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专语文教学面临的困难与对策研究 正文

中专语文教学面临的困难与对策研究 正文

中专语文教学面临的困难与对策研究  正文
中专语文教学面临的困难与对策研究  正文

中专语文教学面临的困难与对策研究

摘要

中专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主体的一部分,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与之相适应的中等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中专学校教育的这一培养目标决定了语文作为基础课教学在中专学校教育中的特殊地位。据相关数据的统计,当前我国所有的中专院校当中,有接近九成的学校对学生专业技能以及社会实践能力格外的重视,但是对传统的语文课程却只是走马观花式的形式教育,这也就给当前中专教育中的语文教学带来了困难。因此,在本文当中,我们将会以中专教育中语文教学所面临的困境以及解决对策作为课题进行研究,包括对语文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必要性以及所遇到的问题与形成原因,最后通过所得出的结论来对问题的解决策略进行探讨。这样有利于广大中专教育工作者进一步认识中专语文课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更应注重语文教学对中专教育应有的作用,从而促使语文基础课教师加强自身理论修养,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同时使中专学校的学生正确对待语文课的学习,培养自己的语文素养,提高自己的语文表达能力,彻底改变“听不懂、说不出、读不通、写不成”的怪现象,适应新世纪的需要,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具有高素养的技术人才。同时,也希望本文的研究能给中专学校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和学校管理者提供可供借鉴的意见。

关键词:中专教育;语文教学;工具性;科学性

Difficulties faced by secondary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and Countermeasures

ABSTRACT

Technical secondary school education as the main body part of the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it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education cause in our country, should the need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in the new century to cultivate cultivate specialized technical talents adapted to the medium. Technical secondary school education of the training objective determines the language as a basic course teaching in the special position in the secondary school education. According to relevant data statistics, the current our country all of the secondary technical schools, there are close to ninety percent of the school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especially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ocial practice ability, bu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rriculum's type in the form of education, it brought difficulties to the current Chinese teaching in technical secondary school education. Therefore, in this article, we will with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Chinese teaching in technical secondary school education and the solution as a subject for research, including the necessity of language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problems and the reasons, finally through the conclusion of problem solving strategies were discussed. This is beneficial to the general secondary education workers to further recognize the importance of technical secondary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mor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n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the role of Chinese teaching of technical secondary school education, prompting Chinese basic course teachers to strengthen its own theory accomplishment, update their concept of teach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technical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the right attitude towards language learning, develop their Chinese accomplishment, improve their ability of language, change "don't understand, could not say, do not read impassability, write" strange

phenomenon,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new century, as China's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of indispensable technical talents with high quality. At the same time, also hope this research can give a line of technical secondary school teaching the language teachers and school administrators to provide opinions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Technical Secondary School Education; Chinese Teaching; Instrumental; Scientific

目录

摘要 (1)

一、绪论 (7)

1.1选题背景 (7)

1.2选题的意义 (7)

1.3选题的研究现状 (7)

1.4研究方法 (9)

二、语文教学在中专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10)

2.1中专教育中开展语文教学的必要性 (10)

2.1.1文化基础课教学是实现中专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 (10)

2.1.2文化基础课教学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11)

2.1.3文化基础课教学是增强中专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客观需要建议 (11)

2.2语文基础课教学在中专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11)

2.2.1德育教化功能 (11)

2.2.2审美感化功能 (12)

2.2.3人文素质教育功能 (12)

2.3语文基础课教学在中专教育中的特点 (12)

2.3.1 工具性 (12)

2.3.2 人文性 (13)

2.3.3 应用性 (13)

2.3.4 发展性 (14)

2.3.5工具性、人文性、应用性、发展性的统一 (14)

三、语文教学在中专教育中的困境调查 (15)

3.1 教学大纲作用的弱化与模糊 (16)

3.1.1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不清晰 (16)

3.1.2语文课程教学大纲形式化 (16)

3.1.3教学大纲与课堂教学脱节 (17)

3.2语文教学学科建设不明确 (17)

3.2.1中专语文教学特殊性 (17)

3.2.2中专语文教学与普通高中语文教学的区别 (17)

3.3 中专学生语文素养的匮乏 (18)

3.3.1中专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18)

3.3.2中专语文教学对中学生素养的影响 (19)

3.3.3学生语文素养薄弱表现在三个方面 (19)

3.4中专语文基础课教学方法的陈旧与滞后 (19)

3.4.1中专语文基础教学特征 (20)

3.4.2教材内容陈旧,枯燥乏味 (20)

3.4.3语文从属于专业课,弱化语文功能 (20)

3.4.4 教育观念落后 (21)

3.5.5中专语文基础教学技能的滞后 (21)

3.5.6加强中专语文基础教学教师的综合从业素质 (21)

3.6 学生学习现状不容乐观 (21)

3.6.1入学成绩差 (21)

3.6.2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者居多 (22)

3.6.3课外阅读量少,知识面较窄 (22)

四、语文教学在中专教育中存在教学困境的原因 (23)

4.1教育指导思想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功利化 (24)

4.1.1中专学校教育观的狭隘性 (24)

4.1.2中专语文教学功能界限的不清晰 (24)

4.2应试教育机制的负面因素 (24)

4.2.1智育目标片面化 (25)

4.2.2人本素质教育的轻视 (25)

4.2.3素质教育的忽视 (25)

4.3语文课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创新意识 (25)

4.3.1中专语文教师教学模式单一 (25)

4.3.2中专语文教学课程结构滞后 (26)

4.3.3中专语文教学功能弱化 (26)

4.4教学双向主体的滞后 (26)

4.4.1中专学生整体素质的问题 (26)

4.4.2中专教师整体素质的问题 (27)

五、如何发挥语文基础课教学在中专教育中的作用 (27)

5.1国家有关部门应增加课程改革投入,加大文化基础课程改革力度 (27)

5.1.1理论行动作为先导 (28)

5.1.2完善管理监制 (28)

5.2管理者应转变观念,正确处理文化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关系 (28)

5.2.1教育功利思想的摒弃 (28)

5.2.2提高中专教育全面发展 (28)

5.3 教师应树立创新意识,改进教学方法 (29)

5.3.1中专教师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29)

5.3.2中专教师实现教学相长 (29)

5.3.3中专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29)

5.4学生在学习中应培育自身良好的学习意识,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29)

5.4.1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30)

5.4.2学生制定合理计划 (30)

结语 (30)

参考文献 (31)

一、绪论

1.1选题背景

中专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主体的一部分,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与之相适应的中等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中专学校教育的这一培养目标决定了语文作为基础课教学在中专学校教育中的特殊地位。据相关数据的统计,当前我国所有的中专院校当中,有接近九成的学校对学生专业技能以及社会实践能力格外的重视,但是对传统的语文课程却只是走马观花式的形式教育。

众所周知,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中专教育作为一种初等的职业教育,除了要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之外,同时也要对学生的基本文化知识来进行培养。因此,本文对当前我国中专语文教学所面临的困难与对策来进行分析,深入研究此课题,有利于广大中专教育者进一步认识中专语文基础课的重要地位,在实践中更应注重在中专教育中如何发挥语文基础课教学应有的作用。促使语文基础课教师加强自身理论修养,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同时使中专学校学生正确对待文化基础课的学习。

1.2选题的意义

通过探讨语文基础课的特殊性及其在中专教育中的作用,透视语文基础课教学在中专教育中存在的困境,并深入分析困境存在的原因,提出全面提高语文基础课教学效果的对策措施。有利于广大中专教育工作者进一步认识中专语文课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更应注重语文教学对中专教育应有的作用,从而促使语文基础课教师加强自身理论修养,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同时使中专学校的学生正确对待语文课的学习,培养自己的语文素养,提高自己的语文表达能力,彻底改变“听不懂、说不出、读不通、写不成”的怪现象,适应新世纪的需要,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具有高素养的技术人才。同时,也希望本文的研究能给中专学校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和学校管理者提供可供借鉴的意见。

1.3选题的研究现状

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可以看出当前对中专学校教育中的语文课教学研究的学术成果主要有:

语文作为中专学校教育文化基础课之一,势必会涉及到文化基础课研究的问题,从目前我国研究的现状来看,对文化基础课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依据中专教育培养的目标,强调文化基础课应加强实用技能及操作技能的训练。如朱秀法、马芳等人的研究。二是从文化课与专业课两者的关系出发,不仅强调文化课程的独立性,而且还注重两者之间的有效整合。如朱孝平、戴智敏等人的研究。三是从学生个体发展和中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出发,强调中专教育课程设计应有利于发展通用性能力。如褚联峰、吕鑫祥、蒋乃平等人的有关研究。四是研究者从中专学校教育文化基础课的现状出发,强调中专教育应加强语文等文化基础课教学,一定要保证其开设。如黄永隆、刘铭良等人的研究。

本文重点是研究中专学校语文教学面临的困难与对策,那么我着重研究了这方面的文献。可以看出当前以中专学校语文教学研究为主题的专著几乎没有,大多数是以教学实践经验阐述为主,从理论层面阐述,且大多数是以经验阐述为主的小论文和为数不多的教育硕士论文。对中专学校教育语文教学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有:于冬的《中职语文特殊性及教学对策探析》(2005年)(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李姗姗的《对中职语文教学职业特色的思考》(2007年)(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张莉:《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2008年)(苏州大学硕士论文)。

近几年,由于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重视,有关学者对着方面的研究增多。比较有代表性的:郭俊端《浅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现状及教材改革》(《河南农业》,2008年20期)他认为随着时代的变迁,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面临诸多困难,从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现状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到语文教学和教材改革势在必行。许家琴《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6期)他提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引起了课堂教学的变革。变革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杨晟义《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困境与对策》(《甘肃教育》,2010年第19期)他认为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语文教学对于提高中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吴少良《关于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困境及解决路径的探讨》(教育界,2012, 第6期)

文中认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语文学科在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中的特殊地位。文章试图重点分析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的现实困境及成因,同时对改善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提出建议。杨彦《浅析中等职业学校中的语文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科学导报,2013, 第14期)文章认为在我国中等教育教学任务定位中将中等职业学校定位成文化传承和专业技术进修的教育“容器”。而在教学任务中语文作为学生的必修课,不仅具有独特的学科作用,而且对学生自身成长具有重要作用。王振生《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改革策略探讨》(课程教育研究,2014, 第8期)他认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是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部分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模式单一,教学随意性、盲目性明显,教学过程脱离学生的基础实际及专业需求,缺乏职能训练,需要进行改革。当然这方面的论文研究不再一一罗列。以上研究有理论分析,有实践经验阐述,有的重视调查研究,有的偏重案例分析,有的与专业相结合寻找中等职业语文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大多是从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等方面探求改革的策略。这些已有的研究结果对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提示和有价值的参考。

1.4研究方法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当中,主要运用了以下三种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通过各种方式查阅国内外有关中专学校教育研究成果和相关文献,从中寻求与本研究相关且有价值的信息,为本研究的展开及深入的探讨提供理论基础。

(2)观察法。通过实践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语文的态度进行了详细观察。通过参与语文教研教学实践活动,并对其他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详细的观察和对比。

(3)访谈法。对学校的部分学生及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以此为个案,展示当前中专学校语文基础课教学现状和学生学习现状。

二、语文教学在中专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在当前时期,我国的中专教育正在经历着三个巨大的转变:第一,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经市场经济的根本转变。从这一点来讲,当前我国众多的中专学校的体制发生了质的改变和转型。在上个世纪,我国的中专职业技术学校主要都是公办院校,属于计划经济的产物。然而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以及我国市场经济的转变,我国一大批的中专学校纷纷开始改制转型,积极地去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潮流。其次,专业学科的本位向岗位职业能力本位转变。这也就意味着当前我国中专学校由原先的学科教育逐渐的向注重实践与技能的方向转变,使得中专教育更加具有指向性和适用性。再次,我国的中专教育从传统的精英教育转向了普及教育。在上个世纪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中专教育一直作为一种精英教育来为国家输送了大批的技术型人才。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资源的增多与人们对学科教育的重视逐渐的超过了职业技能的教育,使得我国的中专教育逐渐的走向了普及。

2.1中专教育中开展语文教学的必要性

在当前我国很多的中专学校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忽视了学生日常所需要的基础性学科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在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当中更是受到冷落。甚至在一些中专学校的教师以及学生的眼中,语文课程完全没有必要出现在中专教育的教学活动当中。他们想当然的认为中专教育知识单纯的进行专业技能以及社会实践的能力,语文课程作为一门“不实用”的课程纯粹就是在浪费学生们的时间。这其实是当前我国很大一部分中专学校的一个误区,在本节当中,我们通过对文化基础课教学的一些角度来对当前中专教育中开展语文教学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2.1.1文化基础课教学是实现中专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讲,理论指导实践。这也就说明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是我们在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当中所必需的。如果我们脱离了一定的科学理论作为指导,我们的实践也将会变得没有方向和价值。因此,在中专教育的过程当中,为学生们开设文化基础课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们都知道,中专学校主要是以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为主。然而我们又知道,

当前很多的专业技能都是依赖于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知识素养的。换而言之,如果学生们在日常学习的过程当中没有进行必要的文化基础课教学训练,那么在进行专业技能培养的时候则将会受到重要的影响。例如对于学创意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如果其在日常的学习过程当中,没有一定的语文基础作为积淀,其在对自己的创意和作品进行阐述的时候就会碰到语塞的情形。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文化基础课教育,特别是语文学科的教育对于实现中专的培养目标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2.1.2文化基础课教学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当前我们所提倡的是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要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全面的发展。所谓的全面发展,就是指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当中,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一个很小的领域,一定要在多方面都有所了解和通晓。如果只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而缺乏一定的知识素养的话,同样会在社会生活当中遇到一些不可跨越的困难。虽然在当前我们这个经济化的社会当中,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是在社会当中进行打拼和生存的必备工具和必备条件。然而,如果只是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技能,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话,学生们同样不能够在社会当中生存下去。因此,我们说,文化基础课教学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2.1.3文化基础课教学是增强中专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客观需要建议

在当前学生就业的要求当中,除了对学生的专业技能有较高要求之外,对学生的一些必备的基础知识素养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例如,在当前很多企业在进行招聘的时候,往往会在入职的考试当中涉及到当前有关于文学、政治、英语等相关的问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文化基础课比较扎实的求职则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因此,我们说文化基础课教学是增强中专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客观需要建议。

2.2语文基础课教学在中专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语文基础课教学在中专教育当中所起到的作用不仅仅是我们眼前所看到的一些硬性的知识性的需求,在一定的情况下,语文基础课教学在对学生们进行技能教育的过程当中起到了一些潜移默化的特殊作用。

2.2.1德育教化功能

当前我国中专教育所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过于重视专业技能教育,忽视

学生的心理道德教育。在中专教育的教学过程当中,开设语文基础课程,带领着学生们去欣赏一些表现人性美好与生活真善美的文学作品,让学生们在学习这些文学作品的过程当中思想得到升华,情操得到陶冶。引导以文学作品当中所表现的美好的人物作为自己心中的榜样,通过文学的手段教会学生更多的人生道理与道德准则。只有这样,才会使得学生们无论是在知识文化素养方面还是道德素质方面,都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因此,我们说语文基础课在中专的教育过程当中起到了一种潜移默化的德育教化作用。

2.2.2审美感化功能

在中专教育当中开设语文基础课程,能够培养学生对好的文学作品以及美的事物的审美能力和感化能力。伟大的文学家钱钟书先生曾经说过,文字是世界上最美的一种艺术,它可以抒发人们对于美的感受,同时也可以表达一种美的景象。学生们在日常的生活过程当中,通过接触一些语文课本上的优秀文学作品,在这过程当中,学生们不仅可以感受到文学作品的美感,同时也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美的理解。因此,我们说语文基础课在中专教育过程当中往往会具有一种审美感化的功能。

2.2.3人文素质教育功能

在语文基础课当中,学生们除了可以学到一定的知识之外,也能够从中学会一些道理。特别是在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学作品当中,经常会有一些情节或者是语句来教会学生的为人之道。例如《论语》,其不仅在文学方面有着较高的价值,对于人们日常生活当中也有着巨大的引导作用。它教会人们如何学习、如何尊师重教、如何在失败的时候做到不气馁、如何在胜利的时候不骄傲。这些优秀的品质,都是当前社会所需要的。因此我们说,语文基础课在中专教育当中往往也会起到一种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

2.3语文基础课教学在中专教育中的特点

语文基础课在中专教育当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2.3.1 工具性

在中专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工具性,从根本上来讲,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一个最根本的属性,也是我们要求爱不同的教育阶段,包括中专教育当中必须要开设语文课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从这一点来讲,语文课与其

他的学科相比较其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性。正如我国著名的作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历练之。”从叶圣陶先生的话语当中我们可以看出,语文课是教会学生来进行阅读、写作的一种特殊的语言技能和工具。

另外,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还表现在语文本身的表情达意功能和思维交际的功能。其他任一学科都是通过文字来对本学科本领域来进行描述的,如果一个没有阅读能力的学生学习其他的学科,这根本就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要向学习其他的学科,我们要掌握最基础的语文知识,因此我们说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一种工具。并且,这种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来传承优秀的文化,向人们传递一种正确的价值观,从而维系社会的正常运作。

最后,工具性最本质的特征就是供人们来使用。在人们的日常交际当中,语文课程能能够帮助人们更好的表达自己所要传达的思想。在日常的学习当中,语文学科则可以为学习其他学科提供最基本的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的最基本的能力。因此,工具性是中专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一个特点。

2.3.2 人文性

所谓人文性,主要是指人性与文化性的一种整合,这其中包含了人的道德、情感等精神层面。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一种重要的载体,也是人类文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历史的场合而言,当前世界上的所有民族在发展的岁月里往往都是把自己精神生活的所有痕迹都珍藏在自己的文字语言当中。因此,对于中专教育而言,语文课程作为学习母语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必定充满了人文性的特征。所谓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主要就是指中专的学生在语文的学习过程当中,实现一种自我成长的过程,从而去激发自己的生命里和创造力的过程。特别是在中专教育当中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很多优秀的语文作品可以将学生们带到一些特定的时空当中,从而实现一种历史的沟通以及师生双向的互动。尊重人尊重个体的生命价值以及人的人格,这都是在中专教育当中开设语文基础课程的非常重要的意义。

2.3.3 应用性

所谓的语文课程的应用性实际上是前文当中我们所讲的工具性的一种延伸。语文作为一门学习母语的学科,使我们解读我们自己文字的一种工具。无论我们在学习任何科目或者是阅读任何书籍的时候,都需要应用到我们在语文课程当中所

学到的母语知识。当然,母语文字的学习只是一方面,在前文当中我们也曾经讲到在语文课程当中,学生们往往会接触到一些优秀的作品,这些优秀的作品不仅教会学生们如何树立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人的思想和行为。所有这些我们从语文课程当中所获取的知识或者是人生的经验,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所经常运用到的。因此,我们可以说,在中专教育中语文学科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

2.3.4 发展性

所谓的发展性,主要就是指语文学科在中学教育的过程当中往往是起到了一种推动其他学科发展的过程当中。众所周知,我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各个科目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语文课程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也是必不可分的。如果学生的语文能力有缺陷,在学习其他科目的时候就会出现理解错误的现象。如果我们在从小到大的教育中,语文学科一直作为我们的一种工具和符号,推动者其他领域的向前发展。因此,我们说在中专教育中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发展性。比如影视专业作为我国中专教育当中常见的一个专业,由于该专业的趣味性和动手性都非常的强,因此在中专教育当中属于一个非常热门的专业。并且,随着当前国家的政策支持,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逐渐的走到人们的视线当中。文化产业的市场化逐渐的使得文化产品的种类需要得到不断的丰富。影视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大分支,以其良好的态势发展着。这种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要归功于学生们所拥有的一个扎实的语文功底的。

2.3.5工具性、人文性、应用性、发展性的统一

工具性、人文性、应用性与发展性这四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如果语文学科在中专教育中缺乏了工具性,那么人们就无法通过语文学科来学习自己的母语,就无法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者是记录相关的事宜。这样一来,语文学科在中专教育的人文性也就无法得到体现。应用性是工具性的具体和延伸,也是语文学科在中专教育过程当中推动其他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前提。

特别是对于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两者而言,两者就如同血和肉的关系一样。可以说,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与生俱来并且相辅相成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能够对学生正确的运用自己民族的语言中,培养一种语感和发展的思维,从而对文化和语言进行积累积淀。应用性与发展性同样也是一对孪生兄弟,两者相互补

充,相互成就。没有应用就没有发展,同样没有发展的应用也将会是无用的应用。因此,这四者之间的联系是相互统一的。

三、语文教学在中专教育中的困境调查

经过相关教育部门的宣传和调整,当前我国很多的中专学校已经逐渐的开始意识到语文课程在中专教育当中的重要性。但是就目前的综合形势来看,语文教学在中专教育当仍然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在本章当中,我们将会结合中专教育当中的

影一些具体的专业作为案例,来对当前语文教学在中专教育当中的困难来进行调查和研究。

3.1 教学大纲作用的弱化与模糊

当前语文教学在中专教育当中所遇到的一个最明显的困境就是教学大纲作用的弱化与模糊。笔者在对该课题进行研究的时候,曾经搜集了京津冀鲁四个地区的100所中专学校,在对这一百所学校的课程设置当中,有86所学校的课程设置当中语文课的课时量能够达到一个正常中学的课时量。但是经过笔者的进一步访问与调查之后,所有的结果都是语文课程在教学的过程当中都不会去制定一个明确的计划与目标。这就导致了当前语文教学在中专教育当中教学大纲的弱化与模糊。教学大纲作用的弱化与模糊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3.1.1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不清晰

在当前中专教育当中语文教学遇到的一个典型的问题,就是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不清晰。通俗而言,就是很多的学校在对课程进行设置的时候,虽然按照教育部门的规定来设置了语文课程,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课程当中却没有形成一种正确的价值意识,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要设置语文课。甚至有很多中专学校的老师以及学生都在质疑,中专教育当中的语文课程有什么意义,是不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当然,我们可以毫不避讳的回答,这种质疑肯定是错误的。当前中专教育当中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也主要是源于当前我国各个层次的教育都失去了一种必要的耐心,都带有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情在做教育,忽视了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时候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认为只要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其他的好与坏都不重要。。而且,对于中专的学生来讲,通常都是身处青春期的未成年人或者是刚刚成年的青少年,对于这么一个群体而言,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都是正处于一种成长的状态。如果在这个时候,作为教育者,我们过于急功近利,忽视了教育的一些必要的过程和环节的话,就会导致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出现技能与素质失衡的现象。

3.1.2语文课程教学大纲形式化

其实,语文课程教学大纲的形式化我们在前文当中就已经提到过。在当前我国众多的中专学校当中,特别是一些民办的中专学校,他们不仅不重视语文课程的教学,而且在对语文课程教学的大纲划定的时候就非常的形式化。这就明显的显

示出了学校对于语文课程教学的不重视。而且通过笔者的调查,这也确实是语文教学在中专教育当中所遇到的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

笔者曾经到杭州市西湖区的一个普通的中专学校当中进行访问,学校教务处的主人在谈到语文课程设置的问题的时候显得也非常地无奈。提到了当前我国中专学校对于老师跟学生的考核以及评定都不是根据基础的文化课,只是一味的看中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班级的就业率。也正是因为这个问题,导致了一部分教授文化课的教师无法制定正常的教学计划,在有些时候还必须要给专业课让道,这就导致了语文教学的大纲很多都是流于形式。

3.1.3教学大纲与课堂教学脱节

中学教育中的语文教学大纲除了模糊和流于形式之外,还存在着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所制定的教学大纲往往都是与课堂教学脱节的。这就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上所接受的知识量较小,课堂效果较差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归根结底仍然是学校对于语文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比需要从根本上重视语文课程教学。

3.2语文教学学科建设不明确

在中专教育当中语文教学学科还存在的另外一点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语文教学学科在中专教育体系当中不明确。这就导致了语文学科在整个中专教育体系当中的边缘地位。语文教学学科建设不明确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

3.2.1中专语文教学特殊性

由于中专教育整体式一种偏向职业教育的教育体系,语文教学作为一门基础文化课的课程出现在中专教育体系当中,相对其他的学科而言,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语文教学是一种母语教育,他的涉及面可能会波及各个领域,可同样也可能会被运用到各个领域。另外,中专教育中的语文教学所面对的是一群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学生,这就要求在语文教学过程当中要适当的去结合学生们的专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3.2.2中专语文教学与普通高中语文教学的区别

首先,在语文课程难度方面,中专的语文教学相对普通高中的语文教学而言,中专语文教学要求有更加的形象性与生动性,提倡一种情感教育的方式。而普通高中的语文教学则较为注重理论的塑造与知识的积累,难度相对中专要大。出现

这种差别的原因是因为中专语文教学的对象相对高中学校的学生而言,其文化素质相对弱一些。因此,在中专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必须要制定符合中专学生的课程。

其次,在教学方式方面。中专教育中的语文教学要注重运用一种灵活且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而普通高中学校的语文教学则需要严格按照一定的课堂程序来对课堂上出现的每一个问题进行解决。

再次,在教学的内容方面。中专教育中的语文教学内容往往偏重于为人处世的教育题材,而在普通高中教育当中语文教学的内容则比较常见伦理道德规范以及为人处世的规则等。

3.3 中专学生语文素养的匮乏

中专学生语文素养的匮乏是当前我国中专教育语文教学当中遇到的一个非常重的要的问题。从这个问题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前我国中专教育中语文教学的效果与质量都收效甚微。当然,中专学生语文素养差也不能够完全将责任推到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在一定程度上与生源的质量有一定的关系。中专的生源相对普通高中学生的生源,在学习成绩方面存在一定的劣势。这也就使得一部分学习成绩不理想,没有考上普通高中的学生流入到中专教育内。他们的基础知识相对薄弱,与当前中专教育中语文教学的大纲存在着明显的脱节现象,这也就导致了中专学生对语文素养的匮乏。其中,我们如果对中专学生语文素养匮乏进行详细分析的话,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3.3.1中专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关于中专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我们在前文中论述中专语文的特点的时候就已经有所提及。所谓中专语文的工具性主要是指,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还表现在语文本身的表情达意功能和思维交际的功能。其他任一学科都是通过文字来对本学科本领域来进行描述的,如果一个没有阅读能力的学生学习其他的学科,这根本就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要向学习其他的学科,我们要掌握最基础的语文知识,因此我们说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一种工具。并且,这种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来传承优秀的文化,向人们传递一种正确的价值观,从而维系社会的正常运作。所谓中专语文的人文性是指,中专的学生在语文的学习过程当中,实现一种自我成长的过程,从而去激发自己的生命里和创造力的过程。特别是在中专教育当中的语

文教学活动中,很多优秀的语文作品可以将学生们带到一些特定的时空当中,从而实现一种历史的沟通以及师生双向的互动。尊重人尊重个体的生命价值以及人的人格,这都是在中专教育当中开设语文基础课程的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两者之间是出于一种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关系。

如果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较为匮乏,那么中专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就无法得到良好的体现和运用,这也就会使得学生在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收获甚少。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中专教育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也就无法正常的得到体现。

3.3.2中专语文教学对中学生素养的影响

在中专教育阶段,语文的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们学习更多的母语知识和优秀作品,而且还能够从语文课本当中的一些优秀的作品当中对学生们的价值观进行引导,使得学生们在为人处世以及道德修养方面朝着正确的道路发展。然而,由于当前我国的一部分中专院校并不重视中专教育当中对语文教学的不重视,这就导致了学生们没有从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获取到该获得的东西。、因此,这也对中专学生的素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3.3学生语文素养薄弱表现在三个方面

学生语文素养较为薄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对文字的理解存在一定的盲区。例如有一些中专学生在阅读到一篇文章的时候,由于其语文素养的局限,其无法正确的对文章的主体情感和表达进行理解;其次,文字的书写功力不扎实。有很多的中专学生在写作或者是想要表达自己情感的时候,突然遇到了词穷或者是语塞的现象,甚至有很多的文字都没有掌握书写的技巧,这势必会给中专教育当中语文教学带来极大的困难;第三,学生的精神境界有限。这主要是表现为由于中专教育对语文教学的忽视,使得语文这一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应用性和发展性都没有得到良好的体现,没有使得学生在知识体系当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框架。因此,这也就造成了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或者其他文章的时候往往只是局限于表面,忽视掉作品的创作者在创作过程当中所赋予作品的一些特殊的情感寄托或者是思想的表达。

3.4中专语文基础课教学方法的陈旧与滞后

中专语文基础课教学方法的陈旧与滞后也是当前我国中专教育当中语文教学所

遇到的一个重要的难题,这主要表心在以下几个方面:

3.4.1中专语文基础教学特征

中专语文基础教学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教学课时较少。当前很多中专院校在对学生们的课程进行设置的时候,将大量的时间都分配给了专业课和一些技能型的课程。而语文作为基础学科的一部分,没有引起学校的重视,因此在设置语文课程的课时方面,往往是减少的可怜。在一些中专职业学校当中,有的一周只有一节语文课,更有甚者将语文可直接改成自习课。二是中专语文基础教学的基础性不够,从而导致了教学与学生相脱节的现象。当前有很多的中专语文教师,他们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忽视了学生们的基础,而只是一味的按照课程的大纲进行,这样就会使得学生的思路根本无法跟上教学的进度,就会导致学生们对语文学科兴趣的丧失。

3.4.2教材内容陈旧,枯燥乏味

另外一点使得当前中专教育语文教学遭遇巨大困境的一点原因就是当前中转运课程教材的内容较为陈旧,没有根据时代的变迁而及时的进行改变。因此,对于一些陈旧的内容,学生们根本无法提起兴趣,从而导致学生们一提到语文课,首先想到的就是枯燥乏味。从这一方面来讲,这也给当前我国中专语文教材的编写者带来了一定的提示。语文教材的编写应该要根据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受众群体来进行相应的调整,增加一定的趣味性,从而使得学生们在接收到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的同时也不会觉得乏味。

3.4.3语文从属于专业课,弱化语文功能

在相当一部分的中专职业学校当中,有很多学校都是将语文课归属到专业课的行列,甚至在语文课堂上来对一些专业课的内容进行讲解和探讨。这种不合理的结合和联系,使得语文的功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我们都知道,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普通的文化基础科学课,是让我们了解我们祖国的语言以及一些优秀文学作品的基础课程。而专业课则是一种锻炼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某一专业领域的学科。这两者之间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是绝对不存在一定的归属问题,也不存在谁重要谁不重要的问题。语文是学习专业课的基础,专业课是学生们展现自己技能的手段。如果将语文课归属到专业课,不仅弱化了语文的功能,而且还无法使得语文更好的发挥自己的工具作用,不利于学生们学习自己的专业课。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及应对措施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及应对措施 发表时间:2012-07-09T11:25:05.750Z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第7期供稿作者:袁本福[导读]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实现培养学生的就业创新能力中承担着重要责任。袁本福(山东省平度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山东青岛266700) 一、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实现培养学生的就业创新能力中承担着重要责任。但是,现在职高语文的教学学习情况不容乐观,存在问题较多,突出表现为:语文基础差,许多学生连最基本的字、词都不会写;厌学情绪明显,上课之时思想不集中,甚至逃课。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在初中的基础就没打好,学习方法不当,导致成绩差,失去了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则是客观原因,职校学生和普高学生虽都属于高中教育体系,但两者之间在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而我们许多职校语文教师在很多情况下,不顾学生实际情况,使用简单机械的方法,例如不理解就直接告诉答案、记不住就反复地背诵等,从而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此,这就要求职校老师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等方面探索适合职校学生学习的模式,能够根据学生实际进行教学,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有所成,掌握就业必需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成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的高素质劳动者。 二、中职语文教学应对措施 1.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学科性质 语文学科是兼有工具性和思想性的基础学科,教师应理解到位并加以贯彻执行。试想:一个学生如果语文水平差,他又如何能看懂题目的意思?如何能写好一篇试验报告?……事实证明,其他学科不好的学生可以学好语文,而语文成绩差的学生却很难学好其他学科。因此,语文学科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前提和保证,更是学好专业课的基础。虽然职业学校不是以培养社会精英为目标,但当今中国缺少的不是“简单劳动力”,而是高素质的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这就需要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在这个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语文能力的培养为其他能力的培养起着打基础的重要作用。 2.重视教学研究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课处于如此尴尬的境地,原因之一在于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教学方法单调落伍。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降低问题的难度,多设计启发式的问题。此外,应结合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改变旧的语文教学模式,让学生的思维得以活跃,让学生的心灵得以释放,共同营造一个语文学习的良好氛围。 3.实事求是,因材施教 中等职业学校现行的招生制度和毕业生去向,决定着学生整体素质大幅度滑坡和参差不齐的现状。面对这样的客观情况,选择逃避当然无济于事,唯有因材施教方为上策。中职学校由于语文课时有限,想在短时间内弥补学生以往语文学习的差距不太现实,笔者认为比较理想的方法是强化应用文教学、加强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应用文是人们在当代社会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文体,从简单实用、有效的角度出发,应用文教学应当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作为一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应该熟悉其行文规格,在教学训练中培养出写作切合实用的应用文的能力。与传统语文教学相比,应用文教学不需要太多汉语基础知识的积累,一个分不清比喻和拟人的学生照样可以写出一张合格的请假条、一份详尽的工作计划。 在当今这样一个现代信息社会里,随着人际交往的增多,要求每个人都具备一定的听说能力,怎么说得准确、说得流畅,如何听得全面、听得明白,这一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交际效果。在以往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学生通过自我介绍、演讲这样的口语训练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口语水平,在求职面试时,经过系统的口语训练和未经过口语训练的学生表现是大相径庭的。 4.将语文教学和专业学习相结合 中职语文课教学不仅要考虑到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后为人处世、交流沟通的需要,也要考虑到学生专业课学习的需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文化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段话高度概括了中职语文教学所具有的双重职能——既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又要为学生学习专业课服务。而职高学生大多重视专业,往往忽略了文化课,这时语文教师就要以专业为突破口,巧妙把语文与学生的专业联系起来,要挖掘语文课与专业课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语文是一种工具、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从而喜欢并重视语文学科。 5.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评价模式 如何让职校学生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在新的学习环境中感受到学习的魅力、体验到成功的乐趣、重新树立起对学习对生活的信心,这是我们中职老师首先应考虑的问题。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落后的、统一化的、终极式的成绩考核方式已经成了学生主体发展的拦路虎,越来越多的学生又开始在职中的考试中咀嚼到了失败的滋味,大大影响了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因此,要让层次不同的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发展,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就必须改革目前这种终极式的、以知识再现为主的、一刀切式的考试模式,建立新的语文考核方式,突出过程评价,注重兴趣培养及能力训练,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他们的主体精神。

中职语文第一册教学详细计划.doc

中职语文第一册教学计划 在新学期即将到来之际,新教师们还在为教学计划的编制工作而烦恼吗?不用担心,我们可以学习学习其他教师们的教学计划编制过程!下面是有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一) 华容职业中专一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切实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在学生原有的语文水平基础上,通过适应时代和适应学生的教学,使学生巩固和扩展语文基础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文化熏陶和培养语感,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语文教学生活化,使语文教学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使学习与生活息息相关,因人而教,因材施教,从而引发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情感,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挥语文课的独特作用。 二、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所教的学生为一年级87班学生,学生的基本素养要差于普高学生,无论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上,还是在思维意识和认识水平上,都需要加强培养和大力提升。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及写作水平均参差不

齐。而且家庭和社会的一些原因,学生在思想观念上呈现多样性,学习习惯急需规范,学习兴趣有待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处于被动状态的较多,对时事社会的了解缺乏,写作和谈吐缺乏思想,文字表达贫乏,有一部分学生正确书写也是问题。因此提高学生的基本语文素质是迫切需要。 鉴于这些原因,本学期将设法多层次、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目标任务: 1、继续培养阅读能力。能阅读浅显的文言文,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和句式。 2、引导学生阅读文质兼美的课外书刊,扩大阅读量。能阅读一定数量的现代文学作品。 3、发展学生的语文兴趣,拓展加深知识面。 4、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能学会几种常用的应用文写作。 5、加强学生口语训练,培养学生交际能力。 6、结合单元的训练要求让学生了解基本现代汉语语法。 四、措施与方法: 1、落实教学常规。 2、更新教学观念,运用新教法。注重教学的同时随机渗透德育,培育学生良好的德操。 3、研究新教学大纲,把握新形势新动向。 4、教师之间加强交流、学习和研究。 5、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效率,增强学习效果。 6、树立创新意识,在课堂中力求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应地充分发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学运用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学应用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揭示教学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基本规律的学科。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下面仅就语文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从三方面谈谈教育心理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顺应发展历史,明确教师角色 中国自古就受教育心理学的影响,比如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和“为人师表”;也有荀子的内外因在教育中的决定作用,即自我努力和社会环境在教育中起决定作用。 在建国后,我国教育心理学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1.1949~1958年的改造时期,2.1959~1966年的发展时期,3.1966~1976年的停滞时期,4.1977至今的恢复和发展时期。在历史的发展变化中,语文教学已经不仅仅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字音,字形,句子,文章这样简单。而教师的角色也不是单纯的教书先生,随着社会的进步,教师的角色也越来越丰富,如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行为规范的示范者,心理辅导员,班集体活动的领导者和教育科学的研究者等等。 想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和教育能力。其中认知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注意力,教育能力包括教育教学能力和组织能力。而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具备活跃的思维力和良好的组织能力更是重中之重。“语文”即口头语和书面语的总称。“语”即口头语,就是说,教师说话必须要有很强的组织能力,才能把最不易理解的问题用最精炼的语言以最清晰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这才是语文的真正魅力之所在。而“文”即书面语,其内涵就是书写文章,做文章就是要有活跃的思维,才能贯通古今中外之名人轶事;才能动情于一花一草,一沙一石;才能写得出优美细腻而不是艰涩难懂的好文章。 教师并不是威严而高高在上的,他和学生是平等的。但是这并不是说教师不能在学生之间有威信。威信是指教师所具有的一种使学生感到尊敬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只要能在学生中间树立威信的老师,就是一名成功的老师。如我国著名的优秀语文教师魏书生先生之所以能够把一个所有老师都头疼的问题班级管理的井然有序,就是他能够明确自己教师的角色,树立自己在学生中间的威信,顺应时代发展,根据学生心理的变化制定适合的班级管理、学习制度,以此激发学生的管理和学习兴趣,学生个个参与其中,才使得让一个问题班级进行质的变

(完整版)职业中专对口高考语文试题

职业中专对口高考语文试题 班级:姓名: 时量150分钟总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恪守kè一叶扁舟piān B、叱咤.chà亲密无间 jiān C、辟邪pì处心积虑chù D、粗糙cāo 矫枉过正qiǎo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润饰恃材傲物 B、漠视所向披靡 C、和霭见风使舵 D、伺候冒然行事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仿佛昨天才踏进校门,倏忽之间三年已经过去,回望校园,真令人百感交集。 B、王学苓长期无微不致地照顾邻居亢德馨老人,因而得到群众称赞,政府褒奖。 C、反映现实的电视剧《蜗居》一炮打响,收视率节节飙升,观众纷纷拍手称快。 D、一开春,村里的青壮年又成群结队出去打工了,只留下几个老人小孩在家守着。 4、下列各句中,有病句的一项是()

A、把文学作为社会现象看时,作家是生产者,读者是消费者,而文学批评家站在中间,充当介绍人的角色。 B、北宋哲宗时期,苏轼被贬谪到南方,羁宦于千里之外,经历了数度转徙,徽宗即位之后才从南疆回来。 C、迅速反映现实生活,高奏时代主旋律,是衡量文艺作品好坏的标准,也是文艺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职责。 D、中国的篆刻艺术是以石材为载体,以文字为主要表现对象,由古代印章镌刻技艺发展而来的传统艺术。 5、下列作家与作品的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师说》 B、曹禺——《四世同堂》 C、鲁迅——《故乡》 D、雨果——《悲惨世界》 6、下面联语中,不属于对仗的一联是() A、俯海古边州,云销见戍楼。 B、涨退山溪水,反复小人心。 C、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 D、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二、古代诗文阅读(18分) (一)阅读下面唐诗,完成7-8题。(6分,每小题3分) 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7、对这首诗的一、二句写作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对比的手法,诗人颂秋与前人悲秋对比。 B、拟人的手法,将秋天当作一个人来描写。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的几点认识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的几点认识 中职语文的目的是为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人才服务。因此,学生不仅要有语文知识的基础积累,而且还要有实际的语文应用能力。作为中职的语文教学必须准确定位,理清发展思路,明确教学方向和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找准自己的定位区间和发展空间。我认为,中职语文教学应完成以下任务:积累知识,指导阅读,引导鉴赏,学会表达,应用操作,学会做人。从这几点任务出发,中职语文教学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 定位。 一、着眼言语能力培养的知识学习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学习语文,其根本目的并不在于获取系统的语言知识,而是在 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正确运用语言文字,形成实际的言语能力,并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显而易见,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学必须为言语能力的培养服务。贯彻这一原则,教师在文字、词汇、语法、修辞和文章等知识的教学中,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是为了更好地运用语言文字。正确地辩音识字、理解词语就是为了顺利地听说读写;掌握必要的语法修辞知识,也是为了把话说得或写得更好。因此,学习语文是形成学生言语能力的根基,离开了它,言语能力就缺乏基础,言语能力培养就无法规范,也无法提高水平。因此,中职语文教学应当本着:“精要、好懂、有用”的原则,精选语文知识、精心设计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努力使静态的语文知识迁移成为动态的言语技能,进而形成能力,为培养中职生的言语创造能力和言语职业交际能力而服务。 二、回归自然状态的文本阅读 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为更好更快地获得信息,准确透 彻地理解信息内涵,是中职学生语文实际应用能力的最重要的体现,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可以做课外的延伸,但教材仍是主渠道。应重视自然状态下的文本阅读。而自然状态下的读书,学生就不会把读书看作负担,从而引发其潜在的读书兴趣,回归读书乐、乐读书的自然状态。语文课堂教学应摈弃那种满堂灌或满堂问的、琐碎分析一统天下的程式化阅读教学,鼓励学生自我思考,提高创造力。 从中职语文培养的目标来看,人才的市场导向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培养学生的职业创新意识应成为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因素。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应是对知识信息单纯地、被动地理解和吸收,而是充分利用发散思维、逆向思维

2017职业中专语文教学计划

2017职业中专语文教学计划 职业中专语文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核心,以《语文课程标准》为引领,立足我校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坚持面向全体,打好基础,围绕真实、有效 的教研主题,以研促教,立足课堂,努力实现扎实、高效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为契机,全面提高全组教师的职业素养。 二、工作重点 1、教学常规常抓不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健全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教研,立足校情开展教研活动。 3、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与语文能力的提高。 4、继续推进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5、积极开展师德师风竞赛,充分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在语文学习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与认识。从而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 2、知识目标: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

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3、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让每一个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都能够顺利地听、说普通话,并且能够写出通顺的、较好的文章。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积累各种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正确的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五、教学方法及手段 1、在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联系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强化能力,突出重点,学以致用,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提高语文运用能力,并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充分发挥本课程的优势,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2、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 3、在教学中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发展个性特长,但同时也应学会如何尊重别人的意见或成果,养成不要轻率否定他人的严谨作风,培养自信、理解、包容的健康心态。 4、努力掌握并科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教学设备,切实提高教学实效。 5、密切联系现实社会生活和地方产业,注意开发和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并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加强课堂训练和课后实践,为学生就业需要服务。

浅谈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的重要性及关系

浅谈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的重要性 及关系 济南章丘圣井李福小学 蒋国成 摘要:阅读与写作是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环节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认识阅读和写作的关系,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并重,方能全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阅读写作环节提高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环节,两者的关系可以做这样的理解,我们可以把阅读理解成为写作的源泉,把写作理解为阅读的升华。而这两个环节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通常很难被把握,其中关键原因在于语文阅读与写作因其人文感悟色彩浓厚,而不同于自然科学课程可以提供客观的唯一答案;加上教学对象处于稚幼年龄阶段的特定性,主体没有完全被激活,使得阅读与写作都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难题,这样导致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成为薄弱环节,写作文成为学生很痛苦的一件事,长期以来都没有走出"高耗低效"的怪圈。而事实上,教材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读写资源,课后练习也设计了很多以读促写的习题,我们应认真地利用教材的范式文本提供给教学对象的丰富资源。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做法,探讨粹取范式文本、巧得仿写文本。不利于学生的读与写的有机结合。 无论教学方式如何改革变化,读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是不可或缺的。我借鉴成功的教学模式,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析、阐述了读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及重要性。近些年,课堂教学大量引人多媒体教学,提前制作了精美课件。背景资料、文章结构、段落分析等,逐一在投影屏幕上亮相,课堂气氛轻松而活跃,整堂课下来,鼠标代替粉笔,屏幕演示代替教材,唯独少了学生的读书声。我则认为:不管教学方式如何创新,教师都不应忘记引导学生能力的

培养加强朗读,语言训练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但又是难点。通过课文分析,探究,运用语言方式与语言沟通这一规律。把语言训练放在语文教学这一特定的环境中进行研究,探讨,有利于学生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语言训练的理念,语言训练的目标,语言训练的方法。 2、摹仿,化用,融合,创新。 3、白话文书面词和口语的相互转化,文言文词和普通话的相互转化, 普通话和方言词的相互转化。口语和书面语的要素的相互转化。 4、体会作者的感觉表现力,审视作者的心理倾向,理解作者的感情抒发。 5、感觉的沟通,心理间的沟通,感情的沟通,感觉、心理和感情的相互沟通。 6、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学生的语言的实践和素养的整合。《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的形成必须经过训练。这种训练既要有明确的目的,又要有科学的方法。语言训练不仅是指语文智能的培养,而且浸透了语文情感。在内容和目标上,既包括外在语文行为的训练,又是指导包括内正在新课程如火如荼进行的当下,语文教学无论是在理念、模式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改革过程中也有值得注意的地方,其中语言训练的削弱尤其值得我们注意。具体表现在,一些教师一味追求阅读的形式,而忽略语言训练的内容。教师引领学生学词炼句,进行默念、复述、背诵等训练等等传统教学中常用的手段,在如今的课堂上已经很难看到,又或者过于重视自主性、想怎样说就怎样说,使训练不达效果,缺乏语言表达的规范性;语文教学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等逐渐淡化了,课堂往往是华而不实。语言教学是新课程下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能正确理解、品味语言是学生最基本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本文试图以语言为立足点,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为契机,从理解语言、品味语言、运用语言等方面进行语言训练,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探究过程中,注重知识、语言、技能、情感和思维的同步积累,全面展示阅读教学中的内容美、语言美、方法美和过程美,力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坚守语文教学的个性,真正让语言教学活起来眼下,在一些公开课中,有不少语文老师为能获得好评,用表演、说唱、课件等形式来代替诵读、感悟、理解,抛弃以语言文字为载体,忽略语句的鉴赏的教学形式,使语文课失去了语文的味道,甚至变味。造成学生听不明白,说不得体,读不出感情,写不畅达,学生的语文素养严重滑坡。正如厨师名家,烹饪菜肴突出菜香一样,我们的语文教学也要突出

浅析如何提高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浅析如何提高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14-06-17T13:57:39.060Z 来源:《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4年6月作者:戎振平 [导读] 中职生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教学中,如果沿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机械讲解,填鸭式地向他们灌输知识,学生是难以接受的,更谈不上学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了。 戎振平/河北省临城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摘要〕中职生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教学中,如果沿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机械讲解,填鸭式地向他们灌输知识,学生是难以接受的,更谈不上学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亦如此,它需要兴趣来激发。那么,如何实践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有效性提高 目前,中等职业技术人才在社会上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其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进步以及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要想成为未来社会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人才,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掌握必不可少,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语文教学能够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本文就如何有效提高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水平进行探讨。 一、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点,建设新型的师生关系 如果想提高提高中职语文的课堂教学效果,那么教师就应该放下架子,和学生平等相待,像朋友一样交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师生平等关系中的首席。教学中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新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师真正认识到教学的新理念,以全新的理念指导教学。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 二、优化课堂结构,变“讲堂”为“学堂” 要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单向静听式的课堂结构,代之以多向立体式现代课堂结构。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上基本是教师一人讲,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进行积极思维,其教学方式是填鸭式、注入式。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演学生看,以教代学,以讲代练,教师张口就灌,伸手就填,有时提问学生也是为教服务。教师讲授密度大,学生主动性差,求知欲受到抵制,学习缺乏兴趣。教师提问,勉强举手者,寥寥无己,即使回答,大多表现为怕羞,表达能力差。教师辛辛苦苦地讲,学生沉沉闷闷地听,堂堂如是,年年如是。这样的课堂教学结构是一潭死水的结构,其教学效率是低下的。而多向立体式结构其信息反馈是多向的,学生之间“平行影响”,课堂成学堂。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大胆发言,互相讨论,求知欲旺盛,当堂解决问题的效率很高。其教学方式是现代启发式,学生自学,教师进行针对性精讲,师生之间互相进行质疑问难,探讨真理。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上。 三、创造生活情境,激发学习欲望 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我们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趣出发,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创设宽松、自然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到语文的乐趣,从而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学习,促进课堂良好开端的形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地选取现实的生活情境,构建开放的生活情趣。根据现实性的原则和教学实践,教师可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素材作为创设课堂情趣的载体,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情感,使学生体会到语文就在自己身边,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选取现实的生活情境的同时还要努力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活应该是有趣的、有意义的。课堂上应该让学生在具体、直观、形象的生活情趣中学习语文知识。生活中有许多语文问题,它们都可以和教材内容“链接”而进入课堂,因此有必要充分利用这些内容,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来活化语文文本。 四、指导学生正确看待同学的发言 过去,同学发言出错时,学生往往发出笑声,有时并不是嘲笑,但对发言者来说就会令他尴尬。为此,笔者组织学生开了一个讨论会。通过讨论,学生开始懂得,笑别人是对别人的不尊重,也是自己没修养的表现。正确的态度是,当同学回答问题时应该认真听,有不同意见可以提出来讨论,这才是尊重别人和有修养的表现。经过一番细致的工作后,课堂上充满善意的笑声和理解的点头,还有争辩声。同时,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上,教师不能给学生以居高临下之感,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防御心理,形成抵触情绪。上课时,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及时作出点评。对学生回答问题过程中出现的不当之处,应提出中肯的建议,千万不可严加指责,要让学生保持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态。课间教师应该与学生多接触,以缩小师生间的距离。 五、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具有重要的教学优势。对于教师来说,可以节约板书时间,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教学;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平台收集更多的图文声像信息来展现教学内容,更能准确全面地呈现,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对于学生来说,多媒体图文并茂、声像兼备、亦动亦静,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同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提高识记效果;可以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丰富教学内容,利于学生视野的开拓,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景,加强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总之,应该有效提高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水平,激起语文教学的活力,改变中职语文教学沉闷、低迷的状态,一扫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阴霆,营造中职语文教学的碧海蓝天。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中职语文教师,笔者深感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如何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已成为中职语文教学中迫在眉睫的问题。对此笔者有几点拙见以供讨论。 一、改变教学方法 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应开展积极的“双向互动”,诱导学生的主动投入,鼓励学生多参与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则充当“导演”,发挥主导作用。 有人认为,课堂上让学生站起来读一读,讲一讲,到黑板上写一写,就算是双向互动了,其实不然,笔者认为,这只是一种被动的“互动”。所谓真正的互动应要做到: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主动、积极地回应,并养成这种主动学习、探究的习惯,使语文课堂能时时迸射出智慧的火花。比如教学《再别康桥》一文时,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学过《天净沙·秋思》一文,对比很熟悉,一起背诵“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然后设计了如下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判断、讨论: 1.“夕阳西下”是怎样的一种色彩? 2.“小桥流水人家”这句诗是冷色调还是暖色调? 两种观点,其一是“小桥流水人家”是温馨的,反衬出身在异乡的旅人对家乡的思念;其二是“小桥流水人家”是冷冰的,表现的是游子们孤苦伶仃和内心的孤独。 3.最后一句可否去掉“断肠”二字,有什么不同? 教师让学生小组讨论,自由发言,学生兴趣高涨,回答问题十分积极。比如,第三个问题,有同学说:“‘断肠’两字去掉好,去掉之后与上句“夕阳西下”形成工整的对仗结构”;有同学说:“怎能去掉‘断肠’两字?自古到今的文学作品中多次出现“断肠”两字,如成语“肝肠寸断”、“断肠草”等,可见“断肠”两字在形容“伤心欲绝”的程度时非常贴切,去掉“断肠”两字就不能很好地体现这种情感。 教师巧妙地设计问题,学生在这些感兴趣的问题的诱发下,形成了争鸣的局面,群体思维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自然而然地在轻松愉快的课堂讨论中解决了问题,极大地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自主参与解决课堂问题的习惯。 此外,在教学中,我们还应尽可能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投影、多媒体课件等,增强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和对学生的吸引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全神贯注中愉悦身心,激发灵感,淋漓尽致地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如在一次《为了忘却的记念》的教学活动中,为了使学生能准确把握鲁迅在听到“左联”五烈士被枪杀的消息时的情感,教师采用了层层铺垫的方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其做法如下: 运用多媒体切换以下画面:①鲁迅送书给白莽;②柔石睁大眼睛听鲁迅讲“人心惟危”说;③柔石小心翼翼地扶着鲁迅行走;④柔石与白莽同时被捕;⑤柔石在狱中学德文;⑥龙华枪杀烈士现场;⑦鲁迅提笔在悲愤中写文章;⑧鲁迅抬头望着漆黑的夜空……。 与此同时,播放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看着一幅幅画面,伴着雄浑的旋律,再加上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与讲解,营造出一个悲壮的气氛,学生完全沉浸在无比悲愤的情境之中。紧接着,教师让学生进一步展开想象,鲁迅写完文章后做了什么事?学生一个个发言,众说纷纭,却不乏创新精神:如鲁迅背着手在房间里踱着;鲁迅手抓着短短的头发,痛不欲生;鲁迅坐在书桌前,点燃一支烟,久久凝望着漆黑的夜空,一言不发,等等。学生这些富有创见性的见解,无疑是得益于教师营造的良好的教学氛围。 二、提升教师自身能力 校内交流的步骤分为课堂观察→书面记录→组员点评→深度交流→改进建议→自我反思。组员点评:在课堂观察和记录的基础上,组员褒长贬短,旨在提升授课者的教学品位。 深度交流:进一步听取授课者的不同想法和教学追求,以谋求双方的深度沟通。 改进建议:组员面对授课者的不足或特点,在沟通基础上给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处方”。 自我反思:授课者认真消化吸收组员意见,在内省的基础上自主决定是否接受和怎样落实大

职业中专_语文

职业中专_语文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学设计第 1 页共122 页1、我的母亲老舍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生平及其重要作品。2、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3、了解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的叙述方式。4、品味作者自然朴素又充满感情的语言。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鉴赏作者笔下所塑造出的伟大的母亲形象,领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从而培养健康的情感。2、引导学生品味作者那自然朴素而又充满感情的语言。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所一直强调的母亲对其的“生命教育”,从而提升对浓浓亲情的珍视。教学课时 2 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大家欣赏画面和新闻,看看这表现什么主题。(生回答:母爱。)名人对母爱的描绘: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我的生命是从睁开眼睛,爱上我母亲的面孔开始的。——乔治?6?1艾略特活动一:悠悠母爱,丝丝缕缕牵扯不断,让我们拾取其中一段,为爱下一个注解,描绘我们的母亲。二、课文探究1、作者简介: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人民艺术家。满族人。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被誉为作家

劳动模范。1918 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1924 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1926 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30 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赴汉口和重庆。1938 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在创作上,以抗战救国为主题,写了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1946 年应邀赴美国讲学 1 年,期满后旅居美国从事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应召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参加政治、社会、文化和对外友好交流等活动,注意对青年文学工作者的培养和辅导,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学设计第 2 页共122 页号。“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2、思考一:老舍笔下的母亲是怎么样的一个形象?美国作家惠特曼曾经说过:“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那么老舍身为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母亲又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他的母亲对他是否跟惠特曼说的一样?作者笔下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母亲形象:她勤劳诚实而且做事认真仔细,她热情好客而且乐于助人不怕吃亏,她处事有度软中有硬,她善良坚强对子女的感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的实用性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的实用性 作者:梁柱 来源:《职业·下旬》2012年第08期 中职语文是一门基础性极强的学科,在培育中职学生人文修养的同时,要把文化知识寓于实践放在首要地位,其培养目标是具有综合的职业和实践能力,在生产、技术、服务和管理等领域有很强实操技能的高效率专业人才。因此,中职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其综合效能,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在新形势下,中职学校要提升中职语文教育水准,重点突出中职语文教学的实用性,主要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不断深化内容设计,增强中职语文课程的实用性 中职语文是一门服务于专业课的实用性极强的基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务必要密切联系专业实际,人性化地设计教学内容,提升语文教学的实用度,同时为中职学生的人文修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1.要勇于改革,不断尝试创新 中职语文教学要对教学内容做最适合实情的修正。根据专业不同,在课文篇数上有所讲究,可对现有课件内容进行筛选或重组,尽量挑选与中职学生所选专业息息相关、联系紧密的材料作为教学内容。譬如导游专业,不妨增加一些和旅游有关的史诗性题材、历史轶事、人物典故、现代气息浓郁的诗歌;计算机专业,适当增加些玄幻小说或者信息技术类文章;餐饮管理专业,可选择成功管理经典案例或者管理类哲理小故事;再比如会计专业,把重点放在实用财经类公文的写作上…… 2.语文作业要灵活安排 中职语文教学的实用性重在与社会实际接轨,把语文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语文教学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在,要让学生发现语文学习与社会需要的直接联系,把语文知识运用、渗透到社会实践里面。在教学中,教师要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材内容,对于课堂教学的整个流程及其具体环节作出行之有效的设计、谋划。比如开展一次社会实践、社会公益活动或外出参观等活动,都可以界定在语文作业的范畴内。学生不能只扣住教材本身来学习,要进行内容拓展,所以要赋予语文作业更多姿多彩的内容与形式。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发微博写出自己的体验,或者用视频记录下活动过程在网络上分享;寒暑假期间,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把学到的所有数据规律及信息运用到学习的过程中;同时要让学生多与语文亲密接触,多看多读一些文学作品和新闻报刊,培养阅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又如利用“求职信”的教学,在课堂上开展一场模拟人才招聘会,既可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又可让学生提前了解就业信息,感受就业的压力。

浅谈语文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和解决策略

浅谈语文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和解决策略 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变得焕然一新,原先落后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也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但就像所有的新生事物一样,课改理念贯彻到课堂教学时难免出现一定问题,下面我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所发现的几个问题谈谈几点解决略策。 一、摈弃华而不实的教学作风,还课堂真实面目。 存在问题: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存在一种浮华的风气,有的为了体现新理念而丢掉好的传统教学手段和组织形式,有的为了突出某一个维度的目标忽视了另外维度的目标,如不该用课件的地方用了,不该带的画面带了,不该有的声音有了,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了学生思维;有的课堂看起来热热闹闹,但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思维的打开都没得到保证;有的为了体现学生的自主,让学生书愿意怎么读就怎么读,为了体现合作,让学生围坐在一起讨论问题,把合作当作了一个教学环节来用等等。 解决策略:应该去掉课堂教学中的浮华,把真实的课堂呈现给学生。到底怎么做呢,我们可以从下面课堂教学中得到一定的借鉴。 李老师被临时通知开课,教的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快乐的节日》,在学生读了一遍课文后,老师便神秘地说:同学们,你知道吗?这首诗还是一首歌呢,等会儿我们一起唱,不过要先过关,先过生词关,学生的注意力被引到了学习生词的活动中。当她感觉学生

没有读出文中感情时,调皮地说:“老师想和同学们比一比,试试能不能赶上他们。”《快乐的节日》是一首歌词,课上她和学生一起唱,一起表演,老师成为他们学习过程中的朋友、伙伴。在检查学生识字情况时,设计了“小火车开起来”的游戏,为了要全体学生参与,老师说:“如果你认为这个同学读得对,你就跟着读”,把学生注意力引读音上,学生一直在无形的鼓励下进行。整节课上老师没有过多的花样,老师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客观实际,尽力地组织学生进行语文训练。 二、用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存在问题一:语文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教学内容的制定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过程的控制者,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和服从的地位,自主探究、创新意识被严重束缚,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 解决策略一:转变教师角色,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把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愉悦的、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一要多一些民主和平等。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宽松、安全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课堂上不要有这样或那样的清规戒律,要有目的地拓宽学生自主活动的天地,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活动的设计,可与学生商量后确定,师生在平等的对话,让学生心灵舒展,愉悦地进入学习情境。二要多一些信任和尊重。一方面要相信学生的能力,给他们

中专语文教学工作计划篇

中专语文教学工作计划篇 一: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有所增强,学习能力有了明显提高。特别是大 部分男同学学习语文的兴趣明显增强,如崔勇强同学,头脑非常活跃,数理化解题能力很强,但对语文学习一直提不起劲儿。经过半年时间的引导、辅导,他端正了学习态度,认 识到了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并且掌握了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语文测试成绩一次比一次好。 全班成绩比刚进中专一年级时大有进步,但本学期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是时间紧。扎 扎实实的上课时间只有十周,要完成教材的教学内容,还要进行全面复习。二是预计到学 生会出现如下消极的思想状况:A.我不想读书了,搞不搞好复习无所谓;B.我基础差,反 正不考大学,干脆放弃算了。这些问题如不引起重视,势必会使他们本身学不好,甚至会 波及周围的同学,造成极恶劣的影响。因此,在日常教学与复习中,一定会配合班主任, 多找这些学生谈心,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与复习中,争取取得满意的成绩。 二、教材分析与地位 九年级下册在整个初中阶段教材体系中属于最后一阶段。本册教材在内容选择方面有 它的特点:内容以文学作品诗歌、小说、戏剧为主,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安排了两个单元的文言文,为先秦时期诸子散文与当时具有代表性的名篇,目的在于进一 步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感受古代人物的政治信念、生活理想和人生追求,并进一 步增强自己的情感体验,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看待与评论历史人物。 三、教学要点 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 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200字。 3.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 4.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 中的意义和作用。 5.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

附件1: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结构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构成。 1. 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160~180学时。 2. 职业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安排教学,教学时数为32~36学时。 3. 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做统一规定。 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均从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提出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基础模块 1. 阅读与欣赏 正确认读并书写3 500个常用汉字。 能使用常用汉语工具书查阅字音、字形、字义,正确区分常用的同音字、形近字。 能用普通话朗读课文。 注重对文章整体感知和领会,理解重要词语和句子在文章中的含义和作用,能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中心意思和写作特点。能辨识常见的修辞手法,体会文章中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阅读各种优秀作品,体会其丰富内涵,加深和拓宽对自然、社会、人生等问题的思考和认识。 能了解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形式的特点。 注重阅读中的情感体验,感受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魅力,学会初步欣赏文学作品。就作品中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讨论,说出自己的理解、体验或感悟。 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搜集、筛选和提取有用的信息。 诵读教材中的古代诗文,大体理解内容,背诵或默写其中的名句、名段、名篇。 激发学习古代诗文的兴趣,增强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