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族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研究--以四川省康定市为例

民族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研究--以四川省康定市为例

民族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研究--以四川省康定市为例
民族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研究--以四川省康定市为例

民族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研究--以四川省康定市为例

摘要

由于历史及社会发展原因,目前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以及国外发达国家,农业技术落后,普遍缺乏规模效应以及现代化农业技术的支持,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相对比较低下,严重影响了民族地区农民的劳动积极性。要改变当前的局面,我们必须建设并完善农业科技创新系统,并通过农业技术推广,加强科技信息的扩散与传播,推动科技创新成果有效转化为民族地区的实际生产效果。

本文以国内外有关农业技术推广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对四川省康定市农业技术推广的实地考察,对我国民族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我国现行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基本还是计划经济时代建立的“五级”推广架构,民族地区也不例外,从中央到地方分为国家、省、市、县及乡等五级推广网络,主要参与方有政府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业专业协会、涉农高校和农业科研单位等,目前阶段的农业技术推广大多是依照政府的计划和指令来进行。公益性质的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占大多数,经营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极为有限。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我国民族地区普遍存在推广体系及机制不完善、人才匮乏、经费短缺、农牧民科技素养及农业技术运用积极性不高等现象。

针对我国民族地区农业技术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发展和改革民族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首先,要完善有关农业技术推广的法律法规,适时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法律能够适应最新的形式发展,真正起到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保驾护航作用。

其次,要建立强有力的技术推广领导机构,以确保民族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能够政令畅通和落实到位,并促进农业合作组织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的推广作用。

再次,政府要加大民族地区农业技术推广的财政支持力度,在经费上给予充分的保障,建立多渠道融资投入机制,积极吸收民间资本进入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则要科学合理地分配和使用有限的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提高农机推广经费的使用效率。

最后,还应加大对农技人员的培训,完善绩效考核反馈和响应机制,保证绩效考核制度的有效性和激励性。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制度,吸引和留住农技推广人才。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人才培养,经费保障,考核体系

Abstract

Due to historic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relative lag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national regions in China,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relative to the eastern coastal areas and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backward, and general lack of scale effect with the support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economic benefit is relatively low, the serious influence the farmers' working enthusiasm in national regions.To change the current situation, we must build and perfect the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system, and through th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strengthen the spread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o promot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chievement effective for actual production effect of ethnic minority areas.

Based on domestic and foreign relevant research results of agro-technical popularization, on the basis of combination of kangding in sichuan province city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of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in our country has carri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It was found that the current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system basic or planned economy era, the framework of "five" to promote established in national regions is not exceptional also, from central to local levels are divided into national, provincial, municipal, county and township five promotion network, such as main participants are the government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s,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and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units, etc., the current phase of th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are most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government's plan and instruction.Projects of agro-technical popularization accounted for most of the public interest, business projects of agro-technical popularization is extremely limited. In the process of agro-technical popularization, widespread popularization system in national regions and the mechanism is imperfect, the lack of talents, funds shortage, agriculture herdsman qual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using the enthusiasm is not high phenomenon.

National regions in China,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isting problems at present stag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and reform of agro-technical popularization in national regions,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irst of all, to perfect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about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timely revision of th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other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to ensure that the form of law can adapt to the latest development, really play a role to protect the work of agro-technical popularization.

Second, to build a strong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leading institutions, to ensure that the work of agro-technical popularization in national regions in order and put in place, and to promote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in the promo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ain, the government should strengthen the financial support of agro-technical popularization in national regions, adequate security on money, establish a multi-channel financing input mechanism, actively attract private capital into th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system,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institutions ar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allocation of agro-technical popularization and use of the limited funds,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to promote the use of funds.

Finally, should also enlarge to the agricultural extension personnel training,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appraisal feedback and response mechanism, ensur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erformance appraisal system and incentive. Set up and improve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reward system, attract and retai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talents.

Key words: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System, Personnel training, Funds guarantee, Assessment System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I 1导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3)

1.3文献综述 (4)

1.3.1 国外农业技术推广研究现状 (4)

1.3.2 国内农业技术推广研究现状 (5)

1.4研究思路和方法 (7)

1.4.1研究思路 (7)

1.4.2 研究方法 (8)

2 民族地区农业技术推广的独特性及总体情况 (9)

2.1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特性 (9)

2.2民族地区农业技术推广的总体状况 (9)

2.2.1发展改革历程 (10)

2.2.2总体情况分析 (12)

2.2.3民族地区农业技术推广的特征 (14)

3民族地区农业技术推广案例分析—以康定市为例 (16)

3.1康定市农业发展概况 (16)

3.1.1 康定市农牧业发展条件 (16)

3.1.2 康定市农牧业发展概况 (17)

3.1.3 康定市农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18)

3.2康定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基本状况 (19)

3.2.1 康定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19)

3.2.2 康定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状况 (20)

3.2.3 康定市农业技术的推广对象 (21)

3.2.4 康定市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来源及状况 (22)

3.2.5 康定市农业技术推广重点项目 (22)

3.3康定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30)

3.3.1 农业技术推广相关政策有待改善 (30)

3.3.2 推广体制建设脱节 (30)

3.3.3 推广经费短缺 (31)

3.3.4 推广队伍构建不合理 (32)

3.3.5 推广对象科学文化素养较低 (33)

3.3.6 推广考核体系缺乏激励效应 (34)

4 民族地区农业技术推广发展与改革对策 (36)

4.1康定市农业技术推广问题与经验的政策启示 (36)

4.2进一步发展和改革民族地区农业技术推广的对策建议 (37)

4.2.1农技推广法律法规方面 (37)

4.2.2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方面 (37)

4.2.3农业推广资金保障方面 (39)

4.2.4民族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方面 (39)

4.2.5民族地区农业技术推广考核体系方面 (40)

5 结论与展望 (44)

5.1结论 (44)

5.2展望 (44)

参考文献 (46)

1导言

1.1研究背景

农业发展必须依靠农业技术的进步,而农业技术的进步离不开农业技术的推广。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由三个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一是农业科研系统,二是农业科技推广系统,三是农业科技接受系统。农业科研成果在被使用前,只是一种潜在的农业生产力,只有被农业活动操作者切实接受和掌握后,才会在实际农业生产活动中被使用,才会产生实际的价值。农业技术推广是联系农业科研系统和农业技术接受系统的纽带和桥梁,它将来自科研系统的新信息、新知识和新成果进行整理、筛选和改造,然后以合适的方式投入到实际生产中去,是农民的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同时,农业科技推广系统还可以收集、汇总和加工农民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现的生产问题以及积累的生产经验,然后反馈给科研系统作为新的研究课题,从而推动农业科研不断发展。

虽然我们常说“中国用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但总体上我国农业的发展是比较落后的,现代农业技术的运用相对较少,农业机械化和规模化生产等现代化农业模式,基本还处于起步阶段。农业发展上的表现,与我国现在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并不相符。自从加入WTO后,我国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国际上已经立有一席之地。而作为我国第一产业的农业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通过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我国正在逐步推行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调整,质量型农业正逐渐取代数量型农业,成为我国农业发展优先目标,农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农业的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然而我国目前的农业技术推广效率不高,科技新成果转化速度慢,科技对生产贡献率低。对于如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以及如何解决农产品有产量无质量、增产不增收矛盾,我们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从国外以及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农业发展经验得出,农业要想取得新发展,必须建立完善的且能有效运行的农业技术创新系统。通过创新系统取得农业技术进步,从而提高我国民族地区的农业劳动效率、劳动资源利用率和资金投入效率等。

我国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国家,民族地区的土地面积约612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4%左右①。无论文化、政治、军事,还是经济,民族地区在我国的整体发展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民族地区的繁荣与发展关系着国家的繁荣与发展。由于历史及社会发展原因,目前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以及国外发达国家,农业技术落后,普遍缺乏规模效应以及现代化农业技术的支持,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相对比较低下,严重影响了民族地区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明显短板。要改变当前的局面,我们必须建设并完善农业科技创新系统,并通过农业技术推广,加强科技信息的扩散与传播,推动科技创新成果有效转化为民族地区的实际生产效果。

受限于与历史、文化、地理位置以及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中西部地区聚居地区的经济(包括农业)发展是落后于我国经济的平均发展水平的。鉴于此现状,党和政府大力推行西部大开发的国家战略,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同时加大财政投入和支持,以便使中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尽快追赶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推广。然而我国民族地区现行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基本还是计划经济时代建立的“五级”推广架构,无论是在体制上还是实际技术推广上,都存在不少问题,已经无法适应我国现阶段民族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严重影响了我国民族地区农业向现代农业经济的转变步伐。通过研究发现,目前我国民族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1) 农业科技推广机构政事不分,市、县、乡等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职责有重叠,运行机制不灵活,推广效果差;

(2) 农业科技推广体制缺乏合理性,推广方式和手段大多比较落后;

(3) 农业科技推广队伍结构不合理,而且人员严重不足,素质也参差不齐,难以有效进行科学技术的推广;

①黄媛民族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研究[D] 中南民族大学2012.04.

(4) 农业技术推广资金缺口大,导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难以有效进行;

(5) 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缺乏有效信息传递;

(6)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绩效考评体系存在问题,激励作用不明显。

基于此现状,国内很多专家和学者开始借鉴国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经验,并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研究如何在我国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农业技术的推广。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市场机制对农业技术推广的影响越来越大,传统的农业技术发展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已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难以满足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需要,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所存在的问题,逐渐显露了出来,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于民族地区来说,由于受到历史、自然、经济、社会等原因,西部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发展距离中部农业发展基础好的省市,差距还是很大。与其它地区相比,民族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更为落后,这些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对现阶段的民族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做进一步的研究,完善民族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各个环节,提高推广的效率和效果,以满足民族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因此对民族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专门针对民族地区农业技术推广所进行的研究非常少,还存在着许多空白和缺失。另外,因为农业具有高度的整体性、明显的时效性和地域性的特点,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必须根据当地的情况来采取合适的农业技术,这些现实情况都迫切的需要对现阶段的民族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做进一步的研究。

本文将以我国民族地区(以四川省康定市为例)的农业技术推广现状为基础,并通过对当前国内外的一些学术研究成果的对比分析,找出我国现阶段在民族地区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个人的建议。

1.3文献综述

1.3.1 国外农业技术推广研究现状

上个世纪,国外的农业技术推广理论研究大体上经历了四个主要的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发生在上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这个阶段的研究主要是强调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及传播学等在农业技术推广上的应用;第二个阶段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在这个阶段的研究中,管理学和行为学知识被逐渐引入,一些经济学领域的知识和理论成果也开始渗透到农业技术的推广研究中,例如市场营销学、计量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等。随着这个阶段研究成果的推广和传播,人们开始运用实证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来研究农业技术推广的相关问题;上个世纪80年代,在欧美一些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掀起了农业技术推广研究的热潮,并迅速扩散到全球范围,农业技术推广理论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研究随之进入第三阶段,在这个阶段的研究中出现了众多理论学派,但这些学派在研究中所关注的焦点都集中在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第四阶段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初,研究的方向主要是有关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和体系建立的理论研究。

伴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技术推广理论研究也在不断进步,针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问题,国外很多著名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分类研究。斯旺森(B. E. wanson )发表著作《世界农业推广》,建议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要根据推广的目标、对象、职责范围、组织结构、推广人员职能以及推广方式,将农业推广模式分类成传统行政模式、大学组织模式、培训访问模式、市场开发生产模式以及综合农业发展模式,然后依据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推广模式。

阿克辛(G. H. Axinn)等人基于农业推广策略角度来研究农业推广模式。根据所需解决问题、达成目标、操作人员情况、资金、技术手段、计划方案、成果评价标准等要素,对农业推广模式进行分类,即一般推广模式、培训访问模式、群众推广模式、项目模式、农耕制度发展模式、教育机构模式、专业化产品经营模式、分摊费用模式。

1964年,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发表著作《改造传统农业》,分析并阐述了如何把看似弱小的传统农业,运用科学技术改造成为一个高效率的经济部门。他对有关农业新技术的研究推广以及应用等问题都做了系统的研究,他认为农业增长以及农业生产力的提高都将依赖农业新技术的开发、推广和运用,新技术的发明、推广、农民应用是农业科学技术发展中紧密相连的三个环节,无论缺少了哪一个环节,农业新技术的作用都无法发挥出来。

1981年,美国农业科学家莱斯特·R·布朗在其出版的《Building a Sustainable Society》中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阐述,一举奠定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984 年,哥尔丹·K·道格拉斯在其著作《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in a Changing World Order》中深入分析了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熊彼特提出了“创造性毁灭理论”,阐述了技术进步在整个经济增长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初步建立了“技术进步会对经济增长带来影响”的理论观点。

索洛的研究突破传统观点,在其著作《技术变化与总量生产函数》中提出了“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是技术进步”的新观点。

斯蒂格利茨也明确指出在引起生产率变化的四个要素中,生产率增长的最重要的源泉是技术变革。这些观点和见解也启发了后人应该重视技术进步的巨大作用,也使人们不断认识到技术进步的重要性。

发展经济学家 W﹒阿瑟﹒刘易斯,在其著作《经济增长发展理论》中表述到:把新知识传授给个体农民的支出也许是任何贫穷的农业经济国家提高生存率的最好投资。这就说明了农业技术推广对提高农业生产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1.3.2 国内农业技术推广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农业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开始体现出来,农业技术推广的研究也逐渐开始受到关注和重视,中国2001-2010科技术发展纲要中对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指明了方向:“推进农业推广体系的改

革,大力调动农民、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逐步形成国家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实行推广队伍的多元化,推广行为社会化和推广形式多样化”。与此同时,国内许多专家和学者开始对农业技术的推广问题,在理论上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温志强(1996)对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管理创新提出两个观点:第一,改革现有的农业技术推广人事制度,以招聘制、选聘制和合同制作为国家分配制的有效补充,这样有利于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第二,改革现有的培训机制,提高培训的效果。胡碧奎、陈晓明(2003)提出国家要对农业科技推广相关政策法规进行完善,对科技创新专利进行保护,实现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法律保障,从而激发农业技术的科研积极性;另外国家农业推广部门要对农业科技推广相关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创新,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各个环节的工作效率。郭海洋(2007)认为要解决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经费短缺的问题,就要建立多元融资机制。而建立多元融资机制则需政府加大对农业推广的扶持力度并制度化地增加财政支农资金,利用“绿箱”政策调整资金投入结构。林豪森(2004)提出建立以国家农业推广机构为主,多部门协作的农业推广体系;同时借鉴美国多渠道多元化筹资经验,筹集社会资金作为农业推广基金的主要来源,发展多渠道多层次融资机制。郭江平、林豪森、姜太碧(2004)等认为要对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的结构进行创新,关键是要建立一个多元化的推广体系,由公益性、准公益性和商业性三大模块构成,这样由政府负责的公益性的传统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可以专心于公益性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承担起政府的社会责任;而准公益性和商业性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块就可以避免重复研究和资源浪费,从而提高社会资金的利用效率和社会各相关部门对农业技术推广的积极性。姜庆华、米传民(2006)以1998-2003年的研究与实验经费支出、科技活动人员数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为基础,实证分析了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经济增长与科研经费以及科技人员数量成正比关系,因而国家应加大对科技研究的投入并注重

研发人员的培养。彭永忠(2007)则分析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表现形式,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进步能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并能保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黄天柱(2007)提出一个合理并运行有效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要完善现代农业科技供给体系,同时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职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组织的作用,建立科技示范、农民培训和网络平台。

危朝安(2010)认为通过强化农业技术推广,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从而建立我国的现代化农业。强化农业技术推广则要不断推进农技推广体系管理体制改革,构建“一主多元”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彭音在(2011)对当前影响凉山州农业推广的培训方法及技术推广应用状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民族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要符合当地地理环境和发展实际。黄媛(2012)结合广西梧州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现状,对当前民族地区农业技术推广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借鉴国际上农业技术推广的理论和经验,并结合我国民族地区的基本情况,探索了如何进一步提高民族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庄天慧、余崇媛、刘人瑜(2013)等人认为要从改善基层教育水平,达到提高农户文化素质上出发,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接收效果。

农业是具有高度的整体性、明显的时效性和地域性特点的产业,同时当地的整体经济发展状况也会影响农业的发展,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必须根据当地的情况来采取合适的农业技术。从以上的文献综述可以看出,虽然有许多学者对农业技术推广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但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中东部农业相对比较发达的地区,涉及到民族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则相对比较少。所以,本文将民族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作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研究,找到解决有效的解决办法,提升民族地区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

1.4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研究思路

本文的研究是以如何顺利推动民族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为出发点,在查找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了解国内外关于民族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的研究情况。以此

为基础,形成对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总体印象。并以康定市为例,紧紧围绕康定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希望通过本文对康定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问题的研究,可以为民族地区农业技术推广的发展和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以便使我国的民族地区农业技术推广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

1.4.2 研究方法

(1)宏观与微观结合分析法

农业技术推广的研究属于宏观经济问题,注重从制度、农业发展与技术进步等角度来研究农业技术推广的问题。但是农业技术推广的活动又与各个微观主体的复杂行为相联系,所以只有将微观主体的分析和宏观经济分析相结合,才能更全面深入的对农业技术推广进行研究。

(2)调查法

通过对四川省康定市农业技术推广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搜集农业技术推广情况的材料,对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3)文献研究法

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农业技术推广的文献获得大量资料,通过认真分析和综合研究进行整理,对农业技术推广的相关情况进行全面和正确的了解从而确定本文的中心观点和基本研究框架。

2民族地区农业技术推广的独特性及总体情况

2.1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特性

通过对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市的实地调查并结合目前国内研究者对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的研究文献,笔者发现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1) 农民的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以及农闲时外出务工所得,通过农产品深加工及经营所得占农民收入的比例很低;

(2) 民族地区普遍缺乏最新的农业市场信息,对于在不同时期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缺乏有效的把握;在出售环节上也处于被动地位,很多时候农民增产不增收,无法发挥当地农产品的比较优势;

(3) 民族地区农业机械化生产程度较低,大部分生产依靠人力作业,生产效率低下;同时因为缺乏规模化生产,导致民族地区的生产资料成本相对较高。

(4) 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聚集区的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单一,整体农业产业显得脆弱,自然灾害、市场的波动和变化对民族地区的农业生产带来致命的影响;

(5) 民族地区的农业从业者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接触的科技知识较少,整体素质普遍低于农业发达地区的农民,给农业技术的推广带来不利的影响;

(6) 民族地区大多位于偏远山区,环境相对恶劣,频发的地质灾害、气象灾害、农业病虫害和森林火灾等加大了该地区的农业脆弱性。

2.2民族地区农业技术推广的总体状况

我国民族地区现行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基本还是计划经济时代建立的“五级”推广架构,从中央到地方分为国家、省、市、县及乡等五级推广网

络,主要是由政府机构主导的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参与方主要是政府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业专业协会、涉农高校和农业科研单位等,大多是通过被动接受政府的计划和指令,来进行农业科技创新及推广。目前引入的政府外机构,比如当地的农业公司和龙头企业等,均比较少,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尚处于初始阶段。整体上,我国民族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虽然看似完整,但整个体制仍然不完善,推广效率低,无法很好地与现阶段我国民族地区的农业发展相适应。

2.2.1发展改革历程

我国民族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历程跟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一致的,经历了一个相对曲折的过程。到目前为止,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立阶段、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曲折发展阶段、推广体系全面发展阶段和推广体系的创新改革阶段等四个阶段。

1949年至1957年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初步建立阶段。解放初期,为了解决我国的温饱问题,党中央在农业发展建设上下了大力气,开始逐步建立农业科技推广机构。1952年,农业部发布《农业技术推广方案》,依照该要求,各级政府开始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当地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这个阶段的农业技术推广主要以农场为中心,组织农业互助组,农业技术推广骨干则以劳动模范及技术员为主。接着在1955年,农业部又发布了《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条例》,要求建立县级以下农业技术推广站,条例中对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性质、任务、组织领导、工作方法、工作制度以及经费来源等均做了详细的规定。这个时期推广的技术主要是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经验,即把全国各地在农业生产中的有益经验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交流和借鉴。1956年,党中央号召全国“向科学进军”,农业科技创新以及农业技术推广开始受到重视,各地县级农技推广站和畜牧兽医站以及乡镇级别的农、林、牧技术推广站纷纷建立,至此,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初具规模。

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后期,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入曲折发展阶段。1952年到1957年间的“反右”运动和“大跃进”,严重干扰和破坏了我国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受到极大的打击;1962年形势才开始好转,到1965年,全国各地的农村推广站基本恢复,县级的农技站进行了更加细致的专业分工,分别设置了农技、种子、土肥、植保、农机、畜牧等推广站。然而接下来却是持续10年的“文化大革命”,科研机构的专家被斗争或是下放农村进行劳动改造,农业科技创新受到严重打击,各行业包括农业生产均受到严重干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自然也不例外。这个时期的农业技术推广形式和内容都比较单一,同时土地集体经营的生产方式也影响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技术推广工作基本靠行政命令执行。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开始进入改革开放阶段,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发展也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科技致富得到重视。为配合农业生产的发展,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1980年,党中央决定“要恢复和健全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重点办好县一级机构,逐步把技术推广、植保、土肥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结合起来,实行统一领导。”到1985年,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己完全建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近100万人,在农村基层出现了74000多个农民协会,拥有十几万农民技术员②。1993年7月,我国正式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原则、推广体系的职责、推广工作的规范和国家对推广工作的保障机制等重大问题做了原则上的规定,是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事业的一个里程碑。1995年农业部将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全国植物保护总站、全国土壤肥料总站和全国种子总站整合,组建了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使其成为全国种植业技术推广的龙头。相应的,各省、市、自治区也都建立

②董金和.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现状与改革研究[D] 中国农业大学2005-5 :10.

省一级农技推广总站,往下则是市级、县级农技推广中心以及乡镇级的农技站。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政府体制改革的进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入创新改革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形势的转变,各地农业生产反馈的信息显示,传统的五级推广体系也不再适合现代农业的发展,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创新势在必行。国务院办公厅在1999年8月下发文件,明确提出“稳定”和“创新”是今后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开始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创新和改革阶段,这一阶段到目前为止仍在进行中。各地体系改革的试点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是将农技推广体系的职能按照“公益性”和“经营性”进行区分,剥离“经营性”职能,稳定“公益性”职能等等。

2.2.2总体情况分析

(1)机构设置

目前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仍以“公益性”的政府部门的推广体系为中坚。经过近70年的曲折发展,目前已建成从中央到地方自上而下的五级推广网络,涵盖种植业、林业、畜牧、水产、水利、农机化、经营管理等七大专业技术的推广(见图1)。民族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的一部分,也是实施类似的五级推广网络。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成立于 1995 年,是由原来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全国植物保护总站、全国种子总站和全国土壤肥料总站合并而成,直属农业部。而仍归专业司局管理的则是动植物检疫、畜牧兽医、水产、农机和种子。

省和地市级两个层次农牧局设立农技站、种子站、植保站和土肥站,进行上下对口,属于国有事业单位;县、乡两级的农技推广部门是国家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当前政府的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基础,这些机构是直接面向农民、为农民服务的。

2020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农业银行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农业银行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老张的儿子小张(8岁)课间时与同学小李发生争执,不慎将小李的眼睛打伤,花去医疗费5000余 元。这一损失应()。 A、由老张承担,如果学校未尽管理职责,承担补充责任 B、由学校承担,如果老张未尽监护职责,承担连带责任 C、由老张承担,如果学校未尽管理职责,承担连带责任 D、由学校承担,如果老张未尽监护职责,承担补充责任 【答案】A 【解析】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人员人身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故选A。 2、下列不属于公文版头部分要素的是()。 A、发文机关标志 B、主送机关 C、发文份数序号 D、签发人 【答案】B 【解析】公文版头部分包括: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故选B。 3、人造纤维工业的出现,使人们的服装变得丰富多彩;计算机成为人们学习和生活的帮手;化学肥料使农作物产量大大提高,丰富了人们的餐桌。这表明()。 A、科技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B、社会需要是科技发展的根本动力 C、科技进步影响人们生活,促进生活现代化 D、生产的需要是科技存在的重要条件 【答案】C 【解析】题干中论述了科技的进步给人们的生活所带来的影响,通过科技进步与创新,能够促进民生改善,实现生活现代化。故选C。 4、下列各组文种中,都可以用于下行文的是()。

康定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康定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作者:郝儒杰张元黎刘文刀谢坤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2020年第08期 乡村旅游的发展质量,是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四川省康定市通过“乡村旅游+政策”“乡村旅游+设施”“乡村旅游+产品”“乡村旅游+品牌”“乡村旅游+市场”现代营销理念,积极运用,借助会展、旅行社、知名媒体等平台,举办乡村旅游节、音乐节、文化节,开展特色营销活动,拓展旅游市场,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天府旅游名县等方式,有效破解乡村旅游发展缺文化、缺内容、缺载体、缺产品、缺平台等困境,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做法及成效 第一,主要做法。康定市以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天府旅游名县为目标,加快构建以“观光游”“康养游”“文化游”三大板块为支撑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培育“赶场经济”,全力打造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以姑咱至金汤、孔玉沿线乡村为节点,构建4条乡村旅游线,形成两小时乡村精品旅游圈。同时,开展特色营销活动,拓展旅游市场,把康定建成川西北旅游集散中心。康定市成功创建鱼通土司官寨等4个国家级3A景区,完成木格措景区游览设施提升改造,有序推进新都桥摄影天堂小镇、贡嘎山西坡·莲花湖旅游景区开发,建成章古山农旅一体产业综合示范园,创建12家星级乡村酒店。在全州率先实现旅游从业人员全部持证挂牌上岗。另外,成功举办康定首届乡村旅游节、“四月八”转山会、康定国际情歌音乐节,“若吉·藏家渔村”“麦崩·土司官寨”“色龙·世外桃源”顺利开园,拉哈村、各日玛村等12个村列入四川省第四批省级传统村落名录,取得良好社会效益。 第二,取得的成效。一是开发迎合游客需求的特色饮食。康定市乡村旅游接待点有大小特色餐饮店百余个,本地食材上桌占比率5%左右。烹饪协会以本地特色藏餐为主的菜品研发,制定藏餐菜品和厨师技艺评标体系,开展学术活动,鼓励大中型酒店均开办藏餐厅。二是提升乡村旅游居住环境质量。康定市乡村旅游接待点培育了一批有特色的精品主题文化酒店和乡村酒店。积极引进酒店管理品牌企业和优秀管理服务人才。三是加强乡村旅游交通出行保障。从成都出发选择最美的景观大道318国道,经雅康高速3个半小时到康定。四是打造突显民族文化风情景点。康定市紧紧围绕“成都后花园·康养加休闲”主题定位,针对若吉村着力完善了服务设施配套,全力打造大渡河流域乡村旅游目的地、康养度假集散地。五是研发绿色生态旅游衍生产品。开发野生菌、藏猪藏鸡以及苦荞茶、青稞酒等食品饮料系列产品,初步形成了农特产品、民族民间手工艺品两大特色生态旅游产品系列。六是打造地方节庆特色娱乐项目。依托地方节庆开展民族歌舞表演,打造休闲农庄、果庄等吸引游客参与。七是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游客精准分流。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中考语文试卷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中考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积累运用(22分) (共6题;共22分) 1. (2分)选出划线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玄奘(zàng)翌日(yì)海市蜃楼(shèn) B . 啁啾(jiū)彗星(huì)蜡和纸灰(huò) C . 宽宥(yòu)毕昇(shēng)持就火炀之(yáng) D . 更互(gēn)手拂(fū)茫无涯际(yá) 2.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爱乐之城》就像一颗色彩鲜艳且华丽无比的炮弹,打响了威尼斯电影节的第一炮。影迷们热血沸腾,迫不急待地前往影院一睹为快。 B . 在离他不到二十英尺远的两块巉岩之间,他看到了成堆的骸骨,阴气缭绕,几乎要让他窒吸了。 C . 王维能体验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气慨,陆游有对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赞叹,只因他们与天地为伴,与日月同行。 D . 无论是充满了高傲的虔信的宁静,无论是那远古时代神圣的传言,都不能激起我心中的慰藉的幻梦。 3. (2分)(2020·包头)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 阅读经典具有一定的难度,你若真正读懂了,便会有“一览众山小”的豁然。 B . 内蒙古经过多年的生态治理,初步遏制了巴丹吉林等五大沙漠的扩展态势。 C . 网络学习和传统学习一样,二者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我们不能厚此薄彼。 D . 扶贫工作组的同志们翻山渡河,经过四个多小时的颠沛流离,才到达那个山村。 4. (2分)(2017·瑞安模拟) 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A . 《爱莲说》中的“说”、《陋室铭》中的“铭”、《满井游记》中的“记”、《五柳先生传》中的“传”都是我国古代的文体。 B . “四书”指《论语》《中庸》《孟子》《诗经》,是儒家经典著作。 C . 下列词语在古代用来指代年龄或年龄段,按照所指年岁从小到大排列的顺序是:弱冠、而立、耳顺、不惑、知命、花甲、古稀。 D . 古代有许多表示敬称的特定字词,如“家君”的“家”字就用于对自家父亲的敬称。再如“贵”字,用于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贵干”“贵庚”。 5. (6分) (2017七上·莒县月考) 按要求默写出相关诗文名句。 (1)《观沧海》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设宏伟意境,表现了诗人吞吐日月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揭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四川省 康定县

四川省 康定县 力丘河干流甲根坝至河口段水电规划 环境影响简写本 二○○六年八月 杭州

1 规划背景 力丘河位于四川省康定县境内,为雅砻江左岸一级支流。流域面积5928km2,河道全长203.5km,落差2078m,平均比降10.21‰,河口断面多年平均流量83.8m3/s。力丘河水能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条件较好,仅个别支流修建少数小电站外,目前整个干流尚未进行水电开发。 2 规划主要目标 力丘河水力资源开发本着促进康定县等地方经济发展的原则,以发电为主,兼顾生态环境保护等要求。 3 规划方案简介 根据地形地质条件、水库淹没、水工枢纽布置和梯级合理衔接等情况对力丘河干流拟定布置3个开发方案和3个正常蓄水位方案。 方案一为“1库6级”布置:松林(正常蓄水位3340m/平均水头123.9m/装机容量80MW)~决洛(短洞,3197m/67.7m/44MW)~拉沃(3115m/88.3m/56MW)~塔坑(3019m/258.9m/180MW)~金顶(短洞,2743m/216.8m/170MW)~班纳(2515m/41.3m/30MW),总装机容量560MW。 方案二为“1库5级”布置:与方案一的主要区别是将决洛短洞、拉沃二个梯级方案合并为决洛长洞一级开发,即松林(3340m/123.9m/80MW)~决洛(长洞,3197m/157.2m/ 100MW)~塔坑(3019m/258.9m/180MW)~金顶(短洞,2743m/216.8m/170MW)~班纳(2515m/41.3m/30MW),总装机容量560MW。 方案三为“1库4级”布置:与方案二的主要区别是将金顶与班纳二个梯级电站合并为金顶长洞一级开发,其它开发方式相同,即松林(3340m/123.9m/80MW)~决洛(长洞,3197m/157.2m/100MW)~塔坑(3019m/258.9m/180MW)~金顶(长洞,2743m/261.4m/200MW),总装机容量560MW。 龙头水库水位比选方案A:为“1库5级”布置,与方案二的主要区别是将松林水库正常蓄水位抬高20m,各梯级电站装机容量相应增加,即松林(3360m/141.5m/110MW)~决洛(长洞,3197m/153.3m/110MW)~塔坑(3019m/254.0m/210MW)~金顶(短洞,2743m/214.2m/190MW)~班纳(2515m/40.2m/35MW),总装机容量655MW。 龙头水库水位比选方案B:为“1库5级”布置,与方案二的主要区别是龙头水库松林水库正常蓄水位降低20m,各梯级电站装机容量相应减少,即松林

四川省地市州各区县

川西 1、乐山:市中区、五通桥区、沙湾区、金口河区、峨眉山市、犍为县、井研县、夹江县、沐川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 2、眉山:东坡区、仁寿、彭山、洪雅、丹棱、青神 3、雅安:雨城区, 名山县,芦山县,天全县,宝兴县,汉原县,石棉县,荥经县 4、攀枝花:东区、西区、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 5、凉山:西昌、德昌、会理、会东、宁南、普格、布拖、昭觉、金阳、雷波、美姑、甘洛、越西、喜德、冕宁、盐源及木里藏族自治县 6、甘孜:康定县泸定县丹巴县九龙县道孚县炉霍县色达县甘孜县新龙县白玉县德格县石渠县雅江县理塘县巴塘县稻城县乡城县得荣县 川北 7、德阳:旌阳区、什邡市、广汉市、绵竹市、罗江县、中江县 8、绵阳:涪城区、游仙区、江油市、安县、北川县、平武县、三台县、梓潼县、盐亭县 9、广元:苍溪、旺苍、剑阁、青川、元坝、朝天、利州 10、阿坝:马尔康县汶川县理县茂县松潘县九寨沟县金川县小金县黑水县壤塘县阿坝县若尔盖县红原县 川南 11、资阳:雁江区、简阳市、安岳县、乐至县 12、内江:市中区、东兴区、资中县、隆昌县、威远县 13、自贡:自流井区、沿滩区、大安区、贡井区、富顺县、荣县 14、宜宾:翠屏区、兴文县、宜宾县、江安县、高县、长宁县、南溪县、珙县、筠连县、屏山县 15、泸州:龙马潭区、江阳区、纳溪区、泸县、合江县、叙永县、古蔺县 川东 16、遂宁:船山区、安居区、射洪、蓬溪、大英 17:南充:阆中市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南部县西充县营山县蓬安县仪陇县 18、广安:广安区、华蓥、岳池、武胜、邻水 19、达州:达县、宣汉县、大竹县、渠县、开江县、万源市、通川区 20、巴中:巴州、通江、南江、平昌

康定的导游词

康定的导游词 篇一:康定导游词 各位评委老师,今天我为大家讲解川西路线。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导游小陈,非常荣幸能为大家讲解,希望我的讲解会使 你们满意,预祝朋友们在这里玩得开心,过得愉快!川西环线贯穿成都、阿坝、甘孜、雅安四个市州的行政区范围。雅安是世界上第一只熊 猫的发现地,周公山、上里古镇,加上碧峰峡而深受人们喜欢,而甘孜被称为“蓝色星球上 的最后一片净土”,堪称中国一绝。自然景观以稻城、香城名扬四海,海螺沟风景区享誉海内 外,以康巴文化为特征的藏族民俗风情丰富多彩,蜀山之王贡嘎山,蜀山之后四姑娘山更是 让全世界为之震撼,这里既是茶马古道最重要的通道,也是红军长征最重要的路线,丹巴美 人谷、康定溜溜城,都令人心驰神往。游客朋友们,我们今天的路线是从成都出发,经新津、蒲江、岷江、雅安、天泉,穿过 二郎山,前往今天的目的地康定。全程300多千米,坐车约6小时。现在,我们已经在泸定县内了。请大家看窗外边的这条河,有人知道它叫什么河吗?有诗句这样说“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对,这就是著名的大渡河了。大渡河是岷江最大的支流,古称“沫水”,全长852千米,以泸定和铜街子为界,划分为上中下游三段,全年流量丰沛稳定。同时它也是一条历史长河,太平天国时的翼王石达开, 在大渡河全军覆没;72年后1935年工农红军被迫进行长征,在这里留下了强渡大渡河的壮 举。在不到百年的时间里,这里就发生了两大历史事件。所以说它见证了历史。现在已经进入泸定了,泸定有“康巴东大门”之称,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说到这里, 可能有人就对茶马古道感兴趣,实际上我们走的这条路,是茶马古道的一部分。所谓茶马古 道,是一条以马为交通的国际贸易通道。它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茶马互市’是 用中原地区的“茶”换藏族聚居区的“马”。从隋唐开始,到清代止,历经了漫长岁月,商人 在西北、西南边陲,用自己的双脚,踏出了一条崎岖的文明古道,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 ‘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只有两条线路,一条是滇藏茶马古道,另外一条是川藏茶马古道。今天我们走 的是川藏茶马古道。泸定最早以前是不毛之地,自茶马古道以来,它就成了川滇最大的茶马

四川省康定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状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四川省康定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状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报告导读 本报告针对四川省康定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状况现状,以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分析为大家展示四川省康定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状况现状,趋势及发展脉络,为大众充分了解四川省康定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状况提供重要参考。 四川省康定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状况数据分析报告对关键因素第二产业劳动力就业状况,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状况等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并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报告力求做到精准、精细、精确,公正,客观,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相关行业协会等权威部门,并借助统计分析方法科学得出。相信四川省康定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状况数据分析报告能够帮助大众更加跨越向前。

目录 第一节四川省康定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状况现状 (1) 第二节四川省康定市第二产业劳动力就业状况指标分析 (3) 一、四川省康定市第二产业劳动力就业状况现状统计 (3) 二、全国第二产业劳动力就业状况现状统计 (3) 三、四川省康定市第二产业劳动力就业状况占全国第二产业劳动力就业状况比重统计 (3) 四、四川省康定市第二产业劳动力就业状况(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四川省康定市第二产业劳动力就业状况(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第二产业劳动力就业状况(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第二产业劳动力就业状况(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四川省康定市第二产业劳动力就业状况同全国第二产业劳动力就业状况(2017-2018) 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四川省康定市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状况指标分析 (7) 一、四川省康定市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状况现状统计 (7) 二、全国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状况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四川省康定市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状况占全国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状况比重统计分析7 四、四川省康定市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状况(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四川省康定市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状况(2017-2018)变动分析 (8)

康定与《康定情歌》的不解之缘

康定与《康定情歌》的不解之缘

康定与《康定情歌》的不解之缘 说起康定谁又不曾情不自禁的想到那梦魂萦绕的康定城和闻名中外的康定情歌,一个美丽动人的地方孕育了一首风靡世界的民歌。有人说是康定的文化积淀造就了《康定情歌》,有人说是情歌丰富了康定的文化,就让我们再次走近情歌的故乡,去寻找与《情歌》的不解之缘。 一、康定简介 康定城位于甘孜州东部,为甘孜藏族自治州州府 .在各史书中康定是以“打箭炉”为名而出现的,至于康定这个名字是1908年满清政府时期才开始启用的,康定即藏文”???”的音译,定则安定之意,合起来为”西康安定”之意.康定原为西康藏族自治省的省府.西康藏族自治省建立与1731年,下辖昌都.甘孜,凉山三大地区.鉴于康定城优越的地理位置则定该自治省的省府.1953年西康藏族自治省合并于四川省,改为甘孜藏族自治省.康定也由原来的省府变成了如今的州府.不管在历史还是在现在,康定是康巴地区各民族进行商品交易的中心点也是康巴藏区的重要的交通纽扣.如今甘孜州州政府,州人事局,州文教局等各州及机关都设在康定,是甘孜州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点。 二、《康定情歌》 这首传唱了几十年为世界人民耳熟能详的名曲是一首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流传于西南地区的传统民歌,原名《跑马溜溜的山上》,歌曲以朴素自然的文字,朴实、真挚的情感,讴歌当地青年男女的情感

追求,抒发康定人向往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即是一首康定人民的情爱颂歌,也是一幅展示康定民俗的风情画卷。这首歌不仅在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荣获银质奖章,而且现在都流传于世界各国,深受人们的喜爱。然而关于《康定情歌》的故事,在康定民间传说甚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说不一,不过这也反映了这首歌的影响和人们的喜爱。从目前来看,它具体产生于康定城哪个乡,哪条沟及其创作的时间,这些都很难说清楚,但从这一原名我们不难看出《康定情歌》最早的原型即使借用康定流传已久的“溜溜调”为曲,由作者即兴创作填词的康定本土民歌,后经过修改、加工把溜溜调山歌脱胎为现在的情歌。对于这首歌的流传者有以下几列说法。 (一)吴文季说法 由江定仙教授校订的《中国民歌选》一书中了解到,《康定情歌》是又江定仙教授从吴文季的声乐老师伍正谦那得到的曲谱,那么吴文季又是从哪儿得到这个曲谱?他又是何许人也?据了解,吴文季,福建泉州人,当时他考入当年国立音乐院还未迁回南京时在重庆的国立音乐学校学声乐。1946年暑假,经同学介绍,他到重庆附近的泸县去给国民党青年远征军驻在这里的一个师当音乐教官,在这个帅中有一批来自西康的战士,平时他就教这些战士学唱民歌,闲暇之时他又从他们那里收集民歌,《康定情歌》就是他从这些西康来的战士哪里收集到的,此后学校迁回南京,吴文季也回到南京了继续学习,在南京他将自己收集到的这首歌交给了自己的老师伍正谦。 (二)戴爱莲说法

康定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康定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7年是决战精准扶贫、坚持融合发展、壮大培育特色产业、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民生事业、打造新型城镇、专注绿色发展、狠抓社会治理、坚持依法行政的一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进中趋快的总基调,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摘穷帽各项工作,在全市产业结构调整阵痛期、全面小康决战期、矛盾交织凸显期“三期叠加”的情况下保持了社会经济快速平稳发展。 一、综合 2017年,全市经济稳定增长。康定地区生产总值697742万元,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170万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363191万元,增长26.7%;第三产业增加值283381万元,增长5.9%。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7%、81.5%、16.9%,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12.3个百分点、2.6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51357元,增长25.5%。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7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上年的8.8:44.2:47调整为7.3:52.1:40.6,其中第二产业比重比去年提高7.9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稳步发展。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321880万元,增长12.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493万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174901万元,增长18.2%;第三产业增加值114486万元,增长8.9%。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为47.5%,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对GDP 的贡献率达48.3%,比去年下降5.5个百分点。 招商引资稳步推进。①2017年,累计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24610.78万元。(其中:省内:50153万元;省外:374457.78万元;)万元,完成州目标任务的111.74%。 土地经营管理。②今年已完成雅康高速公路、鸳鸯坝工业园区、青少年户外登山基地、新都桥雅砻江防洪堤等项目的土地征收及补偿兑现工作,补偿兑现金额1.46亿元,长期征收和临时使用土地面积约1144.6余亩;启动康新高速征地前期工作;完成甲贡路、新都桥核心区、榆林应急排险、头道桥滑坡治理、318线土地整治等项目,约1100余亩土地实物指标调查工作。继续加强基本农田及耕地保护工作,今年耕地保有量面积达5986.67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达4793.51公顷,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完成全市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验收工作,数据库亦获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审查通过;基本完成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卡签订工作。今年对新都桥镇、瓦泽乡、塔公镇、318沿线及城区开展了土地乱象整治工作,全年共清理各乡镇、街道违法违规修建1400余宗,截至目前自行拆除违法建筑38宗,拆除面积890平方米;强制拆除违法建筑176宗,拆除面积60802平方米;补办农村居民建房用地审批手续457宗,出让土地720宗;收取土地出让价款和罚款约12781.15万元,罚没款63万元;移交公检法司案件17起,受理5起(其中依法判决2起)。二是完成土地矿产卫片的执法监督工作,涉及91个图斑、土地面积1185.9亩(其中耕地面积65.1亩,占5.4%)。通过内外业核查相结合的方式,会审判定均为合法图斑。三是严肃打击非法采挖砂金行为。全年共查处4起,移送违法当事人16人进学习班开展法制教育,收缴罚款36.8万元,没收违法所得30万元。 二、农业

康定市泸定县居民吸烟危害意识调查

康定市泸定县居民吸烟危害意识调查发表时间:2015-01-23T13:41:25.183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4年第5期供稿作者:赵丽1 吴符迎2 谭爽3 何阳3 李铖3 陆民4 通讯作者 [导读] 戒烟过程犹如一条环形路,其终点即戒除烟瘾就在圆心。戒烟者每走上一圈,就距圆心越近,最终到达圆心。当然,并非所有戒烟者都能到达圆心的 赵丽1 吴符迎2 谭爽3 何阳3 李铖3 陆民4 通讯作者 1.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川北医学院麻醉学系; 3.川北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四川南充 637000; 4.江西省上饶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江西上饶 334000 【摘要】本文结合甘孜藏族自治州少数民族聚集的区域特征,就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泸定县展开匿名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当地居民对吸烟危害的认知情况,并通过统计学处理得出相关数据,对泸定县居民吸烟危害意识进行分项分析,根据数据分析,引起当地政府和卫生部门的重视,并对此提出相关健康管理意见。 【关键词】泸定县;吸烟;危害;意识;调查【中图分类号】R781.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4)05-112-01我国是烟草生产和消费大国,香烟烟雾中,8%为颗粒物,这些颗粒物统称焦油,内含尼古丁、多环芳香羟、苯并芘及β-萘胺等,已被证实的致癌物质约40 余种。吸烟可诱发多种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等,是造成早亡、病残的最大病因之一[1]。 烟草对人体的危害如此巨大,居民对吸烟危害的意识尤为重要。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本次研究以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泸定县居民为调查对象。根据当地少数民族居民居多的现状,采用匿名调查问卷的方法,选取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泸定县为调查地点,走访泸定县社区街道,随机入户或遇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当场回收问卷。此次调查欲调查问卷1200份,共发放问卷1200 份,回收有效问卷1200 份。有效问卷占总问卷数的100.00%。 此次问卷包括了被调查者基本信息,吸烟史,以及香烟成分和吸烟致病认知情况。问卷调查结束之后用SPSS16.0 软件进行问卷数据录入和数据分析,所有数据采用χ2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调查结果与相关分析1.一般资料在年龄方面,20-30 岁有189 人;30-40 岁有487 人;41-50 岁有245 人;50-60 岁有243 人;60 岁以上有36 人。受教育程度方面,中专以下学历480 人;中专学历270 人;大专学历228 人;本科学历210人;硕士及以上学历12 人。月收入方面,0-4000 元有28 人;4000-6000元有255 人;6000-8000 元有255 人,8000-12000 元有307 人,12000元以上有355 人。 2.吸烟史部分和香烟成分认识部分2.1 数据被调查者中,一直吸烟的有578 人,占总人数的48.17%;曾经吸烟的有435 人,占36.25%;从未吸烟的有187 人,占15.58%。吸烟持续时间方面,从未吸烟的的有608 人,占总人数的50.7%;吸烟两年及以下的有8 人,占总人数的0.7%;吸烟2-5 年的有320 人,占26.7%;吸烟5-10 年的有118 人,占9.8%;吸烟10-15 年的有30 人,占2.5%;吸烟超过15年的有58 人,占9.6%。在就有吸烟史的被调者中,20-30 岁占15.65%;30-40 岁占40.61%;41-50 岁占20.38%;50-60 岁占20.25%;60岁以上占 3.11%。 在烟中的尼古丁是引起大多数癌症的化学物质这个问题的看法中,持赞同观点的有810 人占总人数的67.5%;不赞同的有222 人,占18.5%;不知道的有168 人,占14.0%。对低焦油低尼古丁对身体的危害,同意其危害的有514 人,占总人数的42.8%;不同意的有496人,占41.3%;不知道的有190 人,占15.8%。 2.2 分析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到被调查者有吸烟史的占到了84.42%,且吸烟者分布在人群的各个年龄阶段,这反映当地居民吸烟情况较为严重。 其中30-40 岁对这个年龄段最多,比较符合中年人吸烟特点。在吸烟时间方面,吸烟2-5 年的有320 人,居多。这表明吸烟可能有追随现象。 烟草属管状花目,茄科一年生或有限多年生草本植物,基部稍木质化。花序顶生,圆锥状,多花;蒴果卵状或矩圆状,长约等于宿存萼。夏秋季开花结果[1]。主要分布于南美洲、中国[2]紧接着从对烟草内危害成分的认识部分我们可以看出在当今信息传达发达的情况下,泸定县仍有不少人对烟草成分缺乏认识,对相关成分的危害总体也了解不够,这个与泸定县居民总体受教育程度不够可能有较大联系。 3.对吸烟致病的认识部分3.1 数据对于吸烟和许多疾病的认识上,认为吸烟与冠心病相关的被调查者有662 人,占55.2%;觉得可能相关的有318 人,占26.5%;觉得不相关的有124 人,占10.3%;不知道有96 人,占8.0%。认为吸烟与脑部疾病相关的被调查者有230 人,占19.2%;认为可能相关的有276 人,占23.0%;认为不相关的有320 人,占26.7%;不知道有274人,占31.1%。在吸烟与肺癌的关系认识上,认为相关的被调查者有856 人,占71.3%;认为可能相关的有228 人,占19.0%;认为不相关的有58 人,占 4.8%;不知道有58 人,占4.8%。在知道吸烟可能与这些疾病相关后,仍想继续吸烟的被调查者占80.15%;准备开始戒烟的只占19.85%.3.2 分析吸烟危害健康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在对吸烟危害的认识部分数据可以看出许多人对吸烟所带来的疾病认识非常薄弱,很多对吸烟所致疾病甚至表示毫无所知。这个除了与吸烟者对烟的精神依赖应该还与该地区文化教育比较落后相关。在得知吸烟可能与许多疾病相关后,仍想继续吸烟的多占比例过高,这也侧面反映了当地居民对吸烟危害健康意识的极度薄弱。 三意见与建议据科学家们多年的实验后发现,吸烟者在戒烟后其体内器官会发生一系列有益的变化。政府应采可采取相应措施普对吸烟危害以及戒烟健康知识宣传,从思想方面改善居民的对吸烟危害的薄弱意识。 戒烟过程犹如一条环形路,其终点即戒除烟瘾就在圆心。戒烟者每走上一圈,就距圆心越近,最终到达圆心。当然,并非所有戒烟者都能到达圆心的。每一圈分4 个阶段,即:否认—冲突—行动—改变[3]。市民在戒烟过程中可以借鉴相关理念。同时居民应对吸烟危害增进认识,尽量避免吸烟,同时应避免在公众场合吸烟,杜绝被动吸烟,还应培养自身兴趣爱好,经常锻炼强身健体。 参考文献:[1]搜狗百科词条《吸烟危害{概述}》.中国搜狗百科网2014,15:154-155+157.[2]烟草NicotianatabacumL..中国植物志2013-11-28[3]王红漫.大国卫生之难[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作者简介:陆民(1986-),汉族,医学学士,住院医师,主要从事上饶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工作。

康定县基本草原划定技术方案

附件: 康定县基本草原划定工作技术方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及《实施细则》、《补充规定》,《草畜平衡管理办法》(农业部48号令),《四川省牧区2013年基本草原划定工作推进方案及技术要点的通知》(川畜食函〔2013〕138号)的文件精神和《康定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康定县基本草原划定实施方案>的通知》,省、州对基本草原划定工作的技术要点,我县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康定县基本草原划定工作技术方案》。 一、基本草原划定工作要求 1、草原面积要以1985年草调面积为准,并与草补、草原承包、退牧还草等数据一致,草原生态补奖面积全部纳入基本草原。 2、基本草原划定依据康定县草地现状图、草地类型图、草地等级图、土地利用现状图。 3、划定基本草原要兼顾草原生态保护和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尽可能将各类型基本草原划分出来。如果基本草原的分类有交叉,以发挥的主要功能的类型为主。

4、基本草原划定应与区域生态保护规划、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相衔接,在城镇、居民区周围、公路沿线、较大河流沿岸应预留出发展建设用地。 二、基本草原类型的划分 Ⅰ重要放牧场: 牧区、半农半牧区面积较大的天然放牧草场和草山草坡。主要分布在大部分草畜平衡区、部分(草补)低海拔禁牧区。 Ⅱ割草地: 牧区、半农半牧区草原、草山草坡中具备割草条件的天然草地。位于水土条件比较好的区域,牧草长势好,或经过人工改良和补播,产草量比较高。通过围栏等方式加以保护,使其自然生长。 主要分布在冬春草场,离定居点近,地势较缓、土层较厚、水热条件较好的平坝、缓坡等地方。 Ⅲ用于畜牧业生产的人工草地、退耕还草地以及改良草地、草种基地: Ⅲ1 人工草地:在天然草地或其他用地上通过人工种植优良牧草而形成的草地植被类型,包括卧圈种草。主要分布

关于康定民歌探析

康定民歌探析 赵勇 摘要:康定是情歌的发源地,多民族文化交相辉映,悠久的历史传统,灿烂的民族多元文化对康定民歌的产生、发展、类型、风格都具有特殊的影响,它是文艺百花园中一朵艳丽的奇葩,对康定民歌现状的分析将有助于对其保护、推广和传承,高校作为文化的主阵地,应当扮演传承民歌的生力军。 关键词:康定民歌渊源种类特点 典型代表保护传承大学使命 一、康定民歌概说 康定,古为羌地,藏语叫达者都,意为三山相峙,两水交汇的地方。在三国时期也称“打箭炉”,唐宋时期属吐蕃辖地,元明两朝设臵宣抚司,清朝始设康定府,以“藏卫通衢”“川藏要冲”著称。1950年前为西康省省会,解放后为甘孜藏族自治州首府,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信息中心和交通枢纽。县内生活着藏、汉、回、彝、蒙古、苗、壮、布依、满、瑶、白、土家、侗、傣、黎、纳西等多个民族。一曲《康定情歌》,使得跑马山和溜溜古城康定名扬天下。 追根溯源,康定实则是茶马古道悠久的文化重镇。从清朝康熙年间开始,随着藏汉多边贸易的不断增长和快速发展,康定成为了茶马互市中民族文化交融的核心地带,也是连接川滇藏青的一个重要的多元文化交汇点。在长期的交流融合中,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康定民歌。只不过,这时的康定民歌还主要以爱情、劳动、祭祀、拜神等为主。解放后,相继建成了川藏公路南线和北线,从康定出南门经折多山可到除泸定以外的17个县和西藏。而过去出南门、北门进入的康巴小道由于使用率降低而逐渐被废弃了,这样便形成了沿用至今的折多山以西(折西地区——关外)和折多山以东(折东——关内)的分区说法,从民歌的特点来看,折西民歌大多高亢、嘹亮,激情而悠远,而折东民歌却更多抒情、悠扬、柔和、婉转。而无论是折西民歌还是折东民歌,在解放后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创新和发展,当家作主的农牧民都成为了康定民歌的创作者,诉说爱情、喜悦、歌唱幸福生活、反映美好时代的民歌出现了,一呼百应的号子、山歌更加雄壮;众人相牵,歌之舞之的“锅庄文化”更加盛行;红色革命歌曲成为新的亮点。 二、康定民歌的种类与特点 由于康定所处的特殊地理位臵和多民族聚居融合的生活状态和文化状态,使得康定民歌一开始就具有了形式多样、种类繁多、特色鲜明的特点。 1.带有舞蹈性的民歌形式:锅庄、弦子、踢踏。 “锅庄”,藏语叫“卓”,为圆圈舞之意,这是包括康定在内的广大藏区最流行的一种民族民间歌舞形式。“卓”的歌词一般以2至4句为一段,每句多是8个小节,通常情况下每首有3段歌词。“卓”,大体上是2至4乐句的分节歌,拍子也基本是四二拍,此外还有比较复杂的四三拍或八六拍等,常见调式为羽调式和商调式。表演“卓”时,先有领舞者领唱起舞,男女老幼随后列队跟进,由慢到快,最后以快速结尾。“锅庄”表演时,必须按照传统的程序进行,一般是首唱欢聚,二唱祈祷,三唱赞颂,四唱逗趣,五唱婚嫁,六颂佛法。而康定木雅锅庄主要是指折多山以西地区,包括道孚县以南、雅江县以东、九龙县以北一带地区。木雅锅庄即指分布于这一带农牧区的一种群众性民间歌舞形式。具有豪迈典雅,古朴端庄的特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康定民歌中逐渐有了“弦子”的影子,“弦子”,藏语叫做“谐”,即歌舞之意,实际上这是从州内巴塘传过来的民间歌舞形式,“弦子”舞曲,边唱边跳,一般是2至4乐句的分节歌形式,歌词每首4句,每句为6个小节。有的在曲首、曲中或者曲终加有衬词,这类词可以填入不同的曲调;另一类是固定词曲的弦子,歌词一般为6至8个小节一句。“弦子”常用羽调式、徵调式和商调式,拍子以四二拍居多;一般情况下,表演“弦子”时,总有领舞者拉奏弦胡,边奏边歌边舞,其后男女老幼列队相随,“弦子”音乐优美动听,舞姿婆娑,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踢踏”藏语叫“夏卓”,这是近些年不断为青年男女所喜爱的有别于锅庄和弦子的民间歌舞形式,主要从甘孜县、巴塘县等地传过来,其旋律多为宫调式,节拍为四二拍,节奏明快有力,舞步灵活多变,动作幅度较大,舞蹈者常在高潮中加入铿锵有力的吆喝声,使气氛达到。

四川省康定市公共财政收支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四川省康定市公共财政收支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报告导读 本报告针对四川省康定市公共财政收支情况现状,以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分析为大家展示四川省康定市公共财政收支情况现状,趋势及发展脉络,为大众充分了解四川省康定市公共财政收支情况提供重要参考及指引。 四川省康定市公共财政收支情况数据分析报告对关键因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等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并进行了深入研究。 四川省康定市公共财政收支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报告力求做到精准、精细、精确,公正,客观,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相关行业协会等权威部门,并借助统计分析方法科学得出。相信四川省康定市公共财政收支情况数据分析报告能够帮助大众更加跨越向前。

目录 第一节四川省康定市公共财政收支情况现状 (1) 第二节四川省康定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指标分析 (3) 一、四川省康定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现状统计 (3) 二、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现状统计 (3) 三、四川省康定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统计 (3) 四、四川省康定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四川省康定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四川省康定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四川省康定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指标分析 (7) 一、四川省康定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现状统计 (7) 二、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四川省康定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占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四川省康定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四川省康定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7-2018)变动分析 (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