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测试题
曲阳高中高一化学组 2010年1月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
选择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6小题,共48分)
1.下列关于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硅是构成一些岩石和矿物的基本元素
②水泥、玻璃、水晶饰物都是硅酸盐制品
③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④陶瓷是人类应用很早的硅酸盐材料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用一种试剂证明生石灰中含有石灰石和石英,下列试剂适宜的是
A.盐酸
B.硫酸
C.NaOH溶液
D.氯化钠溶液
3.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Cl2,可采用的方法是
A.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B.用干燥有色布条
C.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D.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4.只用一种试剂就能把Na2SO4、NaCl、(NH4)2SO4、NH4Cl四种溶液区分开来,这种试剂是A.AgNO3B.NaOH C.BaCl2D.Ba(OH)2
5.利用废铜屑制取CuSO4溶液的最好的方法是
A.铜屑与浓硫酸混合加热 B.铜屑在空气中灼烧后再溶于稀H2SO4 C.铜屑与稀硫酸混合加热 D.铜屑在空气中灼烧后再溶于浓H2SO4 6.有关Cl、N、S等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漂白粉的成分为次氯酸钙
B.实验室可用浓硫酸干燥氨气
C.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处理NO2和HCl废气
D.Al2(SO4)3可除去碱性废水及酸性废水中的悬浮颗粒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雷雨天气时空气中能生成少量的氮氧化物
B.实验室用氯化铵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混合制取氨气
C.铵盐化学性质都很稳定
D.O2、NO、NO2都能用浓硫酸干燥,且通常情况下能共存
8.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表现出了强氧化性又表现了酸性的是
A.氧化铁与硝酸反应 B.氢氧化铝与硝酸反应
C.木炭粉与浓硝酸反应 D.铜与硝酸反应
9.已知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小,扩散速度越快。右图所示为气体扩散速度的实验,两种气体扩散相遇时形成白色烟环。下列关于甲、乙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硫酸
B.甲是浓盐酸,乙是浓氨水
C.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盐酸
D.甲是浓硝酸,乙是浓氨水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
②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
③使用二氧化硫增白的食品对人体健康产生损害
④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可能生成对人体有害的有机氯化物
⑤食品厂产生的含丰富氮、磷营养素的废水可长期排向水库养鱼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1下列变化中可以说明SO2具有漂白性的是
A.SO2通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中红色褪去
B.SO2通入品红溶液中红色褪去
C.SO2通入溴水溶液中红棕色褪去
D.SO2通入氢氧化钠与酚酞的混合溶液中红色褪去
12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H+、Na+、NO3-、SiO32- B.NH4+、K+、Cl-、OH-
C.Mg2+、NH4+、NO3-、SO42- D.K+、H+、SO32-、ClO-
13.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在稀氨水中通入过量CO2:NH3·H2O+CO2=NH4++HCO3-
B.少量SO2通入Ca(ClO)2溶液中:SO2+H2O+Ca2++2ClO-=CaSO3↓+2HClO
C.用稀HNO3溶液FeS固体:FeS+2H+=Fe2++H2S↑
D.氯气与水反应:Cl2+H2O=2H++Cl-+ClO-
14设计学生试验要注意安全、无污染、现象明显。根据启普发生器原理,可用底部有小孔的试管制简易的气体发生器(见右图)。若关闭K,不能使反应停止,可将试管从烧杯中
取出(会有部分气体逸出)。下列气体的制取宜使用该装置的是
A.用二氧化锰(粉末)与双氧水制氧气
B.用锌粒与稀硫酸制氢气
C.用硫化亚铁(块状)与盐酸制硫化氢
D.用碳酸钙(块状)与稀硫酸制二氧化碳
15氯气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利用反应3Cl2+2NH3=N2+6HCl检查
氯气管道是否漏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该反应利用了Cl2的强氧化性
C.若管道漏气遇氨就会产生白烟
D.生成1 mol N2有6 mol电子转移
16.图装置中,若关闭活塞,则品红溶液无变化,石蕊试液变红,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则品红溶液褪色,石蕊试液变红,石灰水变浑浊。据此判断气体和广口瓶中盛放的物质是
A.HCl和浓H2SO4
B.Cl2和氯水
C.Cl2和NaHCO3溶液
D.SO2和NaHCO3溶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2分)
19.(6分)实验室制取氨气通常用的药品是___ ,化学方程式
收集氨气的试管口处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要制得干燥的氨气时,使氨气通过___ 。
20.(7分)在某NaOH溶液里加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向其中逐滴加入新制的饱和氯水,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褪去。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有:
①;②。(2)简述怎样用实验证明红色褪色的原因是①或者是②:
。21.(12分)(1)硫酸在下列用途或反应中各表现的性质是:(用字母填在横线上)
A.难挥发性 B.强酸性 C.吸水性 D.脱水性 E.强氧化性 F.催化作用
①浓硫酸可用作气体干燥剂;
②锌粒放入稀硫酸中时,有气体放出;
③实验室制氯化氢;
④实验室制二氧化硫;
⑤浓硫酸与蔗糖作用的“黑面包”实验;
⑥运用铁制槽车和铝制槽车运输浓硫酸;
⑦生产过磷酸钙化肥;
⑧浓硫酸使润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又变黑。
(2)运用硫酸的性质,设计实验方案鉴别两瓶等体积的硫酸,哪瓶是浓硫酸,哪瓶是稀硫酸?。
(3)用过量的锌与浓硫酸反应时,可能产生的气体有,理由是。
22、(10分)下列A-I九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部分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固态单质A与B的浓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如下。常温下C、E、F都是无色气体。
请填空:
(1)F的化学式是。
(2)C与淡黄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A与B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G与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5)E转变为H和I的离子方程式是。
23.(1)(6)在浓硝酸中放入铜片。
①开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若铜有剩余,则反应将要结束时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③待反应停止后,再加入少量的25%的稀硫酸,这时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其原因是
(2)(6分)在100mL混合酸中,c(HNO3) = 0.4mol·L-1,c(H2SO4) = 0.2mol·L-1,向其中加入2.56g铜粉,微热,待充分反应后,请计算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
(3)(5分)一定量的铜与浓硝酸溶液反应,产生的NO2气体与1.12L(标准状况下)氧气混合通入水中,恰好全部被水吸收,则铜的质量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