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年至2014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2012年至2014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2012年至2014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2012年至2014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于它的(A) 0-16

A.实践性

B.阶级性

C.深刻性

D.批判性

2.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 ( C ) 0-7

A. 培根和洛克

B.黑格尔和费尔巴哈

C.斯密和李嘉图

D.圣西门和傅里叶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D ) 1-41

A. 必然和偶然的关系

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C.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4.规律的两个特点是( A ) 1-78

A. 客观性和普遍性

B.客观性和历史性

C.普遍性和持久性

D.普遍性和自觉性

5.“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强调的是( C ) 1-61

A. 要注重分析矛盾的同一性

B.要注重分析矛盾的斗争性

C.要注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D.要注重分析矛盾的普遍性

6.下列关于意识起源的正确说法是( B ) 1-80

A. 意识是主观自生的

B.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7.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是( C ) 2-93

A. 前者是可知论,后者是不可知论

B.前者是能动反映论,后者是机械反映论

C.前者是反映论,后者是先验论

D.前者是唯理论,后者是经验论

8.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B ) 2-95

A. 兴趣爱好

B.社会实践

C.求知欲望

D.好奇心理

9.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A ) 2-107

A. 概念、判断、推理

B.感觉、知识、表象

C.抽象、具体、再抽象

D.分析、归纳、综合

10.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包罗万象的真理是不存在的,这是因为真理具有( B ) 2-120

A. 绝对性

B.相对性

C.全面性

D.片面性

11.在生产关系的构成要素中,其决定性作用的是( D ) 3-139

A. 产品分配方式

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C.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D.生产资料所

有制形式

12.按照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标准,我们可以把人类历史划分为( B ) 3-149

A. 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B.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C.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D.古代社会、近代

社会、现代社会

13.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 C ) 3-157

A. 政治标准

B.思想标准

C.经济标准

D.文化标准

14.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在于人能够( A ) 3-134

A. 制造和使用工具

B.创造和使用语言符号

C.积极地适应外部环境

D.能动地反映客

观世界

15.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D ) 4-190

A.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B.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矛盾

C.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的矛盾

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16.劳动力的价值决定有一个重要特点,即( C ) 4-198

A. 它由其生产的剩余价值决定

B.它由其使用价值决定

C.它包含历史和道德因素

D.

它包含习惯和法律因素

17.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 B ) 4-203

A. 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

C.资本积累规律

D.平均利润规律

18.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D ) 4-221

A. 实用主义

B.享乐主义

C.功利主义

D.利己主义

19.价值增殖产生于资本循环中的( B ) 5-225

A. 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

D.运输阶段

20.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核心问题是分析( A ) 5-232

A. 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是如何实现的

B.剩余价值是如何转化为平均利润的

C.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的

D.资本循环是怎样运行的

21.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不应包括( D ) 5-238

A. 工人的工资

B.原材料费用

C.机器设备的折旧费

D.机器设备未折旧部分

22.资本主义商业店员所从事的商品买卖活动( D ) 5-250

A. 创造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B.实现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C.创造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D.实现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23.资本主义银行的利润率一般应相当于( A ) 5-253

A. 社会的平均利润率

B.垄断企业的利润率

C.银行的存款利息率

D.银行的贷款利息率

2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大体形成于( D ) 6-274

A. 资产阶级革命以后

B.工业革命以后

C.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25.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万能垄断者是( D ) 6-270

A. 处于垄断地位的工业企业

B.处于垄断地位的大银行

C.处于垄断地位的商业企业

D.处于垄断地位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26.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 C ) 6-288

A. 全都是无偿提供的

B.对发展中国家是完全不利的

C. 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方式

D.对发展中国家是完全有利的

27.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 D ) 7-319

A. 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专政

B.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

C.建设社会主义新型民主

D.消灭剥削进入无产阶级社会

28.社会主义根本的和首要的任务是( A ) 7-326

A.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加强无产阶级专政

C.巩固共产党的领导

D.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

29.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 D ) 8-342

A. 平均分配

B.按生产要素分配

C.按劳分配

D.按需分配

30.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是在( D ) 8-344

A. 社会主义革命中实现的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的

C.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实现的

D.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

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1.下列各项为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提供了自然科学基础的有( ACD ) 0-9

A. 细胞学说

B.狭义相对论

C.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D.生物进化论

32.实践的基本特点包括( BCD ) 1-45

A. 普遍性

B.客观性

C.自觉能动性

D.社会历史性

33.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会导致( AC ) 2-107

A. 唯理论和经验论

B.唯意志论和宿命论

C.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D.二元论和不可知论

34.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 BC ) 2-120

A. 现有的实践能够检验现有的全部认识

B.只有实践才能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C.实践能够对人类的一切认识作出检验

D.实践一次就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35.下列各项中,属于社会存在的有( ABC ) 3-132

A. 人口因素

B.地理环境

C.生产方式

D.政治制度

36.下列各项正确表述可变资本含义的有( BC ) 4-201

A. 可变资本是通过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

B.可变资本是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

C.可变资本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价值增殖的那部分资本

D.可变资本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价值转移的那部分资本

37.在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的制度中,“三权”包括( ACD ) 4-214

A. 立法权

B.财政权

C.行政权

D.司法权

38.影响股票价格的主要因素有( BD ) 5-255

A. 股票的票面价格

B.股息

C.平均利润

D.银行利息率

39.以下属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和部分质变的有( CD ) 6-297

A.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

B.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资本社会化形式的发展

D.工业和科技革命的发展

40.从人员构成上看,马克思主义政党( ACD ) 7-333

A. 由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组成

B.由工人阶级的全体成员组成

C.有其他阶级的先进分子加入

D.有其他阶层的先进分子加入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41.简述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0-5

42.与其他阶级社会的改革相比,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有哪些特点? 3-163

4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是什么?5-235

44.简述垄断阶级竞争依然存在的原因。6-272

45.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7-331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1-67

47.试述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5-230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37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O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作为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是( C )0-

4 A.唯物论和辩证法学说 B.唯物论和劳动价值学说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

2.承认世界的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 A )1-36

A.一元论

B.二元论

C.唯物论

D.唯心论

3.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客观实在性是( D )1-40

A.生命物质的共性

B.自然物质的共性

C.有形物质的共性

D.一切物质的共性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D )1-41

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5.唯物辩证法提供的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是( C )1-56

A.逻辑分析法

B.阶级分析法

C.矛盾分析法

D.精神分析法

6.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态度依据的是( B )1-68

A.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

B.辩证否定的原理

C.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

D.对立统一的原理

7.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 A )2-101

A.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B.相互依存的关系

C.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D.相互作用的关系

8.作为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 B )2-106

A.概念、判断、推理

B.感觉、知觉、表象

C.分析、归纳、综合

D.识记、联想、假说

9.真理的发展是一个( D )2-116

A.从主观真理走向客观真理的过程

B.从局部真理走向全面真理的过程

C.从具体真理走向抽象真理的过程

D.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lO.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B )2-127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实事求是

C.理论联系实际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1.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通过( B )3-132

A.对个体心理素质的影响实现

B.对物质生产的影响实现

C.对个体生理结构的影响实现

D.对民族气质的影响实现

12.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 A )3-139

A.经济关系

B.政治关系

C.思想关系

D.血缘关系

13.在上层建筑的各种要素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 C )3-144

A.艺术

B.宗教

C.政治

D.哲学

14.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D )3-170

A.人的价值追求

B.人的政治立场

C.人的情感态度

D.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5.具体劳动( C )4-185

A.反映社会生产关系

B.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C.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D.创造剩余价值

16.价值规律是( B )4-191 A.自然经济的基本规律

B.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C.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

D.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

17.劳动力价值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D )4-198

A.它由剩余价值决定

B.它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C.它由自身的使用价值决定

D.它包括历史和道德因素

18.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 C )4-203

A.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B.本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C.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D.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19.产业资本循环中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的阶段是( A )5-225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

D.流通阶段

20.产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 C )5-235

A.生产相对过剩

B.需求绝对减少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D.生产和消费的矛盾

21.年利润率的计算公式是( D )5-240

A.年利润量/年预付可变资本

B.年利润量/年预付不变资本

C.年剩余价值量/年预付可变资本

D.年剩余价值量/年预付总资本

22.下列资本形式中不.属于职能资本的是( C )5-250

A.产业资本

B.商业资本

C.借贷资本

D.农业资本

23.股份公司的组织结构一般包括权力机构、经营决策机构和监督机构三部分,与之相应的具体组织形式是( A )5-255

A.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

B.董事会、理事会、职代会

C.股东会、理事会、监事会

D.董事会、监事会、职代会

24.政治经济学中的金融资本指的是( C )6-270

A.超大型、垄断性的银行资本

B.在银行保险证券投资等金融领域活动的资本

C.垄断的工业资本与垄断的银行资本融合形成的资本

D.资本主义国家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资本的总和

25.“过剩资本”的出现是( C )6-284

A.资本积累的前提条件

B.资本循环的物质基础

C.资本输出的财力基础

D.引进资本的必然结果

2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进入到( D )6-274

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

B.垄断竞争资本主义阶段

C.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27.下列属于19世纪初欧洲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是( B )7-304

A.黑格尔

B.圣西门

C.费尔巴哈

D.李嘉图

28.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是( D )7-334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C.建设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D.实现共产主义

29.劳动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而同时成为人们生活第一需要的社会是( B )8-348

A.社会主义社会

B.共产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信息社会

30.当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命是( A )8-361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C.消灭等级制度和阶级差别

D.

促使国家自行消亡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O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31.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判断,正确的有( ABCD )0- A.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

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0-14

B.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0-16

C.马克思主

义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 0-19 D.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0-22

32.除了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还有( AC )1-55 A.质量互变规律 B.内容决定形式的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现象表现本质的规律

33.下列各项属于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有( ABCD )2-94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4.“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句话在真理观上的错误在于否认了( CD )2-

116(理解) A.真理和谬误的严格界限 B.真理的相对性 C.真理和谬误的相互转化

D.真理的绝对性

35.下列各项属于技术社会形态的有( ABCD )3-149 A.渔猎社会 B.农业社会 C.工业社会

D.信息社会

36.简单商品经济中包含的各种矛盾有( ACD )4-191(理解) A.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B.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矛盾

C.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37.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受到生产资本构成的影响,这种影响具体来自( ABCD )5-

229 A.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所占的比重 B.生产资本中流动资本所占的比重 C.固定资本各

组成部分的周转速度

D.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

38.级差地租I形成的条件有( AB )5-259 A.不同地块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 B.不同地

块地理位置的差别 C.同一地块连续追加投资的多少

D.同一地块连续追加投资的效率

39.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与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结合的方式主要有( ABC )6-278 A.国家

购买一部分私人企业的股票 B.原国有企业出卖一部分股票给私人 C.国家和私人共同投资

兴建新的企业 D.原国有企业全部私有化

40.共产主义社会将要消灭的“三大差别”包括( ABC )8-347 A.工农差别

B.城乡差别

C.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

D.干部和群众的差别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及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此问题上的错误。1-35 答:

(1)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凡是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第一性的,物质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哲学,属于唯心主义。

(3)与这一问题相联系,还有世界如何存在的问题,即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以联系、发展的状态存在,还是以孤立、静止的状态存在的问题。形而上学则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

是彼此孤立的,静止不变的,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

42.简述真理的客观性的含义。2-114 答:

真理的客观性有两个含义:

(1)任何真理都包含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

真理的客观性就是承认认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实际又符合客观实际。在主体之外有一个

客观对象,真理就是指主体的认识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相一致。简言之,真理的客观性就

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2)真理的客观性是指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实践,实践是一种感性的物质活动,实践的主体、客体、手段、结果都是客观实在,都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43.简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及其主要特征。4-219 答:

(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最高和最后形态,因而利己主义也发展到了顶峰,成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

(2)资本主义利己主义的主要特征就是为一己私利而获取金钱。这种以获取金钱为特征的利己主义,成为资产阶级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44.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原因。6-275 答:

(1)仅靠私人垄断资本的力量,无法满足大规模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巨额资金。 (2)在一些大规模公共设施的建设上,私人垄断资本无能为力或不愿进行建设。 (3)一些大型、基

础性、前导性的科学研究项目,也是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涉足的领域。 (4)日益严重的生产

过剩问题仅靠私人垄断资本难以解决。 (5)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国家出面进行某些宏

观经济调控。 (6)在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方面,国家的再分配功能也越来越重要。 45.简

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8-362 答: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机联

系和统一。一方面,远大理想是现阶段共同理想的奋斗目标。另一方面,现阶段的共同理

想是远大理想的坚实基础。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O分,共20分)

46.根据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谈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现实意义。3-

174/177 答:

一、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人民群众是物质

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

力量。

二、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一切为了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这是党的根本宗旨。 2、一切依靠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

3、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方法,也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工作方法。从群众中来,在认识论上就是从实践到认识;到群众中去,就是从认识到实践。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循环往复,就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往复。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推

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

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

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

归宿。

47.什么是绝对地租?它产生的原因和源泉是什么?5-260 答:

一、资本主义绝对地租就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私有权垄断所获取的地租,它是由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低于价值的超额利润所构成的。

二、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农业中的土地私有权垄断。

1、土地私有制的垄断,使农业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余额,有可能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绝对地租。

2、土地私有权的垄断,使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必须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绝对地租。三、绝对地租的源泉是农业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即超额剩余价值,绝对地租就是这部分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全国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

A.马克思和李嘉图

B.马克思和圣西门

C.马克思和费尔巴哈

D.马克思和恩格斯

2.哲学上的二元论否认

A.世界的统一性

B.世界的物质性

C.世界的可知性

D.世界的多样性

3.下列观点中表述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是

A.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B.对立统一的观点

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辩证否定的观点

4.在唯物辩证法看来,粮食同玉米、高梁、小麦之间的关系属于

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B.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5.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的原因和结果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C.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6.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意识能够

A.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B.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规律

C.通过改造规律反映客观世界

D.通过改造世界消灭客观规律

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B.绝对观念的显现

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神秘天意的启示

8.“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句话表明

A.感性认识是微不足道的

B.感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C.理性认识是唯一可靠的

D.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9.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A.调查研究,了解情况

B.深入思考,形成理论

C.精心安排,制定策略

D.执行计划,付诸实践

10.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实事求是

C.理论联系实际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1.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差异多样的地理环境

B.丰腴富饶的自然资源

C.协调合理的人口结构

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12.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教育属于

A.实体性因素

B.运筹性因素

C.准备性因素

D.渗透性因素

13.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

A.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改变

B.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改变

C.社会主义基本文化制度的改变

D.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4.人的本质在于

A.人的自然属性

B.人的道德素质

C.人的社会属性

D.人的文化素质

15.具体劳动

A.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B.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C.反映社会生产关系

D.创造剩余价值

16.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在流通中购买到

A.生产资料

B.劳动力

C.劳动资料

D.劳动对象

17.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

A.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B.本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C.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D.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18.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机构是

A.检察机构

B.法院

C.警察机构

D.议院或国会

19.已购买而尚未使用的生产资料处于资本循环的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

D.流通阶段

20.年剩余价值率是

A.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比

B.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之比

C.一年内剩余价值总量与一年预付可变资本之比

D.一年内剩余价值总量与一年预付总资本之比

21.资本主义商业企业的利润率应大体相当于

A.剩余价值率

B.平均利润率

C.银行的贷款利率

D.银行的存款利率

22.股份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董事会

B.监事会

C.理事会

D.股东大会

23.绝对地租的形成原因是

A.土地的经营垄断

B.土地的私有权垄断

C.土地的肥沃程度

D.土地的地理位置

24.把在法律和生产上独立的企业在流通环节统一起来,进行垄断经营的企业组织形式是

A.卡特尔

B.辛迪加

C.托拉斯

D.康采恩

25.资本主义的国有资本和国有经济一般不参与

A.基础设施的建设

B.战略性科学研究

C.普通消费品生产

D.公共产品生产

26.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管理和调控

A.能够消除经济危机

B.可以缓和资本主义内部的某些矛盾

C.能够防止生产过剩

D.可以根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27.列宁所提出的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立足于

A.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预言 .

B.巴黎公社原则

C.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

D.生产力决定论

28.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

A.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

B.无产阶级使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

C.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任务

D.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9.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产生有两个条件,一是工人运动的发展,二是

A.贫富差距的拉大

B.革命领袖的出现

C.政治腐败的蔓延

D.科学社会主义的传播

30.实现共产主义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

A.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B.人与人关系的高度和谐

C.人的思想觉悟的极大提高

D.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和谐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31.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表现为它具有

A.彻底的批判精神

B.完整的理论体系

C.鲜明的政治立场

D.严密的逻辑结构

32.下列范畴属于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的有

A.内容和形式

B.必然性和偶然性

C.本质和现象

D.可能性和现实性

33.规律的特点表明,规律具有

A.永恒性

B.有用性

C.客观性

D.普遍性

34.今天的实践不能完全检验今天人们提出的全部认识,这说明

A.实践标准具有绝对性

B.实践标准具有确定性

C.实践标准具有相对性

D.实践标准具有不确定性

35.“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

A.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B.前者是唯物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

C.是两种相互补充的历史观

D.前者是唯心史观,后者是唯物史观

36.货币的基本职能有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37.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包括

A.两大部类的平衡

B.总供需的平衡

C.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

D.社会总产品的物质补偿

38.生产成本的形式

A.表明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

B.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C.模糊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别

D.使剩余价值表现为所费资本的增加额

39.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包括

A.生产国际化

B.贸易国际化

C.区域集团化

D.经济全球化

40.共产主义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的有利条件有

A.人们完全摆脱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

B.人们完全摆脱了旧式分工的束缚

C.人们完全摆脱了仅仅是谋生手段的劳动的束缚

D.人们完全摆脱了接受教育和训练的限制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简述其内容和意义。

42.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43.简述资本积累的实质及其后果。

44.简述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45.为什么说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义。

47.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有哪些新变化?如何认识其实质?

全国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37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除《哲学的贫困》外,标志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经典著作是

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B.《德意志意识形态》

C.《共产党宣言》

D.《资本论》

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广延性 B.持续性

C.客观实在性

D.可知性

3.“绝对运动中包含着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包含着绝对运动”,这是一种

A.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4.下列各项属于主观臆想联系的是

A.江河污染影响人们的生活 B.核泄漏事故危及人类的生存

C.毁林导致生物物种的迅速减少

D.彗星出现预示将要发生战争

5.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

A.事物的发展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B.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6.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

A.学习科学理论 B.投身社会实践

C.了解实际情况

D.制定周密计划

7.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相比较,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两个缺陷,一个是缺乏辩证法的观点,另一个是

A.缺乏实践的观点 B.缺乏反映论的观点

C.缺乏一元论的观点

D.缺乏可知论的观点

8.与理性认识相比较,感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直接性,另一个是

A.客观性 B.能动性

C.抽象性

D.形象性

9.真理具有客观性,被称为客观真理,是因为

A.真理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B.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C.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

D.真理是大多数人承认的客观事实

10.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具有确定性,又具有

A.普遍性 B.特殊性

C.不确定性

D.绝对性

11.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

A.影响社会结构的划分 B.影响社会发展的速度

C.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D.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12.下列各项属于意识形态的是

A.哲学 B.物理学

C.数学

D.语言学

13.在生产关系的各项内容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B.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C.产品的分配方式

D.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14.既坚持历史决定论又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这属于

A.历史唯物论观点 B.相对主义观点

C.诡辩论观点

D.折衷主义观点

15.关于社会分工的产生,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社会分工是私有制的产物 B.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的产物

C.社会分工是资本主义的产物

D.社会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16.构成商品价格基础的是

A.使用价值 B.价值

C.商品供给

D.商品需求

17.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是

A.不变资本 B.可变资本

C.流动资本

D.流通资本

18.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将工作日延长所生产出的剩余价值是

A.绝对剩余价值 B.相对剩余价值

C.超额剩余价值

D.平均剩余价值

19.产业资本的循环包括

A.生产、流通和销售阶段 B.生产、储存和销售阶段

C.购买、生产和销售阶段

D.购买、生产和储存阶段

20.根据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资本家的生产资本可以划分为

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C.商品资本和流通资本

D.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

21.资本主义生产的成本不.包括

A.工人的工资 B.原材料的耗费

C.固定资本的折旧费

D.固定资本未折旧的部分

22.商品资本职能转化为商业资本职能的条件,除了商人有独立的投资外还必须有A.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之间的分工

B.商业资本家和借贷资本家之间的分工

C.商业资本家和银行资本家之间的分工

D.商业资本家和商业店员之间的分工

23.资本主义经济中,农业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是

A.级差地租 B.绝对地租

C.平均利润

D.利息

24.自由竞争与生产集中的关系是

A.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 B.自由竞争阻碍生产集中

C.生产集中引起自由竞争

D.生产集中取代自由竞争

2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管理和调控经济的主要机制是

A.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B.国家管理企业,企业引领市场

C.国家宏观调控,企业微观规制

D.国家政策引导,市场自由竞争

26.资本主义国家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是

A.经济手段和经济计划 B.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和经济计划

D.法律手段和经济计划

27.在前苏联推行所谓“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领导人是

A.列宁 B.斯大林

C.布哈林

D.托洛斯基

28.社会主义从一国向多国发展壮大起始于

A.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 B.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C.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以后

D.古巴社会主义革命以后

29.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A.集体领导制 B.首长负责制

C.集体问责制

D.民主集中制

30.实现共产主义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

A.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B.剥削阶级的彻底消灭

C.人们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

D.经济的计划调节管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31.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有

A.李嘉图 B.黑格尔

C.费尔巴哈

D.圣西门

3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因为

A.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B.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

C.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D.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属于实践活动

33.下列各项正确表述意识本质的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总共50题共100分 一、单选题(共50题,共100分) 1.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2分) 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D.实现人权 .标准答案:A 2.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①.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②.理论不能代替实践③.理论本身就是物质的力量④.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2分)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标准答案:D 3. 马克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2分) A.法国唯物主义、英国经验主义、德国理性主义 B.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生物进化论 C.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历史哲学、英国科学主义、欧洲人文主义 .标准答案:C 4. 白天和黑夜先后相继的现象是()(2分) A.因果联系 B.偶然联系 C.非因果联系 D.间接联系 .标准答案:C 5. 一对兄弟到公园游玩,回来后讲述各自的感受。哥哥说:"那可真是一个好地方,荆棘上面也有鲜花。"弟弟说:"那可真是一个鬼地方,鲜花下面也有荆棘。"这说明() (2分)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见仁见智现象是主体能动作用的表现 C.此亦彼也,彼亦此也,相对主义是一种正确的观点 D.人的看法不同,决定着事物向相反的方面转化

.标准答案:B 6. 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2分) A.要善于把握事物的度 B.要善于把握事物的质 C.要善于把握事物的量 D.要善于把握事物的二重性 .标准答案:A 7.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说的“客观实在”是指()(2分) A.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 B.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 C.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不能被人们所认识 .标准答案:C 8.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体现了()(2分) A.唯物主义时空观 B.客观唯心主义时空观 C.主观唯心主义时空观 D.形而上学的时空观 .标准答案:C 9.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2分) A.对世界是否具有统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B.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C.对世界万物是否运动发展问题的不同回答 D.对世界是否可以认识问题的不同回答 .标准答案:B 10. 把思维归结为只是人脑的生理过程的观点是()(2分) A.庸俗唯物主义 B.二元论 C.客观唯心主义 D.相对主义 .标准答案:A 11. 唯物辩证法所解决的问题是() (2分) A.世界是什么的问题 B.世界怎么样的问题 C.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构建和谐社会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构建和谐社会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感受到了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我们大学生成长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很需要的现实意义。从中我学到了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扩大了自己的视野,加深了思想认识的深度。在老师的教导下,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处理生活实践中的问题。在看待各种现象和问题时,学着去理性思考,并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让我了解到事物客观真实的一面。同时,我也认识了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和谐是什么呢?《说文》解释:和,相应也。《尔雅》解释:谐,和也。可以这样说,和谐二字简洁、生动而又朴实无华地反映了中国人心灵深处对于人、社会与自然最深刻的理解,是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精神最精辟的诠释。那什么又是和谐社会呢?和谐社会简而言之就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而又充满活力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众所周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所提出的“和谐社会”一词,现已成为当前国内政治主题词之一.对我们普通老百姓而言,“家和万事兴”,安宁有序的工作生活,诚信公平的社会风气与丰富健康的文化娱乐就是和谐社会的具体表现。所以,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我们执政党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目标,同样也是每个公民的应尽职责,更是新时期农业系统中的每一位成员理所担当的光荣义务。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前进和发展中的工作,把马克思主义落实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推进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 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前进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马克思原理在中国运用的体现我们要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中,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就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一是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善于对最鲜活的实践经验作出理论概括,善于用创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科学,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其生命力最深刻的根源和动力就只存在于实践之中。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实现富强、走向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源泉。这一伟大实践中不断涌现的各种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养分。我们要善于从多彩的实践活动中、从火热的社会生活中、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营养,善于把基层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升华为理论成果,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科学理论的内涵。正确的理论不仅来自于实践,而且接受实践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我们既要从实践发展的需要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进行准确的把握和运用,又要结合新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

作业二 一、单选题: 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B ) A.科学性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的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是( B ) A.辩证法思想 B.唯物主义思想 C.可知论思想 D.决定论思想 3、哲学上的基本派别是( D )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 C.唯物主义辩证法与唯心主义辩证法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4、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 D ) A.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 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C.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 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 会性物质活动 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C ) 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B.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C.对立统一的观点 D.辩证否定的观点 6、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C ) A、社会意识形态 B、政治法律思想 C、国家政权 D、政体 7、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 C )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8、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 B ) A、使用价值 B、价值 C、交换价值 D、剩余价值 二、辨析题: 1、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矛盾的根本属性。 答:观点正确。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 2、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两种不同的劳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汇总(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汇总(全)

————————————————————————————————作者:————————————————————————————————日期: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和三个理论来源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和法英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罗伯特·欧文)合理成分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三)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物质定义及其意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意义: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存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的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意识的本质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简述运动和静止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成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a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这就是说,事物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处于运动之中b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的状态c 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有绝对运动简述实践的特点及基本形式特点: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总之,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表现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试用世界物质统一原理,说明为什么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社会运动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制约着任的实践活动。我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就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作用于客观世界。人们要取得实践的成功和胜利,就必须正确认识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所以,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简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的特点:a.联系具有客观性。b.联系具有普遍性。c.联系具有多样性。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的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发展的原因:内在矛盾性)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如何理解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的关系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的作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取得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矛盾的斗争性的作用: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试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意义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意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留给我们的大量精神财富,连同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在继承和发展的实践中创造的理论成果,构成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思想宝库。它涉及的众多学科门类所形成的知识海洋,无论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还是在人类文明继续发展进步的新时代,都当之无愧地称得上博大精深。 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称,其前身

是德国古典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所发生的一切变化的基础。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精神只是运动着的物质的最高形式。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人们能够认识并正确运用客观规律。辩证法的规律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中抽引出来的,实质上可以归结为以下3个规律:从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辩证法是关于一切运动最普遍的规律的科学。运动的根源在于矛盾。矛盾双方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之中。人们要认识物质世界的运动规律,必须通过实践,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个别人的认识又是有限的,这个矛盾要在无穷无尽的、连绵不断的世代中解决。 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两者的结合构成生产力。人们在发展生产力时也发展着一定的相互关系,即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为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性质随着生产力的改变而改变。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等等;所以每一个历史时代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和思想的基础。从原始公社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是在现实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创造。个人在历史上有一定作用,每个时代都需要而且能够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在线练习答案

(一) 单选题 1. 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剥削,是由于它()。 (A) 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B) 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C) 是劳动者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D) 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表现形式 参考答案: (A) 没有详解信息! 2. 当代资本主义的国有制主要存在于()。 (A) 知识经济行业之中 (B) 高度垄断行业之中 (C) 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部门 (D)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居支配地位的巨型公司中 参考答案: (C) 没有详解信息! 3.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 (A) 是矛盾的 (B) 是两回事 (C) 是有着内在联系的 (D) 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参考答案: (C) 没有详解信息! 4.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因为剩余价值被看做是()。 (A) 耗费的可变资本的增加额 (B) 预付的不变资本的增加额

(C) 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 (D) 耗费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 参考答案: (C) 没有详解信息! 5.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从实质上说就是()。 (A) 生产不足的危机 (B) 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 (C) 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D) 买卖脱节的危机 参考答案: (C) 没有详解信息! 6. 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 (A) 它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 (B) 它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本身具有价值 (C) 它具有计量单位 (D) 它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参考答案: (B) 没有详解信息! 7. 在垄断资本主义的各个基本经济特征中最根本的特征是()。 (A) 国家垄断同盟的形成 (B) 资本输出具有重要的意义 (C) 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D) 瓜分世界领土,形成殖民体系 参考答案: (C) 没有详解信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完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纲要 1、(1)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 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和阶级基础: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无产阶级 (3)马克思主义直接的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美国空想社会主义 (4)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及其基础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致力于实现以劳动 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离异 C、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 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D、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 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2、(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认识基础,各门具体科学以哲学为理论指导;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2)哲学的基本派别及其历史形态: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3、(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时空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2)马克思主义的意识观: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3)意识的起源: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的本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C、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 D、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A、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B、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意义:A、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以实践、地点、条件为转移 4、实践的本质: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的基本特征: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等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20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作业

交卷时间:2018-02-13 10:27:58 一、单选题 1.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 A. 资本家用经济手段诱使农民脱离土地成为雇佣劳动者 B. 劳动者自愿脱离土地到城市做工,为资本家进行积累 C. 通过暴力手段迫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把大量财富集中在资本家 手中 D. 资本家靠自身勤劳致富,兴办资本主义企业 \ 得分:5 知识点: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 A. 自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 B. 社会分工以及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C. 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公有制 D. 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 得分:5 知识点: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3.商品的二因素是()。 A.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B. 使用价值和价值 C. 生产和消费

D.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得分:5 知识点: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4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的实现要靠()。 A. 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 B. 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 C. 同一种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 D. 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 得分:5 知识点: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5.货币的本质是()。 A. 商品交换的媒介物 B.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C. 价值的表现形式 D. 流通手段 得分:5 知识点: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6. 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B.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名词解释二

1.马克思主义的内涵: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组成的整体科你学以及列宁对其的继承和发展,由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了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由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3.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体征。 4.生产力:是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并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 5.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6.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基本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意识形态。 7.剩余价值:由劳动者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另一个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的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8.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价值更大。 9.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化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个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10.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方面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11.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12. 垄断: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者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13.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借助于工人的具体运动,把原有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价值量没有发生变化。 14.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使预付资本价值量发生了变化。 16.共产主义:它是一种最科学的理论或思想体系。它是由这一科学理论所揭示的最合理的社会制度。她是在这一科学理论知道下,以建立这种社会制度为最终目标的实际运用,即共产主义的实践。 1.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生产方式是人与动物区别的基本标志。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制度性质和制度的更替。生产方式制约着人们的全部社会生活。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其动因与后果? A.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样化的:一是生产的全球化:二是贸易的全球化:三是金融的全球化:四是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B.因素: 首先,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其次,跨国公司的发展 最后,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库(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诞生于正确答案:A A、19世纪四十年代 B、19世纪五十年代 C、19世纪六十年代 D、19世纪七十年代 2、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性著作是正确答案:A A、《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 B、《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 C、《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 D、《反杜林论》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3、马克思主义形成的重要标志是正确答案:D A、《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出版 B、《资本论》的出版 C、《反杜林论》的出版 D、《共产党宣言》的公开发表 4、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文化优秀成果,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从而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正确答案:B A、伟大发展 B、伟大革命 C、伟大发现 D、伟大发明 5、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正确答案: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6、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正确答案: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7、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正确答案: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8、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正确答案:A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_在线作业_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_在线作业_2 交卷时间:2017-09-01 10:11:22 一、单选题 1. (5分) ? A. 反映论的观点 ? B. 可知论的观点 ? C. 实践的观点 ? D. 辩证法的观点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2.1.1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2. (5分) ? A.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 B. 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 ? C. 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 D. 实践为认识提供了物质手段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2.1.1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3. (5分)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属于()。? A.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 B. 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 C. 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 D.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2.1.2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展开解析

解析 4. (5分) ? A. 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 B. 从意识到物质的过程 ? C.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 D. 从感觉和知觉到表象的过程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2.1.3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5. (5分) ? A.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 B. 被大多数人普遍认同的意见 ? C. 对人们有用的观点或者理论 ? D. 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 真理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正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在的各门具体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思想, 是现时代精神之精华。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读某个现实问题,要遵循三步走原则,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也就是说第一步,认清这个现实问题的真实情况和本质属性;第二步,分析这个现实问题产生的主观原因客观原因;第三步,找出解决这个现实问题的方法。 本文试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从局部与整体、现象与本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规律的特殊性和量变质变规律的普遍性等方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对学习和工作实践的重要指导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与工作实践

目前, 高等工程院校均开设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是现时代精神之精华。工程院校的学生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掌握科学的方法论, 特别是掌握科学的辩证思维方法, 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观察世界, 有助于正确分析和理解工程中的各种复杂问题, 提高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通过本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不仅使我掌握了基本的哲学知识,同时也为构造自己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找到了正确的方向;也让我学到了理论知识,更让我自己的思想觉悟提高了许多,分析和解决学习、工作等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以下就简单分析其对我学习、工作的影响。 我是一名业余大学的学生,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我来学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它不是停滞不前的,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利用先进的知识武装自己,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不断发展着,完备者,不断以新的经验新的知识新的结论丰富自己,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指导我们不同历史时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就是因为它不是固定不变的教条,而是能够与时俱进的学说,我们的学习也在与时俱进,正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着我们,让我们与时俱进,不断有新的知识让我们学习,指导着我们的学习。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是相互转化的,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要结果,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在我们是十二年寒窗苦读中,我们就是在慢慢积累着,等待着量变产生质变,在我们学习生涯中,我们时刻要求自己认真学习,为的就是高考,希望我们的质变能够引起量变,对待学习,我们要学会坚持,不松懈,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去面对学习,好为将来的美好生活打下基础。 马克思主义再次能够为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提供科学方法和理论指导。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给人智慧,使人智慧”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为我们学习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所谓“授人以渔”,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武装我们头脑可以增强我们分析过去、改造未来的能力,独立地处理各种现实生活中的复杂问题,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所讲的物质世界的统一性,联系与发展,唯物辩证法等都对我们的生活是大有裨益的。我们以这些理论作前提,来进行日常的学习和工作可以避免走弯路、犯错误。比如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如果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就不难明白为什么没有第一类永动机,为什么诸亮的木牛流马是不可能存在的,为什么武侠小说中的力是不可能存在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培养我们思维创新的能力。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我们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部分都在启迪着人们在科学认识活动中探索未知的能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论部分,为人们的思维创新提供了物质基础,告诫人们在理论思考和创新的过程中不能从主观臆断的想当然出发,就要从物质第一性出发,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辩证法部分为人们的思维创新提供了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它告诫人们在思维创新过程中应该坚持矛盾分析方法,把握矛盾的特殊性及其特点,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结合,反对形而上学的均衡论和一点论。认识论部分,为思维创新提供了必备的物质条件——认识的主体。要提高人们的理论思维和思维创新能力,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笔记(全)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最新整理)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单选)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多选)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近代自然科学取得三大发现新成就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弃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 (多选)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 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考试大自考站,你的自考专家! (多选)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最直接、最重大影响的,是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们代表了19世纪上半叶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单选)黑格尔最卓越的贡献是辩证法,他是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 有意识地叙述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哲学家。

(单选)费尔马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代表,是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 (单选)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来没有完全赞同和接受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只是吸收了他的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同时摒充了他的抽象的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清除了他的理论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杂质。 (单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欧洲哲学的全部积极内容,其中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多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哲学存在两个分离:一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二是唯物主义自然马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相分离。 (单选)英国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完成于英国工业革命后的19世纪初,创始人是威廉。配第,中间经济亚当。斯密的发展,到大卫。李嘉图结束。 (多选)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指19世纪上半叶以对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 (多选)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这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坚定的自然科学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多选)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者。马克思1845年春天写作的《关于费尔马哈的提纲》和马克思、恩格斯1845-1846年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是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的著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括

马思主义的鲜期特征: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的尤其是中国的历史进程。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不但没有过时,而且日益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理论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①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②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③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论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④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③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④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5个)①内容与形式②本质与现象③原因与结果④必然与偶然⑤现实与可能为什么矛 盾的方法是根本方法?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一矛盾分析方法。因此,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自觉坚持和正确运用对立统-规律是十分重要的。关于什么是底线思维,如何坚持培养提高底线思维?底线就是不可逾越的界限,是事物发生质变的临界点。①要严守原则,不仅要划清底线,更要坚守底线,不能踩“红线”、越“底线”、闯“雷区”;②要以积极的态度研判风险、防患于未然,牢牢掌握战略主动权,坚定信心,以实际行动化解风险,变挑战为机遇,追求最佳结果;③坚持底线思维,要做到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表现: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价值的基本特性:①价值的主体性②价值的客观性③价值的多维性④价值的社会历史性。劳动价值论的内容: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价值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及其变化规律、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及其作用。劳动力价值的组成:①维护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②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①货币资本循环。 ②生产资本循环。③商定资本循环。新变化的表现①生产资料所有制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大学生就业问题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学院:动物科技学院 班级:动医1402班 姓名:石苓竹 学号: 20140201702

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 摘要:近几年,大学生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我们应该以联系的观点分析为何会出现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 关键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生就业就业形势严峻 曾几何时,大学生找工作时是人才市场上的“香饽饽”,可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如今这种优越感几近消失,面对就业问题眉头紧皱,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我们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多角度的看待这一问题。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都是全国性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突出的经济问题,是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难点,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就业不足的困扰。在我国,随着知识经济发展引起的经济结构调整的展开和改革的深化,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特点问题和经济理论研究中的难点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化对知识经济发展条件下就业理论的研究,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如今,社会经济条件已发生了巨大变化,马克思关于就业方面的理论体系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目前在知识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正确地把握马克思的有关经济理论,并结合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创新就业理论,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往年大学生千军万马挤向大城市的现象有所不同,大学生就业出现了一股“回流”潮,中小城市开始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而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数量几乎都是供过于求,大学生毕业后,几乎都不具备相关工作的胜任力。针对这一现状,我国现阶段就业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一是加速户籍改革以实现要素充分流动;二是大力发展教育以提高劳动者人力资本素质;三是强化市场就业保障以降低劳动力失业风险。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中,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事物是普遍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

201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完整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时间的关系问题 D、物质和空间的关系问题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因为()。 A、实践主体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 B、实践具有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C、实践是个人日常生活的活动 D、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下列选项中,表示要坚持适度原则的是()。 A、因地制宜 B、对症下药 C、注意分寸 D、实事求是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所谓“注意分寸”“掌握火候”“适可而止”“过犹不及”等等,都是要求在实践中坚持适度原则。邓小平指出:“(),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独立自主

D、求真务实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邓小平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的()层次。 A、低级 B、中级 C、高级 D、中高级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的低级层次。 将社会意识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是从()角度来划分的。 A、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 B、对经济基础的关系 C、反映社会存在的方式 D、社会意识主体的范围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从社会意识主体的范围来看,可以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资本家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C、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太阳辐射、气温、水分”等属于地理环境中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