进行一系列有计划、全方位的广告和新闻宣传等的举动中可见一斑。再者,从中国电信2003年的服务质量报告中可以看出其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电话装机平均时限由原来的15天缩短到平均4天,装机及时率达到97.4%,移机平均时限由原来的1个月缩短到平均5天,移机及时率达到98%;故障修复时限由原来的48小时缩短到6.5小时,修机及时率达到99.3%;记费准确率大幅度提高,话费争议投诉量占投诉量的比重明显下降;用户对中国电信的越级投诉由2000年720件减少到去年的9件,用户对中国电信的满意度也不断提高,根据信息产业部公布的数据,中国电信用户满意度指数较2002年提高2.53个百分点。原来中国电信的客户流失比例中,竞争者争取走的只有占9%,产品令人不满意的占14%,公司职员表现出漠视态度的却占68%。通过狠抓规范化、标准化服务,全面落实《中国电信企业服务标准》、《服务质量问题处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即高了服务的质量,中国电信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逐步收复曾经因为自己的原因失去的阵地。

3. 经济全球化下服务营销的方法

在经济全球化服务营销的基本对策下,针对相应的市场行情,采用适应市场服务营销的具体方法,对服务营销的成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由于篇幅有限,只试论以下几种方法。

一.充分发挥广告的作用,广告作为一种信息传递艺术,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它的主要任务在于有效的传递商品信息与服务信息,树立良好的品牌想象与企业形象,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引导消费者的消费活动,同时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它能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增强企业竞争的实力,有效提高企业的声誉,也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在生产营销中,广告起到了宣传品牌的积极作用,它对企业的生产销售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刘永好当年的起家之路,就让整个四川甚至是整个中国知道希望饲料的名字,更为夸张的是他让四川尤其是农村的马路旁的墙上,电线杆上,猪圈的围墙上等等都留下了希望饲料的广告,他不惜一切的广告投入顿时使“希望”声名大噪,同时他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当然,服务企业在面对全球化的条件下,广告也是一种直接的营销手段。服务营销也需要投入广告,让全球的消费者了解服务品牌。服务的品牌的建立不同于产品品牌的树立,这需要服务直接与消费者接触,将优良的服务直接带给消费者。因此服务营销的广告手段也必须贴近消费者,最好是在消费者密集区通过互动的活动,上门的服务来买得消费者的信赖和忠诚。

例如,航空公司在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航空服务广告就可以通过出航空服务本身在载客的过程中不断的宣传,通过与消费者沟通以及在航空服务中有值得服务,使消费者对航空服务产生好感,潜移默化的起到了拉进与消费者距离的作用,也有利于出航空服务业品牌的宣传。

二.营业推广促销是一种不管国际化与否的使用手段。当今市场,除了关系国家命脉的产业,很少再有垄断的产生,尤其是服务业中,垄断在激烈的竞争中很难再形成,所以就更不可能人为的大幅度升高价格水平,操纵服务业市场。在激烈竞争的全球化服务市场中,灵活的运用营业推广促销的手段,可以有效地占据竞争的有利地位。营销组合中促销要素的功能包括传递信息,劝说顾客,提醒顾客和提升产品的价值。以迪斯尼公司为例,它的许多推广促销活动都对其服务的整体价值的提升有所贡献。除了对顾客进行信息传递,劝说和提醒,迪斯尼的促销海岭该组织光彩照人,对顾客充满诱惑,从而扩大了顾客对其所提供的服务体验的要求。因为营业推广能制造轰动效应,并可以在短时间内为一个服务组织衍生出新的业务。诸如竞赛、抽奖和样品赠送的营业业务的推广措施,为服务组织冲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准备了工具。1997年,美国航空公司的飞行员罢工结束以后,它所推出的特别机票为其带来了难以想象的顾客洪流。

麦当劳餐厅推出的游戏促销,也同样引发了一场大的轰动——在1997年3月,麦当劳推出七大受欢迎的转移性游戏的第六次改进版,顾客就抱着“100万美元在这儿等您”的信念计入该游戏,游戏卡在广告牌和

其食品包装盒上,顾客可以通过发现即时开奖卡来获奖,也可通过把同一种颜色的一组卡片收集齐来获奖,仅一个月,共有5亿张卡片被发出,而其游戏奖项中包括一个即开100万美元现金奖,一个价值20万美元的带花园住房奖,一辆1977美洲豹牌XK8两用车,一辆福特牌开拓者汽车,和一张5000美元的城市银行疯狂购物金卡,大量的山地车,音响,摄像机和成千上万个麦当劳免费食物奖。此项专利性促销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三.借用国际互联网为平台,极大地发展服务营销产业。国际互联网的发展极大地拉近了消费者和服务企业的距离,人们不出门点点鼠标即可获得优质的服务,这是全球消费者所共同期望的。通过构架网络的平台,可以使消费者不仅在实际的空间,即现实中的市场中购买服务,更可以使消费者在虚拟的空间里购买现实中的服务。网络因为传播速度迅速和信息量庞大,全球化的服务营销离不开网络的支持。在信息技术革命以前,一个组织要在全球市场上进行竞争,则需要相当数量的资源,而今天,资源非常有限的微型服务组织,通过借助国际互联网来促销和提供他们的服务产品,也能与巨型公司相抗衡。

例如,https://www.doczj.com/doc/4415988645.html,是由杰夫·贝佐斯创办的世界上最重要的网上零售商之一。亚马逊的核心业务是对顾客在其互联网网页上订购的书籍和CD进行交货。来自出版公司的书籍被很快的分类上架,并在那里编目列数。当书籍和CD被找来以满足订货之需时,他们会在里屋配备地对礼物加以包装或者直接经过打包,称重并置于货架以备运输。联合包裹业务,DHL与美国包裹服务等组织,负责供应品的递送和交货商品的快速运走。亚马逊起始规模较小,后来却发展为一个世界知名的组织。亚马逊的在股票市场进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后,其价格在1998年一年就加价到1000%。其业务的增长如此迅速,以致该网上零售商不得不在Delaware开办了一个巨大的配送中心,以解决在美国东海岸的业务需要。它在西雅图已经拥有两个配送中心,因为它以有限的图表进行快速的下载,Amazon站点被《时代》杂志指定为1996年的最佳十大站点之一。以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在24小时或仅仅几天内交付订货,是https://www.doczj.com/doc/4415988645.html,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当然还有很多很多的服务营销的方法来促进服务营销的发展,比如建立一支高水平专业的服务营销团队,通过强化管理来进行适当的服务营销;再如通过人员推销,公共关系推销等促销手段来进行全球化的服务

营销等等。很多传统在封闭的条件下的服务营销方法在全球化的经济条件下,只需要在做好市场调研和细分的前提下,仍然是很有用处的。

总之,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服务营销面临着前所因为有的机遇和挑战,只有把握机遇,直面挑战,分析市场,调整市场战略,适应市场需要,灵活运用适应市场发展的营销手段和方法,不断巩固和发展服务的质量,才能使服务营销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取得服务营销的胜利。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速度逐步加快,发达国家的服务企业也开始将自己的网络铺向了全球市场。在这些企业走向世界其他地区的时候,都面临着来自市场进入国家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的阻力,分清楚这些阻力的作用,将有利于企业服务营销的良性发展。

2.1服务企业跨国营销发展的政治经济壁垒

虽然服务行业在各个国家的正在迅速发展,但是其全球化的道路却并不一帆风顺。虽然各个国家,特别是WTO成员国都减少了关税壁垒,但是非关税壁垒仍然存在。据世界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每年有大约20%的跨国服务交易受到了来自政府的压力和非关税壁垒。仅以保险业务为例,全球就存在着26个阻止外国保险公司进入本国市场的法令。

这些政治经济壁垒的存在,使得服务行业的全球化发展面临了相当的挑战。许多服务企业因此失去了大量的商业机会。比如在中国进入WTO前,外国资本无法进入中国的金融以及保险等业务,但是WTO后这些壁垒都将逐步被解除。在服务行业全球化发展过程中,服务企业也可以通过利用公关途径打开新市场,获取新的商业机会。

2.2服务营销的标准化与本土化之争

当服务企业面对的是全球不同地区的顾客群体的时候,一个非常标准化的服务体系往往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因为服务往往涉及到很多人的因素,因此如何在标准化的服务体系下尽可能得发挥出人的灵活性,就是非常关键的问题。产品在许多情况下能够按照一定的度量方法进行不同地区之间的横向比较,但是服务则大多没有可比性,因为消费者的需求是不同的。比如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对于保险的业务认识和情感认同是不一样的,因此保险公司在推出不同产品的情况下,对于业务人员的推销方法选择,都必须有不同的认识。

2.3文化对于消费者评判服务营销的影响

不同的文化群体会对服务营销的整体评判有着不同的认识,比如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文化更认同集体主义的态度,因此无论是在生活方式和购买,消费行为中,都更重视服务的质量以及诚信。国外的相关研究表明,在评判服务的消费者中,那些对于外来文化持更为保守态度的消费者往往表现得更为具有民族主义情结,比如他们在选择各种服务时,往往倾向于选择本国的服务商。

经济全球化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经济全球化具有二重性。 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现代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反过来,它具有促进生产力提高和全球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各国可望在全球经济密切交往中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发挥各自优势;可望科技成果在全球快速传播;可望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实现“后发优势”的宝贵机遇;可望更好地解决环境、资源、人口等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进行的,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弊端。 其一,经济全球化包含着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市场经济所具有的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等缺点也被全球化了。 其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大国利用经济全球化推行经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全球范围内实施资源的不公平分配和不平等的国际贸易。由此,发达国家是最大的受益者,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不利的位置,南北差距加大了。 其三,局部危机极易引起全球化的动荡甚至危机。 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给每个国家都提供了更为宽广的舞台,另一方面,由于不合理的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激化。二、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 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 ①国际贸易的加快发展,有利于我国扩大出口,发展对外贸易。 ②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的发展,使我国能够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一方面可以引进更多资金、技术及先进管理经验,另一方面也可以“走出去”,参与跨国投资,利用海外资源。 ③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中国可以利用发达国家的产业向全球转移的机会,加速自己工业化、信息化的进程,使我国的经济结构不断改善和升级。 ④可以利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机会改善我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等。 当然,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来说还意味着挑战和风险,我们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审时度势,趋利避害。 (二)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①着眼于增强综合国力,充分发挥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从广度和深度上扩大对外开放,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②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竞争,既开放国内市场,允许外商进来,又勇敢地走向世界经济舞台,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开放型经济。 ③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优化进出口结构,坚持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加强其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国民经济素质的提高。 ④进一步办好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 ⑤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同自力更生的关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三)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合作与竞争,提高国际竞争力 从外向型经济走向开放型经济,在更广阔领域和更深层次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不仅要坚持“引进来”的政策,还要采取“走出去”的战略,充分利用国外的资源、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要发展我国在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产业。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劳力资源

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 1、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各种生产要素,尤其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为各国充分利用全球的统一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了条件 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的原因,大多起步较晚,面临着资金不足的难题。发达国家由于国内市场饱和,急需为多余资金寻求出路。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有力地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据统计显示,自一九九三年起,中国已连续七年成为吸收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2004年,我国合同利用外资额为1534.79亿美元。2005年中国吸引外资为724亿美元,仅次于英国和美国,名列世界第三,极大地解决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瓶颈。有关专家甚至认为,中国在2006-2010年间每年可能将吸引外资1000亿美元。此外,国内外经济学家也通过了实证分析,证明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资金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经济学家Naughton指出,正是借助了源源不断的外资,中国才建立了一个庞大的面向出口的制造业部门。也正是这个部门,在中国外贸扩张和企业制度创新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 近年来,我国国内资源短缺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除煤之外,大部分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大宗矿产已不能保证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严重的资源瓶颈迫切需要中国充分利用世界资源。经济全球化使得中国得以通过国外资源弥补国内资源供求的缺口,通过参与国际分工来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优化配置。 2、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我国进出口的不断增长,有利于产品结构的改善 进出口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尤其是出口,更是被人们称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之一。2004年上年,中国的出口总额已经超过日本。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发表的最新全球贸易报告,2006年中国的出口总额为9690亿美元,稳居世界第3位。另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所吴振宇等人的最新研究成果“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定量分析”,自1997年以来,中国的出口对GDP的平均贡献率大致在14% 左右,进口对GDP的贡献率大致在10% 左右。 中国出口在世界上位次的变化并不单纯是数量上的变化,而且还内含着质量上的重大变化。在对外开放初期,中国出口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初级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超过了50%,可到2004年,这一数据已下降到8%。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更是持续上升,到2005年已经超过92%。这种出口结构的变化表明,中国制造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中心之一和世界最主要的加工中心。 3、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国内竞争和国际竞争,带来了先进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管理经验,有利于中国企业的发展壮大,为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开辟了道路 竞争促进了优胜劣汰,加速了企业的成长。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我国企业不断借鉴外国经验,结合自身的特点,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经济全球化引发了国内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借鉴、思考和创新,使我国企业的素质不断提高。海尔、TCL等大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向跨国经营发展。国内跨国企业的发展提高了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并创造了可观的外汇收入。 4、经济全球化产生技术外溢效应,有利于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为经济的增长创造动力 经济全球化将大批跨国公司带入中国,又通过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过程中有约定的技术转让、国产化等正式形式而实现技术外溢效应。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其它非正式形式,如员工培训、技术人员流动、产品摹仿等,也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科技人员的整体实力。有的学者甚至提出了科技全球化的概念。科技全球化本身就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国经济的发展水平不仅仅取决于本国的科学技术知识供应状况,而且取决于整个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知识供应状况。世界范围内研究与开发的溢出效应也能使发展中国家能够分享一部分科技全球化收益,而且有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更有可能通过积极参与科技全球化进程而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科学技术差距。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分析 全球经济、政治以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全球经济一体化形成,进而逐渐呈现出了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以及技术全球化等一系列效应。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入,中国在抓住这一全新发展机遇的同时,如何更好的应对一系列不确定因素给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已成为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经济事业过程中所面临的一大挑战。因此,针对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展开研究,能够为明确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而为实现对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存在风险的有效规避、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经济全球化概述 无论人们怎样描述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恐怕都很难回避“经济全球化”这样的字眼。如波音公司飞机零部件由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生产,包括中国西安飞机制造厂为其生产机翼。美国波音飞机由近450万个零部件组成,这些零部件就是由1600家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公司生产和供应的。美国福特公司生产的轿车,外国部件占27%。日本本田公司在美国制造的协和轿车有25%的零部件在海外制造,这些都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 从经济角度上讲,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配置,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日益融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日益加深的状况和进程。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客观的历史现象或过程,对整个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古巴共和国国务委员会主席菲德尔?卡斯特罗曾说:“全球化是历史规律,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究其原因是世界生产力的发展与推动,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球化。 三、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主要工农产品的产量大幅增加,一些重要产品的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市场供求总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商品供应由普遍短缺转为相对过剩;经济发展水平由低收入国家变为中下收入国家;人们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两个阶段的历史性跨越。处于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整体联系日趋紧密。 (一)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正面效应 1、吸引外资。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能够提供优势劳动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极其后果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极其后果 一、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二、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三、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又叫世界经济国际化,是指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环节的全球趋同化趋势。其实质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流动,以寻找更有利的投资场所的过程。全球化,是指二战以后全球的由物资、劳务和资本构成的国际市场的融合。通过贸易、资金流动、技术涌现、信息网络和文化交流,世界范围的经济高速融合而形成的相互依赖的现象,其表现为贸易、直接资本流动和转让。 全球化作为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特定的发展阶段,如同其他历史发展阶段一样,具有自己典型的时代特征和基本内涵。这便是: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国际政治的多元化和各国民族文化的世界化等。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 萌芽: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经营活动就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组织,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加快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 什么是全球化?美国联邦政府给我们每个人六美元的退税,如果我们拿这笔钱在Wal-mart 消费,这笔钱就等于给了中国;如果我们花在汽油上,钱就流到阿拉伯;如果买一部电脑,钱就给了印度人;如果买蔬菜水果,钱就会落在墨西哥、洪都拉斯和危地马拉人手中;如果买一辆好车,那就给了德国人;如果拿来花在一些无谓的东西上,钱就会去到台湾。当中可说没有一样,能够帮助到美国经济。 ——美国人语录

一、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1.生产的全球化 国际水平分工逐渐取代国际垂直分工成为居主导地位的分工形式 2.贸易的全球化 国际贸易增长率高于世界生产总值增长率 国际贸易规模庞大,世界贸易依赖度高 3.金融的全球化 国际债券市场融资规模迅速扩大 与国际股票市场的发展相联系,基金市场迅速成长 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 4.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重要标志: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 二、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国际政治格局的急剧变迁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前提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终结。国际政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潮流。世界各国开始将关注的焦点放在经济发展方面,而且经济安全、社会安定、生态环境已日益成为国际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各国逐步认识到进行经济合作、寻求共同发展的必要性。另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和平与发展逐渐取得共识,它们的经济相互依存和相互渗透的程度不断加深,这为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为世界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物质基础首先,以原子技术、电子技术等为标志的技术革命在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重大进展及其在现代日常生活中的日益广泛的应用,压缩了国与国之间的空间和时间,降低了国际间的交易费用和远距离控制的成本,便利了商品和资本的国际流动,促进了各国经济的联系,从而加快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其次,新科技革命有力地推动着世界上不同类型国家生产社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促使各国经济结构和管理体制更加趋于完善化和高效能化,为世界经济全球化打下基础;最后,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有些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不是一个国家所能够单独完成的,需要各国的通力合作。经济活动的自由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动力 20世纪70年代后期,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普遍出现滞胀现象,新自由主义兴起。它们为了摆脱经济衰退和扩大世界市场,采取减少国家干预、放松经济管制的自由化政策,掀起了贸易自由化和资本自由流动的浪潮。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工业化国家也纷纷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从而进入经济振兴时期,为世界经济注入了巨大的活力。无疑,各国国内市场化改革以及对贸易投资领域管制的解除或放松,促进了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的流动,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跨国公司的发展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 跨国公司是当今世界经济中集生产、贸易、投资、金融、技术开发和转移于一体的经营实体,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体现者。近20年来,跨国公司迅猛发展,奉行全球战略的跨国公司以争夺全球市场份额为目标,在世界各地展开生产经营活动,带动了资本、技术和服务在各国间的流动,促进了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特别是近几年跨国公司大量兼并与收购,建立了多种形式的战略联盟,再加上交易内部化和本地化经营战略,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国际经济组织自身的发展和完善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重要促成因素。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近年来,国际会计协调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国家已加入到了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行列中。我们知道,到2005年,要求本国公司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财务报告的国家将达到65个,但是中国未在其中。作为目前世界上吸引国外投资最多的国家,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已呈一个日益加速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的发展实际上也迫切需要一个全球公认的、又易于操作的会计准则。因此,我们对国际会计协调的态度是积极的。但是,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情况,还面临一些具体问题,中国会计准则走向国际化的道路仍然任重而道远。 中国对国际会计协调与趋同一向持积极态度 多年来,中国一直以十分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会计协调,并支持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推动全球会计准则趋同方面所做的努力。 中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系统的会计改革始于1992年,当时我们发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项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该基本准则即是以当时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概念框架作为蓝本起草的。随后,又先后发布了30多个具体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正式发布了16项具体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等,这些大多数都是以相应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基础制定的,在内容上也与之相当接近,有些甚至基本相同。2001年国务院发布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对《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六大会计要素进行了重新定义,这些新的定义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概念框架中的相关定义基本一致。修改会计要素定义,促进其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一致,是我国会计向国际会计惯例接轨所迈出的重要步伐。 在会计改革和会计标准建设过程中,我们认识到推动我国会计的国际协调对于改善我国投资环境、提高信息透明度、吸引外商投资、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们也认识到,会计标准的国际化是大势所趋,潮流昕向。因此,在对待会计国际协调方面,我们一贯坚持:在立足于我国国情、立足于我国当前会计环境的基础上,除了那些相关国际会计惯例与我国的法律法规存在冲突或者明显不切合我国实际的情况之外,我们都努力促使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协调或者一致。这一指导原则已经体现在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制度中,也将指导我国未来会计准则、制度的建设。 实现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协调与趋同是个渐进的过程 对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和发展,我们一贯高度重视,除一直把它作为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基础和参考蓝本外,我们还积极参与了相关事务。我们欣喜地看到,国际会计协调已经从强调协调进入到了制定全球公认会计准则、实现各国会计准则趋同的时代,这也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从长远来看,我们认为,中国会计准则的未来发展方向将是努力实现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而趋同的步伐和进程则取决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和进程。 我们注意到,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本身及其应用实际是个系统工程,它不仅要求准则本身的高质量,还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较为成熟的准则执行机制相配套。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基本上是基于一个较为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的。而中国目前的经济环境则是从20多年

浅谈经济全球化对经济的影响

浅谈经济全球化对经济的 影响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浅谈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浅谈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摘要】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带来机遇。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又给我国经济带来挑战。如今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发挥优势,规避风险,应对挑战,当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策略比较优势 经济全球化不仅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也给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波动和政治不稳定。近年来,墨西哥、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的金融危机及其政治动荡,就是有力的佐证。其代价之惨痛、教训之深刻,足当引以为鉴。经济全球化已经叩开中国的大门,在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之同时,也对我国社会政治稳定产生了威胁和影响。我们必须正视挑战,探索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社会政治稳定与发展的规律和对策。 一、经济全球化对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世界交往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作为一种客观的自然历史进程,不断地表现出日益“超越民族国家”的特性。但在实践中资本主义主导了经济全球化,试图按照其面目改造整个世界,使之完全走向“全球资本主义化”。这种双重性质决定了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同时具有推动与阻碍的双重影响。它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冲击,实质上就是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挑战。其格局总起来看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是挑战大于机遇。这不仅体现在它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挑战上,更集中地体现在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稳定与发展的挑战上。 首先,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挑战,直接地影响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其次,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形成了根本性的威胁。第三,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提出了挑战。总之,经济全球化已经把中国和世界联系成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 争日趋激烈 我是20xx年x月x日被批准为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一年,到20xx年x月x日预备期满。为了使党组织如期研究我的转正问题,现将我的转正申请送上,请审查。 自从20xx年x月x日批准我为预备党员之后,在党组织严格要求下,在支部党员帮助教育下,思想理论上日渐成熟,政治头脑更加清醒。特别是通过党内一系列活动的锻炼,使我进一步增强了党性,更加明确了作为一名党员在实际工作中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进取,努力践行“三个代表”,作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不仅要解决组织上入党的问题,更重要的还是要解决思想人党的问题。一年来收获是非常大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明确了共产党员必须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实干精神统一起来。 在人党以前,自己认识到共产党员要有远大理想,要有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精神,但这种“远大理想”、“奋斗终身的精神”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得以体现,并不十分清楚,特别是作为一个正在大学里学习的学生,就感到更难。 入党后,经过一年来党的教育,我认识到“远大理想”、“奋斗终身的精神”一定要与自己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为远大理想而奋斗,对学生来说,就要端正学习目的,树立刻苦学习的态度,地掌握

现代化建设的本领。除了努力学好学校规定的各学科外,还要从实际出发,紧密结合所学专业,选修有关方面的课程,争取获得优异成绩。 第二,明确了共产党员必须积极拥护党的政策。 党的政策既是对以往经验的科学总结,同时又是未来社会实践的重要依据。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谁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关键取决科技实力,而科技的发展取决于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取决于教育。 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点是抓好教育,我国正处于教育全面改革时期,作为一名学生,就要积极投身到教育改革当中去,为我国教育改革做贡献。 第三,明确了当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必须不断提高自己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作为一名党员要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理论水平,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牢固树立宗旨观念。 其次要学好专业知识,打牢知识功底,同时要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做到博与专的统一,以适应二十一世纪高度发展的需要。 最后,要不断经受实践的磨炼,增强党性,把实践活动融入到同学们的实际学习生活中去,能为同学们学好各门专业知识做出贡献。在这一年来的预备期里,自己按着上述要求做了一些工作,发挥了一个党员的作用。 但是,检查起来,所存在的缺点毛病也是不少的,在党组织的帮助教育下,有的克服了,有的还需今后努力改正。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各国之间的贸易额也在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断增加,国家与国家,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贸易结算也随之更加频繁,信用证这种付款方式也这就要求一种便捷,有效的结算方式的出现,大二时有就孕育而生,同时它也更好的促进了国际之间贸易的发展。现这两门课中都有讲到信用证结算。学过国际贸易实务和外贸制单,在学的国际结算又提到了信用证,那么信用证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正是因为信用证如此重要所以我才选择信用证作为我论文的讨论了。主题,而且要进行国际之间的贸易,信用证这种结算方式是最实用,最有效的。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了解信用证也是有必要的。,是指开证银行应申请人的要求,L/C)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在一定的期限内凭符合并按其指示向第三方开立的载有一定金额的,最常规定的单据付款的书面保证文件。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用的支付方式。信用证是有条件的银行担保,是银行(开证行)应买方(申请人)的要求和指示保证立即或将来某一时间内付给卖方(受益人)一笔款项。卖方(受益人)得到这笔钱的条件是向银行(议付行)提交信用证中规定的单据。例如:商业、运输、保险、政府和其信用证有一定的融资担保功能,是国际贸易中最常他用途的单据。但信用证中的很多软条款也见的结算方式,是较为安全的结算方式,可能令出口方受到巨大损失。 信用证的特点是一个原则,两个凭证?一个原则就是严格相不,只凭单

据,不问合同.就是指银行只凭信用证两个凭证尬符的原则. 管货物. 1:开证行负第一性的付款责任. 开证行支付方式是右\由银行自己的信用作保证,所以作为一种银行保证文件的信用证,开证行对之负第一性的付款责任. 2:信用证是一项自足的文件 开证申请书是依据买卖合同的内容提出的,因此,信用证与合同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但信用证一经开出,就成为独立于买卖合同以为的另一中契约,开证银行和参与信用证业务的其他银行只按信用证的规定办事,不受买卖合同的约束.基于信用证与合同的相对独立性,信用证条款的改变并不代表合同条款有类似的修改. 3信用证是一项纯单据文件 在信用证业务中,银行只审查收益人所提交的单据是否与信用证条款相符,以决定其是否履行付款责任.重要收益人提交符合信用证条款规定的单据,开证行就应承担付款责任.进口人也应接受单据并想开证行付款赎单.而具体货物的完好与否,则与银行无关.进口方可凭有关的单据和合同想责任方提出损害赔偿的要求. 信用证虽然是国际贸易结算中较为常用也较为方便的方法,可是它的种类却很多,所以对于信用证到底有哪些种类一定要了解并且熟记于心,这样才能在国际贸易中选对多开立的信用证类型,从而更好的保护自身,公司或国家的利益。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目录 1 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安全带来的压力与挑战 (3) 1.1我国经济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可能增强 (3) 1.2国际垄断势力进一步加强,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威协 (3) 1.3金融业是国民经济的关键 (3) 1.4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4) 1.5人才的竞争与流失 (4) 1.6吸引外资 (4) 1.7扩大对外贸易 (5) 1.8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 (5) 2 中国应采取的措施和对策 (7) 2.1增强综合国力 (7) 2.2牢牢掌握对外开放的主动权 (7) 2.3积极参加国际性经济组织或参与它们的活动 (7) 2.4制定国家经济安全防范措施 (7) 2.5注意以史为鉴,汲取别国的经验教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8) 3 结论 (8) 参考文献 (8)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摘要:21世纪的国际关系将走向一个新时代,传统的军事安全观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已经显得越来越不和时宜,各主要大国已在研究和探索一种新的安全理念,即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安全与经济安全息息相关.对于我国而言,更是如此,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经济带来的不仅仅是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契机,在经济安全方面还存在着诸多压力和挑战,中国将面对怎样一种形势,如何制定新的战略和政策来维护自己的经济安全,这是我们不得不思考和研究的重问题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经济安全影响;对策 经济全球化一词的出现是在90年代。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高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发展和完善,全球化生产体系和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各类国家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和世界统一大市场的形成等诸多因素共同促成了经济全球化。本文着重论述了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出结论: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给中国经济带来的不仅有有利的一面,同时也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只有全面、清醒地认识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广泛的、深刻的影响,我们才可能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经济全球化,找出对策,扬长避短,快速提高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不仅有其现实基础,也有其理论基础,本文既表述了经济全球化的动态发展变化,更从理论上解释了自由经济基础上的经济全球化的演变过程。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开来了巨大影响,这种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从积极面来看,经济全球化将中国纳入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流中,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变化轨迹清楚地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决心和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的积极姿态;加入WTO,是中国赢得了公平竞争的国际环境,减少了贸易歧视和摩擦;经济全球化是中国面临全新的竞争,在贸易体制上和企业综合竞争力上,我国都与WTO成员国有一定差距,这些差距是我们正视现实,积极应对挑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企业积极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从消极面来看,经济全球化将给中国造成一段时期的工厂倒闭和失业问题,出口市场更加集中,是贸易摩擦频繁化、长期化;地区差异华将更加严重,拉大了地区差距;贸易条件趋于恶化,使中国经济出现“贫困化增长”;反倾销和技术贸易壁垒的升级使我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受挫。当务之急是如何既能分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好处,又能克服经济全球化造成的负面影响。针对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对策:实行有管理的贸易自由化战略,避免贸易逆差,实行瀑布式的关税结构,根据规则实行主动的灵活的进口保护,鼓励出口,把参与国际竞争作为检验经济效率的标尺,实施新的幼稚产业扶持政策;完善FDI的利用,提升我国外贸竞争力;加强与亚太和东盟的合作,实现我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实现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实施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各国对外贸易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在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引导下,通过强调劳动力和资源上的优势、推行比较优势战略,在一段时间内对外贸易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但一直的低水平的产业结构却进一步拉大了同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 我国前三十年的产业结构是以劳动密集型出口为主,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且相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落后导致国名的教育素质不高,人们对劳资的要求也不高。这就会使得中国劳动力很廉价。在这一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商品的价格相对发达国家低的多。这样中国出口的商品就会占国外市场很大的份额。这是中国目前对外贸易总的倾向。 建国后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是‘实行对外贸易的管制,并采用保护贸易的政策’,这种规定明确指出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保护倾向。那是对外贸易主要是为国内重工业服务,成为调剂余缺的手段,基本忽略了对外贸易的效率原则。 改革开放后则实施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下的国家统制型的开放保护贸易政策。由于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商品经济体制使得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有一个重大的转折。80年代中期,国际产业结构出现了新一轮调整和转移,为了抓住这一有利形势,国家进一步确立了以加工贸易为重点、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沿海发展战略,加工贸易得到迅速发展。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加工贸易使中国成功地承接了国际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带动了国内工业发展,促进了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了外贸出口由初级产品、资源型产品为主向以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1986年,工业制成品取代初级产品成为中国主要出口商品,实现了出口结构的一次根本性转变。1991年,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上升到77%,市场日益多元化。随着对外贸易的逐渐扩大以及份额越来越多,国

论经济全球化的后果及成因

论经济全球化的后果及成因 一、本轮经济全球化所导致三大对立的后果 (一)人与自然的对立 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来,自然环境越来越被视为人类生产活动 的起点而非归宿。尤其是二战后,资本家为了谋利毫无限制地掠夺性 使用全球资源,大规模地干预自然生态的演进过程,导致全球环境受 到污染,自然环境出现失衡,引发和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三次科 技革命,带给人类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也对人类生存的生态环 境造成了更集中的破坏,引发了更为严重的自然生态后果:全球气候 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污染与越境转移、生态 系统失衡、生物多样性减少、地震海啸水灾干旱等严重自然灾害频发,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到了上个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生态危机开始成为人类生活中无法回避的现象之一。除了已知的生态 污染,21世纪的新技术中还隐藏着尚未发现的重大的生态风险。如计 算机科学家比尔乔伊所说,“我们用基因技术、纳米技术和机器人技 术打开了潘多拉之盒,但是显而易见,我们几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基因控制、通讯技术和人工智能甚至还互相结合在一起,它们表明了 三种潜在的危险标志:它们本身持续地在进行彻底变革,适用面极广,而且作为以知识为基础的技术,它们只需要一种相对应的知识,但这 种知识却不能像制造核武器所必需的铀那样受到极其严格的限制。这 样一来,就可能会制造一种由基因引起的灾祸,这种灾祸在度过了较 长的潜伏期之后将危及某些居民的生命,也就是说,无需太大花销就 可以为每个人制造出一颗微型基因原子弹。” 对于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出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出于自私的考虑,用把“工业生产中额外的社会成本和生态成本 转嫁到国外去”的不耻手段,与某些发展中国家的注重私欲不惜牺牲 民众利益的统治者合谋,制造舆论欺骗民众,践踏这些国家相关环境 保护的法律和规章。1986年5月在美国联邦法院的一份决议中这样写

用辩证法看待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马克思学习心得体会 ——用辩证法看待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概论的学习,了解到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发展中具有广泛的、多方面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实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包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客观趋势和无法回避的现实。特别是人类进入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不仅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也迎来了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新时代。对经济全球化,我们应坚持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作全面思考。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无论是经济,教育,文化,体育各个方面高速发展,各自带动相互发展,取得了翻天的进步。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经济全球化是当前势不可挡的潮流,面对经济全球化,中国应该积极参与,从容应对。它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上产生的经济现象,尽管是人类活动产生的结果,但仍然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同时它的发展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一个十分复杂、充满矛盾的过程,这就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辩证法。经济全球化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使得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跨国的商品和服务贸易、技术和资本流动规模不断扩大,全球市场统一发育,市场价格逐渐趋同,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生产活动全球化,从而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过程。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客观必然的过程。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科技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市场机制的内在要求。 加入WTO之后,对中国企业而言,其运作的国际、国内环境将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表现在国际环境更加宽松,国内环境因市场经济步伐进一步加快后,政府职能将发生有利于企业运作的转变。中国的崛起对世界有益,全球化使得中国意识到了市场制度与国际规则的重要性,也催生了经济增长方式与结构调整的观念向政策的转化。目前中国从市场建设到股市的改革,都可以说不同程度地受益于中国参与全球化的过程。 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FED)主席贝南克表示,全球经济一体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这会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并消除贫困,但这些好处恐受到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或保护主义的妨碍。贝南克在一经济座谈会上称,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规模与速度是前所未有的。他表示,未来数年经济与科技方面的变化有可能进一步缩小有效差距,为持续提高生产率和生活水平、减轻全球贫困状况创造了潜力。但贝南克亦警告称,全球经济一体化进一步发展不应被视做理所当然,指因经济面临国际紧张局势及恐怖主义的威胁,而且贸易趋势转变将导致一些工人失业,也会引发社会与政治方面的反对声浪加大。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上,它可以为我们有效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提供有利条件;可以促进我国

经济全球化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双重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双重影响 经济全球化就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又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扩展的产物。经济全球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就是双重的:它加剧了全球生态危机,同时又促进了全球环境合作,推动了环境的全球化管理。迄今为止,全球化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要大于其正面影响。不管怎样,全球化就是不可逆转的潮流,人类只能在认识其双重影响的基础上,尽量消除、减少它的负面影响,扩大其正面影响,推动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 一、经济全球化导致地球生态环境不堪重负,加剧了全球生态危机 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后果之一就就是由于经济迅速增长而使地球生态支持系统迅速达到极限,而全球贸易自由化加剧了全球性生态危机。具体说,其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经济全球化把各类国家都卷入了资本主导的全球经济体系,国家间与企业间的恶性竞争极大地破坏了全球生态环境。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都就是由资本主导的,所有被卷入全球化的国家都采用GDP或GNP的计算方法,都把增长作为核心目标,所有参与竞争的企业不管就是公有的还就是私有的,都追求效益与利润。在竞争的压力下,资源的有限性与自然生态系统的价值被忽略,许多国家都采用了不计生态成本的西方生产方式,进而重复着环境破坏的后果。无论就是资本主义制度之内还就是之外,都无法逃离这一恶性逻辑,资本主导的全球化使全球生态环境陷于困境。

其次,全球贸易自由化加速了地球生态资源前所未有的消耗,直接威胁着地球的生物多样性系统。贸易自由化给全球生态环境带来了多方面的消极后果:一就是全球木材贸易导致了原始森林被大面积砍伐,进而严重地损害了生物多样性系统。地球上一半以上的物种蕴藏在森林中,随着原始森林被大面积砍伐,森林原有的植物群落遭到破坏,生物物种在大量灭绝。二就是来自国际市场的巨大诱惑推动了全球捕捞业的发展,致使海洋渔业资源面临耗竭。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一份报告,如今世界70%的主要鱼类种群面临完全捕捞与过度捕捞的问题。三就是野生动植物贸易加剧了濒危动植物的灭绝,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了重大威胁。尽管《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明令禁止800多种动植物的贸易,然而在利润驱使下,非法贸易屡禁不止。四就是有毒化学品贸易与危险废物越境转移不仅危害全球环境,也直接危害人类健康。五就是贸易的扩大还使得异地物种突破自然地域限制入侵她乡,导致衍生地物种及生物遗传资源多样性丧失。外来生物入侵已经与生态破坏与环境恶化共同成为世界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 第三,经济全球化使小规模家庭农业转向出口导向型种植单一作物的规模农业,加剧了生态环境的破坏。经济全球化使农业日益成为一种全球一体化的产业。无论在发达国家还就是在发展中国家,都导致了两个后果:一就是开垦荒地使曾经就是自然的生态系统被转变成了农田,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一就是鼓励了农民转向化学密集型的单一作物农业,造成土壤退化、农田生态系统受损。而一些贫穷落后的国家,背负着沉重的债务负担,被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被动地卷入与发达国家的竞争。为了大规模种植能出口创汇的经济作物,大面积地毁林开荒;为了提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的影响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贸易全球化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贸易全球化具有两重性,既为他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给跟他们带来诸多问题。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该采取措施增强我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并且合理运用贸易壁垒保护国内市场,积极面对贸易全球化。 关键词贸易全球化贸易壁垒对策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是经济发展的客观演进规律,是人类几百年来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阶段。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前提是全球统一大市场,没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球化,就没有生产要素国际间的自由流动,也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然而,全球化不仅仅具有经济意义,更具有丰富深刻的政治和文化内涵,它正在全面而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影响着政治组织形式,影响着文化整合方式和存在形式,故而,有人称它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本文欲从世界历史进程的宏观视野初探经济全球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一、国界屏障弱化 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市场经济本身的扩张属性,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市场经济在全球扩张、辐射提供了技术保障。超越国界的全球性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和超越地理空间的信息网络扩展,使资本、技术、信息、商品和服务跨国流动,从而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加速流动和优化组合,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社会生产的效率。然而,传统意义上国界屏障作用对经济生产组织和国民的整合保护作用弱化,这不能不对国民的心理和安全意识等产生重大的影响和挑战,冲击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国家观念。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演进,近几年民族主义问题的凸现表明的就是超越国界的全球化造成了对民族国家否定的趋势,从而导致一些民族国家在全球化面前的积极回应。 现在我们能够深切地体会到国籍概念的日趋模糊化,尤其是伴随着欧盟一体化进程,国界屏障作用对人口流动的限制作用越来越弱,人员、资本、商品等的自由流动,以致国界逐渐失去了意义。但是,国界屏障作用的弱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历史过程,在世界的许多地方,国家间的边界仍然是国际冲突的导火线。 二、人类整体利益强化 经济全球化从本质上说是同质化过程,这种同质化首要的表现就是市场体制的全球化。现在不同制度和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都被纳入市场经济体制之中,由此,形成了国际性的竞争规则、国际资本、国际电子交易、世界性语言(英语充当)、世界性的交通等等,这种世界水平的经济是一种趋同力,即超越民族、超越国家的人类共同利益日益显化,它要求把人类的利益和面临的问题作为整体来审视。也因此,全球意识、世界意识、全球性思维等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确立,要

论经济全球化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摘要]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面对经济全球化这把“双刃 剑”,我国应深入研究其发展趋势和应对措施,尽快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大潮,实现中国经济在新世纪的跨越式发展。 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发展对策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发展对策

一、经济全球化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这个术语,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观点是指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消费诸环节趋于全球一体化,各国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并在全球建立起规范的经济行为和运行机制。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 1.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因 (1)经济体制障碍逐渐清除。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开放的市场机制得到了世界多数国家的认同,各国政府对经济管制逐步放松,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不断减少,“无疆界市场”正在形成。 (2)科学技术不断进步。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缩短了经济活动的空间距离,消除了不同资本市场的时间差和地域差,传统“原产地”与“消费者”之间的地理界限已失去意义,商品、服务、资金和信息的流通将比过去更加快捷,“地球村”经济逐渐成为现实。 (3)跨国公司快速发展。凭借其独有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置生产基地和销售机构,建立国际商务信息网络,构建全球研究开发体系,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成为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2.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1)生产国际化。经济全球化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经济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在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经济活动的主宰力量,商品生产环节分布于不同国家,各国间的经济依存性明显加强。 (2)贸易自由化。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奠定了自由贸易的基础,国际贸易障碍逐步消除,贸易量迅速增长;同时,WTO多边贸易体制框架使得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和公平,极大地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 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关联和依赖不断地加深,使经济不断地向全球化发展。全球化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的消极的后果。 案例: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在1997年7月,在国际金融炒家索罗斯主导的量子基金进军泰国,迫使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从而引发泰国金融市场的大危机。之后波及所有的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演变为亚洲的金融危机。此危机使亚洲除了港币之外的所有东南亚主要货币在短期内急剧贬值,东南亚各国货币体系和股市的崩溃,以及由此引发的大批外资撤逃和国内通货膨胀的巨大压力,给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和恢复,亚洲经济才会恢复到1997年的水平。 而且东亚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引发了俄罗斯的金融危机并波及其他国家。巴西资金大量外逃,哥伦比亚货币大幅贬值,进而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剧烈震荡,西欧美国股市大幅波动,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分析:第一、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依赖程度也越强,但是由于经济基础和资本主义国家性质影响,没有建立完善的协调机制,当经济危机爆发时,容易在短时间内就快速的波及全国乃至全世界。而当时的中国受影响较小,除了大陆的宏观调控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当时市场尚未完全开放,与其他国家的金融关系还不是非常的密切,使损失得到减少。第二、在此次的金融危机中发

展中国的破坏更大,影响程度更深。这是由于经济全球化发达国家凭借自身优势,使的国际分工不合理,贸易和货币体制,对发展中国家不利。在生产领域,仍然是发达国家生产高技术产品和高新技术本身,产品的技术含量逐级向欠发达、不发达国家下降,最不发达国家只能做装配工作和生产初级产品。在国际金融和货币领域,整个全球金融体系和制度也有利于金融大国。这些使发展中国家增加了金融风险,或者说是发达国家对于自身风险的转移。第三、这次经济危机的收益者是国家金融炒家,是发达国家的代表。这也说明了,经济全球化后发达国家更加有侵略性,可以通过经济手段来控制别国经济和掠夺别国的财富。 启示:以上分析可得出经济全球化后对发展国家消极影响比发达国家大。这可以从另一方面看出,经济全球化除了是生产的不断发展、科技的进步等原因,也受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资本的推动,经济全球化本质里就渗透了垄断的血液。所以现阶段要解决这些消极后果是不能的,就像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没改变,其矛盾就不可能解决。发达国家不会牺牲自己的优势,来建立全球性质的经济协调机制。所以我们要减弱这些弊端对我们的影响,首先要极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调整产业结构,提高高新产业的比重,善市场机制,合理的开展宏观调控等。当然了还要维持国家和地区的稳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