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控股公司特殊金融风险的法律防范及对现行公司法律制度的挑战

金融控股公司特殊金融风险的法律防范及对现行公司法律制度的挑战

金融控股公司特殊金融风险的法律防范及对现行公司法律制度的挑战
金融控股公司特殊金融风险的法律防范及对现行公司法律制度的挑战

金融控股公司特殊金融风险的法律防范及对现行公司法律制度的挑战

金融控股公司作为金融集团的一种形式,不但存在着金融机构的一般共性金融风险,而且还会面临金融控股公司制度特有的金融风险,处置不好甚至还会产生风险放大和传染的后果。1999年,巴塞尔委员会发布《对金融集团的监管》,[1]指出了金融集团的主要风险及其监管原则。David H. Scott在1995年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报告《国内金融集团的监管》中,指出金融集团产生的问题主要存在四个方面:风险传染、资本重复计算、透明度、利益冲突。[2]下面笔者从法律特有的视角来研究金融控股公司的特殊金融风险及其法律对策,进而探寻其独特的法律需求。

一、金融控股公司的特殊金融风险及法律对策

(一)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传染(risk of contagion)

金融混业可能导致风险传染。金融控股公司是由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等多种金融机构组成的有机整体,在这种组织体制下,其某一子公司、某一个部门或分支机构的危机,通过控股公司作用机制的传递作用,使整个金融控股公司都面临风险,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甚至是相对隔离的业务单位也会由于公众的信心效应(Confidence Effect)出现严重问题,最终成为席卷整个金融控股公司的危机。[3]如果一个子公司出现了财务问题,例如丧失偿付能力或丧失流动性,其它的子公司由于已有的资金往来而被迫救助,这样就可能引发新的资金流动性困难,从而影响集团整体的流动性,甚至因此破产倒闭,这就是风险传染。英国巴林银行的倒闭就是例证。

另外,一个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可能传染到其它金融控股公司或其它金融企业,然后传染到其它经济主体,甚至由一个国家传染到另一个国家,结果可能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甚至是世界性金融危机。例如,短期内银行资金进入股票市场过多,也容易迅速拉升股价,带来股市“泡沫”,“泡沫”膨胀破裂,引起股市暴跌,银行无法兑付,发生金融危机。金融控股公司控制巨大的金融资源,金融控股公司使金融机构与产业之间的联系更密切,“金融航母”级的金融控股公司如果沉没,将对整体经济产生莫大影响。

为了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和保持公众信心,政府在危机时刻不得不进行干预。但是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可能导致安全网(Safety Net)①扩散,使控股公司中的金融机构获得不公平竞争的优势。势必造成不公平竞争。而且安全网也会诱发“道德风险”(Moral Hazard),金融组织可能将其他业务部门的风险转移给银行部门,从而把损失转嫁于公众。[4]

防止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传染的主要措施是设置防火墙。防火墙主要有法人防火墙和资金防火墙。法人防火墙要求金融控股公司内部把金融业务与非金融业务分

离,经营银行、证券、保险等不同业务的机构分离,分别设立独立的子公司。资金防火墙限制同一控制权下的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在资本、业务、资金的联系,以防止不同业务机构的风险相互传播,特别是保护银行不受其它机构的风险传染。例如,美国对银行控股公司中的银行向非银行关联机构贷款规定了限制条件。

但是,防火墙的成本很高,在紧急情况下的作用有限,而且防火墙原理与金融业务多元化所产生的协同效应互相冲突。加强资本监管是保持金融控股公司稳定的另一方法。有些国家的银行监管机构要求银行的母公司的资本充足率高于巴塞尔协议的规定。[5]另外,监管机构及时获得金融控股公司的有关风险的信息对防止风险传染非常重要。

(二)金融控股公司的资本重复计算风险(risk of double gearing)

金融集团化有资本放大器的作用,导致过高的财务杠杆。金融控股公司内部由于存在较为复杂的持股关系,为了实现资金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它可能在母公司和子公司间多次使用同一笔资本,产生资本重复计算问题,所谓资本的重复计算是指同一资本被用于两个或更多的法人实体以抵御风险。当母公司对子公司持股,而这部分股本已经计入子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时,就会发生资本的双重计算;当上述子公司又持有集团内部另一个子公司的法定股权时,资本就会被三次重复计算。资本的这种重复计算意味着,来自集团外部的资本被杠杆式地放大了。在两种情况下,金融控股公司可能发生资本金重复计算的风险,一是母公司拨付子公司资本金或者资金在集团内反复投资;二是子公司之间相互持股,造成股权结构混乱及资本金多次计算。资产重复计算可能会使金融控股公司的财务杠杆比率过高,这可能导致集团“净”的或“合并”偿付能力远低于集团成员“名义”偿付能力之合,影响整个金融控股公司的安全。多元化金融集团不同成员公司受到不同资本监管要求,会造成资本监管困难。

(三)金融控股公司的垄断风险(risk of monopolization)

一般来说,一个市场的集中度越高,自由竞争越可能受到破坏。金融控股公司集中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等从事多种金融业务的子公司,有的还控制了各种实业,在经济金融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可以凭借自身在资金、规模、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这些巨型的金融业“航空母舰”正是以其迅速增长的业务规模和经营范围来谋取单个金融企业无法获取的巨额经济利益,这种经济金融资源的高度集中,可能会导致垄断。一方面损害其它中小金融机构的利益,另一方面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从而不利于自由竞争和消费者保护,甚至还可能滋生腐败现象。②所以,各国大都通过立法明确反对包括金融垄断在内的各种垄断行为。

综观国际金融的竞争情况,大型金融集团会导致竞争不足和垄断权力滥用的观点正在发生变化。首先,金融机构在各金融部门的市场份额是传统上衡量市场集中度的标准,由于金融机构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这种传统的标准逐渐失去意义。其次,更多的国外金融机构进入国内市场,跨国交易增多,削弱对国内市场上出现为数不多的大型国内金融机构造成垄断的担忧。[6]在欧、美国家,一些专业化金融机构并没有因为大型多元化金融集团的存在而消失。有研究表明,它们提供的专业化金融服务与金融集团的多元化服务一样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而且格斯勒委员会的调查表明,德国的大型金融集团并未对德国的金融市场形成垄断。[7]

随着管制放松和金融创新的发展,金融机构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能提供同种服务的机构种类也越来越多,加剧了市场竞争。此外,金融业准入的门槛越来越低,一些大型工业集团和高科技网络都可以迅速进入金融领域,使竞争更加激烈。大型金融集团造成垄断的实例并不多见,但是,决策者普遍认为存在造成垄断的可能性,有些国家仍然非常关注市场中大型金融集团的购并对竞争的影响。[8]

(四)金融控股公司的利益冲突(conflicts of interests)

利益冲突又称利益背反,是指某个人或某些人同时对于不同的某些个人、某些集团或组织以及某种事物在忠诚度和利害关系上发生矛盾的现象。一般来说,一个市场经营者自身的潜在利益与其客户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以及市场经营者所代表的客户的利益与其所代表的第三方的利益有冲突时,经营者可能不以其所代表的客户的利益最大行动,这时利益冲突风险就发生了。其根源是主体角色的多元化,金融组织兼营许多不同的金融业务,各个部门或业务单位的经营目标不相同,难免会出现冲突和矛盾,而维护组织整体利益的结果往往是对其他人或单位利益的损害.例如,金融组织要求处于财务困境中的贷款人发行由本组织的证券部门承销向公众出售的证券,并以发行所得偿还贷款,达到破产风险转移(Bankruptcy Risk Transference)的目的。[9]

在金融控股公司内部,有些子公司之间在本质上是利益相互冲突的,如果控制不当或监管不到位,其利益冲突风险更为严重。如投资者进行银行储蓄的主要目的是追求“金融资产的安全性”,如果金融控股公司把银行资金用于证券子公司的证券交易,追求股票的高额利润,则违背了投资者追求“安全性”的意愿。此外,各子公司之间也可能存在由于企业文化和经营管理模式差异而产生的利益冲突。

虽然关于混业经营中的利益冲突问题存在争论,而且利益冲突问题并非金融控股公司所独有,但由于金融业务的多元化与组织结构的复杂,金融控股公司中仍然存在大量潜在的利益冲突。解决利益冲突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措施:一是立法对利益冲突的利用能力加以限制。由于金融控股公司内已经设立了法人防火墙,对利益冲突的法律干预主要是通过设立业务防火墙。限制银行与证券公司之间的业务往来,公司集团的内部交易应当以公平交易原则进行。不得损害银行的安全与稳健。二是采用自律性标准(self-regulation),主要是设置中国墙(Chinese Wall)以防止金融控股公司内部有害信息的流动,防止内幕交易。三是通过市场约束机

制,主要包括“市场压力”(如来自其它金融机构的竞争) 和信息披露,规定严格的披露义务。

美国和日本等国家曾经采用法律规定实行银行于证券分业经营体制解决利益冲突问题。例如,美国1933年银行法就是典型代表。但是,这种通过分业经营体制解决利益冲突的方法已经被抛弃。目前世界各国都趋向于采用市场约束机制解决利益冲突问题,利用市场规律,通过市场竞争、披露规则以及中介机构评级和消费者投诉等措施促进金融机构的自律。运用市场机制解决利益冲突的理论依据是,市场上只要存在充分的公平竞争,金融机构为保持其市场地位和良好声誉,就会产生适当的解决利益冲突的充分动力。[10]瑞士和德国长期坚持全能银行制的国家,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限制全能银行内部的利益冲突。

(五)金融控股公司的组织结构不透明风险(risk of opaque structures)

金融控股公司内和成员公司间的关系极其复杂,金融集团越大,涉及的公司越多,关系越复杂,监管者越难以确定它的风险。不透明的结构,会对金融监管者造成困难,其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金融控股公司母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之间错综复杂的内部交易,特别是逃避监管的不良内部交易,导致金融控股公司的公开信息占应当公开信息的比重通常要低于非集团化的金融企业,使监管机关、债权人和其它利益相关者很难掌握足以做出正确判断的信息。

第二、结构不透明还会导致更多的欺诈机会,由于金融控股公司的不正当内部交易,以及处于不同行业、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金融控股公司母子公司适用的会计准则、会计年度存在很大差别,金融控股公司可能会利用这些差异制造虚假信息来谋取不当利益。如金融控股公司可能会通过内部交易夸大一个子公司的报告利润和资本水平,从而使集团公司的净资本虚拟增值,或者掩盖金融控股公司的真实风险。

第三、产生监管套利风险(risk of regulatory arbitrage)。由于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务存在很大差异,对各个领域的监管要求和适用会计制度不一致,大多数的非金融实业也不受金融管制。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主体,金融控股公司可能倾向于把资产向监管比较宽松的子公司转移。金融控股公司中不受金融监管的非金融实业和跨国金融控股公司更加容易产生监管套利风险。

笔者建议,使用并表监管的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金融控股公司的组织结构不透明所产生的风险问题。同时,要加强不同领域的监管者之间的合作,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机制。

二、金融控股公司特殊金融风险对现行公司法律制度的挑战

(一)金融控股公司影响子公司的独立性

控股公司的组织结构表明了与相关公司的不同的组织方式。金融控股公司作为“战略决策、财务控制、人才资源配置”中心,对各子公司实行有效的控制管理,这就可能影响到各子公司的决策自主权,使其面临自主权丧失的风险。一般来说,虽然控股公司中的子公司都有自己的管理队伍,但其决策和程序并不与母公司的政策和程序完全独立。在控股公司中联合经营的共同领域是,资金安排、广告宣传、电子资金划拨、公司咨询、公司计划、公司采购、人事管理和会计业务。[11]尽管控股公司可以允许子公司在经营和组织机构方面享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控股公司仍然密切监督子公司的决策选择。[12]同样,为使其自己的利润最大化,控股公司可能在子公司之间转移资本。在银行控股公司中的控制权的行使可能并不比其他的控股公司中严重,但其危害更加严重。

因此,在金融控股公司架构下,不论从股权控制角度,还是从对各子公司董事和管理人员的选用等方面看,各子公司的董事会和管理层大都要受母公司的影响和控制,特别是在经营和财务决策方面子公司受到的限制更多,导致金融控股公司子公司准确做出客观判断的能力将受到影响。如果控股公司是非金融性企业,不受金融监管当局的约束,金融性子公司的独立性将更成问题。

当控股公司通过银行子公司转移风险时,控股公司这种组织机构就具有重要的后果。[13]存款保险基金将承担银行的损失,因为每个银行子公司在多银行的控股公司中都是独立的公司法人,不可能对母公司或控股公司行使追索权。母公司对银行所有权结构中的内在问题是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冲突。对公司行使控制权的股东可以把公司的资金转移到自己手中,债权人可能拥有这些资金中的一部分。尽管母公司在银行子公司中拥有股权并行使作为所有者的控制权,其责任被限定在其在银行子公司中的所有者的权益之内。[14]

(二)挑战公司有限责任制度

由于上述原因,在控股公司这种特殊的组织结构和法律制度下,需要重新审视有限责任制度的适用问题。

历史上,在有限责任制度得以确立时,公司还没有权利持有其他公司的股票。直到十九世纪晚期美国才允许公司之间持股。在确立公司的有限责任制度半个多世纪以后美国法律才允许公司取得和持有其他公司的股票。因此,“虽然作为现代经济社会最重要的法律原则之一,公司集团的有限责任制度是作为一个历史事件出现的。”[15]

从十九世纪开始,公司法把公司股东的责任限定在股东对公司的投资额内。这种有限责任制度意味着,如果公司破产,每个股东的损失数额不超过其已经向公司投入的资本数额。它同时表明当公司破产时,公司的损失转移到债权人并最终转嫁到社会。[16]

对有限责任制度及支持其存在的政策原理的进一步审视需要讨论母公司是否和如何监督和约束其子公司。母公司通常通过子公司得到有限责任制度的保护。即

使子公司倒闭时母公司已经对其行使控制,虽然母公司可能造成了子公司的倒闭,母公司也受到有限责任制度的保护。但是,当母公司的行为造成了子公司的破产时,有限责任制度对母公司的保护是否还使用?该问题的焦点是母公司是否对子公司的行为行使了合法的控制和该控制对控股公司中子公司的影响。

控股公司中的有限责任与母公司可能对子公司行使的合法控制不一致。[17]正如控股公司可以对子公司实行监督和制约,当控股公司实施上述行为而损害了子公司的财务状况时,控股公司就应当对此负责。母公司可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自己的损失的方式操纵子公司之间资产和责任的转移。在银行业中,因母公司的管理而造成的银行子公司的倒闭非常可能导致存款保险基金承担损失而不是母公司承担损失。

因此,当公司成为股东时,继续使用有限责任制度没有正当理由。有人认为从经济的角度来看,有限责任制度适用于作为股东的公司时其意义不大。[18]有限责任制度有几个目的。目的之一是鼓励公众对公司的投资。目的之二是促进股票的流通转让。“有限责任制度的历史背景表明它的目的从来不是保护母公司免于承担子公司的债务。采用有限责任制度的政策不需要一种相反的结果:只有负责管理子公司的机构负责,因此,大股东对剩下的仅仅在理论上控制的行为不直接负责。”[19]母公司的个人股东受到了有限责任制度的保护,作为子公司的股东的母公司是否还应当受到有限责任制度的第二次保护是值得怀疑的。

由于金融控股公司中母子公司、兄弟公司、姊妹银行等之间的法律和经济关系错综复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抑制由此引发的道德风险,美国金融监管制度中逐步改变了对金融机构具有控制性利益的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待遇,通过一系列的监管制度创新,对金融控股公司施加了一些新的法律责任,突破了传统公司法中的有限责任制度。这就是金融控股公司的加重责任制度(enhanced obligations)。

加重责任制度的发展表明金融监管制度的急剧转变和对传统的公司有限责任制度的制度突破。由于在传统的有限责任制度中,母公司不对子公司承担法律责任,这种加重责任制度可以理解为是对传统的公司有限责任制度的背离而转向在金融业中对金融控股公司实行无限责任制度(或至少是非有限责任制度)。[20]

(三)挑战现行公司的监管制度

金融市场界限的消失、不同金融产品的融合以及金融市场管制的放松,推动了金融集团化的发展,同时产生了许多问题,给金融监管机构提出了新难题。[21]在传统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的情况下,金融机构按照不同的功能划分,从事相应的业务,金融机构之间建立起风险防火墙,这一组织结构安排可以有效地防止某一家金融机构的非系统风险向外扩散,金融机构的非系统风险不会相互传递。然而在金融控股公司的混业经营和复杂的组织结构的情况下,传统的分业监管制度不能防范和解决上述一系列的风险和问题。因此,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纷纷改革和寻求新的监管方法和制度。由银行、证券、保险监管的高级监管人员组成的国

际组织—-联合论坛,致力于促进各金融部门监管者之间的信息交流,研究和制定金融集团的监管原则。

英国2000年《金融服务与市场法》(Financial Service and Market Bill,FSMB)对英国金融分业监管模式作了根本性的改变,规定设立金融管理局(Financial Service Authority,FSA)将各金融部门业务的监管职责集中于一个监管机构,金融管理局成为唯一的、独立的、对英国金融控股公司及整个金融业实行全面监管的执法机构。美国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规定美联储为“伞形监管者(umbrella supervisor)”,将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权授予美联储,由其负责全面监管金融控股公司的业务,对整个金融控股公司实施监管。为了加强综合监管与分业监管之间的联系,该法规定了相应的信息沟通机制。

金融控股公司通常是由从事两种以上金融服务的实体所组成的,它往往同时受到两个以上监管者的监管,而且这些监管机构的监管目的、方法和重点各不相同,不利于监管当局相互理解各自的监管方法,也难以统一协调行动。例如,由于银行、证券、保险等部门在业务经营和风险管理上具有不同的特点,各个国家的监管机构对它们的资本构成、资产负债衡量以及资本充足比率要求就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样就使得金融控股公司整体资本充足性的衡量与评估面临操作困难,容易产生监管盲区。另外,在跨国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下,各子公司业务涉及多个国家、多个行业,如果他们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和信息共享制度,那必然不利于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防范。实践表明,很多情况下,对金融集团进行有效监管的唯一方法是金融集团的不同监管机构之间的合作。[22]

对金融集团的监管需要解决的两个核心问题是:一是监管者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无论采取何种监管体制,在国内和国际上层面上,各金融机构、各国的监管者只有加强沟通,相互合作,才能堵塞监管漏洞,及时察觉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中产生的问题。二是建立适当的最低监管标准。[23]根据联合论坛提出的监管原则,金融集团监管的内容包括资本充足率、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监管信息共享、监管协调人和监管调查问卷等方面。[24]这些都同样适用于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

[1]See Supervision of Financial Conglomerates, Documents jointly released by the Basle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Securities Commiss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Insurance Supervisors, February 1999.

[2]David H,Scott. the Regulation and Supervision of Domestic Financial Conglomerates, wor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1995.

[3]陆泽峰:《金融创新与法律变革》,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09-314页。

①各国为保证银行经营安全及保护公众存款权益,通常采用的紧急援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等措施构成了金融控股公司的安全网,这些措施不可避免地降低了银行资金的成本,形成变相的“政府补贴”(Government Subsidy)。

[4]王文宇:《金融控股公司法制之研究》,《政大法学论丛》2001年第3期。

[5]See OECD, Financial Conglomerates, OECD, at 32(1993).

②20世纪80、90年代,日本和韩国的一些大财团使得金融机构之间以及金融机构与工商企业之间交叉持股的现象非常普遍,其中一些金融控股公司内部就出现了不正常交易。金融危机爆发后,暴露出银行、工商企业以及政府官员之间存在大量腐败交易。

[6]See OECD, Financial Conglomerates, OECD, at 28(1993).

[7]See George J. Benston, Universal Banking,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Summer 94,Vol.8 Issue 3,at 134。

[8]See OECD, Financial Conglomerates, OECD, at 29(1993).

[9]桥思·AC·桑托斯:《商业银行从事证券业务的理论分析》,载《国际金融研究》2001年第3期,第46-52页。

[10]See OECD, Financial Conglomerates, OECD, at 30(1993).

[11] See Kieran J. Fallon, Note, Source of Strength or Source of Weakness?: A Critique of the Source-of-Strength Doctrine in Banking Reform, 66 N.Y.U. L. Rev. 1344, 1385 n.265 (1991).

[12] See Robert C. Clark, The Regulation of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ies, 92 Harv. L. Rev. 787, 819-22 (1979).

[13]See Frank H. Easterbrook & Daniel R. Fischel, Limited Liability and the Corporation, 52 U. Chi. L. Rev. 89, 109-13 (1985).

[14] See Daniel R. Fischel et al., The Regulation of Banks and Bank Holding Companies, 73 Va. L. Rev. 301, 314-16 (1987).

[15] Phillip I. Blumberg, The Law of Corporate Groups: Tort, Contract, and Other Common Law Problems in the Substantive Law of Parent and Subsidiary Corporations,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 1987,at 56.

[16]See Larry E. Ribstein, Limited Liability and Theories of the Corporation, 50 Md. L. Rev. 80, 99-106 (1991)

[17]See Christopher D. Stone, The Place of Enterprise Liability in the Control of Corporate Conduct, 90 Yale L.J. 1, 45-47,73 (1980).

[18]See James A. King, Kayser-Roth, Joslyn, and the Problem of Parent Corporation Liability Under CERCLA, 25 Akron L. Rev. 123, 128 (1991)

[19]Jonathan M. Landers, A Unified Approach to Parent, Subsidiary, and Affiliate Questions in Bankruptcy, 42 U. Chi. L. Rev. 589, 619 (1975).

[20]See Howell E. Jackson, the Expanding Obligations of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ies, 107 Harv. L. Rev. 509,509(1994)

[21]See George a. Walker, Conglomerate Law and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 Supervision,17 Ann. Rev. Banking L.287,290(1998).

[22]See OECD, Financial Conglomerates, OECD, at 33(1993).

[23]See George A. walker, Conglomerate Law and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 Supervision,17 Annual Review of Banking Law 287,335(1998).

[24]See Supervision of Financial Conglomerates, Documents jointly released by the Basle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Securities Commiss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Insurance Supervisors, February 1999,at 2.

论防范金融风险的财政措施

一、我国金融风险的各种表现从我国以下金融风险的表现中就可以看出,有许多问题与财政有关。1.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比例过高我国的商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产(逾期、呆滞和呆账贷款之和)的比例较高,这是我国金融风险的首要特征。2.金融机构资本金严重不足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四大商业银行)1998年末的资本充足率大约是4%—6%,远达不到8%的国际标准,信托投资公司、城乡信用社的资本充足率更低。一些金融机构更是资本金不实,如借款注资、虚假增资、股东贷款返还资本、虚假股东等等。3.金融信息失真金融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财务会计、统计数据失真,金融机构的账外账和虚假报表较多,信息透明度不够等现象,这是很大的风险隐患。4.部分金融机构挂账甚至亏损这当中以信托投资公司、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为甚。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帐面盈利水平也在下降,如果把呆账全部冲掉,利润就更少了。实际上,部分金融机构的亏损已经吃掉了相当部分的存款,这很危险的。5.部分金融机构出现支付危机从法人机构看,主要是部分地区的信托投资公司、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另外,一些金融机构的汇款不能按时支付,压票、压单严重。6.隐蔽外债数量大从外债统计上看,我国的外债数量、期限结构、偿债率等指标都不错。但有相当部分外债没有进入统计,例如,有些投资名义上是外商直接投资,但实际中,地方政府或部门(项目单位)却许诺每年给予固定收益率并在若干年后还本金。此外还有未经批准的信托投资公司国外借款、非居民在境内的人民币存款和有价证券、以对外贸易支付名义的境外融资等。7.某些债券不能按期兑付1995年以前发行的地方企业债券在这两年已经逐步进入偿还期,在一些城市出现了企业无力兑付债券的情况。另外,某些国债代保管单不能兑付,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信托投资公司和证券公司的证券营业部,以及一些财政部门办的国债服务部。这些机构利用国债代保管单的形式吸收了个人存款,但资金并没有购买国债,而是用于贷款、炒房地产和股票,结果导致到期兑付不了。[!--empirenews.page--]8.一些地方的证券交易中心在柜台交易股权类凭证,引起混乱这些所谓的“场外”股票交易在上市公司、市场监管、资金清算、证券托管等方面都不规范,容易引起内幕交易和价格操纵。9.其他问题与风险这包括:第一,农村合作基金会问题严重。目前正在清理整顿之中,局部地区已出现支付危机。第二,非金融企事业单位乱集资、乱发各种债务凭证和乱办金融业务,引起兑付风险。第三,证券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挪用股民保证金从事股票自营和房地产投资引起支付风险。第四,大量金融诈骗犯罪以及账外账等金融机构内部违法行为引起的风险。第五,政策性银行的亏损和不良贷款较多。例如,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贷款中,粮食企业挂账;开发银行贷款项目可能没有充足还款能力。二、防范金融风险的财政性措施近两年以来,在防范金融风险方面,我国政府已经采取了积极的对策,其中财政性措施引人注目,主要有:(1)1998年上半年以来,商业银行和其持股的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脱钩,其股权采取无偿划拨的方式。(2)1998年开始在广东实行新的贷款资产分类方法,由原来的“一逾两呆”改为五项分类法,对不良贷款资产的定义由期限原则改为 (3)偿还性原则。这一方式于1999年下半年在全国推广,这对未来中央财政收入是有影响的。1998年3月,财政部发行特种国债2700亿元,用来补充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资本金。(4)1997 年开始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呆账冲销。1997年冲销了300亿元,1998年冲销了400亿元。与此同时改革了提取和冲销银行呆账准备金的方法。(5)1998年开始,将商业银行应收未收利息的计收年限,由原来的两年改为一年。这意味着,贷款逾期一年以后,其应收未收利息不计入商业银行营业税税基。(6)对农业发展银行逾期贷款的利息,由地方政府财政从1998年起在10年内偿还。(7)财政部已经禁止发行任何形式的国债代保管单,并开始清理财政部门的国债服务部。目前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财政措施还有:金融机构的营业税税率8 %可否降低,贷款应收未收利息的核算年限可否进一步减少为6个月,以贷款余额1%计算的呆账准备金制度可否改进,如依据五项贷款资产分类法建立特别准备金,提高呆账准备金比例,再增加

企业常见法律风险及应对措施

企业常见法律风险及应对措施内部律师日常的工作是对公司法律风险进行评估并及时向管理者发出风险评估报告。作为专业人员,我们不能够在一个公司工作很多年后,却不清楚这个公司存在哪些固有的法律风险,或者我们知道这些风险却不及时向公司管理层提出。专业领域里的各类咨询服务机构在为客户提供具体服务之前,均会为客户进行评估,在获得第一手的评估数据的基础上再制定服务方案。管理咨询机构进入服务企业后的首要工作是评估该企业的管理流程是否存在缺失,然后再和管理层进行沟通;注册会计师在计划审计时,首要考虑的是进行审计风险评估,然后才进行实质性的审计工作;就连装修一个房子,设计师也要实地测量然后才听取业主的设计要求。公司外聘的法律顾问其实无法有效做到对公司内部法律风险进行评估,法律顾问提供的咨询服务是模式化、流程化的,不一定能够适合各个行业性质、规模、组织结构、企业文化各异的公司。 公司内部律师在开展其它工作之前,一般要先对公司固有的法律风险进行客观和充分的评估,与公司管理层充分沟通后再确定下一步的工作目标。 公司的法律风险 公司的生命起于设立,终于清算或破产,各种风险始终伴随着它。当初的几个人怀着满腔的希冀和创业的狂热理想而投资注册成立一家公司,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家公司可能会慢慢壮大,而狂热也会变成理性,激情也会转换成保守,但始终不会变的是这家公司周围和内部存在的风险。所谓“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对一家公司来说,体现的是管理层对风险的评估和掌控能力。杰克.韦尔奇的一

句话被N多人引用来提醒管理者对公司法律风险的关注,“其实并不是GE的业务使我担心,而是有什么人做了从法律上看非常愚蠢的事而给公司的声誉带来污点,并使公司毁于一旦。” 公司的各种风险最终将转化为法律风险 公司经营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风险,比如,在公司投资伙伴的选择上,会隐含着投资风险,公司调用大量的资金采购囤积原材料,会隐含财务上的结算风险;公司调整固定资产的折旧方式可能存在税务风险;公司调整经营范围,可能存在经营风险;逾期偿还银行贷款,可能存在信用风险;公司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会存在商业信誉风险。等等。 但公司经营中的所有风险,最终会转化为法律风险,如果公司无法及时预见防范并化解这些风险,现实的后果往往就是面临法律上的制裁或被卷入旷日持久且耗资靡费的诉讼。投资风险可能会转化为和合作伙伴的投资合同纠纷;结算风险导致的可能是买卖合同纠纷;税务风险直接导致被行政机关查处制裁;经营风险导致工商部门的执法行动;逾期还贷,银行会提请法院拍卖抵押物;产品质量问题可能面临侵权诉讼或导致公司破产。公司的种种经营过程中的内外部风险,将直接转化为法律风险,最终导致公司被追究法律上的责任或承担法律上的后果。 法律风险≠法律制裁或纠纷 有的公司管理层往往会认为,法律风险就是公司面临的法律纠纷时胜诉与败诉的可能性。因此,很多老总宁愿在公司面临诉讼时花大量的资金请律师,打通各种关系,而不愿意在经营时防范和规避风险。这是现阶段很多内部律师面临不

注会经济法科目考点解读第06章 公司法律制度04

第六章公司法律制度(四) 第三单元股东的权利和义务 【考点6】异议股权的回购请求权(P151) 1.有限责任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出现下列三种情形之一的,对股东会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价格收购其股权: (1)公司连续5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5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法律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 (2)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的; (3)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会议通过决议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续的。 【解释】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60日内,股东与公司不能达成股权收购协议的,股东可以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9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公司回购股权。 2.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仅限于股东大会作出的公司“合并、分立”决议持有异议。(2009年案例分析题、2012年案例分析题)

【考点7】股东诉讼(P152) 1.股东直接诉讼(2008年案例分析题) 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损害股东利益的,股东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股东代表(公司)诉讼(P152)(2011年案例分析题、2013年案例分析题) (1)“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侵犯公司利益:找监事会 股东(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连续180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书面请求“监事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如果监事会收到股东的书面请求后拒绝提起诉讼,或者自收到请求之日起30日内未提起诉讼,或者情况紧急、不立即提起诉讼将会使公司利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股东有权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监事”侵犯公司利益:找董事会 股东(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连续180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书面请求“董事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董事会收到股东的书面请求后拒绝提起诉讼,或者自收到请求之日起30日内未提起诉讼,或者情况紧急、不立即提起诉讼将会使公司利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股东有权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公司以外的他人侵犯公司利益:找董事会或者监事会 股东(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连续180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书面请求董事会或者监事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如果董事会、监事会收到股东的书面请求后拒绝提起诉讼,或者自收到请求之日起30日内未提起诉讼,或者情况紧急、不立即提起诉讼将会使公司利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股东有权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公司法试题及答案

公司法律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关于公司的年度检验,正确的有()。 A.公司登记机关应于每年3月1日至6月1日对公司进行年度检验 B.公司在接受年度检验时,应当提交《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本 C.设立分公司的公司提交的年度检验材料与其他公司相同 D.公司应当缴纳的年度检验费为50元 2.2009年1月5日甲公司召开董事会并作出相关的决议,此次董事会的决议内容违反了公司章程,那么公司股东应当在自决议作出之日起()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 A.10日 B.30日 C.60日 D.90日 3.某电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是由四位股东共同出资成立的,其注册资本为12万元。根据规定,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至少为()。 A.2万元 C.3万元 4.甲、乙、丙三人欲设立一家有限责任公司,拟定的注册资本为50万元。现他们就设立公司的有关事项咨询某律师,该律师的下列说法符合《公司法》规定的是()。 A.可以在公司章程中规定,由董事会对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的事项作出决议 B.公司的注册资本可以分期缴付,但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3万元 C.股东在认缴出资并经法定验资机构验资后不得抽回出资 D.甲、乙、丙三人共同研究开发的一项专利技术,评估作价50万元,他们可仅以该项专利出资 5.根据《公司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有限责任公司监事会行使的职权有()。 A.检查公司财务 B.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 C.对董事的行为进行监督 D.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 6.王某听说新公司法允许设立一人公司,便向律师咨询,打算自己成立一人公司,律师的建议中错误的是()。 A.王某的一人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10万元,并应当一次足额缴纳 B.王某只能成立一个一人公司,且不可以再投资设立其他的公司 C.王某的一人公司不设立股东会 D.王某如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时,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7.下列各项中,不是由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作出决议的是()。 A.发行公司债券 B.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利润分配方案 C.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 D.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 8.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的规定,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有权审议代表公司发行在外有表决权股份总数一定比例以上股东的提案,该比例为()。 A.3% B.10% C.15%

金融风险的产生及防范措施

金融风险的产生及防范 措施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金融风险的产生及防范措施 提到金融风险就不得不提到金融安全。金融安全由于牵涉到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其主要关注的问题局限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货币危机、资产泡沫、银行运行稳健性的削弱等问题。 一、金融风险的种类 金融风险的种类, 从不同的角度分类会有所不同, 从金融活动的经营者和经过程来看,金融风险主要分为信用风险、利率风险、购买力风险、外汇风险、证券价格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几类。 第一,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 是指由于信用活动中存在不确定性而使信用活动主体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即受信人不能履行约定契约中的义务而使授信人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 它是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信用风险出现,离不开两个方面:其一是经济运行的周期性。其二是影响公司经营的特殊事件的发生。 第二,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利率水平的不确定变动, 而金融机构的资产项目和负债项目利率没有随市场利率变化而调整或调整不当, 导致其净利息收入减少或利息支出增加,从而形成损失的可能性。

第三,投资风险。投资风险是指有关主体在股票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进行投资中,因股票价格、金融衍生产品价格发生意外变动,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第四,外汇风险。外汇风险又称汇率风险, 是指因外汇市场变动引起汇率的变动进而使行为人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金融公司、企业或个人等行为人,在一定时期内对外经济、贸易、金融、外汇储备的管理与营运等活动中, 以外币表示的资产与负债会因外汇风险引起价值的增加或减少。外汇风险可能具有获得利益或遭受损失两种结果。 第五,证券价格风险。证券价格风险是指由于证券价格的不确定变化导致行为人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第六,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对于经济实体是指由于金融资产流动性的不确定性变动而使其遭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言是指其无力为负债的减少、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而造成其损失或破产的风险。 二、现代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 第一,杠杆率问题。杠杆化运作是金融的内在属性(最典型的银行、投资银行都是此类运作模式),如何有效把握好适度杠杆率,是始终未能解决的问题,每次金融危机都与过度杠杆化密切相连。 第二,传染性问题。金融交易相互交错、相互连接,因而,往往一家机构、一个地区出现问题,极容易快速波

如何规避企业经营法律风险

如何规避企业经营法律风险 如何规避企业经营法律风险,现代社会,企业已成为最重要的商事主体,形形色色的企业触及社会的各个角落。作为市场经济的主要元素,企业承载着盈利的使命,然而,在其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企业经营中的法律风险也如影相随。 据中国法律网讯:现代社会,企业已成为最重要的商事主体,形形色色的企业触及社会的各个角落。作为市场经济的主要元素,企业承载着盈利的使命,然而,在其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企业经营中的法律风险也如影相随。可以说,企业从产生、发展到消亡,每一个环节都布满风险,但其最终的落脚点或者说最终的风险必然是法律风险。那么,如何规避法律风险、增强控制法律风险的能力, 进一步实现企业运营的持续健康发展,就日益成为各大企业管理人所要考虑的重大问题。 中航油(新加坡)、安达信……这些“血”的事实一再告诉我们,在今天,企业的生产盈利水平与防范法律风险的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一家企业不注重法律风险的防范,数十年甚至几十年的经营成果也许只需轻轻的几次电脑鼠标点击就在数秒时间内灰飞烟灭。因此,笔者认为,在法制日益完善的今天,每个企业管理者不仅要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更需要熟悉掌握法律风险的来源及其预防措施,这样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才能最大限度规避法律风险,才能将企业的管理工作事半功倍,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管理成本,为企业的永续经营和良性发展提供保障。 一、提高管理者法律意识、切断法律风险发生根源。 所谓企业法律风险,就是指企业经营中不懂法律规则、疏于法律审查、逃避法律监管所造成的经济纠纷和涉诉给企业带来的潜在或已发生的重大经济损失。对于企业而言,企业的任何一种行为都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无处不在就像市场机遇无处不在一样。“改制、并购、重组、对外投资、契约合同、产销行为……”,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企业所面临的环境也日趋复杂多变,企业管理者的法律意识如果还只是停留在这种事后救火的法律救济方式上来维护合法权益,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企业管理者可以不精通法律知识,但不可以没有法律意识。笔者认为,企业经营中的法律风险完全是可以事前预防的。即便是一些“不该发生的事故”还是频繁发生了,究其原因还是我们的企业管理者法律意识不够强,防范法律风险的意识还不够深,在法律风险防范上的投入还不够多(包括精力和金钱的投入)。据统计,美国企业平均支出的防范法律风险的费用占企业收入的1%,但是中国呢?大多数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投入严重不足,法律风险防御能力很弱,因法律风险而遭受损失的风险就更高。 经验告诉我们,企业经营存在法律风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去注意它,防范它,任其发展。因此,注重提高企业管理者的法律意识,进一步熟悉与企业经营相关的法律知识并对企业进行法律风险的安全检查,把隐藏在企业内部的法律风险及时发掘出来,事先采取防范或预防机制规避企业经营中的法律风险,切断法律风险发生的根源。 二、防患于未然,定期进行法律风险评估。 企业要“长治久安”,需要具有完善的内部管理体制和风险防范规避机制,预先知道风险的所在并进而设法避免法律风险的发生。随着我国法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法律的不断完善,我们的企业管理者也应进一步转变观念,法律意识要有一个大的提升,即从“救火”意识到“防火”意识;从法律救济意识到法律防范意识;从依法维权意识到依法治企意识。总之,要使我们的法律意识完成一个从被动意识到主动意识的提升。

注册会计师-经济法习题精讲-第六章 公司法律制度(14页)

第三编商事法律制度——第六章公司法律制度 第一节公司法基本制度 考点1 公司设立阶段的债务 1.【多选题】(2016年A)(改)甲、乙、丙、丁拟设立一家贸易公司,委派丙负责租赁仓库供公司使用,因公司尚未成立,丙以自己的名义与戊签订仓库租赁合同。根据公司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仓库租赁合同义务承担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贸易公司一经成立,戊即可请求该公司承担合同义务 B.贸易公司成立后,对租赁合同明确表示承认的,戊才可请求贸易公司承担合同义务 C.若贸易公司未能成立、戊可请求丙承担合同义务 D.贸易公司成立后,戊仍可请求丙承担合同义务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公司设立阶段的合同之债。发起人以自己名义为设立公司之目的而与他人订立合同,那么合同的当事人就是发起人和该相对人。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合同相对人有权选择请求该发起人或者成立后的公司承担合同义务。公司设立失败的,债权人有权请求全体或者部分发起人对设立公司行为所产生的费用和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2.【单选题】(2014年A)在乙有限责任公司设立过程中,出资人甲以乙公司名义与他人签订一份房屋租赁合同,所租房屋供筹建乙公司之用。乙公司成立后,将该房屋作为公司办公用房,但始终未确认该房屋租赁合同。下列关于房屋租赁合同责任承担的表述中,符合公司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A.甲承担 B.乙承担 C.甲、乙连带承担 D.先由甲承担,乙承担补充责任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公司设立阶段的合同之债。发起人以设立中公司的名义订立合同。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公司成立后自动承担该合同义务。 3.【单选题】(2017年A)甲、乙、丙三人拟设立一有限责任公司。在公司设立过程中,甲在搬运为公司购买的办公家具时,不慎将丁撞伤。根据公司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对丁的侵权责任承担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若公司未成立,丁仅能请求甲承担该侵权责任 B.若公司成立,则由公司自动承受该侵权责任 C.若公司未成立,丁应先向甲请求赔偿,不足部分再由乙、丙承担 D.无论公司是否成立,该侵权责任应由甲、乙、丙共同承担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设立阶段的侵权之债。发起人如因设立公司而对他人造成损害的,公司成立后应自动承受该侵权责任;公司未成立的,受害人有权请求全体发起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公司或者无过错的发起人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有过错的发起人追偿。 考点2 股东出资制度 1.【单选题】(2018年A)根据公司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得作为出资的是()。 A.债权 B.特许经营权 C.知识产权 D.股权

(法律法规课件)第五章公司法律制度参考答案

第五章公司法律制度 参考答案 导入案例: 甲、乙、丙、丁、戊5人组建了一个市场调研公司,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20万元,甲等5人每人持有4万元的股份。公司成立半年,乙因看好其他行业想抽回其在公司的股金以作他用。丁则将其股份转让给非公司股东辛某。甲、丙、戊3人对乙、丁两人的行为态度不一:甲认为,乙抽出股份不可以,丁转让股份则随其便;丙认为,乙、丁两人的行为都绝对不允许,否则,公司将形同虚设;戊则认为,乙想抽出资不行,丁若想转让股份,只能转让给本公司股东,不可以转让给非公司股东。 试问:(1)甲的看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2)丙的看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3)如果丁转让股份,甲、乙、丙都已表示同意,独戊不同意,则会产生什么后果? (4)如果其他股东都已同意丁转让股份,丙不想让其股份落入非公司股东手里,而主张优先购买权,是否有法律依据? 参考答案: (1)甲的看法不正确。因为,虽然股东可以转让其出资,但对外转让出资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未获得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的,不同意转让的股东应当购买需转让的出资,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股东同意转让的,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 (2)丙的看法不正确。因为,第一,虽然股东一般情况下不得抽回出资,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1)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2)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的;(3)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会议通过决议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续的。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60日内,股东与公司不能达成股权收购协议的,股东可以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9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二,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可以对外转让其出资。 (3)如果丁转让股份,甲、乙、丙都已表示同意,独戊不同意,则丁可以将其股份转让给非公司股东辛某。因为,已超过半数以上的股东同意。戊在同等条件下可以主张优先购买权。 课堂讨论参考答案

企业法律制度练习题

【经济法知识】第一章企业法律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的公司登记机关是()。 A、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B、国税机关 C、财政部 D、商务部 2、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必须报经批准的,应当自批准之日起一定期限内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该期限是()。 A、30日 B、60日 C、90日 D、120日 3、A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B公司是A公司的关联企业。当A公司讨论为B公司提供担保事项时,下列说法不符合《公司法》规定的是()。 A、有关联关系的董事不可以参加会议 B、董事会会议由过半数的无关联关系董事出席方可举行 C、有关联关系的董事不得代理其他董事行使表决权 D、出席董事会的无关联关系董事人数不足3人的,应将该事项提交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4、设立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为()。 A、50人以下 B、2-200人 C、2-100人 D、500人以下 5、股东会对公司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修改公司章程等事项作出决议时,必须经代表()具有表决权的股东通过。 A、1/2以上 B、2/3以上 C、全体 D、符合章程规定的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行使的职权的是()。 A、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 B、制订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 C、修改公司章程 D、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经理 7、甲、乙、丙共同出资设立了一有限责任公司,1年后,甲拟将其在公司的全部出资转让给丁,乙、丙不同意,下列解决方案中,不符合《公司法》规定的是()。 A、由乙或丙购买甲拟转让给丁的出资 B、乙和丙共同购买甲拟转让给丁的出资 C、乙和丙均不愿意购买,甲无权将出资转让给丁

D、乙和丙均不愿意购买,甲有权将出资转让给丁 8、刘某出资12万元设立了一个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存续期间,刘某的下列行为中,符合公司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A、设立股东会 B、决定用公司盈利再投资设立另一个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C、在公司登记中注明自然人独资,并在营业执照中载明 D、决定不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9、根据公司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会有权决定的事项是()。 A、解聘或者聘任公司经理 B、对合并、分立、解散作出决议 C、对增减注册资本作出决议 D、对发行公司债券作出决议 10、几家企业拟采用发起设立方式设立一家股份有限公司,下列法律顾问提供的法律意见中,正确的是()。 A、发起人的人数至少为5人 B、发起人须有2/3以上在中国境内有住所 C、发起人应当一次缴足全部股款 D、发起人应当负责制定公司章程 11、某股份有限公司原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某年需要减少注册资本300万元,那么该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的通过方式为()。 A、经股东大会持表决权过半数的股东通过决议 B、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 C、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1/3以上通过 D、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全部通过 12、发行无记名股票的股份有限公司召开股东会议的,应当于会议召开()前公告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和审议事项。 A、30日 B、10日 C、15日 D、20日 13、关于股份有限公司的监事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监事会成员必须全部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 B、监事会成员中职工比例不得低于五分之一 C、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可以兼任监事 D、监事会主席和副主席由全体监事过半数选举产生 14、某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4000万元,2016年税后利润为300万元,累计已提取法定公积金1000万元。根据规定,该公司当年法定公积金应提取的数额为()。 A、可不再提取 B、15万元 C、30万元 D、60万元

金融风险的产生及防范措施方案

金融风险的产生及防措施 提到金融风险就不得不提到金融安全。金融安全由于牵涉到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其主要关注的问题局限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货币危机、资产泡沫、银行运行稳健性的削弱等问题。 一、金融风险的种类 金融风险的种类,从不同的角度分类会有所不同,从金融活动的经营者和经过程来看,金融风险主要分为信用风险、利率风险、购买力风险、外汇风险、证券价格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几类。 第一,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由于信用活动中存在不确定性而使信用活动主体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即受信人不能履行约定契约中的义务而使授信人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它是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信用风险岀现,离不开两个方面:其一是经济运行的周期性。其二是影响公司经营的特殊事件的发生。 第二,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利率水平的不确定变动,而金融机构的资产项目和负债项目利率没有随市场利率变化而调整或调整不当,导致其净利息收入减少或利息支出增加,从而形成损失的可能性。 第三,投资风险。投资风险是指有关主体在股票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进行投资中,因股票价格、金融衍生产品价格发生意外变动,

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第四,外汇风险。外汇风险又称汇率风险,是指因外汇市场变动引起汇率的变动进而使行为人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金融公司、企业或个人等行为人,在一定时期对外经济、贸易、金融、外汇储备的管理与营运等活动中,以外币表示的资产与负债会因外汇风险引起价值的增加或减少。外汇风险可能具有获得利益或遭受损失两种结果。 第五,证券价格风险。证券价格风险是指由于证券价格的不确定变化导致行为人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第六,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对于经济实体是指由于金融资产流动性的不确定性变动而使其遭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言是指其无力为负债的减少、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而造成其损失或破产的风险。 二、现代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 第一,杠杆率问题。杠杆化运作是金融的在属性(最典型的银行、投资银行都是此类运作模式),如何有效把握好适度杠杆率,是始终未能解决的问题,每次金融危机都与过度杠杆化密切相连。 第二,传染性问题。金融交易相互交错、相互连接,因而,往往一家机构、一个地区出现问题,极容易快速波及其他貌似无关的机构或地区,这种传染往往因为金融机构普遍的杠杆化运作而放大,即产生所谓的“蜘蝶效应”,最终酿成全局性的灾难。 第三,资产泡沫事先确认的困难。几乎每次危机,都与各类资产泡沫的破灭有关。但是,由于资产价格取决于未来的现金流,而未来具有

2020年经济法考试闯关复习精讲:第六章_公司法律制度 共70页

2020年经济法考试复习指导 第六章公司法律制度 最近5年题型、题量分析表 单项选择 题 多项选择题案例分析题合计 2019年卷14题4分1题1.5分2/7题5分10.5分卷24题4分2题3分1/7题3分10分 2018年卷14题4分2题3分3/7题8分15分卷24题4分2题3分——7分 2017年卷14题4分1题1.5分2/6题6分11.5分卷23题3分1题1.5分2/8题4.5分9分 2016年卷14题4分3题4.5分3/6题9分17.5分卷24题4分2题3分2/6题6分13分 2015年卷14题4分1题1.5分3/6题9分14.5分卷24题4分1题1.5分2/6题6分11.5分 本章教材主要变化 2020年本章教材的主要变化有: 1.删除了“公司名称的预先核准”; 2.调整了“股权出资”; 3.根据《公司法司法解释(五)》新增“增资优先认缴权的几点细化说明”、“关联交易”的有关内容、“董事的解任”、“股东重大分歧案件的调解”。 本章单元框架

第1单元公司的法人资格 本单元考点框架 考点1:公司的法人资格(★)(P159) 1.公司的独立法人地位 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2.股东的有限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3.法人人格否认 公司股东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4.关联交易 (1)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违反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关联交易损害公司利益,公司依法请求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赔偿所造成的损失,被告仅以该交易已经履行了信息披露、经股东(大)会同意等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程序为由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公司没有提起诉讼的,符合条件的股东,可以依法提起股东代表诉讼。(2020年新增) (3)关联交易合同存在无效或者可撤销情形,公司没有起诉合同相对方的,符合条件的股东,可以依法提起股东代表诉讼。(2020年新增) 【补充链接】 (1)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与本公司进行交易 (2)重大事件、虚假陈述 (3)上市公司董事会关联表决权排除制度 (4)上市公司独立董事 考点2:公司对外投资的限制(★)(P159) 决议机构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 投资限额公司章程对投资的总额、单项投资的数额有限额规定

公司法律制度练习题(1)

公司法律制度 1.公司登记管理 【习题1·多选题】2014年7月,王某拟设立一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向某工商代理机构咨询登记事项时,其工作人员告知王某下列事项均为公司登记事项,其中符合公司法律制度 规定的有(ABD)。 A.公司名称及住所 B.法定代表人姓名和公司股东姓名或名称 C.注册资本、实收资本 D.公司经营范围及营业期限 【答案】ABD 【解析】公司的登记事项包括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姓名、注册资本、公司类型、经营范围、营业期限、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的姓名或名称;“实收资本”不再作为公司的登记事项。 【习题2·判断题】公司应当于每年4月1日至6月30日,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公司登记机关报送上一年度年度报告,并向社会公示。() 【答案】× 【解析】公司应当于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公司登记机关报送上一年度年度报告,并向社会公示。 2.公司股东的出资 【习题1·单选题】王某和李某拟投资设立甲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协议就股东出资事项拟定了下列内容,其中符合公司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A.王某以其父所有的一套房屋出资 B.李某应当在公司申请营业执照前缴纳其货币出资额中的30% C.王某以实际价值为50万元的机器设备作价100万元出资 D.李某另以劳务出资,作价200万元 【答案】B 【解析】(1)选项A:股东对所出资财产应当享有合法处分权限;(2)选项B:《公司法》2013年修改后,对股东首期出资额、出资期限均不作法定要求,但是公司章程可以作出规定;(3)选项C:股东用于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经过评估,不得高估也不得低估;(4)选项D:股东不得以劳务出资,普通合伙人可以劳务出资。 【习题2·多选题】甲、乙、丙、丁四人共同设立一家有限责任公司,并在拟订公司章程时约定了各自的出资方式。根据公司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甲以其取得的商标专用权评估作价100万元出资 B.乙以其设定了抵押权的某房产评估作价200万元出资 C.丙以其劳务评估作价50万元出资 D.丁以其应收A公司的债权150万元出资 【答案】AD 【解析】股东不得以劳务(选项C)、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誉、特许经营权或者设定担保的财产(选项B)等作价出资。 【习题3·多选题】A公司成立于2012年5月10日,甲以房屋作价出资并自A公司成立之日实际移交A公司使用,但一直未办理房屋权属变更登记手续;2013年3月1日,A公司

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九大法律风险

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九大法律风险 公司治理法律风险加入时间:2008-07-04 10:47:28 点击:139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原总裁杰克·韦尔奇在回答别人问他最担心什么时说:“其实并不是G E的业务使我担心。而是有什么人做了从法律上看非常愚蠢的事而给公司的声誉带来污点并使公司毁于一旦。” 这段话在有关企业法律事务类文章中被引用频率颇高。不错,杰克·韦尔奇所指的就是企业的法律风险。法律风险与自然风险、商业风险共同构成了企业风险。与其他两种风险以不可抗力和市场因素为特征所不同的是,法律风险以必须承担法律责任为特征。 什么是法律风险? 那么,什么是法律风险呢?综合各种论述,笔者以为,法律风险指法律因素导致的、或者由于经营管理时缺乏法律支持而带来的各类企业风险,以及非法律因素的各类企业风险发生后,最后给企业带来的各种法律后果。前者,主要是指直接的法律风险,后者指间接的法律风险。直接法律风险容易理解,如履行合同违约、产品致人损害等需承担的法律责任:后者因其并非由法律因素直接引起的.所以不容易理解。如1979年发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三里岛核电站放射物质泄漏事件导致核电站被关闭,约20万居民永久撤离。在其后14 年中,企业共付出近10亿美元清理费用。由污染引发的诉讼高达2000多起,最终解决历时15年。这就是一起典型的间接法律风险案例。 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必须依法经营管理,依法开展各种经济活动.这是对企业最基本的要求。因此.从企业成立到解散,以及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各种行为,如改制、并购重组、对外投资、契约合同和产销行为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法律风险。综合而言,笔者以为,企业经营管理中主要有九大法律风险。 企业经营中的九大法律风险 1、企业设立及解散的法律风险 企业在设立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往往会为企业健康运行埋下隐患,并导致公司成立后内部纠纷频频,而有的在公司成立过程中就产生了纠纷乃至公司无法成立。如发起人出资不足.发起人违反出资义务,出资权利瑕疵等引发的纠纷以及设置虚拟股东引发纠纷、隐名出资人引发的纠纷。在公司解散过程中,涉及公司清算、债务承担等也会引发大量纠纷。 2、公司内部权益纠纷 公司成立后各类内部纠纷一直是公司治理要面对的核心问题.而新公司法颁布后又出现了大量的新类型纠纷,使公司内部纠纷成为近两年法律的一大热点。如股东与股东.股东与董事会等发生的股权确认、股权转让、股东权益诉讼.以及股东请求确认公司设立无效或撤

《经济法》第五章合伙企业法律制度练习题4.doc

《经济法》第五章合伙企业法律制度练习题 4 《经济法》第五章合伙企业法律制度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依照《合伙企业法》的规定,下列情形中,不属于普通合伙企业的合伙人被除名的情形是()。 A、甲合伙人在执行合伙事务中有侵占合伙企业财产的行为 B、乙合伙人因重大过失给合伙企业造成损失 C、丙合伙人个人丧失偿债能力 D、丁合伙人未履行出资义务 2、合伙企业解散后,合伙企业的财产支付合伙企业的清算费用后的清偿顺序是()。(①缴纳所欠税款;②清偿债务;③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和法定补偿金)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①② D、②①③ 3、某普通合伙企业2015年成立,张某于2016年提出入伙,

如果原合伙协议没有相关的约定,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张某入伙应当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 B、张某应当与原合伙人享有同等权利 C、张某应当订立书面入伙协议 D、张某对其入伙前合伙企业的债务不承担责任 4、根据《合伙企业法》的有关规定,下列有关普通合伙企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伙人只能是自然人 B、入伙的新合伙人对入伙前合伙企业的债务不承担连带责任 C、退伙人对其退伙后合伙企业新发生的债务不承担连带责任 D、合伙人之间约定的合伙企业亏损的分担比例对合伙人和债权人均有约束力 5、甲、乙、丙、丁成立一有限合伙企业,其中甲、乙为普通合伙人,丙、丁为有限合伙人。1年后甲转为有限合伙人,丙转为普通合伙人。此前,合伙企业欠银行50万元,该债务直至合伙企业被宣告破产仍未偿还。下列有关对该50万元债务清偿责任的表述中,符合合伙企业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A、甲、乙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丙、丁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

第二章 会计法律制度试题

第二章会计法律制度试题 1.下列各项会计法律制度中,由国务院制定的是()。 [单选题] * A.《会计法》 B.《总会计师条例》(正确答案) C.《企业会计准则》 D.《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2.下列人员中,()应当对甲公司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单选题] * A.甲公司的控股股东 B.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正确答案) C.甲公司的会计人员 D.甲公司的内部审计人员 3.根据新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单选题] * A.所有会计档案均可仅以电子形式保存 B.单位会计管理机构临时保管会计档案最长不超过1年 C.单位保存的会计档案一般不得对外借出(正确答案) D.由档案机构编制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4.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不包括()。 [单选题] * A.5年(正确答案) B.10年 C.30年 D.永久

5.2018年10月编制的第三季度财务报表至()保管期满。 [单选题] * A.2028年10月31日 B.2028年12月31日(正确答案) C.2048年12月31日 D.需要永久保管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需要永久保管的会计档案的是()。 [单选题] * A.年度财务报告 B.会计档案移交清册(正确答案) C.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D.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 7.《会计法》规定: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对有关单位的()实施监督检查。 [单选题] * A.会计工作 B.会计行为 C.会计资料(正确答案) D.会计处理方法 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审计报告的要素的是()。 [单选题] * A.标题 B.引言段 C.审计意见段 D.强调事项段(正确答案)

防范发生金融风险【金融风险防范工作预案】

防范发生金融风险【金融风险防范工作预 案】 为及时处置金融系统突发性支付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保证金融各项改革顺利进行,特制定本预案。一、突发性支付风险的防范措施㈠我支行要密切关注可能发生支付风险的诱因:1、已发生的或可能发生的严重自然灾害及类似“非碘”等公共卫生事件; 2、可能引发突发性支付风险的各类谣言; 3、媒体对金融改革或其他方面的负面报道; 4、金融系统发生抢劫盗窃等重大刑事案件或高级管理人员畏罪潜逃; 5、其他金融机构发生挤兑、限兑或停兑的; 6、可能引发支付风险的其他信息。㈡非现场监测及预警1、要根据非现场监管数据及风险监测台帐,按日、旬、月、季定期测算农村信用社资金状况,重点分析储蓄存款变化情况及原因、备付金变化情况、资产流动性等,从中发现可能发生支付的苗头,及时提醒告诫农村信用社要加以警惕和防范。2、根据《农村信用社风险评价和预警指标体系》相关要求,定期对县辖农村信用社进行排查,确定可能发生支付风险的农村信用社,列为重点关注对象,严密监控,及时预警,并要求农村信用社尽快落实各项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对策措施。3、对列为重点关注对象的信用社,要根据其支付风险状况,立即派人进行现

场检查,并拿出针对性的整改意见。㈢报告1、接到联社或信用社风险报告后2小时内报告上级,风险报告表在当日起逐日报送。2、可根据风险处置情况,要求农村信用社和各联社增减报告内容和次数。 3、突发性风险报告中要包括以下内容:金融机构基本情况、风险基本情况,原因、时间、涉及信用社或分支机构数、各项存款和储蓄存款的下降情况,已采取的和拟采取的措施、发展趋势分析等。二、处置程序㈠接到联社或信用社的风险报告后,要立即责成县联社实施风险处置和同业救助方案,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提出具体化解措施和对策,并监督信用社实施。㈡要立即组成由行长带队、相关人员参加的专门监管工作小组,进驻金融机构,直接履行监管职责。㈢要牵头,协调县政府、银监办、联社等有关部门组成风险救助小组,商讨给予财政资金支持等事宜。㈣督促金融机构及时提出动用存款准备金和紧急再贷款的申请,并协调尽快给予答复。㈤在处置风险过程中,要统一宣传口径。遇到新闻媒体采访时,要由处置风险的主要负责人亲自或指定人员答复。对于举报投诉和反映情况的存款人要热情接待,依法解释,但不得作出“保证还款”等承诺。㈥对引发支付风险或处置风险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肃查处。

36、公司法律制度测试题及答案

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 第 1题:多选题(本题2分) 下列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义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股东有义务缴纳所认缴的出资 B、公司设立登记后,股东可以抽回出资 C、股东必须遵守公司章程 D、股东有出席股东会会议的义务 E、公司设立登记后,股东不得抽回出资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 公司设立登记后,股东不得抽回出资,这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义务之一。故选项B错误。出席股东会会议是股东的一项权利,而不是股东的义务,故选项D错误。 第 2题:多选题(本题2分) 下列关于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股东转让其股份,应当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进行或者按照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 B、无记名股票的转让,由股东将该股票交付给受让人后即发生转让的效力 C、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 D、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离职后1年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 E、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25% 【正确答案】:ABCE 【答案解析】: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故选项D错误。 第 3题:单选题(本题1分) 下列各项属于上市公司组织机构的特别规定的是( )。 A、上市公司必须设立董事会 B、上市公司必须设立监事会 C、上市公司必须设立独立董事制度 D、上市公司必须设立股东大会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大会都是一般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机构,上市公司组织机构的特别规定包括:上市公司应设立独立董事制度,上市公司应设立关联董事的回避制度,上市公司应设立特别决议事项制度,上市公司有财务披露义务。故本题应选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