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世纪俄罗斯文学

20世纪俄罗斯文学

20世纪俄罗斯文学
20世纪俄罗斯文学

上篇第一章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一、写出下列作家的几部重要作品

列夫.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剧本《活尸》短篇小说《舞会之后》中篇小说《哈吉.穆拉特》《克莱采奏鸣曲》

契诃夫: 剧作《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姐妹》《樱桃园》短篇小说《套中人》《姚内奇》《带狗的女人》《带阁楼的房子》《新娘》《在塔谷里》

柯罗连科: 《奇女子》《盲音乐家》《马卡尔的梦》《嬉戏的河》《瞬间》《火光》

安德烈耶夫: 《红笑》《七个绞刑犯得故事》

布宁: 《安东诺夫卡的苹果》《新路》《乡村》《从旧金山来的先生》《兄弟们》《米佳的爱情》《幽暗的林荫小径》《苏霍多尔》《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

库普林: 《决斗》《亚玛街》《莫洛赫》《奥列霞》《石榴手镯》

魏列萨耶夫: 《走投无路》《流行病》《在转变中》

二、填空

1. 俄国三大文体家是普希金、屠格涅夫和契诃夫。P15

2. 柯罗连科的全部中篇短篇小说经常写一个主题:对人的爱,对人的恻隐之心,对那些作贱人的势力的愤恨。P15

3. 布宁探索永恒的农村问题的作品有《安东诺夫卡的苹果》、《乡村》和《苏霍多尔》等。P20

4. 布宁批判资本主义的重要作品是《从旧金山来的先生》和《兄弟们》。P21

5. 中篇小说《莫洛赫》的作者是库普林。P23

6. 库普林作品《决斗》中的主人公名字叫罗马肖夫。P23

7. 库普林描写俄国妓女悲惨血泪史的重要长篇小说是《亚玛街》。此外,库普林以爱情为主题作品有《奥列霞》、《石榴手镯》等。P24

8. 《奥列霞》中的男女主人公分别叫伊万和奥列霞。P24

9. 《米佳的爱情》的作者是布宁。P27

10. 长篇自传体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是布宁流亡时期创作的最重要的一部作品,作家因此与193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P27

11. 作品《红笑》是安德烈耶夫创作的一篇揭露1904-1905年日俄战争的反人民本质,宣传反战主张的小说。P30

12. 安德烈耶夫的一部被誉为“反死刑”的中篇小说是《七个绞刑犯得故事》。P32

三、简述布宁的作品《从旧金山来的先生》的主题思想。(见P26-27)

布宁的作品《从旧金山来的先生》中,作者通过一个到欧洲寻欢作乐的美国亿万富翁突然死亡的故事,揶揄并否定了资产阶级金钱就是幸福、金钱就是一切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位来自旧金山的绅士毕生追求财富,曾雇佣过成千上万的华工,榨取了他们的血汗,终于成了亿万富翁。现在他到欧洲、印度、埃及等地旅游,来享受一番人间乐趣,然而死亡却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原来他也跟平常人一样,无法抗拒死亡。死亡使他的全部财产、向往一下子变成了乌有。作品的反殖民地的思想主题是明显的。但它同时也是一部作者思考生与死的意义、带有哲理意蕴的作品,字里行间读者不难体察到作者深藏于心底的那股悲观而惘然的情绪。

第二章现代主义文学

一、填空

1、俄国现代主义文学包括象征主义、阿克梅主义和未来主义等几个主要文学流派。P36

2、俄国现代派文学中出现最早的一个流派是象征派,它规模最大,成绩也最突出,其代表人物有勃留索夫、别雷、勃洛克等。P36

3、阿克梅派又称“高峰派”和“亚当派”,其代表人物有古米廖夫、阿赫玛托娃和曼德里什塔姆等。P36

4、未来派以赫列勃尼科夫、马雅可夫斯基为代表,20世纪20年代初改名为“左翼艺术阵线”,简称“列夫”,并得到进一步发展。P37

5、俄国象征主义的创始人是梅列日科夫斯基和勃留索夫。P39

6、俄国象征派的最早的文学宣言是1893年宗教哲学家梅列日科夫斯基的论著《论当代俄国文学衰落的原因及其新流派》一书。P39

7、梅列日科夫斯基认为,俄国新文学的三大要素是:神秘的内容、象征手法和艺术感受力的扩大。P40

8、俄国象征派文学创作中影响较大的作家有:勃留索夫、吉皮乌斯、巴尔蒙特、索洛古勃、勃洛克、别雷等。P43

9、勃留索夫主编出版的三卷诗文集《俄国象征主义者》使勃留索夫在俄国文坛上名声大震。P44

10、索洛古勃1885年出版第一本小说《噩梦》。P47

11、索洛古勃最著名的长篇小说是《卑微的魔鬼》,最著名的诗集是《火焰圈》。P47

12、索洛古勃受叔本华悲观主义的哲学美学思想影响很深,他创作中的基本主题是:悲观主义、怀疑主义、宿命论、对生活的蔑视、对死亡的颂扬、对恶的魔力的肯定。P47

13、素有“恶魔诗人”之称的俄国象征派诗人是索洛古勃。P48

14、高尔基称索洛古勃是“悲观世界的最优才华的表现者”。P49

15、索洛古勃成就最大的小说《卑微的恶魔》主人公名叫别列东诺夫。P50

16、有“爱情与死亡之歌者”雅号的俄国著名象征派诗人是吉皮乌斯,其早期最重要的代表作是《歌》。P51

17、俄国早期象征主义作品中最常见的主题是爱情与死亡。P52

18、俄国老一代象征派诗人巴尔蒙特最著名的诗歌是《我们将像太阳一样》。P54

19、有“太阳诗人”雅号的俄国象征派诗人是巴尔蒙特。P54

20、享有俄国“帕格尼尼”美称的是俄国象征派诗人巴尔蒙特。P57

21、与普鲁斯特.乔伊斯并称为20世纪三大意识流小说家的俄国象征派作家是别雷。

22、1903年,别雷发表第一本诗集《浅蓝色天空的黄金》。P58

23、别雷的第一部大型作品是四部《交响曲》,第一交响曲,即《北方交响曲》,第二交响曲,即《戏剧交响曲》,第三部交响曲《复归》,第四交响曲是《暴风雪之杯》。P61

24、长篇小说《银鸽》的主人公是彼得.达里雅利斯基。P61

25、别雷最重要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彼得堡》,其主人公是阿波隆.阿布列霍夫。P62

26、《美妇人诗集》是勃洛克早期重要代表作之一。P64

27、勃洛克诗歌中的社会主题有批判资产阶级的主题,爱国主义的主题,知识分子的主题等。P66

28、波洛克的代表作是长诗《十二个》。P68

29、俄国阿克梅派诗人古米廖夫的诗歌大多写爱情、旅行和战争主题,他多次到过非洲旅行,写了许多非洲题材的诗歌。P72

30、阿赫玛托娃发表的第一本诗集是《黄昏》。P75

31、1914年阿赫玛托娃出版诗集《念珠》,受到广泛好评,从此在诗坛名声大震。P75

32、长诗《安魂曲》的作者是阿赫玛托娃。P76

33、诗集《没有主人公的叙事诗》的作者是阿赫玛托娃。P76

34、曼德里什塔姆的第一本诗集是《石头》。P80

35、俄国阿克梅派诗人曼德里什塔姆特别重视历史文化价值,对历史文化和文化个性的深沉

思考是他诗歌创作的一大特点。他对古建筑、古希腊罗马文化具有浓厚的兴趣。P81

36、俄国未来主义形成于1911年-1913年间,包括自我未来派、立体未来派、“诗歌顶楼”派和“离心机”派等几个派别。P83

37、俄国未来主义中最早成立的派别是自我未来派,其代表人物是伊戈尔.谢维里亚宁。P84

38、俄国未来派中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派别是立体未来派,组建于1912年-1913年,其最早的一篇赫赫有名的文学宣言是《给社会趣味一记耳光》,代表人物有大卫.布尔柳克、赫列勃尼科夫、马雅可夫斯基等人。P84-85

39、俄国未来派的主要代表作家有马雅可夫斯基、谢维里亚宁、赫列勃尼科夫等人。P86

40、1923年,未来派改为“左翼艺术阵线”,简称“列夫”,出版了同名刊物《列夫》。P87

41、现代文明与大自然的矛盾是赫列勃尼科夫创作的主题之一,他担忧人会受到科学技术的支配,这种思想特别突出地表现在《仙鹤》和《动物园》等诗里。P94

42、帕斯捷尔纳克最早的两本诗集是《云雾中的双子星座》和《超越障碍》。P97

43、帕斯捷尔纳克于1917年夏天创作了第三本诗集《生活,我的姊妹》。P98

二、名词解释

1、俄国现代主义文学P36

2、象征主义P38

3、未来主义P83

4、阿克梅主义P70

5、“列夫”P87

第三章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

一、填空

1、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俄国社会主义文学的主体,而社会主义文学的前期则是无产阶级文学。P103

2、在俄国,高尔基是“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P104

3、高尔基在19世纪20世纪两个世纪之交写出了《鹰之歌》、《伊则吉尔老婆子》、《海燕之歌》、剧本《小市民》和《底层》等一系列重要作品。P104

4、《小市民》中的尼尔可以说是俄国文学中第一个有工人觉悟的形象。P104

5、“谁劳动,谁就是主人!”出自高尔基的剧本《小市民》中主人公尼尔之口。P104

6、《母亲》中的两个主要人物是巴尔威.弗拉索夫和尼罗夫娜。P105

7、长篇小说《草原上的城市》是作家绥拉菲莫维奇十月革命前的重要代表作。P105

8、诗体小说《关于土地,关于自由,关于工人的命运》是十月革命前别德内描写无产阶级革命的最重要的一部史诗性的作品。P106

9、波洛克的代表作是长诗《十二个》,他被公认是十月革命后俄罗斯诗歌最重大的成就之一。P108

10、诗歌《向左进行曲》的作者是马雅可夫斯基。P109

11、十月革命初期,俄罗斯文坛上先后出现了几十个文学团体和派别,其中最早的是“无产阶级文化协会”,革命初期较重要的文学团体还有“意象派”、“锻冶场”、“谢拉皮翁兄弟”、“列夫”、“构成派”、“山隘派”、“拉普”等。(或列举题)P112

12、别德内的长诗《大街》是纪念十月革命五周年的作品。P114

13、长诗《安娜.斯涅金娜》和组诗《波斯抒情》是诗人叶塞宁创作的顶峰。P114

14、叶塞宁的长诗《大地的船长》里歌颂了革命领袖列宁。P114

15、叶塞宁的组诗《波斯抒情》以异国风情为烘托,歌颂爱情乡村,抒发了诗人崇高身后的爱国情怀。P115

16、代表马雅可夫斯基创作顶峰的杰作是《列宁》、《好!》和《放声歌唱》等。P115

17、长诗《春草园》的作者是特瓦尔多夫斯基。P116

18、《有谁知道他》、《送行》《喀秋莎》等歌曲的词作者是诗人伊萨科夫斯基。P116

19、剧本《土尔宾一家的命运》和《逃亡》的作者是布尔加科夫。P117

20、剧本《决裂》的作者是拉夫列尼约夫。P117

21、剧本《柳波芙.雅罗瓦娅》的作者是特列尼约夫。P117

22、剧本《乐观的悲剧》的作者是维什涅夫斯基。P118

23、包戈廷著名的列宁题材三部曲包括《带枪的人》、《克里姆林宫的钟声》和《悲壮的颂歌》。P118

* 即人名中的点(以下到9页中)

24、中篇小说《第四十一》作者是拉夫列尼约夫,(P118)其中的女主人公叫做马柳特卡。

25、小说《城与年》的作者是费定,(P119)其中刻画了两个知识分子斯塔尔佐夫和古尔特*王。以及两个人物形象(P123)

26、长篇小说《水泥》的作者是革拉特科夫,(P121)其中的主人公是共产党员楚罗马夫。(P126)

27、列昂诺夫小说《獾》描写了农村青年兄弟谢苗和巴维尔两人在十月革命后所走的完全对立的两条道路。P123

28、小说《贼》的作者是列昂诺夫,其中的主人公是维克申。

29、肖洛霍夫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顿河的故事》,如实的反应了内战时期顿河地区的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P124

30、法捷耶夫的小说《毁灭》中着重刻画了3个人物:游击队队长莱奋生,普通士兵莫罗兹卡和经不起考研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密契克。P125

31、郭如鹤是绥拉菲莫维奇的小说《铁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P125

32、富尔曼诺夫的《恰巴耶夫》,绥拉菲莫维奇的《铁流》和法捷耶夫的《毁灭》都是20年代俄罗斯社会主义文学中三部里程碑式的作品.P125

33、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最早描写国民经济恢复,反应社会主义建设和发扬自由劳动的作品是革拉特科夫的《水泥》,小说的情节线索主要有两条:一条是共产党员马罗夫与官僚主义者巴津的冲突,另一条是楚马罗夫与妻子达莎的矛盾。P126

34、20世纪30年代,苏联描写国民经济恢复,反映社会主义建设和颂扬自由劳动的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革拉特科夫的《水泥》,列昂诺夫的《索溪》和马雷什金的《来自穷乡僻壤的人们》等几部长篇小说。P126

35、长篇小说作品《中央水电站》的作者是莎吉娘。P126

36、《时间呀,前进!》的作者是瓦*卡达耶夫。P126

37、列昂诺夫的长篇小说《索溪》的主人公是乌瓦杰夫。P128

马雷什金长篇小说《来自穷乡僻壤的人们》主人公是茹尔金。P128

革拉特科夫长篇小说《水泥》主人公是楚马罗夫。P126

38、20世纪30年代苏联农村题材作品中,反应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小说主要有:潘菲洛夫的四卷长篇小说《磨刀石农庄》和肖洛霍夫的两卷长篇小说《新垦地》。此外,普拉东诺夫也有两部描写农村的集体化运动的作品《地槽》和《有利可图(贫农纪事)》。P129

39、俄罗斯文学中第一部反映农业集体化运动的作品是潘菲洛夫的《磨刀石农庄》P129

40、肖洛霍夫的《新垦地》是被俄罗斯文学界公认的反映农业集体化运动的代表作。P130。

41、从反面描写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弊端的作品是普拉东诺夫的《地槽》和《有利可图(贫农纪事)》。P131

4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奥斯特洛夫斯基,作品主人公是保尔*柯察金。P131

43、20-30年代俄罗斯的讽刺文学得到一定的发展,马雅可夫斯基与1928和1929年连续创作了抨击蜕化变质分子和官僚主义的两部讽刺剧《臭虫》和《澡堂》;左琴科写出了《青春复返》和《一本浅蓝色的书》等长篇作品;布尔加科夫的讽刺幻想小说《大师和玛格丽特》;伊里夫和彼得罗夫合作推出了《十二把椅子》和《金牛犊》两部长篇小说。P133

44、30年代历史小说《彼得大帝》的作者是阿*托尔斯泰。P134

45、苏联儿童文学作家盖达尔的重要作品有《远方》《军事秘密》《丘克和盖克》《铁木儿和他的队伍》等。P134

46、亚历山大*格林是一位风格独特的浪漫主义作家,其最著名的小说是《红帆》。P134

47、哲理抒情散文家普里什文的创作题材主要是大自然,除了浪漫主义这里中篇《人参》和自传体长篇《恶老头的锁链》外,还有像《大自然的日历》《叶芹草》《林中水滴》等抒情散文集。P135

48、帕乌斯托夫斯基的作品多与大自然和自然科学有直接关系,如写海底探宝的《卡腊-布加兹海湾》,写开发沼泽地的《科尔希达》,以及里海一带风土人情和人们改造大自然的《里海》《森林的故事》等。P135

49、散文集《金蔷薇》的作者是帕乌斯托夫斯基。P135

50、帕乌斯托夫斯基最后一部多卷长篇小说是《一生的故事》,是作者创作生涯的总结。P135

51、20世纪20和30年代俄罗斯文学中长篇史诗主要有:

阿*托尔斯泰的三部曲长篇史诗《苦难的历程》。

高尔基的四部史诗巨著《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

肖洛霍夫的四部八卷长篇史诗《静静的顿河》

法捷耶夫未完成的史诗作品《最后一个乌克格人》(填空或列举)

52、三部曲《苦难的历程》包括《两姐妹》《一九一八年》《阴暗的早晨》,其中的两对男女主人公分别是捷列金和达莎、罗欣、卡嘉。P136

53、高尔基全部创作生涯的总结是史诗巨著《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作品通过主人公萨姆金反映出俄国社会从19世纪80年代至十月革命前40年的变迁。P137

54、被称为十月革命前40年俄国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的作品是高尔基的《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P137

55、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的顿河哥萨克的生活和命运为背景,真是的展现了十月革命和内战时期顿河地区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作品通过对主人公葛里高里*麦列霍夫悲剧命运的描写,揭示了新世界诞生过程的艰巨性和复杂性。P137

56、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优秀短诗有别杰夫-库玛奇的《神圣的战争》,苏尔科夫的《勇士之歌》,西蒙诺夫的《等待着我》,伊萨科夫斯基的《灯火》等,这些都是当时脍炙人口的,家喻户晓的名篇。P150

57、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最重要的长诗有吉洪诺夫的《基诺夫和我们在一起》,别尔戈丽兹的《二月日记》和《列宁格勒长诗》,阿丽戈尔的《卓娅》,安托科尔斯基的《儿子》,英倍尔《普尔科沃子午线》,普罗科菲耶夫《俄罗斯》,特瓦尔多夫斯基的《瓦西里*焦尔金》等。P150 (填空或列举)

58、卫国战争期间重要的戏剧作品有:P151

西蒙诺夫的《俄罗斯人》

列昂诺夫的《侵略》

费定《感情的考验》

59、卫国战争期间的中篇小说P153

战地生活:西蒙诺夫《日日夜夜》

别克《奥罗克拉姆斯克公路》

别廖兹科《红色信号弹》《师长》

列昂诺夫《攻克大舒姆斯克》

敌占区人民的生活和斗争:瓦西列夫斯卡娅《虹》

格罗斯曼《人民是不朽的》

格尔巴托夫《不屈的人们》

长篇《青年近卫军》是这个时期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

60、战后初期的卫国战争题材的小说P153-154

涅克拉索夫《在斯大林格勒战壕里》

波列奥依《真正的人》主人公密列西耶夫

潘诺娃《旅伴》

爱妃堡《暴风雨》

卡扎凯维奇《星》《奥得河上的春天》

布宾诺夫《白桦》主人公安德烈

61、长诗《路旁人家》的作者是特瓦尔多夫斯基。P154

62、战后较有影响的长篇小说有:P155

费定的三部曲的头两部《早年的欢乐》《不平凡的夏天》

阿扎耶夫《远离莫斯科的地方》

巴甫连科《幸福》

尼古拉耶娃《收获》

巴巴耶夫斯基《金星英雄》《光明普照大地》

63、费定的三部曲《早年的欢乐》《不平凡的夏天》《篝火》代表了其创作的最高成就。P15

64、长篇小说《草原的城市》是绥拉菲莫维奇于十月革命前创作的一部最重要的,具有代表性意义的作品,在当时受到广泛的注意。P160

65、绥拉菲莫维奇最重要的一部社会主义名著是《铁流》,作品写的是国内战争题材。P160 其主人公是郭如鹤。

66、高尔基原名是阿列克谢*马克西姆维奇*波什科夫,是“无产阶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是俄罗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P163

67、高尔基的早期作品从风格上说,可以分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类,其浪漫主义作品的特点是格调高亢、感情澎湃、色彩明亮,其优秀代表作是《马卡尔*楚德拉》,《少女与死神》P164《伊则吉尔老婆子》,《鹰之歌》《海燕之歌》等,其现实主义作品的基本特点是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即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罪恶,批判剥削者,私有者和小市民的卑劣灵魂,同时对被压迫被剥削人民的苦难寄予深切同情。这类作品有:《阿尔西普爷爷和廖恩卡》、《叶美良*皮里雅依》、《二十六个和一个》、《奥尔洛夫夫妇》、《契尔卡什》、《草原上》等。P164 (或以简答题形式出)

68、高尔基发表的第一个作品是《马卡尔*楚德拉》,作品通过自由与爱情的主题,颂扬人们酷爱自由的美德,激发他们起来反对奴役和压迫,争做自由人的勇气。P164

69、在《鹰之歌》里,作者利用童话和拟人化的手法,树立了鹰和蛇这两个对立的艺术形象。

P164

70、《伊则吉尔老婆子》塑造了大公无私的英雄丹柯的形象和贪得无厌、自私自利的人物腊拉的形象。P164

71、高尔基描写流浪汉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契尔卡什》和《马莉娃》两部。P165

72、《小市民》是四幕话剧,它主要通过家庭冲突的形式,表现出先进工人火车司机尼尔同以别斯谢苗诺夫为代表的庸俗市侩的斗争。P166

73、尼尔是高尔基作品中出现的第一个有觉悟的工人形象,他首次喊出了“谁劳动,谁就是主人”的口号。P166

74、高尔基的重要剧本《敌人》首次深刻地描写了工人阶级与资本家之间的阶级矛盾。剧本中出现了世界文学中的第一个共产党员形象辛佐夫,他是这场工人罢工斗争的领导者,是工人阶级事业的重视代表。P167-168

75、高尔基的中篇小说《福马*高尔杰耶夫》透视了俄国资产阶级内部分化现象,主人公福马是一个孤独的叛逆者,是资产阶级的浪子。P169

76、高尔基在其重要的作品之一《母亲》里第一次成功地塑造了自觉地为社会主义理想而进行斗争的工人革命者的英雄形象,作品主人公巴尔威和尼洛夫娜。P169

77、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其主人公是阿辽沙。三部曲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作者相信人,坚信人的力量定能改造世界的信心。P171

78、高尔基晚期创作中最重要的几部作品是《我的大学》《阿尔塔莫诺夫家的事业》和四卷本长篇史诗《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P171

79、《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是高尔基全部创作生涯和艺术经验的总结。P172

80、再作品《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中,作者塑造了一个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者的典型,通过这个典型深刻德批判一切萨姆金式的市侩习气。P172

81、阿*托尔斯泰最重要的两部作品是三部曲革命史诗《苦难的历程》和长篇历史小说《彼得大帝》。P175

82、阿*托尔斯泰的三部曲《苦难的历程》包括《两姐妹》,《一九一八年》和《阴暗的早晨》三部分,内容涵盖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1920年的重大历史过程,再风雷激荡的大革命时代背景上展开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P175 其中的两对男女主人公分别是卡嘉与罗欣、达莎与捷列金。P175-176

83、苏联三四十年代最优秀的三大史诗巨著是阿*托尔斯泰的《苦难的历程》,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和高尔基的《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P177

84、被高尔基称暂是“俄国文学中第一部真正的长篇历史小说”的作品是阿*托尔斯泰的《彼得大帝》。P178

85、1912年马雅可夫斯基与布尔柳克,赫列勃尼科夫等人共同发表立体未来派的第一个宣言《给社会趣味一记耳光》,正式结成了未来派团体。P180

86、马雅可夫斯基的重要作品有《列宁》、《好!》、《放开喉咙歌唱》、《一亿五千万》、《穿裤子的云》等。P180

87、1915年马雅可夫斯基创作了第一部可称为新艺术的抒情长诗《穿裤子的云》。P182

88、长诗《脊柱横笛》是马雅可夫斯基早期创作中感情最深沉,磨砺最多的一首长诗。P182

89、马雅可夫斯基再长诗《列宁》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平凡而又伟大,朴质而又崇高的革命领袖的形象,辩证地处理了英雄与群众,个人和集体,领袖和政党等一系列复杂的相互关系问题。P185

90、为庆祝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10周年,马雅可夫斯基创作了长诗《好!》以表达对十月革命和苏维埃祖国的热爱和一片深情。P185

91、卢那察尔斯基称马雅可夫斯基的长诗《好!》是“十月革命的青铜雕像”。P185

92、自称是“最后一位乡村诗人”的是作者是叶塞宁。P188

93、“谢尔盖*叶塞宁与其说是一个人,倒不如说是自然界特意为了诗歌,为了表达无尽的‘田野的悲哀’,对一切生物的爱和恻隐之心……而创造的一个器官”。这段话是高尔基对诗人叶塞宁的评价和赞誉。P188

94、叶赛宁得重要作品有:《波斯抒情》《安娜*斯涅金娜》《苏维埃俄罗斯》《大地的船长》等。P194

95、组诗《波斯抒情》共15首,作者驰骋神游波斯的诗思,以细腻的抒情笔触,歌颂了爱情、乡村,并以异国风情为烘托,抒发了对祖国的豪情。作者自认为这是把他“写得最好的诗篇”。P194

96、法捷耶夫的重要作品有《毁灭》和《青年近卫军》这两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经典性的作品。P196

97.1927年法捷耶夫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毁灭》,从此一举成名。P196

98. 法捷耶夫的小说《毁灭》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有:莱奋生、莫罗兹卡、和密契克三人,这三人代表着三种典型。P198

99. 法捷耶夫的作品《毁灭》的中心思想是:在内战中进行人才精选,一切敌对的人都被扫荡,一切不能从事真正的革命斗争的人、偶然落到革命阵营里的人都被淘汰,而一切从真正的革命根基里、从千百万人民大众间站起来的人都在这次斗争中受到锻炼。P198 100.法捷耶夫的作品《青年近卫军》的创作意图是:尽量表达我们青年一代道德的伟大力量,把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我们苏联青年崇高的道法面貌上。因此,该作品的主要任务是塑造社会主义青年一代优秀的代表的典型形象。

101.法捷耶夫《青年近卫军》中主要的人物形象有:奥列格、谢尔盖、柳芭、乌里亚娜、伊凡等。

10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是》尼.奥斯特洛夫斯基,作品主人公是保尔.柯察金。103.“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怎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当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这段话出自尼.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04.1926年肖洛霍夫发表第一个作品集《顿河故事》。

105.肖洛霍夫最重要的作品是史诗《静静的顿河》,作品描写了从1912-1922年间俄国社会的历史变革,以顿河哥萨克的生活和命运为背景,广泛的展现了波澜壮阔的内战史诗画卷。作品中心人物是葛利高里.麦列霍夫女主人公叫阿克西尼娅。

106. 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新垦地》(又译《被开垦的处女地》)曾被苏联文学界公认为描写农业集体化题材的代表作品。

107.达维多夫是肖洛霍夫的作品《新垦地》中的正面人物形象。

108. 肖洛霍夫的作品《一个人的遭遇》的发表被苏联文学界看做是反法西斯文学进入新阶段的里程碑,开创了战争文学的第二浪潮,小说叙述了普通战士索科洛夫在战争中经受的种种痛苦遭遇,突出了个人在战争中悲剧。

二.名词解释

1.意象派

2.“锻冶场”

3.“谢拉皮翁兄弟”

4.构成派

5.山隘派

6.“拉普”

7.“列夫”P87

8.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浪漫主义作家P134-135

9.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P138-148

三.简述

1.高尔基早期流浪汉小说特点P165

2.《鹰之歌》与《伊则吉尔老婆子》的主题思想P164

四.论述

1.分析《静静的顿河》中主人公葛利高里悲剧的原因。P209-211

2.分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形象P204-207

五.写出下列作家的重要作品

1.海拉菲莫维奇P156-16

《在浮冰上》、《草原上的城市》(主要人物扎哈尔、波伦诺夫)、《铁流》(主人公郭如鹤)2. 高尔基P162-173

《马卡尔.楚德拉》、《少女与死神》、《伊则吉尔老婆子》、《鹰之歌》、《海燕之歌》、《契尔什卡》、《马莉娃》、《二十六个和一个》、《小市民》、《底层》、《福马.高尔杰耶夫》、《三人》、《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阿尔塔莫诺夫家的事业》、《克里姆.萨姆金一生》

3.阿.托尔斯泰P173-179

《苦难的历程》(《两姐妹》、《一九一八年》、《阴暗的早晨》)、《彼得大帝》

短篇小说集《伏尔加河左岸》

长篇小说《怪人》、《跛老爷》

4.马雅可夫斯基P179-187

《给社会趣味一记耳光》、《穿裤子的云》、《脊柱横笛》、《一亿五千万》、《弗. 伊.列宁》、《好!》、《放开喉咙歌唱》、《开会迷》、《城市大地狱》、《臭虫》、《澡堂》

5.叶赛宁P187-195

组诗《波斯抒情》、长诗《安娜.斯涅金娜》、《苏维埃俄罗斯》、《大地的船长》、《回乡行》、《给外祖父的信》、《天上的鼓手》、《约旦河上的鸽子》

6.法捷耶夫P195-201

《毁灭》莱奋生、莫罗兹卡、密契克

《青年近卫军》奥列格.科歇伏亦、谢尔盖.邱列宁、柳波芙.谢夫卓娃、乌丽娅娜.葛洛摩娃、伊凡.席姆奴霍夫

《最后一个乌兑格人》

7.尼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8.肖洛霍夫P208-214

《顿河的故事》、《静静的顿河》、《新垦地》、《学会仇恨》、《一个人的遭遇》、《他们为祖国而战》

9.列别杰夫-库马奇短诗《神圣的战争》

10.苏尔科夫《勇士之歌》

11.西蒙诺夫《等待着我》

12.伊萨克夫斯基《灯光》

第四章批判主义文学和侨民文学

一.填空

1.在苏联时期的俄罗斯文学中,批判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皮里尼亚克、扎米亚京、布尔加科夫、左琴科、普拉东诺夫等。P215

2.皮里尼亚克蜚声文坛的作品是1921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荒年》。P219

3.中篇小说《不灭的月亮的故事》作者是皮里尼亚克,其主人公叫加弗里洛夫P221

4.中篇小说《红木》的作者是皮里尼亚克P221

5.扎米亚京的第一部成名作是1912年发表的中篇小说《省城轶事》主人公叫巴雷巴P227

6.扎米亚京在十月革命后及二十年代写的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龙》、《托儿所》、《暴徒》、《洞穴》、《俄罗斯》以及长篇小说《我们》。P229

7.布尔加科夫的重要作品有短篇小说《不详之蛋》、《狗心》和长篇《大师和玛格丽特》P233

8.1924年布尔加科夫第一部短篇小说《魔障》问世,主人公叫科罗特科夫P233

9.布尔加科夫的小说和戏剧创作从题材上看大概有三类:一是描写内战时期白卫军的作长篇小说《白卫军》(1923-1925)和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剧本《土尔宾一家的日子》(1926)《红色冠冕》(1922)《逃亡》(1928)等;二是表现现实生活所谓“莫斯科故事”,如《魔障》(1924)、《不详之蛋》(1925)、《狗心》(1925)、《大师和玛格丽特》(1929-1940)和反映

新经济政策时期耐普曼生活的剧本《卓伊卡的住宅》(1936)等;三是自传体作品,如《一个医生的奇遇》(1922)、《袖口札记》(1924)、《一个青年医生的札记》(1926)和《剧院的故事》(1937)等

10.《不详之蛋》中主人公叫佩尔西科夫,作品不仅是对那些违反科学、违反自然法则的人们的嘲弄和惩罚,也是对官僚主义者,滥用权势、急功近利的人,浅薄无知的人的无情揶揄和鞭挞。科学可以造福人类,但如果不慎重对待,不严格管理,也可以给不人类带来祸害。P236

11.中篇小说《狗心》的作者是布尔加科夫,作品主人公医学教授名叫普列奥布拉左斯基。P237

12.布尔加科夫的问鼎之作是魔幻怪异长篇小说《大师和玛格丽特》,它是作者12年心血营造的一部著作。

13.左琴科的两部主要作品是中篇小说《日出之前》(1943年)和短篇小说《猴子奇遇记》。P244

14.普拉东诺夫反官僚主义的三部曲是《格拉多夫城》、《契-契-奥》、《疑虑重重的马卡尔》;其反乌托邦文学三部曲是《切文古尔》《地槽》《初生海》。P248

二.名词解释

1.20世纪20至40年代批判主义文学P215-217

2.侨民文学P255-264

1.20至40年代批判主义文学——在苏联时期的俄罗斯文学中,除社会主义文学外,也存在另一种文学,另一类作家,他们的吧文艺观、价值观乃至思想政治倾向,明显不同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家。这些作家的基本激情是批判、讽刺,其创作主导方向是暴露苏维埃现实,渲染社会主义生活中的黑暗面,有的基本是对整个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和批判。这批作家被成为“批判主义作家”。从20至40年代的情况看他们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皮里尼亚克、扎米亚京、布尔加科夫、左琴科、普拉东诺夫等。批判主义作家的思想政治倾向比较复杂,世界观充满矛盾,其作品格调低沉、郁闷,往往运用讽刺、怪诞、夸张手法对事情吧进行冷嘲热讽、揶揄贬斥,表现手法和艺术形式过于复杂、乖戾,语言过于晦涩、冷僻,而且有其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标准,他们的创作是不平衡的、变化的,各个不同时期的作品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都千差万别。

2.侨民文学

1917年十月革命后,俄罗斯作家分成了国内和国外两部分。一部分不理解、不习惯甚至坚决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新的苏维埃政权的作家陆续离开了俄国,成了侨民作家。他们在另一

种历史环境、另一种文化背景下陆续从事文学活动,形成了另一种文学——俄罗斯侨民文学。从1918年至30年代,即所谓的第一浪潮,有许多俄罗斯较知名作家先后流亡国外,如阿维尔钦科、阿达莫维奇阿尔杰跋绥夫、巴尔蒙特、布宁等人;侨民文学的第二次浪潮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逃亡国外或滞留异域的人的创作;侨民文学的第三次浪潮兴起于60年代末,一直延续到80年代初。在这期间有大批作家出国定居,他们除了把在国内创作的作品带往国外发表外,还在国外继续进行创作。

三.概述《大师和玛格丽特》的主要内容及其艺术特点。

下篇20世纪下半期文学

P267 第一章20世纪下半期文学的发展与变化

一、名词解释

1、P268 “无冲突论”——在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苏联文学界曾出现过所谓的“无冲突论”。根据这个理论,现实生活中除了“好与更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外,别无其他矛盾和冲突。这个理论的传播,使得文学创作出现粉饰生活和公式化,概念化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生活真实。“无冲突论”就实质而言,是“阶级斗争熄灭论”在文学领域的表现。在斯大林逝世后苏联社会政治形势发生巨大变化,“无冲突论”不仅受到理论上的批判,而且遭到现实生活的否定。

2、P270-319 奥维奇金流派——1953年斯大林逝世,苏联社会政治形势发生巨大变化,反对“个人崇拜”的口号促使人们把注意力转移到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曾在苏联文坛流行一时的“无冲突论”遭到批判和否定。苏共领导发出了“干预生活”的口号,提倡写真实。从奥维奇金为代表的一批写农村题材的作家在“干预生活”的前列,他们的“农村特写”大胆揭露农村生活中的矛盾,批判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等错误思想作风。1952年奥维奇金发表了题为《区里的日常生活》的特写,此后,发表了特罗耶波尔斯基的《一个农艺师的杂记抄》,多罗什的《农村日记》。田德里亚科夫的《阴雨天》、《死结》等。他们这一派作家被称为“奥涅奇金流派”。描写先进人物,新型领导干部与官僚主义者和保守分子之间的斗争。

3、解冻文学(见“苏联文学史试题”)

4、P288 传统派作家群体——20世纪60年代,苏联文坛上形成了一个叫做传统派的作家群体。他们吧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表现俄罗斯历史文化传统以及俄罗斯民族意识和民族性格上。因此他们的作品可以成为传统主义文学。由于农村较多地保留俄罗斯民族性格的特点和传统的道德观念,农村题材就成为传统主义文学的中心题材。他们主要描写农民的心理和性格特点,着力于表现俄罗斯民族的历史命运。(随着传统主义文学的进一步发展,道德批判的主题和保护自然环境的主题成为重要主题),同时出现了一些专门写历史题材和宗教题材的作品。

5、P300 “四十岁作家”群体——20世纪70年代苏联文坛逐步形成了一个被称为“四十岁作家”的群体,这是根据他们当时的年龄给予的称呼。他们虽然童年遇到战乱,但没有经受过血与火的考验;成长与苏联社会发生变动的时期,思想上曾感到迷惘,因此缺乏鉴定的信念。受过良好的教育,文化素养较好。创作题材比较广泛,艺术风格各不相同,批评界对他们褒贬不一。主要作家有马卡宁、库尔恰特金、基列耶夫等。

6、P312 “回归文学”——在苏联“改革”年代(1985至1991年),过去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在苏联国内公开发表的作品集中地发表出来,形成一股“回归文学”的浪潮,成为文坛上的一大景观。“回归文学”既包括过去通不过审查从未发表过的作品,如雷巴科夫的《阿尔巴特街的儿女们》,杜金采夫的《穿白衣的人们》等,也包括流传到国外并在那里发表的

以及定居国外的作家创作的作品。“回归文学”浪潮兴起于1986年,到1992年基本结束。P318 第二章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

一、名词解释

1、P329 “战壕真实派”:20世纪50年代下半期,苏联文学界逐渐形成后来称之为“战壕真实派”的作家群体,他们大多为参加过战争的下级军官和士兵,他们的作品所写的,往往是他们在战争中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往往从人道主义立场出发谴责战争的残酷和不人道。这个流派最著名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有:邦达列夫的《两个营请求火力支援》和《最后的炮轰》,巴克拉诺夫的《一寸土》,贝科夫的《第三课信号弹》等。

2、P336 全景文学——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之交苏联文坛上战争题材的创作发生了明星变化。有的作家开始把“战壕真实”与“司令部真实”,把写“一寸土”上的战斗与大战役结合起来,力图指证出战争的“全景图”,而与此相适应,开始采用长篇小说的形式,于是出现了一批卷帙浩繁的史诗性巨著,一时甚为壮观。主要作品有:邦达列夫的长篇小说《热的雪》,他与别人合写的电影史诗《解放》,西蒙诺夫的三部曲《生者与死者》,恰科夫斯基的长篇小说《围困》,斯坦得纽克的《战争》等。

二、填空

1、所谓“农村特写”,其实是一种特写式的中短篇小说,从事这类作品写作的,除了奥维奇金外,还有特罗耶波尔斯机、多罗什、扎雷金等人。P319

2、特写《区里的日常生活》的作者是奥维奇金。P319

3、特写《一个农艺师的杂记抄》作者是特罗耶波尔斯基。P319

4、田德里亚科夫的作品主要有《死结》、《阴雨天》、《不称心的女婿》等。

5、尼古拉耶娃于20世纪50年代上半期创作的中篇《拖拉机站站长和总农艺师》描写了农村先进与落后、保守与革新的斗争,小说塑造了积极干预生活,富有斗争精神的年轻姑娘娜斯嘉的形象。P320

6、尼古拉耶娃的长篇小说《途中的战斗》主要通过对一个拖拉机厂内部有革新精神的总工程师巴西列夫和保守的厂长瓦尔甘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的描写,反映了斯大林逝世后苏联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P320

7、格拉宁的长篇小说《探索者》写的是工业和科技领域革新与保守的斗争,主人公是一个叫做洛巴诺夫的年轻科学家。P321

8、格拉宁的长篇小说《走向雷雨》突出了“做一个真正的科学家首先要做一个真正的人”的主题。P321

9、50年代苏联文坛中,努力表现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的喜剧作品主要有佐林的剧本《客人》和史泰因的剧本《个人案卷》等。

10、列昂诺夫的长篇小说《俄罗斯森林》的两位林学家在对待俄罗斯森林问题上的长期斗争为主要线索,描绘了俄罗斯将近半个世纪的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揭示了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P321

11、卡维林在其描写女医学科学家拉森科娃经历的艰险曲折的生活道路的三部曲《一本打开的书》里,描写了科学界尖锐复杂的斗争,塑造了女主人公符拉森科娃和反面人物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克拉莫夫的形象,三部曲包括:《青年时代》、《符拉森科娃医生》、《探索与希望》三部曲。P322

12、潘菲洛夫的三部曲《伏尔加—母亲河》包括《打击》、《沉思》和《为了年轻人》三部曲,展示了伏尔加河沿岸地区人民改造生活和改造自然的广阔画面。P323

13、马尔科夫的作品《大地的精华》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时期西伯利亚某地区人民斟探和开发自然资源的活动为背景,展示了先进与落后,正确与谬误,美好与丑

陋之间的斗争,颂扬了劳动人民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巨大的劳动热情,突出了“劳动人民是大地的精华”的主题。P322

14、《迎着朝霞》的作者是柯热夫尼科夫。P322

15、盖尔曼的三部曲《你服务的事业》、《我的亲爱的人》、《我对一切负责》塑造了一个经历各种困难和考验而未动摇共产主义信念的医生形象。P322

16、柯切托夫的主要作品有《茹尔宾的一家》、《青春常在》、《叶尔绍夫兄弟》、《州委书记》、《你到底要什么》等长篇小说。P323

17、剧作《女鼓手》的作者是萨伦斯基。P324

18、诗人卢戈夫斯科依的长诗《世纪的中叶》(1958)规模宏大,其实磅礴,描绘了半个世纪以来革命斗争的波澜壮阔的画面和曲折艰辛的道路。P324

19、达维多夫是肖洛霍夫《被开垦的处女地》的主人公。P324

20、P327 20世纪50年代的苏联文坛上,体现人道主义思想的剧作主要有:阿尔布卓夫的《飘零岁月》和《伊尔库兹克故事》,罗佐夫的《祝你顺利》和《永生的人们》,沃洛金的《工厂姑娘》和《五个夜晚》等。

21、肖洛霍夫的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的主人公是安德烈*索科洛夫。P328

22.“战壕真实派”最著名的代表作家是邦达列夫、巴克拉诺夫和贝科夫。这个流派的代表作有邦达列夫的《两个营请求火力支援》和《最后的炮轰》,巴克拉诺夫的《一寸土》,贝科夫的《第三颗信号弹》等。P329

23.《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作者是瓦西里耶夫。P329

24.“全景文学”的代表性作品有邦达列夫的《热的雪》。西蒙诺夫的三部曲《生者与死者》、恰科夫斯基的《周围》、斯塔德纽克的《战争》等。

25.中篇小说《牧童和牧女》的作者是阿斯塔菲耶夫。P337

26.中篇小说《永远十九岁》的作者是巴克拉诺夫。

27.白俄罗斯作家贝科夫70年代以来连续发表了《索特尼科夫》、《方尖碑》、《活到黎明》、《狼群》、《他的营》、《一去不回》、《灾难的标志》等作品。P338

28.邦达列夫在作品《岸》和《选择》里以现在的视角去观察和描写战争,把艺术表现的重点转向当年参加战争的年轻人战后的生活道路和命运上,探讨了一些人生哲理问题,因而具有较强的哲理性。P338

29.恰科夫斯基的《胜利》从欧安会追溯到30年前苏美英三国首脑的波茨坦会议,通篇贯穿着政治激情,曾被称为“政治小说”。P338

30.马尔科夫的长篇小说《西伯利亚》通过对一个青年的革命活动的叙述,反映了十月革命前西伯利亚人民的生活及其所经历的艰苦曲折的道路,提出了如何开发西伯利亚的问题。P338

31.扎雷金在长篇小说《委员会》里写了十月革命初年西伯利亚某地村民关于他们建立的保护森林的委员会的任务的一场争论,继续进行他在《盐谷》里进行过的关于新政权的性质的思考。P339

32.长诗《记忆的审判》和《记忆的远方》的作者是伊萨耶夫。P339

33.罗日杰斯特文斯基(Рождественский)的代表作是长诗《二百一十步》。P339

34.阿勃拉莫夫(Аьрамов)的四部曲《普里亚斯林一家》包括《兄弟姐妹》、《两冬三夏》、《十字路口》和《房子》。这部作品的普利里亚斯林一家的遭遇为主线,描述了俄罗斯北方农村从战争时期到70年代的生活变迁。P340

35.普罗斯库林的两部曲《命运》和《你的名字》着重写的是贫农杰留金一家两代人的命运,涉及到了国内战争、农业集体化运动、卫国战争等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同时也写了这一家

人战后的生活。P341

36.长篇小说《永恒的召唤》的作者是阿纳托利?伊万诺夫。P340

37.利帕托夫在中篇小说《普隆恰托夫经理的故事》塑造了一个他认为符合“时代精神”的新型企业领导人普隆恰托夫的形象。P341

38.德沃列茨基的《外来人》写一个“实干家”切什科夫。P341

39.格拉宁的纪实中篇《奇特的一生》写的是昆虫学家柳比歇夫献身科学的故事。P342 40.格拉宁的长篇小说《一幅画》提出了城市中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古迹的问题。P343 41.普罗哈诺夫在《正午时分》中,借一位到各地旅行演讲的经济学家之口,提出了有关“科技革命”、现在和未来的经济任务、保护生态平衡的问题。P343

42.长篇小说《没有战争的年代》作者是阿纳尼耶夫。P343

43.1924年列昂诺夫发表成名作长篇小说《獾》,小说写了农民拉赫列耶夫一家两兄弟谢苗和巴维尔不同生活道路。P345

44.列昂诺夫发表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是《贼》,作品主人公叫米季卡?维克申。P346

45.列昂诺夫的第三部长篇小说《索溪》,叙述了索溪河畔造纸厂的建设过程,作者比较成功的塑造了工程领导人共产党员波焦姆金和乌瓦杰耶夫的形象,这两个形象比作者在《獾》里塑造的共产党员帕维尔的形象丰满的多。

46.列昂诺夫的长篇小说《索溪》较早的和较成功的反映了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开了“生产题材小说”创作的先河。高尔基曾称赞它是“真正的艺术对真正的现实的最成功的干预”。P347

47.“索溪的面貌不断变化,那里的人也变了样”这段话出自列昂诺夫的长篇小说《索溪》,这句话概括了整个作品的内容。P347

48:列昂诺夫的长篇小说《斯库塔列夫斯基》表现的是知识分子与革命、科学和社会主义的主题,它着重描写旧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物理学家斯库塔列夫斯基思想的转变。P347 49:1953年列昂诺夫发表了他的巨著《俄罗斯森林》,这是一部集大成的作品,林学家维赫罗夫和格拉齐安斯基之间的冲突,构成小说情节发展的一条主要线索,1957年荣获首届列宁奖。P349-350

50:列昂诺夫在他告别人世之前发表了他酝酿和写作了半个世纪之久的长篇小说《金字塔》,这部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作者为他在漫长的一生中进行的思想探索和创作探索所作的总结。P344.351

51:列昂诺夫创作的六部长篇小说依次是:《獾》、《贼》、《索溪》、《斯库塔列夫斯基》、《通向海洋的道路》、《金字塔》。P345-350

52:列昂诺夫创作的剧本主要有:《暴风雪》、《侵略》、《金马车》等。P348

53:柯切托夫创作的长篇小说有《茹尔亥一家》、《青春常在》、叶尔绍夫兄弟》、《州委书记》、《落脚》《你到底要什么?》、《电击顶峰》。P353-359

54:柯切托夫的长篇小说《你到底要什么?》曾被批评家雅基缅科夫称为“警世小说”。P359 55:在卫国战争期间西蒙诺夫写的第一个剧本是《俄罗斯人》,它与列昂诺夫的《侵略》和考涅楚克的《前线》并称为战争年代的三部优秀剧作。P362

56:西蒙诺夫的剧本《俄罗斯人》写萨福诺夫大尉率领的一支红军突击部队在当地坚持斗争的地下工作者和人民群众的配合下,与德国占领者进行英勇斗争并最后取得胜利的故事。P362

57:西蒙诺夫描写举世闻名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中篇小说是《日日夜夜》,它是作家在散文创作中迈出的巨大一步。P363

58:西蒙诺夫最重要的作品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包括《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一个夏天》三部分。P365

59:《生者与死者》主人公辛佐夫

《军人不是天生的》主人公谢尔皮林、辛佐夫、塔尼亚.奥夫相尼科娃

《最后一个夏天》谢尔皮林P365

60:苏联文学中第一步直接描写卫国战争的大型作品是西蒙诺夫的中篇小说《日日夜夜》,其主人公是萨布罗夫和安妮娅.克利缅科。P363

61:恰科夫斯基的长篇小说《我们这里已是早晨》为他赢得了广泛的声誉。P369

62:恰科夫斯基的重要作品有《远方星辰的光辉》、《围困》、《胜利》。P370-374

63:恰科夫斯基创作的反映列宁格勒保卫战的巨著是《围困》。P372

64:被称为“政治小说”的恰科夫斯基的一部长篇小说是《胜利》。P374

65:邦达列夫的成名作是中篇小说《两个营请求火力支援》P376

66:邦达列夫的中篇小说《两个营请求火力支援》和《最后的炮轰》被称为“战壕真实派”的代表作,曾经对苏联战争文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P377

67:根据邦达列夫和他的合作者写的脚本拍成的电影《解放》绍受到广大赞誉并与1972年获得列宁奖。P378

68:邦达列夫的长篇小说《热的雪》代表了当时战争文学创作中写“全景”和写“战壕真实”结合起来的新趋势。P378

69:邦达列夫进入70年代以后创作的三部长篇小说是《岸》、《选择》《演戏》其中《岸》的男女主人公分别叫尼基京》和爱玛,《选择》的主人公叫瓦西里耶夫和拉姆津,《演戏》的主人公叫克雷莫夫。P379

70:邦达列夫的出长篇小说《岸》叙述了尼基京》同德国姑娘爱玛的恋情,塑造了体现人道主义精神的克尼亚日科中尉的形象。P379

71:“改革”年代,邦达列夫创作了长篇小说《诱惑》(1911),苏联解体后创作了一步新的长篇小说《不抵抗》P381-382

72:邦达列夫的主要中篇有《两个营请求火力支援》和《最后的炮轰》;长篇小说有《岸》、《选择》《演戏》、《诱惑》《不抵抗》;小型作品集《瞬间》。P376-382

第三章批判主义文学

一:填空

1:中篇小说《解冻》的作者是爱伦堡,小说首先对官僚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塑造了一个官僚主义者莫机床厂厂长茹拉夫廖夫形象P386

2:长篇小说《不是单靠面包》的作者是杜金采夫,作品主人公叫洛帕特金。P388

3:50年代苏联文坛反对官僚主义的作品主要有爱伦堡的《解放》杜金采夫的《不是单靠面包》格拉宁的《个人意见》,日德里亚科夫的《死结》等。P389

4:帕斯捷尔纳克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P390

5:长篇小说《阿尔巴特街的儿女们》作者是《雷巴科夫》P392

6:长篇小说《新的生命》作者是别克。

7:格罗斯曼在60年代初几乎同时写成了长篇小说《人生与命运》和中篇小说《一切都是流动的》。P393

8:索尔仁尼琴描写劳改营题材的作品主要有中篇小说《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长篇小说《在第一圈里》,中篇小说《癌病房》以及《古拉格群岛》。P394

9:中篇《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的主人公是舒霍夫。P394

10:利怕托夫的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外人》和《普隆恰托夫经理的故事》,长篇小说《这都是关于他的事…..》和《伊戈尔.萨沃维奇》。P399

11:特里丰诺夫的主要作品有中篇《交换》、《初步总结》、《迁延时日的分手》、《另一种生活》、《溪河街公寓》,长篇《老人》P400

12:特里丰诺夫的中篇小说《交换》塑造了一个“现代市侩”莲娜的形象。P399

13.特里丰诺夫的中篇小说《滨河街公寓》着重叙述了学术界的投机分子格列勃夫(Глебов)的发展史。P400

14.罗佐夫的剧作主要有:《四滴水》、《聋人之家》、《小野猪》。P401

15.阿尔布卓夫的剧本主要有《等待》和《残酷的游戏》。P401

16.西伯利亚剧作家万比洛夫的剧作主要有:《六月的别离》(两幕喜剧)、《长子》、《打野鸭》、《外省轶事》、《去年夏天在丘里木斯克》(两幕正剧)。

17.万比洛夫的剧作《外省轶事》分两部,第一部分叫做《密特朗巴什轶事》,第二部分叫做和《天使在一起的二十分钟》P401

18.长篇小说穿白衣的人们的作者是杜金采夫。P404

19.在苏联文坛上,主要的“回归文学”作品有:扎米亚京的《洞穴》和《我们》,皮里尼亚克的《不灭的月亮的故事》和《红木》,布尔加科夫的《狗心》和《红火的岛》、普拉东诺夫的《切文古尔》、《地槽》、《初生海》和《有利可图》等。这些作品在苏联的文学生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对整个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P407。

20.中篇小说黑夜十分(Времяночь)的作者是彼得鲁舍夫斯卡娅(Петрушевская)。P410

21.诗人特瓦尔多夫斯基的主要作品有长诗《春草园》、《瓦西里?焦尔金》、《山外青山天外天》、《凭着记忆的权利》等。P421-431

22.特瓦尔多夫斯基的成名作是《春草原》。P422

23.长诗《瓦西里?焦尔金》是特瓦尔多夫斯基诗歌的创作顶峰。P423

24.特瓦尔多夫斯基写的最后一部长诗是《凭着记忆的权利》。P429

25.特里丰诺夫(Трифонов)的成名作是中篇小说《大学生》,作品主人公叫别洛夫和帕拉文,作品肯定和赞扬了以别洛夫为代表的苏联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崇高去向,批判了帕拉文等人的自私心理和不道德行为。P433

26.特里丰诺夫创作的一组被称为“莫斯科故事”或“反市侩小说”的作品是中篇小说《交换》《初步总结》《迁延时日的分手》和《另一种生活》。P436

27.格列鲍夫(Глебов)是特里丰诺夫的作品《滨河街的公寓》的主人公。P438

28.1978年,特里丰诺夫发表了长篇小说《老人》,小说有两条相互交错的情节线索,一条写历史,写一位名叫列图诺夫的老人为国内战争时期被错判的红军将领米古林洗清沉冤所作的努力,通过他的回忆再现了产生这个悲剧的历史环境;另一条写列图诺夫家的日常生活和邻里之间因争夺一座无人继承的别墅而爆发的冲突。P439

29.短篇小说《玛特廖娜一家》的作者是索尔仁尼琴。P456'

二.名词解释

回归文学——在苏联“改革”年代(1985—1991),过去因政治原因没有得到发表机会或流入地下的作品陆续发表出来,流传到国外的作品(包括60年代以来流传出去的作品)打垮大量“回流”,形成了一股声势浩大的“回归文学”潮。同时回归的还有20年代与30年代创作的,由于种种原因呗禁和流传到国外的作品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扎米亚京的《洞穴》和《火红的岛》,普拉东诺夫的《切文古尔》、《地槽》、《初生海》和《有利可图》等。“回归文学”潮把苏联不同时期的批判主义文学中的那些作激烈的被禁作品集中起来和重新展示出来。这些作品在文学生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对整个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P407

第四章、传统主义文学

一、填空

1.别洛夫的中篇小说《常有的事》被称作“农村散文”的奠基之作,作品塑造了伊万?阿夫里卡诺维奇?德雷诺夫的形象,许多论者认为这好似比较全面地反映俄罗斯民族性格主要特点的典型形象。P457

2.拉斯普京从60年代中期先后发表了取材于现代农村生活的《为玛丽娅借钱》、《最后的期限》、《告别马焦拉》等3部中篇小说。P457

3.拉斯普京在《最后的期限》和《告别马焦拉》里分别塑造了饱经沧桑的老人安娜和达丽娅的形象,把她们作为传统美德的体现者来颂扬。P457

4.《告别马焦拉》改写了安加拉河中一个小岛因修水库而被淹没的故事具有象征主义,传达出了作者对农民的俄罗斯将要消失而流露出来的惜别心情。P457

5.中篇小说《活着,可要记住》突出了忘记社会责任必将受到惩罚的主题。P457

6.作品《太阳?老人?少女》的作者是舒克申。P458

7.舒克申的电影中篇小说《红莓》写了一个在人生道路上失足而成为流氓盗窃集团骨干分子的叶戈尔?普罗库金的转变,强调他之所以转变是因为他还保留这对土地的爱。P457

8长篇小说《柳巴文一家》的作者是舒克申。P459

9.阿斯塔菲耶夫的自传体小说《最后的敬意》由几十篇中短篇小说构成。P460

10.阿斯塔菲耶夫的重要作品《鱼王》是传统只要文学中写人与大自然主题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作者不仅对那种以掠夺者的态度对待大自然、破坏大自然的现象深恶痛绝,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而且把对待大自然的态度提到衡量人的道德标准的高度。P460

11.阿斯姆是阿斯它耶夫的重要作品《鱼王》中正面主人公。P451

12.《俄罗斯菜园颂》赞颂了战争年代的菜园,是那里种植的土豆和瓜菜帮助人们度过了生活的难关。该作品的作者是阿斯塔耶夫。P461

13.中篇小说《佩拉格娅》的作者是阿勃拉莫夫。P461

14.在诗人当中,传统主义倾向比较明显的首推维库洛夫,他的作品主要有长诗《关于祖国的沉思》、《它不会说》等。P466

15.被称为“农村的讴歌者”的诗人鲁勃佐夫热爱俄罗斯,热爱故乡沃洛格达的田野、森林和湖泊,热爱故乡的父老乡亲,其诗作主要有《白桦树》、《即兴诗》、《田野的星》、《我的家乡是多么宁静》等。

16.1985年,拉斯普京发表了中篇小说《火灾》。小说写的是某地供应处仓库发生的一场不大的火灾,谴责了某些人趁火打劫的行为,分析了发生火灾的原因,揭露了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P471

17.长篇小说《一切都在前面》作者是别洛夫。P471

18.1986年阿斯塔菲耶夫发表了一部篇幅不大的长篇小说《令人悲哀的侦探故事》集中展示了苏联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丑陋现象和犯罪行为。P471

19.别洛夫的成名作是中篇小说《常有的事》,其中的男女主人公分别叫伊万?阿夫里卡诺维奇?德雷姆诺和卡捷琳娜。P478

19.别洛夫的中篇小说《木匠的故事》通过回乡休假的青年工程师科斯佳?佐林的叙述,写了农村的两个老木匠斯莫林和柯宗科夫的故事。P478

20.拉斯普京的四部中篇小说《为玛丽娅借钱》、《最后的期限》、《活着,可要记住》和《告别马焦拉》都取材于农村生活,表现了传统派作家经常表现的许多重要主题,塑造了农民(主要是老人)的典型形象,因此呗人们称为传统主义文学的代表作。P484.487

21.《最后的期限》塑造了一位可敬可亲的老人安娜的形象,该形象的塑造是拉斯普京取得的一大成就,她称为传统主义文学画廊里出色的人物形象之一。P486

22.《活着,可要记住》男女主人公分别叫安德烈?古斯科夫和那厮焦娜。作者对男主人公完全用的是揭露和批判的笔调,力图证明,一个人如果背叛了人们,就会失去人性,坑害人。P486

23.《告别马焦拉》中的女主人公叫达丽雅,在作者笔下,马焦拉实际上成了旧农村的象征。小说写同马焦拉告别实际上写的是与旧农村的告别,那种恋恋不舍的心情溢于言表。P487 24.拉斯普京于1985年发表的中篇小说《火灾》的主人公是伊万?彼得罗维奇。作品中当仓库失火时,许多人趁火打劫,只有少数人女里救火,而坚决保护国家财产的却是一个残疾人——米沙?哈姆博大叔。

25.列出五个俄罗斯后现代主义作家及其作品。P491-505

卡达耶夫《墙上的小铁门》《今日维特的烦恼》《睡着的人》《枯海湾》

中篇《圣井》

《遗忘草》《达成碎片的生活》《我的嵌钻石的王冠》《小方块》

比托夫长篇小说《普希金之家》

《等待猴子到来》

维涅季克特?叶罗菲耶夫散文体长诗《从莫斯科到比图什基》

《瓦西里?罗扎诺夫》

索罗金中篇《排队》

《四个人的心》

长篇小说《定额》《罗曼》《玛琳娜的第30次的爱情》

剧本《土窑洞》

马尔克?哈里托诺夫《命运线,或米拉舍维奇的小箱子》

加尔科夫斯基《无尽头的死胡同》

沙罗夫《预演》

波列文《奥蒙拉》《恰巴耶夫和普斯托塔》

维克多?叶罗菲耶夫长篇小说《俄罗斯美女》《最后的审判》

叶夫盖尼?波波夫《生活的美好》

二.谈谈你对苏联文坛上“农村散文”的看法P454-455 456 460 464-465

三.论述阿斯塔菲耶夫的作品《鱼王》的主题思想。P460最后一句到P461一二段

俄罗斯文学的地位与影响 评估

俄罗斯经典文学的地位和影响(绪言)俄罗斯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文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俄罗斯文学,尤其是俄罗斯经典文学是世界文坛上最伟大的文学遗产之一,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与外延。俄罗斯造就了一大批才气横溢、出类拔萃的文学大师和一部部名闻遐迩、脍炙人口的文学名著,就像一座座高耸的丰碑,令人叹为观止,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不朽的经典。高尔基曾说:“西方任何一国的文学在生活中出现的时候,都不曾具有这么大的力量和速度,发出了这么强烈耀眼的才智的光辉……全世界都惊讶于她的美和力量。” 一、俄罗斯文学的分期和主要成就 为了更好地欣赏俄罗斯经典文学,有必要简要了解一下俄罗斯文学的主要分期和主要成就。俄罗斯文学分为古代文学(9—17世纪)、18世纪文学、19世纪文学和20世纪文学四个主要阶段,其中最重要也最主要的两个阶段是19世纪和20世纪文学。 (一)古代俄罗斯文学及其主要成就 俄罗斯古代文学又分为早期民间口头文学(9世纪前)、基辅罗斯时期文学(9-12世纪)、莫斯科公国时期文学(13-16世纪)和16-17世纪沙皇俄国文学。 俄罗斯早期民间口头文学主要有勇士歌或壮士歌,占卜歌,神话故事,歌谣、童话和寓言等。基辅罗斯时期文学的主要形式有历史故事、编年史、英雄史诗、传记、旅行记等。其中最著名的也是俄罗斯第一部书面文学作品是俄罗斯古代英雄史诗《伊戈尔远征记》,另外《俄罗斯编年序史》也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莫斯科公国时期的文学值得一提的多为记录著名战役的历史故事,如《拔都攻占梁赞的故事》、《顿河彼岸之战》等。16世纪初,以莫斯科为中心的统一的俄罗斯国家形成。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宣布为沙皇(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个沙皇),从此开始了沙皇俄国统治。到17世纪,文学开始突破中世纪格局,出现了一些具有民主主义倾向的世俗故事,代表作有《舍米亚金判案的故事》。(二)18世纪俄罗斯文学及其主要成就

浅谈俄罗斯语言中的文学素养

浅谈俄罗斯语言中的文学素养 俄罗斯的语言文学作为高校设置的专业,不仅承担着翻译的功能,还承担着文明融合传播者的角色,学习俄罗斯语言中的文学素养,能够提高学生的精神面貌,补充系统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就主要阐述俄罗斯语言中文学素养的问题,尤其是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为其他俄罗斯语言中的课程设置提供借鉴和指导意义。 标签:俄罗斯语言;文学素养;策略 一、俄罗斯语言中文学的重要价值 俄罗斯语言作为一个小语种,是中俄人民交流的媒介。其文学展现了俄罗斯人民的精神和历史过程,值得我们去学习,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语言,理解俄罗斯的历史价值观以及风土人情,翻译的时候更加注重语境问题,增加学生的丰富知识,对于教师来说,能够提高教师教学能力,转换教学意识,在新理念中创设新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将学生的特点和俄罗斯的语言文学结合起来,创造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体会俄罗斯语言之美。 二、俄罗斯语言文学课程中的问题 (一)俄罗斯语言文学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单一 俄罗斯语言文学课程在我国的高校中,作为一门重要的小语种,受到了各高校的重视,但是各校的具体情况以及发展程度的不同,对于课程的设置也不一样。但是我国的高校在俄罗斯文学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大多是关于文学和语言的学习,而缺乏对于俄罗斯其他方面的学习和交流,没有从全面性的角度去了解俄罗斯的文学,教学方法上,仍旧采用传统的课堂模式,比较枯燥。 (二)俄罗斯语言文学课程的教材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所使用的俄罗斯语言文学的教材是汉语编写的,且数目较少,真正的俄罗斯语言的教材还未普遍使用,同时,主要是一些关于俄罗斯语言文学史的教材书目,缺乏文学选读,这从侧面说明我国的俄罗斯语言文学专业上的知识教授比较狭窄,没有根据我国的学生的具体情况选编出适合的教材,也没有结合学习的习惯设置适合学生的教材,函待完善。 (三)学生学习俄罗斯语言文学课程的素养低 学生在学習俄罗斯语言文学课程的时候,由于是比较陌生的课程,是学生的首次学习,并且没有相关的基础,因此在学习的时候,存在困难的现象,学习兴趣较低,对于俄罗斯文学和语言的素养培养也比较低,造成了在学习过程中的畏

俄罗斯文学鉴赏

《俄罗斯文学鉴赏》 结课论文

我眼中的普希金 首先,普希金奠基了俄国的民族文学,使俄语文学能够屹立于欧洲的民族文学之林 虽然在普希金之前,俄国文学已经有了源远流长的历史,比如12世纪的《伊戈尔远征记》,但俄国文学始终是被认为西欧文学中“落后的”文学。普希金自幼受到欧洲文化的熏陶,在他身上法国等当时被推崇为文学“先进”国的西欧国家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但难能可贵的是普希金在其文学作品中对民族意识和民族风格有自觉的追求,他的作品贴近俄国民间生活、描写俄国人的真实生活,他在批评中对俄国文化的价值、俄国民族精神的特性以及俄语较其他欧洲语言的“优越性”等都做了大量的评论,此外,在借鉴西欧文学的同时对过民族文学的积极鼓吹和无保留的抬举,在文学理论和批评方面的建树等,都极大扩大了俄语文学的影响力,使俄国文学终于可以与西欧诸文学并肩而立了。 其次,普希金开创了俄语文学传统。 普希金的创作呈现出了惊人的多样人,他涉及多种文学体裁,他是小说家、剧作家、诗人、童话作家、批评家、历史学家等,而且他在各个体裁的创作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值得一提的是,19世纪俄国文学传统之内涵的许多因素均发端于普希金,对反对专制制度、农奴制度的自由精神、对人的尊严和个性的捍卫、对“小人物”的同情、对因社会不公而鸣的人道主义、对官僚的批判、对贵族的嘲讽、对教会虚假的揭露等,这些严肃的、充满道德感的文学传统,被19世纪乃至20世纪众多俄国文学家所继承,构成了俄语文学最为突出的特色。从这一点上甚至可以把19世纪的俄国文学划分为前普希金时期和普希金时期。 再次,普希金规范了现代的俄罗斯语言。 俄语字母又称为“基里尔”字母,是有两个希腊传教士确立的,后很多欧洲国家的语言涌入俄国,对俄语又产生了一定影响,直到彼得大帝改革后的18世纪,法语又对俄语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如此庞杂的语言体系对民众交流、国家治理和文学创作各方面都不利,因此规范俄语成为了必须。虽然莱蒙诺索夫对俄语的语法和诗歌格律等进行了严谨的研究,但他的严格有余和活力不足,缺乏活生生的语言范本,因此规范俄语的重任落到了普希金身上。普希金并没有从语言学的角度而是在活生生的作品中完成这个任务,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上流社会

俄罗斯文学名词解释

解冻文学以爱伦堡的中篇小说《解冻》为标题,在苏联的50年代,出现一批真实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家作品。在真之前,斯大林时代的文坛大都是歌颂文学,宣扬“无冲突论”,造成了公式化、概念化、粉饰生活、回避矛盾的状况,并且粗暴批判一些触及现实的作家作品。斯大林逝世后,苏联第二次作代会召开,彻底纠正“左”的偏向,作家们开始大但地表现生活矛盾和冲突以及黑暗面。《解冻》一书结尾有“你看,到解冻的时节了”的句子,因此西方评论界认为解冻影射斯大林个人崇拜时代已经结束,将这股新的文学潮流称作“解冻文学”。 解冻文学 “解冻文学”倾向于对过去的僵化的文学模式的反叛,更多的是以一种理性的、清醒的态度来对待历史,对待现实生活。 “解冻文学”以爱伦堡的《解冻》为发端,开创了一个文学潮流。 首先,要求重视人,呼唤人性的复归,要求重新确认“人”的地位,要求文学站在“人性本位”的高度,直面和批判历史和现实中存在的种种弊端。解冻文学之前的苏联文学作品往往写事重于写人,“生产小说”、“商业小说”、“农业题材”、“工业题材”等都是指写事,而不是写人,解冻文学力图走出这种文学误区。 其次,要求重新发掘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打碎即往的虚伪的、矫饰的既“瞒”又“骗”的政治口号式的创作毒流。1953年底至1954年上半年,苏联的《新世界》导杂志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它们触及到了当时十分敏锐的社会问题。其中,波麦兰采夫的《论文学的真诚》最有代表性。该文揭露了文学中“粉饰现实”的种种积习和手法,呼吁作家拿出“真诚”和“良心”,写“生活的真实”。这一问题的提出,立刻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引起了舆论的强烈反响。苏联在这个时期发表了一连串反官僚主义题材的小说,如亚·雅申的《杠杆》、丹·格拉宁的《个人意见》等。这一时期还发表了一些在30年代遭镇压而死的作家的作品。 苏共20大后,思想解放界的“解冻”思潮一泻千里,波匈事件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边串事件接二连三发生,加上国内出现“莫斯科大学事件”,使苏共领导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从1957年开始,便开始收紧“解冻”的闸门,特别是对文艺界的“不健康倾向”的批判,随后采取一系列紧急措施,“解冻”思潮便基本停止发展。在1959—1960年期间,“解冻”的闸门虽没有关死,正常的平反虽还照常进行,但思想解放的步伐却大大放慢了下来。 以《解冻》发表为标志,被西方称为“解冻文学”时期的作品从此源源不断地出现,如:柯涅楚克的剧本《翅膀》、佐林的剧本《客人》、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杜金采夫的《不是单靠面包》,特瓦尔托夫斯基的长诗《华西里·焦尔金游地府》,尼古拉耶娃的《前进中的战斗》,索尔仁尼琴的《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叶甫图申科的诗歌《斯大林的继承者们》等等。不过,苏联文学界一直不承认“解冻文学”这个说法。西方评论界的说法也不尽相同。就我们的理解,“解冻”思潮主要指斯大林逝世后十年中,特别是五十年代中期那些揭露苏联社会阴暗面,反斯大林化,要求创作自由,向西方靠拢的趋向。这里所说的反斯大林化,不单是指反对斯大林的错误,而是把斯大林的名字与苏联的社会主义相提并论。

浅析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浅析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摘要:“多余人”的产生和发展是俄国历史的产物,“多余人”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一些对社会制度不满、生活苦闷、厌恶当局又脱离人民无处施展抱负的先进人物的迷茫状态,“多余人”形象有其先进性和历史性,对整个世界文学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俄罗斯多余人贵族爱情 “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疾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他们很是心仪西方的自由思想,他们也很不满俄国的现状,又无能为力改变这种现状,然而他们又是大贵族和权势者的代表人物,不可能与底层人民相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 “多余人”形象最早是在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里的主人公“奥涅金”身上体现的,在某种意义上“奥涅金”可以说是“多余人”的鼻祖,而这一形象真正的广为流传是在屠格涅夫1850年发表的中篇小说《多余人日记》之后才更加深入人心的。之后又有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罗亭》中的“罗亭”,冈察洛夫《奥博洛莫夫》中“奥博洛莫夫”等。 一、出身“贵族”的“多余人” “多余人”都出身于贵族家挺,优越的生活环境使他们根本不必为生活担心,他们从小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正是教育使他们开始思考社会人生。也许人们追求财富、荣誉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但是作为一出生就拥有财富的贵族地主,他们渐渐认识到正是自己的特权地位造成了社会的不平等。他们背离本阶级价值的标准,不再把追求功名利禄、家庭幸福当作自己人生目的,作为上流社会、贵族阶级的一员却走上了与本阶级的价值标准相背离的道路。 《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学识广博、聪明深刻的奥涅金在二十六岁时仍然是个既无公职也无家室的人,成为上流社会眼中的怪人。毕巧林同样是个受过良好教育的贵族青年,他思维敏捷,才华出众,具有非凡的洞察力,但是他同样没有

十八到十九世纪俄国文学史考点总结

古代俄罗斯文学(11——17世纪) 1、:《往年故事》(Повесть временных лет)流传至今最古老的的编年史 《伊戈尔远征记》Слово о полку Игореве(1185-1187)最有代表意义的英雄史诗主人公:Игорь Ярославна(古代文学第一个优美的妇女形象。全诗描写1185年诺夫哥罗德─谢维尔斯基公伊戈尔孤军出征南方波洛夫人、兵败被俘的悲剧2、13—15世纪《ПовестьоразоренииРязаниБытыем.》《ЖитиеАлександраНевского》 (Задонщина顿河彼岸之战) какМамайпрош?л一片荒凉ончистыйМамай 文学流派 一、古典主义(классицизм)时间18c30-50s 特点:政治上维护王权,歌颂开明君主。思想上崇尚理性,艺术上以古希腊 罗马文学为范本。体裁:高级体(史诗颂歌)低级体(讽刺文寓言)戏剧三一律:一出戏剧建立在单一情节上:发生在一昼夜:同一地点。代表作家Ломоносов 代表作《论玻璃之益处》二、感伤主义(сентиментализм)时间18c90s 特点:夸大感情的作用,细致地描写人物的心情和不幸遭遇,格调悲哀,语言晦暗,充满悲观失望。代表作家:卡拉姆津Карамзин《Бедная Лиза》苦命的丽莎1792三、浪漫主义(романтизм)时间;19c初25年特点:着重书写人物形象,内心感受,具有主观性,浓厚感情色彩;推崇原创;民族特色,注重民间创作;艺术形式上标新立异,用词造句色彩绚丽,感情浓烈。代表:消极浪漫主义Жуковский《Светлана》被称为“певец Светланы”“斯维特兰娜的歌手” 积极浪漫主义:Пушкин《к морю》декабристы四:现实主义(реализм)时间:19c30,40s,后期发展到批判现实主义。60s达到顶峰标志:果戈理的死魂灵标志着过渡到。特点:细节真实,形象典型,方式客观。代表作;Достоевский《Идиот》Толстой《Детство》五:自然派时间;19c30-40s 特点:真实反映生活,注重描写下层人民的命运。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别称。代表作:果戈理Гогорь别林斯基Белинский 多余人分析лишний человек 一:特点: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嫉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 的现状,又无能为力改变这种现状,然而他们又是大贵族和权势者的代表人物,不可能与底层人民相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 样从各地漫游归来,同达吉雅娜邂逅相逢,反过来向达吉雅娜求爱时,此时,已成为社交界贵妇人的对方却拒绝了他。奥涅金既愤世嫉俗,同时又远离人民,空虚无为。2、Герцен《Ктовиноват》谁之罪,多余人Бельтов形象:本来有着“卓越的才能”和“伟大的抱负”,“对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敞开着心扉” ,但一旦进入社会,就处处碰壁,而被迫成为“多余”的人。3、第二代Лермонтов《Геройнашеговремени》当代英雄多余人Печорин毕巧林形象:是一名贵族军官,天资聪颖,才智出众,对由当时环境支配下的那种空虚无聊生活感到失望,但又没法摆脱,因此苦闷彷徨,甚至玩世不恭。“狂热好动”与“人格分裂”是他的两大个性。第二代特点:毕巧林比奥涅金更有才能,因而其悲剧性也更深刻。4、Тургенев 《Рудин 》罗亭Рудин形象;他无论是在社会事业上还是在爱情上都遭到惨败。绝望之余,他只好承认自己的“无用”与“多余”,“生来就是无根的浮萍”, 滞,以及社会上要求变革现状的愿望。 小人物分析маленький человек 小人物特点:小人物”, 即贫贱、低微的小官吏,他们一方面是‘“先生””,是“老爷”,另一方面则受歧视, 受欺辱, 穷愁潦倒, 命运不济, 俄罗斯作家笔下的小人物, 几乎都是穷困、、孤独、软弱、卑微的形象。但是,我们应该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小人物”这一形象。 一:Пушкин的《驿站长》Cтанционный смотритель 小人物维林Вырин形象:作者以故事叙述人的身份描写他三过小驿站所见到的维林命运的变化,通篇都令人感到社会的冷酷和残暴, 揭示出腐朽的社会已无法挽救和旧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小人物形象。二、Гоголь的《外套》Шинель小人物:巴施马奇金Башмачкин形象:刻画了九品文官阿卡基·阿卡基耶维奇·巴施马奇金把做一件新外套看作是生活中的一件“伟大的创举”,小说最后的刻画进一

俄国文学史简介

俄国文学(俄文:Русскаялитература)这一概念在广义上指所有俄语国家的文学,不仅包括俄罗斯,也包括前苏联诸加盟共和国的文学。在苏联解体后,这一概念的范围缩小,仅指俄罗斯一国的文学。由于俄罗斯的文化疆界在历史上的多变和不确定性、俄语发展过程中的种种政治因素,“俄国文学”这一概念的界定仍存在很多争议和含混。通常人们认为,产生于俄语文化氛围中的、以俄语写成文学都可归入“俄国文学”。 古代文学 最早的俄国文学现在仅存极少的几部以古俄语(非古斯拉夫语)写成的经典之作。其中比较著名的包括史诗《伊戈尔远征记》以及《被囚者丹尼尔的祈祷》。此外,《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的故事》也是俄国古代文学中的精品。其他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还包括《生理学者》、《大纲》以及《三海之旅》等等。这些作品都是口头传播的民歌体,融合了基督教和异教的精神。中世纪的俄国文学具有非常显著的基督教特色,语言也以教会斯拉夫语为主,融合了很多南部斯拉夫民族的特征。以通俗的现代俄语写成的第一部文学作品是著名神学家阿瓦昆的自传,发表于17世纪中期。 彼得大帝时代 在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时期,俄国展开了广泛的“西化”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俄国人学习法国、德国等西欧国家风范,以改进自己在经济、文化上的落后局面。在文化方面,俄语的字母表和正字法得以改进,通俗俄语以及用通俗俄语写成的大众文学得以蓬勃发展。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家包括德米特里·冈特米尔、瓦西里·基里洛维奇·特里狄亚可夫斯基和米哈伊尔·罗蒙诺索夫,他们主要活跃于18世纪早期。这些人的创作为更加成熟的作家如诗人德扎文、剧作家亚历山大·彼得洛维奇·苏马罗科夫以及散文作家尼古拉·卡拉米欣等人的创作铺平了道路。 黄金时代:19世纪 欧洲的浪漫主义文学风潮于19世纪传入俄国,并带动了俄语诗歌的繁荣。诗人瓦西里·茹科夫斯基和亚历山大·普希金是浪漫主义诗人中成就最高者。米哈伊尔·莱蒙托夫也是非常著名的诗人。 然而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成就却远远高于浪漫主义文学,成为欧洲大陆唯一可与法国匹敌的文学大国。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繁荣时期被后世称为俄国文学史的“黄金时代”。19世纪俄国文学的重要人物包括寓言作家克雷洛夫、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剧作家格波多夫和奥斯特洛夫斯基、诗人巴拉丁斯基、巴丘什科夫、涅克拉索夫、丘特切夫等。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成就最高的是小说,诞生了一批世界级的小说大师,包括尼古拉·果戈理,代表作品《死魂灵》、《钦差大臣》等;费奥多·杜斯妥也夫斯基,代表作《罪与罚》、《地下室手记》;

俄罗斯文学概况

俄罗斯文学概况 提到世界文学就不得不说到欧洲文学,自近代以来文学界几乎全部的大变革和发展都源自欧洲大陆。而俄罗斯文学作为欧洲文学大河雄伟壮丽的一条分支,有着灿烂而辉煌的古代文明,在近现代也涌现出一大批伟大的作家和伟大的作品。 古代文学 俄罗斯古代文学的发展主要由三个时期组成,首先是基辅罗斯时期(11~12世纪),在这个时期文学形式以历史故事、英雄史诗为主,其代表作为《伊戈尔远征记》。它被公认是俄罗斯古代文学中最优秀的作品。全诗由序诗、中心部分和结尾组成,以12世纪罗斯王公伊戈尔一次失败的远征为史实依据。主人公伊戈尔为消除公国的外患——盘踞在黑海的波洛夫人,率远征军进行征伐。在伊戈尔身上,兼有着为自己民族抗御外敌的英雄气概和追求个人荣誉、轻率行动的性格特征。作品在叙述英雄业绩时充溢这爱国主义精神和浓郁的抒情气氛。 从1240年起,蒙古人入主罗斯近两个半世纪之久,使罗斯的经济、文化遭到巨大破坏。这一时期留下的作品不多,比较重要的有《拔都灭亡梁赞的故事》、《亚历山大·涅夫斯基行传》,以及索封尼记述1380年莫斯科大公德米特里大败蒙古军事迹的《顿河彼岸之战》等。 1480年伊凡三世彻底战胜蒙古侵略者之后,逐渐崛起一个以莫斯科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俄罗斯国。全国性的文学代替了分散的地区性文学,并具有鲜明的政论色彩,主要反映进步小贵族同反动领主之间的斗争,代表作为伊·彼列斯维托夫的文章、伊凡四世同库尔勃斯基公的通信。 十八世纪文学 十八世纪俄罗斯文学古典主义兴起。例如苏马罗科夫的悲喜剧,罗蒙诺索夫的颂诗和康捷米尔的讽刺诗。18世纪末叶,在英、德、法等国文学的催化下,感伤主义在俄国勃兴,反映了1773至1775年普加乔夫起义后贵族的忧伤情绪。其中以卡拉姆津、冯维辛和拉季谢夫为代表人物。 十九世纪文学 十九世纪是俄罗斯文学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成果最丰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浪漫主义上升到它的巅峰期,现实主义开始萌发并发展壮大,批判现实主义也开始产生。期间出现了数位俄罗斯乃至世界文坛的文学巨星,如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列夫和列夫托尔斯泰等。 普希金是俄罗斯著名的文学家、被许多人认为是俄国最伟大的诗人、现代俄国文学的奠基人。普希金的重大贡献,在于创建了俄罗斯文学语言,确立了俄罗斯语言规范。作为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其代表作有诗歌《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篇小说《上尉的女儿》等。普希金作品崇高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艺术性使他具有世界性的重大影响,他的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普希金在他的作品中表现了对自由、对生活的热爱,对光明必能战胜黑暗、理智必能战胜偏见的坚定信仰,他的作品,激发了一代又一代俄罗斯音乐家的创作激情和灵感。 陀思妥耶夫斯基19世纪群星灿烂的俄国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与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人齐名,是俄国文学的卓越代表,他所走过的是一条极为艰辛、复杂的生活与创作道路,是俄国文学史上最复杂、最矛盾的作家之一。即如有人所说“托尔斯泰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广度,陀思妥耶夫斯基则代表了俄罗斯

十九世纪俄罗斯作家作品一览表

十九世纪俄罗斯作家作品一览表 1.克雷洛夫ИванАндреевичКрылов(1769--1844): 别林斯基称它为“俄国唯一的一位真正的、伟大的寓言作家。 《摩登小店》1807 喜剧 勇士伊利亚1808 神话剧 2. 瓦西里?安德烈耶维奇·茹科夫斯基Василий Андреевич Жуковский (1783-1852):继杰尔查文后成为俄国诗坛泰斗,是俄国第一个浪漫主义作家,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五月的早晨》 1797 诗歌 《黄昏》 1806 抒情诗哀歌 《柳德米拉》 1808 谣曲 《斯维特兰娜》 1813 故事诗 《捷昂与艾斯欣》 1815 谣曲 《十二睡美人》 1827 诗歌 3.里鮑耶陀夫Aleksandr Sergeyevich Griboyedov(1795.1—1829): 俄国剧作家。 《智慧的痛苦》 1824 喜剧 4.孔德拉季·费奥多洛维奇·雷列耶夫:Кондра?тийФёдоровичРыле?ев(1795.9-1826): 19世纪初期,俄国贵族革命家。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上。十二月党诗人中最著名的诗人。 《致宠臣》 1820 讽刺诗 《沉思》 1821-1823 诗歌 《伊凡·苏萨宁》 1823 诗歌 《公民》 1824-1825 政治抒情诗 《沃伊纳罗夫斯基》 1825 长诗

5.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Aleks Sergeyevich Pushkin (1799--1837): 俄国文学之父。在俄国文学史上是继往开来的人物,他既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又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皇村回忆》 1814 诗歌 《致诗友》 1814 诗歌 《自由颂》 1817 诗歌 《致恰达耶夫》 1818 政治抒情诗 《乡村》 1819 诗歌 《鲁斯兰与柳德米拉》 1820 叙事长诗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1825 哲理意味诗 《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 1825 爱情抒情诗 《黑桃皇后》 1833 中篇小说 《上尉的女儿》 1836 历史长篇小说 6.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果戈里 Nikolai Vasilievich Gogol-Yanovski (1809-1852):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伟大的讽刺作家。 《汉斯·古谢加顿》 1829 长诗 《狄康卡近乡夜话》 1830 短篇小说 《三等弗拉基米尔勋章》 1835 喜剧 《彼得堡的故事》1835 中篇小说 《密尔格拉得》 1835 中篇小说 《钦差大臣》 1835 讽刺喜剧 《死魂灵》 1840 长篇小说 7.维萨里昂·格里戈里耶维奇·别林斯基Виссарион Григорьевич Белинский 1811-1848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哲学家、文学评论家。 文学的幻想1834 论文 1846年俄国文学一瞥1847 论文 1847年俄国文学一瞥1848 论文

俄罗斯概况教学大纲

《俄罗斯概况》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俄罗斯概况 二、课程性质 俄罗斯概况是根据全日制普通高校俄语专业课程设置要求开设的专业限制性选修课。其修读对象是俄语专业二年级学生。 三、课程教学目的 俄罗斯概况课主要考查学生对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风土人情、历史与现状等各方面基本情况的了解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日常学习遇到的有关两国背景问题的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扩大眼界,增加知识,了解俄语的背景材料,提高文化修养。 四、课程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俄罗斯概况一般安排在低年级开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宜全部用俄语授课;但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原文的“第一手”信息,学生不理解的地方,教师用汉语做出解释,要让学生在了解文化国情知识的过程中复习、巩固俄语语言知识,提高阅读能力及俄语口语连贯表达能力。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听录音、看录像、看电影让学生自己感受俄罗斯的风土人情、国家状况。 五、课程总学时 俄罗斯概况教学为一学期。每周两学时,共计36学时,2学分。 六、课程教学内容要点及建议学时分配 第一章概况(4学时) 1.人口,民族,宗教

2.国徽,国旗,国歌 3.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 第二章俄罗斯经济( 2 学时) 1.俄罗斯经济区划 2.俄罗斯主要城市 第三章俄罗斯简史( 6 学时) 1.斯拉夫部落和多神教 2.罗斯的洗礼和基辅罗斯 3.俄罗斯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4.俄罗斯帝国 5.十月革命和苏联的成立 6.1953~1991年间的苏联和俄罗斯联邦 第四章俄罗斯国家体制和政治制度( 4 学时)1.联邦体制 2.俄罗斯宪法 3.俄罗斯联邦会议 4.俄罗斯联邦总统 5.俄罗斯联邦政府 第五章俄罗斯文学( 5 学时) 1.民间口头文学 2.古代文学(11世纪初—17世纪) 3.18世纪的俄罗斯文学 4.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学 5.19—20世纪之交及20世纪的俄罗斯文学6.俄罗斯苏维埃文学

俄罗斯文学

填空1’×5 单选1’×5 阅读理解40’ 论述20’×2 普希金 俄罗斯著名的文学家、被许多人认为是俄国最伟大的诗人、现代俄国文学的奠基人。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代表作有诗歌《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篇小说《上尉的女儿》等。 短篇小说《驿站长》在俄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提出小人物主题,以满腔同情描写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遭遇。《驿站长》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中描写“小人物”命运的开山之作。整篇小说通过作者虚构的人物别尔金三次访问驿站,描写了驿站长一生悲惨的命运。 《别尔金小说》中感伤主义最浓烈的要属《驿站长》。主人公普通的驿站长萨姆松·维林与自己的宝贝女儿冬尼亚艰难维持着驿站的生计,聪明可爱的冬尼亚善解人意,能为老实的父亲平息一次次客人的怒火。但这样平静的生活却被路过的军官明斯基打破了。他骗走了驿站长唯一的女儿,从此驿站长痛苦不堪,贫困潦倒,几次寻女无果,郁郁而终。 驿站长维林长久过着被侮辱被欺压的生活,他生命中唯一的安慰和幸福是女儿冬尼娅,然而这仅有的幸福也被过路的军官明斯基夺走了。作者通过维林四次寻女,逐步展示了贵族军官的凶暴和社会的不公,揭示了小人物惶惶不可终日处境的社会原因:是他们卑下无权的地位,是统治者的骄横暴虐,是专制农奴制度的反动黑暗。 普希金塑造人物简洁鲜明,但并不单薄。小说中维林扔掉明斯基的钞票,后又回去寻找的细节,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深刻地展现出来。同时,对明斯基的描绘也没有止于花花公子的形象,毕竟他对冬尼娅没有始乱终弃。 小说结尾,冬尼娅回来了。这个美丽、勤劳的姑娘,这个维林视为珍宝的女儿,是来求得父亲的谅解,是来弥补心灵的愧疚,可面对的却是老人凄凉的坟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这是何等的创痛,又是何等的无奈与悲哀啊! 莱蒙托夫 继普希金之后俄国又一位伟大诗人。被别林斯基誉为“民族诗人”。 《诗人之死》创作背景 1837年2月10日,俄罗斯新文学的奠基人普希金在与逃亡俄国的法国保皇党徒丹特士的决斗后死于非命。这场决斗实际上是上流社会对普希金的侮辱所酿成的恶果,官方舆论千方百计地掩盖诗人之死的真相。莱蒙托夫出于对伟大诗人的热爱和对沙皇尼古拉一世黑暗统治的义愤,写下了这首不朽名诗:痛揭诗人之死的谜,猛追凶手的宫中后台,在十二月党人失败后,头一个喊出了与沙皇抗争的人民心声。这首重量过千钧、锋利如匕首的悼亡诗,震动

19世纪俄罗斯50-60年代文学派别

Славянофильство (斯拉夫派) 产生于19世纪的30-40年代,在50年代成为俄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力量。他们认为,俄国的整个文化不应该归入其他模式,它拥有自己的生命价值和自己的前途。 三个理论主张: 1. 肯定公社是人名生活的社会经济形式; 2. 在考虑俄国特殊道路时必须从俄国落后这一事实出发; 3. 反对独裁专制的国家体制。 意义:应该予以肯定,其基本出发点是俄国的社会实际。 Западничество (西欧派) 贵族自由派(дворянские либералы) рановски аадаев елински ер ен(赫尔岑) ар в о кин(鲍特金)Панаев Тур енев 革命民主派(револю ионные демокра ы) обролюбов(杜勃罗留波夫), ерны евски (车尔尼雪夫斯基) екрасов(涅克拉索夫) Подлинная ис ория росси ско о осударс ва олько началась с пе ровских преобразовани ; ?западны ? буржуазны пу ь разви ия России. 主要论坛:? ечес венные записки? (祖国纪事,18 ?Современник? (现代人,1836-1866) ?Русски вес ник? (俄国导报,1856-1906) Западничество (西欧派) 产生于19世纪40-50年代。力主俄国走西欧的资本主义道路。其中,贵族自由派其成员多半出身于贵族地主家庭。 主张: 1. 协同政府及早废除农奴制,代之以雇佣劳动制; 2. 抨击君主专制政府,赞成英、法式的君主立宪或议会制,排斥革命,主张通过普及教育和科学的途径来实现他们的政治纲领; 3. 主张实行彼得一世那种改革,发展工商业和交通运输。 意义: 比起斯拉夫派来,西欧派的思想和活动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有更积极的推动作用。 ? а мы были про ивниками их но очень с ранными. У нас была одна любовь но не одинаковая? (А. ер ен) Почвенничество (根基派) ос оевски ри орьев С рахов ?всечеловечнос ь? русско о на ионально о духа 论坛:?Время? (1861-1863) ?Эпоха? (1864-1865) 主张:认为俄罗斯民族精神具有全人类性,要求知识分子和作家“顺从人民”,吸取俄罗斯人

俄罗斯的古代文学

俄罗斯的古代文学

俄罗斯的古代文学 ——以三个时期的圣徒生平传略为例 公元十世纪末期,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定基督教为国教,为了宣传基督教的教义从拜占庭,保加利亚和南斯拉夫引入了大量宗教书籍。圣徒传记就是其中一种,如这一时期从拜占庭翻译过来的《叶甫斯塔菲—波拉基塔传》。圣徒传记是一种纪实性的人物传记。但此时的俄罗斯人民在吸收外来文学营养的同时也在酝酿着自己的圣徒传记。 《鲍利斯和格列勃的故事》就是这时期一篇俄罗斯人自己创作的圣徒传记,这篇传记据说出自僧侣雅可夫之手,写于11至12世纪初。《鲍利斯和格列勃的故事》取材于真实的历史故事。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去世后,其长子斯维雅托波尔克登上大公王位,为了独揽大权,斯维雅托波尔克便想要除掉亲兄弟鲍利斯和格列勃。弗拉基米尔大公的死讯传到鲍利斯那里时,鲍利斯的卫队欲以武力为其夺取王位,但考虑到“国家的安定和利益以及‘弟弟必须服从兄长的道德原则’”,鲍利斯不愿与兄长争权夺利拒绝了卫队的请求。良禽择木而栖,于是他的卫队弃他而去。之后,鲍里斯身边只剩少数亲兵跟随着他。后来,鲍利斯得知兄长斯维雅托波尔克想要取他的性命,但他并没有集结亲兵反抗或收拾行囊逃跑;反而默默的等待着死亡的到来,并祈祷上帝饶恕其兄谋害亲兄弟的罪行。斯维雅托波尔克在杀死亲弟弟鲍利斯之后,又派人给格列勃送信,谎称“要他火速赶来看望病危的父亲”。格列勃也对这位残忍的兄长毫无疑心,日夜兼程向基辅行进。行至途中,另一个兄弟雅罗斯拉夫派人告诉格列勃:他们的父亲已死,鲍利斯已经被斯维雅托波尔克杀害,劝格列勃不要再靠近基辅。格列勃听闻后为父亲的离世和兄长的惨死哀声痛哭。而此时,斯维雅托波尔克派来的杀手已到,他们跳到格列勃的船上,想要取他性命。生死关头,格列勃从容镇定的向杀手请求让他做完最后的祈祷。当格列勃祈祷完毕,杀手们遂将他杀害。在两位兄弟死后,雅罗斯拉夫举兵声讨斯维雅托波尔克的谋害亲生兄弟的罪行。1019年雅罗斯拉夫击败斯维雅托波尔克,斯维雅托波尔克仓皇逃出罗斯,最终死于荒野。传记的作者将鲍利斯和格列勃作为品德高尚的圣徒为其树碑立传,谴责斯维雅

俄罗斯文学赏析

19世纪俄罗斯爱情诗坛上的奇葩 —读《致凯恩》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 在我的面前出现了你, 有如昙花一现的幻影, 有如纯洁之美的精灵。 在绝望的忧愁的折磨中, 在喧闹的虚幻的困扰中, 我的耳边长久地响着你温柔的声音, 我还在睡梦中见到你可爱的面影。 许多年代过去了。 狂暴的激情 驱散了往日的梦想, 于是我忘记了你温柔的声音, 还有你那天仙似的面影。 在穷乡僻壤,在囚禁的阴暗生活中, 我的岁月就那样静静地消逝, 失去了神往,失去了灵感, 失去了眼泪,失去了生命,也失去了爱情。 如今灵魂已开始觉醒: 于是在我的面前又出现了你, 有如昙花一现的幻影, 有如纯洁之美的精灵。 我的心狂喜地跳跃, 为了它一切又重新苏醒, 有了神往,有了灵感, 有了生命,有了眼泪,也有了爱情。 《致凯恩》写于1825年。1819年,普希金20岁时,第一次在彼得堡艺术学院院长奥列宁的家中见到凯恩,那时她才19岁,却已成了一位52岁的将军的妻子。普希金在彼得堡和她相识。1824年8月,普希金在宪警的押送下被发配到原籍米哈伊洛夫斯克村,陪伴他的只

有年老的奶娘。1825年夏天,凯恩凑巧到与米哈依洛夫斯克村毗邻的三山村中一位亲戚家做客,从而得与诗人见面。普希金与凯恩一起散步、交谈,度过了几天美好的时光。凯恩离开三山村的这一天,普希金送了《叶甫盖尼·奥涅金》的第二章给她,其中就夹了这首诗,署的日期是“一八二五年七月十九日”。凯恩后来在回忆当时的情景时写道:“他清早赶来,作为送别,他给我带来了一册《奥涅金》的第二章,在没裁开的诗页间我发现了一张折成四层的信纸,上面写有‘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等等。当我准备把这个诗的礼物放进盒子里时,他久久地看着我,然后猛然把诗夺了过去,不想还给我。我苦苦哀求,才又得到它,当时他的脑子里想的是什么,我不知道。”诗人在意外的欢欣之中写下了这首被誉为“爱情诗卓绝的典范”的作品。 《致凯恩》这首诗歌是情诗的典范之作,是普希金写得最美的一首。普希金的爱是幸运的,凯恩给了普希金两个美妙的瞬间,而她自己却因普希金的诗而获得了永恒。在手稿上,普希金在这首诗边上还画了一幅凯恩的速写头像,凯恩曼妙的形象、温柔的声音和天仙似的倩影,都永久地定格在普希金的诗歌中。《致凯恩》写的就是这种瞬间的爱的感受以及由之带来的长久的爱的回味。爱,往往是一见钟情式的,在一个瞬间突然产生的。爱,又可能是朦胧的,生成之后仍往往不能被清晰地意识到,待到某一类时机的出现,情感的闸门才可能被突然地打开。诗的第一节写诗人当年在彼得堡遇见凯恩时的美妙情景。“幻影”、“精灵”,美得让人目眩神迷,美得几乎如堕梦境。第二节写那一瞬间给诗人留下的长久的记忆,第三节写爱的淡忘,第四节

浅谈十九世纪俄国文学

浅谈十九世纪俄国文学 摘要:在欧洲各国中,俄罗斯发展是比较晚的。文学的发展更是如此。十七世纪以前,除了一些民间文学作品之外,俄罗斯文学是一片空白。十七世纪末彼得大帝向西方开放之后,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俄罗斯文学才发展起来。十九世纪初,随着拿破仑入侵俄国的失败,俄军一直打到了巴黎。一些俄军中出身贵族的年轻军官受到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影响,反而成了拿破仑事业的继承者。这就是十二月党人。他们反对农奴制的起义,虽然也以失败而告终,但给了农奴制俄国以最初的沉重打击。这一切都为普希金登上俄国文学舞台准备了条件。从普希金开始,十九世纪的俄国文学一浪接着一浪,形成了欧洲文学中一个突出的高峰。而研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高峰,也就成了一个永恒的研究课题。本文就十九世纪的俄国文学进行简单分析,并列举出十九世纪几个代表作家,使我们在了解十九世纪文学作品的同时,从而更加了解十九世纪文学在俄罗斯文学史上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十九世纪;代表作家;俄国文学 1、黄金时代―十九世纪现实主义 俄国文学泛指产生于俄语文化环境中、以俄语写成的文学作品。从地域上讲,不仅包括现在的俄罗斯,也包括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 欧洲浪漫主义于19世纪初传入俄罗斯。19世纪前25年,由于1812年卫国战争后民族意识的觉醒和贵族革命的准备,加上西欧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上升到主导的地位。消极浪漫主义的代表是茹科夫斯基(1783一1852)。他的诗歌不接触社会主题,有朦胧的神秘色彩,但诗歌语言纯正、优美,对俄国诗歌的发展有良好影响。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是早期的普希金、莱蒙托夫和十二月党人诗人雷列耶夫(1795一1826)等。十二月党人诗人以犀利的笔锋抨击专制暴政,揭露统治阶级对农奴的野蛮剥削,进行了革命的鼓动。不过,俄国的浪漫主义风潮很快就结束了;不仅如此,即使在浪漫主义高潮时期,俄国文学仍然带有很强的现实主义色彩。这与俄国贵族革命的失败以及政府统治的强化有关。社会形势的日益严峻残酷,使作家们无法单纯的多愁善感。 从19世纪20年代起,俄国文学进入了现实主义阶段,成为欧洲大陆唯一可与法国匹敌的文学大国。这一时期被称作俄国文学的“黄金时代”,涌现出大批世界一流的作家,如克雷洛夫、屠格涅夫、托斯陀耶夫斯基、奥斯特洛夫斯基、契诃夫等。其中成就最高的当属列夫·托尔斯泰,与发过的巴尔扎克齐名,其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以及《复活》在19世纪俄国文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2、黄金时代的代表作家 19世纪初的三个代表作家,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理。他们的创作轨迹明显带有从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化的特征。普希金是浪漫主义的领军人物,但后期创作则转向现实主义,为后来俄国现实主义作家的创作奠定了基础;莱蒙托夫起初诗歌浪漫诗人,他的抒情诗被认为是“诗体祷文”,俄罗斯宗教情绪的模式,诗人讲个人的、公民的、哲学的主题融入自己的创作中,但长篇小说《当代英雄》塑造了当时俄国社会中的典型形象,对现实的反应是准确而深刻的。果戈理的小说始终保持着浪漫气质,但从内容上来看,始终关注严峻的现实。本文将详细介绍俄国文学之父――普希金。 普希金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诗人,公认的“俄国文学之父”。普希金出身

俄罗斯国情文化教学大纲

《俄罗斯国情文化》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全校公共任选课课程名称:俄罗斯国情文化 开课单位: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课程编号:04080316 总学时: 32 学分:2 适用专业:全校本科各专业 一、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地位、作用; 俄罗斯国情文化是针对全校学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共32课时,2个学分,本大纲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和教学需要编写,作为本课程组织教学、编写辅导教材和教学考核的依据。 俄罗斯国情文化是一门介绍、研究俄罗斯国家的自然地理、历史人文、政治经济、文化、民俗、教育等内容的学科。本课程旨在通过对俄罗斯上述各个方面的学习和研究,熟悉、掌握相关内容,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以后进一步了解俄罗斯、俄语打下基础。 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 依据《俄罗斯概况》等教材,讲授俄罗斯国情文化基本知识,比如:俄罗斯国家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历史沿革、文化习俗、宗教等等,本课程计划32学时内完成。 第一章:俄罗斯的概况 1.了解俄罗斯的自然情况 2.了解俄罗斯的国歌,了解俄罗斯国歌的历史 3.掌握俄罗斯的国旗,了解俄罗斯国旗的历史 4.掌握俄罗斯的国徽,了解俄罗斯国徽的历史 第二章:俄罗斯的政治制度 1.了解俄罗斯议会上院--联邦委员会 2.了解俄罗斯最高立法机构(1906-1993年)的历史 3.了解俄罗斯的司法机构 4.了解俄罗斯的军事力量 5.了解俄罗斯的主要政党 6.掌握俄罗斯的车臣问题 第三章:俄罗斯的历史 1.了解莫斯科公国的建立及其历史 2.了解沙皇俄国的建立和历史 3.了解苏联的建立及其历史 4.掌握二战的主要战役。了解二战的进程 5.了解苏联的解体 6.了解俄罗斯联邦的简史及近况 7.掌握俄罗斯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列宁、斯大林、普京等

浅谈俄罗斯文学作品中多余人的时代性

作家杂志Writer Magazine 2009No.9 借鉴与比较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学出现了一组特殊形象群体———“多余人”。这一典型形象是当时俄国处于西方文化与传统的俄罗斯文化相互冲突之下的产物。本文从它的产生、发 展、升华到灭亡做初步的整理。普希金笔下《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奥涅金,可谓“多余人”的“鼻祖”,是俄国第一个“多余人”。在俄国沙皇的高压政策下,普希金只能让他笔下的奥涅金停留在苦闷、彷徨、探索而又找不到出路的个人反抗 阶段,从而曲折地反映了专制农奴制度的危机和新一代年 轻人的觉醒。莱蒙托夫 《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是继奥涅金之后的第二个“多余人”。“多余人”发展到这个阶段,显示出更强的反抗性。与初期“多余人”相比,毕巧林在思想性格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他的思想更尖锐,对抗更强烈。相对于奥涅金是一个超越。屠格涅夫笔下《罗亭》中的罗亭是“多 余人”形象系列的升华。无论道德情操或智慧才华都高于奥涅金、毕巧林。比之他们罗亭已经有了更高的觉悟,顺应时代的要求,在思想上觉醒了过来,找寻着改革社会的道路。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莫夫》中的奥勃洛莫夫是所有“多余人”蜕化的极限。他缺乏以前“多余人”那种探索生活、介入生活、改造生活的热情,而是退出生活,旁观生活。最终只能默默地退出历史的舞台。“多余人”形象的灭亡,也正象征俄国农奴制时代的结束,新生活的必然到来。19世纪上半期是俄罗斯近代民族文化的崛起与西方文化发生剧烈撞击与冲突的时期。这一时期鲜明的时代特征充分反映了俄国解放运动第一阶段的特殊历史氛围。“多余人”形象系列正是这一历史氛围的集中体现。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战士和作家赫尔岑指出:“多余人”永远不会站在政府一边,同时也永远不会站在人民一边,是一种游离于两种状态之外的社会群体。普希金在他的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塑造了第一个“多余人”形象———奥涅金。他是一个介乎“十二月党人”和“花花公子”之间的典型形象。普希金之后,莱蒙托夫又高举起批判现实主义大旗,在长篇小说《当代英雄》中塑造了又一个“多余人”形象毕巧林。之后,陆续走出赫尔岑笔下的别尔托夫(《谁之罪》),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罗亭》)、拉夫列茨基(《贵族之家》),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莫夫( 《奥勃洛莫夫》)等一系列“多余人”典型形象。至此,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多余人”形象的画廊,生动地再现了俄国社会在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压迫下的先进贵族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经历和他们的悲剧命运。 20世纪的俄罗斯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纪元———苏联。从20年代中期开始,俄国人民便处在动荡的政治旋涡之中,在斯大林模式的一言堂意识形态话语的高压下,失去了个性、自由和思想。之后,在漫长的几十年间,大部分俄罗斯 知识分子都经历了短暂的欣喜、彷徨与怀疑、失望与痛苦, 最终选择的是逃亡或精神的放逐。面对一元化语境,背负社会责任和历史十字架的俄罗斯创作知识分子要用自己的作品说话。作家们让笔下的主人公成为知识分子,成为“把自己放在人、人类、民族、人民、无产阶级、生物或其他类似存在的位置上的思想家”,让他们依靠自己渊博的知识来分析、思考、领悟、改变这个世界。我们惊喜地发现,“多余人”和一系列类似“多余人”的形象出现在俄罗斯后现代主义小说中,从不同侧面反映了20世纪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一方面,这是由于俄罗斯文学强大的现实主义传统不断延续的缘故。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虽以反传统的面目出现,却表现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整合俄国文学、外国文学文化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另一方面,这是由相似的时代特征造成的。在封闭、压抑、不自由的历史环境中,俄罗斯知识分子既遭到当局的压制,又遇到被统一的舆论所催眠的民众之不理解,然而他们 依然坚持自己的良心和社会责任感,坚持思考。 “多余人”身上的这些特点都是那个时代刻下的烙印。 “多余人” 是多棱多角多面的立体,身上混杂着复合的色彩,反映了复杂的人生。他们是思想上的“报晓的先觉者”,行动上则是“贫乏的残疾者”。他们是属于精神世界中 最鲜活和最忧郁的 “精神贵族”。用一句话概括,“多余人”的心理特征是,意识和意志的不相协调。意识上的“巨人”和意志上的“矮子”,这也是“多余人”大起大落的精神历程和悲剧。他们有勇气从厌恶的环境中拔了旧根,却找不到适宜的土壤扎新根,成了“无根浮萍”、“身外客”、“局外人”、“逃遁者”、“隐身人”。那个时代的俄国“多余人”的精神探索,具有东方人的忧患意识和民族的整体特征,在民族兴亡中实现个人的价值。这使俄国“多余人”闪耀着某种灵光,格外动人,而且更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或许这也是俄国“多余人” 在文学家笔下获得不朽价值的重要原因之一。俄国“多余人”是从俄国的旧文化和欧洲新文化撞击融合的血肉土地上产生出来的。这是“多余人”产生的一般性回答。俄国盛产 “多余人”特别是从贵族阶级中不断地裂变出“多余人”,与摘要多余人形象是指俄国19世纪前半期文学中的一组贵族青年形象。这一典型形象是当时俄国处于西方文 化与传统的俄罗斯文化相互冲突之下的产物。 他们不满现实,却又不能挺身反抗社会,想干一番事业,却又没有实际行动,想得多,做得少,最终一事无成,成了于整个社会多余的人,无用的人。本文通过对多余人形象的产生、发展、升华到灭亡的整理,分析和阐释了多余人所体现的时代性。关键词:俄罗斯文学多余人时代性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孙红蕾 浅谈俄罗斯文学作品中“多余人”人物形象的时代性 04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