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沪杭控制网复测及变形监测工程实施细则(12.14修订稿)

沪杭控制网复测及变形监测工程实施细则(12.14修订稿)

沪杭控制网复测及变形监测工程实施细则(12.14修订稿)
沪杭控制网复测及变形监测工程实施细则(12.14修订稿)

沪杭高速铁路运营期

控制网复测及构筑物变形监测工程实施细则(初稿)

编制单位: 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批准单位: 上海市铁路局

目录

1 工程概况 (1)

2 主要工作依据 (2)

3 工作内容 (2)

4 控制网平面复测 (3)

4.1复测的精度指标 (3)

4.2复测基本原则 (3)

4.3复测限差要求 (4)

4.4复测提交资料 (4)

5 CPI、CPII控制复测技术要求 (4)

5.1点位踏勘 (4)

5.2 GPS观测 (4)

5.3基线处理 (5)

5.4平差计算 (5)

6 CPII加密控制网复测技术要求 (6)

6.1点位踏勘 (6)

6.2技术要求 (7)

7 轨道维护基点及轨道控制网(CPⅢ)复测技术要求 (7)

7.1点位踏勘 (7)

7.2 仪器及定位精度要求 (8)

7.3观测方法 (9)

7.4平差计算 (11)

8 线下沉降监测网测量技术要求 (12)

8.1基本要求 (12)

8.2点位踏勘 (12)

8.3基准网测量(二等水准复测) (13)

8.4线下沉降变形监测技术要求 (13)

8.5工作基本要求 (15)

9 线上沉降监测网测量技术要求 (16)

9.1基本要求 (16)

9.2点位踏勘 (17)

9.3工作网测量(精密水准) (17)

10 路基重点地段垂直位移监测 (19)

11 工程沉降评估 (19)

11.1沉降监测评估判定标准 (19)

11.2沉降监测评估应急响应措施 (20)

12 沉降数据管理 (21)

12.1数据标准化管理 (21)

12.2报告提交制度 (21)

1 工程概况

沪杭高速铁路,连接上海与杭州,是中国“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网络中沪昆客运专线的一个组成部分。该工程连接上海、杭州两大城市,由上海虹桥站引出,经松江南—金山北—嘉善南—嘉兴南—桐乡—海宁西—余杭南引入杭州东站,并通过联络线与上海站、杭州站相接,正线全长160公里,其中87%为桥梁工程,全线设车站9座。全线设计时速为350公里。工程自2009年2月26日动工,2010年10月26日正式通车营运。

根据《高速铁路运营沉降监测管理办法》(运基线路[2010]554号)要求,为确保高铁列车持续安全、平稳运行,对高速铁路建、构筑物的变形监测,及时掌握运行状态非常重要。沪宁、沪杭线均采用“三网合一”,即勘测控制网、施工控制网、运营维护控制网三网的平面高程控制采用统一基准。控制网的复测就是为变形监测提供稳定可靠的基准数据,而变形监测为线路养护维修提供准确数据,两者缺一不可。

为统一沪杭高铁全线的控制网复测及沉降变形观测系统的技术要求,确保观测质量,为评估预测工后沉降,合理制定线路养护维修计划,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2 主要工作依据

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2)《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TB10621-2009);

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5)《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6)《铁路工程卫星定位测量规范》(TB10054-2010);

7)《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

8)《关于发布《高速铁路运营沉降监测管理办法》的通知》(运基线路[2010]554号);

9)《关于进一步规范铁路工程测量控制网管理工作的通知》(铁建设[2009]20号);

10)《关于进一步加强客运专线建设质量管理的指导意见》(铁建设[2008]246号);

11)《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

3 工作内容

工作内容分为以下两个部分:

1)全线控制网平面复测

①CPI、CPⅡ控制网复测;

②线上CPⅡ加密控制网复测;

③轨道维护基点及轨道控制网(CPⅢ)复测。

2)构筑物变形监测

①线下沉降监测网测量;

②线上沉降监测网测量;

③路基重点地段垂直位移测量。

4 控制网平面复测

4.1复测的精度指标

CPI(GPS 二等)最弱边相对中误差应小于1/180000,基线边方向中误差不大于1.3″。

CPⅡ(GPS 三等)最弱边相对中误差应小于1/100000,基线边方向中误差不大于1.7″。

CPⅢ平面网方向观测中误差应小于1.8〃,距离观测中误差应小于1.0 mm,相邻点的相对中误差不大于1.0mm。

4.2复测基本原则

1)复测的平面坐标系统采用与原精测网相同的工程独立坐标系统;复测的高程系统采用与原精测网成果相同的系统,即1985国家高程基准。

2)控制网的复测按照原控制网的网型结构进行观测。复测采用的方法、精度指标应与原建网测量相同。复测成果与原测成果的较差

如超出限差要求,应进行二次复测,加以确认。

4.3复测限差要求

4.4复测提交资料

提交的复测报告,编写格式按《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第5.7.10条执行。

5 CPI、CPII控制复测技术要求

5.1点位踏勘

对全线的CPI、CPII点位资料进行分析,结合现场踏勘,选择稳定可靠的CPI、CPII点进行复测。CPI要满足规范4km一个点的要求,CPII要满足600~800的边长要求,对不满足点位密度要求的路段要进行补设,补设点位的埋设方法与原设相同,点号在原点号后加“-1”、“-2”表示。

5.2 GPS观测

全线CPI、CPII观测技术要求按《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TB10601-2009)要求执行。

5.3基线处理

GPS 网基线向量解算采用TGO 或LGO 软件进行,采用静态相对定位模式进行解算。用于解算基线的起算点在WGS-84坐标系中的绝对坐标精度不低于10米,计算同一时段观测值的剔除率应小于10%。解算后按下表的要求进行基线质量检核和分析。

注:σ=,本项目a=5mm,b=1ppm 。d 取基线或环平均边长(以km 计)。 5.4平差计算

1)GPS 网平差采用经鉴定合格的商用软件进行,本线采用武汉大学开发的COSA GPS 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网平差计算。

2)CPI网采用整体平差,平差前应先对网中起算点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对不满足精度要求的控制点进行剔除,满足要求的点全部作为起算点。

3)CPII网采用整体平差,平差以全部的CPI点作为起算点。

4)无约束平差中基线向量各分量的改正数绝对值应满足下式要求:

VΔX≤3σVΔY≤3σVΔZ≤3σ

5)约束平差中基线向量各分量改正数与无约束平差同一基线改正数较差的绝对值应满足下式要求:

dVΔX≤2σdVΔY≤2σ dVΔZ≤2σ

6 CPII加密控制网复测技术要求

6.1点位踏勘

对全线线上的CPII加密点点位资料进行分析,结合现场踏勘,CPII要满足600~800的边长要求,对不满足点位密度要求的路段要进行补设,补设点位的埋设方法与原设相同,点号在原点号后加“-1”、“-2”表示。

6.2技术要求

1)CPⅡ加密点观测精度按《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CPII的等级要求。

2)CPII加密观测分区段进行,一般按8~16km设为一区段,每区段应联测不少于线下的2个CPⅠ点及部分CPⅡ点及联测上一区段的CPⅡ加密点,CPⅡ点间的基线长度不小于300m,并尽可能多地联测精测网CPI、CPII点。

3)CPⅡ加密点网平差应采用一个区段内联测的精测网CPI、CP Ⅱ点和上一区段的CPⅡ加密点作为已知点进行二维约束平差。平差前需检核已知点间的兼容性,对兼容性不好的已知点进一步分析原因,必要时进行重新测量。

7 轨道维护基点及轨道控制网(CPⅢ)复测技术要求

7.1点位踏勘

1)全线CPIII点进行现场踏勘,破坏的需重新恢复。

CPⅢ控制点平面测量标志采用与国产球棱镜(普罗米新球形棱镜)配套使用的棱镜测量杆及球棱镜转换杆,水准测量标志采用测量位置与球棱镜中心重合的水准尺适配器。2)轨道维护基点设置在相邻点对CPⅢ间,上下行的轨道板中心。维护基准点上下行线分别设置。

7.2 仪器及定位精度要求

1)CPⅢ平面控制网的定位精度要求

CPⅢ平面控制网的定位精度要求

①全站仪标称精度必须满足如下要求:

水平方向测量精度:≤±1″

距离测量精度:≤±1mm+2ppm

②全站仪采用高精度以上全站仪,带目标自动搜索及照准(ATR)功能,如Leica TCRA1201、TCA2003、TS30及Trimble S6和S8等。

③CPⅢ平面控制网的外业观测,采用智能型全站仪在自动观测软件的控制下进行自动观测。CPⅢ平面控制网的自动观测软件全线统一采用西南交大的CPⅢ数据采集软件(DMS)和数据处理软件(DAS)。

7.3观测方法

1)测量由于受“天窗”时间限制,根据需要进行分区段测量,区段长度4~8km。区段间应重复观测不少于6对CPⅢ点,作为重叠观测区域进行区段衔接。

2)测量方法

由于CPIII点和轨道维护基点同时观测,要求采用强制对中支架完成观测。

图 1全站仪、棱镜强制对中装置

CPⅢ控制网平面测量时应每隔600m左右联测一个CPⅠ或CPⅡ控制点。与CPⅠ、CPⅡ控制点联测时,应至少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自由测站进行联测,

观测采用边角交会的方法测量,测站强制对中设立在轨道维护基点上,每个测站观测12个CPⅢ点及3个轨道维护基准点。测站间距一般约为120m,观测CPⅢ点的最远距离不大于180m。每个CPⅢ点至少应保证有3个测站的方向和距离观测量。

测站点位布置图

由边角交会测量得到的维护基准点坐标,需根据矢距测量进行横向精度检核修正。测量采用逐点架设仪器,钢板尺丈量中间点的支距,架设仪器时对中误差应小于0.5mm ,结合实测维护基点坐标输入计算机进行改正处理。

3)方向及距离观测技术要求

CPⅢ平面网水平方向观测技术要求

每个测站的CPⅢ距离测量,实时在全站仪中输入温度和气压进行气象改正。温度量测精度应为0.2℃,气压量测精度应为0.5hpa。

CP Ⅲ平面网距离观测技术要求

7.4

平差计算

1)CP Ⅲ平面控制网平差各项指标:

CP Ⅲ平面控制网平差计算技术指标

CP Ⅲ平面网无约束平差主要技术要求

CPⅢ平面网约束网平差后的主要技术要求

2)区段间接边处理

区段之间衔接时,前后区段独立平差重叠点坐标差值应≤±3mm。满足该条件后,后一区段CPⅢ网平差,应采用本区段联测的CPⅠ、CPⅡ控制点及重叠段前一区段的1~3对CPⅢ点作为约束点进行平差计算,平差后其余未约束的重叠CP Ⅲ点前后区段坐标差值应≤±1mm ,最后重叠点坐标成果采用上一区段成果。

8 线下沉降监测网测量技术要求

8.1基本要求

线下沉降监测网分基准网及工作网。

基准网基准点应采用线路附近的国家一、二等水准点、全线的基岩点、深埋水准点、CPI、CPⅡ和二等水准点,使用时必须加以联测验证。

工作网由基准点、工作基点、沉降变形监测点组成。

工作网采取简洁、灵活方式分段布设,布设时应充分考虑可能的重点区域(如已知的沉降区、地质条件不稳定区域、地下水抽采区、水网密集区、河道等)。每段可独立观测,每个独立的监测网应设置不少于3个稳固可靠的基准点。

8.2点位踏勘

1)对全线的基准点进行现场踏勘,应保证2km一个,不足需进行补设。

根据沪杭客运专线实地走向,宜考虑并行处的国道G320布设一条二等附合水准路线作为长期沉降变形监测的基准网。

2)工作基点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一步加密,应设在稳定区域作为高程的传递点。可尽量使用沿线的CPII标志及施工单位加密的点位标志,加密后的工作基点间距500~1000m左右。

3)沉降变形点可直接选用原施工埋设在沉降变形体上的观测点,

不足需进行补设。点位应选择能反映沉降变形体沉降变形的特征部位,不但要求设置牢固,便于观测,还要求形式美观,结构合理,且不破坏沉降变形体的外观和使用。

8.3基准网测量(二等水准复测)

1)基准网(二等水准复测)频次同平面网,一般两年复测一次。

2)二等水准精度要求

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单位:mm

注:表中L为往返测程,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为km。

水准观测的测站限差

8.4线下沉降变形监测技术要求

1)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

本线变形测量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中三等精度

标准执行,对于技术特别复杂工点,根据需要按二等精度标准的规定执行。

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

2)沉降监测技术要求

3)沉降监测点技术要求

鉴于全线90%以上路段为桥梁,线下沉降监测点在每个桥墩处设置观测点2个,位于墩身两侧,其观测路线如下:

沉降监测点编号统一为六位数,具体规则为:3(桥梁代号)+×××(桥墩编号)+××(左侧用“01”,右侧用“02”表示)。

桥梁代号如下:

路基段沉降点设置参见10.路基重点地段垂直位移监测。

8.5工作基本要求

1)对线下工程变形点的观测必须采用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严禁采用支水准路线或中视法,水准路线经过的工作基点或基准点数量不得少于两个。

2)外业测量使用型号不低于DS1的精密电子水准仪及配套的2m 或3m因瓦条码水准尺进行观测。作业前及作业过程中检查i 角均应不超过15″。水准尺须采用辅助支撑进行安置,测量转点应安置尺垫,尺垫选择坚实的地方并踩实以防尺垫的下沉。

3)每次观测前,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应进行检验校正,并保留检验记录。

4)外业测量一条路线的往返测使用同一类型仪器和转点尺垫,沿同一路线进行。观测成果的重测和取舍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二等水准有关要求执行。

5)在观测过程中,应做好一些重点信息的记录,如天气情况,地下水影响情况的记录,利于对结构变形特性的分析和异常数据的分析。

6)当发现沉降监测数据出现异常时必须首先自查,并应重测和分析工作基点的稳定性,必要时联测基准点进行检测,并提交自查分析报告。

7)应定期对工作基点的沉降量进行监测,如果在两次复测期间,发现工作基点变形超出两倍中误差应及时对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经核实后应对工作基点和变形监测点的各期实测高程进行修正。

8)为了将观测中的系统误差减到最小,达到提高精度的目的,观测实行“五固定”原则,即“固定水准基点及工作基点、固定人、固定测量仪器、固定监测环境条件。固定测量路线和方法”,以提高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9 线上沉降监测网测量技术要求

9.1基本要求

线上沉降监测网分基准网及工作网。

基准网采用线下二等水准基准网,每2km位置处采用不量仪器和棱镜高的三角高程法上桥,详细要求执行《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4.6.6-4.6.8条。

工作网利用CPⅢ点作为线上沉降变形的监测点,观测时采用矩

形法精密水准CPⅢ高程方法,对观测数据对比分析判断不稳定沉降区域并作细化处理。

9.2点位踏勘

1)对全线的二等水准点进行现场踏勘,应保证2km一个,不足需进行补设。

2)沉降变形监测点使用CPIII点,使用前进行踏勘,丢失或破坏需进行补设。

9.3工作网测量(精密水准)

1)作业方法

3、CPⅢ网高程测量采用采用如图所示的矩形法水准路线形式进行,每相邻的两对CPⅢ点之间都构成一个闭合环。与测区内水准基点的联测采用独立往返精密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每2公里左右联测一个水准基点。

矩形法CPⅢ高程网测量原理示意图

CPⅢ控制网闭合水准测量路线示意图

CPⅢ网高程测量采用和平面网一致的分段测量,分段测量的区段长度4~8km,区段间重复观测不应少于2对CPⅢ点。区段接头不应位于车站和道岔范围内。

2)观测精度要求

控制网复测报告(定稿)

xxxxxxxx工程 工程控制网测量报告批准: 审核: 编制:

xxxxxxx经理部二O一八年六月

目录 一、任务目的................................................................................................................................................................... - 1 - 二、测区概况................................................................................................................................................................... - 1 - 三、已有资料................................................................................................................................................................... - 1 - 四、编制依据................................................................................................................................................................... - 1 - 五、控制网复测任务...................................................................................................................................................... - 1 - 六、控制复测................................................................................................................................................................... - 2 - 七、新增加密点测绘...................................................................................................................................................... - 2 - 八、成果及控制点点位图............................................................................................................................................. - 3 -

水利施工施工测量控制网方案

水利施工施工测量控制 网方案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闵行区浦江镇2015年小型农田水利建设 工程 施 工 测 量 控 制 网 方 案 编制单位:上海闵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日期:2016年3月 目录 施工测量控制网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闵行区浦江镇2015年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工程位于闵行区浦江镇南部,涉及交大浦江低碳基地、汇北村和北徐村,灌溉面积为656亩,其中菜田灌区140

亩,粮田灌区516亩。工程主要内容包括泵站、地下埋管、道路、排水明沟、窨井、渡槽、放水口等设施。其中:翻(新)灌溉泵站2座(翻建1座、新建1座)、改建灌溉泵站1座、低压输水管道7116米、衬砌明沟3654米、倒虹吸7座、渡槽1座、混凝土道路11819平方米、平整土地98.80亩,疏浚引水河道土方7842.75立方米。 我公司确定本工程的工期为105日历天,按建设单位要求的工期完成。我公司拟定计划开工日期为2016年4月10日,竣工日期为2017年1月15日。 二、测量放样依据 (1)设计施工图 (2)工程师提供的施工范围内的等级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的基本数据 (3)《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SL197-2013) (4)有关测量的施工规范《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5)施工组织设计 三、施工测量网布设 由于目前正处于工程前期准备阶段,所以工作相当繁重,加密控制网的布设以简单,高效,实用为原则。考虑到在本标施工区域内设了已经建好的观测墩,为了提高加密控制点的密度,方便施工,将对能利用的观测墩进行联测。 3.1次级加密控制测量 对于次级平面加密控制网点(临时工作基点),根据施测精度要求,灵活采用闭合、附合导线法,测边测角前方交会法和极坐标法进行加密;对于次级高程控制网点(临时工作基点),根据施测精度要求,采用三角高程观测法(对向观测)进行加密。 3.2 控制点埋设 控制点均现浇混凝土桩;加密的永久高程工作基点埋设不锈钢水准标志。至于临时测量点则灵活地采用插筋或坚硬基岩上设点的形式设置。 3.3控制测量的作业流程

控制网复测成果报告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衡水冀州段控制网复测加密成果报告一、概述 本标段位于河北衡水冀州境内,大型建筑物三座(东羡节制闸、冀马渠引水闸、东羡涵洞),桥梁四座,大小建筑物总共7座。 二、测量时间及作业依据 1、我项目部于2015年12月12日进行外业观测并作数据校核,并与2015年12月24日进行内业计算。 2、施测依据 本次对施工控制网的复测及加密,依据业主、监理提供的《引黄入冀工程河北直管段E级GPS网成果表》。引用的技术要求依据: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DL/T5173-2003 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 3、《水利水电工程模板施工规范》DL/T5110-2000 4、《国家三、四等水准规范》GB12898-1991 三、平面及高程系统 平面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统,3°分带。 高程采用1985高程基准。 四、控制测量 1、平面控制测量

(1)、我项目部测量队在工区内共复测业主、监理提供的《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河北直管段衡水冀州段E级GPS网成果表》中的6个控制点,并根据现场情况做了24个GPS加密控制点。 (2)、平差处理 1)、平差软件:平面控制E级GPS网采用南方公司的南方GPS数据平差软件进行解算,技术指标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执行。 2)、基线统计:外业观测结束后首先对观测基线进行处理,当基线满足限差要求时,说明组成基线向量网的所有基线解算质量合格、成果可靠。否则,需删除不好的卫星、时间段,并剔除含有粗差的基线边,不让其参与平差。 3)、平差首先在WGS84坐标系下,进行控制网三维无约束平差,以评定网的内部附合精度。 4)、约束平差以E023、E028两个点为起算数据,在1954年北京坐 标系下,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参数,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二维约束平差。 2、高程控制测量 (1)、高程控制测量采用四等水准导线测量。 五、测量仪器设备

工程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建立

工程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建立 在现代工程施工建设中,工程控制网的建立是各项工程顺利进行的首要任务。工程控制网的作用是为工程建设提供工程范围内统一的参考框架,为各项测量工作提供位置基准,满足工程建设不同阶段对测绘在质量(精度、可靠性)、进度(速度)和费用等方面的要求,工程控制网也具有控制全局、提供基准和控制测量误差累积的作用。 施工单位作为工程的建设者,主要任务是按照设计和施工技术要求,将图纸上设计建(构)筑物平面位置、形状和高程,在施工现场标定出来,这种标定工作称为施工放样(或称测设)。施工放样也可以说是将图纸上的建(构)筑物放到地面上去的工作过程。首先根据工程总平面图和地形条件建立施工控制网,根据施工控制网点在实地定出各个建筑物的主轴线和辅助轴线;再根据主轴线和辅助轴线标定建筑物的各个细部点。采用这样的工作程序,能保证建筑物几何关系的正确,而且使施工放样工作可以有条不紊的进行,避免误差的累积。 工程测量控制网一般建网顺序为:确定控制网的等级→确定布网形式→确定测量仪器和操作规程(国家和行业规范)→在图上选点构网,到实地踏勘→埋设标石、标志→外业观测→内业数据处理→提交成果。 目前,除特高精度的工程专用网和建设安装控制网之外,绝大多数收集工程控制网都可采用GPS定位技术来建立。 如何将现代卫星测量技术与地面测量技术相结合、取长补短显得非常重要。 施工控制网根据施工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一般来说,建筑和厂区控制网布设成矩形控制网,即所谓的建筑方格网;对于地形平坦但通视比较困难的地区,则可采用GPS与全站仪相结合布设的导线网;对于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岭地区(如水利枢纽)及跨越江河的工程,一般采用GPS网或边角网,对于线状工程(如铁路和公路)多采用GPS 与全站仪相结合所布设的导线网;地下工程一般采用导线测量。 目前在平坦、不隐蔽地区采用GPS实时动态定位放样已经成为广泛使用的方法之一,它的优点是:放样速度快、成本低、10——20KM只需一个参考站。但要求定位精度较高的工程还达不到要求。全站仪是目前施工单位使用最频繁、最多的仪器之一,它的主要特点是,既能测距又能测角,并且内置了放样程序,内存大,可将室内计算的放样元素存在仪器内。在野外,可根据放样程序用极坐标法放样并检核与设计坐标的差

精密工程控制网测量复测方案

大连铁路枢纽改造工程SN2标段第二项目部精密工程控制测量网 复测方案 (DIK44+~DIK53+640) 编写: 复核: 批准: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大连铁路枢纽改造工程SN2标段第二项目部 二零一三年三月

目录 1.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复测技术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已有成果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4.精测网复测内容及精度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复测工作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复测精度总体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复测的具体精度控制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外业观测的实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高程控制测量作业实施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平面控制测量作业实施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6.精测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高程控制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 错误!未定义书签。平面控制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 错误!未定义书签。 7.问题处理与复测评判...................................... 错误!未定义书签。CPI控制网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CPII控制网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施工测量控制网建立.docx

4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建立 建筑物放样的程序和要求 建筑物放样的程序 放样,又称为测设,它是按照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将设计好的建筑物位置、形状、大小 及高程,按照一定的精度要求在地面标定出来,以便进行施工。实质是将图纸上建筑物的一些轮廓点(特征点)标定于实地上,其工作目的与一般测图工作相反,是由图纸到地面的过程。 通常,建筑物的设计思路是:首先作出建筑物的总体布置,确定各建筑物位置间的相互关 系(也就是各建筑物轴线间的相互关系),然后围绕主要轴线设计各辅助轴线,再根据辅助轴线 设计各项细部的位置、形状、尺寸等。 因此,工程建筑物放样工作的程序,应该与设计时的情况一样,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 即首先在现场定出建筑物的轴线,然后再定出建筑物的各个部分。采取这样一种放样程 序,可以免除因建筑物众多而引起的放样工作的紊乱,并且能严格保持各放样元素之间存在 的几何关系。例如放样工业建筑物,则首先放样出厂房主轴线,再确定机械设备轴线,然后根据机械设备轴线,确定机械设备安装的位置。又如放样民用建筑物,则首先放样建筑物外 廓轴线,再确定建筑物内部各条轴线,然后根据建筑物内部各轴线确定房间的形状、尺寸等。建筑物放样的要求 工程建筑物主要轴线放样要求,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它与已有建筑物的关系及建筑区 的地形(主要决定工程量的大小)和地质(主要决定建筑物的稳定)情况来决定。例如扩建 的建筑场地上的建筑物的主轴线,要考虑与现有建筑物的联系,而大坝主轴线的放样,主要考虑地形与地质状况。 主轴线的放样,可以根据在建筑区为施工测量专门建立的控制网——施工控制网进行。 而细部放样一般可根据主要轴线进行,但有时也可以根据施工控制网进行。测量人员应该创造从现场标定的轴线进行细部放样的条件。这对于保证建筑物的几何形状、尺寸及放样工作的顺利进行,都具有很大的影响。 当施工控制网仅仅用于放样建筑物的主要轴线时,对该控制网的精度要求并不一定很 高。例如,工业场地上主轴线放样精度为2cm,建立厂区施工控制网时,控制网能够满足这 样的精度要求即可。但是,如果施工控制网除了用于放样主轴线,还用来放样各辅助轴线和 细部结构时,则对施工控制网的精度要求就大大提高。例如桥梁的施工控制网,除了用来精

建立平面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

建立平面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 所谓控制网是由一定等级(满足一定精度要求)地控制点所组成地相邻点互相通视并构成一定图形地测量网.平面控制网是建筑物定位地基本依据,要分清场区平面控制网还是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根据整体控制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地原则,以场区平面控制网控制建筑物平面控制网. 3.3.1大面积地建筑小区、大型建筑物或创市优重点工程,必须测设场区平面控制网,作为场区地整体控制,它是建筑物平面控制地上一级控制,应结合建筑物平面布置地图形特点来确定这种控制网地图形,可布置成十字形、田字形、建筑方格网或多边形. 建筑方格网应在场区平展完成后在总平面图上进行设计,其设计原则如下. (1)方格网地主轴线应尽可能选择在场区地中心线上(宜设在主要建筑物地中心轴线上).其纵横轴线地端点应尽量延伸至场地边缘,既便于方格网地扩展又能确保精度平均. (2)方格网地顶点应布置在通视优良又能长期保存地地点. (3)方格网地边长合宜太长,大凡小于100 m,为便于计算和记忆,宜取10 m地倍数.(4)轴线控制桩应尽量投测在方格网边上. (5)方格网全部施测完成后,采用将所有建筑物一次性定位地方法来检验其准确性,对于未进行平差地方格网是一种较好地检验方法. 建筑方格网地测设方法是先测设主轴线,后加密方格网,并按导线测量进行平差. 3.3.2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是建筑物定位和施工放线地基本依据,它是场区内地二级平面控制.建筑物平面控制网地图形,可以是一字形基线(两个控制点组成地)、十字形控制网或平行于建筑物外廓轴线地其他图形(图1). 3.3.3高程控制网是建筑场区内地上、地下建(构)筑物高程测设和传递地基本依据.高程控制网布点地密度应恰当,大凡每幢楼房应设置1~2个点,主要建

施工控制网复测方案

目录 1.工程概况 (2) 2.编制技术依据及标准 (3) 3.已有成果资料 (3) 4.精测网复测内容及精度要求 (4) 4.1复测内容 (4) 4.2复测精度总体控制 (4) 4.3复测的具体精度控制标准 (4) 5.外业观测的实施 (5) 5.1高程控制测量作业实施计划 (7) 5.2平面控制测量作业实施计划 (9) 6.精测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方法 (11) 6.1 高程控制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 (11) 6.2 平面控制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 (12) 7.问题处理与复测评判 (14) 7.1 CPI控制网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14) 7.2 CPII控制网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15) 7.3 二等水准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16) 8.精测网复测应提交的成果和资料 (17) 9.测量人员资质和测量仪器检验证书 (17)

1.工程概况 标段项目简介:改建铁路南平至龙岩线扩能改造工程站前工程NLZQ-II标施工总价承包设计起点为DK25+540,终点为DK55+530.72,线路正线长度29.991公里。NLZQ-II标段范围内站前工程包括:设计里程范围内的站前工程,包括改移道路、河(渠)道改移及其砍伐挖根、管线路迁移及防护、油燃气管道迁改及防护、通讯线路迁改、电力线路迁改、公跨铁立交桥、取弃土场临时用地,路基,桥梁(不含T梁预制、架设、现浇,包含桥梁支座),隧道,轨道(仅含无碴轨道道床及CPIII测设费用),站场,大型临时设施和过渡工程,以及需要与站前工程同步实施的接触网支柱基础、综合接地贯通电缆等工程,其中:房屋工程主要包括通所道路的土石方及道路工程,站场建筑设备工程主要包括地道(不含照明),站场排水管(沟)、段所平台的土石方及道路工程等 改建铁路南平至龙岩线扩能改造工程精密工程控制测量网的平面控制网分级布设为:“坐标基准控制网(CP0)、基础控制网(CPI)和线路控制网(CPII)”。精测网的高程控制网为二等水准网。NLZQ-II标段范围内有CPI控制点6个,点号为“CPI047~CPI052(点号连续)”,各桩点均保存完好;本标段范围内有CPII控制点2个,点号为“CPII59-3、CPII59-4”,各桩点均保存完好。南平至龙岩线扩能改造工程NLZQ-II标段段范围内深埋水准点共计2个,桩点均保存完好,本标深埋水准点编号为“XCBM08- XCBM09(点号连续)”,二等水准点7个分别是: CPI047、CPI048、CPI050、BM220、CPI051、BM221、CPII59-3。 中铁四院完成本标范围内精测网控制点交桩工作后,中水十四局南平至龙岩线扩能改造工程NLZQ-II标段精测队在项目经理和项目总工指导下

变形监测知识点

所谓变形监测,就是利用测量与专用仪器和方法对变形体的变形现象进行监视观测的工作。其任务是确定在各种载荷和外力作用下,变形体的形状、大小及位置变化的空间状态和时间特征。 变形观测:对变形体在运动中的空间和时间域内进行周期性的重复观测,就称为变形观测。根据变形体的研究范围,可将变形监测研究对象划分为这样三类: 1全球性变形研究如监测全球板块运动、地极移动、地球自转速率变化、地潮等; 2区域性变形研究如地壳形变监测、城市地面沉降等; 3工程和局部性变形研究如监测工程建筑物的三维变形、滑坡体的滑动、地下开采使引起的地表移动和下沉等。 变形监测的内容 1)工业与民用建筑物:主要包括基础的沉陷观测与建筑物本身的变形观测 2)水工建筑物:对于土坝,其观测项目主要为水平位移、垂直位移、渗透以及裂缝观测。3)地面沉降:对于建立在江河下游冲积层上的城市,由于工业用水需要大量地吸取地下水,而影响地下土层的结构,将使地面发生沉降现象。对于地下采矿地区,由于在地下大量的采掘,也会使地表发生沉降现象 变形监测的目的和意义:具有实用上的意义,主要是掌握各种建筑物和地质构造的稳定性,为安全性诊断提供必要信息,及时发现问题,以便采取措施;具有科学上的意义,包括更好地理解变形的机理,验证有关工程设计的理论和地壳运动的假说,进行反馈设计,以及建立有效的变形预报模型。 变形监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1)多种传感器、数字近景摄影、全自动跟踪全站仪和GPS的应用,将向实时、连续、高效率、自动化、动态监测系统的方向发展; 2)变形监测的时空采样率会得到大大提高,变形监测自动化可为变形分析提供极为丰富的数据信息; 3)高度可靠、实用、先进的监测仪器和自动化系统,要求在恶劣环境下长期稳定可靠地运行; 4)实现远程在线实时监控,在大坝、桥梁、边坡体等工程中将发挥巨大作用,网络监控是推进重大工程安全监控管理的必由之路。 1.什么是监测网平差的基准,平差基准有哪三种类型? 固定基准位于变形体之外,在各观测周期中认为是不变的,以作为测定变形点绝 对位移的参考点。在监测网平差中,我们通常将变形参考系称为基准,监测网平 差时必须考虑网点位置及其位移的参考基准。如果基准不统一,形变量中就会混 入基准误差;如果基准定义不当,也会给形变分析带来困难。 监测网平差的基准固定基准—经典平差,重心基准—自由网平差,局部重心基准—拟稳平差监测点位布置:必须安全、可靠,布局合理,突出重点,并能满足监测设计及精度要求,便于长期监测。 沉降观测工作点的布设:1)沉降监测工作点应布设在最有代表性的部位,还要考虑到建筑物基础的地质条件,建筑物特征,建筑物内部应力分布状况等。2)工作点应与建筑物连接牢固,使工作点的高程变化能真正反映建筑物的沉降变化情况。3)工作点的点位应便于观

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建立(修改稿)

4 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建立 4.1 建筑物放样的程序和要求 4.1.1 建筑物放样的程序 放样,又称为测设,它是按照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将设计好的建筑物位置、形状、大小及高程,按照一定的精度要求在地面标定出来,以便进行施工。实质是将图纸上建筑物的一些轮廓点(特征点)标定于实地上,其工作目的与一般测图工作相反,是由图纸到地面的过程。 通常,建筑物的设计思路是:首先作出建筑物的总体布置,确定各建筑物位置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各建筑物轴线间的相互关系),然后围绕主要轴线设计各辅助轴线,再根据辅助轴线设计各项细部的位置、形状、尺寸等。 因此,工程建筑物放样工作的程序,应该与设计时的情况一样,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即首先在现场定出建筑物的轴线,然后再定出建筑物的各个部分。采取这样一种放样程序,可以免除因建筑物众多而引起的放样工作的紊乱,并且能严格保持各放样元素之间存在的几何关系。例如放样工业建筑物,则首先放样出厂房主轴线,再确定机械设备轴线,然后根据机械设备轴线,确定机械设备安装的位置。又如放样民用建筑物,则首先放样建筑物外廓轴线,再确定建筑物内部各条轴线,然后根据建筑物内部各轴线确定房间的形状、尺寸等。 4.1.2 建筑物放样的要求 工程建筑物主要轴线放样要求,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它与已有建筑物的关系及建筑区的地形(主要决定工程量的大小)和地质(主要决定建筑物的稳定)情况来决定。例如扩建的建筑场地上的建筑物的主轴线,要考虑与现有建筑物的联系,而大坝主轴线的放样,主要考虑地形与地质状况。 主轴线的放样,可以根据在建筑区为施工测量专门建立的控制网——施工控制网进行。而细部放样一般可根据主要轴线进行,但有时也可以根据施工控制网进行。测量人员应该创造从现场标定的轴线进行细部放样的条件。这对于保证建筑物的几何形状、尺寸及放样工作的顺利进行,都具有很大的影响。 当施工控制网仅仅用于放样建筑物的主要轴线时,对该控制网的精度要求并不一定很高。例如,工业场地上主轴线放样精度为2cm,建立厂区施工控制网时,控制网能够满足这样的精度要求即可。但是,如果施工控制网除了用于放样主轴线,还用来放样各辅助轴线和细部结构时,则对施工控制网的精度要求就大大提高。例如桥梁的施工控制网,除了用来精

控制点复测成果实例

贵州省余庆至安龙高速公路 望谟至安龙段 施工控制网精密测量成果报告 第1合同段 (K1+900~YK9+600) 独立坐标系-1

中铁航空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精测队2013年11月贵州册亨

项目名称:贵州省余庆至安龙高速公路望谟至安龙段第1合同段测量人员:张亮程刚改少轩闫骁恺杨君杰项鑫 成果编制:改少轩 计算: 复核: 审核: 成果编号:工程测字[2013]10号 测量单位:中铁航空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精测队 日期:二○一三年十一月二十日

目录 一、测量说明 (5) 1.1任务来源 (5) 1.2测区情况 (5) 1.3复核测量范围和内容 (6) 1.4复核测量方法及依据 (6) 1.5测量人员、仪器设备及组织安排 (6) 1.6坐标高程系统 (7) 1.7施工控制网平面实测概况 (7) 1.7.1施工平面控制网GPS测量精度及技术要求 (8) 1.7.1.1 GPS控制网复测构网 (8) 1.7.1.2 GPS控制网外业观测技术要求 (8) 1.7.1.3 GPS控制网观测数据后处理及其精度分析 (9) 1.8注意事项 (11) 二、施工控制网复测成果 (12) 2.1施工控制网复测成果表 (12) 2.2高程拟合成果表 (13) 三、平差报告 (14) 3.1平面控制网GPS控制网复测平差报告 (14) 3.1.1平面控制网复测环闭合差计算结果 (14) 3.1.2 重复基线长度差值比较 (22) 3.1.3 平面控制网三维网平差结果 (24) 3.1.4 平面控制网二维网平差结果 (49) 3.1.5 高程拟合平差结果 (76) 附录一:仪器鉴定证书 (80) 附录二:测绘资质 (93)

变形监测网数据处理16页word

目录 1 绪论 (1) 1.1变形监测的目的和意义 0 1.2GPS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0 1.3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 1.3.1 变形监测网参考系的选择 (1) 1.3.2 变形监测网点位稳定性分析 (1) 1.3.3 GPS监测网数据处理的一般模型 (2) 2 变形监测网数据处理的基本理论 0 2.1监测网的优化设计 0 2.2监测网的质量分析 0 2.2.1 精度 (4) 2.2.2 可靠性 (1) 2.2.3 经济性 (1) 2.2.4 灵敏度 (1) 2.3监测网的参考系 (5) 2.3.1 监测网的分类 (5) 2.3.2 监测网的平差方法 (2) 3 GPS监测网数据处理的一般模型 0

3.1外业观测成果检核 0 3.1.1 同步边观测数据的检核 0 3.1.2 同步环闭合差的检核 (1) 3.1.3 异步环闭合差的检核 (1) 3.2GPS监测网平差的基本模型 (1) 3.2.1 GPS基线向量网平差的方法分类 (1) 3.2.2 GPS网空间无约束平差模型 (1) 3.2.3 自由网平差成果的转换 (2) 3.3GPS监测网多期数据的基准统一 (2) 3.3.1 各期基线解算的基准分析 (2) 3.3.2 分期平差时基准的统一 (2) 4 总结与展望........................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结论 0 4.2进一步工作的研究方向 0 参考文献 (13) 摘要 变形在一定范围内被认为是允许的,但如果变形超过允许值,则可能引发灾害。因此,科学、准确、及时地分析和预报自然物及工程建筑物的变形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变形监测首先要确定监测对象的相对或绝对位移量,即变形的几何分析,本文主要针对变形几何分析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 1、系统归纳了变形监测网的经典平差、秩亏平差以及拟稳平差的理论和计算过程,以某一沉降监测网数据为例,分别采用上述三种平差方法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平

平面及高程控制网复测方案

汉口至阳逻江北快速路(江岸段、黄陂段)工程八厂联防段、武湖街、花楼街段、沙口村段施工第一标段(二次公告)项目部 施 工 加 密 控 制 网 测 量 方 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6年6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 第二章测区概况 (1) 第三章复测内容 (2) 3.1平面控制网的复测 (2) 3.2高程控制网的复测 (2) 3.3对控制网加密点联测 (2) 第四章导线已知控制点 (2) 第五章测量的技术依据 (3) 5.1测量技术依据 (3) 第六章人员及仪器的投入 (3) 6.1人员的组织 (3) 6.2设备的组织 (3) 第七章施工控制网复测 (4) 7.1平面控制 (4) 7.2高程控制 (6) 7.3控制点加密要求 (8)

第一章工程概况 江北快速路为城市快速路,项目线路经二七长江大桥、八厂联防段、朱家河、谌家矶段、新河、黄陂武湖段、新洲阳逻段,止点为余泊大道和柴泊大道交叉口,主路全长约27KM。而本项目路段为八厂联防段设计桩号范围为K1+610-K4+140,本路段主线全长2530m,均为路基。主路临江侧利用边坡平台设置防汛道路,长约2533m;局部设置防汛道路连接线通主路与防汛道路,防汛道路连接线共计2段,长约119m。本路段主要工程内容包括路线、路基、路面工程、闸口工程。 第二章测区概况 本项目为八厂联防路段,起点里程为K1+610,终点里程为K4+140,其中本标段内已知控制点四个分别为HY43、HY44、HY53、HY54,在本标段前后相接的其他标段,我们需要共同取1-2个控制点进行复测,控制点为HY42、HY45、HY51、HY52。其中在汛期内HY53和HY54处于江水侵泡状态,故对HY42、HY43、HY44、HY45、HY51、HY52控制点进行复测。 测量方法 平面到线加密测量精度统计 该段导线加密测量时,采取附和导线的测量方法,按四等精度要求进行。使用全站仪(科利达),仪器标称精度为1″、±1+1.5ppm。导线水平角度采用全测回法观测4个个测回;斜距及竖直角均往返对向观测3个测回,测距时在仪器内置入当时气象条件,取往返观测的平均值作为边长成果。导线平差计算之前,首先对导线的方位角闭合差、测角中误差、测距中误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进行计算。当各项精度指标满足规范要求后,在进行严密平差计算。

施工测量控制网技术设计方案

技术资料 附件2 向家坝水电站 引水发电系统土建及金属结构安装工程 (合同编号:XJB/0184) 测量控制网技术方案 水电七局向家坝项目部 二零零六年五月九日

向家坝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控制网技术方案 一、工程概述 1、1向家坝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工程简介 向家坝水电站是金沙江梯级开发中的最后一个梯级,位于四川省 与云南省交界处的金沙江下游河段,坝址左岸下距四川省宜宾县的安边镇4km 宜宾市33km右岸下距云南省的水富县城1.5km。工程开发任务以发电为主,同时改善航运条件,兼顾防洪、灌溉,并具有拦沙和对溪洛渡水电站进行反调节等综合作用。工程枢纽建筑物主要由混凝土重力挡水坝、左岸坝后厂房、右岸地下引水发电系统及左岸河中垂直升船机等组成。 本标的主要内容为右岸引水发电系统工程、右岸EL288.00m?384.00m坝基开挖与支护工程、排沙洞工程、施工支洞工程、右岸310m 混凝土生产系统工程的设计、建设与运行等。 本合同工程计划于2006年4月1日开工,要求2012年6月30 日全部完工。本合同主要工程量:土石方明挖4645075帛,土石方填筑230997用,石方洞挖1639190帛,混凝土970531^钢筋制安62030.06t.喷混凝土44867斥。 二、控制网的设计依据 2、1设计依据 2、1、1、2003年1月9日发布的《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DL/T5173-2003)。

2、1、2、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向家坝工程建设部颁发 的《向家坝工程施工测量管理细则》。 2、1、 3、XJB/0184标段有关施工设计图。 2、1、4、施工组织设计 2、1、5、《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 2、1、6、国家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有关测量规范 三、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和控制点的埋设 3、1施工控制网的布设 向家坝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测量控制网拟在三峡总公司向家坝工程建设部测量中心提供的首级控制网和加密控制网的基础上布设适合于本标段施工的三等加密控制网。共布设:三条附合导线,一条闭合导线,排沙洞附合导线。平面控制按照三等级布设,高程按四等水准测量布设;困难条件下也可以按四等级光电三角高程测距布设。其余工作面可以从此五条主干导线上引支导线进行施工放样,但尽可 能附合在主干导线上。 目前本标段的地面施工测量控制网点密度已经基本满足前期施工的需要。考虑到工程质量和以后施工放样的方便,对于引水系统工程中的进水口隧洞部分和厂房系统部分,要在业主提供三角基准网点和水准基准网点的基础上进行加密,加密的控制网的工作基点(永久工作基点)应在进水口和出水口各布设一个单三角,中间用导线连接。采用三等精度,以边角网观测方法进行加密,每个点应进行三维坐标的观测。高程工作基点在进水口和出水口各布设一

平面控制网复测报告

河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漯河供水配套工程施工(11标段) 平面控制网复测报告 批准 审核 编制 河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漯河供水配套工程 施工(11标段)项目部 二O一三年三月十三日

1 概述 (2) 1.1 复测目的 (2) 1.2复测内容 (2) 1.3复测工作量 (2) 2作业技术要求 (2) 2.1作业的技术依据 (2) 2.2坐标系统 (3) 2.3作业的技术方案 (3) 3控制网复测 (3) 3.1复测测量方法 (3) 3.2数据处理 (4) 3.3.质量检测 (4) 4数据分析 (5) 4.1 复测数据可靠性分析 (6) 4.2 复测与设计成果比较及复测结论 (6) 5 复测结论 (6) 附表1 17-2测量人员名单 (7) 附表2 17-2 控制点成果表 (8)

河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漯河供水配套工程 施工(11标段)控制网复测测量报告 一、概述 1.1复测目的 按照监理部的指示和有关规定要求,为了检验河南省水利勘测有限公司所提交的现场控制网的精确度是否达到设计及有关规范要求,保证施工测量所采用的测量控制网的可靠性,我标段将在施工前对河南省水利勘测有限公司提交的控制点进行复测。 1.2复测内容 我标段主要复测范围为桩号:L14+554.527处,终点为临颍县一、二水厂。该标段管线长7.59km,即“河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漯河供水配套工程施工(11标段)”。本次复测内容为平面控制网测量,其中校核河南省水利勘测有限公司移交的高程控制点共13个。. 1.3复测工作量 根据测区情况和采用的控制测量方案,此次平面复测由测量工程师带队,共投入测量技术人员5人,汽车1部,外业数据采集1天,内业数据处理1天。测量人员名单见附表1。 二、作业技术要求 2.1作业的技术依据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 (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 (3)控制网复测技术方案。

控制测量学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5.2.1 国家高程控制测量 国家高程控制测量主要是用水准测量方法进行国家水准网的布测。国家水准网是全国范围内施测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和各类工程建设的高程控制基础,并为地球科学研究提供精确的高程资料,如研究地壳垂直形变的规律,各海洋平均海水面的高程变化,以及其他有关地质和地貌的研究等。 国家水准网的布设也是采用由高级到低级、从整体到局部逐级控制、逐级加密的原则。国家水准网分4个等级布设,一、二等水准测量路线是国家的精密高程控制网。一等水准测量路线构成的一等水准网是国家高程控制网的骨干,同时也是研究地壳和地面垂直运动以及有关科学问题的主要依据,每隔15~20年沿相同的路线重复观测一次。构成一等水准网的环线周长根据不同地形的地区,一般在1 000~2000km之间。在一等水准环内布设的二等水准网是国家高程控制的全面基础,其环线周长根据不同地形的地区在500~750km之间。一、二等水准测量统称为精密水准测量。 我国一等水准网由289条路线组成,其中284条路线构成100个闭合环,共计埋设各类标石近2万余座。全国一等水准网布设略图如图5-2所示。 图5-2 二等水准网在一等水准网的基础上布设。我国已有1 138条二等水准测量路线,总长为13.7万公里,构成793个二等环。 三、四等水准测量直接提供地形测图和各种工程建设所必须的高程控制点。三等水准测量路线一般可根据需要在高级水准网内加密,布设附合路线,并尽可能互相交叉,构成闭合环。单独的附合路线长度应不超过200km;环线周长应不超过300km。四等水准测量路线一般以附合路线布设于高级水准点之间,附合路线的长度应不超过80km。

精密控制网复测技术方案

新建铁路石武客运专线 郑州东站工程SSZD-NO.2标 (DK709+980.98~DK713+501.65) 精密工程控制网复测 技术方案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石武客专郑州东站工程指挥部 二0一一年十月

石武铁路客运专线 控制网复测技术方案报审表 施工合同段:SSZD-NO.2标编号: 致郑州中原监理公司石武客专郑州东站监理分站: 根据合同要求,我单位已完成SSZD-NO.2标DK709+980.98~DK713+501.65段CPI、CPII及高程(二等水准)控制网复测技术方案编制,并经我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批。 附件:新建铁路石武客运专线郑州东站工程SSZD-NO.2标DK709+980.98~DK713+501.65段控制网复测技术方案。 承包单位(章): 测量队负责人: 总工程师: 日期:年月日 监理分站审核意见: 监理分站(章): 专业监理工程师: 分站长: 日期:年月日 评估单位意见: 评估单位(章): 项目负责人: 日期:年月日 指挥部审核意见: 指挥部(章): 总工程师: 日期:年月日 注:本表一式7份,承包单位、监理2份,评估、建设单位各1份。

新建铁路石武客运专线 郑州东站工程SSZD-NO.2标 (DK709+980.98~DK713+501.65) 精密工程控制网复测 技术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石武客专郑州东站工程指挥部 二0一一年十月十五日

目录 1、概况 (4) 1.1、概况 (4) 1.2、任务依据 (4) 3、控制网复测采用的方法及精度 (5) 3.1、CPI、CPII、加密导线控制网的复测方法和精度 (5) 3.2、高程控制网的复测方法和精度 (5) 4、控制网复测使用的仪器和人员组成 (6) 4.1、拟投入使用的测量仪器 (6) 4.2、主要的测量人员组成 (6) 5、CPI、CPII、加密导线控制网复测实施 (7) 5.1、外业观测 (7) 5.1.1、GPS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 (7) 5.1.2、GPS测量网形设计 (7) 5.2、与相邻标段联测贯通控制情况 (8) 5.3、GPS观测设站 (8) 5.4、GPS数据处理 (9) 6、高程控制网复测实施 (12) 6.1、外业观测 (12) 6.1.1、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12) 6.1.2、观测方式 (13) 6.1.3、观测的时间和气象条件 (13) 6.1.4、设置测站 (13) 6.1.5、测站观测顺序和方法 (13) 6.1.6、观测中应遵守的事项 (14) 6.2、与相邻标段联测贯通控制情况 (14) 6.3、内业计算 (15) 6.3.1、观测数据质量检核 (15) 6.3.2、水准基点间高差计算 (15) 7、控制网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15) 7.1、复测网的精度分析 (15) 7.2、复测与原测成果的对比分析 (16) 8、发现问题的处理方法 (17) 9、上交成果 (17)

沉降变形观测网测量作业指导书

沉降变形观测网测量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应高速铁路沉降变形观测网测量。 2 作业准备 2.1 资料准备 图纸审核、资料收集、建立沉降观测网平面布置示意图。 2.2 现场核对 现场核对基准点、工作基点及线下工程构筑物相对位置,明确路基、桥梁、涵洞、隧道、过渡段等构筑物观测点里程。 2.3 仪器配置 2.3.1 标称精度不低于2″、2mm+2ppmm的全站仪。 2.3.2 不低于DS05级的精密电子水准仪。 2.4 测量人员配备 每4~5km设沉降变形监测网,测量小组一个,小组成员4人, 其中测量工程师1名,测量工3名。 2.5 测量人员培训 测量人员上岗前均经过培训,主要测量人员要持有铁路建设测量工程师或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业务培训结业证书,持证上岗。 2.6仪器设备检定和日常检校 所有测量仪器、设备均有法定计量检定证书,并在有效期内。

测量仪器有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均要进行检校。 1 3 主要技术要求号)3.1 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 及196 号《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601—2009)]3.2 铁建设[2009 条文说明《客运专线铁路变形观测评估技术手册》(工管技[2009]77 号文)3.3 )(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3.4 GB/T12897-2006()3.5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JGJ/T8-2007)3.6 《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2007]85《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3.7 号)。贵广铁路公司《贵广铁路无砟轨道线下工程变形观测技术交底会议纪3.8 期要》2010年第13贵广铁路设计文件3.9 3.10 铁道部相关规定。 4 测量程序及工艺流程 4.1 测量程序 测量准备观测网布设观测网测量观测网复测与维护 4.2 测量工艺流程 2

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建立

4 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建立 建筑物放样的程序和要求 建筑物放样的程序 放样,又称为测设,它是按照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将设计好的建筑物位置、形状、大小 及高程, 按照一定的精度要求在地面标定出来, 以便进行施工。 实质是将图纸上建筑物的一 些轮廓点(特征点) 标定于实地上, 其工作目的与一般测图工作相反, 是由图纸到地面的过 程。 通常, 建筑物的设计思路是: 首先作出建筑物的总体布置, 确定各建筑物位置间的相互 关系(也就是各建筑物轴线间的相互关系) ,然后围绕主要轴线设计各辅助轴线,再根据辅 助轴线设计各项细部的位置、形状、尺寸等。 因此, 工程建筑物放样工作的程序, 应该与设计时的情况一样, 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的原 则,即首先在现场定出建筑物的轴线, 然后再定出建筑物的各个部分。 采取这样一种放样程 的几何关系。例如放样工业建筑物, 则首先放样出厂房主轴线,再确定机械设备轴线, 根据机械设备轴线, 确定机械设备安装的位置。 又如放样民用建筑物, 则首先放样建筑物外 廓轴线, 再确定建筑物内部各条轴线, 然后根据建筑物内部各轴线确定房间的形状、 尺寸等。 建筑物放样的要求 工程建筑物主要轴线放样要求, 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 它与已有建筑物的关系及建筑区 的地形(主要决定工程量的大小)和地质(主要决定建筑物的稳定)情况来决定。例如扩建 的建筑场地上的建筑物的主轴线, 要考虑与现有建筑物的联系, 而大坝主轴线的放样, 主要 考虑地形与地质状况。 主轴线的放样,可以根据在建筑区为施工测量专门建立的控制网 而细部放样一般可根据主要轴线进行, 但有时也可以根据施工控制网进行。 测量人员应该创 造从现场标定的轴线进行细部放样的条件。 这对于保证建筑物的几何形状、 尺寸及放样工作 的顺利进行,都具有很大的影响。 当施工控制网仅仅用于放样建筑物的主要轴线时,对该控制网的精度要求并不一定很 高。例如,工业场地上主轴线放样精度为 2cm ,建立厂区施工控制网时,控制网能够满足这 样的精度要求即可。 但是, 如果施工控制网除了用于放样主轴线, 还用来放样各辅助轴线和 细部结构时, 则对施工控制网的精度要求就大大提高。 例如桥梁的施工控制网, 除了用来精 序,可以免除因建筑物众多而引起的放样工作的紊乱, 并且能严格保持各放样元素之间存在 然后 施工控制网进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