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

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

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一、希波战争:

1、今天伊朗高原的西南部,是古代波斯人的故乡。

2、公元前6世纪大流士一世统治波斯期间,它已经是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帝国。先后征服了埃及等国家。

3、希波战争:公元前5世纪,波斯把矛头转向欧洲,三次出征希腊。史称希波战争(以少胜多),公元前5世纪中期,希腊彻底战胜波斯。

4、波斯战败原因:劳师远征,遭到顽强抵抗,希腊军民团结顽强战斗。

5、希波战争的影响:它是东方波斯帝国与西方希腊城邦在各自发展中的一次碰撞,也是早期东西方文明的一次重要冲突,此后,世界文明发展的格局便逐渐形成东西方并立共存之势,一直延续至今。

二、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1、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帝国起源于希腊北方的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成为马其顿国王后,公元前4世纪后期打败希腊联军,出兵东征。亚历山大率军先侵入小亚细亚,接着占领埃及,在埃及建立了著名的亚历山大港。然后回师两河流域,攻占巴比伦等城市,灭了波斯帝国。再后来,进军印度河流域,遭当地居民的顽强抵抗,气候不适,士兵普遍厌战,被迫退回两河流域,以巴比伦为都城,建立了横跨亚、非、欧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

2、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A. 从帝国的疆域来看,亚历山大帝国几乎包括了当时人类的文明:希腊文明、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文明以及从两河流域文明派生出来的犹太文明、波斯文明等。B. 这些文明同属于亚历山大帝国管辖,整个亚欧大陆的交通被打通。因此,伴随着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希腊文化传播到了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到希腊文化。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东西方文化得到交流和发展。

三、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1、罗马帝国到2世纪,疆域达到最大,东起幼发拉底诃上游,西临大西洋,南到非洲撒哈拉大沙漠,北达不列颠、莱茵河和多瑙河,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

2、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476年)的"黄金时代"--罗马和平时期

(1)时间:罗马帝国建立最初的约二百年间;

(2)原因:战争停止、统治政策加强:

(3)表现:局势安定,经济繁荣

(4)罗马的扩张影响:一方面,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伴随着暴力、奴役和压迫,充满着暴力;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在客观上也导致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罗马的建筑风格、拉丁语,罗马法传到世界各地,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境内诞生和发展)。

(5)关于古代战争的影响:战争从未在人类生活中长时间地停留,战争与文化的传播紧密相连,一般来说战争具有强烈的破坏性,会给人类带来沉重的灾难,但它也有积极的一面,伴随战争而来的往往是文化的传播与渗透、交流与融合。

四、几个主要的帝国:

1、古埃及军事帝国:公元前15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地跨亚、非。

2、波斯帝国: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地跨欧、亚、非。

3、亚里山大帝国:公元前4世纪,地跨欧、亚、非。

4、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至476年,地跨欧、亚、非。

5、东罗马帝国:395年至1453年,地跨亚、欧。

6、阿拉伯帝国:8世纪中期至10世纪,地跨欧、亚、非。

7、奥斯曼土耳其帝国:14世纪至18世纪,地跨欧、亚、非。

8、中国的秦帝国(公元前3世纪)、汉(汉武帝)帝国(公元前2世纪)、唐帝国(公元7世纪至9世纪)

五、关于罗马发展史:

(1)罗马城建立(公元前8世纪)(2)罗马共和国(公元前509年——公元前27年,奴隶制共和国)(3)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395年,395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4)西罗马帝国(395——476年,被日耳曼人所灭)(5)东罗马帝国(395——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

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一、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1、古代联接亚欧的商路: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

2、商路上来往的主要商人:阿拉伯人(13世纪有意大利人)。

3、中国传入欧洲的商品有:丝绸、瓷器、茶叶、四大发明。

4、印度传入欧洲的有:糖、稻米、棉花

5、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交流的贡献:

(1)把中国古代发明传入西亚与欧洲,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2)发展和传播了印度人创制的0--9十个"阿拉伯数字"(12世纪阿拉伯数字传入欧洲,16世纪阿拉伯数字的写法与现在基本一致)。(3)翻译保存了许多希腊著作。(4)创立了完整代数学。(5)著有《医学集成》、《医典》。

阿拉伯人(丝绸之路)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二、马可.波罗

1、马可.波罗,意大利人,1271年沿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元朝大都(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期间),曾到中国的大江南北视察,在中国居住了17年,从海路回到意大利,写了记述东方经历和见闻的《马可.波罗行纪》,为中西文化的交流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2、《马可.波罗行纪》影响: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财富的向往,成为欧洲人后来开辟新航路的直接动因。

第8、9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一、古老而神秘的文字

1、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代埃及人使用的文字叫做象形文字,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通常被刻在庙墙、宗教纪念物和纸草上,主要使用者是僧侣和书吏。古代埃及象形文字对以后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是后世字母文字的基础。

2、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产生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由苏美尔人创造,后来流传到西亚许多地方,被西亚各族人民所采用,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3、腓尼基人在埃及文字和西亚文字的影响下创造了22个拼音字母,为以后欧洲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希腊人则在学习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创造了希腊字母文字。在希腊字母的基础上,形成了罗马的拉丁字母,拉丁字母上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

4、中国商朝的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象形文字。

二、世界三大宗教。

1、佛教(1)产生历史背景:随着印度奴隶社会的发展, "种姓制度"日益引起人们的不满,印度社会矛盾非常尖锐。(2)主要教义内容: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但不反对奴隶制度。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忍耐顺从,刻苦修行。(3)传播概况:①公元前3世纪,摩揭陀国国王阿育王在位时,以佛教为国教,佛教开始向外传播。(A、向北:印度---中亚---中国---朝鲜、日本、越南。B、向南:印度---斯里兰卡-泰国、缅甸等和我国傣族地区)②迅速传播和发展的原因:佛教反对等级制度,尤其是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这些说法对渴望解除苦难的劳苦大众有很大吸引力。另一方面,不反对奴隶制度,劝人们放弃斗争,忍耐服从,有利于国王对人民的统治。(4)影响:打击了婆罗门的

特权地位,受到群众的欢迎,后被统治阶级用为思想统治的工具。

2、基督教:(1)产生历史背景:中东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遭受过外族多次蹂躏。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灾难更加深重,多次反抗都被残酷镇压。他们渴望有"救世主"前来拯救,基督教的宣传正适应了他们的愿望。(2)主要教义内容:耶稣就是"救世主",耶稣教人忍受苦难,以便死后升入"天堂"。(3)传播概况:①性质变化:最初的基督教会是奴隶、穷人的宗教。后来逐渐被富人控制,让人忍受苦难的教义有利于统治阶级统治。于是罗马皇帝定基督教为国教,基督教成为麻醉人民的工具。②中世纪基督教会发展成为欧洲最大的封建主,同时教会还是欧洲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③基督教的分裂:1l世纪,分别以罗马和君士坦丁堡为中心,基督教会正式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16世纪,从德意志开始,西欧出现宗教改革运动,从天主教中分出新教。基督教从此分为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三大教派。(4)影响:开始时使穷人有了精神寄托,后来成为统治阶级思想控制的工具。

3、伊斯兰教:(1)产生历史背景:六七世纪,阿拉伯半岛正处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阶段,社会矛盾十分尖锐。阿拉伯贵族和人民都渴望统一,建立一个强大国家。但多神信仰成了阿拉伯半岛统一的障碍。创立一神教有助于打破狭隘的氏族界限,促进民族统一。(2)主要教义内容:宇宙间惟一的神是"真主"安拉,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信徒的先知。号召大家都信仰安拉,放弃信仰本部落的神。(3)传播概况:阿拉伯帝国在扩张过程中大力传播伊斯兰教,传到西亚和北非等地(被奉为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教圣地的西亚名城是耶路撒冷)。(4)影响: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并形成了阿拉伯帝国。

▲三大宗教的共同点:都是在社会矛盾激化、阶级矛盾尖锐的情况下产生的,都变成了统治阶级麻醉劳动人民的工具,初期都是劳动人民反抗压迫的精神武器从而得以传播,后期都被统治阶级作为统治人民的工具而得以迅速传播。

三、文学与戏剧

1、《荷马史诗》:是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相传是肓诗人荷马加工整理而成。历史意义: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作,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历史的重要史料。

2、《俄底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之一,把古代悲剧艺术推向成熟。(古代希腊是欧洲戏剧的故乡,有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

3、《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的民间故事集。名篇《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天方夜谭》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显示了阿拉伯人民高度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是阿拉伯人民留给世界人民的一份珍贵的文学遗产,至今还在世界上广为流传。

四、杰出的科学家

1、阿基米德:是古希腊著名的科学家。被后世的科学家们誉为"科学之神"。阿基米德的重大成就是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还发明螺旋式水车(用来排水或灌溉)。(阿基米德从小就善于思考、喜欢辨论,一生献身科学,忠于祖国)

2、亚历士多德:古代希腊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创立了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和逻辑学等学科体系。

五、著名建筑

1、东方著名建筑:麦加大清真寺(又称禁寺,穆斯林朝拜圣地--克尔白神庙)

2、西方著名建筑:法国巴黎圣母院(始建于12世纪,历时180多年)。

巴黎圣母院最突出的特点为"高而尖"(哥特式建筑),被誉为"中世纪建筑中最完美的花",麦加大清真寺最突出的特点是"大而高",而它们重要的相同点则都是宗教圣地。建筑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建筑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及其观念的变迁。

第10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一、文艺复兴

1、背景:14世纪前后,意大利兴起了手工工场,开始产生新生的资产阶级,他们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由于中世纪,教会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以至使古希腊、罗马的文化辉煌黯然失色乃至湮没,封建教会对人的思想禁锢,使欧洲文化发展陷于停顿)的控制,要求(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中的幸福。

2、指导思想(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3、含义: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人们把这场运动称为文艺复兴。

4、实质:资产阶级文化革命(运动)的兴起

5、时间与范围:14世纪首先兴起于意大利;15至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

6、作用:解放了人们两方面的思想,一是对人自身的认识,二是对自然界的认识。

7、代表人物及作品:

(1)但丁:意大利诗人,文艺复兴早期代表,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的一位诗人。他创作的《神曲》,明确表达了自己对天主教会的厌恶,率先对教会提出批评。

(2)达.芬奇:意大利伟大的艺术大师,文艺复兴早期代表。他的代表作品是《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他的艺术创作和科学探索结合起来,创作了许多完美生动的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3)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巨匠,文艺复兴晚期代表,代表作有《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等。他一生创作了三十多部剧本和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这些作品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8、文艺复兴历史意义: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9、对文艺复兴运动的认识:

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次创新运动而不是复古,14--16世纪,欧洲许多艺术家、科学家、思想家充分发掘和继承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要求自由的愿望。它使人们认识到,必须打破中世纪以来的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才能充分发挥人的作用,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为资本主义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科学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发展。

10、文艺复兴首先发生意大利的原因:(1)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早期资产阶级)。(2)意大利是古代罗马、希腊文化的中心地带。(3)东罗马帝国灭亡后许多学者纷纷逃到意大利,带来了大量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典籍。

二、新航路的开辟

1、背景:(1)15世纪,追求财富的欧洲人梦想去东方发财(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对黄金财富的狂热追求)。(2)马可.波罗行纪关于东方财富的夸张,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财富的向往。(3)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垄断了东西方陆上交流的通道。(4)欧洲航海技术的进步。(5)地理知识的进步(地圆学说认为地球是圆的)。(第4、5点是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2、最早进行新航路开辟的国家:西班牙和葡萄牙

3、航海家和航线:

(1)1492年,哥伦布受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从西班牙起程,开始横渡大西洋。到达今天美

洲的古巴和海地。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

(2)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沿非洲大陆西海岸,到达印度洋。

(3)1497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沿迪亚士开辟的航路到达印度。

(4)1519年,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完成了横渡大西洋、太平洋的环球航行。

4、新航路开辟意义: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5、对哥伦布开辟欧洲到美洲的大西洋航路的评价:

哥伦布发现美洲给印第安人带来了巨大灾难,加剧了他们的贫穷和落后,同时在客观上掠夺的财富成为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必须的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进步性。

6、新航路开辟产生的历史影响

①为欧洲国家开辟了殖民掠夺的道路。加速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给亚洲、非洲、美洲带来深重灾难。②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密切了世界各大陆之间的联系,把世界逐渐结为一体,对欧洲以至世界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③使欧洲航运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英国、荷兰等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起来了。

7、新航路开辟与中国的郑和下西洋作比较

①目的不同:郑和下西洋目的是为了显示国力和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新航路的开辟是为了掠夺财富和开辟殖民地,发展资本主义。②规模不同:郑和下西洋总共七次,每次都有几百条大船,两三万人,规模很大;而新航路开辟时,各个航海家航海次数少,每次都是几到十几条小船,规模较小。③时间不同:郑和1405年就开始下西洋,比西方航海家的远航早了半个多世纪;

④影响不同: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但对中国的社会发展没有多大影响;开辟新航路则为欧洲国家的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促进了西欧的资本主义发展。

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原因:①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处于大西洋航路的中心地位,英国资本主义生产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和出现从事资产阶级经济活动的新贵族,他们要求发展资本主义。资产阶级由工场主、银行家、大商人组成,新贵族是指用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牧场或投资手工工场的一部分封建贵族)

②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国王詹姆士一世宣扬"君权神授",推行封建专制,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导致革命爆发)

2、起止时间:1640年(1640年,查理一世召开长期关闭的议会)~1688年(1688年宫廷政变)

3、性质;资产阶级革命

4、主要任务: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发展资本主义

5、革命的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6、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7、开始标志:1640年,查理一世召开长期关闭的议会(召开议会目的是为镇压苏格兰人民起义筹集军费,议会要求限制国王权利是斗争的开始)

8、革命过程;:

①开始:1640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召集议会开会,议员要求限制国王的权利。掀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②内战时期:开始国王军队占优势,后来1645年纳西比战役克伦威尔率领的议会军打败了国王的军队,最终取得了胜利。③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英国成立了共和国。④共和国时期,克伦威尔掌握了政权,担任"护国主",实行有利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政策。⑤克伦威尔去世后,查理二世复辟。⑥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了詹姆士二世专制统治,另立新的国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9、结束标志: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

10、革命期间和革命后颁布的重要文献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1)目的: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2)时间:1689年。通过机构:议会。(3)内容:规

定不经议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同时,还规定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4)意义: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

1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史意义和影响:

①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②它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③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第12课美国的诞生

一、美国独立战争:

1、起止时间: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1783年(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2、性质: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3、主要任务:推翻英国的殖民压迫(民族解放性质),发展资本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

4、原因:

①英属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起来。②美利坚民族日益形成,具有共同的反英情绪。③英国为使北美殖民地永远作为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竭力压制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采取高压政策,引起北美殖民地人民的不满。

5、根本原因;英国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6、领导阶级:(北方)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主阶级

7、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

8、美国独立战争过程

A 爆发:1775年4月,来克星顿枪声。(开始标志)

B 建军:1775年举行大陆会议,组建大陆军,华盛顿为总司令。

C 政治上宣布独立:1776年7月4日,发表《独立宣言》。D转折点: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英军5000人投降)。E、取得胜利的决定性战役:1781年约克镇战役。F、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783年

结束标志: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既是革命结束的标志也是革命胜利标志)。

9、革命期间和革命后颁布的重要文献:

①发表《独立宣言》:

(1)时间: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2)内容:痛斥了英国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3)意义:标志着(政治上)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后来7月4日被定为美国国庆日;对法国人权宣言的发表起了促进作用。

②制定《1787年宪法》:

(1)内容: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实行总统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权和司法权。(之后华盛顿当选为美利坚合众国第一任总统)。(2)意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标志着美国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的确立,巩固了革命的成果,但保留了黑人奴隶制残余。

10、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原因:

①是争取民族独立的正义战争;②广大人民积极参加革命;③华盛顿具有杰出军事才能,起了重要的领导作用;④得到法国、荷兰等国际军事援助。

11、美国独立战争历史意义;

①它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②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第13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一、法国大革命

1、起止时间:1789年(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1794年(雅各宾派统治被推翻)

2、性质:资产阶级革命(反封建发展资本主义)

3、主要任务: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发展资本主义

4、原因:①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学说为革命作了思想动员。②法国封建等级制度森严,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法国18世纪资本主义有了迅速发展,第三等级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特权等级的腐朽统治,要求变革)③国王路易十六无法解决面临的财政危机,各种矛盾激化。

5、根本原因:法国封建制度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发展

6、领导阶级:资产阶级(雅各宾派主要领导人:罗伯斯庇尔)

7、导火线:1789年5月,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

8、法国大革命过程:

①开始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发动起义攻占巴士底狱。②1789年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③1792年废除君主制度,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性质:资产阶级共和国),路易十六被处死。④革命高潮--雅各宾派上台实行专政(资产阶级激进派)。⑤结束标志:1794年,雅各宾派统治被推翻(原因:雅各宾派实行恐怖政策,打击面太宽,树敌过多,损害了资产阶级利益,危机过后又用恐怖政策消除异已,造成人人自危)。(罗伯斯庇尔被推上断头台,雅各宾派统治结束,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并没有失败)

<雅各宾派专政:(1)面临问题:A欧洲各国借口路易十六被处死组成反法同盟入侵法国;B国内发生王党叛乱,形势动荡不安。C法军节节败退。(2)巴黎人民再一次发动起义,雅各宾派上台。(3)采取的措施:限定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管制粮食买卖;没收贵族土地;严惩反动分子;动员全国力量反对内外敌人。(4)结果:打退了反法联军;平息了国内叛乱;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9、革命期间颁布的重要文献:《人权宣言》

(1)主要内容: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2)历史意义: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

(3)局限:只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10、法国大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历史意义:

①是一次规模大、范围广、比较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从根本上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②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③推动了欧洲各国的反封建斗争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运动。

11、法国大革命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A.相同点:(1)原因相同--两国资产阶级都想掌握政权,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上的障碍;(2)领导阶级相同--都由资产阶级领导;(3)革命动力相同--人民群众在两国革命中都起了推动作用;(4)影响相同--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发展,都对其他国家的革命产生了刺激和推动的作用。

B.不同点:(1)领导阶级不完全相同:英国除了资产阶级,还有新贵族;法国资产阶级各政治派别都参加。(2)特点不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过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建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共同执政的君主立宪制;法国大革命则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最彻底、最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3)意义不同:英国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开辟了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法国扫荡了国内的封建势力,动摇了欧洲其他国家封建制度的基础。

二、拿破仑和他的帝国

1、拿破仑帝国:(1)拿破仑上台背景:大革命高潮结束后,资产阶级期望稳定统治秩序,但对外战争仍在进行,人民生活没有摆脱困境,政局动荡不安,法国急需要建立军事专政稳定政局。(2)1799年,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3)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性质:资产阶级军事帝国,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实行资产阶级军事专政)(4)灭亡原因:A 法国对外侵略扩张引起欧洲人民的广泛反抗。B 欧洲反法同盟的军事干涉。C 1812年远征沙皇俄国失利

(5)帝国衰亡转折点:1812年法国远征俄国的战争失败。

(6)拿破仑失败的重要战役:(二次上台)1815年滑铁卢战役。

(7)帝国灭亡标志:1814年欧洲反法盟军开进巴黎,拿破仑被迫退位。

2、统治措施: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了《法典》;对外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扩

大法国的疆域,控制欧洲很多地方。

3、评价拿破仑:拿破仑是法国著名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位期间,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法典》。对外打击反法同盟,扩张法国势力。他发动的对外战争具有革命性质,巩固了法国大革命成果,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传播了革命思想。但后期战争变为争霸世界的侵略战争,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引起欧洲人民的广泛反抗,最终导致帝国灭亡。。

4、学习拿破仑的优秀品质:学习拿破仑拥有远大的抱负,卓越的才能和坚强的毅力,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

第14课 "蒸汽时代"的到来

一、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1)政治上: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后,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首先确立。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

(2)经济上:随着国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工场手工业生产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为了增加商品产量,必须改进生产技术。

(3)其它原因:A 17--18世纪英国工场手工业迅速发展;B 英国通过殖民掠夺和贩卖黑奴,获取了大量财富;C 15世纪以来的圈地运动对工业革命起了重要推动作用;D英国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丰富的资源、便利的航运)对工业革命起了重要作用。

二、工业革命进程:

1、工业革命概况:(1)开始行业:棉纺织业;(2)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3)标志:发明和使用机器。(4)完成时间:19世纪上半期;(5)完成标志:大机器生产基本上取代工场手工业。

2、过程:

(1)开始的标志:18世纪60年代,"珍妮机"的发明。(珍妮机的发明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起点)(2)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棉纺织业生产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后来,其他如冶金、采矿等生部门也纷纷发明,制造机器,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3)1785年英国机械师瓦特改进了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随后在许多的生产部门,利用蒸汽机提供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蒸汽机发明前,人们常常把工厂建在靠近河流峡谷的地方,利用水力带动机器,因此很多地方受自然条件制约不能使用机器或导致交通不便)(4)交通运输方面: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第一艘汽船。1825年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发明火车机车。(蒸汽机的广泛使用,大大提高了商品的生产效率,交通运输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5)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结束。

3、工业革命的扩展:法国和美国等国也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世界其他国家或早或晚都进行了工业革命。

4、工业革命的影响:

①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②工业革命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这两大阶级的对立和斗争逐渐明显和尖锐。

③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使一些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力量强大的工业国,造成了亚非拉许多国家的落后。。

5、认识与启示:谁最先最多采用科技革命的成果,谁就能够在经济上得到最好最快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国家要大力发展教育,提高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积极学习各国的先进文明成果。青少年要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培养创新能力,为使我们祖国的繁荣富强而不断努力。

第15课血腥的资本积累

一、罪恶的"三角贸易"

1、走上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国家依次是葡萄牙、西班牙、英国和法国等。

2、殖民掠夺方式:(1)(在美洲)欧洲殖民者强占印第安人的土地,建立种植园(种植甘

蔗、棉花和烟草),屠杀和奴役他们;(2)(在非洲)掠夺黑人,贩卖黑奴到美洲。

3、殖民过程:

A. 出程:到非洲掳获、用货物换取黑人

B. 中程:贩卖黑人到美洲种植园为黑人奴隶(获利,购买金银和工业原料)

C. 归程:将金银和烟草、蔗糖等工业原料运回欧洲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1)最先从事"三角贸易"的是葡萄牙,后为英国人后来居上,成为主要经营者。

(2)"三角贸易"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它为欧洲积聚了巨额资本,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3)"三角贸易"对非洲影响: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精壮劳力,人口锐减,从此发展困难,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二、"日不落帝国"在印度

1、"日不落帝国"形成的原因:

A. 英国走上殖民争夺道路后,先后打败了西班牙、荷兰和法国;

B. 当时英国在世界各大洲都建立了殖民地,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无论日光照耀在地球的哪个区域,都有英国的米字形国旗在飘扬,所以他们自夸为"日不落帝国" 。

2、英国殖民者对印度的殖民掠夺;

A. 英国从17世纪开始对印度进行殖民活动;

B. 负责在印度进行殖民活动的机构叫东印度公司,后来英国还利用它对中国进行鸦片贸易,对中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C.特点:先在沿海建立据点→然后在内地进行扩张→抢掠当地财富;

D. 克莱武率军侵占孟加拉,不但放手让部下抢劫,而且自己独吞价值25万英镑的金银财宝。事后他居然后悔自己当时抢得太少,国会居然还认为他"对国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予以表彰。这说明了英国殖民者的本性贪婪无耻。

3、英国殖民掠夺(对印度)的影响:英国从殖民地(印度)掠夺了巨额财富,用来发展国内经济,促进了国内工业的发展,迅速成长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而殖民地(印度)却沦为英国巨大的海外商品市场,经济得不到发展,长期陷于贫困。

4、欧洲殖民者的侵略活动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的作用

A. "三角贸易"和殖民掠夺是欧洲殖民者的主要侵略活动方式,是资本主义初期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途径。这些侵略活动使得大量的财富流入欧洲,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但是也给非洲和印度等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B."三角贸易"和殖民侵略实际上也是人类历史上不同文明之间的一次冲撞和整合,这个过程与古代战争一样,既有残酷野蛮的一面,也有传播先进科技文化成果的一面。由于人类文明是人类智慧和良知的结晶,随着它的发展脚步,人类不同文明之间的整合应当越来越倾向于和平交融的方式。

第16课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一、印度民族英雄--章西女王

1、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的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进一步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印度社会民不聊生,人们反英情绪高涨,被迫奋起抗争。

2、时间:1857-1859年

3、领导者:封建王公。参加者:印度土兵和人民。

4、作用和意义:它表现了印度殖民地人民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

5、与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相比,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的原因: A. 起义地区并没有席卷全国; B. 起义中心有三个,没能形成统一的领导,最后被英国分化瓦解,镇压下去。

二、"南美的解放者"玻利瓦尔

1、历史背景: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和葡萄牙侵入拉丁美洲,(南美除巴西是葡萄牙殖民地外,其余都是西班牙殖民地)在拉丁美洲开采金银,经营种植园役使印地安人和黑人劳动。18

世纪末19世纪初受美国独立和法国大革命影响,当地土生白人对殖民掠夺深为不满,纷纷起来反抗。

2、领导者:拉美土生白人(代表:玻利瓦尔、圣马丁)

3、过程:玻利瓦尔率领起义军由北向南,转战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等地,横扫了南美西班牙军队,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葡萄牙的殖民地巴西为大势所迫也宣布独立。南美全部独立。

4、拉丁美洲独立运动领导人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还用他的名字命名了一个获得独立的国家--玻利维亚。

5、拉美独立运动的影响:A. 赶走了西班牙、葡萄牙殖民主义统治者,打击了殖民侵略势力,鼓舞了其他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B. 出现一系列新独立的国家,基本形成今天拉丁美洲国家分布的格局。

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英国的宪章运动

1、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工人运动蓬勃兴起的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越来越富有,工人的待遇却很差。广大工人要求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

2、英国宪章运动:

(1)时间;1836-1848年(2)性质:工人自发革命运动

(3)政治纲领:《人民宪章》(因此这场工人运动得名为宪章运动)

(4)目的:工人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宪章运动具有的历史特点:英国工人在宪章运动中提出: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

3、结果:工人运动持续了十多年,当时没有取得成功,但它的目标后来大部分都实现了。

4、历史意义(评价):宪章运动得到了广泛的支持,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但是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影响。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历史背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日益暴露,一些优秀的思想家在揭露、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开始探索改造社会的方法(出现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及代表)。

2、原因:当时工人运动水平提高了,需要科学理论来指导。马克思和恩格斯适应了这个需要,汲取前人思想精华,结合工人运动实践,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3、创立者:马克思和恩格斯

4、过程: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相会,从此开始了长期的合作。他们汲取了前人的思想精华,结合工人运动实践,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5、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6、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共产党宣言》

(1)时间:1848年、

(2)作者: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文件。

(3)内容: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4)意义: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如: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的出现;十月革命和胜利和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三、巴黎公社

1、背景:(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影响。(2)1870年法国同普鲁士发生战争,法国战败面临亡国的危险,对内准备镇压人民反抗。

2、过程:1870年法国败于普法战争后,资产阶级政府降外压内,与巴黎市民武装国民自卫军发生冲突。导致1871年3月巴黎工人起义,很快占领了全城,选举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资产阶级不甘心失败,对巴黎公社发动进攻,在国外势力的支持下,残酷镇压了这一次革命。

3、历史意义: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他们发动起义赶走了资产阶级政府,一度建立了自己的军队和行政、司法机构,还制定了许多保护工人利益的政策,为无产阶级革命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4、"五月流血周"和《国际歌》体现的精神:国际无产阶级战斗不息、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5、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1)敌人力量强大--世界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大的政治环境不允许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政权存在下去;(2)内部出现奸细--无产阶级自身尚未完全成熟,虽能建立政权,却还缺乏巩固政权的经验。(3)缺乏革命理论的有效指导。

6、《国际歌》歌词创作者:欧仁.鲍狄埃,巴黎公社成员领导人;谱曲:工人作曲家狄盖特。它是无产阶级革命的英雄交响曲"。

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

一、战争的爆发:

1、根本原因:美国独立战争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外部障碍,使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种植园经济都发展起来,工业革命扩展到美国,使美国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而南方实行黑人奴隶劳动的种植园制度越来越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A南方为英国提供工业原料,损害了本国利益;B大量黑人被束缚在种植园,北方得不到发展工业生产的劳动力),19世纪中期,围绕奴隶制的废存问题(南北战争的焦点),北南矛盾再也无法调合。

2、导火线:1860年11月反对并主张逐步废除奴隶制的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3、经过和结果:林肯当选为总统后,南方11个州发动叛乱,宣布脱离联邦组成独立国家(号称南部联盟)。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战争初期北方军队连连战败,1862年,联邦政府通过了《宅地法》,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战争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1865年,内战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但战争刚结束,林肯遇刺身亡。

4、林肯成为美国历史上受人爱戴和尊敬的总统的原因: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和解放黑奴作出了贡献。

5、颁布文献;

①《宅地法》 A 内容:(见教材) B 目的:满足人民对西部土地的需要。

②《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时间:1862年9月

A 内容:规定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

B 作用:提高了人民群众和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战争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

6、南北战争的影响和意义: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评价林肯:林肯一生的主要活动就是领导了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奴隶,为废除奴隶制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从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来看,林肯政府扫除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又一个重大障碍,为美国经济腾飞奠定了基础,因此林肯是美国历史上又一位做出突出贡献的著名的总统。

三、南北战争初期北方失利的原因

(1)南方对战争准备充分;(2)南方军队在装备和组织上处于优势;(3)南方的将领具有较强的指挥能力。(4)战争初期南方得到了外援(英国)(5)战争初期北方只是要求维持统一的局面,不能下定决心用战争手段解决南北矛盾。又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满足人民对土地的要求,降低了人民的积极性。

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一、俄国废除农奴制

1、背景(原因):①16世纪中期,俄国成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盛行农奴制。②19世纪中期,农奴制阻碍了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③农奴境况十分悲惨,暴动频繁。

2、目的:①为了摆脱农奴制危机,巩固贵族地主统治,阻止自下而上的人民革命运动的发生。②为了维护沙皇统治和贵族、地主利益。

3、时间: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

4、主要内容:

法令规定:(1)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2)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3)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5、性质:186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6、改革的局限性:由代表贵族地主利益的沙皇实施;改革的前提是维护地主的利益;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摆脱农奴制危机,巩固贵族地主统治。(因此必然保留大量封建残余,改革不彻底)

7、影响:(进步性)农奴制的废除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这场改革改变了俄国的社会性质,使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虽然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但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二、日本明治维新

1、原因:①日本资本主义生产的不断发展;②幕府的封建统治和闭关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③一些大名和武士地位下降使他们对将军不满,要求改变现状,同商人、新兴地主日益接近;④西方列强的侵略打开日本的大门,激化了日本的国内矛盾。

2、时间:1869年由明治天皇政府实施改革(因此被称为"明治维新")

3、明治维新的内容:

(1)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2)经济上: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3)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4)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近代化军队(武士道精神)。

4、明治维新取得成功原因:

①日本的幕府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使得倒幕派的力量能够迅速壮大;

②倒幕派掌握了较大实力,经过斗争,推翻了腐朽的幕府统治;

③倒幕派建立新政权以后,大刀阔斧地实施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④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和镇压中国人民抗击侵略的斗争,客观上使日本发展资本主义有一个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5、性质:1869年明治维新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6、明治维新产生的影响: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使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但这次改革并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三、明治维新与大化改新的比较:

与大化改新的相同之处:

①改革派都是在天皇的支持下,在斗争中获胜,取得政权,都是由天皇政府颁布诏书进行改革;②改革都使日本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明治维新使日本从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③在改革中都积极学习世界先进文化。大化改新仿照中国隋唐制度,吸收中国文化;明治维新积极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提倡"文明开化"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不同点:①前提不同:明治维新所处的国内外背景较为有利,戊戌变法所处的国内外背景却十分严峻;②力量对比不同:明治维新的领导者和参加者在社会力量的对比中占据了绝对优势,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戊戌变法领导者和参加者的力量则十分单薄,只是得到爱国知识分子、民族资产阶级的支持;③结果不同:明治维新的改革内容和措施得力有效,改革取得成功,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戊戊戌变法的内容及措施大部分无法落实最后陷于失败。★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相同点:①背景相似。都处于落后的封建统治末期,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都面临西方殖民威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都刚发展。②性质相同,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③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发展。

④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采取了重大措施。

五、明治维新与1861年俄国改革异同点:

★相同点:①所处时代相同,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②形式性质相同: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③结果相同:都成功了,两国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④都不彻底: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⑤对外影响相似,都使本国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都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不同点:①原因不同:日本是在内外交困,尤其是在严重的民族危机的情况下倒幕运动取得胜利后进行改革的,俄国1861年改革是由国内农奴制危机引起的。②内容不同:1861年改革主要是在国内废除农奴制,日本明治维新是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学习西方,在国内进行改革。③历史意义不同:日本明治维新有使日本摆脱民族危机这一特征,而1861年改革则没有这一特征。

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一、电气时代

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逐步取代了蒸汽,成为主要的动力,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电力广泛应用于生活领域,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A、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提供了制造发电机的基本原理;

B、德国西门子研制出发电机;

C、电力在19世纪70年代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D、随后发明了电话、电报、电灯、电车等

E、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比蒸汽动力具有的优点:使用更加方便和广泛,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并且有利于环境保护。

F. 美国、德国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走在了英、法的前面。

二、"发明大王"爱迪生

爱迪生1879年研制出碳丝灯泡,为世界带来了光明,他还发明了许多电器产品,其中正式注册的就有1300种之多,因此被誉为发明大王。

三、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1、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设计出内燃机;1885年,卡尔.本茨发明第一辆汽车(三轮);(意义: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2、20世纪初人们制造出飞艇; 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三、两次工业革命对比: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1、背景:(1)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2)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后起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争夺世界霸权,形成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1879]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三国协约[1907]俄国、法国、英国),疯狂扩军备战。

2、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28日)

3、开始: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4、规模:共33个国家参战;主战线和国家:欧洲西线,英法俄对德奥

5、重要战役:凡尔登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6、结束:1918年11月11日同盟国战败投降

7、转折点:1917年,美国参加协约国方面作战。

8、性质: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

(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2)使帝国主义各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造成欧洲衰落和美、日的兴起,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3)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和革命。(4)对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22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一、思想启蒙的火种

1、主要思想家:(法国)

(1)伏尔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由开明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和腐朽。(把教皇比作"两只脚的禽兽",把教士比作"文明恶棍")(2)卢梭:否定封建王权,人民有权推翻那些胆敢撕毁社会契约的统治者

(3)孟德斯鸠:提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的原则,倡导天赋人权学说

2、启蒙运动的作用

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促进

了欧洲的社会进步,促进了中、日等亚洲国家的思想解放。

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

一、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德国人)

《英雄交响曲》,1804年贝多芬创作,交响曲以法国大革命为题材,表现出贝多芬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敬仰和对共和革命英雄的崇拜感情。原打算献给拿破仑,后因拿破仑称帝,贝多芬才愤而涂掉拿破仑的名字,改写成“为纪念一个伟大人物而作”。它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

二、"俄国革命的镜子"——托尔斯泰

1、文学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2、作用:它们深刻反映了19世纪后期倒到20世纪初期俄国社会不平等的现实,揭露了当时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因此列宁称托尔斯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三、美术名家梵高(荷兰人)

1、绘画作品:《向日葵》

2、艺术价值:该画用笔粗厚有力,色彩对比既单纯又强烈,产生了艳丽、和谐、优雅的画面效果,表达了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一、比较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不同点

(1)原因不同:美国独立战争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殖民统治的阻碍,南北战争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黑人奴隶制的阻碍。(2)内容不同:独立战争要求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南北战争维护国家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3)方式不同:美国独立战争采取的是民族解放斗争的方式,美国南北战争是以内战的方式进行的。(4)性质不同:独立战争具有民族解放战争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双重性质,南北战争是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二、试比较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和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的异同,并说明其不同的原因?

相同点:(1)发生的原因相同,都是因为旧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结果是广大黑人和农奴都得到人身自由,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劳动力,有利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3)都保留了旧制度的残余,俄国保留了封建残余;美国仍存在着种族歧视。不同点:(1)领导者不同,美国是资产阶级领导;俄国是农奴主领导。(2)性质不同。俄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美国是资产阶级革命。(3)解放的方式不同。在美国内战中,林肯政府通过《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使凡是叛乱诸州的黑人奴隶无条件的获得解放;而俄国的农奴解放则是通过赎买方式进行的。不同的原因:(1)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缺乏领导一场资产阶级革命的经济基础和阶级条件,而只能由农奴主实行资产阶级改革。(2)美国在独立战争后,资本主义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具备进行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的基础和条件,加之南北方两种制度的矛盾和斗争日趋激烈,两种制度已不能并存,因此在美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

三、概括指出近代史上世界主要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四种途径。

(1)英法: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腐朽的封建制度,确立资本主义制度。(2)日俄:通

过自上而下的改革,逐渐走上资本主义道路。(3)德意:通过王朝战争,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统一,发展了资本主义。(4)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又通过内战,废除了奴隶制度,发展了资本主义。

四、列举 15—19世纪欧洲的主要社会思潮,并指出各自产生的背景和主张各是什么?

(1)人文主义、启蒙思想、科学社会主义

(2)人文主义产生的背景:14—15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而天主教神学的统治严重阻碍科学技术的发明和人才的成长。启蒙思想产生的背景:18世纪末,法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封建专制制度的弊端日益显露,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背景:19世纪早中期,工业革命深入发展,欧洲工人运动兴起,马克思和恩格斯进行理论研究,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3)主张:人文主义:相信人的力量,力图打破天主教会和封建神学的精神桎梏。启蒙思想: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宣传“自由”“平等”观念。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

五、试比较英、美、法在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点?

答:(1)相同点:①革命爆发的原因相同,都是因为封建专制统治或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矛盾激化,引起革命。②领导阶级和革命的主力相同,都是资产阶级领导但革命的主力是人民群众。③革命的任务相同,都要完成推翻封建统治或殖民统治确立资产阶级有领导地位。④革命的进程和结果大致相同,即革命中充满了斗争曲折,但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⑤革命性质相同,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2)不同点:①革命的对象不同:英、法要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美国则是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②革命的程度不同:英国保留封建的成份,革命不彻底,美国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的独立;法国大革命最彻底,它不仅催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还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③革命后建立的政权形式不同,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美国建立总统制的联邦政府,法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

九年级历史复习计划

九年级历史复习计划几年来,一直担任初中毕业班的历史教学工作。回顾以往,有得有失,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如何引导学生复习,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取得理想的成绩呢?为提高历史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本人借鉴他人的复习方法,结合近几年历史中考的形势和任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订复习计划如下:和大家谈一下我的复习计划。总体上大的计划有以下三点: 一、以本为本抓好基础知识的复习 根据考试内容和时间,拟订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内容包括复习进度、周练的安排,整个复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梳理教材”。即按照教材的编写体系,以《中考说明》规定的考试内容为重点,提纲挈领地复习,此阶段约占了整个复习阶段的一大半时间,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教材中最基本的知识,同时对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教材的整体线索有一定的了解。第二阶段是综合训练,将六本书的知识有机融合,根据中考的具体要求,选择若干专题进行一系列综合训练,目的是将第一阶段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进综合、形成能力。第三阶段是模拟训练、查漏补缺。根据历次训练的情况,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再进行讲解、训练,进一步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历史复习内容较多,一共考六本书。虽然《中考说明》规定了考试内容,但历史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因此我们必须合理地利用时间,全面地有重点地复习,这样才能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从容面对中考。为了更好地提高复习效果,我们在以课本为主的前提下,为学生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案,包括知识结构和习题两部分,知识结构使学生对本课内容有提纲挈领的认识,习题涉及所有题型,突出重点知识。使所复习的知识得到巩固,以提高学生的能力。 二、专史复习强化重点 六本书的内容很多,在复习时教师首先要全面系统地进行复习,同时又要有侧重点,重点是什么呢?就是《历史考试说明》里的考查内容及要求,复习时这部分内容要强化。此外,我们认为八年级上册第一、二、三、四单元,下册第一、二、三单元,九年级上册第四、六、七单元,下册第一、二、三、四、七单元是整个初中阶段历史复习的重点内容。对于上述内容,教学时要强调,平时的训练要强化,对学生常犯的错误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 三、强化模拟训练提高应试能力 基础知识掌握了,能力提高了,还要提高考试、答题的能力。特别是应试的技巧,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我们认为学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审题,在平日练习和考试过程中一定要仔细审题,题目问的是什么要弄明白,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回答,千万不能草草看一眼就解答。(2)对课本内容一定要熟悉,(3)注意合理地安排考试时间。 记住至少用两周的时间,精选模拟试题,进行至少五次实战演习。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并且及时发现不足,综合指正。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1课,古代埃及 1、古埃及文明是“尼罗河的赠礼”。★★ 2、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3、古埃及人使用的文字是象形文字。★★★ 4、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 5、古埃及文明没能延续。★★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1、“两河流域文明”发源于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2、“两河流域文明”大体上位于今天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周围。★ 3、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的文字是“楔形文字”。★★★ 4、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并使古巴比伦王国达到鼎盛。★★★ 5、《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5、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6、《汉谟拉比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第3课,古代印度 1、古印度文明最早出现在印度河流域。★★★ 2、古印度文明遗址:哈拉巴遗址和摩亨佐·达罗遗址。★★★ 3、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印度文明鼎盛时期。★★★ 4、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5、种姓制度的四个等级的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6、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后世称他为释迦牟尼。★ 7、佛教提倡“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 7、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印度。★★★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一、古代希腊城邦 1、古代希腊的地理特点:多山、耕地有限、港湾众多。★ 2、希腊最早的文明是爱琴文明。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3、希腊城邦的特点是“小国寡民”。★★ 4、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有参与统治的权利(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政治权利)。★★★ 二、雅典的民主政治 1、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构。★★★ 3、雅典的民主不是充分的民主。★ 三、亚历山大帝国 1、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统一希腊,并建立了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亚历山大帝国。★(推荐电影:《亚历山大大帝》) 2、如何评价亚历山大东征:亚历山大东征给东方人民带来了灾难,但东征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汇。★★★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一、罗马共和国 1、位置:意大利半岛。★ 2、罗马共和国的权力长期掌握在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 3、平民和贵族斗争争取到的政治权利: (1)设立保民官。★★★ (2)罗马颁布了《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 4、罗马通过布匿战争战胜了迦太基,控制了西部地中海地区。★★★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详细知识点汇总(考纲)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亚非文明与大河有关) ﹡从五六千年前开始,在亚非的大河流域,相继诞生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被称为文明古国的原因:出现了国家,最先进入了奴隶社会。 一、金字塔的国度——古代埃及(尼罗河) ﹡国家的出现、统一及灭亡 ①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沿岸出现几十个奴隶制小国;②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③公元前15世纪,成为地跨亚非的大帝国。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金字塔(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古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胡夫→金子塔。 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国王尊严的象征。哈佛拉→狮身人面像。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古巴比伦(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 隶制国家。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地位: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维护奴 隶主的利益,宣扬“君权神授”)。名言:“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三、古代印度(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 ﹡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一些小国。后来,雅利安人入侵古代印度,征 服当地居民并把他们变为奴隶,先后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印度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嘴(婆罗门),手(刹帝利),腿(吠舍),脚(首 陀罗)。 ①统治阶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 ——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②被统治阶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 供养第一、二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 ③特点: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 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④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四、古代文明多发生在大河流域的原因 答: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②河水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进而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四川教育出版社)

世界古代史 第一学习主题史前时期的人类 第1课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1、人类的直系祖先:是生活在非洲的南方古猿。在距今二三百万年前,古猿进化成“完全形成的人”,称为“猿人”。晚期智人的化石在亚、非、欧洲均有发现。亚洲有中国的山顶洞 人,非洲有阿尔及利亚的阿尔法卢人,欧洲有法国的克罗马农人。 2、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三大人种,即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 3、父系氏族后期,由于私有财产和阶级的产生,氏族开始瓦解,人类由原始社会进入奴 隶社会,从野蛮走向文明,国家也随之产生。埃及、两河流域、中国、印度和希腊的克里特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时期的国家和地区。 第二学习主题古代亚非文明 第2课上古亚非文明 一、神奇的金字塔: 埃及地处非洲北部,尼罗河流经全境。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80余座金字塔至今仍 屹立在尼罗河下游的吉萨一带。胡夫金字塔是最大的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标志。 二、汉谟拉比法典(由汉谟拉比制定) 1、古代西亚的两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是上古文明的摇篮之一。公元前19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兴起。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2、《汉谟拉比法典》: A、目的:为维护统一王国的统治和奴隶制社会秩序。 B、内容:(a)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 (b)序言和结语宣扬王权神授,诅咒不服从法律的人; (c)正文共282条,内容涉及诉讼、财产、债务、奴隶、婚姻、赔偿等方面的法律规定,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面貌。 C、意义: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留给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

三、古代印度种姓制度 1、印度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主要有印度河和恒河。 2、种姓制度:古代印度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历史上叫做种姓制度。它把居民从高到低分 成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第一等级婆罗门:掌管宗教祭祀,享有崇高地位; 第二等级刹帝利:充当武士,掌管军、政大权; 第三等级吠舍:是一般平民,以农、牧、工、商为职业,多数人无政治权利; 第四等级首陀罗: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和沦落的雅利安人,主要从事低贱的职业。 影响:种姓之间界限森严,低级种姓不允许从事高级种姓的职业,不同种姓之间的男女不能通婚。种姓等级界限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严重地阻碍了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 第3课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 一、大化改新 时间:646年。(中大兄皇子、高向玄理拥立孝德天皇,改年号为“大化”,效仿中国隋唐的封建制度实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内容: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改由国家管理; 仿照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 实行中央集权,废除世袭制度,中央和地方设置官僚机构进行治理。 意义: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大化改新后,日本用汉字的偏旁、部首和草书创造出标音字母——假名,形成汉字、假名并 用的独特日本文字体系。 二、阿拉伯的兴起 622年,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穆罕默德既是伊斯兰教的宗教领袖,也是政府首脑和军事统帅。 630年,打回麦加,把麦加定为伊斯兰教的圣地,并把克尔白神庙改为伊斯兰教清真寺。632年穆罕默德去世时,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大体完成。 第三主题古代欧洲文明 第4课古代希腊 一、古希腊的繁荣 1、古代希腊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西部海岸和意大利南部地区。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

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第1课人类的形成 一、人类的出现 过程:古猿→正在形成中的人(南方古猿)→完全形成中的人(四种,其中现代人的特征出现在晚期智人时期) 1、现代人类从非洲南方古猿进化而来(属“正在形成中的人”)。 2、“完全形成的人”: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元谋人、北京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山顶洞人) 3、三大人种(即黄种、白种、黑种人) 形成的原因: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 二、氏族社会(血缘关系) 1、原始社会经历了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 (1)特点:母系——群婚制,“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财产公有,生产和分配都以集体为基础。( 2、父系氏族取代母系氏族的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 3、国家的产生:父系氏族后期,生产力提高,私有制出现,阶级和国家产生。 父系氏族后期,生产力提高→剩余产品→私有财产→私有制→奴隶制→军队,监狱、 法庭→国家,奴隶社会逐渐取代原始社会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奴隶社会----人类进入文明时期) 1、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这四个古国被称为世界文明的摇篮, 因为它们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发源于河流) 2、金字塔(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 3、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汉谟拉比法典地位:是古代世界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反映了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 4、印度的种姓制度 (1)种姓制度将社会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国王处于第二等级。 ①统治阶级:婆罗门(祭司、贵族)、刹帝利(国王、武士); ②被统治阶级:吠舍(雅利安平民)、首陀罗(被征服的印度人); (2)特点:等级森严 ★★古代文明为什么多发生在大河流域? 答:河水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发源于海洋) 一、古希腊 希腊文明最早出现在公元前2000年(也是西方文明的源头) 公元前20世纪,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发祥于克里特岛和迈锡尼岛; 希腊最重要的城邦是雅典和斯巴达 1、雅典城邦的繁荣: 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达到全盛的表现、原因和启示: (1)雅典繁荣的表现: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全体成年男性公民才有权参政)(2)雅典繁荣的原因:利克里当政时进行一系列改革:○1扩大公民权利,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2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3)启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是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动力。 ★★伯利克里当政期间民主达到极盛,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 雅典民主实质上是奴隶主贵族专政。奴隶、外邦人、妇女都没有民主 2、斯巴达:崇尚武力的国家 3、比较古希腊雅典奴隶制城邦和斯巴达城邦的异同: (1)地理位置、经济不同:雅典近海,经济以工商业为主;斯巴达是内陆国家,经济以农业为主; (2)文化不同:雅典文化繁荣,重视教育;斯巴达崇尚武力,注重军事训练; (3)政治不同:雅典是个奴隶制共和国;斯巴达是个由少数奴隶主专政的国家。 二、古罗马 1、罗马共和国的兴亡 (1)建立时间:公元前509年 (2)布匿战争:罗马与迦太基进行三次战争,罗马取得胜利 (3)强盛: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 (4)危机:①斯巴达克起义;②独裁统治的建立,凯撒夺取政权。 2、罗马帝国的建立 (1)公元前27年,屋大维夺取政权 (2)强盛:成为地跨欧、亚、非的强盛帝国。 (3)分裂: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结束,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 第1课古代埃及----文明成就:金字塔、象形文字、太阳历 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产生于尼罗河流域。公元前3500年出现奴隶制小国,公元前3100年古埃及统一。 二.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金字塔(最大:胡夫金字塔)。.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三.法老的统治:埃及的国王称为法老,被称为”神之子”. 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第2课两河流域----文明成就:楔形文字、空中花园、《汉谟拉比法典》 1、“两河”,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今天的伊拉克附近) 2、古巴比伦王国时期,汉谟拉比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 2、★《汉谟拉比法典》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正文共有282条。制定者:汉谟拉比;目的:维护奴隶主贵族的权利;内容:3个。影响:留给人类宝贵遗产,表明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第3课古代印度----文明成就:种姓制、佛教 1、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 2、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3、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雅利安人侵入印度。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后建立起严格的种姓制度:最高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种姓制特点: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4、佛教: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被称为释迦摩尼。提出“众生平等”。产生地:古印度;传播: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 一、希腊文明的发源地 1、希腊文明的发源于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岛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2、公元前8世纪出现奴隶制城邦。最大的城邦是斯巴达。 雅典: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民主政治也随之发展到高峰。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成年男性公民,才有参加政治的权力。 3、亚历山大帝国 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国的兴起。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东征,灭波斯帝国,历经10年征战,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帝国。 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给东方人民带来灾难;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加强了东西方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一.罗马城邦 1、罗马城邦兴起于台伯河畔,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元老院掌权.(课本22页详情) 2、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3、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整个地中海的霸主。 4、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加速了罗马共和国的衰落.5.公元前49年,凯撒控制元老院。 二.罗马帝国 1、公元前27年,屋大维创立元首制,建立罗马帝国。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罗马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 三.罗马帝国的衰亡 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第6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部编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中考专题复习提纲

专题一:中国近代化探索 1、开端问题:①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②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③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戊戌变法。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五四运动。 2、历史舞台问题:①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标志:戊戌变法。②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标志:五四运动。

专题四: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次会议

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专题五:国共关系演变

1、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党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红军、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粉碎国民党四次“围剿”、进行长征取得胜利。 2、(1)长征胜利结束标志: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 (2)长征胜利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3)长征精神: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永不言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3、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1)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彭德怀率西北野战军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在孟良崮战役打退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2)战略进攻: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南京、武汉。 (3)战略决战:辽沈、淮海、平津战役。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4)胜利:渡江战役。解放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2、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专题七:人物篇

部编版九年级上复习资料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施甸二中王建淳编写内部资料,不得外传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第1课古代埃及 【课程标准】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 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 公元前3100 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 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 (1)统治: 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 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课程标准】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 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00年,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3)特点: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课程标准】知道希腊城邦和雅典民主,初步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1.希腊城邦 (1)范围:包括希腊半岛(主体)、爱琴海诸岛等地区。 (2)特点: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密布,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3)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此后进入荷马时代。 (4)兴起: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城邦, 斯巴达是最大的城邦。 (5)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二者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只有公民才能占有土地; 参军打仗是公民的义务;城邦各项活动都以公民为主体。 2.雅典的民主政治

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

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 16——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世界资本主义逐渐发展、完善、走向成熟,近代社会开始逐渐确立19世纪下半期,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展,资产阶级的统治巩固和扩大,近代社会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级,近代社会终结,向现代社会迈进☆资本主义制度:生产力:大机器生产优越性(进步性)生产关系:雇佣关系思想意识:要求摧毁封建等级制度和专制制度,体现资本主义制度自由、发展的要求局限性:贫富不均☆资产阶级能统治世界的原因:生产工具先进,交通便利,使资本主义经济持续发展,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必然战胜落后的生产方式☆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的因素: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改革、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工业革命、殖民掠夺☆资本主义国家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方式:1、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制度, 确立资本阶级统治(英国、法国)2、通过民族解放战争推翻殖民统治(美国独立战争)3、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组度废除旧制度(俄国、日本)4、通过对外发动王朝战争(德国、意大利)☆四大资产阶级革命: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美国罗斯福“新政”思想解放运动时间性质核心思想代表人物文艺复兴运动14——17世纪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人文主义: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以自由平等反对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启蒙运动17——18世纪资产阶级领导的、弘扬理性、全面清算封建意识形态,把人的思想从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的禁锢中解放出来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理性主义洛克、霍布斯、卢梭、孟德斯鸠、伏尔泰自由主义思想19世纪略自由主义亚当?斯密、边沁、孔德、杜威社会主义思想19世纪略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文艺复兴运动1、中古世纪,罗马教皇和天主教教会在欧洲的封建统治束缚人的思想,扼杀人性,防碍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引起广泛的不满背景2、14世纪前后,处于欧洲贸易最繁荣区域——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兴起很多城市国家,开始产生新兴资产阶级,他们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提倡“人文主义” 3、印刷术的推广与普及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含义:14——17世纪,很多艺术家、科学家、思想家发掘和继承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表现人类持续追求进步的本性,一时成为风潮和时尚的思想文化运动发源地:意大利(最早产生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影响范围:几乎西欧所有国家影响:打破中世纪以来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思想的束缚,强调和发挥人在世界上的作用,推动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思想文化基础,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起推动作用,是近代以后欧洲社会加速发展的重要根源国籍称谓作品意义但丁意大利诗人、文艺复兴的先驱《神曲》《神曲》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达?芬奇意大利艺术家(画家)、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莎士比亚英国文学家(戏剧家)“四大悲剧”:《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使英语文学创作达到一个崭新的阶段☆《蒙娜丽莎》: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给人以无限丰富的联想,以和悦的眼神、发自内心的微笑表现人性的光辉,达?芬奇从人文主义的立场出发,赋予笔下人物真实的个性与情感,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一位市民妇女的温柔与典雅,鼓励人们去大胆追求不受宗教璀璨的世俗生活,完全摆脱宗教题材的束缚☆文艺复兴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借助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运动,不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简单恢复,而是以人文主义为武器,实行反封建、反教会、反神学斗争,为资产阶级服务☆16——18世纪的四次巨变:文艺复兴运动、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新航路开辟、宗教改革运动启蒙运动西欧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背景自然科学取得长足的进步封建君主制依然存有,人们群众的利益仍然持续遭到侵犯和剥夺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不满足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反封建斗争,需要更强大的思想武器摧毁封建制度含义:17——18世纪,很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古代史部分) 起源地及时间非洲三四百万年前过程古猿→正在形成中的人(南方古 猿)→完全形成中的人主要动力劳动在古猿向人转变过程中起了 重要作用 形成标志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也是人与 动物最根本的区别)主要人种黄色人种(蒙古利亚人种),白 色人种(欧罗巴人种),黑色人 种(尼格罗人种)差异原因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 期影响的结果 原始社会情况 原始社母系 氏族 1、群婚制,“只知其母,不知其 父” 2、农业和采集业为主, 妇女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 位 3、财产公有,生产和分配

会也以集体为主 父系氏族1、婚姻关系相对固定,“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2、农业、畜牧业、手工业进步,商品生产出现 3、 男子占据主导地位 日本的封建化:大化改新 文明初现公元前1世纪 统一公元5世纪大和统一日本 改革时间公元7世纪中期 学习榜样中国唐朝 改革内容1、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 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 以才选官 2、经济上: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 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 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收取赋税。 意义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背景1、国家不统一,部落间相互仇

杀 2、商业衰落、生产停滞 和外部势力的入侵 领导人穆罕默德 经过1、穆罕默德在麦加传教 2、 公元622年(伊斯兰教元年),出 走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 家 3、公元630年,兵临麦 加城,穆罕默德成为政治和宗教领 袖 4、公元632年,穆罕默德 病逝,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重要动力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统一的过 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大河流域文明古国 古国名(今国名)河流文明初现统一时间文明成 果 (或代 表制度) 古埃及(埃 及)尼罗河公元前 3500年 公元前 3000 金字塔 古巴比伦幼发拉公元前公元前《汉谟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资料(部编教材)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资料(部编教材) 第1课古代埃及 1.地理位置: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2.古代埃及国家的兴亡: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小国;在新王国时代法老_图特摩斯三世_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此后相继被他国占领,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3.古埃及的文明成就: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4.法老的统治: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_,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被认为是“神之子_”,具有无上的权威。胡夫金字塔(最大)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1.地理位置:两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产生小国。大约在公元前2400年,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3.古巴比伦王国的统一: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_汉谟拉比_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实行君主专制_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4.《汉谟拉比法典》的评价: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用楔形文字刻在黑色石柱上),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第3课古代印度 1.地理位置: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文明最早诞生于印度河流域。 2.出现国家时间:公元前1500年左右。孔雀王朝_统治时期达到鼎盛,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3.森严的种姓制度: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它将社会分为四个等级:最高等级是_婆罗门_,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_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_,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_首陀罗_,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4.释迦牟尼创立佛教:①时间:公元前6世纪;②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③教义:提出“众生平等_”,宣扬“_忍耐顺从_”。④传播:公元前3世纪后,开始向外传播到东亚、东南亚各国。 单元小结:古代亚非文明均为产生于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制社会的国家地区。古代亚非文明的主要成果:古代埃及的金字塔、象形文字、太阳历;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的梵文、佛教、种姓制度、创造从0到9的计数法;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等。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1.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_爱琴海_地区。这一文明

九年级历史《智慧学习总复习》[苏版]参考答案及解析

智慧学习初中学科单元试卷 历史九年级总复习 参考答案 试卷一(七年级上册第1~9课) 一、1. A 2. B 3. D 4. C 5. C 6. C7. A8. D9. C10. C11. B12. B13. A 14. B 15. A16. C17. D18. C19. B20. D 二、21. A22. B23. B24. B25. B26. B 三、27. 禅让制分封制28. 黄帝齐桓公29. 兼爱、非攻韩非 四、30. (1)①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1分)能制造(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等);(1分)②李冰;(1分)③儒家学派;(1分)提出“仁”的学说;(1分)(2)认识:中国文化遗产分布广泛(内容丰富;具有独特魅力等);(1分) 建议:加大宣传力度;(1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31. (1)信息: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并推广(1分)说明: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1分) (2)事件:商鞅变法(1分)措施:奖励耕战;奖励军功;重视农业(1分)(3)作用:“倾邻国而雄诸侯” (1分)(4)原因:守旧贵族的反对和秦孝公死而失去了政治支柱(1分) 32. (1)创办私学,广收门徒;(1分)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1分)(2)举办太学,(1分)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1分)(3)孔子的教育影响深远(1分)(4)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的继承(1分) 试卷二(七年级上册第10~22课) 一、1. D 2. D 3. C 4. B 5. B 6. C7. C8. A9. C10. C11. C12. A13. B 14. B 15. A16. A17. D18. B19. C20. B 二、21. B22. A23. B24. B25. A26. B 三、27. 长平之战巨鹿之战28. 大一统儒家29. 夏朝秦朝 四、30. (1)商鞅变法(1分) 丞相(1分)(2)统一文字,统一货币(2分)(3)大胆创新(1分) (4)要关注民生、勤俭(1分) 31. (1)人物:秦始皇(嬴政)(1分)制度:郡县制(1分)(2)地区:新疆(1分)机构:西域都护(1分)说明:西域地区(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或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分)(3)作用: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巩固国家统一。(1分) 32. (1)孔子,仁(2分)(2)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分)(3)反对、否定或批判(1分)民主与科学(1分)(4)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批判的继承)(1分) 试卷三(七年级上册综合练习) 一、1. B 2. A 3. D 4. B 5. A 6. A7. B8. D9. B10. A11. B12. A13. D 14. D15. D16. B17. C18. B19. A20. D 二、21. B22. B23. B24. A25. B26. B 三、27. 干栏式半地穴28. 百家争鸣大一统29. 贾思勰水经注 四、30. (1)“秦皇”指秦始皇或嬴政;(1分)“汉武”指汉武帝或刘彻(1分)(2)郡县制。(1分)(3)“秦皇”:焚书坑儒;“汉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4)颁布“推恩令”(或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1分) 31. (1)统一度量衡(1分)统一货币、统一文字(2分)(2)奖励耕战(1分)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1分)(3)法家(1分) 32. (1)仁(1分)仁政(1分)(2)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分)兴办太学(1分)(3)儒家思想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思想文化互相撞击、互相融合,对其政治、经济、文化乃至风俗习惯、社会风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1分)儒家思想应进一步弘扬传统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详细知识点汇总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亚非文明与大河有关) ﹡从五六千年前开始,在亚非的大河流域,相继诞生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被称为文明古国的原因:出现了国家,最先进入了奴隶社会。 一、金字塔的国度——古代埃及(尼罗河) ﹡国家的出现、统一及灭亡 ①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沿岸出现几十个奴隶制小国;②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③公元前15世纪,成为地跨亚非的大帝国。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金字塔(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古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胡夫→金子塔。 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国王尊严的象征。哈佛拉→狮身人面像。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古巴比伦(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汉谟拉比法典》地位: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目的: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宣扬“君权神授”)。名言:“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三、古代印度(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 ﹡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一些小国。后来,雅利安人入侵古代印度,征服当地居民并把他们变为奴隶,先后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印度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嘴(婆罗门),手(刹帝利),腿(吠舍),脚(首陀罗)。 ①统治阶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②被统治阶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 养第一、二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 ③特点: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④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四、古代中国的分封制:公元前2070年。地点: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五、古代文明多发生在大河流域的原因 答: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②河水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

九年级上册历史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第四单元步入近代 第10课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 一、文艺复兴——“人被发现”的时代 1、时间:14—16世纪; 2、进程: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15世纪后期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16世纪达到高潮 3、根本原因: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经济基础) 4、性质(实质):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5、特点:借古典文化宣传资本主义思想 6、指导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7、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①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意大利,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代表作:长诗《神曲》; ②文艺复兴的艺术家:达·芬奇(意大利),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③文艺复兴的文学巨匠:戏剧家莎士比亚(英国),代表作:《罗密欧与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8、意义: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二、新航路的开辟 1、原因: (1)根本原因: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社会原因:西欧国家对东方财富和黄金的渴望; (3)客观原因:商路受阻、造船技术进步、地圆学说流行、指南针得到广泛应用。 2、实质:殖民掠夺、殖民扩张的侵略活动。 3、过程: (1)迪亚士:发现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2)达伽马:绕过非洲,到达印度; (3)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当地居民称印第安人; (4)麦哲伦:首次实现环球航行。 4、影响: (1)积极影响: ①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②欧洲大西洋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消极影响:为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和落后。 ★★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九年级上册历史讲义讲课稿

九年级上册历史讲义

树人中学世界史复习讲义 第1课古代埃及 ⒈古埃及国家 位置:地处非洲东北部,滔滔不尽的尼罗河流经全境。 ⑴产生:约公元前4000年代末期,尼罗河流域出现了若干个奴隶制小国家。 ⑵统一:约公元前3100年,古埃及形成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新王国时期是古埃及的兴盛时期。古埃及国家实行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国王称为法老。 ⑶衰亡:新王国之后,古埃及国力逐渐衰落,公元前526年被波斯所灭,至此,古埃及文明前后延续了2000多年。 ⒉神奇的金字塔 ⑴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为显示至高无上的权威,生前为自己建造的陵墓。古埃及现存金字塔集中分布在尼罗河下游的吉萨和萨卡拉一带。公元前26世纪建造的胡夫金字塔是最大的金字塔。 ⑵地位:金字塔是古代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凝结着古埃及人非凡的智慧,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⒊象形文字、天文和历法 ⑴象形文字:约公元前4000年代末,古埃及人创造了象形文字。他们把象形文字写在纸草上,或铭刻在石碑或石柱上。埃及的象形文字是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对后来拼音字母文字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⑵天文:古埃及人很早就对天体进行了观测,已知道43个星座的位置,并绘制出星座分布图。 ⑶历法:古埃及人制定了太阳历,规定365天为一年,一年分12个月,一月为30天,年底加5天。还把一年划分为三季:泛滥季、播种季、收割季。 第2课古巴比伦王国 ⒈两河流域的早期国家 ⑴起源: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是古代西亚文明的摇篮。 ⑵产生:约从公元前4000年代末至前3000年代初开始,两河流城南部出现了苏美尔人建立的为数众多的奴隶制国家。 ⑶统一:约公元前2371年,兴起的阿卡德王国在两河流域建立了最早的统一国家。 ⑷分裂:公元前2006年,两河流域陷入分裂之中。 ⒉古巴比伦王国 ⑴建立:约公元前1894年,阿摩利人在巴比伦城建立起奴隶制国家——古巴比伦王国,它是西亚文明的典型代表。 ⑵统一:古巴比伦王国在汉谟拉比时强大起来,再度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汉谟拉比时代,两河流域的社会经济、文化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部编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知识点【最新整理】

部编版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复习提纲知识点归纳 第1课古代埃及 目标: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 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 (1)统治: 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 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目标: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 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00年,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影响: 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谟拉比法典》 (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 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家庭奴隶制是其一大特征。 (3)意义:法典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法典中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4)评价:《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第3课古代印度 目标: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1.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兴起: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 (2)建国: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来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