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0年施工组织设计(报公司)

2010年施工组织设计(报公司)

目录

1工程概况 (3)

1.1 线路设计的主要技术标准 (6)

2剩余工程量 (6)

3重难点施工项目 (8)

4重点项目施工方案 (9)

4.1 跨京原铁路特大桥现浇连续梁施工方案 (9)

4.1.1工程概况 (9)

4.1.2全梁采用三向预应力体系 (10)

4.1.3工程数量 (11)

4.1.4施工方案 (12)

4.1.5材料设备以及劳力安排 (23)

4.1.6其他 (24)

4.2 原平站既有站场的改造施工 (24)

4.2.1原平车站改造 (24)

4.2.3 薛孤梁场制梁施工方案 (27)

5重点施工项目节点工期安排 (41)

6施工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41)

72010年度任务安排 (41)

8施工安全、质量、进度和环保措施 (42)

8.1 质量保证措施 (42)

8.2 安全目标和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49)

8.3 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52)

9应急预案 (53)

2010年度施工组织设计

1工程概况

新建铁路北同蒲取直线工程BTQZ-2标段DK140+100~BK225+837.7段,施工范围全长34.09km,DK140+100~原平(不含正线铺架工程、含本段正线道碴)。包括下官院至薛孤新建双线,DK140+100~K408+803.93,线路长度34.09km;京原线白彪至薛孤疏解线,K401+450~K408+803.93,线路长度7.27km;薛孤至原平增建第二线,京原K408+803.93~北同蒲BK255+837.7,线路长度9.774km。主要工程数量如下表所示:

工程数量表

(1)特大桥一座:跨京原铁路特大桥,中心里程为DK157+785.80,桥梁结构为2(24-32+3-24+1-40+64+40m),全长1034m,共29墩2台。

(2)大桥12座,见下表:

(3)中桥6座,见下表:

(4)涵洞以及框架小桥共90座多为跨乡村道路的立交通道,孔径形式有1-4m,1-5m,1-6m。其中有3座既有线顶进涵洞。

1.1线路设计的主要技术标准

2剩余工程量

经过项目部的努力,截止到2008年11月底北同蒲取直项目共完成了产值20760.9万元,其中武汉公司完成产值15150.2万元。具体剩余工程数量如下表所示:

中铁七局北同蒲取直线指挥部2010年度施工组织设计

- 7 -

备注:剩余工作量统计表中数据统计截止到2009年12月10日。

3重难点施工项目

(1) 跨京原铁路双线特大桥跨108国道40+64+40m连续梁施工。

本桥为双线桥,中心里程DK157+785.8,桥全长1034.62延米。孔跨布臵为26-32m简支T梁+2-24m简支T梁+1-(40+64+4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本桥在DK157+358.5处跨越通往108国道的县道(6m宽碎石路),与县道夹角37°13′;在DK157+496.25处跨越108国道(14m宽沥青路),与国道夹角55°31′;在DK157+849.2处跨越既有京原线,与既有线相交法向角26°94′。

该工程施工难度在于跨越108国道的连续梁施工,108国道属于国家级公路,车流量大,而该连续梁施工采用碗口式满堂脚手架进行施工,如何在保证车流的通畅,同时又保证结构的稳定需要精心的组织。

(2) 原平站既有站场的改造施工。

原平车站是京原线的终点站其工作量主要包括:新铺道岔18组,其中3组交叉渡线,1组复式交分。铺碴9685方,铺轨2.417公里。填挖土方:38700方.接长旅客地道一座和旅客站台及风雨棚500m. 拆除既有道岔24组,其中包括3组交叉渡线。

原平车站的改造既有施工工程量大,受既有线运输对施工的干扰大,同时站场要点施工需与电务施工单位密切配合,需要做大量的协调工作,这些决定了对施工组织和安全防护要求极为严格。

(3) 薛孤梁场制梁

薛孤梁场共需预制T梁441孔,其中3孔共6片L=12m T梁(已经购买)、24孔共48片L=24m T梁和414孔共828片L=32m T梁,截止到2009年12月10日,薛孤梁场已经制梁287片,加上购买的6片L=12m T梁,薛孤梁场还需预制589片梁。薛孤梁场原计划日产3片梁,现已经完成了梁场取证工作,计划在2010年12月底完成全部桥梁生产任务,总工期12个月。

4重点项目施工方案

4.1跨京原铁路特大桥现浇连续梁施工方案

4.1.1工程概况

跨京原特大桥(40+64+40)为双线连续梁,连续梁梁体截面采用单箱单室直腹板形式,梁高沿纵向按二次抛物线变化,中支点梁高为5m,边支点及跨中点梁高为3m。顶板厚为35cm,顶板宽为11.7m,底板宽6.4m。腹板厚从100cm变化至48cm,底板厚度由80cm变至40cm。具体布臵见下图:

4.1.2全梁采用三向预应力体系

纵向预应力钢束采用抗拉强度为1860Mpa的高强低松弛钢绞线,公称直径为15.20mm,采用内径Φ90mm的金属波纹管,采用OVM15-12及OVM15-15的锚具。

横向预应力钢束采用抗拉强度为1860Mpa的高强低松弛钢绞线,公称直径为15.20mm,采用70×19mm的扁形金属波纹管,采用BM15-4,BM15P-4扁形锚具。

竖向预应力钢束采用Φ25高强度精轧螺纹钢筋,型号PSB830,抗拉强度为830Mpa,管道采用内径35mm铁皮管成孔,锚具采用JLM-25。

4.1.3工程数量

40+64+40梁主要工程数量

4.1.4 施工方案 (1)施工准备

本段连续梁跟108国道相交,在进行连续梁施工前,积极与当地有关部门协调,确保连续梁安全快速的完成。

为确保全面完成连续梁施工任务,成立“中铁七局北同蒲取直线工程指挥部第三分部”,其组成如下:

项目经理:黄伟 项目副经理:马汉培 项目总工:郭清凉

项目分部还设工程技术部,设备物资部,安质部,机构框架图如下:

分部经理

分部副经理

分部总工

施工技术施工队

物资设备部

安质部

(2)施工方案

①基地处理

连续梁所处的位臵地质为湿限性黄土,基础受雨水影响较大且承载力低,在进行连续梁施工前,对施工场地进行整平碾压后,在其上铺填一层厚为10cm左右的碎石,并浇筑一层厚为15cm的C25混凝土,确保基础不受雨水影响和满足施工地基承载力。

②支架搭设

根据连续梁施工采用分段浇筑,本段连续梁与108国道相交,为确保不影响108国道通车,同时确保施工不受影响,本连续梁采取满堂碗扣式钢管支架门洞式进行施工,钢管布臵如下:腹板区立杆纵向间距为45cm,横向间距为60cm,底板区杆纵向间距为90cm,横向间距60cm,步跨均为1.2m。5#、6#墩身两侧3m范围内钢管布臵为:纵向立杆间距60cm,横向间距45cm,步跨为1.2m。横向每5跨设一道剪刀撑,纵向1/4L、1/2L、2/3L、L处各设一道剪刀撑。剪刀撑采用Φ4.8的钢管。门洞采用碗口式钢管加Ⅰ16的工字钢和Ⅰ20工字钢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搭设。主托梁上采用10×15cm 方木作分布托梁。

③模板工程

箱梁内外模板采用规格为1.22m×2.44×20mm的木胶板,腹板内外模加固采用10cm×10m方木作竖带,纵向间距35cm,横带采用Φ4.8×6m的钢管进行加固,竖向间距45cm,并用Φ16的圆钢作对拉杆,对拉杆竖向间距60cm,纵向间距45cm。内模加固采用Φ4.8的钢管作带进行加固,纵向

间距45cm,竖向间距60cm。底板模板加固方木采用10cm×10m,横向间距25cm。

模板安装顺序是先装底模,从梁的一端开始,位臵根据墩中轴线控制;再安装侧模、翼缘板模板,在底板腹板钢筋绑扎施工完毕,即可进行箱梁内模安装。内模先安装压脚模和底脚模,再安装侧模,最后安装内顶模和顶脚模。侧模和内模均用钢管支撑在侧模肋,底脚模放在混凝土垫块上,竖向支撑设可调支托,以调整高度。

④支架预压及预拱度设计

支架、外模安装完毕进行荷载试验,预压重量为上部恒载重量(包括人行道、线路设备等二期恒载),压载实物为沙袋,以消除支架非弹性变形,确保安全。

1.测点布臵

加载前,先准确确定各测点位臵,用红漆做记号。

2.压载过程

预压前,测量各点标高。

按混凝土重量的分配情况,一次加载至100%施工荷载。砂袋堆放顺序为先底板,后翼板,均要对称进行。为防止砂袋压载时碰到阴雨天气,砂袋吸湿重量增加而引起支架失稳,所以砂袋全部上完后,应用蓬布覆盖防雨。

砂袋堆放完毕后,测量各点标高。

支架稳定后即可卸除砂袋,卸除砂袋前测量各点标高。卸除顺序为先翼板后底板,也要对称进行。砂袋卸除完毕后,测量各点标高。

3.数据处理

测量人员用专用表格对每次测量数据进行详细记载,根据现场采集的数据及时进行计算、分析、处理、修正,得出系统变形值。

4.预拱度的设臵

根据设计资料中对连续梁纵向预拱度的设臵及按预压所得的支架系统弹性变形值进行支架调整。

⑤线型控制

在5#墩、6#墩第一施工段上预埋钢筋头,作为连续梁顶面标高控制点和导线控制点,负责连续梁标高控制及线型控制。

⑥钢筋工程

箱梁普通钢筋事先在钢筋作业场加工好。钢筋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并且都经抽取试样试验合格。钢筋的表面应洁净,加工前应将表面油溃、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应调直。

钢筋绑扎顺序:底板、腹板、钢筋网片→支内模→顶板钢筋绑扎→预埋件埋设。

为方便施工和调整预拱度的需要,骨架可分段制作,分段处设在墩顶中心线两侧各5米处,并相互错开。墩顶区段骨架钢筋应在横隔梁钢筋入模就位后再单片就位。

绑扎严格按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要求钢筋表面洁净,钢筋平直,无局部弯曲。钢筋焊接前,必须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纵向主筋连接采用闪光对焊。在接头长度区段内(35d),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配臵在接头长度区段内的受力钢筋,其接头的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50%。其他钢筋采用绑扎连接。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I级钢筋≥25d,Ⅱ级钢筋≥45d。两接头间距离≥1.3 倍搭接长度。配臵在绑扎接头长度区段内的受力钢筋 , 其接头的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25%。

制作混凝土垫块,所有垫块均用铅丝绑扎在钢筋节点上。

预埋件预埋筋包括竖向筋外套铁皮管、排气孔、泄水孔等,均按设计图纸和规范执行。

⑦箱梁砼施工

1.砼的质量控制

本工程砼均为在拌和站集中拌制,为保证梁体砼质量,对砼采取下列措施进行质量控制:

水泥必须经过检验确认各项性能合格。粗、细骨料应有来自采集场附带的质量证明书及分批二检报告。掺和料的掺量按实验结果严格执行。

整个生产期间每盘砼的组成材料必须过称。每盘砼组成材料计量结果的

允许偏差为:

水泥、掺合料:±2%(以重量计)

粗细骨料:士 3%( 以重量计 )

水、(液体)外加剂:土 2%(以体积计)

生产过程中应测定骨料的含水率,每一工作班不应少于一次,当含水率有显著变化是,应增加测定次数,依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用水量和骨料用量。

每盘砼搅拌完毕,应在砼搅拌站取样检测坍落度。还应观察拌和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坍落度以比设计配合比中要求的值大约20毫米左右。

砼运至浇注地点,如混凝土出现离析和分层现象,应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搅拌。

每车砼运至泵车旁时,应由试验人员先检测其稠度。所测稠度值必须满足施工要求,其允许偏差值为±30毫米。满足要求后,方可用于浇注,否则应弃掉或做其他处理。

砼试样在浇注地点随机抽取,每浇注≤lOO立方米砼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试模采用边长为15厘米的立方休试模,采用边长为15cm的立方体试件的抗压强度作为评判浇注砼强度的依据。

2.混凝土浇注前准备工作

砼浇筑前报请监理工程师按照设计图纸核对钢筋布臵及支座安设等预埋件,检查模板断面尺寸误差是否符合规定,桥梁中线误差情况,模板接缝情况衣表面平整光洁度。对以上情况逐项检查、验收,各项检查合格达优后方可进行砼浇筑。混凝土浇注前,首先对模板内的杂物安排专人进行

工作强度,每组人员工作4小时后,由另一组人员替换,如此轮番作业,每组振捣人员又分成两班人,每班4人,第一班先浇注振捣,第二班人员进行复振,振捣第一遍的以插红牌为分界,振捣第二遍的以绿牌为标志,两班人以5米为分界点,在分界点处第二班复振人员的振捣范围是分界点前后0.5米处,避免产生漏振。

振捣时用小头径的振捣棒,不得触碰钢筋及模板。对横梁的振捣由现场施工负责人监督检查,确保振捣密实。

浇注混凝土过程中,每一工作班交接时,双方施工班长及施工负责人做好交接班手续,防止出现质量问题。

6.砼浇注施工时的防暑、防雨、降温措施

阴雨、暑热天气施工时在浇注工作面的上方,用钢管和彩条布搭设临时遮阳遮雨设施,并按参加施工人员人数备足雨衣雨鞋等雨具。

在每孔箱梁端头设一台鼓风机,通风管伸至工作面附近,进行吹风降温。

7.混凝土养护

养护由专人专班及时进行,对外露面采用麻袋湿水覆盖养护,内腔直接洒水养护。湿麻袋养生时,必须覆盖全部砼表面,保持连续湿润,不得形成干湿循环。冬季施工时应注意保温。

⑧张拉压浆

1.张拉

在全部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后,才能张拉预应力钢束。张拉前对千斤顶和油表进行对应校核。

预应力钢束张拉施工时须采用张拉力和伸长量双控制。

当张拉应力达到设计控制应力σk时,持荷5min再锚固。如实际伸长量与计算值相差±6%时,应会同设计单位研究处理。预应力钢束张拉完毕,严禁撞击锚头和钢束,保证锚具和预应力钢材的质量。

预应力钢束张拉完后应在24小时内完成压浆。

预应力张拉注意事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