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陈子昂的诗歌革新主张与创作实践

浅谈陈子昂的诗歌革新主张与创作实践

浅谈陈子昂的诗歌革新主张与创作实践
浅谈陈子昂的诗歌革新主张与创作实践

浅谈陈子昂的诗歌革新主张与创作实践

[中文摘要]

标举风骨,倡导的是一种现实的积极的创作精神,强化诗歌的感教力;倡导兴寄,强调的是诗歌的美刺讽喻功能,要求体现创作者的情感意志和价值追求,反映其所处时代的人文精神。陈子昂在隋末唐初绮错婉媚的诗风中提倡革新,标举风骨,力倡兴寄,以复归诗歌风雅传统为己任,是反对齐梁文风的理论倡导者和创作实践者,为指引唐诗走上健康昂扬之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陈子昂;诗歌革新;标举风骨;倡导兴寄

The ChenZiAng poetic reform advocates discuss with

creation practice

【English Abstract】

Touted the strength of character, promote the creation of a real positive spirit, and strengthen a sense of poetry teaching force; advocacy Xing, emphasized the beauty of poetry barbed allegory features, requirements reflect the artist's feelings and values will reflect The era in which the human spirit. Early in the Sui-chi Chen Zi Wan Mei's poetic style in the wrong to promote innovation, touted the strength of character, pushed Xing, to revert to the traditional poetic elegance mission is to advocate against the theory of Qiliang wind and creative practitioners, as a guide to go Tang healthy high-spirited way to play a huge role.

目录

前言 (1)

一、诗歌革新的主张 (1)

(一)、标举风骨,强化诗歌的感教作用 (2)

(二)、倡导兴寄,强化诗歌的人文精神 (2)

二、创作实践 (3)

(一)、感怀身世,书法报国理想的感遇诗 (4)

(二)、慨叹理想破灭的感伤诗 (4)

三、革新理论的局限 (5)

四、中国历代文人对陈子昂的评价 (6)

主要参考文献 (7)

致谢 (8)

浅谈陈子昂的诗歌革新主张与创作实践

前言

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顶峰时期,但在初唐阶段,整个诗坛却秉承齐梁柔媚诗风,弥漫着靡靡之音。直到陈子昂步入诗坛,开风气之先,才从理论和创作上彻底摒弃了齐梁余风,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正如刘克庄所言:“唐初王、杨、沈、宋擅名,然不脱齐梁之体。独陈拾遗高唱高雅冲淡之音,一扫六代纤弱,趋于黄初、建安矣!太白、韦、柳继出,皆自子昂发之。”(《全唐文》卷二百三十八,清嘉庆刻本)①高度评价了陈子昂对唐代诗坛做出的贡献。

平心而论,陈子昂的诗歌除个别篇目,很少能达到唐诗第一流水平。他在唐诗发展史上之所以拥有崇高的地位,关键的原因,在于他能够冲破旧的美学思想的束缚,提出了一套真正改变唐诗面貌,开创一

代新风的诗歌革新理论,成为盛唐诗歌美学理想的先驱。

一、诗歌革新的主张

陈子昂的诗歌革新理论,集中反映在他的《修竹篇序》中:“东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徵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

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解君云:张茂先、何敬祖,东方生与其比肩。仆亦以为知言也。故感叹雅制, 作《修竹林》一篇, 当有知音以传示之。”

在这篇诗序里,陈子昂以“思古人”,“复汉魏”为口号,以“兴寄”、“风骨”为旗帜,以“齐梁间诗”为革新的对象,以“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为建立新诗的目标,从而确立了自己诗歌革新的理论体系。

(一)、标举风骨,强化诗歌的感教作用

陈子昂所倡导的“风骨”作为文学创作的一个标准,它的实质是要求诗歌有高尚充沛的思想感情,有刚健充实的现实内容。即诗歌应具有强烈的感教力以及所体现的干预时世的创作精神,纵观陈子昂的品,就会发现,他的作品或平淡超旷,或古朴雄健,或清幽沉郁,均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抒发了庶族志士的喜怒哀乐,开启了盛唐之音。总之,他的诗歌是以其标举的“汉魏风格”为皈依的。从当时情况来说,只有实现内容的真正革新,才能使诗歌负起时代的使命。同时,提倡“风骨”也是他用以扫荡六朝颓靡文风、改变“文章道弊”现状,开辟唐诗一代新风的有力武器,所以在他的诗歌革新理论中,高高举起了“建安风骨”的旗帜。

(二)、倡导兴寄,强化诗歌的人文精神

在号召大家作诗应“言之有物”的同时,陈子昂对诗歌创作的方

法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即要有“兴寄”。他认为六朝诗风颓废,即在于“兴寄都绝”,这里的“兴寄”是陈子昂由“比兴”这个概念发展来的。“比兴”原本是《诗经》中的艺术思维和表现手法,陈子昂在其中加入了“美刺”的意义,形成了“兴寄”这个概念。“兴”,即缘事缘境而发之情兴;“寄”,即寄托,也就是在诗中应托物寄意。这里面虽然也包含着艺术表现的手法,但更多的是注重诗歌的思想内容,注重全篇寓意方面的寄托,强化了诗歌的人文精神,而不是个别语句的比喻或发端。陈子昂将“兴寄都绝”与“风雅不作”联在一起,显然是要求诗歌创作要继承《国风》、《小雅》美刺社会现实、讽喻时事政治的现实主义传统;要求作者富于理想、直面人生,敢于写出真实的情感;要求诗歌具有充实的社会内容,等等。

陈子昂的这一系列的革新主张不仅有理论的意义,而且富有实践的意义。它不仅抨击了陈腐的诗风,而且还为当时正在萌芽成长的新诗人、新诗风开辟了道路。如他的“兴寄”说后来被盛唐的李杜,中唐的元白所继承,成为唐代诗歌中关心社稷民生、重视社会内容的普遍的美学理想。总而言之,他的主张从理论上为唐代诗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创作实践

然而,陈子昂不仅在诗歌理论上独树一帜,而且在诗歌创作中身体力行。他一生作诗120余首,涉及生活诸多方面,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有两大类。

(一)、感怀身世,书法报国理想的感遇诗

这类诗作在其诗集中占很大比例,无论在感慨时事,反映现实方面,还是在积极进取,讴歌理想方面,都可谓与建安诗人一脉相承。《感遇》三十八首,是陈子昂的主要代表作品。它是陈子昂一生不同时期部分作品汇集起来的组诗,是诗人一生经历和思想感情的形象记录。《感遇》诗不是一时一地之作,内容颇为丰富,反映了较广阔的社会生活和复杂的思想感情。其中如“苍苍丁零塞”、“朝入云中郡”篇,反映北方边塞战士和人民的苦难。“丁亥岁云暮”篇反映并批评武后准备开凿蜀山经雅州道攻击生羌,“圣人不利己”篇批评武后崇拜佛教,大兴土木,都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贵人难得意”、“翡翠巢南海”等篇,以较曲折的方式讽刺武后滥施刑罚,使臣僚不得善终;“逶迤势已久”篇申述骨鲠之臣没有出路;“兰若生春夏”篇慨叹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都从不同角度对时政进行了批判。还有部分诗篇,感叹祸福无常,向往神仙和隐逸生活,表现了消极遁世的苦闷情绪。《感遇》诗有意识地学习阮籍《咏怀诗》,在运用五言古体和质朴的语言,以较隐晦曲折的方式表现时政的黑暗和诗人彷徨苦闷的心情方面,的确逼近阮诗。但其中少数篇章,注意反映边塞风光和下层人民苦难,风格豪放明朗,表现出鲜明的创造性。

(二)、慨叹理想破灭的感伤诗

陈子昂虽然有曹氏父子的远大志向,但平生际遇却同阮籍类似。做右拾遗时,就因正直而为权贵所不容。随武攸宜出征匈奴,本想创立奇功,可武攸宜刚愎自用,以致战事连连失利。陈子昂多次提出正

确的建议和意见,甚至请命做先锋,但不仅不被接受,反被一贬再贬,直至军曹。这种“忠而被谤,信而见疑”的结局使陈子昂失望之至,只能用笔来倾诉蛮强的痛苦和郁闷。在《喜马参军相遇醉歌》一诗中,他先是悲叹自己“进不能以义补国,退不能以道隐身”,继而吟唱:“独幽默以三月兮,深林潜居。时岁忽兮,孤愤遐吟,谁知我心。孺子孺子,其可与理兮”,真正是寂寞歌唱,无人能解。而感伤诗中的代表作则是《登幽州台歌》。这首诗堪称千古绝唱,是陈子昂于公元697年,在河北蓟县古幽州台所作:“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短短四句,道尽了封建专制下有识之士的悲哀。陈子昂的“涕下”岂只是为天地无常,时光瞬逝,更是为理想的破灭,为自己和屈原、贾谊、阮籍一样的命运而痛苦啊。事实上,陈子昂也的确没有摆脱悲惨的命运,他的正直和多才使他屡遭嫉恨,40岁时冤死狱中。

从这些诗中我们可以看到,陈子昂在复古的旗帜下,实现着诗歌

内容的真正革新。他所标榜的“兴寄”,就是发扬诗歌批判现实的传统精神;而他所谓的“风骨”,就是在诗歌中寄托高尚崇实的思想感情。这二者在他的诗歌中相互结合,并且与他的政治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陈子昂的诗歌,以其进步、充实的思想内容,质朴、刚健的语言风格,对整个唐代诗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仅如此,他的散文也很著名,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前驱者。《新唐书·陈子昂传》说:“唐兴,文章承徐庾余风,天下祖尚,子昂始变雅正。”他的散文,虽然还夹杂一部分骈偶语句,但大体上质朴疏朗,接近先秦两汉的古文,改变了

唐代初期的文风。唐代古文家对他的散文,常给以很高的评价。如萧

颖士认为“近日陈拾遗子昂文体最正”(李华《萧颖士文集序》引)②;梁肃说“陈子昂以风雅革浮侈”(《补阙李君前集序》)③;韩愈

说“国朝盛文章(包括诗文),子昂始高蹈”(《荐士》诗)④;柳宗元

也说著述、比兴二道,即文、诗二者,作者罕能兼美,陈子昂则是“称

是选而不怍者”(《杨评事文集后序》)⑤。但其散文的成就,不及诗

歌突出。

三、革新理论的局限

虽然陈子昂的诗歌理论有极大的进步性,但我们也不能不看到,他的诗歌革新理论着重于诗歌内容方面,在艺术上尚不能提倡复中有变。他批评“齐梁间诗,彩丽竞繁”,重视淘洗华靡的词采,固然比初唐文人进一步,但却忽略了齐梁以后诗歌的新变。他在《感遇》中模仿阮籍《咏怀》寓理于喻的比兴象征手法,实际上是要求在艺术上也退回到汉魏时代去。晋宋以前,古诗以抒情言志为主,形象和声色的描绘尚在其次,是符合魏晋古诗的表现特点的。到五代齐梁时期,逐渐形成的讲究词藻艳丽,一味追求形式美,文人把诗文当作恃才显能、游戏文字的工具,而放松了对内容的追求,虽有很大的弊端,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对前代诗文不重文采的一种改进,对后世有一定的积极影响。陈子昂却没有看到这一点,过多地要求注意诗歌内容的充实、骨气的挺拔,而忽视了对诗歌形式的追求,确有矫枉过正之嫌,对文学史也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四、中国历代文人对陈子昂的评价

尽管如此,中国历代文人对陈子昂的评价都是非常高的。杜甫《陈拾遗故宅》诗云:“有才继骚雅,哲匠不比肩。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韩愈《荐士》诗云:“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金人袁好问在《论诗三十首》绝句中,第一首就写到了陈子昂:“沈宋驰骋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合著黄金铸子昂。”⑥(《遗山先生文集》卷十一)用《国语·越语》中范蠡既佐越王平吴,泛舟五湖,不知所终。勾践使工匠用良金铸范蠡像“而朝礼之”的典故,把陈子昂比作辅佐越王灭吴的范蠡,以此来说明陈子昂在唐诗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这无疑

是相当高的评价。

结束语:陈子昂的诗歌理论为盛唐之音调准了音调,在批判齐梁

诗风的同时,也扭转了贞观君臣将诗歌纳入政教体系的偏颇,使诗歌

定位于对时代精神的观照,对人类情感的审美上,为盛唐诗歌的繁荣

清除了障碍。

参考文献:

[ 1 ] 韩理洲. 陈子昂研究[M ].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 2 ] 彭庆生. 陈子昂诗注[M ].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1.

[ 3 ] 阮礼军. 试论陈子昂的诗论、诗作及其历史地位[ J ].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18 (4) : 40 - 43.

「4」刘绍度著《复古与复元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致谢

(有朱远峰自己完成,哼哼哼···)

还有很多的格式啊之类的你自己再弄一下,我累了,想睡觉了,自己好好修改,文字不通顺的都要改。不知道你现在在干嘛,但是明天看见之后记得和我说一下,毕竟我倾注了心血在里面。好好珍惜,答应给别人写论文的就要好好写。不要天天只知道玩游戏啦,放纵够了!

兰子亲笔

陈子昂

古代文学史 陈子昂诗歌革新理论和创作实践对唐诗发展有何影响?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唐代初期诗歌,沿袭六朝余习,风格绮靡纤弱,陈子昂挺身而出,力图扭转这种倾向。陈子昂的思想相当复杂,他糅合了儒、道、墨、纵横、阴阳各家于一身。随着境遇的改变,适时地调整,熟练地在各家思想之间纵横穿梭飞翔。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说:“纵横家给了他飞翔之力,道家给了他飞翔之术,儒家给了他顾尘之累,佛家又给了他终归人世而又能妙赏自然之趣......”在如此多的思想影响之外,透浸于骨子里的侠义之气贯穿其里。他在侠与隐中蕴藏着对现实社会政治参与的欲望,与一般的侠义有别,故而能超越流辈,终成大器。 他是唐代诗歌革新运动的倡导者。陈子昂对齐梁文风提出了两点批评:一是“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二是“汉魏风骨,晋宋莫传”。前者是说齐梁文学只讲究华丽的辞藻,而缺少深微的情志寄托,缺少诗人真实情感的抒发。后者是说晋宋之后的诗歌缺少汉魏诗歌有充实内容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量。缺少那种“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风骨强劲的作品。这两点批评,概括了六朝,特别是齐梁诗的弊端,击中了要害。 在批评齐梁诗歌时,陈子昂提出了两个重要的诗歌创作主张:一是“兴寄”说,二是“风骨”说陈子昂的诗歌革新主张与诗歌创作探析.他论诗主张“兴寄”、“风骨”。所谓“风骨”是指文学作品所创造的艺术美的本质特征。“兴寄”要求言志充实深沉。“风骨”与“兴寄”的提出,既扫荡了初唐形式主义诗风,也为唐代诗歌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当时无疑是具有开创意义的。 我们来看看陈子昂所追求的「风骨」的含义。从陈子昂的〈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对东方虬〈咏孤桐篇〉的评价来看,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他所追求的「风骨」的含义。他说, 一昨於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睹於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 兴寄广大的容量、博大的胸襟、远大的抱负,交织成陈子昂式的风骨,而风骨产生的根源,则是兴寄。前人对「兴寄」和「风雅」的理解基本上是一致的。「兴」,是兴发感情。「寄」,是寄托。「兴寄」,就是有感而作,作而有所寄托。「兴寄」与传统的「比兴说」和「言志说」有密切的联系,但也有新的发展。比兴,一般都认为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而陈子昂提出的「兴寄说」,则既包含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也包含寄托讽喻之义,「兴」是为寄托服务的。这样他就把作为艺术表现手法的比兴,发展为对诗歌的表达方式与思想内容的整体要求。 壮伟之情和豪侠之气,是陈子昂诗歌创作的个性风采,也是他倡导的风雅兴寄中能反映一个时代士人精神风貌的新内容,被称为唐诗风骨的东西。提倡风骨和兴寄,对于当时诗风的变革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陈子昂较早地在创作中体认到这一点,并有十分明确的理论表述。他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里说: 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 在这篇诗序里,陈子昂第一次将汉魏风骨与风雅兴寄联系起来,反对没有风骨、没有兴寄的作品。这样,复归风雅的目的就不只是美刺比兴,而是要追踪多悲凉慷慨之气的建安风骨,寄托济世的功业理想和人生意气,与片面追求藻饰的齐梁诗风彻底地划清了界限。其次,他提出了一种“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的诗美理想,要求将壮大昂扬的情思与声律和词采的美结合起来,创造健康而瑰丽的文学。

诗歌鉴赏基本方法——依据起承转合基本结构理解

诗歌鉴赏基本方法——依据起承转合基本结构理解 周焕伟 格律诗(包括绝句、律诗)的鉴赏,最有效的基本方法就是依据起承转合基本结构理解其思想内容。有此基础其他问题即使不能说迎刃而解,也就好办多了.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山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首联,为“起”即领起。所谓领起说完整了就是领起一个话题。此诗首联领起的话题是:登金陵凤凰台所见所感——“凤去台空江自流”一句表现了所见客观景物也表现了主观感受,所以说是“所见所感”。 颔联,为“承”即承接。所谓承接就是承接前一话题,从另一个方面或角度继续首联领起的话题。两联内容一比较就可以看出,首联是从宏观层面表现所见所感,颔联是从微观层面表现所见所感。 这两联相互配合构成一个复合层次。这个复合层次表达的字面意思是,登上金陵凤凰台,不见那美丽的凤凰,只见到空空的楼台和寂寞流逝的长江,还有那掩埋着当年吴宫花草的荒僻小路,掩埋着晋代英雄豪杰的古墓。其语境意义是,感慨时光易逝,人生易老。 一般来说这个复合层次的功能是作为全诗的铺垫——它不表现这首诗的中心主旨,而只是为表现中心主旨做铺垫。 诗歌的后半部分是表现中心主旨的主体。 颈联一般与尾联配合构成一个复合层次;颈联为铺垫,而尾联为这个复合层次的主体,在首联与颔联构成的复合层次的铺垫作用下,共同表现诗歌的中心主旨。颈联,为“转”,即改变话题。此诗的颈联不再表现登金陵凤凰台的所见所感,而改为表现金陵胜景。——这与前面的所见所感已大不相同。作者看到金陵的壮丽山河,自然而然地产生建功立业的思想。——我们的这个理解来自何处?来自对李白生平的了解,来自对此诗的第一个复合层次的理解,也来自对第二个复合层次的理解;当然,最重要的是把各联紧密结合起来理解。 尾联,为“合”,即结束全文(诗)。一般地说,往往不是只靠这一句或这一联产生这个作用,而是靠它与颈联共同构成的复合层次来结束全文(诗),表现出全文(诗)的中心主旨。这首诗的尾联结合自己的遭遇,抒发了自己因为皇上听信小人谗言,使得自己壮志难伸的郁闷情绪。 然而,有出题人不认识起承转合的规律在理解诗歌思想内容方面的作用,竟然出了下面这样一道题: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这种情形真是叫人无语! 关于诗文的起承转合 一、古典诗歌的起承转合 古人作诗,讲究章法、结构的严谨和法度,注重文章的起承转合(律诗是以“联”、绝句和词是以“句”、古体诗是以“偶句”为起承转合的常式单位的)。如果我们在引领学生鉴赏古典诗歌时,从诗歌的起承转合入手,通过对缜密的结构的梳理,就能实现对作品意旨“透过一层”的领悟。 起承转合,是我国古体诗传统的章法之一。它讲究诗序的先后,注重诗意的分合,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注重表达的逻辑顺序。起笔是起事,自然描述,或交代事情的起因、时间、

浅谈李白诗歌的创作风格

浅谈李白诗歌的创作风格 禄宏林 摘要:本文从李白的生平及思想品格、创作风格、艺术成就及影响三方面进行了浅述: 一、李白的生平。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也来的天才诗人,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关于他的身世、行踪和家庭,异说纷纭,他的思想性格更是非常独特,旷世少有。李白的思想性格。追求功名、漫游山水和求仙学道,伴随了李白的一生,他的思想抱负、生活情趣和性格气质,在这些方面得到了不同侧面的表现。 二、李白的创作风格可以从他的绝句、乐府、歌行三种体裁来体现。其抒情方式最具鲜明的特点,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的奔涌而出,宛如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 三、在盛唐诗人中,李白是艺术个性最为鲜明的一位,体现在他诗歌创作的各个方面,其艺术成就也是多方面的。 关键词:生平、思想品格、创作风格、意象、影响 正文: 唐朝时期,诗歌成为一代显赫文学,其诗人之多,可谓不胜枚举;其作品之盛,可谓洋洋大观,李白是盛唐时期最为著名的诗人。研究李白的创作风格和身世遭遇有助于我们了解盛唐诗歌创作的基本面貌。而在古诗教学中要使学生对离现实语言较远的诗文产生兴趣,对优美的诗句领悟内涵,首先要做的是让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及思想品格,从而领会其创作风格,领悟诗的意境和蕴含的美好思想。基于此,我阅读了李白的诗集和一些相关资料,对李白的创作风格和身世际遇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 一、李白的生平及思想品格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李白出身于一个富有的,有文化教养的家庭。使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他的少年时代生长于蜀中。蜀中是道教气氛浓郁的地方,环境对他的神仙道教信仰影响甚大。道教影响,几乎伴随他的一生。大约18岁左右,他学习纵横术。他青少年时期在蜀地所写诗歌,留存很少,但已显示出突出的才华。李白约在二十五、六岁时出蜀东游。在此后十年内,漫游了长江、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地方,我认为,就是因为他青少年时代受到这些东西的影响,使他具有了狂傲飘逸洒脱的气质,使他诗中也具有那种浓烈,奔泻而出的感情和奔放的气势。 开元十八年(730)左右,他曾一度抵长安,争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归。天宝元年(742),被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作为文学侍从之臣,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不满两年,即被迫辞官离京。此时期李白的诗歌创作趋于成熟。此后11年内,继续在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漫游,“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他仍然关心国事,希望重获朝廷任用。天宝三载,李白在洛阳与杜甫认识,结成好友,次年分手后未再会面。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正在宣城(今属安徽)、庐山一带隐居。次年十二月他怀着消灭叛乱、恢复国家统一的志愿应邀入永王李幕府。永王触怒肃宗被杀后,李白也因此获罪,被系浔阳(今江西九江)狱,不久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途中遇赦得归,时已59岁。晚年流落在江南一带。61岁时,听到太尉李光弼率大军出镇临淮,讨伐安史叛军,还北上

唐诗

第二部分唐诗 第一章初唐诗坛 一、初唐诗坛 1、贞观时期(627至649) “各去所短,合其两长。”——魏征 贵于清绮:南朝诗风偏重于诗的声辞之风,宜于歌咏是其所长,缘情绮靡而流于轻艳纤弱是其所短。 重乎气质:北朝诗风具有真挚朴厚的情感力量和气势,贞刚壮大是其所长,而表现形式的简古质朴或理胜其辞则是一种缺憾。 如何利用南朝文学的声辞之美来表现新朝的恢弘气象和刚健开朗的情思,是南北诗风融合的关键。 初唐的诗歌创作主要是以唐太宗以及其群臣为中心展开的。贞观诗风的新变起于对六朝声律辞采的模仿和拾掇。——太宗、杨师道、李百药 贞观、龙朔之间,出现了一位重要的诗人上官仪(608到664),其诗风被称为上官体。上官仪有意摆脱从类书中拾掇辞藻的旧习,注重对景物的细致观察,从而形成笔法精细而秀逸浑成的诗作,把五言诗的体物写景技巧大大地推进了一步,成为当时宫廷诗人创作最高水平的典型范式。 上官仪以高度纯熟的技巧,冲淡了齐梁诗风的浮艳雕琢,但诗歌题材还限于宫廷文学应制咏物的范围之内,缺乏慷慨激情和雄杰之气。 王绩(589至644)的诗歌创作,创造了一种宁静淡泊而又朴厚疏野的诗歌境界。但这种隐逸诗风为易代之所共有,不构成唐诗发展的一个环节。——《野望》 宫廷诗人大多功成名就,志得意满,生活接触面比较狭窄,诗歌的变革只能由处于社会中下层的一般士人来承担。 初唐四杰——王勃(650至676)、杨炯(650至694)、卢照邻(634至683)、骆宾王(623至684)官小而才大,名高而位卑,心中充满了博取功名的激情和幻想,郁积了不甘屈居人下的雄杰之气。四杰的创作活动集中在高宗武后时期,有十分明确的审美追求,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卢骆善于歌行,王杨长于五律。 七言歌行是在七古与骈赋相互渗透而产生的一种新诗体,在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南朝乐府和近体诗的一些影响。以五七言为主而夹杂少量三言,具有流动感,而骈赋中的蝉联句式又使全篇气势一振,是一种适于表现刚健骨气的抒情载体。 五言律诗在宫廷诗人手中多用于唱和咏物,到了王杨时代,创作由宫廷台阁转向关山塞漠。

浅谈古诗歌鉴赏论文

浅谈古诗歌鉴赏论文:提高古诗歌阅读欣赏能力 源远流长的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最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它充溢着醉人心魄的艺术魅力。王国维曾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中学生如果能懂得阅读和欣赏一些历代诗歌名篇,不仅有助于丰富文化生活,吸取文化精华,提高文化素养,而且有助于创造新文化,培养高尚情操,提高应试能力。 然而,现实是当今中学生喜欢古诗歌、有阅读和欣赏能力的人并不多。究其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古诗歌年代久远,对作者和当时的背景不了解;二是语法变化大,难以理解词句意思;三是新潮流冲击大,喜欢追求新鲜事物,如迷上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和网络文学等等;四是视野开阔,内心排斥传统思想、传统文化。 我国古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是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的责任。倘若当代学生不喜欢古诗,那么不久的将来我们引以为傲、引以为荣的唐诗、宋词、元曲将失去光辉,我们千古吟唱的诗歌也将因国人陌生而慢慢消失。用不了多久,可能又要像现在抢救非物质文化一样来抢救了,这决不是危言耸听。我们中学生要热爱古诗歌,要有阅读和欣赏的兴趣,要努力提高阅读能力和欣赏能力。 如何提高古诗歌的阅读能力和欣赏能力?我认为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要掌握古诗歌的基本知识 古诗歌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以高度凝炼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中国古典诗歌以唐代的律诗、绝句,宋代的词,元代的散曲着称,我们最起码要掌握唐诗、宋词、元曲的基本知识。 二、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 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有助于帮助我们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不同时代不同经历的诗人,他们的作品也往往有不同的风格和情调。诗歌里,或流露着诗人高尚的爱国情操,或飞扬着诗人的凌云壮志,或记载着诗人的悲欢离合、传达着他们的喜怒哀乐,或渗透了他们对人生的体验、对世界的思考,或体现着缠绵的爱情、真挚的友情、浓郁的乡情。收进中学课本的古诗歌,其作者往往都是我国古代杰出的诗人。他们的生平和写作背景,我们可以通过课文注释、历史课本和其他书籍中了解。 “诗言志”、“诗缘情”,诗歌的内容跟诗人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杜甫经历了安史之乱,飘泊流离,目睹战祸,他的诗作大多反映了战乱中人民的深重苦难,揭露了封建社会腐朽的本质,表现了同情人民的态度和爱国精神。陆游生于金人入侵时期,有9年的军旅生涯,坚决主张抗战,失去官职,回到家乡,虽然年纪大了,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衰退。他的诗作富有战斗性和洋溢着爱国的激情。李煜是南唐后主,亡国之君。他的词,在亡国之前十分绮丽,亡国后十分哀怨。这些人物的事例告诉我们,了解诗人则大体上把握了诗的内容,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要掌握常见的表现手法 古人写诗,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表现手法很多,但我们要掌握如下几种。 1.衬托 衬托是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我们阅读欣赏诗歌,要懂得反衬和陪衬的手法。用美好的景物来写快乐,用凄苦的景物来写悲哀,这是陪衬。用凄苦的景物来写快乐,用美好的景物来写悲哀,这是反衬。用美好的景物来写快乐,我们也常说是乐景写乐情;用美好的景物来写悲哀,我们也常说是乐景来写哀情。无论是陪衬还是反衬,都是我们常讲的抒情要用景物来烘托的手法。

浅谈唐代的诗歌创作

浅谈唐代的诗歌创作 唐代的诗歌创作是我国古代诗词创作的一个巅峰。现存的唐诗大约有近5万首,它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一.唐诗创作的历史背景 1.经济因素:隋唐时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商品流通。除都市商业外,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为商业服务的各种机构也开始出现。工商业的发展不仅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为唐代的诗歌创作和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政治因素:唐代初期,中央集权的加强使社会稳定,生产力不断发展。隋唐时期的选官、用官制度的改革;科举考试中以歌赋为主的规定。在这两点综合作用下,文化的发展得到支持,唐代的诗歌创作因而迅速成熟并且繁荣起来。 二.唐诗的特色 1.多风格多流派:浪漫派:以李白为代表作者,代表作《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送友人》等,诗歌多追求光明和理想,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现实派:以杜甫为代表作者,代表作“三史”、“三别”,诗歌深刻的反映急剧变化时期的社会现实,充满忧国忧民的炽热之情。边塞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作者,代表作《除夜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歌反映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表达边塞将士的报国之志和对家乡的思念。山水田园派:代表作者白居易、孟浩然,代表作品有《暮江吟》、《过故人庄》等,诗歌描写秀美山水,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高洁品质或寄喻人生哲理。 2.内容丰富多彩:抒发人生理想,同情民间疾苦,描绘田园生活,表达报国之志,记述边塞生活,展现思想哲理…… 3.格式多样:律诗,绝句,乐府诗,歌行体…… 三.唐诗的影响,地位

影响: 1.唐诗创作使中国古代的文学创作趋于多风格,多体裁,多题材的方向发展 2.唐诗创作的繁华推动着唐代文化的繁荣,文化的繁荣又促进着唐诗创作的进步与成熟,二者相互作用,共同发展。 地位: 唐代的诗歌作品在其内容,形式,艺术手法,表现力度和思想内涵上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和高度。唐代的诗歌创作是我国古代诗词创作的一个巅峰。

唐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一、隋唐五代文学发展历程: 1、隋代文学:国祚甚短,成就不高;炀帝尚艺文,推动南北文风合流; 2、初唐文学:宫廷文学发达,近体诗趋于成熟;四杰和陈子昂走上诗坛。 3、盛唐文学:诗歌大放异彩;涌现出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以及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等大诗人。 4、中唐文学:讽谕精神再次激发;元白诗派的新乐府运动、韩孟诗派对诗艺的探求、讽谕精神背景下的中唐古文运动;古代小说走向成熟。 5、晚唐文学:时代的没落导致感伤情调弥漫;爱情诗、讽刺诗、咏史诗、咏物诗、讽刺小品大放异彩;词体走向成熟。 6、五代文学:西蜀与南唐——乱世中的两个享乐集团创作大量精美而富于感伤意味的五代词。 二、唐诗繁荣的原因: 1、前代诗歌艺术的积淀; 2、盛唐时代精神的激发; 3、科举取士制度的涵育; 4、诗人自觉的创新意识; 第一章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 一.隋代文学: 1、隋代文学总体风貌及其文学史意义 隋朝国祚甚短,总体文学成就不高。苏绰、李谔等曾上书改革文风,倡导平实质朴的文风,排斥华艳文风,然无实效;炀帝平陈后,南方文士入隋,南北文学渐趋合流。 2、隋诗名家举隅 由周入隋的文士多有辞气刚健之作,如卢思道《从军行》(史P19)、杨素《出塞》等;然无法抑制对南方华艳诗风的向慕,如薛道衡《昔昔盐》(史P20)、《人日思归》(选P231),杨广《春江花月夜》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二、初唐诗坛: 1.上官体: 是唐代诗歌史上第一个以个人命名的诗歌风格称号。指唐高宗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风。 上官体“猗错婉媚”,题材以奉和、应制、咏物为主,内容空泛,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上官仪提出了“六对”、“八对”之说,以音义的对称效果来区分偶句形式。以高度纯熟的技巧冲淡了齐梁诗风的浮艳雕琢,但题材内容局限于宫廷文学应制咏物,缺乏慷慨激情和雄杰之气。上官仪贞观初即参与宫廷应制,其诗以属对工切和写景清丽婉转著称。其诗体物精工,笔法精细,形式精巧,后人概括其诗风为“绮错婉媚”。 2.王绩: 王绩(589-644),字无功,自号东皋子,又号五斗先生、斗酒学士。不乐功名,性嗜酒,孤傲不群。 代表作《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以平淡自然的话语表达自己的生活情感,真切而有一种不施脂粉的朴素美。诗多以田园山水为题材,其中透露出全身远害的避世思想;在闲适情趣的抒写中,往往寓有抑郁不平的感慨。 《东皋子集》《王无功文集》 王绩诗多以田园山水为题材,其中透露出全身远害的避世思想,在闲适情趣的抒写中,往往寓有抑郁不平的感慨。 3.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是当时真正能够反映社会中、下层一般人士的精神风貌和创作追求的诗人,他们都属于一般士人中确有文才而自负很高的士人,官小志大,名高位卑,心中充满了博取功名的幻想和激情,郁积着不甘人下的雄杰之气。同时,他们怀有变革文风的自觉意识,有一种十分明确的审美追求。反对纤巧猗靡,提倡刚健骨气,针对争构纤微的上官体的流弊而言。重视抒发一己情怀,作不平之鸣,诗中有壮大的气势,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

陈子昂的文学观及其诗文实践

第30卷第5期 2010年10月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J OURNAL O F SHANGR AO NOR MAL UNIVERSITY Vol 30,No 5 Oct 2010 收稿日期:2009-12-21; 修回日期:2010-10-18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 十一五 [2008年]规划项目!中国历代名家文学批评范式研究?(08WX91)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余和生(1955-),男,江西乐平人,上饶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文艺理论教学与研究。 陈子昂的文学观及其诗文实践 余和生,张红花,祝爱汝 (上饶师范学院,江西上饶334001) 摘 要:初唐之际,陈子昂 文章道弊五百年 的诗文革新论、 汉魏风骨,晋宋莫传 的文学风格论、 兴寄都绝,每以咏叹 的文学本质论、 当有知音,以传示之 的文学创作论的文学观及其诗文实践,承继汉魏风骨,开启盛唐气象,为盛唐诗文奠定了基调,唱响了 盛唐之音 的序曲。 关键词:陈子昂;诗文革新;风骨;兴寄;建安风骨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237(2010)05-0086-04DOI:10.3969/j.issn.1004-2237.2010.05.019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县)人。家道殷实,少时潜心读书,遍览经史子集,颇有政治抱负。24岁举进士,上书论政,得到武则天的重视, 召见金华殿擢为麟台正字 [1],世称陈正字。35岁为右拾遗,故又称陈拾遗。38岁为参军,随武攸宜东征契丹,战前毅然请缨抗击敌寇,可惜毫无将略之才的武攸宜并没有给陈子昂这个报国的机会。他只好站在幽州台下,发思古之幽情: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P46) 不久被武攸宜降为署军曹。40岁辞官归 乡,被武三思指使酷吏县令段简罗织罪名,诬陷入狱,忧愤而死,享年42岁。 陈子昂在初唐季末,高扬诗文革新主张和文学批评大旗,承继汉魏风骨,开启盛唐气象,倡导诗文创作的风雅境界和磅礴气象,开创了浪漫主义的诗歌天地。卢藏用以挚友的身份,称他 横制颓波,天下翕然,质文一变 [3](P 1066)。后来又得到李白、杜甫等历朝文人的嘉许,为盛唐诗文奠定了基本格调。他的文学观及其诗文实践,唱响了 盛唐之音 [4](P207)的序曲。 一、 文章道弊五百年 的诗文革新论 陈子昂的诗文革新论,集中体现在他的诗论著作!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东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咏叹。思古人常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音朗练,有金石声。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解君云: 张茂先、何敬祖、东方生与其比肩。 仆亦以为知言也,故感叹雅致,作!修 竹诗?一篇,当有知音,以传示之。 [5](P119) 这篇序是陈子昂诗歌理论的纲领性文献。在这篇短文中,他开宗明义指出:文章之道的弊病与式微,从西晋至唐初已经有五百年之久了,汉魏时期的风骨传统,晋宋虽然没能流传下来,然而在现存文献中还可以找到证明。陈子昂这一振聋发聩的檄文,实在是唐初诗文革新的第一声春雷,其意义不只是旗帜鲜明地反对齐梁诗风,更重要的是提出了 风骨 、

浅析古代诗歌文学赏析与研究

浅析古代诗歌文学赏析与研究 发表时间:2018-08-24T11:10:11.237Z 来源:《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8月作者:高志远夏晓峰刘体丰 [导读] 本文浅析了古代诗歌文学的鉴赏方法,为诗歌鉴赏提供了参考与建议。 武警警官学院 摘要:我国是诗的国度,古今优秀诗词歌赋浩瀚如海,它沉淀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与丰富的民族情感。诗歌之美、诗歌之魅力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无论是普通高考还是成人高考,古代诗歌文学赏析是每年必考的题目之一,且考题方面自由度高,不用局限于课本的约束,没有局限性,对于学生来说,古代诗歌文学鉴赏也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浅析了古代诗歌文学的鉴赏方法,为诗歌鉴赏提供了参考与建议。 关键词:古典;诗歌文学;鉴赏 文学鉴赏是一种感觉与理解,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通过语言的媒介,获得对文学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在此基础上领会文学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并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反应,从而得到一种审美的愉悦和享受,这就是文学鉴赏。 一、鉴赏古代诗歌应具备的常识 (一)要了解古典诗歌的基本常识 古典诗歌的种类形式很多,一般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句式上比较自由,有四言、五言、七言和杂言;押韵也比较自由,可以用本韵,也可以用邻韵,可以平仄通押,不避重韵,并且可以换韵。古体诗单句不讲平仄,双句不怕重复,虽有入律的古风,但多数作者还是力求保留古拗风格,不讲究对仗。古诗可用对仗,也可不用对仗,对仗句的位置也不固定,数量不限,不求工整,不避重字。近体诗句式固定,格律严格。从句式上说,近体诗只有五言、七言两种。格律上要求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对仗定位。(二)古代诗歌的特点 丰富的想像、强烈的抒情、鲜明的节奏和韵律。丰富的想像可以使诗人摆脱实际生活的拘囿,站在比生活更高的境地透视过去和未来;也可以强化感情,增添作品的绚丽色彩。只有具有想像力的诗歌,才能创造出新颖独特的艺术形象。而饱含着强烈的感情,是诗歌的重要特征,正所谓 “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歌的语言具有和谐悦耳的音乐性。诗歌的音乐性主要表现在节奏和韵律两个方面。我国古代的律诗,十分讲究韵律和节奏。 二、古代诗歌鉴赏的步骤和方法 (一)先弄清诗歌的字面意义 弄清诗歌的字面意义(即表层意义)是理解其深层意义的基础。理解诗歌的字面意义需注意两点:①明白词语的含义。这里词语的含义并非指一般的意义,而是指特殊的含义。其一是诗歌中使用的典故,只有理解了典故的含义才能进一步理解诗人使用这典故的用意。其二是一些词语的语境意义,这些语境意常和一些修辞手法连在一起,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就不是“闹”字的一般意义,它生动而形象地描绘了杏花盛开时成团成簇的情状以及蜂飞蝶舞的繁忙景象。这“闹”字就有了充盈、盎然的意思。②注意诗歌句式结构。诗歌的语言力求凝练,有时还要求对仗,押韵,因而不同于一般散文的语言。其句子结构的特点,一是语序有时不正常排列,理解时须调整成正常语序。如“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应调整为“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句中语序的调整主要根据词语意义之间的关系进行[1]。(二)进一步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对有些句子,仅仅停留在对字面意的理解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通过语言这个表现形式去深刻地体味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情实意,弄懂诗句的语境意义和意境意义。①诗歌的语境义一般从两个方面去把握:一是把上下文的有关词语联系起来理解;二是联系诗人或所写事件的历史背景。诗人要表达的意思不是无病呻吟,也不是凭空而来,是有感而发;因而联系作者的处境及作品的背景,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容。②诗歌的意境义。诗歌的意境是诗人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的融合。要了解诗歌的意境义,首先应分析出诗中都写了哪些景、哪些事,然后通过想像在脑海中形成景、事所展示的画面,再根据这个画面去品味作者处于其中会有何样的感情。如“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作品所写的景:严冬,寒风凛冽,深雪封地,可是一枝红梅却昂然怒放了。一派银装素裹之中娇艳的一点红,不仅写出了梅的形态美,而且也写出了梅花抗寒斗雪的孤傲品格。诗人讴歌红梅,也正体现了自己的品格和情操。所以,体会诗句的意境,重要的是在脑海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生活图景,能设身处地地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把握住诗人所写之景的感情激调,这样才能较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深层含义[2]。 (三)把握诗歌的艺术手法 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从抒情方式的角度去把握。诗歌的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直抒胸臆即直接抒发自己炽烈的情怀。如《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直接抒发了粮食来之不易,应当爱惜的思想感情。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和情景交融两种形式。①借景抒情指作家藏情于景于事,一切情都由逼真的画面来表达,表面上句句都是写景,实际上句句关情,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全诗貌似叙事,实则抒发了诗人急于回家与亲人团聚的迫切心情。②情景交融式,指作家既写景又抒情,情景并茂,浑然天成[3]。 三、结语 古代诗歌鉴赏对现代的意义:对当代诗歌的文学发展具有创新意义,对文艺工作者诗歌的领悟境界有提升作用,对民众具有教化意义。我们应当重视古代诗歌,研究其丰富的文学史,继承学术传统,这是我们今后对于古代诗歌文学研究要努力的方向。参考文献 [1]陈守旭.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复习策略之复习流程[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2):51. [2]钟益. 培养和提高学生古代诗歌鉴赏的能力[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10):43. [3]韩彬,韩玮. 古代诗歌比较鉴赏浅析[J].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02):101-102+105. 作者简介:高志远(1998),男,汉族,山东省莱芜市,武警警官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专业邮编610213。。。第二第三作者:夏晓峰,刘体丰。

浅谈古典诗歌鉴赏教学中对特殊语言现象的关注

浅谈古典诗歌鉴赏教学中对特殊语言现象的关注[摘要]本文针对目前古典诗歌鉴赏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教学中过分强调诗歌的情感教育和思想理解而忽略了基本的语言层面的基本阅读,导致同学们不能细致理解诗歌意义,体会诗歌的意境,感受不了诗歌的魅力。所以,本文就古典诗歌鉴赏教学中的需要重视的语言问题进行分析和理解,希望可以提出一些看法与同行一同研究讨论。 [关键词]诗歌鉴赏教学语言现象语音炼字句式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华夏文明灿烂的长卷中,诗人灿若星河,作品浩如烟海,风格异彩纷呈,仅唐一代,就有奔放飘逸的李白,沉郁顿挫的杜甫,通俗平易的白居易,清新俊拔的杜牧,奇诡险怪的李贺,绮丽精工的李商隐。他们的诗歌如山一样巍峨高耸,如海一般波澜壮阔。他们多姿所采的创作,让诗歌的天空云蒸霞蔚,五彩缤纷。一首好的诗歌能增进人的见识,熏陶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境,提高人的文化修养,因此,在中学阶段能初步理解,鉴赏,评价古代诗歌应成为高中生必修的语文素质。 可是,该如何培养同学们的基本诗歌鉴赏能力,让他们既要完成《考纲》的培养要求,还要让同学们尽可能的提高阅读古诗的兴趣,这是摆在很多语文老师面前的一大研究课题。 目前,在新课标的改革中,很多语文老师对诗歌鉴赏的教学重在对同学们进行粗放式的引导,他们强调的是如何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情景、意境、思想和情感等等,忽略了诗歌最基本的字词句的解释,使得同学们很容易凭着感觉去鉴赏诗歌,让他们觉得中国古典诗歌有些“阳春白雪”之感,不可亲近。我们《考纲》中却有明确说明: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当我们的教学和考试脱节,同学们在课堂上的学习无法应付最起码的考试要求之时。同学们很容易就对古诗鉴赏产生一种恐惧心理,或熟视无睹,或敬而远之,或望而却步,或一脸茫然,不知所云,或瞎猜乱想,曲解诗意。 其实,阅读古典诗词作品跟阅读其他文学作品一样,包含理解和鉴赏两个过程和层次。理解,指搞懂诗词作品的词义、句意、段意、全文大意。亦即弄明白它说的是什么意思。鉴赏,指鉴别和欣赏作品的语言、写作、篇章结构的表现力量,鉴别和欣赏它的思想感情和主题的意义,并对这一切做出恰当的评价,亦即体会它写得怎样好,怎样达到了和形式的统一,从而品味它的魅力。要在短期内迅速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理解诗歌,首先必须设法使自己进入古典诗歌的情境之中。要进入情境之中,就必须从解读诗歌的语言入手,了解古典诗歌的基本特点,表达范式,相关的背景,以及起承转合等诗歌的基本常识。所以,“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想提高同学们的基本鉴赏能力,我觉得我们在进行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去培养同学们对古典诗歌语言的理解能力,特别是应该有重点的去关注诗歌中的一些特殊现象。 那么,在平时的古诗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注意诗歌的语言教学中出现的特殊现象呢?我认为,语言的问题是一个比较庞大体系,概括起来起码应该包括语音、字词、句子等几个方面,这也说明古典诗歌的鉴赏和古文阅读有共同的基础。下面我将对这几个方面分别理解。 (一)语音问题 辛弃疾《青玉案》“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一句中的“转”这个多音字应该读“zhuǎn”还是读“zhuàn”呢?正确的读音直接关系到对整个诗句的理解:当读“zhu

“风骨”

盛唐气象与盛唐风骨 摘要:严羽在《沧浪诗话》中首次提出“盛唐气象”这个概念。林庚先生指出:“盛唐气象所指的是诗歌中蓬勃的气象,这蓬勃不只由于它发展的盛况,更重要的乃是一种蓬勃的思想感情所形成的时代性格。”“蓬勃的朝气,青春的旋律,这就是盛唐气象与盛唐之音的本质。”林先生这里指出了盛唐气象的本质,但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透露出“风骨”是唐诗的重要特征,但“风骨”并不能全面反映盛唐诗歌的总体特征。清人王士祯《师友诗传录》云:“盛唐诗或高,或古,或深,或厚,或长,或雄浑,或飘逸,或悲壮,或凄婉,皆可师法。”而盛唐气象就是这诸多风格凝聚渗透之后所生成的总体风貌。 关键词:盛唐气象;风骨;内涵 (一) “风骨”这一美学范畴的提出及其解说由来已久,无论是六朝时期的书、画美学理论,还是齐梁年间的诗、文理论著作,都曾在各自的艺术领域里以“风骨”来品评或阐释艺术对象。而刘勰的《文心雕龙》更有专篇来论述“风骨”;钟嵘也在他的《诗品》里推赏“建安风力”,认为曹植的作品“骨气奇高”,刘桢则是“真骨凌霜,高风跨俗”。这些论说对盛唐美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有深刻影响的。 殷璠曰:“开元十五年后,声律风骨始备矣。”这是正确的。近人往往认为唐代上承南北朝,其诗歌以溶合北方刚健、南方清丽见长。如梁启超所说:“经过南北朝向百年民族的化学作用,到唐朝算是告一段落。唐朝的文学用温柔敦厚的底子,加入许多慷慨悲歌的新成分。不知不觉便产生出一种异彩来。盛唐各大家为什么能在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呢?他们的价值在于能洗却南朝的铅华靡曼,参入伉爽直率,却又不是北朝粗犷的一路。”是不是南北文化的简单相加,魏晋风骨加上六朝靡丽就形成了唐诗,就能形成了盛唐气象呢? 刘勰《文心雕龙·风骨》篇中“风骨”的概念,从文学批评理论的角度看,为刘勰首创。这一概念既总结了汉魏以来文学的发展的经验,特别是“建安风骨”创造的艺术经验,同时又直接萌发了初唐陈子昂所呼唤的“汉魏风骨”,对后来刚健、爽朗、生动的“盛唐之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文心雕龙》中是这样阐释“风骨”的:“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关于“风骨”历来有十几种解释,其中以“风意骨辞”说和“情志事义”说影响深远。 历代学者论及风骨时, 常以“汉魏风骨”或“建安风骨”作为品评诗歌的标准和圭臬。唐诗的风骨是对建安风骨的继承和发展,它继承了建安文学的“志深而笔长”、“梗概而多气”(《文心雕龙·时序》) 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 而由于唐朝国力的空前强盛, 经济的繁荣, 政治的开明, 使唐代士人对前途充满乐观的理想和信念, 而扬弃了建安风骨中感慨悲凉的因素, 唐诗在对建安风骨的继承和扬弃中形成自己特有的质和风格。同时, 唐诗脱胎于六朝诗歌, 六朝诗歌风格绮靡轻艳, 儿女情多, 风云气少, 所谓“乱世之征, 文章匿而采”(裴

【唐诗三百首】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欣赏

【唐诗三百首】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欣赏 【作品简介】《登幽州台歌》由陈子昂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作者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他直言敢谏,但没有被武则天所采纳,屡受打击,心情郁郁悲愤。诗写登上幽州的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并以“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辰”的哀叹。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在艺术表现上,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这样前后相互映照,格外动人。句式长短参错,音节前紧后舒,这样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原文】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 (书法作品来自网络谢谢作者) 【注解】:(1)幽州台:即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2)前:向前看。(3)古人、来者: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指:燕昭王(4)念:想到。(5)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6)怆然:悲伤的样子。怆(chuàng 创)然:凄伤的样子。(7)涕:古时指眼泪,此

指流泪。涕下:流眼泪。【韵译】:先代的圣君,我见也没见到,后代的明主,要等到什么时候?想到宇宙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短暂,独自凭吊,我涕泪纵横凄恻悲愁!【讲解】:这就是陈子昂登《幽洲台歌》的原文。这首诗曾被誉为初唐诗歌之绝唱,是陈子昂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它的这四句诗从语言、文字上没什么障碍。大意是,往前看看不到古人,往后瞧瞧不见后来的人。天地宇宙茫茫无垠,遼阔无边,自己孑然一身、无限孤独,禁不住伤感地流下了眼泪。不过这只是字面上的意思。但这首诗能成为初唐诗坛之绝唱,为历代所传诵,决不是这样简单的意思,而是有着更为深刻、丰富的含义,更为复杂的心情和丰富的余蕴的。那么它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这得结合陈子昂的经历、诗歌主张及创作实践加以探究。陈子昂生活于初唐向盛唐过渡的年代,他出生于富豪之家,受家庭影响,“始以豪家子,驰使侠气”(卢藏用:《陈氏别传》)。他年青时向往着那仗义勇为,打抱不平的侠义之气,而且为人能伸张正气,常常义气用事;后来自己闭门谢客,在家研读经史。陈子昂不光是诗人,而且是位政治家,由于他在政治上敢于坚持自己的主张,敢于直言,敢于犯上直谏,多次上书皇帝指问政事,指陈时弊;因而屡遭排斥打击,曾两次从军出塞。才华不得施展,最后终于被酷吏诬陷死在狱中,时年四十二岁。陈子昂不仅诗歌创作丰富,在诗歌理论上也很有建树。他在初唐诗坛的出现,

浅谈我国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研究

浅谈我国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研究 摘要:诗言志,诗歌的核心灵魂就是他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掌握诗歌主题的常见方法有:归类法(如:谈禅说理诗、游子诗、送别诗、田园诗、边塞诗、咏物诗等)知人论世、意象分析法。 关键词:诗言志思想情感主题方法归类知人论世意象 诗歌是用来表达志向、抱负、情操和抒发思想感情的。诗歌的核心灵魂就是它所表达的思想,语言、结构形式、表达技巧等都是为表达思想感情也就是为言志服务的。因此抓住了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就抓住了诗歌的灵魂,抓住了鉴赏诗歌的关键,其他问题便迎刃而解。那么如何理解领会把握住诗歌的主题思想呢? 一、归类法:同一类诗歌,表达的主题也基本相同 1.谈禅说理诗:此类诗一定蕴含着很深的寓意。如“一岁一枯荣”体现了自然界生生不息的变化;“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明了量变和质变的关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表明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芳林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说明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客观规律。 2.山水田园诗类:品质正直高洁的文人厌恶官场的污浊黑暗,洁身自好,离开官场,归隐田园或山林,于是欣喜若狂,写诗以明志,表达自己对污浊的官场的厌恶和对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通过劳动过程的描写,充分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之情。 3.咏史怀古诗:咏史怀古诗中,史实是情感的载体,因此弄清史实是鉴赏这类诗歌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然后揣摩作者的意图,达到对诗词的深层理解。是借古讽今、借古伤今还是借古人写自己要搞清楚。例如李益感叹隋之灭亡的《汴河曲》:“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行人莫上长堤望,风气杨花愁杀人。”诗作通过叙写汴河春色和隋宫的荒废,抒发了对隋王朝衰亡的感慨。中唐已是国运动荡,李益借隋朝的覆灭来感叹现世的没落,有警世伤时之意,实际上是借历史警戒当朝统治者不要一味贪图享乐而重蹈前朝覆辙,有借古伤今、引起时人思考之意。 此外,还有边塞诗、游子诗、咏物诗、闺怨诗、爱情诗等。 二、知人论世:所谓“知人”就是要了解作者其人及与作品的关系;“论世”就是要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环境,辨明作品的写作背景 诗人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以及他所遭遇的时代,都会在他的诗歌中刻下深深的烙印。“知人论世”有助于了解诗歌传达的感情,有助于理解诗歌表现的意境,有助于更深层次地分析诗歌塑造的形象。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武则天通天元年,契丹李尽忠反叛,武则天命建安王武攸宜率军讨伐,

浅谈古典诗词鉴赏中的虚和实

浅谈古典诗词鉴赏中的虚和实 虚实理论原本是一对哲学范畴,但在我国艺术创作和艺术评论中,这一理论却被广泛运用。宗白华先生在《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一文中对中国的戏曲、绘画、书法、建筑、印章、舞蹈等艺术形式中的虚和实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中国的古典文学特别是古典诗词中,存在着大量的虚和实结合的现象。古典诗词中的虚实与其他作用于视觉听觉艺术形式中的虚实有相通之处,但却有许多不同的地方。 一、古典诗词中的虚实与绘画艺术中的空白艺术的关系 空白手法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如八大山人画的鱼,齐白石画的对虾,纸上别无他物,但我们却能感到满眼碧波,画面虽空灵却有韵味。这都是运用了空白的手法,艺术家通过画面上的物象启示观众,充分调动观赏者的想像,重现艺术的美好境界。我国的古典诗词中也有这种现象,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实写作者和童子的对话,而诗人“问”的内容省去了,隐者是什么样子也没有介绍。但我们可以通过想像来补充。这种以实写虚的手法,也可以称之为诗歌中的空白艺术。我国的古典诗歌,语言精练,言简意丰,有许多诗歌都运用了这种空白艺术,特别是以白描手法写景叙事的诗多是如此。虚实结合,从而达到虚实相生的效果。 二、虚实与烘托手法的关系 诗人在刻画人物或描写景物,当难以正面表达或诗人着意追求一种委婉含蓄之美时,常采取侧面描写的方法进行烘托或暗示。引发读者想像,从而引起审美的体验。如《陌上桑》,诗人通过对行者、少年、耕者、锄者失常反应(实)的描写来烘托罗敷的美貌无比(虚)。又如《琵琶行》,诗人三次写到江中的月亮,但描写月亮的目的却是为了烘托人物的感情。“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烘托了诗人分别之时凄凉的心境。“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烘托出琵琶声美妙动人,引人入胜的效果。“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烘托了琵琶女孤独悲伤的心境。景是实,而通过景物烘托出来的情则是虚。这与中国绘画中的渲染烘托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这两种虚实手法与绘画、戏曲等艺术形式中的虚实手法是相通的,但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其虚和实的关系还有特殊的表现形式。

陈子昂对刘勰_风骨_论的继承与发展

1“风骨”溯源 以“骨法”、“骨相”推断命运的吉凶祸福,由来已久。《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蒯通以相人说韩信曰“贵贱在于骨法”。王充《论衡?骨相篇》说“察表侯以知命,犹察斗斛以知容矣。表侯者,骨法之谓也。”南朝陶弘景《相经序》亦云:“相者,盖性命之著于形骨,吉凶之表于气貌。”因为对人的相貌进行观察分析,包括对气质的高卑、命运的贵贱的鉴别,所以“骨法”、“骨相”又自然地延伸于品评人物。魏代刘劭的《人物志》,总集了当时品鉴人物之术,其中的《九徵篇》就是讲从人的形、容、声、色、情味等方面观察才性的。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形容阮思旷是“骨气不及右军”(品藻篇),形容陈玄伯是“垒块有正骨”(赞誉篇)。在品鉴和描述人物的时候,也常常用到“风”。如《世说新语》中形容潘岳是“姿容甚美,风仪闲畅”,形容王舒是“风概简正,允作雅人”。《晋书》说裴楷“风神高迈”,温矫“风仪秀整”,桓石秀“风韵秀彻”。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风是魏晋以来品鉴人物的习惯用语。风是指人的神情、韵味,是比较玄妙抽象的概念。 东晋、宋、齐时代,文人开始把风、骨这个品鉴人物的概念,移用来品评绘画、书法。东晋画家顾恺之的《论画》中已有“重迭弥纶有骨法”的说法,评《伏羲神农》图说:“虽不似今世人,有奇骨而兼美好,神属冥茫,居然有一得之想”。南齐谢赫所作的《古画品》,论绘画标举六法,第一是“气韵生动”,第二就是“骨法用笔”。从顾恺之、谢赫的画论,可以看出风和骨是神与形的关系。他们认为最好的作品是形神兼备、风骨完整。王僧虔、梁武帝、袁昂等人用风、神、筋、骨、肉、肥、瘦等词语来评论书法。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书法理论中的“风骨”观念,也和绘画理论一样,是来源于魏晋品鉴人物的观念。 在南齐时代,“风骨”合成一个术语用来品评人物和文学艺术。成书于齐初的《古画品》评曹不兴的画,说:“不兴之迹,殆莫复传,唯秘阁之内而已,观其风骨,名岂虚成!”《宋书》中云:“玄见高祖,谓司徒王谧曰:‘昨见刘裕,风骨不恒,盖人杰也。’”与刘勰同时代的刘峻注《世说新语》,也有“羲之风骨清举也”的句子。“风”、“骨”合为一词,是因为二者有一致的品评对象和相近的审美尺度。 2《文心雕龙》中的“风骨”论 刘勰是第一个用“风骨”观念来评论文章的文学批评家。 六朝时期,士族统治阶级日趋腐朽没落,文学创作中的形式主义趋向越来越严重。以诗歌为例,两晋“理过其辞,淡乎寡味”(《诗品?序》)的玄言诗统治诗坛百年之久,继之而起的山水诗和“永明体”又风靡一时,尽管在题材和艺术技巧上有一定的突破,但思想内容上却脱离社会现实。齐梁以后,荒淫糜烂的“宫体诗”左右文坛,更是文风堕落的标志。六朝文学的发展趋势,背离了“建安风骨”的正确道路。刘勰对于愈演愈烈的形式主义倾向有深刻的危机感,他以矫正“浮诡”的文风为己任,希望指引文学创作的正确方向,这正是他写《文心雕龙》的重要目的。其中的“风骨”论便是批判形式主义倾向的重要的理论武器之一。 刘勰在《风骨》篇中指出:“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峻爽,则文风清焉。”“故练于骨则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若能确乎正式,使文明以健,则风清骨峻,篇体光华。文明以健,珪璋乃聘”。 风是作者思想、感情、气质、性格等特征呈现于作品的外部风貌,作者有怎样的感情、气质,作品便有怎样的风貌,风是作者“志气之符契”。风清,指文章风貌清明爽朗的一种艺术特征,相当于今天所说的鲜明生动的文风。 骨的涵义是指语言要精要、劲健、峻直。《风骨》篇认为,文章有骨,是“结言端直”的表现。辞之精要、刚健者谓之骨,绮丽华靡者谓之采、藻。刘勰认为,作品的文辞,既应当精要刚健,又要有文采。以人之躯体为喻,精要刚健之辞犹如骨骼,丽藻之辞犹如血肉。躯体必须有骨骼作基干,然后血肉得以依附。所以,“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沉吟铺辞,莫先于骨”。 风和骨原是两个概念,分别指文章风貌的鲜明生动和刚劲有力。《风骨》所谓“风清骨峻”、“文明以健”,清、明是指风,峻、健是指骨。但风、骨又密切相关。作者的感情、气质等是通过文辞表现出来的,文辞精要刚健,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表现得鲜明爽朗;反之,文辞柔靡拖沓,必然会影响思想表现的明朗性。因此,风、骨结合,被作为一个统一的美学要求提出来,主要特征是指文风的爽朗刚健。 3陈子昂对刘勰“风骨”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刘勰的“风骨”论,对后代文论产生了深远影响。唐代前期,文人提倡风骨,特别重视学习建安风骨,企图借此来改革南朝以来浮靡柔弱的诗风。初唐杰出诗人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更是鲜明的提出要学习汉魏风骨,争取与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ocialSciencesEdition)No.42007 陈子昂对刘勰“风骨”论的继承与发展 黄彬 摘要:在介绍“风骨”概念源流基础上,比较刘勰与陈子昂的“风骨”论。认为陈子昂继承了刘勰的观点,而陈子昂对“风骨”的推崇态度更鲜明、积极,并在创作中实践自己的理论主张,首开唐诗一代新风。 关键词:风骨;刘勰;陈子昂;继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999(2007)04-0089-02 作者简介:黄彬(1970-),女,西北师范大学(兰州730070)文学院硕士生。 收稿日期:2007-05-1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