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千年科举考试的特殊符号-状元

千年科举考试的特殊符号-状元

千年科举考试的特殊符号-状元
千年科举考试的特殊符号-状元

状元:千年科举考试的特殊符号科举,是中国历史上独有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对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民俗乃至民族性格的深刻广泛影响,很少有一种制度能够和它相比。比如,深深渗透到中国人思想和血液中的状元文化就是一例。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现代高考制度和过去的科举制当然不可同日而语。然而文化的血脉是无法割断的,延续过1300多年之久的科举文化对中国人思想的潜移默化影响,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我们都无法回避。

“状元”称号最早出自唐朝

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自隋唐开始施行,直到清末废止,其间除了蒙元初期的几十年停止了一段,无论是历时长久的统一王朝,还是不断更迭的五代十国;无论是汉族人建立的帝国,还是少数民族政权,一直沿用了1300多年之久。

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秦以前的商周时代主要是贵族世袭制。战国时诸侯纷争,得人才者昌,出现过下级士族及庶民大量登上政治舞台的现象。两汉时代主要行“察举制”,就是定期由郡国长官听取“乡举里选”的意见,考察辖区内的人才,荐举给中央去做官。魏晋南北朝时,察举演化成为“九品中正制”,察举大权完全掌握在各地的豪门世族手中,以致弊端丛生,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这种非常有害于人才发展的局面。

隋统一中国后,废除了地方豪族把持察举的特权,“九品中正制”渐废,开始试验由中央设科目,地方举人才,经考试后入仕的作法,这就是科举制度的开端。又因为隋炀帝喜文学,他始设的“进士科”后来成了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的一科。

整个隋朝大约只考四五次,开头考取的叫秀才,后来考取的才叫进士,总共只有秀才进士12人。

唐代“选士多因隋制”,初期科目之名繁多,据清代学者顾炎武《日知录》统计,“见于史者凡50余科”,是名副其实的“设科取士”、“分科举人”。武则天以后,每年常规考选的科目,只有“进士”和“明经”两科了。宋代王安石变法后,只留下了进士一科,元、明、清相沿不变。虽不是“分科举士”了,但“科举”这个称谓却一直沿用下来。

“状元”一词始于唐代。凡举人进京会试,须先到礼部投状报到,故时人称进士第一名为状元,又称状头。唐高祖武德五年(622)朝廷开办贡举,考取进士四人,第一名是孙伏伽,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

唐代的状元还不像后世那样受人艳羡。唐代状元并不为史书所特别记录,两《唐书》里有传的状元,如王维、柳公权、李固言,只称“中进士第”,并不强调其状元头衔。而且,唐代考中状元也和其他进士一样,只有再通过吏部试才能入仕做官。

唐代状元没有高出一般进士之上的特殊荣耀,这和当时的考试与录取方式等很有关系。状元既不是像宋代那样由皇帝经殿试“钦点”,也不是全凭考场上的答卷定名次,通常是由考官决定。而考官受人请托和接受推荐,取谁为状元都属正常现象。

宋朝状元最“拉风”

唐代科举,考试和录取透明度都很大,所谓通关节,是指在考前就和主考官约定,用不着在考场内、答卷上或在阅卷时作弊,虽不正大光明,却也不违法。

自宋太祖禁止公荐,科考逐步过渡到以答卷定弃取。宋真宗时,建立起相当完备的考试规则,试卷糊名弥封,不论主考官出于什么动机--受请托、受贿或是爱才,要想预定录取谁,都不能公开进行了,完全凭考场上的答卷来定录取与否。

宋代比唐代更加重视科举,宋太祖亲自行殿试,由皇帝定状元。殿试的定制,使皇帝成为座主,他选定的第一名门生当然重要。宋太宗曾亲自写诗赐与吕蒙正、胡旦、陈尧叟等状元。状元及第,立即授予很优的官职,并且升迁很快。北宋状元官至宰相(同平章事和参知政事)而政绩为史家所称道者,有吕蒙正、王曾、李迪、苏易简、蔡齐等。

宋代朝廷竭力给予新科进士各种荣耀。新进士录取后,皇帝亲自一一接见并赐宴(如闻喜宴、琼林宴等);诏令宫中卫士为状元清道开路,前呼后拥,公卿以下无不驻足观望,连皇帝也行注目礼。其情景之壮观,就是出外领兵打仗、奏凯还师的将军回京,场面也不及此。

宋代科举,起初是每年举行一次。治平三年(1066)英宗正式规定,此后每三年举行一次,并成为定制,为历代所遵循。

北宋殿试前三名均称“状元”;南宋时称为“状元”、“榜眼”和“探花”,并为后代所沿用。状元一词的来历前面已经说明过,而第二名好比榜中的眼睛,故称榜眼。探花则源于唐朝杏园的探花宴选少年俊秀者为探花郎的习俗。

权臣之子得中状元也有政治斗争

明正德六年,四川新都人杨慎考中状元,他父亲杨廷和是当时的内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杨慎是现任宰相之子中状元的第一例。虽也曾引起一些窃窃私语,如有人说,殿试首席读卷官、内阁首辅李东阳先把策题告诉了杨慎,杨慎才“所对独详”,但杨慎的学识渊博,

才思敏捷,素为朝野所公认,所以即使到嘉靖初年杨慎父子以“议大礼”而获罪,政敌们也并不纠缠此事。后来杨慎最终成为明代成就最为突出的大学者,就更堵死了所有非议者的口。

但是明万历初年,宰相张居正的儿子张懋修中了状元,引起的议论可就纷繁复杂,导致的后果更是非常严重的了。

张居正是明代最有权势的宰相,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大政治家。然而功高震主的张居正,在皇权至上的时代结局必定是悲剧。万历十年,张居正病死,不久明神宗就削夺他的一切封赠,随即抄家。

万历四年(1576)乡试,张居正的两个儿子张嗣修、张懋修考中举人。这并不算稀奇,到此为止人们也不会说什么。然而到万历五年会试,张嗣修一甲二名考中榜眼。人们虽不敢明言,但怀疑的目光、私下的议论就难免了。更令人惊愕的是万历八年会试,张懋修状元及第,大魁天下,更让许多人心生不满。直言敢谏的御史魏允贞上疏,认为“辅史子弟不应中式”,立即遭遇贬黜。张居正位高权重,他认可了的事,谁也不能说三道四。可是两年以后张居正去世,张懋修、张嗣修兄弟考中状元、榜眼的事,便成了张居正的一大罪状,有人揭发说张懋修的状元策是他人代作的。结果张氏兄弟的功名虽然没有被明令革除,但他们都以父罪而“谪戎”,命运也很悲惨。反对张居正的人更给张懋修加上了“关节状元”以至更难听的“野鸟为鸾”的恶名,很难洗刷清楚了。张居正死时,他的第五个儿子尚幼,有人作诗嘲讽:“状元榜眼尽归张,岂是文星照楚乡。若是相公身不死,五官必定探花郎。”

有了这样的先例,以致后来万历二十年前后的首辅沈一贯,为了避嫌,竟让本来很有才华的儿子沈泰鸿放弃科考。沈泰鸿对此不能理解,结果父子反目成仇。

“卷面外因素”造就的状元

在状元录取中,除了权势因素的影响外,其他一些因素,比如姓名、相貌等,有时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名字只是一个符号,但在科举时代,有时因一个名字,竟关乎得失,系于祸福。

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殿试,原拟第一名是孙曰恭。当大臣们把写好的名单呈明成祖朱棣过目的时候,朱棣一看就连连说,不行不行,孙暴怎能做状元。古人直行书写,曰与恭连起来看,看着就像个暴字。最后按皇上的意思,将第三名的邢宽点为状元。朱棣为什么忌讳这个暴字而推崇宽字?这有很深的心理因素。因为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他本来没有资格做皇帝,是通过阴谋和武力而夺取皇位的,因为害怕别人说他残暴,所以对暴字有特殊的敏感。他力图在晚年树立一个宽厚仁慈的形象,邢宽因此得了便宜。因为朱棣认为,邢宽这个名字隐含着“刑政宽和”的意思。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正逢慈禧太后七十大寿。这一年的殿试中,主考官们发现应试举人中有个叫王寿彭的,寿彭是寿比彭祖的意思,彭祖是传说中的老寿星,活了800多岁。为讨慈禧欢心,考官们决定拟王寿彭为第一名,呈太后审定。果然慈禧见了这个名字很喜欢,很顺利就钦点他为状元。

也有投机取巧、临时改名的。当咸丰皇帝即位时,有位应试的孙姓举人立即悄悄改名为“孙庆咸”。开科后,虽然他的文章平平,但考官看见这个名字好,为博新主子欢心,遂将他取为会试第一名。

名字取得好不好很重要,相貌长得帅不帅关键时刻也会成为决定因素。洪武四年(1371),明朝举行开国后的第一次科举考试。本来拟定郭冲为状元,可是朱元璋觉得此人貌不惊人,不足以显示大明帝国的新兴气象,于是将气宇轩昂、相貌堂堂的吴伯宗点为状元,“以壮国威”。

明弘治十二年(1499)殿试,原定浙江人丰熙为第一名,但因为丰熙一只脚有毛病,就改选广东南海相貌不俗的伦文叙为状元。但丰熙的对策写得很出色,皇帝十分赞赏,就定他为一甲第二名,却赐同状元及第,作为安慰。丰熙成为戴状元冠的副状元,千古仅此一例。

古代状元轶事

状元平均年龄大约三十岁

历史上的状元大都是青年,据统计,有生卒年月可考的状元,其及第时平均年龄如下:

唐朝状元平均29.4岁;

宋朝状元平均29.6岁;

元朝状元平均29.5岁;

明朝状元平均32.3岁;

清朝状元平均31.9岁。

据传说,状元中年龄最大的是北宋时期的梁颢,参加科考47年,登龙门时已82岁了。梁颢中状元后,官至翰林学士、当过开封府尹,到92岁才寿终正寝。而他的儿子梁固,后来也考取了状元。

历史上最年轻的状元要数唐朝的贾至和明朝的丁显,都是17岁得中状元,可谓少年得志。关于丁显还有一段趣事。据说当年殿试前夕,朱元璋做了一个梦,梦见一枚特别大的钉子牢牢钉在墙上。朱元璋第二天阅卷时看见丁显这个名字,丁者钉也,显者应梦也,丁显就被钦定为状元,人们称之为“应梦状元”。

顺便说一句,《铡美案》写陈世美考中状元后被招为驸马,富贵变心、杀妻灭子,结果被包公处死。由于这个故事广泛流传,很多人往往认为科举时代凡考中状元的,都很可能被招为驸马。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历史上,被招为驸马的状元只有唐代的郑颢一人。原因也很简单,古代仕子大都早婚,待到中状元时,一般早就结婚生子了。

“连中三元”历史上只有17人

宋代确立了科举考试的地方、礼部、殿试三级考试制,所以也就有了“连中三元”的说法。宋代的“三元”,指科举考试中地方解试、中央礼部试和殿试中的三个第一名,即:解元、省元(礼部是尚书省所属的一个部,礼部试又称“省试”)和殿元。

一个士人能中“三元”实在太难了,即使真正的文才超众,也还少不了幸运。北宋最有名的“三元”是王曾,他在礼部试所作《有教无类赋》和殿试所作《有物混成赋》,都被视为模范答卷,长期为人传诵。王曾官至宰相,是中国科举史上仅有的十几名“三元”中的佼佼者。

金代前期很长一段时间,科举分乡、府、省、殿四级考试。在大定三年,竟奇迹般地出了一个连中“四元”的孟宗献。金世宗知道了非常高兴,本来状元例授“从七品”,这次皇帝做主,破例授予孟宗献“从六品”官员。不过,孟宗献出仕不久就去世了,未见事功,他只是在科举史上留下了一个“四元”的佳话而被后人所知。

据统计,连中“三元”,历史上获此殊荣的状元只有17人。

苏州是最名副其实的“状元窝”

有人做过统计,自隋唐至明清1300年间,大约进行过科举考试788次,有名字记载的状元671名。在历史长河中,状元毕竟寥若晨星。可这样少量的状元,也出现了“状元窝”奇观。

福建永泰县在南宋孝宗乾道年间接连出了三位状元,即萧国良、郑桥、黄定。后人在县城建“三元祠”以为纪念,并作诗曰:“相去未逾一百里,七年三度状元来。”

“状元窝”最突出的是苏州。明清两朝共出状元204名,而苏州独占34名。其中清朝状元114名,苏州占27名,绍兴8名,杭州6名,山东曲阜5名,这四个地方竟占全国状元总数的40%强。而苏州可算名副其实的“状元窝”。

更令人称奇的是父子兄弟翁婿同登龙门,可谓一门占尽风流。唐代科举还有“察举遗风”,所以父子兄弟状元也较多,大约出现了七八次之多,而明清时代也都不只一次有这种现象出现。

最后一个状元未辱名节

清光绪三十年(1904)举行殿试,状元是刘春霖,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1872-1944),河北肃宁人。据说当初原拟状元是广东人朱汝珍。因为名字中有个珍字,慈禧最恨光绪帝的珍妃,因此慈禧就把朱汝珍一笔勾掉,换上本是第五名的刘春霖。因这时恰逢大旱,最盼甘霖。

刘春霖状元及第后不久被派往日本留学,辛亥革命后一度隐居家中不参与政事。“九一八”事变后,伪“满洲国”总理郑孝胥派人以溥仪名义邀请他担任教育部长,刘春霖表示:“君非昔日之君,臣非昔日之臣”,断然予以拒绝。日寇侵占北平后,汉奸组织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王揖唐,以同科进士身份拉拢他担任北平市长,也被刘春霖当面痛斥。1944年刘春霖因心脏病猝发辞世,时年73岁。

历史上曾有一个女状元

有一出戏叫《女驸马》,写冯素珍女扮男装考中状元被招为驸马的事。现实历史上确实有一个女状元,出现在洪秀全的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天国于1853年定鼎南京后就开科取士,先后录取几百名进士,其中文武状元7人。太平天国还专门设立女科,录取的女状元名叫傅善祥。傅善祥只有19岁,一举夺魁,轰动天京。傅善祥最初在东王府任记室,也就是当秘书,后提升为殿前左丞相

数学符号测试卷(日常练习版)

“数学符号”基本功测试题(1) (1)试一试:计算 45 —( 16 +310 ) (苏教版第十册P123) 要求:列式解答。 (2)计算 403-127(苏教版第四册P69) 要求:列竖式解答。 (3)画图:用圆规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半径为20厘米的圆,并用字母标出它的半径、直径和圆心。 “数学符号”基本功测试题(3) (1)例2 一种自来水管每米售价9.8元,买0.85米应付多少元?(苏教版第九册P22) 要求:列竖式计算并解答。 (2)例4 计算300-( 120+25×4 )(苏教版第七册P17) 要求:列式计算。 (3)画图:画一个底为30厘米,高为 15厘米的平行四边形,并做出它的高,求出它的面积。 “数学符号”基本功测试题(2) (1)例1 计算 3 4 — 49 +56 (苏教版第十册P123) 要求:列式解答。 (2)计算348+75,并用减法验算。(苏教版第四册P83) 要求:列竖式解答 (3)画图:画一个直径为30厘米的半圆,并画出它的对称轴。并用字母标出它的半径。

“数学符号”基本功测试题(4) (1)例1 果园里有梨树和桃树一共有168棵,桃树的棵树是梨树的3倍。梨树和桃树各有多少棵?(苏教版第九册P94) 要求:画出线段图,并用列方程解应用题,写出解方程的过程以及检验过程。(2)画图:画一个等腰三角形并标出其各部分名称。 “数学符号”基本功测试题(5) (1)例2 一种自来水管每米售价9.8元,买0.85米应付多少元?(苏教版第九册P22) 要求:列竖式计算并解答。 (2)例1 解方程 2x+4x=246 (苏教版第九册P90) 要求:写出解方程的过程以及检验过程。 (3)画图:画一个梯形,做出它的高,并用字母并标出其各部分名称,并写出其面积公式。 “数学符号”基本功测试题(6) (1)例3 两地相距540米。小强和小芳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对走来。小强每分钟走65米,小芳每分钟走55米。经过几分钟两人相遇?(苏教版第九册P98)要求:画出线段图,并列方程解应用题,写出解方程的过程以及检验过程。 (2)画图:画一个直角三角形,并用字母并标出其各部分名称,并写出其面积公式。

标点符号测试题

标点符号测试题 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20集电视剧《黄梅戏宗师传奇》正在黄梅邢绣娘影视基地拍摄。你是打算双休日去参观呢?还是等到暑假再去? B、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C、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应成为我们不懈追求的箴言。 D、近两年,我省经济发展迅猛,不说别的,你看街上的私家车发雨后春笋,一汽大众,长安福特,东风雪铁龙,广州本田,还有一些说不上名儿的,各种品牌应有尽有。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C.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D.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所谓“以人为本,”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顺应民心,而不是修正民心。 B.别人没想到的事,你想到了;别人想到的事,你做到了。 C.我们今天淡的是为什么分数不是衡量教育和人才的唯一标准? D.这所学校的规模不算太大,全校只有五、六百名学生。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带一卷书,走十里路,选一块清净地,看天、听鸟、读书,倦了时,只身在草绵绵处寻梦去,有比这更惬意的消遣吗? B、18世纪的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说得好:上天赐给人两样东西——希望和梦——来减轻他的苦难遭遇。 C、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出露端。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D、他家对面二、三十米处有一个网吧,每次放假他都会跑去玩一玩,对此他的父母非常担忧。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和谐、和睦、和顺、和煦……“和”能构成一系列美好的词语。 B.2009年6月6日的《新闻晚报》上,有一篇介绍“国嘴”罗京的文章。 C.现代汉语的通用语——普通话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 D.“过来。”他对我说:“这边看得清楚些。” 6.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抱着七、八本书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B.什么地方什么条件下可以找到什么样的银杏树?他了如指掌。 C.屈原、李白、杜甫等……,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D.我心中闪过一句诗:“家是一只船,在漂流中有了爱。” 7.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20集电视剧《黄梅戏宗师传奇》正在黄梅邢绣娘影视基地拍摄。你是打算双休日去参观呢?还是等到暑假再去? B、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C、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应成为我们不懈追求的箴言。 D、近两年,我省经济发展迅猛,不说别的,你看街上的私家车发雨后春笋,一汽大众,长安福特,东风雪铁龙,广州本田,还有一些说不上名儿的,各种品牌应有尽有。8.下列语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上海世博会是继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举办的又一世界盛会,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上海世博会山东馆的主题为《齐鲁青未了》,寓意是齐鲁文化之树常青、城市发展之树常青、和谐生活之树常青。 C.电脑显示屏上,一个超级斗拱在关注的目光中缓慢旋转,整体与细部、鸟瞰与侧面、个体与环境,无不展现中国文化的内在魅力和哲学思考。 D.东道主人民的文明程度,不仅代表个人素质高低;而且关系到世博会能否圆满成功。 1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在美妙的旋律中,大屏幕上一一闪现出世博会159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电灯、磁悬浮列车、航天器……这一刻,“一切源于世博会”的理念得以彰显。 B、走进语言现场,应该开口说,主动发言、敏捷应对;应该用心听,在倾听中迅速捕捉有效信息、在倾听中准确把握声音内容。 C、文章要做到观点鲜明,必须对所论及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弄清楚问题涉及哪些因素?关键在哪里?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出现这个问题的? D、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无数风流人物。陈涉仰天质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揭竿而起;诸葛亮“未出茅庐而天下三分”,成为智慧的化身。 1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什么地方我曾经看见这样一棵苍老的枸杞树呢?是在某处的山里吗?是在另一个地方的花园里吗? B.当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你走来,他给你的印象是爽直、纯洁、豪华、富丽。 C.英国当代诗人西格夫里?萨松写过一行不朽的警句:“我的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可以说这行诗是象征诗派的代表。 D.著名作家、翻译家杨季康(笔名杨绛)先生,以105岁高龄于2016年5月25日逝世,其著作有《洗澡》《干校六记》《我们仨》等。 1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近半年来,梅葆玖、陈忠实、杨绛……等大师的离去,无不使我们每个人心中充满了悲痛之情。 B.“都到齐了吗?同学们。”老师说,“到齐了我们就可以出发了。” C.“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的这句诗词激励着我们青少年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发奋有为。 D.十三、四岁的胡适沿着崎岖艰险的小路走进上海,飘到美国,回到北京,他博览群书,学贯中西,成为国人敬仰的国学大师。 1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父子俩也一天一天地感觉到,他们最大的敌人,也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逼近:它就是孤独。 B.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C.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 D.看着人类这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 1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前三殿的图案以龙为主,后三宫凤凰逐渐增加,出现了双凤朝阳、龙凤呈祥的彩画,还有飞凤、舞凤、凤凰牡丹等图案。 B.什么,就这么个侏儒?这么个小巧玲珑的家伙!难道真的是列夫?尼克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吗? C.“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儿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 D.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16.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从2016年起,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将统一更改为“道

数制转换练习-答案

数制练习 填空 1. 两个8位二进制数和01001011进行逻辑加的结果为。 2. 十六进制数对应的十进制数字是。 3. 已知一个带符号整数的补码由两个1和六个0组成,则该补码能够表示的最小整数是 -127 。 4. 二进制数和进行逻辑“与”运算,结果再与进行逻辑“或”运算,最终结果的十六进制形式为()。 5.Pentium处理器中的一个16位带符号整数,如果它的十六进制表示为FEDCH,那么它的十进制值为( -292)。 5. 对两个逻辑值1施行逻辑加操作的结果是 1 。 6. .若A=1100,B=0010,A与B运算的结果是1110,则其运算可以是算术加,也可以是逻 辑加 判断 1.每个十进制整数都可以精确的转换为二进制整数形式。N 2. 一个整数的补码就是其原码除符号位外取反加1。Y 单选 1. 下面关于计算机中定点数与浮点数的一些叙述 , 正确的是____B______ A. 定点数只能表示纯小数 B. 浮点数尾数越长 , 数的精度就越高 C. 定点数的数值范围一定比浮点数的数值范围大 D. 定点数就是用十进制表示的数 2. 下列有关 " 权值 " 表述正确的是____B______ A. 权值是指某一数字符号在数的不同位置所表示的值的大小 B. 二进制的权值是 " 二 ", 十进制的权值是 " 十 " C. 权值就是一个数的数值 D. 只有正数才有权值 3. 下列有关 " 基数 " 表述正确的是____B______ A. 基数是指某一数字符号在数的不同位置所表示的值的大小 B. 二进制的基数是 " 二”,十进制的基数是 " 十 " C. 基数就是一个数的数值 D. 只有正数才有基数 4. 十进制数 "13", 用三进制表示为____C______ B.110 5. 下列各数都是五进制数 , 其中____B______对应的十进制数是偶数。 B. 101 6. 一个某进制的数"lAl”,其对应十进制数的值为 300, 则该数为 C A. 十一进制 B.十二进制 C. 十三进制 D. 十四进制

检测与转换技术期末试题库讲解

传感器习题集及答案 第01章检测与传感器基础 1.1 什么是传感器?按照国标定义,“传感器”应该如何说明含义? 1.1答: 从广义的角度来说,感知信号检出器件和信号处理部分总称为传感器。我们对传感器定义是:一种能把特定的信息(物理、化学、生物)按一定规律转换成某种可用信号输出的器件和装置。从狭义角度对传感器定义是:能把外界非电信息转换成电信号输出的器件。 我国国家标准(GB7665—87)对传感器(Sensor/transducer)的定义是:“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和装置”。定义表明传感器有这样三层含义:它是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构成的一种检测装置;能按一定规律将被测量转换成电信号输出;传感器的输出与输入之间存在确定的关系。按使用的场合不同传感器又称为变换器、换能器、探测器。 1.2 传感器由哪几部分组成?试述它们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1.2答: 组成——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基本电路组成; 关系,作用——传感器处于研究对象与测试系统的接口位置,即检测与控制之首。传感器是感知、获取与检测信息的窗口,一切科学研究与自动化生产过程要获取的信息都要通过传感器获取并通过它转换成容易传输与处理的电信号,其作用与地位特别重要。 1.3 简述传感器主要发展趋势 1.3答:数字化、集成化、智能化、网络化等。 1.4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什么?由哪些性能指标描述?它们一般可用哪些公式表示? 1.4答: 静特性是当输入量为常数或变化极慢时,传感器的输入输出特性,其主要指标有线性度、迟滞、重复性、分辨力、稳定性、温度稳定性、各种抗干扰稳定性。传感器的静特性由静特性曲线反映出来,静特性曲线由实际测绘中获得。人们根据传感器的静特性来选择合适的传感器。 1.5传感器的线性度是如何确定的?确定拟合直线有哪些方法?传感器的线性度γ表征了什么含义?为什么不能笼统的说传感器的线性度是多少。1.5答: L 1)实际传感器有非线性存在,线性度是将近似后的拟合直线与实际曲线进行比较,其中存在偏差,这个最大偏差称为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即线性度, 2)选取拟合的方法很多,主要有:理论线性度(理论拟合);端基线性度(端点连线拟合);独立线性度(端点平移拟合);最小二乘法线性度。 γ是表征实际特性与拟合直线不吻合的参数。 3)线性度L 4)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是以一条理想直线作基准,即使是同一传感器基准不同时得出的线性度也不同,所以不能笼统地提出线性度, 当提出线性度的非线性误差时,必须说明所依据的基准直线。 1.6传感器动态特性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它们的意义是什么? ω;阻尼系数ξ。 1)传感器动态特性主要有:时间常数τ;固有频率n

第一章:数字键、符号练习

上海石化工业学校教案 授课教师: 课程名称物流数据录入 课题 名称 数字键和符号键的练习 授课班级141物流 授课 日期 教学 时数 8 使用 教材 国际商务字符录入(第二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数字键和符号键的指法。 技能目标:能熟练进行数字小键盘的操作,击键速度达到每分钟100次; 能熟练进行键盘上符号键的操作,击键速度达到每分钟100次。态度目标:培养学生获取、处理、表达、交流信息的能力。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重点难点 目标达成度 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数字键及练习√√ 符号键及练习√√ √√ 教 学 场 景 设 计 教 学 资 源 多媒体;投影;计算机

教学活动流程 教学步骤与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达成目标复习:R、T、Y、U键练习 基础知识回顾: R、T、Y、U这4个键位在基准键的上一排, 分别用左手食指和右手食指击打。 操作要点提问: 1、练习时细细体会这4个键的键感、出手和 距离。 2、Y键离开基准键的位置较远,跨度几乎是 其他键的一倍,初始练习时最容易发生错误, 要注意练习。 3、经过多次击键和收回动作,正确、熟练地 判断基准键位与其他各键的距离。 新课: 活动一:数字键及练习 基础知识: 阿拉伯数字既可以用大键盘上的数字键进行 输入,也可以用右侧的数字小键盘输入,下 面分别进行介绍。 1、小键盘的使用 (1)数字小键盘 (2)小键盘的指法 (3)击键要求 通过提问的方 式回顾R、T、Y、 U键的指法。 教师讲解PPT 案例 教师演示 提问法 讲授法 操作法 巩固上节课 知识要点,引 出本课程内 容。 了解数字键 基本知识。 使学生了解 正确的手指 击打姿势。

古代科举制度范文

古代科举制度范文 第一篇:古代科举制度基本常识第二篇: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第三篇:浅谈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第四篇: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第五篇: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更多相关范文 古代科举制度基本常识 xx-05-30 作者::化成天下 中国古代的考试制度。也是政府选拔官吏的一种方式。开始于隋朝(公元518年——公元618年),一直到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共延续了1000多年。 读书人要先参加“童试”,参加的人不论年龄多大都叫“儒童”或“童生”,考试合格被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俗称“秀才”。 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禀生”,由国家按月发给粮食;二等的叫“增生”不供给粮食,“禀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等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取得秀才资格的人,才可参加正式科举。 正式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称“大比”。考上的叫“举人”。考试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首都的“礼部”(政府的一个管理机构)举行,考上的叫“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有“贡士”才有资格参加,分“三甲”录取。

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鼎甲”; 二甲赐“进土出身”,第一名称“传胪”。 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一、古代考试内容 在古代中国两千多年的考试史中,古人几乎尝试过各种可能想到的考试内容。 从西汉到南北朝的察举时代,以推荐为主,考试还只是一种辅助手段。那时的考试内容有两项:读书人考试经学,在朝官吏考试章奏。此后荐选时代的考试内容变化不多。 到了以考选为主的科举时代,旧的考试内容被逐渐丰富。唐朝进士录取以诗赋为重,从而促成了唐诗的空前繁荣。到了宋元两朝,经义逐渐取代诗赋成为一种主要的考试内容。明、清科举考试分量和难度都有所增加,八股文作为一种考试的文体格式逐渐发展定型。 总之,中国古代选举考试的主要内容不外乎经学(家法、帖经墨义,经疑、经义)与文学(诗赋)。在察举时代,经学、文学分途;科举时代,两者渐渐合一。 二、八股文 是中国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和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时期,科举考试时所采用的专门文体。因为它要求文章中应有四段对偶排比的文字,一共八部分,所以叫八股文。“股”是对偶的意思。

浅谈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

浅谈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 科举制度,始于隋文帝时期,是中国古代通过分科考试制度来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沿用一千三百多年,直至清末1905年才被废止。科举制度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我们要分析一种制度,首先要结合其时代背景。在科举制被使用之前,魏晋时期选拔人才采用的是九品中正制,由每州的中正官品第人物提供给朝廷作为官员任用的依据,但这一制度逐渐施行之后,地方上的豪强逐渐把持了品第人物的权力,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封死了寒族乃至庶族向上的通道,造成社会阶层的固化,由于在古代中国并没有像古代印度一样强烈的宗教影响,不存在这种类似种姓制度一样阶层固化的土壤,所以长期的阶层固化必然导致一部分底层人民的不满,进而造成社会动荡。另一方面,世家大族的势力日益壮大,魏晋时期的“王谢袁萧”,隋唐时期的“七宗五姓”,其势力已经影响到了皇权,魏晋直至唐初的政治,实质上已沦为门阀政治。隋文帝采用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对于官员选拔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宣告了皇权独尊的时代的到来。 从此,布衣百姓也可以通过苦读金榜题名,出将入相,“朝为田舍郎,暮为天子郎”,“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科举提供了一个平民与贵族公平竞争的机会,有一个客观的衡量人才的标准,给寒门学子开了一道龙门,让他们看到向上的可能,解决了阶层流动的问题,他们也可以通过读书来出人头地,成为帝国的较高阶层。而且,科举制度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乡村士绅阶层的素质,在古代中国奉行皇权不下县的政策,士绅阶层成了县一级行政政府和广大百姓之间的一道桥梁,很多平民出身的官员告老还乡,教化乡里,维持了最基层的统治。此外,科举制度还实现了官与吏分离,地方官员由中央政府任免,官员的权力来源和合法性完全依靠皇权背书,客观上加强了封建皇权。 科举制度在其被使用的一千三百年里源源不断地提供了大批高素质的可靠人才,属于典型的“学而优则仕”,单纯从通过考试来选举人才这一个角度来说,科举制度就已经蕴含了超越时代的智慧和眼光。人类有史以来至今的社会发展中,没有一项比考试更合理更公平的选拔制度了。“有其才者,糜捐于瓮牖绳枢,无其才者,讵系于王公子孙”。不管家世出身高低,以才学为标准公平竞争。这是一项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发明。在没有建立现代化国家治理结构的时代,以人治为核心的政治,官员的素质就成了政治是否清明的关键因素。科举制的目的是选拔政治人才或从政人才来进行国家治理,就这一点来看,应该说科举制的目的是基本上达到了。仅以北宋为例,据《宋史·宰辅表》及有关列传统计,北宋92名宰相中科举出身者达83人,占总数的90%;在176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科举出身者达162,占总数的92%。历朝进士出身者在高官或清要官中所占的比例较大,连金朝亦然:“旧制,监察御史凡八员,汉人四员皆进士,而女直四员则文资右职参注。守贞曰:`监察乃清要之职,流品自异,俱宜一体纯用进士。”元代虽然是一个科举相对较为低落的朝代,但在恢复科举取士后,进士官至显宦者也约有一百

电子元器件检测 及各类符号

一.复习及纠错 标称阻值 阻值是电阻的主要参数之一,不同类型的电阻,阻值围不同,不同精度的电阻其阻值系列亦不同。根据国家标准,常用的标称电阻值系列如表3所示。E24、E12和E6系列也适用于电位器和电容器。 表3 标称值系列 标称值系列精度电阻器()、电位器()、电容器标称值 (PF) E24 5% 1.0 2.2 4.7 1.1 2.4 5.1 1.2 2.7 5.6 1.3 3.0 6.2 1.5 3.3 6.8 1.6 3.6 7.5 1.8 3.9 8.2 2.0 4.3 9.1 E12 10% 1.0 3.3 1.2 3.9 1.5 4.7 1.8 5.6 2.2 6.8 2.7 8.2 -- E6 20% 1.0 1.5 2.2 3.3 4.7 6.8 8.2 - 表中数值再乘以10n,其中n为正整数或负整数。 文字符号直标法:用阿拉伯数字和文字符号两者有规律的组合来表示标称阻值,额 定功率、允许误差等级等。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整数阻值,后面的数字依次表示第一位小数阻值和第二位小数阻值,其文字符号所表示的单位如表5所示。如1R5表示1.5,2K7表示2.7k, 文字符 号 R K M G T 表示单位欧姆 () 千欧姆 (103) 兆欧姆 (106) 千兆欧姆 (109) 兆兆欧姆 (1012) RJ71-0.125-5k1-II 允许误差10% 标称阻值(5.1k) 额定功率1/8W 型号 由标号可知,它是精密金属膜电阻器,额定功率为1/8W,标称阻值为5.1k,允许误差为10%。

色标法:色标法是将电阻器的类别及主要技术参数的数值用颜色(色环或色点) 标注在它的外表面上。色标电阻(色环电阻)器可分为三环、四环、五环三种标法。其含义如图1和图2所示。 标称值第一位有效数字 标称值第二位有效数字 标称值有效数字后0的个数 允许误差 颜色第一位有效 值第二位有效 值 倍率允许偏 差 黑0 0 010 棕 1 1 110 红 2 2 210 橙 3 3 310 黄 4 4 410 绿 5 5 510 蓝 6 6 610 紫7 7 710 灰8 8 810 白9 9 910―20% ~ +50% 金1 10-±5% 银2 10-±10% 无色±20% 三色环电阻器的色环表示标称电阻值(允许误差均为20%)。例如,色环为棕黑红,表示10102=1.0k20%的电阻器。 四色环电阻器的色环表示标称值(二位有效数字)及精度。例如,色环为棕绿橙金表示15103=15k5%的电阻器。 五色环电阻器的色环表示标称值(三位有效数字)及精度。例如,

中国面向世界的大门将永远敞开

中国面向世界的大门将永远敞开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第儿0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隆重开幕。我对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对长期以来为中国外贸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敬意! 广交会是中国政府在1957年创办的。50多年来,广交会顺应时势变化,不断创新办展理念和办展方式,不断优化参展企业和参展商品,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蓬勃的发展势头,成为中国历史最久、规模最大、声誉最佳的国际著名展会,成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缩影。一部广交会的历史,就是一部生动的新中国对外开放史。 展望未来,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不断推进,广交会面临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相信,广交会一定会办得更具特色、更上水平、更有成效,为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女士们,先生们: 再过两个月,我们就将迎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0周年,这是中国对外开放进程中值得纪念的大事。如果说创办广交会是中国向世界打开了一扇窗,那么加入世贸组织就是中国向世界开启了一扇门;如果说创办广交会是中国向世界伸出一只手。那么加入世贸组织就是中

国拥抱整个世界。 加入世贸组织10年来,中国的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对外经贸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在世界大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回顾这10年历史,我们可以得出三个重要结论:第一,中国是说话算数的国家,兑现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作出的郑重承诺。 10年来,我们全面履行诺言,逐步降低进口产品的关税税率,取消所有进口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全面放开对外贸易经营权,大幅降低外资准入门槛。中国关税总水平由15.3%降至9.8%,远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中国服务贸易开放部门达到100个,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 我们在扩大市场开放的同时,还致力于提高对外开放政策的稳定性、透明度和可预见性。10年来,中央政府共清理各种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2300多件,地方政府共清理地方性政策和法规19万多件,使国内涉外经济法律法规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相一致。 第二,中国是勇于担当的国家,积极承担着与自身发展水平相称的国际责任。 10年来,中国坚定支持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积极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参与20国集团等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建设,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以实际行动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时候,我国及时实施强有力的内需刺激政策,组织30多个大型采购团赴海外采购,我国进口和对外投资加快增长,为世界经济复

数字电路习题测验解答

1数字逻辑基础习题解答 1 自我检测题 1.(26.125)10=(11010.001)2 =(1A.2)16 2.(100.9375)10=(1100100.1111)2 3.(1011111.01101)2=( 137.32 )8=(95.40625)10 4.(133.126)8=(5B.2B )16 5.(1011)2×(101)2=(110111)2 6.(486)10=(010*********)8421BCD =(011110111001)余3BCD 7.(5.14)10=(0101.00010100)8421BCD 8.(10010011)8421BCD =(93)10 9.基本逻辑运算有 与 、或、非3种。 10.两输入与非门输入为01时,输出为 1 。 11.两输入或非门输入为01时,输出为 0 。 12.逻辑变量和逻辑函数只有 0 和 1 两种取值,而且它们只是表示两种不同的逻辑状态。 13.当变量ABC 为100时,AB +BC = 0 ,(A +B )(A +C )=__1__。 14.描述逻辑函数各个变量取值组合和函数值对应关系的表格叫 真值表 。 15. 用与、或、非等运算表示函数中各个变量之间逻辑关系的代数式叫 逻辑表达式 。 16.根据 代入 规则可从B A AB +=可得到C B A ABC ++=。 17.写出函数Z =ABC +(A +BC )(A +C )的反函数Z =))(C A C B A C B A ++++)((。 18.逻辑函数表达式F =(A +B )(A +B +C )(AB +CD )+E ,则其对偶式F '= __(AB +ABC +(A +B )(C +D ))E 。 19.已知CD C B A F ++=)(,其对偶式F '=D C C B A +??+)(。 20.ABDE C ABC Y ++=的最简与-或式为Y =C AB +。 21.函数D B AB Y +=的最小项表达式为Y = ∑m (1,3,9,11,12,13,14,15)。 22.约束项是 不会出现 的变量取值所对应的最小项,其值总是等于0。 23.逻辑函数F (A ,B ,C )=∏M (1,3,4,6,7),则F (A ,B ,C )=∑m ( 0,2,5)。 24.VHDL 的基本描述语句包括 并行语句 和 顺序语句 。 25.VHDL 的并行语句在结构体中的执行是 并行 的,其执行方式与语句书写的顺序无关。 26.在VHDL 的各种并行语句之间,可以用 信号 来交换信息。 27.VHDL 的PROCESS (进程)语句是由 顺序语句 组成的,但其本身却是 并行语句 。 28.VHDL 顺序语句只能出现在 进程语句 内部,是按程序书写的顺序自上而下、一条一条地执行。 29.VHDL 的数据对象包括 常数 、 变量 和 信号 ,它们是用来存放各种类型数据的容器。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变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变化 如今的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也是美国最大的债主,希拉里·克林顿说中国已经成为美国的银行)、制造业第一大国(美国崛起百年后第一次丢掉此冠桂)、210种工业产品产量全球第一(人类历史上只有英国和美国曾有此荣耀)、钢产量超过世界的50%(近8亿吨,超过其他十大产钢国的总和)、汽车消费第一大国、尚未自由兑换的中国人民币流通量超过欧元居世界第二、全球第三大对外投资国、世界五百强86家企业入围居世界第二、世界十大银行中国占有四家并居第一名,与金融大国美国分庭抗礼、全球十大港口中国占据8席;载人、登月第三大航空大国、拥有核武器、航母的军事大国、专利申请世界第一、高铁第一大国(通车里程占全球50%以上)、更是信息时代网民全球第一(美国人口的两倍)、移动电话持有量全球第一(超过11亿用户)、世界数一数二的体育大国。 一、新中国成立实现伟大转变 转变一:对待人的态度——从见“人”就批到“以人为本”。很长一个时期中,在“左”的思想影响下,中国的社会一度把阶级的概念绝对化,把阶级同“人”割裂开来,只讲阶级,不准讲“人”。党的十七大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是“以人为本”。从否定人性、人道、人权,见“人”就批,到提出“以人为本”,把人的生命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这表明,在“人”的问题上中国的思想观念和理论,已经实现了根本的转变。 转变二: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从东亚病夫到实力强国。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国民福利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而且也使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和主流文明之中。 转变三:对待自然的态度——从“人定胜天”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2006年10月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之一。这标志着中国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思想观念已经有了大转变。可喜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已经越来越成为全民的共识。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巨大的成就 1.民主政治实现历史性跨越,民主法治意识增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在曲折中前进、在探索中发展。确立和实行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把坚持党的领导、中国人民当家做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并在积极稳妥的政治体制改革中不断健全

浅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浅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摘要: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作为中国历史特定时期的产物,其产生对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演变、政治稳定以及中华文明和儒家文化的传播继承等,都产生过不可低估的作用,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举制自身的自局限和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严重阻碍了教育和社会的发展,最终被社会淘汰。 关键词:科举制内容形式积极历史影响 引言:在奔腾的历史长河中,影响其流向的往往只是为数不多的关键时段,而某些特殊日子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可能成为社会历史进程的转折点。100多年前发生的废止科举制,便是影响中国社会发展至深且巨的重大历史事件。 一、科举制度概述 所谓科举制度,就是中国古代设科考试、选才任官的制度。科举,就是分科选举的意思。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是通过逐级的考试来选拔人才。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完善于唐代,再经宋、元、明三代而定型,直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共历时一千三百多年。这项制度对于封建社会的中国政治、社会、学术、文化和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1864年,在狄更斯主编的英文周刊中刊载了一篇题为《中国的科举考试》[1]的文章,指出科举的独一无二之处在于:“科举这个教育机器几乎是从不间断地实施其功能:它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的影响的制度,当其他帝国统治的代表一次又一次被推翻并被践踏为尘土时,它在全民族的眼中却是神圣的唯一避难所。” 1.科举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朝灭亡后,唐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明朝建立后,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论文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论文 摘要: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几乎贯穿整个封建社会的始终,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诸多方面都有产生过极大影响。其得到的评价也褒贬不一,在选官制度的视野里,我们应全面、客观的审视这项制度,综合其利弊得失,为今所用。 关键词:科举制度;选官制度;利弊 正文:科举制度在中国施行了一千三百多年,这种通过分科考试以选拔官吏的制度,不仅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甚至民族心理产生过巨大影响,对西方建立现代文官考试制度亦有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科举制自身的局限以及弊端逐渐暴露,阻碍了社会,尤其是教育的发展,最终被历史淘汰。 一、科举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科举考试制度始于隋代,但追根溯源其初始形态是汉代的察举制。察举制就是由地方官察访人才、举荐朝廷的制度,察举制后来也逐渐采用考试,但总体还是以推荐为主。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刘邦下诏求取“贤者智能”之士,令相国、诸侯王、郡守等各级向朝廷举荐本地贤士,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开下诏广泛察举人才。到汉文帝十五年(前165年)下诏令各地方长官举荐贤良之才,并且“上亲策之,傅纳以言”。这是中国最早的策试,汉代著名的政治家晁错就在举中。这种皇上提出策问,举子对策回答然后评定等第的书面考试方式,不仅是制科考试的开始,也是殿试的开端,标志着我国考试制度的正式建立。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开始出现岁举科目,即定期举行、有名额和具体规定的科目,它的出现标志着察举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此后察举制朝着更加注重才学的方向发展。 到了隋代,出现进士科,由于进士科在后来成为考试举人中的主要科目,因此人们一般把隋炀帝在公元606年创设进士科作为科举制度形成的标志,这在中国古代的考试制度历史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较之从前,科举考试对知识技能的考察有了比较客观和稳定的标准,人才的选拔和任用轻门第、重才学、任人唯贤,是当时社会的一大进步。科举源远流长,它渊源于汉,起始于隋,发展于唐,变化于宋,定型于明。明代科举借鉴前代科举的经验,将科举考试与学校教育统一合流,并在考试内容中演化出八股文这种考试文体,在取士布局中定下分地配额的格局,这使得科举制度更加成型,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科举的地位,科举制到此达到鼎盛。到了清代,科举集数代之大成,已经发展到了相当完备的程度。但是施行了千余年的科举制度也越来越明显的暴露出它的弊端,此后虽然经过了一系列的改进和革新,例如增加复试、设立算学科举、设立经济专科等,但这些改良已经无法改变科举制度阻碍社会变革这一现实,科举制终于在中国封建政治制度行将结束时沉入历史的滚滚洪流中。 二、科举制度的特点和积极作用及影响 科举制度作为选官制度来说,比之历史上采用过的世袭制、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等来说,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其显著特点便是显示出了极大的公平性和公开性。首先很大程度上的扩大举贤范围。根据历史记载,除少数几种人以外,不论贫富均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因此可以说科举制度是打破了阶级桎梏的,即便是社会最底层的人,同样有通过这一竞争选拔途径取得个人社会地位的机会。其次,在考试制度上采取多种措施体现选拔的公平。例如,对主考官实行“锁院”制度,使其与外界隔绝,以避免发生行贿受贿、请托舞弊的事件;别头试,即为了防止各级考官徇私,规定有与有关官员有亲属关系的应试举子必须回避,另设考场;糊名,即密封试卷的卷头,将考生的姓名、籍贯糊住,从而便于高官以统一的标准公平地判卷;誊录,即将考生的试卷统一重新誊写一遍,防止阅卷人凭笔迹舞弊。这些方法有不少沿用至今。此外,还有一系列严厉的惩罚制度,如“废举者”法令用以维护科举考试的公平性。 纵观世界政治的历史,不仅是在封建社会的中国,甚至在欧美各国,科举制度都发挥了不

测量符号

第二章公路勘测 第2-1节测量符号 测量符号可采用英文字母(国家标准或国际通用)或汉语拼音字母(国家标准)表示。当该项工程需引进外资或国际招标项目时,应采用英文字母;国内招标时可采用汉语拼音字母。每一公路项目应采用一种符号。常用公路测量符号如表6.1-1所示。 公路测量符号表2-1 续上表

导线点、水准点、桥隧控制桩、互通立交控制桩等。主要控制桩应为预制或就地浇筑混凝土桩,其材料及规格如图 6.2-1所示;当有整体坚固岩石或建筑物时,可设置在岩石或建筑物上。 (2)一般控制桩 一般控制桩主要包括交点桩、转点桩、平曲线 ×(30~50)cm或直径为5cm的木质桩。 (3)标志桩 标志桩主要用于路线中线上整桩、加桩和控制桩的指标桩。标志桩为(4~5)cm×(1~1.5)cm

×(25~30)cm 的木质或竹质桩。 2.标志的埋设 (1)主要控制桩应选在基础稳定且易于长期保存的地点,埋入地下,桩顶应高出地面1~5cm ,并加设指示桩。 (2)一般控制桩应打入地下,其顶面与地面齐平,并加设指示桩。 (3)标志桩应打入地下15~25cm ,桩顶应露出地面5cm 。标志桩作为中线桩时,书写桩号面应面向路线起点方向;作为交点桩桩、导线桩、三角点和曲线控制桩的指示桩时,应钉设在控制桩外侧25~30cm ,书写桩,号应面向被指示桩。 (4)主要控制桩为混凝土桩时,应设中心标志,中心标志须面用精细十字线刻成中心点;位(53.(1(2(3 (4应按(5其左右侧4.(1筑。 (2混凝土水宜按(3)水准点桩应按顺序编号,用红油漆书写。定测时尽量利用初测水准点,如初测水准点丢失或需迁移而新设水准点时,前面应冠以D ;如同一编号水准点需增加,增加的水准点后应冠A 、B ……。 (4)水准点应写明测设单位及埋设的年月。 5.标志的保护 (1)主要控制桩、水准点桩,测量完毕后应埋设40cm ×40cm ×40cm 土堆和石堆并利用明显参照物作为指向标志,现场绘制固定标志简图。 (2)一般控制桩的交点桩、转点桩、路线起点桩及其它控制点桩,可采用标明附近的建筑物、电线杆、大树、岩石等方向及距离方式填写固定桩志表,也可采用堆土堆、石堆,或采用混凝土包桩方式予以保护。

C试题 (1)

第一套 1.下列给定程序中,函数fun的功能是:将形参n中,各位上为偶数的数取出,并按原来从高位到低位相反的顺序组成一个新数,作为函数值返回。 例如,输入一个整数27638496,函数返回值为64862。 请在下画线处填入正确的内容并将下画线删除,使程序得出正确的结果。 注意:部分源程序在文件BLANK1.C中。 不得增行或删行,也不得更改程序的结构! 2.下列给定程序中函数fun的功能是:将长整型数中各位上为奇数的数依次取出,构成一个新数放在t中。高位仍在高位,低位仍在低位。 例如,当s中的数为87653142时,t中的数为7531。 请改正程序中的错误,使它能得出正确的结果。 注意:部分源程序在文件MODI1.C中,不得增行或删行,也不得更改的程序的结构! 3.编写函数fun,其功能是:实现两个字符串的连接(不要使用库函数strcat),即把p2所指的字符串连接到p1所指的字符串的后面。 例如,分别输入下面两个字符串: FirstString-- SecondString 程序输出: FirstString--SecondString 注意:部分源程序在文件PROG1.C中。 请勿改动主函数main和其它函数中的任何内容,仅在函数fun的花括号中填入你编写的若干语句。 第二套 1. 下列给定程序中,函数fun的功能是:把形参a所指数组中的最小值放在元素a[0]中,接着把a所指数组中的最大值放在a[1]元素中;再把a所指数组元素中的次小值放在a[2]中,把a所指数组元素中的次大值放在a[3],以此类推。 例如,若a所指数组中的数据最初排列为:9、1、4、2、3、6、5、8、7;则按规则移动后,数据排列为:1、9、2、8、3、7、4、6、5。形参n中存放a所指数组中数据的个数。 规定fun函数中的max存放当前所找的最大值,px存放当前所找最大值的下标。 请在下画线处填入正确的内容并将下画线删除,使程序得出正确的结果。 2. 下列给定程序中函数fun的功能是:用递归算法计算斐波拉契数列中第n项的值。从第1项起,斐波拉契数列为:1、1、2、3、5、8、13、21、……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doc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篇一:浅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浅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摘要: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通过分科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作为中国历史特定时期的产物,其产生对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演变、政治稳定以及中华文明和儒家文化的传播继承等,都产生过不可低估的作用,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举制自身的自局限和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严重阻碍了教育和社会的发展,最终被社会淘汰。 关键词:科举制内容形式积极历史影响 引言:在奔腾的历史长河中,影响其流向的往往只是为数不多的关键时段,而某些特殊日子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可能成为社会历史进程的转折点。100多年前发生的废止科举制,便是影响中国社会发展至深且巨的重大历史事件。 一、科举制度概述 所谓科举制度,就是中国古代设科考试、选才任官的制度。科举,就是分科选举的意思。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是通过逐级的考试来选拔人才。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完善于唐代,再经宋、元、明三代而定型,直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共历时一千三百多年。这项制

度对于封建社会的中国政治、社会、学术、文化和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1864年,在狄更斯主编的英文周刊中刊载了一篇题为《中国的科举考试》[1]的文章,指出科举的独一无二之处在于:“科举这个教育机器几乎是从不间断地实施其功能:它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的影响的制度,当其他帝国统治的代表一次又一次被推翻并被践踏为尘土时,它在全民族的眼中却是神圣的唯一避难所。” 1.科举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朝灭亡后,唐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明朝建立后,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 彻的是民族歧视政策。满族人享有种种特权,做官不必经过科举途径。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直至1905年9月2日,清廷颁布上谕:“方今时局多艰,储才为急,朝廷以提倡科学为急务,屡降明谕,饬令各督抚广设学堂,将俾全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