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为二战做了多大贡献

中国为二战做了多大贡献

中国为二战做了多大贡献?

二战期间,中国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艰苦奋战,对盟军的最终胜利,究竟发挥了怎样的重要作用?

日军在中国关内战死40余万人,逾百万日军向中国战区投降

判断一个战场对整个战局做了多少贡献,消灭敌对武装力量,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数据。日本侵华部队主要是陆军,其海军的主战场在太平洋,日本联合舰队有410艘军舰被击沉,包括几乎全部主力战舰:21艘航母、11艘战列舰和39艘巡洋舰;战争结束时,能出海的军舰仅剩下43艘。另有合计40.9万名联合舰队官兵战死在太平洋。①

陆军方面,让我们来看一下战争期间日本陆军的分布情况②:

二战期间,日军不同年份在各地驻扎情况。

从表中可以看到,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后不断扩军,至战争结束时,师团总数增加了6倍以上,中国关内的师团数量长期维持在23—26个之间。

空军方面,日本有着强大的空中力量,设有陆军航空兵与海军航空兵。在中国战场,日本投入的大量战机,被中国飞行员与苏联、美国援华飞行员击落不少。如仅海军航空队就有554架飞机被击落,615架飞机受伤。③

1945年8月,约有737万日军向盟军投降,其中属于中国战区的有中国派遣军105万人、日本海军4万人、驻台日军16万人。另据日本厚生省战后统计,日军战时战死185万人,其中在中国关内战死40.46万人(投降后又死亡5.11万人),在东北战死2.65万人(投降后又死亡2.02万人),在台湾战死3.74万人,在缅甸、印度战死16.19万人,剩下的约120万日军,则死于太平洋战场。④

1937年9月10日,在中国平汉线战场的日军士兵。

中国对日军的牵制作用相当之大,足以影响整个二战全局

消灭敌对武装力量的数据,其实还远远不是判断对战局贡献的唯一标准。二战中,如果没有中国战场的存在,整个战局发展可能都会不一样。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的长期抵抗,延滞了日本的“北进”与“南进”。1938年张鼓峰事件、1939年诺门坎战役,日苏两次冲突,都因为日军主力被牵制在中国关内,而被苏军击败。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日本国内有人提议“北进”,与德国夹击苏联,但最终未能通过。如当时的日军参谋总长杉山元所说:“日本现在中国使用兵力很大,(对苏开战) 实际上办不到”。——进攻苏联的话,需抽调大量陆军,海军是没有用武之地的。也是由于中国的牵制作用,使苏联敢于从远东抽出一部分兵力投入对德作战,德国主力被牢牢吸引,无力在北非、中东对英美展开大规模攻势。⑤日本迟迟没能征服中国,更让其在“南进”问题上一度摇摆不定。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基于自身利益,采取“先德后日”的战略。这个战略得以实施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中国必须能在远东牵制住相当数量的日军。日本轻易攻占东南亚大部分地区后,计划进攻澳大利亚,一面截断美国与西南太平洋的联系,一面凭借太平洋上的资源继续扩张。日本判断,要实现这一目标,至少需要12个师团的兵力。当时的情况是,“要拨出这么巨大的兵力,需要大幅度削减满洲方面的对苏战备和中国方面的战场,这就将使整个战略态势陷于极大不利。”⑥日军没有西进印度,除了同样的兵源问题外,也是由于中国局势不定,无法建立一个稳定后方。

对于中国在此期间发挥的作用,美国非常清楚。罗斯福曾对儿子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同盟友“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吞并埃及,切断通过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⑦那样的话,盟国将面临被各个击破的危险。

因此,美国援华不仅仅是同情中国,更多的是为了世界反法西斯大局。1942年,美国总统特使居里对蒋介石说:“余屡闻中国对美国援助表示感谢之意,实则中国并无向美致谢之必要。总统曾言,美国以租借法案器材往赴盟国,盟国之自卫,亦即助美国,换言之,美国所供给之物资,实即为美国之安全而用。”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的这些作用,不该被忽视。

第二次菲律宾战役期间,麦克阿瑟将军及其助手登陆莱特岛。

注释:

①③(日)伊藤正德:《联合舰队的覆灭》,海洋出版社1991年,第303、308、305页;②李惠等:《侵华日军序列沿革》,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第271页,转引自马军:《对“中国战场决定性地位”的再思考》,《史林》1999年第2期;④《日本陆海军事典》引用厚生省1956年3月的调查数据,转引自张明金、刘立勤:《侵华日军历史上的105个师团》,解放军出版社2010年,第426—427页;⑤侯成德:《二战期间大国关系中的中国战场》,《世界历史》1996年第4期;⑥韩永利:《战时美国战略与“保持中国于战争之中”》,《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⑦(美)小罗斯福:《罗斯福见闻秘录》,新群出版社1949年,第49页。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