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歧口凹陷第三系层序格架下的油气藏富集规律_黄传炎

歧口凹陷第三系层序格架下的油气藏富集规律_黄传炎

歧口凹陷第三系层序格架下的油气藏富集规律_黄传炎
歧口凹陷第三系层序格架下的油气藏富集规律_黄传炎

 第40卷 第5期2010年9月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Jour nal of Jilin U niver sity (Ea rth Science Editio n ) Vo l .40 No .5Sep .2010 

 

歧口凹陷第三系层序格架下的油气藏富集规律

黄传炎

1,2

,王 华1,吴永平3,陈 思1,王家豪1,任陪罡1,夏存银

1

1.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源学院,武汉 430074

2.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4

3.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分公司,天津 300280

摘要:从层序地层学的角度出发,对歧口凹陷内1340口钻井进行筛选,将钻井现已揭示的油气藏投影到层序格架中,对油气藏的富集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歧口凹陷油气主要富集在二级层序界面附近,距离二级层序界面越近油气越富集。在层序内部,油气主要富集在最大湖泛面以下的湖扩体系域与低位体系域中。在各个层序中又有一定的差异:二级层序界面以上,油气主要富集在层序内部最大湖泛面以下的湖扩体系域与低位体系域中;在二级层序界面以下,主要富集在高位体系域中。平面上,油气藏主要富集在凹陷边缘断层控制的陡坡带附近,挠曲坡折带油气藏富集最少,但岩性油气藏勘探潜力巨大。据此,作者提出了三元耦合控有利勘探区带的设想,即二级层序界面+相应的三级层序体系域+可对比的凹陷坡折带类型=油气勘探有利场所。

关键词:油气藏;层序地层学;三元耦合;歧口凹陷;第三系

中图分类号:P618.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5888(2010)05-0986-10

收稿日期:2009-12-2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2077);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T P R -2009-19),中国

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G PM R200913)

作者简介:黄传炎(1976—),男,湖北松滋人,博士,主要从事层序地层学、构造沉积学方面研究,E -mail :cyhuang 76@

163.co m 。

Analysis of the Hydrocarbon Enrichment Regularity in the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of Tertiary in Qikou Sag

H UANG Chuan -y an 1,2,WANG H ua 1,WU Yong -ping 3,CH EN Si 1,

WANG Jia -hao 1,REN Pei -gang 1,XIA Cun -yin 1

1.Key Laboratory o f Tectonics an d Petroleum Resources ,Ministr y o f E ducation /Facu lty o f Ear th Resou rces , China University o f Geos ciences ,Wuhan 430074,China

2.S tate Key Laborator y o f Geolog ica l Pr ocess es an d Miner al Res ou rces , China University o f Geos ciences ,Wuhan 430074,China

3.Dagan g Oil field Compan y ,P etroChina Comp any Lim ited ,Tian jin 300280,China

A bstract :Based o n sequence stratigraphy ,acco rding to 1340w ells ,the autho rs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 of hydrocarbon re servoirs enrichment in the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 ork in Qiko u sag .The re sea rch show s that hydrocarbon reservoirs enriched near the second order sequence interface

in Qikou sag .The closer to the second orde r sequence interface ,the m ore enriched the hy drocarbo n w as .In the internal sequence ,hy drocarbon reservoirs m ainly enriched in lacustrine ex panding sy stem tract and low stand sy stem tract .Ho wever ,each sequence presented some differences .Abo ve the seco nd o rder sequence interface ,hydrocarbo n reservoirs m ainly enriched in lacustrine expanding sy stem tract and low stand sy stem tract w hich we re under the m aximum flo oding surface .U nder the second

DOI :10.13278/j .cn ki .j juese .2010.05.014

order sequence interface,hydrocarbo n reservoirs mainly enriched in high stand sy stem tracts.On the plane,hydroca rbon reservoirs m ainly co ng reg ated near steep slo pe zone w hich w as controlled by sag marginal fault.The flexure slo pe break w as the least hydrocarbo n enrichment zone,but the exploratio n po tential o f litho logic reservoirs w as hug e.Hereby,the autho r proposed the thought that second order sequence interface+co rrespo nding sy stem tract in the third sequence+co rrelatable sag slope break ty pes =favo rable exploratio n zone.It is the three elements coupling controlled the favo rable e xploratio n zone.

Key words:petroleum reservoirs;sequence stratig raphy;three elements coupling;Qikou sag; Tertiary

0引言

在陆相断陷盆地中,油气藏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与一定的地质条件相关,前人已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早期石油地质家们分别提出了“源控论”[1]、“复式油气聚集带理论”[2-6],以及后来提出的环状聚油理论[7-8]、构造坡折带控制油气藏分布思想[9-10];还有杜金虎在对二连盆地隐蔽油气藏形成及分布特征研究时指出,隐蔽油气藏与构造油气藏在油气资源量分配和油气空间分布上具有“互补性特征”[11];李丕龙、张善文等从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实际出发,建立了断陷盆地“断坡控砂、复式输导、相势控藏”的理论[12-13];赵文智等提出了“满凹含油论”[14-15];刘震从油气藏形成分布控制因素角度出发,提出了“多元控油-主元成藏”理论[16-17]。这些理论在我国含油气盆地的勘探中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几十年的油气勘探历程是油气藏理论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回顾前人提炼的油气藏理论发现,多数油气理论都是从油气运移的动力学、运移优势方向选择的角度来讨论油气成藏的规律,提炼油气藏理论,预测勘探目标。

歧口凹陷是渤海湾盆地的一个重要含油气区,经过近40年的勘探开发后已达到了油田发展的中后期,近几年资源量虽在不断增加,但增幅明显下降;这意味着既有继续发展的余地又隐伏着颠峰过后的危机,有必要从另一个视角重新分析已经勘探揭示的油气藏在平面和空间上的展布规律,从已知出发,总结油气藏分布规律,结合构造、沉积体系、成藏以及其它地质资料分析,探讨油气成藏规律的成因,进一步完善研究区油气成藏理论。本文的总体思想就是从层序地层学的角度出发,将歧口凹陷已发现的油气藏投影到已建立的全区层序地层格架上,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油气藏分布规律,并结合构造、沉积、成藏分析,探讨油气藏在层序格架内富集规律的成因,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和视野提出油气藏富集规律,为大港油田下一步的油气勘探、建设大油田提供科学依据。

1地质背景

歧口凹陷位于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中部,是渐新世以来长期发育的断陷盆地。其凹陷东面为沙垒田凸起,西面为沧县隆起,南面为埕宁隆起,北面为燕山褶皱带前缘;以汉沽断层为界,东北面与南堡凹陷相邻,其勘探面积约为5280km2(图1)。复杂的构造背景使得歧口凹陷内部发育的构造既有早期构造的再次活动,也有后期发育的新构造;就整个盆地结构而言,垂向上,自下而上一般由4个不同结构的构造层叠置而成,它们分别是:(1)前古近系盆地基底构造层;(2)由始新统孔店组—沙河街组三段(E s3)组成的盆地下部构造层;(3)由渐新统沙河街组一段(E s1)—东营组(E d)组成的盆地中部构造层;(4)由新近系组成的盆地上部构造层。平面上,在凹陷边缘及内部发育了5个正向构造单元(埕北断阶带、南大港潜山构造带、北大港潜山构造带、滨海1号断裂构造带、塘沽新港潜山构造带)和5个负向构造单元(歧口主凹、北塘次凹、板桥次凹、歧北次凹、歧南次凹)。其中歧口主凹主要受东西向海河—新港构造带和埕北构造带控制,形成双断地堑式凹陷;而其它次凹主要受NE—NNE向断层控制,形成北西断—东南超的单断式箕状凹陷。因此,歧口凹陷整体为“南北分带,东西分区”的构造构局(图1)[18-20]。

2歧口凹陷构造演化及充填系列

歧口凹陷第三系的演化过程具有多幕性特征,可以分为断陷期(43~24.6M a)、裂后期(24.6M a 至今)[18-19,21]。

987

 第5期 黄传炎,等:歧口凹陷第三系层序格架下的油气藏富集规律

断陷期可进一步细分为断陷Ⅰ、Ⅱ、Ⅲ幕(图2),每个断陷幕对应一个二级层序。断陷Ⅰ

幕是坳图1

歧口凹陷区域地质图(据大港资料①修改)

Fig .1

Regional geological map of Qikou sag

① 王任,等.歧口富油气凹陷结构构造、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研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2010.

陷的断陷初始期,构造沉降速率最大约为300m /

Ma ,主要沉积沙河街组三段和二段(E s 3+E s 2),以发育扇三角洲和近岸水下扇为主;断陷Ⅱ幕是断陷稳定发育期,主要沉积沙一段(E s 1),构造沉降速率约为38m /Ma ,主要发育湖泊三角洲、碳酸盐台地和湖泊体系;断陷Ⅲ幕为断坳转换期,主要沉积东营

组(E d ),构造沉降速率约为40m /Ma ,总体为浅湖沉积环境,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裂后期(24.6Ma 至今)为盆地的坳陷期,主要沉积馆陶组(N g )、

明化镇组(N m )和第四系(Q ),主要发育河流相(图2)。

依据层序地层学层序格架构造方法,歧口凹陷第三系内发育4个二级层序界面,分别为沙河街组底界、沙一段底界面、东营组底界面以及馆陶组的底

988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第40卷 

图2歧口凹陷沉积充填演化序列(据文献[18]修改) Fig.2Basin f illing evolution of the Qikou sag

界,另外发育13个三级层序界面。歧口凹陷整个第三系层序地层格架:共划分了4个二级层序和17个三级层序,为了便于与生产结合,三级层序名采用SQ+地层名,即:SQE s33,SQE s23,SQ E s13,SQE s2, SQ E s x1,SQE s z1,SQE s s1,SQE d3,SQE d2,SQE d x1, SQ E d s1,SQN g x,SQN g s,SQN m1,SQN m2, SQN m3,SQN m4,这样也建立了三级层序与地质分层的对应关系,如图2。

3油气藏分布规律

本次研究对歧口凹陷1340口钻井进行筛选,选取研究区内厚度大于或等于3m的油层数据进行油气藏分布规律研究,同时选取层厚大于等于3 m的油层和油水同层数据作为有利储集层分析。经过筛选,总共筛选了155口钻井、304层,共计1836.2m的油层,筛选了207口钻井、384层油层与油水同层的有利储集层,共计2593.9m,分析有利储集层的分布规律。另外,由于资料的限制,古近系的东一亚段E d1(划分为SQE d x1和SQ E d s12个三级层序)、新近系的馆陶组N g(划分为SQN g x和SQ N g s2个三级层序)和明化镇组N m(划分为SQ N m1,SQN m2,SQN m3和SQN m44个三级层序)在本次研究中分别作为一整套地层进行分析,不细分三级层序做进一步分析。

3.1油气藏在层序格架中的富集规律

对油层数据(304层)统计表明(图3):油层主要集中在沙一下亚段(E s x1),油层为93层,占整个油层层数的30.59%,其油层厚度达到了528.8m,占整个油层厚度的28.80%;其次是沙二段(E s2),油层为44层,占整个油层层数的14.47%,其油层厚度达到了242.6m,占整个油层厚度的13.21%;明化镇组(N m)油层为34层,占整个油层层数的

989

 第5期 黄传炎,等:歧口凹陷第三系层序格架下的油气藏富集规律

图3 歧口凹陷第三系各层位含油性分析图

Fig.3 Analysis figure of hydrocarbon reservoirs enrichment of Tertiary in Qikou sag A.各层含油层层数;B.各层油层层厚;C.各层油层层数百分率对比图;D.各层油层层厚百分率对比图

11.18%,其油层厚度达到了205.9m,占整个油层厚度的11.21%;馆陶组(N g)油层为21层,占整个油层层数的6.91%,其油层厚度达到了134.7m,占整个油层厚度的7.34%。分析发现,这些层位基本上都位于二级层序界面附近。

对歧口凹陷钻遇的有利储集层(384层)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同样显示了相似的分布规律,有利储层也是主要集中在E s x1(31.25%),其次是E s2 (14.58%)、N m(10.68%)和N g(8.33%)(图4),都是位于二级层序界面的附近,比例高达65%。

3.2油气藏在层序内部富集规律

由于层序内部各组成单元发育的沉积环境的差异,再加上构造背景以及后期油气充注因素的影响,油气藏在不同层序内部富集部位和特征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针对以上问题,对层序内部进行体系域划分,再将筛选的钻井揭示的油层结果投影到每层层序内部,对它们的富集规律进行统计研究。

总体看,油气藏主要集中在层序内最大湖泛面以下的湖扩体系域与低位体系域(EST+LST)中,但在各个层位中所占比例又有一定的差别。研究发现(图5),在二级层序界面上下,油气藏的富集存在明显的差异。如沙一段底界,界面以上的沙一下亚段,油气藏主要集中在最大湖泛面以下的湖扩体系域与低位体系域(ES T+LST)中;而界面以下沙二段,油气藏主要集中在高位体系域中(HS T)。根据盆地构造幕式演化阶段分析(图6),在凹陷的断陷早期即沙三段与沙二段沉积期(E s3+E s2),高位体系域(49%)和ES T+LS T(51%)所富含的油气藏数相当;在断陷稳定发展期即沙一段沉积期(E s1),油气藏主要富集在EST+LST中(63%);在断坳转换期即东营组沉积期(E d),油气藏也是主要富集在ES T+LS T中(61%)。

据以上分析,油气藏更多的是富集在最大湖泛面以下的湖扩体系域与低位体系域中,与二级层序界面相关联,距离二级层序界面越近,油气藏富集的越多。也就是这个特征,造成了二级层序界面以上主要富集在ES T+LS T中(如E s x1),而界面以下主要富集在高位体系域中(E s2:57%)。因此,从层序内部分析,E s1和E d以EST+LST为油气藏富集的主要部位,E s2以HS T为油气藏富集的主要部位。

3.3油气藏空间展布规律

油气藏分布不仅在垂向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990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第40卷 

图4

歧口凹陷第三系各层发育有利储集层对比分析图

Fig .4

Analysis figure of favorable reservoirs enrichment of Tertiary in Qikou sag

A .各层发育的有利储集层层数;

B .各层发育的有利储集层层厚;

C .各层发育的有利储集层层数百分率对比图;

D .各层发育的有利储集

层层厚百分率对比图

图5 歧口凹陷古近系各层序内部含油性对比图

Fig .5

Analysis f igure of hydrocarbon reservoirs enrichment of internal sequence of Paleogene in Qikou sag

991

 第5期 黄传炎,等:歧口凹陷第三系层序格架下的油气藏富集规律

图6 歧口凹陷古近系各裂陷幕油气藏富集对比分析图

Fig .6

Analysis figure of hydrocarbon reservoirs enrichment of each rifting screen of Paleogene in Qikou sag

而且在平面上受一定构造单元的控制,使得在平面上的分布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与构造背景和坡折类型相关[7,22]

。因此,本次研究根据盆缘构造组合

样式和发育的层序类型将歧口凹陷共划分为4种坡折带类型:断裂坡折带、多级断阶带、断阶陡坡带和挠曲坡折带

图7

歧口凹陷盆缘坡折带类型划分

Fig .7

Types of margin slope break zone in Qikou sag

A 1.上倾坡脚型;A 2.下倾坡脚型;

B 1.同向断阶坡折带;B 2.反向断阶坡折带;

C 1.上倾坡脚型;C 2.下倾坡脚型;

D .缓坡型

断裂坡折带可以进一步分为上倾坡脚型和下倾坡脚型,主要发育在沧东断裂沿线、港西断层、南大港断层附近;多级断阶带也可根据断层倾向与凹陷沉积中心之间的关系,分为同向断阶坡折带和反向断阶坡折带,但主要发育同向多级断阶带,主要分布

在埕北斜坡和新港构造带;断阶陡坡带也可分为上倾坡脚型和下倾坡脚型,主要发育在滨海断层与港东断层、大张砣断层附近;挠曲坡折带主要发育在歧口凹陷西南斜坡(图7)。

本次研究筛选了188口钻井投影到平面上,对各个坡折带区域内的钻井数进行统计。研究发现(图8):有利储层与油气藏主要集中于陡坡带(断裂

陡坡带40%+断阶陡坡带28%);多级断阶带富集了25%的油气藏,而挠曲坡折带只富集了7%。由于油田早期没有重视挠曲坡折带的勘探,该区域钻井少,资料相对缺乏,这是造成统计数据中油气藏数

992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第40卷 

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根据现在油田最新研究结果以及最新钻井揭示的情况发现,该区发育大量砂体上倾尖灭于挠曲坡折带之上,而砂体的另一端与深湖泥岩直接相接触,岩性油气藏在该区特别发育,其隐蔽油气藏的勘探潜力巨大

图8歧口凹陷各坡折带油气藏富集对比图

Fig .8

Analysis figure of hydrocarbon reservoirs enri -chment of each margin slope break zone in Qikou sag

4控制因素

根据以上统计数据发现,有利储层主要集中在

层序格架中二级层序界面的上下(E s x 1(30.59%)、E s 2(14.47%)、N m (11.18%)和N g (6.91%)),比例高达65%,如图3。对油气藏分布做进一步分析发现:距离二级层序界面越近,油气藏越集中,即在二级层序界面以上,油气藏主要分布在层序内部最大湖泛面以下的ES T +LST 中;而二级层序界面以下,油气藏主要分布在层序内部最大湖泛面以上的H ST 中。平面上,油气藏又主要集中在凹陷边缘断层控制的陡坡带附近,而挠曲坡折带油气藏相对较少。

二级层序界面为构造界面,是凹陷的构造演化由一个构造幕转向另一个构造幕、一般是全区可追踪的不整合界面。据前人研究,全区的不整合界面为油气运移的重要通道

[13-14]

。沙一段底界为二级

层序界面,是歧口凹陷内重要的不整合界面,凹陷由

沙三段时期的强烈断陷期转换为沙一段时期的构造稳定发育期,沙二段顶界遭受强烈剥蚀,形成全区不整合界面。由于前后两构造幕活动性的差异,界面以下断层发育,这些断层可作为连通沙三段烃源岩的有利通道,油气由下部向上运移,而区域不整合界

面又可作为油气横向运移的接力棒,油气通过不整合界面横向运移到各个储层之中;界面以上除了边界断层活动以外,大量小断层在沙一段演化阶段都已消亡,而且沙一段沉积的厚层泥岩,可作为很好的区域性盖层,油气在沙一段底界面附近就近富集,最终在沙一段底界面上下形成一个油气富集带。馆陶组和明化镇组底界面也是歧口凹陷构造演化的2个重大转换界面,馆陶组底界面为盆地由断陷期向坳陷期转换的重要界面,而明化镇组底界为新构造运动活动性增强的重大转换面。特别是明化镇组沉积期正好为沙三段和沙一段烃源岩成熟生烃期[23-24],再加上裂后期热沉降活动的加强,边界断层再次活动,断层成为沟通下部烃源岩与上部储层的油气运移通道,使得上部发育的有利储集体成为油气聚集的重要场所,因而形成了现今油气藏的富

集层。

据图8分析,油气藏主要分布在盆缘的陡坡带,凹陷的边界断层在整个古近系和新近系中进行幕式

活动,它不仅控制着碎屑物堆积的可容纳空间以及沉积体系类型的发育,影响着砂体空间展布形态,而且断层幕式的开启和闭合,对油气的运移和富集具有重要影响。多级断阶断层与砂体的组合为深湖中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向凹陷边缘储集层运移提供了通

道[12-13],油气顺着断层向上运移,又通过砂体横向

运移,最终运移到凹陷边缘储集层中富集。在歧口主凹和歧北次凹古近系地层中发育大量的远岸水下扇,砂体直接沉积在深湖泥岩之中,而砂体前端在挠曲坡折带上倾尖灭,形成岩性圈闭[25]

据最近钻井揭示,挠曲坡折带岩性油气藏勘探潜力巨大,但其成藏因素还需做深入研究。

综合以上研究发现,构造转换界面即凹陷内的二级层序界面是油气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区域不整合界面为油气的横向运移提供了优势运移通道,使得油气优先富集在二级层序界面附近;断层幕式活动与烃源岩成熟生烃期相匹配控制了油气藏在层序格架内垂向上的富集特征;断层活动的强度和组合样式以及与砂体的匹配关系控制了油气藏空间分布特征。

5结论

从层序地层学的角度,研究发现歧口凹陷油气

藏富集具有以下特征:

(1)在建立的歧口凹陷层序格架中,油气藏主要

993

 第5期 黄传炎,等:歧口凹陷第三系层序格架下的油气藏富集规律

分布在二级层序界面附近。

(2)在层序内部,油气藏主要富集在最大湖泛面以下的湖扩体系域和低位体系域中。但在各个层序中又存在一定的差距,距离二级层序界面越近油气越富集,即二级层序界面以上油气藏主要富集在最大湖泛面以下的湖扩体系域和低位体系域中;而在二级层序界面以下,油气藏主要富集在最大湖泛面以上的高位体系域中。

(3)油气藏主要富集在凹陷边缘断层控制的陡坡带附近,多级断阶带相对较少,而挠曲坡折带油气藏富集最少,但该区隐蔽岩性油气藏勘探潜力巨大。

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三元耦合控有利区带的设想:二级层序界面+相应的三级层序体系域+可对比的坡折带类型=油气勘探有利场所;但事实上,油气藏的富集,不仅与二级层序界面、构造单元以及层序内部砂体展布的特征有关,还与沉积相带、生储盖的有机配置、相势组合等因素有关。因此,本次研究结论也将会随着在该区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而逐渐完善。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中石油大港油田勘探研究院同仁的帮助,作者在此向他们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胡朝元.胡朝元石油天然气地质文选[M].北京:石油

工业出版社,1999.

H U Chao-yuan.Hu Chao-yuan antho lo gy of pet roleum

and natural ga s g eolog y[M].Beijing:Pet roleum

Industry P ress,1999.

[2] 陈景达.复式油气聚集带与盆地研究[J].复式油气

田,1996,1(1):4-6.

CH EN Jing-da.M ultiple oil a nd ga s accumulatio n zo ne

and basin studies[J].M ultiple O il a nd G as Fields,

1996,1(1):4-6.

[3] 李德生.渤海湾盆地复合油气田的开发前景[J].石油

学报,1986,7(1):46-50.

L I De-sheng.P ro spect o f the co mpo site meg astructur al

oil and gas fie ld in Bo hai g ulf o f China[J].Acta

Pe trolei Sinica,1986,7(1):46-50.

[4] 胡见义.中国陆相石油地质理论基础[M].北京:石

油工业出版社,1991.

H U Jian-y i.T he bases of no nma rine pet roleum

geo lo gy in China[M].Beijing:Petr oleum I ndustr y

P ress,1991.

[5] 孙龙德,李曰俊.塔里木盆地轮南低凸起:一个复式

油气聚集区[J].地质科学,2004,39(2):296-304.

SU N L ong-de,L I Yue-jun,T he Lunnan low er uplift:a

multiple oil-g as accumulatio n play in the T arim basin,

N W China[J].Chinese Jo urnal of Geo lo gy,2004,39

(2):296-304.

[6] 薛世荣.北大港复式油气聚集带成因探讨[J].复式油

气田,1998,3(2):1-8.

X UE Shi-rong.Discussio ns o n the fo rmatio n of no r th

Dag ang multiple o il-gas accumulatio n play[J].

M ultiple Oil and G as Field,1998,3(2):1-8.

[7] 李丕龙.富油断陷盆地油气环状分布与惠民凹陷勘探

方向[J].石油实验地质,2001,23(2):146-148.

L I Pi-lo ng.Zo nary distributio n of hy droca rbo n in oil-

enriched rif ted basins and ex plor ation directio n in the

H uimin sag[J].P etro leum Geo lo gy&Ex pe riment,

2001,23(2):146-148.

[8] 庞雄奇.油气田勘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PA N G Xiong-qi.Oil and g as ex plor ation[M].Beijing:

Hig her Educa tion P ress,2006.

[9] 林畅松,潘元林.“构造坡折带”———断陷盆地层序分

析和油气预测的重要概念[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

学学报,2000,25(3):260-266.

L IN Chang-song,P A N Yuan-lin.Structural slo pe-

break zo ne:key co ncept fo r st ratig rphic sequence

annly sis and petro leum forecasting in fault subsidence

basin[J].Ear th Science:Jo urnal of China U niver sity of

Geo scie nces,2000,25(3):260-265.

[10] 张善文,王英民,李群.应用坡折带理论寻找隐蔽油

气藏[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3,30(3):5-7.

Z HA N G Shan-wen,WA N G Ying-min,L I Qun.

Sea rching subtle t raps using the theo ry o f slope break

[J].Petr oleum Ex plor ation and Develo pment,2003,

30(3):5-7.

[11] 杜金虎,易士威,张以明.二连盆地隐蔽油藏勘探

[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D U Jin-hu,YI Shi-w ei,ZH A NG Yi-ming.

Ex plo ratio n of subtle oil rese rvoir in the Erlian ba sin

[M].Beijing:Pet roleum Industry P ress,2003. [12] 李丕龙.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形成机制———以渤海

湾盆地济阳坳陷为例[J].石油实验地质,2004,26

(1):3-10.

LI P i-long.Fo rming mechanism of subtle oil poo ls in

fault basins—taking the Jiy ang depr essio n of the

Bohaiw an basin as a n example[J].Petr oleum G eolog y

&Ex periment,2004,26(1):3-10.

[13] 张善文.济阳坳陷第三系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与实

践[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6,27(6):731-740.

994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第40卷 

Z HA N G Shan-w en.Explo ration theo ry and practice

o f the T er tiary subtle reservo ir s in Jiy ang depressio n

[J].O il&G as G eolog y,2006,27(6):731-740. [14] 赵文智,张光亚,王红军.石油地质理论新进展及其

在拓展勘探领域中的意义[J].石油学报,2005,26

(1):1-7.

Z HA O W en-zhi,ZH A NG G uang-y a,W AN G H ong-

jun.N ew achievements o f pe troleum g eolog y theor y

and its sig nificance s on e xpanding oil and ga s

ex plo ratio n field[J].A cta Petr olei Sinica,2005,26

(1):1-7.

[15] 赵文智,邹才能,汪泽成,等.富油气凹陷“满凹含

油”论———内涵与意义[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4,

31(2):5-13.

Z HA O Wen-zhi,Z O U Cai-neng,WA NG Ze-che ng,

e t a l.T he intensio n and sig nification of“Sag-w ide Oil

Bearing T heo ry”in the hy drocarbon rich depressio n

w ith ter restrial o rig in[J].P etro leum Explo ra tion and

Dev elo pment,2004,31(2):5-13.

[16] 刘震,赵阳,杜金虎,等.陆相断陷盆地岩性油气藏

形成与分布的“多元控油-主元成藏”特征[J].地质

科学,2006,41(4):612-635.

LI U Z hen,Z H AO Ya ng,D U Jin-hu,et al.

Characteristics o f“multi-facto r co ntrolling and

key facto r entr apping”of for m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litho log ic pe troleum reserv oirs in co ntinental rift ba sin

[J].Chinese Journal of Geo lo gy,2006,41(4):612-

635.

[17] 刘震,陈艳鹏,赵阳,等.陆相断陷盆地油气藏形成

控制因素及分布规律概述[J].岩性油气藏,2007,19

(2):121-127.

LI U Zhen,CH EN Yan-peng,Z HA O Y ang,et al.

Distributio n and contro lling facto rs of hy drocarbo n

reservo ir s in continenta l fault basins[J].Litho log ic

Rese rvoirs,2007,19(2):121-127.

[18] 大港油田石油地质志编辑委员会.中国石油地质志:

卷四·大港油田[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1.

Petro leum G eolo gy of Dag ang Oilfield Edito rial

Boa rd.Pe troleum g eolog y o f China:Vo lumeⅣ·

D agang o il field[M].Beijing:Pet roleum I ndustr y

Press,1991.

[19] 于志海,杨池银,廖前进.黄骅坳陷天然气地质[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YU Zhi-hai,Y A NG Chi-yin,LI AO Qian-jin.Na tur al

g as of H uang hua de pr essio n[M].Beijing:Pet roleum

Industry P ress,1997.

[20] 樊敬亮,黄志全,樊卫花.歧口凹陷新生代构造演化

与油气[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4,34

(4):536-541.

F A N Jing-liang,H U AN

G Zhi-quan,F AN Wei-hua.

Cenozoic tecto nic ev olution of Q ikou sag and its

rela tions to hydro ca rbon traps in Bohai bay basin of

East China[J].Journal of Jilin U niver sity:Ear th

Science Edition,2004,34(4):536-541.

[21] 黄传炎,王华,高嘉瑞,等.北塘凹陷古近系构造演

化及其对层序充填样式的控制[J].中国石油大学学

报:自然科学版,2008,32(3):7-13.

H UA N G Chuan-ya n,W AN G H ua,G AO Jia-rui,et

al.T ecto nic ev olution and co ntrolling on sequence

filling patter n o f T er tiary in Beitang sag[J].Journal

of China U niver sity of Petro leum:Editio n of Na tur al

Science,2008,32(3):7-13.

[22] 高长海,杨子玉,查明.埕北断坡区油气成藏组合特

征及分布规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8,38(1):63-68.

G A O Chang-hai,Y AN G Zi-yu,ZH A M ing.

Characteristics and distributio n regula ritie s o f the oil-

g as reserv oir-for ming assemblag es in the Chengbei

fault-ramp[J].Jo urnal of Jilin U nive rsity:Ear th

Science Edition,2008,38(1):63-68.

[23] 吴元燕,周建生.歧口凹陷含油气系统及其评价[J].

石油学报,2000,21(6):18-22.

WU Yuan-y an,Z HO U Jian-sheng.Evaluation of

hy drocarbo n sy stem in Q ikou sag[J].Acta P etro lei

Sinica,2000,21(6):18-22.

[24] 杨池银,周宗良,周建生.歧口凹陷含油气系统与油

气勘探[J].勘探家,2000,5(3):64-70.

YA NG Chi-yin,Z HO U Z ong-liang,ZH O U Jian-

sheng.P etro leum sy stem and petro leum ex plo ratio n

in Qiko u sag[J].Petro leum Explo ra tionist,2000,5

(3):64-70.

[25] 蒲秀刚,吴永平,周建生,等.歧口凹陷岩性地层油

气藏特征及勘探潜力[J].石油学报,2007,28(2):

35-39.

PU Xiu-g ang,W U Yong-ping,ZH OU Jian-sheng,et

al.Characteristics and explora tion potential of

litho log ic-str atig raphic hydro carbon reservo ir s in

Qiko u sag o f Dag ang o ilfield[J].A cta P etro lei

Sinica,2007,28(2):35-39.

995

 第5期 黄传炎,等:歧口凹陷第三系层序格架下的油气藏富集规律

油气藏经营管理

油气藏经营管理 油气藏经营管理的认识 油气藏经营管理概念及发展 油气藏经营管理是指从油田发现到废弃整个过程中,在政治、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背景下,以市场为主体,以油气藏为中心,发挥地质—工程—经济多学科协同团队优势,整体优化智力资源、技术资源、资金资源,以最低的资本投入和作业费用,最大限度地提高油气藏经济采出程度,并实现最大经济效益,而系统地制定相应油气藏开采的综合策略。 油气藏经营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学科,需要多学科协同工作才能完成,其发展过程也是极其迅速。在我国,70年代以前, 油气藏工程被认为是管理一个油气藏最为重要的技术,油气藏工程几乎成了油气藏管理的代名词。这种思维方式至今在很多人的头脑中仍然占有一定位置, 甚至在实际管理和操作中某些方面也仍没完全跳出这个圈子。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油气开发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显然,需要一个更具效率的工程来进行油气藏管理,从而使油气藏得到妥善管理,从而利益最大化。而在世界范围内,70 年代以前, 油气藏管理仅仅是以研究驱替机理为主要内容。80 年代加强了工程与地质的协作, 特别是油气藏研究中地球物理方面知识的引入使油气藏的描述更为精确。80年代以来又逐步发展为要求各个专业协同作战, 这些专业包括油气藏工程、开采和地面设施设计工程、建设工程、钻井和完井工程、岩石物理学和测井、油藏热动力学、油气藏特征和模拟工程、地质和地球物理学以及经济分析和管理。 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是在我国的石油行业日益与世界接轨的同时,油气藏经营管理这一工程被引入我国,并得到了系统化的发展。 我国油气藏经营管理发展方向 一、组织结构扁平化,组织模式网络化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石油公司组织机构一直过于庞大。随着油气藏经营管理工作的不断推进,油气藏管理的组织结构将日益扁平化,以取代传统的多层次结构。油气藏管理由管理部门组织、计划及实施,以项目组形式开展,包括地质、物探、测井解释、油藏工程、采油工程等专业技术人员,依据不同的油藏经营项目及其开发的不同阶段确定分工与合作,协同管理。 二、系统流程简洁化,油气藏管理单元化 油气藏经营管理系统以数据信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为工具,对油气藏进行全方位的综合研究和开发评价。为落实经营责任和便于产出核算,油气藏管理采用单元式管理。 目前我国油气藏管理单元划分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储量产量规模较大的单个开发单元单独划分为一个油气藏管理单元;二是储量产量适中且可独立计量的单个开发管理单元,可以单独划分为一个油气藏管理单元;三是邻近的储量产量规模较小的多个开发管理单元可以组合后划分为一个油气藏管理单元。 三、多学科团组协同化 油气藏管理的精髓是以多专业学科综合评价方法来发现和解决油气勘探开发中的问题,以追求最大储产量和最大经济效益为目的。在强调技术更新、计算机网络应用和油气藏数值模拟技术应用的同时,多学科团组的协同化可最大程度地发挥油气田勘探开发系统

油田开发中油藏工程技术方法的应用及其发展

油田开发中油藏工程技术方法的应用及其发展

油田开发中油藏工程技术方法的应用及其发展 摘要:油藏工程技术是实现油气田开发方案的重要手段,是决定油田产量高低、采油速度快慢、最终采收率大小、经济效益的优劣等重要问题的关键技术。分析了我国采油工程技术发展的5个阶段和各自的工艺技术状况,介绍了与我国油藏相适应的5套油藏工程技术方法,指出了采油工程技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油藏工程技术应用发展 油藏工程技术发展阶段 一、探索、试验阶段(50年代到60年代初) 1949年9月25日玉门油田获得解放,当时共有生产井48口,年产原油6. 9×104t,再加上延长15口井和独山子11口油井,全国年产原油总计7. 7×104t。1950年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玉门油田被列为全国156项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一开始油井都靠天然能量开采,压力下降,油井停喷, 1953年在前苏联专家帮助下编制了老君庙第一个顶部注气、边部注水的开发方案。为砂岩油藏配套开采上述技术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成为全国采油工程技术发展的良好开端。 二、分层开采工艺配套技术发展阶段(60年代到70年代) 陆相砂岩油藏含油层系多、彼此差异大、互相干扰严重,针对这些特点,玉门局和克拉玛依油田对分层注水、分层多管开采进行了探索。60年代大庆油田根据砂岩油藏多层同时开采的特点,研究开发了一整套以分层注水为中心的采油工艺技术。 1、分层注水

大庆采用早期内部切割注水保持地层压力开采,采用笼统注水时因注入水沿高渗透层带突进,含水上升快,开采效果差,为此开展了同井分层注水技术。 2、分层采油 发挥低渗透层的潜力进行自喷井分采,可分单管封隔器、双管分采和油套管分采三种形式。 3、分层测试 研究发展了对自喷采油井产出剖面和注水井注入剖面进行分层测试、对有杆泵抽油井进行环空测试、油水界面测试及有杆泵井下诊断、无杆泵流压测试等技术。 4、分层改造 压裂酸化工艺是油田增产的重要措施。 二、发展多种油藏类型采油工艺技术(70年代到80年代) 1、复杂断块油藏采油工艺技术 根据复杂断块油藏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断层上下盘互相分隔构成独立的开发单元等特点,采用滚动勘探开发方法,注水及油层改造因地制宜,达到少井多产,稀井高产,形成了复杂断块配套的工艺技术。 2、碳酸盐岩潜山油藏开采技术 潜山油藏以任丘油田为代表,与砂岩油藏完全不同,油气储存在孔隙、裂缝和溶洞中,下部由地层水衬托,成为底水块状油藏。以任丘奥陶系、震旦系油藏为主,初产高、递减快,油田开采中形成了碳酸盐

工商企业经营管理试题

工商企业经营管理试题成绩姓名 班级 分评分人得分)1分,共14一、填空题(每空 三个方面。和1、企业的经营机制包括、 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及其生存发展产生影响,而企业又无法控制的因素。2、 两个方面。和3、战略目标的竞争性目标有 三者之间的关系。和盈亏平衡分析法主要考察、、4 是否还会增加。和5、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的界限是 。和6、企业价值观的核心是 评分人分得 分)1分,共10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股份制经营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1 D、股东大会C、职业经理、监事会A、董事会 B )2、经营风险小,经营机会大的经营环境称为( 、恶化环境 D C、老化环境A、理想环境B、风险环境 )而言的。、管理是艺术,主要是相对于(3 、环境的差异性B、环境的多变性C、环境的可测性 A D、环境的相对稳定性 4、在战略金三角中,()是居于主导地位。 A、产品战略 B、竞争战略 C、市场战略 D、投资战略 5、销售增长率、市场增长率双高的产品单位称为() 、狗产品D 、金牛产品C 、明星产品B 、幼童产品A. )产品的销售额和利润最大。6、在产品寿命周期的( 、衰退期 D C、成熟期A、投入期B、成长期、通过追加投资进行研制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调整生产规模和经营方向的企业发展类型7 )称为(、部

门内部发展D、开发性发展B、交叉性发展CA、原型发展 )8、投资效益的动态分析法主要包括( 、现值指数法D、投资报酬率法C、追加投资回收期法A、投资回收期法B )9、在盈亏平衡条件下,( 、销售收入等于零D C、利润等于零A、可变成本等于零B、不变成本等于零)是资金的陷阱。10、一般认为,( D、狗产品C、金牛产品A、幼童产品B、明星产品 评分人得分10分)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 )1、产权的特征包括( 、非排他性EC、不可让渡性D、共有性A、排他性B、可让渡性 )2、时间序列预测的方法包括(、一元回归分析法C A、简单移动平均法B、因果分析法E、最大最小值法D、指数平滑法 )3、消费需求是有弹性的,主要表现有( 、价格弹性 C 、时间弹性A、品级数量弹性 B 、弹性系数E D、替代弹性 )4、企业经营战略系统包括( 、战略资源 E C、战略方针D、战略规划A、战略目标B、战略部署)5、按产 品平均寿命周期的长短,工商企业可以分为( 、中立型E 、均匀型D 、衰退型C 、成长型B 、发展型A. 评分人分得 分)8分,共32四、简答题(每小题 股份有限公司的优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1 2、制定市场营销组合策略有什么原则?

(完整word版)油藏工程复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油藏工程》综合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在自然地质条件和开采条件下,在油藏中驱油能量一般有:油藏中流体和岩石的弹性能、溶解于原油中的天然气膨胀能、边水和底水的压能和弹性能、气顶气的膨胀能和重力能 2、开发调整的主要类型有层系调整、井网调整、驱动方式调整、工作制度调整和采油工艺调整。 3、油藏动态分析方法一般分为历史拟合、动态预测、校正和完善三个阶段。 4、层系组合与井网部署是相互依存的,但两者各有侧重。层系划分主要解决纵向非均质性问题;井网部署则主要解决平面非均质性问题。 5、采用边缘注水方式时,注水井排一般与油水边界平行,能够受到注水井排有效影响的生产井排数一般不多于 3 。 6、产量递减的快慢取决于递减率、递减指数两个参数的大小。 7、在双重介质试井分析中,先后出现的两条直线斜率的关系是平行,两直线间的纵向截距差反映弹性储容比的大小。 8、动态分析方法计算的地质储量一般__<_(>、=或<)容积法确定的地质储量,因为它一般指__动用_储量。 9、在底水锥进中,锥体的上升速度取决于该点处的势梯度、垂向渗透率。 10、油藏的驱动方式可分为弹性驱动、溶解气驱、水压驱动、气压驱动和重力驱动 11、列举三种以三角形为基础的井网方式反七点(歪四点)、七点系统、交错排状系统 12、在应用渗流阻力法进行反七点面积注水开发指标计算时,见水前从注水井底到生产井底一般视为三个渗流阻力区;见水后从注水井底到生产井底一般视为二个渗流阻力区。 13、在递减指数相同的情况下,初始递减率越大,则产量递减越__快 _,在初始递减率相同的情况下,递减指数越大,则产量的递减速度越慢 _。 14、直线封闭断层附近一口生产井,在试井分析中先后出现两条直线,其中第二条直线的斜率是第一条直线斜率的2 倍。 15、油气藏储量分为预测储量、控制储量、探明储量三级。 16、列举三种以正方形为基础的井网方式五点法、九点法、歪七点法。 17、注水方式分为边缘注水、切割注水和面积注水。 二、名词解释 1、单储系数:单位面积单位厚度油藏中的储量。 2、面积注水:是指将注水井和油井按一定的几何形状和密度均匀的布置在整个开发区上进 行注水和采油的系统。 3、含水上升率:单位时间内含水率上升的值或采出单位地质油藏含水率上升的值。 4、驱动指数:油藏中某一种驱油能量占总驱油能量的百分数。 5、流动系数:为地层渗透率乘以有效厚度,除以流体粘度。 6、采收率:油田报废时的累积采油量占地质储量的百分比。 7、井网密度:单位面积油藏上的井数或单井控制的油藏面积。 8、采油速度:年采油量占地质储量的百分比。 9、注水方式:注水井在油藏中所处的部位及注水井与生产井的排列关系 10、递减率:单位时间内产量的递减分数。 11、基础井网:以某一主要含油层为目标而首先设计的基本生产井和注水井,是开发区的第一套正式井网。

油气田数字化管理题库(冉总等著)

《油气田数字化管理》题库 一、选择题 1、油气田数字化管理不仅仅是实现油气田生产过程中数据和信息的自动采集、整理和应用,更重要的是针对上游行业更高层次的业务整合与流程再造,将现代(ABC)等技术集成,并融入到油气田生产过程的管理中,形成支持业务发展的“三端、五系统、三辅助”数字化管理总体构架,实现对油气生产过程和油气藏实施监测、分析、优化和调整。 A.工业信息技术 B.自动控制 C.人机工程 D.劳动组织架构 2、油气田数字化管理不仅仅是实现油气田生产过程中数据和信息的自动采集、整理和应用,更重要的是针对上游行业更高层次的业务整合与流程再造,将现代工业信息技术、自动控制、人机工程等技术集成,并融入到油气田生产过程的管理中,形成支持业务发展的“(A)”数字化管理总体构架,实现对油气生产过程和油气藏实施(D)。 A.三端、五系统、三辅助 B.增压点、集气站、联合站 C.三道防线 D.监测、分析、优化和调整 3、所谓数字化是指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把(C)等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再以这些数字、数据建立起适当的数字化模型,把它们转变为一系列二进制代码,引入计算机内部,进行统一处理的一系列过程。 A.数字信号 B.智能技术 C.声、光、电和磁 D.多媒体技术 4、所谓(B)是指机器或者装置在无人干扰的情况下按规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进行操作或控制的过程。 A.智能化 B.自动化 C.数字化 D.作息化 5、所谓油气田数字化管理是指遵循油气田生产管理特点,充分考虑人、机之间的关系,紧密围绕生产过程,把(C)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信息化技术与传统油气生产工业相融合。 A.油田生产与开发、油气评价 B.油田勘探、油田开发与评价

油藏经营管理相关名词解释

油藏经营管理评价体系相关表格填报说明 (试行) 一、基本概念、基础参数及计算公式 1.动用含油面积----已开发储量含油外边界所圈闭的面积,即含纯油区面积与油水过渡带面积之和(单位:km2)。 2.地质储量----在地层原始条件下具有产油(气)能力的储层中油(气)的总量,地质储量按开采价值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指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具有工业开采价值并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地质储量。另一种是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开采不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地质储量(单位:104t)。 OOIP=100*A*h*Φ(1-Swi)*ρo/Вoi 式中: OOIP---原始石油地质储量, 104t A---面积km2 H---平均有效厚度,m Swi---平均原始含水饱和度(小数) Ρo---地面油密度, t/ m3 Φ---孔隙度(小数) Вoi---平均地层原油体积系数 3.探明储量----探明储量是在油(气)田评价钻探阶段完成或基本完成后计算的储量、在现代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可提供开采并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可靠储量。探明储量是编制油田开发方案、进行油(气)田开发建设、投资决策和油(气)田开发分析的依据(单位:104t)。 4.已开发地质储量:月度计算时用上年底累积开发储量;年度计算时用包括当年新投入开发储量的到本年底累积开发储量(单位:104t)。 5.技术可采储量----是指依靠现有井网及工艺技术条件,获得的总产油量。水驱油藏一般测算到含水率98%,其它驱动类型油藏开采到技术废弃产量时的累积产油量(单位:104t)。 6.经济可采储量----是指在现有经济和技术条件下,能从油藏获得的最大经济产油量。经济可采储量计算方法是采用投入产出平衡的基本经济原理,根

工商企业经营管理试题(A、B)试卷和答案

卷号:3103 座 位号 宁夏广播电视大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考试《?工商企业经营管理》试题A卷 2013年5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现代企业经营 2.产品决策 3.商业信用 4.企业合作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现代企业得企业经营者一般就是企业得(??) A.董事会B.股东会 C.经理D.董事长 2。制造企业最基本得经营活动就是( ?) A.销售活动? B。财务活动C。人力资源开发活动? D.生产活动 3.在现代企业中,企业所有者机构不享有得权力就是( ) A.投资决定权?B。人事权? C.监督权 D.修改章程权 4.单位产品得到得销售收入减去变动费用后得剩余称为( ?) A.利润率?B.边际贡献?C。税前利润D。固定费用 5。固定费用与变动费用都低得产品称为(?) A。安全型B。警戒型?C.成长型? D.危险型 6。四象限评价法评价产品得两个标准就是市场占有率法与( ?) A。销售增长率B.市场吸引力C.企业实力? D.销售利润率 7.企业支付股东股利后保留在企业中得利润就是(??) A.优先股票??B。普通股票??C。留存收益?? D.利润 8。如果企业当年没有盈利,可以用盈余公积金来支付股利,前提就是支付股利留存得法定公积金不得低于注册资本得(?) A.10% ? B.25% C.20%?D。15% 9。价值比例高、产品要求高、同时又只能依靠个别供应商供应或者难以确保得采购物品就是(?) A.战略采购品 B.瓶颈采购品 C.集中采购品?D。正常采购品 10。企业理念识别(MI)反映得就是企业精神现象得本质,属于(?) A.生产力范畴 B.生产关系范畴? C.上层建筑范畴??D.思想意识范畴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企业经营得四个要素就是(?)。 A.企业经营者?B。企业经营权?C.企业经营对象?D。企业经营载体 E。企业经营活动 2。企业经营决策得要素有() A.决策中心?B。决策者?C。决策结果? D。决策权E.信息 3.确定型决策方法有() A.最大最小后悔值法B。量本利分析法? C.决策树法 D。线性规划法E。矩阵汇总法 4.产品得构成要素有( )

油气藏开发与开采技术

第一章油气藏开发地质基础 1.要开发好一个油气田,需要掌握或认清该油气田哪几方面的地质特征? 答:油气田地质特征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构造特征:地壳或岩石圈各个组成部分的形态及其相互结合的方式和面貌特征的总 称。因此我们需要搞清楚油气藏的构造类型及形态、断层性质及切割情况、裂缝密度及分布规律等问题; 2)沉积环境与沉积相特征:即在物理、化学、生物上不同于相邻地区的一块地球表面 与该表面上形成的沉积岩的组合与物质反应。我们需要了解各类沉积环境的联系与区别并且得出相应相态条件下的开发对策; 3)储层特征:即可以储集和渗滤流体的岩层。我们需要知道储层非均质性、油层划分 与对比等方面的问题 4)油气藏特征:油气在地壳中聚集的基本单位,是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具有统 一的压力系统和油水界面。我们需要了其类型、压力系统、温度及岩石热力学性质、其中油气水的分布等知识。 2.每一种地质特征是如何影响油气田高效开发的? (由上一题展开回答) 3.地质模型的分类?* 答:按不同勘探开发阶段任务分为概念模型、静态模型、预测模型; 按油藏工程的需要分为储层结构模型、流动单元模型、储层非均质模型、岩石物性物理模型; 按油藏开采过程的特点可分为气藏模型、黑油模型、组分模型; 针对特殊油藏开采可建立热采模型、化学驱模型等。 4.沉积相与油气田开发的关系?* 答:沉积相与油气田开发的关系如下: 1)为编制好油气田开发方案提供地质依据; 2)为培养高产井提供依据; 3)为及时夺高产,实现产量接替提供依据; 4)为合理划分动态分析区和进行动态分析提供依据; 5)为选择挖潜对象,发挥工艺措施作用提供依据; 6)为层系、井网及注水方式的调整提供依据; 第二章油气藏开发技术政策 1.开发对象的特点(用几条高度总结)? 答: 1)具有不同的驱动类型及开发方式; 2)具有不同的开发层系选择; 3)具有不同的开发井网部署; 4)具有不同的配产方式及开采速度; 5)具有不同的注水时机与压力系统。 2.高效开发一个油气田应该达到哪几个技术指标?

工商企业经营管理作业二答案

工商企业经营管理作业二答案1 1. 固定费用低但变动费用高的产品称为() A. 安全型 B. 警戒型 C. 成长型 D. 危险型 满分:2 分 2. 根据四象限分析法,市场占有率低销售增长率高的产品称为( ) A. 风险产品 B. 明星产品 C. 厚利产品 D. 衰退产品 满分:2 分 3. 根据四象限分析法,市场占有率高销售增长率低的产品称为() A. 风险产品 B. 明星产品

C. 厚利产品 D. 衰退产品 满分:2 分 4. 企业资本的内部来源是指() A. 优先股票 B. 普通股票 C. 留存收益 D. 利润 满分:2 分 5. 企业支付股东股利后保留在企业中的利润是() A. 优先股票 B. 普通股票 C. 利润 D. 留存收益 满分:2 分 6. 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都低的产品称为() A. 安全型

B. 警戒型 C. 成长型 D. 危险型 满分:2 分 7. 四象限评价法评价产品的两个标准是市场占有率法和() A. 销售增长率 B. 市场吸引力 C. 企业实力 D. 销售利润率 满分:2 分 8. 在产品寿命周期中,销售增长最快的阶段是() A. 投入期 B. 成长期 C. 成熟期 D. 衰退期 满分:2 分 9. 股利分配政策中最主要的是确定()

A. 股利支付比率 B. 现金股利 C. 支付程序 D. 现金股利数量 满分:2 分 10. 确定企业产品的价格是否有竞争力,可以运用() A. 产品寿命周期评价法 B. 四象限评价法 C. 盈亏平衡评价法 D. 产品系列平衡法 二、多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得分:36 1. 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应遵循的原则有(ABCDE ) A. 符合企业战略的原则 B. 投资决策民主化原则 C. 风险及安全性原则 D. 量力而行的原则 E. 投资决策科学化的原则

(工商企业经营管理)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doc

工商企业经营管理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现代企业经营理论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 1.( B )包括六方面的活动: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 A.狭义的企业经营概念 B.广义的企业经营概念 C.原始的企业经营概念 D.现代企业经营概念 2.企业经营权的核心是( A )。 A.产权 B.决策权 C.控制权 D.盈亏权 3.企业监督职能的主体是( C )。 A.企业的经营者 B.企业的管理者 C.企业的所有者 D.企业的全体成员 4. 依照法律建立起来的、使其人格化和获得独立法人地位的企业制度是( A ) A.企业法人制度B.企业经营制度C.企业管理制度D.企业监督制度 5.拥有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计划权、组织权、领导权、控制权是( C )机构。 A.企业的所有者 B. 企业的经营者 C.企业管理者 D.企业的监督者 6.在现代企业中,企业监督者机构不享有的权力是(D) A.检查企业财务B.提议召开股东大会 C.要求企业董事经理纠正侵害企业利益的行为D.修改公司章程 二、多项选择题 1.企业经营的四个要素是( ABCD )。 A.企业经营者 B.企业经营对象 C.企业经营权 D.企业经营载体 E.企业经营活动 2.企业经营权由( ABDE )组成,缺一不可。 A.产权 B.控制权 C.监督权 D.决策权 E.盈亏权 3.企业经营职能包括( ACDE )。 A.决策职能 B.营销职能 C.管理职能 D.监督、职能 E.改善职能 4.企业经营活动的内容有( ABCDE )。 A.生产活动 B.营销活动 C.供应活动 D.财务活动 E.人力资源开发活动 5.现代企业除了具有企业的基本要素外,还应具有下列几个基本特征( ABC )。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试题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试题

、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 跨国公司:一个工商企业,组成这个企业的实体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经营业务,并且改企业 拥有一个中央决策体系,企业的实体之间分享资源、信息并分担责任 2. 买方垄断价格:低于商品的国际价值的价格,跨国公司从发展中国家采购的初级产品的价格,就 是买方垄断价格 3. 跨国战略联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跨国公司为实现某一战略目标而建立的合作关系,这种关系是 一种外部合伙关系 4. 国外直接投资:外国投资者以控制企业经营管理为核心、以获取利润为目的在国外创办一个永久 性企业的投资行为,其典型形式是新建公司或兼并收购其他现有公司 5.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一家跨国公司内部的产品、原材料、技术与服务在国际间流动,这主要表现 为跨国公司的母子公司和子子公司之间在产品、技术、服务方面的交易活动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 分) 跨国公司的收购通常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吸收兼并,另一种是 跨国公司产品策略根据国内/国外开发、国内/国外生产和国内/国外市场来划分,一共有多少个 产品策略的基本形态( A.4个 B 、6个 C 、8个 D 、9个 5、世界上最大的软饮料公司可口可乐公司在公司截止到 20世纪60年代,采用的是什么样 略? ( A A 、无差异营销策略 B 、差异性营销策略 C 、专业化营销策略 D 、集中性营销策略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试题 6、 F 列关于国外证券投资特征的命题中错误的是 A 、证券收益可分为固定收益和变动收益 B 、证券的风险性和收益性成反比 1、 “跨国公司”在英语中的表述是什么?( A 、 Mult in ati onal En terprises B 、Intern atio nal Corporati ons C 、 Global En terprises D 、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 ns 2、 跨国公司的法律形式有哪四类?( C 总公司、子公司、分公司、控股公司 B 、母公司、子公司、 分公司、控股公司 C 、 母公司、子公司、分公司、避税地公司 D 、总公司、子公司、 分公司、避税地公司 3、 创新合并 B 、换股收购 C 、公开收购 D 、杠杆收购 4、 的营销策

油藏工程技术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过程中,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是功不可没的。如今,石 油的开采逐渐遇到了越来越多的瓶颈,这也给油藏工程的研究带来了更多的挑战。近年来,我国在油藏工程的研究过程中,已经将众多先进的技术手段运用到了其中。有储层精细描 述技术、储层自动识别技术、多学科油藏描述技术、剩余油综合描述技术、油藏数值描述 技术以及油田开发规划方案优化技术。本文主要以油藏精细描述技术、多学科油藏描述技 术为主,介绍它们的应用和发展。 精细油藏描述技术 主要内容  精细油藏描述是指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后,对油田挖潜和提高采收率,以搞清剩余油分布特征、规律及其控制因素为目标所进行的油藏多学科综合研究[1 ] 。其主要任务是以剩余油分布 研究为核心,充分利用各种静态和动态资料,研究油藏范围内井间储集层参数和油藏参数的三 维分布,以及水驱过程中储集层参数和流体性质及其分布的动态变化,建立精细的油藏属性定 量模型,并通过对水驱油规律、剩余油形成机制及其分布规律的深入研究,建立剩余油分布模型,为下一步调整挖潜及三次采油提供准确的地质依据[2 ] 。 发展前景 精细油藏描述研究是全球油田开发领域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自油藏地质师和工程师们集中 地质、地球物理和油藏工程等多学科多专业联合攻关以来,取得了较大进展,从此油藏描述 研究的发展方向,可以用“精细化”来形象地概括。“精”就是要定量化和提高精确度;“细”是描述的内容和尺寸愈来愈细,也就是分辨率要求愈来愈高。在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推 动下,精细 油藏描述研究开始了由定性到定量、由宏观向微观、由单一学科向多学科综合发展的历程。 现状 目前国内外精细油藏描述研究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 ①井间储集层分布及精细储集层地质 模型; ②开发过程中储集层性质的动态变化特征; ③开发过程中流体性质的动态变化特征; ④剩余油分布特征,关键问题是建立精细储集层地质模型,确定剩余油分布特征。 1. 2 国内外精细油藏描述技术水平 由于国内外精细油藏描述研究发展的历史过程不同,所需解决的具体问题也各有侧重,故形 成的研究技术也各有特点。 在沉积学方面国内外研究水平大致相当,但由于中国油气田以陆相储集层为主,在湖盆沉积 学方面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沉积学理论和工作方法,并在石油行业制定了油藏描述沉积学 研究规范,在油田开发工作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 在地质学定量研究方面,国内外水平接近,都建立了几个定量地质学与原型模型研究基地,国 外以美国Gyp sy 剖面为代表,国内以滦平扇三角洲和大同辫状河露头为代表,通过定量地质 知识库的建立,为在更精细的尺度上描述和预测储集层的空间分布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模板[3 ] 。 在测井技术方面,国外公司在测井系列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上占有领先地位,而国内主要是 引进和开发利用国外测井技术。近几年来,国内在利用常规测井解决裂缝问题、进行水淹层 和低电阻率油层解释等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4 ] 。 在开发地震技术上,国外有完整的技术体系,在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上处于领先水平,但在预 测精度上仍然存在技术瓶颈,特别是对薄层的预测较难。国内仅部分地建立了自己的技术体系,对6m 以下的薄储集层还难以准确预测。 地质建模中的随机算法是目前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国外已经建立了一套较成熟的算法体系,并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商业性软件,国内则以引进应用为主。

中石油15年春《油气田开发方案设计》期末考试全部答案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2015年春季 期末考试 《油气田开发方案设计》 学习中心:__姓名:___学号:____ 一、题型 本课程考核题型为论述题,10选5题。每题20分,试卷总分100分。 1、论述开辟生产试验区的目的、任务、内容和原则。 2、详细论述油气田开发的方针和原则,以及编写油气田开发方案涉及到的各个方面的内容。 3、论述如何建立油气田开发方案综合模型。 4、论述油藏不同驱动方式的开采特征。 5、详细列举一种地质储量的计算方法。 6、论述油气田的各类非均质,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7、论述合理划分与组合开发层系的目的、意义与原则。 8、论述油田注水的意义及如何确定注水时间、注水方式和部署井网。 9、论述油气藏开发方案的经济评价原则。 10、论述如何做好油气藏经营管理,分析油气藏经营管理失败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的建议。 答案包括1—10题。请自己选择。 二、题目 1、论述开辟生产试验区的目的、任务、内容和原则。 答:1.开辟生产试验区的目的 (1)深刻认识油田的地质特点。通过生产试验区较密井网的解剖,主要搞清油层的组成及其砂体的分布状况,掌握油层物性变化规律和非均质特点,为新区开发提供充分的地质依据。 (2)落实油田储量。油田的储量及分布是油田开发的物质基础,但利用探井、资料井计算储量,由于井网密度较小,储量计算总有一定的偏差。因此对一个新油田来讲,落实油田储量是投入开发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3)研究油层对比方法和各种油层参数的解释图版。通过实际资料和理论分析,

找出符合油田情况的各种研究方法。 (4)研究不同类型油层对开发部署的要求,可为编制开发方案提供本油田的实际数据。探井、资料井的试油、试采资料,只能提供关于油井生产能力、油田天然能量和压力系统等大致资料,一般不能提供注水井的吸水能力、注水开发过程中油水运动特点以及不同开发部署对油层适应性的资料。但通过生产试验区,可以搞清油田天然能量的可利用程度、合理的注水方式、层系的划分与组合、井网的布置、油井的开采方式、油水井的工作制度以及对地面油气集输的要求等。 2.开辟生产试验区的任务: (1)研究油层地质情况,搞清各小层面积及分布形态、厚度、储量及非均质情况,隔层性质及分布; (2)研究井网系统和布井方式及其对储量的控制程度,以及开发层系的划分标准; (3)研究生产动态和合理采油速度,以及适用的采油工艺技术; (4)结合油田地质条件和生产特点进行特殊研究,如转注时机,断层、裂缝等对开采动态影响研究等。 3.开辟生产实验区的内容: 1)各种天然能量开采试验——认识这些能量对油田产能大小的影响,不同天然能量所能取得的各种采收率,以及各种能量及驱动方式的转化关系等; 2)井网试验——不同井网类型、密度所能取得的最大产量和合理生产能力,不同井网的产能变化规律,对油层控制程度,以及对采收率和各种技术经济效果的影响; 3)采收率研究试验和提高采收率方法试验——不同开发方式下各类油层的层间、平面和层内的干扰情况,层间、平面的波及效率和油层内部的驱油效率,以及各种提高采收率方法的适用性及效果; 4)影响油层生产能力的各种因素和提高油层生产能力的各种增产措施及方法试验——前者如边水推进速度、底水锥进、地层原油脱气、注入水的不均匀推进、裂缝存在等;后者包括油水井的压裂、酸化、大压差强注强采等。 5)注水开发试验——合理的切割距,注采井排的排距试验,合理的注采方式及井网,合理的注水排液强度及排液量,合理的转注及注采比,无水采收率及见水时间与见水后出水规律的研究等。 4.开辟生产实验区的原则: 1)生产试验区开辟的位置和范围对全油田应具有代表性。试验区一般不要过于

油藏工程总结 (1)

1、油田开发定义? 答:所谓油田开发,就是依据详探成果和必要的生产性开发试验,在综合研究基础上,对具有工业价值的油田,按照国家或市场对原油生产的需求,从油田的实际情况和生产规律出发,制订出合理的开发方案,并对油田进行建设和投产,使油田按预定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果长期生产,并在生产过程中对开发方案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使油田保持合理开发,直至开发结束的全过程。 2、一个油田的正规开发包括哪些阶段? 答:①开发前的准备阶段;②开发设计和投产阶段; ③开发方案的调整和完善。 3、油田开发前的准备阶段主要工作 答:一是详探,全面认识油藏;二是进行生产试验,认识油田的生产规律,为油田正式投入开发提供可靠的资料。 4、选择生产试验区的原则 答:①生产试验区所处的位置和范围对全油田应具有代表性。②生产试验区应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对全油田开发的影响要最小,相邻区域也不要影响试验区任务完成。③生产试验区的开发部署和试验项目的确定,既要考虑对全油田开发具备普遍意义的试验任务,也要抓住合理开发油田的关键问题。④生产试验区也是油田上第一个投入生产的开发区。 5、油田开发方针、原则及层系划分原则、开发层系划分的目的意义? 答:正确的油田开发方针是根据国民经济对石油工业的要求和油田开发的长期经验总结制定出来的,要服从“少投入,多产出”,确保完成原油产量的总目标。 油田开发原则:①在油田客观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指油田地质储量、油层物性、流体物性),高速度地开发油田,保证顺利的完成国家和油区按一定原则分配给它的计划任务。②最充分地利用天然资源,保证油田获得最高的采收率。③油田生产稳定时间长,而且在尽可能高的产量上稳定。④具有最好的经济效果,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尽可能地采出更多的石油。 层系划分原则:①一个独立的开发层系应具有一定的储量,以保证油井能满足一定的采油速度,并有较长的稳定时间和较好的经济指标。②同一个开发层系的各油层特性要相近,油层性质相近包括沉积条件、渗透率、油层分布面积、层内非均质程度③各开发层系间必须有良好的隔层④同一开发层系 内油层的构造形态、油水边界、压力系统和原油物性应比较接近⑤考虑到分层开采工艺水平,开发层系不宜过长过细⑥同一油藏中相邻油层应尽可能 组合在一起。 开发层系划分的目的意义:划分开发层系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类油层的作用;划分开发层系是部署井网和规划生产设施基础;采油工艺技术的发展水平要求惊醒开发层系划分;油田高速开发要求进行开发层系划分。 6、不同时间注水及其特点? 答:早期注水及特点:油井产能较高,有利于长期的自喷开采,保持较高的采油速度和实现长时间的稳产,但投资大,回收期长。晚期注水及其特点:初期投资少,原油成本低,油田产量不可能稳产,自喷开采期短。中期注水及其特点:初期投资少,经济效益好,能保持较长的稳产期,不影响最终采收率。 7、国内外油田应用的注水方式或注采系统,大致分为那几类?各自定义、适用条件? 答:边缘注水:是将注水井按一定的方式分布在油水边界处进行注水。适应条件:油田面积不大、构造比较完整;油层结构单一稳定、边部与内部连通性好;油藏原始油水边界位置清楚;油层流动系数较高。切割注水:是利用注水井排将油藏切割成为若干区块,可以看成是一个独立的开发单元,分区进行开发和调整。适应条件:油层面积稳定分布且有一定的延伸长度,注水井排可形成比较完整的切割水线;切割区内的生产井和注水井有较好的连通性;又曾有较高的流动系数,使切割区内注水效果能比较好的传递刀生产井排,以便确保达到要求的采油速度;顶部切割注水,适用于中等含有面积,可单独使用,也可与边外注水结合使用。面积注水:是把注水井和生产井按一定的几何关系和密度均匀的布置在整个开发区上。适应条件:油田面积大,构造不完整,断层分布复杂;油层分布不规则,延伸性差,多呈透镜体分布;油层渗透性差,流动系数低;适用于油田后期强化开采,以提高采收率;油层具备切割注水或其他注水方式,但要求达到更高的采油速度时,也考虑采用面积注水方式;面积注水方式对非均质油藏、油砂体几何形态不规则者尤其适宜。点状注水:是指注水井零星的分布在开发区内,常作为其他注水方式的一种补充方式。适应条件:岩性不均匀且不连通的油层。 8、面积注水的分类?各自的井网示意图、注采比?答:四点法:(1:2)。五点法(1:1)七点法(2:1)反九点法(1:3)正对式直线排状注水(1:1)交错式直线排状注水(1:1)注采比(n-3)/2 9、井网密度定义?答:每口井所控制的面积(km2/ 口) 10试井分析方法的分类?稳定试井定义?采油指 数定义? 答:试井分为稳定压力试井分析方法和不稳定压力 试井分析方法。稳定试井:即通过现场测试,获取 油(气)井产量和压力数据,利用稳定渗流理论反 过来分析、求取产能的一种方法。采油指数:单 位生产压差下的日产油量,J=Q/p 11、不稳定试井定义?井底流动压力的基本公式? 会应用P56 答:不稳定试井:利用油(气)井以某产量生产或 生产一段时间后关井所测得的井底压力随时间变 化的资料,利用不稳定渗流理论反过来分析和推算 地层好井筒参数的方法。 12油井压力恢复试井赫诺公式应用,精简公式的应 用?P58 13实测压力恢复曲线的分析及应用?P61 答:分析:(1)“续流”的影响。关井后仍有一部 分液体从地层继续流入井底,使得井底的压力恢复 速度小于理论速度,造成实测压力恢复曲线的初始 段比理论段要滞后一段。(2)除了“续流”这一 因素外,油井的不完善性等也会使实测的井底压力 恢复曲线的初始段发生变形。不完善井的井底压力 大于完善井,恢复速度不完善井大于完善井,不完 善井发生在井底附近,影响初始段。(3)边界影响, 14油气水的静态分布?油层压力?P58 答:原始地层压力:油藏在未开发之前,整个油藏 处在平衡状态,这时油层中流体所承受的压力。原 始地层压力系数:为原始地层压力与其相当深度的 净水住压力之比。 15油藏的驱动能量,驱动方式的定义?各驱动方式 类型的特征?溶解气 16可采储量定义、剩余可采储量、储采比?探明储 量、控制储量、预测储量定义? 答:可采储量是指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从原 始地质储量中预期能采出油气总量。剩余可采储量 是指已经投入开发的油田,在某一指定年份剩余的 可采储量。储采比是指开采到某年剩余可采储量与 当年年产量之比。探明储量石油气田勘探评价阶段 完成后,活在开发过程中计算的储量。控制储量是 在圈闭预探获得工业油气流后,以建立探明储量为 目的,在评价勘探过程中计算的储量。预测储量综 合分析有油气层存在,根据区域地质条件分析和类 比,对可能存在的油气藏进行估算的储量。 17用容积法计算地质储量公式?流度定义?采油 速度定义?P85 答:流度是指石油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能力。采油 速度是指年产油量站原始地质储量的百分数。 18物质平衡方法具有哪些特点?所需的基础资料 有哪些? 答:物质平衡方程式具有地下平衡,体积平衡,累 计平衡三大特点。所需静态方面的资料,动态方面 的资料,流动的物性资料 19推导封闭弹性驱动、弹性-局部水驱油藏的物质 平衡方程式? 20弹性产率定义?弹性采油量的公式?P102 答:弹性产率相当于油层压力下降1mp,依靠地层 和流体的弹性能从油层中排出的原有体积。 21边水水侵量的计算方法?定态水侵、准定态水侵 定义? 答:当油藏有充足的边水连续补给,或因采油速度 不高而油区压降能先对稳定时,此时水侵速度与采 出速度相等,这使得水侵称为定态水侵。当油藏压 力未达到稳定使得水侵称为准定态水侵。 22利用综合驱动物质平衡方程式推导出弹性-局 部水驱、溶解气驱油藏的物质平衡方程式? 23折算年产量定义?采油速度?采出程度?产量 递减率?油田综合递减率、自然递减率定义、关 系?综合含水率、注水利用率? 答:折算年产量等于月实际产量除以该月的日历天 数然后乘以365天,单位t\s。实际采油速度:实际 年常量与地质储量之比,用百分数表示。折算采油 速度:折算年产量与地质储量之比。采出程度:油 田开采到某一时刻的累计采油量与地质储量之比, 用百分数表示。产量递减率:指单位时间内的产量 变化率,或单位时间内产量递减的百分数。油田 综合递减率:反映了油田老井在采取增产措施情况 下的产量递减速度。自然递减率:反映油田老井在 为采取增产措施情况下的产量递减率。油田综合递 减率和自然递减率关系:由计算公式得知,计算自 然递减率时减去了老井措施累计增产油量,这就是 说,综合递减率与自然递减率之差表示挖掘生产潜 力弥补上的那部分自然递减率;自然递减率与综合 递减率之差越大,说明老井增产措施越多,挖掘效 果越好;自然递减率越小,表示生产越主动。自然 递减率越大,表示稳产难度越大。综合含水率: 是指油田月产水量与月产液量的质量比值的百分 数。注水利用率:反映注水效果好坏的注水指标。 24油田产量变化的一般规律?产量递减百分数定 义?与递减率的关系? 答:变化规律分三个阶段:一是上升阶段,其长短 取决于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油田面积、储量大小 以及产层埋藏深度等;二是高产稳产阶段,其长短 取决于储层和流体的物性,油田开发方式和开采速 度,以及强化开采和开发调整的效果等因素;三是 递减阶段,这一阶段是油田开发的最长阶段,直至 达到油田开发的经济合理界限而告终。产量递减 百分数(a):是油田下阶段的产量与上阶段的产量 之比。与递减率(D)的关系:a=1-D。 25常见的递减规律有哪些?各自的定义、直线关 系?递减周期、半周期定义?判断递减类型的方法 有哪些? 答:指数递减规律:是指在开发过程中,单位时间 内的产量变化率为一个常数。直线关系:指数递减 类型的产量与时间在半对数坐标上呈直线关系,累 计产量与瞬时产量是直线关系; 调和递减规律: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量递减率不 是一个常数,而是其递减率与递减的产量成正比, 即递减率随产量的递减而减小。直线关系:对于调 和递减规律的产量与累计产量,在半对数坐标上成 一直线关系,直线的斜率与初始的递减率成正比, 与递减初始的产量成反比。而产量的倒数与时间呈 普通的直线关系。双曲线递减规律:指的是产量 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符合解析几何中的双曲线函数。 递减周期:产量发生变化时油田产量正好变为初始 产量Qi二等十分之一,时间T即是。半周期:产 量降为初始产量二等一半的时间。递减类型的判 断方法:图解法、试凑法、标准曲线拟合法等。 26产量的衰减规律、表达式?衰减曲线的校正方 法? 答:衰减规律:当油田产量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可以 用下式表示Q(t=b/t2)时的变化规律。表达式Np(t) *t=Nor*t-b。校正方法:在累计产量随时间变化 的曲线上取1和3两点,所对应的纵坐标是Np1、 Np2,所对应的横坐标是t1、t3。在曲线中间取一点 2,使纵坐标满足Np2=0.5(Np2+Np2),根据所计算 的Np2,在纵坐标上找出对应的时间t2这样可以计 算出一个常数C=t2(t1+t3)-2t1t3/t1+t3-2t2. C 为校正系数,确定C后以油田的累计产量Np与 (t+C)的乘积为纵坐标,以(t+C)横坐标做曲线, 可获得一条较好的直线即校正产量衰减曲线。 27油藏压力动态的测算及分析的步骤? 28第七章课后题1、2、4 答:1.油藏管理的概念及核心是什么? 概念:有效地利用人力,技术和金融等可用资源, 通过优化开采,以最低的资本投入和作业费用,来 最大限度的提高从油藏中获取的利润。核心:油藏 管理包括进行某些选择:让其发生和使起发生。可 以在不进行刻意计划的情况下,听其自然从右仓操 作中获得一定利润,也可以通过有效的管理,提高 采收率并从同一油藏获得在大利润。 2.简述油藏管理的基本因素? 对油藏系统的认识程度,油采管理的经营环境,现 代化技术。 4.油藏经营管理过程是什么? 确立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开发方案,方案的实施, 实施过程的监测与评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