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俗学期末复习提纲

民俗学期末复习提纲

民俗学期末复习提纲
民俗学期末复习提纲

民俗学期末复习提纲

一、如何理解民俗学?(总论部分)

1.民俗学兴起的历史

1.1民俗学在国外

1.1.1folklore。民俗学(folklore)一词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民”(folk),另一个是“俗”(lore)。从字面上解释,folklore的意思是“民众的知识”。这一次是由英国考古学家Thomas于1846年首次提出。从此这一学科风靡全世界。

1.1.2民俗学的产生。民俗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学科发端于19世纪初期的德国。早期代表是德国的格林兄弟,他们在浪漫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搜集民间故事,寻找德国的文化和传统。1812年出版的格林兄弟的《儿童和家庭故事》,标志着民俗学学科的诞生。

1.1.3民俗学在各国的发展。1831年世界第一个研究民俗学的学会——芬兰文学学会成立。1878年,英国民俗学会成立,并创办了第一份民俗学杂志《民俗学刊》。

1.2民俗学在中国

1.2.1中国民俗学的发端。中国民俗学研究发端于20世纪初。1912年,中文的“民俗学”(folklore)这一概念和名称首次被周作人在他的《童话略论》中介绍到了中国。

1.2.2中国民俗学的发展。新文化运动兴起后,北京大学开创了中国民俗学研究的先河。1918年2月1日,《北大日刊》有《校长启示》——现代意义上民俗学的开端。1923年,“北京大学风俗学会”成立。

2.民俗的定义

民俗是某一民众集团共同传承的生活惯习。说的再通俗点就是民众的生活方式。

3.民俗的特点

3.1集团性。民俗是“任何民众中的某一个集团”对自己风俗的认同感,需要被广泛地接受。“民”不是固定的部分人,一个人可以组成很多集团,心理上集体一致的认同感。

3.2传承性。民俗不同于流行时尚,它需要时间的沉淀。“传承”的时间长度,是没有一致的标准的,主要取决于该集团成员的心理认同以及职业民俗学家有理由的界定。

3.3民俗的动态特点。“官方—非官方”民俗倾向于非官方;“正式—非正式”民俗则倾向于非正式;“上层—下层”民俗倾向于下层;“书面—口头”民俗倾向于口头;“个人—集体”民俗倾向于集体,“当代—传统”民俗倾向于传统。

4.民俗的功能

4.1“王”。民俗具有教育、娱乐、心理的功能。

4.2“钟”。民俗具有教化、维系、规范、调节的功能。

4.3民俗的作用归根结底是规范,把个体的生活规范到某个集团中。

5.民俗的分类。

5.1物质民俗(人——自然):居住、服饰、饮食等;

5.2社会民俗(人——社会):社会组织和制度、人生礼仪、岁时礼仪等;

5.3精神民俗(人——心灵)最重要:巫术信仰、游艺活动、舞蹈、美术;

5.4民间文学:民俗语言、民间文学

6.我对民俗学科的理解

民俗学根本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它没有无可替代的学术对象,也没有自足的学术目的、规则和方法。民俗只是一个现象领域,许多学科可以从自己的角度进人并获得收益。

我认为民俗学可以在许多对关系中动态地被把握,并且同时拥有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两个面相。一方面从制度层面上来说,民俗学可以被划归社会科学;另一方面,从精神层面上来说,民俗学又拥有人文学科的特点。

民俗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它使我们的生活色彩斑斓。通过学习民俗学,我的精神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民俗学提供了我多角度的思考方式。

二、传说

1.定义:一般来说,传说是与特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地方风物或习俗有关的民间口头散文叙事样式。

传说和神话相比没那么本原、神圣,介于可信和不可信之间。

2.传说的特点:

2.1历史性。传说的历史性来自于传说核心—即主要人物和事件的历史性。传说总是与一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有联系,或与一定的现实事物如山水景观、现实活动相联系。这是传说产生的基础,也是传说进行创作或再创作的核心。故传说属于民间知识当中的历史知识。

2.2解释性。传说很大程度上是为许多历史事实、传统信仰、民间迷信提供存在的合理性和可信性。往往是先有问题的提出,才有传说来帮助解决。

2.3地方性。与神话和故事相比,传说的地方色彩浓厚。传说非常强调事件发生地点的“真实性”,尽量使事件发生地与人们的生活环境一致,从而加强传说的可信性。

2.4多变性。传说是一种可塑性很强的民俗事项,传说的叙述模式可以随时改变,以适应内容的变化和人们的不同需求。

2.5(个人理解)传说中还体现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多数传说中都有一定幽默的成分存在;传说有各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如戏曲、歌谣

3.中国民间四大传说

3.1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祝、白蛇传。中国古代民间四大传说体现了

3.2我的理解:四大传说体现了传说是历史性和传奇性的结合;构思与流传的群体性;人物形象塑造的独特性;质朴、简练、清新的语言风格。民间传说在艺术上的特色多种多样,使它们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民间家喻户晓。同时,也在不断丰富中国和世界文学的宝库。

三、民间故事

1.定义

1.1广义:散文的叙事样式都称为民间故事,包括神话和传说。

1.2狭义:除神话和传说以外的所有民间叙事散文作品,它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其功能主要是为了娱乐和消遣。人名、时间、地点虚化。

2.分类

2.1AT分类法

2.1.1AT分类法是1910年芬兰著名学者阿尔奈在其出版的《故事类型索引》首倡(动物故事&普通民间故事&笑话),1928年美国学者斯蒂·汤普森完成,并于1961年修订的。他们赖以概括出民间故事类型的故事文本主要来自欧洲、北美洲,包括一部分非洲资料和亚洲的资料。

2.1.2《民间故事类型索引》将世界各地的民间故事分为5个不同的大类:动物故事、普通民间故事、笑话、程式故事、未分类故事。比较适用于欧美,亚洲人用起来不方便。这本工具书对我们鉴别故事、寻找异文和对故事进行比较非常重要。

2.2中国的类型索引书:艾伯华(德国人)于1937年著《中国民间故事类型》;丁乃通(美籍华人)《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1978。

3.类型、母题及二者的关系:母题是民间故事等叙事体裁在内容叙述上的最小单位。由一系列母题有序排列而成的一个独立完整的叙事体即是一个故事。有着相同或相似主干情节的作品可以归并为一个故事类型。母题相当于砖块,是可以搬运的。

4.三叠式。指三个情节上有某些重复部分,却又各自独立发展变化的段落有机地组合、连缀的形式结构。如三姐妹。

5.伦理悬置。指故事演述中的一些伦理乖违现象,既不能等同于现实伦理,又不是完全不起作用的,它们在完成叙事这一主要使命的途中,暂时被搁置起来、悬而不议。

5.1故事情节越远离日常生活逻辑,“伦理悬置”的几率就越高。

5.2伦理乖违涉及的对象范围越大,其实际的乖违感就越弱,“伦理悬置”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四、岁时节日

1.定义:根据时间的周期性变化而形成的具有固定习俗的特殊日子。

岁时节日必须是周期性的,一般具有很长的历史传承性,属于民间自发遵循的一种仪式或者活动。

2.分类

2.1按照历法分类。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是按照农历(阴历——月亮)来进行划分的。《尚书》第一篇《尧典》中,罗列了尧敬授民时,把时间坐标(二分二至)告诉民众。司天监、钦天监是国家的专门历法机构。中国古代先后推行过100多种历法,其中(汉)太初历、(唐)宣明历、(元)授时历、(明)大统历、(清)时宪历,都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2.2按照节气分类。根据太阳,这个比较符合四季变化。把一年划分为12个月,24节气,72候。对指导农业生产起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为岁时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有些节日如立春、夏至、立秋、冬至等,则是由节气直接发展而来的。中国的历法是阴阳合历。

2.3宗教信仰。中国民俗节日深受宗教影响,许多节日都来源于宗教。佛教:二月十九日观音菩萨诞辰日,道教:四月十八日碧霞元君诞辰。中国是个多神信仰的国家,有些神话传说和历史人物被奉为神明加以崇拜和祭祀,由此而产生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民俗节日。七月七日七夕节,又称乞巧节、鹊桥会,拜祭牛郎织女,是日雨称洒泪雨。

2.4现代节日。现代节日主要包括政治纪念日和外来节日。如10月1日国庆节,五一劳动节,2月14日情人节等等。

3.清明节

清明节,又叫扫墓节、踏青节、三月节,时间再农历春分后第15日,公历4月5日前后。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历史上一度成为仅此于春节的盛大节日。一方面祭祖扫墓、缅怀故人;另一方面踏青嬉游,亲近自然。

3.1清明节的起源

清明节的特色有三个:一是兼有节气和节日两种“身份”,二是以户外活动为主,三是兼有肃穆、悲伤和欢乐两种情感气氛。这种特色的形成于其来历密切相关。从起源和形成的角度看,清明节是“清明”节气、寒食节、上巳节三者融合而成的节日。

3.1.1清明节和“清明”节气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的一个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节气。清明时,气温回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同时,早春三月,春光明媚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是春游的好时光。

3.1.2清明节和寒食节

寒食节在农历三月,清明之前一两天。寒食节的主要特点有:禁火,吃冷食;扫墓;郊游。禁火、吃冷食的习俗来自纪念介子推的传说;扫墓在唐玄宗时期被官方正是许可,成为寒食节的常式。

3.1.3清明节和上巳节

上巳节形成于春秋末期,开始在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晋后改为三月三日。上巳节的活动主要有:一是“祓”或“禊”即到水边洗浴,祓除过去一年的污渍和秽气;二是招魂续魄,在水边召唤亲人亡魂;三是春嬉踏青,青年男女到野外踏青;四是流觞,即流水酒会。

3.1.4为什么都整合到清明节?

“清明”节气在时间和天气物候特点上为清明节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该节气应看做清明节的源流之一。因为清明本身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它有一个很重要的历法体系作支撑,不能随便更改,而寒食、上巳没有这样的“后台”,所以才有晓峰说的寒食迅速衰落的现象。再说寒食的主要节俗是吃冷食,也不利于健康,曹操就曾下令禁止过这一习俗。

清明节最动人的地方:生的欢乐与死的阴影交织的复杂情韵

4.传统节日和休假制度

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背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假日不仅仅意味着旅游和消费,人们希望在假日生活中融入更多的文化因素。新方案将这三项传统节日纳入法定假日,能使人们在休假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领悟亲情、和谐等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在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是十分必要的。

五、生肖

1.定义

生肖:所出“生”的年份与某一特定动物的“肖”像。

属相:“属”于某一种特定动物的命“相”。

2.十二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23/1 1/3 3/5 5/7 7/9 9/11 11/13 13/15 15/17 17/19 19/21 21/23

3.形成时间

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就有比较稳定的生肖体系了;在秦汉之际,生肖体系成熟。

4.生肖的民俗功能

4.1本命年。就是十二年—遇的农历属相所在的年份,俗称属相年。本命年常常被认为是一个不吉利的年份。“本命年犯太岁,太岁当头坐,无喜必有祸”。故民间通常把“本命年”也叫做“槛儿年”,即度过本命年如同迈进一道槛儿一样。每到本命年时,汉族北方各地,不论大人小孩都要买红腰带系上,俗称“扎红”,小孩还要穿红袜子、红裤衩(俗称“本命年老三样”),认为这样才能趋吉避凶、消灾免祸。

4.2本命元辰。本命为当人之本命星。元辰为其人之生年。就是人出生的年柱。如,今年是己丑年,那今年出生的人的本命元辰就是己丑,为值年之神,掌管一年的祸福。

4.3年运。“红羊劫”乃是一种历史谶纬之说。指的是值逢丙午、丁未年,国家会遇大的动乱及灾祸。后人以丙丁属火,色红,未肖羊,故名“红羊劫”。“靖康之耻”发生在丙午年,“文革”发动之年(公元1966年)正值夏历丙午。

4.4性格

4.5命运,婚姻。宜忌

4.6姓名。配合生肖起名之俗,是将十二生肖与汉字的字音、字义、字形特征结合,然后从中取得某些暗示和联想,并以此来确定好、坏、凶、吉的。

六、姓名

1.姓和氏

1.1姓的定义。《说文解字》:“姓,人所生也,从女、生,生亦声。”姓最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缘、血统、血族关系的种族称号。

1.2氏的定义。同姓贵族若干分支各有的称号叫"氏"。

1.3姓和氏的区别。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一再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

1.4姓和氏合流的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2.名和字

2.1名。社会上个人的特称,即个人在社会上所使用的符号。

2.2字。“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相表里的,所以又称“表字”。

2.3名和字。《礼记·檀弓上》说:“幼名、冠字。”《疏》云:“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由此可见,名是幼时起的,供长辈呼唤。男子到了二十岁成人,要举行冠礼,这标志着本人要出仕,进入社会。乳名(出生后)——大名(六岁入学)——字(冠礼)

3.姓名的功能

3.1身份识别。别血缘、辈分。

3.2礼仪。称字比较亲密。子牙(亲)——子牙公(敬)——姜丞相(更敬)——姜尚(怒)

3.3命运。黑巫术(害人)和白巫术(为自己谋利)。例子:《抱朴子·登涉》:“山中见大蛇著冠帻者,名曰升卿,呼之则吉。”

七、庙会

1.定义

1.1庙会是在某个特定时间,于某个特定的信仰场所所进行的群众性信仰/集市/娱乐活动。没有信仰,

1.2庙会在“庙”举行的原因是庙是传统社会的公共空间,人们可以在庙中享受集体活动的快乐。

2.庙会的特征

2.1固定的时间。庙会举行的日子通常与节日有关。如北京妙峰山庙会就在四月十八——碧霞元君的诞生日举行。

2.2有信仰核心。庙会的实质在于信仰,它是一种群体性的信仰活动,如北京的妙峰山庙会的核心信仰是供奉碧霞元君,碧霞元君是传统的女子守护神,故一直受到广大群众的信奉。然而,信仰却不构成强烈的约束力。

2.3带有娱乐性。庙会名义上是祭神的宗教信仰活动,实际上是人们的狂欢节,具有明显的娱乐性、开放性和公众参与性。百姓举办庙会为的是告慰神灵,但更多的是放松自己的精神。庙会在理论上对于所有公众都开放,即便你不持有那种信仰,也照样可以游乐其中,因为庙会上有很多演戏、杂耍之类的娱乐节目,它们名义上是娱神的,但你在任何一个庙会上都很容易感知,它们其实娱人的功用更加突出。

2.4可以有集市,但不是主导因素。

2.5庙会大多起源于民间,具有民俗的集体性特点;庙会经历了长时间的演变,不断传播和扩张,形成今天的规模,具有传承性特点;庙会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吸收和丰富自己的内容,具有稳定性和变化性特点。。关帝庙会以“关公信仰”为核心,历经千年不断地发展和向周边扩散才形成今天“关公庙貌遍天下,五洲无处不焚香”的规模,再加上各地丰富多彩的祭祀活动,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关公庙会文化

3.庙会的核心精神:神圣世界和世俗世界的一次联欢,充溢着人世间的欢乐。用神圣的礼仪遮盖道德上的罪恶感。它并没有被神灵独占。可见,庙会上的群众对于神灵不是一味处于被动、侍奉的地位,他们可以展现自身的主体价值,相对于上述其他信仰过于严肃的神圣性而言,庙会允许更多世俗性参与,集市活动其实也是世俗性的一个表现。归根结底,庙会是神圣与世俗在同一时空中的一次联欢!它既有对神圣世界的景仰,更有对俗世生活的释放和升华,此时圣俗一体,而且总是洋溢着欢乐的气氛,这是庙会最动人的地方。

4.分类。

4.1朝拜型。神灵不移动,民众在特定的日子从四面八方赶赴圣地朝拜,妙峰山庙会就属于这一类型

4.2游神型。神灵要移动,即在特定的日子里,神灵的象征物会被抬出来在固定的范围内巡游,遍洒恩泽,让民众就近膜拜,台湾的大甲妈祖庙会就属于这一类型

5.庙会的功能。

5.1调节功能。通过这些艺术化的民俗娱乐活动,丰富多彩的民俗表演,使人类的社会生活和心理本能得到适当的放松和调整。正所谓没有艺术和没有信仰的庙会一样不存在。

5.2规范和维系功能。在庙会上人们欣赏到的民俗活动,一般都源于当地的信仰或民间传说,这些传说往往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教育人们如何为人、如何做事等,从而达到规范人们行为的目的。而信仰更是凝聚民心的最好工具,通过对信仰的宣扬以达到强化民族或社区凝聚力的目的,如《杨家将》。劝善惩恶,构建了民间舆论。

5.3文化价值。

5.3.1庙会文化推动民俗文化的发展

5.3.2庙会文化成为牵系海外炎黄子孙精神的纽带

5.3.3庙会文化在中华民族与世界人民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6.民间信仰和庙会之间的关系

一切信仰都是需要一定的仪式来自我彰显的,庙会则是民间信仰最高端的仪式。而且,虽然民间信仰也是一种心理的治疗,但它与制度化宗教还有不同。制度化宗教的仪式更倾向于纯粹的心理过程,并且以与俗世生活的隔离为旨归,即通常所说的宗教情感,哪怕只是暂时的、象征性的。而庙会却充分体现了民间宗教的朴素性,它既是心理过程,同时也是生理过程;它并不隔离与生活的关联,相反,它时常将俗世生活中被压抑的欲望、感情激发起来,让它充分张扬,哪怕也只是暂时的、象征性的。庙会不光是民众对神灵信仰的高峰体验,其实也是对人生的深度回味。它既有对神圣世界的景仰,更有对俗世生活的释放和升华,此时圣俗一体,而且总是洋溢着欢乐的气氛,这是庙会最动人的地方。

7.庙会在当今时代的发展。

7.1强大的生命力。19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政策调整,对于民间信仰的控制也渐次松弛,妙峰山庙会复兴了,“接姑姑迎娘娘”庙会复兴了,全国各地的各种庙会都复兴了,这更充分地显示了民间庙会的强大生命力。如今,由于经济实力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同时心理不稳定感也在加剧。他们对信仰的要求,反而更加迫切,并且显示出“与时俱进”的特点来。求财神保发财、求文昌保高考。另外一个显著变化是,如今庙会的参与者,早已不只是草根民众了,不分知识、不分权力的各个阶层都汇聚一宇,分享着那些灵验神所带来的心理暗示。

7.2从国家层面上说,庙会活动已经得到了一次全球化的展演,那就是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奥运会就是一场庙会,朝拜型(取火种仪式)和游神型(奥运圣火的全球传递仪式)的结合。整个奥运过程,不是让全球民众获得了极大的精神愉悦和升华吗?它的神圣性也许只是象征的,它的俗民狂欢性质,却魅力常在,至今犹然。

试验心理学期中复习提纲

实验心理学期中复习提纲 使用说明: 红色字体代表重点, 黄色背景代表相关实验, 加粗代表重要考点。 第一章引论 一.实验心理学:定义、内容及简要历史回顾 实验心理学是使用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中关于实验方法的一个分支。 实验心理学作为教科书始于20世纪初铁钦纳的著作《实验心理学》4卷,之后武德沃斯于1938年发表了《实验心理学》。 无论是古代对心理学思想的探讨,还是现代心理学的科学研究,在探讨的“内容”上都是基本相同的,两者最主要的区别是研究“方法”和“手段”的不同。 早期:“思辩”——内省、推理和直觉; 现代:观察、调查、相关研究、实验等科学方法。 历史上著名的心理学家: 亥姆霍兹:测量神经冲动的速度。 韦伯:韦伯定律。 费锡纳:费锡纳定律,心理物理学方法。 冯特: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艾宾浩斯:研究复杂心理行为。 二.实验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区别 普通心理学——注重结果。 实验心理学——注重方法。 认知心理学——注重理论。 三.实验方法与非实验方法 实验方法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研究者主动控制条件下对事物的观察,能够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出因果性的说明。 实验方法的特点: 实验者带着特定的目的去实验。 实验者设置的实验条件为他观察创造了最好的条件,他可以在准备好测量与记录的情况下开始实验,实验方法还可以产生新的现象。 实验者设立了明确的实验条件,别人可以独立地重复实验,对实验进行检验。

实验者可以控制一切条件,使之恒定,只改变某一个条件,观察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因果关系。 实验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 非实验方法的特点:实验者不能控制实验条件,无法操作自变量。在资料搜集的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现实。 -观察法 观察法是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实验仪器,有目的、有规划地考察和描述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和心理表现并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观察是科学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也是心理学研究中最基本,最普遍,历史最悠久的方法之一。 观察法的特点: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地收集资料的活动;在客观条件下进行,具有真实性;观察对象是当前正在发生的对象,具有直接性;有心理学理论作为指导与理论基础;总是借助一定的观察工具,包括人的感官、仪器和设备。 观察的内容:情境——事件与活动的背景,有约束力;人物——数量、身份、关系;目的;社会行为——观察的内容是外在的,可记录的;频率与持续时间。观察法的主要类型: 自然观察和实验室观察:自然观察——自然条件下,对观察对象不加干预与控制;实验观察——指通过人为地改变或控制一定的实验条件,有目的地引起观察对象的一些心理过程与反应,进而在最有利的条件下进行观察,控制观察可以非常严格,并且被观察者感受不到,但实验室只能提供人工的、受限制的活动氛围,真实社会情境难以重复。 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直接观察借助人的感官;间接观察借助科学仪器或档案、言语记录等材料。 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参与观察——观察者主动参与,进入所观察的情境中,其双重身份不易被察觉,还可以洞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完全参与性观察,适用于团体行为研究;隐蔽参与性观察,引发道德问题。参与观察的缺陷是观察者可能会显著地影响他正在研究的现象,缺乏客观性,记录困难。 有结构观察与无结构观察:有结构观察指观察内容有统一设计的,有一定结构的观察项目和要求,可以获得大量确定、翔实的资料,可以定量并对比分析,但缺乏弹性,比较费时。 叙述观察、取样观察和评价观察: 叙述观察——详细观察和记录被观察对象连续的、完整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如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 取样观察法——依据一定标准选取对象的某些心理活动和行为进行观察,或选取特定的时间进行观察。 评价观察——按事先制定好的评价量表进行观察。 日记法缺陷:记录者可能按照自己的观点,倾向选择并注意能够支持自己观点的行为进行记录。 -调查法 调查法是一种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对心理现象和行为表现等进行有目的,有规划有系统地调查研究的方法。 在自然条件下实施,有助于反应研究对象的真实特征。

(完整版)【考研】民俗学概论(笔记)—钟敬文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民俗与民俗学 一、什么是民俗 1、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中下层民众所创造、想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2、“folklore”这个词是英国学者汤姆斯于1846年创立的 3、【历史上人们对“民俗”概念的狭义理解】 ①.文化遗留物说。(英国文化进化学派) ②.精神文化说。(英国民俗学会) ③.民间文学说。(美国学者厄特利和苏联学者) ④.传统文化说。(西方普遍流行) 4、【广义的“民俗”】民俗是人民大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是中下层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它是民间文化中带有集体性、传承性、模式性的现象,主要以口耳相传,行为示范和心理影响的方式扩布和传承。这种社会生活文化既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也是民众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民俗事项分类】 (1)物质民俗:是指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 (2)社会民俗:也称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是指人民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它所涉及的是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

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 (3)精神民俗:是指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它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经验,这种经验一旦成为集体的心理习惯,并表现位特定的行为方式并世代传承,就成为精神民俗。 (4)语言民俗:是指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它包括两大部分:民俗语言与民间文学。 二、民俗学的性质与任务 1、【主要任务】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历史与当代的民俗事象,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和论证,探求它的本质结构、特点与社会功能,揭示其发生、发展、传承、演变、消亡的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 民俗学是一门帮助人们认识历史与文化、改造现实社会生活的人文科学。 2、【民俗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民俗学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 ①民间文艺学与民俗学:民间文艺学是民俗学的分支学科之一。 ②历史学与民俗学:民俗是历史的一部分。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研究历史的人必须了解民俗,研究民俗的人,也需要参考历史文献。 ③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民俗是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之一。但文化人类学关注人类一切文化现象,侧重于从整体上对人类文化的起源、

《中国民俗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民俗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700141032 课程英文名称:Chinese Folklore 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7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中国民俗学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留学生)本科二年级的一门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了解本学科的形成、历史与中国民俗的历史和现状。把握民俗学的基本理论,熟悉民俗的基本类型,提高学生民俗文化的基本素养,加深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和基本国情的认识。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拓宽专业知识面,掌握主要的民俗学知识和系统的理论方法,了解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和各民族不同的文化面貌,从而在精神上充实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学会具体应用。 (三)实施说明 1.中国民俗学课程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留学生)本科二年级第二学期使用,共32学时。 2.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教师讲授、分析和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法,并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模式进行。每一章都结合案例分析,给学生展示生动具体的民俗事项,增强学生的理解力。 3.教师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酌情安排各部分的学时,课时分配表仅供参考。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修完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一年级、本科二年级第一学期课程的学生。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 习题以每堂课老师留的作业为主,实践环节可通过定期组织学生观看含有中国民俗情景的影视作品,或进行田野调查采访,还可以设置情境进行多种形式的表演。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目标:要求学生了解中国民俗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掌握中国主要的民俗类别和民俗事项。 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七)参考书目 《中国民俗学》,乌丙安著,长春出版社,2014年1月版。 《民俗学概论》,钟敬文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二、中文摘要 中国民俗学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留学生)本科二年级的一门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了解本学科的形成、历史与中国民俗的历史和现状。把握民俗学的基本理论,熟悉民俗的基本类型,提高学生民俗文化的基本素养,加深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和基本国情的认识。

机考8679《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试卷号:8679 社会学概论 一、判断题 1.(√)社会是人类是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与自然界有重大区别的特殊领域。 2.(×)人们交往是社会的产物,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合。 3.(√)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 4.(×)为了表达他们的理想、方向,孙中山谢了“天下为公”、“大同书”的座右铭。 5.(×)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学说和活动,可以被认为即使社会主义运动的先驱,也是社会学者们学科产生 的先驱。 6.(√)社会学的研究是从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相互关系和社会行为入手的。 7.(×)社会需要是人们在一定的情景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生理反应。 8.(×)需要的产生并是完全主观的,有其客观性。 9.(√)驱力所指偏重于生理方面的要求,而需要则不仅是生理方面的需求。 10.(×)生理需求是人的行为动力,是人们活动的积极的动力源泉。 11.(×)社会需要是社会构成与发展的基础。 1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则从宏观上阐明了人的社会需要是人们社会活动的动力源泉。 13.(√)社会交往是个人成长的条件。 14.(×)社会关系是社会构成与发展的基础。人们通过交往而形成社会关系,进而形成社会。 15.(×)人际交往是其他一切交往的基础。 16.(√)符号相互作用论是一种解释人们相互作用的发生、作用方式与特征。 17.(×)情景定义时社会学家布卢默用来解释人们社会互动机制或过程的概念。 18.(√)人际关系是个人之间交往形成的关系,它是社会关系的一种具体体现。 19.(×)人的社会化过程,是人单方面接受环境影响和教育的消极被动过程。 20.(×)个人的需要是个人进行各种活动的外因,环境和教育是个人发展的内因。 21.(√)规范先于个人存在,一个人要参与社会生活必须学习这些规范,才能同他人交往。 22.(×)社会制度是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 23.(√)通过人的社会化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向社会输送合格的社会角色人选。 24.(×)再社会化的现象,一般是指犯有越轨行为的成年人。 25.(×)群体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26.(√)社会群体不但是由人组成的群体,而且是社会性的群体。 27.(×)社会人团体是指人们通过相互交往形成的、由某种相互关系连接在一起的共同体。 28.(×)社会群体是它反映人们最简单、最初步的社会关系,是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29.(×)初级社会群体包括:机关、政党、军队、学校等。 30.(√)初级社会群体一般靠非正式的控制来维持。 31.(×)组织环境是对组织存在和发展具有影响的内部事务。 32.(√)目标是社会组织力争达到的未来状态。 33.(√)社会组织的运行时其各要素有效搭配达到目标的过程。 34.(√)组织目标在时序、层级上的分解和相互交织就使组织目标成为一个系统。 35.(×)科层制是泰罗提出的行政管理模型。它是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 构形式及管理方式。 36.(×)科层制的最大优点是能更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37.(√)社区是由聚居在一定的地域内、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生活共同体,即地域性社会共同体。 38.(×)必须有一定的社会群体为基础组织起来的,进共同生活的人群。 39.(×)社区的文化特点都是由这个社区的历史传统决定的。 40.(×)农村社区的主要产业是农业。 41.(√)城市社区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大多数从事工商业的人口组成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42.(×)衡量城市化程度的指标是城市规范化。 43.(×)社会分化的原因一般由于社会分工的需要。 44.(√)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叫作社会分层。 45.(×)社会分化是社会分层的一个重要形式。

心理学总复习教学内容

2015公共心理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概论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掌握)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心理现象。 广义而言:心理现象既包括人的心理,也包括动物的心理;既包括个体的心理,也包括团体的心理;既包括正常的心理,也包括变态的心理等等。 狭义:我们一般以正常人的心理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人的心理现象主要包括①心理过程和②个性心理这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方面。 2、心理过程主要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简称知、情意。 3、个性心理包括两个方面: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和世界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4、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上是脑的机能。 二、心理学科的产生与发展(了解) 1、亚里士多德写的《论灵魂》,探讨肉体和灵魂的关系,这可以说是最古老的一本“心理学”专著。 2、心理学是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直到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生理心理学原理》)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3、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华生。 4、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马斯洛。 5、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1)基础领域研究:①普通心理学、②发展心理学、③比较心 理学、④实验心理学 (2)应用领域研究:①教育心理学、②管理心理学、③医学心 理学、④军事心理学 三、生活中的心理学(理解)(案例题)(P20) 1、定势思维:心理定势指心理上的“定向趋势”,它是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 对以后的感知、记忆、思维、情感等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起正向的或反向的推 动作用。 2、逆反心理:指人们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 态。 3、首因效应:在心理学上又称为第一印象,指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时所获得的对彼 此的印象。 4、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属于心理学范畴,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 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上的偏误。 第二章感知觉与记忆 一、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理解) 二、视觉现象(掌握) 三、知觉特性(理解) 四、记忆的三级信息加工模型(理解)

北师大普通心理学期末总复习

普通心理学(辅)期末复习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心理学研究什么 一、心理学的定义 (一)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1.心理与行为的关系 2.什么是科学 (1)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现代汉语辞典) (2)科学是由系统的实证性的研究方法所获得的有组织的知识 (3)实证性研究方法的特点:数据驱动;客观性;验证性和系统性 3.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1)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2)是一门中间科学 二、心理学的目的 (一)科学的目的 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二)心理学的目的 描述、解释、预测、控制人的行为或心理现象 三、心理学的分支 (一)基础心理学 探索人类行为与心理历程变化的原理原则 (二)应用心理学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二节心理学发展简史 一、科学心理学的产生背景

(一)哲学 1.理性主义(柏拉图) (1)一切知识由天赋而来 (2)真理来自对理念世界的回忆 2.经验主义(亚里斯多德) (1)没有天生的观念 (2)通过对外在世界的观察,可以获得知识并通向真理 (二)生理学 缪勒:感觉神经的特殊能量说 赫尔姆赫兹:对神经传导速度的测量 费希纳:刺激强度与心理感受的关系 布洛卡:大脑的语言中枢 (三)生物学 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 二、科学心理学的产生标志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三、科学心理学发展史上的七大流派 (一)构造主义 1.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2.基本思想:心理学的任务在于确定构成心理活动(意识)的基本元素,以及这些元素合成为复杂心理活动的基本法则 3.基本方法:内省 (二)机能主义 1.代表人物:詹姆斯、霍尔、卡特尔 2.基本思想:心理学的任务在于探讨人的心理如何帮助人们适应生存环境(心理的功能) 3.对现代心理学的影响:心理学研究对于应用的关注;对于个体差异研究的关注(三)格式塔学派

《民俗学概论》课后题总结

民俗理论: 1民俗的基本特征 2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的关系 3民俗的社会功能 4举例说明什么是民俗的类型性或模式性 5民俗的集体性 6简述民俗的传播方式 7简述历史上对民俗概念狭义理解的四种学说。 8简述民俗学的学科体系。 9简述民俗的生活性与历史性的关系 10简述学习民俗学的多种实用价值。 11民俗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 12解释民俗的“民”是什么,并对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评述。 13谈谈民俗的稳定性和变异性之间的关系 14物质民俗研究的对象、范围和方法。 15民俗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16拟议中的中国民俗学学科体系应包括那几个方面的内容? 17结合你所居住的区域或你所属的民族所存在的节日习俗谈谈民俗的社会功能18何为民俗?人们对民俗的一般理解有哪些?你心中的民俗概念是什么? 19中国古代民俗有哪些显著特点? 20当代中国民俗学学科有何特点?你怎样看待民俗学的学科前景? 21谈谈民俗志在民俗学中的作用? 22简述民俗的独立学科性质 物质生产: 1举例说明交通运输行业习俗的差异与行业特点之间的关系 2什么叫农业民俗,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3简述物质生产民俗的特征。 4简述工匠民俗的三个特点 5坐商的主要特点 物质生活: 1饮食习俗的主要类型与内容 2服饰民俗中的求吉心理 3简述风水观念的基本内容及其文化与心理涵义。 4简述中国民居建筑的民俗特点。 5简述服饰发展的四个阶段 6简述服饰构成的要素。 7商的交易的主要民俗形态 8民族服饰所体现的社会观念有哪几个方面? 9服饰构成要素的变化与服饰承载观念变化的关系 10试举例说明民居建筑试如何反映民族传统观念的。

社会组织: 1什么是宗族?宗族组织民俗的特征? 2为什么说庙会可谓是社区文化的大展示 3家族祭祀的功能 4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宗族是基本的社会单位吗?为什么?5简述宗族组织的民俗要素? 6我国家产继承的基本类型 岁时节日: 1节日习俗与灵魂崇拜的关系 2岁时民俗是怎样形成的?它有什么特点? 3节日风俗的发展与演变主要受哪些因素所影响 4简述传统节日民俗的特点5民间组织对传统节日的作用。人生礼仪: 1何谓人生礼仪,通过仪礼如何对其进行分析解释 2成年礼中考验所具有的意义 3 简述“土葬”与“墓葬”的异同。 4简述我国古代丧服等级制度。 5简述中国古代“六礼”。 6人类婚姻经历的主要阶段 7什么是成年仪礼?它有哪些类型? 8中国古代成人礼的主要内容及其衰微的原因 9简述“通过仪礼”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学术价值。 民俗信仰: 1民间信仰的基本特征 2信仰民俗的主要表现形式 3巫术的本质特征和类型 4说说巫的种类及其职能。 5简述民间常见的几种巫术形式 6简析民俗信仰与宗教信仰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口头文学: 1民间口头文学的性质及分类 2民歌的类别 3 幻想故事所表现出来的古老观念主要有哪些? 4什么是神话?神话有哪几类内容?试举例说明。 5传说的种类 6民间故事讲述家在故事的传承和发展上的作用。 7神话对起源的解释与民间传说相比有什么不同? 8简述民间诗歌的功能。

民间文学期末复习

民间文学期末复习 第一章 民间文学:集体创作的、口耳相传的语言艺术。 民间文学的范围:歌谣、神话、谜语、戏曲(对联) 民间文学的起源:劳动与生活、休闲、神话 民间文艺学是专门研究民间文学的一门文学,是一门既具有交叉性又具有独立性的学科。英国是开展民俗学研究最早的国家之一。代表人物:泰勒、弗雷泽、安徳烈*兰等。 芬兰是当代世界民间文学研究活动的中心。1989年联合国第二十五届大会向会员国提交的 《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芬兰学派编纂的《民间故事类型》和《民间文学母题索引》。徳国,《国际民俗学科目》 日本,《日本昔话集成》和《日本昔话通观》 1935年,钟敬文在《民间文艺学的建设》一文中,首次运用“民间文艺学” 一词来作为民间文学研究的学科名词。 1983年,钟敬文在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第二届年会上,发表了《建设新民间文艺学的一些设想》的讲话,提出我们要建立一门以“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从实际出发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的民间文艺学”,并对这门学科的宏观框架进行构想与阐明。 学习中国民间文学的目的与要求:1、丰富我们的文学知识2、增进我们对中华文化(尤貝是下层文化)和中国历史的全而了解3、树立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振奋民族精神4、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自己的民间文艺学知识 中国民间文艺学:民间文学基本原理、民间文艺传承学、民间文学分类学、民间文学体裁学、民间文艺美学、民间文艺研究的信息学。 将西方现代社会科学理论引入中国,从20世纪30年代起,一些在国外学习文化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的留学生,如吴文藻、林惠祥、杨成志、费孝通等。 PS西部和北方少数民族以《格萨尔》、《江格尔》、《玛纳斯》为代表的英雄史诗群(中国著名三大史诗),四南以《人类迁徙史》、《阿细的先基》、《苗族古歌》为代表的创世神话系列。少数民族的传说与长诗,如《嘎达梅林》、《阿诗玛》、《孔雀公主》。 第二章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传承性。 集体性是指民间文学由某个民族、地域或历史时期的广大民众共同创作、共同传承而显现出来的特性。(表现:1、集体情境中的集体创作2、由个人创作出作品的雏形后,再由许多人添枝加叶,逐渐完善3、个人创作,集体流传) 口头性:广大民众用口头语言进行文学创作,并在口头传统中将这些作品延续下来,由此形成民间文学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和口耳相传的传播手段。 变异性:民间文学是活的语言艺术,它保存在人们的记忆里,流传在人们的口耳间,永远没有泄稿,处在不断变化中。(表现:1、作品的语言变化2、作品的内容、情廿、主题、形象、结构等要素的变化)。传承性:在发展过程中,民间文学一方而在不断变化,另一方而又存在着一系列相对稳泄的因素,这些相对稳左的因素经过千百万民众世代传袭下来,逐渐形成了约定俗成的传统。(表现:作品的内容上2、作品的形式上3、具体作品的传承上) 传承人:群体传承人和个体传承人(民间文学的传承活动中的佼佼者;个人身世不凡,社会阅历丰富,有牢固的群众基础;有固立的传承渊源(亲缘传承,地缘传承,业缘传承):形成了独特的传承风格)第三章神话 左义:是人类各共同体集体创造、代代相承的一种超自然形象为主人公、以特定宗教信仰为内核并为其服务的神圣叙事。(史前时期最主要的文学体裁之一,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凝聚着他们的基本世界观和价值观。)

运动心理学复习提纲

运动心理学复习提纲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和动物的心理现象(主要是人类心理现象),包括认知、情绪和动机以及能力和人格(个性心理特征)三大方面,及其对行为之影响的科学。 心理学研究对象:个体心理 1.心理过程 1)认识过程: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 2)情感过程:人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 3)意志过程:控制行为、克服困难的过程 2.个性差异 1)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兴趣、动机、理想和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稳定性:能力、气质和性格 3)自我意识:人对自身的觉知与体察:自我认识、体验、控制 ●运动心理学:研究体育运动活动中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运动心理学研究内容: 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的心理过程及人的个性与体育运动的关系 研究体育活动对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产生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 研究掌握运动知识、形成运动技能、进行技能训练的心理学规律 研究运动竞赛中人的心理状态问题 ●运动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1.竞技运动领域:心理评定,心理选材,心理训练 2.体育教育领域:掌握运动技能,增进心理健康 3.大众健身领域:体育锻炼动机,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动机: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 ●动机作用:动机对人的行为具有起动、调节、维持和制止的作用。1.选择行为的定向功 能2.激发行为的始动功能3.促进行为的强化功能4.持久行为的维持功能

●动机理论: 1.认知评价理论:每一事件均具有两种功能,即与自我决策感相关的控制功能和与能力感 相关的信息功能。 2.自我效能理论:指一个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完成一项任务所持的信心和期望,或者对自 己成功地完成一项任务所具备的潜能的认识。 3.目标定向理论:分为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前者关注自己完成任务的情况,后者关注自 己与他人相比的成绩。 ●运动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一、满足运动员的各种需要 二、合理运用强化手段 三、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直接激发动机 四、变化训练比赛环境,间接激发动机 五、给予自主权,培养责任心 六、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唤醒:指有机体总的生理性激活的不同状态或不同程度。 ●焦虑:指由于不能克服障碍或不能达到目标,而体验到身体和心理的平衡状态受到威胁, 形成的一种紧张、担忧并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 成分:生理唤醒;情绪体验;威胁、不确定性、担忧的认知表征 原因:三不知,不知道即将发生什么,不知道别人期望自己做什么,不知道最好的行动方针是什么 分类: 状态焦虑:一种短暂的情绪状态,特点是由紧张和忧虑所造成的一些可意识到的主观感受,也是高度的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 特质焦虑:一种人格特征,即在各种情境中产生焦虑反应的情绪倾向和行为倾向。 躯体焦虑:焦虑的生理特征,直接由自发的唤醒引起,通过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手心出汗、肠胃痉挛以及肌肉紧张表现出来。 认知焦虑:焦虑的认知特征,由对内外刺激的评价引起,是含有担扰性视觉表象成分的一种不愉快感受。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第2版复习笔记及详解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第2版复习笔记及详解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第2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内容简介 本书是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第2版)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在参考了国内外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基础上,复习笔记部分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知识精华。 2.精选考研真题,详析解答思路。本书精选了部分名校的相关考研真题并予以详细解析,有利于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 目录 上编 第1章概述 1.1 复习笔记

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2章物质生产民俗 2.1 复习笔记 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3章物质生活民俗 3.1 复习笔记 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4章社会组织民俗 4.1 复习笔记 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5章岁时节日民俗 5.1 复习笔记 5.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6章人生礼仪 6.1 复习笔记 6.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7章民俗信仰 7.1 复习笔记 7.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8章民间科学技术 8.1 复习笔记 8.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9章民间口头文学(上) 9.1 复习笔记 9.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0章民间口头文学(下) 10.1 复习笔记 10.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1章民间语言 11.1 复习笔记 1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2章民间艺术 12.1 复习笔记 1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3章民间游戏娱乐 13.1 复习笔记 1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下编 第14章中国民俗学史略 14.1 复习笔记 1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5章外国民俗学概况 15.1 复习笔记 15.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民俗学概论复习提纲

广义的概念认为,民俗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以城乡民间生活为研究对象的;就民族而言,既研究文明民族的民间生活,也研究后进民族的民间生活。狭义民俗学对民俗概念的理解主要有四种:一是认为民俗是文化遗留物,是一个已发展到较高文化阶段的民族中所残存的原始观念与习俗的遗留物。二是认为民俗是精神文化;三是民俗为民间文学;四是认为民俗为传统文化。 《民俗、神话与传说的标准辞典》可讲民俗的定义分为7类:第一类,民俗是旧时的残存遗风。此观点将民俗一词的含义界定为:“古时候大众信仰、风俗及传统的整个本体,它在文明社会内受教育较少的分子中一直残留到现在”;“民俗是不愿死的一种活化石。” 第二类,民俗是“俗民文化”的传统部分,包括原始民族的传统创造,或指说不出确实可信的发明人或制作人而一代代传承下来的那些人类文化。 第三类,民俗是指含义广泛的传统现象。民俗比其他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更能表现传统文化特色,其外延“包括舞蹈、歌谣、故事、传说和传统、信仰和迷信,以及任何地方的民族谚语”,还包括这个民族的文学。 第四类,民俗是已经退化了的宗教,民间宗教是民俗的主要内容。 第五类,民俗是指民间故事,是一种范围不能够予以明确界定、与神话和传说没有明显分别的故事。 第六类,民俗是一种主要靠口头流传的大众文学,包括口头流传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谚语及其他文学形式的东西。 第七类,民俗是“民俗文化”,是文明社会中受教育较少的平民所具有的文化表现,是民间传承的生活文化现象。 分歧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不同学者受到各国不同政治制度、生活环境、不同时代、学术观点和研究目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二是由于各国、各民族、各地区所拥有的民俗事象千差万别,民俗学者对民俗概念的界定自然有着截然不同之处;三是这门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人们对其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清晰和共同的认识,对民俗一词的内涵和外延的认识还处于有待深化的过程之中。 共识性的东西。第一,民俗存在于民众之中,民众既是民俗的承受者和创造者,又是民俗的载体。第二,民俗是被民众传承的一种文化现象。第三民俗的核心在于传承。 综上所述,民俗即民间风俗,是广大民众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现象 民俗是在民众中传承的社会文化传统,是被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这种社会生活文化既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也是民众现实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民俗的分类 四分法和三分法,前者将民俗划分为经济民俗(物质民俗)、社会民俗、信仰民俗(精神民俗)、游艺民俗(或语言民俗),后者将民俗分为心理的民俗、行为的民俗和语言的民俗三大类。 二、民俗的基本特征 1、民俗的集体性与模式性 民俗的集体性是指民俗在产生、流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也是民俗的本

吉大17春学期《民俗学》在线作业一

吉大17春学期《民俗学》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5 道试题,共20 分。) 1. 生命降生仪式称为()。 A. 洗三 B. 满月 C. 周岁 D. 抓周 正确答案: 2. ()是我国节日风俗的定型期。 A. 秦代 B. 汉代 C. 宋代 D. 清代 正确答案: 3. 元宵节燃放灯火之俗始于()。 A. 祀蚕神 B. 佛教正月十五“燃灯表佛” C. 祭祀紫姑神 D. 汉武帝祀太乙神 正确答案: 4. 民间歌谣中数量最多的是()。 A. 情歌 B. 时政歌 C. 仪礼歌 D. 生活歌 正确答案: 5. 影响最大的民间宗教秘密组织是()。 A. 天师道 B. 太平道 C. 白莲教 D. 十姊妹 正确答案:

吉大17春学期《民俗学》在线作业一 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1. 从组织行为来看,社会组织民俗可以分为()。 A. 组织的角色民俗 B. 组织的观念民俗 C. 接纳组织成员的民俗 D. 组织的活动民俗 正确答案: 2. 物质生产民俗主要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A. 类型性 B. 地域性 C. 季节性 D. 功能性 E. 科学性 正确答案: 3. 属于中国古代居民住房风格的是()。 A. 半穴居 B. 井干式 C. 石室 D. 干栏式 E. 竹木结构的草房 正确答案: 4. 下列属于宗教组织结构民俗的是()。 A. 分家 B. 立族 C. 入族 D. 合谱 正确答案: 5. 术士主要包括()。 A. 山 B. 医 C. 命 D. 卜 正确答案: 6. 民间服饰主要包括()。 A. 衣着 B. 各种附加的装饰物 C. 对人体自身的装饰

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提纲.docx

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一.单选题 二.填空题 三.名词解释 1.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学科,它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为对象,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阐述心理现象中各种最基本的事实与最一般的问题,探索心理现象的普遍规律。 2.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中出现最早的学科,它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探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 形成道德品质的心理规律。 3.课堂管理 课堂管理又称教室管理,教室经营,是指在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一切处理方式。 包插消极避免学生违规行为的发生与积极地培养学生遵守团体规范的习惯,借以形成良好的教学环境。 4.教师的威信 教室的威信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一种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产生积极的效果的感召力和震撼力。 5.气质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也就是我们生活中所讲的脾气,秉性,性情。 6.性格 性格是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四.简答题 1.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任务是要探索和揭示心理活动的规律。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有: (1.)描述和测量人的心理。 (2.)理解和说明人的心理 (3.)预测和控制人的心理

2.教师应注意遵循的最基本的感知规律 为了提高直观教学的效果,教师应注意遵循的最基本的感知规律: (1.)对比律 (2.)组合律 (3.)协同律 (4.)理解律 3.注意规律与教学 那么,教师如何应用注意规律来组织教学呢? (一?)无注意规律的运用 (1.)优化教学坏境,防止学生分心 (2.)讲究教学方法,引起有益的无意注意 (3.)考虑学生的主观状态 (二?)有意注意规律的运用 (1.)明确学习冃的 (2.)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 (3.)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4.)合理组织活动 (三?)有意后注意规律的运用 4.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1.)明确记忆任务的方法 (2.)充分利用无意记忆 (3.)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4.)合理安排记忆材料 (5.)适当应用记忆术 5.防止遗忘的有效方法——复习 根据遗忘规律,有效的复习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合理安排记忆时间 (1.)及时复习 (2.)分布复习 (二?.)恰当安排复习材料 (三?.)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四?.)复习方法多样化

【民俗学概论C1.2钟敬文】

民俗学概论 钟敬文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民俗与民俗学 一、什么是民俗 1、【民俗的基本概念】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中下层民众所创造、想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2、“folklore”这个词是英国学者汤姆斯于1846年创立的 3、【历史上人们对“民俗”概念的狭义理解】 ①.文化遗留物说。(英国文化进化学派) ②.精神文化说。(英国民俗学会) ③.民间文学说。(美国学者厄特利和苏联学者) ④.传统文化说。(西方普遍流行) 4、【广义的“民俗”】民俗是人民大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是中下层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它是民间文化中带有集体性、传承性、模式性的现象,主要以口耳相传,行为示范和心理影响的方式扩布和传承。 5、【民俗事项分类】 (1)物质民俗:是指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 (2)社会民俗:也称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是指人民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它所涉及的是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3)精神民俗:是指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它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经验,这种经验一旦成为集体的心理习惯,并表现位特定的行为方式并世代传承,就成为精神民俗。 (4)语言民俗:是指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它包括两大部分:民俗语言与民间文学。 二、民俗学的性质与任务 1、【主要任务】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历史与当代的民俗事象,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和论证,探求它的本质结构、特点与社会功能,揭示其发生、发展、传承、演变、消亡的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民俗学是一门帮助人们认识历史与文化、改造现实社会生活的人文科学。 2、【民俗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民俗学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 ①民间文艺学与民俗学:民间文艺学是民俗学的分支学科之一。 ②历史学与民俗学:民俗是历史的一部分。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研究历史的人必须了解民俗,研究民俗的人,也需要参考历史文献。 ③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民俗是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之一。但文化人类学关注人类一切文化现象,侧重于从整体上对人类文化的起源、成长、变迁以及文化的类型、结构、机能进行研究,而民俗学只注重研究民间文化传承。 ④社会学与民俗学:社会学以社会生活为对象,民俗只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学的视角侧重于对现实社会的诸多问题进行解剖,民俗学的视角则是着重对传承性的社会现象进行研究和阐释。 ⑤民族学与民俗学:二者都以民族文化为研究主体,民俗学研究离不开各民族的民俗现象,民俗学研究也需要民族学理论和方法的辅助。但民族学家比较重视整个民族文化的起源、发展以及民族的迁徙、融合、分化等问题,民俗学家所关注的则是各种社会群体中民俗事象的本质、功能、结构特点以及历史发展规律等。

民俗学名词解释复习资料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的民众所创造、享用、传承、相沿已久的社会风尚、风俗习惯。民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文化模式。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在人们的精神生活方面,民俗的信仰心理占重要地位。 民俗学:民俗学(folklore)是一门针对信仰、风俗、口传文学、传统文化及思考模式进行研究,来阐明这些民俗现象在时空中流变意义的学科。民俗学是研究人们在日常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通过语言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民俗事象的学问。目前,其研究领域包括物质民俗,精神民俗、社会民俗和心理民俗。以民间风俗习惯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科学。人文科学:是指以人的社会存在、人的社会性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目的 民俗事象:一个特定民族(主体)在特定地域(空间)、特定历史阶段(时间)的民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带有标志性、典型性的现象,它体现在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包括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 1、物质民俗:指民众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新产品形式 主要包括:生产民俗<农业民俗、狩猎游牧和渔业民俗、工匠民俗>、商贸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居住建筑民俗、交通民俗、医药保健民俗,等等 2、社会民俗:也叫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指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它所关涉的是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及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主要包括社会组织民俗、社会制度民俗(如习惯法、人生仪礼等)、岁时节日民俗以及民间娱乐习俗,等等 3. 精神民俗:是指在生产与生活中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 它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经验,这种经验一旦成为集体的心理习惯,并表现为特定的行为方式并世代传承,就成为精神民俗。主要包括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哲学伦理观念以及民间艺术等等 4. 语言民俗:指通过口语进行信息交流的行为过程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习俗惯制,即语言方面形成的风俗习惯。它包括两大部分:民俗语言与民间文学。民俗语言分广义与狭义两种。语言是一种文化载体,各个民族、各个地区都有特定的语言,即民族语言和方言,它们是广义的民俗语言。狭义的民俗语言,是指在一个民族或地区中流行的那些具有特定含义、且反复出现的套语,如民间俗语、谚语、谜语、歇后语、街头流行语、黑话、酒令,等等。 饮食民俗:指人们在筛选食物原料、加工、烹制和食用食物的过程中,即民族食事活动中所积久形成并传承不息的风俗习惯,也称饮食风俗、食俗。包括:年节食俗、日常食俗、人生仪礼食俗、宗教信仰食俗、少数民族食俗等。饮食习俗分为:日常食俗、节日食俗、祭祀食俗、待客食俗、特殊食俗、快速食俗。 节日食俗:节日食俗为节日饮食风俗,它构成了节庆的主要特色。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饮食,不同的食俗寄寓不同的观念和不同的生活愿望。祭祀食俗:祭祀食俗是在祭祀场合中用于祭祀祖先神灵而形成的食俗。祭祀食俗源于人们灵魂不灭的观念。如春节,源于远古时代的“腊祭”,“腊,岁终祭众神之名”。祭祀食品,种类多样,有牛、羊、猪、鸡等牲畜,以及米饭、酒类等素食。太牢、少牢:旧时祭礼的牺牲,牛、羊、豕俱用叫太牢,只用羊、豕二牲叫少牢。 待客食俗:待客食俗是物质生活民俗中的重要组成。特殊食俗,即特殊时间、特殊场合、特殊意义的食俗。 商业民俗: 交通民俗:交通运输民俗:围绕交通运输工具、交通设施制作、建造、使用而形成的民俗。交通运输民俗,源于交通的需要,服务于商品流通、贸易往来、人际交流 服饰民俗:研究服饰在民俗文化中的构成、地位及服俗惯制形成、传承、变异的科学 居住建筑民俗: 居住建筑民俗:人类创造居住条件、获取居住空间而形成起来的民俗。居住建筑民俗包含建筑方式、居住方式以及与之相关的观念,即人类所有的围绕居住建筑的活动方式与观念 工匠习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包括岁时民俗和节日民俗两部分。一年之中相对的某个相对阶段或特定的日子。它在人们的生活中形成了具有纪念意义或民俗意义的社会活动,并由此传承下来的各种民俗事项。 岁时节日:主要是指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有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 人生仪礼:人生仪礼是人在一生过程中所经历的仪式行为。传统意义上的人生仪礼,主要包括人生中最大的仪式行为:诞生礼、成年礼、婚礼、葬礼,以及生日庆贺(包括人进入老年阶段的祝寿仪式行为)人生仪礼是一种社会民俗事象:人生仪礼是个体生命社会化的程序,是个体人生不断社会化的阶段性标志 文化人类学: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人类各民族创造的文化,以揭示人类文化的本质。使用考古学、人种志、人种学、民俗学、语言学的方法、概念、资料,对全世界不同民族作出描述和分析。 伊耆氏《蜡辞》:这是一首古老的农事祭歌,属于中国远古时期的歌谣。伊耆氏,就是神农氏,是掌管祭祀的官吏。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它集中反映了原始先民面对地质灾害、洪水灾害、动物灾害、植物灾害等众多自然灾害侵袭时的复杂矛盾心理状态。四句诗,句句既是祈求,也是命令;既是祝愿,也是诅咒。全诗既反映了原始先民饱受自然灾害侵袭的深重苦难,也反映了他们相信利用巫术咒语能够消除自然灾害的乐观心理。 春祈秋报:历代官、农都在年关节令转换的时刻,往往会有卜农事丰歉和祈报习俗。它通过一定的仪式行为来体现民众的信仰,以满足其生产生活的需求。春祭叫祈,秋祭叫报,祭祀活动有时也贯穿在农事活动中。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制订的一种用于指导农事活动的补充(辅助)历法 二分二至: 是指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祖国传统历法中“二十四”节气的四个节气。 丁祭:旧时于每年阴历二月﹑八月第一个丁日祭祀孔子,称丁祭。隋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