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表解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表解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表解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表解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表解—哲学基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目的要求】

1.掌握古代哲学范畴中精、气的基本概念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2.掌握阴阳的基本概念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3.掌握五行的基本概念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4.了解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5.了解中医学思维方法的主要特点。

【知识点表解】

第一节精气学说

一、古代哲学精与气的基本概念

精:又称精气,是一种充塞于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元

概念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原。(其概念源于“水地说”)气气: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说(其概念源于“云气说”)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类)都是由精或气构成(西汉时被元气说同化)。

“元气一元论”认为,气是最原始的,是宇宙的唯一本原或本体,万物皆由元气化生。

(一)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精气的运动变化分为天地阴阳二气:“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无形:弥散而运动的状态,充

精气的存在形式塞于无垠的宇宙空间。

有形:凝聚而稳定的状态——形散质溃又复归于无形之气。

运动形式:升、降、出、入。

气的运动具有普遍性。

(二)精气的运动与变化含义:是指气的运动产生宇宙各种变化的过程。

气与形之间的转化:“气生形”、“形化气”。

气化形与形之间的转化:如“冰化为水,水化为雾霜雨雪等”。

气与气之间的转化:“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

有形之体自身的不断更新变化:“生长化收藏”、“生长壮老已”等。

“天地一体”。

(三)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相互感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的生死过程,

“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也即气之聚散过程。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

(二)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

(一)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

含义:精,即精气,是指藏于脏腑中的液态精华物质,

1.对中医学精学说建立的影响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先天之精:父母遗传的生命物质。

后天之精:后天获得的水谷之精及脏腑之精。

气,是指人体内生命力很强、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

2.对中医学气理论形成的影响既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激发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

感受和传递各种生命信息的载体。

(二)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

人体自身的完整性。

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第二节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概念

阴阳的基本概念: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

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兴奋的——阳。

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凉的、晦暗的、有形的、抑制的——阴。

阴相关性:指阴阳所分析的事物或现象,必须是在同一范畴、

阳同一层次或同一交点,即相互关联的基础上。

的普遍性:凡相关事物的相对属性,皆可划分阴阳。

概特性《内经》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念一是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相对性二是阴阳之中复有阴阳。

三是因比较对象不同而有两分法、三分法。

绝对性:阴阳属性的不可反称性。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对立——即统一体中阴阳两个方面的属性相反达到动态平衡普相

制约——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相互斗争、排斥促进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遍反

互根——阴阳相互依存、互为根本,双方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规相

互用——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上,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律成

交感——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

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

交感的动力根源。

消长转化的内在根据。

含义——阴阳双方数量的对比变化。消:减少;长:增加

此消彼长

(四)阴阳消长表现形式此长彼消量变过程。

此长彼亦长

此消彼亦消

含义——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

(五)阴阳转化内在因素质变过程。

条件——事物发展变化的物极阶段,即“物极必反”

自和——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

平衡——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即阴阳协调相对稳定的状态。

交感是万物产生和发展的前提

是交感的动力根源

为消长转化的内在根据

对立制约最普遍规律

(七)阴阳运动的相互联系互根互用相反相成万物化生、发展,相对协调平衡。

消长(量变)

转化(质变)

自动维持

自动恢复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身体上下:上部为阳,下部为阴

身体左右:左为阳,右为阴

体表肢体内外侧:外侧为阳,内侧为阴

(阳) 腰背(阳):背为阳,腰为阴

胸腹(阴):胸为阳,腹为阴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六腑:传化物而不藏——阳据功能人生有形,

脏腑心、肺属阳特点分不离阴阳。

体内肝、脾、肾属阴阴阳

(阴) 手足三阳经——阳

手足三阴经——阴

气(阳) ——促进物质的新陈代谢,主温煦、推动、兴奋、升发。

精(阴) ——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主凉润、宁静、抑制、沉降。

升、出(阳)

降、入(阴)

风邪、暑邪、火(热)邪为阳。

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寒邪、湿邪为阴。

饮食居处,情志失调(阴)。

阳胜则热

阳胜则阴病

(三)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阴胜则寒

阴胜则阳病

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阴虚则热——虚热证

阳虚则寒——虚寒证

阳损及阴

阴损及阳

色泽:鲜明——阳;晦暗——阴。

声息:高亢洪亮——阳;低微无力——阴。

分析四诊资料症状:热、燥、动——阳;寒、润、静——阴。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脉象:数、浮、大、洪、滑——阳;迟、沉、小、细、涩——阴。

病变部位:表、外、上——阳;里、内、下——阴。

表、实、热属阳。

里、虚、寒属阴。

指导养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实热证:热者寒之。

实寒证:寒者热之。

确定治疗原则虚热证:“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五)用于疾病的防治阴阳偏衰——补其不足(虚者补之)(阳病治阴)

虚寒证:“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阴病治阳)

药性(四气):温、热——阳;寒、凉——阴以药物之性

分析和归纳药物的性能五味:辛、甘、淡——阳;酸、苦、咸——阴纠正机体

作用方向:升、浮——阳;沉、降——阴阴阳之偏。

第三节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概念

含义: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木曰曲直: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属于木。

火曰炎上:引申为凡具有温热、上升、光明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火。

特性土爰稼穑:引申为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土。

五金曰从革:引申为凡具有沉降、肃杀、收敛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金。

行水曰润下:引申为凡具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水。

的依据:五行各自特性。

概取象比类法。

念事物和现象推演络绎法。

的五行归类把自然界千变万化的事物归结为五行系统。

意义将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功能归结为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

说明人体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

自然界五人体

五音五味五色五化五气五方五季行五脏五腑五官形体情志五声变动

角酸青生风东春木肝胆目筋怒呼握

徵苦赤长暑南夏火心小肠舌脉喜笑忧

宫甘黄化湿中长夏土脾胃口肉思歌哕

商辛白收燥西秋金肺大肠鼻皮悲哭咳

羽咸黑藏寒北冬水肾膀胱耳骨恐呻栗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五行的相生与相克

含义: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相生生生生生生

次序:木——→火——→土——→金——→水——→木

含义: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相克克克克克克

次序:木——→土——→水——→火——→金——→木

(二)五行制化与胜复

含义:是指五行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维持平衡协调,推动事物间稳定有序的变化与发展。

制化生中有克克

内容生克结合,维持平衡。如:木土

克中有生克生

含义:是指五行中一行亢盛(即胜气),则引起其所不胜(即复气)的报复性制约,从而使五行之间复归于协调和稳定。

胜复规律:“有胜则复”,属五行间相克规律的自我调节,以维持五行系统整体的协调平衡。

次序:五行胜复,又称“子复母仇”。如:木行亢盛为胜气,金行旺盛为复气;土为木之所胜,而土之子金能克木,使木行亢盛得以平复,则为子复母仇。

(三)五行的相乘与相侮

含义: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又称“倍克”。

乘乘乘乘乘

次序:木——→土——→水——→火——→金——→木

相乘发生原因:“太过”和“不及”

同:次序相同

异:相克表示生理现象,相乘表示病理现象。

含义: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

侮侮侮侮侮

次序:木——→金——→火——→水——→土——→木

相侮发生原因:“太过”和“不及”

区别:相乘是按五行的相克次序发生过度的克制,相侮是与五行相克次序相乘与相侮发生相反方向的克制。

联系:发生相乘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侮;发生相侮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乘。

(四)五行的母子相及

含义: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累及其子行,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

规律:母行虚弱,引起子行亦不足,终致母子两行皆不足。

含义: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累及其母行,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

子病犯母子行亢盛,引起母行亦亢盛,结果是子母两行皆亢盛,一般称为“子病犯母”。

子行虚弱,上累母行,引起母行亦不足,终致子母俱不足,一般称为“子盗母气”。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木曰曲直,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之性

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通气血之功

火曰炎上,有温热之性

心主血脉以维持体温恒定

1.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土性敦厚,生化万物

脾居中焦,化生气血

金性清肃,收敛肃杀

肺性清肃,以降为顺

水性滋润、下行闭藏

肾有藏精、主水之功

联系:腑、形、窍、志、液等。

联系:五方、五色、五味、五气等。

肝藏血以济心:木生火。

以五行相生关系说明心之阳以温脾:火生土。

五脏之间的资生关系脾散精以充肺:土生金。

肺肃降以助肾:金生水。

肾藏精以养肝:水生木。

肝木之条达以疏泄脾土之壅塞:木克土。

3.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以五行相克关系说明心之阳热以制肺金肃降之太过:火克金。

五脏之间的制约关系脾主运化以制约肾水之泛滥:土克水。

肺气肃降以克制肝阳之上亢:金克木。

肾水上承以制心火之亢烈:水克火。

以五行制化说明五脏本脏之气太盛,则有他脏之气制约。

之间的协调平衡本脏之气虚损,则有他脏之气补之。

(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母病及子:母脏之病传及子脏。如肾病及肝。

子病及母:疾病从子脏传及母脏。如心病及肝。

相乘:相克太过为病。如“木旺乘土”和“土虚木乘”。

相侮:反向克制致病。如“木火刑金”和“土虚水侮”。

(三)指导疾病的诊断

面见青色,喜食酸味,为肝病。

1.确定五脏的病变部位面见赤色,口味苦,脉洪,为心病。

脾虚病人,而面见青色,是肝病犯脾。

心脏病人,而面见黑色,是肾水凌心。

主色胜客色,其病为逆。

2.推断病情的轻重顺逆客色胜主色,其病为顺。

得相生之脉为顺。

得相克之脉为逆。

(四)指导疾病的治疗

指导脏腑用药:药物的色味按照五行归属来确定。

(还须结合药物的四气和升降浮沉等理论综合分析)

控制疾病的传变:掌握疾病发展传变的生克乘侮规律,及早控制传变,防患于未然。

虚则补其母。

实则泻其子。

指以五行相生规律确定滋水涵木法。

导益火补土法。

疾培土生金法。

病确立治则治法金水相生法。

的抑强。

治扶弱。

疗以五行相克规律确定抑木扶土法。

培土制水法。

佐金平木法。

泻南补北法。

指导针灸取穴:根据不同的病情以五行的生克规律进行选穴治疗。

指导情志疾病的治疗:临床上运用不同情志变化的相互抑制关系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第四节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一、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精气学说作为一种自同源性思维整体观念

然观,奠定了中医学构建藏象理论

思维方法理论体系方法论基石类比性思维精气血津液神理论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以阴阳对立统一、协调平衡说明人体生命现象。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系统论,以系统结构观点阐述人体自身及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

二、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总体地、动态地观察和根据人体生命活动规律。

自然界万事万物和人类都是从无形之“气”派生的。

注重整体研究: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

思维方法中和思维:中和,又称“中庸”、“中行”、“中道”。其思想的核心是平衡与和谐。

的特点擅长哲类比思维:类比,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相似或相同而推出学思维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一种逻辑方法,是一种由一事物

推到另一事物的推理方法。

强调功能联系:受道家“有生于无”思想影响,强调事物之间的功能性联系。

【知识点综述及学习指导】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最有影响的古代哲学思想,也是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法。

精气学说着重探讨了物质世界的本源,它以无形之气的聚(凝聚)与散(弥散)来阐释有形之物与无形之物的内在联系,从而肯定了世界的物质同一性。就本原来说,万物源于气,气可分阴阳;气聚合所成的具体形物,既仍具有阴阳两个方面,又可根据其性质的不同,划归为木、火、土、金、水五类,如五脏、五官、五体、五志等。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对世界本原的认识从属于气一元论。

阴阳学说采用“二元”的分析方法,着重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说明相关事物或一事物内部阴阳两个方面所存在着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与互藏、消长、转化、自和与平衡等关系。阴阳学说说明了人体的组织结构,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的脏腑经络及形体组织结构的上下、内外、表里、前后各部分之间,无不包含着阴阳的对立。阴阳学说还概括了人体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对疾病的诊断和防治起着指导作用。

五行学说采用“多元”的分析方法,以“五”为基数来阐释事物之间生克制化的相互关系,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所构成的,自然界一切事物或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解释人的生命活动时,以五行特性归类五脏、五体、五志等,来阐述五行间的相生相克、制化与胜复的关系,从而对五脏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并进一步指导疾病的论断与治疗。

精气学说作为一种自然观,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方法论基石;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系统论。精气、阴阳、五行学说等古代哲学思想,作为中医学的思维方法,具有注重宏观观察、注重整体研究、擅长哲学思维、强调功能联系等四个方面的基本特点。

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对其各自概念的理解,把握其思想的精神实质,且应交互印证,互相联系,才能灵活地运用于临床实践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表解—藏像

第二章藏象

【目的要求】

1.掌握藏象的基本概念,脏、腑及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五脏精气阴阳的概念。

2.掌握五脏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及与形、窍、志、液、时的联系。

3.掌握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4.掌握脑和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5.掌握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脏与奇恒之腑之间的关系。

6.了解藏象学说的形成和特点。

7.了解心包和命门学说的梗概。

第一节藏象学说概念

【知识点表解】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出处:“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帝曰,藏象何如?”

含义:指藏于体内的内脏

藏内容:五脏、六腑、奇恒之腑

象含义:指五个生理病理系统的外在现象和比象

基含义①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如“肝病

本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等

概具体涵义②指内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

念系统与外界自然环境的事物与现象类

比所获得的比象。如“心气通于夏”

含义:是以脏腑的形态和生理病理及其与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相互关系为研究目标的中医学基本理论。

通过解剖分析的直接观察方法①脏腑的形态结构。

认识脏腑的形态和功能,又运②脏腑的生理、病理。

用哲学思维,以整体观察的方③脏腑与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

法认识脏腑的生命活动规律,④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并以脏腑精气的贮藏、运动和⑤脏腑与形体官窍的关系。

代谢来解说脏腑机能。⑥脏腑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关系。

是中医学特有的关于人体生理病理的系统理论

对养生延寿防病和疾病的诊治康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藏定象:藏是象的内在本质,藏决定象。

藏与象的关系通过内脏活动表现于外的征象来探知内脏的变化。

又称“以表知里”观察法。

藏与脏器的区别:

解剖学概念

藏生理、病理学概念中医学特有的概念。

1.概念不同功能单位的概念

内脏器官:如心、肝、脾等

外脏器官:如眼、耳、鼻等

形态性结构

2.结构不同功能性结构

脏器:纯形态学的或实体性结构。

直接观察法:通过解剖分析发现。如“心如倒垂莲蕊”、“心主血脉”。

3.认识方法不同整体观察法:以象测藏。如“心主神志”。

脏器:其功能是通过直接对该器官的解剖分析而获得。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1.古代解剖学的认识:《内经》已对人体结构有详细描述,以后代有发展,为藏象学

说的形成奠定了形态学基础。察外知内

通过对人体生命现象的整体观察逐步认识脏腑的生理、取象类比

通过分析现象之间的联系病理变化规律。整体观察

精气学说渗透到中医学,对藏象理论的形成及系统化起概括抽象

3.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阴阳学说重要作用,使脏腑概念由形态学实体演变为功推理归纳

五行学说能态模型。

4.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通过对治疗效应的分析及反复验证,找出各脏器组织的内在联系

三、藏象学说的特点

1.一脏一腑互为表里——经脉络属,腑隶属于脏,配合完成各项生理功能

以五脏为 2.五脏与形、窍联结为一个整体——形体分司于五脏,官窍为五脏外候藏中心的人精神情志由五脏精气化生充养

象体自身的五脏功能受精神情志的调节与协调

学整体性五脏功能化生精气血津液

说精气血津液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的 1.自然界的五时、五方、五气、五化等与人体五大功能系统密切联系,

特五脏与自构成了人体内外环境相应的统一体。

点然环境的 2.五脏之气的虚实强弱与四时气候变化有密切关系;春季肝气旺等统一性 3.地方区域:按五行特性将五方与五脏类比;东方属木,气升发,与肝气相应

4.从宏观、功能、外象来把握脏腑的特点

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分类依据:依生理功能特点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

生理特点:化生和贮藏精气

五脏形态特点:中满、实质性脏器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内容:心、肝、脾、肺、肾

生理特点:受盛和传化水谷

具体内容六腑形态特点:中空、官腔性器官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内容: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

生理特点:贮藏精气(功似脏)

奇恒之腑形态特点:多中空(形似腑)藏而不泻。

内容: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脏病多虚”。

“腑病多实”。

“五脏宜补”。

“六腑宜泻”。

脏、腑、奇恒之腑的区别

功能形态特点与经脉相络属

五脏化藏精气实质器官藏而不泻,满而不实有、主里属阴

六腑传化水谷中空有腔泻而不藏,实而不满有、主表属阳

奇恒之腑贮藏精气中空有腔同五脏(附胆外)无

五、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概述

概念:是研究人体五脏精气阴阳的概念内涵、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的系统理论,概是藏象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五脏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解释性模型。

述观察形态结构(部分)。

以各脏精气阴阳的运动变化来认识(主要)。

(一)五脏精气阴阳的涵义

1.五脏之精

出处:源于《素问·上古天真论》“五脏六腑之精”。

濡养六腑

含义:简称“脏精”,指五脏所藏的滋润及其所属形体等作用的液态精华物质。

支撑本脏官窍

先天之精

五后天之精

脏作用:濡养、滋润。

之心精心血

精肝精肝血

肺精:上濡于头面诸窍,外“输精于皮毛”,藏于肺。

脾精:输布到其他四脏,化为该脏之精,藏于脾。

先天之精

后天之精

2.五脏之气

出处:源于《素问·藏气法时论》。

五含义:简称“脏气”,分布于五脏之中的无形而运行不息以推动和调控脏腑生理机能的极细微物质。

脏先后天之精所化之气

之肺吸入的自然清气

气作用:推动、调控各脏的功能活动。

关系:同源性、相对特异性。

3.五脏之阴阳

五脏之阴:简称“脏阴”,是五脏之气中具有凉润、宁静、抑制等作用的部分。

五五脏之阳:简称“脏阳”,是五脏之气中具有温煦、推动、兴奋等作用的部分。

脏生理上,二者协调平衡,则五脏之气冲和畅达,发挥正常功能。

之五脏之阴虚衰,凉润、宁静等作用减退——虚热性病证。

阴五脏之阳虚衰,温煦、推动等作用减退——虚寒性病证。

阳五脏之阴虚——阳病治阴

五脏之阳虚——阴病治阳

(二)五脏精气阴阳的关系

意义:五脏精气阴阳,实则为一身精气阴阳。

五先天之精合为一身之精,分藏于五脏

脏后天之精先天之精主藏于肾

精一身之精所化之气一身之气分藏于五脏

气肺吸入之清气贵在体内有序运行

阴五脏之阴气阴阳协调

阳五脏之阳气功能正常

阴阳和则精气旺,生机不息,命得延续。

第二节五脏

【知识点表解】

内容:心、肝、脾、肺、肾的合称

五脏经络学说中加心包络

生理特点:化生和贮藏精气,并能藏神,称为“神脏”。

一、概述

解剖位置:位于胸腔,两肺之间,略偏于左,外应虚里。

心形态结构:圆而尖长,心包围护,中有孔窍。

系主要功能:主血脉;主藏神。

统生理特性:为阳脏而主通明。

联属功能: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与小肠相表里,通应于夏气。

二、主要生理功能

(一)主血脉

心主血脉,指心气与脉气相通,心行血于脉中,营养和滋润全身的作用,包括主血和主脉。

心行血:推动血行,输送营养物质于全身

心生血:心阳温脾阳,使水谷之精化赤为血

心主脉:心气推动和调控心之搏动,使脉道通利,血流通畅。

心气充沛

(阴阳协调)同为保证血行的前提条件

血液充盈心气为主导。

脉道通利

心意义:生血、行血以输送营养物质于全身。

主 1.面色——面色红润

血生理表现 2.舌色——舌色淡红

脉 3.脉象——节律均匀,和缓有力,一息4~5至。

4.胸部感觉——胸部舒畅,感觉正常。

1.面色

病理意义 2.舌色

3.脉象——脉细无力,节律不匀,涩滞结代等。

4.胸部感觉——心悸,胸闷,甚则剧烈疼痛。

(二)主藏神

心藏神:又称主神明或主神志,指心有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和主司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心理活动的功能。

广义之神,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

狭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感活动及性格倾向等。

既是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广义之神。

又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狭义之神。

心 1.心能任物:心有接受外界事物的刺激,并作出反应的功能。此功能与心主血脉息息相关,主血液是神志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心主血脉功能正常,则神有所养,思维敏捷。

藏机理 2.调控各种生理活动: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统帅、调节脏腑形体的各种功能活动。此功能

神是以心主宰精神思维活动为基础的支配。正由于心有藏神、主神明的

作用,所以才能主宰生命活动。

意义:心主宰整个生命活动,包括生理和心理,为“君主之官”。

生理 1.主宰精神活动——则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反应灵敏。

2.主宰生理活动——主明则下安,全身各脏腑功能统一协调。

心神不足——精神萎顿,神思衰弱,反应迟钝。

病理意义神明被扰——神昏,谵语,狂躁,举止失常。

2.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全身各脏腑功能失去协调,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三、生理特性

含义:心为火脏属阳,心脉以通畅为本,心神以清明为要。

心为火脏以阳气为用温通血脉——血脉通

烛照万物如人身之日兴奋精神——神清明

心为阳脏主通明血行迟缓,瘀滞不畅。

精神萎顿,神识恍惚。

血行加速。

精神虚性亢奋。

四、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一)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含义:指全身的血脉统属于心,由心主司。

在脉为血府——运输血液,约束和促进血液循环。

体心主血脉——心气为推动血液循环的基本动力。

合血行异常

脉脉跳失常

含义:心脏精气的盛衰,常可从面部的色泽变化反映出来。

生理意义:头面部血脉丰富,面部组织薄嫩,易于观察,故面色可反映心脏功能之盛衰。

其心气不足——面色白光白、晦滞。

华心血亏少——面色苍白无华。

在病理意义心血瘀阻——面色青紫。

面心火亢盛——面色红赤。

心阳暴脱——面色苍白、晦暗。

(二)心在窍为舌

含义:舌为心之外候,心之精气盛衰及其功能变化,可以从舌的变化得以反映。

①心与舌通过经络相互联系:手少阴之别系舌体

在②舌色能灵敏地反映心主血脉的功能状态通过舌心主血脉

窍生理意义③舌具有感受味觉的功能:心气血上行于舌则味觉正常可了解心藏神为④舌与语言、声音有关:舌体运动及语言表达赖心神统领

舌如心功能正常——舌质红润,运动自如,味觉正常,语言流利

血脉失常——舌质颜色异常,如淡白、红赤、青紫、瘀斑等。

神志异常——舌强、舌卷、语謇或失语。

(三)心在志为喜

含义:喜以心之精气为物质基础,经心之气化表现于外的情感反映,故称。

在有益于心主血脉的功能

志有助身心健康。

为心气不足——悲伤欲哭

喜心经邪实——喜笑不休

喜志异常,如喜乐过度——伤及心神,耗损心气。

(四)心在液为汗

含义:指汗之生成和排泄均与心血、心神有关。

在心主血脉,而血汗同源,则汗为心液。

液心主神志,精神性出汗与心有直接关系。

为心阳暴脱,可见大汗淋漓等症散心气——气脱。

汗精神紧张,则冷汗自出耗心阳——亡阳。

(五)心与夏气相通应

自然界夏季以炎热为主

人体则心为火脏而阳气最盛

人体的阳气随自然界阴阳的升降而发生周期性变化夜卧早起,

心之阳气在夏季最为旺盛天厌于日。

心阳虚衰——夏季缓解。

阴虚阳盛之体的心脏病和情志病,夏季加重。

治疗上:阳虚性心脏病宜“冬病夏治”。

心系统小结

在体合脉

心系统在液为汗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主藏神:在志为喜

一、概述

解剖位置:位于胸腔,左右各一,覆盖于心之上,外应胸膺。

形态结构:分叶器官,其叶白莹,质地疏松。

肺系统主要功能: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

联属功能: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喉为门户,在志为悲(忧),在液在涕,与大肠相表里。

肺在五行属金,为阳中之阴,谓之“华盖”、“娇脏”,主宣发与肃降,通于秋气。

二、主要生理功能

宣发:肺气向上向外的运动升降相因

肺气的运动形式出入有序共同完成肺的各项功能。

肃降:肺气向下向内的运动相反相成

(一)主气,司呼吸

含义:指一身之气均由肺所主持,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

机理:主要取决于肺司呼吸功能。

含义:指肺吸入清气,排出浊气,吐故纳新,实现体内外的气

体交换。

主呼吸之气意义: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的宣发与肃降作用

肺生理在气体交换过程中的具体体现。

表现:呼吸均匀通畅。

主含义: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作用。肺呼吸均匀协调,

肺吸入的清气,是人体气的主要来源之一,是气的生成和气机气主一身之气意义尤其是宗气的生成。调畅的根本条件。

生理肺有节律的呼吸对全身气机具有调节作用反之,气旺则肺司

表现:全身之气生成充足;气的升降出入正常呼吸均匀有力。

主要病变:呼吸无力,少气懒言,肢倦乏力等气虚之征

含义:肺是呼吸器官,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

肺由“虚如蜂窠”的形态结构所决定

司赖肺气的宣发、肃降运动来实现

呼意义:呼浊吸清,保证清浊之气的新陈代谢

吸表现:呼吸调匀,气息平和

主要病变:呼吸不畅,咳嗽气喘。“诸气月贲郁,皆属于肺”

(二)肺主行水

含义:指肺气对体内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有疏通调节作用

濡润头面诸窍及皮毛肌腠

宣发:向上向外布散津液呼气排出部分水液

外达皮毛排出汗液

机理降阴液填补肾精

肃降:向内向下输送降津液下输于肾和膀胱,经气化排出为尿“肺主行水”。

津气下行,助大肠传导,并排出部分水液故称

意义:参与体内津液代谢,维持其动态平衡“肺为水之上源”。

表现: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主要病变:痰饮、水肿(颜面尤著)、小便不利等

宣肺利水:“开鬼门”法、“提壶揭盖”法

降气利水

(三)朝百脉、主治节

含义:指全身的血液通过百脉会聚于肺,经肺的呼浊吸清将含有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布到全身。

结构——心肺相联,肺“聚会百脉”

朝功能——肺司呼吸,气助血行

百意义:助心行血,是血液循环正常的必要条件。

脉表现:呼吸调匀,血行畅利。

主要病变:心悸胸闷,唇青舌紫等症。

含义: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水和脏腑功能的作用。

机理:通过治理调节气血津液(人体基本物质)而起到治理调节全身的作用。

意义:对肺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

主司呼吸,交换清浊之气

治生理表现随呼吸,调布全身气机为“相傅之官”。

节司水行,通调津液代谢

朝百脉,推动调节血行

主要病变:呼吸、水液代谢、气血运行异常,进而影响全身相应脏腑的功能。

三、生理特性

(一)肺为华盖

覆盖五脏六腑之上,位置最高——“华盖”。

居高位,能行水——“水之上源”。

宣发卫气,保护诸脏——“五脏六腑之盖”、“脏之长”。

肺外合皮毛,上通喉鼻——诸邪易侵之脏。

(二)肺为娇脏

肺脏清虚娇嫩

开窍于鼻而通天气易被邪侵

外合皮毛

百脉之朝会

治疗宜轻清、宣散

(三)主宣发、肃降

含义:指肺气具有向上升宣和向外周布散的作用。

作用:向上向外布散气与津液。

呼出浊气。

体现将津液、水谷精微输布头面诸窍、皮毛肌腠。

宣发卫气,温养皮肤肌肉,使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

肺失宣发——呼吸不畅,胸闷喘咳。

主病理意义卫气被郁——恶寒无汗。

宣津液内停——呼吸困难,喘咳不得卧。

发含义:指肺气具有向下向内清肃通降的作用。

肃作用:向下向内布散气津。

降吸入清气,合谷气成宗气,以资元气。

体现布散津液及水谷精微濡润脏腑。

将代谢浊液下输于肾及膀胱,化为尿排出。

病理意义:肺失肃降——呼吸表浅或短促,咳喘气逆。

生理:协调——呼吸、血行通畅,津液正常输布代谢。

二者关系:相互制约,相互为用

病理:失调——呼吸、血行失常,水液代谢障碍。

四、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一)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含义:指肺与皮毛相互为用,即皮毛的功能由肺所主,皮毛又能助肺呼吸。

宣散卫气于皮毛,以温皮肉、司开阖、主卫外御邪。

生理意义将津液、水谷精微输布头面诸窍、皮毛肌腠以滋养之,使之红润光泽。

皮毛之汗孔能随肺气宣降,以调节呼吸。

皮毛受邪,内合于肺——寒邪客表,若恶寒无汗伴咳喘等,则病邪已伤肺脏。

病理意义肺气不足,宣发无力——皮毛憔悴,卫外不固,多汗、易感冒。

肺精亏,肺气虚——卫表不固——自汗或易感冒、皮毛失濡而枯槁不泽。

(二)在窍为鼻

含义:鼻的嗅觉与通气功能均赖肺气的作用,故称。

肺气和利嗅觉灵敏。

肺津滋润气道通畅。

外邪袭肺,多从口鼻而入

肺脏有病,多反映于鼻

(三)肺在志为悲(忧)

含义:指悲忧为肺之精气经气化而表现于外的情感反映,故称。

生理意义:悲(忧)属七情之一,悲动于心而肺应之。

损伤肺中精气

病理意义影响宣降运动

肺病生悲——肺气虚,气机消沉——易悲伤。

(四)肺在液为涕

含义:鼻涕由肺精所化,由肺气的宣发作用布散于鼻窍,故称。

肺气宣发,促进肺津至鼻窍而为涕。

肺精、肺气充足,宣肃正常,鼻窍得润而涕不外流。

肺寒——鼻流清涕。

病理意义肺热——流黄浊涕或涕中带血。

肺燥——鼻干而痛、涕少或无涕,或涕中带血。

(五)与秋气相通应

肺气清肃下行同气相求

秋季气候肃杀肺应秋而旺。

肺的制约和收敛功能强盛顺应秋气而渐收,

气血津液运行自表趋于里收敛神气,无外其志。

秋季气候为清凉干燥干咳无痰。

病理易见肺燥证口鼻干燥。

肺为清虚之体,喜润恶燥皮肤干裂。

肺系统小结

主呼吸之气

主一身之气

鼻为肺窍

喉为门户

外合皮毛

汗孔为气门

宣发

肃降

朝百脉,主治节——助心行血;治理调节全身各部功能。

肺为华盖、娇脏;主宣发、肃降。

一、概述

解剖位置:位于中焦,腹部偏左,外应于大腹。

形态结构:扁平弯曲,其色紫赤,附有散膏。

主要功能:主运化;主统血。

联属功能:在体合肉,其华在唇,开窍于口,在志为思,在液为涎,与胃相表里。

脾在五行属土,为阴中之至阴,与长夏之气相通应。

二、主要生理功能

(一)主运化

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即谷精)和津液(即水精) 运化食物。

将水谷精微和津液吸收、转输到全身各脏腑运化水液。

是整个饮食物代谢过程的中心环节。

是后天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生理机能。

1.运化食物

含义:指脾对水谷的消化和对精微物质的吸收、转输作用。

磨谷消食:帮助胃肠将饮食物化为精微和糟粕

吸收散精于肝

运二个环节精微浊气归心通达全身内外各组织器官

化转输上归于肺脾为后天之本,

食脾为消化系的主要代表,与胃肠等配合完成复杂的消化功能气血生化之源。物生理脾吸收的精微物质是气血化生的主要来源

表现:饮食得以消化,精微吸收转输,气血充沛,各部功能正常

病理意义:腹胀、便溏、倦怠、消瘦、气血虚少等病症

含义:指脾气的吸收、转输水精,调节水液代谢的功能。

胃和小肠消化吸收的津液,即水精

大肠吸收的水液经脾气的转输作用上

肾气的蒸化作用回吸收的水液输于肺再输布至全身

在水液代谢过程中起枢转作用:脾为水液升降输布的枢纽。

凡水液上腾下达,均赖于脾气的枢转

生理意义脾气散精,输布全身,濡润五脏六腑脾为制水之脏。

脾气健运则水液布散通利,无水湿之患

功能失健,水液代谢障碍

发生湿滞、痰饮、水肿、腹满等病症

健脾燥湿

健脾利湿

(二)主统血

含义:脾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内运行,不使其逸出脉外的功能。

脾运化正常,保证血液生成的质

和量,血液的各种机能才能正常主要是气的固摄作用的具体体现,

“气之源头在乎脾”,脾健气旺,与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密切相关。

气旺则能行固摄之功统摄血行

意义——是血液正常循行的重要条件之一。

表现——血行脉内而不外溢。

运化无力

病理意义:脾清气不升出血伴气虚之症。

统血无能

三、生理特性

(一)脾气主升

升清。

升举内脏。

依据人体清浊升降规律,清者上升,浊者下降。

脾运化的水谷精微有布达上升的功能。

1.升清

含义:“清”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脾主升清指脾气的升动转输作用,将脾

吸收的水谷精微和水液上输于心、肺等脏,化生气血,以营养濡润全身。

脾气的升清作用,实际上是脾气运化功能的表现形式。

脾主升清

胃主降浊

饮食水谷的消化。

水谷精微的吸收、转输。

升水谷精微于心肺,化生气血,营养全身。

表现:向上转输精微升清于头面——头目清爽。

升津液于口为涎——润口腔,助消化。

脾气不升气血乏源,清窍失养——头晕目眩,神疲乏力“清气在下,则生飧泄;

浊气不降,壅滞中焦——腹胀满闷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

精微不布清气下走,清浊混杂——便溏、泄泻

含义:指脾气上升能起到维持内脏位置的相对稳定,防止其下垂的作用。

脾气上升

胃气下降

病理意义:脾气不升,内脏下垂——如胃下垂、子宫脱垂、久泄脱肛等。

治疗:健脾升陷——如补中益气汤。

(二)脾喜燥恶湿

含义:指脾运化水湿,以阳气为用,欲求干燥清爽而恶湿困的特性。

机理:太阴湿土,得阳始运。

生理意义:“脾燥则升”。

病理意义:“脾生湿”、“湿困脾”。

治疗:健脾与利湿同用。

四、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一)脾在体合肉,主四肢

含义:脾运化的水谷精微,布达四肢,充养全身肌肉。

肌肉得养,肌肉发达。

四肢禀水谷精气,则轻劲有力。

精微物质化生无源

四肢肌肉失去营养

(二)脾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含义:饮食口味等与脾的运化功能密切相关。

生理意义:脾胃经脉上行于口,脾气上升,口味正常,纳谷香甜。

病理意义:脾病则食欲不振,口味异常:口淡乏味、口粘、口甜等。

含义:口唇的形色及功能与脾有密切关系。

生理意义:脾运化水谷精微,气血充旺,使口唇肌肉强健,色泽红润,感觉灵敏。

脾虚,气血亏少——口唇萎黄,枯而不荣。

脾胃积热——口唇糜烂。

(三)脾在志为思

含义:思虑以脾之精气为物质基础,经脾气气化表现于外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故称。生理意义:“思出于心而脾应之”,正常的思考对机体生理活动无不良的影响。

思虑过度,所思不遂——脾气郁滞、不思饮食、脘腹胀闷。

脾失健运,气血不足——思维功能减退。

(四)脾在液为涎

含义:涎为脾之阴精所化,经脾气运化至口腔,故称。

经脾气运化至口腔有润泽口腔,助食吞咽和消化等作用。

脾气健运,涎上注于口而不外溢。

病理意义:脾胃不和或脾气虚则口涎自出;脾阴虚则涎液减少而口干。

(五)与长夏之气相通应

含义:五脏应四时,脾主运化,与四时之外的“长夏”生化之气相通应。

长夏之季,蕴酿生化,万物华实,合于土生万物。

人体之脾主运化,化生精气血津液,以奉生身。

长夏之湿太过困脾,脾运不展。

病理意义炎夏热盛湿与热兼则身热不扬,肢体困重,

脾弱湿伤脘闷不舒,纳呆泄泻等病症。

脾系统小结

在体合肌肉、主四肢。

主运化在志为思。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主统血——主要是气的固摄作用与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有关。

升托内脏。

升于心肺、化为气血: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主升开窍于口

其华在唇

升津于口——在液为涎。

一、概述

解剖位置:位于腹腔,横膈之下,右胁之内,肝外应两胁。

形态结构:形似楔形,左右分叶,右厚左薄,其色赤紫。

主要功能:主疏泄;主藏血。

联属功能: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与胆相表里。

肝在五行属木,为阴中之阳,其性刚,为刚脏,主升发,通于春气。

二、主要生理功能

(一)主疏泄

含义:肝具有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

机理:与肝的升发条达之性密切相关。由肝主升、动、散的生理特点所决定。

气机通畅促进津血运行输布。

主要作用:调畅气机为基础气血和调脏腑器官功能促进脾胃运化及胆汁分泌排泄。

经络通利活动正常协调调畅情志。

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

气行则血行血不瘀阻

气行则津行津不停留

协助脾胃促脾升,使清阳之气升发中焦升降有序

2.促进脾胃运化和气机升降促胃降,助浊阴之气下降运化有职

胆汁分泌排泄促进胆汁的胆汁来源于肝

分泌与排泄其排泄依赖于肝的疏泄

既不亢奋

又不抑郁

4.促进男子排精肝气疏畅女子行经规律,正常排卵。

女子排卵行经肝血充足男子正常排精。

疏泄不及(肝气郁滞)——胸胁、少腹、两乳等胀痛不适可兼津血、消化、情志

疏泄太过(肝气横逆)——烦躁易怒,头胀目赤,胸胁攻窜作痛及排精行经的异常。

血瘀——胸胁刺痛、癥积、月经不调等。

津停——梅核气、痰核、臌胀等。

呕血、咯血、倒经等。

中医学基础学习知识(相互学习知识重点)

中医学基础(相关知识点) 五脏:肝、心、脾、肺、肾 整体观念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中医学基本特点官窍:目、口、鼻、耳、舌 形体:皮、肉、筋、骨、脉 辨证论治1)病、症、证 2)辨证论治辨证 论治 .整体观念:人是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相统一。1)人是有机的整体功能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诊断上以外知内;治疗上整体调整;结构上不可分割;2)人与自然相统一:时间因素对人体的影响;地域因素对人体的影响症:症状或体征。指疾病的临床表现。 病:疾病的简称。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变机理、发病规律和转归的完整的病理过程。 证: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特性的概括,包括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 辨证:将四诊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适宜的治疗方法。 阴阳的概念: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阴阳的基本特征 阴阳属性的相对性可变性:事物的阴阳属性随其对立面的变化而变化,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方向转化可分性:阴阳之中可分阴阳 对立制约:对立——阴阳属性相反、相对制约——阴阳相互抑制、约束 阴阳的相互关系互根互用:互根——阴阳互相依存,互为前提。互用——阴阳相互促进 消长平衡:阴阳相互消长、阴阳协调平衡 阴阳相互消长:指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存在着量的增减和比例大小的变化 阴阳协调平衡:指阴阳双方的消长在一定限度内保持和谐、平衡的状态。 阴阳相互转化:指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条件:“极”、“重”“甚” .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指导疾病的治疗 五行的概念:是指木、火、土、金、水五大类事物及其运动变化。 木曰曲直本义:描述树木枝曲干直的生长状态。引申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 火曰炎上本义:火苗有炎热向上的特点。引申义:温热,升腾。 五行的特性水曰润下本义:水有滋润下行的特性。引申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 土爰稼穑本义:土主管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引申义:生化,承载,受纳。 金曰从革本义:金有顺从变革的特性。①金属的器物可随人的意向改变形状②革土生金。 引申义:沉降,收敛,肃杀。

中医基础理论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导论 一、中医基础理论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代名医和代表著作) 先秦、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 《黄帝内经》(战国至秦汉)——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伤寒论》确立了辨证诊治的纲领;《金匮要略》 《神农本草经》东汉——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奠定了中药学理论基础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人与自然环境和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三个方面 (二)辨证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症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病、症、证的概念(懂得区分)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生命过程(重点在全过程)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重点在现阶段)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二、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阴阳对立制约: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相互排斥 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者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滋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阴阳消长平衡: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出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表现为阴阳互为消长、阴阳皆消皆长 阴阳相互转化:是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1、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 正气——指人体正常的机能活动及适应环境与抗病、康复能力。可分:阳气、阴气 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可分为阳邪、阴邪。 2、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1)阴阳偏胜(盛)——指阴或阳高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实者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①阳偏胜(阳盛):阳胜则热——实热证:高热烦躁,面红目赤 阳胜则阴病——兼津伤:咽干口渴,尿少便结 ②阴偏胜(阴盛):阴胜则寒——实寒证:恶寒肢冷,舌淡脉紧 阴盛则阳病——兼阳虚:神疲踡卧,尿清便溏 (2)阴阳偏衰(虚)——指阴或阳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 虚者补之: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 绪论 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述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基础理论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代名医和代表著作) (一)先秦、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二)隋唐时期——充实、系统化时期 《针灸甲乙经》、《脉经》、《诸病源候论》 (三)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 《三因记忆病证方论》宋陈无择“三因学说”、《小儿药证直诀》 刘完素(刘河间)——寒凉派 金元 张从正(张子河)——攻邪派 李杲(东垣老人)——补土派 朱震亨(朱丹溪)——滋阴派 (四)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

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士雄 另有吴有性著《瘟疫论》创“戾气说”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 (二)辨证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症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1、病、症、证的概念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生命过程(重点在全过程)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重点在现阶段) 2、辩证与辨病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 1、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相融洽的科学知识体系。 2、中医基础体系形成标志,四大经典:《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3、金元四大家:①刘完素(河间)—火热论—寒凉派,《河间六书》 ②李东垣(李杲)—内伤脾胃学说—补土派,《脾胃论》 ③张从正(子和)—病由邪生—攻邪派,《儒门事亲》 ④朱丹溪(震亨)—相火论—滋阴派,《格致余论》 4、温病四大家:①清·叶天士——《温热论》 ②清·吴鞠通——《温病条辨》 ③清·薛生白——《湿热条辨》 ④清·王士雄——《温热经纬》 5、整体——是指联系性、统一性和完整体。 整体观念:认为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的各部分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事物和事物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医整体观即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与外界环境(自然界、社会)的统一性。 (1)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①结构上: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事不可分割的(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联系) ②生理上:五脏一体观、形神合一 ③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 ④病理上:相互影响,局部病变与整体病变 ⑤诊断上:察外知内 ⑥治疗上:局部病变与脏腑病变,治未病,五行传变 (2)整体观念·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①生理方面②病理方面 (季节气候变化的影响、昼夜晨昏变化的影响、地方区域变化的影响、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3)整体观念·人与社会环境关系密切 6、辨证论治·病、证、症的区别 症:症状: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观异常感觉和某些病态变化):发热、咳喘。 体征:能被觉察到的客观表现:面黄、目赤、脉数。 证:指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含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盛衰变化),是确定治法、处方遣药的依据。 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如感冒、痢疾。 7、辨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8、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9、辨证和论治的关系——辨证是确定治疗方法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和具体实施。通过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是否准确。故辨证和论治是疾病诊疗中相互联系而不分割的两个方面。 10、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中医基础理论期末考试重点整理87612

中医基础理论 名词解释: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五脏一体观: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以五脏为中心在结构与机能上是完整统一的。 形神一体观:人的形体与精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割的。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生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 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所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救有异。 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侯,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所谓“阴阳者,一分为二也”。阴阳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的一种运动规律。 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和实物相互感应而交合,达到最佳状态,以及相互发生作用。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 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过程中。 阴阳转化: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 阴阳自和:是指阴阳双方自主维持和自主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自愈的能力和趋势。 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即阴阳协调和相对稳定的状态。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五行相生:即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五行相承: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生的过度制约和克制,又称“倍克”。 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 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化物质。 人体之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宗气: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 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 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护作用的气。 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津液:是机体一切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 精血同源:精于血都由水谷精微化生和充养,化源相同;两者之间又互相资生,互相转化,并都具有濡养和化神等作用。 津血同源:血和津都由饮食水谷精微所化生,都具有滋润濡养作用,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资生,相互转化,这种关系称为“津血同源”。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经络:使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重点知识汇总 绪论 1. 中医学理论体系确立: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神农 本草经》等医学问世。 2. 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寒凉派);张从正(攻邪派);李杲、李东坦(补土派);朱震 亨、朱丹溪(滋阴派) 3. 中医学理论体系主要特点是:一、整体观念;二、辨证论治; 4. 整体观念:主要体现于:人体白身的整体性,人与白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5.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 6. 病、证、症的基本概念: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 脏腑组织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证,即证侯,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症,即症状和体征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病的重点是全过程,而证的重点在现阶段。四诊一>病因、病位、病性、病势;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1.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 2. 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学说) 3. 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 阴阳基本概念:是对白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2. 事物阴阳属性:相对性主要表现三个方面:阴阳属性相互转化;阴阳之中复有阴阳;比 较对象不同; 3. 阴阳学说基本内容: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互藏阴阳消长阴阳转化

4. 制约太过:“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制约不及:“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 5. 阴阳互根: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 互资生、促进和助长; 6. 阴阳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7. 脏腑形体阴阳属性:心一阳中之阳,肺一阳中之阴,肝一阴中之阳,肾一阴中 之阴,脾一阴中之至阴; 8. 概括人体生理功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9. 阴阳分析病理变化:阴阳失调主要表现形式:“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互损”。 10. 阴阳偏胜:即阴偏盛、阳偏盛;“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实热证”;“阴胜则阳病, 阴胜则寒,实寒证”。 11. 阴阳偏衰:即阴虚、阳虚;“阳虚则寒,虚寒证”;“阴虚则热,虚热证”。“邪气盛 则实,精气夺则虚”。 12. 实热证:高热、烦躁、面赤、口干唇燥、舌红少津,脉数; 13. 实寒证:面白形寒,畏寒肢冷;月完腹冷痛,泻下清稀,舌质淡苔白,脉沉迟活 沉紧; 14. 虚寒证:面色苍白、畏寒肢冷、神疲卷卧、白汗、脉微; 15. 虚热证:低热、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16. 阴阳偏胜治疗原则:原则“实则泻之”;方法:“热者寒之”。“寒者热之”。 17. 阴阳偏衰治疗原则:原则“虚则补之”;方法:“虚热证,阳病治阴”。“虚寒证,阴 病治阳”。 18. 药物阴阳属性:阴(寒、凉、酸、苦、咸、沉、降);阳(热、温、辛、甘、升、浮) 1. 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 的关系。 2. 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生理变化) 3. 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又称“倍克”。(病理 变化) 4. 五行相悔: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 。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重点 1、晋王叔和编撰的《脉经》,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晋皇甫谧编撰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隋巢元方编撰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2、刘完素,倡导火热论,寒凉派。张从正,攻邪派。李杲,补土派。朱震亨,滋阴派。 3、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4、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5、阴阳三分法:将一阴分为三阴:太阴、少阴、厥阴,一阳分为三阳:阳明、太阳、少阳。 6、阴阳总述: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互藏、消长转化及自和与平衡,是从不同角度来说明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动规律的,表达了阴阳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阴阳之间的这些关系及其运动规律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互相联系的。阴阳的对立互根是阴阳最普遍的规律,说明了事物之间既相反又相成的关系。事物之间的阴阳两个方面通过对立制约而取得了平衡协调,通过互根互用而互相促进,不可分离。阴阳交感是万物产生和发展的前提,万物就在阴阳交感过程中产生。阴阳的互藏则是阴阳交感的动力根源,同时也是阴阳消长转化的内在根据。阴阳的消长和转化是阴阳运动的形式。阴阳消长是在阴阳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基础上表现出的量变过程,阴阳转化则是在量变基础上的质变,是阴阳消长的结果。阴阳的动态平衡由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及其消长转化来维系,而阴阳自和表达了其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这一动态协调平衡的能力与趋势。如果阴阳的这种动态平衡遭到了破坏,又失去了自和的能力,在自然界就会出现反常现象,在人体则会由生理状态进入疾病状态,甚至死亡。 7、五行基本概念: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8、五行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9、五行基本内容:五行相生与相克、五行制化与胜复、五行相乘与相侮、五行的母子相及。 10、相乘与相克虽然在次序上相同,但本质上是有区别的。相克是正常情况下五行之间的制约关系,相乘则是五行之间的异常制约现象。在人体,相克表示生理现象,相乘表示病理变化。 11、精,按其来源,可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言其分布部位,则有各脏腑之精;以其特殊功能,则有生殖之精。 12、气的运动称作气机。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 13、人体之气的功能:1、推动与调控作用2、温煦与凉润作用3、防御作用4、固摄作用(要熟背) 5、中介作用 14、人体之气分类: 1、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生理功能:一是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二是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2、宗气,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生理功能:宗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行呼吸、行血气和资先天三个方面。 3、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生理功能: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 4、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卫作用的气。生理功能:卫气有防御外邪、温养全身和调控腠理的生理功能。 15、血相关脏腑:脾胃、心肺、肾。血的功能(重点):濡养、化神

中医博士入学考试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与复习题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和复习题 (七版教材) 绪论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形成的基础和方法 3.金元四大家的代表人物和学术观点 4.整体观念的概念 5.为什么说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从结构、生理、病理、诊治等方面说明) 6.试从生理、病理两方面说明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7.证、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概念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古代哲学精、气的基本概念 2.精气生万物的机理 3.气的两种存在形式 4.气机与气化的概念及其联系 5.气的中介作用的意义 6.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7.阴阳的基本概念 8.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9.阴阳对立制约与消长、平衡的关系 10.阴阳互根互用的概念及其意义 11.阴阳交感的机理和意义 12.阴阳消长的涵义和形式 13.阴阳转化的内在依据、条件和形式 14.阴阳自和的涵义和意义 15.人体脏腑经络的阴阳划分(二分法与三分法) 16.阴阳偏胜、偏衰和互损的病理变化及其理论基础 17.怎样调整阴阳的偏胜偏衰和互损 18.五行的基本概念 19.五行的特性 20.事物和现象五行归类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21.五行相生的概念、次序和母子关系 22.五行相克的概念、次序和所胜、所不胜关系 23.五行制化的概念和规律 24.五行相乘的概念、次序和产生机理 25.五行相侮的概念、次序和产生机理 26.母子相及的涵义 27.以五行学说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28.根据五行生克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29.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30.中和思维和类比思维方法

第二章藏象 1.藏象的基本概念 2.藏象学说的形成 3.藏象学说的特点 4.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5.五脏精气阴阳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6.心主血脉的概念及血液正常循行的基本条件 7.心藏神的概念,心称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理由 8.心的生理特性 9.心在液为汗的机理 10.肺主呼吸与主一身之气的涵义和关系 11.肺主行水或为水之上源的机理及其临床意义 12.肺朝百脉、主治节的涵义 13.肺为华盖和娇脏的生理病理意义 14.肺气宣发与肃降的概念和体现 15.肺合皮毛的机理和意义 16.脾主运化的涵义和内容 17.脾为后天之本的原理和意义 18.脾主统血的概念和机理 19.脾主四时与脾主长夏的意义 20.脾气主升的主要体现 21.脾喜燥恶湿的临床意义 22.肝主疏泄的概念及其体现 23.肝主藏血的涵义及其生理意义 24.肝为刚脏的生理病理意义 25.肾藏精的涵义 26.肾精与肾气的关系及其生理作用,肾为先天之本 27.肾阴、肾阳的来源和功能 28.肾为五脏阴阳之本的涵义 29.肾主水的概念和机理 30.肾主纳气的概念和机理 31.肾主蛰守位的生理意义 32.肾主骨生髓通脑 33.七冲门的部位及作用 34.六腑以通为用的理论基础 35.胆为六腑之一,又为奇恒之腑之一的道理 36.胆的主要生理功能 37.胃的结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38.小肠的部位和生理功能,“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机理 39.大肠的主要功能及其与此相关的其他脏腑功能 40.三焦的六腑和部位概念 41.六腑三焦及部位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 42.上中下三焦的部位划分及其功能特点 43.脑的主要生理功能 44.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及与此有关的诸因素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概念

中医基础理论的重点名词解释 1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的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 2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以中国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和阴阳五行学说为思维模式,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和精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辩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3整体观念:是中医学认识人体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联系性和统一性的学术思想。 4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相关临床资料以明确病变本质并确立证,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5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6症:即症状和体征,是机体发病而表现出来的异常状态,包括患者自身的各种异常感觉与医者所感知的各种异常表现。 7证:是指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8同病异治:由于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理变化不同,即证不相同,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不同。 9异病同治:在不同的疾病中,出现相同的或相近的病理变化,即出现相同或相似的证。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相同。 10精气学说:是研究精气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构成本源及其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 11精:又称精气,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宇宙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源;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 12气: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 13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14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15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是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精有广义、狭义和一般意义的精三个层次。 16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17气机:气的运动称为气机。 18气化:气的运动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 19血:是运行于脉中而循环流注全身的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体,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20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分泌物,如胃液、肠液、涕、泪、唾等。 21人体之神,指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 22藏象: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23五脏:即肝、心、脾、肺、肾五个脏的合称。 24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5奇经八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要点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1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 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 阴阳的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中医理论总结

篇一: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 绪论 中医学与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就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中医基础理论就是关于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就是阐述与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基础理论的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历代名医与代表著作) (一)先秦、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二)隋唐时期——充实、系统化时期《针灸甲乙经》、《脉经》、《诸病源候论》 (三)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 《三因记忆病证方论》宋陈无择“三因学说” 、《小儿药证直诀》 刘完素(刘河间)——寒凉派张从正(张子河)——攻邪派 李杲(东垣老人)——补土派朱震亨(朱丹溪)——滋阴派 (四)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士雄另有吴有性著《瘟疫论》创“戾气说”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与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 (二)辨证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症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与实践过程 1、病、症、证的概念 病:即疾病,就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生命过程(重点在全过程) 症:即症状与体征的总称,就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就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也可以就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就是病与证的基本要素) 证:即证候,就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与体征构成(重点在现阶段) 2、辩证与辨病 辩证与辨病都就是认识疾病的思维过程。辩证就是对证候的辨析,以确定证候为目的;辨病就是对疾病的辨析,以确定疾病的诊断为目的。辨明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即辨明疾病从发展到转归的总体病机 辨病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疾病的诊断,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与实践过程 同病异治: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不同,故反映的证候也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差异 异病同治: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与方药来治疗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与主要思维方法 第一节精气学说 精、气、神的概念 精:又称精气,一般泛指气,就是一种充塞于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就是构成宇宙的本源,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就是构成人体的本源 气: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就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源神: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 第二节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就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就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对立制约: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与相互排斥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1) 李本强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 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2) 李本强 11. 阴阳的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汇总

中医基础理论 一、绪论 1.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黄帝经》 2.中医学论述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著机“医圣”《伤寒杂病论》 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典籍《神农本草经》 4.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 5.第一部国家组织方书,处方规著作《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6.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 2)辨证论治 辨证:将四诊所搜集的症状,体征及其他资料,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分析,辨清其原因、性质、部位、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症侯的识病方法。 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二、阴阳五行 1.阴阳: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概括,既可以标识自 然界相互关联而又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又可以标识同一事物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2.阴阳的特性:1)相关性2)普遍性3)相对性4)属性的规定性 3.阴阳的相互关系:1)对立制约[属性相对、相互制约] 2)互根互用[阴阳互藏、阴阳互 根、阴阳互用] 3)消长平衡[此消彼长此长彼消、皆消皆长] 4)相互转化[渐变、突变] 4.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2)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 3)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i.阴阳偏胜:阳盛则热,阴胜则寒 ii.阴阳偏衰:阴虚则热,阳虚则寒 iii.阴阳互损 iiii.阴阳转化 4)指导疾病的诊断 5)知道疾病的防治 6)归纳药物的性能 5.五行:对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属性的概括 6.五行的特性: 1)木曰曲直:指树木具有能曲能直的生长特性。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归纳为“木”。 2)火曰炎上:“炎”,有焚烧、灼热之意;“上”,即向上。“炎上”指火在燃烧时具有发光放热、蒸腾上升之象。引申为凡是具有温热、向上、升腾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归纳 3)土爱稼穑 4)金曰从革 5)水曰润下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复习资料

1、何谓气?气有哪两种存在形式? 气的基本概念: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气有“无形”与“有形”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式。 2、何谓气机?其主要表现形式如何? 气机:气的运动,称作气机。包括升、降、出、入四种。 “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 气机调畅: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之间的协调平衡称作气机调畅,如平衡失调,即叫“气机失调”。气机失调的表现形式有:气机不畅、气滞、气逆、气陷、气脱、气结、气闭。 阴阳学说: 1、什么是阴阳?事物的阴阳属性如何确定? 阴阳的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阴阳属性的相对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为在一定条件下,阴和阳可以相互转化;另一方面体现在阴阳的无限可分性。 2、阴阳学说有哪些基本内容? (1)阴阳的对立制约 “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反映了阴阳的制约关系。又如“阴胜则阳病,阳盛则阴病”说明了阴阳的制约、消长失调。 (2)阴阳的互根互用 “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3)阴阳交感与互藏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 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藏是阴阳双方交感的动力根源,又是构筑阴阳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关系的基础和纽带。还是阴阳消长与转化的内在根据。 (4)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胜则阳病,阳盛则阴病,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5)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在中医学称之为“重“或“极”。“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3、阴阳学说如何概括人体的病理变化?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阴阳偏胜: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阳偏衰: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阴阳互损:阳损及阴,阴损及阳,阴阳两虚。 阴阳转化: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确定治疗原则: 阴阳偏胜的治则:损其有余,实则泻之。 阴阳偏衰的治则:补其不足,虚则补之。 阴虚:“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内经》称之为“阳病治阴”,即所谓“诸寒之而热者,取

中医基础理论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 名词解释: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五脏一体观: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以五脏为中心在结构与机能上是完整统一的。 形神一体观:人的形体与精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割的。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生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 命过程。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 的症状和体征构成。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岀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 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所反映出的证候不■ 同,因而治疗也救有异。 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侯,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所谓“阴阳者,一分为二也”. 阴阳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的一种运动规律。 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和实物相互感应而交合,达到最佳状态,以及相互发生作用。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 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过程中。 阴阳转化: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 物。 阴阳自和:是指阴阳双方自主维持和自主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自愈的能力和趋势。 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即阴阳协调和相对稳定的状态。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五行相生:即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五行相承: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生的过度制约和克制,又称“倍 克” 。 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 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化物质。 人体之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宗气: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 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 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护作用的气。 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津液:是机体一切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 精血同源:精于血都由水谷精微化生和充养,化源相同;两者之间又互相资生,互相转化,并都具有濡养和化神等作用。 津血同源:血和津都由饮食水谷精微所化生,都具有滋润濡养作用,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资生,相互转化,这种关系称为“津血同源” 脏象:是 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经络:使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病因:凡能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即称为“病因”。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疠气:指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表解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表解—哲学基 础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目的要求】 1.掌握古代哲学范畴中精、气的基本概念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2.掌握阴阳的基本概念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3.掌握五行的基本概念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4.了解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5.了解中医学思维方法的主要特点。 【知识点表解】 第一节精气学说 一、古代哲学精与气的基本概念 精:又称精气,是一种充塞于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元 概念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原。(其概念源于“水地说”)气气: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说(其概念源于“云气说”)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类)都是由精或气构成(西汉时被元气说同化)。 “元气一元论”认为,气是最原始的,是宇宙的唯一本原或本体,万物皆由元气化生。 (一)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精气的运动变化分为天地阴阳二气:“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无形:弥散而运动的状态,充 精气的存在形式塞于无垠的宇宙空间。 有形:凝聚而稳定的状态——形散质溃又复归于无形之气。 运动形式:升、降、出、入。 气的运动具有普遍性。 (二)精气的运动与变化含义:是指气的运动产生宇宙各种变化的过程。 气与形之间的转化:“气生形”、“形化气”。 气化形与形之间的转化:如“冰化为水,水化为雾霜雨雪等”。 气与气之间的转化:“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 有形之体自身的不断更新变化:“生长化收藏”、“生长壮老已”等。 “天地一体”。 (三)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相互感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的生死过程, “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也即气之聚散过程。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 (二)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