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国论学案(学生版)

六国论学案(学生版)

六国论学案(学生版)
六国论学案(学生版)

《六国论》导学案(学生版)

[目标展示]

一、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侮的思想。

二、掌握积累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词句。

三、培养在阅读过程中结合语境揣摩辨析词义及活用的能力,学习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导学过程]

一、作者介绍

二、写作背景

《六国论》是一篇议论历史的文章,表面上评的是六国,实际上讽刺的是北宋。因为当时北宋王朝的统治者对契丹族建立的辽国和党项羌族建立的西夏屈辱求和。例如宋真宗景德元年与辽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后又被迫追加银10万、绢10万匹。作者就借六国割地给秦国因而最后灭亡的史实,暗示北宋王朝不应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而应该对辽、夏的入侵采取斗争的方式。

三、预习要求

1.结合注释,疏通全文,自己画出重点词句,难于翻译的也勾画出来。

2.预习思考题:

作者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论据来进行论证?

《六国论》的第一段就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第

二段是以作为论据,论

证。第三段再从

的具体事实来论述第一段中提出的“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授,不能独完”这一

道理。第四段提出的看法。最后一段

借古讽今,。

四、基础训练

1.写出加点字的读音

率.赂秦耶()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抱薪.救火()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燕.赵之君()洎.牧()以谗.诛()

革灭殆.尽()

2.找出通假字

(1)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3)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3.找出活用字

(1)李牧连却之()

(2)以弱天下之()

(3)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4)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5)惜其用武而不终也()(6)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4.写出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2)思厥先祖父()

(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4)可谓智力孤危()

(5)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5.一词多义。

(1)非: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 )

②觉今是而昨非( )

③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

(2)或:①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

②或曰:‘不赂者以赂者丧……( )

③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

(3)得:①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

②此言得之( )

③至德不得( )

④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

⑥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

(4)相:①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

②相见恨晚( )

③死者相藉( )

④伯乐相马( )

(5)势:①其势弱于秦( )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 6.特殊句式

(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后秦击赵者再()

(4)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深化拓展]

全文的论证结构有何特点?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a.论证结构(列出提纲)

b.论证方法

[梯度训练]

一、常识填空

1.《六国论》选自________的《________》,他的儿子________、________也以文学著称,后人并称他们为“________”。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 ____ _,两个分论点是:一___ _;二___ ____ _。

3.作者从六国破灭而总结出的历史教训是:___ ____ ___ ____ ____ ____ 。

二、翻译

4.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译:

5.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译:

6.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译:

三、7.给下列一段文字加标点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愚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四、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以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天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8.查字典、词典,解释下边加粗的词语

①塞秦之冲()()

②故夫天下之所重者()

③而蔽山东之诸侯()

④而韩、魏乘之于后()

⑤则韩、魏之附秦故也()

⑥委区区之韩,魏()

⑦韩、魏折而入于秦()

9.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译文:

②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

译文:

10.对上下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上文第一段是论述了韩、魏两国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

B.上文第二段是指出韩、魏附秦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C.上文第一段说明秦国最嫉恨的韩、魏两国,最使范雎忧虑的是齐之刚,寿。D.上文第三段提出“厚韩亲魏”的策略,归纳六国灭亡的原因。

11.比较苏洵与苏辙的《六国论》,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苏辙明确提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因此六国的正确策略应该是“厚韩亲魏以摈秦”。

B.苏洵说的“弊在赂秦”主要是指韩、魏说的,韩、魏之所以“赂秦”,是因为与秦接壤,“为积威之所劫。”如果照苏辙说的“厚韩亲魏”的办法去做,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可见父子二人的基本立场是接近的。

C.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地赂秦;苏辙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可见父子二人的观点不尽相同。

D.两篇《六国论》均为史论文章,均采用借古讽今的写法,因此结尾都谈到现实问题,委婉地告诫当朝者要记取历史教训。

[跟进反思]你认为苏洵的论点正确吗?你怎么看待六国的灭亡?

参考答案

[导学过程]

四、基础训练

1.读音

率.赂秦耶(shuài)思厥.先祖父(jué)暴.霜露(pù)

抱薪.救火(xīn)与.嬴而不助五国也(yǔ)燕.赵之君(yān)

洎.牧(jì)以谗.诛(chán)革灭殆.尽(dài)

2.通假字

(1)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通“曝”,冒着)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3)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通“倘”,如果)

3.词类活用

(1)李牧连却之(使动用法,使……退却)

(2)以弱天下之民(使动用法,使……弱)

(3)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名词作状语,一天一天地;月:名词作状语,一月一月地)

(4)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完整地存在)

(5)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坚持到底)

(6)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活用为动词,以礼相待)

4.古今异义

5.一词多义。

(1)非:

①不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六国论》)

②不对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③无,没有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苟子·劝学》)

(2)或:

①或许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②不定代词,相当于“有人”或曰:‘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③有时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

(3)得:

①动词,得到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六国论》)

②适宜,得当此言得之 (《六国论》)

③找到至德不得(《庄子·秋水》)

④捕获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捕蛇者说》)

⑥看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桃花源记》

(4)相:

①互相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六国论》)

②偏指一方,相当于“你”“他”等相见恨晚

③递相,先后死者相藉 (《捕蛇者说》)

④亲自观看伯乐相马

(5)势:

①势力其势弱于秦 (《六国论》)

②形势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6.特殊句式

(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被动句,“……为……所……”式)(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判断句,“……,……也”式)

(3)后秦击赵者再(状语后置句,即“后秦再击赵”)

(4)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省略句,宾语“之”省略)

[梯度训练]

1.苏洵、嘉祐集·权书、苏辙、苏轼、三苏

2.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3.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4.译:如果六国用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意礼遇天下的奇才,合力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

饭也不能咽下咽喉去。

5.译: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

6.译:所以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后灭亡,这就是用兵的功效。

7.家,侯,地,众,秦,亡。士,疏,浅,也。

8.①阻塞;交通要道;②重视;③遮掩,庇护;④追逐,追击;

⑤是,就是;依附,归附⑥舍弃;小⑦屈服

9.①越过韩国和魏国的国境,再去攻击另一国的国都,燕国和赵国抗击于其前,而韩国和魏国就会乘之于其后,这是非常危险的办法嘛!

②豁出区区的韩、魏,使它们承当如狼似虎的秦国,它们怎能不屈服而投入秦国的怀抱呢?

10.C 11.D

六国论导学案及答案

《六国论》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课文中的重点实、虚词及句式。 2、能准确背诵并翻译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及段落。 3、提炼写作素材,提高作文写作水平。 【基础知识巩固】 一、重要实词积累 (一)写出加点字的读音 率.赂.秦耶()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抱薪.救火()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燕.赵之君()洎.牧()以谗.诛()革灭殆.尽()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胜负之数.()(二)找出通假字 (1)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3)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三)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其古义 (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2)思厥先祖父 (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4)可谓智力孤危 (5)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6)后秦击赵者再 (7)刺客不行 (四)指出活用词并解释 (1)日削月割 理固宜然 (2)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义不赂秦 (3)不能独完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4)李牧连却之 (五)解释划线的词语 1.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2.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3. 思厥先祖父 4.暴秦之欲无厌 5.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6.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7.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8. 始速祸焉 9.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10.洎牧以谗诛 11.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12.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13.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六)一词多义 (1)兵非兵不利而秦兵又至矣 斯用兵之效也 (2)暴暴霜露暴秦之欲无厌 (3)事以地事秦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4)犹犹抱薪救火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5)终终继五国迁灭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6)始始有远略始速祸焉 (7)向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并力西向 (8)得较秦之所得此言得之 然后得一夕安寝 二、虚词 1.以 (1)不赂者以赂者丧 (2)秦以攻取之外 (3)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4)举以予人 (5)洎牧以谗诛 (6)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7)至丹以荆卿为计 (8)苟以天下之大 (9)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10)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2、而 (1)赂秦而力亏 (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3)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4)二败而三胜 (5)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3、之 (1)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2)较秦之所得 (3)苟以天下之大 (4)子孙视之不甚惜 4.与 (1)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2)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三、判断特殊句式类型

《六国论》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六国论》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学习目标1、理解:弊、率、完、暴、速、再、数、礼、宜、故事、颠覆等词语的含义。 2、学习本文运用设分论点,并举例论证论点的方法。 3、背诵课文,领悟借古讽今、对比论证等写法。 学习重点、难点理解文章论证过程及方法。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作者简介: 苏洵,字,号,“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与儿子、苏辙并称“ ”,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故事:苏轼二十岁时到京师去考进士,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

“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 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喝,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全都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 同学们想想: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 简介写作背景: 1、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秧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盛的六国却日益衰落。强秦向东夺取六国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又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

《六国论》导学案解析

《六国论》学案 ★教学目标 1、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 2、学习概括中心论点,体会对比、总分式分层的论证法的作用 ★重点难点: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 ★课前预习 一、知识链接(参见《导与练》p39) 1、背景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几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苏洵生活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找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2、题解 “六国论”是倒装省略句,意为“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3、文学知识回顾 《六国论》的作者是苏洵,号老泉,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儿子苏轼、苏辙也以文学著称,后人并称他们为“三苏”。 二、基础巩固 1.写出加粗字的读音 率赂秦耶(lù)思厥先祖父(jué)暴霜露(pù) 抱薪救火(xīn)燕赵之君(yān)洎牧(jì)以谗诛 革灭殆尽(dài)或未易量(liàng) 2.找出通假字 (1)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3)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3.找出活用字并解释 (1)李牧连却之(使动)(2)以弱天下之民(使动) (3)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名词作动词)(4)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5)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形容词做名词)(6)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活用为动词,礼待礼遇) 4.写出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他实际上)(2)思厥先祖父(祖辈父辈)(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到了)(4)可谓智力孤危(智谋力量)(5)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先例) 5.一词多义。 (1)非: ①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 不是) ② 觉今是而昨非(错误的) ③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没有 )

六国论导学案及答案

六国论导学案及答案

《六国论》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课文中的重点实、虚词及句式。 2、能准确背诵并翻译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及段落。 3、提炼写作素材,提高作文写作水平。 【基础知识巩固】 一、重要实词积累 (一)写出加点字的读音 率.赂.秦耶()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抱薪.救火()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燕.赵之君() 洎.牧()以谗.诛()革灭殆.尽()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胜负之数.() (二)找出通假字 (1)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3)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三)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其古义 (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2)思厥先祖父 (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4)可谓智力孤危 (5)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6)后秦击赵者再 (7)刺客不行 (四)指出活用词并解释 (1)日削月 割 理固宜然 (2)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 才 义不赂秦 (3)不能独 完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4)李牧连却之 (五)解释划线的词语1.六国互丧,率赂秦 耶 2.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3. 思厥先祖父 4.暴秦之欲无厌 5. 至于颠覆,理固/宜 然 6.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7. 与嬴而不助五国 也 8. 始速祸焉 9.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10.洎牧以谗诛 11.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12.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13.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六)一词多义 (1)兵非兵不 利而秦兵又至 矣 斯用兵之效也 (2)暴暴霜 露暴秦之欲无厌 (3)事以地事 秦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4)犹犹抱薪救 火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5)终终继五国迁 灭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6)始始有远 略始速祸焉

2020高中语文 1.2《六国论》 4学案 鲁人版必修4

语文:1.2《六国论》精品学案(鲁人版必修4) 一、教材分析: 《六国论》是鲁人版必修4第一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新教材非常重视古代经典诗文的阅读积累,全套教材编排的古代诗文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40%。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现行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的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的要求:①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筛选并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③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在实践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后两中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课文中词语的积累和文章的背诵 2、能力目标: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文言文的习惯和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和探究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 4.背诵本文。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脉络,把握作者的思路 教学难点:学生学习文言文习惯的转变 四、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上期的文言文学习,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却普遍存在着一种片面认识,错误以为文言文教学就是仅限于高考《考试说明》中(能力层级B)的培养。从而忽视了(能力层级C)、(能力层级E)的提高。导致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下降,不能真切“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充分的“吸收中外古今优秀文化的营养”。 五、教学方法 1、要在开始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文言文的旧习,使学生明白“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只是简单翻译、背诵。而是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情性,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在学生转变观念后,可启发学生以一篇议论文的观点来分析文章,对不明确的问题适当适时点拨。 2、学案导学:见本课学案。 3、可适当运用一些多媒体辅助工具 4、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

《六国论》导学案(学生版)

《六国论》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并能正确翻译全文。 2.了解史论文借古讽今的写法,学习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3.理解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 【学法指导】 1.对词语作分类归纳,理解并作积累。 2.反复诵读,能背诵能默写,在诵读中加深理解。 【课前预习】 1.作者、作品介绍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北宋眉山(今属四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又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年27岁始发奋读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皆不中。遂悉焚自己平常所写文字,闲户读书,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成数千言,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六国论》选自《嘉祐集·权书》。《权书》包括10篇政论和史论。本文是其中的第八篇,原题为《六国》。因为《权书》和《衡论》都是评论性文字,因此一般选本改题为《六国论》。 2.背景介绍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3.给加点字注音 率.赂秦耶()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暴.秦()抱薪.救火()邯郸 ..()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燕.赵之君()洎.牧()以谗.诛()革灭殆.尽() 第一课时 【研读文章】 (一)研读第一、二段 1.重点词语 非兵.不利弊.在.赂秦盖.失强援赂秦而.力亏. 不赂者以.赂者丧或.曰:六国互丧 ..,率.赂秦耶 2.古今异义非兵不利 ..古:今:有害;没有好处。 3.词类活用不能独完. 4.指出下列句式并翻译。

《六国论》导学案

《六国论》导学案 1.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3.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 击强暴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1. 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2.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学时安排:2课时 █自觉预习 一.作者简介 详见《同步练习》 二.预习作业检查 赂.秦()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小则获邑.( ) 草芥.( ) 思厥.先祖父( ) 暴.霜露( ) 下咽.( )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 参与.()洎.牧以谗诛() 革灭殆.尽()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悲夫.()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 三.解题 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 “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 的原因,借古讽今。 四、时代背景: 作者生于真、仁、英宗三世。其时,西、北方边患严重,宋军和辽军西夏军大小六 十余战,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 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1004年,大辽举兵攻宋,当时宰相寇准力主

抗辽,并在澶州打了一仗,宋军大胜。形势如此有利,北宋统治者却一味求和,订下“澶渊之盟”,规定宋每年向辽进贡银10万两,绢20万匹,自此,抗敌卫国士气锐减,委曲求全之风日上。后辽又连连加码,宋均慨然答应。1044年,西夏元昊上书停战求和,宋却反而给西夏银、绢、茶。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 眼见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且有过之而无不及,后果将不堪设想。苏洵为此心忧,忧而思救,于是写下了这篇醒世文章,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 □主动阅读 【我读我知】 【我思我问】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第一、二节 █课堂导学 一、研读第一、二段 1、重点词语 非兵.不利弊.得赂秦盖.失强援 赂秦而.力亏.不赂者以.赂者丧 或.曰:六国互丧 ..,率.赂秦耶 2、古今异义 非兵不利 ..古:今:有害;没有好处。 3、词类活用不能独完. 4、指出下列句式,并翻译 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译: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六国论学案(教师版)

补充课文 六国论(一) 班级学号 【学习目标】 1.诵读散文,了解作者和背景,理解文章的基本容。 2.把握文章的写法特点。 3.积累文言词句。 【知识】 1、作者 《六国论》的作者洵,字明允,号老泉,北宋时期眉州眉山(现在的眉山县)人,二十七岁才发愤为学,经过刻苦努力,下笔顷刻数千言。宋仁宗祯嘉祐年间他和两个儿子轼、辙到了 书》、《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向、贾谊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洵。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洵,洵文名因而大盛。 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洵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唐代的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轼、辙、曾巩、王安石合称“唐宋八大家”。 2、写作背景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几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

端软弱。洵生活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找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勿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自主学习】 一、思考 1、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的?有什么特色? 2、课文第二、三段分别论证了两个分论点,是怎样论证的??与中心论点的论证有什么关系? 3、怎样理解第四、第五段? 4、本文主要运用了那些论证方法? 认真阅读课文,思考以上问题,梳理出文章的结构(思路)图

学生版《六国论》导学案

《六国论》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掌握文学常识和对比论证手法。 2.理清内容文章结构。 [学习重点] 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掌握文学常识。 [学习难点] 1.理清内容文章结构,理解对比论证手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预习案】 1.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眉山人(今四川省眉山县),北宋著名散文家。相传他27岁才发愤读书,精通经书,下笔顷刻数千言。受到翰林学士欧阳修、宰相韩琦的举荐,宋仁宗授以秘书省校书郎的职务。参加修纂礼书,编成《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不久去世。后人称他为“老苏”,与儿子苏轼、苏辙并称为“三苏”,并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善作政论,文章议论锋利,明快酣畅,具有强大的逻辑力量。 苏洵著有《嘉祐集》十五卷,本文选自其中的《权书》。《权书》中有十篇,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文章。本文是第八篇,原题为《六国》。 2.写作背景 北宋建国后,鉴于前朝藩镇割据,军人乱政,因而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解除地方节度使的权力。由于对武将防范限制过重,大大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在与契丹、西夏的百年征战中败多胜少,加之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北宋外交极度软弱。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宋朝每年要向契丹、西夏纳银和绢数十万计。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敌国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后患。苏洵正是针对这一现实撰写了本文。 3.文体常识: 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本文属于一篇史论——叙述评论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 4.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邯.郸( )弊在赂.秦( )厥.先祖父( ) 草芥.( ) 与嬴.而不助五国( ) 殆.尽( ) 洎.牧以谗.诛( ) 暴.霜露( ) 燕.赵之君( ) 日削.月割( ) 为.国者( ) 胜负之数.( ) 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 从.散约败( ) 反间.计( ) 下咽.( )

《六国论》导学案(教师版)

教师:上课时间:年月日授课类型: 《六国论》导学案(教师版) 一、作者介绍 《六国论》的作者苏洵,字明允,北宋时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二十七岁才发愤为学,经过刻苦努力,下笔顷刻数千言。宋仁宗赵祯嘉祐年间,宰相韩琦推荐他作官,?一时名扬京师。?后来苏洵把文章汇编汴京。当时任翰林学士的欧阳修,把苏洵的廿二篇文章,结成《嘉祐集》。苏洵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合称“唐宋八大家”。苏洵与其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 二、写作背景 《六国论》是一篇议论历史的文章,表面上评的是六国,实际上讽刺的是北宋。 因为当时北宋王朝的统治者对契丹族建立的辽国和党项羌族建立的西夏屈辱求和。例 如宋真宗景德元年与辽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后又被迫追 加银10万、绢10万匹。作者就借六国割地给秦国因而最后灭亡的史实,暗示北宋王 朝不应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而应该对辽、夏的入侵采取斗争的方式。 三、预习要求 1.结合注释,疏通全文,自己画出重点词句,难于翻译的也勾画出来。 2.预习思考题: 作者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论据来进行论证? 《六国论》的第一段就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第二段是以韩、魏、楚三国赂秦而灭亡作为论据,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赂秦。第三段再从不赂秦的国家——齐国、燕国、赵国也终于灭亡的具体事实来论述第一段中提出的“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授,不能独完”这一道理。第四段提出为国者当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并力却敌,不要为敌人的积威所吓倒的看法。最后一段借古讽今,向北宋当局敲起勿蹈复辙的警钟。 四、基础训练 1.写出加点字的读音 率.赂秦耶()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抱薪.救火()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燕.赵之君() 洎.牧()以谗.诛()革灭殆.尽() 2.找出通假字 (1)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3)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3.找出活用字 (1)李牧连却之() (2)以弱天下之()------------------------------------------------------------------------------------------- --------------------------------------------------------------------------

高中语文 专题3《六国论》学案苏教版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三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苏教版 必修二专题3《六国论》学案 1.能够解释“兵”“犹”“亡”“暴”“终”“势”“始”“向”“为”“与”“相” “以”的意义,掌握本课相关的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并能够在课外阅读中迁移运用。 2.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增强忧患意识,激发爱国热情。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运用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层层深入的论证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方法写作议论文。

1.连线作者 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散文家。他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其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犀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纵横家的风范。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们三人合称为“三苏”,著有《嘉祐集》。 2.探寻背景 战国时期,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策略,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韩、魏、楚三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三国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因势小力弱或方法措施不当等原因而相继灭亡。 北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积贫积弱的王朝,经常受到契丹、西夏的威胁与侵略,朝廷不敢坚决抵抗,采取妥协的办法,以财赂敌,求得苟安。这种做法增加了敌方的财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和平并未换到,终不能免于灭亡。这同六国的赂秦而亡,本质上是一样的。苏洵主张坚决抗敌,反对妥协投降,于是写下了这篇《六国论》。

1.识字注音 (1)重点字 率赂.秦耶( ) 思厥.先祖父( ) 暴.霜露( ) 抱薪.( ) 与.嬴( ) 燕.、赵之君( ) 洎.( ) 殆.尽( ) 草芥.( ) (2)多音字 2.字形辨认 3.通假字 (1)暴秦之欲无厌.( ) (2)当.与秦相较( ) 4.一词多义

《六国论》 导学案答案

《六国论》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识,理解: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等词语的意义。 2、体会借古讽今的写法,理解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 课前预习 1、介绍背景,了解写作意图 《六国论》中的“六国”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澶渊之盟”后,北宋的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2、本文的论证特色 (a)用语准确,分寸感强。如“向时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提出与上文所论史实相反的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虽为假设,但又不妄下断语,表现了作者论述的准确性。 (b)纵横恣肆,雄辩滔滔。文笔颇具战国纵横家的风格,有气势,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c) 虽是论文,但语言也多文学色彩,生动形象。如以“一夕安寝”指出所得不值,时间短暂;“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给人以动感,加强了不安的效果。本文涉及的修辞主要为比喻。其中“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形象的揭示了子孙对先辈们辛勤开垦的土地不爱惜,一次又一次的割让给秦国。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这一比喻,非常精当,一语击中了秦欲难填的要害,形象的说明了赂秦必招致灭亡的道理,从而有力的证明了文章的论点,在结构上也有收束之意。

六国论

《宋词二首》《六国论》复习学案 【学习目标】 1.熟读背诵课文,能正确书写名句。 2.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基础知识,正确翻译句子。 预案 一、背诵《宋词二首》《六国论》,能正确书写名句。 二、文中空白处为重要实词、虚词、词类活用。请在空白处填上实、虚词的含义、活用的用法及意义。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 ()先.()祖父 ..(),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 秦兵又至矣。然则 ..()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 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 ..()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 ()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 ..()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 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 )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 )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 )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是.()又在六国下矣。 二、积累整理 1.积累实词“道、当、殆”的意义和用法,找出本文中的例句及你熟悉的典型的例句,并写出意义和用法。

六国论导学案(第一课时)教师版

高二语文《六国论》导学案(第1课时) 【使用说明以及学法指导】所有内容根据题后的标志完成即可,亦可越层完成。 C层次——基础型:要求全休同学都必须完成的。 B层次——发展型:要求B层及以上同学必须完成,C层同学选做。 A层次——提高型:要求A层同学必须完成,A层以下同学选做。 提示:1.课前熟读课文,拿不准的读音查字典 2.课前试着翻译课文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把握重点字词,翻译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体会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感情脉络。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重点难点】把握重点字词,翻译课文。 【基础案】 【单元赏析指导】 1、解题: 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指的是散文形与神、内在与外在的相互关系与特征。散而不乱,指的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气脉中贯正是散而不乱的原因;这中贯的气脉(文气),实际上就是散文之神。文气贯通,作品就有了生命力和感染力。 2、方法: 第一,提要钩玄,通过梳理归纳,搞清作品的层次和线索,可以获得对作品思想情感以及某些艺术手法的认识。(提要钩玄:提要:指出纲要。钩玄:探索精微。提要钩玄,即通过梳理归纳,理清线索,精辟而简明地抓住主要内容,把握作品的思想情感。) 第二,反复诵读,因声求气,体会探求。(因声求气:“声”指节奏、平仄、押韵等外在表现形式,“气”指情感、气势等内在的精神气脉。“因声求气”就是通过感受诗文语言的节奏来把握作品的精神。) 【基础知识】 1、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后来得到欧阳修的赏识,年过五十岁才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三字经》有言:“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说的就是苏洵在二十七岁时才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由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博得他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著名文学家曾巩的好评。2、写作背景: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苏洵生活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3、疑难字正音 六国互丧(sàng )率(shuài)赂秦耶暴(pù)霜露暴(bào)秦之欲无厌 如弃草芥(jiè)洎( jì)牧以谗诛与(yǔ)嬴而不助五国也 革灭殆(dài )尽之际 【我的质疑】

上海高一语文第二学期六国论学案二

《六国论》学案二 一、明确论点与文意 思考1: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选择文中的句子。 明确:“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思考2:作者在论证这个观点时,是用哪几个方面来论证的?分别在哪些段落? 明确:A 韩魏楚赂秦力亏,破灭之道。(第二段) B 齐燕赵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第三段) 思考3:第二段怎样论述赂秦的危害?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本节先总述秦国在攻取之外,接受韩、魏、楚献地的情况:“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后用比较的方法,指出秦受赂所得比战胜所得要大百倍,而三国赂秦所失比战败所失也要大百倍,可见赂秦带来的损失之大。再具体形象地描述赂秦者是怎样陷入“力亏”的境地“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写“奉之弥繁”“得一夕安寝”以后,秦兵又至的逼人情势,这样就自然地引出结论,揭示以地事秦的危害和必然后果。对比论证的方法。 思考4:第三段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思考5:第四段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明确:第四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段,由评论六国灭亡,总结历史教训,过渡到规劝北宋统治者放弃屈辱求和的方针,把问题的分析由表层过渡到里层。“呜呼……以趋于亡”是承上,继续证明“弊在赂秦”的论点,并且为六国设图存之道:一是用谋臣,“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二是礼贤下士,“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三是六国联合,“并力西向”。用的是假设论证。具体的说,假如六国不赂秦而自强,而对秦齐心协力作战,那么,他们就不至于灭亡。现在六国害怕秦国而赂秦,因此,他们终于灭亡。段中连用“悲夫”、“呜呼”两个感叹词,表达惋惜之情,突出表明六国灭亡教训沉重。“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表达了这样的意图:“为国者”有两层含义,明指六国的统治者,暗指北宋的统治者,一语双关。由这句启下引出第六节,就很自然了。 思考6:第六自然段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二、分论点的结构特点 1、总分与并列的结构 思考1:第二段、第三段两个分论点都是在解释对什么问题的看法? 明确:解释了为什么“弊在赂秦”。 分论点①:为什么“弊在赂秦”? 分论点②:为什么不赂者以赂者丧?——为什么弊在赂秦? 思考2:这两个分论点都在解释“为什么”,解决的是同一层面的问题。从结构上来看,这两个分论点间是什么关系? 明确:并列。 思考3:那么,这两个并列的分论点能互换一下位置吗?为什么? 明确:不能。 首先,因为韩魏楚先亡,齐燕赵因韩魏楚亡而亡。(这有个时间顺序、因果关系) 作者在论证的时候把六国分为两类,它们灭亡的原因不一样,前者是后者的原因,顺

《六国论》导学案答案

《六国论》导学案答案 1、整体把握:速读课文,感知文体和文章内容,并梳理结构脉络 明确:史论——叙述评论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 第一部分(第一、二节),提出论点,并作理性分析,从“不赂者”和“赂者”两方面论证论点。 第二部分(第三、四节),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第三部分(第五、六节)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目的。 六、文本研读 1、研读第一部分(1-2节) (1)重要词句 非兵不利(兵器)赂秦而力亏(连词,承接)破灭之道(途径,引申为原因)六国互(交互,由此及彼,由彼及此)丧,率(全,都)赂秦耶不赂者以赂者丧(因为)盖(承接上文,表原因,“因为”)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2)文段分析 ①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②本部分从几个方面论述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A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 不赂者以赂者丧。 ③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3、研读第二部分(3-4节) (2)文段分析 ①这两段文字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 明确: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②用一句话概括第3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③第3自然段怎样论述赂秦的危害?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本节先总述秦国在攻取之外,接受韩、魏、楚献地的情况:“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后用比较的方法,指出秦受赂所得比战胜所得要大百倍,而三国赂秦所失比战败所失也要大百倍,可见赂秦带来的损失之大。再具体形象地描述赂秦者是怎样陷入“力亏”的境地“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写“奉之弥繁”“得一夕安寝”以后,秦兵又至的逼人情势,这样就自然地引出结论,揭示以地事秦的危害和必然后果。对比论证的方法。 ④第3自然段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⑤第4自然段中哪一句话能够概括齐国灭亡的原因? 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⑥试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六国论学案

六国论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课文中词语的积累和文章的背诵 2.能力目标: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文言文的习惯和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和探究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 观点 【学习重点】疏通文意,理清结构,把握写作目的 【学习难点】感受和探究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 点 【学习过程】 一、知人论世,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咏苏洵 当年苏老泉,年已二十七。方知需用功,发奋读书籍。并同儿与女,思究圣人语。寒窗多少年,青丝根根白。父子同进京,三人皆中举。皇城咸震惊,争诵苏洵名。读书从不晚,辛勤为第一。 2.作者简介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右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2篇,《权书》10篇,《衡论》10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 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故称他为“老苏”,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将他三

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权书》。《权书》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本文是其中的第8篇。 3.解题 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4.写作时代背景 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乱政,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将军权完全收归中央,造成了军事上的衰势。北宋建国往后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作战60余次,败多胜少,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这样“陪邻”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5.写作动机 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他主张“尚威”,破苟且之心和怠惰之气,激发天下人的进取心,使宋王朝振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借鉴历史兴替,讽喻当今得失。写《六国论》实际上是借古讽今,指责宋王朝的屈辱政策。 二、朗读课文,熟读文章,背诵默写文中名句。 1.高考中曾经考过的名句,请背诵文章后,默写。 【04北京卷】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苏洵《六国论》:“悲夫!有如此之势,,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六国论导学案

《六国论》巩固学案 【学习目标】 1、诵读散文,了解作者和背景,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2、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文言句式等文中文言知识点。 3、学习本文议论文的结构及对比论证,方法掌握本文借古讽今的写作。 【学习重点】复习巩固虚词实词用法,突破重点虚词实词的用法。 【学习难点】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结合语境揣摩辨析词义及活用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作者简介 《六国论》的作者苏洵,字明允,北宋时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二十七岁才发愤为学,经过刻苦努力,下笔顷刻数千言。宋仁宗赵祯嘉佑年间他和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到了宋代都城衡论》十篇,推荐给朝廷。宰相韩琦也推荐他作官,?一时名扬京师。?后来苏洵把文章汇编汴京。当时任翰林学士的欧阳修,把苏洵的廿二篇文章,其中《机策》二篇、《权书》十篇、《成集就叫做《嘉佑集》。苏洵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合称“唐宋八大家”。苏洵与其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 二、写作背景 《六国论》是一篇议论历史的文章,表面上评的是六国,实际上讽刺的是北宋。因为当时北宋王朝的统治者对契丹族建立的辽国和党项羌族建立的西夏屈辱求和。作者就借六国割地给秦国因而最后灭亡的史实,暗示北宋王朝不应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而应该对辽、夏的入侵采取斗争的方式。 三、疏通文意 四、课文分析 《六国论》的第一段就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第二段是以作为论据,论证。第三段再从的具体事实来论述第一段中提出的“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授,不能独完”这一道理。 第四段提出的看法。最后一段借古讽今,。 五、基础训练 1.注音 率赂.秦耶()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抱薪.救火()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燕.赵之君()洎.牧()以谗.诛()革灭殆.尽() 2.通假字 (1)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3)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