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9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思维导图素材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9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思维导图素材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9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思维导图素材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9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思维导图素材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案

第11课元朝的统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和对台湾、西藏的管辖。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收集、整理资料,从多方提供的历史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②通过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帮助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的能力;启发学生认识元朝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是在全国统一的条件下,在前代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元政府对西藏和台湾的有效管辖,帮助学生认识到西藏和台湾自古以来都是我们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一切分裂势力的阴谋都不可能得逞,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并与任何企图分裂祖国的行为做坚决的斗争,树立维护祖国领土完整与统一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元政府对西藏的有效管辖。 难点:行省制度的内容和影响。 教学准备 《元朝疆域图》《元宣政院印与澎湖巡检司印》等图片、相关史料、PPT课件。 教学基本过程 一、导入新课 蒙古统一后,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们发动了大规模的对外战争,占领了除日本、东南亚、南印度和西欧以外的整个欧亚大陆,建立了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帝国。 自主探究:元朝的疆域十分辽阔,元朝统治者是如何对它进行治理的呢?元朝在行政制度方面又有什么新的建树和发展? 二、感知理解 (板书)第11课元朝的统治 (一)元朝的疆域 图片展示:《汉朝疆域图》、《唐朝疆域图》、《北宋疆域图》、《元朝疆域图》 史料研读: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史·地理志》 提问:材料说明了元朝疆域的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元朝疆域空前辽阔 提出问题:那么这个空前辽阔的帝国疆域到底有多大呢? 学生回答: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教师提问:阅读《元朝疆域图》,想一想:与汉唐时期的疆域相比,元朝的疆域有什么拓展? 学生回答:元朝疆域超越汉朝和唐朝时期。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 教师过渡: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统一王朝,元朝的统治者们又该如何管理这么辽阔的疆域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元朝的行省制度。 (二)行省制度 教师引导:中原王朝统一全国之后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秦朝时实行郡县制;唐朝时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时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等等。元朝建立后,也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为了巩固蒙古人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忽必烈采取了一些不同于蒙古贵族在漠北的统治方法,表现在什么地方? 史料研读: “世祖即位……遂命刘秉忠、许衡酌古今之宜,定内外之官。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秉兵权者曰枢密院,司黜陟者曰御史台。”——《元史·百官志》 思考:元朝中央机构有哪些?各自分管什么事务? 学生讨论后回答: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行政事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设御史台负责检察事务。 教师补充:中书省:元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中央的最高行政机关,总理全国政务。长官为中书令,由皇太子兼领,是虚衔。中书令之下设左右丞相,是实际宰相,下设平章政事及参知政事等。中书省下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长官为尚书,副长官为侍郎,共同处理政事。 枢密院:是中央最高军事管理机关,总理全国军事。长官为枢密使,由皇太子兼领,也是虚职。由枢密副使掌军务,下设同知枢密院事等。枢密院不仅掌理军机且管宫禁宿卫及军官选授迁调事项。但地位低于中书省。

七年级历史元朝的统一测试题

第10课元朝的统一 一、选择题 1、铁木真被蒙古族尊称为 A、大汗 B、皇帝 C、国王 D、成吉思汗 2、成吉思汗的功绩是 A、灭亡西夏 B、统一蒙古 C、建立元朝 D、定都大都 3、元朝都城大都在今天的 A、北京 B、南京 C、开封 D、洛阳 4、下列政权中,被元朝灭亡的是 ①辽②西夏③北宋④金⑤南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谁的诗句 A、岳飞 B、文天祥 C、于谦 D、戚继光 6、元朝的中书省是 A、征收赋税的机构 B、草拟国家政令的机构 C、管理少数民族的机构 D、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7、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 A、秦朝 B、唐朝 C、隋朝 D、元朝 8、下列有关元朝民族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元朝建立以前,蒙古族长期处于分裂状态,他们受到女真族的压迫 B、元朝的统一局面,为民族融合提供了有利条件 C、回族的形成是元朝民族融合的重要事例

D、元朝人分四等的政策带有民族歧视的性质 10、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是在 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看右图回答问题 1、图中历史人物是谁? 2、如何评价这一人物? 三、简答题 简述元朝巩固政治统治的几项措施? 四、列举题 列举出中国古代史上四次统一的时间、朝代。 五、活动与探究 想一想,元朝的建立及其统一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文天祥被俘后却不肯降元,有人认为这是他的迂腐、、不识时务。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答案 一、1、D 2、B 3、A 4、C 5、B 6、D 7、D 8、A 9、C 10、 C

二、1、成吉思汗 2、他是我国古代蒙古族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三、建立行省制度,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由宣政院管理西藏,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元朝后期,还在澎湖设立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实行民族分化政策,巩固蒙古贵族的统治地位。四、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280年,西晋结束三国,统一全国。589年,隋灭陈统一南北。1279年,元朝实现全国统一。 五、略

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第11课元朝的统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的建立,元朝对西藏、台湾等边疆地区的管辖等基本史实。通过思考和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元朝统一全国,疆域幅员辽阔;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实行有效的管辖,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民族的融合;行省制度对明、清后来的政治制度有深远的影响。认识元朝在中国古代史上的历史地位。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行省制度”、元朝对西藏和琉球(今台湾)的管辖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行省制度”。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元朝疆域图》等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导入新课 (提问)中国封建社会有几次结束大分裂之后的大统一局面?生回答:秦朝的统一、西晋的短暂统一、隋的统一、元朝的统一。师归纳:不错,总共4次,这些史实阐明了天下大势分久必合的道理,同时也说明了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统一一直是主旋律。提出问题:元朝在统一全国后,是怎样治理国家的呢?以此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一)元朝疆域和民族交融 1.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2.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 3.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提问P52“问题思考”元朝的疆域与汉朝唐朝比有哪些拓展? 元朝的疆域空前广阔,承袭了大蒙古国主要的领土,名义上应包括“大汗之国”和西北各“宗藩之国”——伊利汗国、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和窝阔台汗国的统治区。经过多次扩展后,于1311年元武宗时期达到最大,西到吐鲁番,西南包括西藏、云南及缅甸北部,北至都播南部与北海、鄂毕河东部,东到日本海,史书称“东尽辽左,西极流沙,北逾阴山,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时不及也”。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元朝的统治

《元朝的统治》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元朝的建立促进了民族融合, 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基本上奠定了我国疆域的基础,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对明、清乃至后来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的建立,元朝对西藏、台湾等边疆地区的管辖等基本史实; 2、通过思考和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展播元朝系列影像资料及相关史料,思考、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使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 2、启发学生认识元朝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是在全国统一的条件下,在前代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元朝统一全国,疆域幅员辽阔;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实行有效的管 辖,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民族的融合; 2、行省制度对明、清后来的政治制度有深远的影响; 3、认识元朝在中国古代史上的历史地位。 【教学重点】 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元朝对西藏和琉球(今台湾)的管辖。 【教学难点】“行省制度”。

多媒体课件 【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中国封建社会有几次结束大分裂之后的大统一局面? 生回答:秦朝的统一、西晋的短暂统一、隋的统一、元朝的统一。 师归纳:不错,总共4次,这些史实阐明了天下大势分久必合的道理,同时也说明了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统一一直是主旋律。提出问题:元朝在统一全国后,是怎样治理国家的呢?以此导人新课。 【讲授新课】 一、大国疆域--元朝的疆域 展示:《元朝的疆域》图。 比一比:与汉唐时期的疆域相比,元朝的疆域有什么拓展? 元朝疆域超越汉唐时期。 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过渡:这么大的国土,元朝是如何管理它的呢? 忽必烈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___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_制度。 二、治国方略 1、行省制度 (1)图示行省制度 (2)根据以上材料回答:行省制度的影响如何? 材料一:自封建变成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 —宋濂《元史》 材料二: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在外者,则有行省,有行台……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官有常职,位有常员……于是一代之制始备,百年之间,子孙有所凭藉矣。 —宋濂《元史》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案 新人教版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一、课标内容 知道成吉思汗的崛起以及蒙古军灭亡夏、金和南宋;知道元朝的统一。 二、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对成吉思汗有所了解,但并不深入。对于少数民族如何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比较感兴趣。因此,本课在讲解的过程中,通过利用视频、故事、问题探究等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最终达到理解本课重难点的任务。 三、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三个子目的内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蒙古灭西夏与金、元朝的建立与统一。三部分内容之间因果相联,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蒙古灭西夏与金为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奠定了基础。学习这三部分内容,首先要了解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 唐朝统治瓦解后,我国进入从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和多民族政权并立到元朝统一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政治上从分裂割据、若干民族政权并立到逐步走向统一,民族关系纷繁复杂。一方面,民族冲突加剧,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之间战争不断,民族矛盾尖锐;另一方面,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民族之间的交融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国家再度实现了大一统。元朝的统一,结束了唐末以来国内分裂割据和多个政权并立的政治局面,奠定了元、明、清500多年国家长期统一的政治基础,促进了国内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加强了中外文化交往和中西交通的发展。 四、教学准备 1.登陆优教同步学习网,在同步备课下,设置版本章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人教版; 2.在课程目录下选择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3.在教学设计——名师教案,浏览《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名师教案; 4.在课前预习——名师预习,将《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导学任务单,发送给学生并

2021新教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精品教案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蒙古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2.元朝的建立文天祥的抗元斗争。3.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 过程与方法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结合自己是少数民族的身份,为学生创设情境,拉近历史,产生历史的前后对比,形成知识迁移,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高尚的气节。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强大的政权。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蒙古族的兴起;元朝的建立 教学难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积极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腾格尔的《蒙古人》)同学们好!很高兴和大家一同走进今天的历史课堂。请大家看大屏幕上的图片,你能看出什么?还能看出和老师有关系吗?大家猜猜我是什么民族?而现在同学们没有发现我是少数民族的特点,这就是我们历史上说的民族融合。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统一蒙古 1.(多媒体展示成吉思汗的画像)教师讲述:蒙古兴起的基本情况? (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过着游牧的生活。12世纪时,蒙古草原的部落,相互之间频繁发生战争,生灵涂炭。铁木真于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2.(多媒体出示问题:成吉思汗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根据课本知识说说成吉思汗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 答案提示:(1)军事方面:建立一支护卫部队。(2)行政方面: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司法机构。(3)文化方面:创制蒙古文字。目标导学二西夏和金的灭亡 (一)条件——吸取历史教训 1.(多媒体展示蒙古统一中国形势图)学生读教材理清蒙古统一中国的过程 答案提示:西夏—金—南宋。 2.(多媒体提出要求:分组整理蒙古灭亡西夏和金的情况)学生根据课本整理蒙古灭亡西夏和金的情况。 提示:1.蒙古灭西夏: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军队首先进攻西夏,在蒙古军队的进攻下,1227年西夏灭亡。 2.蒙古灭金:(1)过程:蒙古和南宋结盟,南北夹击金朝。1234年,蒙古灭金。(2)影响:金朝灭亡后,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

2020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设计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核心目标 课标要求核心提要 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知道宋元时期商业贸易的繁荣,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兴盛、商业贸易的繁荣 课堂突破 合作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朝时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有了很大发展,蜀地的丝织品“号为冠天下”。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丝织品和瓷器也是宋朝对外出口的主要产品,为朝廷赚回了大量财富。同时,市舶司的设立也有力地保障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宋朝从大量进口货 物通过市舶司获得的税收,约占全国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六。 (1)依据材料一,概括江南地区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方面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 材料二 北方南方 宋初人口100多万户人口230多方户 北宋贡献财政收入20% 贡献财政收入80% 南宋谚曰:“天上天堂,地下苏杭。”又曰:“苏湖熟,天下足。” 发生的主要原因。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对我们今天发展经济有何启示。 即时训练 1.南宋时候,一位商人沿江而下去江东看一个乡下的朋友,沿途他会看到哪些经济作物() A.茶树、烟草B.棉花、大豆C.棉花、茶树D.棉花、玉米 2.下列选项中,属于宋朝时发明的新农具是() 3.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是() A.景德镇B.邢窑C.哥窑D.越窑 4.近年来在非洲不断发现了宋代的瓷器和瓷器碎片,这说明() ①宋代海外贸易兴盛②宋代制瓷业发达 ③我国瓷器享誉世界④宋代实行开放政策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④D.①②

5.我国最后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是在() A.唐朝后期B.五代C.北宋D.南宋 课后作业 基础过关 1.作为社会的基础,传统农业文明趋向精致化,精耕细作的精致型农业在宋代开始定型。下列关于宋代农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从泰国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在东南地区得到推广 B.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 C.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D.植棉地区由广东、福建扩展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2.南宋时,南方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开垦出许多梯田、圩田。梯田就是依山势而建,状如梯子;圩田就是把临近江河湖泊的水洼地用堤围起来,堤上有闸门,洪涝时闭闸防淹,干旱时开闸灌溉。南宋时南方梯田、圩田的开垦() A.源自于人民的劳动实践B.依赖于北方农民南迁 C.得益于经济重心的南移D.取决于南方社会安定 3.根据表格中的相关内容,你认为在“原产地”栏目中应该填写() A 4.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时期兴起于江西,以生产青白瓷著名,成为当时江南最大瓷器制造中心的是() A.越窑B.邢窑C.景德镇D.泉州 5.考古工作者对泉州沿海进行考古调查,发现了多处南宋时期的古代港口、码头和古海船遗址。这说明,南宋泉州() ①造船业发达②海外贸易兴盛③是闻名的大商港④是当时对外贸易的唯一港口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6.对下图绘画作品解读正确的是() 《清明上河图》(局部) A.作者是南宋画家张择端B.取材于清朝南京秦淮河沿岸风光 C.折射出贵族文化的高雅D.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繁荣 7.宋高宗曾说:“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材料表明() A.五铢钱的统一铸造B.江南地区的开发 C.政府重视海外贸易D.闭关锁国的危害 8.“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材料中宋代“商业革命”的突出表现是指() A.从越南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B.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 C.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D.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新教材: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新教材: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导学案 【课标要求】知道成吉思汗的崛起以及蒙古军灭亡夏、金和南宋;知道元朝的统一。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蒙古族的兴起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史实,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了解忽必烈建立元朝的过程,认识元朝的统一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过程与方法:识读有关成吉思汗、忽必烈两位历史人物的图像资料、文字史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尝试了解蒙古族兴起与元朝统一的历史;阅读《知识拓展》,正确评价文天祥的抗元行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元朝统一对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起到的作用。 【学习重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学习难点】元朝的建立与统一是本课重点,也是本课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景,导学历史 导入:播放德德玛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回答这首歌反映了哪个民族的生活。 生:蒙古族。 师:提到蒙古族,你脑海里的“蒙古印象”有哪些? 生:成吉思汗、大草原、羊群、蒙古包、马头琴、骑兵、游牧、马靴、马鞭…… 多媒体滚动出示图片,暂停在《成吉思汗陵内供奉的马鞍具》这一张。学生介绍,这个骑在马背上的民族从12世纪开始不断征战,最终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建立起强大的元朝。由此导入新课。 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过渡:蒙古族是如何兴起、壮大并统一全国的呢?让我们通过对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的学习,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教师多媒体出示《金、南宋、西夏对峙图(1142年)》,请学生结合教材,在地图上找一找蒙古族兴起的区域,说一说蒙古族生活的环境特点,猜一猜蒙古族的民族习性。 之后,教师多媒体出示《课后活动》中的蒙古族历史文献《蒙古秘史》:有星的天旋转着,众百姓反了,不进自己的卧内,互相抢劫财物……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蒙古族的兴起、统一和元朝的建立过程,以及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情况。掌握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文天祥的抗元斗争等基本史实。通过学习成吉思汗等的历史史实,提高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认识成吉思汗的历史功绩及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给予正确的评价。并从他的身上明白一些道理,培养坚强的意志。学习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其不畏威胁、从容赴死的崇高气节和英雄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性格的象征,其宝贵的精神遗产将光照后人,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行省制度”;另外,本课内容繁多,讲述时如何做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也是个难点。 【教法学法】开展合作学习法、提问法、讲解法、比较法、自主探究。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成吉思汗像》及《成吉思汗陵》照片等相关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导入新课 教师可提问:两宋时期我国北方先后出现了哪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在学生回答出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及女真族建立的金之后,教师指出当时北方还生活着一个少数民族——蒙古族,由此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1.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原先活动于大兴安岭北段,后来向西迁徙,进入草原地区。蒙古族善于骑射,逐水草而居,过着游牧的生活。12世纪时,蒙古草原上分布着许多部落,相互之间为争夺人口、草场、水源、牲畜而频繁发生战争,生灵涂炭。人们盼望草原统一起来,结束战争。 教师展示蒙古族的服饰、生活习俗等图片,让学生了解有关古代蒙古族的基本情况。 2.蒙古族各部的统一是由铁木真完成的。年幼时的铁木真,因父亲在部落纷争中离世,经历了许多磨难,切身感悟到只有将草原上的各个部落统一起来,才能给草原带来和平,使

2020年春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精品教案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掌握五代、辽、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具体情况。 2.掌握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 3.掌握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思考和概括唐朝中晚期至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 2.通过思考和总结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2.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两宋商业繁荣的表现 教学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耕获图》)同学们,我们知道,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东南沿海地区最发达,内地次之。总体说来,南方好于北方,东部优于西部,正因为如此,国家才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号召。这是现在的情况。其实,在中国古代,北方的经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是北方的发展水平高。那么,后来南方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经济重心为什么会出现南移?这种南移从什么时候开始,又到什么时候完成?这都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农业的发展1.(多媒体展示图标)学生回答:由表格可以看出,北宋时期,人口分布发生了什么变化?可以说明什么。答案提示:南方人口超过北方。说明经济重心南移。 2.(多媒体展示问题: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学生分组讨论: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 答案提示:从东汉后期到两宋,南方的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两宋时期,人口增长,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3.(多媒体展示问题: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学生抢答: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答案提示:(1)农业作物:①引入越南的优良品种占城稻。②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③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 (2)经济作物: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向北推进。 目标导学二手工业的发展 1.(多媒体展示宋代《纺织图》、宋代海船图)分组讨论两宋时期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4课 元朝的统一同步练习 中图版

第4课元朝的统一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1.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12世纪,蒙古高原生活着很多部落,以______为首的部落逐渐强大起来,最后统一了蒙古各部。 2.蒙古大汗国的建立 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他为________,统一的______正式建立。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 1.灭掉西夏、金 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军队相继灭掉西夏和金,形成对南宋的包围之势。 2.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年,______正式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____。忽必烈就是______。____年,元军攻下临安,南宋灭亡。南宋丞相______坚持抗元,被俘后,慷慨就义,表现了崇高的气节。 3.元世祖发展经济 (1)措施:______重视____,多次禁止蒙古贵族改农田为牧场的做法。招抚____,鼓励____,在中央设立______,管理全国的农田水利等事务。 (2)影响:他统治期间,政治统一,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元朝____是举世闻名的__________。 4.巩固统一 (1)设立______,管理全国行政事务;在地方设立________,由中央委派官吏进行管理。 (2)设立______,负责____地区的行政事务。 (3)在澎湖设______,加强了对____(台湾)的管辖。 三、元朝的民族等级制度和民族融合 1 目的保证________的统治地位 第一等级______ 第二等级色目人(蒙古人以外的西北和西域人) 第三等级汉人(原金统治区的汉人、契丹人和女真人) 第四等级原____统治区的各族人 2 (1)元朝的____,促进了周边民族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 (2)大量信仰________的外国人迁入我国,和汉、蒙古等民族长期通婚杂居,形成了新的民族——____。 答案:一、1.铁木真 2.1206 成吉思汗蒙古国 二、2.1271 忽必烈大都元世祖1276 文天祥 3.(1)元世祖农业流民垦荒劝农司(2)大都国际大都市 4.(1)中书省行中书省(2)宣政院西藏(3)巡检司琉球 三、1.蒙古贵族蒙古人南宋 2.(1)统一(2)伊斯兰教回族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精品教案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铁木真统一蒙古的基本史实及建立蒙古政权的时间,知道蒙古灭西夏与 金的史实;识记元朝的建立与统一的相关史实;认识元朝的统一为统一多民 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过程与方法 识读有关成吉思汗、忽必烈两位历史人物的图像资料、文字资料,获取历史 信息,尝试了解蒙古族兴起与元朝统一的历史;阅读《知识拓展》,正确看待 文天祥的抗元斗争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体会元朝统一对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起到的作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蒙古族的兴起;元朝的建立。 教学难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积极作用。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音频——腾格尔歌曲《天堂》) “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腾格尔的这首《天堂》体现了他对自己家乡内蒙古草原的赞美。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他们骁勇善战,曾建立起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王朝。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统一蒙古 1.在蒙古族的历史文献《蒙古秘史》中,对12世纪的蒙古草原有这样的描述。 材料一:星天旋转,诸国争战……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 材料二:有星的天旋转着,众百姓反了,不进自己的卧内,互相抢掠财物。有草皮的地翻转着,全部百姓反了,不卧自己被儿里,互相攻打。

2.请同学们分析材料思考问题:这些描述反映了当时蒙古草原上的什么局面?当时牧民们的最大心愿是什么? 提示:这些描述形象地反映了当时蒙古诸部互相混战,社会动荡不安的情景。这种战争给蒙古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他们渴望摆脱战乱,结束分裂,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 3.最终谁结束了这种混战的局面? 提示:铁木真(成吉思汗)。 4.教师追问:为什么铁木真能够担此重任呢?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着怎样的成长经历? 提示:蒙古草原的长期混战,使得人们苦不堪言,他们渴望统一。青少年时代的铁木真经历了许多磨难,练就了他坚强的意志和机敏的品质,再加上一支强大的军队,铁木真成就了丰功伟业,这就是“时势造英雄”! 教师强调: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建立政权,为以后的征战和实现全国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他的贡献不仅仅是统一了蒙古,还在于他建立了蒙古政权的一些重要政治建设。 5.根据课本知识说说成吉思汗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 提示:(1)军事方面:建立了一支万人护卫部队。(2)行政方面: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司法机构。(3)文化方面:创制蒙古文字。 目标导学二:西夏和金的灭亡 1.展示蒙古军队征战方位图 2.学生根据教材整理蒙古灭亡西夏和金的情况。 提示:(1)蒙古灭西夏: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军队首先进攻西夏,在蒙古军队的进攻下,1227年西夏灭亡。 (2)蒙古灭金:①过程:蒙古和南宋结盟,南北夹击金朝。1234年,蒙古灭金。②影响:金朝灭亡后,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 3.问题思考:蒙古政权建立后,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西征,征服了西南亚、中亚、欧洲的大片领域,建立起一个横跨亚欧的蒙古大汗国。当时,中原地区以及欧亚大多是经济文化的先进地区,为什么会被相对落后的蒙古族征服呢? 提示:被征服地区内部矛盾激化、蒙古统治集团有强大的武装力量、统治者善于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等。 目标导学三:元的建立与统一

人教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1课元朝的统治 课后检测(有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1课元朝的统治课后检测 一、选择题 1.《元史·地理志一》中称:“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在边疆设立的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长官的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实质上说明元朝时() A.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B.政府推行民族分化政策 C.边疆与内地的差别消失D.边疆地区人民负担沉重 2.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元朝设置管辖琉球(今台湾)地区的机构是() A.安西都护府B.宣政院C.澎湖巡检司D.台湾府 3.西藏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将西藏置于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之下开始于() A.汉朝B.唐朝C.元朝D.明朝 4.比较中学习并归纳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都结束了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②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③都重视农业生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④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5.西藏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元朝设置的管理西藏的机构是()

A.西域都护B.三司C.巡检司D.宣政院 6.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大一统的少数民族王朝。她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以下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是() ①建立了蒙古国②将西藏纳入行政版图③灭掉西夏政权④开凿了山东的会通河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7.阅读《元朝疆域图》,从中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A.江浙行省管辖范围与今天省大致相当 B.通过设置行省加强了对西藏的有效管辖 C.南海诸岛及台湾地区均在元朝版图之内 D.辽阔的疆域造成元朝出现地方割据局面 8.我国有很多省份,如四川省、云南省等。这些省份的名称来源于元朝的() A.中央集权制B.禅让制C.王位世袭制D.行省制 9.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下列不属于其进步性表现的一项是( ) A.实现了国家统一 B.加强了民族融合 C.推行行省制度 D.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10.我国元朝时开始实行行省制,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关于行省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案复习过程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案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蒙古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2.元朝的建立文天祥的抗元斗争。 3.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 过程与方法 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结合自己是少数民族的身份,为学生创设情境,拉近历史,产生历史的前后对比,形成知识迁移,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高尚的气节。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强大的政权。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蒙古族的兴起;元朝的建立 教学难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积极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腾格尔的《蒙古人》)同学们好!很高兴和大家一同走进今天的历史课堂。请大家看大屏幕上的图片,你能看出什么?还能看出和老师有关系吗?大家猜猜我是什么民族?而现在同学们没有发现我是少数民族的特点,这就是我们历史上说的民族融合。 二、新课讲授 统一蒙古 1.(展示成吉思汗的画像)教师讲述:蒙古兴起的基本情况? (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过着游牧的生活。12世纪时,蒙古草原的部落,相互之间频繁发生战争,生灵涂炭。铁木真于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2.(出示问题:成吉思汗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根据课本知识说说成吉思汗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

答案提示:(1)军事方面:建立一支护卫部队。(2)行政方面: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司法机构。(3)文化方面:创制蒙古文字。 西夏和金的灭亡 (一)条件——吸取历史教训 1.(展示蒙古统一中国形势图)学生读教材理清蒙古统一中国的过程 答案提示:西夏—金—南宋。 2.(提出要求:分组整理蒙古灭亡西夏和金的情况)学生根据课本整理蒙古灭亡西夏和金的情况。 提示:1.蒙古灭西夏: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军队首先进攻西夏,在蒙古军队的进攻下,1227年西夏灭亡。 2.蒙古灭金:(1)过程:蒙古和南宋结盟,南北夹击金朝。1234年,蒙古灭金。(2)影响:金朝灭亡后,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 目标导学三元的建立与统一 1.(展示忽必烈图像)读图学史 2.(出示问题:忽必烈成为大汗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根据材料和课本知识,讨论忽必烈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 答案提示: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精品教案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宋代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繁荣的表现,分析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掌握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史实,思考宋代经济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提炼自然环境开发、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技术提高与区域扩展、商业 与市场等关键词,理解这些因素在宋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与现实价值,体会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途径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两宋经济繁荣的表现,经济重心南移。 教学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引导学生在图中寻找信息,感受宋代都市的繁华和市场的繁荣。 师:你看到了哪些不同身份的人?他们在做什么?你对这幅图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提示:画中有士、农、商、医、卜、僧、道船夫等不同身份的人;他们正在赶集、做买卖、闲逛、饮酒、聚谈、推舟、拉车、乘轿、骑马等;遍布大街小巷的店铺。 师:如此繁荣的市场,你可以买到哪些物品呢? 提示:馒头、大米、茶叶、布帛、瓷器、各类材质的装饰品等。 师:商贸市场繁荣的前提条件有哪些? 提示: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农业的发展

1.学生回答:由表格可以看出,北宋时期人口分布发生了什么变化? 提示:南方人口超过北方。 2.学生分组讨论:南方农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提示:(1)经济因素: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劳动人手;(2)自然因素:南方雨量充沛,更适宜农作物生长,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3)政治因素: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4)政策倾向: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如推广农业技术。 3.抢答: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类别 发展成就 农业 粮食 作物 1.引进和推广原产越南的占城稻 2.苏州和湖州成为著名的粮仓 经济 作物 1.棉花由两广、福建推广到长江流域 2.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 4.古诗欣赏,感悟江南美景。 乡村四月 范成大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译文:小河流淌在碧绿的山间,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葱茏,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细雨在微风中如烟似雾,杜鹃在声声啼叫。乡村四月里人们是多么忙碌,才侍弄完蚕桑又开始了插田。 目标导学二:手工业的兴盛 1.图片展示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案

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分析? 知识与能力[来 源:学科网] 了解元朝的疆域概况、行省制度的实施;掌握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历史实施,以及 元朝管理西藏的机构。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元朝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统治的讲解,启发学生认识元朝扩大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所作的贡献,由此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强大的政权,元朝统一全国,疆域幅员辽阔,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对内地和边疆实行有效的管辖,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充分理解,中华文明是由各少数民族共 同创造的真谛,感受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的影响 教学难点:认识到元朝对于扩大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白塔寺)大家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 在这些民族中,有一个少数民族叫做蒙古族。同学 们知道“元朝的建立”与“蒙古族的兴起”有何联 系?这个朝代在我国历史上有哪些重要贡献?现 在,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新课《元朝的统治》。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元朝的疆域 1.(多媒体展示元朝疆域图)教师讲述:元朝的基 本情况。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 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 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 史上最大的) 2.老师提问:这么大国土,元朝是如何管理它的呢? 接下来我们来学生第二节。 目标导学二行省制度的建立 1.(多媒体展示问题:元朝建立行省制度的背景) 学生读教材整理出元朝建立行省制度的背景 答案提示:西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在汉族知识分子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第11课元朝的统治 ?教学分析? 知识与能力了解元朝的疆域概况、行省制度的实施;掌握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历史实施,以及元朝管理西藏的机构。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元朝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统治的讲解,启发学生认识元朝扩大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所作的贡献,由此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强大的政权,元朝统一全国,疆域幅员辽阔,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实行有效的管辖,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充分理解,中华文明是由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真谛,感受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的影响 教学难点:认识到元朝对于扩大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白塔寺)大家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在这些民族中,有一个少数民族叫做蒙古族。同学们知道“元朝的建立”与“蒙古族的兴起”有何联系?这个朝代在我国历史上有哪些重要贡献?现在,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新课《元朝的统治》。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元朝的疆域 1.(多媒体展示元朝疆域图)教师讲述:元朝的基本情况。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2.老师提问:这么大国土,元朝是如何管理它的呢?接下来我们来学生第二节。 目标导学二行省制度的建立 1.(多媒体展示问题:元朝建立行省制度的背景)学生读教材整理出元朝建立行省制度的背景 答案提示:西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下,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2.(多媒体提出问题:分成两组讨论行省制度的内容)学生分组讨论行省制度的基本内容。 提示:(1)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

不比智力比努力不比起点比进步 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学教案 主备人:姜燕课型:新课审核:历史备课组集体备课时间: 备课组长签字:班级:第学习小组姓名:分数 〖学习目标〗1、了解辽、西夏、金的先后兴起,陈桥兵变及北宋的建立,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南 宋的建立,郾城大捷和岳飞抗金,宋金议和及对峙局面的形成。 2、认识到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正确认识澶渊之盟、宋金议和 对民族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民族战争,对战争性质形成正确的认识,不能用异族、侵略的说法,只能从正义和非 正义的角度来分析,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 分,从而更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学习重点】:契丹的兴起和与北宋的关系;女真建金和岳飞抗金 【学习难点】:正确评价澶渊之盟;评价岳飞抗金 〖导入新课〗:阅读课本导入框内的故事《契丹的起源》。你知道青牛白马的故事是我国古代哪个少数 民族的传说吗?他们在历史上曾建立了什么政权?宋朝又是怎样建立的?为什么称这个时期为民族政 权并立的时代?岳飞是怎样的一个人? 一、契丹兴起和陈桥兵变 2、陈桥兵变及北宋建立 ①、陈桥兵变?? ③【引导阅读】“杯酒释兵权”的典故?? 师:北宋建立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但这些措施又是一把双刃剑,在解决了中央与地 方矛盾的同时,也为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周边的少数民族政权与宋冲突不断。 二、辽、宋、夏的和战 1、澶渊之盟:宋朝建立后,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统一天下,宋朝先后两次对辽作战。著名的杨家将 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时。宋攻辽失败后,只好采取防御政策。而辽却大举攻宋。1004年,辽萧太后与皇 帝亲征,南下攻宋,长驱直抵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今河南濮阳),威胁东京。北宋朝廷一片恐慌。宰 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下,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双方形成对峙状态。而 后辽宋议和,1005年澶渊之盟签订:双方为兄弟之国;宋给辽岁币,每年银10万两,绢20万匹。 此后,双方保持了百余年的和平局面。 2、【历史小辩论】P51“动脑筋”——对澶渊之盟的评价?? 师:(1)消极: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 (2)积极: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来看,澶渊之盟的订立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 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稳定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 的生产发展,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4、宋夏和议:元昊称帝后,连年与宋交战,双方的损失都很大。后来,宋夏议和:元昊向宋称 臣,宋给西夏岁币。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西夏设太学,译汉文书,积极吸取中原文化。 【师】辽宋时期,东北地区的女真族逐渐强大。女真族建立的金成为北方主要少数民族政权之一。 三、金与南宋的对峙 2、金灭辽和北宋:那时候,辽和北宋的统治都很腐败,人民不断起义。1125年金灭了辽。随后大 举攻宋。宋徽宗惊慌失措,连忙把帝位传给儿子宋钦宗,第二年改年号为靖康。1127年4月,金 军攻入东京,掳走宋徽宗、宋钦宗及后妃、宗室、大臣等三千人,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 4、 (1)为什么金军中会流传这样一句话:“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2)岳飞抗金最大的一次胜利是什么战役? (3)岳飞被谁以什么样的罪名杀害??? (4)岳飞精忠报国,帮南宋收复失地,为什么宋高宗、秦桧却要杀害他?? 【师】南宋政权建立之初,投降派就左右着政局,宋高宗既怕败,又怕胜。败了,会为 金所灭;胜了,徽宗、钦宗回来,抗金力量和人民武装的发展,都不利于自己的统治。 因此,高宗始终主张投降。只有在被金逼得走投无路时,才会用抵抗派抵挡一阵。而岳 飞抗金的节节胜利让宋高宗和秦桧非常紧张,他们害怕抗金力量的壮大会威胁他们的统 治,因此赶紧求和,并杀害了岳飞。 5、宋金和议(1141年):和议的达成,标志着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后来,为了加强对黄河流域的 统治,金迁都,改名为(今北京)。 6、如何评价岳飞抗金??? 评价岳飞抗金,关键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女真贵 族在对南宋的战争中掳掠残杀,对北方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是非正义的。而岳飞抗金,保卫了人 民的生命财产,保卫了中原地区较高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是正义的。因此, 千百年来岳飞的事迹及其崇高的精神一直为人们交相称颂,人们对他的景仰之情绵绵不绝。 - 1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