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南省益阳市桃江一中2015届高考化学模拟试卷(5月份)

湖南省益阳市桃江一中2015届高考化学模拟试卷(5月份)

湖南省益阳市桃江一中2015届高考化学模拟试卷(5月份)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

1.(6分)化学与材料、生活和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利用CO2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B.日常生活中人们大量使用铝制品,是因为常温下铝不能与氧气反应

C.煤炭经气化、液化和干馏等过程,可获得清洁能源和重要的化工原料

D.神舟10号飞船所用太阳能电池板可将光能转换为电能,所用转换材料是单晶硅

2.(6分)雷美替胺是首个没有列为特殊管制的非成瘾失眠症治疗药物,合成该有机物过程中涉及如下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溴水区分化合物Ⅱ和化合物Ⅲ

B.化合物Ⅰ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

C.化合物Ⅰ、Ⅱ、Ⅲ均能与NaHCO3溶液发生反应

D.1 mol化合物Ⅰ最多能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3.(6分)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用图装置萃取溴水中的溴,并把溴的苯溶液从下口放出

B.

用图装置可以验证溴乙烷发生了消去反应

C.

用图装置配制银氨溶液

D.

用图装置可说明浓H2SO4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SO2具有漂白性、还原性

4.(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恢复原温度时,c(H+)增大,K w变大

B.体积、pH均相同的醋酸和盐酸完全溶解等量的镁粉(少量),后者用时少

C.0.1 mol.L﹣1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减小

D.常温下,V1LpH=11的NaOH溶液与V2LpH=3的HA溶液混合,若混合液显中性,则V1≤V2

5.(6分)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Fe2+将饮用水中少量ClO2﹣氧化成为Cl﹣:4Fe2++ClO2﹣+4H+═4Fe3++Cl﹣+2H2O B.向烧碱溶液中加入铝:Al+2OH﹣═AlO2﹣+H2↑

C.用过量氨水吸收烟道气中的SO2:SO2+2NH3?H2O═SO32﹣+2NH4++H2O

D.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取Fe(OH)3胶体:Fe3++3H2O?Fe(OH)3↓+3H+

6.(6分)下图为根据电解原理制成“银电量计”.其原理是:通过测定电解过程中附着在惰性电极上金属质量,计算通过电解池的电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量计工作时溶液里的阴离子向正极移动

B.电量计工作时银棒应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C.网袋是收集银溶解过程中产生的金属颗粒,若没有该网袋,测量结果会偏低

D.若得金属银的沉积量为1.08g,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0.01mol

7.(6分)X、Y、Z、W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下列组合中不符合该关系的是()

A B C D

X HCl Na2O2Na2CO3SO2

Y FeCl2NaOH CO2Na2SO3

Z Cl2Na2CO3Ca2CO3H2SO4

W FeCl3NaHCO3Ca(HCO3)2NaHSO3

A.A B.B C.C D.D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43分)

8.(12分)硝酸铝[Al(NO3)3]是一种常用媒染剂.工业上用铝灰(主要含Al、Al2O3、Fe2O3等)制取硝酸铝晶体[Al(NO3)3?9H2O]的流程如图甲:

(1)写出反应Ⅰ的离子方程式:(任写一个).

(2)若在实验室中完成反应Ⅱ,为避免铝的损失,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可采取的措施为.(3)上述流程中采用减压蒸发,并控制反应Ⅲ中加入的稀硝酸稍过量,其目的是.

(4)温度高于200℃时,硝酸铝完全分解成氧化铝和两种气体(其体积比为4: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若用图乙所示实验装置制取Al(NO3)3,通入水蒸气的作用是.

9.(15分)如图1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

(1)写出A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2)D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物的电子式为;其所含化学键类型为;

(3)C2﹣、D+、G2﹣离子半径大小顺序是>>(用离子符号回答);

(4)C、G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稳定性为<(填化学式),原因是:;

(5)A的某氢化物分子式为A2H6,将含630mol电子的A2H6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为QkJ,请写出表示A2H6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6)某同学设计实验证明A、B、F的非金属性强弱关系,装置如图2.

①溶液a和b分别为,;

②溶液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0.(16分)工业废气、汽车尾气排放出的SO2、NO x等,是形成雾霾的重要因素.霾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形成的烟雾.

(1)NOx和SO2在空气中存在下列平衡:

2NO(g)+O2(g)?2NO2(g)△H=﹣113.0kJ?mol﹣1

2SO2(g)+O2(g)?2SO3(g)△H=﹣196.6kJ?mol﹣1

SO2通常在二氧化氮的存在下,进一步被氧化,生成SO3.

①写出NO2和S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②随温度升高,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变化趋势是.

(2)提高2SO2+O2?2SO3反应中SO2的转化率,是减少SO2排放的有效措施.

①T℃时,在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0mol SO2和1.0mol O2,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二氧化硫的转化率为50%,该反应的平衡常数是.

②在①中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能使SO2的转化率提高的是(填字母).a.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0mol He

b.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0mol O2

c.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减少容器的体积

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用高效催化剂

e.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体系温度

(3)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含二氧化硫的废气.

①写出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经测定上述反应后的溶液呈酸性.

a.写出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b.c(SO32﹣)(填“>”“=”或“<”)c(H2SO3),其原因是.

【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共1小题,满分15分)

11.(15分)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水质优劣直接影响人体健康

(1)含有较多的水称为硬水,硬水加热后产生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写出生成一种沉淀物的即可).

(2)如图为某饮用水厂从天然水制备纯净水(去离子水)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①活性炭的作用是;O3消毒的优点是.

②A、B中放置的物质名称分别是:A;B.A、B中放置的物质是否可以互换?请说明原因.(3)通过施加一定压力使水分子通过半透膜而将大分子或离子截留,从而获得纯净水的方法称为.电渗析法净化水时,使离子通过半透膜的推动力是.

(4)检验蒸馏水的纯度时,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测定水的.

(5)某城市用水中c(Ca2+)为1.0×10﹣3mol/L,c(Mg2+)为5.0×10﹣4mol/L,c(HCO3﹣)为8.0×10﹣4mol/L.如用药剂软化该1000L,应加入Ca(OH)2g,Na2CO3 g.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共1小题,满分0分)

12.铜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很多领域中都有重要的用途.请回答以下问题:

(1)超细铜粉可用作导电材料、催化剂等,其制备方法如下:

①NH4CuSO3中金属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N、O、S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为(填元素符号).

②SO2的空间构型为.

(2)某学生用硫酸铜溶液与氨水做了一组实验,CuSO4溶液中加氨水生成蓝色沉淀,再加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深蓝色透明溶液,最后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乙醇,析出[Cu(NH3)

]SO4?H2O晶体,请解释加入乙醇后析出晶体的原因;在该晶体中存在的化学键的种类有.4

(3)氯和钾与不同价态的铜可生成两种化合物,其阴离子均为无限长链结构(如图所示),a 位置上Cl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已知其中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CuCl3,则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4)用晶体的X射线衍射法可以测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对金属铜的测定得到以下结果:铜晶胞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边长为361pm.又知铜的密度为9.00g?cm﹣3,则铜原子的直径约为p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已知A r(Cu)=63.6].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共1小题,满分0分)

13.共聚法可改进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性质,高分子聚合物P的合成路线如下:

(1)B的名称为,E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

(2)I由F经①~③合成,F可以使溴水褪色.

a.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b.②的反应试剂是

c.③的反应类型是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可与水任意比例混合

b.A与1,3﹣丁二烯互为同系物

c.由I生成M时,1mol最多消耗3molNaOH

d.N不存在顺反异构体

(4)写出E与N按照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发生共聚生成P的化学反应方程式:高聚物P的亲水性比由E形成的聚合物(填“强、弱”).

(5)D的同系物K比D分子少一个碳原子,K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的K的同分异构体有种,写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1:2:2:2:3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a.苯环上有两种等效氢

b.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一定条件下1mol该有机物与足量金属钠充分反应,生成1molH2.

湖南省益阳市桃江一中2015届高考化学模拟试卷(5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

1.(6分)化学与材料、生活和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利用CO2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B.日常生活中人们大量使用铝制品,是因为常温下铝不能与氧气反应

C.煤炭经气化、液化和干馏等过程,可获得清洁能源和重要的化工原料

D.神舟10号飞船所用太阳能电池板可将光能转换为电能,所用转换材料是单晶硅

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

分析:A.利用CO2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应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B.铝性质活泼,常温下,铝极易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

C.煤炭经气化、液化和干馏可获得清洁能源和重要的化工原料;

D.太阳能电池的材料是硅单质;

解答:解:A.利用CO2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应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节能减排的原则,故A正确;

B.Al属于亲氧元素,常温下,铝极易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故B 错误;

C.煤的气化是煤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进行部分氧化形成H2、CO等气体的过程;煤的液化是将煤与H2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液体燃料或者利用煤产生的H2和CO通过化学合成产生液体燃料或者其他液体化工产品的过程;煤的干馏是指隔绝空气加强热,使煤分解的过程,可以

得到很多重要的化工原料,故C正确;

D.太阳能电池板的材料是硅单质,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性质及煤的加工,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

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2.(6分)雷美替胺是首个没有列为特殊管制的非成瘾失眠症治疗药物,合成该有机物过程中涉及如下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溴水区分化合物Ⅱ和化合物Ⅲ

B.化合物Ⅰ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

C.化合物Ⅰ、Ⅱ、Ⅲ均能与NaHCO3溶液发生反应

D.1 mol化合物Ⅰ最多能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

分析:A.II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III中不含碳碳双键,和溴不反应;B.化合物Ⅰ含有饱和碳原子,具有甲烷的结构特点;

C.羧基都能和碳酸氢钠反应;

D.I中苯环和醛基都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解答:解:A.II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III中不含碳碳双键,和溴不反应,所以不能使溴水褪色,故A正确;

B.化合物Ⅰ含有饱和碳原子,具有甲烷的结构特点,则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故B错误;

C.羧基都能和碳酸氢钠反应,I中不含羧基,所以不能和碳酸氢钠反应,故C错误;

D.I中苯环和醛基都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I中含有一个苯环和一个醛基,1molI能和4mol 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结构和性质,为2015届高考高频点,侧重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明确物质中官能团及其性质是解本题关键,熟悉常见官能团及其性质,难度不大.

3.(6分)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用图装置萃取溴水中的溴,并把溴的苯溶液从下口放出

B.

用图装置可以验证溴乙烷发生了消去反应

C.

用图装置配制银氨溶液

D.

用图装置可说明浓H2SO4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SO2具有漂白性、还原性

考点:实验装置综合.

专题:实验评价题.

分析:A.苯的密度比水小,应从上口到出;

B.乙醇易挥发,也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C.试剂滴加顺序错误;

D.浓硫酸使蔗糖碳化,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可使品红褪色,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可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解答:解:A.苯的密度比水小,溴的苯溶液应从上口到出,故A错误;

B.乙醇易挥发,也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如不能除去乙醇,则不能直接得出结论,故B错误;

C.试剂滴加顺序错误,应在硝酸银溶液中滴加氨水,故C错误;

D.浓硫酸使蔗糖碳化,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可使品红褪色,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可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完成实验,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实物质的分离、检验、制备等知识,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应原理、实验基本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实验评价分析的考查,注意实验装置的作用,题目难度不大.

4.(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恢复原温度时,c(H+)增大,K w变大

B.体积、pH均相同的醋酸和盐酸完全溶解等量的镁粉(少量),后者用时少

C.0.1 mol.L﹣1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减小

D.常温下,V1LpH=11的NaOH溶液与V2LpH=3的HA溶液混合,若混合液显中性,则V1≤V2

考点:盐类水解的应用;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分析:A.K w只与温度有关;

B.醋酸为弱电解质,等pH时,醋酸浓度大;

C.醋酸加水稀释c(H+)减小,c(OH﹣)增大;

D.如HA为强酸,则V1=V2,如HA为弱酸,HA的浓度较大.

解答:解:A.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恢复原温度时,c(H+)增大,K w只与温度有关,则K w不变,故A错误;

B.醋酸为弱电解质,等pH时,醋酸浓度大,反应速率大,用时少,故B错误;

C.醋酸加水稀释c(H+)减小,c(OH﹣)增大,则减小,故C正确;

D.如HA为强酸,则V1=V2,如HA为弱酸,HA的浓度较大,消耗的氢氧化钠的体积偏大,则V1>V2,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以及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注意弱酸溶液在稀释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题目难度中等.

5.(6分)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Fe2+将饮用水中少量ClO2﹣氧化成为Cl﹣:4Fe2++ClO2﹣+4H+═4Fe3++Cl﹣+2H2O

B.向烧碱溶液中加入铝:Al+2OH﹣═AlO2﹣+H2↑

C.用过量氨水吸收烟道气中的SO2:SO2+2NH3?H2O═SO32﹣+2NH4++H2O

D.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取Fe(OH)3胶体:Fe3++3H2O?Fe(OH)3↓+3H+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专题: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A.次氯酸根离子氧化性强于二价铁离子,能够将二价铁离子氧化成三价铁离子;B.电荷不守恒;

C.过量氨水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氨;

D.氢氧化铁胶体不是沉淀,不能用沉淀符号.

解答:解:A.用Fe2+将饮用水中少量ClO2﹣还原成为Cl﹣:2H2O+4Fe2++ClO2﹣=4Fe3++Cl ﹣+4OH﹣,故A错误;

B.向烧碱溶液中加入铝,离子方程式:2H2O+2Al+2OH﹣=2AlO2﹣+3H2↑,故B错误;C.用过量氨水吸收烟道气中的SO2,离子方程式:SO2+2NH3?H2O=SO32﹣+2NH4++H2O,故C正确;

D.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废水中制取Fe(OH)3胶体,离子方程式:Fe3++3H2O?Fe(OH)+,故D错误;

3(胶体)+3H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注意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不能用沉淀符合,题目难度不大.

6.(6分)下图为根据电解原理制成“银电量计”.其原理是:通过测定电解过程中附着在惰性电极上金属质量,计算通过电解池的电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量计工作时溶液里的阴离子向正极移动

B.电量计工作时银棒应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C.网袋是收集银溶解过程中产生的金属颗粒,若没有该网袋,测量结果会偏低

D.若得金属银的沉积量为1.08g,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0.01mol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专题:电化学专题.

分析:A.阴离子向阳极移动;

B.银作阴极,与原电池负极相连;

C.电解时阳极的银容易脱落而影响实验结果;

D.根据银和转移电子之间的关系式计算.

解答:解:A.电解时,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向阳极移动,故A错误;

B.电解时,银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银作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故B错误;

C.银溶解时有些可能未失电子变成银离子然后在阴极(铂坩埚)得电子析出,而是直接跌落到铂坩埚中,造成铂坩埚增重较多,导致计算出的电量偏大,故C错误;

D.银的物质的量==0.01m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0.01mol×(1﹣0)=0.01mol,

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原理,根据电极上得失电子及物质间的反应来分析解答,易错选项是C,知道收集袋的作用,难度中等.

7.(6分)X、Y、Z、W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下列组合中不符合该关系的是()

A B C D

X HCl Na2O2Na2CO3SO2

Y FeCl2NaOH CO2Na2SO3

Z Cl2Na2CO3Ca2CO3H2SO4

W FeCl3NaHCO3Ca(HCO3)2NaHSO3

A.A B.B C.C D.D

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氯气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

分析:A.HCl具有酸性,可与活泼金属反应,可被氧化生成Cl2;

B.Na2CO3与NaOH不反应;

C.Na2CO3可与酸、氢氧化钙反应生成CaCO3等发生复分解反应;

D.SO2可与碱反应,具有还原性,可被氧化.

解答:解:A.HCl可与Fe反应生成FeCl2,可被氧化生成Cl2,Cl2可与FeCl2反应生成FeCl3,故A正确

B.Na2O2可与水反应生成NaOH,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Na2CO3,Na2CO3与NaOH不反应,故B错误;

C.Na2CO3可与酸反应生成CO2,可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CaCO3,CaCO3与CO2反应生成Ca(HCO3)2,故C正确

D.SO2可与NaOH反应生成Na2SO3,与过氧化氢反应生成H2SO4,H2SO4和Na2SO3反应生成NaHSO3,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考查,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43分)

8.(12分)硝酸铝[Al(NO3)3]是一种常用媒染剂.工业上用铝灰(主要含Al、Al2O3、Fe2O3等)制取硝酸铝晶体[Al(NO3)3?9H2O]的流程如图甲:

(1)写出反应Ⅰ的离子方程式:2Al+2OH﹣+2H2O=2AlO2﹣+3H2↑(或Al2O3+2OH﹣=2AlO2﹣+H2O)(任写一个).

(2)若在实验室中完成反应Ⅱ,为避免铝的损失,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控制反应终点(或硝酸的用量),可采取的措施为将加入稀硝酸改为通入过量CO2.

(3)上述流程中采用减压蒸发,并控制反应Ⅲ中加入的稀硝酸稍过量,其目的是抑制硝酸铝水解.

(4)温度高于200℃时,硝酸铝完全分解成氧化铝和两种气体(其体积比为4:1),该反应4Al(NO3)32Al2O3+12NO2↑+3O2↑.

(5)若用图乙所示实验装置制取Al(NO3)3,通入水蒸气的作用是高温度、搅拌,加快反应速率.

考点: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分析:铝灰用氢氧化钠溶液溶解,铝、氧化铝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氧化铁不反应,过滤分离,滤液中含有偏铝酸钠、未反应的NaOH,加入硝酸中和未反应的氢氧化钠,并将偏铝酸钠转化为氢氧化铝沉淀,再过滤分离,氢氧化铝沉淀再用硝酸溶解,得到硝酸铝溶液,经过减压蒸发得到硝酸铝晶体.

(1)反应Ⅰ涉及: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氢气,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

(2)硝酸属于强酸,可以溶解氢氧化铝沉淀,导致Al元素损失,应控制硝酸用量,可以利用弱酸将偏铝酸根转化为氢氧化铝沉淀而不溶解;

(3)硝酸铝容易发生水解,从抑制硝酸铝水解进行分析解答;

(4)温度高于200℃时,硝酸铝完全分解成氧化铝和两种气体,两种气体应是二氧化氮与氧气,二者体积之比为4:1,满足原子守恒与电子转移守恒;

(5)水蒸气温度较高,且可以起搅拌作用,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解答:解:铝灰用氢氧化钠溶液溶解,铝、氧化铝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氧化铁不反应,过滤分离,滤液中含有偏铝酸钠、未反应的NaOH,加入硝酸中和未反应的氢氧化钠,并将偏铝

酸钠转化为氢氧化铝沉淀,再过滤分离,氢氧化铝沉淀再用硝酸溶解,得到硝酸铝溶液,经过减压蒸发得到硝酸铝晶体.

(1)反应Ⅰ涉及: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氢气,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反应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Al2O3+2OH﹣=2AlO2﹣+H2O,故答案为:2Al+2OH﹣+2H2O=2AlO2﹣+3H2↑(或Al2O3+2OH﹣=2AlO2﹣+H2O);

(2)硝酸属于强酸,可以溶解氢氧化铝沉淀,导致Al元素损失,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控制反应终点(或硝酸的用量),可以将加入稀硝酸改为通入过量CO2,避免氢氧化铝沉淀溶解;

故答案为:如何控制反应终点(或硝酸的用量);将加入稀硝酸改为通入过量CO2;

(3)硝酸铝容易发生水解,减压蒸馏可以降低温度、反应Ⅲ中加入的稀硝酸稍过量,都可以抑制硝酸铝水解,

故答案为:抑制硝酸铝水解;

(4)温度高于200℃时,硝酸铝完全分解成氧化铝和两种气体,两种气体应是二氧化氮与氧气,二者体积之比为4:1,满足原子守恒与电子转移守恒,反应方程式为:4Al(NO3)

32Al2O3+12NO2↑+3O2↑,

故答案为:4Al(NO3)32Al2O3+12NO2↑+3O2↑;

(5)由于水蒸气温度较高,可以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且可以起搅拌作用,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故答案为:高温度、搅拌,加快反应速率.

点评:本题考查实验制备方案,侧重考查是对工艺流程的理解、分析与评价,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需要学生具备知识的基础与灵活运用的能力,难度中等.

9.(15分)如图1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

(1)写出A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二周期ⅣA族;

(2)D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物的电子式为;其所含化学键类型为共价键、离子键;

(3)C2﹣、D+、G2﹣离子半径大小顺序是S2﹣>O2﹣>Na+(用离子符号回答);

(4)C、G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稳定性为H2S<H2O(填化学式),原因是:O的非金属性大于S;

(5)A的某氢化物分子式为A2H6,将含630mol电子的A2H6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为QkJ,请写出表示A2H6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C2H6(g)+O2(g)=2CO2(g)+3H2O(L) △H=﹣kJ?mol﹣1;

(6)某同学设计实验证明A、B、F的非金属性强弱关系,装置如图2.

①溶液a和b分别为硝酸,饱和NaHCO3溶液;

②溶液c SiO3+CO2+H2O=H2SiO3↓+CO32﹣或SiO32﹣

+2CO2+2H2O=H2SiO3↓+2HCO3﹣.

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

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由图中化合价可知,A、F的化合价都为+4、﹣4价,二者同主族,且F的原子序数较大,故A为C元素、故F为Si元素;C的化合价为﹣2价,没有正化合价,故C为O元素;D的化合价为+1价,处于ⅠA族,原子序数大于O元素,故D为Na元素;E为+3价,为

Al元素;G的最高正价为+6价、最低价为﹣2,应为S元素;B的有+5、﹣3价,处于ⅤA族,原子序数介于C、O之间,则B为N元素,

(1)A为C元素,位于周期表第二周期ⅣA族;

(2)D为Na元素,空气中燃烧生成物为过氧化钠,为离子化合物,含有共价键、离子键;(3)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

(4)非金属性O>S,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

(5)A为C元素,氢化物分子式为C2H6,1molC2H6含有18mol电子,含630mol电子的C2H6的物质的量为mol=35mol;

(6)由装置图可知,实验原理是利用强酸制备弱酸,硝酸易挥发,为防止干扰应除去,故锥形瓶中产生二氧化碳,应为硝酸与碳酸盐反应,溶液b吸收挥发的硝酸,应为饱和的碳酸氢钠,烧杯中应是二氧化碳与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

解答:解:由图中化合价可知,A、F的化合价都为+4、﹣4价,二者同主族,且F的原子序数较大,故A为C元素、故F为Si元素;C的化合价为﹣2价,没有正化合价,故C为O 元素;D的化合价为+1价,处于ⅠA族,原子序数大于O元素,故D为Na元素;E为+3价,为Al元素;G的最高正价为+6价、最低价为﹣2,应为S元素;B的有+5、﹣3价,处于ⅤA 族,原子序数介于C、O之间,则B为N元素,

(1)A为C元素,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则位于周期表第二周期ⅣA 族,故答案为:第二周期ⅣA族;

(2)D为Na元素,空气中燃烧生成物为过氧化钠,为离子化合物,含有共价键、离子键,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共价键、离子键;

(3)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故离子半径S2﹣>O2﹣>Na+,故答案为:S2﹣>O2﹣>Na+;

(4)非金属性O>S,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则非金属性H2S<H2O,故答案为:H2S<H2O;O的非金属性大于S;

(5)A为C元素,氢化物分子式为C2H6,1molC2H6含有18mol电子,含630mol电子的C2H6的物质的量为mol=35mol,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为QkJ,则C2H6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2H6(g)+O2(g)=2CO2(g)+3H2O(L) △H=﹣kJ?mol﹣1,

故答案为:C2H6(g)+O2(g)=2CO2(g)+3H2O(L) △H=﹣kJ?mol﹣1;

(6)由装置图可知,实验原理是利用强酸制备弱酸,硝酸易挥发,为防止干扰应除去,故锥形瓶中产生二氧化碳,应为硝酸与碳酸盐反应,溶液b吸收挥发的硝酸,应为饱和的碳酸氢钠,烧杯中应是二氧化碳与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

①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a为硝酸,溶液b为饱和NaHCO3溶液,故答案为:硝酸;饱和NaHCO3溶液;

②溶液c中的离子方程式为:SiO32﹣+CO2+H2O=H2SiO3↓+CO32﹣或SiO32﹣

+2CO2+2H2O=H2SiO3↓+2HCO3﹣,

故答案为:SiO32﹣+CO2+H2O=H2SiO3↓+CO32﹣或SiO32﹣+2CO2+2H2O=H2SiO3↓+2HCO3﹣.点评: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为2015届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计算和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涉及半径比较、电子式、化学实验、氧化还原反应计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等,难度中等,注意把握非金属性的比较角度.

10.(16分)工业废气、汽车尾气排放出的SO2、NO x等,是形成雾霾的重要因素.霾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形成的烟雾.

(1)NOx和SO2在空气中存在下列平衡:

2NO(g)+O2(g)?2NO2(g)△H=﹣113.0kJ?mol﹣1

2SO2(g)+O2(g)?2SO3(g)△H=﹣196.6kJ?mol﹣1

SO2通常在二氧化氮的存在下,进一步被氧化,生成SO3.

①写出NO2和S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O2(g)+SO2(g)=SO3(g)+NO(g)△H=﹣

41.8 kJ?mol﹣1.

②随温度升高,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变化趋势是减小.

(2)提高2SO2+O2?2SO3反应中SO2的转化率,是减少SO2排放的有效措施.

①T℃时,在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0mol SO2和1.0mol O2,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二氧化硫的转化率为50%,该反应的平衡常数是2.

②在①中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能使SO2的转化率提高的是b c(填字母).

a.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0mol He

b.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0mol O2

c.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减少容器的体积

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用高效催化剂

e.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体系温度

(3)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含二氧化硫的废气.

①写出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O2+OH﹣=HSO3﹣.

②经测定上述反应后的溶液呈酸性.

a.写出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a+)>c(HSO3﹣)>c(H+)>c(SO32﹣)>c (OH﹣).

b.c(SO32﹣)>(填“>”“=”或“<”)c(H2SO3),其原因是溶液显酸性,说明亚硫酸氢根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

考点: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专题: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分析:(1)根据盖斯定律来求解,正反应如果是吸热反应,温度越高K值越大;

(2)①用三行式来求平衡常数,②外界条件改变导致平衡正向移动;

(3)①等物质的量的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HSO3;

②经测定上述反应后的溶液呈酸性,说明电离大于水解,根据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和质子守恒来判断离子间浓度的大小关系.

解答:解:(1)①根据盖斯定律来求解,2NO(g)+O2(g)?2NO2(g)△H=﹣113.0kJ?mol ﹣1 ①;2SO

2(g)+O2(g)?2SO3(g)△H=﹣196.6kJ?mol

﹣1②然后用(②﹣①)÷2得:NO2(g)+SO2(g)=SO3(g)+NO(g)△H=﹣41.8 kJ?mol﹣1,故答案为:NO2(g)+SO2(g)=SO3(g)+NO(g)△H=﹣41.8 kJ?mol﹣1;

②因为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故答案为:减小;

(3)①则1L密闭容器在5min内各物质浓度发生的变化如下:

2SO2(g)+O2(g)═2SO3(g),

起始浓度(mol/L) 2 1 0

变化浓度(mol/L) 1 0.5 1

平衡浓度(mol/L) 1 0.5 1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2

故答案为:2;

②a.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0mol He,平衡不移动,SO2的转化率不变,故a不选;b.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0mol O2,平衡正向移动,SO2的转化率提高,故选b;c.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减少容器的体积,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SO2的转化率提高,故选c;

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用高效催化剂,平衡不移动,SO2的转化率不变,故d不选;e.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体系温度,平衡逆向移动,SO2的转化率变小,故e不选;

故答案为:b c;

(3)①等物质的量的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HSO3,离子方程式为SO2+OH﹣=HSO3

﹣,故答案为:SO

2+OH ﹣=HSO

3

﹣;

②a、亚硫酸氢钠,溶液显酸性,说明亚硫酸氢根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HSO3﹣)>c(H+)>c(SO32﹣)>c(OH﹣),故答案为:c(Na+)>c(HSO3﹣)>c(H+)>c(SO32﹣)>c(OH﹣);

b、亚硫酸氢钠,溶液显酸性,说明亚硫酸氢根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故答案为:>;溶液显酸性,说明亚硫酸氢根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主要涉及了转化率的计算、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试题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和检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共1小题,满分15分)

11.(15分)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水质优劣直接影响人体健康

(1)含有较多Ca 2+、Mg 2+的水称为硬水,硬水加热后产生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Ca 2++2HCO 3

﹣CaCO 3↓+CO 2↑+H 2O (或Mg 2++2HCO 3﹣MgCO 3↓+CO 2↑+H 2O 、MgCO 3+2H 2O=Mg (OH )2+CO 2↑+H 2O )(写出生成一种沉淀物的即可).

(2)如图为某饮用水厂从天然水制备纯净水(去离子水)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①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水中的有机物(或去除水中的异味);O 3消毒的优点是反应产物无毒无害.

②A 、B 中放置的物质名称分别是:A 阳离子交换树脂;B 阴离子交换树脂.A 、B 中放置的物质是否可以互换?请说明原因水中的Ca 2+、Mg 2+会与阴离子树脂中的OH ﹣生成Mg (OH )2、Ca (OH )2沉淀造成堵塞,损坏离子交换树脂.

(3)通过施加一定压力使水分子通过半透膜而将大分子或离子截留,从而获得纯净水的方法称为反渗透法.电渗析法净化水时,使离子通过半透膜的推动力是电势差或电场力.

(4)检验蒸馏水的纯度时,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测定水的电导率或电阻率.

(5)某城市用水中c (Ca 2+)为1.0×10﹣3mol/L ,c (Mg 2+)为5.0×10﹣4mol/L ,c (HCO 3﹣)

为8.0×10﹣4mol/L .如用药剂软化该1000L ,应加入Ca (OH )266.6g ,Na 2CO 3116.6 g .

考点: 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专题: 实验设计题.

分析: (1)含钙、镁离子较多的水为硬水,硬水加热后与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镁沉淀或氢氧化镁沉淀;

(2)①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臭氧具有强氧化性,还原产物无毒;

②A 、B 的作用除去钙、镁离子,应先透过金属阳离子,否则生成氢氧化钙损坏离子交换膜;

(3)压力使水分子通过半透膜而将大分子或离子截留,为反渗透法;电渗析法净化水时,电势差使离子通过半透膜;

(4)蒸馏水为纯水,其电导率很低;

(5)加入氢氧化钙和镁离子、碳酸氢根离子反应,加入碳酸钠沉淀钙离子.

解答: 解:(1)含钙、镁离子较多的水为硬水,硬水加热后与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镁沉淀或氢氧化镁沉淀,离子反应为Ca 2++2HCO 3

﹣CaCO 3↓+CO 2↑+H 2O (或Mg 2++2HCO 3

﹣MgCO 3↓+CO 2↑+H 2O 、MgCO 3+2H 2O=Mg (OH )2+CO 2↑+H 2O ), 故答案为:Ca 2+、Mg 2+;Ca 2++2HCO 3﹣CaCO 3↓+CO 2↑+H 2O (或Mg 2++2HCO 3﹣

MgCO 3↓+CO 2↑+H 2O 、MgCO 3+2H 2O=Mg (OH )2+CO 2↑+H 2O );

(2)①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其作用为吸附水中的有机物(或去除水中的异味),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可用O3消毒,其优点是还原产物无毒,

故答案为:吸附水中的有机物(或去除水中的异味);反应产物无毒无害;

②A、B的作用除去钙、镁离子,应先透过金属阳离子,则A为阳离子交换膜,B为阴离子交换膜,不能放反A、B,否则水中的Ca2+、Mg2+会与阴离子树脂中的OH﹣生成Mg(OH)2、Ca(OH)2沉淀造成堵塞,损坏离子交换树脂,

故答案为:阳离子交换树脂;阴离子交换树脂;水中的Ca2+、Mg2+会与阴离子树脂中的OH﹣生成Mg(OH)2、Ca(OH)2沉淀造成堵塞,损坏离子交换树脂;

(3)压力使水分子通过半透膜而将大分子或离子截留,为反渗透法;电渗析法净化水时,电势差(或电场力)使离子通过半透膜,

故答案为:反渗透法;电势差或电场力;

(4)蒸馏水为纯水,其电导率很低,则检验蒸馏水的纯度时,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测定水的电导率或电阻率,故答案为:电导率或电阻率;

(5)c(Ca2+)为1.0×10﹣3mol/L,c(Mg2+)为5.0×10﹣4mol/L,c(HCO3﹣)为8.0×10﹣4mol/L.如用药剂软化该1000L,

n(Ca2+)=1000L×1.0×10﹣3mol/L=1mol,n(Mg2+)=1000L×5.0×10﹣4mol/L=0.5mol,n(HCO3﹣)=1000L×8.0×10﹣4mol/L=0.8mol,

加入氢氧化钙发生的反应为:

Mg2++2OH﹣=Mg(OH)2↓

0.5mol 1mol

HCO3﹣+OH﹣=CO32﹣+H2O

0.8mol 0.8mol

共需要n(OH﹣)=1.8mol,

则需要Ca(OH)2的质量为1.8mol××74g/mol=66.6g,

水溶液中Ca2+物质的量为1mol+0.9mol=1.9mol,

其中需要加入的碳酸根离子为1.9mol﹣0.8mol=1.1mol,其质量为1.1mol×106g/mol=116.6g,故答案为:66.6;116.6.

点评:本题以水的净化和提纯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及净化原理,综合性较强,侧重分析能力、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化学与技术、化学与生活的联系,题目难度中等,(5)中计算为解答的易错点.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共1小题,满分0分)

12.铜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很多领域中都有重要的用途.请回答以下问题:

(1)超细铜粉可用作导电材料、催化剂等,其制备方法如下:

①NH4CuSO3中金属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或[Ar]3d10.N、O、S 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为N>O>S(填元素符号).

②SO2的空间构型为角形.

(2)某学生用硫酸铜溶液与氨水做了一组实验,CuSO4溶液中加氨水生成蓝色沉淀,再加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深蓝色透明溶液,最后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乙醇,析出[Cu(NH3)

]SO4?H2O晶体,请解释加入乙醇后析出晶体的原因乙醇分子极性弱于水的极性,在乙醇中溶4

解度降低;在该晶体中存在的化学键的种类有共价键、离子键、配位键.

(3)氯和钾与不同价态的铜可生成两种化合物,其阴离子均为无限长链结构(如图所示),a 位置上Cl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3.已知其中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CuCl3,则另一种化K2CuCl3.

(4)用晶体的X射线衍射法可以测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对金属铜的测定得到以下结果:铜晶胞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边长为361pm.又知铜的密度为9.00g?cm﹣3,则铜原子的直径约为128p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63.6g.mol﹣1/(0.25×4.23×10﹣22g)=6.01×10﹣23[已知A r(Cu)=63.6].

考点:晶胞的计算;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含义及应用;化学键;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原子轨道杂化方式及杂化类型判断.

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

分析:(1)①先判断金属离子的化合价,再根据根据核外电子排布式的书写规则书写,注意3d能级的能量大于4s能级的能量,失电子时,先失去最外层上的电子;根据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比较其大小;②根据其杂化类型判断;

(2)根据相似相容原理判断;阴阳离子存在离子键,非金属元素间易形成共价键,配合物中存在配位键;

(3)a位置上Cl原子成2个单键,含有2对孤对电子,杂化轨道数为4,据此判断;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CuCl3,其中铜元素为+2价,故另一种化合物中铜为+1价,CuCl3原子团的化合价为﹣2,据此书写;

(4)铜的晶胞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根据其晶胞的堆积类型判断,三个铜原子相切,形成晶胞的面对角线,由此得到铜原子半径;根据铜摩尔质量=摩尔体积×密度计算.

解答:解:(1)①铜是29号元素,根据能量最低原理其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该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时,生成亚铜离子,失去的电子是最外层电子,所以亚铜离子的基态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或[Ar]3d10.元素周期律中,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但第ⅡA和第ⅢA、第ⅤA 和第ⅥA互换,同一主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其第一电离能大小为N>O>S,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10或[Ar]3d10;N>O>S;

②SO2价电子对数==3,价电子对数=配位原子数+孤电子对数,配位原子数为2,含有一对孤对电子,原子轨道空间构型为平面型,分子构型为角形;

(2)在水中得到深蓝色透明溶液,加入乙醇析出晶体,说明在乙醇中溶解性降低,根据相似相溶分析:乙醇分子极性弱于水的极性,在乙醇中溶解度降低;[Cu(NH3)4]SO4中硫酸根离子和[Cu(NH3)4]2+存在离子键,N原子和铜原子之间存在配位键,NH3中H和N之间存在共价键,所以[Cu(NH3)4]SO4中所含的化学键有共价键、离子键、配位键;

故答案为:共价键、离子键、配位键;

(3)a位置上Cl原子成2个单键,含有2对孤对电子,杂化轨道数为4,杂化轨道类型为:sp3,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CuCl3,其中铜元素为+2价,故另一种化合物中铜为+1价,CuCl3原子团的化合价为﹣2,其化学式为:K2CuCl3,

故答案为:sp3、K2CuCl3;

(4)铜的晶胞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一个晶胞能分摊到4个Cu原子;晶胞面对角线为一个铜原子半径的四分之一,铜原子半径==128;

1pm=10﹣10cm,故一个晶胞的体积为(361×10﹣10)3=4.7×10﹣23cm3;

晶胞的质量=体积×密度,一个晶胞的质量为4.7×10﹣23cm3×9.00g?cm﹣3=4.23×10﹣22g;

在一个体心晶胞含4个铜原子,故铜的摩尔质量=,

由Ar(Cu)=63.6g?mol﹣1×N A,

得N A=6.01×1023mol﹣1,故答案为6.01×1023mol﹣1.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结构中电子排布式、化学键、等电子体、晶胞的计算等知识,其中计算是难点,综合性较强,难度中等.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共1小题,满分0分)

13.共聚法可改进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性质,高分子聚合物P的合成路线如下:

(1)B的名称为1,2﹣二溴乙烷,E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醚键、碳碳双键

(2)I由F经①~③合成,F可以使溴水褪色.

a.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b.②的反应试剂是HBr

c.③的反应类型是氧化反应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

a.C可与水任意比例混合

b.A与1,3﹣丁二烯互为同系物

c.由I生成M时,1mol最多消耗3molNaOH

d.N不存在顺反异构体

(4)写出E与N按照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发生共聚生成P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高聚物P的亲水性比由E形成的聚合物强(填“强、弱”).

(5)D的同系物K比D分子少一个碳原子,K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的K的同分异构体有9种,写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1:2:2:2:3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a.苯环上有两种等效氢

b.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一定条件下1mol该有机物与足量金属钠充分反应,生成1molH2.

考点:有机物的推断.

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

分析:A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B和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C和苯甲醇反应生成D,A、B和C中碳原子个数相同,根据D的分子式知,A中含有两个碳原子,则A是CH2=CH2,B是BrCH2CH2Br,C是HOCH2CH2OH,D的结构简式为:

,对比D、E分子式可知,D发生消去反应生成E,则E的结构简式为:

.根据I的结构简式知,1,3﹣丁二烯和溴发生1,4﹣加成生成F为BrCH2CH=CHCH2Br,F在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G为:

HOCH2CH=CHCH2OH,G和HBr发生加成反应生成H为HOCH2CH2CHBrCH2OH,H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生成I,I和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发生消去反应生成M为:NaOOCCH=CHCOONa,然后酸化得到N,则N的结构简式为:HOOCCH=CHCOOH,E和N发生加聚反应生成P,

则P的结构简式为:.

解答:解:A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B和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C和苯甲醇反应生成D,A、B和C中碳原子个数相同,根据D的分子式知,A中含有两个碳原子,则A是CH2=CH2,B是BrCH2CH2Br,C是HOCH2CH2OH,D的结构简式为:

,对比D、E分子式可知,D发生消去反应生成E,则E的结构简式为:

.根据I的结构简式知,1,3﹣丁二烯和溴发生1,4﹣加成生成F为BrCH2CH=CHCH2Br,F在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G为:

HOCH2CH=CHCH2OH,G和HBr发生加成反应生成H为HOCH2CH2CHBrCH2OH,H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生成I,I和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发生消去反应生成M为:NaOOCCH=CHCOONa,然后酸化得到N,则N的结构简式为:HOOCCH=CHCOOH,E和N发生加聚反应生成P,

则P的结构简式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