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媒体技术课程整理

多媒体技术课程整理

多媒体技术课程整理
多媒体技术课程整理

第一章多媒体导论

1.1什么是多媒体

概念:多媒体技术是由使用多模态技术(包括文本、图像、图形、动画、视频和音频等,以及交互活动)的应用程序构成的。

1.3.2~5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

一种”无状态”的请求/响应协议。

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用来在World Wide Web上发布超媒体信息的语言

XML: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

定义文档中的标记(结构)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SMIL:同步多媒体集成语言(Synchronized Multimedia Intergration Language)

SMIL的基本目标和主要功能:支持对不同多媒体元素的调度和同步,并定义这些元素和用户之间的交互。

第二章多媒体编著和工具

2.1 sprite animation分镜(精灵)动画

假设我们已经创造了一个动画图,那么可以很容易地得到一位(黑-白)的掩模M,并得到分镜S;

现在我们可以将这个分镜覆盖在彩色的背景B上:先将B和M作“与”运算,然后将得到的结果和S作“或”运算,将这些简单的操作组合以一定的速率执行,就可以生成一个简单的二维动画。

Video transition视频切换

常用的切换类型包括:剪切、擦拭、融化、淡入(出)

剪切,顾名思义,是在两个连续的视频帧之间执行对图像内容的剧烈变化。这是最为简单也最为常用的切换方式。

擦拭是用另一段视频中的内容来代替可视区域的像素。如果两个视频的边界在屏幕中缓慢移动,那么第二段视频将逐渐替代第一段视频。方式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钟表式等等。融化的方式用两段视频的混合来代替原图中的像素,以实现两段视频之间的渐变。融化分为交叉融化和抖动融化两类。

在第一类(交叉融化)中,像素点是渐变的,它可以被定义为:D=(1-α(t))·A +α(t)·B

A和B是表示视频A和B的三元颜色向量。α(t)是颜色切换的函数,通常它和时间t具有线性关系:α(t) =kt,kt max≡1

第二类(抖动融化)则完全不同,根据α(t),视频A中的像素点将突然被视频B所取代,这种变化是非连续的。变化的像素点的位置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遵循一定的模式。

很明显,淡入淡出是第一类融化方式(视频A或B为黑色(或白色))的特例,而擦拭是第二类融化方式(采用某种几何模式来改变像素的特例)。

2.3 VRML

什么是VRML,全称,干什么的

Virtual Reality Modeling Language,虚拟现实建模语言

VRML是用来在Web环境中创建3D环境的工具,目标是将有色彩的对象置于3D环境中。

第三章图形和图像的数据表现

3.1.1 二值图像图形的每个像素作为一个位存储(0或者是1),是1位单色图像。

3.1.2 8位灰度图像图像的每个像素有一个在0~255之间的灰度值。每个像素由一个字节表示,政府图像可以看作由像素值组成的二维数组,即位图(bitmap)。

3.1.4 24位彩色图像在一个24字节的彩色图像中,每个像素用三个字节表示,通常表示为RGB。

伪彩色:使用了查找表概念来存储颜色信息,基本上,图像存储的不是颜色而仅仅是字节的组合,每个字节是指向一个表的索引。该表表项具有三字节值,指明了带有查找表索引的像素的颜色。颜色查找表通常被称为调色板(palette)。

3.2.3 PNG 基本技术特点(针对GIF)最多可支持48位的色彩信息。文件可能还包含用于正确显示彩色图像的伽马校正信息以及用于透明控制的阿尔法通道信息。与GIF基于宽展行的渐进显示不同,PNG的显示在7通道上对图像的每个8X8块一次同时在二维空间显示一些像素。

3.2.7 PS和PDF 了解,是干什么的

PostScript,用于排版的重要语言,PS文件是用ASCII保存的,本身没有提供压缩。Portable Document Format,便携式文档格式中包含了LZW压缩。

第四章图像和视频中的颜色

4.1.6 伽马校正干什么的

图像文件中的RGB数值被转换回模拟信号并驱动阴极射线管(CRT)中的电子枪。电子的发射与驱动电压成正比,并且我们希望CRT系统产生的光线与电压线性相关。但是CRT产生的光线实际上与典电压的指数大致呈正比,这个指数称为“gamma”(伽马),符号为γ。如果文件在红色通道的值是R,则屏幕发射的光线与R?成正比。通常是对需“伽马校正”的信号在发射前将其指数变为1/γ,这样,我们就有:R→R’= R??→(R’) ?→R

因此可以获得“线性信号”。

4.1.12 XYZ RGB Lab 为什么提出这些颜色模型

XYZ:为了产生与设备无关的颜色,通过与设备相关的颜色值RGB来指定(x,y)色度值来协商解决

L*a*b(CIELAB):要看出明亮光线中的变化,它们之间的变化必须比在昏暗光线中得到同样效果的变化大许多.

4.2 两大类颜色模型

增色模型:当两条光线照射到一个目标上时,他们的颜色会加起来.

红色光源+绿色光源=黄色光

减色模型:对于沉积到纸上的墨水,会从纸的白色光源减去反色,反射出剩下的光.

黄墨水从白色光源中减去蓝色,反射出红+绿,最终看起来是黄色

4.3.2~4 了解

Y’=0.299·R’+0.587·G’+ 0.114·B’(下面的公式我觉得都不用背,了解即可)

YUV:YUV编码用于PAL模拟视频中,U=B’-Y’ ; V=R’-Y’

YIQ:(实际上是Y’IQ)用于NTSC彩色电子广播中,灰度像素产生(I,Q)色度信号

YCbCr:分量数字视频的国际标准Rec.601使用的颜色空间,用于JPEG图像压缩和MPEG视频压缩,与YUV变换紧密相关。Cb=((B’-Y’)/1.772)+0.5 Cr=((R’-Y’)/1.402)+0.5

第五章视频中的基本概念

5.1 模拟视频概念

参数、计算

视频信号可以分成三类:分量视频(Component Video)、复合视频(Composite Video)和S-Video。

分量视频:高端视频系统(例如视频工作室)分别使用三路视频信号来表示红、绿、蓝三种图像平面,这类视频称为分量视频。一般来说,现代的数字视频都采用分量视频。

复合视频:在复合视频中,颜色(色度)信号和强度(亮度)信号混合成一个的载波。色度是由两种颜色分量(I和Q或U和V)构成的。复合视频用于彩色电视广播,兼容黑白电子广播。

S-视频:作为折中方案,S-Video使用两条电线,一条用于亮度信号,一条用于混合的色度信号。这样,颜色信息与关键的灰度信息之间的色度亮度干扰会少一些。

模拟信号f(t)对时变的图像进行采样,渐进扫描按照时间间隔逐行进行跟踪完整的图像,计算机显示器的时间间隔一般为1/72秒;在电视、显示器或多媒体标准中,采用隔行扫描,先扫描奇数行,然后扫描偶数行,产生“奇数域”和“偶数域”,组成一帧图像。

由于隔行扫描的作用,奇数行和偶数行交替显示。一般情况下我们感觉不到这种交替过程,除非在屏幕上有快速动作发生时,可能产生模糊的图像(此处可能考判断)。

5.3 数字视频优势

视频的数字显示技术的优点有很多,它允许

·在内存或者数字设备上存储视频以便于进一步的处理(去噪、剪切和粘贴等操作)以及集成到各种各样的多媒体应用程序中。

·直接访问,这样使得非线性视频编辑更加简单。

·重复记录而不降低图像的质量

·便于加密,对信道噪声的容忍度更高。

5.3.1 色度的亚采样

图形亚采样(Sub-Sampling)的依据是什么?

它是根据人的视觉系统所具有的两条特性:一是人眼对色度信号的敏感程度比对亮度信号的敏感程度底,利用这个特色可以把图像中表达颜色的信号去掉一些而使人察觉不出;二是人眼对图像细节的分辨能力有一定限度,利用这个特性可以把图像中的高频信号去掉一些。5.3.3 HDTV技术参数高清标准

高清电视(HDTV)不是增加每个单元区域的清晰度,而是增加可视域,特别是宽度。HDTV的另一个特点是它朝着渐进扫描(非隔行扫描)的方向发展。原因是隔行扫描会给运动物体引入锯齿边,给水平边带来摇摆。

第六章数字音频基础

6.1.3 奈奎斯特理论

如果使用了足够的正弦函数,我们可以把信号分解成一系列正弦函数的和

如果采样频率和语音的真实频率一致,我们会检测到一个错误的信号,它仅仅是一个常数,频率为0。如果使用语音频率的1.5倍频率采样,我们会得到一个频率为真实频率一半的假频。基于以上原因,为了得到正确的采样,我们需要使用的采样频率至少是信号中最高频率的两倍,这就是奈奎斯特采样率。

更一般地,对于一个限带信号(band-limited signal,即信号的频率分量的下界为f1,上界为f2),那么采样频率至少是2(f2-f1)。

习惯上人们把奈奎斯特采样频率的一半称作奈奎斯特频率。

6.1.4~ SNR/PSNR/SQNR/PSQNR概念

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正确信号的能量和噪声能量的比,是信号质量的衡量标准之一。

SNR=10 log10(V2信号/V2噪声)=20 1og10(V信号/V噪声)

SQNR 信号量化噪声比量化噪声(或量化误差)是指某个采样时间点的模拟值和最近的量化值

之间的差。

6.2 MIDI 数据的基本特点、和波形的区别、公式

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乐器数字化接口

MIDI是一种脚本语言,它对代表某种声音产品的“事件”编码。

举个例子:一个MIDI事件可能会包含一个音符的音调、延时、音量等数据。

MIDI文件可以存储波形数据。

6.3 什么是PCM/DPCM/ADPCM

PCM: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

DPCM: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ifferential Pulse Code Modulation

DPCM是量化的预测编码,是一种有损编码

ADPCM: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Adaptive Differential Pulse Code Modulation

第七章无损压缩算法(必考)

7.3 游长编码

7.4 变长编码

7.4.1香农-凡诺算法

7.4.2 霍夫曼编码

7.5 LZW

7.6 算术编码

7.7 无损图像压缩

第八章有损压缩算法

8.1当图形的直方图相对平坦时,对图像数据采用无损压缩技术(如霍夫曼编码、算术编码和LZW),其压缩率很低;而在多媒体应用中的图像压缩技术需要较高的压缩率,因而通常采用有损压缩方法。在有损压缩中,被压缩的图像和原图像一般不完全相同,而是得到一个感觉上与原图像接近的近似结果。

8.2失真量度是一个说明在某种失真标准下一个近似值与原值的接近程度的数学量

如果关心的是像素的平均差异,常常采用均方差(Mean Square Error,MSE)

如果关心的是相对于信号的误差大小,则可以采用信噪比(SNR)量度

另一个常用的失真量度是峰值信噪比(Reak-Signal-to-Noise Ratio,PSNR)它测量的是相对于信号峰值的误差大小。

8.3比率失真理论有损压缩中永恒的问题就是比率和失真之间的权衡。比率就是重现原信号所需的平均位数

8.4对于任何有损方法,量化都是其核心

8.5 变换编码DCT作用

变换编码:从信息理论的基本原理可知,矢量编码比标量编码效率更高。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我们需要将源输入中的连续样本块聚合成矢量。

离散余弦变换(DCT)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变换编码方法。它能够以数据无关的方式解除输入信号之间的相关性。

JPEG2000 采用的是离散小波变换(DWT)、EZW替代了JPEG 中采用的离散余弦变换DCT

第九章图像压缩标准

9.1 JPEG标准是由联合图像专家组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开发的一种图像压缩标准JPEG是有损的图像压缩方法。在JPEG中,DCT变换的编码效率基于下述3个特性

特性1在图像区域内,有用的图像内容变化相对缓慢,也就是说,在一个小区域内亮度值的变换不会太频繁。

空间频率表示在一个图像块内像素值的变化次数。DCT把对图像内容的变化度量和每一个块的余弦波周期数对应起来,形式化地表明了这一变化。

特性2心理学实验表明,在空间域内,人类对高频分量损失的感知能力远远低于对低频分量损失的感知能力。

特性3人类对灰度(黑和白)的视觉敏感度(区分相近空间线的准确度)要远远高于对彩色的敏感度。

JPEG编码包括以下一些主要步骤:

·把RGB转换为YIQ或YUV,并且二次采样

·对图像块进行DCT变换

·进行量化

·进行Z编序和游长编码

·进行熵编码

9.2 JPEG2000标准了解、技术特点

JPEG2000能处理256路的信息,而现行的JPEG标准只能处理3路颜色信息。卫星图像就能提供上述含有巨大数据量的信息。

JPEG适用于各种应用,这种方法应用前景广泛,而且可以远程浏览压缩过的图像。

JPEG 2000标准有两种编码模式:基于DCT和基于小波变换。前者为了向后兼容现行的JPEG,后者实现新的功能和改进性能。

9.3 JPEG-LS标准了解

JPEG-LS与JPEG2000相比,主要优点是采用的算法复杂度低。JPEG-JS是ISO对医学图像建立更好标准的努力结果。

JPEG-LS实际上是现有的ISO/ITU关于对连续色调的图像进行无损或“准无损”压缩的标准。

第十章基本视频压缩技术

10.1 视频压缩简介

解决视频压缩的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基于前面的帧的预测编码。举个例子,假设我们构造一个预测器,预测器的预测结果和前一帧相同。压缩不是对图像本身进行相减,而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相减,并将残差进行编码。

10.2 基于运动补偿的视频压缩

前面讨论过的图像压缩技术采用了空间冗余。图像内容在整个图边上变化比较缓慢这个现象使得空间维度上高频分量的大量压缩成为可能。

由于视频的帧率通常比较高(大于15帧每秒),并且摄像头的参数变化较慢,所以连续帧的图像内容是很相似的,除非有移动较快的物体。换句话说,视频在时间维度上存在冗余。由于帧间图像的主要差别是由摄像头或者物体的运动造成的,所以可以通过在这些帧里探测相应像素或区域的移动并测量它们的差值来“补偿”这些运动生成器。采用该方法的视频压缩算法成为运动补偿(MC)的压缩算法。这些算法的三个主要步骤是:

1)运动估计

2)基于运动补偿的预测

3)预测误差的生成-------差值

10.3 搜索运动向量

顺序搜索

2D对数搜索

分层搜索

10.4 I帧、P帧预测编码

I帧被视为独立的图像。基本上,在每个I帧内应用和JPEG相似的变换编码和方法,因此被称为“intra”;

P帧不是独立的。它们采用的是前向预测的编码方法,在该方法中当前宏块是通过先前的I 帧或者P帧中相似的宏块预测出来的,并对宏块的差进行编码,因此,P帧的编码中包含时间冗余消除,而I帧的编码只能对空间冗余进行消除。

第十一章MPEG

11.1 MPEG是什么:运动图像专家组,主要负责为数字音频和视频的传输制定标准。

上一章讨论过,H.261中的基于运动补偿的视频编码工作原理如下:在运动估算中,会为目标P帧的每个宏块分配一个从以前已编码的I帧或P帧的宏块中选出的与它最匹配的宏块,这称为预测(prediction)。当前宏块与匹配的宏块之间的差称为预测误差(prediction error)(预测是从前面的帧得来的,是前向预测,由于在实际场景中会产生不可预测的移动和遮挡,所以目标宏块与先前帧的宏块之间或许不能达到最佳匹配。但是它从下一帧可以很容易地获得匹配。)

MPEG引入了第三类帧(B帧)以及相应的双向运动补偿。。下图描述了基于运动补偿的B 帧编码原理。除了前向预测,还用到了后向预测,也就是此时用来进行匹配的宏块是从视频序列中未来的I帧或P帧中获得的。这样,B帧的每一个宏块指定两个运动向量。一个由前向预测得来,一个由后向预测得来。(如果两方向匹配都成功,两个运动方向都会被发送,在与目标宏块进行比较产生预测误差之前,将与两个相应的匹配宏块取平均)

第十二章MPEG-4、MPEG-7及更高版本

MPEG-4、MPEG-7及更高版本干什么用的

MPEG-1和MPEG-2使用了基于帧的编码技术,其中每个矩形视频帧作为一个压缩单元,这种压缩技术主要关注高压缩率和令人满意的图像质量。MPEG-4是一个更新的标准,除了压缩外,该标准还关注用户交互,这就是大量的用户能够通过新的基础设施(如因特网、WWW以及移动/无线网络)创建和交流它们的多媒体演示和应用。

MPEG-4与之前版本的不同之处在于它采用了一种新的基于对象编码的方式,此时媒体称为MPEG-4的编码实体(媒体对象,也称为音频和视频对象,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合成的,可以是由摄像机采集的,也可以是由计算机程序生成的)MPEG-4为音频和视频压缩提供了高级编码模块和算法工具箱。

MPEG-4与MPEG-7的一个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关注的是视听对象。MPEG-7的一个主要目标是满足像数字图书馆这类应用中对于基于视听内容的检索(或视听对象检索)的需要。然而,对于信息检索没有做限制,它可以应用于任何多媒体应用,包括多媒体数据的产生和使用。

MPEG-7的范畴就是对用于描述的描述子、描述模式和描述定义语言进行标准化。

层次:VOP…..

MPEG-4的视觉位流的层次结构与MPEG-1和MPEG-2的层次结构有很大的不同,它是面向视频对象的。下图给出了MPEG-4视觉位流中一个场景的层次结构描述的5个层次。通常,每一个视频对象序列(Video-object Sequence,VS)都拥有一个或多个视频对象(Video Object,VO),每一个VO都拥有一个或多个视频对象层(Video Object Layer,VOL)。按照语法,5个层次在位流中都有唯一的开始码,以便能够随机访问。

1.视频对象序列

VS传送完整的MPEG-4视觉场景,可以包含2D或3D的自然对象或合成对象。

2.视频对象

VO是场景中的一个特殊对象,它可以拥有任意的(非矩形)形状,与场景中的一个对象或背景相对应。

3.视频对象层

VOL提供了一种便捷的方式支持(多层的)可扩展的编码。一个VO在可扩展编码下可以拥有多重VOL,在非扩展编码下拥有一个VOL。作为一个特例,MPEG-4也支持一种特殊的VOL,它的头部较短,这能使位流与H.263基本系统兼容。

4.视频对象平面组

GOV将视频对象平面分组,是一个可选的层。

5.视频对象平面

一个VOP是一个VO在特定时刻的快照,反映了该时刻VO的形状、纹理和运动参数。

一般来说,一个VOP是一个任意形状的图像。当把整个矩形的视频帧当做一个VOP的时候,MPEG-4视频编码中会出现一种退化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他等同于MPEG-1和MPEG-2。MPEG-4允许重叠的VOP,也就是说,在一个场景中一个VOP可以部分覆盖另一个VOP。

MPEG-4可视位流中场景的面向视频对象的分层描述。

特点、基本概念

MPEG-1和MPEG-2不支持VOP的概念,因此它们的编码方式称为基于帧的。因为每一帧都被分为许多宏块,利用这些宏块进行基于运动补偿的编码,所以这种方法也称为基于块的编码。MPEG-1和MPEG-2视觉编码只关心压缩率,并不考虑视觉对象的存在。因此,生成的运动向量可能与对象的运动不一致,所以不利于基于对象的视频分析和索引。

MPEG-4中基于对象的编码方式除了改进压缩之外,还可以解决上述问题。每个VOP可以拥有任意的形状,并且在理想情况下可以获取一个唯一的与对象运动一致的运动向量。

第十四章MPEG音频压缩

14.1.2 频率遮掩临界频带

关于遮掩,有以下几种情况比较常见:

·一个较低的音色可以有效地遮掩(使它无法被听到)另一个较高的音色

·反之则不然,一个较高的音色不一定能很好地遮掩一个较低的音色。音色实际上可以遮掩较低频率的声音,但是并不像遮掩较高频率的音色那样有效

·遮掩的音色越强,它的影响就越广,也就是它能遮掩的频段就越宽。

·因此,如果两种音色在频率上相差较大,就几乎不会有遮掩发生。

临界频段:

由于当有其他声音时,人类听觉系统具有在大约一个临界频段内能更好地分解声音的特性,因此人类听力范围自然地分为多个临界频段。

虽然一般对于临界频段是如此定义的,但是我们的听觉器官实际上是在某种程度上调谐到了一个确定的临界频段。因为听觉取决于内耳的物理结构,所以对于这种结构使之共鸣效果最好的频率是很重要的。频率遮掩是在这赝品驴耳朵结构和相邻频率处变得“饱和”的结果。

14.1.3 时间遮掩

在跳舞之后我们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听力才能够恢复正常。一般来说,任何大的音色都会导致内耳内的听觉接收器变饱和,它们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

14.2 MPEG音频什么是MP3?

MP3是一种常用的音频压缩标准。数字“3”代表三层,“MP”代表MPEG-1标准。MPEG 标准实际上刻画多媒体的三个不同方面:音频,视频和系统。MP3是MPEG第一阶段的音频部分。

分层

MPEG音频使用3个向下兼容的音频压缩层,每一层都能够理解比它低的层。每一层提供更复杂的心理声学模型应用。第一层到第三层兼容,因为所有的层包含相同的文件头信息。第一层的质量非常好,可以提供相当高的码率。数字音频磁带一般就使用第一层。第二层更复杂一些,并且通常用于数字音频广播。第三层(MP3)最复杂,它的最初目标是在ISDN 线路上进行音频的传输。

在第一层中,心理声学模型只使用了频率遮掩。第二层使用一些时间遮掩方法聚集了更多的样例,并且分析在当前样例块和其之前或者之后的样例块之间的时间遮掩。第三层关注低码率应用,使用具有不均匀子带宽度的更复杂的子带分析。

14.2.4 MPEG算法框图

多媒体技术图片音视频知识点

多媒体技术图片音视频知识点 多媒体=多种媒体(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 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且具有交互性的一门综合性技术。 多媒体技术主要包括:媒体处理技术、人机交互技术、数据压缩技术、软硬件平台技术、通信与网络技术。 多媒体技术基本特征:数字性、多样性、交互性、集成性和实时性。其中交互性是关键特征。 多媒体计算机特征部件:光驱、音箱、显卡 声卡、视频采集卡、刻录机、摄像头、触摸屏、扫描仪、数码相机、数字投影仪……多媒体技术主要应用:教育培训、电子出版、影音娱乐、网络。 多媒体【例题】 1、多媒体技术不包含以下哪种技术(C) A、数据压缩技术 B、人机交互技术 C、机械技术 D、通信与网络技术 2、以下哪一项不是常用的多媒体设备(B) A、摄像头 B、U盘 C、数据照相机 D、数字投影仪 3、以下哪一项不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D) A、教育培训 B、电子出版 C、网络 D、数字投影仪 4、计算机可以处理图像、声音和视频等信息,这种技术属于(D) A、智能化技术 B、自动控制技术 C、网络技术 D、多媒体技术 5、在多媒体计算机中,用来播放、录制声音的硬件设备是(B) A、网卡 B、声卡 C、视频卡 D、显卡 6. 下列关于多媒体技术主要特征描述正确的是:(D) ①多媒体技术要求各种信息媒体必须要数字化 ②多媒体技术要求对文本,声音,图像,视频等媒体进行集成 ③多媒体技术涉及到信息的多样化和信息载体的多样化 ④交互性是多媒体技术的关键特征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7. 下面关于多媒体技术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C) A. 多媒体技术只能处理声音和文字 B. 多媒体技术不能处理动画 C. 多媒体技术就是计算机综合处理声音,文本,图像等信息的技术 D. 多媒体技术就是制作视频 8、以下属于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是:(B) (1)远程教育(2)美容院在计算机上模拟美容后的效果 (3)电脑设计的建筑外观效果图(4)房地产开发商制作的小区微缩景观模型 A、(1)(2) B、(1)(2)(3) C、(2)(3)(4) D、全部 9、在多媒体课件中,课件能够根据用户答题情况给予正确和错误的回复,突出显示了多媒体技术的(D)。 A、多样性B、非线性 C、集成性D、交互性

多媒体教学的内容与要求

多媒体教学的基本要求 为了鼓励广大教师利用和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提高使用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发制作和应用水平,推进我镇现代化教学手段建设,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教学水平,规范我镇多媒体教学课件建设项目的管理和应用,特制定本要求。 一、多媒体课件的要求: 紧扣课程标准,教学目的明确,多媒体课件的繁简应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相适应。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解决传统教学难以解决的问题。多媒体课件应根据各课程特点,尽可能充分利用各种图表、各种媒体信息直观地反映教学内容,尽可能扩大知识信息量。教师使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须不断改进,使之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学校鼓励各学科结合自身特色,引进优秀电子教材,同时积极推动学校电子教材和课件的建设工作。要集中力量制作精品,减少低层次重复浪费现象的发生。 (一)基本要求 1.课件设计的指导思想:遵照新的教学理念,注重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传授知识和技能时,强调过程和方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要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要启发思维、开阔视野、精讲多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

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发展各种能力,提升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2.课件中所有表述的内容要准确无误,无科学性和知识性的错误。符合教材设计思路,与课文知识紧密结合,且与教案相匹配,知识点连接合理,杜绝“讲稿上屏幕,黑板搬新家”。 3.文字运用规范、字体和字体大小要适当,内容排列整齐。关键词和语句应采用恰当技术,充分显示。 4.课件页面要求文字与背景搭配合理,科学配色,文字颜色与背景色要形成强烈对比,能使字迹清晰显示。 5.图片、图表清晰,大小适当,动画、视频的使用必须贴切,页面设计要和谐、美观、大方,避免使用与课程内容无关的插图或花俏东西,避免分散学生注意力。 6.课件应具有一定的交互性,页面的切换形式多样、简洁明快,能通过多种链接手段顺利打开新页面和链接所需知识点页面。 7.动画设计合理,在注重思维过程,提高思维能力上下功夫。杜绝将问题答案或后面未讲的知识过早显示在屏幕上。 8.选用的音频和视频资料必须与所授课程密切相关。声音要悦耳,快慢要适度。音频素材,声音清晰,无杂音。视频素材,画面清晰,音视同步。 (二)禁止以下现象的发生

模拟电子技术总结

模拟电子技术》院精品课程建设与实践 成果总结 模拟电子技术是一门在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程,它既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又有很强的实践性;是高等院校工科电子信息、电气信息类各专业和部分非电类本科生必修的技术基础课,而且随着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普及,它也不断成为几乎所有理工科本科生的必修课程。 我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由原电子技术系首先开设,目前已建成由模拟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三门课组成的系列课程。2002 年被列为学院精品课重点建设项目,2005 年获得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同年申报并获得四川省教学成果三等奖。 一、基本内容 1.确定课程在本科生基本素质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由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基础性和广泛性,使之在本科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不但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电路、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而且由于本课程特别有利于学生系统集成的能力、综合应用能力、仿真能力的培养,可使学生建立以下几个观点,形成正确的认识论。 (1)系统的观念:一个电子系统从信号的获取和输入、中间的处理到最后的输出和对负载的驱动,各部分电路之间的功能作用、增益分配、参数设置、逻辑关系……都需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只有不顾此失彼、通盘考虑、全面调试才能获得理想效果。 (2)工程的观念:数学、物理的严格论证及精确计算到工程实际之间往往有很大差距,电子技术中“忽略次要,抓住主要”的方法能引导学生的思维更切合工程实际。因而特别有利于学生工程观念的培养。 (3)科技进步的观念: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器件的换代,比其它任何技术都快,学习电子技术可以让人深刻地体会到,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才能不断前进。学习时应着眼于基础,放眼于未来。 (4)创新意识:在阐述电子器件的产生背景、电路构思、应用场合等问题时特别具有启发性,电子电路可在咫尺之间产生千变万化,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而特别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加强了场效应电路、集成电路和可编程模拟器件等新知识的介绍,拓宽了知识面,延续了所学知识的生命周期。 上述观念的培养,不仅为学生学习后续课铺平道路,而且培养了他们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即使在工作后还会起作用,将受益一生。 2.创建先进科学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结构电子技术学科是突飞猛进发展的学科,如何更好地解决基础与发展、基础知识与实际应用、理论与实践等矛盾,处理好知识的“博”新“”“深”的关系,建立先进和科学的教学结构,以适应不断更新的课程内容体系始终是我们改革的重点。 本课程建立起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网络教学和EDA 教学交叉融合的教学结构,如图所示。各教学环节各司其职,相辅相成,互相交融,实现“加强基础,注重实践,因材施教,促进创新”的同一个目标。

(完整版)多媒体技术应用知识点

多媒体技术应用 第一章多媒体技术应用概述 1、媒体在计算机领域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带、磁盘、光盘等;二是承载信息的载体,如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和图像等。多媒体技术中的媒体是指后者。 2、通常媒体分为五种类: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体、存储媒体、传输媒体 3、多媒体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组合。 4、多媒体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和显示多种媒体信息,实现通过图形、图像、声音、视频、文本的组合交互进行沟通、交流、传递信息的一整套技术。 5、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征:可集成性、交互型、超媒体的信息组织形式、通信线路的可传播性 6、多媒体技术的关键技术:数据压缩与解压缩技术、大容量存储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与专用芯片、多媒体同步技术、多媒体系统平台技术 7、多媒体技术的相关技术:超文本域超媒体技术、多媒体网络与通信技术、智能输入输出技术、多媒体软件技术 8、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电子出版、视频会议、教育培训、影视动画、视频点播、家庭娱乐、广告宣传等等。 9、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高分辨率(提高显示质量)、高速化(缩短处理时间)、智能化(提高信息识别能力)、标准化(以便于信息交换与资源共享) 10、多媒体计算机(MPC)是指具有多媒体信息处理功能的个人计算机。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由多媒体硬件设备和多媒体软件组成。 ①常见的多媒体硬件设备有:光盘驱动器、声卡、视频卡、扫描仪、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像机等。 ②多媒体软件根据它的应用层面可分为三大部分:多媒体操作系统、多媒体数据采集和编辑软件、多媒体创作和集成软件。 11、多媒体相关软件 (1)几种专用文字软件:Windows记事本、Word、神笔、COOL 3D等 (2)几种典型的图像软件:CorelDraw、Photoshop、Fireworks等 (3)几种典型的动画软件:Gif Animator、Flash、Director、3D MAX等 (4)几种典型的声音软件:Windows录音机、CoolEdit等 (5)几种典型的视频软件:Windows Media Player、超级解霸、Premiere等 (6)几种典型的集成软件: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Director等 第二章图形、图像

《多媒体技术应用》教材说明

《多媒体技术应用》教材说明 一、教材编写的基本特色 本教材的编写在遵循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达到其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密切联系实际,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学习实践以及社会发展,在体系结构的设计、内容的组织编排、技术的运用、资源的提供等方面大胆创新。通过设置真实性的学习任务和典型案例,配以技术支持,来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学技术”与“用技术”融合在一起,主动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发展能力。 本教材秉承基础模块教材的特点,建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并继续注意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渗透在各种活动中。从引导学生感受多媒体开始,帮助学生认识多媒体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强调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和提升过程中的作用,让学生体验和认识多媒体技术应用过程中所携带、支持和传达的具有更加广泛意义的技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进而引领学生从实际需求出发,亲历“确定主题——总体规划——分析需求——选择媒体——策划创意——设计信息呈现方式——制作作品——交流评价”的多媒体作品创作全过程,从中学习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掌握使用多媒体技术表达思想、实

现交流与完成创作的方法。 本教材摒弃多媒体就是制作或者应用多媒体作品的狭隘认识,让学生在思想和方法上得到的延伸,改变了以往教材以强调工具软件使用为主要内容的情况,更注重深层次发掘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内涵,构建信息技术课程的严整体系。在各单元中,教材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作为学习和实践的主体,保证了教材的开放性,保证了内容的呈现有较大灵活性,保证了本教材的主体框架具有更强的生命力。使得本教材能为不同起点的学生提供学习指导,既保证起点水平较低的学生能够适应,也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极大的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使得本教材更能适应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选择能达成学习目标且适合本校情况的工具软件,不必以软件的功能是否强大作为主要依据。 体例特点:本教材由认识多媒体、图形图像处理、音视频与动画和创作多媒体作品四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以涉及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小诗开篇,由若干节组成,在每一节的起始都明确提出了该节的学习目标,并给出了该节的内容结构。每章节中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活动”、“练习”和“任务”,每节书后还有“实践与思考”。笼统地说,与“任务”相比“活动”和“练习”较小,旨帮助学生巩固有关知识和技能;“任务”和“实践与思考”的完成则需要一定的综合能力。

电子技术基础总结

电子技术基础总结 电子技术基础总结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范文,欢迎阅读。 电子技术基础总结一由于中职学生理论基础差,同时又缺乏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认为学习难度大学不会因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致使课堂出现学生睡倒一片或不听课各行其事的现象。采用项目任务驱动式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完成工作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学生在具体的工作任务中遇到问题,就会带着问题主动学习,这样使学生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这种教学模式既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组织召开专题会 为了确保课改取得实效,机电一体化教研组组织有关教师召开专题会,就如何开展好课改工作进行讨论,认真听取这门课有经验老师的建议,制定出课改实施方案。 教学内容的选取原则 1、坚持课程与技能岗位相对接; 2、下企业调研岗位工作任务; 3、提取典型工作任务; 4、确定课程学习任务与技能目标; 5、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

项目教学内容的确定 在对企业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工作任务的分类归总,提取企业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了涵盖电工基础、模电、数电三部分的八大块 内容共十三个学习情境。在确定的学习内容中较侧重电子部分,任务的层次也是由易到难,十三个学习情境如下图所示。 项目教学的组织实施 1、所谓项目教学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项目学习中有关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 “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具体表现在:目标指向的多重性;培训周期短,见效快;可控性好;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项目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 2、在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学生们还是能够给予较积极配合的。《电工与电子技术》计划的每周7课时安排在一天内进行,其中2节为理论课时,其余5节为任务实训课。但由于教师人手不够,后改为4节理论,3节实训。相比于理论课,学生还是偏向于上实训课,更喜欢做训练动

(完整版)现代教育技术重点考点整理

现代教育技术重点 第一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论 第二节 1、教育技术:从广义上来说教育技术就是“教育中的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取的 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它分为有形的(物化形态)和无形的(智能形态) 两大类。单选或多选,小几率名词解释 2、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对教育技术的定义明确指出了教育技术的两个研究对象(学习 过程、学习资源)和五个研究领域(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妥妥的多选 (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3、教育技术的主要意义在于:利用系统科学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 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进行实施并给予评价和修改,以实现教育教学的最优化,促进学习者的更好发展。 4、现代教育技术:是指以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技术手 段的教育技术。这里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指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电子通讯技术、互联网技术、卫星广播电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妥妥多选 5、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多选问几个阶段,单选问谁提出的,提了什么主张,重点) 视觉教育阶段(夸美纽斯和裴斯泰洛齐。倡导者强调的是利用视觉教材作为辅助,以使学习活动更为具体化,主张在学校课程中组合运用各种视觉教材, 将抽象的概念作具体化的呈现。) 视听教育阶段(戴尔提出以“经验之塔”为核心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视听教学即为视觉材料、听觉材料或是其综合) 视听传播阶段 教育技术阶段(美国试听教育协会改名为教育传播和技术协会,简称AECT,1972年该协会将其实践和研究的领域正式名为教育技术,从此成为一门独 立的学科) 第三节 1、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多选 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支撑教育改革 现代教育技术增强教学效果 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教育部于2004年12月(单选)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该 标准具体规定了相关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结构要求和达到各等级的培训所需的基本内容。下面是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体系结构与基本内容。 意识与态度 知识与技能 应用与创新 社会责任多选 第五节 一、学习理论(包含哪些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华生、巴甫洛夫、桑代克、斯金纳)选择题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标准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课程性质和价值)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是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岗位课程的核心课程之一,它的前导课程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该课程的特点是新概念多、涉及面广,并有很强的实用性。 本课程总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有关多媒体的相关知识,掌握多媒体数据的特点和基本处理方法,初步掌握应用多媒体集成工具创作多媒体作品的基本技能。 (二)课程基本理念 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该门课程以学会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使用,形成应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制图的基本技能为基本目标,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学习项目选取的基本依据是该门课程涉及的工作领域和工作任务范围,但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还根据软件专业的典型产品为载体,使工作任务具体化,产生了具体的学习项目。其编排依据是该职业所特有的工作任务逻辑关系,而不是知识关系。 依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嵌入式”的设计要求确定课程的知识、技能等内容。 依据各学习项目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门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学习项目的学时数。 学习程度用语主要使用“了解”、“理解”、“能”或“会”等用语来表述。“了解”用于表述事实性知、识的学习程度,“理解”用于表述原理性知识的学习程度,“能”或“会”用于表述技能的学习程度。

二、课程目标 ?通过项目引领学生进行学习,掌握多媒体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多媒 体编辑及合成的基本技能,对多媒体技术有基本的了解;能承担企业的多媒体技术相关工作任务。同时培养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团队协作的职业精神和诚实、守信、善于沟通与合作的良好品质,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掌握多媒体技术的相关基础知识。 ?掌握音频数据的基本处理技巧。 ?掌握图形图象的处理技巧。 ?掌握动画制作的方法。 ?掌握视频数据的简单处理。 ?掌握多媒体作品的集成。 三、内容标准 (一)必修内容和要求 项目一多媒体基础知识 1.参考学时 4学时 2.学习目标 ?学习ACDSee看图软件的使用。 ?了解多媒体素材库。 3.工作任务 ?学习ACDSee看图软件安装和使用,了解多媒体素材库。 ?幻灯片制作和屏幕保护程序制作。

多媒体技术知识点总结

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选修部分) 第一章走进多媒体 1、媒体:能够传递信息的表现形式,如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称作媒体 2、多媒体:把同时由两种或两种以上表现方式组成的媒体称做多媒体 3、多媒体技术:对多媒体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加工和集成的计算机技术,称作多媒体技术 4、媒体元素:文本、图形和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 5、身边的多媒体、网上的多媒体P3-5 6、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征:集成性、数字化、交互性、多样性、实事性、超媒体结构P11-12 7、多媒体的应用:教育与培训、桌面出版物与办公自动化、多媒体电子出版物、多媒体通信、多媒体光艺术品的创作 8、多媒体技术未来研究的几个方面:数据压缩、多媒体信息特征与建模、多媒体信息的组织与管理、多媒体信息的表现与交互、多媒体通信与分布处理、多媒体的软硬件平台、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应用开发 第二章计算机中的图世界 1、利用扫描仪扫描照片的操作过程:1)连接计算机和扫描仪,放好照片,并打开扫描仪电源开关;2)开机后启动Photoshop,选择菜单命令“文件/输入/从扫描仪输入”,出现扫描参数设置和预览窗口界面;3)以150dpi的分辨率和百万色彩的图像类型扫描照片;4)选择菜单命令“文件/另存为”,出现“存储为”对话框,以适当的格式和文件名将图像保存到硬盘上。 2、抓取屏幕画面的方法:1)使要抓取的图像显示在屏幕上,按Print Screen(或Alt+Print Screen)键,将全屏(或活动窗口)的画面复制到剪贴板上;2)打开图像处理软件(如画图、Photoshop等),将剪贴板上的图像粘贴到编辑窗口中;3)以JPG格式保存图像 3、采集图片的途径:利用扫描仪扫描照片、用数码相机拍摄照片、抓取屏幕画面、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设计,给人以创作的冲动。在画家眼里,设计是一幅清明上河图或是一幅向日葵;在建筑师眼中,设计是昔日鎏金般的圆明园或是今日一塑自由女神像;在电子工程师心中,设计是贝尔实验室的电话机或是华为的程控交换机。凡此种种,但凡涉及设计都是一件良好的事情,因为她能给人以美的幻想,因为她能给人以金般财富,因为她能给人以成就之感,更为现实的是她能给人以成长以及成长所需的营养,而这种营养更是一种福祉,一辈子消受不竭享用不尽。我就是以此心态对待此次《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所谓“态度决定一切”,于是偶然又必然地收获了诸多,概而言之,大约以下几点: 一、温故而知新。课程设计发端之始,思绪全无,举步维艰,对于理论知识学习不够扎实的我深感“书到用时方恨少”,于是想起圣人之言“温故而知新”,便重拾教材与实验手册,对知识系统而全面进行了梳理,遇到难处先是苦思冥想再向同学请教,终于熟练掌握了基本理论知识,而且领悟诸多平时学习难以理解掌握的较难知识,学会了如何思考的思维方式,找到了设计的灵感。 二、思路即出路。当初没有思路,诚如举步维艰,茫茫大地,不见道路。在对理论知识梳理掌握之后,茅塞顿开,

柳暗花明,思路如泉涌,高歌“条条大路通罗马”。顿悟,没有思路便无出路,原来思路即出路。 三、实践出真知。文革之后,关于真理的大讨论最终结果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自从耳闻以来,便一直以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的教条。时至今日,课程设计基本告成,才切身领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才明晓实践出真知。因为在教材上,数字钟不过是由计数器和译码显码器组合而成,也便不以为然搭建电路图,结果电路出现诸多问题,譬如短路开路,EWB中引脚悬空即为低电平,现实中引脚悬空呈现大电阻特性即高电平,不为则不知,无为则无知,实践出真知。 四、创新求发展。“创新”目前在我国已经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地位,足见“创新”的举足轻重。而在DVD产品上市之初及以后相当长时间内,由于核心技术受制于国外,原本前景看好的国内市场却使国内DVD生产商无利可图或图的仅xx推荐:20XX/1018/special_仅蝇头小利,只因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使用国外专利技术,每台售出总要交付高额专利技术使用费。因此,我们要从小处着手,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课程设计中不忘在小处创新,未必是创新技术,但凡创新思维亦可,未必成功,只要实现创新思维培育和锻炼即可。 五、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至善至美,是人类永恒的追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总结报告(精)

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一、课程名称:数字电子钟的设计。 二、内容:设计并制作一台数字电子钟,完成设计说明书。 三、设计内容及要求: 设计内容:要求由所学的数字电子知识以及查阅有关资料设计并制作出一台数字电子钟。而且要完成电路的装配和调试。设计基本框图如下: 数字电子钟的基本框图 要求:1>.采用位数码管,显示范围0分00秒——9分59秒。 2>.提出至少两种设计实现方案,并优选方案进行设计。 3>.详细说明设计方案,并计算组件参数。包括选择的依据和原理,参数确定的根据。 4>.提倡有能力的同学在完成上述要求后,提出增强功能的设计方案。 四、比较和选写设计的系统方案,画出系统框图。 方案一:1>.振荡器由555定时器构成。在555定时器的外部接适当的电阻和电容组件构成多谐振荡器,再选择组件参数使其发出标准秒信号。 2>.计数器由74LS90集成记数构成。根据74LS90的菜单可以知道它是一个集成的 二—五—十进制计数器。对于分记数因为显示范围是0——9所以一块芯片就 可以构成。对于秒记数因为显示范围是0——59所以可以用两块并联构成100 进制计数器后再强制清零即可。再外设一定的控制电路。 3>.译码显示电路由74LS49作为译码驱动器和工阴极七段数码显示管构成。中间 设置一定的限流电阻即可。 系统框图如下: 方案一简化的系统框图

方案二:1>.振荡器和方案一相同仍由555定时器构成。 2>.计数器由74LS90构成。但是在记数方面和方案一不同,方案一是 符合平时记数逻辑,高位记数由低位进位得来。而在这个方案中则不是。 它的分记数、秒十位记数以及秒个位记数分别独立。各个计数器由共同的标准秒 振荡器驱动。只是分记数要经过一个60分频的电路,秒十位记数要经过一个10 分频的电路。而秒个位则直接接入。整个电路外加一定是设置电路即可。 3>.译码显示电路和方案一相同。 电路基本框图如下: 方案二简化系统框图 两方案的比较: 1、我们从分析电路可以知道两个方案在理论上都是可行的。 2、在难易程度方面:方案一电路设计简单,所用组件数目少,当然制作就比较简单, 而且在后期的调试和维护方面也就相对容易一些。但是在方案改进上就存在困难了, 比如要加一个校时电路就会十分复杂会使电路变的麻烦。 方案二相对与方案一就有点复杂,因为它多了两个分频电路,所用组件数目也就多, 不用数制作就会相对于方案一复杂一些,那幺在后期的调试和维护方面也就困难一 些。但是在改进方案方面就有独特的好处。因为它的各个记数电路相对独立,在操作 方面就可以分开处理。比如同样加一个校时电路就会十分方便的实现,只需要在各个 计数器电路设置一些简单的控制电路即可。 3、因为两个电路都是十分简单的电路,所用组件相对于一些大的电路来看就十分的少 了,因此在价格方面没有太多的差别,这方面就没有什幺比较的地方了。 4、在电路可靠性方面:因为方案一比方案二电路简单,根据电路的原则方案一应该是 比较可靠的。因为方案二的分记数和秒十位记数经过了分频电路,而秒个位没有经 过分频电路,因此在记数上会因为延时的原因使的记数误差增大。 综合上面的比较,而且这次的设计又没有要求设置校时装置,因此选用方案一进行设计,对于方案二可以经过改进后作为增强功能的改进方案进行设计。下面就以方案一进行电路的全部设计。 五、单元电路的设计、参数的计算和器件的选择。 1.标准秒振荡器的设计

自考27108多媒体专业技术重点知识(更新第三版)

自考27108多媒体技术重点知识(更新第三版) 第一章导论 1.1多媒体与多媒体技术 1.媒体:指人们日常所接触信息的表示或传播的载体。 2.多媒体技术/多媒体计算技术:指使用计算机或者其他由微处理器控制的终端设备综合处理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各种类型媒体信息的技术,其实质是通过进行数字化采集、获取、压缩/解压缩、编辑、存储等处理,再以单独或合成形式加以表现的一体化处理技术。 3.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性: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 4.集成性:一方面是指把单一的、零散的媒体有效的集成在一起,即信息载体的集成,它使计算机信息空间相对的得到完善,并能充分得以利用;另一方面,集成性还充分表现在多媒体系统硬件和软件实体的集成上。 5多样性:信息媒体的多样化,输入与输出的信息多样化和输入与输出信息的转换、处理。 6.交互性:为用户提供更加有效、灵活的控制和使用信息的手段,也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7.如何理解多媒体应用“1+1>2”的系统特性:多媒体系统集成性是系统级的飞跃。它把单一的、零散的媒体有效地集成在一起,即信息载体的集成,它使计算机信息空间相对地得到完善,并能充分得以利用。通过多媒体的集成性构造出支持广泛信息应用的信息系统,使得1+1>2的特性在多媒体信息系统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8.多媒体应用技术的主要内容:①多媒体素材的制作与处理;②多媒体应用数据的集成技术与创作工具;③多媒体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方法;④多媒体应用系统的管理与维护技术。 9.多媒体计算技术中的关键技术:①音频、图像、视频等媒体数据压缩/解压缩技术;②多媒体专用芯片技术;③多媒体存储和检索技术;④多媒体输入输出技术;⑤多媒体系统软件技术;⑥多媒体网络及传输技术; 数据压缩的技术指标:压缩比、恢复效果、标准化。 压缩比:指压缩过程中输入数据量与输出数据量之比。 10.虚拟现实技术的主要特征:多感知性,临场感,交互性,自主性。 11.虚拟现实技术:利用计算机所生成的一种模拟环境,通过多种传感设备使用户投入此环境,实现用户与这一环境直接进行自然交互的技术。投入是虚拟现实的本质。 12.虚拟现实应用系统目前可分为3种:投入式、非投入式、混合式。 投入式:看到计算机图像,看不到真实世界。 非投入式:看到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 混合式:虚拟世界图像叠加在真实世界的景象上,增强现实功能。 13.虚拟现实目前发展的方向是X3D景物、增强现实、混合现实和3D交互。 1.2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组成 1.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多媒体硬件系统和多媒体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硬件系统主要由计算机主机板、光盘驱动器、输入输出接口、输入输出设备、多媒体通信设备等组成;软件系统主要由硬件设备驱动程序、多媒体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多媒体创作工具和多媒体应用软件组成。 2.MPC主机构成:主机板、硬盘驱动器、CD-ROM驱动器、输入输出接口。 https://www.doczj.com/doc/4b14579991.html,B接口特点:①独立串行总线式接口;②运行速度快;③直接为设备提供+5V电源;④适合于移动办公设备。 4.音频卡:也称为声卡,是MPC录制、处理和输出声音的专用功能卡。 5.音频卡的功能:a.录制声音; b.音频信号的编辑与合成处理; c.语音合成与语音识别; d.控制电子乐器; e.播放音频文件与CD光盘; 6.音频卡的性能指标:a.数据转换位数:8-16-32,建议采用16位以上声卡。

多媒体技术知识点整理

多媒体技术知识整理 1.1.1 多媒体的含义和分类 1、媒体的定义:人们用来与外界沟通和交流各种信息的载体,或者说是信息传递和信息存储的最基本的手段。 2、强调媒体的两层含义:一是存储信息的实体,二是指传递信息的载体,多媒体技术主要指后者。 3、国际通用定义媒体的分类:感觉、表示、显示、存储和传输五种媒体,信息源流最丰富的媒体(感觉媒体),最主要的媒体(表示媒体)。 4、表示媒体通常包含的几种媒体(多媒体数据的分类) 文本:最基本 声音(音频):三种表现形式(解说词、音效、背景音乐),具有很强的前后相关性,数据量大,实时性强 图片、图像:图像主要以位图形式存放,是一种最基本的形式,图片一般以向量图形式存在。视频影像:(静态和动态,真实的画面) 动画:移动的主观设计的绘画(二维平面、三维立体),根据制作方法分为造型和帧动画两类。05年高考题:分别指出WINDOWS系统中下列工具软件所处理的媒体,记事本(文本)、画图(图像)、录音机(声音)、CD唱机(声音)、媒体播放器(音频、视频)。 填空:___________、声音、图形、图像和动画等信息载体中的两个或多个的组合成为多媒体。单:下列不属于多媒体技术中的媒体的范围是(A 存储信息的实体B 信息的载体 C 文本D 图像)A

超文本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构(A顺序的树形B非线性的网状C线性的层次D随机的链式)B 1.1.2 多媒体技术的概念 1、多媒体技术的含义: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综合处理图像、文本、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具有交互式的综合与实时处理多种媒体信息的计算机系统,具有集成性、交互性和实时性的特点。 2、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特征:集成性(综合性)、交互性、实时性。 集成性注意把握处理媒体的设备的集成和多种类型数据的集成化处理两个方面,了解创作的含义,基类媒体的概念。 05年高考题:多媒体作品与影视作品的主要区别是(A、共享性B集成性C交互性D传播性) C交互性是多媒体技术最基本的特征。 简:请回答 单: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性有(A、多样性B集成性C交互性D可扩充性)ABC 填空:多媒体技术具有__________、实时性、交互性、高质量等特性。 1.1.3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1、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简史:1986年,世界上第一台多媒体计算机AMGIA;1985年,只读光盘的问世;多媒体PC机标准MPC-1,MPC-2,MPC-3。 2、多媒体计算机的应用:了解性内容,注意几个符号简称的意义 1.2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组成 1.2.1 硬件组成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完整版)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基本理念 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以进一 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的过程中, 在通过交流与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能,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 内化信息伦理;使高中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 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生学习的平台 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为契机,充分调动家庭、学校、社区等各方力量,为高中学生提 供必备的软硬件条件和积极健康的信息内容,营造良好的信息氛围;使学校学习与社会学习 相连续,使当前学习与未来发展相连续;既关注当前的学习,更重视可持续发展,为学生打 造终生学习的平台。 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 充分考虑高中学生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强调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提倡通过课程内容的合理延伸或拓 展,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关注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均 衡性,在达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鼓励因地制宜、特色发展。 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强调结合高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社会生产、日常生活,乃至信息技术革新等各项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 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鼓励高中学生结合生活和学习实际,运用合适的信息技术,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并在此过程中分享思想、激发灵感、反思自我、增强友谊,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知识点

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知识点 模块二多媒体技术应用 模块要求: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该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认识多媒体技术对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影响;学会对不同来源的媒体素材进行甄别和选择;初步了解多媒体信息采集、加工原理,掌握应用多媒体技术促进交流并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与方法;初步具备根据主题表达的要求,规划、设计与制作多媒体作品的能力。 相关知识与具体要求: 一、多媒体的概念 1、媒体一词源于英文Mediu,它是指人们用于传播和表示各种信息的手段。 通常媒体分为五种类: (1)感觉媒体:是指能直接作用于人们的感觉器官,从而能使人产生直接感觉的媒体。如语言、声音、图像、动画、文本等 (2)表示媒体:是指为了传送感觉媒体而人为研究出来的媒体。如文本编码、条形码等(3)显示媒体:是指为信息输入输出的媒体,用于电信号和感觉媒体之间产生转换。如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 (4)存储媒体:是指用于存储表示媒体的物理介质,如硬盘、光盘、胶卷等 (5)传输媒体:是指传输表示媒体的物理介质,如电缆、光缆等 我们学习和使用的多媒体技术主要是感觉媒体。 2、多媒体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综合处理(获取、编辑、存储和显示等)多种媒体信息(文本、图形、图象、音频和视频等)的技术。 3、多媒体技术的特点:信息媒体的多样性、多种技术的集成性和处理过程的交互性 二、多媒体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1、多媒体技术发展进程中几个有代表性的阶段:1984年美国Apple公司推出Macintosh 系列机,用GUI(图形用户接口)取代CUI(计算机用户接口),用鼠标和菜单操作计算机,体现了全新的窗口和图标程序设计理念,并建立了新型的图形化人机接口标准。1985年美国Commodore个人计算机公司率先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多媒体计算机Amiga,后不断完善,形成一个完整的多媒体计算机系列。1986年,Philips和Sony公司宣布发明了交互式光盘系统CD-I,同时公布了CD—ROM文件格式。1987年,美国RCA公司展示了交互式数字影像系统DVI并制定了DVI技术标准。1995年,随着Windows95的问世,使多媒体计算机的用户界面更易操作,功能更全。 2、应用领域有:电子出版、视频会议、教育培训、影视动画、视频点播、家庭娱乐、广告宣传等等。 3、发展趋势:高分辨率(提高显示质量)、高速化(缩短处理时间)、智能化(提高信息识别能力)、标准化(以便于信息交换与资源共享)

应用电子技术工作总结

篇一: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工作总结 应用电子技术团队工作总结 本学期,应用电子技术团队在我分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团队的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省委五届三次全会、市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学院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团队的积极作用,团队全体教师团结一致,对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都能认真对待,按时完成,分院领导对我团队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肯定,现将团队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做好办公室工作,必须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电子技术团队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我党各项方针政策,提高政治素质;及时了解、掌握科技发展的新动向、新经验;积极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活动,团队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不断提高。树立高度的服务意识,服务态度和蔼、热情、耐心、细致,为学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备力量。团队成员工作中能够注意态度和方法,从工作的大局出发,互相支持,同志们的关系非常和谐。 二、分工明确,工作到位 1、保质保量完成教学工作 作为教师,教学工作是我们工作的核心,团队教师能够以大局为重,认真选课,积极备课,精心上课,无任何教学事故,保质保量完成了教学工作。2、积极参与科研、教改、课改各项工作 我团队四位专业教师均能积极参与各项科研工作,其中包括国家级,省级,院级各项课题的立项和研究工作;能够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和考试改革,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方面效果显著;在课改方面,我团队全员参与,认真撰写课改方案,将新思想、新方法贯穿整个教学之中,是学生受益,教师提高。 3、积极参与学院创建工作和评估工作 团队教师在学院骨干院校创建过程中表现突出。均能主动参与创建工作,在工作中任劳任怨,先大家后小家,工作表现得到了学院认可。我院评估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我团队教师能够主动配合学院工作,按时上交各项材料,为学院圆满完成评估工作贡献力量。 4、配合学院招生和就业工作 本学期我团队教师积极参与了分院学生的招生和就业工作。在就业环节中,我们主动联系相关企业单位,与之签署顶岗实习协议和就业订单协议,为学生百分百实习大下了良好基础。在六月初的招生工作中,团队全体动员,以各种途径加强宣传,为我分院和学院的招生工作提供保障。 三、加强协调,保证沟通 团队全体人员与其他各部门加强沟通,密切配合,互相支持,保证全局整体工作不出现纰漏。督促、协调学院的部署在团队的落实情况;传达领导指示,反馈各种信息,做到了快捷和实效,保证全局上下政令畅通。励志耕耘锐意进取。经过不懈努力,虽然本团队圆满完成了本职工作,但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我们,应用电子技术团队将继续发扬勤奋学习,团结协作的精神,为学院发展贡献力量。篇二:2012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实习总结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实习总结 院系:机械与电子学院 专业:应用电子技术 班级:电子09-1班 学号: 0505090149 姓名: xxx 实习单位:锐丰音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毕业实习总结

多媒体技术知识点

多媒体技术第一章 1.媒体、多媒体及多媒体技术的概念(记忆) (1)媒体的含义:一是指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带、磁盘、光盘等;二是承载信息的载体,如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和图像等。多媒体技术中的媒体是指后者。 (2)多媒体是指对多种媒体的综合,多媒体技术是指以计算机为平台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如文本、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在多种媒体信息之间建立逻辑连接,并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集成系统。 2.多媒体技术特征(理解):集成性、交互性、实时性。 3.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记忆) (1)生活中的多媒体:MP3音乐、影视动画、数字电视等。(数字电视是一种利用数据压缩技术的电视制式。优点:图象质量好,节目容量大,音质好) (2)多媒体技术的现状:音频技术、视频技术、数据压缩技术、网络传输技术。(音频技术:包括音频数字化,语音处理,语音合成和语音识别。如:声卡的应用、电子记事本、声控玩具、语音拨号功能的手机等) (3)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前景:虚拟现实、多媒体数据库和基于内容检索、多媒体通信技术。 4.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记忆) (1)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由多媒体硬件设备和软件设备组成 (2)MPC联盟规定多媒体计算机至少包括5个基本部件:个人计算机(PC)、只读光盘驱动器、声卡、windows操作系统和一组音箱或耳机。(一般涉及到配置一台多媒体计算机所需要部件) (3)常见多媒体硬件设备:CD-ROM驱动器、音频卡、视频卡、扫描仪、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 (4)多媒体软件根据它的应用层面可以分为多媒体操作系统、多媒体数据采集和编辑软件、多媒体创作和集成软件三大部分。常见的多媒体数据采集和编辑软件有:Windows系统附件中的“录音机”、Photoshop、Flash、3DSMAX、Premiere等;常见的多媒体创作和集成软件有:Authorware、方正奥思、Director、PowerPoint等。 5.多媒体作品的规划和设计 多媒体作品设计的一般过程是:需求分析、规划设计、脚本编写。 (1)需求分析包括:应用需求分析和创作需求分析。应用需求分析是调查分析社会需求,用户情况,作品效益等方面.创作需求分析是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结构类型,作品的内容,作品的发布方式及所需硬软件 (2)规划设计包括:系统结构设计和功能模块设计。系统结构设计描述了整个作品的组成部分,工作流程,主要界面(片头,主交互界面,片尾),模块设计描述了作品分为几个模块及每个模块的具体设计。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总 结报告

摘要 (3) 第一章设计指标 (4) 1.1设计题目 (4) 1.2设计任务和要求 (4) 1.3设计原理 (4) 第二章系统方案 (5) 2.1 系统模块及框图 (5) 2.2 单元电路设计 (6) 2.2.1 秒基准信号发生器 (6) 2.2.2 计数器 (7) 2.2.3 数码显示 (8) 2.2.3 校时切换电路 (8) 2.2.3 校时切换电路 (9) 2.2.4 整体电路图 (9) 2.2.5 部分芯片实际引脚图及功能 (11) 2.3 multisim 仿真 (12) 第三章方案总结 (12) 3.1 元件清单 (12) 3.2电路及方案的特点 (12) 3.3 心得体会 (13) 参考文献: (13)

摘要 时钟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实际生活中,时钟小巧精致甚至很多是作为另一个工具的附加物(如手机、收音机等)。但实际上时钟的原型——脉冲源是时序逻辑电路完成其逻辑功能的基础。如果电源是数字电路的发动机的话,那么时钟源就是它的轮胎使它能向前运行,所以几乎所有电子产品都离不开时钟源。本设计目的不在制作生活用的电子时钟,而是希望通过对电子钟的分模块设计,加深对震荡电路、波形转换、分频器、计数器、数据选择器、译码器、数码管等的理解,加强对实际集成器件的应用,锻炼电路焊接技术和检查排错能力。 本设计通过32768Hz晶体和14位二进制分频器4060产生2Hz的脉冲信号,再通过JK 触发器4027组成的二分频器产生1Hz秒脉冲,比基于555定时器的时钟源精确和稳定。显示部分采用CD4511驱动共阴极7段数码管。校时部分采用四二选一数据选择器74157芯片选择正常走时或手动校时。 设计过程中先使用multisim11.0进行仿真设计,后又进行实际焊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