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幼儿教师的培养应重视公民意识的提高

浅谈幼儿教师的培养应重视公民意识的提高

顺义区教育学会关于开展“学习《规划纲要》,践行‘二

十字方针’”主题征文活动的通知

各中小幼职学校、直属单位:

今年7月,我国召开了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下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规划纲要》是指导我国今后1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规划纲要》提出了“二十字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强调“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为了认真学习、全面落实《规划钢要》,深入贯彻“二十字工作方针”,推进我区教育科学发展,顺义区教育学会决定开展主题为“学习《规划纲要》,践行…二十字方针?”的第五届学术年会征文活动,具体要求如下:

一、征文对象:全区中学、小学、幼儿园、职业高中、特教学校、少年宫和区

教委机关及教育研究考试中心的干部教师。

二、征文内容:围绕“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五个专题的任何一个专题所进行的相关理论或实践探索。题目自拟,可依据本人所从事的实际工作和关注点,对以上某一专题加以细化,选取不同视角,进行论文的撰写,但内容必须与征文主题保持一致性。

三、征文形式

专项调研报告、教育教学论文、叙事研究案例等。

四、征文办法

1.各单位在接到征文通知后,及时向干部教师认真传达征文通知的要求,讲明

征文的意义,做好征文的发动工作。

2.将本次征文活动作为学习、实践、研究和探索“二十字工作方针”的过程,采取不同形式组织干部教师学习《规划纲要》原文、胡锦涛书记在全教会上的讲话及报刊杂志与网络上的有关文章,提高对“二十字工作方针”的认识。

3.可组织干部教师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开展“二十字工作方针”中五个专题或一个专题的研讨,拓展征文的新思路。如关于“优先发展”,原指“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结合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也可以从优先发展的角度,谈学校或教师乃至学生的优先发展。

4.开展行动研究,尝试用“二十字工作方针”的理念和要求,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改进工作,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

5.在学习、思考、实践、改进的基础上撰写征文,形成探索“二十字工作方针”的文本化成果。

五、征文的上交时间为2011年1月6号,所有正式教师必须撰写。

浅谈幼儿教师的培养应重视公民意识的提高

论文关键词:幼儿教师;公民意识;实践

论文摘要: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公民教育有较强的现实性意义,但是当前公民意识教育在幼儿教师的培养中却受到冷落,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公民意识不容乐观。学校应该引起重视,进一步加大公民意识在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并通过环境创设、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途径来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这一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公民意识的强弱从根本上关系到整个国民的素质,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对于学前教育来说,幼儿教师的素质影响着学前教育的质量,影响着幼儿的发展。他们的公民意识如何,关系到幼儿的公民素质状况,关系到国家民族发展的未来,因此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公民教育有很强的现实性意义。但是在现实中,人们却忽视了这一方面,为此应该引起关注。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阐述。

一、公民与公民意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1.公民的含义

“公民”一词来源于古希腊,原意是指“属于城邦的人”。《辞海》指出:“公民通常是指具有一个国家国籍,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公民并不是具有一定年龄的自然意义上的社会成员,公民是一种社会政治生活的实践人格,这就意味着公民

只有在做公民的实践中成为公民,同时公民经过公民素质的教育提升才能是公民。”川我们进行公民教育的目的,就是把“取得本国国籍并根据本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培养成合格的社会公民。

2.公民意识的含义

“公民意识”是公民素质的重要体现,是社会意识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的社会地位、社会权利和社会责任的一种自觉认识。公民意识有着丰富的内涵,其要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民主意识。公民应认识到自己是国家权力的主体,树立起“人民主权”的意识,从而培养公民的主人翁责任感,关心国家大事,参与社会活动。(2)法制意识。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在国家建设进程中需要公民有意识地、有选择地利用法律调节机制去管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处理对外关系等等。(3)权利义务意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任何人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既平等地享有权利,又平等地履行义务。权利的实现要求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要求权利的实现。(4)责任意识。美国品德教育联合会主席麦克·唐纳曾说:“能力不足,责任可补;责任不够,能力无法补;能力有限,责任无限。”责任意识就是要求对人民、对我们的社会要有一种强烈的感情。(5)公德意识。社会公德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最简单、最起码的社会准则,它维护的是社会公共利益和全体公民的整体利益,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6)全球意识。全球意识超越了民族意识、国家意识,是一种对全世界、全人类的关心。主要有关心地球、国家平等、友爱合作的国际态度以及相互理解、相互依存、求同存异的国际意识教育的培养。正如法国作家孔巴兹所言:“未来的学校应该培育灵魂,锻炼精神,优化情感,使学生成为热爱世界的主人。当然,我们也应该清楚,在这六种意识中,其核心内容就是权利和义务意识。

二、幼儿教师的培养:公民意识教育受到冷落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中都提出了要加强公民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公民人格。《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也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阐述了公民道德教育的方针原则和方法。再查阅其他的一些文献,我们看到了培养学生公民意识不仅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成为世界各国教育面向21世纪共同关心的课题。学前教育专业是否关注这一点呢?

我们先看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因为培养目标是教育目标的落脚点,其定位是专业发展的方向性选择,对课程体系的构建、实施和评价以及学生将来的社会适应性产生重要的影响。根据了解,当前对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定位于培养系统掌握现代学前教育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从事学前保教工作、科研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根据这一目标,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程通常包括三大类:通识类课程、专业类课程、教育实践类课程。通识类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和适应学前教育应具备的宽泛的文化基础,构建文化底蕴。主要有政治理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形式与政策、大学英语、大学语文、现代教育技术、体育、教师口语、写字等课程。专业类课程分为教育类专业课程和艺术类专业课程两部分,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教育概论、学前课程论、学前游戏论、学前教育科研、钢琴、舞蹈、视唱练耳等等,目的是获得幼儿教师所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艺术素质。教育实践类课程有教育见习、实习、科研训练与毕业论文、军训、社会实践等,目的是获得实践性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分析这些,我们可以看到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公民教育,主要是通过政治理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课堂讲授进行渗透,公民教育内容不够系统(其中本科教材内容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与邓小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近现代史等)。由于这些课是公共课程,主要以合堂的形式讲授,因此教师讲解时很少结合学前教育专业来讲解,忽视

了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成为什么样的社会成员的引导。另外,因为是合堂,学生的重视程度也不够。特别是随着新《纲要》的颁布和就业形势的需要,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的获得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与训练一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视,社会实践、校园内开展的各项活动也都紧紧围绕此开展,却很少有人关注公民素质的培养,甚至对其忽略不计。尽管有些学生已经掌握了成熟的生活技能,在学校里,也学会了为人处世的技能(尽管有时是消极性的),但是,这并不一定说他们必定在履行公民的角色,承担着公民的职责,进行着公民的实践。所以,“在面向21世纪的过程中,大学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应是如何培养学生成为一个良好的公民”。

三、现实生活中: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公民意识不容乐观

1997年11月,李慎之先生在《改革》杂志座谈会上指出,“千差距,万差距,缺乏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这句话是对我国公民意识现状的经典概括。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其公民意识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就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思维敏锐,情感丰富,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关注社会发展,也具备一定的平等意识、民主意识、市场意识、环保意识等,但是我们又不可否定从总体上说,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公民意识不强甚至还很淡薄,高职的学生表现尤为突出。表现在:

公民基本知识缺乏,行为意识水平较低。据笔者的观察与调查,许多学生不知道公民是什么,不清楚公民意识的内涵,有些学生的公德践行水平更是很低,缺乏在公共生活领域中与社会、他人和谐共处的能力。他们不注重公共卫生,乱扔果皮纸屑,损害公物,不遵守公共秩序,在公共场所乱写乱画的现象时有发生。公德意识本应该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完成的任务,到了大学却不得不继续补课。

公民权利意识较强,义务意识较弱。很多学生对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能正确理解,表现出的是对公民的权利了解较多,希望得到法律所赋予的一切权利。而对社会应尽的义务、责任很少考虑,有的学生极力回避,不希望别人对自己进行约束与管理。

民主意识有所增强,责任意识较差。他们没有充分意识到幼儿教育对幼儿自身发展的价值,没有意识到教人者必先教己。虽然他们的自我意识、进取精神和成就欲望明显增强,但是他们的爱国救国责任意识、求学成才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和服务社会的能力较差,表现出了重个人本位轻社会本位的现象。

相当数量的学生法治意识和全球意识淡薄。许多学生在法律知识的学习中存在着功利主义倾向,重视实用性较强的法律知识,忽视与实际生活联系较少的法理知识。在处理涉法问题时,也不懂得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利益。特别是一些独生子女的大学生,他们年轻气盛,遇到磕磕碰碰的事情常常采取极端手段。至于对全球人类面临的环境、资源、人权、和平以及发展等与之密切相关的种种全球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也知之甚少,不能全面地看待全球文化的差异性。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笔者认为一方面是由于新时期我们过分强调了个人的能力、独立、个性、创造性,而忽略了公民起码的责任的培养,使得人们的功利心理趋强而公德意识淡漠,自我意识趋强而主体意识薄弱。再加上我国在最近十来年才开始重视公民意识教育。而在这之前,由于公民意识教育和提升的基础工作薄弱,导致了我国公民意识的缺乏和滞后。另一方面,由于受唯知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缺乏系统的公民教育。虽然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公民品德意识、法治意识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但这方面的知识是零碎而不系统的。公民教育仍以课堂灌输为主,缺乏公民实践和公民行为养成的训练,导致公民意识的培养流于形式。

让我们来看看哈佛大学的教育状况吧。在哈佛人看来,学生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成为一个良好的公民,而不是成为一个什么专家。具体而言,哈佛的教改有四大目标:(1)培养全

球性的公民;(2)发展学生适应变化的能力;(3) 使学生理解生活的道德面向;(4)让学生意识到他们既是文化传统的产品,又是创造这一传统的参与者。一个重要理由是,大学要为学生面对现实生活作实际的准备,而不仅仅是提供专业知识。同样,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也这样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这使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到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四、幼儿教师的培养:提高公民意识是一项系统工程

加强公民教育,培养公民人格,需要多种渠道进行。学校公民教育是公民意识培养中最根本也最重要的一环。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紧迫性,要让他们首先做一个好公民,然后才是社会建设和发展的人才。我们要研究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取向的特点与规律,增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科学性;要加大公民意识在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大学生的公民教育,应该在理论层面更加深入:应把世界各国公民的实践研究、流派发展、公民社会与国家的权益关系、我国公民与公民社会发展等问题以公选课的形式体现出来。虽然教育部刚刚实施的新的大学公共课程改革方案规定大学公共课为四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近现代史。但我们认为,这四门课程如果统一在…社会主义公民?概念下的公民课程中,在教师资源和课程资源的优化和真正有效地培养高素质的中国公民方面,效果会更理想。这给我们以启发,需要进一步充实完善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

此外,我们还要有针对性地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社会公民意识宣传,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利用好橱窗、板报、广播电视、校报等文化宣传设施,使校园环境充满意识教育的文化品位,为公民意识教育提供优良的育人环境;要将公民意识教育渗透到专业知识教育中来,明确认识幼儿教育各学科的性质、功能和价值,明确教学中的公民意识的培养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另外还要与校园文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重要性,使得一些外部要求经过“内化”转变为大学生的内在素质,进而引导学生去体验人类追求真善美的精神,去感悟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真谛。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学生公民意识的标准,更是培养学生公民的重要途径,公民素质只有在实践中通过不断的发展才能成为现实的实践品质。我们要注重将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引导学生成为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合格公民。要加强公民教育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像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以及参观考察、“三下乡”活动、社区法律咨询服务、学生干部的竞争和选举、为特殊群体的爱心募捐等实践活动,它对于增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亲身体验,增强公民生活体验,了解国情、奉献社会、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结合教育见习、实习的机会,以一名幼儿教师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注重自身的公民意识,将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公民意识,也是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十分有效的手段。

幼儿园的保教质量是入园率的意义前提

“提高质量”是《规划纲要》“二十字”工作方针中重要的四个字,对学前教育尤其重要,因为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才能促进幼儿的良好发展。当前,我国幼儿园教育质量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政府必须予以重视,并采取一系列可行的措施,加以普遍改善与提高。

一、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才能促进幼儿的良好发展

20世纪中期以来的相关研究揭示:幼儿园教育对幼儿的积极影响与促进取决于幼儿园环境质量与教育质量的高低;高质量的幼儿园教育能有效促进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确保幼儿园为幼儿提供高质量至少是有质量保证的教育,成为各国的普遍追求。

《规划纲要》在“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规划目标中首先提出“学前教育对幼儿习惯养成、智力开发和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的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然后才提出到2020年的普及率。这意味着到2020年要基本普及科学的学前教育、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即科学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是提高入园率的意义前提。只有科学的、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才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为幼儿终身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我国幼儿园教育质量有待于普遍提高

科学的有质量的幼儿园教育应具备符合国家规定的基本办园条件与师资队伍,能提供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保育和教育。然而近年来,一些幼儿园引入了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内容和形式,聘用了资质不合格的教师,甚至有些幼儿园连基本的教育教学条件都不达标,严重地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

据2008年11省市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抽样调查显示,幼儿园班级活动室达标率约为47%,有大约6%的幼儿园班级活动室面积在25平方米以下。在幼儿每天户外不少于2小时的活动时间规定上,有60%的幼儿园没有达到,有半数的幼儿园1个半小时也保证不了,甚至有26%的幼儿园不足40分钟,还有15%的幼儿园孩子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在25分钟以下。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材料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农村更加严重。幼儿的健康因此受到严重影响。

半数以上幼儿园班级师幼比超标,有的幼儿园甚至超出国家规定的2—3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活动时间少,材料没有保证。各种建构类游戏活动与玩具材料缺失的比例在14—63%之间;高达7成的班级没有娃娃家、小餐厅、商店这三种最基本的角色游戏材料;有大约20%左右的幼儿园班级没有语言和美术教具;60%的班级没有科学教具。幼儿的基本学习和游戏活动得不到保证。

调查还显示:园长和教师的专业素质低,近70%的园长没有幼教专业的大专及以上学历,近半数教师无专业职称,近38%的幼儿教师没有教师资格证书。教师进修和得到指导的机会少,17%的教师与管理人员、半数保育员整个学年都没有参加继续教育的进修培训;近1/4的幼儿园在整个一学年中没有或者极少接受教育主管部门的来园视导。半数左右教师不愿意或者勉强愿意从事幼教工作。教师的教育行为水平也令人堪忧,教师对幼儿单向要求与讲述多,而倾听、关注幼儿少;不会观察幼儿,与幼儿的情感交流极其缺乏。

三、提高我国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基本措施

《规划纲要》不仅提出了普及科学的、有质量的幼儿园教育的规划目标,还特别强调了政府对学前教育质量的监管与督导责任。为此,政府要把好幼儿园教育质量的三个关口:入口关、

质量监督关、教师关。

《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政府要制定办园标准,建立幼儿园准入制度。这意味着各地在提高幼儿入园率的同时,一定要确保新增幼儿园符合基本办园条件,是有质量的幼儿园。特别是接收乡村留守和经济困难家庭幼儿、城镇低保家庭幼儿的普惠性公办幼儿园必须保证基本办园条件和保教质量,使幼儿园教育真正能够弥补幼儿家庭环境的不利影响,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规划纲要》还提出健全学前教育质量评估和监管体系,提高各类型幼儿园的保教质量。为此,《规划纲要》明确规定“建立幼儿园督导制度,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这意味着应以教育部门为主,协同有关部门,建立起常规性的、全覆盖的督导评估制度,将民办幼儿园纳入教育督导评估体系,保证公办民办幼儿园质量的不断提高,杜绝违背幼儿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的教育内容和形式进入幼儿园,确保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是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基本前提和条件。《规划纲要》明确将“依法落实幼儿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对农村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培训”作为政府的责任。各地要根据自身情况,确保幼儿园聘用合格教师,支持幼儿教师的在职培训和专业进修,不断提高各类型幼儿园的保教水平。

本文来源于https://www.doczj.com/doc/4513953496.html,(论文网) 原文链接:“提高质量”是《规划纲要》“二十字”工作方针中重要的四个字,对学前教育尤其重要,因为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才能促进幼儿的良好发展。当前,我国幼儿园教育质量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政府必须予以重视,并采取一系列可行的措施,加以普遍改善与提高。

一、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才能促进幼儿的良好发展

20世纪中期以来的相关研究揭示:幼儿园教育对幼儿的积极影响与促进取决于幼儿园环境质量与教育质量的高低;高质量的幼儿园教育能有效促进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确保幼儿园为幼儿提供高质量至少是有质量保证的教育,成为各国的普遍追求。

《规划纲要》在“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规划目标中首先提出“学前教育对幼儿习惯养成、智力开发和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的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然后才提出到2020年的普及率。这意味着到2020年要基本普及科学的学前教育、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即科学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是提高入园率的意义前提。只有科学的、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才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为幼儿终身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我国幼儿园教育质量有待于普遍提高

科学的有质量的幼儿园教育应具备符合国家规定的基本办园条件与师资队伍,能提供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保育和教育。然而近年来,一些幼儿园引入了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内容和形式,聘用了资质不合格的教师,甚至有些幼儿园连基本的教育教学条件都不达标,严重地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

据2008年11省市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抽样调查显示,幼儿园班级活动室达标率约为47%,有大约6%的幼儿园班级活动室面积在25平方米以下。在幼儿每天户外不少于2小时的活动时间规定上,有60%的幼儿园没有达到,有半数的幼儿园1个半小时也保证不了,甚至有26%的幼儿园不足40分钟,还有15%的幼儿园孩子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在25分钟以下。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材料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农村更加严重。幼儿的健康因此受到严重影响。

半数以上幼儿园班级师幼比超标,有的幼儿园甚至超出国家规定的2—3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活动时间少,材料没有保证。各种建构类游戏活动与玩具材料缺失的比例在14—63%之间;高达7成的班级没有娃娃家、小餐厅、商店这三种最基本的角色游戏材料;有大约20%左右的幼儿园班级没有语言和美术教具;60%的班级没有科学教具。幼儿的基本学习和游戏活动得不到保证。

调查还显示:园长和教师的专业素质低,近70%的园长没有幼教专业的大专及以上学历,近半数教师无专业职称,近38%的幼儿教师没有教师资格证书。教师进修和得到指导的机会少,17%的教师与管理人员、半数保育员整个学年都没有参加继续教育的进修培训;近1/4的幼儿园在整个一学年中没有或者极少接受教育主管部门的来园视导。半数左右教师不愿意或者勉强愿意从事幼教工作。教师的教育行为水平也令人堪忧,教师对幼儿单向要求与讲述多,而倾听、关注幼儿少;不会观察幼儿,与幼儿的情感交流极其缺乏。

三、提高我国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基本措施

《规划纲要》不仅提出了普及科学的、有质量的幼儿园教育的规划目标,还特别强调了政府对学前教育质量的监管与督导责任。为此,政府要把好幼儿园教育质量的三个关口:入口关、质量监督关、教师关。

《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政府要制定办园标准,建立幼儿园准入制度。这意味着各地在提高幼儿入园率的同时,一定要确保新增幼儿园符合基本办园条件,是有质量的幼儿园。特别是接收乡村留守和经济困难家庭幼儿、城镇低保家庭幼儿的普惠性公办幼儿园必须保证基本办园条件和保教质量,使幼儿园教育真正能够弥补幼儿家庭环境的不利影响,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规划纲要》还提出健全学前教育质量评估和监管体系,提高各类型幼儿园的保教质量。为此,《规划纲要》明确规定“建立幼儿园督导制度,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这意味着应以教育部门为主,协同有关部门,建立起常规性的、全覆盖的督导评估制度,将民办幼儿园纳入教育督导评估体系,保证公办民办幼儿园质量的不断提高,杜绝违背幼儿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的教育内容和形式进入幼儿园,确保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是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基本前提和条件。《规划纲要》明确将“依法落实幼儿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对农村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培训”作为政府的责任。各地要根据自身情况,确保幼儿园聘用合格教师,支持幼儿教师的在职培训和专业进修,不断提高各类型幼儿园的保教水平。

刘占兰:学前教育的普及必须兼顾质量的提高

作者:刘占兰来源:中央教科所(2010-11-29) 阅读数:358 网友评论:0条

[摘要]新近正式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这对亿万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尤其是义务教育的巩固与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符合国际趋势,有利于国民综合素质和国家竞争力的提高。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核心内涵是提高入园率和提高保教质量并重。由于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地区差异性巨大,在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采取分区规划、分步推进,重点发展农村地区和优先保证弱势群体的工作思路与措施。

[关键词]学前教育;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入园率;保教质量

学前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国学制体系的重要环节。然而近20多年来,受国有企事业单位改制、城镇布局调整、学前教育社会化探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出现了许多突出的问题和矛盾,事业发展缓慢,成为整个国民教育体系尤其是基础教育体系中的“凹陷”和“短板”。为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重视学前教育”;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国家战略任务;此次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更是具体提出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发展规划目标,必将极大地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进而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一、“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提出背景

上世纪70、80年代,多项相关研究已经证实学前教育对促进个体发展、巩固义务教育、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着巨大作用。世界各国也都加快了普及学前教育的步伐,加大了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力度。相比之下,我国学前教育的普及率还很低,质量更是有待加速提高。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规划纲要》提出“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

(一)学前教育对促进个体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学前教育对促进个体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心理学、教育学、脑科学等多学科研究共同表明,学前期是人一生中大脑形态、结构、机能发展最为迅速、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是个体情感、行为、语言、认知等各方面发展的奠基阶段和敏感期,是个体社会化的起始阶段和关键时期。学前儿童所拥有教育机会的多少和教育质量的优劣,不仅决定了其学前期的发展水平,而且影响着其终身学习与发展的质量和效果。学前教育之所以能对个体发展具有这样全面、长远的影响,在于早期经验可以改变大脑的结构与功能。

发展学前教育对巩固义务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意义重大。学前教育是人生发展的奠基性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终身教育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个体在早期的全面健康发展,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国民素质具有不可

或缺的意义与价值。因此,学前教育对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特别是基础教育的质量与效益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是国民素质整体提高的奠基工程。然而,学前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5年-2008年)的数据显示,幼儿入园率不但远远低于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而且低于同属于非义务教育的高中阶段入学率(见图1)。

加快普及学前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随着对学前教育价值认识的日益深入,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日益强烈。面对热切的社会需求,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状况却相对滞后。尽管近几年,我国学前教育逐渐走出谷底,开始恢复性回升,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多方面原因,其发展状况仍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与国家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很不相适应。社会各方面对入园难、入园贵反映强烈。学前教育不仅已成为我国整个教育体系的薄弱环节,同时也成为当前我国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满足民生重大需求中的突出薄弱环节。

《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正是基于对上述突出矛盾与问题及其解决的极大关注,和对学前教育功能的积极认识与肯定。总之,普及学前教育能有效地推进社会进步,极大地促进个体发展,实现各学段教育的协调,基本满足广大民众日益增长的对学前教育的需求,为实现未来我国城乡、区域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奠基,进而有助于推进社会的和谐、进步与公平。

(二)普及学前教育是国际趋势,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发展落后于世界其他主要国家

20世纪70、80年代以来,多领域的研究成果使得人们对学前教育价值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学前教育被认为是国家和社会的一种回报率最高的人力资本投资,是一条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国家的第一道安全网。美国一项长达40年的成本一效益追踪研究表明:接受1~2年优质学前教育的儿童与没有接受学前教育的儿童相比,其学业成就高,就业率和经济收入高,犯罪率低。待这些儿童到40岁时,投入的总体回报率已高达1:17.0 7,其中对社会的回报率为1:12.9。总结同类研究成果,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James Heehman)教授在《促进人力资本的政策》一文中指出,“将人力资本的投人直接

指向幼儿是对社会公共资金更有效的利用”。在此认识背景下,世界各国为促进本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相继出台相关法案,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相比之下,我国学前教育发展落后于世界其他主要国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的《坚实的基础:幼儿保育与教育——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2007年》显示,2006年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学前儿童入园率除印度外均高于我国,近两年来这种状况也没有改变。2008年,我国3~5岁幼儿毛入园率只有47.3%,远低于目前发达国家平均75%和中等发达国家平均6 2%的水平;在9个人口大国中,中国甚至位于巴西和墨西哥之后。2004年,巴西学前儿童入园率就已经达到68%,墨西哥为84%。《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正是希望借此能够提升我国学前教育在国际行列中的地位和水平。

二、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内涵

为更好更快地促进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综合考虑我国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及其对教育改革的要求,《规划纲要》提出的发展目标是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具体而言,要求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同时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从其内涵来看,这一规划目标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提高学前儿童的入园率;二是普及科学优质的学前教育。

(一)普遍提高学前儿童的入园率

我国学前儿童入园率一直都处于比较低的水平,2009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仅为50.9%,学前一年毛入园率为74%。针对这一现状,《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具体指标见表1。

这一规划目标显然是对我国学前教育事业整体发展的基本要求。由于我国各地学前教育的发展极其不平衡,有些地区尤其是大中城市和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学前三年入园率70%的规划目标,而有些地区尤其是西部贫困地区则还远远落后于这一目标,两者差距巨大。因此,各地应根据本地区的不同情况积极发展学前教育,不断提高学前儿童的入园率,力争让有需求的适龄儿童都能进入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同时,随着学前教育的基本普及,“入园难”和“入园贵”的问题将不断得到缓解,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差距将有所缩小,有助于进一步实现教育起点公平。

(二)普遍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

“提高质量”是《规划纲要》“二十字”工作方针中重要的四个字,对学前教育尤其重要。《规划纲要》在提出“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规划目标时,首先明确指出:“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明确要求“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然后,才提出到2020年的普及率。这意味着到2020年要基本普及科学的学前教育,即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是提高入园率的意义前提。

20世纪中期以来的相关研究揭示:幼儿园教育对幼儿的积极影响与促进取决于幼儿园环境质量与教育质量的高低。只有科学的、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的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才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才能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就必然要求幼儿园教育应符合国家规定的基本办园条件、师资队伍,能够提供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保育和教育。

然而近年来,一些幼儿园引入了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内容和形式,聘用了资质不合格的教师,有些幼儿园甚至连基本的教育教学条件都不达标,严重地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正是为纠正现实中的这种偏差和问题,《规划纲要》将保证幼儿园保教质量作为提高入园率的意义前提,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切实履行其质量监督与管理的职责,通过“制定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建立幼儿园准入和督导制度,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开展学前教育督导检查”,以保证新建幼儿园合格,符合质量要求,同时促进已有幼儿园的办园行为规范和质量提高。

三、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措施

(一)分区规划,分步推进

由于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巨大,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极其不平衡,因此不能搞一刀切、齐步走,而应分区规划,分步推进。

首先,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应努力实现全面普及学前教育,提高质量,保障公平。鉴于目前我国部分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学前儿童三年入园率已经接近、达到或超过了70%的20 20年发展目标,这些地区一方面应继续提高学前教育的普及水平,通过积极举办具有普惠性的公办幼儿园等多种方式,根本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满足所有有需求的适龄学前儿童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的儿童进入幼儿园接受教育;应积极关注和努力解决城市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入园需求;应积极扶持民办园,为家长提供多种选择,满足家长对学前教育的不同需求,另一方面,应着力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保证为幼儿提供科学的、高质量的保育和教育,同时积极开展公益性的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指导服务。

其次,城乡经济中等水平的地区应努力达到和超过2020年学前三年入园率70%的普及目标,积极举办具有普惠性质的公办幼儿园,满足中低收入家庭儿童的入园需求;积极扶持

符合质量要求的非营利性民办园提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民众对收费合理、有质量保证的学前教育的需求,同时应建立质量监督体系,确保幼儿园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再次,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快学前教育发展和普及步伐;实施“推进农村学前教育”重大项目,大力支持中西部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确保实现2020年学前三年70%的普及目标;加大师资队伍的保障力度,确保从中小学转移过来的资源和师资符合国家规定的办园要求和条件,确保学前教育质量。

(二)优先保证弱势群体

与其他学段的教育不同,学前教育具有很强的教育补偿功能,即有质量的学前教育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家庭环境对幼儿的不利影响,从而确保幼儿早期健康、正常发展,确保后继教育的延续与成功,从而为处境不利幼儿能拥有幸福的人生打好基础。为此,《规划纲要》特别规定了对学前儿童弱势群体的优惠、优先政策,即优先发展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优先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幼儿入园。

《规划纲要》把“促进教育公平”摆在重要位置,强调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为缩小学前教育的城乡差距,《规划纲要》特别设立了“推进农村学前教育”这一重大项目,以支持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的普及水平,并提出对农村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培训,以使广大农村幼儿能受到有质量保证的学前教育。《规划纲要》尤其强调重点支持中西部贫困地区改建、扩建和新建幼儿园,通过使贫困地区幼儿普遍接受学前教育和着力保证留守儿童入园来弥补环境的不利影响。

《规划纲要》还特别提出健全国家资助政策体系,通过对农村经济困难家庭幼儿和城镇低保家庭幼儿入园给予财政补助等保障性措施,支持城乡经济困难家庭的幼儿接受学前教育。近年来,各地已有一些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如向适龄学前儿童发放教育券,根据幼儿园招收贫困家庭幼儿的数量、比例给予生均补助或一定数额的奖励资金。

(三)建立政府主导的质量监督与评价体系

《规划纲要》不仅提出普及科学的、高质量的幼儿园教育的规划目标,还特别强调了政府对学前教育质量的监管与督导责任,要求政府把好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入口关和质量监督关。

《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政府要制定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建立幼儿园准入制度,以确保新增幼儿园符合基本办园条件,是合格的幼儿园。特别是接收乡村留守和经济困难家庭幼儿、城镇低保家庭幼儿的普惠性公办幼儿园必须保证基本办园条件和保教质量,使幼儿园教育真正能够弥补幼儿家庭环境的不利影响,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规划纲要》还明确提出政府应“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为此,应以教育部门为主,协同有关部门建立起常规性的、全覆盖的督导评估制度,将民办幼儿园纳入教

育督导评估体系,以保证公办民办幼儿园质量的不断提高,杜绝违背幼儿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的教育内容与形式进入幼儿园,最终确保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四)全面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

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是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基本前提和条件。《规划纲要》明确将“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对农村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培训”等作为政府的责任,因此,各地要根据自身情况,确保幼儿园聘用合格教师,支持幼儿教师的在职培训和专业进修,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保证幼儿园保教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

实际上,在学前教育普及与质量提高方面,各地近年来已经有一些有益的探索和成功的经验。相信在《规划纲要》的指导下,各级政府将建立更加完善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学前教育发展长效机制和保障体系,以普及和质量提高为目标,采取一系列有力的政策和有效的措施,让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明天更加美好。

自由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主性的探索与实践

[内容摘要]:本文在阐述自由活动中幼儿自主性的重要性的基础上,认为在自由活动中为了确保幼儿的自主性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环境创设上,它主要包括物质环境的创设、心理氛围的营造和活动内容的丰富;二是要给幼儿参与与选择的权利;三是教师合理的指导作用,要做到激发幼儿的自主积极性,评价讲究自主性。另外,培养幼儿自主性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首先是自主性发展与能力培养;其次是坚持幼儿主体性与身心全面发展的原则。

[关键词]:自由活动自主性培养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纲要》精神及幼儿的实际发展需求,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性探索后,觉得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使大班幼儿的自主性在自由活动中得以更充分的发展,也希望能为其他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实践经验。

一、正确认识幼儿自主性的概念

为了能更有效的发展幼儿自主性,所以有必要先要对“幼儿自主性”的概念作一正确的认识。自主性是人的品格特性,是人的素质的基本内核。作为一个社会的人,这种基本素质体现在自身特性与社会特性两个方面。个体自身特性方面有主体性、主动性、上进心、判断力、独

创性、自信心等;社会特性方面有自我控制、自律性、责任感等。在自主性发展的过程中,这些特性都融会在自主性态度和自主性行为之中,构成一个人的统一的品格特点。

儿童最初的自主性萌芽能否得到保持和发展,取决于成人对他的培养和教育。我们应该意识到孩子是一个主动的发展者、学习者,孩子吸收外界知识的过程,就如同人体吸收外界营养的过程,合胃口的食物才容易被消化吸收,转变成自己身体能利用的养分。因此,在教育中,不但教师会影响孩子,孩子的反应也在影响教师,我们应该把教育看成是双向交互影响的过程,即教育者在教孩子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了解孩子的情况,来调整自己的教育思想、思路和方案,这样才能使孩子的学习更为积极主动。

二、对自由活动的重新认识

教育者有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后,对自由活动的也要有一个新的认识。以往我们把自由活动看作幼儿活动之余的休息时间,虽说是自由活动,但是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教师的“设计”之中,向着我们预先设计的目标前进。于是我们在开始的探索阶段,精力都放在“如何在一次自由活动中,让孩子达到我们所预期的效果”。孩子们开始有一定的兴趣,但因为都是沿着老师的“设计”进行着,孩子们并不快乐,一阶段的实践后我们发现这种兴趣渐渐消退了。

于是我们展开研讨,了解到自由活动是让幼儿自由选择的意愿活动,是教师指导下的幼儿活动。为了满足各种层次幼儿的要求,扩大幼儿的知识面,我们重新调整计划。我们在活动开始时作一些安全的要求,其他的如玩什么,怎么玩……都让孩子们自己去分配。幼儿的兴趣一下子高起来了,但是由于还是跟着教师“要求”这根指挥棒,幼儿的兴趣氛围忽隐忽现。通过不断的学习,反思,翻阅有关资料,在理论的指导下,我们认识到自由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一种学习活动;是让幼儿在自立、自由的探索活动中学习、探索,掌握知识,而不是先教后玩,也不是边教边玩。我们要把活动看作是能给幼儿提供一个优化的,有利于幼儿活动与表现的良好环境和机会,它可以合理地安排各项活动,建立和谐、自由、轻松的气氛,从而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三、开展自由活动的若干策略

1.环境创设

蒙台梭利说过:“必须注意为儿童期设置一个适当的世界和一个适当的环境,这是一个绝对迫切的需要。”所以不管在任何教育过程中,环境一直都是很重要的环节,在自由活动中也不例外。良好的环境创设应体现开放、自由,能让幼儿无拘无束地参与活动,使幼儿产生愉快的情绪,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对活动的兴趣,增强幼儿的自主性、自信心。因此,为幼儿创设一个爱与宽松的环境是发展幼儿自主性的前提。

①物质环境的创设

创设简洁、动态的物质环境,营造温暖而轻松的氛围,使幼儿乐于参与其中,产生兴趣。“兴趣是个水闸,依靠它,能打开注意的水库并指引注意流下来。”在自由活动中,我们注意用

心找到幼儿兴趣、要求、原有水平与教育目标和内容的结合点,并及时调整玩具、材料,选择能引起幼儿的多种动作的玩具,让幼儿自主活动。如在运动区域选择球、沙包、圈、轮胎等。球既可用手拍、又可用脚踢,还可用头顶;沙包可向远处投掷,既可练习投掷动作,又可练习抛接动作,还能把沙包放在头上顶着走或放在脚背上走,锻炼平衡能力。这些玩具都为幼儿的想象、创造提供较充分的空间,满足幼儿不断发展的需要。

②心理氛围的营造

心理自由的环境是指创设一种使幼儿可以自由选择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活动速度、活动时间的氛围;心理安全的环境是指建立一种没有批评、指责,种种想法、做法都能受到重视、尊重和赞扬的环境。幼儿只有处在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的环境中幼儿才会喜欢并主动投入环境,才会无拘无束,大胆自主地开展活动,才能充分展现自我、发展个性,激发出探索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活动中,我经常和幼儿交流,与他们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朋友关系,和他们说话时能蹲下来,尊重他们,慢慢地了解每个幼儿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发展的需求,并把教育目标渗透在区域体育活动中,引导他们产生自身的需要,逐步形成内部动力定型,最终内化为自觉行为,并让他们享受宽松和充满爱与平等的环境。

③活动内容的丰富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深入,幼儿园的各种设施也相应提升:铺满塑胶的大操场、现代味十足的大型运动架、颜色鲜艳、质量考究的玩具、幼儿园都会想方设法的为幼儿创设。表面看来,似乎应有尽有,但殊不知城市中的孩子,月月日日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这很容易使他们与大自然的接触越来越少,与接近生活的自然事物逐渐脱节。因此,我们尝试为孩子提供具有野趣的材料与空间,用来激发幼儿活动的乐趣。轮胎、布袋、报纸、黄沙、纸板箱、可乐瓶、蛇皮袋等平时较少接触的比较原始的东西汇聚到了这里,使都市生活留下的一些废旧物也成了幼儿运动内容中的一部分。

我国历史悠久,民间游戏种类更是繁多,所以我巧妙的将民间游戏引入自由活动中,“跳皮筋”“荷花荷花几时开”、“跳路肩”等游戏有跳跃、奔跑的活动,都是幼儿比较喜欢的活动。“抓沙包”“跳房子”“踢毽子”等游戏,使幼儿的手、脚动作灵活协调。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幼儿骨骼肌肉的发育,锻炼了他们的运动技能和技巧,也有利于内脏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民间游戏中的各种动作发展,不仅促进幼儿机体健康和谐的发展,也给了孩子们接受悠久文化遗产的机会。

2.给幼儿参与与选择的权利

①在自由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我们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活动环境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幼儿的参与积极性,要设法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给幼儿参与的权利。

大班幼儿在组织能力及活动技能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础,相对与中小班的孩子来说,我们应该提供更多参与的机会给他们。如活动中,我虽然提供了很多的材料给他们,但他们有时

还是表现出无所事事,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些材料不是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取得的,所以我更多的支持孩子通过广泛的途径去取得材料,对自己需要的材料,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去收集、分析和归类,因为这些材料是幼儿自己获得的,更符合幼儿的心理特征和能力水平,同时由于幼儿在活动中始终处于自主地位,因而积极性很高,参与性较强。另外我们还主张让孩子参与活动室物品的搬运、摆放、与收拾;让孩子参与活动环境的布置;让孩子参与活动方案的讨论、设计、尝试、与体验。

②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也曾提出:促进幼儿的自主性与主动性发展是早期教育的基本任务。幼儿是在自由活动中自我实现、自我创造的,因此尊重幼儿自主的活动权是发展幼儿自主性的基本。为了更好的适应和满足幼儿的个性特点与需要,使每个孩子获得体能的真正提高和发展,基于大班幼儿有一定的自我了解的基础上,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使幼儿有机会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实际状况进行实践,进行自主选择的活动内容。3.教师合理的指导作用

①激发幼儿的自主积极性

兴趣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动力、组织、创造、强化的功能。兴趣对提高幼儿自主性发展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我们抓住这一时期幼儿的特点,在活动中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关注幼儿对活动是否有兴趣,是否能以积极愉快的情绪投入其中,坚持从培养幼儿有益的兴趣出发,给予恰当的指导,使幼儿心情愉悦、积极主动地进行活动。

激发幼儿在自由活动中的自主性的实践过程中,自由活动中的聊天活动是孩子们自发的活动,他们在这活动中能畅所欲言,是一个非常好的手段。几个平日里不善言谈的孩子也不再缩在一边,而是大胆地表达自己看法,话讲流利了,脸上一种满足油然而升。从这种聊天活动,我想到素质教育所提倡的,给孩子更多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有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心愿的机会,让幼儿的心理能量也有了自由渲汇的机会。这不就是符合了当前的素质教育要求吗?愉快教育就是孩子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这种聊天活动正是孩子喜欢而且教师该重视起来的一种愉快教育形式。另外,我发现这活动不仅能增强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增进师生感情,让孩子的语言交往得以满足,而且能让孩子多关心社会、国家之事,从而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自主积极性。

②评价讲究自主性

正如《纲要》指出:教师和幼儿都是活动的评价参与者,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和合作的过程。只有将涉及活动的所有人的意见、观点都加以综合,才能真正反映幼儿的发展。评价的方式、评价的时间、评价的程度都会对幼儿自主探索的积极性产生重要的影响,评价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幼儿探索的主动性。

面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给幼儿的第一个评价就是微笑。我们应该更多地承担“观察者”的角色,对幼儿每一个创意都表现出倾听、微笑和接纳的态度,欣赏他们,注重他们自主能力、创造力的发展,鼓励他们积极大胆、自主地表现自己的创意。《纲要》还指出,要“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因此,应从多方面观察、评价和分析孩子的发展。教师的肯定、赞赏、鼓励都会增强幼儿的积极情感和信心,另外,在自由活动中还主张并鼓励幼儿进行自主评价,使幼儿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过程中,更好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

四、培养幼儿自主性应注意的问题

1.自主性发展与能力培养

合作精神涵盖着一个人的自制力,与人热诚相处的能力。自由活动中,我们在尊重孩子的意愿,培养幼儿自主性发展的同时,还应培养幼儿合作玩的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为幼儿创设条件,提供他们与本班幼儿及其他班幼儿交往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寻找游戏伙伴,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对幼儿大胆说、大胆问给予表扬,注重幼儿社会化技能的培养。另外,还应锻炼幼儿处理问题的能力。我们应让幼儿处理力所能及的事情,尽量让他们成为处理问题的主角,使他们觉得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处理。当然,教师也应及时引导、鼓励、启发幼儿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幼儿学会自己解决问题,不仅培养了幼儿的自主意识,还提高了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

2.坚持幼儿主体性与身心全面发展的原则

立足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自主性和创造性为宗旨,选择有利于幼儿多种感官主动参与的教育形式和方法,拓展为幼儿提供操作、思考、交流与表现的时间和空间,帮助幼儿实现把活动内容和对象内化为自己的态度、能力和习惯;注意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经常指导幼儿选择或更换不同的活动内容,以求锻炼的全面性。

总之,幼儿真正需要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动手,自己操作,他们需要的不是被动地接受学习,而是在活动过程中的一种主动的,积极的,愉快的体验,对他来说才是最重要了的,只有充分发挥孩子的自主性,孩子的潜能才会自由释放和充分开发。所以,作为教育者,我们不仅要关心幼儿获得什么样的学习结果,更要关心在学习的过程中儿童可以获得的使其终生受益的东西——即自主性得到真正的发展。我们要成为提供舞台,指出方向,关键时刻给予指导的“导师”。只有教师成了幼儿活动的“导师”,通过活动让幼儿自主发长的目标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丁祖荫主编,《幼儿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2.卢乐珍主编,《幼儿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幼儿园指导纲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国家教育委员会第25号令发布,《幼儿园工作规程》, 1996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5.唐淑主编,《幼儿园课程研究与实践》,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浅谈小班幼儿游戏化数学情境的创设

我们在小班角色游戏、生活、运动和集体活动中凸显游戏化数学情境的创设,重在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游戏情境的互动中操作数学活动材料,感受数内容,达成数目标。

一、在角色游戏中创设游戏化的数学情境

角色游戏是幼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我们在各种主题的角色游戏中都不同程度地融入数学知识,从而促进了幼儿在现实生活中对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如何在角色游戏的开展中创设游戏化的数学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建构数学知识呢?我们创设了幼儿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符合幼儿生活经验的游戏情境,如娃娃家、小医院、点心店等,让幼儿模仿不同的角色,将数学内容有机地整合到游戏中,达成数目标。

1.在游戏的情境中提供可操作的数学材料

在“喜羊羊”“美羊羊”“沸羊羊”“懒羊羊”家里,我们提供“给妈妈穿项链……打电话”“种花”“晾衣服”“整理衣物”“蔬菜水果分类”等游戏化情境的数材料,帮助幼儿积累排序、对应、分类、数数、图形认识等数的经验。原席普通的材料被赋予了很强的游戏性,幼儿非常喜欢这样的操作材料。

点心店里“小厨师”根据盘子上的点数做相应数量的点心,“顾客”在吃汤圆的时候,观察汤圆的形状、大小、数量,渗透数学内容。

在活动区域,我们设置了“小医院”的游戏,根据药瓶上的数量标记让幼儿配制“药丸”。这天佳佳当医生,只见她有模有样地搓好一个个“药丸”放到瓶子里,但药的数量始终不对。接着我让她把药瓶中的“药丸”倒出来看一看,搓得多了还是少了。她忽然意识到要先数清楚“药丸”的数量再放进药瓶。活动结束后,我请佳佳向同伴们介绍了自己数数的方法。在自然的游戏情境中,需要教师有目的地融合小班的数数要求,当幼儿出现问题的时候,教师又能以角色的身份介入指导,效果会更好。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数学知识,自然而快乐。

2.在游戏的情境中提供隐性的数学内容

在刚开展角色游戏的时候,我们发现幼儿会把所有的物品摆放在桌面上或者柜面上,整个游戏的环境显得凌乱,没有秩序,所以我们在每个游戏的区域里增添标志。

理发店是幼儿比较熟悉的地方,贴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在理发店中我们投放了各种理发用具、头套、纸条等,幼儿被理发店的场景给吸引了,他们都争着要做理发师。幼儿刚开始游戏时只关注到这些工具,他们不断地对这些工具进行摆弄,玩好之后就无序、随意地放在操作台上,又去摆弄另一件工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对幼儿进行了暗示:理发工具用好之后要送回家哦,不然它下次不喜欢和你做游戏了。幼儿听了就四处寻找它们的家在哪里呢?可是,幼儿受到原有经验的影响,玩具宝宝的家不是篮子就是盒子,这里既没有篮子也没有盒子。于是,我继续提醒:看看操作台上黑黑的是什么,他们一下子就理解了将工具和影子配对,幼儿角色扮演的兴趣一下子就转移到了图形配对上面,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形成把物品一一对应摆放在正确位置的习惯。

此外,我还在每个游戏区域门口贴上小脚印,方便幼儿进入区域前把鞋子脱放在小脚印上,让幼儿学会观察,感受一一对应。在放口香糖的桌面上我们根据口香糖口径的不同大小做了三个

不同的影子,让幼儿分辨大中小,有序摆放。

就是这样,在游戏情境的创设中,看似不起眼的标志,可有可无的隐性环境,却也成了幼儿感受和学习数学的重要阵地。

二、在一日生活中渗透游戏化数学情境

小班幼儿认识事物具有直观、具体的特点,在日常生活环节中采用自然的方法进行数学教育,创设游戏化数学情境易于幼儿理解和接受,效果更好。

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中随时都能接触到有关数学方面的知识。如我们在喝水活动中引导幼儿感知“1”和“许多”的关系:我们有一只杯子,柜子上有许多只杯子,每个小朋友拿走一只杯子后,柜子里就没有杯子了,许多只可以分成一只、一只、又一只:小朋友喝完水将杯子放回,一只、一只、又一只,合起来是许多只。同样方法也可以运用到幼儿感知“1”条毛巾和“许多”条毛巾之间的关系。

在“水果”主题活动中,我请幼儿自己拿水果,每人拿3个。有的一个一个地数,有的一把抓,很快就发完了。我说:“你们的小番茄都拿够了吗?我们再来数一遍吧!”“一、二、三。老师,我们的小番茄正好三个。”“老师,老师……”顺着声音一看,原来是浩浩,他正用焦急的眼神看着我。“我们的小番茄不够,只有两个。…那你还要拿几个?……再拿一个。”浩浩又拿了一个小番茄,高兴地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幼儿练习了按数取物,效果非常好。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不用刻意地去设计什么,幼儿喜欢的数学活动就在我们的身边,用多种方法指导幼儿学习,使幼儿们愿意学习,喜欢学习,积极学习。

三、在运动中融入游戏化数学情境

幼儿是在摸、爬、滚、打中体验世界的,于是我们充分利用户外宽敞的活动环境和大型的运动器械,创设各种有利于幼儿感知和学习数学的情境,让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在“小兔找山洞”的游戏中,每个幼儿站一个塑料圈,感受一一对应,比较多少,学习数数等数概念;早操活动中进行队形练习,可引导幼儿感知空间方位,让其说一说自己的前面和后面是谁:在户外活动时,可引导幼儿观察园内的树、花、草,比一比哪棵树高,看一看花有哪些颜色。 1.充分利用已有的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本身就是与我们的数学内容紧密结合的。如幼儿最喜欢的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可以帮助幼儿了解数数的顺序。我们还可以不说出数字,出示手指让幼儿在游戏中练习数数,或者可以问幼儿两点以后是几点等。在游戏“马兰花”中,我们一边念儿歌一边让幼儿在数数时学着合作,不让自己漏数等。这样,很多的集体游戏就能为我们所用,并将数学内容充分放大,让其发挥数学的教育价值。

2.对现有体育游戏进行改编

许多现成的体育游戏注重的是对幼儿基本动作技能的练习,假如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可谓一举两得,既练习了动作技能,又巩固了数学知识。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有意识地对现成的体育游戏进行改编,将数学练习融入其中。如“拍皮球”是个传统的体育游戏,我们结合“1”和“许多”的教学方法和4以内的点数学习,在原来的游戏中增加“拍一下……拍许多下”“拍三下”等,让幼儿练习边双脚跳边回答。改编后的体育游戏更切合教学实际,也更有利于幼儿把握数学知识。 3.根据需要创编体育游戏

根据小班数学的学期目标和内容,许多游戏是让幼儿在室内进行桌面操作的,能不能创编一些包含数学练习的室外体育游戏呢?这样既可以满足幼儿户外活动的需要,同时也能进行数学练习。实践证实,根据数学教学的需要,创编一些易组织的体育游戏是可行的。如结合“按大小排序”的学习,可创编“球儿排队”的游戏:结合模式排序的学习,可用彩色套圈按颜色模式排序,创编“走彩色小路”的游戏:结合图形的学习,可创编体育游戏“躲一躲”等。

四、在集体活动中营造游戏化数学情境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数学集体活动也逐渐被幼儿所接受,体现出它的优越性。教师可以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