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科学课教学中怎样指导学生观察

小学科学课教学中怎样指导学生观察

小学科学课教学中怎样指导学生观察
小学科学课教学中怎样指导学生观察

小学科学课教学中怎样指导学生观察

小学科学课教学中,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就必须对学生的观察活动进行指导。

一、教师必须使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

每次观察活动进行之前,教师要给学生提出观察的目的,让学生按要求仔细地观察。在学习《蜗牛》时,让学生观察:蜗牛用身体的哪一部分爬行?它为什么能在竖直的玻璃上向上爬行?它怎样吃食物?它怎样呼吸?找一找它呼吸的气孔在哪里?

在学习《金鱼》时,让学生观察:金鱼的身体表面长有什么?金鱼怎样运动,怎样捕食?鱼鳃一开一合是在干什么?金鱼不断地喝水,为什么不会胀破肚子?学生有了明确的观察目的,就不会被一些无关的现象所吸引而转移视线,就能取得好的观察效果。

二、教师应指导学生充分运用多种感官,仔细地、有序地、全面地观察

1、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全面地进行观察。

在学习《各种各样的岩石》时,用眼睛看岩石的形状、大小、颜色、是否透明、是分层结构还是颗粒结构。还可以用放大镜进行观察。用手摸一摸岩石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用手掂量一下,感受它的轻重。用小刀刻划一下,观察岩石的软硬程度,用滴管滴一滴稀盐酸,观察岩石遇酸的反应。把两块岩石相互撞击一下,听一听它们发出的声音。闻一闻岩石发出的气味。

2、指导学生仔细地观察。

在学习《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时,轻轻地往装有水的烧杯中放入几粒高锰酸钾,仔细地观察高锰酸钾是浮在水面上还是沉入水底,在水中的分布是否均匀。水的颜色有什么变化,用搅拌棒轻轻地搅拌,再观察高锰酸钾和水的变化。通过观察学生了解了物质在水中溶解的过程。

3、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

观察的顺序有从远到近、从近到远、从外到内、从内到外等。在学习《我看到了什么》时,让学生从远处观察一棵大树,感知它的外部轮廓,然后来到树下,看一看树干的颜色,用手摸一摸树皮是不是光滑的。观察树干上有没有蚂蚁等小动物,有没有树瘤,做一张树皮拓片。测量一下树干有多粗,观察树枝的颜色、分布特点。观察树叶和果实的颜色、形状、大小,如果果实是可吃的,还可以尝一尝它的味道,再看看树下,地面上有没有树根露出来,地面上有哪些花和小草。

三、教师要指导学生对观察中收集到的材料进行比较、分析等思维活动。使观察的过程成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学习《运动起来会怎样(一)》时,在身体处于平静状态时,让学生测量并记录每分钟心跳和呼吸的次数。跳动一分钟后,再测量和记录每分钟心跳和呼吸的次数。把两次测量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知道运动后人的呼吸和心跳次数明显增加。

观察一般情况人体吸进去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的比较。吸进人体的空气中氧气占21%,呼出体外的气体中,氧气占16%。吸进人体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占0.03%,呼出体外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占4%。通过比较和分析两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多,呼出和吸入气体的数量也比平时多。

在教学中,经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学生就能进行科学有效的观察。逐渐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观察能力也将得到促进和提高。

摘要:狄罗德说:“我们有三种主要的方法:对自然的观察、思考和试验,观察收集事实;思考把它们组合起来;实验则证实组合的结果。”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开始,科学始于好奇,发现始于观察。

小学科学课中的十种观察方法

陈宗会

摘要观察是学生获取作文素材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作文成功的重要一步,在学生的观察习作中却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习作顺序混乱,内容空洞,语言贫乏,词不达意……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的习作要求是“留心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的习惯,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因此我们必须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要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有顺序、有重点地进行观察;在观察时调动身体的所有感觉器官参与观察,获得全面的观察信息;及时做好观察记录;养成随时观察的好习惯。

关键词引导观察记录随时习惯

观察是学生获取作文素材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作文成功的重要一步。世界著名的生理学家巴浦洛夫,在他的研究院门口的石碑上刻下了“观察、观察、再观察”的名句,以此来强调观察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都十分重视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我们从三年级开始就要求学生写观察日记。然而从我们学生的观察日记来看,却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习作顺序混乱,内容空洞,语言贫乏,词不达意……

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的习作要求是“留心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的习惯,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课标对学生明确提出了观察的要求,对于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用心去感受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

于是我们把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观察作为中年级习作训练的一个重点,经过一年的探索和总结有了以下的一些收获:

一、引导学生要有目的地进行观察。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做事才有方向,不然像无头苍蝇那样乱撞,

是不可能把事情做好的。引导学生观察也是一样的,每次在布置学生观察时我都提出具体的观察要求,让学生知道要做什么,要怎么做。比如:我让学生观察秋天的校园,我的观察要求是:仔细观察秋天校园里的植物有什么特点、人有什么变化:树与春、夏季相比较有什么变化;桂花开了,远看是什么样的,近看它的形状、颜色、大小、香味又有什么特点;花坛里的星星花有什么特点,人们为什么把它叫做星星花;小朋友们的衣着、活动有什么变化等,并把观察的结果记录在笔记本上。学生明确了观察要求,在观察的时候,就观察得非常认真具体,详细地做了记录,在回报观察结果时,就能有话可说。不然我们尽管每次都告诉学生,观察要抓住事物的特点,到底什么才是事物的特点,在大脑里没有清晰的认识,观察起来就很盲目。比如有个学生写我的哥哥的外貌时,就写我的哥哥有一个脑袋,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两个耳朵,一张嘴巴。这是每个人都共同具有的,就没有写出哥哥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于是我就跟他说:“你写的哥哥和每个人都长的一样,这样别人就不知道你哥哥长什么样子,你要写出哥哥外貌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比如哥哥长得高不高,壮不壮,瓜子脸呢还是鹅蛋脸,双眼皮还是单眼皮,眼睛大不大,明亮吗?鼻子挺不挺?嘴巴大还是小?你要看仔细,这样才能写出哥哥的外貌特点。”学生明确了要求,又再次进行观察描写,这次这个学生这样写到:“我的哥哥高高的,瘦瘦的,一张尖尖的脸上长着一对单眼皮的小眼睛,总是骨碌碌地转,像只机灵的猴子。”你看这次就大不一样了。

二、训练学生要有顺序地进行观察。

三、四年级的孩子观察都是零散无序的,要求学生选定好观察目标后,要有顺序地观察。客观事物尽管是错综复杂的,但总有它的规律性。在空间上有远近大小之分,在时间上有先后迟早之别。那么,其观察方法就可采取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由上至下或由下至上、由整体到部分或由部分到整体把握事物的顺序。如写《我们的教室》,按照空间顺序,引导学生先外后里,从前到后,从左到右,由上而下进行观察。又如写《我的学校》,就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进行实地观察,按照参观的顺序,从校门、操场、教学楼、幼儿园这样有序地进行观察,每处看到的景物我都进行有序的介绍,使这些景物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清晰的印象,记叙起来就能做到言之有序。还比如写《校园里的棕树》我就让学生按照整体到部分的顺序进行观察,先在远处整体观察树的外形,在走到树下仔细观察主干、树皮、叶子、花、果实的特点,看清楚每个部分的颜色、形状等,还引导他们在观察时充分发挥联想,把观察到的记录下来,学生的这次作文写得很不错。

三、要求学生调动一切感官进行观察。

我们的学生大多认为,观察就是用眼睛看,眼睛是观察周围世界的一个重要器官,但是要提高观察能力,获得全面的观察信息,仅用眼睛看那是不够,还要会用耳、鼻、舌、手、脑等配合眼睛一起观察。比如我让学生观察山坡上的野菊花,用眼睛看,只能看到野菊花的颜色是金黄色的,形状是圆圆的像一个个的小太阳。而菊花那浓郁的药香味却需要用鼻子才能闻到,蜜蜂嘤嘤嗡嗡的采蜜声需要我们的耳朵去听,菊花细腻的触感需要手去感受,对于野菊花能够清心明目、

清热解毒的药用价值还要进行调查访问才能获得。我们在观察的时候,还要根据看到的事物展开丰富的联想,比如,看到圆圆的金灿灿的野菊花就联想到太阳,联想到向日葵,看到满山遍野的野菊花就联想到大山换上了花衣服,铺上了五彩的地毯等,让学生明白,在观察时要做到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舌头尝,用手摸,用嘴问,还要用脑想,才能获得全面的观察信息。

四、要让学生养成及时做好观察记录的习惯。

对于观察到的信息要及时记录下来,所以要准备好专门的观察记录本,对于每次观察到的信息要分类记录清楚,不然观察完了也就忘记完了,脑中一片空白,就像猴子掰玉米一样,一路掰一路扔,到最后两手空空。古人就非常注重写观察记录的,据说唐代鬼才诗人李贺,每次出门都让书童背一个锦囊,只要他发现有什么新鲜的事物或有什么新的想法立刻记录下来,装在锦囊里,这个锦囊为他的写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使他那么年轻就写流传千古的诗篇。可见及时记录观察结果,心得体会是多么重要啊!

五、培养学生随时观察的习惯。

掌握了一定的观察方法,还要经常进行观察,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从这学期开始我就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观察任务,每天留心周围的事物(包括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身边的景物等)看看有什么变化,并记录下来,每天放学的时候留十分钟时间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开始同学们都没有什么发现,发言的学生极少,我就作为任务要求,每个同学必须说出你的发现,过了一段时间,发言的同学就越来越多,常常是抢着说自己的发现,交流的内容极为丰富,学校哪怕有一点变化,增加或减少了什么,改变了什么,孩子们都会第一时间发现,。有一天有个外地人牵着一匹骆驼从小镇上经过,结果下午向我汇报的孩子就有十几个,他们不仅看清楚了骆驼的样子,还去询问了骆驼从哪里弄来的,弄来干什么,还有的孩子还说出自己看见骆驼的想法,围观人群的表现。看到孩子们这样,我真的很高兴!

经过一年的努力,现在班上的大部分学生在观察时都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到有序地进行,也能坚持做好观察记录,他们能用自己的眼睛随时留意着周围的一切。但是学生要真正做到有目的、有顺序地观察事物,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我们老师要长时期的督促和引导。只有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才能为今后的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科学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摘要:小学科学课是基于小学生客观观察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在小学科学

课堂中,对科学现象准确、客观的观察是小学生上好一节科学课的重要前提。关键词:小学科学课;观察能力

如何做到对科学现象观察的准确和客观呢?这里重点要培养小学生科学的观

察能力,这种能力必须从小开始,从小学生身边常见的科学现象进行,小学科

学课堂就提供了这样的平台,从而使小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下面笔者就如何在科学课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准确呈现现象,明确观察的目的性

小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如果没有一定目的性,注意力往往容易分散,陷入观察

的随意性中,这就需要教师自己或是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能自己准确的呈现科

学现象,从而明确观察的对象,进一步体会出观察的目的和要求。如在教学四

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一课时,如果没有明确观察的目的,往往会出现这样

的现象:小学生把注意力停留在怎样使物体发出声音上,从而不断地敲打、拨弄着鼓、尺等物,课堂上是一片喧哗和嘈杂之声音,本课的观察目的声音产生的原因却无人注意。而如果是准确呈现现象,明确观察的目的性,课堂上便会是另外一种现象,先让学生自己制造声音初步感受声音的产生,进一步再提供鼓,小瓶,直尺并配给泡沫小球或是黄豆,并提出要求重点观察当物体发声时上面的泡沫小球或是黄豆有什么现象发生,学生在准确呈现这个实验现象后,会很自然联想到物体本身有的变化与物体发声之间的联系从而提出大胆的假设:物体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为后面的学习指明研究的方向和目的。

二、合理设计问题,力求观察的系统性

在实际的科学课堂教学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如在教学三年级第二单元《校园里的植物》时,让学生重点观察校园里的树木。树的特征是多方面的,有粗细、高矮、颜色、等,不论观察什么,都要求学生充分发挥各种感官。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发现小学生的观察不能做到全面有效,看了树的形状忘了树的高矮,摸了树的树皮干忘观察树的颜色;而且在观察感官的运用上,也往往专注于一种最多是两种,也没能做到各种感官的共同体验。基于小学生不能系统的观察这个特点,在实际观察之前,就要让他们明确,我们的观察是有系统性的,那如何让学生明白呢,我们不妨设计这样有层次的的问题:1:我们的校园里哪里的树木最多2:这些树木都有什么特点3:根据学生的描述教师适当加以总结和提升,形成观察表格,里面包括比较树木的粗细、高矮、颜色等内容,经过实际考察前的合理的问题铺垫,学生就能利用手中的表格去观察,就能弥补他们认识的不足,系统的引导他们观察,比较全面的认识事物。

三、深入剖析现象、追求观察的细致性

小学生由于认识能力的局限,在观察事物时往往停留于大致的、笼统的、轮廓的观察,而缺乏细致的观察。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只有细心观察,才能认识到现象与本质之间的联系。必须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好玩、有趣的活动,一步步深入剖析现象,追求观察的细致。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变色花》一课时,用魔术导入,这样问学生:“同学们都看过魔术,觉得它神奇吗?今天老师也来表演一个魔术,注意观察哦”让学生带着新奇观察,随即出示一支白色的纸花,用早就准备好的两个不同的喷壶往纸花和纸叶上喷“水”,让学生仔细观察,随着实验现象的显现,学生们都很惊讶,随即问学生:有什么发现?把观察兴趣推上高潮。当学生观察到白纸变色时,肯定会猜想,老师是否在花瓣和叶子的纸上做了“手脚”,喷水壶里的“水”是否有问题,叶子上可能喷了什么药水,在学生细致的观察下产生多种猜测,提出多种假设,学生会很自觉的利用紫甘蓝指示剂去慢慢实验,从而在抽丝拨茧般的探究过程中,深入剖析现象,得出重要结论。

四、讲求实事求是,避免观察的经验性

科学研究讲求实事求是,记录要真实,不能凭主观想象任意修改或人为地编造数据。当然小学生的科学课堂教育也要强调这一点,如果实验观察结果与预期的不一致,要查找原因,认真分析,改进后重新再做,直到成功为止。在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面包发霉了》一课中,课前布置学生们每天察不同物体的发霉情况,在课堂上我问:“你想了解霉菌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吗?”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进行课后观察。大多数学生们很仔细地每天进行观察记录面包上霉菌的生长情况,但也有部分学生,自以为对发霉这种现象很熟悉,便没有做这个实验,在课堂的交流中,他们光凭自己的经验,说出,发霉和天气热有关,

便再也没有其他想法了,然后我耐心引导,并和他们一起做这个实验,在经过一个礼拜的观察后,根据观察记录到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后得出了霉菌生长跟潮湿、温度、空气、光照等条件有关的科学结论。这些学生不禁感慨,原来有这么多的因素啊,看来不能只靠经验想象了。

观察能力是科学学习重要一环的,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只有通过长时间的培养,并勇于尝试不同的方法,才能有条不紊地实现预期的培养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最新小学科学教学常见的几种方法

小学科学教学常见的几种方法 宝塔区中石油小学龚增杰方法是在任何一个领域中的行为方式,是用来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的总和,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式和手段。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方法是指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针对小学科学课堂的种种现象,以及在新课程标准颁布以后,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我归纳总结出在新课程标准视野下,科学课实施的一些教学方法。 一、小学科学教学方法依据的原则 ----科学性原则教学方法的确定,必须是科学的,必须符合科学教育的规律,符合学生的任知规律。 ----主体性原则教学方法的确定,必须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活动性原则教学方法的确定,必须有利于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必须有利于学生各种探究活动的开展。 ----过程性原则教学方法的确定,必须有利于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获得过程的体验。 ----创新性原则教学方法的确定,应当在吸收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立足创新,重视创造出一些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的教学方法。 二、小学科学教学方法依据的特征 ----具有明确的活动目标,教学方法是实现活动目标的手段;

----体现师生共同参与,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体现多种方法的综合施教,一个活动主题,往往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使用,有利于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体现开放性,很多方法的实施,都不是单独在课堂上可以完成的,校园、社会、大自然才是学生们活动的更广阔的天地。 三、常用的几种教学方法 为了落实新课程标准,小学科学课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整合、总结、归纳如下: ----探究发现法----实验探索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现状调查法;----作品制作法;----信息搜集法;----模拟创造法。 (一)探究发现法:探究发现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学习,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内部联系,找出变化规律的方法,在经历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中,学到科学知识和学习科学的方法。在科学课中,运用探究发现法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探究发现的过程学会发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探究发现过程的活动一般包括以下过程:(1)提出问题引出课题,让学生明确探究的目标、意义、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做好探究的准备;(2)学生自行提出问题的假设和猜想;(3)指导学生分

浅谈小学科学课的课前准备

浅谈小学科学课的课前准备 一、教师知识的准备 老师是科学课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探究的伙伴。老师的知识水平要达到一个绝对领先的地位,对于所要探究学习的内容应该理解透彻,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正确地引导、组织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才能解决学生不解的地方,把学生错误的想法和不当的探究方法引导正确。对于老师应该如何才能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我觉得要有针对性、广泛性和层次性。 1、针对性。针对性是指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这里的知识主要针对小学科学教材里面的科学知识。如今是一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一个能够把全部知识都融会贯通的人毕竟是少见的,我们应该有选择的充实我们所需要的知识。对于小学科学教师而言,小学科学课本上的知识我们必须理解的十分透彻。无论一堂课的知识点有多简单,教师必须在课前充分准备一系列相关知识点,认真备课,专心研读教材。如果对本课科学知识准备的很充分,教师在课堂上会很自信,面对学生提出的科学问题,也就显得游刃有余。 2、广泛性。对于科学教师想要上好一堂科学课来说,教师的知识还需要具备广泛性。本人作为一名科学教师还通过一些其他的途径来帮助科学知识的积累和更新,如可以通

过一些科普读物、科普网站、科普杂志、电视中的科普频道等获取当今科学的发展、最新的动态以及一些学科专业知识。在学生的眼中,科学老师是一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神奇人物,当学生遇到问题时,第一个会想到去问科学老师。在我所教的学生中,有的学生在校园里面看见一只蝴蝶时,就会把它装在观察瓶里,带着一系列问题跑来问我;在电视上看见介绍某一项高科技介绍时,也会过来问我有关这方面的知识,比如纳米科技,核试验等。小学生眼中神奇的科学老师,需要这位老师平时有心的积累,广泛的阅读来丰富自己在科学方面的知识,切不能让学生失望。 3、层次性。一位会上课的科学教师,不仅掌握着丰富的科学知识,还能根据学生的年龄差距和心理认识规律将知识分层次,以便于学生能轻松掌握。例如一位老师在上四年级上册《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一课时,提到牙齿蛀牙问题,紧接着用一系列专业词语来介绍蛀牙,从牙釉质说到牙本质再讲到牙髓牙根神经末梢,用流畅的语言把蛀牙问题详细解释了一番,看得出来这个老师课前对于本课科学知识准备的非常充分,但学生听的都是一头雾水。对于小学生,应该按照不同的年龄阶段将学生分好层次,教师在课前知识准备的过程中也要将科学知识分好层次,让学生能够轻松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 二、教师心理的准备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概念界定 (一)、什么是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2、和“伙伴们”共同探究。 由于小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思维能力有限,让学生自己设计探究方案时,学生常常会遇到一些困难,考虑问题不周全;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也难免会出现一些差错。如对《把固体放到水里》中固体沉浮现象的研究,有的小组在实验时,推测的实验结果与实验结果不相符,有的小组没有理解老师提出要求,随意操作导致实验现象不明确。类似这些在探究活动中出现的问题都值得我们去关注、去引导、去帮助,使探究活动能继续有序高效地进行。在探究活动中作为学生学习伙伴的我们,要与学生一起探究、一起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或预测;一起制订计划、搜集证据、验证假设;一起概括探究的结果并且得出结论进行交流……我们老师这个学习伙伴是一个很重要的伙伴,要善于启发学生拓展信息渠道,善于鼓励学生利用存在于教科书以外的各种资源。 3、巧妙灵活的介入。 新课标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是自主的、合作的、探究

的,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以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为途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因此,作为朋友的老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活动中发生的事件,有效地推动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创造性驾驭课堂。我们的指导要体现在科学教学的假设环节,关注学生背后的思考;实验验证的过程需要我们的询问;讨论交流要体现师生互动;实验记录需要我们具体地帮助与指导,使师生双方真正沉浸在自主、合作的学习氛围中。 (三)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陶行知先生说过:“要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空间和时间,并且给予充分的营养。让他们置身自然,研究自然,较之于几十平方米的教室,学习的时空更加广阔,手、口也更加自由了,他们就会感到自主、轻松、愉快。”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的开放性,表现在时间、空间、过程、内容、资源、结论等多方面。”所以,我们应具备开放的教学观念。 课堂是学习知识的一个场所,但不是惟一场所。科学课不受课时的束缚,我们要鼓励学生参与课外的学习活动;科学课不受课堂的束缚,我们要带领学生走向校园、家庭、社会和大自然。 科学结论不一定非要从课堂上获得,我们老师不一定要

教科版(新)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在观察中比较》教学教案

《在观察中比较》教案 【教材简析】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在观察过程中,人们会有意无意地对观察的事物进行比较,这种比较常常是事物之间互为参照物的对比,比较结果也是一种相对的结果,不是标准化测量的结果。本课作为测量单元的第1课,学生将先从观察恐龙开始,比一比恐龙模型的大小。我们也许会发现,学生们对恐龙模型的大小仅“一看”便有了定论,这个定论的潜在的依据可能是比较恐龙的胖瘦,也可能是比较恐龙的长短,还可能是比较恐龙的高矮。对学生具有挑战性的是,通过活动,他们会意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比较方法,比较方法不同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另外,他们还要学会用排序的方法来描述比较的结果。在活动的最后,需要展示所有小组的比较结果,使学生养成关注他人信息的习惯,同时,需要鼓励学生根据不同的结果再来描述恐龙的大小。在研讨环节,可以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比较过程,引出公平比较的话题。比较需要公平和准确的话题也将贯穿于整个单元的始终。 【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观察和比较时通常会集中在物体外观的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上,例如物体的颜色、形状等。生活中,他们已有丰富的比较经验,例如比身高和体重。学生在比较恐龙模型大小的过程中,会有意识地把恐龙对齐后比较长短或把它们放在同一桌面上比较高矮,这是“公平比较”的行为表现,也说明学生已意识到只有公平的比较才能得出有说服力的结果。学生对多个物体之间的比较结果的描述是有困难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观察物体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就是在进行比较。 2.不同的观察和比较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 科学探究目标 1.能从多角度观察和比较物体。 2.尝试用排序的方式来描述和记录观察的结果,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3.具有对探究过程和方法进行反思的意识。 科学态度目标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模式 (6)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所采用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就一堂小学科学课而言,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要取决于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对象的特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是灵活多样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是所谓的“教学有法,无定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目的和对象的特点,合理地选择、组合和创立教学模式。而不能不加选择地“照搬”和“套用”已有地教学模式。根据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特点,介绍三种常用地教学模式。其目的是抛砖引玉,引导广大科学课教师根据自己地教学实际,创造出新的、更多地有效教学模式来。 一、“讲授式”教学模式 讲授教学式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课堂上许多知识内容都以教师讲授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因此,它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讲授教学常结合实验的演示、实物和标本的展示、组织学生课堂讨论等活动进行。因此,小学科学课的讲授式教学实际上已成为讲授为主,中间穿插实验演示、直观教具展示、向学生提出问题和组织学生讨论等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讲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讲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根据这个理论,学生的大部分知识是通过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而获得的,即教师用讲解的方式向学生系统地传授有关的新知识,学生则将教师用语言文字所描述地新知识与自己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和旧经验建立实质性的联系,从而同化新知识、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二)讲授式教学的各种变式 在小学科学课的讲授教学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概念和新的原理,常常要借助于具体地实验演示、标本或实物地展示、启发学生回忆生活中有关地知识经验等具体教学手段来进行。因此,小学科学课的讲授教学就出现了以讲授为主的各种变化多样的教学模式。这些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就称讲授式教学的“变式”,即讲授式教学的各种变化形式。常见的讲授式教学的各种变化形式有以下几种: 1.“讲授—实验演示—讲授”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是在讲授教学过程中加入必要的实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现象、概念和原理的教学模式。例如,在讲授“摩擦起电”一课时,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问学生演示“摩擦起电”的各种实验,用以帮助学生了解摩擦起电的自然现象。 2.“标本展示—讲解”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是在讲授教学中,借助标本或模型的直观展示,边展示边讲解的一种教学模式。例如,在讲授“人体骨骼”一课时,教师就要借助人体骨骼标本或模型,向学生边展示边讲解,让学生借助标本或模型理解和掌握人体骨骼的概念和结构。 3.“提问—讨论—实验验证”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是在讲授新知识之前,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最后让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回答问题的教学模式。例如,在讲授“浮力”一课时,教师可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条件是什么?”然后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讨论,最后通过实验验证各种假设,得出问题的答案。 讲授式教学的变式还有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变式。 (三)讲授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在讲授式教学中,教师一般处于教学的主导地位。为了避免学生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教师必须采用启发式讲授教学,即在讲授的过程中,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师生互动来学习和掌握新知识。 2.科学知识中的科学概念一般都用词严谨,有些概念学生不易理解。教师在讲授时必须配合典型、生动的事例,用通俗易懂的言语讲解比较抽象的概念,帮助学生透过自然现象,掌握现象的本质特征。 3.讲授教学中的实验演示和模型展示要便于学生观察。教师的实验演示过程要力求规范准确,便于学生进行观察的模仿。对教学中所用的模型和教具等,必须讲清它与实物之间的不同,让学生了解到模型与实物间的异同,形成正确的表象,准确地掌握知识。 二、“观察式”教学模式 “观察式”教学模式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指导学生对实验操作过程、自然现象、植物生长和动物习性等进行系统地观察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观察的主体。他们通过系统的观察,获得对操作过程和自然现象等的直观、生动的认识,从而获得有关操作、自然现象和植物生长方面的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组织者和引领者,负责制订观察的计划,提供观察的对象,并在学生进行观察时进行观察的组织和现象指导。 (一)观察教学的理论基础 观察教学的理论基础是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根据观察学习理论,学生的大量行为方式是通过观察模仿习得的。在小学科学课上,学生能通过观察学习不仅可以观察教师的实验操作,习得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而且还可以观察一些直观生动的自然现象、动物习性和植物的生长规律等,为学习和理解相应的科学概念和原理奠定基础。 (二)观察式教学的类型 在小学科学课上,根据学生观察对象的不同,可分为现场观察和教学录像观察两种。现场观察就是到实验现场、生产现场和实物现场进行观察,例如:到工厂车间、田间地头、动物园、植物园、展览馆等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教学录像观察就是在教室内,通过教学录像和记录片等进行间接的观察。

小学科学课前预测

《磁铁有磁性》 课前预设: 你认为磁铁能吸引下列什么物质() A.铁 B.铜 C.铝 分析:经过统计发现有70%的同学选择A,有12%的同学选择B,有8%的同学选择C。学生对磁铁能吸铁这一点普遍都知道,但是对于铁和金属的概念相对来说却很模糊。所以在上新课之前,我首先让他们进行预测,从分析结果看,学生大部分能够清楚铁和其他金属的区别,但是也不排除,学生虽然选对了,但是对它们之间的区别还有些模糊。 在以上预设练习的基础上,我决定这节课着重在这个实验中强调铁和铝、铜的区别。在准备的材料中我加入了铜片和铝片。在实验之前学生抱着怀疑的态度,因为做了预设练习,所以学生对此次的实验更专注,更想知道结果。因此,在实验中总是听到“原来……”的惊叹声。这样促进整个课堂的实验氛围。最后实验学生会发现铜片和铝片无法被磁铁吸引,在这里就纠正了学生的前概念中“磁铁能吸铁,而不是所有吸金属”。

《抵抗弯曲》 课前预设: 你认为厚度和宽度对影响物体的抗弯曲能力的程度一样吗()A.相同B.不同 分析:经过统计,有60%的同学选择了A,有40%的同学选择了B。这个结果看来,学生对厚度和宽度对物体抗弯曲能力的影响是模糊不清的,甚至有些同学还认为厚度和宽度对物体抗弯曲能力的影响是没有区别的,因此,他们对这节课马上要学习的内容饶有兴趣。 这节课的实验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宽度和抗弯曲能力的关系,第二部分是厚度和抗弯曲能力的关系。在实验之前的表格预测栏中,看到学生的预设大部分都是:宽度与厚度对于物体的抗弯曲能力都是成倍数关系的。 有了预测结果,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当学生在进行厚度和物体抗弯曲能力关系的实验时,发现两层纸能够放的垫圈数远远超过了他们的预测,这个结果令学生惊奇,从而得出结论:厚度更能影响物体的抗弯曲能力。 在这个课前预设以及自己动手验证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原来事实很有可能与他们的推测大相径庭,科学的世界很奇妙,打开了学生兴趣的大门。

小学科学课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卷首语 近日里寒风犀利,晨霜凝结,我们仍沉浸在国培学习的浓烈的氛围中,因为这里不仅有我们的良师益友,还是我们收获希望的开心乐园。我们的梦想犹如一片片六角的雪花在空中飞舞染遍漫天的辉煌,冬天的纯净让我们沉醉,满天飞舞的不是雪花,是冬的语言,述说着我们勤奋学习共同研 修的丰采和一朵朵花儿的成长。

重要通知

小学科学课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1、探究发现法:探究发现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学习,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内部联系,找出变化规律的方法,在经历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中,学到科学知识和学习科学的方法。在科学课中,运用探究发现法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探究发现的过程学会发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2、实验探索法:实验探索法是指教师提出命题或创设若干条件,学生围绕着教师的命题进行假设和实验证明;或者利用教师创设的条件,进行开放性实验,从中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规律。实验探索法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假设论证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实验探索法的特点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在实验探索的活动过程中,教师只是提出命题或创设条件,通过什么样的实验,怎样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探索发现什么,都由学生自己来确定。实验探索法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学习实验的方法和过程,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发现的能力。也就是说,把实验作为探索和发现的方法,学生按照提出的命题提出假设,并通过实验寻找答案。在这里,实验过程就成了培养学生探索能力的重要途径。 3、小组讨论法:小组讨论法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学生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原则、实验探究步骤和方法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原则、实验探究步骤和方法方法是在任何一个领域中的行为方式,是用来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的总和,是人们认识世界、发现世界的方式和手段。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方法是指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标准颁布以后,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教学的要求,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经过几年来的教育科研与教育教学实践,我们归纳总结出新课程标准视野下,科学课实施的一些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视野下的小学科学教学方法是根据以下原则确定的: 科学性原则。教学方法的确定,必须是科学的,符合科学教育的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主体性原则。教学方法的确定,必须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 活动性原则。教学方法的确定,必须有利于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必须有利于学生各种探究活动的开展。 过程性原则。教学方法的确定,必须有利于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获得过程的体验。 创新性原则。教学方法的确定,应当在吸收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立足创新,重视创造出一些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视野下的小学科学教学方法具体有以下特征: 具有明确的活动目标,教学方法是实现活动目标的手段。 体现教师的共同参与,在共同参与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体现多种方法的综合施教。一个活动主题,往往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使用,有利于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体现开放性。很多方法的实施,都不是单独在课堂上可以完成的,校园、社区、社会、大自然才是学生们学习活动的更广阔的天地。 为了落实新课程标准,我们把小学科学课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整合、总结、归纳为:探究发现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现状调查法、信息搜集法、模拟创造法。 1、探究发现法。探究发现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学习,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内部联系,找出变化规律的方法,在经历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中,学到科学知识和学习科学的方法。在科学课中,运用探究发现法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的主体作

浅述小学科学课程的课前准备 荔村小学 卢志华

浅述小学科学课程的课前准备 荔村小学卢志华 【摘要】:课前准备是任何课堂都所必须的,但小学科学课程的课前准备部分特别重要,它决定着科学课的质量。课前准备充分、到位的,科学课的质量肯定不会差;课前准备部分做得不够的,科学课的质量肯定不会太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应该让孩子们充分得到各种感官的刺激与参与,体验探究的乐趣。”所以科学课的课前准备就要包括知识、实验材料等几个方面。本文试图从理论出发结合具体的经验做法去阐述小学科学课程的课前准备的操作方法。 【关键词】:课前准备、知识准备、水平准备、工具准备 小学科学教材的设计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的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那么如何上好一节科学课呢?尤其是科学课,我认为课前准备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小学科学课倡导的是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老师的作用并不只是在于讲授知识要点,而是在于小组合作学习的组建、建设与完善,在于为科学探究的进行做好准备。所以充分的课前准备是上好一节科学课的首要条件。 那么如何做好小学科学课的课前准备呢?我认为可以分开三个阶段进行。分别是教师的科学知识准备、学生知识水平的准备、科学实验材料工具准备。 一、教师的科学知识准备 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科学知识水平方面要处于一个绝对领先的地位,对于所要探究的内容应该理解透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的引导、组织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才能解决学生的提问,把学生错误的探究方法引导回正确的思路上。现代社会处于一个知识爆炸时代,现在的小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可以了解到各种知识,思维也越来越活跃。每位教师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提问。所以我们老师至少要有一桶水的储备才能应对学生这一碗水的需要。

浅谈小学科学课的实验教学策略(1)

浅谈小学科学课的实验教学策略 【摘要】: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同时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学科。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课的学习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常常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学生步入奇妙的科学殿堂;常常能激起学生的创新潜能。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水平,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水平,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都具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科学教学中,增强并改进实验教学,无疑是培养学生创新水平的最好途径。【关键词】:实验材料体验创造力多媒体技术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习科学课的过程,是从观察现象,实行实验出发,经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成概念、规律,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实行检验和使用的实践——理解——再实践——再理解过程。所以实验在学习科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学习科学课程必须重视实验。 一、实验材料的选择是重要的环节。 材料的选择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我在教学《种子萌发的条件》一课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难题——怎么也找不到菜豆。在教学前,我请教了别的同行,希望能够得到好的建议。在同行的建议下,我选择了黄豆,花生,绿豆。原因是我考虑到一些实际教学的需要:学生们了解和熟悉这几种种子而且容易收集。相反,教材里面提到的菜豆学生则很陌生,而且我们这里也不易收集。 材料选择要具有代表性。还以《种子的萌发》为例,单子叶和双子叶的种子——花生和玉米就很典型。而《各种各样的茎》中我就选择了冬青树苗,牵牛花,葡萄苗,趴根草这四种典型的植物作为研究对象。代表性的材料不但决定了学生实验的有效性,而且提升了教师教学的目的性。 二、实验的过程要让学生充分体验。 理化类的实验应该有所扩展,提升学生兴趣。案例和分析:《物质的变化》中有两个重要的实验,检验淀粉和淀粉与唾液混合的结果。我在教学的时候发现学生对淀粉这种物质的理解在实验后并没有多少提升,于是我开始思考改进实验的内容。我希望能够提升学生在生活中理解淀粉的水平,比如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我选择了很多材料来检验——馒头,米饭,马铃薯,面条,薯条,番薯,板栗,玉米,芋头,南瓜等等。在分组检验不同食品的时候,孩子们得到了充分的理解。 动植物观察类的应该利用“童趣”为支撑点。案例和分析:《蜗牛和蝗虫》中学生应该充分地观察这两种动物。为了达到“充分”的目的,我发给学生解剖器材,放大镜,蚊烟,火柴,水杯,树叶。这样,学生的观察就不是局限于眼睛了,在3个课时的充分活动中,孩子们了解了蜗牛原来不吃有蜡质的树叶,蝗虫和蜗牛也会游泳,蜗牛怕烟火,蝗虫不怕烟,怕火,蝗虫和蜗牛的壳里真复杂。制作类的实验应该能“玩地转”。案例和分析:《风的观测》、《做个小磁铁》、《制作我们的小乐器》、《美丽的彩虹》等这些具有小制作性质的实验课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玩耍,学中玩,玩中学,事半功倍。 三、实验中要注意学生创造力的锻炼。 1、“疑问”的作用。在教《小电珠》一课时,我一开始简单介绍了电池,电线,灯泡后,先不讲明怎样做才会让小电珠发光,而是提出疑问:“谁能让小电珠发光。”在学生理解仪器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敢于思考,利用现成的仪器去实践,并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争着去比一比谁最快让小电珠发光,既激起学生的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修订) 主讲人:王 强 在小学科学课中探究和研讨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为了更好地体现这两方面,以及方便和指导广大科学课教师教学,现把“探究——研讨”教学法与法国科学课“做中学”教学模式相融合,形成一套清晰的教学环节,为打造我市小学科学课的高效课堂提供依据。本模式具体内容体现如下: 一、模式界定 我市现如今所使用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是以美国兰本达教授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为核心的“探究——研讨”教学模式。它的思想是:“通过对自然事物的观察、描述、相互交流感受和解释,在思想上形成解释认识对象的模型,然后在实践中加以检验,从而找出纷繁复杂的现象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形成对自然界的有秩序的理解。”其中“探究”既是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又是知、情、意的统一,还是“手脑并用”的过程。这里的“探究”是指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包括问题情景的创设、观察与实验的设计、实验材料的准备与搜集、实验的操作与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搜集证据及实验结果的分析、科学结论的归纳与概括、科学现象的解释与科学知识的应用等实践性学习的活动。“研讨”是给学生提供一个机会,通过这一过程他们可以将大量的事实连接成新的整体。这种通过集体的努力最后形成的整体的作用,远远超过了对各部分的简单总和的作用,它使学生在研讨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提高。本教学模式大致可分为五个环节,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动手探究——合作交流(集体研讨)——拓展延伸(巩固应用)。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充分的活动、有着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自主表现的

机会,相信学生能行。 二、适用原则 该模式适用于小学三至六年级的所有探究类科学课。为保证模式的科学运行,避免出现模式化的弊端,在使用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 任何一种成功的教学都是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的,对“探究——研讨”来说,这一特征尤为突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己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解决问题,进行再创造,研究过程的独立性越强,研究价值就越大,教学效果就越明显。 2、综合性原则 在探究某个研究专题时,应采取多种相关的方法,开展多种探究活动。为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甚至生成更多的新的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3、探究性原则 学习过程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主发现新知的过程,教师要设计并向学生提供探索和发现的真实情境,让学生经历探索过程,将科学发现的过程、学生认识过程与教学过程相融合,体现三过程的统一。 4、创造性原则 一方面表现为学生学的创造性,要鼓励学生进行多向思维,能从多角度更全面地认识同一事物,并善于把它们综合为整体性认识,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去发现和解决新问题,适应和改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表现为教师教的创造性,课堂教学不再为预先设计的教案所左右,要关注课堂的生成和学生的生命状态,给学生广阔的思考、实践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大胆去想,放手去做。

低年级科学课的任务和教材特点

2.低年级科学课的任务和教材特点 一、低年级科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第一个任务是启发儿童对于周围的自然界的事物的关注和兴趣。这也是我们课标组特别强调的叫做“兴趣为先”,也是课标里面列出来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呵护和保护少年儿童的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刚刚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儿童,对自己身边经常出现的自然事物一般都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渴望通过一种课程的学习,对那些他们觉得新鲜、有趣,神秘而富有吸引力的大自然以及生活中的各种事物进行认识和了解。在幼儿园的时候,他们虽然也接触过科学教育,但是幼儿园的老师从来不会系统地来和他们谈科学话题。因此在小学的科学课上面,他们就可以继续幼儿园的一种探索,借助自己的感官去看看、去听听、去闻闻、去尝尝、去摸摸,去自己认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但是他们这时候的注意及兴趣基本上还是具有明显的无意性、偶然性和不稳定性,常常需要不断的刺激与启发,所以一年级的科学教学的任务就是要有计划、巧妙地启发儿童对周围自然事物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把他们的这种好奇心转化为学习兴趣。 我举几个小例子,比如看到了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就不能只满足于幼儿园的时候,让儿童做一些影子游戏,而是应该指导他

们去观察影子形成的这种条件,各种影子有什么样的共同特征,请注意共同特征,这和幼儿园的是有区别的。从这些观察中,从这些寻找共同特征的思考中,儿童可以获得一些浅显的知识,提高学习影子这一自然现象的兴趣。再比如,当儿童摸到一块石头的时候,我们就不能只让他们玩一玩,像幼儿园那样用石头拼个小图案,而是应该进一步地指导他们进行一些研究,看看这些石头的形状是什么样的?摸一摸感觉是什么样的?石头是硬的还是软的?尤其特别重要的是,当两块石头在互相划一划的时候会有什么情况发生?让两块石头碰一碰的时候会有什么情况发生?提高儿童对石头这种物体的注意,产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第二个任务就是要教给儿童浅显的科学知识。低年级儿童对客观的自然世界的认识刚刚开始,对周围的一切都感觉到新鲜好奇,尤其是刚刚进入一年级的小朋友们,他们由于受到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都明显不同于中高年级的儿童,一年级的儿童是具有自己的特征的。低年级的儿童对自然事物的认识往往是从自己的兴趣和感受出发的,是局部的、零散的、肤浅的,对比较抽象的名词和概念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所以低年级科学教学的任务就是要给儿童一些浅显的科学知识,使他们通过自己乐于从事的活动,对身边的一些具体的事物,获得一些感性的、直接的、具体的这样的一个初步认识,尽可能多得积累下一些关于自然界事物的感性材料,为中高年级的学习打下一个基础。

小学科学实验课的教学模式

小学科学实验课的教学模式 莱西市教研室张莲玉 背景分析: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因为探究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课标》对小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认为“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明确要求学生必须直接参与探究活动和 连续的实践,必须从直接参与探究的体验中获得对探究特征的初步认识。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实验课是小学科学中比较普遍的一种课型,它要求学生亲历实验探究过程。在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材中许多课属于科学实验课的范畴,如:三年级的《哪杯水更热》《水温的变化》《哪杯水多》《有趣的不到翁》、《有趣的浮沉现象》、《改变浮和沉》、《水面的秘密》《水往高处走》《小车的运动》《鞋底花纹的启示》《跷跷板》《弹簧力的学问》《有趣的磁铁》《空气在哪里》《热空气》《风的形成》《土壤里有什么》《土壤的种类》《灯泡亮了》、《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谁的本领大》等;四年级的《木材》《纸》《陶瓷》《金属》《玻璃和塑料》《蒸发》、《沸腾》、《凝结》、《杯子变热了》《水变热了》《谁热的快》《它们会生热吗》《温度计的秘密》《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玩镜子》《潜望镜的秘密》《彩虹的秘密》《凸透镜》等;五年级的《声音的产生》、《谁能传播声音》《水变咸了》《蜡烛的变化》《食盐和水泥》《铁生锈》《斜面》《杠杆》《滑轮》《齿轮》等等。所以探讨实验课的基本模式对科学课堂教学大有裨益。 基本流程: 该教学模式分以下四个环节: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实验方案---交流实验方案---验证实验方案---总结与交流)-----巩固应用拓展延伸---梳理小结当堂检测(谈收获)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继而自主合作探究,不仅仅是一个学习方式方法的问题,更是一种教育观念的更新和转变,它的根本点在于突出了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回归于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成为“问题”的主体,成为一个个的“问题信息

小学科学课中实验材料的准备

小学科学课中实验材料的准备 篇一: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材料的准备 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材料的准备 实验是小学生学习科学的方式、方法之一,它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科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实验教学活动过程中,实验材料准备是否充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科学学习探究活动。科学教育家刘默耕老师曾用河里的石头比喻实验材料的准备,他说要让此岸的学生到达河的彼岸,就要准备好过河的石头。也就是要为他们准备和创造学习材料、学习条件。因此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为学生准备好有结构性的实验材料,即能让学生实验达到最佳效果的材料。 一、依据教学内容,认真组织实验器材 为了学生能实验,并且达到理想实验效果,教师必须了解教学内容,根据实验,选好合适的实验器材。教学仪器配备的类型较多,怎样的实验使用哪类器材,需要教师认真挑选。如《国旗是怎样升起来的》这一课是关于滑轮认识和探究。在实验室里有散装的滑轮装置,也有成盒的简单机械实验盒。如果为了方便简单给每个实验小组分发一实验是小学生学习科学的方式、方法之一,它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知

识创新的主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科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活动中,实验材料准备是否充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科学学习探究活动。科学教育家刘默耕老师曾用河里的石头比喻实验材料的准备,他说要让此岸 的学生到达河的彼岸,就要准备好过河的石头,也就是要为他们准备和创造学习材料、学习条件。因此在个简单机械实验盒,就会影响学生实验,因为盒里有齿轮、斜面、连杆等与这节课教学内容无关的器材,这些器材会给学生进行滑轮实验造成障碍,他们会认为这些材料都是这次实验需要的,更影响实验的是小学生好奇、好动,对这些器材都想摆弄摆弄。在实验教学前,教师根据实验需要了解学校教学仪器配备情况,也是很有必要的。在《磁铁玩具》这一课的实验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简单把实验通知单交给仪器管理员就算实验器材准备好了,是会影响实验的顺利进行的,仪器管理员只能配备各种类型的磁铁,还有有铁钉、铝片、铜丝、木块等需要教师自己准备或组织学生准备。依据教学内容,实验要求认真准备合适的实验器材,是实验教学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 二、紧扣教学目标,精心准备实验材料 教学目标是我们教学的核心,观察、实验都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方式方法。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围绕教学目标设

小学科学课教学案例

小学科学课教学案例(小组合作与个人表现) 这学期开始进行了科学学科的教学了。当时拿到课本的时候,新颖的教材设计,看的我一头雾水,不知道从何入手。于是静心琢磨教材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发现书中许多的内容是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寻求科学的答案,其间更多的是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探究的。 夹着课本走进了天真的孩子们中,引导着孩子们开始科学的徜徉。几节课下来,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的现象:合作学习中有些孩子忙得手忙脚乱,而有的孩子好似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势,在一边独自“偷闲”。下课后,我就喊了一个“悠闲”孩子,问他:“你上课的时候,怎么不和同学一起动手学习呢?”这个孩子满怀委屈地说:“老师,不是我不想和他们一起学习,而是(小组长)太霸道,从来不听我的,也不让我“玩”实验器材。”孩子的一席话,不啻一记闷棍,敲的我又陷入了迷茫:什么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才能使孩子们都乐意动手呢?如何恰当地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呢? 于是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这个问题确实很普遍,这是在小组学习背景下引发出的一种正常现象,这是多种因素所导致的。因素有学生的个体差异,有个性差异,有小组内的环境因素。但教师的对学生小组学习的组织策略,对小组学习的认识水平,学生分组合理性,学生学法渗透,这一切都是我们教师起着决定和主要作用。所以我们在课上发现的这些部分学生显能就不奇怪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教师先要给自己看看病,什么是小组内分工,怎么分法,什么样的问题要小组研究,小组内怎么研究讨论,在讨论时教师怎么参与……,把握这些问题,整理这些认识,学生的小组讨论就有序而就不是这个样子。当然对参与差的学生,我们可以让组长为其开小灶,或是你特意为这些学生提出小要求,当然要求是为这个探究活动做些什么,是直接参与的。这样的参与对其慢慢适应小组活动,参与小组活动有一定的帮助。学生会慢慢自信起来。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寻到解决的方案,于是我就在班上化了一节课的时间,进行了科学课以外的合作教育训练:蚂蚁搬食物的活动:首先我说:“当一只小蚂蚁发现了一个蝗虫的尸首,他会怎么做呢?”孩子们积极汇报自己平时的发现,“对,小蚂蚁迅速找来同伴齐心协力把食物运回…家?。那你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怎么办呢?”于是,我选择一些简短的文章交给孩子们讨论。某些同学发现了问题,在小组里提出,其他同学一起来解决问题。于是各种合作行为,就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开始了:如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对方;不同见解,要等对方说完,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对对方的精彩见解和独立观点,要通过表扬、鼓励形式,达到相互支持;碰到困难和分歧较大之处,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建设性的解决问题。 学习合作的气氛慢慢有些融洽了,发现孩子们都愿意参与到小组的探究中来了。可是又有了新问题:小能人们的积极性不再高涨了,在汇报的时候,手不愿举了。哇,我在无形中又伤害了一些孩子的心灵。怎么办?由于小能人是在每位老师的呵护中成长的,他们也养成了一些骄傲自大的性格,当不在被众星捧月时候,他们感到了失落。面对这种情况,于是我又采取另一种做法:我对小组进行重组,能力强集中在一起,选择能力一般的做组长,让他在激烈的竞争中进步,能力相对弱的组成一组,选派班上的小能人,由他来带动整个小组的活动,充分发挥他的作用,带动其他学生进步,有些组员在小能人的影响下,甚至可以到其他组去当组长了。这样一来,班级中的合作学习更融洽了。 曾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不说没有效果的话,不做没有效果的事。”我想说:不要组织没有效果的小组。 比较美国小学科学课的课堂教学和我国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可发现两国的科学教学存在显著差异,体现出了中美两国在科学教育观念上的差异。本文试以《喷水壶里的水到哪里去了?》为例,对此做初步的分析比较。 有一天,乔治把盛满了水的喷水壶放在教室外面窗台上,过了几天,喷水壶里面几乎什么都没

科学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

科学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 青海省平安县教育督导室刘生梅 观察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也是小学生初步认识自然事物、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指导学生认识各种自然事物的过程中,在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综合能力的过程中,都离不开观察的活动。在观察和实验的探究实践活动中,观察是实验的基础,因为在探究自然事物的活动中,首先要在认真观察周围常见事物的基础上发现问题,然后经过思考,再通过实验验证,最后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而在实验的过程中,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地观察又伴随着实验的每个细节,才能得出科学的、正确的结论。所以,观察能力的培养直接影响着其他能力的培养,值得所有科学教师重视。 一、有效运用观察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材的内容中,重点培养观察能力课占总课数的40%。这说明在低年级实验教材中培养观察能力的内容比例是占首位的。如:观察植物(叶、花、根、茎)的外部形态;观察动物(鱼、蚂蚁、鸽子、兔、蚕宝宝)的外部形态和生活方式;观察天气变化(晴、阴、雨、雪等)和四季特征;观察光和影的变化并根据太阳辨认方向;观察水和空气的物理性质等等,都是以培养观察能力为重点的教材内容。因此,通过具体的教材内容进行正确的观察方法的训练,观察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 二、备足典型的观察材料,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观察的机会

充足的材料有利于分组观察,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观察的机会,更好地认识自然事物;典型的观察材料有利于学生顺利进行观察,找出其特征;新颖的材料可以激发学生乐于观察、主动探究的情绪,全面认识自然事物的特征。 为儿童准备充足、典型、新颖的观察材料,是保证儿童有意观察、主动探究自然事物的基础条件。例如,在上《蚂蚁》这一课时,我为学生提供了放大镜、蚂蚁及一些辅助材料,放手让学生分组去自由地观察研究他感兴趣的问题。学生们面对昆虫盒里放的蚂蚁和放大镜,忍不住地用手去拨弄拨弄,用放大镜去仔细观察观察,自然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了。这时,我也不时地加入各小组的探究活动,让他们感觉到教师也是他们研究活动中的一份子。这时,还需要教师用眼睛和耳朵关注每个学生的一举一动,要敏锐地注意到哪个学生在做什么?想什么?说什么?争论什么?多问几个“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想?”等帮助他们开展有时效性的科学探究活动。 三、训练学生运用感官感知事物的能力,掌握观察方法 按照新课标要求,“指导学生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即用眼、耳、鼻、舌、手(皮肤)去直接感知自然事物的特性。训练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感知事物,不但要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掌握用各种感官进行正确的观察的方法。没有科学的观察方法,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得不到较好地培养,因此,让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也非常的重要,因此,在科学教学中就要

小学科学教学模式

小学科学学科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在科学课上,像《保护植物》这样传统的环保类型的课程无非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组织、学生讨论。教法刻板,课堂容量小,并且说教的味道比较浓厚,学生处于被动的参与,简单的说教没有使学生真正意识到保护植物的重要性、必要性。课上说得好好的,课下该怎么做还照样怎么做。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通过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其它的帮助,利用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这就表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获得的方法是学生去发现,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获得知识创设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意义建构获得知识,让学生在意义建构的过程中进行创造。 因此,为学生创设一个网络环境来学习科学知识、技能。教学设计主要侧重指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收集、处理、分析、汇报展示网络信息进行知识的建构。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为学生创设资料丰富、详实,图、文、视频相结合的网络环境,教师指导学生个人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有机结合进行研究性学习,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最优。 一、个人学习与小组合作有机结合的必要性: 合作学习又叫协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中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度与效率,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合作学习的特点是学习者的个人目标和小组目标之间是积极的相互依赖的关系,即只有小组所有成员都完成各自的目标,自己才能获得成功,这是一种“荣辱与共”的交互方式。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促进学生间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和共同提高、能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并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合作学习对于学习者将来建立和维持稳定和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