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法制史(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法制史(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法制史(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法制史(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法制史期末复习资料

一、周礼

1,周公制礼:西周的重大立法活动。西周初年,在周公的主持下,以周族原有的习惯法为基础,结合现实需要,对夏商的礼进行全面的整理增删,重新厘定了一套完备的典章制度和礼节仪式,史称周公制礼。所制之礼统称周礼。

2,周礼的“五礼”分类法:吉凶军宾嘉。

吉礼——关于祭祀、敬事鬼神的礼仪制度;

凶礼——丧亡殡葬;

军礼——行军动众;

宾礼——朝聘盟会;

嘉礼——婚冠饮宴;

3,实质:“别”——等级秩序,即“亲亲”、“尊尊”。

4,作用:“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等贵贱”、“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二、西周婚姻制度

1,婚姻形式:西周实行一夫一妻制,但贵族可以纳妾,实际上是一夫一妻多妾制。真正实行一夫一妻制的只有平民。

2,婚姻条件:

禁止性条件——同姓不婚;

“五不娶”(逆家子,乱家子,世有刑人,世有恶疾,丧妇长子不取)

成立条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3,婚姻程序:“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六礼”的核心是纳采和纳币。这是中国古代实行包办、买卖婚姻的具体表现。

三、西周礼与刑的关系

礼与刑是西周法律的两种主要形式。

共性:1,本质相同——都是维护国家政权,调整社会关系的工具,二者相辅相成;

2,出礼入刑——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出礼则入刑;

3,相互作用——礼的约束力靠刑的强制力来保证,刑的制定以礼的精神作指导;

区别:1,作用不同——礼以劝善,是积极的规矩,刑以惩恶,是消极的制裁;

2,适用的对象各有侧重——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反映了其适用的等级性。

四、西周诉讼审判制度之“五声听狱讼”

西周创立的一种审判方法,又称五听。五听即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要求法官从言辞、神情、呼吸、听觉、眼神几个方面了解当事人的心理活动,以确定其口供的真实性。这种察言观色的审判方法,是心理学在我国司法领域最早的运用,相对神明裁判是一大进步。

五、战国时期法制变革之魏国李悝——《法经》

中国法制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法典,是战国初年魏国李悝制定的。

1,结构:其篇目为: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共六篇。

2,内容:前四篇为正律,是惩治和囚捕盗贼的规定;杂律包括狡禁、城禁、嬉禁、徒禁、金禁、淫禁、逾制等七个方面的禁令;具律是有关刑罚加减的规定,类似后世律典的总则。

3,立法宗旨:《法经》的立法宗旨是“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体现了新兴封建阶级的意志和利益。

六、秦律有关思想意识形态的犯罪

秦朝为强制统一人们的思想,以严刑峻法惩治一切危及皇权的思想言论,其主要规定有:1,诽谤、妖言罪:对朝政进行批评指责;惑乱人心的言论;——坑儒案

2,偶语诗书、以古非今罪:互相谈论儒家经典;借用夏商周三代之事批评朝政,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此三罪出自《焚书令》。

3,非所宜言罪:即说了不该说的话,是秦朝最专横的罪名。

4,妄言罪;

5,投书罪:即投寄匿名信以攻击朝政。

七、秦朝诉讼审判制度之告诉——“公室告”、“非公室告”

秦律将当事人直接向官府呈诉的案件分为公室告和非公室告两种。公室告是指举告他人贼盗行为的告诉,此类告诉官府必须受理,说明贼盗是秦律打击的重点。而子盗父母,父母擅自杀、刑、髡(kun)、其子和奴婢时,若子告父母,奴婢告主人即是非公室告。此类告诉官府不予受理,如仍行控告,告者有罪,反映了秦律对宗法制度的维护。

八、汉律之“约法三章”、《九章律》

1,约法三章:汉高祖刘邦率师入关之初,为博取民心,与关中父老约定:“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其余秦朝苛法一概废除。这是汉朝立法的开端。

2,《九章律》:汉朝的基本律典,汉律体系的主干部分。其篇目有盗律、贼律、囚律、捕律、杂律、具律、户律、兴律、厩律,共九篇。九章律的渊源可追溯到战国《法经》,是“汉承秦制”的产物。

九、汉文景时期刑制改革

1,汉初刑制改革的内容:有徒刑、笞刑和死刑代替黥(qing)、劓(yi)、刖(yue)三种肉刑。最终结果是黥刑改为髡(kun)钳(qian)骋旦舂(chong),劓刑改为笞100,刖左趾改为笞200,刖右趾改为弃市(死刑),宫刑时废时兴。

2,汉景帝制定《箠令》,规定笞刑刑具的规格和行刑方法,使过去笞未毕而人已死的状况得以改观。

3,汉初刑制改革的意义:这是中国法制史上首次重大刑制改革。第一,它将肉刑从律典的法定刑中予以废除,使刑罚制度向着宽缓、文明的方向前进了一大步;第二残人肢体的肉刑的废止,有利于保存劳动力,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第三,笞刑和徒刑的广泛适用,为封建刑法中笞、杖、徒、流、死五刑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十、汉代削弱地方割据势力的法律措施

西汉前期,诸侯藩国势力强盛,割据一方,对中央政权构成重大威胁。因此,汉朝庭颁布了一系列的削藩律令:

1,酌金律(zhuo):天子酌祭宗庙时,诸侯列国陪祭所献贡金的成色和数量不合规定,要受到削爵等处罚。

2,推恩令:要求诸侯应将皇恩推及宗亲,将封土分予子弟,以达到削弱诸侯实力的目的。

3,左官律:汉代尚右,将仕于诸侯藩国的官吏贬称为“左官”,给予种种歧视和压抑,以而限制富有才干之人充任藩国官吏,从而削弱了诸侯的政治势力。

4,阿党附益法:阿党,指中央派驻藩国的官吏与诸侯结党,附益,指朝廷官员外附诸侯。严惩阿党、附益的官员,以巩固中央集权。

十一、儒家思想对汉代刑法原则的影响

汉律中除规定特权原则、数罪以最重者论原则、自告减刑原则、诬告反坐原则外,随着儒家思想对法律影响的逐渐加深,还形成了下列新的刑法原则:

1,上请:又称先请,是赋予一定范围的官僚贵族的法律特权,他们犯罪后法司不得擅拘擅决,而必须奏请皇帝裁断。

2,恤刑(xu):即老幼废疾者或妇人犯罪,可在量刑和监禁方面给予优待的原则。《王杖诏书令》规定老人为70岁以上。

3,亲亲得相首匿:汉律“重首匿之科”,西汉前期父子亦不得相隐。随着儒学的确立,“亲亲得相首匿”原则也确立。即:一定范围的亲属之间首谋藏匿犯罪,可减免刑事责任。具体规定为: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祖父母,均不负刑事责任;而父母匿子,夫匿妻,祖父母匿孙,一般也不负刑事责任。但若所匿者犯有死罪,则须上请中央廷尉奏闻皇帝裁处。此原则是受儒家伦常观念的影响而确立的,其目的在于维护以父权和夫权为中心的宗法家庭关系,以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这项原则被唐律所吸收,发展成为”同居相为隐“的律条。

十二、儒家思想对汉朝司法制度的影响之《春秋》决狱

春秋决狱是汉代出现的一项司法制度。即司法机关审判案件,除依律令外,还可直接引用《春秋》等儒家经典著作的内容和精神原则,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又称“经义决狱”,是儒家思想影响下出现的一种特殊司法手段。

1,基本精神:“本其事而原其志”,即根据案件的事实探究行为人的动机。论心定罪,强调主观动机对定罪量刑的作用,所谓“志善而违于者免,知恶而合于者诛”。

2,评价:

一是论心定罪,较之依据继承秦制之律《九章律》,量刑相对宽缓,对调节社会矛盾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是在春秋决狱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些符合儒家礼制的法律观念和原则,如“君亲无将”、“原心定罪”、“父子相隐”、“以功覆过”等,为后世封建法典所吸收,促进了礼法结合的发展;

三是儒家著作并非律典,故春秋决狱较之依法断罪具有更大的随意性,对当时司法领域也造成相应的负面影响。

十三、隋朝法制《开皇律》的立法成就

1,完善12篇律典体例——继承《北齐律》,调整后为:名例律、卫禁律、职制律、户婚律、厩库律、擅兴律、贼盗律、斗讼律、诈伪律、杂律、捕亡律、断狱律。

2,改革刑制,确立封建制五刑——笞、杖、徒、流、死。

3,改革“重罪十条”,确立“十恶”制度——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4,扩大、完善贵族官僚的特权制度——首先,完善“官当”制度;其次,完善赎刑制度;最后,创设“例减”制度。

5,规定刑具规格,规范刑讯方法。

十四、唐律主要刑法原则

1,贵、良、贱同罪异罚——特权者、良人、贱民(官贱民:太常音声人、杂户、工乐户、官户、官女婢;私贱民:部曲、随身、客女、私女婢);

2,共同犯罪,区分首从——普通共同犯罪以“倡首先言”的“造意者”为首犯;家人共同犯罪和上下级官吏共同犯罪,无论是谁造意,均以家长和长官为首;

3,自首减免刑罚——自首概念是犯罪未被告发而主动到官府交代的行为,对于自首者,唐律“原其罪”;另外“自首不实及自首不尽者”,不尽之罪依律处罚;轻罪已发,能自首重罪,免其重罪;审问他罪而能自首余罪的,免其余罪;

4,“累犯”加重原则——即对三次犯盗窃罪判徒流刑的累犯加重处罚;

5,更犯重其后犯之事——即前罪已经判刑而又犯各刑以上的罪,重其后犯之事;

6,二罪从重,即数罪并罚原则——采用吸收原则;

7,轻重相举,即类推原则——《名例律》规定:“诸断罪而无正条,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即说,类推首先是律文没有明确规定的,且必须是同类案件;对于应当从轻处理的罪,法律列举重款,轻者通过类推可以自明;对于应当从重处理的罪,法律列举轻款,重者通过类推可以自明。《疏议》举律文说,谋杀尊亲处斩,但无已伤已杀重罪的条文,在处理已杀已伤尊亲的案件时,通过类推就可以知道应处以斩刑了。还举例说,夜半闯入人家,主人出于防卫,杀死闯入者,不论罪。律文没有致伤的条文,但比照规定,杀死都不论罪,致伤更不能论罪了。唐代类推原则的完善反映了当时立法技术的发达。

8,划分公罪与私罪——公罪一般由过失构成,处罚从轻;私罪一般由故意构成,处罚从重;唐律划分公罪和私罪,并在处刑上区别对待,有利于调动官吏的工作积极性,抑制其以权谋私的可能性。

9,同居相为隐——即一定范围内的亲属,互相窝藏罪犯,可以减免刑罚。《名例律》规定:同居共财之人及大功以上亲属、外祖父母、外孙、孙之妇、夫之兄弟及兄弟妻之间,互相窝藏罪犯或通风报信,还有女婢窝藏主人皆不追究刑事责任;小功以下的亲属之间相为隐,可以减轻处罚,即“减凡人三等”;但对前三恶(谋反、谋大逆、谋叛),则不许容隐,“各从本条科断”。

同居相为隐原则是汉朝“亲亲得相首匿”原则的继承和发展,都是受儒家“父子相隐,直在其中”理论的影响而形成的,精神一致,但“同居相为隐”更为完善。首先,它按亲等规定了减轻和免予刑事责任的范围,体现了亲亲原则;其次,规定对前三恶不得容隐,较好地处理了在犯罪容隐上国家和家庭利益的冲突,既维护了伦常关系,又有利于巩固封建政权。

10,准五服以制罪——继承晋律“准五服以制罪”原则,卑幼犯尊长,服制愈重处刑愈重,反之;尊长犯卑幼,服制愈重处刑愈轻,反之;涉及财产犯罪,不分尊长卑幼,服制愈重处刑愈轻,反之。

11,老、少、废、疾犯罪减免处罚的原则,又称矜恤原则——唐代区分三种情况处理。凡年七十岁以上、十五岁以下及废疾,犯流罪以下,收赎;年八十岁以上,十岁以下及笃疾,犯反、逆、杀人应死者,上请;年九十岁以上,七岁以下虽有死罪,不加刑。

12,“化外人”犯罪的原则——《名例律》规定:“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所谓“化外人”,指“蕃夷之国”的人,即外国人。按照唐律规定,同属一国的侨民之间的犯罪,由唐代按其本国的法律处断;不同国籍的侨民犯罪,由唐代按照唐律处理。这种将刑法的属人主义与属地主义的巧妙结合,在当时世界各国还是罕见的。这不仅维护了国家主权,同时也比较妥善地解决了外国侨民的犯罪问题。

十五、唐朝诉讼法律制度之“三司推事”

1,唐朝对特别重大的案件,由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御史中丞在京组成中央临时最高法庭,加以审理,时称“三司使鞫审”,亦叫“三司推事”制。“三司推事”为明清会审制度的肇始。

2,地方重案不便递解中央的,则由皇帝指派大理寺评事、刑部员外郎、监察御史组成临时法庭,前往鞫审。

唐代三大司法机构既有所分工,又彼此监督制约,有效地加强了封建司法统治,以及皇帝对中央司法权的控制。

十六、唐朝法制的特点

(一)法制臻于完备

1,法律形式的体系化——唐朝律令格式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2,法律内容的空前完备——唐律涵盖刑事、民事、行政、经济、诉讼等各方面;

3,法律解释精当——“疏议”文从字顺,言简意赅,逻辑性强,律学水平极高;

(二)礼法合一

1,唐律中不少制度原则从儒家经典中直接照搬或演绎而来——如“五服”;

2,唐律的修订一准乎礼——唐律的修订以儒家精神为指导;

3,唐律的疏议都以儒家伦理为标准——因唐律已达到礼法合一,自汉朝始的春秋决狱的审判制度至唐朝基本结束;

4,唐律中的罪名和量刑深受儒家精神的影响——如“十恶”;

(三)刑罚最为宽平

1,重罪条款大为减少;

2,废除了酷刑、肉刑;

3,连珠范围最窄;

十七、宋朝刑事法制内容的变化(折杖法、刺配)

(一)行事原则的变化

1,采用“从旧兼从轻”的刑法适用原则;

2,矜恤原则更趋宽大;

3,厉行累犯加重原则;

(二)调整有关犯罪的处罚

1,加重对“盗贼”罪的处罚——《宋刑统》附敕便加重了对“盗贼”的处罚;制定重惩盗贼的特别法;

2,减轻对官吏犯罪的处罚;

(三)刑罚趋于严酷

1,新增“折杖法”——即原有笞杖徒留刑折合为臀、脊杖处罚,从而使“流罪得免远徒,徒罪得免役年,笞杖得减决数”,是刑罚有所减轻。

2,刺配——宋初将刺配用作重罪贷死之刑,“既杖其脊,又配其人,且刺其面,一人之身,一事之犯,而兼受“三刑”。

3,凌迟。

十八、明代重典治吏的措施

(一)确立刑乱国用重典的立法思想

(二)重典治吏,加强皇权

1,严禁官员结党,维护君主专制——创设奸党专条:

《大明律.吏律》规定以下几种行为属于奸党:一是“凡奸邪进谗言,左使杀人者”;二是“若犯罪,律该处死,其大臣小官巧言减免,暗邀人心者”;三是“若在朝官员,交接朋党,紊乱朝政者”;四是“若刑部及大小各衙门官吏,为不执法律,听从上司官主使出入人罪者”,甚至“若有上言宰执大臣美政才德者”,也罪属奸党。

“奸党”制度的确立,对明朝初巩固皇权起到积极作用,它成为朱元璋实行极端专制主义统治的重要手段;但也成为君主杀戮功臣、消灭异己的工具。

2,严惩贪墨之吏——明“六脏”制度:

《大明律》在《唐律》“六脏”罪名基础上,将六种非法攫取公司财物的犯罪行为调整为:监守盗、常人盗、受财枉法、受财不枉法、窃盗、坐脏。其中,监守盗、受财枉法、受财不枉法、坐脏都是针对官员设立的,并且将者六种犯罪行为视为仅次于“十恶”的严重犯罪行为。

3,明律加重了对侵犯财产罪的处罚——创设“白昼抢夺罪”、“盗贼窝主罪”。

十九、明代赋役法之“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化繁为简,把明初以来分别征收的田赋和力役合并为一,统一征收。

它是中国赋役制度史上的重大改革,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1,它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结束了历代实物征税的方式,从实物税转向货币税,客观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继续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2,传统的徭役制度的废除,使人身依附关系得以松弛,劳动力商品化的趋势也日益加强;

3,计亩征银,以资产为征税的对象,使赋税负担合理化,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缓和了赋役不均造成的社会矛盾。

二十、明.会审制度(明代会审制度的特点及意义:)

1,三司会审。三司会审是在唐代“三司推事”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凡遇重大、疑难案件,由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和都院左都御史三法司长官共同审理,最后由皇帝裁决的制度。

2,九卿会审,也称圆审。凡特别重大案件,二次翻供不服,根据皇帝的诏令,可由九卿会审,即由大理寺卿、都察院左都御使、通政使以及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会同审理,最后由皇帝审核批准的制度。,

3,大审。明代自宦官干预司法后,形成一种由皇帝委派太监会同三法司官员审录囚徒的特殊会审制度。《明史·刑法志二》载:“成化十七年命司礼监一员会同三法司堂上官,于大理寺审录,谓之大审。南京则命内守备行之。自此定例,每五年辄大审。”五年一次大审事,不仅在两京举行,而且派官到外地会同御史录囚。《明武宗实录》载:“五年大审,两京命司礼监及守备官会三法司,在外遣郎中,寺正官会巡按御史。”, 4,热审。即农历小满后十余日,由刑部奉旨会同都察院、锦衣卫等审理囚犯的制度。“热审始永乐二年,止决遣轻罪”。其目的在于暑热之时,及时疏理牢狱,轻罪审决后执行,未能审决的,令出狱听候。明宪宗成化年间(公元1465~1478年),热审开始规定了重罪情疑可矜者,免死,轻罪分别减等处刑,枷号暂时去枷释放的内容。开始,热审决囚只实行于北京,后又实行于南京,并逐渐推行到“其在外审录,亦依此制”。

5,春审与寒审。

明代会审制度的特点及意义:一是参与会审的官员级别很高,一般是中央高级行政官员,尤其是监察官员在会审中起了重要作用;二是客观上包含着合议制精神,对清理冤狱,慎刑、恤刑和统一适用法律都有积极的意义;三是会审为皇帝最终裁决提出参考性的意见,

有利于皇帝控制司法审判;四是皇帝委派之官员在客观上对监督司法有一定的作用。

二十一、清.大兴“文字狱”

1,“文字狱”兴起的背景:明末清初兴起的异端启蒙思潮和反满思潮,动摇了满清专制统治的基础,清统治者为加强满洲贵族的君主专制统治,在思想文化领域,尊崇孔孟之道,把程朱理学作为“正学”。同时,严厉打击这两种思潮,大兴“文字狱”。

2,从刑法角度,“文字狱”有以下的特点:一是《大清律例》中对以文字罪人并无正条,在定罪量刑时,比附谋反、谋大逆定罪,处刑极重,株连极广;二是“文字狱”是因为皇帝的猜疑之心而其,往往是“缘心”定罪,不经三法司审理而由皇帝直接问罪,极易造成冤案;三是清朝“文字狱”案对于丧失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也不宽待,不仅同样论罪,而且不免酷刑。

3,较为突出的“文字狱”案件:“明史案”、“《南山集》案”。乾隆时期是清代“文字狱”最盛之时。

二十二、清朝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法律控制

清代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加强中央对民族聚居区的行政与司法管辖,从立国伊始,就在政治上、法律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审慎自理民族问题。

1,在政治上,根据需要,对各民族采取不同的下策对蒙古、西藏等民族上层实行拉拢下策对汉族实行安抚与镇压,对其它弱小民族以武力压服为主,安辅怀案为辅。

2,配合其政治上的需要,清朝还制定了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法律,如《蒙古律例》、《四疆则例》《钦定西藏章程》等单行法规。此外,还颁布了《理落院则例》,规定了对少数民族事务的管理制度。

3,同时,中央理藩院还专门设有理刑司,专管各族地区司法机关上报案件和审查少数民族死刑案件。

从清朝《理藩院则例》等法规所反映的情况看,清朝政论在民族问题上采取的下策是明智而有成效的。就民族立法的深入性、广泛性而言,清朝的成就确实超过前代许多。从历史上看,这些民族性的立法在客观上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制度的发展和进步,也为治理多民族国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二十三、清.会审制度(秋审、朝审)

清朝继承了明朝的会审制度,除了“大审”制度被废除外,'热审、朝审都被继承,并且进一步将朝审发展为“秋审”和“朝审”两大审判制度。清代的会审制度在明代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形成了①九卿会审;②秋审;③朝审;④热审等比较规范的会审体制。

九卿会审:清律规定,凡全国性重大案件,由六部尚书、大理寺卿,都察院左都御吏,通政司通政使等九个重要官员组成全审机构合同审理并奏请皇帝裁决。

热审:热审是清前期对发生在京师的笞杖刑案件进行重审的制度。于每年夏天小满后十日至立秋前一日,由大理寺官员会同各道御史及刑部承办司共同进行,快速快放在监笞杖“轻刑”案犯,以体现所谓“恤刑”。

秋审:秋审是清代最重要的死刑复奏制度,号称“秋审大典”。因在每年秋天举行而得名。被看成是“国家大典”。秋审的对象是全国上报的斩、绞监候案件。由九卿、詹事、科道及军机大臣、内阁大学士等重要官员共同审理。秋审是各省督抚将省内所有斩、绞监侯案件会同布政使、按察使进行复审,提出“实情”、“缓决”、“可矜”、“留养承嗣”几种处理意见,将卷宗上报刑部,囚犯一般集中至省部。每年八月,由中央各部院长官会同复审,再报皇帝批准。

朝审:朝审是清朝对刑部判决的重案及京师附近绞、斩监候案件进行的复审,其审判的

组织方式大体与秋审相同,时间晚于秋审。

秋审、朝审等会审制度,虽然存在着形式主义和文牍主义的弊端,但是通过会审,有助于封建法律的统一适用,也加强了皇帝对各省及中央司法活动的监督与控制。在清朝,会审制度被清统治者赞誉为“重人命而昭钦恤”的国家“大典”。

二十四、清末预备立宪之《钦定宪法大纲》和《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1.《钦定宪法大纲》

《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法制史上首部具有近代宪法意义的法律文件,用资产阶级宪法形式为君主专制制度披上了合法外衣。宪法的产生,要求其他法律与其相适应,这就必然导致旧有中华法系诸法合体的破裂,从而使清末立宪成为中华法系解体的开端。

《钦定宪法大纲》由庆宗王奕匡等奏进,慈禧亲自裁定。内容基本抄自1898年日本帝国宪法。《钦定宪法大纲》共二十三条,由正文“君上大权”和附录“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组成。

“君上大权”共十四条,开宗明义规定:“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本着这一精神,赋予了皇帝颁行法律、发交议案设官制禄、黜陟百司,统率陆海军队、宣战媾和、订立条约,派遣命名臣子,宣布紧急戒严和以诏令限制臣民自由,以及总揽司法审判等大权。《钦定宪法大纲》取消了有关责任内阁制的规定,皇帝权力漫无限制,只不过是使绝对集权的君主专制主义,进一步用宪法加以巩固罢了。

“臣民权利义务”共九条。重心是纳税、当兵及遵守法律等项义务。至于权利和自由,非常简单,只规定:在法律范围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集会、结社等事,准其自由,臣民非依法规定,不受逮捕监禁处罚;以及进行诉讼,专受司法机关审判等项。《钦定宪法大纲》未给人民以任何真正的民主权利,只是使君权宪法化而已,因而激起了朝野普遍的不满。

2.《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1911年10月10日,发生了辛亥革命,各省纷纷响应,宣布独立。立宪派和一些手握重兵的将领上书、兵谏,敦促立即公布宪法、召开国会。在内外压力下,清廷令资政院迅速草拟宪法,仅用了三天时间便制订和通过了《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简称《十九信条》),于1911年11月3日公布。

《十九信条》与《大纲》比较,在体例与内容上均有不同:

一是《十九信条》采用英国式“虚君共和”的责任内阁制;

二是《十九信条》援引英国制宪原则,形式上限制了皇权,扩大了国会权力;

三是《十九信条》是一部具有宪法效力的临时宪章;

然而,《十九信条》颁行之时,清王朝已经危在旦夕,它甚至没来得及规定臣民的权利义务,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宣布退位,延续2000多年的中国封建帝制至此寿终正寝。

清末预备立宪活动,随清朝的灭亡而告一段落,但其对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影响不可忽视:

首先,预备立宪过程中相应地对旧有政体进行改革,缩小了皇帝同国会之间的权力比例,调整和改造了君主专制制度,直接冲击了延续2000多年的专制政体,客观上开创了中国政治的近代化进程;

同时,预备立宪广泛传播了宪政知识,给国人进行了一场深刻的民主政治启蒙教育,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初步民主自治能力的知识分子,为我国近代宪政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十五、清末修律之《大清现行刑律》和《大清新刑律》

清末刑法的修订,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基本方面:一为删修旧律旧例,改订刑罚制度,废除一些残酷的刑种和明显不合潮流的制度,以公布《大清现行刑律》为代表。另一为制定并公布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大清新刑律》。

(一)《大清现行刑律》

1904年5月15日,修订法律馆开馆办公,着手对《大清律例》进行删改、修并、续纂,以此作为一部在新刑律颁布以前的过渡性法典。“预备立宪”诏令颁布后,修订《大清律例》被纳入《钦定逐年筹

备事宜清单》。1908年修订完成,定名《大清现行刑律》,分三十门,计三百八十九条,附例一千三百二十七条,及《禁烟条例》十二条,《秋审条例》一百六十五条,于1910年5月15日公布施行。

该律虽在《大清律例》基础上修订而成,篇目、内容仍不脱旧律窠臼,但作为近代社会产物,已具有过渡性法典的性质。主要表现为:

第一,改律名为《刑律》。封建法典一般称律,如《唐律》、《大明律》、《大清律》等。《大清律现行刑律》则以“刑律”为名。这显然是受西方近代法学理论的影响。

第二,取消《大清律例》中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称呼名称而设的六律总目,现行刑律篇目,自名例至河防分三十门三十六卷。这是新旧法典体例折衷的结果。

第三,改革刑罚,废除凌迟、枭首、戮尸、缘坐、刺字等酷刑(当然,仅仅是条文规定上如此)。从立法上肯定了清末以来刑罚改革的成果,诸如肯定充改为安置,军流徒酌改为习艺,笞杖改为罚金,秋审可矜人犯承案改流,满汉同刑制,死缓人犯秋审等。并把这些改革统一起来,以罚金、徒、流、遣、死五刑取代原有笞、杖、徒、流、死五刑,将《大清现行刑律》律条及附例内各项罪名,一律按新五刑厘订。

第四,废除过时法条,增加新罪名。废除了体现民族压迫的维护满族人特权的条款,计法条一条,条例四十条。删除了“良贱相殴”条,“良贱相奸”条,并将条文中“奴婢”改为“雇工人”,打破了封建法律中“良贱之异”的原则,取消了奴婢在法律上不平等的“律比畜产”地位。同时,又因近代交通运输、工业企业发展,增加了毁坏铁路、电讯等新罪名和定例。由于上述变化,时人称该法是“大加改良的”,“王朝颁行的最后而且是最进步的一部刑法典”。但它颁行于辛亥革命前夕,因而未实施多久。

(二)《大清新刑律》

从1905年《大清新刑律》草订到1910年12月颁布,历时五年之久。清廷在修订《大清现行刑律》的同时,也开始制定新刑律。1906年,沈家本又聘请日本法学博士冈田朝太郎帮同考订。并遴选一批法学专家分别纂辑。前后历三年,四交易稿,于1907年下半年编成《大清新刑律草案》,上奏清廷。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等人在《奏进呈刑律草案折》中,指出新律于旧律变通者“厥有五端”:一曰更定刑名,一曰酌减死罪,一曰死刑惟一,一曰删除比附,一曰惩治教育。1910年11月5日,由宪政编查馆审查、核定告竣,定名《大清新刑律》。但此草案“经宪政编查馆奏交部、院及疆臣核议,签驳者众”。特别是由于受到以张之洞、劳乃宣为首的“礼教派”的强烈反对和攻击,修订法律馆不得不将此草案收回,并重新草拟。直到1911年1月25日,清廷据资政院和宪政编查馆会奏,才正式公布经过多次修改的《大清新刑律》,预定在宣统五年正式施行。但公布后不久,清王朝即告覆亡,故《大清新刑律》并未正式施行。

1.《大清新刑律》的结构变化

《大清新刑律》分总则、分则两编,共五十三章四百一十一条,附《暂行章程》五条,其主要特点是:(1)仿资产阶级刑法体例。

一是将非科刑定罪的内容一概删除,使其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化的专门的刑法典。提高了刑法的地位,与用刑罚手段调整各种社会关系的封建法典相比,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司法镇压的残酷性。二是确定新的刑法体系,结果是几千年封建传统的刑律在形式上变明清律六部分立的体例而为近代刑法的总则与分则的体例。在刑法典结构上分为“总则”“分则”两编。总则本质上虽无异于封建律典的“名例”,但其内容却丰富完备。分则以罪名为纲领,各章规定各类犯罪及刑罚,抛弃了传统律典中章名既不概括罪名,又不便检索的缺点。

(2)采取资产阶级国家刑罚体系。

随近代文明的发展,古老的刑罚体系必然发生动摇。以流刑为例,交通的发达,边疆的开发,必然使它失去惩罚的作用,因此,该律仿效资产阶级国家刑法,确定了一个以自由刑为中心,由主刑、从刑组成的新体系。规定主刑为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罚金,从刑为褫夺公权和没收。废除了以封建乡土观念为基础,同时又有“以邻为壑”作用的流刑,

废除了折磨肉体的笞刑、杖刑,将身体刑排除在刑罚体系之外。同时大大减少死刑条数,且规定:“死刑用绞,于狱内执行之”。罪大恶极的用斩刑。

2.《大清新刑律》的内容变化

(1)吸收资产阶级刑法制度。

一是采用罪刑法定原则,规定:“法律无正条者,不问何种行为,不为罪。”否定了罪刑擅断和诏敕断罪。引进缓刑、伪释、时效制度,专设《缓刑》、《伪释》、《时效》章,开有利罪犯自新之路,也具有人道主义色彩。采取对青少年犯实行感化教育,确定对刑事责任年龄以下的青少年犯罪,施以感化教育,开我国感化教育青少年犯之先河。仿效资产阶级刑法,创设《妨害选举罪》、《妨害交通罪》、《妨害料水罪》、《妨害卫生罪》、《妨害安全信用名誉及秘密罪》等章。这些内容,客观上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正当权益。

另一方面是适应帝国主义国家侵略的现实,效法资产阶级刑法设《妨害国交罪》章,实质是确保列强在华特权,出卖民族利益。

(2)《大清新刑律》对封建刑法制度作了大量删削。

尤其是删去了以家天下和宗法制为根据的“八议”、请、减、赎、“十恶”和“存留养亲”等封建法律内容。取消了旧律中残酷的刑罚规范及“官秩”、“良贱”、“服制”等规范。该律虽未及施行,但它却是中国历史上首部仿效资产阶级刑法原则、体例制定的刑法典,深刻影响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刑事立法。

二十六、清末修律中的“礼法之争”

所谓“礼法之争”,是指在清末变法修律过程中,以张之洞、劳乃宣为代表的“礼教派”与以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为代表的“法理派”围绕《大清新刑律》等新式法典的修订而产生的理论争执。

1.“法理派”与“礼教派”

清末修律过程中“法理派”与“礼教派”之争,主要集中在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修订法律馆上奏《大清民事刑事诉讼律》及次年上奏《新刑律草案》以后。

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等人,由于对清朝所面临的社会危机、对西方国家的政治法律制度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因而主张中国应该大幅度地引进西方近、现代的法律理论与观念,运用“国家主义”等政治法律理论来改革中国旧有的法律制度。在修订《大清新刑律》、《大清民事刑事诉讼律》过程中,沈家本主持的修订法律馆经常运用西方国家的“通行法理”来对抗保守派的攻击,因而被称为“法理派”。

而以曾出任湖广总督、后任军机大臣的张之洞、江苏提学使劳乃宣为代表,包括直隶总督袁世凯等“封疆大吏”与地方督抚在内的清廷上层官僚、贵族,则对变法修律持反对、消极的态度。在大势所趋、变法修律已成定局后,他们又对沈家本等主持的修订法律馆百般挑剔和刁难,要求修订新律应“浑道德与法律与一体”,尤不应偏离中国数千年相传的“礼教民情”,故而被称做“礼教派”。

围绕这两部草案,礼教派利用政治上的优势,发动各省督抚及实力派,挥动“纲常名教”等传统大棒对以沈家本为代表的法律草案起草者进行围攻和抨击,而沈家本等人则运用近现代西方法理百般解释、争论。

双方争执的核心,在于如何理解并在新律中处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亦即如何对待中国数千年相传的“纲常名教”的问题。

“法理派”从西方近、现代法学理论出发,认为应该采用部门法分立的方式,按照各自的范围、特点来制定新的法律,建立起新的法律体系。因此,在修订《大清民事刑事诉讼律》

和《大清新刑律》时,在不违背和损害君主专制制度的前提之下,大量引进和采用了“罪刑法定”、“正当防卫”等概念与制度,试图取消“干名犯义”、“存留养亲”制度,以及一些明显因亲属关系而设立的罪名与制度,主张将实体法与程序法分离,并使道德与刑法、犯罪有所区分。

而礼教派则认为,“三纲五常”及其所体现的传统社会秩序,是天地间的惟一正理,是中国数千年来赖之以存在的“根本”,是绝对不可以稍有改变的。变法修律只能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框架内,在形式上采纳一些西方的法律术语,而不能从根本上去触动传统的纲常名教。法理派所作出的这些改变,是对“三纲五常”等传统秩序的背叛,完全背离了变法修律的宗旨,实在不应该被朝廷接受。

2.法理派与礼教派争论的焦点

就制定《大清新刑律》而言,法理派与礼教派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关于“干名犯义”条存废问题。

“干名犯义”是传统法律中的一个重要罪名,专指子孙控告祖父母、父母的行为。按照儒家的理论,亲属之间理应相互包庇、隐瞒犯罪。亲属相互告言,“亏教伤情,莫此为大”。明清律中,子孙控告祖父母谓之“干名犯义”,亦属十恶之条。

清末修律过程中,沈家本等人从西方国家通行的法理出发,提出“干名犯义”属“告诉之事,应于编纂判决录时,于诬告罪中详叙办法,不必另立专条”。而礼教派则认为“中国素重纲常,故于干名犯义之条,立法特为严重”,由此足见“干名犯义”条款大于礼教之事,是传统伦理的根本所在,因而绝不能在新刑律中没有反映。

其二,关于“存留养亲”制度。

“存留养亲”是传统法律中的一项重要制度。一般而言,“存留养亲”多适用于独子斗殴杀人之案。在此类案件中,若有“亲老丁单”,即凶犯系家中独子、父母年老有病、家中又无其他男丁情形,考虑到其父母年老无人奉养,又无其他男丁继承宗嗣,经有关部门代为申请,得到皇帝特许以后,可免其死罪,施以一定处罚以后,令其回家“孝养其亲”。自南北朝时成为定制以后,围绕“存留养亲”的条件、限制等问题,各代形成了一整套制度。长期以来,“存留养亲”一直被视为“仁政”的重要标志。

沈家本等人认为:“古无罪人留养之法”,而且嘉庆六年上谕中也明白表示过:“是承祀、留养,非以施仁,实以长奸,转以诱人犯法”。因此,“存留养亲”不编入新刑律草案,“似尚无悖于礼教”。礼教派认为,“存留养亲”是宣扬“仁政”、鼓励孝道的重要方式,不能随

便就排除在新律之外。

其三,关于“无夫奸”及“亲属相奸”等问题。

依照传统伦理,“奸非”是严重违反道德的行为,故传统刑律有严厉的处罚条款。“亲属相奸”更是“大犯礼教之事,故旧律定罪极重”。

因此,礼教派认为在新律中也应有特别的规定。法理派则认为,“无夫妇女犯奸,欧洲法律并无治罪之文”。“此事有关风化,当于教育上别筹办法,不必编入刑律之中”。至于亲属相奸,“此等行同禽兽,固大乖礼教,然究为个人之过恶,未害及社会,旧律重至立决,未免过严”。因此,对此因此,自孔子以下,各代儒生皆主张“亲属相隐”。汉代以后,“亲属相容隐”正式成为一条国家律法。隋唐以后,控告祖父母、父母的行为,被列入“十恶”中的“不孝”等行为,依“和奸有夫之妇”条款处以三等有期徒刑即可,“毋庸另立专条”。

其四,关于“子孙违反教令”问题。

“子孙违反教令”是传统法律中一条针对子孙卑幼“不听教令”,弹性很大的条款。只要子孙违背了尊长的意志、命令,即可构成此罪名。隋唐以后,各代法律都有此罪条,给予违反父母、尊长意志的子孙以惩罚。清律之中,除规定子孙违反教令处以杖刑以外,还赋予尊长“送惩权”,即对于多次触犯父母尊长者,尊长可以直接将其呈送官府,要求将其发遣。

礼教派认为,这样“子孙治罪之权,全在祖父母、父母,实为教孝之盛轨”。法理派则指出:“违反教令出乎家庭,此全是教育上事,应别设感化院之类,以宏教育之方。此无关于刑事,不必规定于刑律中也。”

其五,关于子孙卑幼能否对尊长行使正当防卫权问题。

礼教派认为,按照中国传统的伦理,“天下无不是之父母”,子孙对父母祖父母的教训、惩治,最多像舜帝那样“大杖则走,小杖则受”,只有接受的道理,而绝无“正当防卫”之说。法理派则认为:“国家刑法,是君主对于全国人民的一种限制。父杀其子,君主治以不慈之罪;子杀其父,则治以不孝之罪”,惟有如此“方为平允”。

在修订新刑律的过程中,实际上代表了包括清廷、社会上层贵族官僚、封建士大夫在内的保守势力的观念和态度。因此,清末修律过程中的“礼法之争”,其必然结局就是法理派的退让和妥协。

3.争论妥协的结果———《暂行章程》

由于传统保守的礼教派以张之洞、劳乃宣为首,借签注、核定、议决之机,责难新刑律违背传统礼教,

家族主义等儒学思想,攻击新刑律与“三纲”相违背,破坏男女之别、尊卑长幼之序。坚持把封建律典中“无夫奸”、“子孙违反教令”、“干名犯义”、“存留养亲”等内容特别规定于新刑律之中;煽动士大夫阶层反对新刑律;甚至呼吁朝廷对修律者兴师问罪,使“新刑律几有根本推翻之势”。清廷偏袒这一派意见,下谕:“凡我旧律义关伦常诸条,不可率行变革,庶以维天理民彝于不弊。该大臣务本此意,以为修律宗旨,是为至要。”法部据此在新刑律后加上五条《附则》,称《暂行章程》。规定了无夫妇女通奸罪,对尊亲属有犯不得适用正当防卫,加重卑幼对尊长、妻对夫杀伤害等罪的刑罚,减轻尊长对卑幼、夫对妻杀伤等罪的刑罚等等,以符合“凡我义关伦常诸条不可率行变革”的宗旨。刑法的修订,充分表现出顽固的中华法系与近代资本主义法系的抗争。

二十七、清末修律的特点

清末修律是中国法制史上一次重大变革,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西方法制尤其是大陆法系法律传统的深刻影响。这一影响显示了我国法制近代化和现代化的总体特征和路径。

第二、清末修律建立起诸法分立的部门法体系,突破了2000多年来传统旧律以刑为主的编纂模式。这是中国立法史上的一大进步,至此,中国的恶“六法体系”已初现端倪,中国法律近代化工程开始即采取此种模式,这是中国法制“大陆法系化”的典型标准。

第三、清末立法按照西方国家三权分立原则,确立了司法与行政分立的体制。

第四、清末民商法及其他立法,承认民营工商业的合法性,鼓励兴办工商企业,打破了千百年来重农抑商的旧传统,促进了中国民族工商业的成长和发展。

第五、清末修律在主要继受外国法制的同时,也继承和保留了中国传统法制的一些精神和规范。

清末法律的内容,仍以维护皇权为核心的专制体制为重心;严格维护纲常礼教和伦理道德关系;民律草案也确认旧式家长权、父权和夫权统治,维护传统婚姻、继承关系。

同时,清末法律确认和维护外国侵权者在华攫取的权益。

总之,清末发至变革标志着古老的中法法系的解体,开始向近代法制转型;一系列新的法律制度的建立,促使中国法制走上了近代发展的道路。

二十八、清末中国司法独立主权丧失之领事裁会审公廨

(一)领事裁判权制度的确立

所谓领事裁判权,乃是外国侵略者强迫中国缔结的不平等条约中所规定的一种非法特权。它的主要内容是:凡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国家,其在中国的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的管辖,不论其发生任何违背中国法律的违法犯罪行为,或成为民事诉讼或刑事诉讼的当事人时,中国司法机关无权裁判,只能由该国的领事等人员或设在中国的司法机构依据其本国法律裁判。故名曰:“领事裁判权”。

领事裁判权的确立,始于1843年7月22日在香港公布的《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同年10月8日签订的《中英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即《虎门条约》)。这样就将领事裁判权的范围扩大到了内地。1844年订立的中美《五口贸易章程》(即《望厦条约》)把领事裁判权的范围由五口进而扩大到各个港口,同时也不限于在中国的美国侨民与中国人之间,或美国侨民之间的民刑事案件要由美国领事审讯,甚至美国侨民与其他外国侨民在中国发生诉讼,“应听两造查照本国所立条约办理,中国官员均不得过问”。此后,法国、俄国、德国、日本等近二十个侵略者国家也都援英美先例,相继取得了这种特权。总之,依照不平等条约,不论中外混合案件或外国侨民之间的案件,或多国侨民之间的混合案件,根据所谓“被告主义原则”,都由被告到所属国的领事法院接受裁判。

(二)会审制度的形成

会审公廨又称会审公堂,是中国政府设在租借内的特殊审判机关,管辖以华人为被告的刑民事诉讼案件。

1864年清政府与英、美、法三国驻上海领事协议在租界内设立会审公廨,并于1868年订立《上海洋径浜设馆会审章程》。以后又在汉口、哈尔滨、厦门鼓浪屿等地设立了会审机关。这些会审机关名义上还是中国司法机关,形式上规定华洋互控的混合案件,由“华官”与外国领事会审,纯属华人之间的诉讼案件,“即听中国委员自行讯断,各国领事官毋得干预”。但事实上,不仅直接与外国人有关的华洋案件,外国领事有权参加会审。就是无约国侨民之间的诉讼以及外国人雇佣的中国人的诉讼,外国领事也得参与会审。名为“会审”,实则会审公廨,完全为外国领事一手把持,任意断案。

(三)领事裁判权制度确立的后果

领事裁判权是外国列强干涉中国内政,操纵中国司法的重要手段。它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领事裁判权的确立也是庇护外国侵略者在中国逞凶肆暴、走私贩毒的护符。

显然,领事裁判权制度的确立及其在清末立法中的确认,乃是清王朝法律制度半殖民地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外国在华领事裁判权,是帝国主义统治和奴役中国人民的司法工具,是套在

中国人民身上的一副沉重的枷锁。领事裁判权自1843年确立之后,经历了清王朝、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时期,直到1943年才在形式上宣布废除,在中国存在了百年之久。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后,才真正彻底废除了给中国人民带来苦难和耻辱的领事裁判权。

全国自考试题中国法制史

全国2008年10月自考试题中国法制史 全国2008年10月自考试题中国法制史试卷内容预览网站收集有1万多套自考试卷,答案已超过2000多套。我相信没有其他网站能比此处更全、更方便的了。 全国2008年10月自考试题中国法制史 课程代码:0022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中国古代〃刑起于兵〃,〃内行刀锯,外用甲兵〃之语岀自() A.《商君书·画策》 B.《周礼·湫官》 C.《尚书·吕刑》 D.《左传·昭公六年》 2?商朝为加强对各级官吏的管理,制定了行政法律规范,称为() A.《国宪》 B.《九章》 C.《九刑》 D.《法经》 3?以下各选项中,属于商、周法律形式的是() A.律 B.格 C.诰 D.科

4?西周时期的刑书,称为() A.《禹刑》 B.《汤刑》 C.《九刑》 D.《吕刑》 5?西周的五刑制度中,〃死刑〃称之为() A.具五刑 B.大辟 C.弃市 D.孥戮 6?中国古代法律由秘密状态变为向民众公开,这一转折发生于() A.商代 B.西周 C.春秋战国 D.秦代 7?公元前513年,晋国主持〃铸刑鼎"的大臣是()A.范武子B.赵盾 C.赵鞅 D.邓析 8?在中国古代法律中,〃贼罪〃是指() A?〃害良〃B. 〃窃货〃 C.强奸 D."诈伪〃 9?在秦代,知情人必须告发、官府必须受理的案件,称为() A.公室告 B.非公室告 C?州告D.诣阙告诉 10?汉刑制改革的具体原因,源于()

中国法制史(含答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 复习大纲 一、本复习大纲适用于本学期期末考试。 二、本次期末考试全部为客观题,包括三种:判断题、单项选择题、 不定项选择题。 三、《中国法制史》是法学的一门基础学科,知识点比较多,这次期 末考试,范围是课件前五讲的内容,也就是说包括从“中国古代法律起源”到“晚清法制改革”共五讲的内容,第六讲“民国法制与革命根据地法制”不作为考试的范围。 四、从考试内容上讲,我们的课件讲义已是《中国法制史》基本内容 的浓缩,因而要求全面学习和掌握。这次复习和考试也主要以课件讲义和指定教材为依据。就本次期末考试而言,以教材每一章后“同步测练”中的知识点为重点,大家可以自己梳理复习。 《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练习题 (请和本学期公布的大纲核对,答案供参考) 一、判断题: 1、西周在王位继承上实行父死子继。× 2、西周适用于买卖关系的契约,称为傅别。× 3、“刑不上大夫”意味着大夫犯罪一律不使用刑罚。× 4、西周“五听”之法的出现,表明了司法制度的发展和进步。√ 5、我国奴隶制社会一直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6、汉武帝时张汤制定的关于宫庭警卫的法律是《朝律》。× 7、中国古代官员退休叫致仕,汉代规定的官员致仕年龄为七十岁。 8、《晋律》的注由张斐、杜预所作,与律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9、“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法制指导思想是在《开皇律》中提出来的。× 10、科举取士制度创立于唐朝。√ 11、隋朝曾在大理寺设律博士,负责研究法律和协助审判工作。× 12、唐朝的《永徽律疏》是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 13、依《唐律》规定,犯十恶大罪者,一律处以凌迟极刑。× 14、宋代编敕的广泛使用,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强化。√ 15、宋代的监察官拥有风闻弹奏之权。√ 16、《大明律》共七篇460条。× 17、明代充军刑中“永远”是指本人毕生充军,死后刑罚执行完毕。× 18、明代规定,化外人犯罪,一律按明律审理处断。√ 19、清代为防范臣下结党而创设了奸党罪。√ 20、清朝建立之后,长期实行限制对外贸易的禁海法令,严重桎梏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1、清朝宣布修订法律后,西方列强放弃了治外法权。× 22、清末司法改革时,改大理寺为大理院,作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 二、单项选择题: 1、据《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周有乱政,而作( B )”。 A、禹刑 B、九刑 C、汤刑 2、西周将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区分为( A )。 A、非眚与眚 B、非终与惟终 C、误与故 3、奴隶制时期近似于后世拘役的刑罚是( B )。 A、圜土之制 B、嘉石之制 C、赎刑 4、《法经》中列在篇首的是( C )。 A、《具法》 B、《杂法》 C、《盗法》 5、秦代把杀伤、盗窃等危害封建统治的犯罪称为( B )。 A、公罪 B、公室告 C、非公室告 6、秦汉时期中央司法机构的长官称作( C )。 A、大理 B、大理寺卿 C、廷尉 7、汉代官吏违反法令私自到诸侯国任职者,构成( C )。 A、阿党罪 B、出界罪 C、左官罪 8、春秋决狱的主要原则是(C )。 A、区分公罪与私罪 B、同居相隐 C、原心定罪 9、中国古代把具法改为刑名并置于律文之首的法典是( B )。 A、汉律 B、曹魏新律 C、北齐律 10、《北齐律》共( C )。 A、十八篇 B、二十篇 C、十二篇 11、八议中有“议宾”一项,“宾”指( C )。 A、皇帝的亲戚 B、皇帝的客人 C、前朝国君的后代 12、唐朝编订的( C ),成为后世《宋刑统》的体例渊源。

中国法制史重点知识

中国法制史复习重点 一、夏商法制 (一)夏 1、夏代法律内容:统称为禹刑,泛指夏代所有的法律。 2、奴隶制五刑制度:是通行于中国古代奴隶社会的一种刑罚体系,即墨、劓、刖、宫、大辟五种。其中,前四种为肉刑,即身体刑,大辟为死刑,即生命刑。这种刑罚体系野蛮而又残酷,一直到南北朝时方为封建制五刑所取代。 3、司法制度: (1)夏代中央最高司法官称为“大理”,地方法官称“士”,基层则称“蒙士”。他们分掌夏代中央、地方乃至基层的司法审判工作。 (2)夏代监狱称之为“圜土”,中央监狱称为“夏台”。 4、夏代的法律规范:昏、墨、贼、杀。(也许有案例) (二)商 1、“商有乱政,而作汤刑”:《汤刑》是商代奴隶制法的泛称。《汤刑》是商代的立法思想。 2、商代婚姻继承制度: (1)明确确定一夫一妻制; (2)继承制度:商时为“兄终弟及,父死子继”的继承制度,且“弟及为主,子继为辅”,亦即兄殛弟继,无弟子继,弟死兄子继。直至商王武丁时始立太子制,即商代末年确立嫡长子继承制。 3、司法机构: (1)商代中央最高审判机关为“司寇”,位列六卿;下设正、史等审判官,地方与基层司法审判官则称“士”与“蒙士”。 (2)商代监狱承夏制仍称为“圜土”,另设有专门关押要犯之狱,称为“囹圄”。 二、西周法制 1、法律思想:承夏商“天讨”、“天罚”神权法思想,提出“以德配天”、“明德慎刑”的政治法律主张。在法律形式上主张“礼”、“刑”并用,在这里,德等同于礼。并同时体现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的思想,这是“民本”思想的雏形。其礼的核心是尊尊、亲亲。 2、宗法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中存在的一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组织与国家制度相结合,以保证血缘贵族世袭统治的政治形式。宗法制度是西周时期基本政治制度。 3、法律形式: (1)周公制礼——尊尊、亲亲。西周时期的“礼”是法律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国家强制性。 (2)“吕刑”、“九刑” 4、刑罚:仍以墨、劓、刖、宫、大辟五刑为主,并形成以“圜土之制”、“嘉石之制”为名的徒刑拘役等刑罚,以及赎刑、流刑等制,作为五刑的补充,这是封建制刑罚的萌芽。 5、刑法原则 (1)三赦之法:老幼犯罪减免刑罚; (2)三宥之法:区分故意与过失、惯犯与偶犯; 6、刑事正策——“刑罚世轻世重” 《尚书?吕刑》:“轻重诸罚有权。刑罚世轻世重”。“权”是权衡、度量。主张“刑罚世轻世重”就是说要根据时势的变化,根据国家的具体政治情况、社会环境等因素来决定用刑的宽

【法学】自考中国法制史笔记共(7页).

“中国法制史”讲义 中国历代主要法律 一、奴隶制社会的主要法律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吕命穆王,训夏赎刑,作吕刑。此外,注意郑国铸刑书;竹刑。 二、封建社会的主要法律 (一战国时期-《法经》掌握其作者、篇目、意义,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最系统的封建法典。 (二秦朝-《睡虎地秦墓竹简》 (三汉朝-约法三章的原始意义; 九章律;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主要是分裂割据的时期,但法制建树较大 1.魏律注意改具律为刑名 2.晋律又称泰始律,分刑名为刑名和法例两篇。 3.南朝法律沿用晋律 4.北朝律 5.麟趾格改科为格 6.大统式提高式的地位 7.北齐律定律12篇,影响深远;合刑名、法例为名例律;规定重罪十条;规范刑罚。

注意从战国法经的具法;战国秦以及秦汉的具律;到曹魏时改为刑名;到晋律中分为刑名和法例两篇;北齐律又合为名例律的发展过程。 8.北周律建树不大 (五隋 1.开皇律定十恶;定五刑(笞、杖、徒、流、死 2.大业律 (六唐 (七五代 (八宋掌握宋刑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刷的法典;编敕;编例 (九元 1.《至元新格》元朝第一部法律 2.《风宪宏纲》有关纲纪、吏治 3.《大元通制》元朝比较完备的法律 4.《元典章》地方官府所汇的法律 5.《至正条格》最后一部 (十明 1.《大明律》改篇目为7篇,被后世沿用。 2.明大诰重典治民,重典治吏的体现 3.大明会典

(十一清 1.《大清律例》共7篇,436条 2.《大清会典》 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太平天国 1.《天朝田亩制度》体现平等、平均的思想。 2.《太平刑律》主要规定太平天国所定的一些罪名和一些刑罚。 3.《资政新篇》超前的成分很大,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尤其是战乱的环境下,无法实现。 (二清末(1840-1912年 1.宪法性法律钦定宪法大纲;十九信条 2.刑法大清现行刑律的特点:根据大清律例删改而成;对民事条款予以分出,不再科刑;解除同姓相婚的禁令。它是过渡性的刑律。 大清新刑律是新型刑律。分总则和分则两编;规定了新式的刑法原则;规定新刑罚,区分主刑,从刑;规定了一些新罪名。这些内容要重点掌握。 3.民律草案共五编,1911年完成,未及公布实行。 4.商律(略 5.《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 6.《法院编制法》规定各级审判厅的设置,实行四级三审制。 (三南京临时政府

中国法制史完整讲义

中国法制史 2012年法制史 、西周时期(前1066 —前771)―― 以德(礼)治国 【例题?单选题】西周时,格伯以良马四匹折价,购买倗生三十田。双方签订买卖契约,刻写 竹简之上,中破为两半,双方各执一半。依西周礼法,该契约的称谓是下列哪一种?()(2008-1- 8 ) A.傅别 B.质剂 ?券书 D.书券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核西周契约制度。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为“质剂”,这种契约写在简牍上,一分为二,双方各执一份。实际上“质”和“剂”是有区别的,“质”是买卖奴隶、牛马所用的较长的契券:“剂”是买卖兵器、珍异之物所适用的较短的契券。“质” “剂”由官府制作,并由“质人” 专门管理。所以本题B为正确选项。

:■、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制 法的活动。对此,晋国大夫叔向曾写信痛斥子产:“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惧民之有争心也?… 民知有辟,则不忌于上,并有争心,以征于书,而徼幸以成之,弗可为矣。”关于“不为刑辟”的含 意,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8-1-10 ) A.不制定法律 B.不规定刑罚种类 C.不需要判例法 D.不公布成文法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核春秋时期的立法活动。所谓“刑辟”就是刑法、刑律,“不为刑辟”就是不公布成文刑法。所以本题应选B

三、秦代的法制

【的专制特色?()(2011年) A.“偶语诗书” B.“以古非今” C?“非所宜言” D. “失刑” 【答案】D 【解析】选项ABC均属于危害皇权罪,体现了维护皇权至上的专制主义色彩。选项D是对过失量刑不当的处罚,没有明显体现专制。 ( )

【例题?多选题】关于中国法律制度发展和演进,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2009 年) A.商鞅“改法为律”扩充了法律内容,强调了法律规范的普遍性 B.汉武帝顺应历史发展废除肉刑进行刑制改革,为建立封建刑罚制度奠定了重要基础 C.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更广泛、更直接地把儒家的伦理规范上升为法律规范,使礼、法更大程度上实现融合 D.清末变法修律基本上是仿效外国资本主义的法律形式,固守中国的封建法制传统

中国法制史复习资料

中国法制史期末复习题 中国法制史—X晋藩—第三版—中国政法大学—31元客观题请见在线作业题 一、名词解释 ?法律答问(2.1) ?折杖法(5.3) ?枷号(8.4) ?春秋决狱(3.2) ?领事裁判权(9.6) ?廷杖(8.4) ?九卿会审(8.5) ?五听(1.7) ?五权宪法(11.4) ?六法全书(11.4) ?八议(4.2) ?三司推事(5.6) 二、简答题 ? 1.简述《北齐律》的基本内容。(4.1) ? 2.简述XX国民政府立法原则和立法特点。(11.3) ? 3. 简述唐律中老少废疾犯罪减免处罚的原则。(5.3)? 4.简述《法经》的基本内容。(1.8) ? 5. 简述汉代文景时期的刑罚改革(3.1) ? 6. 简述元代刑事立法的基本特色。(7.4) ?7. 简述《大清民律草案》的制定和基本内容。(10.5)

?8. 简述西周实行同姓不婚的原因。(1.5) ?9.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内容。(11.1) ? 三、论述题 ? 1.试述明初重典治国成效和后果。(8.1) ? 2.学习中国法制史有哪些历史和现实意义?(本书未涉及) ? 3.试述汉代刑罚制度改革的原因、内容及意义。(3.1) ? 4.试述古代中央司法体系的特点。(本题综合) ? 5. 试论明朝初年的立法思想与立法活动。(8.1) ? 6.试述汉代刑罚制度改革的原因、内容及意义。(3.1) ?7.试论唐律的特点与影响。(5.4) ?8. 试述唐律的主要特点。(5.4) ?9. 试述清末法律制度变革的原因。(10.2) ?10. 试述唐律中有关违律为婚的规定。(书中未涉及) ?封建法律规定:①同宗共姓不准通婚。唐律规定:“诸同姓为婚者,各徒二年,缌麻以上,以奸论”。封建婚姻制度明、清律都有同样的规定。②严禁良贱通婚。封建社会的所谓贱民 名称历代并不划一,唐代主要包括部曲、客女、乐人、杂户、 官户、奴婢。清代以士、农、工、商四民为良,“奴仆及倡优 隶卒为贱”(《清会典·户部》)。良贱通婚为违律婚。按唐律,“诸与奴娶良人女为妻者,徒一年半。女家减一等离之,其奴 自娶者亦如之。主知情者杖一百,因而上籍为婢者,流三千里。 即妄以奴婢为良人,而与良人为夫妻者,徒二年,各还正之。” 良贱不能通婚,是封建等级制度在婚姻关系上的反映。

中国法制史笔记全整理

中国法制史 绪论 一、关于中国法制史学科 (一)中国法制史是法律史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 (二)中国法制史的研究范围 (三)中国法制史的发展历程 二、关于中国法制史的基本线索 (一)夏商西周春秋时期法制的萌芽和成长 (二)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法制的形成和发展 (三)隋唐法制的完善 (四)宋、元、明、清法制的成熟及演变 (五)中国近代法制的演变 (六)新民主主义法制实践及其转型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法制的建设 三、关于中华法系 【中国传统法制的基本特征】 (一)以儒家学说为法制的基本的指导思想和立论基础 (二)引礼入法、礼法结合 (三)家族本位的伦理发占有重要地位 (四)鲜明的专制特性? (五)融合了以汉族为主题的各民族的法律意识和法律原则 (六)刑事、行政、经济立法比较发达,民事立法相对薄弱 (七)无讼是求,调处息争 论述中华法系及特点: 中华法系是指以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为母体,在东南亚早期封建国家之间形成的一个影响广泛的法系。中华法系的母法就是经千年积累而成的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中华法系的子法系统,主要有封建时期的日本、朝鲜、越南等仿效中国古代法而建立起来的法律体系。 中国法系的特点表现在:从立法和法典结构上看,是“诸法合体,民刑不分”;从司法体制上看,是“行政兼理司法”。但是,中华法系的基本特点应该是“礼法合一”。礼法合一”是指在中华法系法律制度中,中国传统的论理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完全融为一体,法律的评判标准与道德的评判标准完全一致。 第一章夏商西周的法律制度 司考考点: 明德慎罚、出礼入刑、五刑、契约、婚姻继承、大司寇、五听、五过、三刺。

·神话传说时代——习惯法 ·夏商周——形成了礼刑结合的国家法体系 ·西周的法制思想已形成一个较为完备的体系,其内容趋于成熟,促进了礼刑结合的法律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司法制度。 第一节中国法律的起源 一、原始人的法 ·法人类学的基本观点 (一)法是社会生活需要的产物 (二)无论原始社会还是文明社会都有其法律制度 ·中国原始人的法表现为礼与刑两个方面 二、礼来源于原始人的祭祀 三、刑始于兵,兵狱同制 (一)刑起源于部落战争----刑始于兵,兵狱同制 (二)战争产生了刑罚---- 奴隶制五刑的产生是战争的需要和结果; (三)一些罪名产生于战争----弗用命.不从誓言罪等; (四)刑官产生于战争----皋陶作士. 第二节夏商西周的礼 一、周公制礼★ 西周的重大立法活动.西周初期在周公的主持下,以周族原有的习惯法为基础,结合 现实需要,对夏商的礼进行全面的整理增删,重新厘订了一套完备的典章制度和礼节 仪式,史称周公制礼. 二、周礼的分类 (一)可分为“本”和“文”;“本”指精神原则;“文”指礼节仪式。 (二)可分为“五礼”、“六礼”或“九礼”。(五礼:吉、凶、军、宾、嘉) 三、周礼的实质 ·西周的礼法制度以差序为基础,所谓差序就是强调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等级秩序。 ·礼的实质就是“别”,反映了西周的社会秩序是一种等差秩序。 四、周礼的内容 (一)土地所有权 1、土地王有制度:“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2、分封制度:“授民授疆土”; 3、贡赋制度:“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 (二) (三)婚姻 1、婚姻形式:贵族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民间实行一夫一妻制。 2、婚姻条件:(1)禁止性条件:同姓不婚、五不娶。 (2)成立条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自考中国法制史重点归纳

唐律的影响 1、对之后历朝立法的影响 是中国传统法典的楷模。对《宋刑统》、《大明律》和《大清律例》等法典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2、对当时东亚国家立法的影响 对朝鲜、越南、日本等国的法律制度产生了影响,这些国家都是在不同程度上吸取唐律的内容,以其为基础而制定本国法律,如朝鲜的《高丽律》,越南的《鸿德刑律》,日本的《大宝律令》和《养老律令》等。唐律是中华法系形成的标志,在世界法制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唐朝法律有关贵族官吏特权的规定(1)议。即八议,指八类高管达贵在犯罪后,享有通过大臣商议,再经皇帝裁决而减免刑罚的一种特权。分别是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 (2)请。指通过上请程序而减免刑罚的一种特权。 (3)减。指有一定身份的官员及其亲属犯有流以下罪行的,可以享受减一等处罚的一种特权。(4)赎。指官吏贵族及其亲属犯有流以下罪的,可享受用铜赎罪的一种特权。(5)官当。指官吏可以用官品来抵罪的一种特权. 告诉的限制 (1)对亲属间告诉的限制。根据?同居相为隐?的原则,禁止亲属间互相告诉,特别是卑幼控告尊长。(2)对奴告主的限制。(3)生理上的限制。80岁以上、10岁以下的人,以及笃疾者。(4)对囚徒的限制。不合要求告诉的处罚 (1)禁止诬告。诬告反坐。(2)禁止用匿名书信告诉。 (3)禁止疑告。即要求有确切的年月、事实。 南京国民政府立法特点 (一)立法权由国民党直接控制(二)法律制定的速度较快(三)数量大、内部协调性较差 南京国民政府诉讼审判制度的主要特点(一)收回领事裁判权 1943年,与美国、英国等签订协议,取消领事裁判权,此后从其他国家陆续收回治外法权。(二)民事诉讼采取不干涉主义原则 不干涉主义指在民事诉讼活动中,完全以当事人的意愿为准,法院一般不作主动干涉。(三)普通刑事诉讼和特种刑事诉讼并存 秦朝的罪名 (1)盗徙封罪即私自移动田界,是秦朝的一种破坏经济秩序的犯罪,处以赎耐刑。(2)以古非今罪即以过去之事非议或指责当今的政策和制度,是秦朝一种危害专制皇权的罪名,处以族刑。这种罪名起到了钳制言论自由的作用。 (3)非所宜言罪即说了不该说的话,是秦朝一种危害专制皇权的罪名,用于钳制言论自由。 (4)投书罪即投递有害于统治秩序的匿名信,要求见到这种匿名信的人不能传播,当即焚毁。是秦朝一种危害专制皇权的罪名。名词解释 具五刑秦朝的一种死刑,是一种极端残忍的肉刑与死刑并用的刑罚。执行方式为先对 罪犯施加黥、劓、斩左右趾等肉刑,再用笞 杖活活打死,然后枭首示众,并将尸骨剁成 肉酱。有诽谤谩骂行为者,先割断其舌头。 城旦舂即强制筑城、舂米的徒刑,是秦汉 时期的一种广泛使用的劳役刑。城旦,指男 犯为筑城等劳役;舂,指女犯为舂米等劳役 鬼薪、白粲即强制罪犯从事为宗庙砍柴伐 薪、择米一类的劳役,是秦汉时期的一种广 泛使用的劳役刑。鬼薪,指男犯为祭祀鬼神 而上山砍柴;白粲,指女犯为祭祀鬼神而择 米做饭。 五善是秦朝官吏的道德和行为准则,是官 吏选任的标准。一是?忠信敬上?,即效忠皇 帝;二是?清廉毋谤?,即廉洁奉公;三是? 举事审当?,即办事审慎妥当;四是?喜为善 行?,即乐善好施;五是?恭敬多让?,即为 人恭敬谦让。 察举也称荐举,是秦朝选任官吏的方式之 一。是自下而上地举荐人才为官,由朝廷或 主管官员进行考察任用的制度。被推荐者在 品德操守及财产方面应符合一定的条件 秦朝的手工业管理法规 为了加强手工业的管理,秦朝制定了《工律》、 《均工律》、《工人程》等相关法律,对产品 的规格、质量等作了规定。 (1)关于产品规格,规定制作同类产品, 其大小、长短和宽窄必须相同。 (2)关于产品质量,规定生产责任和产品 检验评比制度,要求在生产的器物上注明制 作的官署或工匠的名称和名字,以便检查。 (3)规定不符合规格和质量的不合格产品, 不得进行买卖,并对责任人给予相应的处罚。 秦朝的市场贸易管理法规 为了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秦朝制定了较为 细密的市场管理法规。(1)关于商品价格, 《金布律》规定凡出售的商品必须明码标价 (不到一钱的小商品除外)。(2)为了防 止欺诈行为,《关市律》规定商家在收到钱 后,必须当面讲钱放入钱筒中。 (3)关于度量衡。秦统一中国后,制定了 统一的度量衡制。为保证市场上度量衡器的 准确性,严格地规定了其标准规格及误差, 并规定官吏每年检查校正一次,不准确的要 予以处罚. 汉主要的法律形式 (一)律——是经过一定立法程序修订后颁 布的成文法,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普遍适用性, 是基本的法律形式。 (二)令——是皇帝发布的诏令,是一种单 行法规。 (三)科——是关于规定犯罪与刑罚的单行 法规,又称为?事条?或?科条?。 (四)比——是在法律没有正式规定的情况 下,援引以往已经判决执行的典型案例作为 判决依据,又称?决事比?或?辞讼比 ?犯跸—指冲犯皇帝仪仗、车骑影响通行。 首匿—指首谋隐匿犯罪,处以弃市之刑。 通行饮食—指为对抗朝廷者充当向导、提供 食物及传递情报的犯罪行为,处以大辟之刑。 见知故纵——指官吏知道犯罪必须予以追 究,否则将获同罪。 左官——规定地方官吏由皇帝任命,不经中 央委派而出任诸侯国的官职即为?左官?,命 官者和受命者都要受到严厉惩罚。 酎金不如法——指王侯献给天子的醇酒和 赤金,若是色量不符合标准,就构成这一罪 名,失去领地和爵位。 阿党附益——阿党是指由中央委派的诸侯 国丞相对诸侯的罪名不予揭发;附益是指中 央朝臣与诸侯相勾结。是汉朝时为了加强皇 权、监控地方势力而规定的罪名。 沈命法——即地方各级官吏对聚众造反者 未发现或发现而未全部捕获者皆处以死刑 矜老恤幼原则 (1)除特殊犯罪、诬告及杀伤罪外,一般 可以免刑。(2)具体刑罚上给予宽宥。 (3)监禁期间有免戴刑具的优待。 (4)女徒顾山——是西汉时为女徒犯规定 的专门赎罪办法,即交纳一定的钱财雇人代 替服役的办法。它体现了对女犯的矜恤。 取息过律——即收取利息超过了法律的规 定,这是汉朝时的一种罪名,其主要目的是 限制利率,防止高利贷,以缓和社会矛盾, 维护社会稳定。 非正?、?非子?罪——是汉朝时关于身份继 承方面的罪名,?非正?是指不由嫡系正宗继 承爵位;?非子?是指不由亲生之子继承爵位。 犯此罪者依律免为庶人 尚书台——汉朝时的中央行政机关。汉武帝 时,原本在内廷掌握图书、奏章的尚书逐渐 被委以处理军国大事的重任,随后,又建立 了尚书台,扩充组织。东汉光武帝时,尚书 台日趋庞大,成为中央的主要行政机构,使 得?三公?形同虚设。尚书台的出现和强大是 皇权加强的体现。 上计律——是汉朝时有关官员考核的法律。 所谓上计,指每年年终由郡守派出上计掾和 上计吏各一人,携带写有本郡内农业生产状 况、户口增减、治安情况等内容的上计薄, 到中央向丞相汇报。经过考核,根据其考核 结果决定赏罚。 六条问事——西汉武帝时期建立的监察官 员的制度。规定刺史以六条问事,行使监察 权。其目的在于督促郡守平理政狱,严防其 与豪强势力相勾结。 廷尉——秦汉时专设的审判机关,长官也称 为廷尉。其主要职责是:一、手里地方上报 的疑难案件,并审批地方的死罪案件;二、 办理皇帝交办的诏狱 告劾——汉朝时起诉称为?告劾?。?告?指吏 民告发违法犯罪,其中包括原告直接去官府 告诉,相当于现代诉讼中的自诉。?劾?指由 官吏请示司法机关立案审理的诉讼行为。 颂系——按照汉律规定,老幼孕妇可以免戴 刑具. 读鞫——司法官员在判决前,对审理获得的 违法犯罪过程和事实加以归纳和总结,并向 被告宣读其内容。 录囚——是皇帝或上级司法机关通过对在 押犯人的复核审问,监督和检查下级司法机 关的决狱情况,以平反冤狱及督办久系未决 案件的一项制度。这一制度始于西汉,对于 平反冤狱、改善狱政、监督司法起到了一定 作用,是古代实行审判监督的一个途径,为 后世所继承。 律学的发展 1、法律注释的水平明显提高。 2、法典编纂技术渐趋成熟。

中国法制史复习资料-00

一、各章重点难点——二各章复习题及答案——三形成性考核答案 1.禹刑 禹刑是夏朝法律制度的总称。它虽然以禹命名,但并不是大禹所作,而是夏朝统治者制 定的,为了追念其祖先而名为“禹刑”。文献记载,禹刑规定了五刑,共三千条。 2.甘誓 甘誓是夏启在准备讨伐有扈氏时,在“甘”(陕西省户县西南)发布的战争动员令。 《甘誓》里规定了“威侮五刑,怠弃三正”的内容。 3.圜土 圜土是夏、商、西周监狱的名称。因其在地下挖成圆形土牢,或是在地上用土筑成圆形土墙而得名。 4.夏朝的监狱。 夏朝已建立囚禁罪犯的监狱。据《竹书纪年》载:“夏帝芬三十六年作圜土”。“圜者,圆也”,“圜土”,是监狱的形象称呼,在地下挖成圆形的土牢,或是在地上用土筑成圆形的土墙。 夏朝在都城阳翟“均台”(今河南禹县)这个地方还设有中央直辖的监狱。相传夏桀曾把商汤“囚之夏台”。均台也叫夏台。所以后来“均台”和“夏台”都成为夏朝监狱的代称。 5.《甘誓》的发布及其主要内容。 甘誓是夏启在准备讨伐有扈氏时,在“甘”(陕西省户县西南)发布的战争动员令。 其中规定了: (1)“有扈氏威侮五刑,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罚。”夏启向他的臣民宣告有扈氏的罪行,有扈氏不学习黄帝、尧、舜、禹四世的德行与政绩,不走正道,逆天而行,引起天怒人怨,因此上天要灭绝他,夏启奉上天的意志对他进行讨伐。 (2)“左不攻于左,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予则孥戮汝。”意思是说,在战车左边的兵士,如果不好好从左边攻杀的人,你们就是不奉行命令;在战车右边的兵士,如果不好好从右边攻杀的人,你们就是不奉行命令;驾驭战车的兵士,如果不好好驾驭战马,你们就是不奉行命令。在先祖的神位前赏赐那些奉行命令的,在社神面前惩罚那些不奉行命令的。 6.夏朝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1)“夏有乱政,而作禹刑”。禹刑是以禹命名的夏朝法律制度的总称,其具体内容已无从查证。据后人追述,夏朝已经有了“五刑”,共三千条。 (2)“威侮五行,怠弃三正”。这是夏启在准备讨伐有扈氏时发布的战争令,即军令《甘誓》中一条罪名。 (3)“昏、墨、贼,杀”。其中的昏、墨、贼是夏朝的三个罪名,杀是刑名。“己恶而掠美为昏”。“贪以败官为墨”。“杀人不忌为贼”。

2019年电大本科中国法制史重要知识点整理版

单选题 1.”昏.贼.贼,杀”是夏朝法律内容,其中”杀人不忌为( B.杀)”。 2.西周时吕刑制定了赎刑和有关刑法原则的内容.吕刑的作者是( B.吕侯)。 3.我国古代首次公布的成文法是在( B.鼎上)。 4.汉代对利率曾有明确规定,超过法定利率这叫做(A.取息过率)。 5.明律规定,对于执行监察职务的所谓”风宪官”的御史,若犯贪污罪比其他官吏处刑要加重(B.二等)。 6.在中国法制史上,”八议”最早规定在( A.(曹) 魏律)。 7.《唐律疏议》第二篇的篇名是( B.卫禁)。 8.中国封建社会国家对某些重要的商品实行专卖的制度,叫做(D.禁榷制度) 9.旧中国起草的第一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刑法典是( D.《大清新刑律》)。 10.鸦片战争后清朝的专门负责司法行政的机关是(C.法部)。 11.夏朝奴隶制国家的第一个国王是( C. 启). 12.我国古代赎刑最早出现在( A. 夏朝)。 13.春秋时期在晋国铸刑鼎的是( A. 赵鞅). 14.战国初期魏国的李悝制定的一部封建法典,叫做( B. 法经)。 15.秦朝有一种以极端残忍的死刑与肉刑井用的刑罚是( D. 具五刑). 16.在《法经》的基础上增加了户律.厩律.兴律三篇的是( C. 察律)。 17.清朝每年复审各省死刑案件的司法制度叫做( A.秋申). 18.《钦定宪法大纲》的附录是( D.臣民权利义务). 19.担任《大清民律草案》的总则.债权和物权三篇起草的外国法学家是( D.日本人). 20.《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周有乱政,而作”( C.九刑)。 21.在我国,首次以年龄确定刑事责任年龄的是( B.汉朝)。 22.宋代初年出现的官府承认土地私有权的凭证,叫做( A.红契)。 23.中国法制史上,确立”十恶”罪名的法典是(C 《开皇律》)。 24.保存至今一部最早的.最完整的.具有封建国家行政法典性质的文献是( A.《大唐六典》)。 2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是( D.《大清新刑律》)。 26.《钦定宪法大纲》的正文是( A.君上大权)。 27.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华民国第一届政府得以成立的法律基础是(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28.南京国民政府的立法机关是( C 立法院)。 29.1946年5月4日党中央发布指示,改减租减息为没收地主土地,这个指示即为( C”五四指示)。 30.商朝的(刑事)立法指导思想是( A.神权法)。 31.春秋时期叔向反对郑国铸刑书于鼎,铸刑鼎的人是( D.子产)。 32.战国初期魏国的李悝制定的一部封建法典,叫做( B.法经)。 33.秦朝有—种以极端残忍的死刑与肉刑并用的刑罚,叫做( D.具五刑)。 34.汉朝有一种法律形式是比照断案的典型判例,此法律形式为( D. 比)。 35.《钦定宪法大纲》的附录是( D.臣民权利义务)。 36.太平天国早期的革命纲领是( A.《天朝田亩制度》)。 37.北京政府主管行政诉讼的司法机关是( D.平政院)。 38.西周出现了契约关系,买卖契约称为( A.质剂)。 39.汉朝有一种法律形式是针对某类事情的一个方面制定的单行法规,此法律形式为( C. 科)。 40.“重罪十条”始于( D.北齐律)。 41.在中国历史上,将典卖制度化的朝代不是( A.西周)。 42.中国封建时代最完备的行政法规及行政立法总汇的法典不包括( D.《崇德会典》)。 4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近代意义的宪法性文件是( B.《钦定宪法大纲》)。 44. 夏启作为夏朝第一个帝王,打破了传统的掸让制,确立了( A.王位世袭制)。 45.辛亥革命发生后,清政府用了三天便制订和通过了( B.《十九信条》)。 46.西固有一种刑罚是把犯罪者晒成肉干,这种刑罚叫做( C. 脯). 47.春秋时期,我国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是郑国的( C. 子产)。 48. 战国时期,在秦国进行二次变法改革的人物是( B. 商殃)。49.首次将”亲亲得相首匿”原则规定下来的法律是( C. 汉律). 50.晋律的特点是纳礼入律,将儒家的( C. 服制)列入律典,作为定罪量刑的原则. 51. 唐代官吏退休年龄为( D.七十岁)。 52.宋朝将历史上最残酷的生命刑正式纳入法典,即( C. 凌迟刑). 53.明代刑罚除死刑外,以( D. 充军)为最重。 54.史书上记载:”吕命穆王,训夏( D. 赎刑)。” 55.秦朝的中央司法审判机关的长官叫( C. 廷尉)。 56.在我国法制史上,正式把”重罪十条”纳入法典的是( B.北齐律)。 57.首次{最早规定规} 定封建五刑制度的法典是( A.开皇律)。 58.中华法系的典型代表是( B. 《唐律》)。 59.我国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法典是( D. 《宋刑统》)。 60.清朝主管审判的中央司法机关是( A. 刑部)。 61.太平天阔的结婚证书叫( A. 合挥)。 62.武昌起义后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共四章( A.21 )条。 63. (在中国历史上)我国第一部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劳动人民制定,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纲领是( 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64.秦朝的中央行政机关实行( B.三公九卿制)。 65.中华法系的代表法典是( C. 唐律疏议)。 66.正式确定封建制五刑的法典是( A. 开皇律)。 67.采用”重典治乱世”的开国皇帝是( D.朱元璋)。 68.《钦定宪法大纲》的正文称为( A. 君上大权)。 69.夏朝法律制度”昏.墨.贼,杀”中规定的刑名是( D.杀)。 70.商朝”立纣为太子案”进一步说明了王位继承实行严格的( C. 嫡长继承)。 71.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为( A.质剂)。 72.秦朝的判案成例叫做( B.廷行事)。 73.汉武帝之后,汉朝的法律指导思想的核心是( C. 儒家思想)。 74.将”八议”制度最早规定在法典里的是( A.魏律)。 75.典卖制度法律化的完备始于( C. 宋朝)。 76.为防止臣下结党,最早设置奸党罪名的法典是( C. 《大明律》)。 77.最早确立封建制法典十二篇体例的法典是( A.魏律)。 78.最早确立”十恶”罪名的封建制法典是( D.《开皇律》)。 79.宋朝将判案的成例叫做( C.断例)。 80.通过胡惟庸案,可以总结朱元璋时期法律制度的特点之一是( A.重典治吏 )。 81.在我国,程序法和实体法分开,始于( B.鸦片战争后清朝 )。 82.在太平天国的法律中,主张发展近代经济.提倡修铁路.造轮船的法典是( B.《资政新篇》)。 83.《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采取的政体是( A.总统制 )。 84.《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苏维埃国家政治制度是( B.工农兵代表大会)。 85.夏商周三代监狱的通称是( D.圜土)。 86.第一次将儒家的”服制”列人律典的封建制法典是( B.晋律)。 87.宋朝将中央主管官署就某项法令所作的解释叫做( C.申明) 。 88.太平天国后期的纲领性文件是( B.《资政新篇)。 89.《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采取的政体是( B.责任内阁制)。 70.朱元璋将重典治乱世的重点放在( A.重典治吏)。 71.《史记.殷本记》说”纣囚西伯( B.羑里)” 72.春秋时期对晋国铸刑鼎提出反对意见是( D.孔子)。 73.秦朝强制男犯白天修筑城的徒刑叫做( A.城旦)。 74.“重罪十条”是”十恶”的基础,确立“重罪十条”的法典是( C.北齐律)。 75.最早规定“封建制五刑”的法典是( B.《开皇律》)。 76.中国历史上最残酷的刑罚当属( D.凌迟)。 77.夏朝出现了一种制度,可以用财物折抵刑罚,这种制度叫做( C.赎刑)。 78.西周法律规定,民事案件要缴纳诉讼费,形式为( B.束矢)。 79.《法经》共(C.六篇)。 80.《中华民国约法》采取的政体是( A.总统制) 。 81.在奴隶制五刑中,破坏犯罪者的生殖器官,进而残害生殖机能的刑罚是( D.宫刑)。 82.战国时期的立法指导思想“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的中心是(A.取消旧奴隶主贵族在法律上享受的特权)。 83.汉代对被告人进行审讯叫( A.鞠狱)。 84.工农民主政权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刑事法规是( A.《中华苏维埃共 .

最新10月全国自考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精品自学考料推荐?????????????????? 全国 2018 年 10 月自学考试中国法制史试题 课程代码: 0026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5 分 )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 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发明楔形文字的是 () A .阿卡德人 B .苏美尔人 C.阿摩利特人 D .亚述人 2.对楔形文字法的发现和认识始于20 世纪初成功解读的出土石刻和 () A .木刻 B .铜器 C.泥版文书 D .纸草文书 3.古代印度法的种姓制度严格实行职业世袭和() A .族内婚 B .族外婚 C.同辈婚 D .同姓婚 4.古印度的继承法规定,长子有权继承父亲的一切遗产,其他诸子的生活依赖于() A .母亲 B .家族 C.宗族 D .长子 5.经考古发现,公元前15 世纪,古希腊法的萌芽始于刻在泥版上的() A .迈锡尼法 B .克里特法 C.提秀斯法 D .阿提卡法 6.古代雅典刑事法律制度中,最严重的犯罪是() A .诽谤罪 B .杀人罪 C.虐待罪 D .国事罪 7.罗马国家的第一部成文法是 () A .《法学阶梯》 B .《十二表法》 C.《学说汇纂》 D .《引证法》 8.罗马国家出现的最早的所有权形式是() A .最高裁判官所有权 B .外省土地所有权 1

C.市民法所有权 D .外来人土地所有权 9.蛮族法典中,在当时有很大权威性,并有着广泛影响的是() A .《尤列克法典》 B .《撒利克法典》 C.《伦巴德法典》 D .《里普利安法典》 10.日耳曼法为严格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保证债务履行经常使用的方法是() A .宣誓 B .决斗 C.扣押人身 D .扣押财产 11.教会法规定一律处以死刑并没收财产的犯罪是() A .强奸 B .杀人 C.破坏家庭 D .信奉异教 12. 13 世纪下半叶,教会法学家援用了“利息”一词来表示贷款人可以索要的合法利益,该词来源于 () A .罗马法 B .日耳曼法 C.希腊法 D .伊斯兰法 13.中世纪早期城市法的唯一渊源是() A .城市判例 B .城市习惯法 C.城市立法 D .城市特许状 14.中世纪西欧城市法中最为首要的内容是() A .城市市民权 B .城市工商管理 C.城市自治权 D .城市行政管理 15.伊斯兰法中,以服兵役为条件的土地占有形式是() A .米克尔 B .瓦克夫 C.圣地 D .伊克特 16.很多学者认为,英国法的真正历史始于() A .诺曼征服 B .盎格鲁时代 C.罗马征服 D .撒克逊时代 17.现代英国法律发展中确立了“衡平法上之不得自食其言”原则的是() A .玛利瓦禁令 B .高树案 C.安东·皮勒命令 D .玛丽案 18.开创了北美殖民地制定公约的先例,并与弗吉尼亚议会一道被称为美国立宪政治两大 2

赵晓耕中国法制史笔记

第一节西周至秦汉、魏晋时期的法制 一、西周的法制思想与法律 (一)西周的“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思想 1.“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思想内容。为谋长治久安,周初统治者继承了夏商以来的神权政治学说。同时为了修补神权政治学说中的缺漏,并确定周王朝新的统治策略,进一步提出了“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政治法律主张。这里的“天”仍是夏商以来一直尊奉的“上天”,但周初统治者认为,“上天”只把统治人间的“天命”交给那些 有“德”者;一旦统治者“失德”,也就会失去上天的庇护,新的有德者即可以应运而生,取而代之。因此,作为君临天下的统治者应该“以德配天”。“德”的要求,主要包括三个基本方面:敬天、敬祖、保民,也就是要求统治者恭行天命,尊崇天帝与祖宗的教诲,爱护天下的百姓,做有德有道之君。在这种“以德配天”基本政治观之下,周初统治者具体提出了“明德慎罚”的法律主张。这种“明德慎罚”的主张要求统治者首先要用“德教”的办法来治理国家,也就是通过道德教化的办法使天下人民臣服,在适用法律、实施刑罚时应该宽缓、谨慎,而不应一味用严刑峻罚来迫使臣民服从。“明德慎罚”的具体要求可以归纳为“实施德教,用刑宽缓”。其中“实施德教”是前提,是第一位的。“德教”的具体内容,周初统治者逐渐归纳成内容广博的“礼治”,即要求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都按既有的“礼”的秩序去生活,从而达到一种和谐安定的境界,使天下长治久安。 2.“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思想的影响。 “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主张代表了西周初期统治者的基本政治观和基本的治国方针。这种主张的提出,不仅解决了为什么商汤可以伐桀武王可以伐纣的理论问题,而且为西周社会的发展确定了基本的方向。这种法律思想的形成,说明当时的统治者在政治上已趋成熟。这一法律观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在这种观念指导下,西周统治者把道德教化即“礼治”与刑罚镇压相结合,形成了西周时期各种具体法律制度和“礼”、“刑”结合的宏观法制特色,使这一思想深深扎根于中国政治政府中,被后世奉为政治法律制度理想的原则与标本。汉代中期以后,“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主张被儒家发挥成“德主刑辅,礼刑并用”的基本策略,从而为以“礼法结合”为特征的中国传统法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出礼入刑的礼刑关系 1.礼的内容与性质。礼是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存在的、维护血缘宗法关系和宗法等级制度的一系列精神原则以及言行规范的总称。礼起源于原始社会祭祀鬼神时所举行的仪式。商周两朝在前代礼制的基础上,都有所补充和发展。 中国古代的礼有两层含义: 一是抽象的精神原则。可归纳为“亲亲”与“尊尊”两个方面。“亲亲”,即要求在家庭范围内,按自己身份行事,不能以下凌上、以疏压亲,而且“亲亲父为首”,全体亲族成员都应以父家长为中心。“尊尊”,即要在社会范围内,尊敬一切应该尊敬的人,君臣、上下、贵*都应恪守名分,而且“尊尊君为首”,一切臣民都应以君主为中心。在“亲亲”、“尊尊”两大原则下,又形成了“忠”、“孝”、“义”等具体精神规范。二是具体的礼仪形式。 西周时期的礼已具备法的性质。首先,周礼完全具有法的三个基本特性,即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和强制性。其次,周礼在当时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有着实际的调整作用。 2.“礼”与“刑”的关系 (1)“出礼入刑”。西周时期“刑”多指刑法和刑罚。“礼”正面、积极规范人们的言行,而“刑”则对一切违背礼的行为进行处罚。其关系正如《汉书?陈宠传》所说的“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出礼则入刑,相为表里”,意思是: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规则超出了礼的规范他就要落入到刑罚的制裁范围之中。 (2)“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是中国古代法律中的一项重要法律原则。它强调平民百姓与贵族官僚之间的不平等,强调官僚贵族的法律特权。“礼不下庶人”强调礼有等级差别,禁止任何越礼的行为;“刑不上大夫”强调贵族官僚在适用刑罚上的特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