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化科临床路径(2014)

消化科临床路径(2014)

消化科临床路径(2014)
消化科临床路径(2014)

慢性胃炎临床路径

一、慢性胃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胃炎(ICD-10:K29.502)(无并发症患者)(二)诊断依据。

根据:

《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内科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

1.临床症状:中上腹不适、饱胀、钝痛、烧灼痛等。

2.胃镜或钡餐检查提示慢性胃炎。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内科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

1.基本治疗:包括调整生活方式、注意饮食、避免应用刺激及辛辣药物等。

2.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择抑制胃酸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胃粘膜保护药物、根除Hp药物、对症治疗药物。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慢性胃炎(ICD-10:K29.502)(无并发症患者)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须完成的检查:

(1)血常规+CRP、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生化全项、血清常规、凝血常规、输血常规、肿瘤标志物(AFP、CEA、CA19-9等);

(3)心电图、胸正侧位片;

(4)腹部超声;

(5)胃镜检查及粘膜活检(包括Hp检测);

2.诊断有疑问者可查:

(1)血淀粉酶、血浆胃泌素水平、肿瘤标记物筛查;

(2)13C-或14C-呼气试验;

(3)立位腹平片、X线钡餐、上腹部CT或MRI。

(七)胃镜检查。

1.入院前未检出者,应尽早进行,对胃溃疡病灶常规作活检。

2.检查前禁食6-8小时。

3.如选择无痛内镜,术中需监测生命体征,术后要在内镜室观察至清醒,并经麻醉医师同意后返回病房。

4.胃镜检查2小时后再进食(大量活检者或容易出血者可延长禁食时间)。

(八)标准药物治疗方案。

1.合并Hp感染者进行根除Hp治疗:

(1)质子泵抑制剂PPI联合2种相关抗菌药物三联疗法,或加用铋剂的四联疗法,疗程为1-2周);

(2)抗Hp治疗后继续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抑酸治疗。

2.未合并Hp感染者根据症状及检查结果进行治疗。

3.症状无改善者可给予消化酶、益生菌以及镇静抗焦虑治疗。

(九)出院标准。

症状消失或减轻。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调整药物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2.合并其他疾病,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3.胃镜结果提示高级别瘤变、癌变等需要内镜下EMR、ESD 以及手术治疗,退出本路径,转入相应临床路径或外科手术治疗。

二、慢性胃炎基本诊疗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慢性胃炎(ICD-10:K29.502)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7-10天时间住院第1天住院第2天

主要诊疗工作□完成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

□完成入院病历及首次病程记录

□拟定检查项目

□排除胆胰疾病

□制订初步诊疗方案

□上级医师查房

□明确下一步诊疗计划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做好胃镜检查准备,并签署胃镜检查知情同

意书

□对患者进行胃镜检查的宣教

□上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

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流质或软食

□对症治疗

□支持治疗

□PPI、粘膜保护剂、动力药等

临时医嘱:

□血、尿、大便常规+潜血

□生化全项、血清常规、凝血常规、

输血常规、肿瘤标志物

□心电图。

□胸正侧位片

□腹部超声、上消化道钡餐或胃镜

□必要时行:腹部CT或MRI,

□其他检查(酌情):血淀粉酶、立

位腹平片、壁细胞抗体、内因子抗

体及血清胃泌素等

长期医嘱: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流质或软食

□对症治疗

□支持治疗

□药物治疗:

1、PPI(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埃索美拉唑等1

支入液静滴qd,有夜间酸爆破者加用H2

受体拮抗剂,下午或睡前应用)。

2、粘膜保护剂:达喜、多喜、膜固思达、洁

维乐等

3、动力药:吗丁啉、莫沙比利、依托比例等

4、如何并焦虑或抑郁倾向可加用:黛立新、

百忧解等镇静类药物

临时医嘱:

□当晚软食、晚19点后及次日早上禁食

主要护理工作□入院宣教

□健康宣教:疾病相关知识

□根据医生医嘱指导患者完成相关

检查

□完成护理记录

□协助患者完成入院事宜

□基本生活和心理护理

□进行胃镜检查宣教,并做好胃镜检查前准备

□正确执行医嘱

□认真完成交接班

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签名

医师签名

时间住院第3-4天住院第5-6天住院第7-10天

主要诊疗工作□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病历记录

□完成胃镜及病理检查

□观察有无胃镜检查并发症

□根据检验结果调整用药

□如HP阳性,则抗HP治疗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病历记录

□根据病情变化调整医嘱

□上级医师查房,确定

患者可以出院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

记录、出院记录、出

院证明书和病历首

页的填写

□通知患者及家属出

□向患者交待出院注

意事项及随诊时间

□若患者不能出院,在

病程记录中说明原

因和继续治疗的方

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流质或软食

□对症治疗

□支持治疗

□PPI、粘膜保护剂、动力药

临时医嘱:

□根据病情需要下达

□酌情复查:大便常规+潜

血、血常规等

长期医嘱: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流质或软食

□对症治疗

□支持治疗

□PPI、粘膜保护剂、动力

药等

临时医嘱:

□根据病情需要下达

出院医嘱:

□今、明日出院

□出院带药

□门诊随诊

□胃镜结果提示高级

别瘤变、癌变等需要

内镜下EMR、ESD

以及手术治疗,退出

本路径,转入相应临

床路径或外科手术

治疗。

主要护理工作□基本生活和心理护理

□观察患者胃镜后表现,如

有情况及时向医生汇报

□正确执行医嘱

□认真完成交接班

□基本生活和心理护理

□正确执行医嘱

□认真完成交接班

□帮助患者办理出院

手续、交费等事宜

□出院指导

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签名医师签名

肝硬化腹水临床路径

一、肝硬化腹水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肝硬化腹水(ICD-10:K74+R18)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及《2004年美国肝病学会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指南》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

1.符合肝硬化失代偿期诊断标准:包括肝功能损害、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2.有腹水的体征和影像学结果:腹胀、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等;腹部超声或CT检查证实存在腹腔积液。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及《2004年美国肝病学会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指南》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

1.一般治疗(休息、控制水和钠盐的摄入)。

2.消除病因及诱因(如戒酒、停用有损肝功的药物、限制过量钠盐摄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必要时加用抗菌药物等)。

3.药物治疗:利尿剂、保肝药、PPI、白蛋白、血浆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12-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74+R18肝硬化腹水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入院后必须完成的检查:

(1)血常规+CRP、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生化全项、血清常规、凝血常规、输血常规、肿瘤标志物(AFP、CEA、CA19-9等);

(3)腹水检查;

(4)腹部超声、胸正侧位片;

(5)心电图。

2.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选择:

(1)腹水病原学、脱落细胞学及肿瘤标志物检查,腹部CT 或MRI,超声心动检查;

(2)24小时尿钠排出量或尿钠/钾比值;

(3)胃镜或上消化道钡餐检查,了解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情况。

(七)腹腔穿刺术。

1.适应证:新发腹水者;原有腹水迅速增加原因未明者;疑似并发自发性腹膜炎者;

2.术前准备:除外合并纤溶亢进或DIC;

3.麻醉方式:局部麻醉;

4.术后处理: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补充白蛋白(大量放腹水时,应于术中或术后补充白蛋白,按每升腹水补充8-10g白蛋白计算)。

(八)保肝药、利尿剂及抗病毒药物的应用。

1.按肝硬化治疗要求,选用保肝药物。

2.利尿剂:呋塞米单用或联合应用安体舒通。

3.根据病情选择核苷或核苷类似物等抗病毒治疗。

(九)出院标准。

1.腹胀症状缓解。

2.腹围减小。

3.体重稳步下降。

4.无严重电解质紊乱。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出现并发症(如消化道出血、原发性腹膜炎、原发性肝癌、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肝性胸水等)转入相应路径。

2.合并结核性腹膜炎、肺部感染等转入相应路径。

3.顽固性腹水,需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二、肝硬化腹水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肝硬化腹水(ICD-10:74+ R18)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2-15天

时间住院第1天住院第2-4天

主要诊疗工作□完成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

□完成入院病历及首次病程记录

□拟定检查项目

□制订初步治疗方案

□对患者进行有关肝硬化腹水的宣教

□上级医师查房

□明确下一步诊疗计划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并签署腹腔穿刺检

查同意书

□对腹水量不大或肥胖患者行超声腹水定位

□腹腔穿刺术

□观察腹腔穿刺术后并发症(出血、血肿等)

□完成穿刺记录

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一或二级护理

□低盐饮食

□记24小时液体出入量

□测体重+腹围Qd

□利尿剂(速尿、安体舒通)、保肝药(谷

胱甘肽、甘草酸类、硫普罗宁、白赛诺、

复合磷酸酯酶等)、退黄药(思美泰、熊

去氧胆酸类、茵栀黄等)、PPI等

临时医嘱:

□血、尿、大便常规+潜血

□生化全项、血清常规或肝炎全项、凝血

常规、输血常规、肿瘤标志物

□心电图。

□胸正侧位片

□腹部超声

□必要时行:腹水病原学检查,腹部CT或

MRI,超声心动检查,24小时尿钠排出

量或尿钠/钾比值

□其他检查(酌情)

长期医嘱: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一或二级护理

□低盐饮食

□记24小时液体出入量

□测体重+腹围Qd

□利尿剂、保肝药

临时医嘱:

□腹腔穿刺术

□腹水常规、总蛋白、白蛋白、细胞学检查

□腹水需氧菌及厌氧菌培养、腹水肿瘤标志物

检查。

□白蛋白静滴(低蛋白血症时)

□其他检查(酌情):如肝硬化原因不明确时,

应筛查:自身抗体、自免肝抗体、风湿病组

合以及甲状腺疾病;如考虑先天性疾病时,

可考虑基因或染色体检查。

主要护理工作□入院宣教

□健康宣教:疾病相关知识

□根据医生医嘱指导患者完成相关检查

□完成护理记录

□记录入院时患者体重和腹围

□液体出入量

□基本生活和心理护理

□监督患者进行出入量及体重测量

□腹腔穿刺术后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神志变

化、生命体征、穿刺点渗血及渗液情况,发

现异常及时向医师汇报并记录

□正确执行医嘱

□认真完成交接班

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

1.2.

□无□有,原因:

1.2.

护士签名医师签名

时间住院第5-7天住院第8-12天住院第12-15天

主要诊疗工作□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病历记录

□评价治疗疗效,调整治疗

药物(无浮肿者每天体重

减轻300-500g,有下肢浮

肿者每天体重减轻

800-1000g时,无须调整药

物剂量)

□根据检验结果调整用药

(保肝、抗病毒、白蛋白、

PPI等)

□根据腹水检测结果调整治

疗方案(如加用抗感染治

疗等)

□根据腹部影像结果决定是

否请相关科室会诊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病历记录

□评价治疗疗效,若评价为

难治性腹水,可选择:

1.系列性、治疗性腹腔穿

刺术

2.转诊行TIPS治疗

3.转外科治疗

□上级医师查房,确定

患者可以出院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

记录、出院记录、出

院证明书和病历首

页的填写

□通知出院

□向患者交待出院注

意事项及随诊时间

□若患者不能出院,在

病程记录中说明原

因和继续治疗的方

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低盐饮食

□记24小时液体出入量

□测体重+腹围Qd

□利尿剂、保肝药

临时医嘱:

□根据病情需要下达

□酌情复查:24小时尿钠排

出量测定、尿钠/钾比值测

定、肝肾功、电解质测定、

凝血功能、影像检查

长期医嘱: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低盐饮食

□记24小时液体出入量

□测体重+腹围Qd

□利尿剂、保肝药

临时医嘱:

□根据病情需要下达

出院医嘱:

□今、明日出院

□低盐饮食

□出院带药

□嘱定期监测肾功能

及血电解质

□门诊随诊

主要护理工作□基本生活和心理护理

□监督患者进行出入量及体

重测量

□正确执行医嘱

□认真完成交接班

□基本生活和心理护理

□监督患者进行出入量及

体重测量

□正确执行医嘱

□认真完成交接班

□帮助患者办理出院

手续、交费等事宜

□出院指导

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签名医师签名

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

一、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胃十二指肠溃疡(ICD-10:K25.7/K26.7/K27.7)(无并发症患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

《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

1.临床症状:反酸、慢性上腹疼痛等。

2.胃镜检查提示存在溃疡或X线钡餐检查提示龛影。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

1.基本治疗:包括调整生活方式、注意饮食、避免应用致溃疡药物等。

2.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择降低胃酸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胃粘膜保护药物、根除Hp药物、对症治疗药物。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25.7/K26.7/K27.7胃十二指肠溃疡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须完成的检查:

(1)血常规+CRP、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生化全项、血清常规、凝血常规、输血常规、肿瘤标志物(AFP、CEA、CA19-9等);

(3)心电图、胸正侧位片;

(4)腹部超声;

(5)胃镜检查及粘膜活检(包括Hp检测);

2.诊断有疑问者可查:

(1)血淀粉酶、血浆胃泌素水平、肿瘤标记物筛查;

(2)13C-或14C-呼气试验;

(3)立位腹平片、X线钡餐、上腹部CT或MRI。

(七)胃镜检查。

1.入院前未检出者,应尽早进行,对胃溃疡病灶常规作活检。

2.检查前禁食6-8小时。

3.如选择无痛内镜,术中需监测生命体征,术后要在内镜室观察至清醒,并经麻醉医师同意后返回病房。

4.胃镜检查2小时后再进食(大量活检者或容易出血者可延长禁食时间)。

(八)标准药物治疗方案。

1.合并Hp感染者进行根除Hp治疗:

(1)质子泵抑制剂PPI联合2种相关抗菌药物三联疗法,或加用铋剂的四联疗法,疗程为1-2周);

(2)抗Hp治疗后继续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抑酸治疗(疗程十二指肠溃疡4-6周,胃溃疡6-8周)。

2.未合并Hp感染者进行抑酸治疗(疗程同上)。

3.症状无改善者可给予胃粘膜保护剂治疗。

(九)出院标准。

反酸、腹痛消失或减轻。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调整药物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2.难治性或顽固性溃疡,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3.胃十二指肠溃疡出现并发症(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等),退出本路径,转入相应临床路径。

一、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胃十二指肠溃疡(ICD-10:K25.7/K26.7/K27.7)(无并发症患者)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7-10天

时间住院第1天住院第2-3天住院第4-10天

主要诊疗工作□完成询问病史和体

格检查,按要求完成

病历书写

□安排完善常规检查,

查血淀粉酶除外胰

腺炎

□根据院前胃镜及钡

餐结果及临床表现

观察有无胃镜检查

后并发症(如穿孔、

出血等),无此结果

者,预约检查

□予以标准药物治疗

(参见标准药物治

疗方案)

□上级医师查房明确

诊疗计划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

记录

□观察患者腹部症状

和体征,注意患者大

便情况

□根据规定做血液、粪

尿等检查,并按预约

进行影像学及内镜

检查

□对患者坚持治疗和

预防复发进行宣教

□对患者进行有关溃

疡病的宣教

□上级医师查房诊疗评估

□观察患者腹部症状和体征,注意

患者大便情况

□完成三级查房记录,按预约进行

相关检查

□对患者坚持治疗和预防复发进

行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出院后注意

事项,预约复诊时间,定期复查

胃镜、钡餐及13C 或14C呼气试

□将出院记录的副本交给患者

□如果患者不能出院,在病程记录

中说明原因和继续治疗的方案

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软食

□溃疡治疗药物:

1.诊断胃十二指肠溃

疡伴Hp感染者,行根除

Hp治疗(三联疗法:PPI1

片BID+克拉霉素0.5

BID+阿莫西林 1.0 BID

等或四联疗法:三联+铋

剂);

2.诊断胃十二指肠溃疡

不伴Hp者,行:

①抑酸治疗:PPI(奥美

拉唑、泮托拉唑埃索美拉

唑等1支入液静滴

qd-bid,有夜间酸爆破者

加用H2受体拮抗剂,下

长期医嘱: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软食

□诊断胃十二指肠溃

疡伴Hp感染者,此前

并未根除治疗者,行

相应的根除治疗

□诊断为胃十二指肠

溃疡不伴Hp者,行

抑酸治疗(质子泵抑

制剂和H2受体拮抗

剂)、胃粘膜保护剂

及胃肠动力药口服

□其他对症治疗

临时医嘱:

□根据入院后辅助检

查异常结果决定复

查项目

长期医嘱: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软食

临时医嘱:

□出院带药(参见标准药物治疗方

案,伴发Hp阳性者抗HpP治疗

7-14天,胃溃疡治疗6-8周,

十二指肠球溃疡治疗4-6周)

□门诊随诊或1-2周复诊。

□出现并发症(出血、穿孔、幽门

梗阻、癌变等),退出本路径,

转入相应临床路径或转相应科

室处理。

午或睡前应用)。

②粘膜保护剂:达喜、多喜、膜固思达、洁维乐等

③动力药:吗丁啉、莫沙比利、依托比例等

□对症治疗

临时医嘱:

□血+CRP、尿、大便常规+潜血

□生化全项、血清常规、凝血常规、输血

常规、肿瘤标志物

(AFP、CEA、

CA19-9等);

□心电图、胸片

□其他检查(酌情):血淀粉酶、胃泌素水

平、肿瘤标记物筛

查,13C-或14C-呼气试

验,腹部超声、立位

腹平片、X线钡餐、

上腹部CT或MRI

主要护理工作□协助患者及家属办

理入院手续

□入院宣教

□静脉抽血

□观察胃镜检查后患

者表现,及服药后有

无不适,如有异常及

时向医生汇报

□基本生活和心理护

□监督患者用药

□出院前指导

□基本生活和心理护理

□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交费等

事宜

□出院指导(胃溃疡者需要治疗后

复查胃镜和病理)

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签名医师签名

大肠息肉临床路径

一、大肠息肉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大肠息肉(ICD-10:D12.6/D12.8/K62.1/K63.5)

行内镜下大肠息肉摘除术(ICD-9-CM-3:45.4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消化内镜学(第2版)》(科学出版社)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

1.钡剂灌肠造影存在充盈缺损,提示结肠和(或)直肠息肉;

2.结肠镜检查发现结肠和(或)直肠息肉。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消化内镜学(第2版)》(科学出版社)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

1.基本治疗(包括生活方式、饮食等)。

2.内镜下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9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⒈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12.6/D12.8/K62.1/K63.5大肠息肉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3天。

必须完成的检查:

1.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潜血;

2.生化全项、凝血功能、血型、Rh因子、感染性疾病筛查(肝炎全项、艾滋病、梅毒等);

3.消化道肿瘤标记物筛查(CA19-9、CEA、AFP 、CA724等);

4. 腹部超声、心电图、胸片。

(七)内镜下治疗为入院后第≤5天。

1.术前完成肠道准备及签署结肠镜检查和治疗同意书。

2.行无痛内镜时,术中需监测生命体征,术后要在内镜室观察至清醒,并经麻醉医师同意后返回病房。

3.按顺序进行常规结肠镜检查,检查时应用润滑剂。

4.根据术中所见息肉形态、大小、数目等决定内镜下治疗方案,并按结肠息肉内镜治疗规范实施治疗。

5.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并发症,对症处理。

(八)出院标准。

1.患者一般情况良好。

2.无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患者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65岁者,可疑存在肠道特殊疾病患者,进入相应临床路径。

2.合并严重心、肺、肝、肾等其他脏器基础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碍者,退出本路径。

3.息肉不符合内镜治疗指征,或患者存在内镜治疗禁忌证,出院或转外科,进入结肠肿瘤外科治疗住院流程。

4.患者住院期间出现合并症,如急性消化道大出血、肠道穿孔或活检病理提示为恶性肿瘤等,必要时转外科手术,转入相应临床路径。

5.合并感染,需要继续抗感染治疗,进入肠道感染住院流程。

6.多发息肉、大息肉或复杂情况:多发大于5枚以上,或息肉直径≥2cm;或广基息肉;或粗蒂息肉(蒂直径≥1cm);或侧向生长型息肉等。

二、大肠息肉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大肠息肉(ICD-10:D12.6/D12.8/K62.1/K63.5)

行内镜下大肠息肉摘除术(ICD-9-CM-3:45.42)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7-9天

时间住院第1天住院第2天住院第3-4天

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

□完成病历书写

□开化验单,完善内镜

前检查

□确认停止服用阿司匹

林、波利维等抗血小

板药物至少5-7天

□上级医师查房

□评估结肠息肉经内镜下治

疗的指征

□确定结肠镜检查时间,落实

术前检查

□确定内镜下治疗方案,向患

者及其家属交待围手术期

注意事项

□与患者和家属签署结肠镜

检查及治疗同意书

□签署自费用品协议书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根据需要,请相关科室会诊

□如无结肠镜检查禁忌症,继

续肠道准备

□观察患者腹部症状和体

征,注意肠道准备情况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查房记录

□行结肠镜检查,酌情行

超声內镜检查,根据检

查所见采用相应内镜下

治疗措施

□将回收的标本送病理

□观察有无结肠镜检查后

并发症(如穿孔、出血

等)

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少渣饮食

临时医嘱:

□血、尿、便常规+隐血

□生化全相、凝血功能、

血型、Rh因子、感染

性疾病筛查

□肿瘤标记物筛查

□心电图、胸片、腹部

超声

长期医嘱: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少渣饮食

临时医嘱:

□清肠剂(治疗前两天开始肠

道准备。根据不同肠道准备

方法选用不同药物)

□次晨禁食(治疗当日)

□拟明或后日行结肠镜检查

及治疗

长期医嘱:(检查后)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专科治疗后护理

□禁食或少渣饮食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营养支持治疗;

□抑酸治疗、抗生素静滴

防治手术创面感染。

临时医嘱:

□利多卡因凝胶1支

主要护理工作□协助患者及家属办理

入院手续

□进行入院宣教

□准备次晨空腹静脉抽

□基本生活和心理护理

□进行结肠镜检查相关宣教

□协助进行肠道准备

□基本生活和心理护理

□检查治疗后常规护理

□内镜治疗后饮食生活宣

□并发症观察

疾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签名医师签名

时间住院第4-5天住院第6天住院第7-9天(出院日)

主要诊疗工作□观察患者生命体

征、腹部症状和体

征,观察大便性状,

注意有无消化道出

血、感染及穿孔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查房记录

□继续观察患者腹部

症状和体征,注意

观察有无并发症情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三级医师查房

记录

□继续观察患者腹部症状和体征,

注意观察有无并发症

如果患者可以出院

□通知出院处

□通知患者及家属今日出院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出院后注意

事项,嘱患者不适及时就诊

□饮食宣教,预约复诊时间

□预约取结肠息肉病理报告时间

□将出院记录的副本交给患者

□准备出院带药及出院证明

□如果患者不能出院,在病程记录

中说明原因和继续治疗的方案

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禁食、少渣饮食

□维持水电解平衡、

营养支持治疗;

□抑酸治疗、抗生素

静滴防治手术创面

感染。

临时医嘱:

□复查血常规

□术后2天复查大便

常规+隐血试验

长期医嘱: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禁食、少渣饮食

□维持水电解平衡、

营养支持治疗;

□抑酸治疗、抗生素

静滴防治手术创面

感染。

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根据基础疾病带相关

用药)

主要护理工作□基本生活和心理护

□检查治疗后常规护

□内镜治疗后饮食生

活宣教

□并发症观察

□基本生活和心理护

□检查治疗后常规护

□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交费等

事宜

□出院指导

疾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签名医师签名

轻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路径

一、轻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轻症急性胰腺炎(ICD-10:K85.001/K85.101

/K85.201/K85.301/K85.801/K85.802/K85.9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消化病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临床表现:急性、持续性腹痛(偶无腹痛)。

2.实验室检查: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正常值上限3倍。

3.辅助检查:影像学提示胰腺有或无形态学改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消化病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内科治疗:

(1)监护、禁食、胃肠减压;

(2)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治疗;

(3)药物治疗: 抑酸治疗、抑制胰腺分泌药物、胰酶抑制

剂;无感染征象的患者不建议使用抗菌药物;必要时谨慎使用镇静和镇痛药物。

2.内镜治疗:对于胆源性胰腺炎,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采用内镜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8-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85.001/K85.101/K85.201

/K85.301/K85.801/K85.802/K85.901轻症急性胰腺炎疾病编码。

2.排除急性重症胰腺炎及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合并心、肺、肾等脏器功能损害,合并胰腺脓肿、胰腺囊肿等)。

3.排除其他急腹症:急性肠梗阻、消化性溃疡穿孔、胆石症和急性胆囊炎、肠系膜血管栓塞、心绞痛或心肌梗死者。

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CRP、尿常规、尿淀粉酶、大便常规+隐血;

(2)生化全项(含血钙)、血淀粉酶、脂肪酶、C-反应蛋白(CRP)、凝血功能;

(3)血气分析;

(4)心电图、腹部超声、腹部及胸部X线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

(1)血型及RH因子,肿瘤标记物筛查(CA19-9、AFP、CEA),

自身免疫标志物测定(ANA、ENA、IgG);

(2)腹部CT、核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超声内镜(EUS)。

(七)选择用药。

1.抑酸药(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

2.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

3.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出院标准。

1.腹痛、腹胀缓解,开始进食。

2.血尿淀粉酶稳定下降,或进食后无明显升高。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患者由轻症急性胰腺炎转为重症急性胰腺炎,退出本路径。

2.内镜治疗:对于怀疑或已证实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在治疗中病情恶化者,可行胆管引流术或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转入相应路径。

3.血淀粉酶持续高水平,或进食后明显升高,CRP持续高水平,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2014年 临床路径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平远县人民医院 2014年单病种与临床路径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姓名科室总分100分,得分 一、选择题:(每空3分,共24分) 1、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意义:() A、规范医疗服务 B、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C、控制医疗成本、减少资源浪费 D、获得最佳服务 E、以上都是 2、临床路径病种选择遵循的原则:() A、常见病、多发病; B、治疗方案相对明确,技术相对成熟,诊疗费用相对稳定,疾病诊疗过程中变异相对较少; C、结合医疗机构实际,优先考虑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制定临床路径推荐参考文本的病种。 D、A+B+C E、A+B 3、变异的处理步骤:() A、记录 B、提出解决方法 C、优化改进 D、A+B+C E、A+B 4、变异的原因分析包括:() A、病情变化或出现并发症 B、遇周末,调整日期; C、病人要求(拒绝)使用抗生素/做该项检查/继续补液/继续住院/出院 D、需要治疗其他疾病 E、以上都是 F、B+C+D 5、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估内容包括:() A、平均住院日数; B、平均住院费用 C、治愈好转率 D、变异率 E、变异原因分析 F、顾客满意度 G、以上都是; H、A+B+C+F 6、急性心肌梗死出院后继续使用:() A、阿司匹林 B、β-受体阻滞剂 C、ACEI/ ARB D、他汀类 E、健康教育 F、以上说法都对 7、髋关节置换术后质量控制指标正确的是:() A、实施术前评估与术前准备 B、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应用时机 C、预防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D、单侧手术输血量小于400ml E、内科原有疾病治疗 F、健康教育 G、以上都对 H、除D之外其余都对 8、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时机正确的是:( ) A、术前1小时使用 B、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追加一次 C、术中用血大于1500ml追加一次 D、C+D E、以上都对

2016年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总结

xxx人民医院 2016年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总结 根据《卫生部关于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2016年结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活动和医院实际,我院临床科室对以下科室开展了如下病种的临床路径:内科系统:不稳定型心绞痛、社区获得性肺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症、急性左心衰、糖尿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心肌梗死、细菌性痢疾、小细胞肺癌、消化性溃疡等疾病,外科系统:腹股沟疝、剖宫产、甲状腺肿瘤、乳腺肿瘤、胆石症、输尿管结石、膀胱肿瘤、自发性气胸、股骨干骨折、慢性鼻窦炎、腮腺多形性肿瘤、大隐静脉曲张、老年性白内障、凹陷性颅骨骨折、急性阑尾炎、卵巢良性肿瘤等,全院共开展了近35中疾病。针对以上病种临床路径我院制定了实施方案,2015年1月至今,我院严格按照卫生部要求执行临床路径规范,开展临床路径诊疗工作,按规定使用药物,如果病情变化,无法执行临床路径时,将退出临床路径,确保患者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得到正确的诊疗服务,根据疾病诊疗指南确定出院标准。 一、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各种组织 医院通过院委会、贯彻落实临床路径试点工作,营造试点工作氛围。一是建立临床路径管理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长为副组长,医、护、病案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分工负责,责任到

人,领导小组下设临床路径管理办公室,设于医务科,具体负责全院临床路径的上报,组织实施、检查、评估等工作。 二、制定工作制度加强管理 为规范临床路径工作流程,医院制定了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临床路径实施流程图、临床路径工作制度、管理制度等.临床路径管理小组确定了15个专业,35个病种数。 三、开展临床路径工作的成果 我院自开展临床路径工作以来。2015年全院共开展466例,完成353例,中途退出113例,完成率76%,中途退出率24%。进行比较好的病种如下: 腹股沟疝进入路径33例、退出路径病8例、平均住院天数4.63天、平均住院费用6813.21元。 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81例,退出路径5例、平均住院天数6.82天、平均住院费用3600.元。 剖宫产进入路径42例、退出路径10、平均住院天数3.89天、平均住院费用6500元。 老年性白内障进入路径85例,退出路径12例,平均住院天数3.69天、平均住院费用4500元。 胎膜早破进入路径112例,退出路径18例,平均住院天数3.21天、平均住院费用3500元。 2016年全院第一季度共开展308例,完成239例,中途退出69例,完成率77%,中途退出率22%。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度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度 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降低医疗费用,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和医改相关要求,结合我院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成立XX市市中区人民医院临床路径工作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正、副主任分别由医院院长和分管医疗工作院长担任,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临床专家任成员,负责临床路径的全面管理工作。 二、成立XX市市中区人民医院临床路径工作指导评价小组。指导评价小组由分管医疗工作的院长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任成员,负责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进行督导、检查、评比、考核并提供技术指导。 三、成立科室临床路径工作实施小组。各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小组由实施临床路径的科室主任任组长,医疗、护理人员和相关科室人员任成员,负责本科室临床路径的具体实施及管理工作。 四、临床路径工作实施小组设立个案管理员,由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医师担任。 五、临床路径工作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对临床路径实施的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质量改进建议。 六、临床路径工作实施小组每月上旬召开临床路径月度总结评估会议。

七、建立多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医院相关科室和行政后勤部门要全力保障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实施,对医院临床路径工作指导评价小组和各临床科室提出的有关工作事项应优先办理。 八、建立临床路径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对临床路径管理实时监测。 九、奖惩。临床路径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纳入医疗质量检查考核体系,与医院绩效考核挂钩。医院每月对各科室临床路径开展情况(包括开展例数、费用对比、数据上报、持续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评比,对开展临床路径工作好的科室或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开展临床路径工作不力的科室或个人,医院将视情况提出批评、处罚意见,重点追究有关科室主任的责任。

眩晕中医临床路径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眩晕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以眩晕为主症的患者。 一、眩晕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眩晕(TCD 编码:BNG070)。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 (王永炎、严世芸主编,第二版,上海科(2008 年),及《实用中医内科学》 医病证部分》 。 学技术出版社,2009 年) (粟秀初,黄如训主编,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第(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眩晕》 。 二版,2008 年)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眩晕诊疗方案”。眩 晕临床常见证候: 风痰上扰证 阴虚阳亢证 肝火上炎证 痰瘀阻窍证 气血亏虚证 肾精不足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眩晕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 。 (ZYYXH/T18-2008) 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眩晕。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眩晕(TCD 编码: BNG070)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

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由肿瘤、脑外伤、脑梗死、脑出血等引起的眩晕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 (3)心电图 (4)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 (BAEP) 、颈动脉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如颈椎X 线片、 2. 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 血管超声、头颅影像学检查、前庭功能检查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风痰上扰证:祛风化痰,健脾和胃。 (2)阴虚阳亢证:镇肝息风,滋阴潜阳。 (3)肝火上炎证:平肝潜阳,清火息风。 (4)痰瘀阻窍证:活血化痰,通络开窍。 (5)气血亏虚证:补益气血,健运脾胃。 (6)肾精不足证:补肾填精,充养脑髓。 2. 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3.针灸治疗:急重期配合体针和耳穴治疗。 4.其他疗法:根据患者情况,可选用耳尖放血疗法等。 5.护理:辨证施护。 (九)出院标准 1.眩晕症状明显改善,基本痊愈。 2.病情稳定,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退出本路径。 4. 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考试试题及答案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知识考试试题 姓名科室总分100分,得分 一、选择题:(每空两分,共20分) 1、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意义:() A、规范医疗服务 B、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C、控制医疗成本、减少资源浪费 D、获得最佳服务 E、以上都是 2、临床路径病种选择遵循的原则:() A、常见病、多发病; B、治疗方案相对明确,技术相对成熟,诊疗费用相对稳定,疾病诊疗过程中变异相对较少; C、结合医疗机构实际,优先考虑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制定临床路径推荐参考文本的病种。 D、A+B+C E、A+B 3、变异的处理步骤:() A、记录 B、提出解决方法 C、优化改进 D、A+B+C E、A+B 4、变异的原因分析包括:() A、病情变化或出现并发症 B、遇周末,调整日期; C、病人要求(拒绝)使用抗生素/做该项检查/继续补液/继续住院/出院 D、需要治疗其他疾病 E、以上都是 F、B+C+D 5、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估内容包括:() A、平均住院日数; B、平均住院费用 C、治愈好转率 D、变异率 E、变异原因分析 F、顾客满意度 G、以上都是; H、A+B+C+F 6、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质量指标正确的是:() A、到达医院后使用阿司匹林(有禁忌证者给予氯吡格雷) B、实施左心室功能评价 C、对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到院30分钟内实施溶栓治疗 D、到院90分钟内实施PCI治疗 E、到达医院后使用即刻β受体阻滞剂(无禁忌症) F、以上说法都对 G、A+B+D 7、急性心肌梗死出院后继续使用:() A、阿司匹林 B、β-受体阻滞剂 C、ACEI/ ARB D、他汀类 E、健康教育 F、以上说法都对 8、关于肺炎单病种质控管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符合住院治疗标准,实施病情严重程度评估 B、氧合评估; C、首次抗菌治疗前,采集血、痰培养 D、入院4小时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 E、以上都对 9、髋关节置换术后质量控制指标正确的是:() A、实施术前评估与术前准备 B、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应用时机 C、预防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D、单侧手术输血量小于400ml E、内科原有疾病治疗 F、健康教育 G、以上都对 H、除D之外其余都对 10、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时机正确的是:( ) A、术前1小时使用 B、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追加一次 C、术中用血大于1500ml追加一次 D、C+D E、以上都对 二、填空题:(每空两分,共40分) 1、临床路径是指、及,针对某个或,以为基础,以提高和保障为目的,所制定的有顺序和要求的、的,以减少及,使患者获

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最新

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指导各科室更好开展临床路径工作,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等文件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各科室临床路径工作依据此制度执行。 第二章临床路径的组织管理 第三条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院长和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分别任正、副主任及各临床及医技科室主任、相关职能科室主任及专家委员会成员任成员。 第四条管理委员会履行以下职责: (一)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的规划和相关制度; (二)协调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确定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 (四)审核临床路径文本; (五)组织临床路径相关的培训工作; (六)审核临床路径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 第五条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由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医务部、护理部、财务部)主任任成员。指导评价小组日常工作由医务部负责。 第六条指导评价小组履行以下职责:

(一)对临床路径的开发、实施进行技术指导; (二)制订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 (三)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 (四)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 第七条各科室成立实施小组,由实施临床路径的临床科室主任任组长,护理长任副组长,该临床科室医疗、护理人员和相关科室人员任成员。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临床路径相关资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 (二)负责提出科室临床路径病种选择建议,会同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超声科、财务部等制订临床路径文本; (三)结合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提出临床路径文本的修订建议; (四)参与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与分析,并根据临床路径实施的实际情况对科室医疗资源进行合理调整。 第八条各科室实施小组设立个案管理员,由临床科室科秘书担任。个案管理员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实施小组与管理委员会、指导评价小组的日常联络; (二)牵头临床路径文本的起草工作; (三)指导每日临床路径诊疗项目的实施,指导经治医师分析、处理患者变异,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四)根据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定期汇总、分析本科室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修订的建议,并向实施小组报告。 第三章临床路径的选择与制订

眩晕病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以“眩晕”为主症,西医诊断为脑血管供血不足的患者。一、头痛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眩晕病(TCD 编码:BNG07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血管供血不足(ICD-10 编码:。 (二)诊断依据:参照诊疗方案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参照诊疗方案 (四) 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7天 (五) 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眩晕病(TCD 编码:BNG070)和脑血管供血不足(ICD-10 编码:。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由肿瘤、脑外伤、脑梗死、脑出血等引起的眩晕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 (3)凝血功能检查。 (4)心电图。 (5)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6)头颅影像学检查(CT)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等。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头颅MRI、颈椎DR片、胸部DR片、腹部B超、颈动脉B超)(七)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2.中医特色治疗:根据病情需要选择。 (1)穴位注射治疗,(2)穴位贴敷治疗,(3)中药盐包外敷治疗(4)耳穴压豆(5)针灸治疗(6)中医推拿治疗(7)耳穴压豆 (八)出院标准 1.眩晕症状明显改善,基本痊愈。 2.病情稳定,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九) 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 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退出本路径。

临床路径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弥勒市中医医院 临床路径知识考试试题 姓名科室得分 A B C D、 A+B+C E、A+B 3、变异的处理步骤:() A、记录 B、提出解决方法 C、优化改进 D、 A+B+C E、A+B

4、变异的原因分析包括:() A、病情变化或出现并发症 B、遇周末,调整日期; C、病人要求(拒绝)使用抗生素/做该项检查/继续补液/继续住院/出院 D、需要治疗其他疾病 E、以上都是 F、 B+C+D 5、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估内容包括:() A C、 F A 段C、临床路径实施阶 段D、评价改进阶 段 E、以上均是 8、临床路径实施流程包括:() A、首诊医师完成患者检诊工作,对住院患者进行临床路径的准入评 估;

B、符合准入的,按照临床路径确定的诊疗流程实施诊疗; C、相关护理组在为患者做入院介绍时详细介绍其住院期间诊疗服务计划及需要给予 配合的内容; D、经治医师对当天诊疗项目完成情况及病情的变化,以及病情变异情况进行分析、 处理,并做好记录。 E、医师在临床路径表中的治疗项目完成后,执行人在相应的签名栏签名。 A A B C 临床路径诊疗流程的患者; D、患者入径后的相关治疗不能顺利配合临床路径实施的患者及发生医疗纠纷导致路 径不能执行。 E、以上均是。 二、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20分。 1、临床路径:

2、临床路径的变异:

3、临床路径的变异标准及分类? 1、E 2、D 3、D 4、E 5、G 6、C 7、E 8、 E 9、 F 10、E 二、 1、临床路径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 临 床治疗的综合模式,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

临床路径工作总结精选

临床路径工作总结精选 篇一: 自去年12月1日起,我院开始实施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现对我院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实施半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各种组织 医院通过召开动员会、临床路径工作协调会、专题研究会,贯彻落实临床路径试点工作,营造试点工作氛围。一是建立临床路径管理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长为副组长,医、护、药、信息、病案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分工负责,责任到人,领导小组下设临床路径管理办公室,常设于医务处,具体负责全院临床路径的组织实施、检查、评估等工作。二是试点科室成立实施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分别担任组长、副组长。三是成立由分管院长、医务处及试点科室负责人、医技、药学、护理等方面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负责实施过程中的临床技术指导,定期对试点工作进行评估与分析。四是成立临床路径质控管理组与临床路径指导评价组。 二、制定工作制度加强试点管理 为规范临床路径工作流程,医院制定了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培训制度、督查制度、评估制度,医患沟通制度、质控管理制度以及试点工作协调机制等8个工作制度。 各管理组织坚持例会制,定期开会分析、总结评价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的开展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协调解决,每个季度各管理

组织要形成书面报告。并建立三级督查体系,一级为院工作领导小组;二级为质控管理与指导评价组;三级为科室实施小组。一级抓一级,确保试点工作不搞形式,不走过场,扎实开展,务求实效。 三、医院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存在问题 我院在试点工作开展前期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试点工作刚刚起步,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还处于探索阶段,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可避免的在试点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试点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各科室对临床路径管理的重视及对试点工作的认识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部分科室对临床路径文本甚至临床路径本身实施的目的和意义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与卫生部实施临床路径的初衷有较大差别,个别科室没有按照医务科的统一部署成立科主任为组长的相关组织,对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有的医务人员认为临床路径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医疗费用,会影响自身的收入,因此,对医院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开展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致使对临床科室、相关职能部门提出的试点工作中存在的系列问题没有及时研究解决,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试点工作的顺利实施。 2、试点工作执行力度存在缺陷 一部分科室因加床严重、医务人员短缺、医院要求进一步降低平均偿付标准,导致医院效益下降;临床路径的法律地位问题等客观原因,使参加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的动因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试点工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总结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总结 我院开始实施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现对我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实施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各种组织 医院通过召开动员会、临床路径工作协调会、专题研究会,贯彻落实临床路径工作,营造工作氛围。一是建立临床路径管理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长为副组长,医、护、药、信息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分工负责,责任到人,领导小组下设临床路径管理办公室,常设于医护办公室,具体负责全院临床路径的组织实施、检查、评估等工作。二是科室成立实施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分别担任组长、副组长。三是成立由分管院长、科室负责人、医技、药学、护理等方面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负责实施过程中的临床技术指导,定期对工作进行评估与分析。四是成立临床路径质控管理组与临床路径指导评价组。 二、制定工作制度加强管理 为规范临床路径工作流程,医院制定了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临床路径的实施制度、临床路径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临床路径开发和制定制度、临床路径评价与改进制度、临床路径质量控制制度、临床路径变异处理步骤、临床路径实施考核办法等8个工作制度。 各管理组织坚持例会制,定期开会分析、总结评价临床路径工作的开展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协调解决,每个季度各管理组织要形成书面报告。并建立三级督查体系,一级为院工作领导小组;二级为质控管理与指导评价组;三级为科室实施小组。一级抓一级,确保工作不搞形式,不走过场,扎实开展,务求实效。 三、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存在问题 我院在工作开展前期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工作刚刚起步,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还处于探索阶段,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可避免的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各科室对临床路径管理的重视及对工作的认识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部分科室对临床路径文本甚至临床路径本身实施的目的和意义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与卫生部实施临床路径的初衷有较大差别,个别科室没有按照医务科的统一部署成立科主任为组长的相关组织,对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有的医务人员认为临床路径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医疗费用,会影响自身的收入,因此,对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开展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致使对临床科室、相关职能部门提出的工作中存在的系列问题没有及时研究解决,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顺利实施。 2、工作执行力度存在缺陷 一部分科室因加床严重、医务人员短缺、医院要求进一步降低平均偿付标准,导致医院效益下降;临床路径的法律地位问题等客观原因,使参加临床路径工作的动因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执行力度。同时,一些部门之间支持协调不到位,出现手术不能按期安排、药品断货、医护之间选择的路径病种不一致、路径要求检查的设备和技术缺乏等,阻碍了临床路径工作的顺利实施。科室之间工作推进程度参差不齐,部分科室进入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例数量不符合相关要求,工作滞后,工作执行不到位。 3工作得不到病人及家属的支持 有些病人及家属认为临床路径中检查项目太多,担心会增加医疗费用,因而退出临床路径。 4工作再培训不够到位 个别科室主要负责人因故没能参加医院统一组织的培训,导致对临床路径工作理解不到位,部分科室没有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再工作培训,甚至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个别科室还存有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会影响科室收入、降低医务人员待遇的顾虑,不利于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如期、顺利进行。 5信息化程度滞后于临床路径管理 医院信息系统支持不够,信息化程度不高,统计工作还处于手工操作阶段,导致数据整理、分析工作量大,相当多的项目数据还无法提供,国家无统一建设标准和要求。也不利于工作后期相关

2015年中医临床路径眩晕(高血压)

眩晕(咼血压病)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以眩晕为主症的患者。 、眩晕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眩晕(TCD编码:BNGO7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高血压病(ICD 编码:1 10.X00 )。 (二)诊断依据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 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年8月)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5月)。 主要症状:头晕目眩,头痛。 次要症状:头重如裹,面红目赤,口苦口干,耳鸣耳聋,汗出,腰膝酸 软等。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高血压联盟和国家 心血管病中心制定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 (1)未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情况下,平均收缩压(SBP > 140mmH和(或) 平均舒张压(DBP三90mmHg; (2)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近4周内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个体。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眩晕诊疗方案”。 眩晕临床常见证候: 1、阴虚阳亢证 症状:眩晕久发不已,视力减退,两目干涩,少寐健忘,心烦口干,耳鸣, 神疲乏力,腰酸膝软,遗精。舌红苔薄,脉弦细。 2、肝阳上亢证 症状:眩晕耳鸣、头痛,遇劳、恼怒加重,面红目赤,烦躁易怒,舌红苔黄, 脉弦或弦数。 3、痰湿壅盛证 眩晕、头痛,头重如裹,胸闷腹胀,心悸失眠,口淡食少,呕吐痰涎,

舌苔白腻,脉滑。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眩晕诊疗方案”及中 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8-2008。 1.诊断明确,中医第一诊断为眩晕。 2.本方案适用于18岁以上原发性高血压人群,不适用于儿童高血压、妊娠 高血压、合并严重慢性肾脏疾病的高血压以及继发性高血压人群。 3.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W 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眩晕(TCD编码:BNG070)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 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由肿瘤、脑外伤、脑梗死、脑出血等引起的眩晕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 (3)心电图、动态血压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胸片、颈椎X线片、颈动脉 血管超声、头颅影像学检查、TCD腹部彩超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用口服中药汤剂 (1)阴虚阳亢证 症状:眩晕久发不已,视力减退,两目干涩,少寐健忘,心烦口干,耳鸣, 神疲乏力,腰酸膝软,遗精。舌红苔薄,脉弦细。 治法:滋阴潜阳

临床路径试题

单病种与临床路径知识考试试题(二) 姓名科室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 5 分共30 分) 1 、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意义() A、规范医疗服务 B、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C 、控制医疗成本、 减少资源浪费D、获得最佳服务E、以上都是 2、临床路径病种选择遵循的原则() A 、常见病、多发病 B、治疗方案相对明确技术相对成熟诊疗费用相对稳定疾病诊疗过程中变异相对较少 C、结合医疗机构实际优先考虑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制定临床路径推荐参考文本的病种。 D、A+B+C E、A+B 3、变异的处理步骤 A 、记录 B 、提出解决方法 C 、优化改进 D、A+B+C E 、A+B 4 、变异的原因分析包括 A、病情变化或出现并发症 B、遇周末调整日期 C、病人要求拒绝使用抗生素/做该项检查/继续补液/继续住院/出院 D、需要治疗其他疾病 E 、以上都是F、B+C+D 5 、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估内容包括 A 、平均住院日数 B、平均住院费用 C、治愈好转率 D、变异率 E、变异原因分析 F、顾客满意度 G、以上都是; H、A+B+C+F 6、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时机正确的是:() A、术前1 小时使用 B、手术时间超过3 小时追加一次 C、术中用血大于1500ml 追加一次 D、C+D E、以上都对 二、填空题(每空 3 分共20 分) 1、变异是指()的结果或医务人员的()行为不符合路 径()要求的情况。 2、DRGs 意思是(),主要特点是以()和 / 或()作为病历组合的基本依据,综合考虑病例的个体特征,将 ()分为同一组。

三、简答题(每题25 分共50 分) 1 、临床路径表单的具体项目包括哪些? 2 、临床护理路径的目的及内容是什么? 一、选择题 1、E 2、D 3、D 4、E 5、G 6、F 7、F 8、E 9、G 10、E 二、填空题 1 任何病人医疗护理预期 2、按疾病诊断分组病例的诊断操作临床过程相近的病例 三简答题 1、临床路径表单的具体项目包括:答:1、路径的主题及应用对象,即:所选取疾病的名称; 2、住院日标准,即:该疾病预计的住院天数; 3、病例一般项目,包括:姓名、年龄、住院号、住院天数; 4、标准化诊疗计划项目:分为医嘱类、非医嘱类两种,可进一步细分为临床评估、检验、药剂、处置与手术、营养、活动、护理与卫生教育等具体的医疗护理行为; 5、变异标示及原因,在治疗过程中如出现了某些情况,不能继续按临床路径预定的计划进行,在变异栏中写明原因; 6、其他:包括主治医师、住院医师、护理人员签名及使用说明 2、临床护理路径的目的及内容: 答:临床护理路径又称CNP,是指依据标准护理计划,为一类特殊患者所设定的住院护理模式。目的是减少康复的延迟和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照顾质量,以表格化的护理路线图来表示,以严格的时间为横轴,护理流程为纵轴,并标出护理目标及护理评价。

2014年度临床路径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计划

*****医院 2014年度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总结 2014年我院按照《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实施细则》及省、市、县对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医院领导高度重视,不断规范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在各相关科室的共同努力下,我院11个临床科室中,计划开展44个病种,实际累计运行30个病种,截止11月底,全院列入临床路径管理病种患者数****人,进入路径****人,入径率87.1%,完成路径****人,完成率96.36%,完全达到市卫生局关于二级医院临床路径管理的管理指标(实施临床路径病种数不低于15个/院,入径率60%以上,完成率70%)。在一年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绩 (一)进一步完善管理组织,落实责任,不断加强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由于医院领导班子的变化和分管工作的重新调整,医院新成立内四科、内五科等科室,部分临床科室临床路径管理小组人员进修和变动等原因,为使该项工作有序持续开展,我们按照卫计委《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的要求,适当调整了“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和“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管理组织和管理成员,同时细化职责,落实责任,使此项管理工作从院方到科室组织健全、人员到位、职责明确,为顺利开展今年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调整和细化管理内容,使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按照“二甲”复审标准要求,从第二季度起,废除了以前所有统计表格,增加了“入组登记本”、“临床路径知情同意书”,“临床

路径病人满意度调查表”,新的表格增加了“出院30日内再住院率”、“非预期再手术率”、“并发症合并症率”、“死亡率”等质量与安全指标,并要求科室认真执行。 (三)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指标。年初,与各临床科室进行研究讨论,调整和增加了15各临床路径病种,截止11月底,全院共有11个科室纳入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计划开展临床路径病种数44个,运行临床路径管理病种数30个,全院列入临床路径病种患者数****人,进入路径****人,完成路径****人,变异166人,入径率87.1%,变异率13.17%,出径率3.14%,完成率96.36%。完全达到市卫生局关于二级医院临床路径管理的管理指标(实施临床路径病种数不低于15个/院,入径率60%以上,完成率70%)。 (四)不断加强临床路径监管力度,使管理逐步规范化。今年以来,除日常的数据统计监管外,定期和不定期到临床科室进行督导,了解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特别是新的管理程序和内容的运行,工作量较大,临床科室不习惯,我们进行认真讲解,对于每月的数据汇总填报和工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现场指导,对做的好的科室及时予以表扬,逐步规范了全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今年以来,科室对临床路径病例管理质量和管理细节上有了较大提高。 (五)加大对临床路径病种的筛选,增加入径人数。针对个别科室入径人数少的问题,我们下科室了解科室常见病、多发病,根据卫计委新增临床路径病种,筛选适合本科室的病种作为路径病种,取得了较好效果。截至目前,三个开展临床路径不好的科室分别新增了三个病种,4个月共完成***人。现内二科一月完成的路径人数就相当于去年一年的人数。 二、存在问题及不足: (一)部分科室仍然思想重视不够,怕麻烦,符合入径标准的病例不愿入径,或者为了追求入径数量而入径后不完全按照路径管理要求进行管理,不能完全按照《路径单》要求进行诊治,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度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度 一、成立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实施小组,工作开展是在医院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由科室试点工作实施小组具体实施,院长任领导小组组长,科室主任为实施小组第一责任人; 二、我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院的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组织对相关临床与医技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对院内各部门统一协调、督导并定期检查各科室临床路径执行情况。 三、领导小组应定期(每三个月)组织召开由院领导主持,医疗、护理、质控主管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定期组织召开医疗、护理、医技、药房等部门的协调会;定期组织相关专家及相关委员会,对本院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的评估与分析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临床路径实施科室。 四、科室临床路径工作实施小组应定期(每三个月)召开临床路径总结评估会议,根据本科室临床路径执行情况及时进行相应调整和改进,对试点疾病的质量、费用及成本进行分析评估,总结影响试点疾病质量监控的问题,对领导小组的反馈意见及时落实,采取措施,持续改进。 五、临床路径管理表单的制定应根据卫生部颁发的临床路径管理病种和文本,结合本院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严格按照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要求,对于符合准入标准的,按照临床路径确定的诊疗流程实施诊疗。

六、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在患者入院时向其详细介绍临床路径的目的、意义、以及相应的诊疗项目等,并将患者评估结果和实施方案通知本科室护理组。 七、经治医师应根据当天诊疗项目完成情况以及病情的变化,对当日的变异情况进行分析、处理,并做好记录。 八、诊治过程中出现变异的,当及时将变异情况记录在临床路径表单中,并对变异情况定期进行分析总结。对于较普通的变异,可通过科内讨论或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探索解决或修正变异的方法,找出变异的原因,提出处理意见,讨论情况应写入病程记录;对于较复杂而特殊的变异,应上报临床路径领导管理小组进行重点讨论。 九、对于因各种情况必须退出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人,应进行告知,根据病人情况,按相关诊疗常规实施后续治疗,病人退出情况应有记录并定期分析总结。 十、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科室,要建立相应的临床路径登记本,详细记录患者进入、离开临床路径的时间,离开原因等相关信息; 十一、临床路径管理病人出院时应填写《医院住院患者临床路径管理满意度调查表》,科内留档。 十二、奖罚 1.对临床路径开展比较好的科室进行奖励: 医院每半年组织一次评估,根据科室完成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人数量进行奖励;每一年组织一次院内评估,评选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开展比较好的科室和个人进行奖励。

眩晕中医临床路径

眩晕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以眩晕为主症的患者。 一、眩晕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眩晕(TCD 编码:BNG070)。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 (王永炎、严世芸主编,第二版,上海科医病证部分》 (2008 年),及《实用中医内科学》 。 学技术出版社,2009 年) (粟秀初,黄如训主编,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第(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眩晕》 。 二版,2008 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眩晕 诊疗方案”。眩晕临床常见证候: 风痰上扰证 阴虚阳亢证 肝火上炎证 痰瘀阻窍证 气血亏虚证 肾精不足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眩晕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 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ZYYXH/T18-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眩晕。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眩晕(TCD 编码: BNG070)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

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由肿瘤、脑外伤、脑梗死、脑出血等引起的眩晕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 (3)心电图 (4)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 (BAEP) 、颈动脉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如颈椎X 线片、 2. 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 血管超声、头颅影像学检查、前庭功能检查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风痰上扰证:祛风化痰,健脾和胃。 (2)阴虚阳亢证:镇肝息风,滋阴潜阳。 (3)肝火上炎证:平肝潜阳,清火息风。 (4)痰瘀阻窍证:活血化痰,通络开窍。 (5)气血亏虚证:补益气血,健运脾胃。 (6)肾精不足证:补肾填精,充养脑髓。 2. 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3.针灸治疗:急重期配合体针和耳穴治疗。 4.其他疗法:根据患者情况,可选用耳尖放血疗法等。 5.护理:辨证施护。 (九)出院标准 1.眩晕症状明显改善,基本痊愈。 2.病情稳定,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退出本路径。 4. 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临床路径工作年度总结_工作总结

临床路径工作年度总结 一年接近尾声,我们该停下手中事情写一下工作总结了。下面是橙子 搜集整理的临床路径工作年度总结,欢迎阅读。更多资讯请继续关注年度工作总结栏目! 临床路径工作20xx 年度总结 普儿科20xx 年临床路径总结如下:通过仔细学习临床路径相关知识,参照卫生部下发《临床路径管理汇编》、《临床路径管理汇编20xx-20xx 增补版》, 儿科已开展了3 个单病种的临床路径. 自20xx 年x 月至20xx 年x 月,分病种完成例数列表如下: 一、经验及体会: 1. 常见病、多发病更适宜推广应用临床路径。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案及治疗技术相对成熟,可控性强; 患者人数相对较多,能在较短时间里更快的积累数据和经验,完善临床路径文本,更好的进行效果分析及评价。 2. 科室医护人员要密切关注诊疗活动的每一个细节、抓好医疗质量的每一个环节,做好临床路径规范执行。促进科室间合作, 提高工作效率。由于临床路径要整合相关检查、诊断、治疗、护理, 形成多方位、团队式诊 疗方案, 涉及科室多、人员多, 无论制定还是实施, 都需要进行组织协调. ⒊临床路径提供了标准化的诊疗过程并对其实行持续监测和定 期评价,有利于医院对医疗服务质量的控制和持续改进。减少医患纠纷,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1 / 6

4. 按临床路径培训新的医护人员, 使之在短期内掌握医护规范, 避免处置失当。 5. 严密监控医疗过程,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减少医疗延误, 并可及时吸收医学科技新进展融于治疗计划, 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6. 缩短住院天数, 可降低医疗成本, 减少医疗浪费, 增加经营效益。 6. 随着经验的积累, 应制定更多的临床路径。 二、存在问题: 1. 科室医务人员在医疗行为中对临床路径重视程度不够, 对实施临床路径目的认识不清,导致进入临床路径病例少。 2. 在下医嘱时, 出现较多的操作错误. 三、下一步工作: 1. 进一步加强临床路径的宣教工作, 研究并开发临床路径的应用,有效地降低医疗成本和高效运用医疗资源。 ⒉适期进行临床路径修改,淘汰不适宜或无法开展的临床路径、增加新的文本,以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3. 进行电脑操作培训, 减少下医嘱时的操作错误. 3. 施行奖惩制度,以更好的督促临床路径的落实、执行。 临床路径、单病种工作20xx 年度总结 根据XXX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X市20xx 年公立医院重点任务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按照市卫生局的统一布署, 结合实际情况, 我院 2 / 6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度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度 第一章制度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指导我院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定本原则。 第二条各临床科室、相关科室应当参照本指导原则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第二章临床路径的组织管理 第三条我院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以下分别简称管理委员会和指导评价小组) 第四条委员会由院长和有关领导分别担任正、副主任,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临床专家任成员。委员会履行以下职责:?(一)制订我院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的规划和相关制度; (二)协调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三)确定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四)审核临床路径文本;?(五)组织临床路径相关的培训工作;?(六)审核临床路径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第五条指导评价小组由原则或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任成员。指导评价小组履行以下职责: (一)对临床路径的开发、实施进行技术指导;?(二)制订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 (三)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 (四)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第六条各临床科室实施小组由实施临床路径的临床科室主任任组长,该临床

科室医疗、护理人员和相关科室人员任成员。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临床路径相关资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二)负责提出科室临床路径病种选择建议,会同药学、临床检验、影像及财务等部门制订临床路径文本; (三)结合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提出临床路径文本的修订建议; (四)参与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与分析,并根据临床路径实施的实际情况对科室医疗资源进行合理调整。 第七条实施小组设立个案管理员,由临床科室具有副高级以上技术职称的医师担任。个案管理员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实施小组与管理委员会、指导评价小组的日常联络;?(二)牵头临床路径文本的起草工作;?(三)指导每日临床路径诊疗项目的实施,指导经治医师分析、处理患者变异,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四)根据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定期汇总、分析本科室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修订的建议,并向实施小组报告。 第三章临床路径的开发与制订的管理制度 第八条我院应按照以下原则选择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 (一)常见病、多发病; (二)治疗方案相对明确,技术相对成熟,诊疗费用相对稳定,疾病诊疗过程中变异相对较少; (三)结合我院实际,优先考虑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制定临床路径推荐参考文本的病种。?第九条临床路径诊疗项目包括医嘱类项目和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