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链支化改变聚碳酸酯的流变与结晶行为

长链支化改变聚碳酸酯的流变与结晶行为

长链支化改变聚碳酸酯的流变与结晶行为
长链支化改变聚碳酸酯的流变与结晶行为

长链支化改变聚碳酸酯的流变与结晶行为

作者:何嘉松, 刘琛阳, 廖霞, 余坚, 翟文涛

作者单位: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工程塑料重点实验室,高分子科学与材料联合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 100190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4814280745.html,/Conference_7020212.aspx

聚碳酸酯PC

聚碳酸酯PC 聚碳酸酯是在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的一类高分子化合物的总称。聚碳酸酯是一种新型的热塑性塑料,透明度达90%,被誉为透明金属。刚硬而有韧性,具有高抗冲击性,高度的尺寸稳定性和范围很宽的使用温度,良好的绝缘性及耐热性和无毒性。聚碳酸酯燃烧特性:慢燃,离火后慢熄,火焰呈黄色,黑烟碳束。燃烧后塑料熔融,起泡,发出特殊的花果臭气味。聚碳酸酯比重1.20,透明,本色呈微黄。 聚碳酸酯性能:聚碳酸酯树脂通过共聚,共混,增强等途径发展了很多改性品种。聚碳酸酯是抗冲击韧性为一般热塑料之冠,尺寸稳定性很好.耐热性教好,可在-60~120度下长期使用,热变温度130~140玻璃化温度149度热分解大于310度.聚碳酸酯极性小,玻璃温度高,吸水率低,收缩率小,尺寸精度高,对光稳定,耐候性好.熔融粘度和注射温度降低,因而易于加工成形。聚碳酸酯与此20~ 40%的ABS树脂共混后,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它既有聚碳酸酯树脂的高机械强度和耐热性,又具有ABS的流动性好,便于加工的特点,各项性能指标大都介于聚碳酸酯和ABS之间。 用途:聚碳酸酯主要用于生产工业制品,用来代替金属及其它合金,在机械工业上作耐冲击及高强度的零部件。玻璃纤维增强聚碳酸酯具有类似金属的特性,可代替铜,锌,铝等压铸件。聚碳酸酯可以进行注射成形,挤出成形,吹塑成形,旋转成形,真空成形和溶剂铸造膜片等技术。制件还可以机械加工,常温冲孔,锯切及焊接和粘合。聚碳酸酯树脂的注射成形,一般采用螺杆式注射机进行。料筒温度:250~320℃,注射压力:50~80MPa,模具温度:85~120℃,螺杆转速:40~60次/min,成品热处理:先在100~105℃的烘箱中烘烤10分钟,然后在120~125℃再烘烤30分钟,自然冷却到常温即可。 聚碳酸酯(PC)介绍,聚碳酸酯是分子主链中含有—[O-R-O-CO]—链节的热塑性树脂,按分子结构中所带酯基不同可分为脂肪族、脂环族、脂肪一芳香族型,其中具有实用价值的是芳香族聚碳酸酯,并以双酚A型聚碳酸酯为最重要,分子量通常为3 -10万。 聚碳酸酯,英文名Polycarbonate, 简称PC。PC是一种无定型、无臭、无毒、高度透明的无色或微黄色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尤其是耐冲击性优异,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压缩强度高;蠕变性小,尺寸稳定;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低温性,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稳定的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电性能和阻燃性,可在-60~120℃下长期使用;无明显熔点,在220-230℃呈熔融状态;由于分子链刚性大,树脂熔体粘度大;吸水率小,收缩率小,尺寸精度高,尺寸稳定性好,薄膜透气性小;属自熄性材料;对光稳定,但不耐紫外光,耐候性好;耐油、耐酸、不耐强碱、氧化性酸及胺、酮类,溶于氯化烃类和芳香族溶剂,长期在水中易引起水解和开裂,缺点是因抗疲劳强度差,容易产生应力开裂,抗溶剂性差,耐磨性欠佳。 PC可注塑、挤出、模压、吹塑、热成型、印刷、粘接、涂覆和机加工,最重要的加工方法是注塑。成型之前必须预干燥,水分含量应低于0.02%,微量水份在高温

行为改变技术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行为及其特点 一、行为的涵义 (一)行为的界定 (1)传统华生斯金纳可观察的外显行为 (2)新行为主义赫尔托尔曼内隐性的意识行为 (3)认知论心理表征的过程 (4)广义内在外显意识潜意识 有机体在主客观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外部活动,即有机体任何外显的,可观察的动作,反应、运动或行动,以及人的头脑里所进行的内在的心理活动,是人与环境互动作用的结果,人类的行为大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二)促使个体行为发生变化的因素 1、生理成熟与衰退 2、偶发事件(疲劳,疾病,药物,剧烈运动,情绪紧张) 3、学习 二、1行为问题的产生 (一)适应与发展 个体通过不断的做出身心调整,在现实环境中维持一种良好的、有效的生存状态的过程。个体的身心机能及其品质在时间上的变化过程。 三、行为的分类 正常行为:普通人能做到的,与个人的性别,年龄以及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相适应,并与社会规范、道德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相符合的行为。 不正常行为 四、行为的特点 1、行为包括人们的所说和所做 2、行为具有可塑性 3、行为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4、行为具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测量尺度 5、行为可以由别人或自己进行观察、描述和记录 6、行为可对外界环境产生影响 7、行为受自然规律支配 8、行为是可以公开的,也可以是隐蔽的 第二节行为改变技术及其特点 一、行为改变技术的产生背景 二、行为改变技术的界定 建立在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之上,旨在减少、消除个体不良行为,塑造、增进个体的良好行为的各种原理和方法。 三、行为改变技术与心理治疗、行为治疗的辨析 四、行为改变技术的特点 (一)研究领域集中于人的行为 (二)积极应用实验心理学的原理 (三)注重客观系统的行为处理方法 (四)强调分析当前的环境事件并重组个体的环境 (五)解决个体问题、增进个体社会适应为终极目标

新型聚碳酸酯型聚氨酯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_

第二章文献综述第二章文献综述聚氨基甲酸酯(简称聚氨酯)是在高分子主链上含有许多重复—NHCOO—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一般聚氨酯体系由二元或多元有机异氰酸酯与多元醇化合物(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相互作用而得,因此根据选用原料的不同得到不同类型的聚氨酯,主要分为线型和体型两大类。由于性能优异,自20世纪30年[2]代Bayer公司合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聚氨酯材料——Durethane U问世以来,聚氨酯产量一直增长很快,在国民经济许多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3]聚氨酯作为生物材料的肇端是上世纪50年代被用作人工乳房,由此其在生物医用领域潜在的应用前景获得了广泛承认。此后,在心脏起搏器绝缘线、人工血管、介入导管、人工关节、人工软骨、神经导管、控制释放载体等等一系列材[4]料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使用效果最终表明:聚酯型聚氨酯易水解,聚醚型[3,5-9]聚氨酯易于氧化降解。因此,按照作为医疗材料必须做出严格的生物相容性评价的三个方面:(1)血液相容性(2)组织相容性(3)力学相容性。达到要求的聚氨酯才能广泛应用。针对

以上两种聚氨酯的缺点和医用要求,本文主要根据反应机理合成一种新型聚碳酸酯型聚氨酯,并通过实验来检验它的各项指标是否符合医用要求。 2.1 聚氨酯弹性体的基本结构 2.1.1 一般聚氨酯弹性体的基本结构由多异氰酸酯和多元醇或多元醚反应生成的聚氨酯的主要结构是-NHCOO-,其中氨基甲酸酯链段是重复的结构单元。根据其结构可以看出,类似酰胺基团及酯基团的存在,使聚氨酯的化学和物理性能介于聚酰胺和聚酯之[4]间。因此,聚氨酯在粘合剂、高档涂料、建筑材料、涂饰剂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在生物医用领域也占有了一席之地,例如人造血管、人工心脏瓣膜等,这些无不得益于其优良的微相分离结构。1966年美国学者Cooper及其同事的“线[5]型聚氨酯的黏弹性”对聚氨酯的聚集态作了比较完整的阐释:(1)聚氨酯均是由柔性链段和刚性链段交替连接而成的(AB)n型嵌段聚合物;(2)分子中内聚能很大的刚性链段彼此缔合在一起形成微区的小单元,其玻璃化温度远高于室温,常温下呈现玻璃态,称之为塑料相;构成聚氨酯基质或基体的柔性链段玻璃化温度 2

聚碳酸酯的合成工艺对比及进展分析

聚碳酸酯的合成工艺对比及进展分析 聚碳酸酯(PC)是一种无味、无毒、透明的无定形热塑性材料,是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链一类高分子化合物的总称。 聚碳酸酯可分为脂肪族、脂环族、芳香族等几大类田。但因制品、加工性能及经济等因素的制约,目前仅有双酚A型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投入工业化规模生产和应用。自从1958年聚碳酸酯商业化生产以来,其种类和用途两方面的研发均获得了巨大进展,因此其作为一种主要的热塑性工程塑料而广泛进入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双酚A型聚碳酸酯是目前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一种聚碳酸酯,也是发展最快的工程塑料之一。本文所述聚碳酸酯即为双酚A型聚碳酸酯。 聚碳酸酯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突出的抗冲击能力,耐蠕变,尺寸稳定性好,耐热、吸水率低、无毒、介电性能优良,被广泛用于电子电气、电动工具、交通运输、汽车、机械、仪表、建筑、信息存储、光学材料、医疗器械、体育用品、民用制品、保安、航空航天及国防军工等领域,是五大工程塑料中唯一具有良好透明性的产品,也是近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通用工程塑料。预测我国聚碳酸酯市场的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0.2%,至2010年工程塑料需求量将接近400万t。聚碳酸酯产量年增长可能达到9%,销售量年增长将达10%。 在聚碳酸酯的合成工艺发展历程中,出现的合成方法颇多,如低温溶液缩聚法、高温溶液缩聚法、吡啶法和部分吡啶法等等,至今仍不断有新的合成方法报道,但已工业化、形成大规模生产的工艺路线并不多,这些方法或者不成熟,或者因成本较高而制约了实际应用m。目前世界上大部分生产厂家普遍采用界面缩聚法或熔融酯交换法,其中80%的生产厂家采用界面缩聚法。 聚碳酸酯工业化生产工艺按照是否使用光气作原料可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使用光气的生产工艺。第二类是完全不使用光气的生产工艺。 1光气法 1.1溶液光气法 以光气和双酚A为原料,在碱性水溶液和二氯甲烷(或二氯乙烷)溶剂中进行界面缩聚,得到的聚碳酸酯胶液经洗涤、沉淀、干燥、挤出造粒等工序制得聚碳酸酯产品。此工艺经济性较差,且存在环保问题,缺乏竞争力,已完全淘汰。1.2界面缩聚法 1.2.1二步界面缩聚法 界面缩聚法合成聚碳酸酯化学原理:参与界面缩聚反应的两种单体是双酚A 钠盐和光气,其化学反应式如上所示。按传统的方法,在实施上述反应时,一般分为两步,即光气化阶段和缩聚阶段,这便是通常所说的“二步界面缩聚法”。 1.2.2一步界面缩聚法 近年来,“二步界面缩聚法”正在向“一步界面缩聚法”发展。 在一步界面缩聚法反应过程中,在反应一开始就加入催化剂,由于催化剂显著地加速氯甲酸酯基团与酚盐酯化的反应速度,故当双酚A钠盐光气化的同时,就伴随着缩聚反应的进行,而且几乎在光气化反应结束的同时,缩聚反应也随之结束。 “一步法”光气界面聚合生产聚碳酸酯,反应速度快,双酚A、光气等原料消耗大大降低。工艺成熟、生产稳定、易于操控,是目前世界上比较成熟的合成聚碳酸酯方法之一。 1.3酯交换法

行为改变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惩罚原理范文

行为改变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惩罚原理 摘自《儿童行为塑造及行为问题矫治〉戴淑风刘全礼编著 惩罚原理 在一个确定的情境中,当孩子做出某一行为之后,随之而来的是一个不良的后果或者是一个令人厌恶的结果,那么,今后在类似情况下发生类似行为的可能性就会减少。 惩罚是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普遍使用的行为改变方法。 《中国教育报》2003年8月10日报道,海口市某学生为了“好玩”,做出了下列“好事”: 这个学生暑假期间在海口市东方广场的某快餐厅打工。8月3日下午2点,他从海口海甸岛沿江西路骑自行车回家,途中突发奇想,想看看人们遇到爆炸事件会有何种反应。于是,他就产生了往快餐店打电话开个“恐怖玩笑”的念头。在查到该饭店的电话号码后,他就在4点左右用公共电话打快餐店的电话,称:“我已经在你们店里放置了两枚炸弹,餐厅很快就会爆炸”。打完电话,他还先后两次到现场围观看热闹。8月7日凌晨,他被警方刑事拘留。按照刑法规定,他将被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这是一个用法律惩处的例子,是惩罚原理的具体应用。 惩罚原理和消退原理一样主要是用来减少或消除不良行为的,专业描述说:“在一个确定的情景中,当孩子做出某一行为之后,随之而来的是一个不良的后果或者是一个令人厌恶的结果,那么,今后在类似情景下发生类似行为的可能性减少。”这个不良的后果或厌恶的刺激叫做惩罚物。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我们小时候做错了某一件事情或出现了某些不良的行为,如果它们引来了不良的后果,尤其是严重的体罚时,今后往往就不再做类似的事情了。 但是,惩罚如果使用不当,不仅达不到改变行为的目的,还可能使不良行为加重,或导致其他不良的后果。因此,在使用惩罚时也要注意: (1)要惩罚的行为必须具体、明确 这样能避免惩罚了优良行为;同时,要惩罚的行为必须是不良行为或应该惩罚的行为。(2)惩罚要及时,在不良行为出现时马上就惩罚。

聚碳酸酯的非光气合成法

第27卷第8期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Vol.27,No.8 2011年8月 POLYMER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ug 2011 聚碳酸酯的非光气合成法 荀红娣,王小梅,周宏勇,王家喜 (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130) 摘要:以双酚A(BPA ),碳酸二丁酯(DBC)为原料,制备出双酚A 单丁基碳酸酯(I )和双酚A 二丁基碳酸酯(II),用核磁共振波谱表征其结构。通过I 、II 的熔融自缩聚及I I 与BPA 酯交换反应合成了双酚A 型聚碳酸酯(PC),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和热失重法(T GA)对PC 的分子量和热力学性质进行分析。研究发现,I I 自缩聚更易得到高分子量的PC,II 在230 自聚6h 后产物的 M w 可达3 1 104,其主链降解温度(50%)已达475 ,开拓了一种非光气合成聚碳酸酯PC 的途径。 关键词:双酚A;碳酸二丁酯;双酚A 聚碳酸酯;非光气法;环境友好过程 中图分类号:T Q 3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7555(2011)08 0013 04 收稿日期:2010 07 14 通讯联系人:王家喜,主要从事绿色催化及功能高分子研究,E mai ll:jw ang252004@https://www.doczj.com/doc/4814280745.html, 双酚A 型聚碳酸酯(PC)是一种无定型、高抗击、具有良好透明性能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工业上通常采用双酚A(BPA)和光气缩合聚合反应制备PC,由于这一过程存在着严重的环境问题,发展一种环境友好的聚碳酸酯合成方法,成为绿色化学的需要[1,2]。Desi moned [3] 等以BPA 和碳酸二苯酯(DPC)为原料制得PC 缩聚物,Su 等报道了碳酸二甲酯(DM C)和BPA 反应制备聚碳酸酯[4]。由于DPC 大多采用光气与苯酚反应制备,BPA 与DM C 反应活性较低,提高反应温度后很难保持合适的原料配比,制备的PC 分子量较低[5]。考虑到丁醇沸点相对较低及碳酸二丁酯沸点较高,有利于提高BPA 与碳酸酯的反应温度进而提高反应的转化率,本文以高沸点的碳酸二丁酯(DBC)代替DMC 和BPA 反应制备PC,研究了反应条件对形成高分子量的PC 的影响。1 实验部分 1.1 原料和试剂 双酚A:化学纯;碳酸二甲酯:分析纯;正丁醇:分析纯,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碳酸钾:分析纯,天津大学科威公司;二丁基氧化锡:分析纯;单丁基氧化锡:分析纯,天津市化学试剂研究所。 1.2 仪器 GC:山东鲁南瑞虹化工仪器有限公司SP 6800A 型气相色谱仪,SE 30毛细管柱,内径0 25mm,长30m,数据处理采用N2000色谱数据工作站,浙江大学智能信息工程研究所;NM R:瑞士布鲁克公司A VANCE400型核磁共振谱仪;T GA:美国TA 公司SDT 2960热重分析仪,升温速率10 /min,氮气流速为40mL/min,20 ~600 温度范围内记录样品的失重曲线;FT IR:德国BRUCK 公司Vector 22型红外光谱仪;GPC:美国SSI H PLC 公司CS4000;GPC 柱为Agilent PLg el 10 m MZXED B,流动相为THF,温度为30 ,UV 监测器波长259nm 。1.3 DBC 的合成 按文献[6]方法制备DBC 。1H NMR (CDCl 3,400MH z, ):4 16(t,4H ,-OCOOCH 2),1 66(m,4H , -OCOOCH 2CH 2), 1 42 (m, 4H, -OCOOCH 2CH 2CH 2),0 94(t,6H,-CH 2CH 3)。1.4 双酚A 单丁基碳酸酯I 的合成 常压下,将BPA (11 4g,0 05mol),DBC (43 5g,0 25mol),催化剂二丁基氧化锡(0 55g)和三苯基膦(0 55g)置入到三口瓶中,油浴加热190 反应,用GC 跟踪馏分中丁醇的量来计算双酚A 与DBC 酯交换反应的反应程度。当馏分中的丁醇与双酚A 物质的量相等时(10h 后),降低温度,将过量的DBC 蒸出,得到淡黄色粘稠物(16 3g,91%)。1H

聚碳酸酯的合成与制备

聚碳酸酯的合成与制备 摘要:主要介绍了聚碳酸酯在工业生产中常用的几种工艺合成路线和新的合成方法,并在其发展趋势中总结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作出相应的展望 关键词:聚碳酸酯;合成;光气法;酯交换法;开环聚合法;固相缩聚法 1 引言 聚碳酸酯(PC)是一种无味、无毒、透明的无定形热塑性材料,是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链一类高分子化合物的总称,可分为脂肪族、脂环族、芳香族等几大类, 目前仅有双酚A型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投入工业化规模生产和应用。 聚碳酸酯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突出的抗冲击能力,耐蠕变,尺寸稳定性好,耐热、吸水率低、无毒、介电性能优良,被广泛用于电子电气、电动工具、交通运输、汽车、机械、仪表、建筑、信息存储、光学材料、医疗器械、体育用品、民用制品、保安、航空航天及国防军工等领域,是五大工程塑料中唯一具有良好透明性的产品,也是近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通用工程塑料。 2 聚碳酸酯的合成与制备 在聚碳酸酯的合成工艺发展历程中,出现的合成方法颇多,如低温溶液缩聚法、高温溶液缩聚法、吡啶法和部分吡啶法等等,至今仍不断有新的合成方法报道,但已工业化、形成大规模生产的工艺路线并不多,这些方法或者不成熟,或者因成本较高而制约了实际应用m。目前世界上大部分生产厂家普遍采用界面缩聚法或熔融酯交换法,其中80%的生产厂家采用界面缩聚法[1]。 聚碳酸酯工业化生产工艺按照是否使用光气作原料可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使用光气的生产工艺。第二类是完全不使用光气的生产工艺。 2.1 光气法 2.1.1 溶液光气法[2] 以光气和双酚A为原料,在碱性水溶液和二氯甲烷(或二氯乙烷)溶剂中进行界面缩聚,得到的聚碳酸酯胶液经洗涤、沉淀、干燥、挤出造粒等工序制得聚碳酸酯产品。此工艺经济性较差,且存在环保问题,缺乏竞争力,已完全淘汰。

行为改变技术

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用心理学专业(独立本科段) 《行为改变技术》课程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行为改变技术》是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用心理学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考生对行为改变技术的研究和实践领域有更全面的了解。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部分基础理论 第一章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行为的涵义、分类及行为的特点。明确行为改变技术产生背景、界定以及特点,行为改变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其应用领域。掌握行为改变技术的价值取向与操作原则,以及行为改变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作用与意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行为及其特点 识记:行为的涵义 (1)行为的界定 行为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机体在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产生的外部活动,即机体任何外显的、可观察的动作、反应、运动或行动,以及人的头脑里的、所进 行的各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是人与环境两者互动作用的结果,人类的行为大都是通 过学习获得的。 (2)促使个体行为发生变化的因素 生理成熟与衰退、偶发事件、学习 应用:行为问题的产生 (1)适应与发展 (2)个体适应与发展中出现的行为问题 识记:人类的行为可分为两大类:正常行为和不正常行为 从行为改变的角度来考虑,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与普通人相比,在质和量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不足、过度或不适当,而且行为的后果就是不正常行为,反之就是正常行为。 识记:行为的特点 (1)行为包括人们所说和所做 (2)行为具有可塑性 (3)行为具有相对稳定性 (4)行为具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测量尺度 (5)行为可以由别人或者行为人自己进行观察、描述和记录 (6)行为对外界环境产生影响 (7)行为受自然规律支配 (8)行为可以是公开的,也可以隐蔽的 (二)行为改变技术及其特点 识记:行为改变技术的界定 行为改变技术是指建立在心理学理论基础之上,旨在减少、消除个体不良行为,塑造、增进个体良好行为的各种原理、方法。

塑料材料-聚碳酸酯(PC)的基本物理化学特性及典型应用介绍(精)

聚碳酸酯(PC)的介绍 聚碳酸酯是分子主链中含有—[O-R-O-CO]—链节的热塑性树脂,按分子结构中所带酯基不同可分为脂肪族、脂环族、脂肪一芳香族型,其中具有实用价值的是芳香族聚碳酸酯,并以双酚 A型聚碳酸酯为最重要,分子量通常为3-10万。 聚碳酸酯,英文名Polycarbonate, 简称PC。PC是一种无定型、无臭、无毒、高度透明的无色或微黄色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尤其是耐冲击性优异,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压缩强度高;蠕变性小,尺寸稳定;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低温性,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稳定的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电性能和阻燃性,可在 -60~120℃下长期使用;无明显熔点,在 220-230℃呈熔融状态;由于分子链刚性大,树脂熔体粘度大;吸水率小,收缩率小,尺寸精度高,尺寸稳定性好,薄膜透气性小;属自熄性材料;对光稳定,但不耐紫外光,耐候性好;耐油、耐酸、不耐强碱、氧化性酸及胺、酮类,溶于氯化烃类和芳香族溶剂,长期在水中易引起水解和开裂,缺点是因抗疲劳强度差,容易产生应力开裂,抗溶剂性差,耐磨性欠佳。 PC可注塑、挤出、模压、吹塑、热成型、印刷、粘接、涂覆和机加工,最重要的加工方法是注塑。成型之前必须预干燥,水分含量应低于0.02%,微量水份在高温下加工会使制品产生白浊色泽,银丝和气泡,PC在室温下具有相当大的强迫高弹形变能力。冲击韧性高,因此可进行冷压,冷拉,冷辊压等冷成型加工。挤出用PC分子量应大于3万,要采用渐变压缩型螺杆,长径比1:18~24,压缩比1:2.5,可采用挤出吹塑,注-吹、注-拉-吹法成型高质量,高透明瓶子。PC合金种类繁多,改进PC熔体粘度大(加工性)和制品易应力开裂等缺陷, PC与不同聚合物形成合金或共混物,提高材料性能。具体有PC/ABS合金,PC/ASA合金、 PC/PBT合金、PC/PET

聚碳酸酯(PC)材料简介

聚碳酸酯材料简介 聚碳酸酯 3.1 简介聚碳酸酯是一种无味、无臭、无毒、透明的无定形热塑型材料,是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的一类高分子化合物的总称,简称PC。一般结构式可表示,由于R基团的不同,它可分为脂肪族类和芳香族类两种。但因制品性能、加工性能及经济因素等的制约,目前仅有双酚A型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投入工业化规模生产和应用。双酚A型聚碳酸酯是目前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一种聚碳酸酯,也是发展最快的工程塑料之一。双酚A型聚碳酸酯(Bisphenol A type Polycarbonate,简称PC)的结构式因其具有优良的冲击强度、耐蠕变性、耐热耐寒性、耐老化性、电绝缘性及透光性等,广泛应用于电气电子零部件、机械纺织工业零部件、建筑结构件、航空透明材料及零部件、泡沫结构材料等。随着汽车行业和电子行业的迅猛发展,近年来对PC的需求空前高涨,世界消费能力已达l100kt/a,其中国内PC消费也已达60kt/a。目前PC的生产厂主要分布在美国、西欧和日本,其中,GE塑料公司、Bayer公司和Dow化学公司的生产能力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80%以上。我国PC的研制开发工作始于1958年,由沈阳化工研究院首先开发成功;发展至今,所有工艺路线均以光气为起始原料,生产规模较小。PC作为一类综合性能优越的工程塑料,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但它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加工流动性差,易于应力开裂、对缺口比较敏感以及耐磨性欠佳等。但随着PC的生产工艺和改性技术的进步,这些方面逐步得到了改进,因此PC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得以应用。3.2 聚碳酸酯的合成技术PC的早期工业化生产方法有酯交换法和溶液光气法两种,这两种工艺现在基本不再使用。目前在工业生产中采用的主要是接口光气法。由于光气毒性大,同时二氯甲烷和副产品氯化钠对环境污染严重,故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光气法工艺发展迅速,1993年第一套非光气法装置在日本投产。 3.2.1 接口光气法接口光气法工艺先由双酚A和50%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双酚A钠盐,送入光气化反应釜,以二氯甲烷为溶剂,通入光气,使其在接口上与双酚A钠盐反应生成低分子聚碳酸酯,然后缩聚为高分子聚碳酸酯。反应在常压下进行,一般采用三乙胺作催化剂。缩聚反应后分离的物料、离心母液、二氯甲烷及盐酸等均需回收利用。该法工艺成熟,产品质量较高。 3.2.2 溶液光气法溶液光气法工艺是将光气引入含双酚A和酸接受剂(加氢氧化钙、三乙胺及对叔丁基酚)的二氯甲烷溶剂中反应,然后将聚合物从溶液中分出。GE公司曾在其美国的第一套装置中使用此工艺。此工艺经济性较差,与接口光气法相比缺乏竞争力。 3.2.3 普通熔融酯交换法熔融酷交换法工艺是以苯酚为原料,经接口光气化反应制备碳酸二苯酯(DPC)碳酸二苯酯再在催化剂(如卤化锂、氢氧化锂、卤化铝锂及氢氧化硼等)、添加剂等存在下与双酸A进行酯交换反应得到低聚物,进一步缩聚得到PC产品。酯交换法生产成本比接口光气法低,但该工艺存在的一些缺陷,阻碍了其工业化应用。如产品光学性能差、分子量范围有限、催化剂存在污染等。目前Bayer公司仍在对该工艺继续进行研究,试图用电解法从副产物氯化钠中回收氯,并将氯循环用于制光气。 3.2.4 非光气熔融法工艺由于光气法毒性大、污染严重,近年来不用光气法生产聚碳酸酯的新工艺已研究成功,并实现了工业化,这是聚碳酸酯工业生产的一大突破。与普通熔融酯交换法的不同之处是,非光气熔融法工艺不使用剧毒的光气生产碳酸二苯酯,而是用碳酸二甲酯(DMC)和苯酚进行酯交换反应生产碳酸二苯酯碳酸二苯酯再和双酸A缩聚得到聚碳酸酯。此工艺中的原料碳酸二甲酯的生产方法一般采用意大利埃尼公司的专利,以甲醇、一氧

常用塑料的性能比较及选择

常用塑料的性能比较及选择 由于合成材料有着卓越的性能,因而在包装领域中被大量应用。大多塑料都可用于饮料食品包装和塑料瓶的制备,其中用量最大的是价格低廉的聚烯烃。常用的塑料种类有: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聚酯(PET或PETP)、聚偏二氯乙烯(PVDC)及聚碳酸酯(PC)。 聚乙烯(PE) 聚乙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合成树脂,也是消耗量最大的塑料包装材料,约占塑料包装材料的30%。 低密度聚乙烯(LDPE)透明度较好,柔软、伸长率大,抗冲击性与耐低温性较HDPE为优,在各类包装中用量仍较大,但作为食品包装材料其缺点较明显。 高密度聚乙烯(HDPE)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允许较高的使用温度,其硬度、气密性、机械程度、耐化学药品性能都较好,所以大量采用吹塑成型制成瓶子等中空容器。由于它具有较高的耐油脂性能,广泛用于盛装牛奶、牛奶制品,包装天然果汁和果酱之类的食品。 不过HDPE的保香性差,装食品饮料不宜久藏。但可利用它具有热封性能好的特点,将其作为复合薄膜的内层材料。如二层、三层复合材料,已大量应用于饮料包装,美国采用玻璃纸/粘合剂/PE的复合瓶专盛柠檬汁。 聚氯乙烯(PVC) PVC塑料大致可分为硬制品、软制品和糊状制品三类。硬制品增塑剂一般少于5%,软制品中增塑剂多达20%以上。 硬质PVC因不含或很少含有增塑剂,其成品无增塑剂的异味,而且机械强度优良,质轻,化学性质稳定,所以制成的PVC容器广泛用于饮料包装。用注拉吹法生产的PVC瓶子无缝线,瓶壁厚薄均匀,可用于盛装碳酸饮料如可口可乐等。 PVC材料的安全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用于包装的PVC树脂中的氯乙烯含量不能高于1×10-6,即1千克PVC树脂只允许含1毫克氯乙烯单体,用这种PVC树脂生产的瓶子包装饮料,在食品中测不出氯乙烯单体。 聚丙烯(PP) 聚丙烯薄膜是高结晶结构,渗透性为聚乙烯的1/4~1/2,透明度高,光洁,加工性能高,广泛用于制备纤维、成型制品,但主要是塑料薄膜。 目前,具有气密性、易热合性的聚丙烯的涂布薄膜及与其它薄膜、玻璃纸、纸、铝箔等复合的复合材料已大量生产,用PP复合材料制作的容器可用于饮料包装。 各类PP都有一个带静电的共同特点,为解决这个问题,一般在薄膜上涂布防静电剂或者将防静电剂混炼于薄膜中。在薄膜上涂布气密性好的聚偏二氯乙烯类树脂可提高PP的抗氧化性。

刘也-酯交换法聚碳酸酯生产工艺与制备

酯交换法聚碳酸酯生产原理与工艺 化学与材料科学系09级高分子班刘也 摘要:本文介绍了酯交换法的生产原理及目前工业生产中采用的普通熔融及非光气熔融酯交换法的生产工艺,并介绍了最新的改进工艺。对我国聚碳酸酯工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关键字:聚碳酸酯;酯交换法;生产工艺 1引言 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一般简称PC。其中因R基团的不同,可分为脂肪族、脂环族、芳香族以及脂肪-芳香族等几大类。作为当今五大工程塑料之一的聚碳酸酯,主要是指双酚A型聚碳酸酯,其结构式如图1。 图1 聚碳酸酯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突出的抗冲击能力,耐蠕变,尺寸稳定性好,耐热、吸水率低、无毒、介电性能优良,被广泛用于电子电气、电动工具、交通运输、汽车、机械、仪表、建筑、信息存储、光学材料、医疗器械、体育用品、民用制品、保安、航空航天及国防军工等领域,是五大工程塑料中唯一具有良好透明性的产品,也是近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通用工程塑料。预测我国聚碳酸酯市场的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0.2%,至2010年工程塑料需求量将接近400万t。聚碳酸酯产量年增长可能达到9%,销售量年增长将达10%[1]。 2 酯交换法生产聚碳酸酯的原理 酯交换法生成聚碳酸酯参与反应的两种单体分别为双酚A和碳酸二苯酯,其反应过程可分为酯交换阶段和缩聚阶段。如反应式(1)~(2)。 (1)

(2) 在上述酯交换反应和缩聚反应中,其反应过程均为可逆平衡反应。为获得预期分子量的聚碳酸酯,必须不间断并尽可能多地从反应物系中移出反应生成的低分子产物苯酚或碳酸二苯酯。 酯交换阶段主要生成聚合度为3~6的齐聚物。在缩聚阶段,随着反应体系温度的升高和压力的降低,酯交换形成的齐聚物发生反应生成更高聚合度的聚碳酸酯[2]。传统酯交换法与非光气酯交换法在树脂聚合上是完全一样的,即由双酚A和碳酸二苯酯经酯交换和缩聚反应得到聚碳酸酯,区别是传统酯交换法的碳酸二苯酯是以光气为合成原料,而非光气酯交换法的碳酸二苯酯不以光气为合成原料,采用碳酸二甲酯经酯交换反应制得的。以下将阐述几种不同DPC的合成方法。 2.1光气法 本法为最早合成DPC的方法,首先由光气与苯酚在NaOH溶液中反应生成氯甲酸苯酯,氯甲酸苯酯继续与苯酚反应生成DPC,其反应式如下。该法可工业化生产,产率也较高,但由于光气剧毒,且不易贮存与运输,副产物HCl腐蚀性强,环境污染严重,正在逐步被淘汰。 2.2氧化羰化法 非光气化法生产碳酸二苯酯是目前研究最多的方法。本法是以苯酚、一氧化碳和氧气为原料的的羰基化反应,在碱、溴化钯以及四配位基金属氧化还原助催化剂存在下,苯酚、一氧化碳、氧气反应,生成碳酸二苯酯,反应式如下 [3]。 氧化羰化法由于催化剂较为昂贵、收率较低等原因,目前尚未见工业化报道。

行为改变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三)消退原理

行为改变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三)消退原理行为改变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摘自《儿童行为塑造及行为问题矫治〉戴淑风刘全礼编著 消退原理 在一个确定的环境中,当孩子做出某一行为之后,外界环境不予理睬,那么,今后类似情况下发生类似行为的可能性就会减小。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没有比被人忽视或置之不理更叫人难受的了。试想,三个人一个小组活动,可偏偏其中两个人亲亲热热地交流,不理第三个人,你猜测这个人的心情会怎样? 小明虽然只有6岁,但是很有礼貌。一天早上见到李叔叔问“叔叔好”,由于当时李叔叔心情不好,不想搭理任何人,对小明的问候置之不理,结果第二天早上,小明见李叔叔问好的可能性就会减小。这就是“消退法”。这是一个错误应用消退法的例子,把一个好的行为消退了,也就是把本来应该强化的行为消退了。这一原理用更规范的语言描述就是:“在一个确定的环境中,当孩子做出某一行为之后,外界环境不予理睬,那么,今后类似情况下发生类似行为的可能性

就会减小。”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不经意的利用这一方法减少孩子出现良好行为的次数。我们只是希望通过这一方法,能有效的控制由于不恰当的强化而形成的不良行为。 前文中提到的虎子以哭闹的方式来实现买玩具的行为,应该采用消退法来对待,任你怎么哭闹,使用这种方法就是不给你买。妈妈可以走开,不理虎子。当然,这时妈妈必须表面上做出坚决的毫不妥协的姿态,要用强硬的态度。这样,当虎子发现用哭闹、打滚换不来玩具时,他可能变得乖起来,或者采用另外的方法来索取玩具,或者干脆打消要这个玩具的念头。这时妈妈的方法就有效了。 使用消退法主要是减少儿童的不良行为的发生。 莎莎在幼儿园就餐时,需要加饭,她不是说“老师,我的饭吃完了,请给我加饭”,而是举着碗在那里“哼”、“哼”地叫(不良行为),这时老师就像没有看到一样,照顾其他小朋友吃饭而不理她(置之不理,即消退法)。老师这样做是正确的,莎莎今后就可能不用这种方式要求加饭了。 使用消退法时必须注意: (1)消退的行为必须明确具体

聚碳酸酯

1.叙述双酚A型聚碳酸酯两种制配方法的原理,并说明酯交换法的技术要点.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答(1)有酯交换法和光气直接法 双酚A与碳酸二苯酯熔融缩聚,进行酯交换,在高温减压条件下不断排除苯酚,提高反应程度和分子量,由苯酚排出量来调节两基团数比,控制分子量. 光气属于酰氯,活性高,可以与羟基化合物直接酯化.多采用界面缩聚技术.双酚A与NaoH 水溶液作水相,光气的有机溶液作另一相.反应主要在水相一侧. (2)副产物及剩余物能否去除干净是酯交换法的技术要点. (3)酯交换法可以通过苯酚排出量来控制分子量.但分子量受搅拌和传热的限制,一般不超过3万. 光气直接法比酯交换法经济,分子量高.但光气有毒. 2.分析双酚A型据碳酸酯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答 1)PC中苯环刚性,且与碳酸酯基共轭,使PC有很好的刚性和耐热性. (2)苯撑基限制分子的内旋转,刚性很大,异丙基使PC有柔性,刚为主. (3)弱极性,电性能不如PS等,但耐热性好可在较宽温度范围内保持良好电性能.吸湿性小, 环境湿度对电性能无明显影响. (4)主链上有酯基对水敏感.耐油,弱酸,盐,不耐碱. (5)由于刚性及苯环的体积效应,结晶能力差,有有优良的透明性. 3.双酚A型聚碳酸酯分子链是刚性链,为什么具有优异的冲击韧性? 答:PC中有异丙基,对称分布的甲基位阻降低,醚键又使PC具有一定的柔顺性.所以PC是以刚为主兼有一定柔性的材料.所以会有优异的冲击韧性. 4.双酚A型聚碳酸酯可以结晶吗?为什么一般总得到无定形制品? 答:由于PC分子主链的刚性和苯环的体积效应,所以PC的结晶能力很差.甚至不结晶. 因为PC聚合物成型时熔融温度和玻璃化温度都远高于制品成型的模温,很快的就从熔融温度降低到Tg以下,完全来不及结晶,只能得到无定型制品. 5.聚碳酸酯有哪些工艺特性?对成型加工有何影响? 答(1)黏度较大,对温度敏感,可通过调节温度来调节其流动性. (2)刚性大,且玻璃化温度较高,熔体迅速冷却时会使制品有较大的内应力. (3)PC 吸水率不高。但很少的水分就会使大分子断裂,材料变质。 (4)PC 收缩率不大,则成型时精度较好。 (5)pc对金属有很强黏附性,要求生产时料桶要清理干净. 6.双酚A型聚碳酸酯的主要缺点是什么?如何克服这些缺点? 答缺点:黏度高,加工性能差,制品残余内应力大,高温易水解.价格高. (1)与ABS共混,可以改善熔体的流动性. (2)与聚甲醛共混,改善了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耐溶剂性也提高. (3)与PE共混,,改善了加工流动性,耐应力开裂性及耐沸水性. (4)与聚四氟乙烯共混可提高PC的耐磨性. 7.聚酯聚碳酸酯结构与双酚A型聚碳酸酯有何不同?它何以具有更高的耐热性? 答(1)聚酯聚碳酸酯由双酚A,对苯二甲酸,光气三种单体共聚而成.主链中含双酚A型链节和双酚A对苯二甲酸酯链节. (2)不会 8.叙述烯丙基二甘醇碳酸酯的结构和特点. 答(1)由一缩乙二醇和烯丙基碳酸酯缩聚而成(烯丙基碳酸酯由烯丙醇和碳酸缩合而成) (2)分子链中含有双键,可由过氧化苯甲酸在80度时引发交联。硬度高,耐磨,透过率可

论改变人的行为的策略

论改变人的行为的策略 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

论改变人的行为的策略 摘要 行为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外在表现,社会心理学认为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和反应系统,概括的讲人们的行为包括个人的习得行为、亲个体行为和反个体行为、人际合作与竞争以及群体的决策因行为等等。我们都是社会人,生活在社会的大环境下,社会环境对一个人的个体行为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无论从群体规范的角度还是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看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无法改变的,我们唯一可以改变的就是我们自己,而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改变自身习惯。 关键词:行为心理学因素影响 目录

前言 人的行为受心理的控制和影响,因此通过心理影响何可改变人们的行为。而社会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一门基础性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个体和群体的。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和社会抑制、顺从等。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如群体凝聚力、、群体决策等。当然,除了心理学外、社会学、文化人类学乃至哲学等都与社会心理学有密切的联系,对社会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的着作《社会心理学》,以及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着作《社会心理学的导论》两本着作的问世,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的产生。 1.基于社会心理学个体行为的概念 个体行为 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和反应系统。个体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和反应系统。个体行为包括个人的习得行为、亲个体行为和反个体行为、人际合作与竞争以及群体的决策因行为等等。个体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景。 勒温(,1936)提出过一个着名的公式:B=f(P,E) 公式中,B是指行为,P是指个体,E是指个体所处的情景,f是指函数关系。该公式的含义是:行为是个体及其情景的函数,即个体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情景相互作用的结果。勒温指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景必须被看成是一个互相依赖的因素群。 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个体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个体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社会心理活动不仅与个体所处的即时情景有关,而且与其过去的经验以及个体的人格特征有密切的关联。个体行为与社会心理两者紧密相连,前者是外显的、客观存在的、比较容易观察;后者则是内隐的、属于个体的主观世界,不能直接观察。两者的主体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

常用塑料性能

聚乙稀是塑料工业中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通用塑料品种,占世界塑料总产量的30%左右,其中高压聚乙烯的产量最大。聚乙烯树脂无毒、无味、可燃,手触似蜡,为结晶型塑料,原料供给状态为白色或乳白色粉末或白色半透明粒料。 ①高压聚乙烯(LDPE ) 又称为低密度聚乙烯。它的分子结构不是单纯的线型,而是带有许多支链的树枝状分子,因此它的结晶度不高(为60% ~70%)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密度较低(为 0.910g/cm3~ 0.925g/cm3)。高压聚乙烯具有较好的柔软性、耐冲击性及透明性,有好的介电性能,耐寒(-60℃时仍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和柔软性),成型加工性能也较好。缺点是它的耐热性、硬度、机械强度等都较低,不耐光和氧,易老化。 ②低压聚乙烯(HDPE ) 又称为高密度聚乙烯。它的分子结构是支链很少的线型分子,其结晶度高(高达87% ~ 95% ),相对分子质量大,密度大(0.941g/cm3~ 0.965g/cm3)。与低密度聚乙烯(LDPE )相比,它的耐热性、硬度、机械强度较高,但柔软性、耐冲击性及透明性、成型加工性能较差。 高压聚乙烯适于制作塑料薄膜(理想的包装材料)、软管、塑料瓶以及电气工业的绝缘零件和电缆外皮等。低压聚乙烯可用于制造塑料管、塑料板、塑料绳以及承载不高的零件,

如齿轮、轴承等,广泛用于生产各种瓶、罐、盆、桶、鱼网、捆扎带及管材、异型材等产品。 ①工艺性能好,可用注射、挤出及吹塑成型 ②结晶型塑料,吸湿性小,成型前不干燥。 ③成型收缩范围及收缩大,取向明显,容易变形、翘曲。控制模温,冷却均匀、稳定。 ④流动性好,对压力变化敏感。 ⑤宜用高压注射,料温要均匀,填充速度应快,保压要充分。 ⑥冷却速度慢,必须充分冷却,模具设计应设有冷料穴和冷却系统; ⑦加热时间不宜长,容易发生分解和烧伤。 ⑧不易采用直接浇口注射,应注意选择浇口位置,防止缩孔和变形。 ⑨质软易脱模,可强行脱模。 聚氯乙烯产量仅次于聚乙烯的塑料。原料来源丰富,产量大且价廉,性能优良,应用广泛,是世界上耗能和生产成本最低的热塑性通用塑料。聚氯乙烯是非结晶热塑性聚合物,具热敏性,其分解温度低于熔化温度,加工较困难;必须加入热稳定剂和增塑剂才能成为塑料。其原料供给状态为形如面粉的白色或浅黄色粉末,造粒后为透明块状,类似明矾。 聚氯乙烯的化学稳定性高,可用于制作防腐管道、管件、输油管、离心泵和鼓风机等;聚氯乙烯的硬板用于化学工业上制作各种贮槽的衬里、建筑物的瓦楞板、门窗结构、墙壁装饰物等建筑用材;由于介电性能好,可在电气、电子工业中用于制造插座、插头、开关和电缆;由于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用于制造要求不太高的机械零件、家具、唱片基材等。而软聚氯烯乙广泛用于民用制件,用于制造农用及包装薄膜、雨衣、窗帘、台布、人造革、凉鞋、玩具、软质泡沫塑料等;电线电缆的绝缘保护层;挤出成型各种软管和软带。 ①可用注射、挤出、压延和吹塑等多种成型方法。 ②极易分解,成型温度范围小,应严格控制料温,易采用带预塑化装置螺杆式注射机,低温高压注射,模具型腔表面应镀铬。 ③流动性差,成型时需加入润滑剂和热稳定剂。 ④模具浇注系统应短粗,浇口截面积要大,防止死角滞料。 ⑤模具要有冷却装置。 聚丙稀是仅次于聚氯乙烯和聚乙烯的第三大通用塑料品种,由于其原料易得,价格低廉,性能优良,应用广泛,发展速度极快。聚丙烯原料为无色、无味、无毒、可燃的白色透明腊状,为结晶型塑料,塑料外观似聚乙烯,但比聚乙烯更透明、更轻。密度仅为0.90~0.91g/cm3,是最轻通用塑料。它不吸水,光泽好,易着色。 聚丙烯可用做各种机械零件如法兰、接头、泵叶轮、汽车零件和自行车结构零件;可作为热水、蒸汽、各种酸碱等的输送管道;化工容器和其他设备的衬里、表面涂层;可制造盖和本体合一的箱壳;各种绝缘零件,电线电缆保护层;用来制作家电部件,如洗衣机、电冰箱、电风扇及吸尘器;日常生活用的包装和食品用薄膜及容器。

聚碳酸酯工艺

聚碳酸酯 甲:溶液光气法(德国拜尔公司) 光气和双酚A为原料,在碱性水溶液和二氯甲烷(或二氯乙烷)溶剂中进行界面缩聚,所得的PC胶液经过洗涤,沉淀,干燥,挤出造粒等工序制得PC产品.此工艺经济性差,且存在环保问题,已完全淘汰. 乙:酯交换熔融缩聚法(德国拜尔(上海)公司) 双酚A(双酚基丙烷\BPA)和CPD(碳酸二苯酯)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聚碳酸酯材料. 一.双酚A的合成 苯酚和丙酮合成 二.C PD合成—a苯酚中加入16-20%的氢氧化钠,生成苯酚钠;b在10℃ 左右通入光气,控制在20-30℃进行反应,尾气含光气和氯化氢, 导入吸收塔用稀碱破坏后从高空排放;反应后期测PH至中性,停 止通入光气;去除锅内光气和盐酸气,过滤,用水洗涤,减压熔融 脱水得到粗品.粗品减压蒸馏,收集窄馏分,冷凝后液态品经结 片机结片后得到精制品.聚合品级对纯度要求很高,熔点大于等 于78摄氏度. 苯酚和光气合成定额消耗: 苯酚963Kg/T 氢氧化钠(30%)577Kg/T 光气(98%)592Kg/T 三.聚碳酸酯的合成

1.DPC在微量卤化锂或氢氧化锂等催化剂和添加剂存在下与BPA 在高温,高真空的条件下(熔融)进行酯交换反应生成低聚物;再进一步缩聚制得PC产品. 该工艺流程短,无溶剂,全封闭,无污染,生产成本略低于光气法;不过反应条件为高温,高真空,聚合体系粘度较大,传热传质困难,易生成支化结构,产品色泽偏黄;但产品光学性能较差,催化剂易污染,副产品酚难以去除,产品分子量低,应用范围有限;再加上搅拌,传热等问题的限制,难以实现大吨位工业化生产.需要不同反应搅拌器,加速水分子脱除,提高PC的相对分子质量,提高和稳定产品质量. 丙:界面缩聚光气法 界面缩聚光气法是目前工业上应用较为广泛的工艺,双酚A首先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双酚A的钠盐;后加入二氯甲烷,通入光气,使物料在界面上聚合,生成低分子量PC,然后经缩聚分离得到高分子量PC产品.此工艺路线技术成熟,产品质量高,不用脱出溶剂,成本较低,适合大规模和连续化生产,而且产品纯净,易加工,分子量高,能满足各种用途性能要求,在PC生产工艺中占绝对优势,目前世界上约有90%的PC生产采用该工艺;但由于生产中使用剧毒光气,而且要用到二氯甲烷溶液并副产氯化钠,对环境有影响,目前也属于限制发展状态.近年来,对该法的主要改进体现在环状齐聚物的开环聚合和后处理工艺方面. 丁:非光气酯交换熔融缩聚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