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大2012年经济学离线在线作业第6-9章

浙大2012年经济学离线在线作业第6-9章

浙大2012年经济学离线在线作业第6-9章
浙大2012年经济学离线在线作业第6-9章

第六章国民收入核算

一、名词解释

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国民生产总值

1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2国民生产净值:国民生产净值,指一个国家的全部国民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净值。一般以市场价格计算。它等于国民生产总值减去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

3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 国民收入是指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在一定时期所创造的价值.从社会总产值中扣除物质消耗后的剩余部分就是国民收入

4人收入(Personal Income)指一个国家一年内个人年得到的全部收入。

5个人可支配收入:一个国家所有个人(包括私人非营利机构)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实际得到的可用于个人开支或储蓄的那一部分收入。

6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一般1年)内以货币表现的全部最终产品(含货物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二、简答题

1、简述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

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

(1)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

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的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1)相互补充。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在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微观经济学是假设资源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前提下如何充分利用。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2、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能否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加以区别?

答:不能。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一件产品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加以区别,而只能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点加以区别。例如,我们不能根据产品物质属性来判断面粉和面包究竟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看起来,面粉一定是中间产品,面包一定是最终产品。其实不然。如果面粉为面包厂所购买,这包面粉是中间产品,如果这包面粉为家庭主妇购买,则是最终产品。同样,如果面包是面包店卖给消费者,此面包是最终产品,但面包在生产厂出售给面包商店时,它还属于中间产品。

3、能否说某公司生产的汽车多卖掉一些时比少卖掉一些时GDP增加要多些?

答:不能。该公司对GDP创造的作用表现是看它在某年生产了多少汽车,而不是卖掉了多少汽车。多卖掉一些汽车还是小卖掉一些汽车,只会使村后投资多一些还是少一些,而不会使得GDP发生变化。

4、假如某人不出租他的房子而是自己使用,这部分房租算不算GDP?

答:算。因为这里虽没有发生市场交换活动,但自己住自己的房子时房子也提供了效用,因而被看做提供了生产性服务,创造了价值。他的房子如果不自己住而租借出去也可以收到房租,这部分房租也应计入GDP。总之,不管房子是自己住还是出租,这部分房租都应计入国民生产总值。由于房子主人确实没有自己给自己支付房租,因此政府应通过估算该住房可得租金(如果在市场上出租)而把这种自由住房租金包括在GDP中。

5、在下列两项中每一项所发生的情况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有什么区别(a)一个企业为经理买一辆小汽车以及这个企业给这位经理发一笔额外报酬让他自己买一辆小汽车。(b)你决定买

本国产品消费而不是买进口货消费。

答:(a)这个企业为经理买这辆小汽车要作为投资计入GDP,而这个企业给这位经理发一笔额外报酬让他自己买这辆小汽车在国民收入核算中要作为消费计入GDP。

(2)假若一个消费者买本国生产的轿车消费,则该购买支出要计入GDP,若购买进口轿车消费,则该消费支出要作为进口从GDP中扣除。

6、为什么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从个人来说可算是投资,但在经济上不能称之为投资?

答: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购买新厂房、设备和存货的行为,而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们买了债券或股票,是一种产权转换活动,因而不属于经济意义上的投资活动,也不能计入GDP。当公司从人们手中取得了出售债券或股票的货币资金再去购买厂房或机器设备时,才是投资活动。

7、为什么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

答: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险税)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例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并不是因为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反,倒是因为他丧失了创造收入的能力从而失去生活来源才给予救济。失业救济金发放则是因为人们失去了工作从而丧失了取得收入的机会才给予救济。政府转移支出和政府购买虽都属政府支出,但前者不计入GDP而后者计入GDP,因为后者发生了实在的交换活动。比方说,政府给公立学校教师发薪水是因为教师提供了教育工作的服务。

三、计算题

1、某经济社会在某时期发生了一下活动:

(1)一银矿公司支付7.5万美元工资给矿工开采了50万磅银卖给一银器制造商,售价10万美元。

(2)银器制造商支付5万美元工资给工人造一批项链卖给消费者,售价40万美元。

a.用最终产品生产法计算GDP。

b.每个生产阶段生产了多少价值?用增值法计算GDP。

c.在生产活动中赚的的工资、利润共计分别为多少?用收入法计算GDP。

答:

a.项链为最终产品,价值40万美元;

b.开矿阶段生产10万美元,银器制造阶段生产30万美元,即40万美元-10万美元=30万美元,两个阶段共增值40万美元。

c.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工资共计:7.5+5=12.5万美元

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利润共计:(10-7.5)+(30-5)=27.5万美元

用收入法计得的GDP为12.5+27.5=40万美元

可见,用最终产品法、增值法和收入法计得的GDP是相同的。

2、假定某经济有A、B、C三厂商,A厂商年产5000,卖给B、C和消费者,其中B买200,C买2000,其余2800卖给消费者。B年产500,直接卖给消费者。C年产6000,其中3000由A购买,其余由消费者买。

(1)假定投入在生产都用光,计算价值增加。(2)计算GDP为多少。

(3)如果只有C有500折旧,计算国民收入。

答:

(1)A的价值增加为5000-3000=2000

B的价值增加为500-200=300

C的价值增加为6000-2000=4000

合计价值增加为2000+300+4000=6300

(2)最终产品价值为2800+300+3000=6300。式中2800、500、3000分别为A、B、C卖给消费者的最终产品。

(3)国民收入为6300-500=5800

3、某国某年有如下国民经济统计资料:消费支出90亿美元,投资支出60亿美元,政府转移支出5亿美元,政府对产品和劳务的购买支出30亿美元,工资收入100亿美元,租金收入30亿美元,利息收入10亿美元,利润收入30亿美元,所得税30亿美元,进口额70亿美元,出口额60亿美元,求

(1)用收入法计算GDP式多少?(2)用支出法计算GDP式多少?

答:

(1)用收入法计算GDP:

GDP=工资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利润=100+10+30+30=170亿美元

(2)用支出法计算GDP:

GDP=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支出+净出口=90+60+30+(60-70)=170亿美元

用收入法和支出法得出的GDP是一样的。

4、设一经济社会生产六种产品,它们在1990年和1992年的产量和价格分别如下表所示,试计算:

(1)1990年和1992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2)如果以1990年作为基年,则1992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为多少?

(3)计算1990-199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指数,1992年价格比1990年价格上升了多少?产品1990年产量1990年价格(美元)1992年产量1992年价格(美元)

A 25 1.50 30 1.60

B 50 7.50 60 8.00

C 40 6.00 50 7.00

D 30 5.00 35 5.50

E 60 2.00 70 2.50 1990-199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指数为

可见1992年价格比1990价格上升了12.2%

5、根据下列统计资料(见下表),计算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及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单位:亿美元

净投资125

净出口15

储蓄25

资本折旧50

政府转移支付120

企业间接税75

政府购买200

社会保险金130

个人消费支出500

公司未分配利润100

公司所得税50

个人所得税80

答:

(1)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500+(125+50)+200+15=890亿美元(2)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折旧=890-50=840亿美元

(3)国民收入=国内生产净值-企业间接税=840-75=765亿美元

(4)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金+政府转移支付=765-100-50-130+120=605亿美元

(5)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605-80=525亿美元。

第七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简单凯恩斯模型

一、名词解释

消费函数、储蓄函数、投资乘数、税收乘数、政府购买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均消费倾向(APC)、边际消费倾向(MPC)、自主消费、引致消费、平均储蓄倾向(APS)、边际储蓄倾向(MPS)、自主储蓄、引致储蓄、总投资、重置投资、净投资、资本的边际效率、投资函数、自主投资、引致投资

消费函数: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与收入水平之间的依存关系,即消费取决于收入水平。

储蓄函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储蓄随收入的变化而同方向变化,即:收入增加,储蓄也增加;收入减少,储蓄也减少。但二者之间并不按同一比例变动。

投资乘数:在有效需求不足,社会有一定数量的存货可以被利用的情况下,投入一笔投资可以带来数倍于这笔投资的国民收入的增加,因而投资乘数理论是关于投资变化和国民收入变化关系的理论。

税收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比例。

政府购买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转移支付乘数:是指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量变的转移支付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化量之间的比例。

平均消费倾向(APC):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

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指消费者对于某一或某一类产品,消费额的变化与消费者收入变化的比值。

自主消费:指总消费中由于外生变量决定的那部分支出。

引致消费:指消费中由内生变量所引起的消费。

平均储蓄倾向(APS):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

边际储蓄倾向(MPS): 是用来测度收入增加引起储蓄增加的程度的一个概念,即居民边际储蓄倾向指居民收入每变动一单位时的居民储蓄的变动额。

自主储蓄: 根据各个银行自身的情况自主吸收居民存款的方式。

引致储蓄:指居民在储蓄中由外生变量引发的引导性存款的方式。

总投资:是指一定时期内固定资产投资与流动资产投资之和。

重置投资: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及存货)的支出,是一定时期内增加到资本存量中的资本流量。

净投资:是指为增加资本存量而进行的投资支出,即实际资本的净增加,包括建筑、设备与存货的净增加。

资本的边际效率: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项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物品的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

投资函数:是指投资和利率之间的关系。

自主投资:是指不受国民收入水平或消费水平等经济情况影响和限制的投资。

引致投资:是指有经济中的内生变量引起的投资,即为适应某些现有产品或整个经济的开支的实际或预期增加而发生的投资。

二、简答题

1、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都属于政府支出,为什么计算总需求时只计进政府购买而不包括政府转移支付,即为什么而不是? 答:这是用支出法计算的GDP,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把收入从一些人或组织手上转到另一些人或组织手上,我们用支出法计算总收入的话,就要统计各项购买支出的总数,而转移支付就像额外费用,不计入支出项,因为在使用时,就会出现两次计费了,所以说钱在人手里转来转去,不能当做收入的反映项。

2、能否说明如果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平均消费倾向也一定递减;反之,平均消费倾向递减,边际消费倾向也一定递减?

答:由消费函数理论可知,把收入作为影响支出的最主要因素,并且主张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即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支出会增加,但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的比例都在减少。

3、有时候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断言,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给贫者,将提高总收入水平,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什么?

答:因为大部分财富掌握在少部分人手上和小部分财富掌握在大部分人手上是不同的。从凯恩斯的消费倾向就可以看出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率是倾向稳定,由此,将原本富者用于储蓄的收入转给贫者会刺激消费,自然提高总收入。

4、什么叫消费倾向?能否说明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一般是大于零而是小于1?答: ①指一定消费者群体(如儿童、妇女、青年、中年、老年人)在不同时期对商品需求的变动趋向。它取决于购买力水平、商品供应品种和社会风尚等。

②指消费开支占收入的比例。

错.

a)边际消费倾向=总消费变动/总可支配收入变动.根据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0<MPC<1

是对的.

b)APC是消费占收入的比例,平均消费倾向=总消费/总可支配收入.APC>MPC

当消费大于收入时APC>1

当消费和收入相等时APC=1

5、有得学生问:“我难以理解宏观经济学,有时收入变化似乎引起消费变化,有时消费变化似乎引起收入变化,不知哪个对?”

答:都有可能,因为消费需要按照显现程度的不同来分类,可分为显现需要和潜在需要。其中,显现需要是市场上已经表现出来的消费需求,表现为消费者既有欲望,又有一定的购买力(货币支付能力),而潜在需要是指消费者没有明确意识的欲望,或者是朦胧的欲望,但由于各种原因还没有显示出来的需要。这种分类,说明了消费需要与消费需求的关系,即消费需求一定属于消费需要,而消费需要不一定成长为消费需求。

6、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这三者对总支出的影响方式有何区别?

答:政府购买本身就是总支出的组成部分,再加上政府购买的杠杆作用,所以它对总支出的影响最大。税收不是总支出的组成部分,它通过影响消费来影响总支出,所以影响程度要小于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和税收的性质相同,也不是总支出的组成部分,只是操作方向相反而已。由于诸如福利政策等目的,一般认为它对总支出的影响极小。所以,三者对总支出影响由大到小是:政府购买>税收>转移支付。

三、计算题

1、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投资为50(单位:10亿美元)

(1)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2)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GDP或收入)为800,企业非意愿存货积累是多少?(3)若投资增至100,求增加的收入;(4)若消费函数变为

,投资仍为50,收入和储蓄各位多少?投资增至100时收入增加多少?(5)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有何变化?

解:(1)Y=100+50/1-0.8=750………均衡收入(单位:10亿美元,下同)

C=100+0.8*750=700………消费

S=Y-C=750-700=50………储蓄

(2)800-750=50………企业非意愿存货积累

(3)若投资增至100,则收入Y~=100+100/1-0.8=800,比原来的收入750增加50(△Y=Y~-Y=800-750=50)

(4)Y=100+50/1-0.9=1500………消费函数变化后的收入;

S=-a+(1-b)Y=-100+(1-0.9)*1500=50………储蓄

若投资增至100,则收入Y=100+100/1-0.9=2000,比原来收入1500增加500(△Y =2000-1500=500)

(5)消费函数从C=100+0.8Y变为C=100+0.9Y以后,乘数从5(K=1/1-0.8=5)变为10(K=1/1-0.9=10)

2、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为可支配收入),投资支出为I=50,政府购买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税收T=250(单位均为10亿),试求:

(1)均衡的国民收入;(2)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和平均预算乘数。

解:(1)可支配收入Yd=Y-tr=Y-250+62.5=Y-187.5

Y=C+T+G=100+0.8X(Y-187.5)+50+200=100+0.8Y-150+50+200=0.8Y+200

得Y=200/0.2=1000 (均衡收入)

(2)Kl=1/1-b=1/0.2=5 (投资乘数)

KG=1/1-b=1/0.2=5 (政府购买乘数)

KT=-b/1-b=-0.8/0.2=-4 (税收乘数)

KTR=b/1-b=0.8/0.2=4 (转移支付乘数)

KB=KG+KT=1-b/1-b=1 (平衡预算乘数)

3、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净税收,投资I=60,政府支出G=50,净出口函数,求:

(1)均衡收入;(2)在均衡收入水平上净出口余额;(3)投资乘数;(4)投资从60增加到

70时的均衡收入和净出口余额;(5)当净出口函数从变为

时的均衡收入和净出口余额。

解:(1)可支配收入

消费

均衡收入

得………均衡收入

(2)净出口余额

(3)

(4)投资从60增加到70时,

得………均衡收入

净出口余额:

(5)当净出口函数从变为时的均衡收入:

得………均衡收入

净出口余额

4、在一个封闭经济中,有如下方程式

(收入恒等式);(消费函数)

当投资I=300亿美元,政府购买G=160亿美元,税率t=0.2,,问:

(1)当收支平衡时,收入水平为多少?乘数为多少?

(2)假设政府购买G增加到300亿美元时,新的均衡收入水平为多少?

(3)假定投资从300增加至400亿美元,新的均衡收入为多少?

解:由方程组

可解得

即均衡收入水平就是2000亿美元

根据三部门经济模型中的乘数公式

政府购买乘数(与投资乘数相等)

税收乘数(税率不变时)

(2)由上题公式,可直接得出当政府购买增加为300亿美元时的均衡收入水平为

(3)由第(1)题公式,可直接得出当投资增加为400亿美元时的均衡收入水平为

亿美元

第八章通货膨胀和失业理论

一、名词解释

通货膨胀、消费者物价指数、生产者物价指数、国民生产总值价格折算指数、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失业、充分就业、自然失业率、菲利普斯曲线

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供远小于求)。

消费者物价指数: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生产者物价指数:主要的目的是衡量企业购买的一篮子物品和劳务的总费用。

国民生产总值价格折算指数:也被称为通货膨胀率。要想计算某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指数,就用该年的名义国民生产总值除以该年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

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由于存在强大的、对市场价格具有操纵力量的利益集团,从而

使生产成本人为提高,导致物价上涨。

结构性通货膨胀:指物价上涨是在总需求并不过多的情况下,而对某些部门的产品需求过多,造成部分产品的价格上涨的现象,

失业:即达到就业年龄具备工作能力谋求工作但未得到就业机会的状态。

充分就业:指在某一工资水平之下,所有愿意接受工作的人,都获得了就业机会。

自然失业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下,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供求力量自发发挥作用情况下应有的并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

菲利普斯曲线:这条曲线就可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

二、简答题

1、高价格和通货膨胀的区别是什么?

答:把一定时期各种商品的价格与商品的交易量相乘后相加,可得到某一时期的价格总额。选一个时期为基期,购买同等量商品的本期价格总额除以基期价格就得到本期的一个价格指数,这个价格指数反映了本期经济的物价总水平或一般物价水平。因此,一般物价水平的高低衡量一定数量的商品购买所需支付的数量多少的指标。通货膨胀是价格水平的增长率,它衡量的是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一般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因而,通货膨胀率的高低是反映价格水平变动幅度大小的指标。

2、通货膨胀是否意味着不同商品的价格按相同的比例上升?

答:否。通货膨胀衡量的是平均价格水平的走向,如果说某国或某地区在某一时期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上升了10%,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商品的价格都同样上升了10%,而知识平均价格水平上升了10%。这一“平均”指的是各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加权平均”,而非简单的“算术平均”。

3、如果你的房东说:“工资、公用事业及别的费用都涨了,我也只能提你的房租。”这属于需求拉上还是成不推进的通货膨胀?如果店主说:“可以提价,别愁卖不了,店门口排队等着争购的多着呢!”这又属于什么类型的通货膨胀?

答:理论上,把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供给方成本的提高而引起的物价普遍上涨,归属于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而把由于总需求超过总供给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归属于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这样,问题中的前一问题就应是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后一问题则属于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以美国经济在60和70年代所出现的通货膨胀为例,可以更清楚地看出两种类型的通货膨胀。在1963-1969年,美国的财政政策高度扩张,同时伴之以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结果,由于经

济政策所刺激的总需求带动了物价水平的上涨。在1973年和1979年,价格水平上涨的原因却是来自于供给方面的冲击,石油价格的上涨,因而前者属需求拉上的,后者属成本推动的。

4、工资上涨会导致消费增加,试问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可否也看做是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答:不可。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属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因为工资是产品生产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工资上涨虽然会使消费增加,并引起总需求增加,但总需求增加并不会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引起通货膨胀。按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定义,需求拉动型是由于需求增长过度,超过了产量增长速度而引起的通胀。在工资上升从而消费需求上升并进而推动总需求水平上升时,如果经济中有大量过剩生产能力存在,并不一定引起通货膨胀,而可能主要是刺激生产,增加就业。

5、摩擦性失业是不是一种自愿性失业?为什么?

答:不是。自愿性失业是指劳动力不愿意接受线性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条件而自愿选择的失业。当工资条件发生变化时,这些人再决定是否就业。摩擦性失业并不具有自愿性。它是因为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或因经济变动过程中工作转换而产生的失业。它被看做是一种求职性失业,即一方面存在职位空缺;另一方面存在着与此数量对应的寻找工作的失业者。这是因为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具有不完备性,厂商找到所需要的雇员和失业者找到合适的工作都需要花一定的时间。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会相应引起劳动力在各行业间的调整,通常由于流动成本、职业技能、个人特长或居住地区等原因的存在,会造成劳动者暂时找不到工作的失业。摩擦性失业任何时期都存在,并随着经济结构变化的加快而逐渐增大。

6、能不能说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工作了才是充分就业?

答:不能。因为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100%的就业,因为即使有足够的职位空缺,失业率也不会等于零,经济中仍然会存在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在一个日新月异的经济中,永远会存在职业流动和行业的结构性兴衰,所以,总有少部分人处于失业状态。因而充分就业不可能做到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工作。有些经济学家认为如果职位空缺总额恰好等于寻业人员的总额,也就是需求不足型失业等于零的话,经济就实现了充分就业。还有经济学家认为,如果再要提高就业率,必须以通货膨胀为代价的话,那么经济就实现了充分就业。

7、什么事菲利普斯曲线?

答:菲利普斯曲线是西方经济学家用来描述失业率与货币的变动率之间关系的曲线。1958年,当时在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工作的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通过整理1861-1957年近一个世纪的统计资料,发现货币工资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一种负相关关系,这种关系可用曲线形式表现出来。在一个坐标图形上,如横轴表示失业率,纵轴表示货币工资变动率,则货

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大体上可呈现为一条负向斜率的曲线,英国经济学家李普塞的解释是:货币工资变动率是劳动市场超额需求程度的函数,劳动市场上失业率越低,即劳动市场上有超额需求,雇主间竞争会驱使货币工资率上升,反之,失业率越高,劳动市场上越是供过于求,货币工资上升就越少。

菲利普斯曲线本来只描述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变动之间的关系,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工资是产品成本主要构成部分,从而对产品价格有决定性影响,因此,他们把菲利普斯曲线描述的那种关系延伸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替代关系:失业率高,通胀率就低;失业率低,通胀率就高,并认为两者之间这种替代关系可为政府进行总需求管理提供一份可供选择的菜单,即通胀率或失业率太高时,可以用提高失业率的紧缩或提高通胀率的扩张政策锴降低通胀率或降低失业率,以免经济过分波动。

8、什么是自然失业率?哪些因素影响自然失业率的高低?

答:对于什么是自然失业率,西方经济学家有着一些不同的说法。通常认为,自然失业率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的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发挥作用时会有的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这时只存在,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当实际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时,就算实现了充分就业,因此,自然失业率又称为充分就业失业率。

生产力的发展,技术进步以及制度因素是决定自然失业率以及引起自然失业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具体包括:(1)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一般说来,青年与妇女的自然失业率高,从而这些人在劳动力中的所占比重上升时会导致自然失业率上升。(2)政府政策的影响。例如,失业的救济制度可能会使一些人宁愿失业与不愿去从事工资低、条件差的职业,这就会使自然失业率上升,同时也会加强用机器取代工人的趋势。(3)技术进步因素。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必然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尤其会使一些文化技术水平低的个人不断被淘汰。(4)劳动市场组织状况,如劳动供求信息状况,职业介绍与指导状况等都会影响自然失业率变化。(5)劳动市场或行业差别性的增大会提高自然失业率,包括厂商、行业和地区的兴衰,劳动这需要时间来适应形势变化,这些都会影响自然失业率变化。

9、政府大力削减用于培训工人的资金,对自然失业率会有何影响?

答:政府削减培训失业工人的资金,会提高自然失业率,因为这会消弱个人再就业的能力。当结构性失业发生时,失业者难以迅速在新的工作岗位上重新就业。

三、计算题

1、若1991-1994年的消费价格指数CPI分别为1.00、1.10、1.155、1.155,求:

(1)计算1992年、1993年、1994年的通货膨胀率。

(2)假定一组工人签了从1993年开始为期两年的合同,其工资增长率为。在现有的CPI水平下,其实际工资如何变化?

(3)假定工资依据下面公式计算其实际工资又如何变化?(4)如果,其实际工资又如何变化?

答:(1)若以CPI来衡量,则

那么,

(2)如果,即名义工资每年以10%的速度增加,那么1992年,名义工资的增长

完全为通货膨胀()所抵消,实际工资不变;1993年,由于

,实际工资可上升5%;1994年,,实际工资与名义工资同比例增长。

(3)按照所给条件计算1992年、1993年、1994年各年的名义工资增长率

(4)如果,即名义工资与通货膨胀同步增长,那么实际工资就维持原水平。

2、劳动力供给方程为,劳动力需求方程为

求解均衡状态下的实际工资和就业水平。假定劳动力需求有所下降,其方程变为

,问均衡工资下降多少?就业减少多少?解释为什么工资下降的百分数要比就业下降的百分数大?

答:当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需求等于劳动力供给时,市场达到均衡,决定均衡工资和就业水平,即

可得实际工资

代入劳动量需求方程可得均衡就业量

当劳动力需求下降时,实际工资及就业水平随之下降,在新的劳动力需求方程下

实际供给等于90,均衡就业量为

这样,实际工资下降了10%,均衡就业量下降了。

工资下降的百分数大于就业下降的百分数,是因为此模型中劳动供给曲线的斜率较大,从而导致劳动供给对实际工资变动不敏感,也就是实际工资下降或上升很多时,就业减少或增加的不多。因此,当实际工资变动时,就业变动幅度就较小。

第九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

一、名词解释

经济增长、经济周期、加速数

经济增长

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

经济周期

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

加速数

指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导致资本量的增加量,即资本增加量与产量增加量之比。

二、简答题

1、在哈罗模型中,均衡增长率实际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含义是什么?三者不相等时社会经济将出现什么情况?

答:均衡增长率、实际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是哈罗德长模型中研究经济实现充分就业下的均衡增长所必需的条件时区分三种不同的经济增长率概念。

均衡增长率,也称为有保证的增长率(),是指在储蓄率s和资本产出比v为既定的条件下,为使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所需要的产出增长率。是由储蓄和厂商合意的资本-产出比

率决定的,

实际增长率G,是指实际上实现了的产出增长率,它取决于有效需求的大小,即一定资本产出比率下社会实际储蓄率。

自然增长率,是指长期中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等因素变化后能达到的最大可能实现的增长率,它是由劳动力和技术水平决定的。

经济中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需要满足.但由于三种增长率由各不相同的因素所决定,因此实际中很难达到三者相等的情况。这时社会经济可能出现下列情况:

(1)如果,说明社会总需求超过厂商所合意的生产能力,这时,厂商将增加投资,投资的增加在乘数作用下使实际增长率更高,显得资本存量更不足,因此,其结果是需求膨胀,引起经济积累性持续扩张。

(2)如果,说明社会总需求不足,厂商拥有的资本过剩,这时,厂商将削减投资,由于乘数作用,实际增长率更低,显得资本更过剩,结构是收入下降,经济持续收缩。

(3)如果,说明储蓄和投资的增长率超过了人口增长和技术水平条件下所能允许的程度,增长受劳动力不足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出现资本闲置,因此,厂商将削减投资,引起经济的长期停滞。

(4)如果,说明储蓄和投资的增长率未达到人口增长和技术水平条件所要求的水平,因劳动力过多而使工资低廉,因此,刺激经济形成长期高涨。

因此,只有当的情况下,经济才能均衡增长,否则将出现短期内经济收缩与扩张的

波动。只有当时,才能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实现充分就业,否则将使经济处于

长期的失业或者通货膨胀。当时,可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这是一种最理想的经济增长状态。

2、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什么?

答:对于经济增长的源泉或者说因素,经济学家有不少研究和说法。美国经济学家丹尼逊把经济增长因素分为两大类:生产要素投入量和生产要素生产率。要素投入指劳动、资本和土地。其中劳动和资本是可变的。关于要素生产率,用单位投入的产出量来衡量,它主要取决于资源配置状况、规模经济状况和知识进展。具体来说可分为七个方面:(1)就业者人数和他们的年龄构成;(2)工作时数;(3)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4)资本存量规模;(5)资源配置状况;(6)规模的节约;(7)知识进展。

另一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则通过对各国经济增长的比较提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知识存量的增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变化。斯蒂格利茨则提出,引起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是:资本品积(投资)的增长,劳动力质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改善和技术变革。

以上各种说法尽管存在差异,基本观点其实差不多。制度经济学家认为,这些说法忽视了制度因素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3、什么叫总要素生产率?它和劳动生产率有没有区别?

答:总要素生产率指全部投入要素的生产率的总和,或者说每一总和单位投入的产出量,这种总和单位不仅要将劳动,还要将资本、能源、材料等都计入投入,而劳动生产率则指单位劳动(每小时劳动)的产出量。经济的增长,一方面是投入要素数量增加的结果;另一方面是这些投入的生产率提高的结果,就是说,经济的增长(产出的增长)一方面是由于投入了更多的资本和劳动等要素,另一方面是每单位投入能生产出更多的产品。

4、试说明下列因素如何会提高或降低平均劳动生产率:

(1)教育制度改革的成功;(2)新工人进入经济;(3)提前退休;(4)在萧条时期的失业率提高。

答:(1)教育制度改革的成功显然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因为一个更先进的教育制度有助于提高劳动力素质;

(2)新工人进入经济会降低平均劳动生产率,因为新工人一般还没有掌握各种生产技能,这些技能要靠经验积累才能获得。

(3)提前退休一般有利于提高平均劳动生产率,因为年纪很大的工人生产率也常常较低,因为他们掌握的技能很可能已经过时,而年纪又不允许他们迅速及时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身体健康方面也常常存在问题。因此,到一定年纪及时让他们退休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4)在萧条时期失业率提高会降低劳动生产率,因为在失业期间,工人们不能持续工作,从而工作经验不会连续地积累,他们的工作技能也许会萎缩。

5、对经济波动的根源有哪些不同的解释?关于经济波动性质的观点和关于政府作用和观点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对经济波动(也常叫做经济周期)主要有四种不同的解释:

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中存在引起波动的内在力量,就是说,波动根源于经济结构本身。即波动的根源是内生的,因而经济的上升和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可被预测,从而政府的政策在减轻这种波动方面可以起作用。乘数-加速数模型就是这种传统的理论。

实际(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认为波动时对经济的外部冲击的结果,这种冲击是随机的和未预测到的,如果某种重要的投入(如石油)的价格变动,自然灾害以及特别是技术冲击(如新发明),这些冲击来自经济外部,是外生事件,因而都在政策制定者的控制之外,经济(市场)可有效地适应这些冲击。

货币主义和新古典主义把波动归纳为政府的错误导向特别是货币政策的结果。例如,在短期内,货币当局用人们预期不到的方法变动货币供应量时,价格和产出就会发生波动。因此,对于波动政府就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制造问题,政府干预引发了经济的波动,干扰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新凯恩斯主义着把波动看做来源于经济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原因,现代经济的内在特征扩大了一些这样的干扰,并使其作用持续存在,也就是说,波动起因于对总需求和总供给两方面的冲击,外生冲击的影响由于经济结构而被扩大并且被延长,这种波动靠市场经济本身不能迅速得到调整,尤其是在衰退时是如此,需要也能够利用政府政策来刺激经济。

6、乘数原理和加速数原理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答:在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乘数原理考察投资的变动对收入水平的影响程度。投资乘数指投资支出的变化与其带来的收入变化的比率。投资乘数的大小与消费增量在收入中的比例(即边际消费倾向)有关。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投资引起的连锁反应越大,收入增加的越多,乘数就越大。同样,投资支出的减少,会引起收入的数倍减少。

加速原理考察收入或消费需求的变动反过来又怎样影响投资的变动。其内容是:收入的增加会引起对消费品需求的增加,而消费品要靠资本品生产出来,因而消费增加又会引起对资本品需求的增加,从而必将引起投资的增加。生产一定数量产品需要的资本越多,即资本-产出比率越高,则收入变动对投资变动影响越大,因此,在一定技术条件下的资本-产出比率被称为加速系数。同样,加速作用是双向的。

可见,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是从不同角度说明投资于收入、消费之间的相互作用。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地、准确地依靠自身因素发现周期性波动的原因。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不同的是,投资的乘数作用时投资的增长(下降)导致收入的数倍增长(下降),而投资的加速作用则是收入或消费需求的增长(下降)导致投资的数倍增长(下降)。

三、计算题

1、已知社会的平均储蓄倾向为0.12,资本产量比等于3,求有保证的增长率。

答:有保证的增长率等于社会储蓄倾向与资本产量比的比率,即

2、已知平均储蓄倾向为0.2,增长速度为每年4%,求均衡的资本产量比。

答:由于增长速度,所以资本产量比

3、已知资本产出比率为4,假设某国某年的国民收入为1000亿美元,消费为800亿美元。按照哈罗德增长模型,要使该年的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第二年的增长率应该为多少?

答:由题意,国民收入Y=1000亿美元,消费C=800亿美元,则储蓄S=1000-800=200亿美元

储蓄量

为使该年200亿美元的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第二年的有保证增长率应为

此时,如果第二年的增长率达到5%,

由v=4,则投资

即该年200亿美元的储蓄正好在第2年全部转化为投资,经济实现均衡增长。

4、如果要使一国的产出年增长率G从5%提高到7%,在资本-产出比率v等于4的前提下,根据哈罗德增长模型,储蓄率应相应有何变化?

答:哈罗德增长模型,为实现经济的均衡增长,,其中v相对稳定,增长率取决于储蓄率

浙大2014在线经济学作业 (第1~3章)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92分单选题 1.假定X、Y的价格Px,Py已定,当MRSxy>Px/Py时,消费者为达到最大满足,他将() A 增购X,减少Y; B 减少X,增购Y; C 同时增购X、Y; D 同时减少X、Y。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2.说“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A 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B 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 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 D 世界上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殆尽。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3.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 A 实际所得; B 主观感受; C 没有购买的部分; D 消费剩余的部分。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4.在均衡条件下,消费者购买的商品的总效用一定()他所支付的货币的总效用。 A 小于; B 等于; C 大于。 正确答案:B

5.假如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要原料价格上升了,则这种商品的() A 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 B 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 C 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 D 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6.一个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 A 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 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 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D 互补品的价格上升。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7.若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dY/dX=-1/2,这意味着消费者有更多的X时,他愿意放弃()单位X而获得一单位Y。 A 1/2; B 2; C 1; D 1.5。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8.某个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图包含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因为() A 收入有时高,有时低; B 欲望是无限的; C 消费者人数是无限的; D 商品的数量是无限的。

浙江大学_微观经济学_期中试卷及答案

浙江大学2008–2009学年春学期 《微观经济学(甲)》课程期中考试试卷 开课学院:经济学院,考试形式:闭、开卷,允许带___________入场 考试时间:_____年____月____日,所需时间:120 分钟 考生姓名:_____学号:专业: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下列各项中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的一项是( c ) A.失业 B.价格总水平提高 C.技术进步 D.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品生产下降 2.下列命题中哪一个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c) A.1982年8月联邦把贴现率降到10% B.1981年的失业率超过9% C.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 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已超过2000美元。 3.下列行为中最接近于完全竞争模式的一项是( c ) A.飞机制造业 B.烟草业 C.日用小商品制造业 D.汽车制造业 4、如果某消费者增加1单位X商品的消费量、减少2单位Y商品的消费量,而总效用水平不变,则此时的边际替代率MRS XY为(B ) A.1/2 B.2 C.1 D.4 5、农夫和牧人的生产率分别为农夫每小时生产3磅牛肉或3磅土豆,牧人每小时生产2磅牛肉或1磅土豆。如果他们按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生产和贸易,可能进行交易的价格范围是(A ) A.从1/2磅土豆换1磅牛肉到1磅土豆换1磅牛肉 B.从2磅土豆换1磅牛肉到3磅土豆换1磅牛肉 C.从1/2磅牛肉换1磅土豆到1磅牛肉换1磅土豆 D.从2磅牛肉换1磅土豆到3磅牛肉换1磅土豆

6、假定其它条件不变,如果咖啡的价格下跌,下列哪种情况将发生(D ) A.咖啡的需求曲线将向右移动 B.咖啡的需求曲线将向左移动 C.奶茶的需求曲线将向右移动 D.奶茶的需求曲线将向左移动 7. 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Q =(LK)0.5,则(a ) 。 A.生产函数是规模收益不变 B.生产函数是规模收益递增 C .生产函数是规模收益递减 D. 无法确定 8.若两种商品的交叉价格弹性为-2.3,则(d) A. 是替代品 B. 是正常商品 C. 是劣质品 D. 是互补品 9.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成U型,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也为U型,原因为分别为(a) A. 规模报酬有关;要素的边际生产率有关 B. 外部经济与不经济有关;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所占比重有关 C. 要素的边际生产率有关;规模报酬有关 D. 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所占比重有关;外部经济与不经济有关 10.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规定了高于其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政府为了维持支持价格,应该采取的相应措施是(c) A.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 B.实行农产品配给制度 C. 收购过剩的农产品 D.对农产品生产者给予补贴 11.按照蛛网模型原理,若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均为直线,则收敛型摆动的条件是(a) A.供给曲线的斜率大于需求曲线的斜率 B. 供给曲线的斜率小于需求曲线的斜率 C. 供给曲线的斜率等于需求曲线的斜率 D.以上都不正确(此处斜率值均指其绝对值)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 在产量的某一变化范围内,只要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成本曲线的上方,平均成本曲线一定向下倾斜 B. 边际成本曲线在达到一定产量水平后趋于上升,是由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造成的 C.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在达到一定的产量水平后趋于上升,是由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造成的 D.边际成本曲线就是供给曲线 13.商品X和Y的价格按相同的比率上升,而收入不变,预算线(a) A. 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B. 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C. 不变D向左下方或右上方平行移动

浙大《公共关系学》离线作业

浙大《公共关系学》离线作业 一、论述题(每题20分,5小题,共100分) 1、试论述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责。 答:?指公共关系在组织的行政管理或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工作范围及其应当承担的责任。经过长期的实践,逐渐形成公共关系的一些最基本的职责,包括收集信息、辅助决策、传播推广、沟通协调和提供服务。 ?、①在院长和分管领导的直接领导下,负责全院营销宣传的策划与实施工作,以及科室的日常事务工作. ②在院长和分管领导的直接领导下,负责全院营销宣传的策划与实施工作,以及 科室的日常事务工作 ③制定和完善各种营销宣传管理的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督促、检查和落实. 负责制订科室工作计划、总结和有关宣传材料. ④定期进行市场分析,及时指导和协调医院各科室的营销关系和市场竞争行为, 尽力推进全院营销工作水平的提高 ⑤经常深入第一线了解工作人员的服务动态、精神风貌,听取客户对医疗服务的 意见,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与建议. ⑥做好重点客户的管理,扩大协作单位及营销网络,努力拓展医疗服务市场. ⑦有计划地拜访重点客户、走访市场,根据目标市场确定医院营销工作思路. ⑧充分利用现有的宣传手段,有计划地开展对外宣传活动,做好医疗服务项目的 推广与宣传工作,不断提高医院的社会声誉和品牌形象 ⑨结合医院中心工作,认真组织做好对内对外的宣传报道工作。 ⑩负责对病区影视中心的播放工作进行督查. ⑾完成院领导交办的临时工作任务. 2、论述公共关系人员的基本素质。 答:公共关系人员的素质: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素质,首先是一种现代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其次,结合公共关系职业的特性,它专指以公共关系意识为核心,以自信、热情、开放职业心理为基础。配之以公共关系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一种整体职业素质。作为一个合格的公共关系人员所需求的基本素质有(1)品德(2)气质(3)性格(4)知识(5)能力。首先,公共关系人员首先要有自己的意识,其次,公共关系人员要有良好

浙大经济学考研必看的参考书

浙大经济学考研必看的参考书 喜欢就争取,得到就珍惜,错过就忘记。人生也许不尽完美,正因为不完美,我们才需要不断地努力创造努力奋斗。下面凯程浙大经济学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考研所遇到的问题,凯程就是王牌的经济学考研机构! 一、浙大经济学考研参考书是什么? 浙大经济学考研参考书很多人都不清楚,凯程经济学老师推荐以下参考书: 《政治经济学教材》蒋学模主编,第13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美)曼昆著,梁小民、梁砾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美)曼昆著,梁小民、梁砾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现实问题》(第二版)赵伟等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第八版,上下册),克鲁格曼、奥伯斯法尔德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财政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二版),张馨主编,科学出版社 《经济计量学精要(第4版)》,古扎拉蒂、波特著,张涛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货币金融学》(第2版),米什金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新编国际金融》(第3版),黄燕君、何嗣江编著,浙大出版社 《证券投资学--理论、实践与案例分析》,戴志敏编著,浙大出版社 以上参考书比较多,实际复习的时候,请按照凯程老师指导的重点进行复习,有些内容是不考的,帮助你减轻复习压力,提高复习效率。 二、浙大经济学辅导班有哪些? 对于浙大经济学考研辅导班,业内最有名气的就是凯程。很多辅导班说自己辅导浙大经济学,您直接问一句,浙大经济学参考书有哪些,大多数机构瞬间就傻眼了,或者推脱说我们有专门的专业课老师给学生推荐参考书,为什么当场答不上来,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辅导过浙大经济学考研,更谈不上有浙大经济学考研的考研辅导资料,有考上浙大经济学的学生了。在业内,凯程的浙大经济学考研非常权威,基本上考浙大经济学考研的同学们都了解凯程。凯程有系统的《浙大经济学讲义》《浙大经济学题库》《浙大经济学凯程一本通》,也有系统的考研辅导班,及对浙大经济学深入的理解,在浙大有深厚的人脉及时的考研信息。不妨同学们实地考察一下。并且,在凯程网站有成功学员的经验视频,其他机构一个都没有。 三、浙大经济学专业培养方向介绍 2015年浙大经济学考研学费总额2.4万元,学制三年。 浙大经济学培养方向如下: 020101 政治经济学 020102 经济思想史 020103 经济史 020104 西方经济学 020105 世界经济 02010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020201 国民经济学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经济学作业2011第六章作业答案

第六章【参考答案】 二、简答题 1、简述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 1、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 (1)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3)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的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1)相互补充。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在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微观经济学是假设资源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前提下如何充分利用。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2、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能否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加以区别? 2、不能。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一件产品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加以区别,而只能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点加以区别。例如,我们不能根据产品物质属性来判断面粉和面包究竟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看起来,面粉一定是中间产品,面包一定是最终产品。其实不然。如果面粉为面包厂所购买,这包面粉是中间产品,如果这包面粉为家庭主妇购买,则是最终产品。同样,如果面包是面包店卖给消费者,此面包是最终产品,但面包在生产厂出售给面包商店时,它还属于中间产品。 3.、能否说某公司生产的汽车多卖掉一些时比少卖掉一些时GDP增加要多些? 不能。该公司对GDP创造的作用表现是看它在某年生产了多少汽车,而不是卖掉了多少汽车。多卖掉一些汽车还是小卖掉一些汽车,只会使村后投资多一些还是少一些,而不会使得GDP发生变化。

浙江大学经济学考研难度大不大

浙江大学经济学考研难度大不大 不要放弃你的梦想。当梦想没有了以后,你还可以生存,但是你虽生犹死。凯程浙江大学经济学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考研所遇到的问题,凯程就是王牌的经济学考研机构! 一、浙江大学经济学考研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 经济学考研一直以来都是浙江大学比较热门的考研专业之一,2015年浙江大学经济学考研招生人数53人左右。相对来说,浙江大学法律硕士招生量较大,复试分数线比人大低得多,因此考试难度总体来说不算太高,而且复试专业课内容较为简单,对于跨专业考生是极为有利的。 据凯程从浙江大学内部统计数据得知,每年经济学考研的考生中90%以上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的学生。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本科经济学学专业涉及分析层面的内容没有那么深,此对数学的要求没那么高,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而且每年还有很多二本院校的成功录取的学员,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你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全身心投入,相信付出一定会有回报。 二、浙江大学经济学就业怎么样?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本身的学术氛围好、师资力量强、人脉资源广,社会认可度高,自然就业就没有问题。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的经济学专业在全国的知名度非常高,没有几个人不知道的,这个专业非常值得考生们报考。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专业一直比较热门,薪资令人羡慕。各公司、企业、政府部门和行业部门均需要大量的经济学人才加盟。 就业方向: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科研单位、银行、会计事务所、金融部门、中外大中型企业、外资公司等。 三、浙江大学经济学专业培养方向介绍 2015年浙江大学经济学考研学费总额2.4万元,学制三年。 浙江大学经济学培养方向如下: 020101 政治经济学 020102 经济思想史 020103 经济史 020104 西方经济学 020105 世界经济 02010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020201 国民经济学 020202 区域经济学 020203 财政学 020204 金融学 020205 产业经济学 020206 国际贸易学

浙江大学微观经济学教程课件 WGZY2

《微观经济学》平时练习(2) 1.假设消费者张某对x和y两种商品的效用函数为U=x2y2,张某收入为500元,x和y 的价格分别为Px=2元,Py=5元,求: (1)张某对x和y两种商品的最佳购买组合 (2)若政府给予消费者消费x商品以价格补贴,即消费者可以原价格的50%购买x,则张某对x和y两种商品的购买量又是多少? (3)若某工会愿意接纳张某为会员,会费为100元,但张某可以50%的价格购买x,那么张某是否应该会加入该工会? 2.某消费者收入为60元,红酒每杯3元,奶酪每块6元。(假定只消费这两种物品)(1)画出该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横轴表示红酒),写出这条预算约束线的方程。并求这条曲线的斜率。 (2)如果该消费者在10杯红酒和5块奶酪时达到最佳消费点,作一条最佳消费的无差异曲线,并求最佳消费点的边际替代率。 (3)该消费者的收入从60元降低到30元。说明:如果红酒和奶酪都是正常物品会发生什么变动?如果红酒是正常物品、奶酪是低档物品会发生什么变动?(作图)有没有可能红酒和奶酪对该消费者来说都是低档物品?为什么? (4)如果奶酪的价格从6元上升到10元,而红酒的价格仍然是3元。对一个收入为60元不变的消费者来说,红酒和奶酪的消费会发生什么变动?把这种变动分为收入和替代效应。(作图)(假定两种商品都为正常商品) (5)奶酪价格上升有可能使消费者购买更多的奶酪吗?并解释之。 3.下面是某企业的成本表,请将它填写完整: 4.某种型号计算机的长期总成本函数为C=28303800+460800Q 式中,C为总成本,Q为产量。 求:(1)如果该机型的市场容量为1000台,且所有企业的长期总成本函数相同,那么占有50%市场份额的企业比占有20%市场份额的企业具有多大的成本优势? (2)长期边际成本为多少? (3)是否存在规模经济?

16春浙大远程Web程序设计离线作业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Web程序设计》课程作业 姓名:学号: 年级:15年春学习中心:—————————————————————————————HTML部分 一、选择题: 1.以下哪个选项能显示成两行文字 a) The first line and
second line b) The first line and \n second line c) The first line and second line d) The first line and second line 答:a) The first line and
second line 2. post your resume a) mailto:是一种协议,是email发送的地址 b) mailto: 是邮件被发送的地址 c) mailto: 是显示在web网页上的超链接 d) 以上都不对 答:a) mailto:是一种协议,是email发送的地址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