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翻译基本理论

翻译基本理论

翻译基本理论
翻译基本理论

Basic Theories of Translation

Basic Theories of Translation

Nature of Translation

1. Nature of Translation

1.1 What is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is a science.

?Translation is an art.

?Translation is a skill.

?Translation is a language activity.

?Translation is communicating.

Nature of Translation

Nature of Translation

The school of science maintains that translating should reproduce the message of the original by mean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linguistic equivalence.

Nature of Translation

It puts stress on the study of description of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and the structures and forms of language so as to reveal the objective laws inherent in translating.

Nature of Translation

The school of art advocates re-creating a literary work by using expressions of another language.

Nature of Translation

It emphasizes the effect of translation.

Nature of Translation

Nature of Translation

The horse is a useful animal.

这马是一个有用的动物。

马是一种有用的动物。

马是有用的动物。

Nature of Translation

Questions:

What kind of internal laws can you observe in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 according to the above example?

Nature of Translation

Chinese language has no articles but English has the definit e “the” and the indefinite “a” and “an”.

Nature of Translation

Thus ,when rendering from Chinese into English, in accordance with the usage of Chinese, both the definite and indefinite articles had better be omitted in the translation. Nature of Translation

In the course of the translation of the above example, there are both addition and omission depending on the intrin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languages.

Nature of Translation

Gates Avenue families carried their pails to the hydrant at the curb.

住在盖茨街的家家户户都得提小桶到街边水龙头去取水。

Nature of Translation

Questions:

What kind of internal laws can you observe in the two languages according to the above example?

Nature of Translation

More verbs and fewer nouns and prepositions are used in Chinese than in English while more nouns and prepositions and fewer verbs are used in English than in Chinese.

Nature of Translation

Out of this comparative study, we can find that an important method of translation is used in translating the above English sentence—conversion of parts of speech.

Nature of Translation

Conclusion: After we have discovered the characteristics,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of

the two languages, we can naturally find out their intrinsic laws and interrelation, thus bringing about some practical methods of translation. Now we may conclude that translation

is indeed a science with its own peculia laws and methods.

Nature of Translation

Nature of Translatio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is actually a process of re-creation and reproduction.

Nature of Translation

democracy

德谟克拉西→民主

science

赛恩斯→科学

bourgeois

布尔乔亚→资产阶级

proletariat

普罗列塔利亚→无产阶级

Nature of Translation

My hands are clean. I have no blood on them.

我的双手是清白的!它们上面没有沾满鲜血。

我的双手是干净的。上面没沾鲜血。

Nature of Translation

Example:

匪军所至,杀戮人民,奸淫妇女,焚毁村庄,掠夺财物,无所不用其极。

When the bandit troops went, they massacred and raped, burned and looted, and stopped at nothing.

Nature of Translation

Examples:

Oliver Twist

《奥列佛·推斯特》

《雾都孤儿》

Hamlet

《哈姆莱特》

《王子复仇记》

Nature of Translation

Conclusion: Whether a work of translation is good or bad, readable or not, i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ranslation itself; rather, it depends on the artistic level and technique of the translator.

Nature of Translation

Conclusion: Whoever has a good command of translation both in theory and technique can, of course, offer satisfactory translation. As pointed out at the very beginning of the lecture, translation is not only a science with its own laws and methods but also an art of reproduction and re-creation.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2.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2.1 Criteria of translation in the western countries

1) Alexander Fraser Tytler (1747-1814): thre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i) 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 ii)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

iii) 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original composition (Tytler, 1790:8).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2) Eugene A. Nida: dynamic equivalence

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Nida, 1969:12).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Nida’s celebrated example from Bible translation is the phrase “Lamb of God,” whereby

“Lamb” symbolizes innocence, especially in the context of sacrifice. A literal translation (“formal equivalence”) would create problems in a culture, such as that of the Eskimos, where the lamb is an unfamiliar animal and symbolizes nothing. The “dynamic equivalence” in this case would be “Seal of God”, the seal being naturally associated with innocence in the Eskimo cultur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2.2 Criteria of translation in China

1) 严复:信、达、雅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2) 瞿秋白:等同概念

翻译应当把原文的本意,完全正确的介绍给中国读者,使中国读者所得到的概念等于英、俄、日、德、法......读者从原文得来得概念。

(刘季春,1996:23)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5) 许渊冲:扬长避短,发挥语言优势(重点链接)

忠实于原文内容,通顺得译文形式,发扬译文的优势,可以当作文学翻译的标准(许渊冲,1985:13)。

许渊冲教授的翻译理论自发表以来,受到普遍好评。现在国内许多讨论翻译的论文或专著都采纳了这一观点。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6)刘重德:信,达,切

Faithfulness—to be faithful to the content of the original;

Expressiveness—to be as expressive as the original;

Closeness—to be as close to the original style as possibl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7)?°忠实与通顺?±

Faithfulness

& Smoothness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Liberal Translation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Liberal Translation

3.1.1 Literal Translation

Literal translation takes sentences as its basic units and the whole text into consideration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course of translating.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Liberal Translation

It strives to reproduce both the ideological content and style of the entire literary work and retain as much as possible the figures of speech and such main sentence structures or patterns as SV, SVO, SV A, SVOO, SVOC, SVOA .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Liberal Translation

A: Still waiting here? Seems you have waited a long time.

B: Have to wait. Told me he would come, and I have something to tell him. It won’t wait. 甲: 还等在这儿?好象你已经等了很久了。

乙: 不得不等。他对我说会来,我也有件事要告诉他。那可不能等。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Liberal Translation

He walked at the head of the funeral procession, and every now and then wiped his crocodile tears with a big handkerchief.

他走在送葬队伍的前头,还不时用一条大手绢抹去他那鳄鱼的眼泪。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Liberal Translation

3.1.2 Liberal Translation

Liberal translation may be defined as a supplementary means to mainly convey the meaning and spirit of the original without trying to reproduce its sentence patterns or figures of speech.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Liberal Translation

It’s an ill wind that blows nobody good.

对一些人有害的事情可能对另外一些人有利。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Liberal Translation

树倒猢狲散。

Members run away when the family falls.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Liberal Translation

3.2 How to use the two methods properly?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Liberal Translation

3.2.1 Translate literally, if possible.

When translating, you should not use literal translation completely or use free translation

completely.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you are translating, you take literal translation as your first consideration, and use free translation when neccessary.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Liberal Translation

For my father know and I know that if you only dig enough, a pasture can be made here. Literal translation: 因为我父亲知道,我也知道,只要挖到一定程度,早晚可以在这里辟出个牧场的。

Free translation: 因为我父亲知道,我也知道,功到自然成。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Liberal Translation

For Kino and Juana this was the morning of mornings of their lives, comparable only to the day when the baby had been born.

Literal translation: 在基诺和朱安娜看来,这是他们一生中最了不起的早晨,只有宝宝出生的那一天,才可以与之媲美。

Free translation:基诺和朱安娜以为,这一天非常重要。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Liberal Translation

3.2.2 Literal translation is not equal to word-for-word translation.

Examples :

It was an old and ragged moon.

那是一个又老又破的月亮。

他的许多思想对当代青年特别有趣。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Liberal Translation

Every atom of your flesh is as dear to me as my own: in pain and sickness it would still be dear.

你的肉中的每一个原子,对我来说,都像我自己一样亲;即使在病痛中,仍然是亲的。 Being a teacher is being present at the creation, when the clay begin to breathe.

当一名教师意味着是创造的见证人,他目睹人体开始呼吸,开始了生命。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Liberal Translation

3.2.3 If literal translation is impossible, use liberal translation.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Liberal Translation

I gave my youth to the sea and I came home and gave my wife my old age.

Literal translation: 我把青春献给海洋,我回家的时候便把老年给了我的妻子。

Free translation: 我把青春献给海洋,等我回到家里见到妻子的时候,已经是白发苍苍了。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Liberal Translation

Maybe Kino has cut off his own head and destroyed himself.

Literal translation: 也许基诺会割掉自己的脑袋,把自己毁了。

Free translation: 也许基诺走绝了路,自己毁了自己。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Liberal Translation

But no one forces you to go to sea. It gets in your blood.

Literal translation:但是谁也没有强迫你出海,它进到你的血液里了。

Free translation:但是谁也没有强迫你出海,是你心甘情愿的嘛。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Liberal Translation

After so much bad blood between us, how generous can I expect him to be?

Literal translation: 我们之间有这么多坏血之后,我还能指望他对我怎么宽厚呢?

3.3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Domestication refers to the target-culture-oriented translation

Foreignization is a source-culture-oriented translation

3.3.1 Domestication

Domestication refers to the target-culture-oriented translation in which unusual expressions to the target culture are exploited and turned into some familiar ones so as to make the translated text intelligible and easy for the target readers.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3.3.2 Foreignization

Foreignization is a source-culture-oriented translation which strives to preserve the foreign flavor as much as possible in order to transfer the source language and culture into the target one.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Man proposes, Heaven disposes.

知人知面不知心。

You can know a man’s face but not his heart.

(Yangs)

Appearances certainly are deceptive.(Hawkes)

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来。

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t cook a meal without rice. (Ya ngs)

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t cook bread without flour.

(Hawkes)

翻译理论概述

翻译理论知识 一、翻译的定义 学习一门新的学科,首先必须有一个科学的定义。翻译是一个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的技艺,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规范、举世公认的定义。我们只能综合各种不同的定义来掌握翻译的本质。 1. The Definition of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To turn from one language into another. 2. The Definition of 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To turn into one’s own or another language. 3. A good translation is one which the merit of the original work is so completely transfused into another language as to be as distinctly apprehended and as strongly felt by a native of the country to which that language belongs as it is by those who speak the language of the original work.好的翻译应该是把原作的长处完全地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以使译人语所属国家的本地人能明白地领悟、强烈地感受,如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所领悟、所感受的一样。(泰特勒,1790) 4. Translation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ce of the source language ,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翻译就是在译入语中再现与原语的信息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物,首先是就意义而言,其次是就文体而言。 (奈达,1974) 5.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张培基,1980) 6.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传达出来,以达到沟通思想感情、传播文化知、促进社会文 明,特别是推动译语文化兴旺昌盛的目的。(孙致礼:2003) 7.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 (王克非,1997) 二、翻译的分类 翻译分不同的类型。就文本而言,随着世界发展的全球化趋势,翻译的范围越来越广,涵盖各个领域,如文学、政治、文化、贸易、科技、传媒等。在这个意义上,翻译可分为文学翻译、科技翻译和实用文体翻译。 1.按语言分类:本族语译成外语、外语译成本族语/ 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2.按活动形式分类:笔译(translation)、口译(oral interpretation) 3按翻译材料的文体分类:应用文体翻译、科技文体翻译、文学作品翻译、政论作品翻译 4按处理方式分类:全译、节译、摘译、编译、译述 三、翻译的标准 翻译标准就是指翻译实践时译者所遵循的原则,也是翻译批评家批评译文时必须遵循的原则。翻译是一种社会活动,翻译标准则是从中产生的。由于社会活动受制于社会条件及译者个人等等因素,因此翻译标准也就打上了深深的社会和译者的烙印。 在我国持这一翻译原则的有玄奘、严复和鲁迅等人。玄奘是唐代著名的佛经翻译家,主张翻译"既须求真又须喻俗"(A good translation should be both faithful to the original and intelligible to the public.),意即译文要"忠实通顺"。严复是我国清末时期的名学者。他在《天演论》(译例言)(1898)中提出了"信达雅"三字标准(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信"是"意义不背本文","达"是不拘原文形式,尽译文语音的能事以求原意明显。"信"、"达"互为照应,不可分割开来。"雅"在今天看来是不可取的,因为这个"雅"是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即所谓的上等文言文。鲁迅先生认为:"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这就是说,译文既要信又要顺(both faithful to the SL and smooth in expression)。我国当代翻译理论家张培基等人在其《英汉翻译教程》中所提出的"忠实"、"通顺"标准也属此类型。从

翻译基本理论知识

翻译概述(1) 一、学科特点 翻译是一种跨越时空的语言活动,是"把一种语言已经表达出来的东西用另一种语言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范存忠:"漫谈翻译"《翻译理论与技巧》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p.80), 是"从语义到文体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谭载喜:《奈达论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p.10)。翻译虽为个体所承作,却是一种社会活动,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又有丰富的实践内涵。就前者而言,翻译经过千百年来各国翻译家的共同努力,已经在语言学、文学、文化、心理学、人类学、哲学和教育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一套理论体系,并在具体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跨文化和语言转换模式。随着科学的日益进步,这种体系和模式正处在不断地完善之中。就后者而言,翻译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辨证的;翻译理论产生于翻译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实践转过来又丰富翻译理论。可以说,没有社会实践就不会有翻译理论的产生;没有翻译理论作为指导,翻译实践就会难免走弯路。因此,学好翻译既要重视翻译理论的学习,又要加强翻译实践;理论联系实际,这是我们学好翻译的必由之路。 二、为什么可能有翻译 翻译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需要,因为人类社会要发展进步就需要在不同文化的民族之间进行沟通,而这一全过程都离不开翻译。正如Steiner和张培基所说的那样:Translating it is that openeth the window, to let in the light; that breaketh the shell, that we may eat the kernel. (Steiner) 翻译是沟通各族人民的思想,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交流的重要手段,

翻译理论知识

《翻译理论与实践》考试理论部分复习提纲 一、翻译定义: 1、张培基——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3、刘宓庆——翻译的实质就是语际的意义转换。 4、王克非——翻译就是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 5、泰特勒——好的翻译应该就是把原作的长处完全地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以使译入语所属国家的本地人能明白地领悟、强烈地感受,如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所领悟、所感受的一样。 6、费道罗夫——翻译就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与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所业已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出来。 7、卡特福德——翻译的定义也可以这样说:把一种语言(Source Language)中的篇章材料用另一种语言(Target Language)中的篇章材料来加以代替。 8、奈达——翻译就就是在译入语中再现与原语信息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物,首先就意义而言,其次就就是文体而言。 “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Eugene Nida 纽马克——通常(虽然不能说总就是如此),翻译就就是把一个文本的意义按作者所想的方式移译入另一种文字(语言)。“Translation is a craft consisting in the attempt to replace a written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one language by the same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another language、”--- Peter Newmark 10、“Translation is the expression in one language (or target language译入语) of what has been expressed in another language (source language 原语), preserving semantic and stylistic equivalences、”--- Dubois 12、13、Translation or translating is a communicative activity or dynamic process in which the translator makes great effort to thoroughly comprehend a written message or text in the source language and works very hard to achieve an adequate or an almost identical reproduction in the target language version of the written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or text、 二、翻译标准 1、翻译的标准概括为言简意赅的四个字:“忠实(faithfulness)、通顺(smoothness)”。忠实指的就是忠实于原文。通顺指的就是译文的语言必须合乎规范、通俗易懂。 2、严复对翻译曾经提出“信(faithfulness)、达(expressiveness)、雅(elegance)”的标准:“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3、“泰特勒三原则”:(1)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2)That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3)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original composition、”(1)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2)译作的风格与手法应与原作属于同一性质;(3)译作应具备原作所具有的通顺。”(谭载喜,2006)泰特勒指出,这三项原则就是好的翻译所必备的条件,它们次序的排列就是恰当的、自然的,就是按重要顺序排列的,如果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要牺牲某一个原则就要注意到它们的次第与比较上的重要性,决不能颠倒主次,以牺牲思想内容的忠实来求得译文的优美与流畅。 5、奈达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她对翻译所下的定义: 所谓翻译, 就是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 首先就是意义, 其次就是文体。

翻译的基本理论复习题1

一、翻译的基本理论复习题 (一)列举至少三种翻译标准(中、西均可),并指出是由谁提出的。 中国的:严复,信雅达三字标准; 林语堂:忠实,通顺,美的标准 傅雷,神似;茅盾:意境论;钱钟书:化境 赵秀明:韵味说 外国的: 泰特勒的三原则(1.译文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2.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3.译文应和原作同样流畅) 费道罗夫的等值论:等值即译文和原文等值,表现在读者看了原文和译文之后,其感受的等值性。 奈达的等效理论 奈达从社会语言学和语言交际功能观点,提出“最接近的,自然的等效翻译”概念,认为翻译必须以接受者服务为中心,要根据不同接受者的要求对译文作相应调整。 (二)翻译的主要方法有_直译_和_意译_。 “直译”就是忠实的再现原作思想内容,并尽量保存原作语言形式的表现方法。原文如在形、义上与译语全同或是基本相同的可以直译,原语中的比喻或形象能为译语读者所接受的有时也可以采用直译。 “意译”是忠实传达原作思想内容而放弃原作形式。多强调译文的效果,不求表层次形式对应,只求语言在深层次中的对应。不是主观臆断,是以不背离原文为限度,注意翻译时对原文结构的调整,用规范的译语表达。 (三)列举你所掌握的翻译技巧。 技巧是翻译的具体策略,在直译和意译两大类翻译方法之下,具体的翻译技巧有分切、转换、转移、还原、阐释、融合、引申、反转、替代、拆离、增补、省略、重复、重组、移植等。再概括起来,可以归结为增、减、移、换四大策略。 (四)列举中、西翻译史上著名翻译家至少十位。 傅雷,季羡林,草婴,鲁迅,杨绛,朱生豪,张谷若,诺思,查普曼,费洛里欧,何兰德,阿瑟伟利,弗兰茨库恩,玄奘、义净、徐寿、李善兰、赵元益、卞之琳、叶水夫、黄龙、茅盾;乔叟、西塞罗、哲罗姆、阿尔弗雷德国王、波伊提乌、诺思 (五)谈谈翻译的困难(至少两点)。 首先理解的困难。汉语和英语都是很发达的语言,以表达丰富细致著称,要理解的准确必须处处细致。Eg:in the seventh heaven不可按表面译为“升天”本意是“非常高兴”:翻译方法的选择是另一困难。直译和意译的选择,翻译腔的消除,内容与形式的统一都需要熟练的技巧。 (六)中、西语言的主要差异是: 语言差异: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是表意文字,句子有语调,有形态变化。英语属于印欧语言,是拼音文字,单词有声调,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汉语语音的一大特点是音节匀称,成双成对。于是双音节化和四音节化成了现代汉语的主要节奏倾向。 句子差异:由于中西方思惟方式不同,英汉两种语言的词的结合表现为两种性质不同的序列。英语是开放式序列,在词的组合中,核心词一般居于首位,其限定成分可以随想随加。而汉语是闭合式序列,在词的组合中,核心词一般位于尾部,限定修饰成分在先,说到核心词,序列便闭合。 (七)一个合格的译者应具备哪些素质? 1.扎实的语言功底。~是保证译文质量的根本。译者应具有扎实的汉英语言基本功,较强的

翻译基本概念

《翻译》课程理论汇编(基本概念) 1.1 翻译的概念 一般地,我们将翻译定义为:将一种语言(口语或笔语形式)(译出语)转换或创造为另一种语言(译入语)。翻译是一种非常复杂的 人类高级语言活动,这种活动的整个过程是很难以图示、语言等其他方式阐释清楚的。不同领域、不同派别的学者对翻译有着不同的定义。 1.1.1 语言学家对翻译的定义 语言学家将翻译视为一种语言活动,同时认为,翻译理论属于语言学的一个部分,即研究译出语和译入语的转换关系。解释如下: (1)Catford(1965:20)认为,翻译是译出语和译入语间的文本等效转换。 (2)Nida 和Taber(1969:12)认为,翻译是译出语和译入语间意义和形式上的最紧密联系转换。 (3)Newmark(1982/1988:5)认为,翻译理论源自于比较语言学,属于语义学的一部分,而所有语义学的研究课题都与翻译理论息 息相关。 1.1.2 文化角度对翻译的定义 从文化角度来看,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同时是文化的交流,尤其是“文化间交流”。通常我们把这一术语又改称为“文化 间合作”或“跨文化交际”等。 Shuttleworth 和Cowie(1997:35)认为,与其说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符号转换,不如说是两种语言所代表的两种文化间的转换。 译者在处理涉及语言文化方面的译务工作时,认为任何一种语言中都饱含着其文化中的相关元素(比如:语言中的问候语、固定搭配 等),任何文本都存在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同时,由于各语言所代表的多元文化差异很大,语言间的转化和创造性生成模式千变万化。 Nida 认为,对于一个成功的翻译工作者而言,掌握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语言中的词汇只有在特定的语言文化环境 中才能具有正确的、合乎文化背景的义项。 王佐良先生指出(1989),翻译不仅涉及语言问题,也涉及文化问题。译者不仅要了解外国的文化,还要深入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 不仅如此,还要不断的将两种文化加以比较,因为真正的对等应该是在各自文化中的含义、作用、范围、感情色彩、影响等等都是相当的。 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人们会说:他必须掌握两种语言;确实如此,但是不了解语言当中的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 1.1.3 文学角度对翻译的定义 持文学观点的翻译工作者认为,翻译是对语言的艺术性创造,或是一种善于创造的艺术。一些西方学者也认为,翻译是对“原文本的 艺术性改写”。 文学翻译的任务时要把原作中包含的一定社会生活的映像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在翻译过程中追求语言的艺术 美,再现原作的艺术性。用矛盾的话说,是“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著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 语言是塑造文学形象的工具,因而文学的形象性特征必然要在语言上表现出来。文学语言的特征,诸如形象、生动、鲜明、含蓄、凝

翻译基础知识

翻译基础知识 一、翻译的分类 1.按所涉及的两种代码的性质,可分为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语符翻译(inersemiotic translation)。 2.按翻译主体的性质,可分为人工翻译、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两类。 3.按翻译的工具和成品形式,可分为口译和笔译。 4.按翻译的客体,亦即所译资料的性质,可分为文学翻译(literal translation)和实用翻译(pragmatic translation)。 二、译家译论 1.支谦:在三国时期,支谦的《法句经序》中提出了“因循本旨,不加文饰”的译经原则。 2.道安:晋、前秦时道安在《革卑婆沙序》中提出,“案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时改倒句, 余尽实录。”道安涉及译论的佛经序文较多,最有名的是提出“五失本”、“三不易”之说。其意思是,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失去本来面目,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必须慎之又慎。 3.彦琮:北朝末年及隋初,彦琮著《辨证论》,它可以看作是我国第一篇翻译专论,他主张译经 “宁贵朴而近理,不用巧而背源”。可见他是坚持忠实第一并倾向于直译的。 4.玄奘:唐代僧人玄奘的指导原则是:“既须求真,又须喻俗”。“求真”即追求准确,要力求“忠 实原作”,这是一切认真负责的翻译工作者的共同理想。同时必须“喻俗”,亦即使群众理解,这就是说要“通顺”。玄奘在译经中成功地运用了补充法、省略法、变位法、分合法、译名假借法、代词还原法等等翻译技巧。 5.马建忠:清末,马建忠在其《马氏文通》中提出“善译”之说:“必先将所译者与所以译者两国之 文字,深嗜笃好,字栉句比,以考彼此文字孳生之源,同异之故。所有当相之实义,委曲推究,务审其声音之高下,析其字句之繁简,尽其文体之变态,及其义理精深奥折之所由然。” 6.林纾:林纾强调在翻译时译者应该投入自己的主观感情,译者须与原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心灵 相交流。 7.鲁迅: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二集》里说:“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 则保存着原作得丰姿”。也就是说既要通顺,又要忠实。所谓忠实,是指内容上的“信”;所谓通顺,是指表达上的“顺”。 8.茅盾:文学翻译的目标是“艺术创造性翻译”——用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 读者读译文时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 9.钱钟书:“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文 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十七世纪有人赞美这种造诣的翻译,比为原作的‘投胎转世’,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致依然故我。换句话说,译本对原作应该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像译本,因为作品在原文里决不会读起来像经过翻译似的。” 10.傅雷:“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两国文字词类的不 同,句法构造的不同,文法与习惯的不同,修辞格律的不同,俗语的不同,即反映民族思想方式的不同,感觉深浅的不同,观点角度的不同,风俗传统信仰的不同,社会背景的不同,表现方法的不同。以甲国文字传达乙国文字所包含的那些特点,必须像伯乐相马,要“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而即使最优秀的译文,其韵味较之原文仍不免过或不及。翻译时只能尽量缩短这个距离,过则求其勿太过,不及则求其勿过于不及。”

翻译基础理论教学大纲

《翻译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70331042 课程英文名称: Bas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俄语专业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11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翻译基础理论是俄语专业第五学期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培养俄语翻译人才的基础理论课程。翻译基础理论的教学目标是授予学生必要的翻译理论知识、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为将来从事教学工作和翻译工作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翻译中处理词汇和语法现象的方法 2.掌握正确地语义传达、翻译技巧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词汇的翻译问题、语法范畴的翻译问题等。 2.基本理论和方法:要求学生熟练运用各种翻译技巧解决实际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基本技能:通过翻译实践练习来供学生从事翻译实践使用。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重视教材重点、难点的选定和启发式讲解,重视实践环节,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实践的环境。课后要布置合理的复习任务和预习任务,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加第二课堂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掌握翻译基础理论的能力。 2.教学手段:为了贯彻“翻译课首先是一门实践课”的原则,本课程中配有各种形式的重点思考题,包括填空、校对、翻译等,用以提示和巩固讲授的重点。 3.计算机辅助设计:无。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无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 要求学生能独立、自主的利用所学的知识来完成课后题;并且能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翻译实践。(六)课程考核方式 1. 考核方式:考试。 2. 考核目标:考核学生掌握所学的重点词汇和翻译理论基础,重点考核学生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能力。 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作业情况、出勤情况等)占10%,期中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由任课教师视具体情况按百分制给出。(七)主要参考书目: 1.《俄译汉教程增修本(上)》,蔡毅,靳慰然,曹书勋,孙桂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1年6月第1版 2.《俄译汉教程增修本(下)》,蔡毅,靳慰然,曹书勋,孙桂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年6月第1版 3.《俄汉翻译基础教程》,杨仕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

翻译理论

翻译》课程理论汇编(基本概念) 1.1 翻译的概念 一般地,我们将翻译定义为:将一种语言(口语或笔语形式)(译出语)转换或创造为另一种语言(译入语)。翻译是一种非常复杂的 人类高级语言活动,这种活动的整个过程是很难以图示、语言等其他方式阐释清楚的。不同领域、不同派别的学者对翻译有着不同的定义。 1.1.1 语言学家对翻译的定义 语言学家将翻译视为一种语言活动,同时认为,翻译理论属于语言学的一个部分,即研究译出语和译入语的转换关系。解释如下: (1)Catford(1965:20)认为,翻译是译出语和译入语间的文本等效转换。 (2)Nida 和Taber(1969:12)认为,翻译是译出语和译入语间意义和形式上的最紧密联系转换。 (3)Newmark(1982/1988:5)认为,翻译理论源自于比较语言学,属于语义学的一部分,而所有语义学的研究课题都与翻译理论息 息相关。 1.1.2 文化角度对翻译的定义 从文化角度来看,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同时是文化的交流,尤其是“文化间交流”。通常我们把这一术语又改称为“文化 间合作”或“跨文化交际”等。 Shuttleworth 和Cowie(1997:35)认为,与其说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符号转换,不如说是两种语言所代表的两种文化间的转换。 译者在处理涉及语言文化方面的译务工作时,认为任何一种语言中都饱含着其文化中的相关元素(比如:语言中的问候语、固定搭配 等),任何文本都存在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同时,由于各语言所代表的多元文化差异很大,语言间的转化和创造性生成模式千变万化。 Nida 认为,对于一个成功的翻译工作者而言,掌握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语言中的词汇只有在特定的语言文化环境 中才能具有正确的、合乎文化背景的义项。 王佐良先生指出(1989),翻译不仅涉及语言问题,也涉及文化问题。译者不仅要了解外国的文化,还要深入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 不仅如此,还要不断的将两种文化加以比较,因为真正的对等应该是在各自文化中的含义、作用、范围、感情色彩、影响等等都是相当的。 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人们会说:他必须掌握两种语言;确实如此,但是不了解语言当中的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 1.1.3 文学角度对翻译的定义 持文学观点的翻译工作者认为,翻译是对语言的艺术性创造,或是一种善于创造的艺术。一些西方学者也认为,翻译是对“原文本的 艺术性改写”。 文学翻译的任务时要把原作中包含的一定社会生活的映像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在翻译过程中追求语言的艺术 美,再现原作的艺术性。用矛盾的话说,是“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著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 语言是塑造文学形象的工具,因而文学的形象性特征必然要在语言上表现出来。文学语言的特征,诸如形象、生动、鲜明、含蓄、凝

翻译理论知识修订稿

翻译理论知识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翻译理论与实践》考试理论部分复习提纲 一、翻译定义: 1. 张培基——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3. 刘宓庆——翻译的实质是语际的意义转换。 4. 王克非——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 5. 泰特勒——好的翻译应该是把原作的长处完全地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以使译入语所属国家的本地人能明白地领悟、强烈地感受,如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所领悟、所感受的一样。 6. 费道罗夫——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与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所有已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出来。 7. 卡特福德——翻译的定义也可以这样说:把一种语言(Source Language)中的篇章材料用另一种语言(Target Language)中的篇章材料来加以代替。 8.奈达——翻译就是在译入语中再现与原语信息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物,首先就意义而言,其次就是文体而言。 “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Eugene Nida

纽马克——通常(虽然不能说总是如此),翻译就是把一个文本的意义按作者所想的方式移译入另一种文字(语言)。“Translation is a craft consisting in the attempt to replace a written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one language by the same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another language.” --- Peter Newmark 10. “Translation is the expression in one language (or target language译入语) of what has been expressed in another language (source language 原语), preserving semantic and stylistic equivalences.” --- Dubois 12. 13.Translation or translating is a communicative activity or dynamic process in which the translator makes great effort to thoroughly comprehend a written message or text in the source language and works very hard to achieve an adequate or an almost identical reproduction in the target language version of the written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or text. 二、翻译标准 1. 翻译的标准概括为言简意赅的四个字:“忠实(faithfulness)、通顺(smoothness)”。忠实指的是忠实于原文。通顺指的是译文的语言必须合乎规范、通俗易懂。 2. 严复对翻译曾经提出“信(faithfulness)、达(expressiveness)、雅(elegance)”的标准:“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翻译基本理论知识点

1.归化(domesticating method)把源语本土化,以目标语或译文读 者为归宿,采取目标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 归化翻译要求译者向目的语的读者靠拢,译者必须像本国作者那样说话,译作必须变成地道的本国语言。 2.异化(foreignizing method)是“译者尽可能不去打扰作者,让读 者向作者靠拢”。就是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吸纳外语表达方式,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即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 3.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指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活动, 如把汉语文本译文英语文本。 4 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指同一语言的各个语言变体 之间的翻译,如把方言译成民族共同语,把古代语译成现代语。 5 连续传译(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又称即席翻译,用于会 议发言、宴会致辞、商务谈判、学术研讨等场合,发言人讲完 全部或部分内容之后,由口译人员进行翻译。 6 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通常用于大型正式会议 上,要求译员利用专门设备,不间断的进行边听边译。 7 信达雅翻译作品内容忠实于原文谓信,文辞畅达谓达,有文采谓 雅 8 可译性指一种语言中的某个词、短语、小句或语篇可以翻译为另 一种语言的可能性程度。

9.形合(hypotaxis)指句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需要一种语言形式手 段(如连词或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一定的语法意义和逻辑 关系。 10.意合(parataxis) 之词语或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进行连接, 句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来表达。11 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即直接翻译,指译文基本上按原文的形 式和结构进行翻译,但也并非是死扣原文,字字翻译 12 意译(free translation)不拘泥于原文的语言形式和结构,按 译文的习惯将原文意义表达出来。 13.综合性语言(synthetic language)词与词的关系是靠词本身的 形态变化来表现的,如拉丁语、俄语、德语和古英语。 14 分析性语言(analytic language)词与词的关系并不是通过词 形变化,而是通过词序或虚词(助词)等手段来表示的,如汉 语。 15屈折变化(inflection changes )以语素内部的元音或辅音的变化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方式 16 “洋气”鲁迅坚持以忠实为第一要义的直译。并认为翻译需要兼 顾两个方面,一个是易懂,另一个是保存原作的丰姿。即信和 顺。假如信和顺之间必须取舍的话,宁信而不顺的,即使造成 句子有些不通顺,难懂。鲁迅主张在翻译中尽量保存原作的“洋 气”以体现“异国情调”。 17 “化境”钱钟书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

翻译理论复习

翻译理论复习 翻译的定义: 1. 罗曼?雅克布逊Roman Jakobson: translation is an interpretation of verbal signs by means of some other language; 2. 奈达(美国)Nida: translating consist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翻译的类型 1、译原文作者为中心的翻译:author-centered translation 以译文读者为中心的翻译:reader-centered translation; 2、提出者:罗曼·雅克布逊roman jakobson: 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 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 翻译元素: 翻译过程:translating 译作A translation 译者translator 西方的一些观点: 1、泰勒tytler: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 of the original work; the style and manner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 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original composition. 2.be faithful to its spirit ,sense, and style; 3.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纽马克newmark(英国) 4.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中国的翻译: 1、佛经的翻译:Buddhist scripture,安世高,还有三支/ 2、佛教三大翻译家: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鸠摩罗什:金刚经 玄奘:既需求真,又需喻俗(忠实,通顺) 3、我国的翻译历史:2000年 4、五四时期白话文代替文言文:During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period, modern vernacular Chinese replaced the Classical Chinese 翻译的基本步骤: 原文理解:comprehension of source text 译文表达:expression of target text 译文校对check-up of target text 几个概念: 原语:source language;译入语:target language 德国的威尔斯wales 前苏联:费道罗夫、科米萨罗夫 陈宏薇:翻译是一种跨语言cross-linguistic、跨文化cross-cultural和跨社会cross-social的交际活动。

翻译理论期末备考基础理论知识

翻译作者 严复 信(faithful)忠实准确的传达原文的内容。 达(expressiveness)译文通达顺畅 雅(elegance)译文有文采,文字典雅。 1.翻译“隔尘”观 认为译文与原文“隔尘弥多”,“去真滋远”。他反对转译,认为翻译只是权宜之计,要了解西方文化,最好是学西文,直接体验西方社会的生活,阅读西文原著,这样做不仅能真实地了解西学,所读书目也不受限制。严复的不可译观反映了他对语言、文化和翻译本质的认识,体现了他对翻译质量的严格要求,包含着鼓励国人学习外语的良苦用心。 2.翻译版权思想 严复指出,从精神上来说,著译者劳心劳力,理应得到重视与保护;从经济上说,得到物质奖励的同时,也可以免去著译者的后顾之忧;从国家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说,著译新书是开启民智、强盛教育的前提,如果著译者因为权利得不到保护而放弃这一工作,那么,对国民教育和国家未来发展都将是严重的阻碍。 3.翻译管理理念 严复担任过京师大学堂译书局的“总办”,起草和制订过《译书局章程》,对翻译机构中岗位的设定和人员的分工合作、具体的计酬办法、翻译合同的拟订、译名的统一,等等,有一整套具体可行的想法和管理方案。《章程》分四个部分。“局章”和“薪俸”部分规定,“总译”挑选外国中小学教科书,根据课本的难易程度,估定翻译的稿费和所需时间,并按照译者的专长来分派任务。 林纾 翻译风格: 速度快、 自由式古文、 林译小说的语言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古文,小说中出现很多白话、外来语和欧化句法。他继承了传统古文的长处,又冲破了古文的严格定律,在词汇、句法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意译、 忠于原文 不足之处: 讹的毛病、不忠于原文、对原文删减或增加 翻译的影响 宣扬爱国精神、传播资本主义民主思想和自由平等观、新的生活和艺术理念、推动新文化运动 归化,意译(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 free translation)是林纾采用的基本的翻译主张。 归化翻译法旨在尽量减少译文中的异国情调,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种自然流畅的译文。归化法源于“尽量不干扰读者,请作者向读者靠近”这一著名翻译论说。林纾的翻译是运笔如风,“所难者不加窜点,脱手成稿”,“能限一时许就千言,不窜一字”。 林语堂 Lin Y u Tang insisted that translation is a creation,it is an art.In his opinion,translatio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both style and content of the original.

211 翻译硕士考试大纲(翻译硕士英语、英语翻译基础、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研究生入学考试 2013年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本考试是一种测试考生语言知识和综合百科知识的水平考试。考试范围包括MTI考生应具备的英语词汇量、语法知识、百科知识以及英语听、读、写和译等方面的技能。 二、考试目的 本考试旨在全面考察考生的双语(英语、母语)综合能力、双语翻译能力及百科知识,本校根据考生参加本考试的成绩和《政治理论》的成绩总分(满分共计500分),参考全国统一录取分数线选择考生进入复试。 三、考试内容 本考试是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除全国统考的《政治理论》之外(分值为100分),专业考试分为三门。分别是外国语考试《翻译硕士英语》、基础课考试《英语翻译基础》以及专业基础课考试《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翻译硕士英语》重点考察考生的英语水平,内容包括:词汇语法、阅读理解、英语写作等,总分100分; 《英语翻译基础》重点考察考生的外汉互译专业技能和潜质,内容包括:中英语术语或专有名词,中英语语篇互译,总分150分;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重点考察考生的现代汉语写作水平和百科知识,总分150分。 四、考试基本要求 1. 具有良好的英语基本功,掌握8000个以上的英语积极词汇。 2. 具有较好的双语表达和转换能力及潜质。 3. 具备一定的中外文化以及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背景知识。对作为母语(A语言)的现代汉语有较强的写作能力。 五、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满分 试卷满分为150分。 (四)考试形式 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试题在各项试题中的分布见各门“试卷题 型比例”。 (五)试卷题型比例

翻译 基本概念理论汇编

翻译基本概念理论汇编 《翻译》课程理论汇编(基本概念) 1.1 翻译的概念 一般地,我们将翻译定义为:将一种语言(口语或笔语形式)(译出语)转换或创造为另一种语言(译入语)。翻译是一种非常复杂的 人类高级语言活动,这种活动的整个过程是很难以图示、语言等其他方式阐释清楚的。不同领域、不同派别的学者对翻译有着不同的定义。 1.1.1 语言学家对翻译的定义 语言学家将翻译视为一种语言活动,同时认为,翻译理论属于语言学的一个部分,即研究译出语和译入语的转换关系。解释如下: (1)Catford(1965:20)认为,翻译是译出语和译入语间的文本等效转换。 (2)Nida 和Taber(1969:12)认为,翻译是译出语和译入语间意义和形式上的最紧密联系转换。 (3)Newmark(1982/1988:5)认为,翻译理论源自于比较语言学,属于语义学的一部分,而所有语义学的研究课题都与翻译理论息 息相关。 1.1.2 文化角度对翻译的定义 从文化角度来看,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同时是文化的交流,尤其是“文化间交流”。通常我们把这一术语又改称为“文化 间合作”或“跨文化交际”等。 Shuttleworth 和Cowie(1997:35)认为,与其说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符号转换,不如说是两种语言所代表的两种文化间的转换。 译者在处理涉及语言文化方面的译务工作时,认为任何一种语言中都饱含着其文化中的相关元素(比如:语言中的问候语、固定搭配 等),任何文本都存在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同时,由于各语言所代表的多元文化差异很大,语言间的转化和创造性生成模式千变万化。 Nida 认为,对于一个成功的翻译工作者而言,掌握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语言中的词汇只有在特定的语言文化环境 中才能具有正确的、合乎文化背景的义项。 王佐良先生指出(1989),翻译不仅涉及语言问题,也涉及文化问题。译者不仅要了解外国的文化,还要深入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 不仅如此,还要不断的将两种文化加以比较,因为真正的对等应该是在各自文化中的含义、作用、范围、感情色彩、影响等等都是相当的。 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人们会说:他必须掌握两种语言;确实如此,但是不了解语言当中的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 1.1.3 文学角度对翻译的定义 持文学观点的翻译工作者认为,翻译是对语言的艺术性创造,或是一种善于创造的艺术。一些西方学者也认为,翻译是对“原文本的 艺术性改写”。 文学翻译的任务时要把原作中包含的一定社会生活的映像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在翻译过程中追求语言的艺术 美,再现原作的艺术性。用矛盾的话说,是“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著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