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转型时期广州城市户籍人口新贫困的地域类型和分异机制

转型时期广州城市户籍人口新贫困的地域类型和分异机制

转型时期广州城市户籍人口新贫困的地域类型和分异机制
转型时期广州城市户籍人口新贫困的地域类型和分异机制

第27卷 第3期

2008年5月地 理 研 究GEOGRAPH ICAL RESEARCH Vol 127,No 13

May,2008

收稿日期:2007206225;修订日期:200721220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01049,40701039);中山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37210-1131009)

作者简介:袁媛(19762),女,浙江绍兴人,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城市地理研究、城市规划与设转型时期广州城市户籍人口

新贫困的地域类型和分异机制

袁 媛,许学强,薛德升

(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广州510275)

摘要:本文把新城市贫困度量指标从经济领域拓展到社会文化等领域,利用广州市2005年最

低保障统计和五普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计算街道层面贫困主因子和综合贫困得分,并对得

分大于全市平均水平的街道进行聚类,划分出/外围工人相对集中的贫困区、邻近核心就业

不理想的贫困区和内城核心住房设施匮乏的贫困区0三种类型。结合三类代表社区的问卷访

谈、综合调研和社区发展分析,发现计划和转型两个时期,体制和市场的双重因素共同作用,

深刻改变或影响了社区的物质和社会特征,最终导致贫困地域产生明显的特征分异。

关键词:新城市贫困;地域类型;分异机制;转型时期;广州

文章编号:100020585(2008)0320672211

1 导言

城市贫困空间作为城市社会空间的一部分,从芝加哥学派开始,其分布特征、演变规律和形成机制一直是城市地理学和城市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传统研究用以收入为代表的经济指标来界定贫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大城市后工业转型和国家福利项目削减,社会阶层的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空间分异显著乃至极化[1]。国外学术界开始关注新城市贫困(New U rban poverty)研究[2],新贫困阶层不仅在食物、收入等方面,更在住房、教育、服务设施、社会活动参与等方面处于不利状况[3]

。单纯以经济指标界定的贫困概念已不能满足研究需要,/综合贫困0(Mutiple Dep 2r ivation)的概念及相关研究应运而生,这是在70年代人本主义、80年代结构主义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城市生活空间评价及结构研究[4]。研究不断完善综合贫困指标体系,发展以地域为基础的研究方法[5~8],通过权重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计算综合贫困指数,系统识别

相对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的地域分布与变化[4,8];并在不同空间层次探讨全球化下西方社

会经济转型对城市综合贫困指数变化、贫困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9~13]。但是研究多关注综合贫困的测度方法和分布结果,综合测度的结果和贫困地域类型划分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前者无法为后者提供充足的依据,未能提供贫困地域类型分异的解释框架。

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普遍低收入水平背景下,城市贫困阶层以三无人员(无经济收入、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为主体,规模小、增长低。转型时期,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有和集体企业改革深化带来下岗失业人员激增,城市化进程加速和户籍

3期袁媛等:转型时期广州城市户籍人口新贫困的地域类型和分异机制673

制度改革带来大量农民进城市务工,城市内以下岗失业和农民工为主体的新贫困阶层涌现,且类型多、规模大、增长速度快,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14]。研究发轫于90年代初,地理学界在区域、大都市区、城市内部等不同空间层次分析了新城市贫困人口特征、分布与演变[15~21],贫困人口住房问题[21]、贫困人口聚居和低收入邻里类型与形成机制[22~24]等研究,把户籍贫困地域定性划分为/下岗失业工人聚居区0和/内城衰退居住区0两大类[20~22]。研究仍然以传统的收入为标准界定贫困和测度空间分布,宏观空间测度和微观地域类型研究脱节,单一的空间测度标准不能为地域类型划分提供数量基础,导致贫困地域以定性分类为主;微观贫困地域分异特征及形成机制的实证研究不足,不能为改造规划提供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研究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对宏观层面指标体系和微观社区调研数据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

鉴于上述不足,本文以广州市为对象,借鉴国外研究拓展贫困指标,采用国内社会空间研究中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24~30]等方法,综合测度城市贫困空间、划分贫困地域类型,利用微观社区调查进一步论证宏观分析结果,并解析贫困地域特征分异的形成机制。

2数据来源与指标构建

211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1从广州市2005年民政统计年报和荔湾、越秀、海珠等分区12005年8月o最低保障月度统计表,提取97个街道贫困人口总数和下岗、失业、无业、在职低收入者等分类数,各街道最低保障金支出额。其统计对象是有广州市户籍的人口,所以本文重点分析户籍人口贫困空间测度和地域分类。o五普中与住房、就业、人口年龄、教育水平等相关的数据。?问卷和访谈资料:根据地域分类,选取三个典型社区发放250份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222份,涉及222个家庭约730人。问卷有效率88%,社区平均抽样率0184%;在市和区民政局、三个社区所属街道和居委会与约30个工作人员的访谈资料。?采用城市规划的现状填图法,综合调研典型社区的土地利用、建筑质量和风貌、设施配置、公共空间等。问卷访谈和综合调查作为第一手资料,有效支持宏观空间分析的结论。212指标构建

新贫困空间综合测度指标(表1)包括:1贫困总量:城市贫困人口发生率,也称贫困人口指数(head2count index),表示城市人口中生活水平低于城市贫困线的人口比例。o贫困深度:指数PG?表示一定范围内贫困者人均收入与贫困线的缺口。?贫困空间分布:贫困人口集聚比例和各类贫困人口区位商等。?住房条件:住房拥挤程度、住房设施配置低比例、住房支出低比例等。?经济状况:赡养、抚养人口比例、低收入行业和低端服务业比例等。?教育水平:低教育水平比例。

国内外社会区研究选择所有类别的正、负向指标,综合贫困是研究处于不利状况的人

1o?五普数据的空间单元是2000年的街道,五年中广州市调整了局部街道建制归属,为了与民政部门提供的2005

年低保数据对应,本文把2000年区划换算到2005年初的区划上。

社会救助申请和审核具有时间阶段性,民政部门按照每月情况统计,虽然个别街道由于特殊原因在某一个时期内救济人口较多,但绝大部分街道的情况相对稳定。因此月度数据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贫困空间的分布特征。

采取非概率抽样中的雪球抽样法和偶遇抽样法,2006年1~3月在督导员的监督和协助下,由调查员问卷调查户主经济、就业、教育情况和家庭住房条件等。

1q

674地理研究27卷

表1城市综合贫困指标和主因子特征根、解释贡献、荷载矩阵一览表Tab11Indica tor s of ur ban multiple pover ty and the eigenvalues,var iances contribution ra te and

pr incipal load2va lue matrix of f ive key components

变量序号和含义

变量序号和含义

一二三四五

1.贫困发生率(%)01882

2.相对全市平均贫困深度的比值01657

3.街道贫困人口占全市贫困人口比例(%)01785

4.各街道贫困人口相对于全市贫困人口的区位商01882

5.三无人员区位商

6.在职低收入者区位商0165

7.退休人员区位商

8.失业人员区位商01797

9.无业人员区位商-01909

10.下岗人员区位商01603

11.户均房间数(间/户)-01629

12.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平方米/人)-01599-01576

13.与其他户合用厨房和无厨房的家庭比例(%)01842

14.炊事燃料为煤炭、柴火的家庭比例(%)01873

15.无热水设施和无洗澡设施的家庭比例(%)-0140201817

16.与其他户合用和无厕所的家庭比例(%)0149801724

17.没有饮用自来水的家庭比例(%)01587

18.建构房款低于5万元家庭比例(%)01772

19.租房款低于50元家庭比例(%)01589-0151

20.14岁以下儿童比例(%)01724

21.60岁以上老人比例(%)01684

22.工业(采掘、制造、建筑业)人员比例(%)-01831

23.低端服务业(批发零售、社会服务业)人员比例(%)0172

24.未受教育、扫盲班、小学人员比例(%)01696

主因子特征根4145441431314562106211535主因子贡献值(%)1815571814611413988159261397主因子累计贡献值(%)181557371018511416601009661406

资料来源:根据指标体系,本研究计算结果;多数地理学研究以因子荷载绝对值大于014为选取标准,观察本研究的中因子荷载绝对值,当其大于014时,各变量在五个主因子中相对均匀分布,较少有变量缺失和重复。因此本研究界定大于014为重要指标。

群,仅选择负向指标,例如住房条件中选择表示拥挤、配套不足的指标,教育水平方面选择低教育水平的指标。社会区研究对所有空间对象进行聚类,本研究仅对综合得分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有综合贫困状况的街道进行聚类。因此本研究在指标选择和聚类对象上有别于常规的社会区研究。

3转型期新城市贫困因子分析

选取广州市97个街道的6类24个指标,采用正交旋转法进行因子分析,筛选出特征根大于115的5个主因子,累计解释方差达到66141%(表2,图1)。

3期袁媛等:转型时期广州城市户籍人口新贫困的地域类型和分异机制675

表2新城市贫困地域聚类结果和主因子平均值

Tab12Cluster analysis r esult of new ur ban poverty ar eas and mea ns of pr incipal components scores 类别街道数主因子一主因子二主因子三主因子四主因子五

一10-01037-0152601800-0118501966

二230152001645-012730138001100资料来源:根据指标体系,本研究计算结果

变量信息,与贫困发生率、贫困集聚比例、贫困区位商、低教育水平等正相关,故命名为绝对贫困因子;与户均房间数、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负相关。因子得分较高的街道主要集中在内城核心区和靠近核心的外围区中部,也有少部分外围区东北部街道得分较高。

主因子二:职业类型,因子特征根为41431,方差贡献率为181461%,主要反映8个变量信息,与60岁以上人口、建构房款低于5万元、租房款低于50元、低端服务业人员、贫困深度正相关,与工业人员、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等指标负相关。与工人比例负相关且荷载绝对值最高(-01831),与低端服务业人员比例正相关(0172),故命名为职业类型因子。总体分布是从内向外得分逐渐降低,得分高的街道是老龄化程度高、低端服务业人员集中的内城核心区,得分低的是外围工人比例高的街道。

主因子三:住房设施,因子特征根为31456,方差贡献率为141398%,主要反映5个变量信息,与无独立厨房、无洁净能源、不饮自来水、无热水洗澡设施、无独立厕所正相关,故命名为住房设施因子。因子得分高的区域位于内城核心区大部分街道、部分位于城市外围区街道。

676 地 理 研 究27卷变量信息,与在职低收入、失业人员正相关,与无业人员负相关,故命名为就业因子。得分高的区域为内城核心和邻近核心的越秀区主要街道、远离核心的外围街道等。

主因子五:家庭负担,因子特征根为11535,方差贡献率为61397%,主要反映3个变量信息,与14岁以下人口、下岗人员区位商正相关,与租房款低于50元比例负相关。14岁以下人口荷载值最大(01724),故命名为家庭负担因子。主要分布在计划经济时期

工业企业分布较密集的外围区东部。

图2 城市综合贫困地域类型和典型社区区位图F ig 12 T he t ypes of ur ban composite poverty areas

and t he location of three communities 4 新贫困类型及分异机制

411 新城市贫困的地域类型

利用主因子得分和贡献率求得综合

贫困得分,0为平均水平,得分越高综

合贫困情况越明显。97个街道分为5个

等级,第一、二等级55个街道得分低于

0;第三到五等级42个街道得分高于0,

有综合贫困状况。选用分层聚类法(H i 2

erarchical Cluster ),离差平方和法

(Ward .s Method)计算类与类之间的距

离,并画出树状聚类图。根据树状聚类

图,反复实验,把42个街道划分三种贫

困地域(图2)。

第一类:外围工人相对集中的贫困

区,10个街道,主因子二平均值为负

(表2),表明工人比例高、人均住房面

积大、低端服务业人员比例低、贫困深

度低。第五主因子平均值最高,表明家庭14岁以下抚养人口比例高。主要集中在天河的员村、车陂、凤凰、长兴和海珠的官洲等外围街道,是工业较集中分布区。天河区车陂街的广氮社区是典型代表,它是原广州市氮肥厂配套居住区,建于1950年代末,是一个小学、幼儿园、医院、电影院等公共设施配套齐全的居住小区,绿化、治安环境都较理想,企业正常运作时有定期维护。与其他大中型国有企业配套居住区一样,10~15年前是城

市中最好的居住区之一。人均住房面积(1716m 2)是三个社区中最大的(表3),最接近

广州平均水平(18119m 2);虽然贫困发生率属于中间水平,但是贫困深度是三个社区中最低的;工人比例最高,低端服务业人员比例极低(表4)。

第二类:邻近核心就业不理想的贫困区,23个街道,主因子四平均值最大,平均值为正。表明在职低收入者、失业人员比例高,就业状况不理想。主因子一平均值为正且在三类地域中位居第二,表明贫困发生率高、集聚比例大,是就业不理想和经济贫困的典型地区。集中分布在西村、南华西、滨江等居住工业混杂的街道。海珠区滨江街的渔民新村是典型代表。1960~1965年间广州市政府为解决水上居民陆地定居问题,兴建15处全国最早的渔民安居工程,滨江东路渔民新村是其中规模较大、布局完整的居住小区。随着环境污染和渔业资源枯竭的加剧,转型期大部分国有和集体渔业公司转制或破产,导致家庭

3期袁媛等:转型时期广州城市户籍人口新贫困的地域类型和分异机制677

表3三种地域类型的代表社区基本特征一览表

Tab13Basic char acter istics of thr ee communities repr esenting diff er ent types of pover ty area

A:广氮社区B:渔民新村C:杨仁社区

基本情况社区区位外围区邻近核心区内城核心区贫困地域类型工人相对集中的贫困区就业不理想贫困区住房设施匮乏的贫困区

社区典型性破产大型国有企业配套

居住区

广州市最早的安居解困

工程之一

老城混合居住区,历史

文化保护区

主要建设时期20世纪50年代末期20世纪60年代中期清末民初

人口密度(万人/km2)4125131212

贫困总量贫困发生率a281937122411

贫困深度指数(元/月)b115185150

注:数据来自问卷访谈和社区综合现状调研。

a:贫困发生率:人均月收入达不到广州市的绝对贫困线标准(330元)的家庭占调查家庭总数的比例,这个比例远高于按照广州市分街道最低保障家庭数量计算的贫困发生率。一方面目前社会救助审核标准严格、覆盖面相对较窄;另一方面不排除问卷对象对家庭收入情况有所隐瞒,但是不妨碍三个社区的比较。

b:贫困深度指数:绝对贫困家庭人均月度深度。

表4三种地域类型的代表社区住房和环境分异

Ta b14Char acter istics of three communities repr esenting diff er ent types of pover ty area

A:广氮社区B:渔民新村C:杨仁社区基本条件人均住房面积(m2)17161016918

人均居住年限(年)231993212332144

室内设施满意度(%)351637122212

产权支出住房产权率(%)8617161327178

住房支出增加倍数a019811742174

室外环境室外环境满意度(%)511148181219

第三类建筑比例(%)b26234611

绿地率(%)2514122注:数据来自问卷访谈和社区综合现状调研。

a:2005年家庭月均住房支出(房租/供房款、物业管理费等相关支出的总和)比1995年数据增加的倍数

b:调查中根据广州市规划局建筑质量标准把社区建筑分为三类,此处指质量最差的第三类建筑的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

早期以渔业工作为主,再就业难度大。社区贫困总量和贫困深度指数均最高,当前下岗失业率最高。社区住房条件和设施配套虽然不如广氮社区,但是明显优于内城核心区,人均住房面积较大,室内外环境满意度也较高。

第三类:内城核心住房设施匮乏的贫困区,9个街道,主因子三平均值为正且最大,表明本区无独立厨房、无洁净能源、不饮自来水、无热水洗澡设施、无独立厕所比例高,住房内部设施匮乏,这直接影响到现代城市生活质量,也是不容忽视的综合贫困要素。主因子二正得分最高,表明低端服务业人员比例高。主要分布在内城核心的岭南、多宝、逢源、大新、人民等街道。荔湾区岭南街道的杨仁社区是典型代表。社区建于清末民初,是广州市布庄集中的专业化商业街,街后是从事布匹买卖的富裕商人居住区。解放后私人经济向国有和集体经济转变,居民职业结构和就业类型发生转变,由个体商人和私营业主转

678地理研究27卷

接管无人私房等完成了私房公有化过程,以解决单位的职工居住问题。问卷统计约有61111%的家庭在这一时期迁入,并不断搭建私房居住,造成人口和建筑密度高居不下。按照广州市分类标准,质量最差的第三类建筑面积占总面积的4611%,人均住房面积、室内设施和室外环境的满意度、绿化率是三类社区中最低的(表4),其中绿化率仅为2%,远低于其他社区和广州市旧城区规划要求的平均值25%。户主平均年龄56岁,退休和内退的约占到2618%,虽然他们退休金不高,但是比户主是下岗失业、无业的中年人家庭负担轻。贫困总量较低,当前下岗失业率和贫困深度位于三个社区中间水平。

412三种地域类型演化及分异机制

现有研究指出改革开放后的市场转型和制度变迁,尤其是90年代以来企业改革深化及由此带来的下岗失业是催生新城市贫困的原因。城市贫困人口除了原体制下的三无人员,主要来自国有和集体企业,职业类型以工人、低端服务业为主[12~14]。以国家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政策是新贫困阶层在特定空间集聚的宏观驱动因素[19~22];居住主体收入分化,中高收入主体居住流动,从而造成居住区内人口规模减少、人口构成变化是居住区演化为贫困地域的微观原因。

那么,又是哪些因素影响了贫困地域的特征分异呢?以广州为例的因子分析、典型社区分析显示,计划和转型两个时期,体制和市场的双重因素共同作用,深刻改变或者影响了社区的物质特征(建设基础和更新状况)和社会特征(人口构成、就业状况和家庭负担等),并导致转型时期贫困地域产生明显分异。(图3)

图3三种新城市贫困地域的分异机制

Fig13Differ entiation mechanism of three new pover ty ar eas in t ransitional China

41211体制因素计划经济时期实行国家福利住房供应制度,即单位或者政府为城市居民提供住房,深刻影响了社区的人口构成、职业类型等社会特征。单位等级高、规模大的国有企业集中配套居住区,大多位于外围新建的工业区和邻近核心的工业区;单位等级

3期袁媛等:转型时期广州城市户籍人口新贫困的地域类型和分异机制679

房。因此形成了内城和外围居住区明显的社会特征差异:外围企业配套区人口构成单一,高等级单位同职业人群聚居;内城混合居住区形成了低等级单位人员(集体企业的工人和低端服务业人员)聚居。虽然计划经济时期收入分配没有明显差别,但是单位等级和职业类型有较大差异,为转型期贫困地域分化奠定了人口构成基础。

计划经济时期产业政策和对应的城市建设政策,影响了社区的建设标准和更新状况等物质特征。在生产性政策指导下,国家通过集权式的计划经济推动,产业结构向工业倾斜。为配合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建设重点在外围工业区和配套居住区,旧城更新被忽略。一方面在外围区大量兴建、在邻近核心的地区部分新建符合规划要求的居住区,室内外配套全、居住环境好;企业担负居住区的社会服务功能,定期维护更新物质环境。另一方面内城核心区建设标准低下的物质环境,疏于维护管理而日益衰败。产业和建设政策显著影响了建设投入和建设活动,是转型时期贫困地域物质环境分化的重要作用因素。

转型时期的住房市场化改革,影响了社区家庭负担等社会特征。住房市场化改革的结果是公共住房卖给长期住户,而公房租金日益与市场接轨。在贫困和低收入家庭食物、衣物等日常消费总量差别不大时,住房租金支出成为生活支出的重要部分[21]。虽然改革改善了城市居民的总体住房条件,但是住房条件和单位等级之间的联系仍然存在。外围大中型国有企业职工在住房改革中拥有了配套较为齐全的住房产权,住房支出仅是维护管理费用,家庭住房负担相对较轻。而内城的中小型国有和集体企业职工大多仍然租住公房或购得条件较差的住房,不论房租还是维护费均日益增长,住房支出负担相对较重。以广氮社区为例,住房产权率达8617%,远高于其他社区和广州市平均水平(74%);过去10年里家庭平均住房支出增加倍数为0198,家庭住房支出的负担轻于其他两类社区。因此家庭住房支出和生活负担的差异加剧了贫困地域的社会特征分化。

转型时期社区复兴政策,深刻影响了社区的社会特征和物质特征。政府对不同等级单位社区复兴的重视程度不同,体现在再就业导向和物质环境更新两个方面。外围大中型国有企业,一旦出现破产或减员,来自部门的接管、帮扶和来自不同级政府的解困措施要多于内城的中小型国有和集体企业。以广氮社区为例,2000年广州氮肥厂因资不抵债和全面亏损而破产,是全国第一家关闭的中型以上氮肥厂,市政府在职工安置、物业接管、再就业培训等方面都给予高度重视。社区隶属的车陂街道代表区政府一直努力协助职工再就业,多次组织培训和推荐下岗职工,约90%的访谈家庭都得到过街道的推荐,至少有一半仍在从事推荐的职业。因此社区贫困总量相对较低,贫困深度和当前下岗失业率明显低于(再就业率高于)其他类型社区。而集体渔业公司破产职工聚居的渔民新村,则较少有再就业培训和推荐。广州市政府从2003年开始指定设计部门为广氮社区编制整治规划,并在政府主导下定期实施更新;而市政府直到2006年才启动内城部分衰退社区的整治规划,杨仁社区至今仍在等候名单中。由单位等级差异带来的社区复兴政策差异,将进一步固化贫困地域的特征分化。

41212市场因素市场选择性内城更新,影响了社区更新状况和更新机会。转型时期,政府为吸引投资促进开发,往往给房地产商更多的自主权,追逐利益最大化的房地产商会有选择地投资项目。内城核心区人口密度高、拆迁安置成本高、保护要求高、产权复杂,在市场化背景下往往得不到更新的机会。以杨仁社区为例,广州市政府早在1997年就将其挂牌招标,虽然地处商业街的黄金地段,10年间没有一家房地产公司来投标。一方面

680地理研究27卷

面社区位于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现状综合调研显示42162%的建筑较好地保留了广州西关传统建筑风格,广州市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对新建和整修建筑的风格、高度、色彩等有严格要求,致使新开发建设难度高。

社区自身地理和交通区位,影响了社区人口再就业和家庭负担等社会特征。市场经济背景下,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好的社区,家庭可以借助区位优势适当缓解贫困状况。居住区位比邻商业繁华的街市,给下岗失业人员提供了较多无高技术要求的低端服务业再就业机会。以杨仁社区为例,访谈发现下岗失业家庭大多在周边的快餐店、零售或批发商店得到配送、保洁等工作,虽然工作时间长短不一,收入微薄,却能够缓解生活困难,降低当前下岗失业率(表5)。邻近核心的地区相对远离繁华的市中心,低技术的临时再就业机会少于、再就业交通成本高于核心的住房设施匮乏的贫困区。居住主体自身技术水平相对低于大中型专业化国有企业职工,再就业的难度大于外围工人相对集中的贫困区。

表5三种地域类型的代表社区经济和文化差异

Tab15Economic and cultur al difference of thr ee communities

A:广氮社区B:渔民新村C:杨仁社区经济环境赡养和抚养比例(%)281572612725

户主就业当前下岗和失业率(%)a201830112718

离退休比例(%)231741814526179

户主职业工人比例(%)771368155811

低端服务业比例(%)41418152313

其他比例(%)181313101816

户主单位国有企业比例(%)911134193313

集体企业比例(%)11227192014

其他比例(%)71737124613

教育水平初中以下比例(%)261673712127188注:数据来自问卷访谈和社区综合现状调研。

a:当前下岗失业率:是指扣除目前再就业后剩下的下岗和失业户主占总调查家庭的比例。

5结论与讨论

广州城市户籍人口新贫困地域类型划分为三种,其中/外围工人相对集中的贫困区0与已有研究的/下岗失业工人聚居区0[21~23]相对应;根据社区的物质和社会特征把已有研究界定的/内城衰退居住区0[21~23]细化为/就业不理想0和/住房设施匮乏0两类贫困区,拓展了我国城市户籍人口贫困地域类型划分研究,更清晰解析了内城复杂的居住地域分异特征和面临的问题。

对广州三种贫困地域分异的机制研究表明,在计划和转型两个历史时期,体制和市场因素共同起作用,但前面的影响更加明显。计划经济时期的住房供应制度奠定了地域的人口构成和职业类型特征,产业和城市建设政策奠定了地域的建设和更新基础,是贫困地域分异的源头。计划时期的体制因素,在转型期仍然顽强地显现出来,并通过住房市场化改革和社区复兴政策进一步强化了贫困地域的特征分异。研究在宏观空间分析、类型划分和微观社区调研基础上,为综合贫困空间测度和类型划分建立有机联系;通过总结我国城市户籍人口贫困地域分异机制,拓展了处于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的综合贫困理论和实证研究。

3期袁媛等:转型时期广州城市户籍人口新贫困的地域类型和分异机制681

核心区政府合理引导内城更新,强调设施配置和环境更新;邻近核心的地区增强再就业引导力度,包括增加再就业培训、降低再就业成本等;远离核心的外围地区强调与不同类型社区融合,增强社区的抗干扰能力和多元化,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

城市普查数据和民政数据均以户籍人口为主,本研究仅探讨了广州市户籍人口贫困地域,尚未能解析全部常住人口的贫困地域类型和分异机制。如何获取相关数据对流动人口的贫困问题、贫困地域类型和分异机制进行系统研究,是我国贫困地理研究的下一个重点。

参考文献:

[1]M arcuse P R,Van Kem pen1Of States and Cities:The Partitioning of U rban Space1Oxford:Ox ford Un iversity

Press,20021

[2]M ingione E1Th e n ew urban poverty and the underclass:In tr odu ction1International Journ al of U rban and Region2

al Research,1993,17:324~3261

[3]T ownsend P1Deprivation1Journ al of Social Policy,1987,16:125~1461

[4]Pacione M1Quality of life2res earch in urban Geograph y1U rban Geography,2003,24(3):314~3391

[5]Kn ox P L,Pin ch S1Urb an Social Geography:An Introduction(Fourth Edition)1Pearson Edu cation

Lim ited,20001

[6]Noble M,Wright G,Sm ith George,et al1Measu ring multiple deprivation at the s mall2area level1En vir on ment

and Plann ing A,2006,38:169~1851

[7]Kearn s A,Gibb Kenneth,Mackay Daniel1Area deprivation in Scotland:A new ass ess ment1U rban Studies,2000,

37:1535~15591

[8]Pacione M1Urb an Geography:A Global Per spective1Routledge,20011

[9]Langlois A,Kitchen P1Identifying and m easuring dimen sions of urb an deprivation in M on treal:An analysis of the

1996census data1Urban Studies,2001,38(1):119~1391

[10]Broadway M J,Jes ty G1Are Canadian inner cities becom ing m or e dis similar?An analysis of urban deprivation in2

dicators1Urban Studies,1998,35(9):1423~14381

[11]Nob le M,et al1T he provincial indices of multiple d eprivation for South Africa20011https://www.doczj.com/doc/4612364426.html,.za/

cens us01/html/C2001Deprivation.asp1

[12]Fahmy E,Gordon D1Mapping deprivation in the s ou th west,20021http://www.b https://www.doczj.com/doc/4612364426.html,/poverty/Regional%

20poverty_files/swph o/SWPH O.pdf1

[13]H aller B1Deprivation and poverty,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weden and Gr eat Britain1Acta Sociologica,1996,

39:141~1691

[14]袁媛,薛德升,许学强1转型时期我国城市贫困研究述评1人文地理,2006,21(1):93~991

[15]马清裕,陈田,牛亚菲,等1北京城市贫困人口特征、成因及其解困对策1地理研究,1999,18(4):400~4061

[16]陈果,顾朝林,吴缚龙1南京城市贫困空间调查与分析1地理科学,2004,24(05):542~5481

[17]吕露光1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及贫困人口分布状况研究)))以合肥市为例1城市规划,2004,28(6):74~771

[18]Wu F1U rban poverty and marginalization und er m ark et transition:The case of Chin ese cities1International Jour2

nal of Urban an d Regional Research,2004,28(2):401~4231

[19]袁媛,薛德升,许学强1转型时期广州大都市区户籍贫困人口特征和空间分布1热带地理,2006,26(3):248~2531

[20]刘玉亭1转型期中国城市贫困的社会空间1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

[21]Wan g Y P1Urb an poverty,housin g and social change in China1Routledge,20041

[22]Yu tin g Liu,Wu F1Urban poverty neigh borhoods:T ypology and spatial concentration under Chin a.s market tran2

sition,a cas e study of Nanjin g1Geoforum,2006,37:610~6261

[23]刘玉亭,吴缚龙,何深静,等1转型期城市低收入邻里的类型特征和产生机制:以南京市为例1地理研究,2006,25

(6):1073~10821

[24]张高攀1城市/贫困聚居0现象分析及其对策探讨)))以北京市为例1城市规划,2006,30(1):40~461

682地理研究27卷

[26]郑静,许学强1广州市社会空间的因子生态再分析1地理研究,1995,14(2):15~261

[27]顾朝林,王法辉,刘贵利1北京城市社会区分析1地理学报,2003,58(6):917~9261

[28]冯健,周一星1北京都市区社会空间结构及其演化(1982-2000)1地理研究,2003,22(4):465~4831

[29]李志刚,吴缚龙1转型期上海社会空间分异研究1地理学报,2006,61(2):199~2111

[30]周春山,刘洋,朱红1转型时期广州市社会区分析1地理学报,2006,61(10):1046~10561

Spatial types and differentiation mechanism of new urban poverty of Guangzhou city in transitional China

YU AN Yuan,XU Xue2qiang,XU E De2sheng

(Department of U rban and R egiona l P lanning Center for U rban and R egiona l Research,

Sun Yat2sen University,Guangzhou510275,China)

Abstr act:With accelerated reform of state2and2collective2owned enter prises since the mid2 1990s,ur ban poverty has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 of the Chinese academics,but there have been few studies on spatial measurement of mutiple poverty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spatial types of urban pover ty areas1On the br ief review of the studies and indexes of mutiple depr ivation in wester n counties,this paper fir stly highlights the expansion of measurement indexes of urban pover ty fr om economic facet to mutiple facets including housing,education and household characteristics etc1

T aking Guangzhou as a case,using the MLSP(Mninimum Living Standard Pro2 gramme)recipients data and fifth census data,the paper summarizes five key factors of mutiple poverty and calculates the comprehensive scores on the level of sub2districts by the method of factor analysis1On the basis of spatial mesurement,the paper classifies42sub2 districts which have higher scores than the average scor e into thr ee types by the method of cluster analysis1Three types of urban poverty areas are identified:outer concentrated worker s'area,outer concer ntrated unemployment ar ea of inner city,and dilaidated core with poor facilities of inner city1T hen the authors did questionnaire and comprehensive in2 vestigation in thr ee typical commnunities r epresenting three types of pover ty areas1T he statistics further proved the analytic outcome on sub2distr icts level1

Concerning mechanism of differentiation of thr ee types of new urban poverty areas,it is the outcome of institutional and market factors in planned and transitional period1 Though market2oriented factors affect the discrepency,the paper ar gues the institutional factors ar e most important1T he socialist housing provision system and the construction policy in planned economy is the basis of differ ence of three types1T he housing reform policy and the regeneration of community are the institutional factor s in transitional peri2 od1The location of different communities and the selected gentrification also influence the differentiation of physical and social characteristics of pover ty areas1

Key words:new urban poverty;spatial types;differ entiation mechanism;transitional peri2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数据 (1) 1.1年龄构成............................................................................................................................. 1 1.2教育程度............................................................................................................................. 2 二、第六次人口普查各省数据 . (2) 2.1各省常住人口及城市化率 ................................................................................................. 2 2.2各省人口教育程度及年龄、性别结构 ............................................................................. 4 2.3各省常住人口地区分布 .. (7) 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数据 内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总人数1339724852人。2000年到2010年年平均增长率为0.57%。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7137093人,乡村人口减少133237289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 1.1年龄构成 0-14, 16.60% 15-59, 70.14% 60-64, 4.39% 65以上, 8.87% 0-1415-5960-6465以上 图1:年龄段比例 图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成都市数据统计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成都市数据统计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成都市数据统计成都市: 全市常住人口:人 户籍人口:人 常住人口家庭户:4547109户 家庭户人口:人 平均每户人口:2.72人 学历: 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约:2341572人 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约:2353250人 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约:4946832人 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约:3407433人 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年龄(全市常住人口中): 0~14岁人口约:1536850人,占10.94% 15~64人,占79.35% 65岁及以上人口约:1364348人,占9.71% 高新区: 常住人口:553425人 户籍人口:327193人 常住人口家庭:47938户 家庭户人口:395147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2.67人 青羊区: 常住人口:828140人 户籍人口:561471人?? 常住人口家庭:268822户 家庭户人口:684020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2.54人武侯区: 常住人口:1083806人 户籍人口:812114人 常住人口家庭:304162户 家庭户人口: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2.68人锦江区: 常住人口:690422人 户籍人口:420705人 常住人口家庭:224578户 家庭户人口:588710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2.62人金牛区: 常住人口:1200776人 户籍人口:710030人 常住人口家庭:409518户 家庭户人口:1052506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2.57人成华区: 常住人口:938785人 户籍人口:641275人 常住人口家庭:322754户 家庭户人口:854817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2.65人

2019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意义

---------------------------------------------------------------范文最新推荐------------------------------------------------------ 2019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意义 人口普查是世界各国所广泛采用的搜集人口资料的一种科学方法,是提供全国基本人口数据的主要来源。中国政府网2019年5月6日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通知指出,根据国家普查项目和周期安排的有关规定,国务院决定于2019年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普查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人口普查的对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居住的自然人. 进行人口普查是制定政策的需要。人口普查是国家科学决策的重要基础工作,人口普查资料是制定人口政策的依据和前提。通过人口普查,了解我国各种文化程度人口的比重,就可以制定教育政策;了解各行业人口的分布,可以制定人口的就业政策;摸清就*业人口的行业分布,可以为产业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本文来自小草范文网提供科学基础。此外,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民族政策、老年人口政策等等,都需要根据人口资料进行研究。可见,人口普查是国家制定社会、经济、科教等各项发展政策所必需的。没有准确的人口数据,我们很多方针、政策及发展战略的制定,就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人口普查是21世纪发展的要求。第六次人口普查是世纪之初的普查。2019年是我国“十一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又是我们确定“十二五”计划和新的远景规划的关键一年。在这个时候,开展人口,提供准确的人口数据,对于制定 1 / 2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各省数据汇总

各省各市都有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 来源: 国家统计局 中国总人口达13.397亿人 10年增加7390万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今日发布。此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年均1.07%的长率下降了0.5个百分点。 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所谓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就是规定一个时间点,无论普查员入户登记在哪一天进行,登记的人口及其各种特征都是反映那个时间点上的情况。根据上述规定,不管普查员在哪天进行入户登记,普查对象所申报的都应该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情况。通过这个标准时间,所有普查员普查登记完成后,经过汇总就可以得到2010年11月1日全国人口的总数和各种人口状况的数据。 以下是数据详情: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总人口

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其中: 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长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三、家庭户人口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四、性别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五、年龄构成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成都市数据统计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成都 市数据统计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成都市数据统计成都市: 全市常住人口:人 户籍人口:人 常住人口家庭户:4547109户 家庭户人口:人 平均每户人口:人 学历: 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约:2341572人 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约:2353250人 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约:4946832人 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约:3407433人 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年龄(全市常住人口中): 0~14岁人口约:1536850人,占% 15~64岁人口约:人,占%

65岁及以上人口约:1364348人,占%高新区: 常住人口:553425人 户籍人口:327193人 常住人口家庭:47938户 家庭户人口:395147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人 青羊区: 常住人口:828140 人 户籍人口:561471人 常住人口家庭:268822户 家庭户人口:684020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人 武侯区: 常住人口:1083806人

户籍人口:812114人 常住人口家庭:304162户家庭户人口: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人锦江区: 常住人口:690422人 户籍人口:420705人 常住人口家庭:224578户家庭户人口:588710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人金牛区: 常住人口:1200776人 户籍人口:710030人 常住人口家庭:409518户家庭户人口:1052506人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属性数据)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一、总人口 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其中: 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4]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5]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6]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长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三、家庭户人口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四、性别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五、年龄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 六、民族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225932641人,占91.5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8.4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66537177人,增长5.74%;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7362627人,增长6.92%。 七、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福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福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福州市统计局 2011年6月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全市常住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3]为7115370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6386013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29357人,增长11.42%,年平均增长率为1.09%。 二、家庭户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2177483户,家庭户人口为6353259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92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7人减少 0.55人。 三、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3630096人,占51.02%;女性人口为3485274人,占48.98%。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

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28%下降为104.16%。 四、年龄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031136人,占14.49%;15-59岁人口为5224094人,占73.42%;60岁及以上人口为860140人,占12.0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584126人,占8.21%。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5.97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71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2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11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886514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20667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596485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810326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4946人上升为12459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3353人上升为1695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4572人上升为36491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4216人下降为25442人。

天津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天津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 报 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12-02-28 09:21 天津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 天津市统计局 2011年4月29日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国务院、天津市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常住人口 天津市常住人口[3]为12938224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000906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2929156人,增长29.27%。年平均增长率为2.60%。 二、家庭户人口 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3661848户,家庭户人口为10261740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8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09人减少0.29人。 三、性别构成

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906858人,占53.38%;女性人口为6031366人,占46.6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3.99上升为114.52。 四、年龄构成 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267508人,占9.80%;15-64岁人口为10568 370人,占81.68%;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02346人,占8.5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7.04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6.9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07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2261628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2672299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4935959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2205871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9007 人上升为17480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20851人下降为20654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34590人上升为38150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25031人下降为17049人。 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271381人,同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225296人,文盲率[5]由5.96%下降为2.10%,下降3.86个百分点。 六、人口地区分布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1年4月28日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总人口 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其中: 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4]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5]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6]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长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三、家庭户人口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四、性别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五、年龄构成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其数据分析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其 数据分析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其分析 摘要:本文收集了中国统计年鉴的一些数据,对中国2010年和之前的数据做了一下整理,主要是从全国人口、男女比例、城市化水平等方面做的个人评析。 关键词:全国人口、男女比例、城市化概念及中国城市化 正文: 2001~2010年人口数据及构成 本表各年人口未包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人口数据。单位:万人

数据分析: 一、全国人口 从全国人口角度考虑(不包含港澳台),2001-2010年间,中国总人口持续上升,其中:2001-2002年,人口增长826万,2002-2003年,人口增长774万,2003-2004年,人口增长761万,2004-2005年,人口增长768万,2005-2006年,人口增长692万,2006-2007年,人口增长681万,2007-2008年,人口增长673万,2008-2009年,人口增长672万。由此我们可以看出,2001-2010年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但增长的人口数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 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年平均增长%,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下降个百分点。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出现这样的结果很大程度上与我国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制度有关,它对中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但计划生育一味的只控制人口数量,忽略世代更替,造成国家严重的老龄化,未富先老的格局。如今,我国对计划生育政策做了一些修改,有一定程度的放松。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还与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综合国力的提升有莫大的关系。如今我过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像以前那样“养儿防老”的现象愈来愈少,许多年轻夫妇都只生一胎甚至不愿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局)

统计局:中国人口近13.4亿10年增7390万 2011-04-28 10:37:00 来源: 中国经济网(北京) 有20173人参与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138) 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28日讯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数据显示,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以下为公报全文。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1年4月28日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总人口 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其中: 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4]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5]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6]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长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三、家庭户人口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四、性别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五、年龄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 六、民族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225932641人,占91.5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8.4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66537177人,增长5.74%;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7362627人,增长6.92%。 七、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963679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8798597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19656445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58764003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其数据分析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其分析摘要:本文收集了中国统计年鉴的一些数据,对中国2010年和之前的数据做了一下整理,主要是从全国人口、男女比例、城市化水平等方面做的个人评析。 关键词:全国人口、男女比例、城市化概念及中国城市化 正文: 2001~2010年人口数据及构成 本表各年人口未包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人口数据。单位:万人 数据分析: 一、全国人口 从全国人口角度考虑(不包含港澳台),2001-2010年间,中

国总人口持续上升,其中:

2001-2002年,人口增长826万,2002-2003年,人口增长774万,2003-2004年,人口增长761万,2004-2005年,人口增长768万,2005-2006年,人口增长692万,2006-2007年,人口增长681万,2007-2008年,人口增长673万,2008-2009年,人口增长672万。由此我们可以看出,2001-2010年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但增长的人口数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 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 3972 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出现这样的结果很大程度上与我国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制度有关,它对中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但计划生育一味的只控制人口数量,忽略世代更替,造成国家严重的老龄化,未富先老的格局。如今,我国对计划生育政策做了一些修改,有一定程度的放松。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还与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综合国力的提升有莫大的关系。如今我过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像以前那样“养儿防老”的现象愈来愈少,许多年轻夫妇都只生一胎甚至不愿生孩子,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当然,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也促使了自然增长率的降低。

【第六次人口普查】上海各街道镇常住人口数据

【第六次人口普查】上海各街道、镇常住人口数据 1、浦东新区:5044430人 潍坊新村街道100548人 陆家嘴街道112507人 周家渡街道144668人 塘桥街道76916 人 上钢新村街道104932人 南码头路街道107130人 沪东新村街道112031人 金杨新村街道206017人 洋泾街道146237人 浦兴路街道177468人 东明路街道121449人 花木街道221327人 申港街道20219 人 川沙新镇369032人 高桥镇184486人 北蔡镇276547人 合庆镇132038人 唐镇129267人 曹路镇186012人 金桥镇81537 人 高行镇137625人 高东镇110552人 张江镇165297人 三林镇360516人 惠南镇213845人 周浦镇147329人 新场镇84183 人 大团镇71162 人 芦潮港镇27850 人 康桥镇174672人 航头镇110060人 六灶镇51013 人 祝桥镇105807人 泥城镇62519 人 宣桥镇59567 人 书院镇59831 人 万祥镇24346 人 老港镇37408 人 外高桥保税区1349 人 金桥出口加工区5514 人

张江高科技园区23617 人 2、新黄浦区: 原黄浦区429891人+原卢湾区248779人=678670人 原黄浦区: 南京东路街道:66285人 外滩街道:64896人 半淞园路街道:89776人 小东门街道:74994人 豫园街道:61042人 老西门街道:72898人 原卢湾区: 五里桥街道82403 打浦桥街道59085 淮海中路街道57931 瑞金二路街道49360 3、静安区:246788 江宁路街道75182 石门二路街道34392 南京西路街道36451 静安寺街道29218 曹家渡街道71545 虹口区:852476 欧阳路街道73394人,曲阳路街道102586人,广中路街道122756人,嘉兴路街道12575 5人,凉城新村街道98196人,四川北路街道86688人,提篮桥街道114013人,江湾镇街道129088人。 杨浦区:1313222 定海路街道100480 平凉路街道85870 江浦路街道95382 四平路街道92505 控江路街道105613 长白新村街道70195 延吉新村街道90334 殷行街道192554 大桥街道124954 五角场街道149090 新江湾城街道27251 五角场镇178994 徐汇区:1085130人 天平路街道———60533人

深圳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深圳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常住人口1035.79万 昨日从深圳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新闻通报会上获悉,深圳常住人口为1035.79万。记者同时了解到,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相比,深圳10年间增加常住人口335万人,年均人口增长3.98%。 全市总人口1322万 “深圳常住人口十年来年均增长3.98%,低于上一个十年(1990-2000)6.34%的增长,但仍快于全国(0.57%)、全省(1.90%)的平均水平。”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过去十年,深圳人口仍增长较快,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人口流入量较大。十年来,深圳经济保持较高增速,提供了较多的就业岗位,吸引了大量市外人员到深圳工作和生活。深圳常住人口中,约有798万人是非户籍人口,占常住总人口的77%;二是户籍人口增长较快。十年间,深圳采取多项措施,降低了入户门槛,加快了户籍人口增长步伐。普查登记的户籍人口达251.03万人(未剔除流出市外半年以上人口),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21.48万人相比,10年共增加了130万人,增长1.1倍,年平均增加13万人,年平均增长7.53%。 1035.79万的人口数字是否偏少?统计局负责人表示,这一数字是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统计时点的常住人口数据,而这一时点的全市总人口为1322万,与我市相关部门此前公布的数字相当。 性别结构男多女少 “深圳男少女多的人口性别结构在十年中已悄然改变,现在与全国一样,也是男多女少。”统计局人士介绍。 普查数据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561.40万人,占54.20%;女性人口为474.39万人,占45.80%。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118.34,同2000年“五普”的97.74对比,10年间,我市人口性别比上升了20.6个百分点。同期,广东省人口性别比上升5.2个百分点;全国总

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

统计局:中国人口近13.4亿10年增7390万2011-04-28 10:37:00来源: 中国经济网(北京)有21735人参与手机看新闻[url=]转发到微博[/url](142) 核心提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28日讯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数据显示,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以下为公报全文。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1年4月28日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总人口 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其中: 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4]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5]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6]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长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三、家庭户人口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四、性别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五、年龄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 六、民族构成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其数据分析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其分析 摘要:本文收集了中国统计年鉴的一些数据,对中国2010年和之前的数据做了一下整理,主要是从全国人口、男女比例、城市化水平等方面做的个人评析。 关键词:全国人口、男女比例、城市化概念及中国城市化 正文: 2001~2010年人口数据及构成 本表各年人口未包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人口数据。单位:万人

数据分析: 一、全国人口 从全国人口角度考虑(不包含港澳台),2001-2010年间,中国总人口持续上升,其中:2001-2002年,人口增长826万,2002-2003年,人口增长774万,2003-2004年,人口增长761万,2004-2005年,人口增长768万,2005-2006年,人口增长692万,2006-2007年,人口增长681万,2007-2008年,人口增长673万,2008-2009年,人口增长672万。由此我们可以看出,2001-2010年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但增长的人口数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 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出现这样的结果很大程度上与我国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制 度有关,它对中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但计划生育一味的只控制人口数量,忽略世代更替,造成国家严重的老龄化,未富先老的格局。如今,我国对计划生育政策做了一些修改,有一定程度的放松。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还与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综合国力的提升有莫大的关系。如今我过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像以前那样“养儿防老”的现象愈来愈少,许多年轻夫妇都只生一胎甚至不愿生孩子,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 新京报讯中国十年来人口持续低增长,增速远低于上一个十年,预计到2032 年人口会达到零增长。国家统计局昨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发布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根据普查,加上港澳台的总人口为75人。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份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52人。按常住人口分,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和江苏省。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这个数字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 马建堂分析,这表明中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继续得到有效的控制。1990年到2000年的十年之间,中国人口净增长1.3亿,两个十年相比,后一个十年比前一个十年人口净增长减少了约5600万人,表明中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得到了较好的执行,这也缓解了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张为民在发布会后接受本报采访时透露,中国的人口增长将继续下降,预计中国将在2032年前后达到人口零增长。此外,此次人口普查发现有1370万人没有户籍,原因涉及多方面。 焦点 1 出生人口仍男多女少 总人口的性别比呈下降趋势,大陆31个省份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总人口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但出生人口的男多女少问题依然存在,根据普查初步汇总的情况,出生人口的性别比(以女孩为100)是118.06,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出生人口性别比116.86提高了1.2个百分点。 不过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这个数据比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的118.59下降了0.53,比2009年的人口抽样调查的119.45下降了1.39。尽管如此,118.06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仍高于正常范围。他表示,要高度重视这个数据反映的挑战和矛盾,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进一步关爱女孩,进一步在就业、工资等等方面对男女一视同仁。 2 中国老龄化进程加快 在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变化。普查结果显示,大陆31个省份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占16.60%;15-59岁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 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 马建堂表示,1980年以后,特别是近十年,老龄人口比重增加,少儿年龄的比重在缩小,“这样的状况,大家都在思索中国的人口政策和计划生育政策。” 他认为,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效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此外,中国要重视人口发展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变化,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适度低生育的水平,同时兼顾当前和长远,科学研究、认真评估,慎重地、逐步地完善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3 流动人口十年增一亿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先进个人主要事迹.doc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先进个人主要事迹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先进个人主要事迹 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该同志作为单位领导分管这项工作,在他的组织协调和班子成员的密切配合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较好地完成了XX年的人口普查工作。 一、强化人口普查的重要性,周密部署工作。 该同志所在单位地处城乡交界处,人口复杂,来源广泛,除了常住人口外,流动人口的比例也不小。面对繁重的工作压力和艰巨的普查任务,他严密组织、强化措施。首先,重视工作人员的素质。把政治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熟悉当地情况、身体健康的人员选调到队伍里,确保普查质量,为开展普查工作做好准备。其次,严格落实政策。通过组织培训,使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人口普查重要性,不辞辛苦的工作在第一线。 二、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作为普查的具体负责人,在积极参加上级业务培训的同时,他还经常在网上收集相关资料,学习其他地区人口普查工作的先进经验,改进本街道工作。比如:采取层次递进的普查方法,收到很好的效果。即:第一,分发普查表时,请对方签收,并告知普查数据的重要性与收表时间。第二,收表时审查填写内容,未填写或填写不规范的及时要求他们返工。第三,把收表时间提前三至五天,以便留有时间攻克难点。

三、认真组织协调,保证人口普查的工作效果。 严格执行《统计法》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条例》,恪守统计职业道德,严谨求实,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本着人口普查“不重不漏”的要求,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人力和工作积极性,全力以赴投入人口普查工作。对普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拿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办法和措施去解决,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每个普查区进行复查,多次复查后,又组织人员交叉检查,反复核对,并按标准填写普查报表,以确保上报信息准确无误。 2020-03-30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先进个人主要事迹 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该同志作为单位领导分管这项工作,在他的组织协调和班子成员的密切配合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较好地完成了XX年的人口普查工作。 一、强化人口普查的重要性,周密部署工作。 该同志所在单位地处城乡交界处,人口复杂,来源广泛,除了常住人口外,流动人口的比例也不小。面对繁重的工作压力和艰巨的普查任务,他严密组织、强化措施。首先,重视工作人员的素质。把政治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熟悉当地情况、身体健康的人员选调到队伍里,确保普查质量,为开展普查工作做好准备。其次,严格落实政策。通过组织培训,使工作人员充分认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总结(1)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总结(1) 文档XX给广大网友提供最实用的文档资料 自12月我区人口普查工作启动以来,在市普查办和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人口普查工作深入贯彻上级会议文件精神,围绕普查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积极探索,精心布置,各项工作完成得有声有色。现将我区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建专班 为切实做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区领导高度重视,迅速开会讨论布置,成立了以区常务副区长黄璘为组长,区统计局局长曾家友为副组长主抓全区人口普查工作的人口普查领导班子。同时,严格按照普查员、普查指导员选调的标准、条件、范围、数量等要求,组织各乡镇及时组建人口普查领导机构,选聘320个普查指导员、1565名普查员;全区成立了14个乡镇级人口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全区共划分186个普查区,1850个普查小区。人口普查期间,全区共召开各种普查会议15次;区乡两级开展人口普查业务培训30次。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为保证人口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得到我区群众的支持是顺利完成六次人普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的重要前提。因此,让每一个公民知晓人口普查,参与人口普查十分重要。

在宣传阶段,区人口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及各成员单位和各乡镇人口普查办公室对各乡镇人口普查工作积极动员,各种场合都给“两员”同志鼓劲。各乡镇人普办定制了很多标语分别悬挂在广场、村,各村在各自的普查小区人口密集的地方张贴标语增强宣传效果,通过宣传车、短信、宣传画、村广播等多种形式开展了人口普查宣传工作。通过多形式、多手段的集中宣传,整个宣传工作在10月“宣传月”形成高潮,使人口普查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很大程序上消除了群众的疑虑,为普查员入户登记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提高了群众参与人口普查的积极性。 三、层层培训,提高水平 根据市人普办的统一部署,9月6-10日,区人普办对沿滩区各乡镇和部门参加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的指导员和普查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培训期间大家认真学习了人口普查的小区图绘制,入户摸底,户主姓名底册填写,长表抽样,长短表、死亡表、境外表填写,普查表审核,过录汇总,入户交谈技巧等一系列业务知识。在培训期间通过业务测试和讨论,增强了“两员”的实际操作能力。9月12日开始,各乡镇普查办陆续组织村“两员”进行人口普查业务培训,乡镇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培训了普查工作的具体操作技能,区普办的业务人员全程监督并指导了各乡镇的培训。同时,各村开展普查员业务培训,乡镇普查专班具体分工一个村一个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