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欧国家社会政策的演变及其对中国社会建设的启示

北欧国家社会政策的演变及其对中国社会建设的启示

北欧国家社会政策的演变及其对中国社会建设的启示
北欧国家社会政策的演变及其对中国社会建设的启示

北欧国家社会政策的演变及其对中国社会建设的启示

林 卡 张佳华

内容提要:文章通过梳理北欧国家社会政策的制定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进程,讨论了北

欧模式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并从社会理念、阶级妥协和政策制定机制、左翼力量和中间阶级的作

用等方面对社会民主主义的社会秩序和发展动力进行了阐释。通过分析20世纪90年代北欧福利

国家的社会政策改革,文章从阶级基础、制度建设,以及社会组织和社会参与等方面探讨了这些国

家社会基础的演变过程。文章指出,研究北欧国家社会建设的一般经验和特殊经验,可以加深对

社会建设的目标、动力机制、历史文化背景等因素的理解,也能够为思考中国的社会建设提供有益

的启示。

关键词:社会政策 社会建设 社会民主主义 北欧 福利国家

一、导言:北欧社会民主主义福利国家及其特征

社会民主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形态,在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期的欧洲曾经十分流行。尽管20世纪60年代后人们呼吁进入了 意识形态终结 的时代,但作为实践理性,社会民主主义的理念深刻地影响了北欧社会政策的制定和社会发展的导向。在此基础上,这些国家的发展被Esping Andersen(1990)等人称之为 社会民主主义福利国家 模式。该模式以普遍主义和社会平等理念为价值核心,具有高税收和高再分配效应等特征。这些北欧国家所形成的社会体制常常被人们称之为 北欧模式 。

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北欧国家所取得的成就是显著的:在联合国的人文发展指数(HD I)排名中,挪威、瑞典、芬兰和丹麦都名列前茅(分别为第2、6、11、14名,见UN,2007:229);在全球最具创新力的国家排行中,2009年芬兰、瑞典、丹麦和挪威分别位于第2、5、10、17名(E I U, 2009);在世界幸福指数调查的排名中,丹麦、芬兰和瑞典分别位列第1、5和7名(V eenhoven, 2010);在世界民主指数排名中,挪威、丹麦、瑞典和芬兰分别位列第1、3、4、7名(E I U,2010)。

当然,人们对于北欧社会的关注不仅仅在于其高水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更在于其良好的社会环境、相对平等的阶级阶层和利益集团的关系、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一个既具有高度民主又具有创新活力的社会秩序。例如,在女权主义者看来,北欧国家是妇女、老人和儿童的天堂;而对于环境保护主义者来说,北欧国家则是奉行绿色主义的典范。那么,北欧社会在达成这一社会体制的进程中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推进这一进程的动力机制、价值指

作者简介:林卡,浙江大学社会保障和风险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佳华,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

本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社会公正与收入分配:国际比较与中国经验 (项目编号:08BSH001)的阶段性成果。

向和必要因素有哪些?其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有怎样的内在关系?要展开这些讨论,我们首先要对北欧国家的社会政策制定进行历史回顾。

二、北欧社会保障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一)早期的社会政策制定

北欧国家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始于19世纪中期。在这一转型进程中,北欧国家出现了早期对 工人问题 和社会政策议题的讨论。这些讨论催生了北欧国家早期的社会立法活动。自19世纪70年代开始,北欧各国开始讨论建立养老保险项目。丹麦在1891年颁布了养老保险法,瑞典也于1913年设立了养老保险制度。芬兰在1937年建立了以个人账户和家计调查为基础的覆盖全民的养老保险。挪威也于1936年颁布了养老保险法,该项目由财政支持,并覆盖了全体公民(Kuhn le,1986:121)。在失业保险方面,挪威(1906)和丹麦(1907)都建立了国家给予补贴的失业保险体系,相同的体系也在芬兰(1917)和瑞典(1934)建立。在工伤保险方面,丹麦和瑞典在1916年都通过了强制雇主投保的工伤保险法;而类似的社会保险项目也在芬兰(1917)得以通过(Kuhn le,1981:401~405)。

除了 劳工问题 以外,有关家庭政策的讨论也很早就成为北欧社会政策讨论所关注的问题。有三个因素促进了家庭政策的发展。一是移民问题。由于贫困和严酷的自然环境,北欧农民常常向欧洲大陆移民,并在20世纪30年代后出现了大规模向美国移民的活动(例如瑞典,见V alkonen,et a.l,1980:16、28)。因此,如何稳定人口规模,防止人口外流是当时北欧国家的社会精英普遍讨论的问题。二是人口问题。到20世纪20年代,这些国家的人口下降趋势日益严重。例如,当时瑞典的生育率已居于世界最低水平 (H iila m o,2002:62)。三是单亲母亲和非婚儿童现象的流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结婚率开始下降。例如,在20世纪初的瑞典,许多儿童在单亲母亲家庭出生,私生儿童在新生儿总数中所占的比重高达20%(H iil a m o,2002)。如何抚养这些儿童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在这些因素的推动下,北欧国家制定了其早期的家庭政策。为此,在一些地方,地方政府的公共部门为16岁以下孩子的父母或监护人提供少量的工资补助,而寡妇津贴和孤儿津贴则更早。瑞典自20世纪20年代起就开始为儿童提供儿童津贴,并且为小学生提供学校午餐和衣物资助(H iila m o,2002:59~60)。 二战 以后,挪威在1946年立法通过了儿童福利计划,这一计划为每个家庭内的第二胎及以后生的孩子提供津贴;瑞典在1948年进行了儿童津贴立法;芬兰也进行了儿童津贴的立法,并在1949年设立生育津贴;丹麦也在1948年通过了针对16岁以下儿童的福利计划。因此,在北欧,家庭政策从来就不是处在社会政策制定的边缘领域,而是其核心议题之一(O lson,1987:23;Kuhnle,1987:88)。

(二)福利国家体系的建构

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北欧社会政策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福利国家体系,并走入其独特的 社会民主主义模式 。在此进程中,北欧的社会建设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一是公共福利;二是社会津贴;三是社会保险计划。在公共福利方面,这些国家在医疗、教

20世纪初,总生育率为4%。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生育率继续下降,并在1935年降到了最低点1 7%(H iil a m o, 2002:62)。

育和住房等方面发展了公共服务体系,并由市政府来推进医院、学校、幼儿园等机构的发展。在社会津贴方面,北欧各国政府在战后重建阶段已发展起儿童津贴、残疾津贴和生育津贴体系(Sa l m i n en,1993)。这些政策包含了普遍主义的因素。

在社会保险方面,丹麦在1956年通过了国民年金立法。瑞典早在1946年形成了以税收为基础的统一的基础养老金。在挪威,1957年颁布的国民年金和与收入相关的社会保险计划结合在一起(Kuhn le,1981)。1956年芬兰也立法通过了 全民养老金法案 ,为所有超过65岁的公民提供养老金(A lestalo&Uusita l o,1987)。在疾病保险方面,丹麦1960年通过的 国家疾病保险法案 覆盖了所有的劳动者。芬兰在1959年建立了失业救助,并分别在1963年和1967年两个阶段引入了疾病保险法。挪威在1958年建立了普遍的工伤保险,并在1961年引入了伤残津贴(Kuhnle,1987)。

显然,北欧社会政策的发展在很早就含有一些普遍主义的因素,它体现在诸如儿童津贴和国民年金等项目上。这一普遍主义的政策导向为日后形成北欧普遍主义的福利国家模式开辟了道路。要探索这一发展进程所具有的社会基础和推动力,我们首先要看到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从 二战 之前到19世纪70年代,北欧社会经历了从传统的以农业、林业和畜牧业为基础的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除此之外,我们还要从其社会文化传统和现实政治来寻找原因,来解释北欧社会政策发展的独特环境和道路。

三、推进社会民主主义福利模式形成的关键因素

(一)社会理念

在北欧国家,社会政策常常被看作追求社会民主主义理念的手段和工具,具有很强的价值导向。这一价值导向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北欧社会民主党所提出的 人民之家 的理想。其倡导者包括瑞典的Per A lbin H ansson,Gustav M ller和E rnstW i g fo rss,以及丹麦的K art K ristian S te i n cke和芬兰的Pekka Kuusi(O lsson,1994;B j r nson,2001:207)。 人民之家 的理念倡导把国家建设成人民的 家 ,主张国家对公民的福利状况承担最主要的责任。为此,社会民主党人(例如Gunnar M yrda l)提出了包括父母产假、补贴、结婚贷款、公共诊所、免费的孕妇保健、保障单亲母亲生计和社会化的日间照顾等一系列社会政策建议(Eker w ald,2000;G i n sburg,1995: 191)。

社会民主党的 人民之家 的理念深刻地影响了北欧国家的社会建设进程。这一理念的影响力不仅存在于工人阶级和左翼势力中,也影响到其他的社会阶级(特别是农民阶级)。它使社会民主主义的理想不仅仅成为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也能够在各个阶级阶层和社会群体中得以普及和传播。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福利国家建设时期,社会民主党人所倡导的普遍主义理念得到在当时社会中占主导力量的农民阶级的接受和认可,甚至为小资产阶级所认同。以后,也为女权主义的利益集团所倡导和推进(H iila mo,2002:63~64)。

除了 人民之家 的理念之外,进步主义理念也支持了北欧社会民主党政府在战后进行社会政策的立法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这些因素与贝弗里奇的 福利国家 理念、马歇尔的公民权理论,以及在战后十分流行的 社会工程主义 理论相互呼应。在这些思想的支持下, 社会福利 概念逐渐超越了传统的以贫困群体或少数福利需求群体等特殊对象所进行的社会救助,转化为以增进全民福祉为目标、带有浓厚的普遍主义色彩的社会政策努力。福利也不仅仅

被理解为工资水平和收入保障,而是在更为广泛的意义上把它理解为解决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家庭结构、儿童出生率等相关的社会问题的手段。

(二)阶级妥协的政策制定机制

北欧社会模式形成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社会民主主义的政策制定机制。经过长达半个世纪的社会建设努力,北欧国家建构了一个以法团主义为基础的各阶级、政党和利益群体进行妥协和博弈的制度。这一机制的本质是阶级妥协和社会改良。通过各政党和利益集团的博弈过程,以形成利益谈判机制,从而达到阶级妥协的双赢或多赢的结果。这一机制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在瑞典,工人协会与资方组织在20世纪30年代的工资谈判中取得了积极的成果,达成了 历史性的妥协 ,在此之前,代表工人阶级的社会民主党也曾与代表农民阶级的政党形成联盟,即红绿联盟。经过这两次 历史性的妥协 ,逐渐形成了瑞典社会民主主义的政策制定机制。这一模式也影响了北欧其他国家。例如,在芬兰,工人组织和资方于1944年在全国工会层面展开工资谈判,形成了集体谈判的政治机制(Sal m inen,1991:78)。

对于这一机制的深入了解,是我们理解北欧社会的政治模式和制度框架的基本点。在北欧国家,社会阶级具有很高的组织化程度。无论是劳方还是资方都被有效地组织起来进行利益争斗,工会的影响力和集中化程度也很高,从而为各利益群体之间进行政治协商提供了基础。政府也很早就介入到劳资关系的制度化过程中(Korpi&Sha lev,1979)。国家/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参与和介入到这一谈判机制中,经常作为各种利益的协调者,以确保三方谈判机制的运作(M oene&W a ll e rste i n,1995)。在谈判过程中,当利益双方各持己见、谈判破裂或难以持续的时候,政府就成为保证这一机制继续运行的关键因素。

此外,社会民主主义的理念也为北欧社会形成这一政治谈判机制提供了意识形态的支持。在北欧社会,社会利益冲突的各方认同通过多方参与达成妥协的途径来获取利益并争取多赢的结果,而不是通过激烈或暴力的方式来达成利益目标。这一规则能够协调各社会团体、阶级的利益,从而为社会民主主义秩序的建立提供内在的法则。它形成了一种政治行为模式,即各阶级阶层和利益群体通过组织的方式来进行利益协调(Rothste i n,1987)。

(三)左翼力量和中间阶级的作用

要进一步探讨北欧国家社会建设的特点,我们还需要深入讨论北欧四国的阶级基础。在北欧,推动社会政策发展的两大基本力量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Esping Andersen和Korpi 认为,在北欧国家中,左翼力量十分强大,这为发展社会民主主义的国家福利模式奠定了阶级基础(E sping Andersen&Korp,i1987)。例如,瑞典和丹麦的阶级 组织化 程度较高(Kuhnle, 1981:401),因而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也出现得较早。这一阶级结构支持了瑞典在战后形成以社会民主主义模式命名的瑞典模式,也有助于社会民主主义思潮的流行。

与此同时,也有学者强调,支持北欧福利国家建设的阶级力量还来自作为社会中产阶级的农民的支持,特别是在芬兰和挪威,农民阶级的力量十分强大(帕尔梅、康戈斯,2010:180)。出于阶级利益,农民阶级欢迎以税收为基础的社会津贴项目,而不是以投保为原则的社会保险项目;其保障的对象不仅仅是产业工人,而且还包括其他群体。这种立场一方面会阻碍社会保险项目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也会有利于发展普惠型的社会政策。因此,农民阶级的支持对于社会民主主义福利体系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

根据以上考察,我们可以看到北欧福利国家体系是如何在国家、公民和阶级三者之间互动

而形成的。这一互动关系在北欧社会进行社会建设的努力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它涉及到许多因素,包括政治因素(政府治理、地方民主等)、经济因素(工业化、城市化、经济周期的波动、就业率和失业率等),以及历史文化因素(国家主义的传统、民主政治的理想、自由民的自主态度等)。其中,民众理念、政治机制和阶级是核心内容。由于在此阶段,国家福利体系尚未充分扩展,阶级与民主是比国家福利和生活方式更为重要的议题。

四、福利国家的扩展、危机及其改革

在北欧四国,瑞典和丹麦的福利体系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达到其 黄金时期 。这从公共开支的迅速提高和政府的社会开支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就可以反映出来。例如在1975年,这一比重在瑞典和丹麦分别为27 4%和27 1%,但到了1985年,这一指标提升到33 2%和35 1%(OECD,1988:10~11)。通过相互间的政策学习甚至 追赶效应 ,挪威、芬兰这两个后起的北欧福利国家也正在接近所谓的 北欧模式 标准。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末期这十年,丹麦、瑞典和芬兰先后出现了一系列经济问题:丹麦在20世纪80年代面临着经济萧条问题,瑞典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GDP呈负增长,芬兰的失业率从1990年的3 2%上升到1994年的16 7%,导致福利开支的剧增和税收的大量下降(Kuhnle,2000;K angas &Pal m e,2005)。造成这些财政和经济困难的原因在这些国家各不相同。瑞典由于遭受了严重的经济衰退,促使中央政府财政赤字大量增加。芬兰的经济萧条主要是由于政府把芬兰马克与德国马克挂钩,但德国马克坚挺以及世界经济的衰退对芬兰经济造成了消极的影响。但批评者则认为,瑞典和芬兰的经济衰退和失业率增长表明了福利国家体制的失灵。

因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欧的政策分析和制订者开始考虑以私有化为导向的政策改革。在瑞典,其1993年建立的经济委员会(即L i n dbeck委员会)宣称,现行的福利模式是对经济发展的阻碍,并主张把以往的社会民主主义政策导向转向自由主义方向(B l o m H ansen, 2000)。政府精英和政策制订者开始接受个人应对自己福利状况负有更大的责任这种观点。在丹麦,右翼政府在1992年发表了题为 福利选择 的报告,表达了其寻求福利财政新途径的意图(Andersen&G reve,1996)。在芬兰,Esko Aho领导的右翼和中间联盟的政府主张政府的公共开支必须降低,国家福利必须削减。同时,在丹麦和挪威,政府通过社会政策的改革力图使社会福利资源多样化、社会服务非集中化,并提高人们的就业积极性(Abraha m son,1994;Ko sonen,1999:432)。

在这些政策导向的引导下,北欧各国在20世纪90年代加速了对其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政策的改革。这些改革至少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第一,津贴水平下降,特别是在芬兰和瑞典的许多社会保障项目中。第二,津贴给付时间缩短且设置或延长了等待时间。第三,通过不同的措施来严控津贴给付的资格条件审核。第四,强调加强就业能力的训练、教育和培训。第五,养老金系统的改革,强化了缴费与津贴给付之间的关系。第六,地方政府在福利融资和分配中的作用大大强化,并在中央和地方之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谈判。(阿莱斯塔罗等,2010)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随着经济的复苏,所有北欧国家都成功地使公共财政从赤字回到盈余。此后,美国金融危机在2008年也影响到欧洲。对此,北欧各国都采取了积极的劳动力政策以降低失业率。在社会政策的讨论中,人们对北欧模式的支持度有明显的回升。许多学者主张维护社会民主主义福利模式的合法性。例如主张以自由主义为导向的改革者

L i n dbo m(2001:171)强调瑞典福利国家模式没有瓦解;B l o m ber g和Kro ll(1999)以芬兰为例,指出在20世纪90年代,这一模式的合法性基础仍然稳固。

五、福利国家建设和社会基础的演变

(一)阶级基础

要解说北欧福利扩张时期的社会基础的变化,我们就要关注其阶级关系的演变。社会民主主义政治模式是为各阶级集团进行博弈而设置的利益妥协机制,它要求把各种政治力量(左、中、右翼)、国家和各种团体的力量联合起来进行协调和协商(Pontusson,1992)。在这一博弈中,劳资关系是核心问题。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以来,北欧社会的生产方式从福特主义向后福特主义转化,这些变化都不可避免地影响到阶级基础的变化。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蓝领工人的影响力不断下降,白领工人的比重不断提高。这迫使一部分工人(特别是白领工人)的政治立场开始向右转,工人阶级的组织化程度也在下降(林卡,2005)。

于是,阶级和政党与个人的投票行为之间的相关性开始减弱,人们的阶级团结意识削弱,传统的左翼和右翼的差别开始模糊。其结果是,在北欧国家社会政策制定的驱动力中,阶级阵线的影响力不断下降(林卡,2008)。与此相反,各种职业群体的利益集团的力量在不断成长。在集体行动中,各种职业群体(包括一些与中产阶级相连带的职业群体)所发动的集体行动的频率在增加,而以产业工人为核心所驱动的集体行动的频率却在大幅度下降。

另一方面,随着民众的社会参与的重要性不断地强化,社会民主主义模式运行的重点由阶级谈判转向鼓励民众直接的政治参与。20世纪70年代以来,公民直接参与地方和中央政治过程的人数有所增长。例如,有三分之一的瑞典人积极地参与了政治生活。丹麦和挪威的情况相同(E liassen,1981)。政府鼓励民众参与各种非政府组织,广泛使用协调程序来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使他们在立法和政府决策上获得表达意见的机会。民众也通过对传媒表达意见、参加社区活动和建立社会组织等形式来介入并影响政策制定。由于社会民主主义体制的生存需要有积极参与政治的公众和他们对于体制合法性和可接受性的确认,所以他们的政治参与维护了社会民主主义的决策机制的运作。

(二)制度建设

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社会制度也会被不断重构。这些制度建设的努力可以从如下四大机制来进行考察。

第一,阶级谈判和利益协调机制。在北欧,劳资关系的协调成为社会民主主义决策机制形成的起点(L i n&Carro l,l2006)。这一机制要求劳资双方和劳动仲裁委员会一起协商解决与企业职工利益相关的一些问题。但这一机制所具有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解决劳资纠纷问题,而是培育了一种新的利益协调方式和政治运作模式。根据这种模式,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利益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来解决。这一模式也为法团主义的理念所支持,从而成为一种利益集团的利益交换和妥协的模式。在福利国家体系成长起来后,这一机制仍然在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社会再分配机制。北欧的社会保障机制成功地降低了社会的贫困率,使社会全体公民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公共体系的保护。在这些体系中,社会福利开支主要由公共财政承担。其中,税收占福利开支的50~80%,而个人缴费只占15~20%(M ar k l u nd&Nord l u nd, 1999:28)。在北欧各国,有将近一半或三分之二的全国福利开支用于收入转移(包括各种社

会保险),而其余的三分之一用于社会服务,如医疗服务、儿童照顾、老人照顾等(M arklund& N or d l u nd,1999:30)。这使北欧国家在发达国家中具有较高的社会再分配效益。

第三,社会服务机制。北欧国家具有发达的公共福利服务机制。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些北欧国家的立法允许地方政府去资助家政服务,进而设立了对老人的家政服务的津贴。这一体系的发展由以下三种因素推进:一是通过积极发展家庭政策;二是妇女对劳动力市场的积极参与;三是在女权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妇女和儿童权利的理念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即使在20世纪90年代的福利削减时期,在社会服务方面的公共开支也并未受到很大的影响。

第四,地方民主管理机制。发展地方民主管理机制对于抑制福利国家的官僚化倾向和社会精英的导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一机制强化了市政府自治和地方民主的发展,使民众可以通过选举地方议员以及在与他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事务上发表意见等形式,来更大程度地参与地方民主进程(Dah li n Jansson,1983)。各种地方委员会在监督地方的教育、环境、卫生和福利等事务上都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杉德博格,2010:249)。

(三)社会组织和社会参与

当用阶级运动和阶级争斗等方式来获得阶级利益的重要性在逐渐下降时,各种非政府组织的重要性却在不断提高。这些非政府组织代表着一定的利益集团,试图影响政府的立法活动。一些调查显示,在各种类型的非政府组织中,有将近一半的非政府组织与工会和职业性的组织相关(如科学协会、汽车主组织)(E liassen,1981:134~135)。各类社会组织(包括汽车协会、宗教团体、消费者合作协会和禁酒组织等)在北欧也十分流行,参加人数很多。政府与这些社会组织建构起合作关系,从而在政府和人们之间的沟通中起到桥梁作用。

福利国家体系的成长也培育了新的利益群体,即各种福利依赖群体。它们大力支持福利国家体系。尽管这些群体(如退休老人、妇女群体、残疾人群体等)不具有很大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权力,但他们可以通过投票和大众传媒来影响人们的看法和政治选举活动,从而把福利问题演变为现实的社会政治问题。随着福利国家体系对于人们日常生活干预和渗透程度的加深,政府对于民众生活状况的影响力在不断增强。民众与福利国家之间的互动关系日益紧密(L i n,2004)。同时,人们参加集体行动的目标定位也在发生变化。

除了那些把组织目标定位于政治和经济诉求的组织以外,另一些组织则在社会福利、互助、慈善和人道主义领域发挥作用。这类组织的涵盖面很广,从康复到儿童照顾,从教育培训活动到慈善组织等(Ronnby,1995)。此外,也有一些非政府组织围绕人们的直接利益和兴趣而组成体育俱乐部、文化活动小组等组织。其目的不在于增进物质利益,而在于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和文化素质(林卡、苏科,2007)。在北欧,这些社会组织在市民社会中积极活动,促进了人们的交往和社会网络的形成,是促进市民社会活动的基本力量。

总之,在进入福利国家的 黄金时期 之后,北欧国家的社会基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例如,在政治基础上,其阶级关系发生了变化;在制度关系上,其公共部门获得了巨大的扩展;在观念上,普遍的福利和公民权意识已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基本内容。这一基础的形成得益于社会政策发展和社会保障体系的积极作用。近十年来,随着社会政策的改革,这一基础也在继续发生变化,包括在医疗保健、幼儿日托和学校等领域,民营机构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劳动力市场中出现了更多的竞争、短期工作和不安全感等(奥马克、隆德伯格,2010:21)。这些现象都反映出社会政策与社会基础(即人们的社会关系)的互动作用。

六、北欧经验及其对中国社会建设的启示

(一)一般经验

研究北欧社会建设的进程是为了从中汲取经验,为我们反思中国社会建设问题服务。这种借鉴所具有的意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阐述:一是其发展趋势给我们的启示;二是其教训给我们提供的一些反思。在第一方面,作为经典范例,认识北欧模式演进的进程对于我们揭示社会建设进程和相关因素的一般规律有积极作用。在第二方面,通过比较北欧社会与中国社会的差异,使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北欧社会来反观中国社会,以加深认识。

第一,北欧经验表明,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是进行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在北欧国家,通过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公共资源的投入,重塑了社会体制、调整了阶级利益关系(P l o ug, 2000)。特别是通过家庭政策的运作,使公共机构深入地介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从而使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逐渐融为一体(Lin,2004)。在此背景中,社会建设和福利国家建设就成为同一进程的两个方面。

第二,北欧的经验也表明,社会政策的发展可以具有多重社会经济目标,包括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强工作意愿。按照海特兰特(2010:205)的说法,瑞典和芬兰在20世纪90年代的经验表明: 具有先进社会保障安排的先进福利国家可以较低的社会成本更容易地走出危机 。同时,由于经济保障可以减少工人和雇员对环境变化的抵抗情绪(海特兰特,2010:204~205),因而它有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帕尔梅和康戈斯(2010:179)也指出了社会政策促进民主化的功能;基杜伦(2010:101)则认为社会政策的制定能够激发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方面的创造力。北欧经验表明,社会政策的发展具有促进社会建设的功能。在进行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我们要善于用社会政策的手段来实现各方面的目标。

第三,北欧经验也显示了形成社会理想和社会目标的全民共识的意义。没有社会理想和社会目标就没有社会建设的行动。在北欧进行社会建设的进程中,人们追求 人民之家 这一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整个社会所追求的总体目标。无论是哪个执政党上台,也无论经济状况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一价值导向一直引领着社会发展的方向。在这一导向上,北欧国家社会政策由社会救助为基点的国家支持转向以普遍主义为核心内容,以再分配主义为理念的国家福利的方向发展,并逐渐形成了普遍主义的社会模式。在中国,我们要倡导公平、公正、稳定、团结、幸福、经济增长等观念,并形成为全民所认同的共同的社会理想和价值目标,使全社会民众为此努力。这是社会建设进程中的核心问题之一。

第四,北欧的经验也表明,社会建设的关键在于培育人,包括塑造他们的观念、行为和社会关系。北欧国家十分注重通过社会政策来改造人们的生活方式。这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北欧普遍主义的社会政策强化了社会的 非商品化 精神,培育了人们的社会公益心和公德心;二是培育了人们的个人自主自立和自由精神。由于其社会保障体制和社会再分配机制使人们具有一种公平感和公正感,而不是信奉强权或关系网络或者期待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对个人或群体的优惠、优待和特殊利益。在这些国家,遵守承诺和法制精神就成为确保民主机制得以运作的道德原则,它也使这些国家的社会廉政指数在国际排名中名列前茅。

(二)特殊经验

北欧国家的社会建设经验对于我们探索社会建设的道路具有积极意义。当然,这些发展

经验是在北欧特殊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取得的。

第一,政治生态问题。在社会民主主义的社会秩序中,民众对于社会事务和政治的积极参与是推进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在早期,有关社会民主主义的讨论聚焦于阶级谈判问题,其后,其研究议题扩展到企业民主和工业民主;在福利国家的 黄金时期 ,其议题扩展到地方民主、社会组织的参与、公民权和大众民主。因此,在其社会建设中,北欧国家一直把社会民主作为核心问题。中国的社会体系保持着东亚社会所共有的一些特质,包括威权主义的特性。在此背景中,人们对于社会民主主义的概念是陌生的,对社会民主主义的体系和运作机制等缺乏感性的认识和理性的现实基础。对于北欧模式的解读,可以为我们建立一个新的参考系,从一个新的视野来考虑我们面临的问题。

第二,人本主义的价值基础。北欧社会注重对个人权利和利益的保护,因为民主社会不仅是建立在社会团结精神的基础上,也是建立在具有自尊、自主、自立、自由和高度道德自觉的公民个体的基础上。因此,对北欧社会政策的研究十分强调对人们生活方式的研究,并探讨社会政策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这种以人为中心的视角要求我们从以往集体行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形成现代化的个人主义和新型社会责任感的全新的结合(波罗奇曼,2010:317)。中国具有整体主义的价值导向。其社会政策大多关注国家的发展战略和宏观的社会问题,而对个体生活质量的关注相对缺乏。这种整体主义的研究导向常常让人们把研究焦点放到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等宏观问题上,而对于如何培育新的公民、形成新的社会关系,追求个体的生活价值和生活方式的多样性等问题缺乏认识。而这些问题正是进行社会建设的基本问题。它们构成了社会体制的基础,是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的最终保证。

第三,发展目标 非商品化 。在北欧,增长和效率并不是各国追求的唯一目标(阿莱斯塔罗等,2010:376);相反,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收入保障一直是北欧社会发展的主导原则。北欧政府本身也从来不把社会政策放到经济政策的从属地位。福利国家体系所造成的非商品化效应引导人们去追求生活质量和社会质量,反对一切向钱看的价值评价。这缓解了人们追求物质利益的冲动。在中国,社会发展理念在不断变化。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追求经济发展,实现民众温饱的目标成为社会的基本目标。随着市场经济的成长,社会阶层的分化现象已经越来越明显,人们身份和地位的差距不断强化,因而政府在2005年以后提出了达成 和谐社会 这一目标。但 GDP导向 在地方决策中仍然具有很大影响。

第四,社会共识与农民的作用。北欧社会建设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共识政治 (Consensus Po litics)。社会建设不是一个能够自上而下的由国家推动就能达成的目标,而是需要社会各阶级的参与互动。例如,基达尔和库恩勒(2010:170)谈到,普遍主义的社会政策模式就是各阶级在一个长期的、处在动态的辩论过程中所达成的一种 重合共识 的结果。在此进程中,农民阶级起到了积极作用:由于没有工资收入的农民、渔民和妇女等担心他们会被排除在针对产业工人的社会保险模式之外,因而发起了主张普遍主义福利模式的民众运动。因此,普遍主义的福利国家模式是多个政党力量进行政治斗争的结果。在中国,农民阶级在中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因此,在社会建设过程中,农民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如何在社会建设的目标和诸多问题上达成共识就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第五,文化传统的差异。普遍主义福利国家体制的形成具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土壤。在北欧,自由民的自立自主和民主的精神、大众运动和平民教育的传统(K ettunen,1999:263),都

对社会民主主义的价值体系起到支持作用。这些民族所具有的高度的社会团结精神,也为达成阶级妥协、赢得民众对福利国家目标的支持,以及建立高度的再分配机制形成了基础。中国曾经在家族主义的基础上培育了很强的集体主义观念。这一观念建立在社会连带的文化价值基础之上,从而与欧洲大陆在法团主义基础上建立的集体主义观念有很大的区别。目前,市场经济的发展培育了个人自由、自主和自立的精神,但在血缘宗法社会中形成的群体主义与以 人伦社会 中的社会连带规范为核心的社会环境中,这种精神并未伴随着公民意识和公共精神的成长,相反形成了裙带主义和腐败频发的现象。因此,在进行社会建设的努力中,我们面临着进行文化改造,培育良好的社会伦理和具有公共精神的新一代公民的任务。

七、小 结

在本项研究中,我们以北欧四国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北欧国家的社会政策发展进程及其对社会建设的影响。理解北欧社会政策的发展,可以加深我们对社会建设进程各因素相互作用的理解,为我们思考当今社会所面临的问题提供很好的借鉴。它强调阶级合作、共识政治、社会民主主义的决策机制、社会政策对社会改良的效应,以及普遍主义的理念。这些都是东亚社会所缺乏的,人们对于这些因素也缺乏认识。

就社会建设的研究而言,北欧的经验展示了其所形成的社会目标的导向作用和全民参与社会建设进程的重要意义。它表明社会政策是推进社会建设的有效工具,也是对人们日常生活进行民主化改造的手段。借鉴北欧经验,我们有必要在社会建设的进程中强调建立社会理想,培育公共精神,使个人利益与公共精神相结合。我们也要把自上而下的政策设计与自下而上的社会基础的改造相结合,把社会改造与制度建设结合起来,思考如何采取各种立法、行政、财政等手段来调和各阶级阶层的利益。

当然,在不同的社会机制下,人们面临着不同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和途径也不尽相同。一些学者认为,北欧福利国家模式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发展出的结果不能被复制,也不能被移植到国外。例如,W ah l(2007:15)曾评论说,北欧一些劳工组织希望向发展中国家输出他们的模式,但它们失败了,原因有两点:一是来自当地新自由主义力量对这一模式的攻击;二是在当地缺乏社会对话和三方合作谈判机制等因素。阿莱斯塔罗(2010:393~394)也强调,那些建立在高度文化异质性和多民族的封建结构和意识的欧洲国家无法重复北欧以国家为中心的普遍主义的福利国家体制。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一模式所具有的独特性。当然,它可以为我们提供一面 镜子 ,来反观我们的体系,并为我们进行社会建设的研究提供新的参照系。

参考文献:

林卡,2005: 论北欧学者对于其福利国家体制的研究、论争及其论争的逻辑基础 , 国外社会科学 , 2005,6。

2008: 北欧国家福利改革:政策实施成效及其制度背景的制约 , 欧洲研究 ,2008,3。

林卡、苏科,2007: 论北欧社会工作发展的动力及其制度环境 , 浙江社会科学 ,2007,1。

海特兰特、库恩、霍特,2004: 职业友好福利国家:欧洲的经验 ,见丁开杰、林义编: 后福利国家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挪威]库恩勒、陈寅章主编,2010: 北欧福利国家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A braha m son,P.,1994. T he Scand i nav ian W e lfareM odel i n a T i m e o f Change. In W.C ave,ed.,T he W el fare Societ y in T ransiti on:P roble m s and Prosp ects of the W el fareM ode.Copenhagen:D an i sh Cu ltura l Instit ute.

A lestalo,M.&U usitalo,H.,1987. F i n l and. In P.F l ora,ed.,G row th to L i m its:The W estern Europ ean W el fare S tates s i nce W orl d W ar II.Be rlin:de G ruy ter.

A ndersen,K.V.and G reve,C.,1996. R eo rgan izi ng the D an i sh W elfa re State:1982-93Decade of Conserva ti ve R ule. S candinavian S t ud ies.68(2):161-87.

B j rnson, .,2001. The So cia lD emocrats and t he N o r w eg ian W e lfare State:So m e P erspectives. S candinavi an Journal of H istory.26:197-223.

B l omberg,H.&K ro l,l C.,1999. Do Structural Contex ts M atter?M acrosoc i o log i ca l F actors and P opular A tti t udes tow ards Pub lic W elf a re Serv ices. A cta Sociolog ica.42(4):319-36.

B l om H ansen,J.,2000. Still Corporatis m in Scandi nav i a?A Surv ey o f R ecent E m pir i ca l F i ndings. Scandina v i an P olitical S t ud ies.23(2):157-81.

Castles,F.G.,1978.T he So cial D e m ocratic Image of Societ y:A S tudy of the A chieve m ents and O ri g ins of Scan d i navian Social D e m ocracy in Co mp arati ve P ersp ecti ve.London:R ou tledge and K egan P au.l

Dahli n Jansson,S i v e t a.l,eds.,1983.F innish L ocal G overn m ent.H e lsi nk:i The A ssoc i a ti on of F i nn is h C ities and t he F i nn ishM un icipa l A ssoc iati on.

EI U,2009.A N e w Rank of t he W or l d s M ost Innovative C ountries.http://www.ei u.co m.

2010.D e mocracy Index2010,D e m ocrac y i n Retreat.http://www.e i u.co m.

Ekerwa l d H.,2000. l va M yrda:l M aking t he Pr i va te Publi c. A cta Sociolog ica.43:343-25.

E liassen,K jellA.,1981. Po liti ca l and Pub lic P artici pation. In A llardt,E.e t a.l,eds.,N ord ic D e m ocracy:I deas,I ssues,and Instit utions in P olitics,E conomy,Education,Soci al an d Cu ltural Affa i r s of D enmark,

F inl and,Icel and, N or w ay,and Sw e d en.Copenhag en:D e t D anske Se l skab.

Esp i ng A ndersen,G.&K orp,i W.,1987. F rom Poor R elief to Instituti ona lW e lfare States:T he D eve l op m en t o f Scandi nav i an Soc i a l P olicy. In R.E rikson,E.J rgen H ansen,S.R i ngen and H.U usitalo,eds.,T he Scand inavian M odel:W elfare States and W el fare Research.N ew Y o rk:M.E.Sharpe.

Esp i ng A ndersen,G.,1990.T he T hree W orlds of W el fare C a p italism.London:P o lity P ress.

G i nsburg,N.,1995. Sw eden:The Soc ial D e m ocratica l Case. In Cochrane C.,ed.,C o mpar i ng W elfare S t ates: Br itai n i n Interna tional Contex t.L ondon:Sage/O pen U n i ve rsity.

H iil a m o,H.,2002.T he R ise and Fall of N ord ic Fam ily P olic y?H istor ical D evelopm ent and Changes dur i ng the 1990s in S w eden and F inl and.H e lsi nk:i Stakes.

K ang as,O.and P al m e,J.,eds.,2005.So cial P olicy and E conom ic D evelopm ent in t he N ord ic Countr ies.N e w Y o rk:Pa l g rave M ac m ill an.

K e ttunen,P.,1999. A R eturn to the F i gure of t he Free N ord i c Peasant. A cta Soci o log ica.42(3):259-69.

K o rp,i W.&Sha lev,M.,1979. Str i kes,Industr i a l R e lati ons and C lass Confli c t i n Capita li st Soc i e t y. B ritish J ournal of Sociology.30(2):164-87.

K osonen,P.,1999. A cti v ati on,Incenti ves andW orkfare in Four N o rdic Countries. In D.Bouge t&B.P alier, eds.,Co mp ar i ng Soci al W elfare Syste m s i n N ord ic Europ e and F rance.Pa ris:M i R e DREES.

K uhnle,S.,1981. W e lfare and Q uality o f L ife. In A ll ardt,E.e t a.l,eds.,N ord ic D e mocracy:Ideas,Issues, and Ins tituti ons in P olitics,E conomy,Education,Soci al and Cult uralA ffair s of D en m ark,F i n l and,Icelan d,N or w ay,and Sw e den.Copenhagen:D et Danske Se l skab.

K uhnle,S.,1986. N orway. In P.F l o ra,ed.,Gro w t h t o L i m its:T he W estern Europ ean W el fare S t ates since

W orl d W ar II,Vo l.1.Ber li n:de G ruy ter.

1987. N or w ay. In P.F lora,ed.,Grow t h to L i m its:T heW estern Europ eanW el fare S t ates si nceW or l d W ar II,Vol.4.Ber li n:de G ruy ter.

2000. The Scand i navian W elf a re S tate in the1990s:Cha llenged but V iab le. In M aur izi o,Ferrera and R hodes,M arti n,eds.,R ecastin g Europ ean W el fare States.London:F rank Cass.

L i n,K.&Carro l,l E.,2006. Sta te Instituti on,P o litica l Pow er and Soc i a l Po li cy Cho ices:R econstruc ting t he O ri g ins of N ordic M ode ls of Soc i a l Po li cy. Europ ean J ournal of Political R esearch.45(2):345-67.

L i n,K.,2004. Sec t o rs,A gents and R ationa l e:A S t udy o f the Scand i nav ian W e lfare Sta tes w ith Specia l R efer ence to t he W elfare Society M ode.l A cta Socio logica.47(2):141-57.

L i ndbo m,A.,2001. D i s m antli ng the Soc i a lD emocraticW e lfare M ode?l H as the SwedishW e lfare State Lost Its D e fi ni ng Character i stics? S candinavian Political S tudies.24(3):171-93.

M a rklund,S.&N ordl und,A.,1999. E conom i c P roble m s,W elfare Convergence and Po liti ca l Instability. In M.K au tto et a.l,eds.,N ord ic Social Po licy:Changing W el fare States.London and N ew Y o rk:R outl edge.

M oene,K.O.&W a llerstein,M.,1995. How Soc i a l D e m ocracy W orked:L abour ma rket Instituti ons. Po litics and So ciet y.23:185-211.

O ECD,1988.Refor m i ng Public P ensions.Par is:OECD.

O lson,S.,1987. S w eden. In P.F l o ra,ed.,G ro w th to Li m its:T he W estern E urop ean W el fare States since W orl d W ar II,Vo l.4.Ber li n:de G ruy ter.

O lsson,U.,1994. P lann i ng in t he S w ed is h W e lfare State. InW.C l em ent&R.M ahon,eds.,Sw edish Social D e mocracy:A M odel i n T ransition.T oront o:C anad i an Scho lars P ress.

P ierson,P.,1996.T heN e w P olitics of the W el fare S tate.N ew Y o rk:O x f o rd U n i versity P ress.

P loug,N.,2000.The S candinavian Exp erience:T rajectories of Adjust m ent Exp eriences,Lessons and Perspectives. Copenhagen:T he D an i sh N ationa l Institute o f Soc i a l R esearch.

Pontusson,J.,1992.The L i m its of Soci al D e mocracy:Inves t m ent P olitics i n S w eden.It haca:Corne ll U niversity P ress.

R onnby,A.,1995.M obilising L ocal Community.A vebury:A l dersho t and B rookfi e l d.

R o t hste i n,B.,1987. Corporatis m and R efor m is m:T he Soc i a l D e m ocratic Instituti ona li zati on o f C lass Con flict. A cta Sociolog ica.30:295-311.

Sa l m inen,A.,1991.O rgan i z e d W el fare:The Case of F i n l and s W el fareB ureaucracy A N ord ic Co mp ar ison.F rank f u rt:Pete r Lang.

Sa l m inen,K.,1993.P ension Sche m es in theM ak i ng:A C o mparative Study of the Scand i navian C ountries.H e l si nk:i T he Centra l P ension Security Insti tute.

UN,2007.H u man D evelopm ent R e p ort2007/2008.N e w Y ork:P algrave M ac m illan.

V a l konen T.,et a.l,eds.,1980.Yhteiskunnan Rak enne T eo llistu m isen A ikana.Po rvoo,H e l sink:i Juva,W SOY.

V eenhoven,R.,2010.T op10H app iest Countries i n t he W orld.www.financia https://www.doczj.com/doc/4a15019064.html,/ho w t o g et r ich/top-10-happiest-coun tries,N ov.29,2010.

W ah,l A.,2007. L abour and D evelopm ent:W hat Can be Learn fro m t he N ord ic M odel? P aper Presented at G loba l Labour Conference,U n i versity ofW it w atersrand,Johannesburg,1-3A pr il2007.

(责任编辑:刘承礼)

2019年公需课答案 国际经济秩序演变与中国对外开放战略(73分)

国际经济秩序演变与中国对外开放战略(73分) 1.资本市场的资金来源是()。(3.0分) A.储户和投保户 B.国外游资 C.财政补贴 D.社会热钱 2.外汇市场的核心是()。( 3.0分) A.CPI变动 B.GDP变动 C.利率变动 D.汇率变动 3.汇率波动的短期原因是()。(3.0分) A.资本流动趋势 B.宏观经济走势 C.游资和投机炒作 D.通货膨胀水平

4.目前全球基准利率的方向基本上由( )来制定。(3.0分) A.日本 B.欧盟 C.中国 D.美国 5.一定期限内货币的供求产生的价格称之为()。(3.0分) A.利率 B.汇率 C.收益率 D.溢价率 6.外汇市场是外汇需求者与供给者以及()所形成的外汇买卖交易市场。(3.0分) A.跨国金融公司 B.中介机构 C.商业银行 D.投资银行

7.货币市场一般指的是期限在( )以内的短期资金融通市场。(3.0分) A.三年 B.二年 C.一年 D.六个月 8.国际金融中心根据其规模的大小以及所起的作用大致可分为( )。(3.0分) A.全球性的金融中心和各国金融中心 B.区域性的金融中心和各国金融中心 C.全球性的金融中心和区域性的国际金融中心 D.全球性的金融中心和各国的国际金融中心 9.一般而言利率和风险呈( )关系,即风险越大,利率越高。(3.0分)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正比例 D.负比例 10.金融市场是指( )互相交换和流通的市场。(3.0分)

A.资金和股票 B.货币和资本 C.黄金和资本 D.货币和资金 1.货币市场的金融工具主要有()。(4.0分)) A.同业拆借 B.短期国债 C.商业票据 D.长期国债 2.造成汇率波动的原因有()。(4.0分)) A.基本面(经济增长、充分就业) B.政治面(政局稳定、政党先进) C.资金面(现金流动性、政府资金) D.政策面(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3.国际金融市场的基本作用是()。( 4.0分)) A.加速资本间的国际流动,为各国弥补贸易逆差、调节国际收支、支持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

2020高考语文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

2020高考语文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 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以前的中国和宋以后的中国有一个不同,那就是从“贵族一士族”社会,变成了平民社会。 在宋代以前,虽然中国人经常抱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事实是确实贵族有种。高门大户往往能传递几百年,底层百姓也永远安于被剥削的命运。除了起兵造反,或者疆场立功,一个人很难突破玻璃天花板,从底层社会爬到上层社会。直至唐代,门阀观念的影响仍然十分严重。而到了宋代,这一切变了。“贫富无定势"“富儿更替做"(宋代谚语)。下层社会的人也可以通过个人奋斗,在短时期内改变自己的命运,即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火箭式升入最高层,“骤得富贵"。 富家大族的传递因此变得极为困难,更为常见的情况是“富不过三代"“朝廷无世臣无百年之家”。阶层之间不再有明显界限。郑樵说:“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故其书散佚而其学不传。"(《通志-氏族略》)下层文化和上层文化开始融合,开创了中国文化的新境界。 这一切发生的第一个原因,是从中唐到五代一百多年的战乱,使得整个社会天翻地覆,那些从汉代传到唐代的相沿几百年的世家大族在这个空前的乱世中,终于被毁灭了。特别是五代的极度混乱,如同一个炒锅一样,将社会各个阶层颠簸出原来的轨道,上下颠倒,贫富易位。无数个积累了几百年建起的藏书楼被一把火烧掉,相守了无数世代的大家族分崩离析,原来养尊处优的士族们或死或逃或成为乞丐奴仆,士族阶层连同他们创造的士族文化在整体上被毁灭了,社会成了一锅原子粥。 第二个更主要的原因,就是科举制的成熟。虽然科举发明于隋,实行于唐,但科举在隋唐两代都没能成为入仕的最主要途径。况且隋唐两代教育并不普及,只有上层社会才能获得较好的教育环境,因此中举者也都是士族,因此,唐代基本还是一个半世袭的士族社会。 而到了宋代,科举制才真正成为入仕的最主要渠道。宋朝皇帝们的制度设计,是使全社会通过文字而不是刀枪进行竞争。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将其他功名利禄之途关闭,只留下科举这一扇门。他们不仅废除了唐代由当朝显贵公荐举人的惯例,而且打破了唐代科举考试的门第限制,让所有人都能走进考场。在宋代,只要不是残疾之人,皆可应举,甚至以屠牛为业者,也能赴试。对于那些拿不起路费的穷人家孩子,国家还给他们应试补贴。 从上古到中古,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一直是由国家严格控制的,即使是最开明的唐代也是如此。然而有唐到宋,国家对民众生活的控制显著松弛,宋太祖于乾德三年颁布诏令废除夜禁,里坊制也名存实亡。宋代城镇里面基本可以随处开设商铺,因此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商业街,小商贩也可在各处叫卖,城市景观较以前大变。《清明上河图》就是里坊制消亡以后城市面貌的反映。 这些现象都显示,从唐到宋,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进步:由等级森严、阶层固化的不自由的社会,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 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导学案

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一【学习目标】1.通过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及中西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认识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才能对历史事件有准确的理解; 2.以教材为史料归纳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特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历史材料、归纳历 史发展趋势的能力; 3.对待西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评价,要用辩证的思维看待历史问题; 4.通过疫情期间中国政府的表现感受中国体制的优越,大国的责任担当。 二【学习内容】 1.知道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发展历程。 2.归纳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特点。 3.了解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及其评价。 4.了解中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三【学习过程】 【检查提问】 1.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目的及发展趋势分别是什么? 2.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特点、发展趋势分别是什么? 3、中国古代社会救济的基本特点、政府和民间救济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 第壹章基层治理之路 【主干梳理】根据要求和提示,识记基本信息。 1.阅读课本第一子目,西方主要国家不同阶段的基层治理单位是什么并概述其发展概况。 2. 以教材为史料归纳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特点有哪些?(四个自然段分别对应四个时期)。 【问题探究】 材料一美国社区里的事务通常由社区的最高权力机构——社区董事会(社区委员会)来进行自我管理……社区董事会在政府与社区居民之间起桥梁和沟通作用。社区董事会不向市政府负直接责任。市政府指导社区的发展,但是不直接干预社区内部的事务。——《美国社区治理及其启示》 结合材料及教材,谈谈你对美国社区的认识?(可从管理模式、政府职能、影响作用)

【概念研读】 1、村社 古希腊基层治理的基本单位。这些村社由原始部落而来,带有原始共产主义的色彩。村社里,大事由村社大会集体决定,自由农民身份平等,他们中的成年男子都可以出席村社大会。这体现了古代希腊社会基层治理中的自治特点。 2. 特许状 在西欧封建社会,城市不是脱离于政治制度之外独立的异己力量,特许状的授予是一种法律行为,国王或领主的特许状不是无偿的,大多需要城市以金钱赎买。通过特许状,城市获得了小到人身和财产自由、赋税限制和减免权力,大到城市行政、司法和财政自治权。国王或领主则相应得到城市承担军事义务、财政帮助以及宣誓效忠的保证。在这个意义上,特许状又被称为“封建权利的转让书”。 3、社区 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个领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是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内容,是宏观社会的缩影。社会学家给社区下出的定义有140多种。社区是具有某种互动关系的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在一定领域内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共同体及其活动区域。 尽管社会学家对社区下的定义各不相同,在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上认识还是基本一致的,普遍认为一个社区应该包括一定数量的人口、一定范围的地域、一定规模的设施、一定特征的文化、一定类型的组织。社区就是这样一个"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社区的特点:有一定的地理区域;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之间有共同的意识和利益;有着较密切的社会交往。 第贰章社会保障之路 【主干梳理】根据要求和提示,识记基本信息。 1.阅读课本第二子目前三个自然段,概述主要西方国家二战前后社会保障的发展概况。 2. 阅读课本第二子目第四个自然段,概述新中国社会保障的发展概况。

社会政策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公共政策:政府或社会公共权威机构为有效管理社会、处理公共事务和解决社会问题而 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 2.社会政策:是指政府或其他组织在一定社会价值的指导下,为了达到其社会目标而采取 的各种社会性行动的总和。 3.社会政策主体:社会政策的主体是指发起或参与社会政策行动过程的行动者。 4.社会政策对象:社会政策对象是指社会政策行动的接受者。可以分为一般性对象和专门 对象,以及普遍性对象和特殊服务对象。 5.社会政策资源:指维持社会政策行动所需要的各种物质条件。包括资金性资源和非资金 性资源。 6.社会政策运行机制:指社会政策行动各个环节运行的基本方式。包括社会政策主体的组织方式、资源调动机制、受益者选择机制、以及社会服务传递机制等各个方面。 6.价值:价值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作出不同点界定和划分,包括效用论价值和本质论 价值。价值的本质是指客体的存在、属性及其变化同主体的尺度和需要相一致、相符合或接近。 7.价值观: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 看法。价值观是稳定性和变动性的统一体。 8.社会政策执行: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执行:某项社会政策、方案、决议、意见等 的具体贯彻、推行和实施。广义的执行:是指执行者为贯彻、落实社会政策指令,实现预期目标的全部活动和整个过程。 9.社会政策评估: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应用特定的方法,对社会政策的科学性、可 行性及实施后的效果、效益、效率进行分析、比较与综合后所做出的一种价值判断,并以此作为决定社会政策继续、调整或终结依据的一种管理行为。 10.社会政策效果:指由社会政策的实施所引起的社会政策目标团体和社会环境所达到的状 态。 11.社会政策调整:指社会政策制定者依据评估结论反馈的信息,对社会政策的内容和形式 予以部分改变或全部改变的行为。 12.社会政策终结:指经过由政府组织或社会自发的政策评估之后,社会政策决策者或制定 者采取一定措施,将过时的、无效的或多余的政策、计划、功能或组织予以终止或结束的一种行为。 13.社会政策周期:指社会政策经过制定—执行—评估—终结这几个阶段后形成的一个完整 的运行过程。 14.社会政策效力:指一项社会政策在运作过程中对社会环境所产生的客观影响,强调(1) 客观性(2)社会政策效力不同于法律效力(3)社会政策效力不同于社会政策的有效性。包括正效力与负效力。 简答题 1.社会政策基本特征: 一、社会政策是由政治组织制定和实施的政治措施。 二、社会政策是理论指导实践的中间环节。 1)社会政策必须以理论为指导,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

60年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历程

60年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历程 从历史分期来看,以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历史转折点,把新中国60年分为前后两个30年。前一个30年,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旧时代饥贫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后一个30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转移,全国上下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走上了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我们从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这条主线看,这两段历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一脉相承的整体。 第一,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以社会主义方式推进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这个进程是主动现代化进程,采取了社会主义的方式,而不是以资本主义的方式来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启动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始的。中国自近代以来,内忧外患不断。内外矛盾的巨大冲突激起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长期斗争,一直到我们建立新中国,这个斗争历经了一百多年。伴随着人民革命斗争,西方资本技术包括商品的大量输入,我国沿海口岸在不平等条约下被动对西方开放,比如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的《南京条约》首先是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接着沿线遍地开花。这是在帝国主义坚船利炮打击下,我们被动开放。这种被动开放过程实际上是中国开始从几千年来封闭的农业社会开始向近代工业经济社会缓慢演进的进程。 从1840年开始,经过戊戌变法,再到辛亥革命,我们经历了不同代表人物所领导的一些资产阶级革命。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从一些最主要的特征和标志来看,如近代大机器工业、铁路、邮电、银行、内外贸易、商业服务业和有一定规模的近代工商城市,比较突出的是上海。上海是最早五口通商城市之一,而且位于中国沿海腹心之地,逐渐形成了带有国际性的金融贸易中心。在近代意义上的中国的建制市也诞生在这个时期,也就是蒋介石统治时期,公共交通、上下水道、电力电话、医院、公园等城市基础设施和市政管理、治安警察、街区派出所、卫生防疫、救济机构等城市社会基础设施初步建立了。在国家管理层面,建立了各级行政机构、司法机构。在孙中山时期有考试机构、现代文官系统、军政军工机构,还有教育、科技、文化、新闻、出版等机构。这些在近代意义上的城市所必备的因素已经基本成型。但从整个社会经济的构成来看,占全国人口90%以上的农村是封建土地占有关系,小农经济仍占主要地位,城市人口不到10%。除了少数交通便利的一些地区以外,全国农产品的商品水平很低,用于市场交易的不超过1/3,商品经济很不发展。所以,旧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刚刚起步,处在一种初级形态。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必须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才能为国家工业化和推进现代化扫清根本障碍。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新中国,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基本上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两大基本历史任务。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中的建国纲领是新民主主义建国论,不是直接去搞社会主义,因为条件不成熟,经济技术很落后,所以建国初期,首先实行的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向新民主经济转变。毛泽东在建国前夕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深刻分析了基本国情:现代化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只占10%,其余的90%都是分散、落后的个体生产方式,不能作为建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外交政策:总体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每个阶段有所调整。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50年代中期 面临环境:美国的孤立敌视政策 外交目标:争取国际社会的承认 外交政策:外交三大决策,“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重点是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该阶段成果: 1、基本肃清了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巩固了新生的政权; 2、与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建交(南斯拉夫除外,受苏南关系的影响)与一 些民族主义和北欧的国家建交; 3、赢得了朝鲜战争的胜利,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显示了新中国的地位和作用; 4、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赞誉。 第二阶段:50年代中期——60年代末 面临环境:世界动荡、分化、改组;中苏出现分歧并扩大;国内全面开始建设社会主义 外交目的:推进世界革命 外交政策:放弃“一边倒”的政策,提出依靠广大的亚非拉国家,反对帝国主义,重点是发展与广大的亚非拉国家的关系 该阶段成果; 1、与包括法国在内的20多个国家建交 2、由于中国的睦邻友好政策,用大约十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了与接壤国家的 陆上边界问题和华侨的双重国籍问题。 3、中法(1964年建交)建交使该时期的重要成果。 该时期外交特点: 1、夸大了广大亚非拉国家的力量对世界的形势估计过于乐观,并带有强烈的意

识形态色彩(而不是以国家利益为外交政策的依据) 2、该时期的外交树敌过多,具有四面出击的特点,但是总体来说,中国外交还 是不断前进的。 第三阶段:60年代末——70年代末 面临环境:中苏严重对峙,中美关系开始缓和 外交目标:缓解苏联的威胁,改善所处的国际环境 外交政策:“一条线”“一大片”的联美反苏政策。一条线,即按照大致的纬度画一条线连接从美国到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和欧洲的战略线。一大片即并团结该战略线以外的国家,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反对苏联的霸权主义。 该阶段成果: 1、19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关系改善; 2.70年代中国同70多个国家建交基本完成了与西方国家的建交过程形成第三次建交高潮,至1979年底已与120个国家建交,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第四阶段:80年代——90年代 面临环境:国家局势缓和,中国开始启动改革开放; 外交目标: 为国内的经济建设创造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外交政策: 1、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同时又赋予了新的内涵; 2、科学判断战争与和平的形势(提出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 3、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政策; 3、确立了对外开放为长期的基本国策; 4、以“一国两制”来促进国家统一; 第五阶段:21世纪以来 面临环境:国际多极化、民主化趋势加强 外交目标:中国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积极谋求建立新型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提出“和谐世界”的理念。 综述 外交政策必须服从国家总的形势和国家利益的需要,服从于现代化建设的大局,故国家利益的需要是其唯一的依据,而不是以意识形态和政治色彩的为依据。

中国社会政策论文

中国社会政策论文 《中国社会政策面临的挑战》 【摘要】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基础上,中国的社会政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会和挑战。 这些挑战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政策目标拓展的挑战,路径改变的挑战,服务和管理能力的 挑战以及民主监督的挑战。我国的社会政策是否能够成功地应对这些挑战,对经济持续发 展和国家长治久安,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社会政策挑战转型 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末尾,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世界上发生的最大的事件是:中国 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中国正在从发展中国家阶段向低收入中等发达国家转变。在全 球社会福利制度的历史上,这将成为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即具有中国特色的福利国家兴起的 起点。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举世瞩目。1978年,中国人均GDP仅为 381.2元,1990年是1644.5元,增长了4倍。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经济起飞的速度明显加 快,2000年,我国人均GDP为7857.7元,2021年则高达16164.8元,6年翻一了番。2021年 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3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物价总水平涨幅亦得到控制;财政收入为 6.13万亿元,增长了19.5%;人均GDP达到了22698元,即约为3000美元①。 根据世界通行的标准,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人均GDP3000美元是进入中等发展水平的 标志,比如北非、拉美和中亚一些国家,就属于中等发展水平。从表1中可以看出,到2021 年我国已由低收入国家步入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2021年,中国人均GDP已约达3000美元。 根据国际经验见表2,英国、法国和德国的人均GDP在达到3000美元后,用了3年的时间实现了向人均GDP4000美元的跨越;日韩两国则更为迅速,仅仅历时2年就达到了人均GDP4000美元大关。由东西方国家人均GDP的变化趋势可知,一般国家经济在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大关后,通常只需2~3年的时间就能达到人均GDP4000美元。因此,2021年是中 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分水岭,人均GDP在越过3000美元大关后,会很快迎来新的历史时刻。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基础上,中国的社会政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会和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挑战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政策目标拓展的挑战、路径改变的挑战、服务和管理能力 的挑战以及民主监督的挑战。这些挑战具有深刻的社会和经济背景。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随着计划经济全面退出历史舞台,并被市场取而代之,弱势群体丧 失了原来计划经济体制给予的最低生活保障,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分化,新的社会阶级提出 的利益诉求和矛盾更加多样化;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和规模前所未有。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 公民权利的运动风起云涌。所有这些变化,对社会政策的目标模式、社会福利的项目设计、社会保障的水平和服务递送方式以及对政策制定和管理的透明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论述类文本张宏杰《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平民的盛世宋代》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以前的中国和宋以后的中国有一个不同,那就是从“贵族—士族”社会,变成了平民社会。 在宋代以前,虽然中国人经常抱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事实是确实贵族有种。高门大户往往能传递几百年,底层百姓也永远安于被剥削的命运。除了起兵造反,或者疆场立功,一个人很难突破玻璃天花板,从底层社会爬到上层社会。直至唐代,门阀观念的影响仍然十分严重。而到了宋代,这一切变了。“贫富无定势”“富儿更替做”(宋代谚语)。下层社会的人也可以通过个人奋斗,在短时期内改变自己的命运,即所谓“朝为田含郎,暮登天子堂”,火箭式升入最高层,“骤得富贵”。 富家大族的传递因此变得极为困难,更为常见的情况是“富不过三代”“朝廷无世臣无百年之家”。阶层之间不再有明显界限。郑樵说:“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故其书散佚而其学不传。”《通志·氏族略》)下层文化和上层文化开始融合,开创了中国文化的新境界。 这一切发生的第一个原因,是从中唐到五代一百多年的战乱,使得整个社会天翻地覆,那些从汉代传到唐代的相沿几百年的世家大族在这个空前的乱世中,终于被毁灭了。特别是五代的极度混乱,如同一个炒锅一样,将社会各个阶层颠簸出原来的轨道,上下颠倒,贫富易位。无数个积累了几百年建起的藏书楼被一把火烧掉,相守了无数世代的大家族分崩离析,原来养尊处优的士族们或死或逃或成为乞丐奴仆,士族阶层连同他们创造的士族文化在整体上被毁灭了,社会成了一锅原子粥。 第二个更主要的原因,就是科举制的成熟。虽然科举发明于隋,实行于唐,但科举在隋唐两代都没能成为入仕的最主要途径。况且隋唐两代教育并不普及,只有上层社会才能获得较好的教育环境,因此中举者也都是士族,因此,唐代基本还是一个半世袭的士族社会。 而到了宋代,科举制才真正成为入仕的最主要渠道。宋朝皇帝们的制度设计,是使全社会通过文字而不是刀枪进行竞争。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将其他功名利禄之途关闭,只留下科举这一扇门。他们不仅废除了唐代由当朝显贵公荐举人的惯例,而且打破了唐代科举考试的门第限制,让所有人都能走进考场。在宋代,只要不是残疾之人,皆可应举,甚至以屠牛为业者,也能赴试。对于那些拿不起路费的穷人家孩子,国家还给他们应试补贴。 从上古到中古,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一直是由国家严格控制的,即使是最开明的唐代也是如此。然而由唐到宋,国家对民众生活的控制显著松弛,宋太祖于乾德三年颁布诏令废除夜禁,里坊制也名存实亡。宋代城镇里面基本可以随处开设商铺,因此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商业街,小商贩也可在各处叫卖,城市景观较以前大变。《清明上河图》就是里坊制消亡以后城市面貌的反映。 这些现象都显示,从唐到宋,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进步:由等级森严、阶层固化的不自由的社会,向一个更自由、更平等因而也更合理的社会转变。(选编自张宏杰《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平民的盛世:宋代》) 1.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代以前的老百姓想要进入上层社会,只能选择起兵造反或是疆场立功的道路。

中国外交战略

中国外交战略 新中国外交的指导方针和差不多原则 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外交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进展观是中国对外工作的指导方针 为了同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外交一刀断,爱护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19 49年春夏之际,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洁净房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三条方针。“另起炉灶”,“打扫洁净房子再请客”,是指:往常对国民党政府同各国政府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一律不予承认,对驻在旧中国的各外国使节只当作侨民对待,而不作为外交代表;对旧中国同外国签订的一切条约和协定都要进行重新审查处理,把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努力和特权逐步进行肃清,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一边倒”是指:倒向社会主义一边。这是因为,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国际上显现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同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尖锐斗争的局面。美国站在中国人民的对立面,支持蒋介石打内战。而苏联对中国人民的革命长期给予同情和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我们就不能不考虑到:新中国成立后帝国主义对新中国进行武装干涉的可能性,这就决定了新中国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各国联合的必要性。因此,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公布宣布新中国倒向社会主义一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方针,我们不仅要向社会主义国家开放,也要向资本主义国家开放;不仅同进展中国家,也要同发达国家进展友好合作关系。如何处理意识形状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同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成为我们党在对外交往中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咨询题。邓小平同志从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和拓展对外关系新局面的大局动身,明确提出“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要紧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动身”,“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状的差别”,“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来谈咨询题和处理咨询题”。(12)这就为我们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国家关系和党际关系中的意识形状咨询题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针。所谓不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状差异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检测试卷 (含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检测试题 (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60分) 1.英国人安德鲁?翰德森说:“中国的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机会,可以使我们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的条件。”对这句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A.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B.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商人的利益,英国想报复 C.英国发动战争是为了保护鸦片走私 D.英国以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战争,借机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 2.1860年,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是 A.英国军队 B.英法联军 C.美英联军 D.八国联军 3.太平天国运动持续14年,严重动摇了清朝统治。其开始的标志是 A.金田起义 B.永安封王 C.定都天京 D.天京事变 4.“中国的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持这种观点的派别是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5.面对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仁人志士掀起了救亡图存的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 维新变法运动 D.新文化运动 6.它是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它是 A.戊戌变法 B. 义和团运动 C. 护国战争 D.新文化运动 7.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成立的地点是 A.广州 B.武汉 C.日本东京 D.南京 8.他从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就开始从事武装反清斗争,屡败屡起,百折不挠,使民族民主革命成为波涛汹涌的时代潮流。他是 A.秋瑾 B.章炳麟 C.陈天华 D.孙中山 9.“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材料反映的是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二次革命 D.护国战争

社会政策复习资料

社会政策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社会政策:政府或其他组织在一定社会价值的指导下,为了达到其社会目标而采取的各种福利性社会服务行动的总和。 2、社会保护:是指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建立各种保护性的制度和措施,以避免或减弱某些社会群体在社会经济变迁过程中所受到的利益损害。 3、公共政策:政府或者社会公共权威机构为有效管理社会、处理公共事务和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 4、伊丽莎白济贫法:1602年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时期,颁布的社会福利法案,该法在实行过程中建议应对不同类型的贫民采用不同的救济方法来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体力健全的贫民需要送入劳动工厂,对不能工作的贫民送入救济院或者施以院外救济,为失依儿童安排学徒训练机会。 5、福利国家:是一种工业国家的国家形态,它不只是社会保险或公费医疗,也不只是家庭福利或社会救助计划,甚至也不能完全等同于社会保障或社会政策,而是它们的综合。 6、公积金法案:是新加坡的一种社会制度法案,为了改变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之下,人民生活条件恶劣,失去工作能力的人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的状况。 7、剩余型模型:剩余型模型假定家庭和市场经济是满足个人需求的两个“自然”渠道和优先性的福利供给结构,当这些制度不能发挥功能的情况下,社会福利制度才发挥作用,是一种补救性的制度,当正常渠道重新发会适当作用后,它就应当撤离出来。 8、制度型模型:制度型模型把社会福利看作是现代工业社会中帮助个人达到自我实现的一个适当的合法的功能。 9、社会需要:是指社会整体的需要,也即社会整体生存、运行、和发展所必需的条件。 10、民间组织(民间非营利组织):按照非营利组织的原则建立的组织,其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他们向社会成员,尤其是困难者提供福利性服务。 11、就业组织(雇主):包括各类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以及一些个体雇主,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向其雇主提供各种福利性服务。 12、普惠型福利模式:是指社会政策行动倾向于不加区分地给全社会或某些群体中的所有社会成员都提供相同的福利待遇,而不论他们是否每个人都有没满足的需要。 13、选择型福利模式:是指社会政策行动更倾向于首先要界定社会中或一个群体中哪些人真正具有特殊困难,在此基础上将福利项目集中提供给那些最困难的个人或家庭。 14、社会政策受损者:是指在社会政策行动中利益受到相对损害的个人或群体。 15、弱势群体:①弱势群体是指那些经济、政治和社会活动中能力低下的群体。 ②弱势群体是指社会经济地位低下的群体。 ③弱势群体的概念是按照人群的某种外部特征来划分类别,它往泛指具有某种特征的一类人。 16、社会支出:政府社会支出是政府在社会政策各个领域所做的财政投入量的总和,也是指政府财政总支出中用作实施社会政策的部分。 17、准市场模式:主要是指在社会政策行动中引入一定的市场机制。 18、社会政策议程:一般特指政府根据各项任务的轻重缓急而安排的制定社会政策的计划。 19、社会政策评估:一是指对政策方案的评估;二是对社会政策具体行动及其效果的评估。 二、简答(书后习题) 1、什么是政策、公共政策、社会政策? 答:⑴政策:是指政府或政党有关行动的规则体系。 ⑵公共政策:政府或社会公共权威机构有效管理社会、处理公共事务和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 ⑶社会政策:政府或其他组织在一定社会价值的指导下,为了达到其社会目标而采取的各种福利性社会服务行动的总和。

如何从新中国辉煌的60年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如何从新中国辉煌的60年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岁月铭刻着奋斗的艰辛,历史映射着真理的光芒。2009年,我们伟大祖国迎来了60周年华诞。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昔日积贫积弱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创造了震古烁今的人间奇迹,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60年的辉煌历程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越来越彰显出无可比拟的制度优势,越来越得到亿万人民的广泛认同和衷心拥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 如何看待新中国6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 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腐朽,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积贫积弱,社会战乱不已,人民生灵涂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奋起寻求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道路,但都壮志未酬。直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的面目才为之一新。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彻底结束了100多年来

中国人民受压迫、受奴役、受侵略的黑暗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四分五裂、民不聊生的黑暗历史,彻底结束了在中国绵延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的黑暗历史,实现了近代以来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华民族的发展开始了新的纪元。 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但成立之初的共和国却面临着严峻考验。旧中国留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生产萎缩,物价飞涨,投机猖獗,市场混乱,民生困苦,失业众多……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同心同德,克服重重困难,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气和斗志,开始了改造山河、建设祖国的英雄壮举。 新中国60年的峥嵘岁月和光辉业绩,在中华大地上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从新型国家政权的建立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从国民经济的恢复到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展开,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到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到各方面制度的不断完善……60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却如此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命运,改变了全球发展的格局和世界历史的走向。 这是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极大增强的60年。一个曾经一穷二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变成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国家。经过60年的奋斗,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进出口贸易总额跃居世界第三,粮食、钢铁、

发展型社会政策对我国社会政策建设的启示

发展型社会政策对我国社会政策建设的启示 魏亚萍魏亚丽 2012-10-25 14:53:28 来源:《新疆社会科学》(乌鲁木齐)2009年3期【英文标题】The Enlightenment of Developmental Social Policy to Social Policy in China 【作者简介】魏亚萍,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博士生(北京100022); 魏亚丽,新疆医科大学语言文化学院讲师(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内容提要】文章在梳理了有关西方发展型社会政策的理论观点及政策实践后,认为发展型社会政策的理论与实践为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并对重构新的社会发展政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关键词】社会政策/发展/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C91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30(2009)03-0094-04 社会政策是国家或政府为实现社会公正、福利等特定的社会目标而制定的,是各种法律、条例、措施和办法的总称。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面对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众多社会问题,我国应该积极地发展与国情相适应的社会政策,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和谐社会建设实践需要怎样的思路来设计我国社会政策的具体制度和机制,这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发展型社会政策的主要理论观点 1.发展型社会政策产生的背景 凯恩斯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说过:“人类的政治问题是要把经济效益、社会公平和个人自由这三样东西结合起来。”①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社会政策体系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从选择强调“公平”的普惠式福利政策引致政府沉重的福利负担而受到批判,到选择强调“效益”的福利私有化道路作为修正,“市场调节”作为主流思想一路凯歌,遍及全球。但人们很快就发现,市场并没有如许多政策制定者最初所设想的那样,成为解决福利困境的灵丹妙药。面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剧烈变化、不断加深的贫富分化等诸多社会问题,各国政府以及学者们在探索新的福利政策的同时,重新反思了以往的社会福利政策,终于认识到公平、效率和自由这三样东西尽管都是美好的,而片面追求其中任何一种东西都会产生不“美”的结果。于是社会政策研究者尝试突破这种二元思维模式,寻找新的改革思路,其中以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和梅志里的“发展型社会政策模式”为代表。 2.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 吉登斯认为,西方福利制度需要进行巨大的改革,将把消极的福利观转变为积极的福利观,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培养个人对自己负责的精神和独立意识上,发挥社会各种组织和机构的作用,使它们对福利制度有更积极的贡献。原来的福利国家将被改革为“社会投资国家”,“社会投资国家的主要原则是: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在人力资本上投资,而最好不要直接提供经济资助”②。这样社会上也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1.简述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 提示:古希腊时期,基层治理依靠村社进行。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庄园是主要的基层单位。10—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城市享有一定程度的自由。近代以来,随着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国在继承地方自治传统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基层治理的管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各国基层治理的方式有所不同,但强调自治成为各国基层治理的共同特点。 2.简述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特点。 提示:社区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社区主要依靠居民自我管理。20世纪80年代以后,社区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 3.简述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过程。 提示:17世纪初,英国颁布了济贫法。此后,欧洲各国纷纷建立了济贫制度。19世纪80年代,德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确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率先构建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全民覆盖,大大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此后,瑞典、挪威、芬兰、丹麦等北欧国家以及法国、德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都建成了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 4.简述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和影响。 提示:(1)内容:包括全民就业、社会保障和服务等方面的内容。

(2)影响: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时产生的社会和经济制度,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是,过度的社会保障,加大了国家财政支出的负担,容易助长懒惰行为,使得整个社会缺乏工作动力,效率低下。 5.简述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发展的表现。 提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日趋成熟,在满足人民的医疗、教育、就业、养老、住房需求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6.近代西方基层治理制度发展的原因 原因: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各国地方自治传统的影响;资本主义民主政治运动的推动或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工业革命的开展,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民主自由思想的不断传播。 7.全面认识西方的福利国家制度 (1)形成原因: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因财富分配不均而导致的危机威胁到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2)特点:资金来源多元化,一般由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和国家补贴三部分组成;福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险等;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各国发展不平衡,英国、瑞典、丹麦、德国等国家发展水平较高;发展程度较高,已由单纯的政府救济发展为公民的社会权利。 (3)实质:是国民财富的再分配,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最主要的一种分配方式。 (4)利弊影响

社会政策概论

关信平:社会政策概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社会政策的基本范畴 第一节政策和公共政策 一、政策 (一)政策的基本特征 1、政策是制度化的行动体系 2、政策具有明确目的性和方向性 3、政策具有明确的行动内容 4、政策是规则体系与行动体系的结合 (二)政策概念的定义 1、多元视角 孙光之《政策科学》:“政策是国家和政党为了实现一定的总目标而确定的行动准则,它表现为对人们的利益进行分配和调节的政治措施和复杂过程。” 林金德之《政策研究方法论》:“政策是管理部门为了使社会或社会的一个区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而提出的法令、措施、条例、计划、方案、规则或项目。” 张金马之《政策科学导论》中认为:“政策是党和政府用以规范、引导有关机关团体和个人行为的准则或指南。其表现形式有法律、规章、行政命令、政府首脑的书面或口头声明和指示以及行动计划与策略等。 陈振明之《政策科学》:“政策是国家机关、政党及其他政策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或服务于一定社会政策、经济、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为或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 《辞海》:“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路线而制定的一系列行动准则。” 2、定义 “政策是指政府、政党或其他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制定的各种规则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和。” 理解: (1)政策的主体可以是社会中的各种组织,但政府和政党的政策体系在社会中的影响最大。 (2)政策的目标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以及围绕组织的目标而有序地处理各项日常事务。 (3)政策包含了规则体系和各种具体的行动。 (三)政策与制度的关系 1、什么是制度 制度指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并能够体现在人们的行为模式和社会关系模式之中的有关规则的复合体。 由有关的规则集合构成的制度可以分为两类,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前者指由比较明确地表达出来的一系列规则构成的,而且有相应的奖惩措施来保障其更有可能得到遵守的制度。后者往往是由没有那么明确地表达出来的规则构成的。 2、制度与政策的关系 相通之处: (1)都包含有规则的要素。 (2)绝大部分政策都是在既定的制度基础上制定和实施的。 (3)政策行动可以建立一套新的制度或改变现有制度。 不同之处: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战略的变化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战略的变化 摘要: 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外交理念经历了许多变化。特别是近几年国际形势风云激荡, 各种矛盾交错发展, 挑战纷呈, 世界局势错综复杂, 变化剧烈。这种状况将继续延续并影响到当前国际形势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信息网络化、科技高新化的背景下,我国外交战略也发展了变化。谈及中国外交的“战略转型”,中国过去三十年外交的成功经验就是在不同身份间保持了平衡。中国跟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周边国家、多边国际对话机制都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并把这多种关系细腻地缝合在一起。中国外交从经济角度追求双赢,从全球治理的角度维护稳定,这两方面都很重要。全球化进程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下实现的,它从经济、政治、意识形态三个方面加强了美国及西方的国际地位,同时给中国的外部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中国要想顺利融入全球化,分享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利益,在21世纪初期必须在顶住“西化”和“遏制”压力的同时,与西方国家保持良好的关系。机遇蕴含在挑战中,只有成功应对挑战,才能抓住机遇。 关键词:国际形势、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信息科技、中国外交 外交是国内政治的延续,但有别于内政。研究外交并制定对外政策,需要知己知彼、学贯东西;必须立足于对世界大势和各国国情的深刻认识,而绝不可以一厢情愿、以己度人、或单纯地“以德报怨”。无论是两国间的双边关系、抑或更为广阔的国际关系的格局,实质上是各国在实力基础上通过各种手段追求国家利益而相互博弈的结果。实力是决定格局的基础,格局反过来又加强或削弱一国的实力。在国际斗争中,一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仅取决于其政治、经济和军事的综合力量,还在于该国运用何种外交战略。高明的外交手段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一国实力的不足。 因此,我们必须十分清晰地了解我们的对手国际行为的特点和规律、思维方式、民族心理以及相应的外交战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有效地和最大限度地实现我国的国家利益。新中国外交仍不同程度地受到“重脸面而轻实利”、“和为贵”等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 一.当前国际形势 全球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地理等多个层面,正如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所说的,“伴随全球资本主义的是一种文化与政治的全球化过程”。不过,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核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