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广东省)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广东省)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广东省)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广东省)

第一部分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的发展

1.教育的概念

所谓广义的教育,泛指凡是能增长人的知识与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所谓狭义教育,即学校教育。

2.教育的本质属性

从本质属性来说,教育就是根据一定社会需要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或者说是培养人的过程。

3.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

4.古代学校的出现

人类最高的学校出现在公园前2500年左右的埃及。我国的学校产生于公园前1000多年前的商代。学校的出现意味着人类正规教育制度的诞生。

第二节教育学概述

5.教育学的定义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6.教育学的萌芽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孔子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是承认先天差异,但更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

墨子以“兼爱”、“非攻”为教,注重文士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文献,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是古罗马的教育家昆体良创作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译为《雄辩术原理》),卢梭盛赞《理想国》是“最好的一部教育著作”。

7.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发展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632年写了《大教学论》,一般认为,《大教学论》的出版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开始。

郝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是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独立学科正式诞生的标志。

杜威作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其教育思想与郝尔巴特针锋相对,他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杜威的教育理论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

8.我国教育家杨贤江化名李浩吾写得《新教育大纲》)(1930年)则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9.当代教育学理论的发展

布鲁纳、赞科夫、瓦-根舍因等人提出的教学理论,被视为现代教学理论的三大流派。

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于1970年出版了《终身教育引论》,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思想。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第一节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关系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目的(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第二节教育与科技、文化的关系

3.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4.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5.文化制约教育的特点、内容、教育观念、教育模式。

6.教育对文化的作用:教育传递、传播、选择、创造和更新文化。

第三章教育与个体的发展

第一节个体发展的概述

1.个体发展包括个体的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

2.关于个体的基本理论

(1)内发论又称为自然成熟论、预成论、生物遗传决定论等。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首推孟子。奥地利佛洛依德认为,人的性本来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做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则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霍尔认为“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遗传决定论的创始人是英国的高尔顿。

(2)外铄论(环境决定论)

我国古代性恶论的代表人物荀子认为,人自身的因素是需要改造的。

外铄论的另一个典型代表人物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人的发展既不是单由遗传决定的,也不是单由环境决定的,而是由遗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

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非常多,但最主要的是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等方面。

4.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二是不用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

5.个体发展的差异性要求教育必须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

第四章教育目的

第一节教育目的的概论

1.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为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而确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

2.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教育目的由四个层级构成:一是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遵循的总体要求,即主导性教育目的;二是各级各类的具体要求,即培养目标;三是课程目标;四是教学目标。

3.教育目的的功能:教育目的具有导向、激励、评价作用。

第二节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及其组成部分

4.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即提高全体公民素质,增强人的体质,发展人的个性,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5.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智育是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智力的活动。

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内容,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培育人、塑造人的过程。美育是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的形象化形式打动学生情感,使学生在心里深处收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第三节素质教育的内涵及组成

6.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7.素质教育的组成包括六个方面

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里素质

第四节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及其基本精神

8.我国教育目的精神实质

(1)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2)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3)注重提高全民族素(4)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9.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10.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对我国教育目的确定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确定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指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对我国的教育目的的确定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一方面为我们科学地认识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新的方法论指导;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指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为社会主义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

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1.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规定者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管理体制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等。

2.影响学制的因素: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民族文化传统。

3当代学制发展的特征

(1)重视学前教育,注意早期智力开发

(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4)高等教育结构多层次化,类型多样化

(5)接受终身教育思想,发展继续教育

第二节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4.欧美现代学制的类型

西欧双轨制

一轨为非群众性的特权阶层子女所占有,另一轨是为劳动人民的子弟所开设的学校。以英国的双轨制为典型代表,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的学制都属这种学制。美国的单轨制

从小学直至大学,任何儿童都可以入学

苏联型学制

5.我国学制的而形成与发展

旧中国学制的建立

1902年,由清政府官学大臣张百熙主持首次制定了现代学制《钦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学制”。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由张之洞、张百熙、荣庆等人制定的《秦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学制体现了张之洞“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的思想。1912年,蔡元培任教育总长时对学制进行了修订,称为“壬子癸丑学制”。

老解放区的学制,具体特点表现为:

(1)干部教育与群众教育并举(2)学校教育的组织形式多样化,富于灵动性(3)依靠群众办学

6.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2)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3)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4)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调动行业的积极性,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5)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公特色,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6)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

(7)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8)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9)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完善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完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加强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

(10)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

(11)大力支持民办教育,依法管理民办教育

(12)健全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转变教育管理职能

第三节义务教育

7.义务教育发源于德国。义务教育的发展变化,可以相对区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6世纪,义务教育因宗教的原因而出现;第二阶段是17世纪至19世纪50年代,义务教育顺应宗教、政治的原因而初具雏形;第三阶段是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义务教育因经济原因而大大发展。

8.终身教育的含义

终身教育这一术语是由法国的保罗-朗格朗在1965年正式提出的。

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身中所受到的各种教育的综合,其特性为:民主性、形式多样性、连贯性、自主性。

9.终身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在教育过程上……、在教育活动的组织上……、在教育目的上……、在教育功能上……、在教育机构上……、在施教人员上……、在教育内容上……、在教育方法上……。

10.终身教育对中小学教育的启示

(1)终身教育思想要求中小学教师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提高自我素质(2)终身教育思想要求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第六章教师与学生

第一节教师

1.教师劳动的特点:

(1)教师的劳动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一方面,教师劳动的对象具有复杂性;另一方面,教师劳动的任务和内容是复杂的。

(2)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是指教师要给学生作出示范,以自己的形象影响和感化学生。

(3)教师的劳动具有创造性。教育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教师必须灵活地运用教育原则,创造性地设计教育方法,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4)教师的劳动具有长期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5)教师的劳动具有群体和个体的统一性。教师的劳动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在一定的目标上,都具有很强的个体性特点。同时,教师的劳动成果又是集体劳动和多方面影响的结果。

2.教师职业的角色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传道者角色(2)授业解惑者角色(3)管理者角色(4)示范者角色

(5)父母与朋友橘色(6)研究者角色

3.教师的素养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教师的道德素质、教师的知识素质、教师的能力素质。

4.教师的专业发展一般要经过三个发展阶段:角色适应阶、主动发展阶段、最佳创造阶段。

5.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型教师

第二节学生

6.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完整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第三节师生关系

7.良好师生关系的意义

第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

第二,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校集体凝聚力的形成,促进教育任务的有效完成第三,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师生学校生活的质量,建立良好教育教学秩序的基础

8.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1)教师本身是最主要因素(2)学生是影响师生关系建立的重要因素

(3)家长和社会对教师的评价与态度也是影响师生关系的一个因素

9.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

10.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加

强自身修养

1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

(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

(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第七章课程

第一节课程的内涵、类型及制约因素

1.课程的概念

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

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学科。

2.课程的类型

(1)根据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可把课程分为学科课程(文化知识)与经验课程(生活经验)。

(2)根据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可把课程分为分科课程(单科独立)与综合课程(跨科构成)。

(3)根据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的要求不同可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4)根据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不同可把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

(5)根据任务的不同,把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3.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社会因素、知识因素、学生因素。

第二节课程标准的意义及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一句,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5.新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术语解释。

第三节课程目标

6.课程目标的含义

广义上的课程目标即教育意图,包含了“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又包含年级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

狭义上的课程目标主要指“教育目标”。

7.课程目标的分类:行为取向性目标、生成性课程目标、表现性课程目标。

8.制定课程目标的影响因素: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学科体系。

第四节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9.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2)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

课程

(3)高中以分科教程为主(4)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5)农村中学课程要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10.新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的特征。

第五节课程评价与课程管理

11.课程评价的含义

课程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信息,采用各种定性、定量的方法,对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等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途径的一种活动。

12.课程评价的分类

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校评价等。

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可分为自我评价和外来评价。

根据评价目的的不同,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根据评价的参照标准或评价反馈策略的不同,可分为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根据评价手段的不同,可分为量性评价和质性评价。

13.课程管理的概念

所谓课程管理,就是指队课程采取的经营措施。

14.课程管理的具体要求

(1)改革课程功能(2)改革课程结构(3)改革课程内容(4)改革课程实施(5)改革课程评价(6)改革课程管理(7)改革教师培训方式(8)建立和健全课程的管理制度,构建全课程管理运行机制(9)认真履行学校全课程管理职责(10)从囿于校园到走向社会的改变(11)理顺关系,从单一走向综合(12)继续加强全课程理论学习(13)学校课程管理(14)加强课程的过程性管理和监控

第六节课程资源及其开放利用

15.课程资源的含义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和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或者说课程资源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

16.课程资源的特点:潜在性、多质性、具体性。

17.中小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开放性原则、经济性原则、针对性原则、个性原则、社会性原则。

18.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模式:体验式、探究式、陶冶式。

19.中小学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

(1)以国家课程为主线,开发学科深化类、学科拓展类、学科综合类的课程资源

(2)优化整合实践活动资源(3)开发乡土研究课程资源

第八章教学

第一节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1.教学的意义

(1)教学是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实现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2)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是人类获取知识经验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最有效手段

2.小学教学的任务

(1)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2)发展小学生的智力和体力,使学生学会学习(3)培养血小学生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4)重视在各门学科知识的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

中学教学的任务

(1)传授和学习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的技能技巧

(2)发展中学生的智力、能力和体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奠定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基础,培养中学生优良的个性

第二节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

3.教学过程的本质

(1)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3)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身心发展的过程

4.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教与学双边活动规律,教育过程是由教育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

(2)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间接经验的书面形式就是书本知识,直接经验是学生掌握间接经验的起点。

(3)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4)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第三节常用教学原则及其运用

5.常用的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量力性原则、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第四节常用教学方法及其运用

6.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参观法、实验法、练习法、实习法、讨论法、发现法。

第五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实施要求

7.备课的意义

(1)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2)备课的过程也是教师学习的过程(3)备课的过程也是教师形成教学能力的过程

8.备课的方法

做好三项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学方法

写好三种计划:写好学期(或学年)的教学进度计划、写好课题(或单元)教学计划、写好课时教学计划(教案)

9.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其基本要求是:

(1)教学目的明确(2)教学内容正确(3)教学方法得当(4)教学组织严密(5)教学语言清晰(6)双边活动积极

第六节教学组织形式

10.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实现一定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围绕一定的教育内容或学习经验,在一定时空环境中,通过一定的媒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与程序。

11.班级授课制

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总结当时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在其《大教学论》等著作中首先对班级授课这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轮廓。

我国采用班级授课制,始于清代同治元年(1862年)于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12.个别化教学的含义

个别化教学是为了适应个别学生的需要、能力、兴趣、学习进度和认知方式的特点等而设计的教学方式。

13.个别化教学的特点:(1)教学目的明确(2)试图使学习适合学生的个别差异,打破传统教学的固定步调模式,学生能自定学习步调(3)采用掌握学习法(4)重视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14.分组教学

分组教学是指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或者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若干不同水平的小组进行教学。

分组教学一般分为内部分组和外部分组。

第七节说课的内容

15.说课的内容极为丰富,可概况为说教材和血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设计几个方面。

第八节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

16.全面发展的教学观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结论与过程的统一。结论与过程的关系反映的是学科内部知识与技能和过程与方法的关系。

(2)认知与情意的统一。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

17.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

师生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师生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

18.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

第九章德育

第一节德育概述

1.德育的概念

广义的德育是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

2.德育的任务

德育的任务是以社会主义思想和道德规范教育青少年,引导他们主动积极地进行

社会实践,逐步养成高尚的社会主义品德,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

3.德育的目标

概念:德育目标是指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

类型:

从内容分,德育目标可以划分为:思想德育目标、政治教育德育目标、道德教育目标、心理教育目标。

从学分分,德育目标可以划分为:小学德育目标、初中德育目标、高中德育目标、大学德育目标。

第二节德育过程

4.德育过程的概念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加思想道德的影响,以达到预定德育目的的过程。

5.德育过程的是指就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过程。

6.德育过程的四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7.德育过程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8.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具有多样性。

(3)德育过程是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各方面影响的过程,具有实践性的特征。(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反复提高的过程,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的特征。

第三节德育原则、途径和方法

9.德育的原则

(1)课堂与生活相结合原则(2)疏导性原则(3)长善救失原则(4)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5)灵活施教原则(6)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7)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10.德育的途径

德育的途径有很多,如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的活动,班主任工作等。其中,基本途径是教学,它担负着系统进行道德教育的任务。

11.德育的方法:说服教育法、情感陶冶法、榜样示范法、锻炼法、奖惩法。

第四节苏联和西方的德育理论和思想

12.马可连柯的德育思想(苏联)

马可连柯的基本教育原则: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马可连柯教育思想的核心:集体主义教育

13.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苏联)

(1)道德信念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结果(2)重视集体教育,同时在集体中要进行个别教育(3)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14.涂尔干的德育思想(当代西方)

(1)涂尔干认为教育对促进人的社会化有特殊的作用(2)涂尔干提出的道德教育原则和方法主要是:要根据儿童习惯性和暗示接受性的心理特征进行教育;启发自觉,要求适当;奖惩结合;学校教育力量要协调统一

15.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当代西方)

(1)道德价值论:他认为价值来源于经验,因而价值想是相对的(2)提出道德教育目的是促进儿童道德生长(3)认为进行不同分类教育是不可能的和不必要的(4)主张通过学校生活和各科教学进行道德教育

16.社会学习论

社会学习论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初,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班杜拉。

17.阿尔伯格的道德教育思想

阿尔伯格认为,一切文化中儿童的道德发展都经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固有顺序。(1)前世俗水平(2)世俗水平(3)后世俗水平

第十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第一节班级管理

1.班级管理的概念

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采取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2.班级管理的模式

(1)班级平行管理模式(集体管理与个人管理相结合)(2)班级民主管理模式(民主、平等地参与对各项班级事务的管理)(3)班级目标管理模式(由班主任和学生共同制定班级的总体发展目标)

3.班级管理的改革发展趋势

(1)管理主体多元化,注重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功能(2)重视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的共同管理(3)教师的影响力将由传统的权力性影响向非权力性影响过渡

第二节班主任工作

4.班主任是学校委派具体负责管理一个班级的教师。

5.班主任的作用:

(1)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引路人

(2)班主任是学校进行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3)班主任是各方面教育力量的组织者

6.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1)班主任工作是贯彻教育方针、完成教育任务和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2)班主任工作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3)班主任工作为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发展提供了条件

(4)班主任是学校联系各班级的纽带,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

7.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

(1)了解学生。了解学生是班主任开展教育工作的前提(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3)建立学生档案(4)个别教育(5)班会活动(6)协调各种教育影响(7)操行评定

第三节优秀班集体的培养

8.班集体的概念

班集体是指通过班主任等各种主要的教育力量的教育和培养而形成的班级群体9.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共同的班级奋斗目标(班级形成的基础)

(2)一个健全的组织系统(班集体的核心)

(3)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4)平等、民主的班级氛围

10.班集体的培养

(1)确定班集体的共同目标(2)充分发挥班委会的作用

(3)制定班级规章制度

(4)发挥集体活动的教育作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第十一章课外活动

1.课外活动的特点:灵活性、开放性、综合性、兴趣性、自主性

2.课外活动的作用:

(1)充实学生的生活,扩大学生活动领域,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2)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造才能

3.课外活动的内容:科技活动、学科活动、文体活动、课外阅读活动、社会活动

4.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按活动人数和规模可分为: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

5.小学课外活动的新特点:自愿性、自主性、灵活性、多样性

6.中学课外活动的新特点:更强调中学生的主题地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更具灵活性和多样性

7.中小学课外活动的要求

(1)认识正确,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2)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3)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第二部分心理学

第一章认知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感知觉

1.感觉的定义

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2.知觉的定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不同部分及其相互的整体反映。

3.感觉的分类:外部感觉与内部感觉

外部感觉是指感受外部刺激,反映外部事物的个别属性,主要分为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肤觉五大类;

内部感觉是指感受内部刺激,反映机体内部变化的感觉,主要分为机体觉、平衡觉和运动觉。

4.知觉的分类

一切物体都以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形式存在着、运动着,人们对物体时间特性、空间特性和运动特性的感觉,便形成了对客观事物的时间知觉、空间知觉、运动知觉。

5.感受性

感受性是分析器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受新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

6.感觉相互规律及其应用

(1)感觉适应

感觉适应是感受器在刺激物的连续作用下,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现象。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嗅觉的适应

(2)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可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如一个漂亮一个丑的放在一起,会觉得漂亮的女孩显得更漂亮;如吃糖后吃药会觉得药更苦了。

(3)感觉的相互作用

如尝出美味需要味觉、视觉和嗅觉的合作。

7.知觉的基本特征:整体性(知觉某一对象时总是把它知觉为统一的整体)、选择性(少数事物)、理解性、恒常性(知觉不因知觉的条件变化而变化)

第二节记忆

8.记忆的定义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9.记忆的种类

根据记忆内容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

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10.记忆的过程

(1)识记

根据识记是否有明确目的,可把识记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根据识记材料有无意义或学习者能否了解其意义,分为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2)保持和遗忘

(3)再认和再现

经历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能识别它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这种现象叫再认

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能够在脑中浮现,这种现象叫做再现,也叫回忆

第三节言语与想象

11.言语是人们在交际活动中应用语言的过程和产物,一般分为:口头言语(说、听)、书面言语(书写、阅读)、内部言语(隐蔽的,不出声地)。

12.想象的概念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又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13.想象的分类

(1)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无意想象是无目的、不自觉产生的想象。如,中学生在听老师讲课时,脑中浮现相应的情景

有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目的、自觉努力进行的想象。如中学生写作文时构思作文提纲。

(2)再造想象(根据小说的描绘想象小说的情景)、创造想象(根据创造目的,不依据现成描述,在头脑中独立创造新形象)、幻想(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

第四节思维

14.思维的定义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维的特点。15.思维的过程

(1)分析和综合(基本过程)(2)比较、概括和系统化(3)抽象和具体化16.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1)迁移

迁移是指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课题的影响。例如学会了骑摩托车再学开汽车就容易得多。

(2)原型启发

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受蒲公英启发制成降落伞。

(3)定势

定势是指由先前的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4)功能固着

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如见到圆锥曲线的题目,学生往往只会用第一定义解题,而忽略了第二定义。

(5)个性特征

人的个性特征对问题解决有着直接的影响。

17.思维的种类

按个体思维的水平和凭借物的不同划分: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按思维过程中的指向性不同划分:集中思维、发散思维

按思维的创新程度不同划分:常规思维、创造性思维

18.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19.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1)逻辑思维处于优势地位(2)辩证逻辑思维发展迅速但明显滞后于形式逻辑思维发展

(3)在提问方面相对比小学生有三个质的飞跃:提问趋于探究性、提问具有开拓性、提问具有批判性(4)在求解方面有两个质的飞跃:能运用假设、具有预见性(5)想象力迅速发展(6)思维品质矛盾交错地发展

20.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要创设问题的情景、丰富学生必要的感性知识经验、引导或指导学生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

21.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深刻性的培养、思维灵活性的培养(广泛的联想,举一反三)、思维敏捷性的培养

第五节注意

22.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集体在观察一定事物时的定向活动。

23.注意的种类

(1)无意注意

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而且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叫做无意注意。如突然有人手机响,大家都转过去看他

(2)有意注意

有预定的目的,在必要时还需要做出一定意志努力的和注意。如在地理教师讲解过程中,学生用手指指着地图上的山脉

(3)有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指事前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如一个人在开始某项不感兴趣的工作时,往往需要通过一定的意志努力才能将自己的注意保持在这项工作上,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对这项工作产生了兴趣,就可以不需要意志努力而保持注意,这时,有意注意就发展成为有意后注意了

24.小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

(1)小学生的注意从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渐发展到有意注意占主导地位

(2)小学生对事物的主要本质方面的注意也有所发展

(3)小学生的注意有明显的情绪色彩

25.中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

(1)中学生的注意逐渐向高级形态发展和深化,从以无意注意为主向有意注意过渡

(2)注意的品质不断改善

26.中小学生注意的培养

(1)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要控制引起注意分散的因素、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教学内容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感到有兴趣

(2)努力发展学生的有意注意(将注意集中到应当注意的对象上来)

(3)要善于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来组织教学(兴趣)

第二章请教、意志的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情感的发展及其教育

1.情绪和情感

情绪是由认知因素和生理因素共同构成的反映或经验,情绪中既包含有认知成分,也包含有生理成分,这两者的结合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

2.情绪的生理基础

情感的体验是由大脑皮层下的中枢神经的兴奋和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活动所觉得的。

3.情感对人的影响

(1)情感影响着人们的认识和态度(2)情感能调节人的行为活动

(3)人的情感表现也是交流思想的一种手段

4.情绪的分类:

激情(猛烈、迅速爆发、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如愤怒、恐惧、绝望)、心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应激(出乎意料的紧张情景所引起的情绪状态,如临危不惧)、热情(强有力、稳定而深厚的情绪状态)

5.情感的种类

道德感(感知、比较、评价)、理智感(热爱真理、热爱科学、解放思想)、美感(审美)

6.小学生情绪和情感的培养

(1)用丰富的知识武装学生(2)利用榜样的作用(3)在实践中培养情感(4)利用有丰富情感的文艺作用使学生获得间接的情感体验

(5)培养学生自觉控制自己情绪和情感的能力

7.中学生情绪和情感的培养

(1)帮助中学生学会合情合理地提出自己的需要和愿望

(2)充实和丰富中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康的情绪

(3)培养中学生爱生活、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情感

(4)培养中学生增强挫折的耐力,学会调节情绪和情感的本领

第二节意志品质及其培养

8.意志的概念

意志是在人有意识的行动中,同克服内在和外部的困难相联系,而坚持实现行动目的的心理过程。

9.意志的特征:有自觉的目的、能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与克服苦难相联系(一个顽强的意志行动,往往包括克服一系列苦难)

10.意志行动的准备

意志行动的准备,就是在头脑中计划行动的阶段,包括动机斗争(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内部原因)、行动目的的确立、行动方法的选择和行动计划的制订。

11.冲突与矛盾分析

在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两个阶段都可能产生冲突和矛盾心理,其表现形式大致

可分为:

(1)双趋冲突,如“鱼,我所欲也,熊掌,也我所欲也”

(2)双避冲突,如一个讨厌学习的小孩可能既不喜欢做作业,同时又怕家长的责骂,这时他就面临双避冲突

(3)趋避矛盾,指个体追求一个目标产生两种不同的情感: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恶而避之。一个男生想追求某一女生又害怕失败

(4)双重趋避矛盾,指如果个体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且每个目标又分别具有趋避两方面的不同好恶情感。如一个大学生想参加六级英语考试,但又害怕失败;想加入学生会但又怕耽误时间太多。这种情况就会产生多重趋避矛盾心理

第三章学生的人格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需要

1.需要的含义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它表现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的依赖性,是由机体活动的集体性源泉。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生理需要(包括对呼吸、水、事物、睡眠、性)

(2)安全需要(人身安全、健康保障)(3)归属与爱的需要(友情、爱情)(4)尊重的需要(自我尊重、信心、成就)(5)求知的需要

(6)审美的需要(7)自我实现的需要(实现个人理想、抱负,达到自我境界)第二节智力

3.智力的概念

智力就是个体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

4.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

流体智力是一个人生来就能进行智力活动的能力。

晶体智力则是一个人通过其流体智力所学到的并得到完善的能力,是通过学习语言和其他经验而发展起来的。

5.加德纳的多元智能观

加德纳采取生活中多方面心智活动才能代表智力的观点,也提出了一个超出IQ 测验定义的理论,多元职能理论

6.智力测验

比纳-西蒙智力量表、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7.智力测验的必备条件:信度、效度、常模

信度是指一个测验所测得分数的可靠性或稳定性

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欲测量某种心理特征的准确程度

常模是指作为参照标准的分数分布

第三节人格与品德

1.人格的概念

人格是一个人的才智、情绪、愿望、价值观和习惯的行为方式的有机整合。2.人格的特性(整稳独社)

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

3.人格和性格

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人格是一个人的存在方式,是个人生物遗传素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

4.弗洛伊德把人格看做是一个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心理结构组成的动力系统。

(1)本我是唯一与生俱来的人格结构,由生物本能和欲望组成。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行事,而不顾及任何生理上或社会性的限制,并要求马上满足。

(2)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行事。自我的任务是在衡量现实条件下,满足本我的冲动。

(3)超我所代表的是社会要求,特别是来自于父母的价值和标准。超我的一部分成为良心,是个人的道德标准;超我的另一部分称为自我理想,自我理想是个人目标和抱负的源泉

5.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早生自家社)

(1)生物遗传因素(2)社会文化因素(3)家庭环境因素(一般的驾驭方式有权威型、放纵型、民主型)(4)早期童年经验(5)自然物理因素

6.品德的概念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人格清响

7.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8.中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

(1)有效的说服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群体约定(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

(4)价值辨析(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念)

(5)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第三部分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概述

1.教育心理学的概念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是一门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关于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几种代表性观点

(1)心理教育学观点

以郝尔巴特为代表的西方学者认为教育心理学本身不具备独立性和特殊性,它只是把心理学应用于教育的一门学科

(2)以儿童发展研究为中心的观点

莫依曼等提倡在实验教学运动要以儿童的身心发展作为核心问题研究

(3)以学习为中心的观点

桑代克开创的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心理学体系认为,教育心理学的根本任务在于向人们提供人性变化的知识,而人性的变化是通过学习实现的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1)五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2)三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与反思过程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5.教育心理学的创建

(1)卡普捷列夫的几《教育心理学》是第一部正式以教育心理学来命名的著作(2)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创立了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3)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于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世界上第一本),桑代克也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6.苏联教育心理学发展

1868年,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对当时心理学的发展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乌申斯基由此被称为“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7.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1908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是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有关教育心理学的著作。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1980年,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

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8.心理发展的概念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年直至死亡整个生命历程中心理发生的有次序的变化过程,即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9.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10.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1)童年期(6~11岁)

学习成为主导活动;掌握书面语言并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儿童开始有意识地参加集体活动

(2)少年期(11~15岁)

中学综合素质考试知识点梳理

综合素质 第一章职业理念 第一节教育观 1、教育观是人们对教育所持有的看法。核心是“教育为了什么”,即教育目的。 ①以提高国民素质教育为根本宗旨 ②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观的内涵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创新教育是素质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教育的核心)⑤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外延:连贯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终身的教育活动 3、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①国家政策保障 ②推进新课程改革 ③学校管理、课外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重要途径) 4、新课改带来的教学转变 ①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 ②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③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④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5、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 ①发挥教师的作用 ②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③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6、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①全面素质与片面素质的区别(德育为先,五育并举) ②价值取向的区别(培养符合社会进步所需要的人才) ③教育方针的区别(实施了党的教育方针) 应试教育素质教育 教育对象主要面向少数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面向所有学生 教育目的偏重知识传授,忽视德育、体育、美 育、心理教育和生产劳动教育 德育、体育、美育、心理教育和生产劳 动教育全面进行 能力培养只重视技能训练,忽视能力培养重视各种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以死记硬背和机械重复训练为主,使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使学生生动、活 泼、主动地学习,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学生评价筛选性评价,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 生的主要标准甚至唯一标准 发展性评价,评价方式多元,评价主体 多元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较难,过于偏重学科体系, 忽视综合性及应用性内容,存在着脱 离学生生活实际,忽视实践等问题 降低教学内容的深度和难度,弱化学科 体系,重视综合,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经 验、联系实际 教学着眼点局限于学校注重发展性,终身教育,终身学习 7、素质教育的实施障碍 ①对素质教育的误解 ②沉重的课业负担

2020年中小学教师编制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共七套)

范文 2020年中小学教师编制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全真模 1/ 8

拟试题及答案(共七套) 2020 年中小学教师编制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共七套) 2020 年中小学教师编制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3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A.《论语》B.《大学》C.《学记》D.《中庸》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A.教育经济学 B.教育学 C.心理学 D.学校管理学 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上层建筑 D.科学技术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环境 B.遗传 C.教育 D.社会活动 5.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 A.讲授课和练习课 B.讲授课和复习课 C.讲授课和实验课 D.单一课和综合课 6.《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 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B.启发性教学原则 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D.巩固性教学原则 7.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A.言行一致 B.衣着整洁 C.举止端庄 D.谈吐文雅 8.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 A.政治立场和观点的教育 B.政治思想品质的教育C.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 D.品德的教育 9.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A.指导自我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10.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A.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 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C.师生共同参与的 D.学生自愿选择的 1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B.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2.学生年龄特征中所指的两个方面是() A.认识和情感的特征 B.情感和意志的特征 C.气质和性格的特征 D.生理和心理的特征 13.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5 个小题;共 10 个空;每空 2 分;共 20 分。 3/ 8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 2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0小题,共10分)? 1.“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2.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为()。? A.教学程序? B.教学步骤? C.教学组织形式? D.教学阶段? 3.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量的()。? A.信度? B.难度?

C.区分度? D.效度? 4.在信息技术整合的课堂中,学生每人拥有一台电脑,并与教师的电脑相连形成局域网,同时配有网络教学监控系统,这属于()的课堂组织形式。? A.小组活动? B.全班活动? C.个别活动? D.集体活动? 5.有经验的医师能从模糊不清的X光照底片上发现病兆,这是()。?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选择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恒常性? 6.学生看黑板时,白色字体往往成为知觉对象,而黑色板面成为背景。这是()。?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选择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恒常性? 7.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 A.主导作用? B.决定作用? C.辅助作用? D.基础作用? 8.一次测验后,教师发现一年级学生在加减法运算中常有进位数加错、看错数字等现象,教师根据学生的错误进行补救与指导,这种测验属于()。? A.安置性测验? B.形成性测验? C.诊断性测验? D.总结性测验? 9.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是廖世承于()年编写的。? A.1903?

最新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重点:中国历史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重点:中国历史 第一节:中国历史 一、原始社会 1、原始人群 (1)元谋人:已知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距今170万年 (2)蓝田人:距今80万年 (3)北京人:距今50万年,已使用天然火。 2、氏族社会: (1)母系氏族: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彩陶文化” (2)父系氏族: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黑陶文化” 二、奴隶社会 1、夏朝 (1)夏朝:大禹之子夏启破禅让而开世袭之先河,建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 (2)商汤打败夏桀,夏朝灭; (3)夏历成为我国最早的历法。 2、商朝 (1)汤建商,武王灭纣; (2)商已有文字,甲骨文可证 3、周朝 (1)西周: 中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

周礼:吉、凶、军、宾、嘉 宗法制度:族制系统 (2)东周 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5,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春秋开始 “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 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商鞅变法: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废田亩、建县制 三、封建社会(中国封建社会从战国开始) 1、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 (1)秦王嬴政公元前221年灭六国统一中原 (2)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 (3)北击匈奴:公元前215年蒙恬率30万大军北伐 (4)秦长城,西起临洮,东起辽东—万里长城 (5)南统百越:公元前214年 (6)陈胜吴广起义:中国历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7)秦王朝灭亡:公元前207年刘邦入关,秦王子婴投降 2、汉朝(前202-公元220年) (1)西汉: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项羽死,刘邦建汉,定都洛阳,后迁长安 汉初政治上推行“无为而治”,经济上采取“休养生息”,文景之治

1中学教育基础知识

《教育基础知识》 考试的内容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政策法规三个主要部分。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识记,要求考生对从事教育所需的背景性知识和领域有大致的了解;二是理解与掌握,要求考生对所涉及的领域或者问题能够清楚地知道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三是运用,要求考生能够根据所学理论分析教育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现象。 Ⅲ.考试范围与要求 第一部分教育学 一、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识记 1、“教育”的概念, 2、教育的基本要素。 (二)理解 1、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和特征。 2、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历史。 3、教育学发展过程中中西方著名教育思想家的主要思想观点与意义。 4、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主要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 (三)运用 1、能够辩析“教育”概念与其他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2、能够根据现代社会的特点以及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对教育现象做出正确的评价。 二、教育目的与功能 (一)识记 1、教育目的概念。 2、国外发达国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教育目的或学校教育目的的最新表述。 3、我国教育目的以及学校培养目标。 4、马克思主义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理论及其意义。 5、教育功能及其类型,不同的教育功能观。 (二)理解 1、我国不同历史阶段教育宗旨变革。 2、新中国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的历史演变。 3、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4、教育功能的演变 (三)运用 1、能够根据自己对当前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面临问题的认识,就当前应该重点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哪些关键素质提出自己的见解 2、能够识别不同的教育功能观和功能的类型。 三、学校教育制度 (一)识记 1、教育制度与学校教育制度内涵、类型。 2、教育行政体制与教育管理体制内涵、类型。校长负责制 3、学校概念及其基本性质 4、校园文化 (二)理解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知识点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知识点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 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 反映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 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 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 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 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 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 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 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 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 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 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2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23、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的广延

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一、职业理念㈠教育观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 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使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即先天的生理素质及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 内涵:1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㈡学生观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的思想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属性,坚持以人为本,最坚实的落脚点在于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落实在教育教学过程之中。 内涵:1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是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⑴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⑵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⑶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

的需求和责权 2、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⑴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①顺序性-循序渐进②阶段性-不能“一刀切”③不平衡性-抓住发展关键期④互补性-扬长避短⑤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⑵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 3、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具有自身的独特性)⑴人的全面发展使以承认学生的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⑵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㈢教师观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 1 、现代教师角色的转换: (1 )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①首先,教师再也不能以传授知识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责和目的,而应该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组织管理和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作为自己工作的主要目标②其次,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和社会规范,更要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与个性发展,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⑵教师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⑶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⑷教师要从学校的教师转变为社区开放的教师 2、教师行为的转变⑴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①首先,“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②其次,尊重学生意味

中学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中学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涵义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传承 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培养人的活动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作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 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学校教育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教育机构承担。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一)教育者 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科书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与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 (二)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中的学生。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三)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并把他们联系起来的纽带.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教育影响是教育活动的中介。 (四)三要素的关系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这三个基本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三、教育 __与发展 (一)教育 __ 1.生物起源说 生物起源说是第一个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其代表人物有19世纪法国的利托尔诺.美国的桑代克,英国的沛西?能。生物起源说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认为动物界就有教育活动。其基本错误是混淆了动物的本能活动与人类社会教育活动的界限。 2.心理起源说 美国心理学家孟禄是心理起源论的代表人物,著有《教育史教科书》一书。孟禄从心理学观点出发,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没有教材的原始史实,判定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一)

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3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考试时学生想起以前的知识作答,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作( )。 A.再认 B.识别 C.感知 D.回忆 2. 福泽谕吉是日本近代着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着有与张之洞同名着作( )。 A.《学记》 B.《为学》 C.《劝学篇》 D.《我的大学》 3. ( )提出了教学形式阶段论。 A.卢梭 B.裴斯泰洛齐 C.赫尔巴特 D.杜威 4. ( )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经过一定时间的课程学习之后,在德智体诸方面期望实现的发展程度。 A.课程目标 B.课程标准 C.教学大纲 D.教育目的 5. 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人的感觉,这种强度范围叫做( )。 A.感觉阈限 B.感受性 C.统觉团 D.最近发展区 6. ( )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A.视角 B.视敏度 C.视野 D.明适应 7. 考察被试个体差异,用于衡量被试相对水平,用于以选拔为目的的测验是( )。 A.常模参照测验 B.标准参照测验 C.目标参照测验 D.团体参照测验 8.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知识、情感、意志 C.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9.作为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的教育学者是( )。 A.杜威 B.卢梭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10.“有意义学习”的概念是谁提出的?( )

A.布鲁纳 B.杜威 C.加涅 D.奥苏伯尔 11.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 A.理论联系实际 B.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2.某学生在研究事物时,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这位学生的认知方式很可能属于( )。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13.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 A.自我期待感 B.自我归因感 C.自我预期感 D.自我效能感 二、填空题(每空l分,共15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4.兼容班级上课与个别教学的优点,将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别作业结合在一起的教学组织形式是_______。 15.当前存在的学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形态。 16.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是年满_______周岁的儿童,都必须入学接受规定年限(一般为_______年)的教育。 17.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_______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分_______和_______。 18.自我控制主要表现为个人对自己行为的_______和_______,使之达到自我的目标。 19.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_______的交叉学科。 20.奥苏贝尔指出,一切称之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决定成分,其中_______被看作是学习的最重要和最稳定的动机。 21.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软情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_______与_______的综合表现。 三、辨析题(本大题共3道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22.动机强度越高,越有利于取得成功。 23.智力高者创造力必定高。 24.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教师资格证中公《中学综合素质》重点归纳

第一章职业理念 第一节教育观(主要考单选,材料分析单独考或结合考) 教育观:“教育为了什么”,即教育的目的; 素质教育观: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一、素质教育观的内涵:(两全一个一重点)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的全面发展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二、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掌握、必背,加粗经常考) 1.面向全体;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得发展; 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三、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深化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是基础) 2.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①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②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 ③强化教师在职进修制度,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待遇,优化学校管理; 3.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 4.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5.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二节学生观(选择,材料分析) 补充: ?学生观直接影响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方法 ?人片面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和对立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一、“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必背,“两独一发”) 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调动主观能动性,主动学习) (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 (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 2.学生是发展的人 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身心发展的社会需要与个体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 ①顺序性—循序渐进 ②阶段性—根据不同年龄特点分阶段进行 ③不平衡性—把握最佳关键期 ④互补性—扬长避短 ⑤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倡导形成性评价 3.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即学生是独特的人),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整理(全).pdf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2020)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专题一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单○辨 ◆考点 1:“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考点 2:教育的概念 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活动都称之为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考点 3:学校教育的三要素 1.教育者(主导)--学校教师是教育者主体 2.受教育者(主体) 3.教育影响(中介)--教育内容和教育措施 ◆考点 4: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 (2)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3)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4) 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2)历史性——不同的社会或同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各不相同。 (3)相对独立性○辨—教育具有继承性 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内容和教育观点会不同)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可能超前或者落后) ◆考点 5:教育的起源单

◆考点 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具有目的性,但无严密计划。 (2)无等级性(阶级性); (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4)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5)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洽在一起----紧密集合; ◆考点 7:古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1)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专门职能。 (2)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3)是以古代政治与经济的发展,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4)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5)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尚未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 ◆考点8:近现代教育的特征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共六份试卷)

1.教师招考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共六份试卷) (第一卷) 一、单选题 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C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B )。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福禄培尔 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C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D )。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A )。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B )。 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 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A )。 A.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体制 D.学校领导制度 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B )。 A.1985年 B.1986年 C.1987年 D.1988年 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D )。 A.六三制 B.双轨制 C.分支型 D.五四制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共六份试卷)

1. 教师招考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共六份试卷) (第一卷) 一、单选题 1. 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C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用■■育■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 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 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B )。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福禄培尔 3.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C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 遗传素质的制约 4. 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 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D )。A.观 察法B.读书法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 5.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A )。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6. 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B )。 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 7. 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 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A )。 A.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体制D.学校领导制度 8.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B )。A.1985年B.1986年 C.1987 年 D.1988 年 9. 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D )。 A.六三制 B.双轨制 C.分支型 D.五四制

中学 《综合素质》最新版本

《综合素质》大题重点 1.此文档只是材料分析题必背知识点提要,至于其他章节知识点请看书,并理解。 2.《综合素质》大题主旨:往好的方面答就对了。 3.表格中加粗字体为复习重点和主要题型。 第一章职业理念 第一节素质教育观 素质教育观的内涵: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两全两发展创新和实践”(必背) 1.面向全体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得发展 4.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5.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深化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2.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①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 ②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 ③强化教师在职进修制度,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待遇,优化学校管理; 3.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 4.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5.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二节学生观 “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必背) 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是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 (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 (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 2.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 ①顺序性—循序渐进 ②阶段性—根据不同年龄特点分阶段进行 ③不平衡性—把握最佳关键期 ④互补性—扬长避短 ⑤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即学生是独特的人),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1)人的全面发展是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 (2)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中学生的发展特点 1.中学生身心发展具有鲜明特点; 2.中学生的主体性发展特点是指中学生自我意识的进步与提升; 3.中学生在具体的德、智、体、美等教育内容也有鲜明的发展特点; 全面发展学生观的基本要求 1.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生理健康要求得以实现,心理健康要求得以充分满足。 2.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要求(核心):建立正确的自我认识,培养起全面发展的人所需的自觉发展、主动发展的意识。 3.中学生社会文化发展的要求:客观要求是全面发展,在德智体美等方面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必要的准备和支持,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育公正与中学生的共同发展 1.教育公正: 指教育机会对所有的学生都是均等的,教育均等包括入学机会均等和教育过程中机会均等。 2.学生差异包括: 性别差异、民族差异、地域差异、家庭背景的差异、身心发展水平的差异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1、孔子:(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克己复礼、诲人不倦;四书五经、六艺 2、孟子:(亚圣)最早使用“教育”一词;人性本善:非良知良能;人人平等:人皆可以为尧舜;道德自觉:强调内省 3、荀子:人性本恶;化性起伪;教人向善 4、道家:道法自然;弃圣绝智;弃仁绝义;回归自然;复归本性 5、陶行知,被毛泽东称为“人民教育家”,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オ学校和社会大学。主要内容有:1、“生活即教育”:生活决定教育,教育与生活相互联系。2、“社会即学校” 3、“教学做合一”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 西方教育名家名作: 毕达哥拉斯:《金言》(古希腊) 柏拉图:《理想国》、《美诺篇》(古希腊) 亚里斯多德:《政治学》昆体良:《雄辩术原理》(古罗马) 培根:英国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鼻祖”贡献:首次把“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提出; 夸美细斯:捷克教育家贡献:《大教学论》,近代第一部教育学著作; 洛克:英国哲学家贡献:《教育漫话》提出了绅士教育理论体系 卢梭:法国思想家、社会活动家,《爱弥儿》反封建的理性革命声音在教育领域的表达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的词源:1、“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说明:我国最早将“教”和“育”连用的是孟子。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夸美纽斯说:教育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斯宾塞:教育是为完美的成人生活做准备。 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 二、教育的定义: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三、教育的含义:1、教育是活动。(思想、观念)2、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动物的本能活动) 3、教育是影响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自学活动) 4、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影响人的活动。(生产活动、娱乐活动) 5、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有意识的向善的精神影响活动一培养人。(影响的积极与消极) 6、教育是使人不断向上、不断超越的积极的精神活动。(与管理、治疗与咨询的区别)教育是一种在道德上可以接受的方式使人不断向上的活动8、教育发生在学校中并以教与学为外在表现形式 广义的教育:教育是一种④有目的、有意识地⑤培养③(影响)人的②社会实践①活动。 狭义的教育一一学校教育 教育的起源与基本形态: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 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1、学校教育: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1)教育者(2)受教育者(3)教育影响 现代教育的特征:现代教育的公共性(大众性) 现代教育的公共性的含义:现代教育越来越成为公共事业,是面向全体人民,为全体人民服务的 现代教育公平性的含义:现代教育为每一位受教育者提供同样的机会和服务,努力做到受教育机会均等。 结论:公共性即大众性,现代教育应该是大众教育 现代教育的科学性含义:一方面,科学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方面;另一方面,现代教育的发展越来越以来教育科学的指导,摆脱教育经验的束缚。 现代教育的国际性含义:现代教育应该从态度、知识、情感、技能等方面培养受教育者从小就为一个国际化的时代做准备,要面向世界 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1)人口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结构和质量维持一定数量有利于教育发展,教育可有效调控人口增长(2)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3)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社会结构就业结枸地域结构 教育对人口再生产的作用:(1)教育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的重要手段(2)教育改变人口质量,提高

中小学教师教育综合知识备考笔记及其重点

中小学教师教育综合知识备考笔记及其重点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1:中外教育名言 ①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 心上》 ②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说文解字》 ③教育是发展健全的个性——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 ④教育是“依照自然法则,发展儿童的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裴斯泰洛齐 ⑤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德国思想家康德 2:教育的概念 ①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质的规定性,也是教育与其他一切 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 ②广义教育:泛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影响人的 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③狭义教育:即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实施影响,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和过程 3.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及相互关系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①教育者 ②受教育者③教育影响 教育活动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以一定的教育 影响为中介 4 . 教育起源的学说观点

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利托尔诺 观点:教育起源归于本能.不足:否认了教育的 社会性 心里起源论:代表人物:孟禄 观点: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不足:否认了人是有意 识的。 劳动起源论:马克思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5. 学校教育的产生 原始社会有学校教育的萌芽,作为独立的社会实践部门的学校教育是在奴隶社会出现的 我国经考证的最早学校在殷朝。未经考证夏朝就有学校成为“痒序”。周朝的乡学分为:塾痒 序 校 教育系统的产生,是制度化教育形成的前提 最早设立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职业是——商代 欧洲封建社会教育内容:七艺包括 : 三科(文法 修辞 辩证术)四学(算术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全点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全点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教学发展思想的教育家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2018年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重点知识梳理

《综合素质》复习总纲

第一章 教师职业理念 第一节 教育观 教育观即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对相关教育现象,特别是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所教学生的主体性认识。 考纲解析 1.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2.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3.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素质教育是以人的素质发展为核心的教育 《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指导方针,以提高国民的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时间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要掌握,有可能出分析题) 1、 面向全体学生 依法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和青少年学习发展的基本权利,改变仅以分数衡量学生的做法,有失教育公平。 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要求学生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并重。 3、 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 4、 培养学生主动精神,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这是以学生注动精神和个性发展为基础的。 5、 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素质教育的实施 1、转变课程功能(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2、调整课程结构(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要掌握) 1、把教学目标的的实现,落实到每一堂课,乃至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对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2、构建生活、生产实际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学科内容体系(最为迫切、最为关键的一步) 3、全方位跳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促进学生学习的 良性循环。(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和核心课题) 4、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作用 5、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1、重智育,轻德育。 2、重文化知识传授,轻创新精神培养。 3、面向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而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 4、学生课业负担依然过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 5、学生体质和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部分指标有所下降。 ?实施素质教育的对策探讨 1、转变教育观念 2、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3、改革考试制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