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单元宋元时期导学案和教案

第五单元宋元时期导学案和教案

第五单元:宋元时期—中华文明成熟与鼎盛

概况:阶段特征和基本史实。

1、政治:分裂到统一;民族融合加强。

A.政局:分裂、民族政权并立到统一;民族关系:战与和。

B.制度: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制度加强;利弊都突出;

C、改革:富国强兵的(王安石变法)

D、民族:各少数民族加快封建化进程,民族压迫和融合进一步加强。

E、对外:对外交流进一步发展(马可波罗行纪)

2、经济:农耕经济高度繁荣;商业革命。

A、封建经济发达:农耕经济进步和繁荣、手工业进步、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商业革命;

B、农耕经济向边疆地区扩展;

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3、文化:科技领先;思想成熟;贵族文化向市民文化发展

A、思想儒学转型和嬗变:理学、心学形成发展;影响深远。

B、科技:四大发明的发展与成熟,外传;

C、文学和戏曲艺术发展,贵族文艺向市民文艺发展(宋词、元曲、书法、绘画)。

专题一、宋元政治:

一、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政权政局:

1、政权更替(始于907年后梁建立,终于1368年元朝灭亡,历时460多年)

2、政局特点:民族政权并立到统一;民族关系:战与和;民族融合(回族形成;先进生产方式和制度向边

疆扩展)

二、北宋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措施

(针对五代十国分裂和大将夺权局面,一般皇

帝该真么做?赵匡胤采取哪些措施?)

1、中央:强化君主专制:

二府三司制的建立

(备注:作为宰相机构的中书门下(唐朝政事

堂演变而来)由最初的“事无不统”经历中央官

制的调整只能掌握部分行政权了。

特点:分化执事,继唐朝之后,进一步分割宰

相机构的职权,削弱相权,强化皇权。(创新设

计32页主题一史料解读)

监察体制--宋代:提点刑狱司是专职监察

刑狱的官员。

2、地方:中央集权的加强—,改变唐以来藩镇割据局面,集中军权、财政、行政于中央,基本上铲除了地方

割据的社会基础.

1)军事上:(1)解除大将兵权:“杯酒释兵权”.作用:皇帝直接控制禁军;

(2)设禁军(正规军):抽调地方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人数中央绝对优势,作用:便于随时镇压地方叛乱;禁军统兵权归三衙即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直接对皇帝负责,防禁军首领统领三军.作用:加强皇权;

(3)调兵权与统兵权分离:设立枢密院,文人担任,行使调兵权,将调兵权与统兵权分离,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

(4)实行更戍法,经常换防各地驻屯的军队,将无常兵、兵无常将,防止武将专权.问题:战斗力弱;

特点:守内虚外、强干弱枝、内外相制;评价:利于集权;但降低战斗力导致积弱,经常出现边患危机。2)行政上: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知州长官,并定期调动、更换;设立通判监督知州,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情况,各州的公文必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有效;在地方设监察区叫“路”。

特点:重文轻武、分化制事,相互牵制;评价:利于集权;但冗官导致互相推诿牵制,办事效率低。冗官还容易导致政府开支大,出现冗费,导致积贫。

3)财政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设立各路转运使转运地方财政,如某某路转运使。评价: 利于铲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加强中央集权;问题:地方贫困,没有积极性,对中央政府有

依赖。

4)此外司法上:死刑由中央裁决。

3、归纳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并加以说明(原因、史实、影响)

1)重文轻武,文人治国

原因:吸取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武人称雄干政的教训,所以文人治国。

史实:文人知州、文人调兵。

评价:有效地巩固了统一;但是因为文人不懂军事造成了军队战斗力低下。

2)分割事权,分化制之:特别是分割地方权力,高度集权于中央

原因:吸取唐末割据教训(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有政治经济军事大权)

史实:中央分化制事的表现(二府三司)地方分化事权(知州与通判)

评价:地方分权有利加强皇权和中央集权,巩固统一,防止分裂;但分化制事导致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导致地方行政机构办事效率低下;同时造成冗官冗费局面。

3)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原因(略);史实(举例;如禁军组成);

评价: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效镇压地方和农民阶级的反抗;但边防空虚,导致边患危机,成为北宋在民族斗争中屡败的原因。

4)发展科举制

原因:分化制事,重文轻武文官治国需要大量文官。史实:扩大科举人数。

作用:进步—扩大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但官僚队伍庞大,出现冗官冗局面费。(没有官位的员外也会增多)

4、北宋加强中央集权评价

积极性:A、进一步削弱了相权,加强了君主专制;

B、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为此后朝代长期统一奠定基础。

C、维护政权的统一、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消极性:A、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导致政府政治上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军事上人数多但战斗力低下、经济上财政入不敷出、。B、成为北宋“积贫积弱”根源。(财政负担大则积贫;战斗力低下则弱)具体见示意图。

(注意:北宋是民富国弱,地方主动性创造性低,根源在于集权措施;)

思考题:创新设计33页主题二史料解读。

三、北宋中期的危机和变法(选修一)

▲庆历新政

一、背景:

1)土地兼并和三冗局面导致的阶级矛盾激化和积贫积弱到北宋中期出现严重社会危机。

2)面对严重的社会危机,不少“以天下为己任”的大臣,纷纷上书朝廷,要求革新政治。

二、庆历新政的时间、皇帝、内容以及核心

宋仁宗(皇帝庙号)庆历(年号)三年(1043年),大臣范仲淹(应该是参知政事)等人提出了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等十项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主张,为仁宗所接受,遂推行新政,这就是“庆历新政”。

知识链接:1、澄清吏治①明黜陟[zhì] (免升官员制度):严明官吏升降。主要按政绩而非按资历年限。

②抑侥幸(限制官僚滥进)防止权贵子弟亲属垄断官位,打击恩荫制度造成官僚滥进的情况。③精贡举(严密科举取士)改革科举考试内容,把原来进士科只注重诗赋改为重策论,把明经科只要求死背儒家经书的词句改为要求阐述经书的意义和道理。注重选拨真才实学之人。④择长官(慎选地方长官)。针对当时分布在州县两级官不称职者十居八九的状况,范仲淹认为官员的升迁要严格依照政绩,加强对官吏的考察,奖励能员,罢免不才,并主张由各级长官保荐下属。⑤均公田(廉政措施之一)重新规定官员按等级给以一定数量的职田(公田),调配给缺乏职田的官员,以“责其廉节”,防止贪赃枉法。

2、富国强兵①厚农桑(重视农业生产,作为考察官员政绩重要依据)。②减徭役。(减轻农民负担)

③修武备。(整治军备,恢复府兵制,兵农合一,寓兵于农,实施这一制度,可以节省给养之费)。

3、厉行法治①重命令(严肃对待和慎重发布朝廷号令)。“删去繁冗”,一旦颁行,必须遵守。②推恩信(落实朝廷的惠政和信义)。

核心:整顿吏治为核心。(十项措施已经居半)

三、结果以及原因:新政触犯官僚贵族们的既得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庆历五年(1045年)初,范仲淹等人被相继排挤出中央政府,新政宣告夭折。(岳阳楼记名言)

▲王安石变法

一、王安石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世人又称王荆公、舒王(被皇帝册封过地方)。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改革时候是参知政事)、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书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其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产生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其以“天命不足畏,众言不足从,祖宗之法不足用”的精神推动改革,力图革除北宋存在的积弊,推行一系列措施富国强兵,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王安石变法之时,宋朝全盛,熙河之捷,扩地数千里,开国百年以来所未有者。这位中国封建社会惟一不愿让人抬、不坐轿的宰相,拒奢华、拒纳妾的宰相,也是惟一死后无任何遗产的宰相,一个本来应该大写的儒者.

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反映王安石面对改革遇到阻力,坚持不懈,学习梅花遇难而进的情感)。

二、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1、必要性:北宋中期出现严重的社会危机,需要富国强兵的改革。

(北宋中期三大危机:政治上---不抑制土地兼,阶级矛盾就;经济上---由于三冗局面和岁币引发财政危机,出现积贫局面;军事上—强干弱枝、守内虚外、重文轻武、调兵权与统兵权分离等导致边患危机,与辽和西夏战争战争败多胜少;为了缓和矛盾、改变积贫积弱,需要调整生产关系,进行富国强兵改革)

可能性:①__________为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②________坚持变法,重用王安石。

2、开始: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改革,从均输法开始。

3、目的:改变积贫积弱,达到富国强兵;挽救统治危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4、指导思想:(理财、整军);

5、措施(首要措施理财富国含:青苗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募役法、市易法、均输法;强兵措施含:军器监,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此外还有为变法培养人才的教育措施:改科举取士之法)

1)富国具体措施和相应作用:

富国措施主要调整:①调整封建国家与大官僚、大地主的关系;②调整封建国家与自耕农之间的关系。这些措施如果实施得好对不同对象应该有何影响?

对国家:增收;对农民:减负保、农时、开荒;对官僚地主商人:抑制或打击。(但实际操作中出现危害百姓增加负担现象,也招致顽固势力不满,最终导致以上变法措施除了哪一项其它会被废除?)

3)取士之法:教育措施

1)对农民:青苗法(解燃眉之急))、募役法(保农时))、农田水利法(促进开荒和农业发展))、方田均税法(减轻农民负担)。

2)对军事:省兵法(精简士兵,战斗力强);将兵法(训练有素);保马法(马壮);保甲法(加强治安)3)对读书人:学以致用;打破恩荫制度,易被重用。

4)对大官僚地主商人:特权打破,利益受损:如方田均税法、募役法、市易法、均输法、选官制度;

7、变法结果命运:

①变法取得一定成效;②1085年神宗去世后,新法被废及变质(哲宗继位,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起用司马光,结果新法逐渐被废除;变法派相继被排挤出朝廷,史称“元佑更化”。)

8、变法失败原因

材料一: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拜参知政事。七月行均输法。九月行青苗法。闰十一月行农田水利法。三年十二月行保甲法。四年二月改革科举。十月行募役法。行太学三舍法。五年三月行市易法。五月行保马法。八月行方田均税法。六年六月置军器监。八月行免行法。七年(1074年)九月行将兵法。

材料二:吕惠卿是王安石着力培养提拔的人……后来,为了能够大权独揽,居然诬陷王安石参与谋反。王安石恢复相位后贼心不死,又将王安石写给自己的一些私人信件抛出。

材料三:“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鞭笞缧绁(léi xiè)惟恐不迨。”“到宋徽宗时,宰相蔡京竟借新法之名聚敛钱财,新法完全变质了。”

材料四:司马光说:“臣与王安石,犹冰炭之不可共器,若寒暑之不可同时。”

失败原因:未触及根本问题;缺乏社会基础:(反对派反对、用人不当危害百姓导致民怨、皇帝动摇、措施超前)。具体如下:

① 法触犯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强烈反对(主要原因)②指导思想上偏重于理财,且新法实行过于急

进。(过多触犯顽固派利益)

③支持变法宋神宗本身摇摆不定。(靠山不稳)④变法演变成激烈的派别斗争,司马光任宰相,废除新法。(直接原因)

⑤在变法过程中,用人不当,出现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导致民怨)

⑥变法本身没有触及社会的根本问题(根本原因)

启示:A、从过程看,改革并非一帆风顺,应考虑艰巨性复杂性;B、从结果看,改革是否成功主要看措施和积极效果是否维持保留而非看个人命运如何;C、从改革成败原因看,与措施是否有针对性,用人是否

得当,统治者是否有远见魄力支持改革有关。

9、改革的实质:从根本上说,任何改革,都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或变革。

改革的分类:(根据改革的本质特征)

一是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不会影响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二是生产关系发生本质变化

变法实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

(评价标准:一切改革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但标准只有一个,从它对当时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去评价。)10:评价:

进步性:(1))一定程度改变积贫积弱;(促进经济发展;增加政府收入);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一定程度减轻农民负担)

(2)一定程度改变积弱局面。(军事措施即利于节省军费开支,又利于提高军队战斗力)

局限:变法没有、也不可能触动大地主土地所有制,因此,它不可能使北宋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的危机(如土地兼并);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四、元朝

1、元朝统一的过程

4、元朝的地方管理

① 地方设__________,长官由朝廷任命。

② 下设路、府、州、县。

③ 宣政院--管理全国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事务;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琉球);宣慰司--管理边

远少数民族地区事务

★行省制度

1、从元朝疆域图中,你能解读出哪些历史信息?

?(1)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全国划分为10个行省管辖,不仅地域辽阔,且行省辖区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北向门户洞开,形成以北制南的军事控制局面.因这一措施有助于防止地方割据,故为明、清所继承.,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

?(2)大都周围是归中央中书省直接管辖的地区(今山西、山东和河北等地)

?(3)藏族地区已列入中国版图,归宣政院管辖。

?(4)台湾在元朝时称琉球,归澎湖巡检司管辖

?(5)元朝成为中国古代疆域最大的封建王朝,中国发展具有深远历史影响。

2、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度

第一:历史的教训:唐朝实行的节度使导致权利的分散国家动乱、宋朝时期彻掉所有武官官职全部由文官担任又太过绝对。总结历史经验元朝实行了行省制度。

第二:历史条件决定:元朝时期我国疆域空前辽阔,为了更好地管理国家、处理地方与中央的关系,使大权收归中央但权利不分割,维护国家平稳,于是元朝实行了行省制度。

3、行省制度职能和特点

1)职能(见课本):行省是中央派出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也叫流动的中书省。拥有政治、军事、经济等大权,但受制于中央(如听从命令,上交大部分税收,行省其他官员设置相互牵制,并由中央直接任免)。可见行省制下表面权力大,但不可能形成地方割据,利于中央集权。

2)行省制特点:一是行省的双重性:既是朝廷的派出机构,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有利于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

二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主辅结合,达到中央与地方势力的平衡。(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但地方权力不可能威胁中央)

三是行省的领导体制是一署多员与长官节制相结合,有利于官员的相互制约,也即可以说是实行集体领导与民主集中相结合的领导方式。

四是行省权力大而不专(流动的中书省,长官由中央任免),较成功地解决了地方势力坐大的积习。

利于中央集权。

拓展:科举考试的汉族文官很难得到重用(马致远的《秋思》);从中央到地方甚至到县一级长官几乎都是蒙古贵族。

4、行省制度的影响

1)利于加强对辽阔疆域的有效控制,利于中央集权(行省长官在地方有一定权利,在应对危机时可以有当地调动政治经济军事资源权利,提高行政军事效率,但只是流动的中书省,只是执行中央决策;而且中央还有御史台监督,地方三个机构相互牵制)

2)利于多民族国家巩固和民族融合: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里,各民族的接触和联系进一步加强,出现了我国历史上又一次民族融合的局面。(回族形成)

3)影响后世:元朝的行省制度是秦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由于它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对明清以及后来政治制度有深远影响,行省从此成为我国的地方行政机构,一直保留至今天。

备注:行省制并不是对郡县制的否定,而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反映了中国古代行政区划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比较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度

(1).相同点:A、性质: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B、目的:都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作用: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影响。

(2)不同点:

僚政治变化,这是政治制度进步的表现;由郡县制到行省制的变化,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发展,反映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4、元朝的中央机构

(1)设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六部),长官行使宰相权力,是最高行政机关,也分管河北、山西和河南、山东以及内蒙的一部分。元末,宰相权势越来越大,有时可以左右皇位继承。

备注:唐朝的中书省掌管政令的草拟,经门下省审议,再经皇帝决断,其职能是参与决策;而元朝的中书省则是最高行政机构,故与唐朝中书省的职权不同。

(2)设枢密院和御史台分管军事调动和监察。元代:人命重案由监察御史复按。

(3)设立宣政院,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

★★★综合归纳:

1、综合归纳汉至宋元君主削弱相权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提示:(1)分割相权。把相权一分为二(一分为三或更多),使之相互牵制,从而保证皇权的独尊。

(2)转移相权及其机构。权力中心转移的总趋势是由离皇帝身边远的人(外朝或外廷的大臣)向皇帝身边的人(内朝或宫内的侍臣、宦官)转移;同时,行使相权的执行机构总是不断地由内朝(宫内)向外朝(外廷)转移。

2、唐朝和宋朝加强君权的异同

(1)相同点:通过分割相权,加强皇权。(①唐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被一分为三。②宋朝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2)不同点①三省设置:唐朝加强三省的职能;宋朝三省有名无实,相权被进一步分割,枢密院、三司、中书门下分割了宰相的军权、财权和行政权。②最高行政机构设置:唐朝以尚书省为最

高行政机构;宋朝以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

3.归纳宋、元在管理地方和加强中央集权措施方面的特点有何不同?

宋代采用分化事权、相互监督的方式,加强监察来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元代创新地方行政制度,适当划分行政区域,设置行中书省,属于中央的派出机构,绝对服从中央。

4.指出中国古代地方管理体制的演变呈现什么趋势?谈谈你的认识。

(1)趋势: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2)认识: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统一稳定和封建经济的发展;但地方没有相应自主权,几乎完全失去独立性,绝对服从中央,不利于地方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也难以发挥管理的实效。

★中国古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方式

分化事权,使机构相互牵制;划分适当的行政区域;实行监察制度;中央直接掌控地方权力或设置专门机构进行直接管理等。

1.宋代通过中央机构的分相权,地方收军、政、财权,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成为宋代经济繁荣、科技文化灿烂辉煌的重要基础。

2.元朝的山东、山西、河北由中书省直接管辖;西藏由宣政院直辖;其他地方设行省;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行省制并不是对郡县制的否定,而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反映了中国古代行政区划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3.从汉至元,中央由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直至宋元发展,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被削弱的趋势。从汉到元,通过分割、限制地方权力,中央集权不断强化。从郡国并行制到行省制,体现了地方日益听命于中央,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的趋势。行省制度是对郡县制度的继承与发展,并非否定,适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

4.历代封建中央中枢机构的变化,都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础准则,体现了中国封建统治“家天下”思想的根深蒂固。

5、宋元时期政治文明阶段特征:①国家由分裂割据逐步走向统一(宋与辽夏金对立,元朝再度统一);各少数民族加快封建化进程,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回族形成。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继续发展和完善,但利弊都非常突出。宋代设二府三司分割相权,推行文官制度;地方设通判监督知州,设转运使收财权,削弱地方官的权力,解决了地方分裂的问题,但也造成了“三冗”现象,加上重文轻武、强干弱枝,守内虚外出现积贫积弱局面。至北宋中期,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富国强兵,王安石进行了改革,但收效甚微。

③元代中央设立中书省(于唐代不同);地方推行行省制度,这是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大变革。④对外交流频繁(国际大都市东京、杭州、大都、泉州)

作业:创新设计32-33页深化突破和高考调研;相应的小册子训练;教师补充训练。

宋元时期政治限时训练

1、北宋建立之初,宰相经常与皇帝在朝堂上坐而论道。有古籍记载:宋太祖一次趁宰相范质站立奏事时,密令撤座,等范质奏毕,才发现没有了位子,也不好意思讨回,于是成为定例。这主要说明

A、宋太祖有意加强皇权

B、宋太祖不注重礼仪

C、宋太祖不信任范质

D、宋太祖轻视文官

2、.(2016?湖南永州模拟)宋太宗初年,西北边境上的州郡大都以文官充任,在官衔前加上“权知”二字,如“权知州事”,以表示其“名若不正”,“任若不久”,并规定“三岁一易”。这表明当时()

A.地方武将拥兵自重现象普遍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趋加强

C.西北边患的威胁得到了缓解D.事权分割导致冗官现象严重

3、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并不是地方政府,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换言之,是中央侵入了地方。”材料意在说明元代的行中书省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使地方保持相当大的权力

C、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D、一定程度上限制皇权

4、(2016?陕西五校联考)史书记载:“行中书省与都省(中书省)为表里……常赋岁钞四百万锭,各省备用之外,入京师者二百八十万锭”。材料反映了行省()

A.代表中央治理地方B.是元朝的最高行政机关C.与都省相互制衡D.是征收赋税的专门机构

变试题:①行省代表中央治理地方②行省具有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并重的性质③行省是地方的最高官府④行省的设置使元朝中央集权程度高于前朝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5、【典例】下列关于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秦朝废分封、行郡县导致其孤立而亡B.西汉采用郡国并行制,实现长治久安

C.元朝实行行省制,行省拥有军政大权不利于中央集权D.明朝废行省、设三司,加强了中央集权

6、[2016?广西钦州月考]某同学在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找到以下材料:“它创立了一种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它具有双重性又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地方,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该同学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内阁制

7、史料解读1:在我们要讲的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里,宋是最贫最弱的一环,也是最没有建树的一环。……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若论制度,宋代大体都沿袭着唐制。只因宋初太祖太宗不知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换言之,这是小兵不放心大臣,这也罢了。他们种种措施,自始就不断有人反对。但因宋初承袭五代积弊,社会读书人少,学术中衰,反对的也只晓得唐制不如此而已,并未能通览大局,来为有宋一代定制创法。—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思考本段材料认为宋朝在政治制度上“没有建树”,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8、史料解读2中国古代行政权力的运行机制以君主权力独占基础上的分权辅政为基本特征。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或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或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摘编自赵沛主编《中国古代行政制度》

思考:你是否赞同以上观点并请各列举两个古代相应史实加以说明。

9、“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骄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日益丛杂,一切苟且,不异五代之时。”——欧阳修

思考:A材料说明北宋中期面临怎样的局面?B这一状况的根源在哪里?到北宋中期出现了几大危机?C 与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有何关系?

答案提示:7、(答案提示:宋初统治者弱化相权,学术中衰,缺乏人才。由此可见统治者的决策深刻影响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

8、(答案提示材料概括了君主专制背景下分权辅政的两种模式:第一,宰相相互牵制、监督,例如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度,三省相互牵制、监督;宋朝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第二,在正式体制外设非正式机构,例如汉武帝重用身边的近臣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置内阁制度)9、(答案提示:A积贫积弱的局面;B根源在于北宋加强专制中央集权的措施造成的;财政危机、边患危机等;C改革目的就是要改变积贫积弱,富国强兵)

专题二宋元时期的经济

宋元经济特征: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宋与辽夏金对立,元朝再度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利、弊都非常突出;各少数民族加快封建化进程,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进一步发展。

1、宋元的农业:

1)生产技术:精耕细作方面--宋代以后,江南地区形成一年两熟制或一年三熟制;占城稻的引种,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2)土地制度:不抑制土地兼并,租佃关系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生产的繁荣。王安石变法力图限制土地兼并,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成效显著;

3)水利灌溉:出现风力为动力的高转筒车。

4)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南宋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中心南移完成。

2、宋元的手工业:

1)制瓷业(1)宋朝制瓷业兴盛,比起唐朝南青北白唐三彩而言,瓷窑遍布全国并大放异彩,各具特色(见课本),五大名窑定窑、汝窑、哥窑、官窑、钧窑“五大名窑”出现,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2)唐宋以来,瓷器成为中国经海路外销的重要商品,“海上丝绸之路”也被称为“瓷路”,特别是南宋。(3)元朝青花瓷(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

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明宣德年间尤为珍贵;。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等)

2)纺织业:

(1)宋朝:品种繁多,宋吸收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棉花种植普及,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等地区;(2)元:元代黄道婆从黎族(海南岛)学习并创造新式纺车,推广棉织造技术,促进了棉纺织业的发展。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经济部门;上海松江-棉纺织业中心;(明朝棉布成为主要衣料)

3)冶金业:北宋已经有了以煤炭作为燃料冶铁的明确记载;开封汴梁有居民用煤作燃料。

4)民营手工业艰难发展。工匠强制服役(匠户、匠籍制度)

3、商业:

★★★宋:---商业经济空前繁荣,被称为商业革命(理由:商业政策环境宽松;出现纸币;商业税收为财政主要来源)。

1)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城市功能变化(课本14页):

A、环境宽松: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城市内坊市界限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清明上河图和北宋东京城与唐都长安比较可见);城郊和乡村草市普遍;监管方面:交易活动不再受政府直接监督;

B、城市功能:经济功能不断加强:东京(北宋都城今天开封))、临安(南宋都城今天杭州)成为国际性都市;全国数十座较大市镇,到明清发展为四大商业名镇。

2)外贸环境宽松,外贸港口城市发展和外贸范围扩大:

原因:北方战乱多南方相对稳定、经济重心南移;指南针运用、造船航海技术发展;为增加财政收入等原因促进海运兴盛,带动港口城市兴起;

特点:外贸空前繁荣;海路为主;

表现:贸易范围国家:中国与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国家等几十个国家贸易;;外贸收入:南宋外贸税收是政府财政重要来源。

3)货币:世界最早纸币—交子;商税成为政府重要财源;

4)商业税收:商业收入成为南宋政府的重要来源。

5)商品种类增多。(大量农产品手工业产品投放市场,产品商品化程度较高)

★小专题”市”的变迁

★★古代“市”的四个发展趋势

(1)从“市”的空间范围来看,先是在城市由小到大发展,然后向农村集市贸易发展。

(2)“市”内商业活动突破时间上的限制,唐代后期“夜市”繁荣,宋代晓市、市市繁荣。

(3)宋代商业活动不再受政府直接监管,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4)明清时期出现大量专门的工商业市镇。都市中的商业区相当繁荣,如清代北京前门商业区。

★★★元朝商业:

A、交通发达(陆上和漕运,运河变直);

B、商业繁荣;

C、大都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马可波罗行纪

有记载)D、对外贸易:元朝福建泉州重要外贸港口,誉为世界第一大港。

练一练:“南海一号”是一艘南宋时期福建泉州特征的木质古沉船,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①沉船地点位于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②沉船上有大量景德镇出产的“青花瓷”

③沉船的出发地有可能是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港的泉州

★思考:宋代“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创新设计—知识拓展)

(1)打破严格坊市束缚,商业活动不再受时空限制;且官府不再直接监管商业活动;城郊和乡村草市更加普及。(2)城市功能变化:全国出现数十座较大工商业市镇:以四大名镇为代表的商业市镇出现。(城郊和乡村草市发展而来,在大城市周边)(3)出现世界最早纸币:交子(四川一带官方流通纸币)

【探究】阅读以下材料,归纳北宋是我国城市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北宋前后城市功能发生了哪些重大的变化?

材料一①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治中心,②“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最初只是城内很小一部分。一个城市的重要性取决于它在政治体系中的地位。

史料解读宋以前城市特点:由①②反映出城和市是分开的,由①反映出城市主要以政治职能为主。由②反映出市的规模小,地位低。

材料二北宋都城汴京:①至州桥投西大街,乃果子行。街北……珠子铺……过州桥,②两边皆居民,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夜市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史料解读宋以后城市特点:①反映了北宋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行业多;②反映出市已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材料三:宋史专家赵宝珠认为①“草市——是宋代以前商品经济发展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事物,②它扎根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变为沟通城乡的经济纽带,而后把与城市相连的部分变为城市的重要市区,使宋代城市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创出了中国古代城市……的新道路”。

史料解读特点①反映出草市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②反映出“草市”在沟通和发展城乡经济中有重要作用。材料四:景德镇的瓷器、湖州的丝绵、漳州的纱绢、松江的棉布、杭州所产金箔及胭脂,行销日本,以至于有“大抵日本所须,皆产自中国”之说。——傅衣凌《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

史料解读特点:工商业市镇兴起,城市职能趋向专业化。

归纳宋代前后城市特点:北宋之前的中国古代城市,政治、军事意义更大,经济功能处于从属地位;市只是城内很小的区域;而且在时空上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宋以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增强,并且出现了纯粹经济功能的工商业市镇,且出现专业化趋势;城市内商业繁荣(如清朝前期北京;)随着商业与城市的发展,城市内打破了市坊界限;

补充: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中“草市”是什么?形成于何时?“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反映的应是草市什么时期怎样状况?

(1)农村形成的民间集市。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得到发展;(2)宋代的草市已经具备比较完善的饮食服务设施。

★★★★四川纸币交子

1、交子概念--发行于北宋于仁宗年间四川的纸介货币,曾作为官方法定的货币流通,称作“官交子”,在四川境内流通近80年。是中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

2、发行原因:现实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商人之间的大额交易,为了避免铸币搬运的麻烦,也越来越多的直接用交子来支付货款;历史原因--由唐朝柜坊、飞钱、契券发展而来。

3、发行过程:由不规范到规范;由民间商户经营的凭证到政府认可并发行货币。

随着交子影响的逐步扩大,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的需求也日益突出。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益州知州张泳对交子铺户进行整顿,剔除不法之徒,专由16户富商经营。至此“交子”的发行正式取得了政府认可。

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政府设益州交子务,以本钱36万贯为准备金,首届发行“官交子”126万贯,准备金率为28%。从商业信用凭证到官方法定货币。

4、地位:交子在短短数十年间就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具备了现代纸币的各种基本要素,将还处在黑暗的中世纪的欧洲远远抛在后面。比美国(1692年)、法国(1716年)等西方国家发行纸币要早六七百年。据清《续通典·食货》交子三年一届,始于宋代之铜钱与铁钱溷用而不便于携;迄神宗时,交子正式由官方所承认,即熙宁初年将伪造交子等同于伪造官方文书。

5、衰落:政府滥用信用,毁坏了原有的金融法制,其结局必然导致通货膨胀,货币体系的崩溃。

思考练习:(1)【史料】《宋朝事实》载:“四川山路峻险,铁钱脚重,难于赍挈”“当时设法者措置得宜,常预桩留本钱百万贯,以权三百万贯交子(纸币),公私物一,流通无阻,故蜀人便之。”元末人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中收有散曲《醉太平》小令:“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黄河)变钞(钞票贬值)祸根源,惹红巾(起义军)万千……”

【思考】(1)宋朝和元朝纸币流通的作用有何不同?

答案宋朝交子流通,便于民众携带钱币,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元朝滥印纸币,造成货币贬值,掠夺民众财富,引发农民起义。

(2).(2014?课标全国Ⅱ,26)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3).(2016?河南商丘模拟)北宋时期,四川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后,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最终获得政府认可的白银作为主要支付手段。这一时期纸币的兴衰表明()

A.政府对市场的控制遇挫B明朝中期商品经济停滞C民间贸易突破官府限制D.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削弱4、★★★经济重心南移:(标志、空间转移、时间、原因、影响)

1)标志: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南宋时国家财政收入主要依赖江南地区(创新设计34页).

2)完成:宋以后,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江浙地区,南宋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3)南移原因:北方战乱,北民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魏晋、南朝及南宋等政治中心转向南方;南方统治者也重视发展;南方地理条件优越,土壤肥沃等。

启示:从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中,我们能获得哪些重要启示?

(1)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2)生产力的进步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3)经济的发展必须得到统治者的重视。(4)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发展影响巨大,应注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4)南移影响:(创新设计--【史论总结】):

1)对政治:与政治重心南移相互作用。政治重心南移推动经济重心南移,相反,经济重心南移成为南粮北运的重要支柱。

2)对民族关系:A、促进民族融合。B、北方人南迁,游牧民族与汉族更深交流合作,利于少数民族封建化;C、也利于民族差异隔阂缩小,利于统一;D、同时利于民族统一性和多样性。

3)对城市交通贸易的影响。推动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南宋完成经济重心南移后的元明清时期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

4)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人口的转移一定程度上致使了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迁移,而经济重心南移又反过来促使了北方人民进一步南迁。南方的人口迅速膨胀,导致我国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

5)对人才教育的影响。经济重心南移,导致了文化中心南移,推动了教育科举的发展,也促进了南方地区教育文化的发展。(见创新设计34页)

6)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经济重心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的过度开发,如“放火烧荒、围湖造田”等,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读图,简析古代商业发展在主要交易媒介上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提示:从最初物物交换到以贝壳等为代表的一般等价物;春秋战国后秦朝以固定统一货币为媒介。北宋时出现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明清时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货币。

★阅读材料:(一)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汉朝

(二)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之为朋矣”。---《林居漫录》

【探究】史料反映古代商业发展中商人地位有怎样的变化?

提示:由商人社会地位低下,到宋元明清时期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但是古代士农工商等级观念始终没有改变。

★[史料] 明中后期有人作《醒世词》描绘世态人情:“世间人睁眼观见,论英雄钱是好汉。有了他诸般趁意,没有他寸步也难。……人为铜钱,游遍世间。求人一文,跟后擦前。”

结合所学,概括古代商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答:①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对自然经济起了破坏作用,②同时也是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的挑战。③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市民的生活和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概括指出促进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

[提示]政治:结束分裂走向统一,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经济: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提供物质基础。政策:政府开明开放的政策。交通: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金融:纸币的出现和应用。

▲思考题:创新设计35页主题二材料题。

★★思考题:创新设计34-35页主题一史料解读。

▲▲▲课后训练:创新设计34-36页深化突破;高考调研;小册子训练;教师补充训练。

1.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对南方政治、经济、民族关系、教育文化及生态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2.两宋时期,中国商业发展突破了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发展到新的水平,对两宋文学、艺术的发展繁荣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3.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和繁荣经历了两大阶段:周到唐的严格限制阶段和宋至明清的放松限制阶段。城市的发展与当时的商业是联系在一起的,商业的发展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又相辅相成。

4.宋元时期,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对外贸易成为封建王朝税收的重要来源之一。

北宋是我国城市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北宋前后城市功能有了重大的变化。

6、秦汉时期,对外贸易的主要路线是陆上丝绸之路,唐朝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进;宋元时期,主要以

海路为主,明清海外贸易走向衰落。

7、两宋时期,中国商业发展突破了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发展到新的水平,对两宋文学、艺术的发展繁

荣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8、区分古代“市”的基本形态

(1)“市”是指城市中集中贸易的地点或场所,有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同时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这种情况到宋朝时发生改变。(2)“草市”主要是指在农村交通便利的地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打破了“市”的地域限制。(3)“夜市”打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4)“晓市”即早市,也打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

9、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和繁荣经历了两大

阶段:从周到唐的严格限制阶段和宋至明

清的放松限制阶段。宋代汴梁、元代大都

都是繁华的商业大都会;海外贸易兴盛,

出现了许多大港口城市如泉州。另外市镇

发展迅速。

10、城市职能与“市”“坊”的发展

11、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1)起源早,并不断发展。(2)始终处于封建政府的压抑和控制下,不管怎样发达,都不能动摇封建经济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3)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如城市中的市,乡村中的草市,夜市和晓市等形成和发展。(4)城市商业经济发达。各朝代都兴起不同数量和规模的商业大都市,到明清时期,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5)对外贸易发达。以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6)货币种类不断丰富。如北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7)商人群体活跃。明清时期,徽商和晋商出现。

(8)商人地位低下。商业发展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的社会地位低下。

宋元时期经济限时训练

1、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

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C、开始出现独立手工业家庭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

2、《景德镇陶录》记:“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江西通志》载:景德镇……水土宜陶。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材料反映了()

A.唐时瓷都景德镇已驰名天下B.陶玉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

C.该产品工艺精美畅销海内外D.陶玉追求产品的知名度

3、元朝人曾作《木棉歌》:“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半拟偿私债,半拟输官赋。”下列描述与材料不相符的是()

A.农户植棉日益普遍B.农民负担沉重的债务和赋税

C.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D.家庭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4、.(2015?浙江文综,16)“丝绸之路”是古代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汉唐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B.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称中国为“丝国”

C.明清政府的严格管理限制了丝路商贸繁荣D.15世纪以前的丝路贸易不具有全球化意义

变试题: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是一条商贸之路、探险之路、文化之路,至今中国西北地区的丝绸之路上发现大量古代的遗迹、遗物。下列物品不可能出现于汉代丝绸之路的是()

A.瓷器B.火药武器C.丝绸D.罗马金币

5、.(变式训练)以下选项是某历史学习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史话”时引用的内容。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汉朝以后,铁犁、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B.唐制瓷业技术高超,已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C.宋代“市”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形成街市D.明清两朝推行“海禁”政策,禁止海外贸易

6、(2012·江苏单科,3)以下关于“市”的材料中,最符合下图场景的是()。

A.“……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B.“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

C.“千竹夜市喧”;“蛮声喧夜市”D.“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

7、.(2015?安徽合肥一模)在《士与中国文化》一书中记载“15世纪以来,弃儒就贾是中国社会的普遍的新现象。不但贾人多从士人中来,而且士人也往往出身于商贾家庭。”由此可知()

A.重商已成为明清时期社会共识B.经济发展推动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C.儒家思想在当时失去正统地位D.明清时期商人地位远远高于儒生

8、唐朝颁布的《关市令》规定:“诸官私斗尺秤度,每年八月诣金部、太府

寺平校,不在京者诣所在州县平校,并印署,然后听用。”这说明唐朝()

A.商品经济活跃B.对经济活动进行了有效管理C.实行严格的抑商

政策D.中央集权涉及经济领域

9、右图为中国秦汉至唐初城乡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A乡村自给自足状态被打破B城乡之间交流日益频繁C城乡之间道路四通八达D城市政治中心功能显著10、美国学者施坚雅对中国古代城市史和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史进行了研究,认为从8世纪后半期至南宋时期,发生了“中世纪城市革命”。下面不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官市组织衰落,终至瓦解B.坊市分隔制度消灭,可在城内或四郊各处进行买卖交易

C.出现具有重要经济职能的大批集镇D.商帮捐资,建设会馆

11、北宋汴京“南通一巷,谓之界身,并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这表明()

A.专业交易地点开始出现B.汴京主要职能是经济功能

C.城市商品贸易规模巨大D.官商分利推动了商业繁荣

12、宋代文献中,大量出现虚市、亥市、村市、山市、野市、草市、小市、虚、舍、圈、集、场等词语。这反映出当时()

A.城市类型繁多B.农村商业发展C.农业生产地位下降D.市场管理有待规范

13、唐代歌咏扬州的名诗佳句很多,有陈羽的“霜落寒空月上楼,月中歌吹满扬州。”李绅的“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司马光的“万商落日船交尾,一市春风酒并垆。”由此可见当时的扬州()

①来自全国各地的商帮势力强大②城市中饮食服务设施完备③突破时间限制,夜市繁荣④商业运输主要借助水路进行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14、唐代长安城格局井然、尊卑地位呈现鲜明。宋代开封、临安却没有分隔整齐的坊、市,而是一种街市状态,官府、民户、商家相互混杂。这表明宋代()

A.商业发展水平高于唐代B.小农经济遭遇冲击C.重农抑商观念不断强化D.市民生活丰富多彩15★归纳思考(1)什么朝代开始政府对市场监管相对宽松?

(2)有人说宋代是个大变化的时代,请从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学、艺术等方面加以说明。

(3)宋代的“市”与前代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本问题提示: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政府对商业的控制有所放松;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迅速;表明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城市功能进步具有促进作用。)16、主观题:

(1)【史料】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韩国磐《中国古代的市和市井市肆》

【思考】史料显示唐以前,“市”有何特点?

答案“市”为政府所设并设置专门官吏管理;“市”有严格的地域和时间限制。

请判断以下这句话是否正确:宋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监管。

(2)对比观察唐代长安城,北宋汴京市场分布及清前门市场图。

【思考】①图示反映唐长安到宋汴京及清北京“市”的哪些变化?

答案提示:突破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且出现专门市场,商业活动繁多。

②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答案主观:政府放松了对商业的限制;客观:商业的发展)

③结合所学,简析这种变化有何影响?( 直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活跃,间接:推动了商业都会的崛起。)

17、阅读材料思考:

史料一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治中心,“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最初只是城内很小一部分。一个城市的重要性取决于它在政治体系中的地位。——《三辅黄图》卷二

史料二《清明上河图》实描了宋代汴京的繁华景象。反映了宋代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市坊打破了时、空界限。依据材料归纳宋代前后城市的一些变化。省略

18、【史料】外贸:从汉代起,中国对外贸易的规模已相当大。到了唐朝,尤其是宋朝,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海港而不是古老的陆路,首次成为中国同外界联系的主要媒介。……宋朝时的中国正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这一潜在的可能从未实现。——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思考】①唐宋以后“海港”成为主要媒介的表现是什么?

答案唐广州成为重要外贸港口,元泉州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

②指出宋朝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及表现。

答案(特点)对外贸易规模空前,;海路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通道。(表现) 范围扩展;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③结合所学,“这一潜在的可能”在中国古代未能实现的主要原因。

答案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宋元更替打断其进程,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明清时期的海禁和闭关政策;农耕社会相对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

19、关于手工业的相关材料问题。

材料一:官营手工业拥有充沛的物资原料和西域、中原各地的能工巧匠,并通过集中生产、分类置局、技能培训和“给之食、复其户”等措施,基本保证工匠“专于其艺”,因而不仅为手工业增添了一些新的品种,而且生产出许多精美的产品。——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依据材料归纳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发展原因。

参考提示:材料论述了古代官营手工业发展的原因。白寿彝认为:官营手工业拥有丰富的人力和物力,管理比较严格有序;官营手工业的生产水平高,产品质量高,种类丰富。

材料二: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有时,为了技术的世代传习,官府还要干涉某些手工业者家属的婚姻,使民间技术的传习成为顽固的传统。从元稹《织女词》:“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可见一斑。一直到不久以前,各地还有所谓“祖传秘方”的存在。—白寿彝《中国通史》第一卷

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白寿彝认为中国古代出现手工业技术世代传习的特点形成的原因有哪些?手工业世代传习的特点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提示答案:原因:(1)官府的立法保护及对手工业者的干涉。(2)手工业市场狭小,手工业劳动者为防止技术竞争而采取自卫措施。影响:①手工业成品往往因此保证了工艺水平,但行业之间相互隔绝,使新技术难以推广。②因技术传承的封闭性,往往导致失传,最终妨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专题三:宋元时期的文化

宋元时期文化特征:①宋明理学促进了儒学的成熟(思辨化哲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②科技走在世界前列,三大发明完成并外传;元代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③文学上,贵族文化向市民文化发展。随着商品经济宋词和元散曲成为主要文学体裁,宋“话本”兴起;宋代书法追求个性,倡导“有意无法”;山水画成为独立的画种,更加注重意境;民间风俗画兴起,代表作《清明上河图》;元杂剧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

一、宋元思想:

★★北宋程朱理学

1、理学产生背景:

⑴必要性:

① 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但到了唐朝,统治

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佛教和道教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

②赵宋王朝鉴于唐朝的藩镇割据和农民起义引起的“三纲五常绝”的历史教训,和商品经济发展出现的重利轻义现象,要求调整统治思想;

⑵可能性:

① 学兼容并蓄,进行自我更新:魏晋以来儒学者一方面展开复兴儒学、抨击佛道活动,同时融合吸收佛、

道精华解释儒家义理,使儒学更为理性化,思辨化,为儒学的新发展奠定基础。((明)丁云鹏绘《三教图》。三教分别为儒、佛、道;反映了魏晋时期出现了三教合一的历史趋势。)

②宋代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成为理学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印刷术和私人办书院)

③儒学家们的主观努力(儒学家开展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运动)

2、理学的含义:

形成:新兴的儒学思潮既要回答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还要把这些思考与传统儒家对现实人生的关怀联系起来。到宋代,儒学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因而被称为“理学”。

含义:理学是一种吸收佛道思想,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根本),并能治理国家(目的)的新儒学。

练一练:.“为了与佛老思想相抗衡,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的高度,形成了一套囊括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这就是理学,又称新儒学。”由此可见,两宋时期的儒家学说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主要是指?( )

A.从关注天道自然转向研究人们的行为准则

B.创立出与佛道学说截然对立的新儒学理论

C.探寻出格物致知和本心体悟两种明理方法

D.确立关于礼乐秩序和伦理道德的终极解释

3、理学代表人物:北宋程颢、程颐学说的出现,标志着宋代理学思想体系的正式形成.;南宋朱熹理学集大成者,也是理学成熟阶段,著有《四书章句集注》

4、比较二程思想主张

1)世界观--本源论:天理是宇宙万物本原,先有理后有物,理学核心思想;

材料:“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主要观点:理学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体现在社会上的原则就是儒家道德伦理和等级秩序(三纲五常);体现在自然上就是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则和自然普遍法则;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其核心是: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主张先有理后有物。

2)伦理观:人性论、道德观:把天理和伦理道德联系起来(二程),认为天理就是三纲五常(朱熹),天理是人性最高境界,但被后天欲望蒙蔽,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材料:“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

3)认识论、方法论:程颢“主静”,强调“正心诚意”;程颐、朱熹“主敬”,强调“格物致知”认识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明道德之善。(但朱熹和二程不同:朱熹认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材料: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强调日积月累)

★★★理学特点:创新设计38页【史料总结】A、儒学进一步思辨化(由道德信条式理论体系到思辨式哲学体系);B、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核心;C、更多吸收佛道因素(禁欲主义)

6、理学影响:

1)对当时影响:“三纲五常”适应封建统治阶级政治需要,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成为南宋后600多年官方哲学;形成朱子学《四书章句集注》,“四书”包括《》、《孟子》、《大学》、《》;与儒家“五经”合称“四书五经”,成为后世考试依据的教科书。,元代成为科举考试教科书;明代成为统治思想。2)深远影响:

消极性:许多观念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摧残扼杀人性;压抑思想进步。

(①尊卑等级观念。②重男轻女的观念。③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④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⑤重礼轻法的观念等封建伦理)

A、对生产力和科技:“理是万物本源”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同时压抑个性打击创造性积极性,以及重文轻理,崇尚科举功名,阻碍生产力特别是近代自然科学发展;

B、对思想:“三纲五常”行为准则培养民族愚忠、愚孝、逆来顺受的性格,轻视个体自由,束缚摧残人们的思想,不利于个性解放、自由平等思想传播;

C对教育和学风:理学家垄断仕途,不少人把程朱理学视为猎取功名的敲门砖;他们因循守旧,反对革新,死守教条主义,死背经义的说教,致使理学发展越来越脱离实际,助长空虚学风,成为束缚人们手脚的教条;

D、对社会生活:他们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压制人的欲望,“三纲五常”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以理杀人”的工具(如尊卑等级、重男轻女卑、门当户对、棍棒主义、强调女子贞烈、裹脚)。

E、重礼轻法的观念等封建伦理,是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摧残扼杀人性、压抑思想进步。

积极性:是儒学的新发展,强调社会责任、使命感,塑造个人和民族优秀的民族性格。

如:A、对塑造个人和民族性格作用:--民族气节、责任感使命感、自我节制能力。

①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家庭、国家的和谐意识。(修身齐家保国平天下)

②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立志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范仲淹、林则徐)

③宋明理学崇尚道德和气节,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如民族气节代表:南宋文天祥。对人欲横流的今天也有点借鉴;)

④宋明理学强调主观意志力、培养坚忍百折不挠性格;主张身体力行,通过实践磨炼自身,强调自主自强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曾国藩家规可见)

B 、对其它:是儒学新发展突破,探究问题理论广度深度前所未有(如事理交融、一本万殊、显微无间、体用一源);培养读书人辩证的理论思维、教育人们知书达理、读书和通过实践活动磨炼自身;陶冶人们的情操(如文人画);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强调主观努力和提高觉悟达到目标,但不信鬼神。从自然现象中解释伦理、格物致知客观推动古代自然科学发展。

3)世界影响:传及日本、朝鲜乃至欧洲。

补充:理学特点: 南宋朱熹是继孔孟之后儒学的集大成者,曾言“万物皆有理”,①“理便是仁义礼智”,是人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②当人的私欲与准则发生冲突时,应“存天理,灭人欲”。

思考: 史料二反映出理学主张有何特点?(由①可见其重视封建伦理道德,由②可见其把封建伦理道德提到至高无上的地位。)

材料:理学积极影响:北宋大学问家、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思考:史料一反映出理学具有怎样的精神?(胸怀天下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 材料理学消极影响:清人戴震说:“酷吏以法杀人,①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②死于理,其谁怜之!”思考3 史料三认为理学有怎样的消极影响?

(理学毒害思想,戕害人性。)

★★★理学和儒学的关系:理学的出现,是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对于过

去倡导的“天人合一”思想,吸收佛道思想,用“天人一理”的思辨哲学

形式加以表达,用“理”代替了过去的“天”, “天”的主体地位也被“理”

取代了,标志着儒家思想的成熟。

★思考训练:创新设计38页主题二,程朱理学特点、影响评价史料运用。

★如何对待理学?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南宋陆九渊的心学—理学的发展

1、 主要观点:

本源论:把心作为宇宙万物本原,心即是理,心外无物;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材料:“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

方法论:反省内心即可得到天理,反省内心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剥落和扫除“物欲”和“意见”。 影响及地位: 心学 的开创者,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思想体系。 ★★★思考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异同。见创新设计37页【史论总结:理学与心学异同】;(客观唯心和主观唯心;外在修养和内心自省致良知);做主题一史料解读。

二、宋元时期的科技(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天文历法、农学)

1、四大发明

1)印刷术:(不是北宋毕昇发明,回忆唐代雕版印刷发明以及代表作,毕昇发明的是活字印刷技术)

(1)宋代是雕版印刷黄金时期,已经使用彩色套印技术;北宋,平民毕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大大提高印刷效率。(2)传播:13世纪,朝鲜—西域—欧洲

(3)影响:和造纸术一起推动文化传播;对西方:推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利于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2)火药(古代战国到汉初帝王贵族为追求长生不老驱使道士方术炼不老丹时发明火药;)

唐代:有火药配方记载;(最初用于杂技魔术表演或放鞭炮驱邪)唐末:火药已被用于军事;

宋:为抵御辽、西夏和金进攻, 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14世纪:火药首先传入阿拉伯国家,然后传到希腊和欧洲乃至世界各地。

影响:人类进入热兵器时代;开矿冶金业发展;一定程度抵御少数民族进攻;对欧洲:打败骑士阶层,利于资产阶级战胜封建统治。也推动殖民征服扩张。

3)指南针(战国叫司南,)

宋代为指南针;用于航海是在北宋。南宋广泛用于航海;13世纪,传入欧洲;

影响:促进远洋航行;促进了西欧的(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扩张 )。

(联想宋代外贸发展和经济政策以及指南针的关系)

创新设计:图解历史,四大发明对欧洲影响。(分说到总说)

阅读简易图—创新设计37页图解历实。归纳四大发明对西方文明影响(也可见创新39页史论总结)

材料思考:鲁迅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结合创新设计38-39页和所学知识思考:

(1)影响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政治环境及社会环境;(2)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3)思想观念及统治者的科技教育文化政策;(4)前代科技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等。

(2)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的命运有何主要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1)主要不同体现在对社会变革的推动作用。

(2)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2)天文历法:郭守敬:元朝天文学家、数学家和水利学家,主要贡献:

(1)天文仪器:革新东汉张衡的浑天仪,制作简仪,结构简化,精密度高。

(2)天文测量:主持全国的天文和大量测量工作。

(3)历法:编制《授时历》,定回归年长度为365﹒2425天,比现行公历早三百年。利于指导农业。

3、农书:回忆四大农书(西汉汜胜之《汜胜之书》、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元朝王祯《农书》、明朝徐光启《农政全书》)

元朝王祯《农书》特点:1)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广义的农业(作物以及种植;农业规律;主观能动性);最后所附《杂录》包括了两篇与农业生产关系不大的"法制长生屋"和"造活字印书法"。记述其木活字版印刷术(自己发明的可减少排字工人的疲劳与提高效率的转轮排字盘)

2)对南北农业的异同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3)有插图:有比较完备的“农器图谱”,在“百谷谱”中对植物性状的描述。

三、宋元时期的文学

1)宋词:

(1)出现:唐代

(2)繁荣原因:

材料一: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商业革命的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①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东京梦华录》记载,宋代开封①城郭广阔,户口繁盛,人口在100万人以上,手工作坊众多,有6400多家大中型工商业者。

材料三:①广大佃农……依然遭受着地主阶级的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宋朝建立后不久,太宗时就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此后②近三百年间,不能忍受黑暗统治的农民群众,不断地举行武装起义,以反抗宋朝的统治。——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四:①北宋统一,疆域缩小,如幽云十六州仍归辽;②南宋时疆域更加缩小,与唐代相比,相形见绌……

③宋的统治者对外政策越来越软弱,采取给“岁币”的办法苟且偷安。宋词里表现的爱国忧国的情绪越来越沉痛、激切。

小结原因:A、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阶层增加;B、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激化;C、词句子长短不一、便于抒发感情。C、其它原因:音乐的发展变化,它是随着隋唐燕乐的兴盛而兴起的一种音乐文学;词体本身的历史发展,从"俚俗"到"文雅",从曲词不多到曲调繁多,从格律不严格到格律定型化;;政治力量的影响,最高统治者的大力倡领、高官才子的全力践行。

(3)代表人物:婉约派—柳永(北宋);李清照(南宋);

豪放派—苏轼(北宋)、辛弃疾(南宋)。

代表作以及反映的时代特征。(南宋词反映国破山河、宋金对峙战争时代)

2)小说(唐代传奇发展而来的讲故事;北宋出现讲书现象;明代小说是高峰):

3)戏曲:元曲

(1)原因:商品经济发展,统治黑暗、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更便于抒发感情

(2)特点:通俗易懂,豪放飘逸,雅俗共赏,但为文人不屑。

(3)组成:元曲(包含散曲与杂两类剧合称)(易混问题,元曲与元杂剧区别,见创新设计37页易错易误)其中元杂剧是一种戏剧形式,融合宋金以来各种表演艺术而形成,包括歌唱、对白、舞蹈、场景等诸多要素(类似于舞台剧)。散曲是配合当时北方流行的音乐曲调撰写的合乐歌词,是一种起源于民间新声的汉族音乐文学,是当时一种雅俗共赏的新体诗。

(4)代表人物:关汉卿《窦娥冤》(六月飞雪、统治黑暗);马致远。

(元代也有词:马致远《秋思》,反映蒙古贵族统治下文人知识分子怀才不遇郁闷)

四、宋元艺术

1、书法:艺术风格多样,楷书草书流行,名家辈出:宋朝“四大家”主张“书法有意无法”,追求书法个性。(宋四家”中,前三家分别指苏轼(东坡)、黄庭坚(涪翁)和米芾(襄阳漫士)。后一家为蔡襄。他们以行书出名。元朝赵孟頫(后者擅长行书、楷书,叫赵体);)。(会议东晋二王三种书法都精通,唐朝名家更多柳体颜体,还有张旭、怀素的草书有名)

2、绘画:

1)宫廷画最活跃阶段;画学兴起。

2)山水画成独立画种—文人山水画突出。(原因:重文轻武、理学兴起有关)

3)风俗画是最大亮点: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描绘市井风情。原因(商业、城市发展,市民阶层壮大;文化普及;民间文化日益繁荣。)(注:北宋绘画作品商品化程度较高,市场上买卖收藏古玩字画多了起来)4)文人画:特点—重写意,借物抒情言志,诗书画刻四位一体。

宋朝开始;元朝已经突出,元代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为一体,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王冕写意画精品《墨梅图》(与元代民族压迫,文人得不到重用有关;理学影响;);明代文人画突出。

★中国绘画主要类型及特点是什么?

▲社会环境对中国绘画的影响

高雅文化自然因此也大大都市化了,其口味与心态都具有市民化的特征”。下列文化成就不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

A.柳永的词雅俗并陈,适应娱乐场所的需要B.关汉卿的《窦娥冤》大量使用白话、方言

C.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的市井生活D.王冕的《墨梅图》强调表现个性,追求神韵意趣▲▲回忆必修三,中西方绘画不同点:西方绘画注重写实,特别是古典主义和现实主义;中国古代绘画的主流是山水画、文人画,注重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注重写意。

★★有人说,如果要选择,我更愿意选择生活在宋代。概括两宋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内容加以说明。提示:(政策宽松、政局相对稳定;商业繁荣;科技领先、文化生活丰富等)

(1)政治上:实行二府三司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基本铲除割据基础;重文轻武,科举制度日益完善,录取

比例达,有机会成为统治阶级一员,王安石变法科举改革比较务实。

(2)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海外贸易发达,重农抑商政策松动。市民阶层兴起。

(3)文化上:理学产生,私人讲学书院兴起;宋词、风俗画兴起,贵族文化向平民世俗文化发展。科技领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1、魏晋以来佛教的盛行,一方面使传统儒学受到了挑战,另一方面也为儒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1.宋明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糅合了佛教、道教的一些思想,形成了以儒学为主体,儒、佛、道相结合的新儒学思想体系。:“三教合一”是指儒家、道教和佛教思想的相互融合、相互借鉴,但是,并没有融合成一种思想流派。

2.程朱理学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陆王心学主张“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即理”。因此“心学”也是“理学”,二者本质相同。:“理学”和“心学”不是继承关系,而是从属关系。“心学”是理学的一个流派,“心学”也是“理学”。只是一个是客观唯心主义,一个是主观唯心主义;由此导致探究理得方式不同。

3.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但二者的本质是相同的,都主张用儒家的伦理纲常来约束社会。理学、心学追求的“理”即儒学倡导的忠孝节义、三纲五常观念,实质是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4、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是以儒家纲常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欲求;都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民族性格产生了积极影响。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明朝居于统治地位。

5.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意义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四大发明,传播到世界各地后,推动了人类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6.中国画的演变深刻反映了各个时期的时代特征,如隋唐时期绘画的发展,是隋唐盛世的缩影;宋代绘画艺术则反映工商业发达和城市繁荣的时代特征。

7.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发展,阶级民族矛盾激化等因素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同样原因,雅俗共赏元曲发展起来。其中的元杂剧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宋元时期文化从贵族文化向市民文化转化。

课后训练:创新设计37-39页深化突破;高考调研;小册子训练;教师补充训练。

宋元时期文化限时训练

1、宋明时期,儒学发展到哲理化的阶段。程颐、程颢是著名的理学大师,下列各项与其主张相符的是() A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B知善知恶便是良知

C.心即理也,此心此理,不容有二D.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穷其理,然后足以致知

2、朱熹在《过分水岭有感》中写道:“地势无南北,水流有西东。欲识分时异,应知合处同。”朱熹以水流分合的情景,表达了他与陆九渊既有分歧又有相通之处。这里的“合处同”是指两人()

A.对万物本原的看法相同B.对封建纲纪伦常的态度相同

C.探求天理的途径相同D.认为人性良知的起源相同

3、朱熹指出: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一木、一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炒沙而欲成其饭也。他强调格物致知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4、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陆九渊

5、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B.本质为恶C.非善非恶D.本善习远

6、2013?课标全国Ⅰ,25)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7、理学对宋代以后的中国影响巨大。它对外来哲学系统,如佛教的敌视,使中国的统治者和官僚比此前的时代更难于接受外部的思想和影响,理学对传统的强调是最终抑制了中国的发明和中国精英的批判思维的诸多因素之一。材料说明理学( )

A.吸收佛、道的基本教义而自成体系

B.延迟了三大发明的向外传播

C.阻碍了古代和近代中国的创新能力

D.促进了中华文明精神的发展

8、.(2013?福建文综,16)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

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

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

9、古代有一个学者,他认为“学百姓”也就是“学孔子”,学得“一般吃饭”、“一般睡觉”的百姓日用之“常情”,即是“学得一个真百姓”,“才是一个真学者。这个学者的思想可能受到哪一学派的影响()A.老庄道学B.魏晋玄学C.程朱理学D.阳明心学

10、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鹅湖寺举行了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由吕祖谦邀集,意图调和朱熹和陆九渊两派争执。两派的争执主要表现为( )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B.理是万物之本原

C.求“理”的方式

D.理学的作用

11、陆九渊门人朱亨道有一段关于“鹅湖之会”的记载:“鹅湖讲道,诚当今盛事。伯恭盖虑朱、陆议论犹有异同,欲会归于一,而定所适从。……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对二者主张理解错误的是()

A.陆九渊主张“心即理”,朱熹则主张格物而穷理B.双方论争旨在复兴儒学

C.双方对当时社会转型发表各自见解D.二者都汲取了佛道之精义解释儒家义理

12、(2015?浙江嘉兴期末)《朱子语类》中有这样一段话:“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下列对文中朱熹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吃饭应该追求食不厌精B.正当的需求是符合“天理”的C人应该无私无欲D.天理与人欲是统一的13、(2015?陕西西安五校联考)“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A.促进文化教育普及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D.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14、【变式训练1】柳宗元说:“浮图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爽然,不与孔子异道。”材料反映出()

A.佛教已取得政治统治地位B.佛教和儒家思想皆为正统思想

C.儒家学说的弊端日益暴露D.佛教与儒家思想走向融合

15、【变式训练2】欧阳修注意到地方政府中的腐败风气、“枉直乖错”;张载在本乡“以礼化俗”;吕大钧兄弟在蓝田建立“乡约”;范仲淹创立“义庄”等等。这些举措体现了儒家传统思想所追求的()

A.通过道德自觉建立和谐的人间秩序B.通过克服私欲、回复良知成为圣贤

C.进行内心反省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D.注重气节以理统情凸显人性的庄严

16、【变式训练4】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心外无物”B.“天地为万物之本”C.“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17、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

A.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B.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

C.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D.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

18、一个人如果被认为是“逆子”,他在道德上根本就站不住脚;如果被认为是“乱臣”,他在政治上就直不起腰来;如果说他“卖国”,那他根本就不是人了。这种观念最早被中国人普遍接受是在()

A.秦朝B.汉初C.宋代D.民国

19、[2016?衡阳月考]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宋元时期)由于所有的官员和富商也住在城市里,……高雅文化自然因此也大大都市化了,其口味与心态都具有市民化的特征”。下列文化成就不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

A.柳永的词雅俗并陈,适应娱乐场所的需要B.关汉卿的《窦娥冤》大量使用白话、方言

C.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的市井生活D.王冕的《墨梅图》强调表现个性,追求神韵意趣20、摘自2013年江苏高考T21)宣圣谕。圣谕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此六事乃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曲尽做人的道理,件件当遵守。能遵守的便是好人。有一件不曾遵守便是恶人。愿我一族长幼会集祠(堂)中,敬听宣读,悉心向善,皆作好人,有过即改,共为盛世良民,贻子孙无穷福泽。——明《虎墩崔氏族谱?族约》

(1)儒家的伦理思想深刻影响中国社会。据史料二,指出明代统治者与民众对儒家伦理所持的态度及其各自的做法。

(2)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明理学有哪些积极和消极影响?

答案(1)态度:尊崇儒家伦理。做法:统治者提倡;民众遵守。

(2)A积极:宋明理学重视个人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个人与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B消极:宋明理学进一步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更加适应了统治者统治的需要,抑制了思想的自由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