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徐蓝

内容提要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陷入深刻危机的产物,使人类在物质上和精神上蒙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双重劫难。但是,战后形成的社会主义新气象和殖民体系的瓦

解,以及在国际关系中形成的各种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全球经济发展与合作的新机

制,进一步加快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战后的世界历史进入了一个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

主题的新阶段。

关键词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历史联合国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平与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类的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相当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始终存在着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两个方面。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以及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这些社会形态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尽管并不是所有民族、国家或地区都无一例外地按照这个序列向前发展,而是形式各异、先后不一,但是这个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进步过程,具有普遍的、规律性的意义。横向发展是指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各文明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不断扩大,世界日益形成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历史也最终发展为世界历史。人类历史的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因此,当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宏观视野来审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确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具有划时代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陷入深刻危机的产物。这场危机,开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间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间隔期,结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其结果是社会主义获得了重要发展,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当人类进入20世纪时,各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垄断阶段,各国在垄断基础上的竞争以及政治经济发展的极不平衡,社会生产和资本的规模越出民族国家的狭隘范围,整个世界经济融为一个经济肌体而整个世界又被瓜分完毕,几个最富有的大国对全世界的统治、控制与争夺等,正是列宁在其名

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著《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所高度概括的帝国主义时代的这些特征,为大国争霸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动力和内容,它们不仅要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还要独占这些地区。因此,“欧洲列强变得如魔鬼附体一般地要获得更多的领土,而且这种着迷的程度丝毫也没有减退”。①它们把这种对小国、弱国和前工业化国家的残酷进攻,并把它们变成殖民地的帝国主义的争斗,看成是为本国的福利、生存和在国际上权力的增长而进行的斗争。当这种争夺不能用谈判来解决时,列强就会兵戎相见。仅以英国和德国这两个一战中的主要对手为例,自19世纪90年代以来积极推行“世界政策”的德国一心要取代英国的全球霸权与世界制海权的地位,在德国具体贯彻这一政策而“向东方推进”的过程中,修建柏林—拜占庭(今伊斯坦布尔)—巴格达的从欧洲到波斯湾的巴格达铁路(即三B铁路)是其中心环节。曾任德国宰相的贝特曼·霍尔维格说:“皇上(威廉二世)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②但是,如果德国的愿望得逞,老牌殖民帝国英国通往印度的海上通道和陆上桥梁则不再有安全可言,国势日衰的英国的地位将更趋低落。曾任印度总督的寇松勋爵对这一点看得十分清楚:“如果我们失去(印度),我们就会一直下跌成一个三等国。”③于是1903年4月,英国首相兰斯多恩在上院宣布:“我们必须把任何国家在波斯湾建立海军基地或设防港口的行为看作对英国利益的一种十分严重的威胁,而且我们必须毫无疑问地使用我们所掌握的一切手段去抵抗它。”④当德国海军上将蒂尔匹茨把建立一支德国大海军的计划放在反对英国的基础之上的时候,英德两国就开始了直接的对抗。因为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爵士认为:“真正决定我国外交政策的,是海上霸权的问题。”⑤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列强之间的一场不折不扣的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的战争,是资本主义世界陷入深刻危机的真实体现。

资本主义陷入深刻危机的另一个表现,是发生在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以及由这场危机导致的严重后果———危机不仅使各国的经济秩序严重失控,而且造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再次分裂:它造就了侵略性极强的法西斯国家,并使资产阶级民主国家在法西斯的侵略扩张面前软弱无力,从而使资本主义的危机更为深化,最终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首先,在解决经济危机的过程中,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帝国主义的最极端形式———法西斯国家,它们争霸世界的目的更为明显。希特勒从其种族主义而生出的“生存空间论”,具有潜在的无限扩张性。这种要使空间去适应日益增长的人口的理论的唯一可能性,就是不断进行扩张直到最后占领整个地球,而这就意味着不断发动对外战争。希特勒曾对此直言不讳:“我们考虑着我们(预计)的牺牲,衡量着可能成功的规模,并将继续进攻,不管进攻是否会在目前战线之外十公里或一千公里处停止。因为无论我们的成功可能在哪里结束,这将永远仅仅是一场新战斗的起点。”⑥墨索里尼所建立

5

③④

⑤⑥弗兰克·麦克多诺:《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Frank McDonough,The Origins of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World Wars),剑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页。

弗里茨·费舍尔:《战争的错觉:1911—1914年的德国政治》(Fritz Fischer,War of Illusions:German Policies from1911to 1914),伦敦:1975年版,第1页。

詹姆斯·乔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James Joll,The Origins of the First World War),伦敦:1992年第2版,第194页。

E.M.厄尔:《土耳其、列强与巴格达铁路》(E.M.Earle,Turkey,the Great Powers and the Bagdad Railway),纽约1923年版,第197页。

这是1911年5月格雷在英联邦总理会议上的一句重要的秘密发言。见悉·布·费著,于熙俭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上册,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23页。

格哈特·温伯格著,何江等译:《希特勒德国的对外政策》上编,《欧洲的外交革命1933—1936年》,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1页。

世界历史2010年第5期

的法西斯政权同样奉行帝国的扩张与战争政策,他曾在官方的《意大利百科全书》中的“法西斯主义”词条中写道:“只有战争能使人类的能力达到最高水平,能在敢于从事战争的人身上打上高贵的印记……法西斯主义认为获得最高统治权的趋向……是生命力的表现”。①日本法西斯同样如

此。早在1918年12月,

当时随同西圆寺公望参加巴黎和会的近卫文就曾发表文章,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赞成维持现状的英美等“富国”和要求打破现状的德国等“穷国”之间的战争,肯定德国发动大战是正当要求;宣称日本为了自己的生存也应该像德国一样要求打破现状,并且“从我们自己的前途出发建立新的国际和平秩序”。②1931年,时任“满铁”副总裁的众议员松冈洋右煽动性地提出满蒙是日本“生命线”的口号。③而制造“九一八事变”的关键人物、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则叫嚣:“切实拥有支那以增强国力,真正掌握东洋和平之关键,就能完成未来争霸世界的战争准备。”④

可以看出,希特勒以无限“生存空间”为依托的扩张野心,墨索里尼对“最高统治权”的追求,以及日本要征服亚洲最终争霸世界的目标,都是要用战争的手段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获利者英、法、美等国进行全球争夺。它们的战争目的仍然是帝国主义的。德国研究法西斯主义的专家莱因哈特·屈尔曼深刻指出:“实现大资本的利益是法西斯政策的主要社会内容,这不仅表现在对内政策上。法西斯主义一旦在那些国际竞争中大企业拥有独立而重要地位、经济实力强大的国家里上台,这一社会内容也表现在要求实行军备和战争,也就是说,要求用军事暴力手段改变领土现状这一强大趋势上。德国民族社会主义和在意大利及日本所建立的制度同样都具有这种趋势。进行掠夺和重新瓜分世界是以上三个国家的欲望,这种欲望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⑤

其次,在挽救经济危机的过程中,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根基比较牢固的美、英、法等国,则坚持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和民主原则,对资本主义的某些弊病进行了改革,以此缓解了大危机所带来的灾害,使民主资本主义获得了再生。

但是,面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以英国为首的西方民主国家,却实行了以牺牲其他国家的利益来换取与法西斯国家妥协、以保住自己既得利益的绥靖政策,从而助长并鼓励了法西斯国家不断扩大侵略战争。从1931年日本侵略中国东北而西方民主国家坐视不管的“九一八事变”,到1934年英国“政治绥靖”日本政策的提出⑥;从1935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并在英、法、美的实际纵容下最终得手,到1936—1937年英、日关于英国是否承认伪满洲国的谈判;从1936年英、法以“不干涉”政策为名而最终使德、意法西斯支持的西班牙佛朗哥独裁政权上台执政,到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英、法、美等国家却拒绝援助中国和制裁日本;从1938年英法两国对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的默认、英国与日本签订出卖中国海关利益的非法协定,到英法两国进一步助纣为虐与德、意签订出卖捷克斯洛伐克领土的“慕尼黑协定”;从1939年捷克斯洛伐克最终被肢解、英日两国签订的英国实6

①②

③④⑤⑥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等译:《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669页。

矢部贞治:《

近卫文》,读卖新闻社1976年版,第84—86页;入江昭:《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及太平洋的起源》(Akira Iriye,The Origin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in Asia and the Pacific),伦敦和纽约1987年版,第38—39页。

松冈洋右:《动荡的满蒙》,东京1931年版,第112页。

日本国际政治学会太平洋战争原因研究部编:《通向太平洋战争之路》别卷·资料编,东京1963年版,第102页。

莱因哈特·屈尔曼著,邸文等译:《法西斯主义剖析》,军事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86页。

英国文书局:《英国外交政策文件1919—1939年》(HMSO,Documents on British Foreign Policy,1919-1939)第2辑第13卷,伦敦:1973年版,第65页。

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际承认日本侵华具有合法性的“有田—克莱琪协定”,直到希特勒进攻波兰而引发欧洲大战。在我们细数了30年代法西斯国家挑起的一系列侵略事端与局部战火的同时,我们也依次看到英、法(有时也包括美国)等国一而再、再而三地以妥协退让,甚至以出卖其他国家领土主权利益来对付侵略者的绥靖窘相。绥靖政策的实施过程与法西斯国家不断扩大侵略相辅而行,终于使大战提前爆发。

学术界的研究表明,绥靖政策形成的原因十分复杂。对英国来说,在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双重意义上阻止“布尔什维主义的蔓延”,在保住既得利益的前提下修正“凡尔赛条约”以平复德国的不满,从而通过英、德协调形成英、德、法、意四大国主宰欧洲的局面并恢复欧洲的均势;世界经济萧条和各国以邻为壑的经济政策所造成的英国经济的虚弱,以及当权者无视国际形势的日益恶化而一味削减国防开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极端残酷性所引起的战后和平主义的盛行;还有不可忽视的英国所面临的全球战略困境,都是绥靖政策在英国形成的重要因素。①对法国来说,世界性萧条对其经济所产生的恶性影响,政坛斗争的异常激烈而使国家的政治无稳定可言,右翼对左翼的强烈的意识形态敌意而导致亲纳粹势力的发展,消极防御战略以及对英国的一味依赖所造成的战略瘫痪,则是法国之所以选择绥靖政策的重要原因。②对美国来说,经济大危机使政府不得不将注意力集中于国内经济恢复和社会救济以缓和国内局势,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平安排的强烈不满而导致的普遍孤立主义情绪,战后国内的和平主义与反战运动,以及担心过于介入欧洲的政治而将美国再次拖入战火,是30年代中立法被提出并得以实施的主要原因。③

必须指出的是,尽管英、法、美对法西斯侵略扩张的妥协原因和做法并不完全相同,上述这些原因仍然可以归结为一点:它们都是资本主义陷入深刻危机的另一些更为曲折、更为隐蔽的表现形式。

但是,由于法西斯主义既反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也反对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因此,二战爆发后,中、英、苏、美等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结成了反法西斯大同盟,把法西斯国家打得无条件投降。然而,伴随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彻底胜利的另一个基本事实是:西欧的资本主义被大大削弱,社会主义的影响得到了空前扩大。

7

②③这里所说的英国的全球战略困境,主要指两个方面:其一是英国受到其自治领和殖民地的有力牵制,前者拒绝为任何欧洲的问题而冒战争的风险,后者则以其方兴未艾的民族独立运动而分散了英国的精力并使之难以招架;其二是英国在东西方同时面对德、意、日三个敌人,形成了英国的战略选择难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英国的军事力量。关于绥靖政策的形成原因,国内外学者已有相当多的研究成果问世。对上述因素的论述,可参见约翰·惠勒-贝内特著,林书武等译:《慕尼黑———悲剧的序幕》,北京出版社1978年版;基思·米德尔马斯著,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译:《绥靖战略》,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版;马格雷特·乔治:《偏见:1933—1939年英国外交政策》(Margaret George,The Warped Vision,British Foreign Policy 1933-1939),匹兹堡1965年版;马丁·吉尔伯特:《绥靖的基础》(Martin Gilbert,The Roots of Appeasement),伦敦:1966年版;

A.J.P.泰勒著,潘人杰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N.H.吉布斯:《大战略》第1卷:《重整军备政策》(N.H.Gibbs,Grand Strategy,Volume1:Rearmament Policy),伦敦:1976年版;保罗·W.多尔:《1919—1939年的英国外交政策》(Paul W.Doerr,British Foreign Policy1919-1939),曼彻斯特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齐世荣主编:《绥靖政策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法国的战略瘫痪表现在:在《洛迦诺公约》签订后不久就开始修筑的马其诺防线,不仅强烈地体现了法国在自己的边界内坐等战争到来的消极防御战略,而且使德国可以大举东进而无需顾虑两线作战之险;与此同时英国却并不可靠。关于法国绥靖政策的形成原因,可参见威廉·夏伊勒著,尹元耀等译:《第三共和国的崩溃》上下集,海南出版公司1990年版;安东尼·P.亚当思维特:《法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来临,1936—1939》(Anthony P.Adamthwaite,France and the Coming of the Second World War,1936-1939),伦敦:1977年版。

关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的孤立主义与中立法,可参见罗伯特·达莱克著,伊伟等译:《罗斯福与美国对外政策1932—1945年》上下册,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托马斯·帕特森等著,李庆余译:《美国外交政策》上下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迈克尔·H.亨特著,褚律元译:《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

世界历史2010年第5期

社会主义影响的大发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由于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是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中坚力量,因此大大提高了苏联的国际威望。为了反对侵略、收复自己的领土,并把欧洲人民从德国法西斯的铁蹄下解救出来,苏联依靠自己建立起来的工业基础,几乎是独自承担着最沉重的战争重担,与德军进行着生死搏斗并承受着最大的民族牺牲。纳粹德国的军队在与苏联红军的作战中,损失了70%的有生力量和75%的武器装备。与此同时,苏联的损失也相当惨重。根据俄罗斯公布的材料,苏联在1941年到1945年卫国战争期间,因战争死亡2700万人,其中苏联红军牺牲866.84万人。按照1941年的价格计算,这场战争给苏联造成的物质损失高达6790亿卢布。苏联的损失是二战参战各国蒙受的全部损失的41%。①2010年5月8日,即“俄罗斯胜利日”前夜,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发表讲话:“我们决不会忘记,我们的国家苏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局作出决定性贡献。正是我们的人民摧毁了纳粹,决定了全世界的命运,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②

第二,经过二战,社会主义制度远远超出了苏联一国的范围而扩展到东欧、东南欧和亚洲太平洋地区,特别是1949年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的力量空前壮大,其人口覆盖了全球人口的1/3以上,形成了一个世界体系。时至今日,尽管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但是人们不能因此就否定这些国家曾经在社会主义的条件下取得的历史成就,如经济文化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以及它们对世界上各种正义事业的支持。正如英国著名左派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所说:“受到十月革命激励而起的各个政权,它们最大也最长久的冲击影响,即在有力地加速了落后农业国家现代化的脚步。”③

第三,在资本主义国家中,社会主义的思想广泛传播,社会主义的因素也在增长,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改革。实际上,早在二战之前,苏联就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一面镜子,“它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都要经受的改造提供了样板”。④这一点,在30年代经济大危机爆发后表现得十分明显。大萧条肆虐于资本主义国家之时,正是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成功之日。一时之间,“计划”一词不仅成为西方世界最时髦的名词,并且被不自觉地去模仿与学习,于是西方各国都出现了对经济实行国家调控与计划管理的因素,并纷纷开始实行新的公民社会保障制度。二战之后,随着科技进步和高科技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继续进行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以建立较为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为特点的调整和改革,如: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日本的“计划式”改革,英国和法国的国有化政策,美国的新政式改革,北欧国家的社会民主党政府的以福利国家为特征的社会改革,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行的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劳资关系方面的改革,等等。尽管这些改革仍然是在资本主义的框架下进行的,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但是通过国家对经济生活的调控和进一步完善社会福利制度,改善了这些国家的民生,促进了社会民主的发展,比较有效地缓解了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

8

②③④俄新社2005年5月8日发表的俄罗斯联邦驻华大使罗高寿撰写的文章,见http://https://www.doczj.com/doc/4e13731752.html,/Chinese/zhuanti/slzn/ 857266.htm.

http://https://www.doczj.com/doc/4e13731752.html,,2010-05-09.

霍布斯鲍姆著,郑明萱译:《极端的年代》上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14页。

爱·阿克顿:《三种传统观点和重评派观点》,刘淑春、翟民刚、王丽华编:《“十月”的选择———90年代国外学者论十月革命》,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第74页。

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四,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比资本主义更为优越的社会制度,一旦从世界历史的发展中产生出来,就一定会成长壮大。苏东的剧变,只是社会主义的一种已经僵化的模式的失败,并非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邓小平指出:“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①苏联和东欧国家在建设全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所进行的艰难尝试,开创了新的现代化建设模式,它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为经济落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大启示:在这些国家里进行现代化,包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特别困难的,并不存在固定的模式,必须根据国际社会的整体发展和各国的具体情况,依靠不断的改革与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另一个重大作用,是将民族自决的原则广泛传播,从而使争取主权平等、政治独立、种族平等、经济公正和文化解放这五大主题为基本内容的非殖民化进程完全不可逆转,②并以殖民主义者始料不及且最终无法控制的速度席卷了所有殖民地。其结果是形成了20世纪最为壮观的民族解放运动的浪潮,终于在战后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内摧毁了欧洲列强自15世纪就开始构建的世界殖民体系,数十亿人民挣脱了殖民主义枷锁,一百多个民族独立国家在这些殖民帝国的废墟上拔地而起,这是人类历史极其巨大的进步。

作为一场反法西斯的全球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加强了各国、各地区之间,以及整个世界的相互联系。

从1931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法西斯国家发动的侵略战争,发展到了全球阶段。至此,全世界约五分之四的人口卷入了战争。为了消灭法西斯,反法西斯国家在军事战略上相互协调,在军事物资上相互支援,在战争目标上取得一致,在战后安排的重大政治问题上达成共识。

1941年1月29日至3月29日,美国与英国(还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英国自治领)在华盛顿举行了秘密的参谋长级会谈,在美国尚未参战的情况下协调了两国的全球军事大战略,确定了“先欧后亚”的战略总方针,即“ABC-1协定”:“鉴于德国是轴心国中的首要成员国,因此大西洋和欧洲地区被认为是决定性的战场。美国军队的主要力量将使用于该战场,其他战场上的美国部队的作战指挥均应有利于这方面的战事”,“如果日本参战,在远东的军事战略将是防御性的”。同年4月21日至27日,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的军事人员又在新加坡召开会议并签订了“ADB协定”,初步制订了各国在亚太地区针对日本的军事计划。③由于“先欧后亚”大战略的制定,中国的抗战作为牵制日本的主要力量,其重要性日益突出。

9

①②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3页。

关于这五大主题,可参见赫德利·布尔和亚当·沃森编:《国际社会的扩展》(Hedley Bull and Adam Watson ed.,The Expan-sion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牛津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20—223页。

关于“ABC-1协定”和“ADB协定”的全文,见史蒂文·T.罗斯主编:《美国战争计划,1919—1941年》第4卷:《联合战争计划和半球防御计划,1940—1941》(Steven T.Ross ed.,American War Plans,1919-1941,Volume4:Coalition War Plans and Hemispher-ic Defence Plan,1940-1941),纽约1992年版,第1—100页。

世界历史2010年第5期

在战争物资的援助方面,1940年9月,美国即以50艘驱逐舰换取英国在加勒比海上的8个军事基地的条件,迈出了实际援助英国抗击德国法西斯的第一步。1941年3月11日,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案”,授权总统向他认为其防务对美国国防至关重要的任何国家出售、转让、交换、租借或以其他方法处理任何国防物资。该法案的实施,使美国可以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援助反法西斯国家。从1941年3月至二战结束,美国共向英国、苏联、自由法国、中国等38个反法西斯国家提供了约500亿美元的租借援助物资,其中英联邦国家约占60%,苏联约占22%,中国约占1.7%。苏联和中国等国则向英、美提供军工生产原料。

在战争目标方面,经过罗斯福和丘吉尔的秘密会晤,美英两国于1941年8月14日发表了联合声明,即有名的《大西洋宪章》。它宣布:两国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反对强加于人的或不民主的领土变更;各国人民都应享有主权和自治权;各国在世界贸易和获得原料方面享有平等待遇;努力促进战后的国际经济合作;待摧毁纳粹暴政后,重建世界和平;公海航行自由;各国必须放弃武力,削减军备,在建立一个更广泛而永久的普遍安全制度之前,解除侵略国家的武装。同年9月24日,苏联宣布同意宪章的基本原则。《大西洋宪章》站在世界历史发展的高度,指出了这场战争的反法西斯性质,以及要以进步民主的原则重建和平的目标,并提出了战后建立一个普遍安全制度以维护世界和平的初步设想。因此,它不仅成为美英两国政治联盟的标志,成为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的基础,也成为后来《联合国宪章》的奠基石。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26个抗击法西斯的国家于1942年1月1—2日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布签字各国赞同《大西洋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并且为了将这场反法西斯战争进行到底而协同作战。以后又有21个国家加入宣言。于是,以《联合国家宣言》为标志,终于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大同盟,从而保证了战争的最后胜利。不仅如此,该宣言的签名方式,也并非微不足道的外交礼仪细节,排在26个国家名单前列并比其他国家提前一天签字的是美国、英国、苏联和中国,而其他国家则按字母顺序排列,这使“四大国”正式出现在联合国家之中,实际“反映了新的联合国家联盟后面的真正均势”①,也表明了美国要在其中担当领导责任的强烈欲望。因此,《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和以美英苏中四国为核心的反法西斯同盟国的形成,实际预示着战后一种新的国际政治秩序结构的诞生。②它将以一个新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为代表,并成为建立联合国的法律与外交结构的基础。

这里要特别谈到中国。尽管中国与其他三个国家相比仍然贫弱,但是,正是中国人民以自己的英勇抗战和民族的巨大牺牲,才赢得了作为四大国之一的国际地位。1943年1月11日,中国与美国和英国分别签订新约,废除了美、英在华的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在美英两国的影响下,其他在华享有特权的国家也相继宣布放弃在华特权,与中国签订新约。尽管中美、中英新约并不完美,例如英国就拒绝交还香港和九龙;但是应当承认,这些新约的签订,体现了《大西洋宪章》的精神。不仅如此,中国人民以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坚决抗争,给世界殖民体系以沉重打击,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范围内涌起的波澜壮阔的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反法西斯盟国对战后世界作出的政治和经济安排,有力地推动了全球化的进程。

01

①②威廉·哈代·麦克尼尔著,叶左译:《国际事务概览·美国、英国和俄国,它们的合作和冲突,1941—1946年》上册,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版,第154页。

理查德·W.布利特等著,陈祖洲等译:《20世纪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64页。

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国际政治方面,反法西斯盟国作出的最重要的安排是建立联合国。联合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真正全球性的、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为基本任务的、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政治组织,是国际政治的全球扩展。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联合国建立目标的全球性。为了避免世界大战的再度爆发,联合国的创始者们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分歧暂时搁置一旁,就建立联合国的根本宗旨达成共识:维持世界和平,尊重基本人权和自决原则,加强国际友好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文化和福利发展。这些共识体现了二战结束之时已经开始显现的人类呼唤世界和平与要求共同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应当完成的历史任务。不仅如此,创始者们第一次把维护和平与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更是体现了他们深刻的战略思考。

第二,联合国会员国的普遍性和广泛性。联合国的会员国遍及各大洲,今天已经包括192个国家,从而把它的理念、宗旨和理想扩散到全世界。联合国有关主权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有平等发言权的规定,使其成为最重要的国际讲坛和开展多边外交的场所,不仅从地域上,而且从政治上实现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体系向一种真正的全球性体系平稳过渡……使最小、最无足轻重的成员国也感到它们是世界整体的一部分”。①各会员国在联合国的庞大屋顶式的体系中拥有不同权力的事实,体现并促进着国际政治的民主化发展。

第三,联合国权力中枢安理会的全球代表性和维护世界和平的权威性。有关联合国安理会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权力规定,以及关于中、法、苏(俄)、英、美五个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的规定,从内部机制上赋予联合国前所未有的权威性和生命力,从而使集体安全有了切实可行的保证。常任理事国的存在,不仅反映了二战结束时的世界政治力量对比,也预示了国际格局多极化的发展方向。

第四,联合国工作的有效性。65年来,尽管联合国也犯过种种错误,特别是在全面冷战的年代里,它曾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台由美国操纵的、苏联不断使用否决权的难以正常运转的机器,一度背离了联合国的宗旨,但是它也避免了这两个超级大国在军事上的迎头相撞。与此同时,它在解决地区争端,维护地区和平,促进社会发展、人权以及非殖民化的进程等方面,仍然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冷战的缓和与终结以及世界朝多极化方向的不断发展,联合国在执行《联合国宪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有目共睹。②它对国际无政府状态的干涉,对经济落后地区的援助,对教育文化事业的关注,反映了历经战乱的人类理性正在做出正确的选择:较量与敌对将趋于缓和,竞争与交流将日居主导。这不仅是发展到全球化阶段的世界历史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社会进一步走向文明、走向成熟的标志。

今天,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建立合作与和谐的世界等方面,联合国的作用应当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在国际经济方面,反法西斯盟国主要是美国和英国作出的最重要的安排,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构成该体系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通过筹措资金、重建国际货币制度、鼓励对外投资、逐渐消除歧视性贸易政策等措施,不仅解决了发展国际经济的“钱从哪来”、“货到哪去”的具

11

①②李铁城:《联合国五十年》(增订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52—53页。

例如,联合国的维和行动作为该组织的创造,在解决局部冲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1948年至2010年4月,联合国共执行了63项维和任务,目前正在实行的有15项,还有12项建设和平行动。

世界历史2010年第5期

体问题,而且共同构成了战后调节世界经济、金融、贸易的三大支柱,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三驾马车”和“经济联合国”。它们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加深国际经济联系,推动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促进世界经济的规范化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等方面,奠定了基础,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该体系建立在二战结束时美国超强的经济实力之上,美国主导着规则的制定,美元也曾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享有高于其他货币的国际储备货币的特殊地位。随着西欧和日本经济实力的不断上升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美国的经济实力相对减弱。到20世纪70年代,与国际关系中出现的多极化趋势相一致,国际货币关系也出现了多元化格局,美元、西德马克、英镑、法郎和日元都成为国际储备货币。①

另外还应该指出的是,在全面冷战的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并未涵盖整个世界。尽管在此期间,大批发展中国家进入了国际经济体系,但苏联和东欧国家以及中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参加这个体系;不过在这些国家之间,也形成了一定的经济交往与政治、文化互动。

20世纪70年代及其后,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随着冷战的缓和与结束,终于形成了各国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依存,趋于一体的经济全球化浪潮。在这一浪潮中,1995年,关贸总协定为世界贸易组织所取代,从而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发展。与此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改革也势在必行。例如,鉴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2001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中国的份额和发言权从过去的第13位提升至第8位;2008年又提高中国的份额和发言权到第6位;2011年将再提高到第5位。可以看出,尽管发达国家在IMF中的份额和发言权的优势仍相当明显,②但是,提高新兴经济体的份额与发言权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这也是国际经济走向民主化的重要一步。

法西斯国家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人类在物质上和精神上蒙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双重劫难。但是,战后形成的社会主义新气象,以及在国际关系中形成的各种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全球经济发展与合作的新机制,进一步加快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使战后的世界进入了一个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新阶段。

[本文作者徐蓝,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北京100089]

(责任编辑:张晓华)21

①②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其“双挂钩一固定”的汇率制度,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为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上下浮动不得超过1%。到1973年,随着美元再次贬值,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不再承担维持美元汇率的义务,“双挂钩一固定”的运行机制被彻底取消。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但实际上,该体系的三大机构仍然存在。

到目前为止,IMF份额和发言权最多的5个国家依次为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中国列第6位,印度列第12位。

SUMMARIES OF ARTICLES

Xu Lan,The Second World War in the Process of World History Development The Second World War is a product of capitalism into a deep crisis,mankind suffered unprecedented double catastrophe in the material and spirit in the War.However,the formation of new socialist atmosphere and the collapse of the post-war colonial system,as well as the formation of new mechanism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n safeguarding world peace and security,promoting glob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ooperation,which further accelerate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world history.The post-war world history has entered an era of peace and development as the theme of a new stage.

Yu Yake,A Comparative Study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between ASEAN and GCC After a brief review on current theories of regional integration,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GCC and ASEAN’s regional integrations.On the above basis,it compares and comments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between the two organizations.The author points out,most of current theories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can not explain the phenomena and patterns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so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a theoretical innovation;the homogeneity in culture and politics among member states is not necessarily more advantageous than their heterogeneity in culture and politics,unless a set of behavior norms and conflict management mechanism have been developed among member states;the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developing regions can not be successful and lasting,unless political integration or security integration precedes or proceeds in parallel.

Cao Weian,Xie Huifang,On Russian Zemsky Sobor

In Russia,Zemsky Sobor existed from the mid16th century to the mid17th century for more than100years.Most Russian scholars agreed that Russian Zemsky Sobor was a Russian version of the estate-representative institution,trying to interpret Zemsky Sobor in a western European model of political system.From our point of view,however,Russian Zemsky Sobor was quite different from feudal estate parliaments in both origin and function.It functioned only in the16th-17th centuries for a short time and did not develop into a stable estate-representative institution,as it happened in Western Europe.In fact,the Zemsky Sobor institution has only

第二次世界大战

九年级下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45分) 1.二战前夕法西斯国家十分嚣张的主要原因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崩溃 B.西方大国一味推行绥靖政策 C.轴心国的军事力量强大 D.国际联盟没有约束作用 2.慕尼黑阴谋的产生的最大危害是() A.使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 B.导致捷克斯洛伐克亡国 C.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D.使德国把战争矛头指向苏联 3.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A.日本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战争 B.德国突然袭击波兰 C.英法对德国宣战 D.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4.法国迅速败亡的原因中,不包括() A.长期推行绥靖政策 B.开战后没有及时抓住有利战机 C.德军绕过坚固的马其诺防线 D.英法联军在敦刻尔克大溃退 5.法西斯德国未能击败英国的原因中,不包括() A.新首相丘吉尔采取了坚决抵抗的政策 B.德国空军经受不住巨大的损失 C.英吉利海峡使德国精锐陆军无能为力 D.苏德战争的爆发牵制了德军 6.标志着二战扩大到全世界规模的事件是() A.苏德战争的爆发 B.意大利参战 C.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7.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关键是() A.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B.反法西斯国家在实力上超过法西斯国家 C.美苏之间社会制度矛盾的消除 D.法西斯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敌人 8.雅尔塔会议的内容中,不包括() A.战后对德国进行军事占领 B.在德国西部开辟第二战场 C.苏联决定在击败德国后参加对日作战 D.决定在战后建立联合国 9.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是() A.莫斯科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意大利投降 D.诺曼底登陆 10.苏德战争与太平洋战争的相似点是() ①法西斯国家都采取了突然袭击的战术②战争初期都经历了不利的局面③都导致了战争的规模扩大④战场的转折都发生在境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标志着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的事件是() A.意大利投降,退出战争 B.阿拉曼战役中,意大利军队投降 C.英美军队在诺曼底登陆 D.德国宣布投降

中国在世界历史发展中地位的变迁

中国在世界历史发展中地位的变迁 中华上下五千年,漫漫历史,中国在世界发展中地位发生着变化。 秦朝兴盛时,罗马帝国尚未崛起,其可谓当时世界上领土人口第一大国。其为后世确立了封建基本制度。大概的确定了中国的版图。在世界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但关于地位问题很难定义,教科书式的回答让人反胃,翻来覆去就两句话。应该说当时它对世界周边影响不大,除了跟临近的少数民族打打外,万国来朝的局面没能出现。所以其在中国历史地位非常重要。 汉朝是当时世界上一个伟大的文明,与同时期的贵霜,安息,大秦并称为“四大帝国”。丝绸之路在汉朝形成。这也是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商道之一。华夏族人重新控制了“丝绸之路”,夺回了世界贸易的至高点,中国从此成为世界贸易体系的中心,直到一千多年后蒙古人的叛乱。正是因为汉朝的声威,外族开始称呼中国人为“汉人”。“汉”从此成为了伟大的中国华夏民族的永远的名字。 三国时期,当时,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罗马帝国已经强盛到顶点而衰败,罗马各地相即暴发了农民起义,罗马帝国的统治摇摇欲坠. 当时的罗马帝国还属奴隶制度,而中国早在前221年就演变为封建制度.美洲的文明帝国此时尚未建立,三国时期的中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晋朝时期,历史却也并不平淡,它的政治制度由汉代的三公九卿制走向三省制,这是隋唐三省六部的基础。此时经济南移,使得了大运河的出现,在手工业和商业方面也有进步。

汉朝至南北朝时期我国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及地位,1、蔡侯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后传入朝鲜、日本,以及中亚、北非和欧洲,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也为印刷术的发明准备了条件。2、地动仪。东汉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可以准确地测定地震方位,欧洲知道18世纪才出现类似的地震仪。3、圆周率。南朝宋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数字的人,这个数值早于欧洲1000多年,被称为“祖率”。4、“祖公理”。祖冲之的儿子祖暅之曾推算出计算球体积的公式,现代人称之为“祖公理”,直到17世纪,一位意大利数学家才重新推算出此公式。 隋唐文化灿烂辉煌,它不仅达到了中国古代封建文化史上的高峰,而且处在世界发展的领先。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艺术、音乐等都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如果把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比作一个抛物线,唐朝无疑实在最高点,以后再也没有那个时期可以达到或超过。 宋朝时期,在政治上,由于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增加了文官的职务;同时,削减的军队的数量已经军费开支。但造成了宋代军事力量的弱化和冗官,冗费的局面,这为后世朝代统治提供了借鉴。 经济上,宋朝的商品经济发展已达到了封建统治下经济发展的顶峰,打破了市坊界限,开放集市,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都推动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文化上,受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宋朝思想非常活跃,尤其是以朱熹等人为首的理学思想家提出的抑制人的私欲和三纲五常等思想对后来封建专制统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世界历史的发展历程

世界历史的发展历程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研究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的动因、过程及趋势的理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指明,人类的彻底解放,只能在普遍交往亦即全球化的势态下才能实现,这就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指明的“世界历史”之路,即人类彻底解放之路。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逻辑结论与人类历史及其当代全球化发展的历史结论是一致的,这个结论就是全人类都必定走向“世界历史”之路。 一、“世界历史”之路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逻辑结论 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理论产生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形成于《共产党宣言》及《德意志意识形态》,再经《资本论》系统而深刻地论证最终完成。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对历史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严肃探索和科学论断。世界历史理论研究的任务是要发现和揭示人类发展过程在资本主义时代的运动规律。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入手,分析历史的发展变化,进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演进的一般规律。从价值目标的角度来说,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指明人类获得彻底解放的道路。人类历史从民族的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实际上是开始了全球化的进程。这种转变的实现或者说全球化进程的动因,就是人类社会生产力与交往的普遍发展。 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中,生产力与交往的普遍发展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最本质性的动因。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这样一段经典的论述:“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普遍交往,—方面,可以产生一切民族中同时都存在着‘没有财产的’群众这一现象(普遍竞争),使每一民族都依赖于其他民族的变革;最后,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的普遍的个人所代替。 不这样,(1)共产主义就只能作为某种地域性的东西而存在;(2)交往的力量本身就不可能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因而是不堪忍受的力量:它们会依然处于地方的、笼罩着迷信气氛的‘状态’;(3)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1]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争,是一场空前的浩劫。 在这场决定人类命运的生死大搏斗中,先后有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波及二十亿人口(占当时世界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战火燃及欧、亚、非、大洋洲和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作战区域面积为两千两百万平方公里,交战双方动员兵力达一点一亿人,因战争死亡的军人和平民超过五千五百万,直接军费开支总计约一点三万亿美元,占交战国国民总收入的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七十,参战国物资总损失价值达四万亿美元。 战争把世界分为两大阵线:参加反法西斯同盟国家方面的有中、苏、美、英、法等五十国,参加法西斯国家集团的有德、意、日等七国。在亚洲,中国战场担负着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主要任务。在欧洲,苏德战场为主要战场。 中国是抗击日本侵略的主战场。据不完全统计,在日本侵略军的屠刀下,中国死伤人数达三千五百万,占二次大战参战国死亡总人数的百分之四十二。其中,死亡人数达两千一百万,仅南京大屠杀就死亡三十万人以上。按一九三七年的比价计算,日本侵略者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一千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五千亿美元。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重要的历史贡献。 苏联是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主战场,二战参战国蒙受的全部损失中有百分之四十一是苏联的损失。据俄罗斯公布的材料,苏联在一九四一年到一九四五年卫国战争期间,因战争死亡两千七百万人,其中苏联红军牺牲八百六十六点八四万人;物质损失按照一九四一年的价格计算达六千七百九十亿卢布。 美国和英国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核心成员,它们也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重大代价。据战史材料,美国共有四十多万人在二战中丧生,英国有二十七万军人在战争中死亡。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间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间· 战争起因·世界大战前奏·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世界大战的结局、影响和特点。 1939~1945年以侵略者德日意法西斯轴心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国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这场战争给人类带来极大灾难,其结果以美、英、苏、中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日、意法西斯国家实行侵略扩张,争夺世界霸权所挑起的,经过多次局部战争逐渐演变而导致全面战争。 战争起因 德、日、意等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所确立的法西斯政权及其侵略扩张,是这次世界大战的根源。 法西斯政权建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按照英、法、美等主要战胜国的意志确立了凡尔赛 战败的德国不甘心于《凡尔赛和约》给予的严厉惩罚和约束。战胜国意大利因未能获得英、法许诺的领土而不满,另一个战胜国日本扩张要求日益强烈。由于德、日、意等国的实力很快得到恢复和加强,要求重新瓜分世界,成为英、法、美等国的对手。随着1929~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帝国主义制度的各种基本矛盾重新尖锐化并愈演愈烈,以致发展到诉诸战争。20世纪20、30年代,在意大利、德国和日本相继兴起以极端民族主义和极权主义为核心内容的法西斯主义势力和运动。1922-华盛顿体系所确立的国际秩序,从而形成对世界和平的严重威胁。 战争策源地形成德国从1933年起加速扩展军事工业。1934年秘密突破《凡尔赛和约》对其军队的限额。1935年正式重建空军,实施义务兵役制,秘密颁布《国家防御法》。1936年3月7日,德国宣布废除《洛迦诺公约》和《凡尔赛和约》的有关规定,派兵进入莱茵非军事区。早在1935年秋德国国防军即已开始制订代号为红色的对法作战计划、入侵奥地利的奥托方案和进占捷克斯洛伐克的绿色方案。纳粹德国成为主要的和最危险的欧洲战争策源地。1936年10月,德、意签订柏林协定,形成柏林-罗马轴心。意大利成为欧洲战争策源地的组成部分。 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召开东方会议,确定武力侵占中国,进而征服印度、南洋群岛、中亚细亚和小亚细亚以至欧洲的侵略扩张总纲领。从1931年起,日本对中国发动并逐步扩大局部性侵略战争。1936年制订向太平洋地区及西伯利亚的扩张目标和对美、苏、中、英等国作战的具体方针。日本成为挑起世界战争的远东战争策源地。 3个法西斯国家在对外扩张和发动侵略战争的过程中结成侵略集团。1936年11月25日,德、日两国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次年11月6日意大利参加该协定。 世界大战前奏 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国家多次发动局部战争。日本首先在亚洲燃起战火,揭开世界战争的序幕。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三省。翌年3月建立“满洲国”傀儡政权。

九年级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教材 历史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历史教案 / 初中历史 / 九年级历史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第二次世界大战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历史给人们提供了经验,历史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没有历史就没有传承,就没有其他各种学科。历史不仅仅留给我们只是,同样也有教训,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九年级历史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第1课大战的爆发和初期阶段 【课程目标】 1、知识与能力:慕尼黑会议,绥靖政策的实质,战争的爆发时间,标志事件。了解法西斯的凶暴和战争的残酷性、破坏性 2、过程与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以张伯伦政府为主要代表的西方国家采取了牺牲他国利益,苟且偷安,姑息纵容德意日法西斯侵略扩张的绥靖政策,慕尼黑会议把绥靖政策推到了顶峰,加速了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德国入侵波兰,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主要要求学生了解法西斯的凶暴和战争的残酷性、破坏性,了解各国人民为反对法西斯战争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树立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观念,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慕尼黑会议,德国突袭波兰

【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资源相当丰富,课前可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分成学习小组,发放各组的预习案。包括:二战的全面爆发;德国西进的过程。 导入 1.歌曲 (随着法西斯政权的稳定,实力的增强,对外扩张也越来越猖狂,引发二战。西方国家是否也对这场战争负有责任呢,导入新课) 一、慕尼黑阴谋 1.说说看:什么是绥靖政策?背景、目的、对象、表现、影响。 2.思考与讨论:英法为什么要对希特勒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 (教师要及时的启发、引导。如:德国最初的侵略方向;西方国家想祸水东引;一战后,战争的残酷性使西方国家经济军事地位却受到巨大的削弱,致使英法集团的一部分人不敢同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只要有妥协的希望,就坚持妥协。) 3.说一说:绥靖政策的表现。 慕尼黑阴谋:背景、参与国、内容、影响。 二、德国进攻波兰和战争的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等法西斯国家为一方,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中国战场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奋起抗日,揭开了世界大规模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的抗日战争经过艰苦的战略防御和相持阶段于1944年转入反攻。1945年8月,中国抗日军民发动全国反攻,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围歼日本关东军。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在中国、苏联和美国的全面攻击下,日本被迫在1945年8月15日宣布投降,并在同年9月2日投降,战争最后以中国的胜利结束。 欧洲西线战场 1939年9月1日,德国出动62个师共160万人进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此后,德军接连向欧洲西、北和东南方向展开大规模进攻。1943年7月,英美盟军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登陆。9月,意大利投降。1944年6月,盟军集结268万人,成功进行了诺曼底登陆战役,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并在西欧各国抗德武装配合下,于1944年秋冬两季完全解放德占西欧国家。 欧洲东线战场 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国撕毁1938年签定《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纠集芬兰、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等国,出动550万兵力、近5000架飞机和4000多辆坦克,分兵三路突然向苏联发起全线进攻,企图在三个月内征服苏联,而苏联则仓促准备了2000万士兵和4000余辆坦克迎战。苏德战争爆发。苏联人民在以斯大林为首的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奋起反击,开始了卫国战争。在战争初期,苏联处于防御阶段,因对德国的突然袭击准备不足,加之党内高级军官此前被斯大林以叛党名义迫害,导致苏军前期作战严重失利,损失了60~90个师。至7月中旬,苏军28个师被击溃,70个师人员、武器损失过半。苏军在1941年9月—1942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轴心国( 及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国家领袖 轴心国 国家人物职务政党 德国阿道夫·希特勒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兼任德国 总理 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纳粹 党) 意大利贝尼托·墨索里 尼 意大利王国首相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 日本裕仁日本天皇大本营·日本皇室 同盟国 国家人物职务政党 美国富兰克林·罗斯福美国总统民主党 英国温斯顿·丘吉尔英国首相保守党 中国蒋中正(蒋介石)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中国国民党 苏联约瑟夫·斯大林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联共产党 根本原因 一、是由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引起的。经济上,一战后德国不甘心《凡尔赛条约》对其的严惩和限制,(军队中没有100名以上的年轻人,没有总参谋长,没有重炮或军用飞机,没有超过9840吨级的舰只,这些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赛条约给德国的规定,其目的是在德国将世界卷入灾难而遭到惩罚后,永远不能再对任何国家产生武装威胁;随着失败带来的经济危机,以及马克的下跌,大范围的失业,德国也不能对任何国家产生经济或贸易上的威胁。但 在1932年的选举中,德国国社党赢得37%选票,阿道夫·希特勒被任命为总理。实际上在1924年出版的《我的奋斗》一书中他毫不隐晦自己的计划,就已很清楚地阐明了奋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冷战知识点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经过 1.二战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直接原因:经济危机打击下,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世界大战策源地形成。 ③历史原因: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内部隐含的矛盾的激化. ④重要原因:英,法实行绥靖政策。 2. 战争的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 3.战争初期情况: (1)1939年.9月奇怪的战争——(英法坐视波兰灭亡) (2)1940年.5月,德国横扫(荷兰、比利时、卢森堡) (3)1940年.5月21日英法联军实施敦刻尔克大撤退 (4)1940年6月,法国败降 (5)1940年8月,德国进攻英国——不列颠空战,德国首次受挫。 4二战进一步扩大 德国突袭苏联,(1941年6月22日) 5二战全面扩大 .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扩大,达到真正的世界规模。 6.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 7.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的合作 政治上:1942年1月1日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召开一系列会议。 军事上: (1)诺曼底登陆 时间:1944年6月6日 地点:法国 登陆者:英美盟军 作用: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军陷入苏军与美英盟军的东西夹击之中。 (2)攻克柏林 时间:1945年 参与部队:苏军与西方盟军 结果: 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 作用:欧洲战争结束。 (3)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对日作战: 8.二战的结束 欧洲战场结束: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

二战结束: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二、二战相关知识点. 1、一个新式武器:原子弹 2、两大阵营:同盟国与轴心国 3三次突袭:德国突袭波兰、德国突袭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4、四个战场:亚洲战场、欧洲战场(苏德战场、西欧战场)北非战场、太平洋战场 7、七个战役: 百团大战、敦刻尔克大撤退、不列颠空战、莫斯科保卫战(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攻克柏林 8、加速二战结束的因素: 1)美国向日本投下原子弹。

人类历史发展过程

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纵向和横向的结合) 原始社会军事民主制(土地公有集体耕种没有剥削。部落联盟三皇五帝尧舜禹;希腊罗马人的氏族) ——氏族封建贵族制带有奴隶制和农奴制倾向(前8、9世纪开始土地公有定期分配集体个体耕种并存出现温和的剥削并且逐渐奴役化向领主封建制过渡。夏商西周世卿世禄制;希腊罗马的贵族元老院制血缘官制时期) 大变革的时代(纯粹的公有生产血缘统治被地区划分国家和东方的封建地主生产与西方的奴隶制取代)前8到前2世纪 ——西方希腊农奴化进程被商品经济打破氏族封建制公有回流;东方氏族封建制被打破形成领主封建制农奴劳动,只有齐国开始分田保护小农。产生逐渐地主封建化(个体耕种对内剥削逐渐减轻。希腊罗马物产匮乏粮食需要进口——前6到前2世纪海上外贸发达——平民富人阶层兴起需要权力和债务奴役制血缘官职制矛盾平贵矛盾升级——平贵斗争导致民主化改革民主制产生财产划分取代了血缘划分公有残余在保护小生产和对外扩张中得到巩固同时开始按照地区划分人口打破了部落聚族而居,奴隶封建化血缘部落的统治被血缘贵族和工商业富人的统治取代,后两者在侵略中演变成奴隶主;西周后期陷入诸侯混战。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物产丰富自给自足,铁骑牛耕兴起——新兴地主需要权力富国强兵和世卿世禄制井田制矛盾——新兴地主阶级和旧贵族矛盾激化开始了变法斗争专制化改革——军功爵制取代世卿世禄制公有残余被打破军功与贵族的统治开始打破了血缘的统治,按照地区划分人口打破了按照部落划分人口的分封制,农业文明下职能重农抑商获取财富以征伐 原始社会的早期阶级化 (奴隶制—领主劳役地租封建和地主封建) 前8—前2世纪阶级社会的出现。(农耕地区生产力发展较快氏族社会阶级化,奴隶制和贵族农奴制倾向同时出现,横向联系以战争和和平交往为主,西方由于地理环境商品经济海上外贸经历了农奴化和氏族民主化倾向后逐渐奴隶化;随着铁骑牛耕农业生产东方个体耕作形成脱离了集体耕作的井田制东方社会农奴化并最终确立地主封建制专制集权制下农业生产力起步铁器牛耕) 前2世纪——后5世纪阶级社会的扩展。农耕地区进一步农奴化,游牧地区开始农奴化(在民族迁移中推动了游牧地区和江南地区的氏族社会阶级化,横向联系以战争为主民族迁移促进了纵向联系,西方奴隶制在打过达到顶峰后瓦解农奴化,东方受到侵略农奴化后改革地主封建化,农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并扩展到游牧地区) 5世纪——10世纪早期阶级社会的成熟化 (生产力的量变发展农耕工具成熟通车曲原犁,封建社会人身依附的弱化租庸调制和查理大帝代役租取代了劳役地租。东方分裂走向统一专制集权完善化中央和地方地主矛盾,西方统一法兰克王国走向分裂专制衰落化教权开始与王权矛盾。横向联系东方和平为主西方以战争为主,造纸术传入西方促进了纵向联系传播资产阶级思想) 10—13世纪蒙古人侵略—15世纪 (早起阶级社会的繁荣化并且为了对抗诸侯混战下的经济掠夺开始有了新因素市民经济行会手工业,汉萨同盟。) 西方市民经济催生了资产阶级的前身没有收到蒙古侵略从而进一步发展,王权开始和市民即早起资产者站在一起反对教权。东方南宋市民经济收到蒙古压制而倒退化没有掀起波浪。横

【名师整理】2020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同步练习: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2020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同步练习: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一、选择题 1.(2019·自贡调研)蒸汽动力在希腊化时代的埃及已为人们所知道,但却仅被用于开关庙宇的大门。不过,在英国,为了从矿井里抽水和转动新机械的机轮,急需有一种新的动力,这种需求引起一系列发明和改进,直到最后研制开发出商业用途的蒸汽机。这说明( ) A.英国人比埃及人更注重科研 B.英国科技推动了经济发展 C.社会生产需要激发科技创新 D.蒸汽动力认识有渐进过程 2.(2019·昆明模拟)1880年,美国建立了第一个发电站,90年代末,美国已有2 700座发电站,发电量已达到248亿千瓦时,而英国同期只有45亿千瓦时。各项电器发明广泛应用于美国的工业、交通和公共事业部门。材料说明美国( ) A.基本实现了电气化 B.取代英国世界第一的地位 C.成为工业革命中心 D.生产集中推动生产力发展 3.(2019·天津质检)1998年美国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在接受采访的1 500人之中,有81%的人在此前一年里看过历史题材的电影或电视,而只有53%的人在同一时期看过历史题材的书籍。在网络和大众传媒普及的今天,这一比例更高(远高于81%)。这主要反映出( ) A.影视艺术飞速发展 B.文艺作品重视历史题材 C.科技影响人类生活 D.人们阅读意识不断增强 4.(2019·重庆诊断)电子计算机的发明,是为了在军事领域中快速进行弹道计算和控制防空火力的需要,在军事需求的刺激和牵动下,第二、第三、第四代计算机迅速发展并日趋完善。随着电子计算机功能的提高和数量的飞速增长,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材料主要反映了( ) A.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B.军事需求促进了现代科技的发展 C.现代科技的发展加剧了军事竞争 D.民用技术迅速地转化为军用技术 5.(2019·长郡中学选拔考试)1900年4月物理学权威开尔文勋爵指出,“物理学的大厦已经建成,未来的物理学家只需要做些修修补补的工作就行了”。开尔文勋爵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相对论体系日渐走向完善 B.现代物理学两大支柱已出现 C.科技革命加速物理学发展 D.近代物理学的门类较为齐全 6.(2019·榆林一模)“把能量的变化看成是跳跃式的进行,成功地解释了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某些现象,打

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教学设计复习过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教学设计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一节大战的全面爆发和扩大 (一)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目标: 慕尼黑会议;德吞并捷克;突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奇怪的战争;德攻占丹、挪、卢、荷、比;敦刻尔克撤退;法国溃败和戴高乐的自由法国运动;不列颠之战;德军侵入巴尔干;突袭苏联;二战扩大;苏联卫国战争开始;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2.思想教育目标: ①慕尼黑会议是英、法牺牲小国以达到祸水东引的目的的一次大阴谋,英、法纵容法西斯侵略,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世界大战首先在帝国主义国家英、法和德、意之间全面爆发,英、法尝尽苦果。 ②二战初,德、意和英、法之间是帝国主义的非正义战争,中国等进行的是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战争,苏联进行的是反法西斯卫国战争。 3.能力培养目标:通过思考题培养学生用马克思

主义的观点在复杂情况下分析战争性质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慕尼黑阴谋,法国的溃败,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2.难点:二战初期性质的复杂性。 (三)教学时数:4课时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述,谈话法,投影,录像 (五)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德、意、日三国勾结,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导入新课]由于德、意、日三国勾结,疯狂地对外侵略扩张,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威胁,加速了发动侵略战争的步伐,终于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讲授新课] 一、慕尼黑会议(板) (挂93页图)1936年,德国无视凡尔赛和约的规定,将军队开进菜茵非武装地区。希特勒出兵吞并了奥地利,这两次行动都是违反巴黎和约的规定的,但都没有得到英、法的抵制和制裁,这使希特勒的野心越来越大,他的下一个目标,便对准了捷克斯洛伐克。捷克西北部的苏台德区居民大部分是德意志人,

黑龙江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7讲《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黑龙江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7讲《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 1. (2分) (2017高二下·屯溪期中) 近代科学始于14—16世纪,随着大国的兴衰变迁,世界舞台上先后出现过五个科学中心,其中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①通讯领域遥遥领先,先后研制出有线电报、电话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②提出了生物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 ③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地 ④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并研制出发电机 ⑤创立了自由落体定律 A . ①③④⑤ B . ①②④⑤ C . ①②③⑤ D . ①②③④⑤ 2. (2分) (2019高二下·南昌月考) “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这一被发现的理论的意义在于() A . 挑战了天主教会宣扬的创世说 B . 奠定了研制发电机的理论基础 C . 深化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D . 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3. (2分)电视连续剧《天仙配》有这样的情节:唐朝张百胜得道升天,而后他的年龄基本上是恒定的,七仙女亦然,永葆青春。假如此情境成立,其科学依据最有可能的是() A . 相对论

B . 量子论 C . 转基因理论 D . 进化论 4. (2分)(2018·江苏) 牛顿认为宇宙是按照可测量的、可描述的机械原理进行运转的。1927年,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了测不准原理:没有人能够确知一个电子的运动轨迹,因为通过光来观测电子这个行为本身将会扰乱电子的位置。与这一认识变化相关的是() A . 经典力学的诞生 B . 进化论的传播 C . 电气革命的出现 D . 量子论的提出 5. (2分) 20世纪初,物理学本身发生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下列选项中推动这一变化的是() A . 电的发明和利用 B . 量子论的提出和发展 C . 经典力学的发展 D . 原子能在军事上的应用 6. (2分)如图为美国劳动力构成变化 造成美国劳动力构成变化的原因是() A . 互联网时代,非体力劳动人员急剧增加,体力劳动人员急剧减少 B . 经济危机导致大量体力劳动者失业 C . 出于冷战的需要,美国大力发展科技,非体力劳动者人员急剧增加 D . 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得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7. (2分) (2016高二上·大连期末) 某一理论被评价为“使人们的认识由低速领域扩大到高速领域,由宏观领域延伸到宇宙领域,人们第一次深刻地认识到时间、空间和物质的运动相互依赖。”这一理论的创立者是() A . 伽利略 B . 牛顿 C . 爱因斯坦

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整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整理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社会根源: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美国国内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2、影响: ⑴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 ⑵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①激化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②激化了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的矛盾 二、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原因、经过 1、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⑴原因:①历史原因:A缺乏民主传统,专制主义、军国主义势力非常强大; B掠夺性的《凡尔赛和约》,激发了其民族复仇情 绪 ②现实原因:经济危机的打击严重,垄断资产阶级倾向于建立一个独裁的强权政府 ③直接原因:纳粹党打着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招牌,进行蛊惑人心的宣传,获得人民、军队、资产阶级广泛的支持。 ⑵建立: ①标志: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 ②影响:德国走上了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外积极侵略扩张的道路。标志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2、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⑴原因:①历史原因A缺乏民主传统,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建立强权政治。 B不满华盛顿体系对其的压制 ②现实原因:经济危机的打击沉重(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国内市场狭小,资源极度贫乏)阶级矛盾尖锐,引发政治危机。 ③直接原因:军部法西斯势力的推动。军部法西斯分子发动了侵略,制造了一连串暗杀事件、加强了左右政局的能力。 ⑵建立:①时间:1936年。 ②标志: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受军部控制) ③影响:推行对外扩张、对内独裁的政策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 3、对比日本和德国在建立法西斯专政有何异同? ⑴相同点:都利用了经济危机这一有利时机; 都有军事封建性的历史传统; 都对内独裁对外扩张,都有冲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束缚 ⑵不同点: 德国有一个法西斯政党——纳粹党;有一个突出的领袖——希特勒,通过国会大选的方式夺取政权。日本既没有法西斯政党、也没有突出的领袖,而是依靠军部法西斯势力在天皇的支持下控制政权。三、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 ⒈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 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斗争: ⑴原因: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后,于1935年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埃塞俄比亚发动侵略 ⑵时间:1935年——1936年 ⑶结果:意大利吞并了埃塞俄比亚 ⑷失败原因:①意强大装备先进,准备充分,训练有素,埃弱小埃塞俄比亚武器装备极其落后。抗意战争领导方面有错误 ②西方大国绥靖政策的影响 ⒊西班牙内战 ⑴背景:①西班牙人民阵线1936年在大选中获胜、成立共和国后,采取了一些进步措施,打击法西斯势力。 ②1936年佛朗哥等反动军官发动叛乱,内战开始。 ③德意全力援助叛军,公开进行武装干涉,使原来的内战变成了一场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性质) ⑵时间:1936年——1939年。 ⑶各方政策和态度:①英、法等——“不干涉政策”,②苏联、国际纵队——国际援助。 ⑷结果:共和国政府被颠覆,建立了以佛朗哥为首的法西斯独裁政权。 ⒌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1936年10月德意签订《德意志议定书》形成柏林—罗马轴心 1936年11月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1937年意加入,形成轴心国集团(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四、走向世界大战 英、法、美的绥靖政策及其主要表现、影响、历史教训 ⒈英、法、美的绥靖政策 ⑴目的:①避免战争,保住既得利益②祸水东引。(面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英法美等西方大国为保住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受害国利益,同事为推动法西斯国家进攻苏联,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实行姑息纵容的政策。) ⑵实质:自私自利,姑息养奸(利己主义) ⑶主要推行者:英、法、美 ⑷对象:德意日法西斯国家 ⑸表现:①对1931年日入侵中国,国联未真正制裁日本 ②对意入侵埃塞俄比亚,国联只进行有限的制裁,美推行“中立” ③对德意入侵西班牙,英法采取“不干涉政策”,美推行“中立”政策 ④对德破坏《凡尔赛和约》听之任之1935年起,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后又吞并苏台德区。1939年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外国历史、世界历史”含义、起源、历史与发展

世界历史 世界历史是历史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内容为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世界历史学科的主要任务是以世界全局的观点,综合考察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历史,运用相关学科如文化人类学、考古学的成果,研究和阐明人类历史的演变,揭示演变的规律和趋向。 在中国,约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主要由于历史专业的分工,人们习惯于把中国史和世界史对举,几乎把世界历史作为外国历史的代称。实际上,世界历史绝非把中国历史排除在外的域外史,而中国历史也和所有其他国家历史一样,是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全过程的组成部分。 关于世界历史的分期,至今还没有完全一致的意见。早在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就已有了把历史分为“古代”、“中世纪”和“近代”的说法。这种主要基于欧洲历史的分期,在西方史学界长期沿用。有不少史学家又在三时期之后加上“当代”或“现代”,从而形成四阶段分期法。马克思主义史学也采用四阶段分期法,其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理论,与以政治兴替或其他“重大事件”为分期标准者有本质的不同。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对世界史的分期,一般都以“古代”相当于原始社会及奴隶社会阶段,“中世纪”相当于封建社会阶段,“近代”相当于资本主义社会阶段,而“现代”则是指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为开端的一个新的时期。有的学者认为“中世纪”一词只适用于西欧历史,没有世界历史上的普遍意义,所以改用“中古”一词标示“古代”和“近代”之间的阶段。这种分期法从理论上说是完全可行的。但是人类历史的发展并不平衡,世界各不同地区进入某一社会经济形态有早有迟,在某一社会经济形态中经历的时间也有长有短。特别是自历史进入文明时期以后,很少看到绝对纯粹属于这一阶段或那一阶段的社会经济形态,也很少看到绝对整齐的、单一发展的由低级社会经济形态逐层向高级社会经济形态的过渡。因此在世界史的分期断限问题上,目前仍然存在着分歧。 古今历史学家对世界历史的不同认识 远在古代,历史学家就已经把记述历史的范围扩大到他们当时已知的世界。由于世界历史在当时还远没有象后代那样形成一门专门的学科,即使是视野扩及全部已知世界的历史学家,一般也不会对所写历史标名为世界历史,也不会完全意识到是在写作当时已知世界的历史。但是,他们毕竟把已知的地理范围视为一个世界,并且把发生在这个范围内的历史记录了下来。在这个意义上,他们为这个已知地理范围所写的历史,就是他们各自所处时代的世界历史。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著《历史》9卷,主题在于记述希波战争中希腊人的胜利,但其涉及的范围,包括地中海地区、多瑙河外、两河流域、波斯,以及在此以北的草原地带,这大体上就是希腊人当时所知道的世界。因此可以说,希罗多德的《历史》,就是当时希腊人已知世界的历史。比希罗多德晚出的中国古代历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史记》,全书的主体是汉天子统治之下的中国。但其所记史事的地理范围,却扩及公元前 2世纪中国人所知道的世界。司马迁沿用中国古代的习惯说法,笼统地称这个已知的世界为“天下”。这个“天下”东起朝鲜,西迄大夏、安息,几乎是亚欧大陆的一半。对于为这样一个广阔的地理范围记载史事的史书,把它视为一部当时中国人已知世界的历史,看来并不为过。罗马时

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发展脉络(人教版).

中国历史发展脉络 一、中国古代史 (一)原始社会 1、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火耕)石器锄耕(耜耕)。 2、手工业:原始社会晚期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3、文化:原始文字起源于“文字图画”;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画等。 (二)奴隶社会 1、夏: 2、商: 手工业:原始瓷器产生,青铜器铸造繁荣,丝织业出现斜纹提花织物。 商业:商人、商业出现,商业由官府控制(工商食官)。 文化: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 3、周:公元前1046武王建立,分西周和东周时期,东周又分春秋和战国时期。 政治:(1)分封制、宗法制。 (2)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兼并;各国纷纷改革变法,确立封建制度;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经济:(1)土地制度:井田制,后期逐渐瓦解,被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 (2)耕作方式:铁犁牛耕(春秋出现,战国推广,推动封建经济发展)。 (3)手工业:官府垄断局面打破;西周晚期有铁器;春秋晚期能炼钢;丝织品 产量大,质量高。 (4)商业:官府控制局面被打破。 思想文化: (1)出现百家争鸣。 (2)战国商鞅首倡“重农抑商”。 (3)战国时期是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帛画,人物画。 (4)春秋的《诗经》(现实主义)、战国的《楚辞》(浪漫主义)。 ★春秋战国时代特征: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国家由 分裂走向统一。 (三)封建社会(战国至清1840年) 1、秦: 政治:(1)公元前221年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2)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中央三公九卿制,地方郡县制)。 (3)暴政而亡(失于政而非失于制)。 经济: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促进封建经济发展。 思想文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年表(从开战前夜到战争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记年表(从战争序幕到战争结束) 1914年8月德国、奥匈帝国宣战布告,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918年11月德国与协约国停战条约的签订,德国战败。 1919年1月巴黎和会。 3月意大利成立“战斗的法西斯”。 6月德国所有的海外殖民被协约国没收。 1920年1月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倡导的国际联盟成立,44国参加。 4月俄波战争。 1921年4月协约国在伦敦会议上确定德国战争赔款为1320亿德马克。 1922年4月约瑟夫.维.斯大林当选为俄共中央总书记。 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树立宣言。 1923年11月巴伐利亚“啤酒馆政变”,希特勒被捕入狱。 1925年7月希特勒《我的奋斗》出版。 1926年9月德国国际联盟加入。 1929年10月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同时德国600万人失业。 1933年1月希特勒内阁成立。 10月德国国际联盟的退脱声明。 1934年1月德国与波兰不可侵犯条约签订。 8月兴登堡总统死亡,希特勒总统继任。 1935年3月德国重整军备,德装甲师成立。 1935年10月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侵攻。 1936年3月德军进驻莱茵兰非武装区。 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德国义勇军被派遣。 12月12日西安事变 1937年6月苏军“大清洗” 7月7日“七七”卢沟桥事变 1938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 9月“慕尼黑协定”缔结,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区给德国。 1939年3月捷克斯洛伐克终结。 英法同波兰签订互助条约。 4月意大利吞并阿尔巴尼亚。 4月苏联日本签订《苏日和平协定》 5月4日~9月诺门坎战役 7月末-8月初张鼓峰事件 8月23日签订含有瓜分波兰秘密条款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9月1日-10月6日德国闪击波兰 1939年-1945年大西洋争夺战(潜艇战反潜战) 1940年4月9日-6月10日挪威战役 4月至6月德国掠下荷兰,挪威,卢森堡,瑞典,法国等西欧低地国家 5月~6月法国战役 5月至6月4日敦刻尔克战役 5月至6月1日克里特岛空降战役(巴尔干) 12月-1941年2月10日利比亚战役(北非)

世界医药发展史

这篇文章引自网络,是《化学和工程新闻》中由Daemmrich和Mary Ellen所撰写的长篇文章的一部分内容,阐述了制药工业的历史和将来的发展。我觉得不错,特转过来跟大家分享。 世界医药发展史 引 制药工业开始于19世纪中叶,从医疗事业的边缘进入了医疗事业的核心,并成为全球的工业行业。制药工业获得了现今显著的地位,政府一方面支持药品的研究开发,以提高人类寿命,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预防疾病;同时,也强化了监管,包括其安全性和药效。政府还要采取措施平息民众对于制药企业通过新药产品和促销得到高额回报的怨言。医疗体制改革在全球都在展开。 医药行业面临的挑战是科学家、工业界、政府相关部门、医生、病人在新药从实验室走向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复杂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作为政府批准部门也处于两难的境地,如果不批准,很多人的心血将白费,如果批准,可能在上市后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反应,甚至诉讼。最近发生的COX-2抑制剂事件、抗抑郁药物自杀倾向不良反应等就是很好的例证。而对于FDA的职员审查近5万页的注册资料又谈何容易。 制药界面临同样的困难,投资者需要及早的投资回报,高的投资回报率,希望制药企业研制和上市所谓“重磅炸弹”药品,但是,实际上,药品开发难度越来越大,新药往往后继无产品,随着FDA 等药品监管部门的谨慎态度和病人对于不良反应的自觉认识提高,对于制药企业开发HIV/爱滋病、疟疾等预防药物,病人反应是不能治根,价格昂贵。Harris Poll咨询公司最近的民意调查发现人们对于制药企业的满意度从1997那的79%降到2004年的44%,下降幅度之大达到35%。其实中国的病人和消费者对于制药企业和保健品行业,包括卫生部门的支持率可能也在下降。只是缺乏统计数据。这可能是公众的道德标准和制药企业作为企业要最大化盈利之间的矛盾。 1870-1930 在这个阶段,早期的药剂师在实验室开始成批生产当时常用的药品,如吗啡、奎宁、马钱子碱等;同时在1880年,当时的染料企业和化工厂开始建立实验室研究和开发新的药物。例如,默克制药公司开始时就是1668年在德国Darmstadt建立的一个小药房,它开始批发药品始于1840年代。在1830年代到1890年代从药房成长为药品批量生产商的类似的企业还有德国先令制药公司、瑞士的霍夫曼-拉-罗氏制药公司、英国的威康制药公司(Burroughs Wellcome)、法国的Etienne Poulene制药公司、美国的亚培制药公司、史克制药公司、礼来制药公司、普强制药公司和派德药厂(Parke-Davis)等。有的现今的制药企业过去是化工厂和染料厂,如德国的阿克发公司、拜尔公司、赫斯特公司;瑞士的汽巴制药公司、嘉基制药公司和山道士制药公司;英国的卜内门公司,以及美国的辉瑞制药公司。19世纪末,这些企业开始兼并成真正的制药企业,其科学基础是药物化学和药理学。合成化学和药理学的应用,特别是对化合物适应症的研究,使得制药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