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维修专业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

汽车维修专业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

汽车维修专业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
汽车维修专业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

汽车维修专业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汽车工业也得到了极快的发展,这就使得汽车维修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所以对于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也成为了汽车工业发展的首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在教育中,应该建立一套适合汽车工业发展的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有效的满足维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在本文中,主要对现代汽车维修专业对人才的要求以及提出有利于完善教育中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的措施的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进而对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随着时代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工业已经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的产业,而汽车维修业则是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而发展,已经成为了现代交通运输行业中必不可缺的一个服务行业。且根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的汽车保有量依然保持着持续增长的趋势,而这种趋势的到来不但极大的促进了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同时也使得汽车维修行业也不如了更快的发展。而在大学教育中开设汽车维修专业,则是为了培养更多的维修人才,更好的为汽车行业服务,而要想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维修人才,就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而让学生掌握先进的维修技术,不断提高维修行业的水平。

1.我国汽车维修行业发展现状

1.1汽车维修业的现状。在我国,汽车维修业在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汽车维修业的发展自上世纪20年代就以开始,对于运输中的车辆制定了定期维护、修理的方案,而且都过这个方案的实施,有效的保持了车辆技术状况的良好,且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是在汽车维修中缺乏经济学和科学性。(2)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检测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我国的汽车维修行业中也逐渐实行保持汽车性能的维修制度,但同时取消了对车辆的大修以及保养,而主要在于对汽车进行基本的小修和适量的维护,此外随着维修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机构出现,同时汽车的服务内容也在不断的扩大。

1.2维修专业人才的现状。我国汽车维修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行业中的人才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技能型人才极度紧缺。在汽车维修行业中的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都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且维修行业中的基层人员以达到了饱和状态,而其中掌握新技术的技能型人才数量则极少,极大的制约了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据统计我国的汽车保有量正在逐年增加,所以对于汽车维修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但是其中多数的人员技能水平不够,使得我国维修行业中技能型人才出现季、极度紧缺。(2)维修人员的素质水平较低。一直以来,我国传统的维修人才培养模式都是采用传统的有师傅带徒弟,没有进行专业的训练,使得维修人员的各方面的素质水平较低,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行业

汽车维修专业调研报告

汽车维修专业调研报告 ——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一、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调研 一)、行业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的汽车维修行业完全是在改革开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国民经济和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维修企业像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中国的大江南北,原来展现在人们印象中的汽车维修企业“脏、乱、差”现象得到了彻底的改变,一批具有国际一流硬件水准的维修企业,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为我国的交通运输事业和市民出行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据交巡警部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3月底,苏州全市非机动车数量超过300万辆,机动车保有量突破223万辆。苏州机动车保有量位列全国地级市之首,在所有城市中排名第六。汽车日均上牌1000辆左右,年增长率达10%,如按照目前增长速度计算,预计在2014年将突破300万辆大关。私家车的数量约占苏州市机动车保有总量的50%以上,突破100万辆。其中不乏德国的宝马和奔驰、美国的凯迪拉克、日本的雷克萨斯、英菲尼迪等世界名车,每辆价值高达60万至150万元,其中尤以民营经济发达的吴江盛泽和张家港市两地居多。 业内人士称,市民购买机动车的热情持续高涨,是近年来苏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居民群众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体现,前几年平均每天有200辆左右新车上牌,现在每天上牌的新车达三、四百辆之多,有时甚至超过500辆。 机动车数量大幅度增长,带动了维修等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目前,苏州市城乡拥有一类和二类汽车维修企业950家,三类汽车维修企业四千家,汽车维修从业人员超过3万人,年创汽车维修产值达30多亿元。“4S”店遍布城乡各地,方便维修也为购车市民解除了后顾之忧。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飞速增长,对汽车维修企业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此,相继出现了:特约维修站;“4S”店维修企业;汽车俱乐部;快修连锁经营等多种经营模式。 “4S”店是指集整车销售、汽车维修、配件经营和信息反馈四项功能于一体的销售服务网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报告

商务英语 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报告 武昌职业学院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报告 为进一步完善我院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提高学校人才培养水平,形成了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报告。 一、专业基本情况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根据我院专业建设发展的定位和学校师资、基本教学条件的状况,通过广泛调查研究,参照兄弟院校比较成功的培养方案,经过科学论证,确定了我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目前该专业有2个班,在校学生139人,商务英语专业的设立是我系顺应人才市场需求,从我院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尝试往职业化方向发展的一个实践。 二、专项分析 本专业主要培养能适应涉外各行业对商务英语工作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要求培养对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敬业精神,能够系统地运用商务英语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本专业的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师资力量较为雄厚,现有专任教师6人,兼职教师1人。其中级职称教师7人,研究生1 人,本专业多渠道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自专业设立以来,学院十分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为确保商务英语专业的改革顺利进行,积极投入建设商务英语专业的使用的语音室已有四个;而且正在投资建设实训室,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自招生以来,本专业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围绕培养人才的原则,不断加强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努力创造、完善教学条件。本专业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逐步进入良性发展。本专业对高职高专来说是个富有挑战性的专业,具有一定发展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途。 三、总体评价

一是进一步端正了办学指导思想。学校定位更加准确,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更加突出。办学指导思想和学校定位清晰,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 二是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初步形成。学校主动与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展专业建设、学校聘请企业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承担专业教学任务,校企共建设实训基地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为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了硬件保障,校企合作已成为我省高职院校发展的共识并落实到行动。 三是教师数等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学历职称结构得到改善,师资队伍结构趋于合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明显加强,教师的整体质量和素质有了较大提高。 四是教育教学工作科学规范。随着教学改革逐步深入,教育教学管理更加规范,教学质量评价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各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行业企业需要,调整专业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完善了管理运行机制,质量意识明显增强。 人才培养如何与湖北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更加紧密的结合;校企合作长效机制需进一步完善;教学投入不足,现有办学条件还不能完全满足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等。应按照学院要求,加强对管理,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商务英语教研室 2013年9月19日

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官方)

自动化专业 Automation 080801 一、专业教育特色 面向各自动化应用领域,在专业培养中注重强电与弱电相结合,测量与控制相结合,生产设备与自动化控制系统相结合,节能环保与新能源开发相结合。在专业竞赛中培育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自动化工程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并在自动化领域某一方向具有专长,在自动化生产、制造领域,从事自动化工程设计、编程、调试和自动化改造与创新,在自动化装置、装备研究开发领域,从事自动检测、控制装置与装备以及自动化生产管理技术的高级应用型自动化专业人才。 三、专业培养规格 1、知识 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自动化指导性专业规范”,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规律为指导,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加强专业基础教学,强化课程之间的知识联系以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培养。 2、能力 从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依据相关课程的相互关系,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与能力培养体系。主要体现在基础课程统一规划,专业方向灵活设置,大量增加了选修课程和实践性课程。 通过学生电子、电气实训,以及参加“全国电子设计大赛”、“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和“湖北省电子设计大赛”等比赛,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3、品格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和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正确处理政治思想与业务、基础与专业、学习与健康、知识与能力和素质等关系。遵纪守法,尊敬师长,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和思想品德。 四、专业教学 1、专业的知识体系 (1)通识课程

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课”实践-思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两课”实践-马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英语、体育、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等五门政治理论课和军事理论,法律基础,管理基础等。 (2)学科基础课程 包括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大学物理、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 (3)专业课程 包括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机与拖动基础、自动控制原理、运动控制系统、电气与可编程序控制、计算机控制技术、自动化概论、现代控制理论、DSP技术、过程控制、供配电技术等等方面的课程。 (4)实践教学 包括暑期社会实践、模拟电子课程设计、数字电子课程设计、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器件与仪器认知、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创新等。 2、知识体系的课程教学 3、知识体系的实践教学

人才培养方案论证报告

太阳能光电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报告第一部分: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基本过程和依据 一、依据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见》(鲁政发〔2012〕49号)、《山东省高等教育内涵提升计划(2011-2015年)》等文件精神,依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制定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结合我校省级特色名校建设方案,秉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德育为先导,以能力为本位,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为方向,以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专业调研,依据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和岗位需求,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生教育对接”。 二、基本过程 (一)专业调研 2014年4月至2014年6月,太阳能光电应用技术专业教师先后到德州市科技局、新能源产业办公室、大海新能源有限公司、山东力诺太阳能电力集团、山东禹城汉能光伏有限公司、山东旭光太阳能光电有限公司、东营职业技术学院等企事业单位和兄弟院校深入调研,了解了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听取了企业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意见及建议。 通过调研,确定了本专业学生的就业面向: 太阳电池、光伏组件生产企业、LED产品生产企业、光伏发电系统工程建设企业、大中小型光伏发电运营企业的设备操作、现场工艺和技术管理、系统软件电路SCH、PCB 设计、单片机及PLC光伏发电系统软硬件应用、器件检测、系统调试、安装、使用等岗位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 初始工作岗位: 生产设备运行(太阳电池、组件生产设备操作;光伏发电系统运行;电气元件检测;太阳电池及LED生产线质量检验等岗位)。 光伏发电系统设备安装与调试(光伏发电系统设备安装、调试岗位)。 光伏发电系统设备检测与维修(太阳电池、蓄电池、LED、存储逆变控制器、电路、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惠州学院2012年度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立项选题指南 本课题指南为选题的大体范围,申请者可以在本选题指南的指导下,根据学校和个人的实际情况确定申报选题。重点资助项目主要在立项项目中择优选择。 项目立项起始时间可从本年度项目实际研究的开始时间算起。教学研究项目的研究周期通常为一年,重点项目的研究周期可适当延长;教学改革项目可以按实际见效时间设计周期,通常为两年。 教学研究项目结项至少应提交项目研究报告和在正式刊物上发表的1篇以上相关教研论文(增刊除外);教学改革项目结项需要提交教学改革项目完成与绩效评价报告、在正式刊物上发表的1篇以上相关教改论文(增刊除外)。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是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重要方面,构建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强国的普遍经验。本类选题侧重于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综合研究与实践,突出创新特色与推广应用,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一流人才培养的优越环境或基地。重点研究我校现有人才培养的特点、问题,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资源配置,提出集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目标与层次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等为一体的提出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参考选题方向包括: 1-1.我校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问题及对策研究 1-2.我校人才培养社会评价研究(毕业生社会需求及适应性情况) ※1-3.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与实践 ※1-4.基于职业化、专业化、个性化、多样化等某个视角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1-5.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与实践 1-6.多学科渗透交叉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1-7.中文专业写作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1-8.服装专业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模式研究 1-9.人才创新素质培养的实践与模式研究

人才培养方案编写质量标准

教学质量标准·人才培养方案 一、人才培养方案编写质量标准 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文件,也是最重要的教学文件,它明确规定了专业人才培养的学制、年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并对专业学习涉及的工作岗位群、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进行详细分析。要求对专业课程体系中从基本素质、专业通用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拓展能力和综合训练等课程进行描述。要求对专业教学过程制定详细实施进程计划。 表(1)人才培养方案编写质量标准

二、课程建设质量标准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课程建设是教学基本建设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内容之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专业课程建设要体现工作领域、职业岗位能力和学生综合职业素质提高要求,公共课程建设要体现学生素质养成教育要求。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课程教学团队、课程教学的条件、课程教学质量(课程教学内容选择、课程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等)、课程教学改革等环节的质量标准。 表2 课程建设质量标准

三、教材选用质量标准 教材是实施教学质量保证的基本工具,教材选择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教材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要求,教材选择要体现高职教育教学特色,尽可能选择高职高专精品教材、优秀教材或校企合作开发的校本教材,教材的内容的选择、组织、结构设计以及内容安排要便于学生学习,教材内容新颖,质量高。

四、备课质量标准 备课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讲授新课程内容之前进行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准备工作。是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备课环节主要包括对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研究,对教材教学单元或教学章节内容的研究和取舍、对课程教学单元或教学章节教学进程及教学方法设计和多媒体课件制作、教案撰写、准备教具等工作。备课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对教学产生影响。其基本要求是:教师必须明确备课目的,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认真、深入研究教材,广泛猎取与教学内容相关知识,及时吸收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并组织到教学中。教师备课应紧扣教材,又不拘于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兼顾差异教育,因材施教,克服教学中的片面性和一般化,讲究备课的针对性和全面性。

用人单位人才培养满意度调查分析报告

2019年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分析报告 二零一九年十月

Xx健康学院2019年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分析报告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学校的生命线,多年来,我校不断加强校企合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切实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不断提高政府、用人单位、学生和家长的满意度。 根据《江苏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手册》的要求,学校对60家用人单位进行了满意度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调查概况】 1.调研时间:2019年8月至9月 2.调研对象:部分录用我校毕业生的用人单位 3.调研方法:由我校向用人单位相关人员寄送调查公函和问卷,答卷人填写、盖章并寄回的形式;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用人单位基本情况、招聘渠道、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总体评价、人才培养建议等内容。 此次调查选择的用人单位是近几年录用我校毕业生数量较多的单位,全部为医院、医药企业等相关单位。本次调研寄出问卷共计127份,回收问卷89份,有效答卷82份,其中医院72家,医药企业10家。 【用人单位信息】 1.用人单位性质:

图1 用人单位行业统计 2.单位职工总数: 图2 用人单位规模统计 3.用人单位员工中目前有xx学院的毕业生人数约为: 图3 用人单位有我校毕业生规模调查显示:

(1)我校毕业生到事业单位和民营企业就业占主流,占比达到了91%,而到党政机关、国企和外企等就业的比例为0(见图1),这和学校所处的行业特征及专业性质相符合; (2)用人单位规模为大型单位居多,其中81%的单位规模超过500人,特别是规模为1001-3000的单位(46%)将近占所有调研单位的一半,50人以下和201-500人之间规模的单位为5%和1%(见图2),调研结果与我校毕业生就业区域的医院和企业类型基本一致; (3)在调研的用人单位当中,有我校毕业生数量处于5人以下及100人以上的居多,分别占比28%和21%,其他数量比例接近(见图3)。 【调查结果分析】 一、用人单位聘用我校毕业生的基本情况 1..用人单位是通过哪种途径选择xx学院毕业生的: 图4 用人单位招聘我校毕业生的途径统计 调查数据显示,用人单位聘用我校毕业生的途径中,“社会公开招聘”占52%,“校园招聘”占18%,“学生自荐”占13%,而“学校推荐”、“网上招聘”、“熟人推荐”等方式虽然也是用人单位招聘我校毕业生的几种方式,但所占比例较小;没有单位通过“中介”方式招聘我校毕业生。由此可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与实施效果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与实施效果我校预防医学专业于2007 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至今已向社会输送400 余名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现有在校生400余名。 本专业经过13年的不断探索,为适应社会经济对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的需求,遵循教育部、卫生部制定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中相关要求,借鉴兄弟院校办学经验,并结合我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学生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我校预防医学专业以“培养适应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备初步创新精神、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能在疾病控制、卫生防疫、环境卫生、食品卫生监测等机构从事疾病预防与控制和卫生事业管理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专门人才”为目标,按照“加强实践、突出特色”的思路,不断改革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培养方案。总结近年来的工作,本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及实施效果如下: 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 (一)优化培养方案,构建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预防医学专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通过每年的专业实习检查和学生座谈,结合各实习单位的建议和学生的反馈意见,参照《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中相关课程要求,制定符合我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的培养方案并不断完善。经过培养计划的修订,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更加准确,课程体系更加完善,行业特色更加突出。 (二)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1.开展实验教学改革 为了使学生建构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体系,专任教师开展了“整合构建预防医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实践研究”。如《环境卫生学》课程将原有四个分散的与水质检测相关的实验,整合为一个设计性实验,由学生事前做好实验设计,利用两天时间完成从水样采集到水质分析和消毒的全过程实验,将片段式的知识点融合,极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技能水平;《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将乳类粗脂肪、蛋白质含量测定及其卫生质量检验整合为一个综合性实验,使学生系统性掌握乳类的卫生质量及营养价值检测方法及相关指标的国家标准。

汽车维修专业调研报告

汽车维修专业调研报告 汽车维修专业调研报告——苏州建

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一、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调研一)、行业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我国的汽车维修行业完全是在改革开放的基础汽上发展起来的,随着国民经济和汽车工业的发展,车维修企业像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中国的大江南北,差”“脏、乱、原来展现在人们印象中的汽车维修企业一批具有国

际一流硬件水准现象得到了彻底的改变,为我国的交通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的维修企业,输事业和市民出行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3年据交巡警部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万辆,机动月底苏州全市非机动车数量超过300机动车保有量位列全223万辆苏州车保有量突破汽车日均上城市在所有中排名第六。国地级市之首,牌1000辆左右,年增长率达10%,如按照目前增长速度计算,预计在2014年将突破300万辆大关。 2 私家车的数量约占苏州市机动车保有总量的50%以上,突破100万辆。其中不乏德国的宝马和奔驰、

美国的凯迪拉克、日本的雷克萨斯、英菲尼迪等世界名车,每辆价值高达60万至150万元,其中尤以民营经济发达的吴江盛泽和张家港市两地居多。 业内人士称,市民购买机动车的热情持续高涨,是近年来苏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居民群众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体现,前几年平

均每天有200辆左右新车上牌,现在每天上牌的新车达三、四百辆之多,有时甚至超过500辆。 机动车数量大幅度增长,带动了维修等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目前,苏州市城乡拥有一类和二类汽车维修企业950家,三类汽车维修企业四千家,汽车维修从业人员超过3万人,年创汽车维修产值达30多亿元。“4S”店遍布城乡各地,方便维修也为购车 3 市民解除了后顾之忧。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飞速增长,对汽车维修企业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此,相继出现了:特约维修站;“4S”店维修企业;汽车俱乐部;快修连锁经营

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 (1)

人才培养模式调研报告 第一部分前言 一、调研背景分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持续健康、高速增长。职业教育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关系到技能型人才的质量。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先后出台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及其他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相关政策,引导我国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期。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各行各业的企事业单位都需要会计人员,所以总体上来看,整个社会每年对会计类人才的需求总量是非常大的。 会计电算化专业是职业类学校开设非常普遍的专业之一,近些年我国各类学校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企事业单位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逐步提高,整个社会对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和提供的会计岗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中职学生的生源情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职学生对原有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和要求越来越不适应,原有学科体系下的教学内容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会计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从而导致目前的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育和社会需要之间产生了一些新的矛盾。 二、调研目的意义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枣庄市及周边辐射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明确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定位和内涵,为推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建立以能力为本位、实践为主线、典型工作项目为主体的模块化新型课程体系奠定基础。通过调研,进一步增强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统一思想认识,为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形成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 第二部分调研基本情况 一、调研组织方法 枣庄经济学校财经系全体专业教师共同开展了本次调研活动,本次调研对全市中小企业进行了分类,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分别采用了文献检索、问卷调查、会议研讨、走访座谈、现场交流、参观考察、电话访问等方法,获得了大量的调研资料。

人才培养规格(1)

人才培养规格 人才培养规格是学校对所培养出的人才质量标准的规定,指受教育者应达到的综合素质,它是学校工作的立足点和重要依据。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规格是高等学校各专业培养目标的细化,是学校对毕业生培养质量要求的规范,是学校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组织教学、检查和评估教育质量的依据,它解决了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问题。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就是按照国家政策和人才市场导向制定符合各专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综合素质要求,是对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所要达到的目标的概括性描述和经过规定年限的学习、各专业人才在知识、能力方面要达到的基本要求。 人才培养规格的特性 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是学校对该专业毕业生培养质量的具体要求,是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细化。潘懋元先生认为,“教育质量标准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一般的基本质量要求,另一个是具体的人才合格标准。”按我们的理解,第一层次所指的是国家对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统一性要求;第二层次所指的是高等学校适应社会对人才规格的多样性需要而设计的各种人才培养规格。因此,人才培养规格有两个特性,即统一性和多样性。 国家对本科人才培养规格的统一性要求是: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得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的精神,具有一定的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能力和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3.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人才培养规格的多样性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决定: 1.社会需求的多样性。

建筑类人才培养质量分析报告

人才培养分析报告

大学生培养质量是高校在激烈的招生、就业以及学校影响力等方面竞争中得以生存的根本,也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志,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是高校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心。高校必须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质量中求得发展,在发展中获得生存。 室内设计专业通过校企共同参与,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真实的设计项目及施工项目为主线,制定了专业课程标准,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建立了“模拟岗位角色、真实项目设计”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把“以能力为主线”的培养要求切实贯穿到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按照“基本技能+综合技能+岗位技能”的递进关系,分解融入三个培养模块,将基本素质、专业基本知识、专业基本能力融入基本技能模块,将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融入到综合技能模块,将创新创业能力、应用设计能力融入到岗位技能模块;采用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并制定了相应的保障制度,形成了“教学结合、学以致用”的人才培养方式。 一、基本质量状况 (一)学业水平 室内设计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室内设计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备坚实艺术综合素养与设计技能,学生毕业后能在室内设计装饰公司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室内设计与施工管理、家具生产及陈设设计等岗位工作,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室内设计专业毕业生通过三年的专业学习后应获得以下几 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力: (1)能熟练识读室内设计施工图纸及相关文件。 (2)能依据对室内设计方面的发展状况以及最新行业动态的了解,来认识世界及中国设计文化的发展与变迁。

(3)能达到英语B级水平并能基本阅读专业资料。 (4)能依据室内设计所必须的理论知识,进行室内设计空间布局。 (5)能依据人体工学知识合理应用到室内设计中,基本具备室内设计及家具陈设能力,能为室内设计提供相对应的设计尺寸依据。 (6)能依据室内设计师所必须牢记的原理、方法。在满足不同需求的条件下,具备独立进行原创室内设计和表达的能力。 (7)能依据室内材料的发展动态,室内设计所涉及材料的基本知识并能熟练应用到室内设计当中。 (8)能依据建筑装饰和装修行业方面具的法律法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才有发法可依。 (9)能依据生产条件下制造工艺知识,基本具备室内工艺的管理能力,为室内设计发展提供“技术动力”支持。 (10)能建筑装修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才有发法可依。 (11)能熟练具备创新思维的理论知识并能结合专业学习熟练应用,为以后的设计工作提供发展空间。 (12)能依据创新思维的理论知识并能结合专业学习熟练应用,为以后的设计工作提供发展空间。 (13)能依据后期设计的文件处理与手绘表现等设计的工作,能更好的与业主沟通。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调研报告28706

湖南工贸技师学院汽车运用及维修专业调研报告 为了适应经济建设的发展,使技工教育汽修人才培养模式及社会需求接轨,技工汽修专业教师就必须对社会汽修需求动态有一个清晰的跟踪了解。为此,湖南工贸技师学院组织我系汽修教师对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分公司及株洲市部分汽修4s店进行了一次调研,于2016年6月28日重点调研了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分公司。现将调研及论证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目的 1、了解汽车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2、确定就业岗位(群),了解岗位职责和岗位从业人员结构 3、了解本专业相关岗位职业能力结构,收集工作任务和项目,了解岗位生产对象,生产流程等,深入到工作岗位的细节,考虑潜在的因素 4、明确专业定位 (二)调研对象: 1、企业高层管理者 2、企业中层管理者 3、企业基层 4、行业专家 5、毕业生

(三)调研方法 文献和统计资料研究方式(网上调研)、问卷调查、专家咨询、座谈、现场考察、毕业生反馈 (四)调研时间安排及内容 1、调研时间、地点、对象 调研时间:2016年6月28日 调研地点: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分公司 2、调研内容 (1)产业背景调研 中国汽车制造业正在飞速发展。2013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11.68万辆和2194.41万辆,同比2012年分别增长14.76%和13.87%,总销量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2014年增长势头更猛。汽车业已经成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近20年来,公路运输和汽车维修行业产生了深刻的变革。从业主体由国营企业一统天下,发展为国营、集体、私营、中外合资等多种成分并存;车辆结构的更新及其维修技术的发展速度等都不是前几十年所能及之相比的。由于生产实际的巨大变化,用人部门对毕业生的要求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及此相适应,汽车运用及维修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也一直在进行。但由于种种原因,及全国汽车运用及维修行业生产发展的速度相比,仍存在教学模式不适应职业教育的特点,课程体系的划分不够合理,教学内容始终落后于生产实践的要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毕业生动手能力不够强等问题,及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为了加快汽车运用及维

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编制指南

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编制指南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 1 总则 1.1目的 本指南旨在进一步规范技能人才培养行为,形成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指导相关专业的专家编制《××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并为一体化课程规范的开发提供依据。 1.2适用范围 依据本指南开发的《××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适用于以培养技能人才为主的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和相关职业培训机构。 1.3术语 1.3.1技能人才 掌握专门知识和技能,具有初级及以上职业资格,具备相应的实践(实习)工作经验,并在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中能够独立(或合作)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人员。 1.3.2技能人才培养标准 针对各类技工院校和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制定的以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培养模式、培养条件及培养质量为主要内容的规范性文件。 1.3.3职业能力 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整体化地解决综合性专业问题的能力,是人们从事一个或若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是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的综合。 1.3.4通用能力 从事相应职业所应具备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包括职业素养、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自我学习、解决问题、信息处理、数字应用、外语应用、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等。 1.3.5专业能力 是人们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某一特定职业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工作标准的把握、工作方法的运用、劳动工具的使用、劳动材料的选择等。

1.3.6典型工作任务 通过实践专家访谈会确定的,具备完整的工作过程和工作要素的综合性任务,对从事一个职业岗位群具有典型意义,是职业院校课程开发的依据。 1.3.7代表性工作任务 实践专家在职业成长过程中从事的有挑战性的、能促进职业能力发展的岗位具体任务。 1.4编制原则 1.4.1科学性原则 以就业为导向,遵循技能人才成长和职业能力发展规律,充分体现职业特征,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和技能人才职业生涯发展需要。 1.4.2操作性原则 各项要求应具体、明确、清晰、可实践、可检验。 1.4.3规范性原则 所用术语、符号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技术规范要求、文字表述精炼准确、层次清晰。 2 结构 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培养模式、培养条件、培养质量五方面内容,其结构见下图: 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结构图 3 内容及编制要求 3.1培养目标及编制要求 3.1.1培养目标 (1)培养目标应包含总体培养目标和层级培养目标两部分,其中层级培养目标包括中级技能人才培养目标、高级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及预备技师(技师),培养目标。 (2)培养目标编写体例为:培养面向××类型行业、企业就业,适应××职业及相关工种和岗位群工作,胜任××工作任务,具备××职业素养,达到××职业资格要求的技能人才。 3.1.2编制要求

人才培养质量年度分析报告()

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

————————————————————————————————作者:————————————————————————————————日期:

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5) 一、办学基本信息 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局,其前身为始建于1965年的内蒙古体育运动学校,2001年5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组建成立,是自治区唯一的体育高等院校。学院办学形式为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有较高学历层次和较高素质的竞技体育人才、社会需要的有较高专业水平和特长的体育实用人才。进入“十二五”后,学院进一步明确办学思路,强化职业教育理念,注重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综合办学实力。目前,学院占地面积12.3469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5,920.41万平方米,办学设施齐全:学院建有教学楼、图书楼、综合办公楼、学生公寓楼、学生餐厅、体操馆、摔跤馆、武术散打馆、篮球馆、网球馆、乒乓球馆、塑胶田径场、力量训练馆、综合馆,网球场等配套设施;建有生理解剖实验室、体育公共关系多功能实训室、体育市场营销策划实训室、体育新闻采编实验室、体育新闻后期制作实训室、计算机网络中心、体能训练中心、多媒体教室、全自动跟踪精品课程录播室、语音室等先进的实践教学设施,完全能够保证学生教学训练需要。 (一)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定位 学院明确提出了“竞技训练是立院之本,高职教育是强院之路”的发展思路。把竞技体育作为学院办学之本,强化了服务竞技体育,为竞技体育培养后备人才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以人才培养为中心,遵循体育、教育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并积极探索“上下贯通、横向联接、多元立交”的中高职教育一体化教育模式。力求体现学院办学的竞技性、应用性、学术性,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自治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高技能应用型体育服务管理人才培养基地,体育产业研发孵化基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体育职业资格、技能培训基地,教练员继续教育培训基地”而努力奋斗。 目标定位:立足自治区,面向全国;立足行业,面向社会。以体为本,服务竞技体育,服务全民健身;以高职教育为主体,后备人才培养与社会体育培训为重点。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符合社会和市场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自治区竞技体育输送后备人才。 层次定位:大力发展三年制高职教育,适度开办五年制高职教育,稳步培育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积极拓展继续教育。 专业定位:以运动训练、社会体育等专业为龙头,对接市场,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发挥专业特色优势,形成适应体育事业发展要求的体育特色专业体系。合理设置专业,三年制高职专业达7个。 服务面向定位:把握行业办学优势和突出体育特色,立足内蒙古,面向全国,服务体育行业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 一、计算机应用专业行业背景及需求分析 国家“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文件的出台,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纲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确立,宝鸡市“关于加快关天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以及眉县关于引进高端技术产业,兴建信息化产业园区五年规划蓝图的绘制,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目前,学历教育提供的人才数量远远满足不了需求。教育部关于紧缺人才的报告称,我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100万,陕西省2011年计算机职位需求3万多个。伴随我县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将达到数千人。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我县信息产业建设,我校将重点建设计算机专业,培养大量优秀的技能型人才,以应对人力资源岗位空缺的不利局面。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总体建设目标 (一)专业建设目标 加强校企合作,全面构建“校企对接、能力本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推行并完善以“任务驱动法”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两年建设期内,主要完成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完善。 同时,学校围绕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为中心,构建双线齐进的教学模式,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实施“订单式”培养,突出实践应用特色,促进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及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结合行业资格准入政策,实施毕业生的“一书多证”制度,以区域市场为导向,以行业为依托,以“双师”素质教师为保证,把计算机应用专业建成培养目标定位准确,专业理论知识够用,实践教学体系完善,产学研结合紧密,具有鲜明中职特色的示范专业。 (二)课程建设目标 与合作企业共同组建专业团队,加强校本教材、实训教材开发,建设核心课程2门,特色课程2门。完成相关实习实训教材编写。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在已有的课程教学改革和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更新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跟踪最新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改革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网络实验室和教学环境条件的建设,加强课程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争取达到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建设水准。 (三)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一方面到企业聘任兼职教师,另一方面选派教师到合作企业参加专业技能培训,打造一支业务素质过硬、实践操作能力突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并利用2年时间,培养出1名平面设计和1名网络技术专业带头人,4名核心骨干教师7名双师型教师、4名兼职教师。 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分析学校原有计算机专业教师的现状,师资队伍建设将以巩固提高现有教师队伍为主,引进高水平人才为辅的策略,同时聘请本专业优秀的校外兼课教师。将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建设始终放在专业办学的首位,树立“专业办学,师资为先”的理念。力争组建一支专兼职的专业师资队伍,逐步建立起专业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成果显著、专业方向明确、中青骨干为主、结构层次合理的高素质校内专任师资队伍。同时不断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培训,逐年派遣师资到产学合作企业进行专业调研或技术实践,或参加专业性的技术研讨会,或参加技术培训学习,进一步加强建设双师型的教师队伍的力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调研报告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通过本次调研收集和分析汽车维修类专业学生的社会人才需求状况信息,了解莱阳地区企业对汽修类专业人才知识、技能、素质要求的变化和趋势,为我校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学生就业指导提供信息,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的修订、教学的改革提供依据和帮助,提高我校汽修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二)调研时间、地点、对象调研时间:xx年10月8日调研地点:莱阳市汽车维修企业莱阳一中汽 修宏利汽车维修欧亚进口汽车维修中心全顺福汽车维修正一汽车维修服 务路通汽配维修金来汽车维修及配件经销处金烨汽车修理厂调研对象:企业老板、经理、技术主管、机修员工、服务顾问第二部分调研方法与内容 (一)调研方法企业走访,现场调查,查阅资料,参观交流,网络调研 (二)调研内容产业背景调研中国汽车制造业正在飞速发展。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 79、10万辆和13 64、4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和46%,总销量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1800万辆,不仅

蝉联世界第一,且创全球历史新高。据中汽协统计,xx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为18 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32、44%和 32、37%。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为9 15、60万辆、9 32、5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2、48%和 3、35%。从销售总量来看,汽车业已经成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莱阳地处胶东半岛腹地,是半岛经济区交通枢纽,人口密度大,汽车保有量多。人才需求调研根据去年由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委联合公布的《紧缺人才报告》,目前国内汽修人才的缺口至少达到100万。莱阳地区缺口在1000人左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缺口将进一步扩大。另据调查显示:人民网,xx年7月12日电,今年上半年,烟台平均每天有320多辆新车上牌,现在平均每12名烟台人就拥有一辆私家车,截至今年6月30日,烟台机动车保有量已达到1 68、9万辆,其中汽车保有量为 71、3万辆(不包含9万辆三轮汽车和低速载货汽车),私家车为 59、3万辆(不包含

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分析报告

关于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分析报告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是促进学校管理现代化、标准化、制度化,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 学院领导高度重视《2015年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平台》采集工作,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召开会议,对2015年填报要求认真学习和研究,对填报细节工作逐一落实,按照源头录入、规范采集的原则,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了数据采集和填报。以用好数据采集平台为依据,通过数据采集平台的建设来引导学院的内涵建设,规范学院各单位的日常工作,促进学院办学水平的提升。对各项数据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找出了学院一年来取得的成绩以及尚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措施。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数据平台培训工作通知要求,我院精心挑选两名责任心强且技术过硬的骨干教师专门负责汇总各项数据。按照填报精神,我院分管院长亲自召开数据填报安排会议,要求各部门高度重视数据平台采集工作,统一思想,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充分理解新版数据平台中的各项指标内涵,从源头上确保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切实按照“独立、原始、及时、公开”的原则建设数据平台,充分发挥数据平台在学院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宏观调控作用,推进学院各项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我院在使用和改进完善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过程中体会到:一是数据采集平台是我院实施人才培养工作动态监测,

及时发现问题,实现科学决策,进行宏观调控,实施规范管理的重要手段。二是数据采集平台不能是应付评估才建设的临时工作,而应该是作为学院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重要部分,建立长效机制,制定规章制度,明确牵头单位,为学院的科学、规范管理和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保障,为学院决策提供依据。三是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是我院发展的风向标,通过对自身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的分析,我院能够较为清晰地掌握本校的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便于高职院校实现教学质量的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估,有利于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加强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四是有利于教育部或省教育厅的专家组来我院进行指导时能够准确的指出我院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更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更有利于我院今后的发展。 我院建立健全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定期分析制度,充分发挥其对学院工作状态的反映和监控作用。以《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上的信息为引导,推进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团队等各项建设工作,不断培育特色,提升人才培养工作水平,逐步构建学院自主发展,社会参与,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新机制。 通过对学院2014年—2015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分析,对照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教发[2004]2号),学院在生师比、实践教学场所、生均占有面积、生均图书量、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多媒体教室座位数等方面已基本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