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

如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

如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
如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

如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

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家庭年产责任承包制以来,劳动者的积极性有了较大的提高,而我国人均可耕地面积较少,所以近几年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更显突出。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农村现有剩余劳动力大约在1亿人以上,而每年仍以1,000万人的速度增长,如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安定团结的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

根据刘易斯的两部门剩余劳动模型,在农业部门中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的的边际劳动生产率为0甚至为负数,工业部门以现代化方式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高,工业部门的产量增长和就业增长可以完全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剩余劳动力被吸收殆尽,其结果是工业化的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率也不断提高,整个经济获得发展。

在我国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具体表现为农民离开家乡到城市找工作,即我们所熟知的农民工。据国家人保部提供的数据,截至2008年底,我国农民工大约为2.25亿,其中有1.4亿是异地流动。农民工数量大约占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一半。农村劳动力转移加速了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同时,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大都是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转移也促进了农业生产率和留守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加速了农业现代化步伐。这表明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基本是同步进行的,这与世界上工业化国家曾经走过的道路基本吻合,与发展经济学

中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型描述的过程也大致一致。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也呈现出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发展经济学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型中被忽视了,在学术界也没有受到广泛关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目前还没有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认为,人口迁移不只是对收入差距的反映,主要是对预期的收入差距的反映。预期的收入差距主要是由城乡实际收入差距和获得城市就业机会的可能性组成。这就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降低城市中的高失业率,采取了一系列能够降低失业率的措施,其结果非但没有降低城市中的失业率,反而使城市中的失业率进一步提高的原因。

由于大量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往城市迁移,而工业部门吸收劳动力的速度有限,跟不上城市中新增劳动力的速度。因此城市中出现大量的非公开失业,与此对应在这些留守农民中,女性多于男性,妇女所占比重高达56.2%;其次,留守农民年龄偏大,41-50岁、50岁以上这两个年龄段的占留守农民比例分别达41.4%,26.1%,两者相加达到67.5%。再次,留守农民文化程度低下,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高达62.9%。我国其他地区的调查数据与湖北长阳的差不多。这表明,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持续了20多年之后,农村高素质劳动力大多转移出去了,留在农村的留守农民呈现出低素质化倾向。这与刘易斯模型描述的情形大相径庭。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方面使我国某些大城市出现严重的城市化问题,另一方面又使农村缺乏建设者,发展停滞。

关于如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我的观点是:一,增加农业内部的就业容量,一是利用劳动密集取向技术发展农业,适当调整农业内部生产结构,如加大出口创汇经济作物产品的生产等,在农业部门中扩大可增加农民收入的经济作物的种植。

二,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在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上的贡献有目共睹,乡镇企业发展较好的江浙地区,是我们安徽省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基地之一。

三,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增强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经营,调整农业结构要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依据各地不同的自然资源秉赋、技术水平以及品种优势和发展基础,通过规划和引导,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化生产、加工、销售基地,以形成宏观上科学、合理、高效的农业结构布局

四、政府财政支持工业反哺农业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对2省3县296个农户的问卷调查中,发现我国农村样本点道路、水利设施等设施的完备状况较差,绝大多数被调查农户都认为应该重修或新建;农业技术推广、技术培训现状不容乐观;广大农民对农村地区公共产品的需要十分强烈;大多数被调查者都认为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应该主要由政府投入,农户自身的支付意愿并不是很大

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将我国农村建设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明主”新式宜居的农村。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与结构变化分析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与结构变化分析 摘要:本文利用多种计量方法,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与结构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2009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在1亿人左右,较2005年减少约1500万人。从年龄结构看,40岁以下的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只有不到3500万人,较2005年减少约3000万人,而40岁以上的比例较2005年增加了22个百分点,达到65.2%。从性别结构看,25岁以下年龄段的女性劳动力基本全部转移出去,未来城镇非农产业女工短缺的现象将更加突出。从地域结构看,河南、湖南、四川、安徽、广西、江西等乡村劳动力供给大省的外出务工人员数量继续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空间差异非常明显。这种情况表明,我国乡村劳动力总量过剩与结构短缺的矛盾更加严重,必须采取针对性政策措施,促进各地产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民工;劳动力结构 一、引言 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与结构既关系到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健康发展,也影响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目前大概有多少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的数量和结构有什么变化趋势?是否可以继续满足中国经济增长所需要的廉价劳动力需求?本文利用《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0》、《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10》、《新中国农业60年统计资料》、《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10》、《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0》的最新统计数据,对此进行了跟踪分析,以期为相关的政策制订提供研究依据。 二、研究方法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计算方法 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计算公式为[1]: 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业劳动力数量-农业劳动力的实际需要量 其中关键是计算农业劳动力的实际需要量。本文主要采用如下研究方法计算农业劳动力的实际需要量。 1.农户收入最大化法 该方法对于剩余劳动力的定义为:农户的生产行为是农户将根据经济环境以及自身的资源禀赋的状况配置其各种生产要素,使得其生产收入达到最大化。农户当前的农业劳动力数量与达到其生产要素最优配置时的农业劳动力数量之差就是该农户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这一概念不需要农业边际劳动生产率等于零的假

农村剩余劳动力调研报告范文

农村剩余劳动力调研报告范文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而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因此,在新形势下分析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进而探讨加快转移的对策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就业于非农行业的农村劳动力数量由1978年的96.9万人增加到XX年的381.2万人,增长近3倍,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由13.9%上升到37.3%。但是,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增加,农村就业压力并未得到根本缓解,就业矛盾仍很突出。截止XX 年底,全省仍有62.7%、640.3万人的农村劳动力滞留于第一产业。另据测算,全省农业劳动力的现实需要量大约为300万人,这就是说,在全省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村劳动力中约有340万人处于不充分就业状态。如果再加上农村劳动力资源中未从业人员和已转移劳动力中就业不充分的部分,全省至少有近500万农村劳动力处于失业或就业不充分状态。从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看,山西仍处于一个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高峰期。同时,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耕地面积的减少,农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所下降,农

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仍然很大。近年来,全省各地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农民增收的关键措施来抓,加强领导,制定措施,增加投资,改善环境,大抓培训,取得了可喜成绩,转移人数逐年增加,农民收入明显提高。但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在观念、体制、素质及信息等诸多方面不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难转的弯——观念制约 长期以来,人们思想观念上受城乡对立,体制上受城乡分治的影响很深。因此无论是城市政府官员还是城市居民对农民进城就业的认识不深不透,远未从战略高度认清其必然趋势和战略意义。部分政府官员对农民进城存在两种担心:首先是担心“城市病”问题,怕农民进城会带来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社会治安恶化;其次是担心挤占城市职工就业岗位问题。怕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会加剧城市劳动力供求矛盾,影响城市职工就业。城市市民对农民进城表现出相当矛盾的心态。一方面是接纳的心态,因为进城农民是很好的廉价劳动力,可以分担城市居民不愿做的活;另一方面是拒绝心态,因进城农民加剧了城市劳动力市场竞争,抢夺了城里人工作和就业的机会;又因为农民工素质低,犯罪率高,让城里人失去了安全感等等。受上述观念的影响和制约,结果就造成了城市对农村的排斥,市民对农民工认同上的歧视和情感上的歧视,表现在行动上是

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分析研究

关于农村剩余 劳动力问题的研究 学生姓名孙朋朋 专业班级经济学二班 学号 201843034 完成时间2018 年1月3日

目录 摘要2 1.加快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大意义2 1.1有利于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2 1.2有利于提高城镇化水平、扩大内需2 1.3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3 2.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3 2.1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剩余比例大,而且供给仍在稳定增长3 2.2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不能适应转移的需要4 2.3有关制度、政策改革不到位4 2.4乡镇企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断降低4 2.5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较大盲目性5 3.加快我国欠发达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对策5 3.1提高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综合素质5 3.2实现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5 3.3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模式,疏通农民进城的渠道6 3.4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着力扩大就业容量6 3.5组织实施劳务输出6 4.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困境7 5.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征及对农村所产生的影响8 5.1加剧农村人力资源的流失8 5.2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导致农村大量土地撂荒和农村耕地被占用8 6.结语8 参考文献:9

摘要 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但目前诸多因素制约着欠发达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为此,我们应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模式,疏通农民进城的渠道,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着力扩大就业容量,组织实施劳务输出,以加快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关键词:剩余劳动力/欠发达地区/劳务输出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是我国特有的现象,而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共同面对的普遍问题。但是,在我国,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尤其是大力推进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欠发达地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既是关系农民增收的“民生”,又是事关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目标的“国计”。 1.加快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大意义 1.1有利于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 欠发达地区在农业方面最突出的矛盾是农村劳动力人均占有资源或资本过少,土地承载压力过大,劳动要素的边际生产率太低。若要提高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就必须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农民数量。只有农村人口的大量转移,才能使一部分土地集中到种养能手手中,才能实现农业规模经营,而且还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提高农业比较效益。 1.2有利于提高城镇化水平、扩大内需 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能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而城镇化水平的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调查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调查 论文摘要: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正文: 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农村劳动力中没有从事农业生产也没有从事其他生产或服务活动的劳动力。由于这群人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工作,所以称为剩余劳动力。 目前,中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8%,剩余劳动力达到1.2亿,而且每年增加10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比重大,是农民增收的潜力。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有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让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实现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据有关部门的调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从1978年的18%提高到目前的37.3%,但与工业化水平相比,仍然落后了10多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低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遏制了城市工业化对劳动力的需求,也限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影响了农村消费市场的规模,最终将制约城乡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所以,逐渐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束缚,增加农民收入,用农村消费需求推动城市经济发展,通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当前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无论是对流出地农村还是对流入地城市,都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大量有知识、有技能的青壮年劳动力流出农村,导致留守农耕的劳动力和种田质量下降,有的地方甚至出现抛荒弃耕现象。 二是由于农村年轻人外出,农村老年人口比例明显上升,加快了农村人口的老龄化,也使农村部分地区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同时使得流出地农村常住人口文化程度明显下降。

三是加重了城市就业和管理的负担。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使得本来就不够宽敞的城市显得更加拥堵,城市人口就业压力加大,交通负担加重,环境污染严重,城市的管理成本大大加大。 四是给人口管理增加了难度。农村人口长期在外,村干部对计划生育管理鞭长莫及,流动人口超生现象严重,且“超生儿”随父母四处游荡,不打疫苗,不接受教育,致使农村儿童的健康状况、文化素质等情况令人担忧。 五是给社会治安带来许多问题。农民工形成一种特殊的“自由人群”。同时,由于农民工的生产经营活动经常得不到公正对待,合法权益常常受到侵犯,又找不到正常的利益表达方式,找不到解决纠纷的合法途径,再加上法律意识不强,受城市物质利益诱惑,贪图享受,铤而走险等原因,致使农民工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从以上这些问题之中,可以透视到我们现行机制体制中存在的深层障碍。 障碍一:城乡结构矛盾明显,妨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进程,不利于服务业的发展,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恰恰最容易进入城市服务业;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由此衍生的城乡居民身份差异给农村劳动力的自由迁移增加了成本和风险,影响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臵;城乡教育体制的差异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形成了阻碍;农地制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随着城市失业数量的增加,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者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愈加激烈,过高的城市失业率会加大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寻找工作的机会成本。 障碍二: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其实现稳定就业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障碍三:劳动力市场的不健全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无序盲目流动,组织化程度有待提高。鱼目混珠的劳动力市场,没有规范的招工程序,没有准确的招工信息,没有善后的“输出”服务,农村劳动力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闯入了茫茫城市中,其后果可想而知。较低的组织化程度给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带来了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后的保障、维权工作带来了难度,也难以形成规模化、正规化的经济。

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与出路汇总

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与出路 随着农业机械和科技的广泛应用,农业基础条件的改善,人浮于地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村潜藏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据国家测算,到“十五”末期农村剩余劳动力要占总劳动力的一半,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直接导致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大量劳力不能充分就业,不仅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而且还会造成社会问题,因此,实现农村剩劳动力的转移,既是最终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又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关键。思考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就是为了探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农村劳动力资源中可从种植业转移出去从事其他社会经济活动的劳动力。由于长期以来农民负担沉重,农村生活水平落后,教育经费严重短缺,致使农村地区人口受教育水平普遍低下。因此,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方面人数庞大,另一方面文化素质低。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人数现状 我国的国情是国土面积大,但耕地面积小,人多地少矛盾尤其突出。随着农业要素的不断投入,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农业劳动生产率会不断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将不断减少,可耕地有限,而且有进一步减少的趋势,农业就业的余地越来越少。据报道,目前全国农村劳动力人均占有耕地3.2亩,而贫困地区不足1.5亩。据有关数据显示,在农业生产现有装备水平条件下,一个劳动力可以新种7亩土地,据此推算,则现有劳动力中有79%的劳动力剩余。这样我国农村到底有多少剩余劳动力人。 改革开放后,农业生产体制发生革命性变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使农民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和经营权,解除了对农民经济活动的诸多限制,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短缺经济和计划经济下将农民禁锢在农村的粮油副食品定量供给彻底改观,人多地少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现阶段我国总的农村劳动力状况是:农村人口8 亿多,劳动力近5亿。其中农业劳动力3.5亿。全国现有耕地19.23 亿亩,若按人均耕种1 公顷的理想规模效益计算,只需劳动力1.3亿,再加上林牧渔业的劳动力需求量,农业部门的劳动力需求量仅为1.5 亿。这样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达2 亿人转移剩余劳动力增加了难度。”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也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达2 亿。国家统计局2009年3月25日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我国农民工总量为22542万人。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统计监测调查,2008年末在本乡镇以外就业的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4041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62.3%;本乡镇以内的本地农民工数量为8501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37.7%。在外出务工的14041万农民工中,按输出地分,来自中部、西部和东部地区外出农民工数量比例分别为37.6%、32.7%、29.7%。在本地就业的8501万农民工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占62.1%,中部地区占22.8%,西部地区占15.1%。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现状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在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点就是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劳动力数量充足,但其质量却并不令人乐观,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必将成为农

农村剩余劳动力研究

论文题目:农村剩余劳动力研究班级:经济管理研究生1班姓名:

摘要 随着农业的发展,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使农村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部门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这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因此,从农村就业问题入手,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基本方法、途径是有效缓解当前“三农”问题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矛盾的一条思路。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对策

目录 摘要 (2)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5) 二、劳动力的转移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6) 1、缓解了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 (6) 2、增加了农村收入,为农村发展注入了资金,促进了农村产业 结构调整 (6) 3、劳动力外流转移的稳定性,促进了农村地区产业结构调整6 4、产生广泛的回归效应,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7) 5、有利于农村发展市场经济,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作用,沟通 城乡关系 (7) 三、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8) 1、农村剩余劳动力呈现不断增加趋势,而且总量十分巨大 . 8 2.城乡结构矛盾明显,妨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 模 (8) 3、农民工的就业环境不宽松 (9) 4、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其实现稳定就业的需求之间 存在较大差距 (10)

5、农民工社会保障普遍缺乏 (10) 6、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导致乡镇企业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 力降低 (10) 7、农业剩余劳动力回流 (11) 四、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实践模式 (11) 1、就地转移模式。 (11) 2、异地转移模式。 (12) 3、多元复合转移模式。 (12) 五、促进农村就业的主要措施 (13) 1、大力调整农业产品结构,优化就业结构 (13) 2、加快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步伐,增加就业岗位 (13) 3、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减少政策性限制,加快农村劳动力转 移 (14) 4、大力组织劳务输出,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层次和水平 14 参考文献 (15)

经典文献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念

一经典文献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念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阿瑟·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模型中,刘易斯认为,传统农业部门中那些“维持生计”“边际生产力为零甚至为负”的劳动力称之为剩余劳动力。如果从传统部门抽出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并不会降低农业总产出。 20世纪60年代初,费景汉和拉尼斯又创造性把二元经济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农业劳动的边际产品为零,即剩余劳动阶段;在第二阶段,边际劳动产品大于零但小于制度性工资,即隐藏性失业阶段;在第三阶段,工资等于边际产品,即新古典阶段。 费景汉—拉尼斯模型是刘易斯模型的发展和继承,许多学者习惯性地将它们合称为刘—费—拉尼斯模型。这个模型已经成为二元经济条件下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与转移的基本分析框架。 张培刚先生把劳动力转移分为三种类型:长期性转移、季节性转移、周期性转移①。但这种劳动力转移不仅包括“农村向工商业的转移”,还包括“工商业向农业的转移”。劳动力从工商业向农业的转移在发展中国家并不多见,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目前还处于农村向工商业的转移劳动力阶段。 二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成因及其特殊性 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表现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在我国,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业部门,仅仅获取“维持生计”的劳动收入。根据陈吉元先生1989年的研究结果估计,即使按边际生产力为零的标准,我国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也要占到农业劳动力总量的三分之一,有些地方甚至占大40%以上①,但也有比陈吉元先生更为悲观的估计。据有关研究,按照中国目前的耕作技术和经济水平,中国需要2亿左右的农业劳动力就够了。目前,中国有农业劳动力4.4亿多人。所以,照此计算,中国农业劳动力的剩余率高达60%左右②。如此数量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困扰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是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必然现象。在计划经济时代,为了加速实现工业战略,实行城市优先、城市和农村分开发展的办法,政府运用以户籍制度和粮油副食供给制度等为主的行政手段严格控制农民进城,这种“以农养工”、“以乡养城”的城乡差别政策使得二元经济结构进一步强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于有效改善了农村劳动力的经济激励方式,劳动力的劳动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农业的生产效率获得了空前的提高,减少了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产生了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剩余劳动时间,使得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隐藏性失业问题凸显出来。 由于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是与二元经济结构密切相关的,因而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战役是在二元经济结构消解中实现的。二者之间互为前提,是一个同步的、互动的和相伴的过程。 但是,我国剩余劳动力问题的表现形式与发达国家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表现为较为较强的兼业性特征。目前,农民外出打工大多数是非正规性就业,从事的行业比较广泛,农村外出打工者绝大多数仍然保留着原有的承包耕地。农忙季节在家从事农业生产,农闲时期外出务工经商,表现出明显的“候鸟型”流动形式。这部分流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并没有割断与农业的“脐带”联系,实现社会身份和居住地的永久性转变。 我国经济已经呈现出从二元经济向以传统生产方式为主农业经济,以规模化生产为基础的工业经济,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经济并存的三元经济转变①。因而,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也与二元经济背景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有着明显的区别。这种二元经济结构向三元经济结构的转变,决定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表现形式以及转移途径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由于三元经济结构背景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目前还没有比较完善和成熟的理论模型,

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总量来看

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总量来看,清苑、徐水、定兴、蠡县、定州、高碑店六县市 的转移量均在10万以上,而阜平、涞源、望都、顺平的转移量不足4万(新市区、北 市区、南市区由于乡村人口较少,因此转移总量低)。从转移率来看,高阳、容城、博 野、新市区、北市区、南市区转移率较高,均大于45%,容城县高达55.09%;而阜平、 顺平、望都、涞水、涞源等县转移率均小于30%,其中顺平和涞水的转移率只有24.32%、 24.78%。 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产业分布来看:南市区转移到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相对 较高,占58.6%。其它大部分县市转移到第二产业的人员比重较高,均大于60%,其中 满城、定兴、唐县、高阳、易县、博野、雄县、高碑店等县市转移到二产的劳动力比重 超过70%。因而,从目前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产业分布来看,第二产业是吸纳农村剩余劳 动力的主要产业。 5.2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5.2.1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因素的定性分析

5.2.1.1经济因素 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经济因素主要包括:城乡收入差距、农业劳动生产率、科学 技术因素、资本因素、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水平、产业构成等等,但地区或者城乡收入 差距是使转移者产生转移动机的原始动力。另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也是与其他 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劳动力在与生产技术、生产设备、资本等生产要素重组的过程中, 其他资源对劳动力的排挤作用就会出现,其后果是使劳动力逐渐成为隐性或显性失业者 而被迫转移;城镇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会拓展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空间领域和产业 领域,从而有利于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既能为剩余劳 动力转移创造物质条件,又加大了对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推力。5.2.1.2 制度因素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较大的社会制度因素主要包括:户籍管理制度、劳动就 业制度、土地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经验来看, 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不平等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不能自由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 **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 **镇位于**市**区北郊,镇机关驻地距区政府8公里。北与**省**县东宋门乡搭界,东与市经济开发区宋官屯镇接壤,西与**省庙镇隔运河相望,南接城区天衢街道办事处。地处鲁西北平原,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东西最大距离7公里,南北最大距离8公里,总面积5600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800公顷。主要河流有南运河、宣惠河,境内流长20公里。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地瓜等,经济作物有棉花、花生、大豆、向日葵等,小杂粮有绿豆、红小豆等。全镇辖25个自然村,总人口2089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全镇人均为汉族,姓氏有张、王、李、**、刘、杨、陈、郭等70多个,其中张、王、 李、**等姓较多,几乎遍及各村。 **镇的主要经济状况:建国初期,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139.2万元,1978年为268万元,2000年为10亿元,第一、二、三产业收入比为10?50?40。2000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148万元,年末社会各项存款余额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00元。工业发达,位居全区、全市前列。自1967年先后兴建镇办集体企业、村办集体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计60家,主要有华北纸业集团总公司、**市碳素厂、**银杉塑料有限公司、**天福集团公司、**亿利达饮品有限公司等。上述企业促进了全镇农业、工业、运输、服务、商贸等业的发展,安排了大批劳动力就业。 一、**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特点 全镇共有农村劳动力1.6万人,农业从业人员0.78万人,从事二、三产业的0.35万人,其中长期在外打工的合同工、临时工达到0.34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的13%,同比增长8.5%。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城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化概念的界定

一城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化概念的界定 1、城市 就是以非农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6和镇 2、农村剩余劳动力 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超过农村产业需求的那部分劳动力,其实质是许多农民正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的状态.将他们从农村中转移出去,并不会减少现有的产量,而且很可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3、城市化 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二、我国城市化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程和现状分析 (一)、我国城市化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程 1、农村劳动力转移三个阶段 农村劳动力身非农产业或者城市地区转移的规模、速度和方式与一个国家选择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城市化进程以及相关的制度安排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改革开放以前,城市化基本上与工业化相互独立、互不相关,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无法向外转移。改革以后,随着乡镇企业的崛起,农村劳动力的流向绝大多数集中在镇、小城市。当乡镇企

业发展受到自身内在条件的限制和政府加大对城市的经济建设投资以后,农村劳动力又开始涌向异地的大中城市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1978年以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受阻的阶段。建国后不久,我国的城市经济不发达,失业现象很严重,如果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就业压力会更大。为了顺利推行实行的重工业优先的城市工业化发展战略,降低重工业发展的成本,建立了户籍制度、城市劳动就业制度等一系列的城乡隔离制度,限制了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音和地域上的转移,由此而引发的后果就是农业部门的萎缩,农业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转换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转换。据有关资料统计,1978年的农业产值份额比1952年下降22。4%,而农业劳动力份额下降13%,相比之下,工业的产值份额上升了27。3%,工业劳动力份额仅仅上升了9。9%,这说明大量的劳动力积压在农业部门。 第二阶段从1978年到1997年,这阶段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主要以就地转移的形式流向县级市他建级镇所在的乡镇企业。1978年开始进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村经济改革,提高了生产力,改变了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的状况,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吐现出来,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户籍制度和城镇用工制度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还不可能大规模地转移到城市,以农村非农部门为代表的乡镇企业就成为他们的主要去向。据统计,1978—1983年,乡镇企业就业人数由2826。56万人增至3234。64人,乡镇企业就业人数已占农村总劳力9。3%;在中央1984年1号、4号文件进一步积极发展乡镇企业的系列政策推动下,出现了全国乡镇企业发展的第一次高潮。乡镇企业数量1983年的134。64万个,猛增到1984年的606。52万个,就业人数达到5208。11万人。 年农村小城镇建设的高潮期间,1988年全国乡镇企业比1983年平均每年多吸收农村劳力1262万多个,劳力非农化水平达到21。5%,提高了9个百分点。 经过1989—1990年短暂的治理整顿后,乡镇企业吸收农村劳动力的数量又开始稳步增长,1991—1996年,乡镇农村劳动力的数量又开始稳步增长,1991—1996年,乡镇企业人数新增加4243万人,平均每年增加707万人。

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调研报告完整版

编号:TQC/K974 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调研报告完整版 Daily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r new direction of efforts, so that the overall process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direction, continue to move towards the established goal. 【适用信息传递/研究经验/相互监督/自我提升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调研报 告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报告资料适合用于日常描述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使整体流程的进度信息实现快速共享,并使整体过程不偏离方向,继续朝既定的目标前行。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近年来,由于大面积实施退耕还林、农村公益事业、基础设施等建设,占用了农民群众的大部分土地,农村涌现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为合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非农劳动力的比重,促进农民分工分业,增加农民现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新的增长点。近日,笔者对xx特区xx乡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进行了调研,务工经济的确为农民群众增收致富注入了生机活力。然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统计方法的比较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统计方法的比较 西方经济学020028 江秀辉 目录 一、前言 二、用供求理论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形成 2.1 理论模型 2.1.1假定 2.1.2 需求方面 2.1.3 供给方面 2.2 实际情形 2.3 评价 三、国际比较法 3.1 简单国际比较法 3.2 国际标准模型法 3.3 对国际比较法的评价 四、耕地劳动比例法 4.1 耕地劳动比例法方法介绍 4.2 对耕地劳动比例法的评价 五、直接计算法 5.1 直接计算法方法介绍 5.2 对直接计算法的评价。 六、国家统计局农调队所采取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估计方法 七、一个农户劳动力模型 7.1 该模型对于剩余劳动力的定义。 7.2 一个农户的生产行为模型。 7.3 评价 八、农村剩余劳动力统计方法汇总

一、前言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不但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更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而要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首先就要弄清楚我国到底有多少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是,由于我国现行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及统计方法的制约,人们无法得到官方的或者具有权威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直接数据,因此我们只能通过一些推算方法对它做出一定的估计。本文将介绍文献中现有的若干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估计。另外,考虑到本文介绍的观点很多,本文将在每一观点后加以简短的评论。 二、用供求理论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形成 为定义剩余劳动力,本文将应用边际分析方法,将其理解为那些增加投入的一单位劳动并没有使产量增加的劳动力,就成为剩余劳动力。 2.1理论模型 该模型是由楚庆锋、刘艳婷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形成与转移:企业视角》一文中提出来的,下面是对其逻辑思路的介绍。 2.1.1假定 (1)农村家庭是一个类似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的组织,其提供的各种农产品到市场上去出售,同时按照边际原则进行劳动力的供给决策和劳动力的需求决策; (2)家庭生产的产品价格为P ; (3)单个家庭面临着完全竞争的农产品市场,那么,农产品的价格P 就是边际收益MR (MR=P); (4)农村劳动力的工资为W 。 2.1.2需求方面 由于家庭是按照利润最大化的原则进行决策,那么家庭对劳动力的需求就是使增加单位劳动所带来的收益等于增加单位劳动所带来的成本的劳动力的数量 即: ΔL*MPL*P=ΔL*W ………………………………………………………………(1) 其中ΔL 表示增加的劳动投入,MPL 表示劳动的边际产量。 (1) 式转化为: MPL=W/P (2) 这样,家庭劳动需求的决策原则就用(2)式 图1:供求理论决定的农业劳动力剩余 简单的表现出来了。 从(1)(2)两式看出以下两点:①随着P 的 上升, MPL 是递减的,这就说明家庭对劳动的 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②当MPL

如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

如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 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家庭年产责任承包制以来,劳动者的积极性有了较大的提高,而我国人均可耕地面积较少,所以近几年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更显突出。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农村现有剩余劳动力大约在1亿人以上,而每年仍以1,000万人的速度增长,如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安定团结的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 根据刘易斯的两部门剩余劳动模型,在农业部门中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的的边际劳动生产率为0甚至为负数,工业部门以现代化方式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高,工业部门的产量增长和就业增长可以完全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剩余劳动力被吸收殆尽,其结果是工业化的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率也不断提高,整个经济获得发展。 在我国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具体表现为农民离开家乡到城市找工作,即我们所熟知的农民工。据国家人保部提供的数据,截至2008年底,我国农民工大约为2.25亿,其中有1.4亿是异地流动。农民工数量大约占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一半。农村劳动力转移加速了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同时,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大都是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转移也促进了农业生产率和留守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加速了农业现代化步伐。这表明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基本是同步进行的,这与世界上工业化国家曾经走过的道路基本吻合,与发展经济学

中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型描述的过程也大致一致。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也呈现出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发展经济学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型中被忽视了,在学术界也没有受到广泛关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目前还没有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认为,人口迁移不只是对收入差距的反映,主要是对预期的收入差距的反映。预期的收入差距主要是由城乡实际收入差距和获得城市就业机会的可能性组成。这就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降低城市中的高失业率,采取了一系列能够降低失业率的措施,其结果非但没有降低城市中的失业率,反而使城市中的失业率进一步提高的原因。 由于大量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往城市迁移,而工业部门吸收劳动力的速度有限,跟不上城市中新增劳动力的速度。因此城市中出现大量的非公开失业,与此对应在这些留守农民中,女性多于男性,妇女所占比重高达56.2%;其次,留守农民年龄偏大,41-50岁、50岁以上这两个年龄段的占留守农民比例分别达41.4%,26.1%,两者相加达到67.5%。再次,留守农民文化程度低下,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高达62.9%。我国其他地区的调查数据与湖北长阳的差不多。这表明,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持续了20多年之后,农村高素质劳动力大多转移出去了,留在农村的留守农民呈现出低素质化倾向。这与刘易斯模型描述的情形大相径庭。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方面使我国某些大城市出现严重的城市化问题,另一方面又使农村缺乏建设者,发展停滞。

浅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

浅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 【摘要】:中国农村,由于人口基数大,农民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加之现行的政策法规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约束性,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压力越来越大。同时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又有许多新特点,怎样才能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呢?现实的做法是在继续发挥农业部门对劳动力蓄水池作用的基础上,加快城镇化进程,形成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实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目录】 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极大的激发了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得到了迅速提高.但同时伴随着中国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及应用,中国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激活了农民的经济意识,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由农业向非农业转移.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使中国农村的人地矛盾得到了缓解,提高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和农业的发展,而且对中国的整个经济建设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但由于中国人口基数过大及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的不平衡,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目前仍面临许多困难,影响了农村现代化和农村建设的步伐据统计,我国目前约有4.6亿农村劳动力,其中农业资源能容纳1.3亿,乡镇企业已容纳l.3亿,外出务工经商约5000万,从事多种经营约2000万,剩余劳动力约l.3亿。此外,每年还将新增加农村劳动力1600万。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目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一关于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 美国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创立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二元结构模型”,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一种二元经济结构,即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由传统的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组成。在传统农业部门,生产的基础只能是有限扩展的土地面积,另一方面,农业社区人口持续快速增长,劳动力严重过剩,处于不充分就业和隐蔽性失业状态,农民收入仅能维持较低的生活水平。而工业部门的扩张又为农业劳动力提供无限供给保障的可能,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将逐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城市工业部门的转移,二元经济结构逐步向一元化转变。 后来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费景汉和拉尼斯,二人提出了以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为核心、重视技术变化的“费一拉尼斯二元机构”模型。 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等在1907年发表的《人口流动、失业和发展:两部门分析》一文中创立了著名的托达罗模型“城乡预期收入差异论’,模型认为:导致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的因素和基本动力是城乡实际收入的差异、成本与受益的比值、心理因素、预期城乡工资差异、城市就业概率在农业劳动力转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村剩余劳动力定义与计量研究论文

农村剩余劳动力定义与计量研究论文 一、中外剩余劳动力定义述评 “零值边际劳动生产率”说。首先提出“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或为负数的劳动力为剩余劳动力”这一概念的是美国著名(古典学派的)发展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1954年刘易斯在英国《曼彻斯特学报》上发表了题为《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的论文。在论文中,刘易斯指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可以视为一个空间分布上的非均衡过程。这一般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而言,都存在一种“二元经济结构”,即以寻求利润为目的的城市现代工业为代表的资本主义部门和以农村传统的自给自足,仅以维持生计而非追逐利润为目的农业部门为代表的所谓非资本主义部门。此种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是,经济发展仰赖于现代资本主义部门的资本增殖与扩张,并有可能不断吸纳传统的非资本主义的农业部门的劳动力;而传统农业由于技术停滞,土地扩展的限制,特别是农村人口增长迅速,资本性投入物少,故这一部门的劳动力极为丰裕,因而形成了“在那些相对于资本和自然资源来说人口如此众多,以致在这种(二元)经济的较大部门里,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很小或等于零,甚至为负数的国家里,劳动力的供给是无限的。有些作者已经注意到农业部门中这种‘隐蔽’失业的存在,并说在所有情况下家庭拥有土地是如此的少,以致如果有些家庭成员找到其他工作,则剩下的成员仍可以耕种他们所拥有的土地。”(A.刘易斯,1989,3)A.刘易斯接着指出:“但是无论边际(劳动)生产率是不是零或很小,这对我们的分析并不重要。在这些经济里,劳动力的价格是仅够维持生活的最低工资。因此,只要按这种价格提供的劳动力超过需求,则劳动力的供给是无限的。”(A.刘易斯,1989,4).刘易斯认为,城市现代工业部门的边际生产率高于农村传统农业部门,两个部门的劳动者工资存在很大差距,且城市工业部门由于不断扩展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在乡—城市之间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即无制度障碍)的前提下,便发生了传统农业的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工业部门的转移,然而又由于传统农业劳动力近乎无限供给的性质和城市工业部门存在失业,吸纳劳动力毕竟有限,故现代工业部门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只能略高于农业部门劳动者维持生计的收入水平。“资本主义部门由于指剩余再投资于创造新资本而扩大,并吸收更多的人从维持生计部门

农村剩余劳动力调查

农村剩余劳动力调查 李力 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现阶段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同时我国即将加入WTO,农业发展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探讨新时期、新的形势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不仅有利于合理利用、有效配置劳动力资源,而且有利于农业劳动力收入的增加、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从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安定团结。 一、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契机,以产业化经营为纽带,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供给已经摆脱了长期短缺的局面。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品质,成为新形势下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1999年,中央也进一步作出了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决策,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充分利用这次结构大调整带来的机遇,在保证粮食生产能力稳定提高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尤其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高价值经济作物,不断拓宽生产新领域。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各地区都要注意本着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原则,在区域内部初步形成有特色的专业生产带。例如,东部地区应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和高科技领域优势,在积极发展以无公害绿色蔬菜和水产品、花卉等为主体的出口创汇农产品生产的同时,积极探索以高新生物工程技术为核心,以引进外资为手段,大力发展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技术、高品位、高效益出口创汇农业(外向型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可能途径,拓展创汇领域,提高创汇能力。中部地区在继续发挥我国“粮仓”优势的同时,用现代高科技加快传统农业的改造步伐,以农产品优质化为重点,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增加市场适销的优质粮食生产及高价值经济作物的种植,使之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粮、油、棉、瓜菜、水果、畜禽品及名、优、特产品供应的基地。西部地区应充分发挥其光热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棉花、糖料、水果、瓜菜、蚕、中药材等农作物与经济作物的生产,逐步建立起名优新特农产品生产基地,变农业资源优势为商品优势,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综合水平的不断提高。 其次,可通过农业综合开发来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这篇大文章。如充分挖掘山林,水域等资源丰富的优势来增加劳动就业机会。据统计,我国可利用的山地资源是现有耕地面积的2.5倍左右,内陆水域与耕地面积相比也达到了20%,开发潜力极大,各级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当地资源特点,积极引导农民走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的道路,大力发展名、特、优、新、珍农产品,达到以深化农业内涵生产来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目的。此外,中西部地区应抓住当前农产品充裕和国家财政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机遇,通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来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政府每年可拿出一定的资金,同时通过吸引外来资金,建立和完善水利基金制度和劳动积累工制度,采取以工代赈、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等形式,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即引导农民在平整土地、兴修水利、改良土壤、提高肥力、加快荒山绿化、加强农村交通建设等方面投工投劳,达到既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目的,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空间。 复次,要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纽带,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农业产业化就是要把农、工、贸有机地结合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实现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一体化经营。其基本特征是生产专业化、经营集约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商品化、产业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发展农村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带动关联产业群的发展,将产业优势和产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