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党90周年征文创先争优,永葆先进

建党90周年征文创先争优,永葆先进

创先争优,永葆先进

---记陇县杜阳镇下凉泉村杜阳镇下凉泉村紧靠千陇南线,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全村下辖5个村民小组,432户1692人,耕地面积2335亩。在新农村建设推进过程中,村委会按照“规划引领、项目支撑、重点突破、谋求跨越”的工作思路,围绕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以移民搬迁为依托,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全力打造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使全村各项事业得到较快发展。

一、精心培育抓产业,夯实农民增收基础

实行产业化经营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针对农民“自由式”盲目发展的问题,我村按照镇党委、政府制定的产业发展思路,在深入分析村情和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做大做强白(奶畜)+红(辣椒),带动全村奔小康”的发展思路。“白”指的是我村优势产业奶畜,首先,村委会多次向上级争取,与县和氏乳品公司洽谈,将千头奶牛场引入到本村。邀请奶牛专家上门为群众传授奶牛养殖先进技术,组织群众深入奶牛场,参观学习,开阔眼界,转变观念,促进了全村畜牧业健康发展,现在全村奶牛存栏增加到 513 头,畜牧业收入达到630万元,较2009年增长14 %和16 %。“红”指的是辣椒产业,我村有发展辣椒产业的自然优势,但辣椒产业却一直做不大,群众各自为阵,封闭经营。为了打破现有不良局面,做大做强这一产业,我们一方面从市、县邀请专家为群众传授辣椒作务技术,另一方面积极收集辣椒市场信息,及时准确地掌握信息来源、渠

道,多方邀请全国各地客商来村里考察。这些年来我村的辣椒产业发展迅猛,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红色运动”。至今面积已达到 520 亩,产值达到156万元,较2009年增长 14%和20 %。

二、多方争取抓项目,打造新农村建设亮点

项目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抓手, 2008年,根据村容村貌杂乱不堪的实际情况,村两委会以换房盖问题为突破口,开启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这几年,全村低矮破旧的老平房都在逐步变成城里人羡慕的新式大瓦房,实现了红瓦、白墙、绿树,而且普及了太阳能取暖、路灯。村两委会多方筹措资金500多万元,水泥硬化村庄道路10公里;建成村公共服务中心和休闲娱乐广场各1处;新建杜阳医院下凉泉门诊楼1座;完成小学取暖工程;平整和硬化村主要街道4600米;栽植绿化苗木130多亩;新安装路灯10盏;美化亮化了村庄环境。全村砖瓦房达到98%,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5%,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85%,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90%,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100%。现已成为杜阳镇乃至全县有名的强村和富村,2009年被市里列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现已成为示范村。

三、团结一致强班子,创建“五个好”、“双满意”党组织

构建新农村,班子建设是关键。在班子建设中,我村大力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规范村级决策议事程序,凡城乡低保、拆迁安置、项目实施、惠农政策落实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一律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进行,做到了程序公正民主,结果公开透明,树立了村“两委”班子的良好形象。在镇党委的指导下,村支部进一

步规范原有议事程序,整合已经建立的村民监督委员会,结合村情实际,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三委会议事制度。即:村两委会提议——三委会商议——党员及村民代表(村民会议)决议,决议公开,执行结果公开。主要特点是将支部提议改为两委会提议,增加了民主性;将商议环节加入村民监督委员会,有效加强了事前监督;将党员大会审议与村民大会决议合并,审决同步,减少环节,提高效率。今年以来,村支部以此程序共议决事项 5项,程序公开,群众拥护,效果良好。

村“两委会”班子连续4年民主测评结果为优秀,班子成员民主测评优秀率达到73%,没有不合格等次。2009年,我村选为全县科学发展活动试点村。2010年,又被选为全县的创先争优活动示范村。

中心村建设,是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的基础,是加速推进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别,发展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措施。自2008年以来,镇政府高度重视,组织村两委会干部以村容村貌整改与危旧房改造作为工作的重心,多措并举推进中心村建设。近年来,虽然在中心村培育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中心村培育是一个长期性的艰巨工程,在培育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中心村培育缺乏产业支撑。村集体和农户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二是中心村培育基础设施薄弱。

三是中心村培育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农民群众投工投劳、筹资捐款、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难以发挥,特别是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农民群众参与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高。

四是中心村规划落地难。中心村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相融合。一方面,中心村建设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纳入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另一方面,农村土地承包到户,政策三十年不变,中心村建设用地调整牵涉到法律问题,工作难度增大。

今后,将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扎实推进中心村建设。

(一)、在产业带动上下功夫。

要加快中心村建设,必须着力以工业带动农业产业化,以农业产业化带动中心村建设。我村将通过特色产业带动,龙头企业带动,专合组织带动,形成中心村建设的支撑。切实把农民组织起来,把特色产品的市场化之路拓展开来,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二)、在基础设施上下功夫。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实施农村三大重点工程,推进中心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发展亟待加强的一个薄弱环节。我村将首先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生产道路建设为重点,到2012年使全村90%的组通水泥路。其次配套村内设施,提高生活质量。重点解决全村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实施信息入户工程,推进通信网、计算机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到2012年,力争全村固定电话入户率达96%,电脑入户率10%。

最后稳步实施以沼气为重点的新型能源建设。全面实施以“一池三改”为基本内容的沼气建设工程,到2012年使适宜农户沼气覆盖率达到95%,稳妥地推进畜禽养殖户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实现畜禽粪

便无害化处理,综合性利用。

(三)、在培养新型农民上下功夫。

培养新型农民是建设中心村的首要任务。我村应从实际需要出发,确定不同的培养对象,采取多种方式,分类分批培训学习,提高农民的素质。一是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积极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二是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文化活动。组建中心村建设文艺宣传小分队,添置演出设备,自编自导演出节目;三是增强民主管理和守法意识。通过制定村规民约、文明公约和建立各种理事会,引导农民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促进农村的和谐稳定。

(四)、在规划先行上下功夫。

中心村建设,规划必须先行,而建设规划是否科学、可行,归根结蒂还是要看农民是否满意。为此,村两委会将组织群众代表参与讨论中心村建设规划,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调动村民共建中心村的积极性。在规划设计上,充分考虑住宅、道路、商业、教育等多种因素,做到既科学合理,又经济实用。在规划样式上,尊重民意、各具风格、突出特色,不搞一个模式的“火柴盒”。在规划审批上,建立“村民申请、村上审核、镇上批准”的申报审批制度。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时代的使命、干部的责任、群众的期望,更是对基层组织执政能力的考验,任重道远。我们将以锐意进取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扎实细致的工作,力争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做出新的贡献!

作者情况简介姓名:张超

年龄:25

工作单位:杜阳镇政府

职务:政府文书

联系电话:13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